時間:2023-06-06 15:47: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術創新思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F4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31-0034-02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創新成為時代的主題,任何行業都要不斷的改革創新,才能更好地推動行業的發展,使行業的產出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紡織行業同樣如此,對紡織機械技術的創新,是推動紡織機械優化升級的有力武器,是提升紡織企業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對于現今紡織行業的機械創新工作已經迫在眉睫,需要不斷地提高人們的創新意識,立足于實際生產需求,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使更多人融入到紡織機械技術的創新研究之中,以個人的創新能力和集體的創新智慧,推動紡織行業機械技術創新成果的產出,以機械技術的創新不斷提升紡織產品質量,提高紡織行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1我國紡織機械技術現狀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紡織行業的發展一直都予以關注,注重對重點紡機廠給予技術支持或技術改造,并且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采取技術合作的方式,促進我國的紡織技術走向不斷發展進步的道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紡織機械技術和紡織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紡織企業的發展與進步。2004年,在第九屆紡織產品博覽會上,中國紡織集團的棉紡設備取得很大的技術進步,使與會者對我國紡織機械技術的發展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與發展,使PC程控器和計算機技術為越來越多的紡織機械技術所融合采用,同時變頻技術簡便了機械參數的變更,并且對印染的同步傳動進行了成功的解決。時至今日,先進的硬件條件已經被紡織機械行業廣泛運用,使得紡織行業走向了機電一體化的制作工藝之中,并且其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但是,我國的紡織機械產品存在很多缺陷,并且缺乏足夠的個性,紡織機械領域中自主開發的技術和軟件較少,設備還未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使得我國的紡織水平與國際水平相差10多年,面對這種差距,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紡織機械技術進行創新改革的重要性。在技術改革創新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使機械設備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性能,使紡織機械技術走上優質高產的國際化道路。
2做好紡織機械技術創新工作的對策
2.1增強責任感和事業心
創新成果的產出要以各種創新素養為基礎,創新素養指的是人們進行創新活動所需要的生理或心理因素,智力或非智力要素。而對創新活動影響最深刻的便是責任感和事業心,只有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激發無私的奉獻精神,只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才能更加積極地參與科學研究,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進行科學探索、技術創新,由此看來,責任感和事業心可以成為創新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20世紀90年代初期,對棉紡織懸錠粗紗機進行優化設計和制造時,人們發現樣機清潔器第二根絨帶經常不走,經觀察發現,這是由于對清潔器進行復位時,有些女工因夠不著,經常拉動第二根絨帶,導致絨帶逐漸延伸,并且失去彈性,影響甚至損壞了清潔功能。而且清潔器降落速度較快,很容易砸傷手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工人操作時的安全性,使清潔器正常發揮其功能,要求機械設計人員對清潔器進行優化設計,創新設計思路,更好地解決不安全和實用性差的問題。在經過嚴密的分析研究和反復多次的試驗之后,創造性地找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這一方法正是在清潔器前加一支活動手柄,這一方法被廣泛運用于現代的懸錠粗紗機中,一直延續至今,這種對技術的創新就是在對保障工人安全的責任感中產生的。從此次創新活動中可以看出,責任感對于技術創新成果的產生具有多么大的推動作用。
紡織機械一般會在紡織廠中使用十多年的時間,如果機械設計者及制造者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作為支撐的話,很可能因為一時疏忽,導致使用成本和安全隱患的增加,不利于紡織行業的正常工作運行。反之,如果機械制造者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事業使命感,就能制造出更多更好的紡織機械,促使機械技術的創新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
2.2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
對于科學技術創新來說,專業的知識、豐富的經驗、較高的技能水平都是開展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成功的技術創新至關重要。技術創新需要對某項技術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和學習,結合實際的實踐探究和具體的試驗分析。時代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的普及,知識發展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適應知識的快速發展。大學的知識在社會上有用率不到20%,這就需要在社會中繼續學習,不斷積累實際的經驗,才能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滿足社會需要。
20世紀70年代,曾一度流行化纖、純紡、混紡,沈陽紡織廠制造生產的并條機,斜管經常出現堵塞,還有筒底亂條等問題,即使提高斜管的光滑度,還是會常出現堵塞現象,加上并條工序,使得紡織廠的紡織品生產受到制約,生產工序無法正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創新勢在必行,技術人員運用數學知識,通過探究發現,棉條到斜管的軌跡是圓錐螺旋線,如果將直接斜管按軌跡變為曲線斜管,就會解決上述問題,使棉條不再堵塞斜管。依據此發現,結合動力學原理和微積分理論設計出了圓條盤,但在試制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螺旋曲線斜管在空間的設計成為難題,眼看夭折的創新,技術人員用兩個螺旋形圈條盤順利解決了棉條堵塞現象,即使高速運轉,入條不會堵,出條也不會亂,效果顯著。該創新技術圈條盤被廣泛沿用至今。通過此例可看出,技術的創新需要結合數學、力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沒有這些知識為基礎,就不能發現棉條的運動軌跡對堵塞的影響,就不能運用數學和力學知識對該技術進行創新,如果沒有實際的動手實踐,就無法發現問題的存在,自然無法完成對圈條盤技術的創新。因此,要想做好技術的創新,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累技術經驗,提高創新技能,為創新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技能基礎。
2.3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創新要立足于實際,從實際出發,以實際生產需要為發展基礎,理論結合實際,既不唯書,也不唯上。因為創新是需要發散性思維的活動,思維一旦被傳統觀念所束縛就無法完成創新工作。書本知識是前人的經驗總結,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尤其是技術的發展,總是隨著社會需求在不斷變化,如果一味按照書本上的經驗結論,很可能出現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這時,就應該立足實際,進行實際的試驗探究,從而得出正確結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包括輸入、轉化、輸出三個環節,知識的輸出是知識到技能的轉化,是形成知識力量的過程,如果知識在輸入、輸出的過程中,沒有有效的轉化,那么知識將無法體現其價值。因此,技術的創新要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的學習與運用,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進行技能創新,通過試驗總結經驗,得出科學性結論,提高知識的附加價值,這些也是創新的本質所在。
2.4激發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腦中產生新穎思想的思維,是發現事物間新聯系、新關系的思維過程,人類活動的成果都來自創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產物和物化。創新思維需要知識做思維基礎,但更需要的是洞察力、想象力、堅持不懈達成目標的精神。創新思維就是以觀察為基礎發揮想象,以豐富的想象力散發思維,結合知識基礎,堅持不懈地為創新目標前行,這樣才能為技術創新做出準備。發散創新思維雖然需要知識為基礎,但絕不是決定條件,因此,可以激發更多人的創新思維,以創造性思維完成技術創新。
在某紡織廠的生產過程中,工人們發現懸錠粗紗機在紡織制造時,粗紗定量存在較大差異,經過工人的細致觀察,發現在粗紗機一二排條筒紡織完成后,三四排條筒還會剩下一些棉條,原因是后兩排的棉條其意外伸長比前兩排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工人將四排條筒之間的距離縮小,使定量差異大的問題得到解決。這項創新性的技術就是工人完成,由此說明,在實際工作中,每個人都可能是創造者,這就需要依靠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潛力,堅持努力完成創新活動,而后定能取得實質性的創新成果。
3結論
我國的紡織企業經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與努力發展,已經逐漸成為國際紡織行業的重要力量。然而,其中仍會有一些問題存在,這就需要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思維,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堅持不懈地進行紡織機械技術創新,保證紡織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出新型優質產品,努力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湯永學紡織機械技術更新解析[J].知識經濟,2013(1)
[2]李志軍依靠技術創新促進紡織機械行業轉型升級[J].中國國情國力,2013(11)
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足一部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歷史。人在認識利用改造自然,認識改造社會完善自身的過程中為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都進行了一系列創新的思維行為和活動。
對企業而言:創新就是①產品創新②工藝創新③市場創新④資源供給創新⑤組織管理創新。十六大報告高度評價:“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睂ζ髽I而言,創新同樣是“靈魂”是企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現代企業要生存立足于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殘酷激烈的市場。必須在上述五個領域進行不斷的創新。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已是越來越多成功企業的經典理念。
二、機械行業創新的各項保障
1、創新的制度性保障
我國國家創新系統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①改革開放以前是改府主導模式:創新動機源于政府認為經濟發展或國家安全需要,創新決策由政府制定,資源由政府為主體投入②改革開放的初級階段: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導引模式轉化③自1992年起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本制度,強化企業的創新功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的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需求對科技進步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實施了面向21世紀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三大工程”即知識創新工程技術創新工程和211工程。三大工程和國家其他重點科技計劃結合,形成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完整的總體戰略布局,通過實施,力爭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符合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的國家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基本具備能夠支撐我國科技與經濟持續發展的國家創新能力。國家創新系統的建立極大地激發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的創新欲望,樹立創新意識,肩負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為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2、創新的人員素質保障
要取得創新成果必須具有各種基本的創新素質,創新素質是指支持人創新活動的各種生理與心理的,智力與非智力的內在要素的總和。其中最重要的是強烈的事業感和責任感,由此而產生的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百折不撓的探索拼搏力量,是技術創新的力量和源泉。我們生產的機械在工廠服役期達數十年甚至半個世紀以上。作為機械設計和制造工作者必須深切地了解這點。機械設計和制造工作者有了這個觀念,就能在機械技術創新道路上不斷的取得動力、取得進步和成功。
3、創新的知識技能保障
我們常說:學歷不等于能力,文憑不等于水平,但知識、經驗和技能仍然是創新成功的基礎。哲學家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牛頓說他的成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結果。一個十分重要的規律是所有創新都是孜孜不倦的學習和百折不撓實踐的結果。要創新,必須學習知識和技能。進入信息時代以后,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空前膨脹。一個人的知識通過大學學習只能滿足其需要知識的10~20%。其余的必須通過不斷地繼續學習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力學基礎知識,我們就無法確定機械運動的空間軌跡,無法進行動平衡設計,如果沒有必要的動手能力,新產品設計就只能束之高閣。因此年輕的機械設計和生產工作者,應不斷地刻苦學習,鍥而不舍地提高自己創新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否則“創新”喊得再響也不過是一句“口號”。
4、創新的精神動力保障
既然是創新,必然是比照前人的揚棄。因此“閉門造車”和“唯書唯上”是創新的大敵。創新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生產需要出發,否則創新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術。書本是前人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但是對知識的學習有輸入轉化和輸出(即知識的應用)三個階段。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知識不會形成力量:若知識的輸入和輸出只是復印則知識并無增值。我們尊重前人的知識和經驗,但要創造性地學、創造性地用,尊重書本又不迷信書本,那么我就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大大增加知識的附加值,創新的意義正在于此。
5、創新的思維保障
思維是人腦對于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創新思維則是產生新穎性思維結果的思維。它是人在頭腦中發現事物之間的新關系新聯系或新答案,用以組織某種話動或解決某種問題的思維過程,人類就憑借創新思維不斷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梢哉f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創新思維的外觀或物化。創新思維與人在認識過程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邏輯思維,既有共性又有區別。轉其共性是二者都屬于思維的范疇,是按不同標準對思維進行分類的產物,二者有并不互相排斥的交叉關系。其區別則在于思維形式、方法、方向和思維基礎方面不同,創新思維是從猜測、想象出發。沒有固定的思維方式,創新思維雖然需要一定的知識為基礎,但并不完全依賴于知識。創新思維的基本要素是: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廣博的知識結構以及鍥而不舍的追求達到目標的注意力。觀察是認識活動的起點,是思維材料的來源,因此觀察是創新思維的前提。豐富的想象力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知識則是創新思維的基礎,一個人知識的深廣就反映其創新能力的大小,并能直接決定創新成果的質量和價值。
三、機械行業創新的方法探討
1、研究市場開拓創新
在計劃經濟年代,企業只是單純的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產品由國家包銷,企業沒有或很少有市場意識,創新動力不足,造成產品幾十年不變。在市場經濟下,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只有推出被市場接受的產品,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企業必須下大力氣研究分析市場、開拓市場,從市場和客戶處取得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改造的需求信息,通過技術創新不適應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的產品。要求做好產品規劃,開展產品創新開發和技術創新研究,以增加企業的實力、發展后勁和競爭能力。
2、資源創新
資金、信息及高水平人才是產品創新開發的基本保證。必要的資金是開展科研開發及其成果產業化的保障。必須采取多種方法和措施,不斷增加科技投入,集中用于企業技術開發及其成果產業化等的資金需求。
市場、技術、經濟及法規等信息是產品創新設計的來源和基礎,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加速產品創新開發的助推器。
人力資源(人及其組織)是影響產品創新設計的關鍵。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發揮技術人員的創造能力,建立吸引高層技求人才并讓其在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中發揮核心作用的用人機制,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合理使用和培養高層次技術人才。為實現企業的近、遠期目標,建立相應的技術開發體系(組織),實施多層次的技術開發,并有相應機構對技術開發經費的使用及項目進行管理和評估。
3、開發手段創新
傳統的產品設計方法大多是模仿或經驗設計,設計手段落后。初級CAD的應用主要在計算機繪圖、改圖、編制明細表等方面,而三維CAD設計、有限元分析、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信息與電子技術等現代設計理論方法在工程機械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應用仍然很少。造成品種單一、結構陳舊,由此帶來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企業經濟效益低下。
提高和增強企業的產品開發手段,是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及其它高新技術的成熟應用,為企業產品開發手段創新開辟了有效的途徑。隨時著以CAD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產品開發中的深入應用,將開創嶄新的產品開發模式-數字化產品設計,由此帶來設計觀念、設計方法、組織形式的全面創新,將迎來工程機械產品設計的現代化。
關鍵詞:創新思維;科技創新;作用機理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203-02
一、創新思維的內涵
創新思維是指人們克服慣性思維,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即建立新理論,提出新設想和新方法。創新思維的運用目的,就是用新眼光看舊問題,克服思維定式,從而打破常規求得創新??萍紕撔掳ㄖR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三者都是看似不同實則一致。因為科技創新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這些的基礎都是新思想的產生,就是打破原有思維上的新思維,新主意。因此可以說創新思維引領著科技創新。
二、創新思維的類型
1.創新思維的新異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的改變的,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著的,這就需要人們的思想也在時時刻刻跟進著事物的變化發展,創新思維的新異性就表現在這里,“新”是指創新思維的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固定的思維模式,會有一種新的思考方法來處理事情,從而產生新的解決方法,創造出更好的解決成果?!爱悺笔侵竸撔滤季S也是一種求異思維,“積極的求異性是指在認識過程中,著力發覺客觀事物間的差異性,現象于本質的不一致性,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對習以為常的現象和已有權威性理論持分析、懷疑、批判的態度、奇異的實質在于創新?!盵1]
2.創新思維的發散性。發散性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主要特征。發散性是指人們的思維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敢于打破常規,用新穎的思路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發散可以使人們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的閃光點,讓思維盡量擴展。
3.創新思維的開放性。創新思維的開放性是指,要突破狹隘封閉的思維,避免把事物獨立、割裂起來看?!八^開發型思維方式,就是指人們在觀察、分析客觀事物時,使自己的思維超越既定的時空界限,以天下之長補己之短的一種思維方式?!盵2]
三、創新思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實力的體現??萍紕撔履芰π纬尚枰韵乱蛩兀毫己玫奈幕h境、較強的基礎條件以及有效的制度支持,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理念。人類社會中,完成一件事需要人、財、物三者的結合。因此,可以說,科技創新能力需要的是創新理念,而理念的創造者是人??萍紕撔戮褪侨?、財、物三者的自然有效結合,實現理念的商品化,而這就是創新思維的作用。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尋求最優的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或辦法。現實的世界是發展著的世界,萬事萬物都處于不斷流變的過程之中。舊的問題有的解決了,有的沒有解決或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他們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時又會不斷有新的問題產生。因此,人類始終面臨著不斷探索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的任務,面臨著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思路和不同的解決方法的任務。
影響創新的最大的主觀障礙就是思維定式。所謂思維定式,簡單地說就是過去的思維對當前思維的影響。當我們長期處于某一個環境,多次重復某一活動或反復思考同類問題時,頭腦中就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一旦我們再碰到同類問題時,思維活動就會自然而然地受這種思維定式所支配。思維定式對人們平時思考問題大有幫助,它能使思考者在處理同類或相似問題時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大大縮短思考時間,提高思考效率。然而。當人們面臨新問題時,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驟,此時,思維定式就會起阻礙作用。因為,人的思維一旦局限在思維定式的框架內就會一條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維通道。此時,只有突破思維定式,另辟蹊徑,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創新性思維不是離開一般思維的“天啟”思維,而是一般思維形式的共組。首先,創新性思維是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辯證統一?!皼]有漫長而且有耐心的演繹推論,就沒有豐富的直覺?!薄皬奶厥獾揭话愕牡缆肥侵庇X性的,而從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則是邏輯性的。”
在進行創新思維的過程中,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是互為補充的:在邏輯方法還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邏輯方法開辟新的通路,而當非邏輯方法已打開通路后,又必須及時地在從舊認識到新認識之間架起“邏輯的橋梁”。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對于創新同等重要。只運用發散思維,不重視收斂思維,就會胡思亂想,一事無成。只運用收斂思維不重視發散思維,則會因于成見,難干創新。在思維活動過程中,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只靠運用習慣的、傳統的思維方法,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獨特的、新穎的、創造性的思想方法,這就必然要打破現成的框架,沖破傳統的約束,而這就是創新思維的價值所在,而這也是科技創新的需求。
四、創新思維培養路徑
一、大學生學習TRIZ的意義
為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開展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教學工作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能讓大學生創新能力快速提高的系統理論工具,這樣才能使學習和研究事半功倍,而TRIZ正是這樣一個滿足我們要求的有效工具。TRIZ是近年來傳入我國的[1],在歐美及韓國、日本等諸多國家都很受重視,許多大學都開設這方面的課程,TRIZ教學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關注[2]。
TRIZ是外文單詞縮寫,譯為“發明問題解決理論”,是其創始人根里奇?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及其領導的一批研究人員在分析了世界各國250多萬件高水平專利的基礎上,所提出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一套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辦法的發明理論[3]。掌握TRIZ已成為當
今大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通過TRIZ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啟發學生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激發求異思維,最大程度地追求創新,往往能夠達到與傳統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的研究結果。通過在教學中推廣TRIZ,能將參與創新學習和研究的學生群體最大化,使創新不再是少數“聰明人”的事。通過學習TRIZ,掌握了先進的創新方法,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將顯著提高,因此推廣TRIZ對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TRIZ教學方法
如何在教學中推廣TRIZ,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真正將TRIZ應用于學習中,需要一系列從理論到實踐的有效教學方法。筆者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不少教學經驗,并總結出一些基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TRIZ教學方法。
(一)活躍課堂,引進創新思維
我國教育體制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比較傳統,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從而限制了創新思維的調動。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擴展也相對較少,講課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互動很少,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雖然學得很認真,但同時也感到知識灌輸的疲憊,更談不上調動創新思維。而在TRIZ教學的課堂上,提出妙趣橫生的問題并與學生互動是經常的,教師每講一個發明原理或創新方法,都要舉幾個相應的應用實例,與學生一起討論。由于TRIZ的方法獨特,每個實例應用TRIZ來解決都會有意外的結果,創新性非常強,趣味性也非常強,所以TRIZ課堂的氣氛非?;钴S,學生都積極地思考,充分調動創新思維。在活躍的課堂氣氛影響下,學生無形之中就融入了創新的學習氛圍,創新思維受到很好的訓練,創新能力也隨之迅速提高。
(二)開展TRIZ講座,推廣創新方法
現在有不少高校已經開設技術創新方法、工程技術創新、創造學等課程,在這些創新類課程中通常包括一定的TRIZ內容。但大部分學校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現在還無法開出這類課程,而TRIZ講座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筆者所在的學校曾多次聘請校外專家來校作創新方面的講座,帶給學生很多先進的有關知識,令大家耳目一新,在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上都有很大提高。同時學校也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分批派數名教師參加俄羅斯專家的培訓班,成為TRIZ培訓師,并在校內進行了多次TRIZ講座,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課外進行TRIZ講座,吸引有創新愛好的學生參加,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形式。
(三)實施研究性學習,提高創新技能
當TRIZ的學習深入到一定程度時,實際應用的練習必須有科研問題做支撐,即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性學習,這樣才能使TRIZ的應用和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習的層次和難度上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科研創新能力是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能力之一,教師以TRIZ為橋梁,較早地將科研工作引入到基礎教學中,將科研創新思想融入教學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將來在實際工作中快速適應是一種很好的經驗積累。而且,在學生就業和考研雙重壓力的嚴峻現實中,掌握創新技能并有科研經驗的學生,是非常受歡迎的。所以,指導學生應用TRIZ進行研究性學習,深層次地提高創新技能,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及科研工作將大有裨益。
(四)強化大賽鍛煉,精練創新技巧
現在高校大學生在校期間可參加的各種大賽很多,學生參加各種大賽將經歷一個完整創新過程的集中演練,能在短期內快速精練創新技巧。從參賽作品的概念創作到樣品制作,從具體的功能和結構設計到最后參賽資料的準備,從歷經數月的研究到臨場發揮,從獨立研究到團隊協作,無不體現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意識。只有隨時以TRIZ的思想做指導,才能在大賽中最終獲勝,TRIZ的價值也將在勝利的喜悅中升華。另一方面,參加大賽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學生可以學習其他參賽隊伍的創新方法,在短時間內凝聚大量創新技巧。所以,大賽是精練創新技巧難得的好機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
三、TRIZ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TRIZ在教學中的推廣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4],現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改進,現針對以下幾方面提出建議。
(一)增加TRIZ相關課程的設置
在蘇聯,創新方法學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大學生、研究生的必修課。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的課程名稱為“工程創作方法和模型”,莫斯科航空大學的課程為“工程創作基礎”、“技術問題尋解理論”,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的課程為“工程創作和科研基礎”。在美國、日本和韓國,大多數院校都開設了創新能力培養課程和TRIZ課程。我國的創新類課程近年來也在逐漸引入,清華大學為學生開設了“TRIZ理論和創新設計”課程,北京化工大學設立有“機械創新設計”課程 ,筆者所在學校開設了“技術創新方法”和“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課程。雖然各高校創新類課程正在不斷出現,但很多院校還是缺少這類課程的設置,尤其是缺少TRIZ相關課程的設置,使學生在創新能力提高的過程中缺少課堂教學這一重要教學環節,這個問題應該受到各高校教學計劃制訂者的重視。
(二)提高對大學生創新性學習的獎勵力度
學生參加創新性學習需要投入相當一部分精力和時間,如果沒有獎勵或獎勵力度輕,會很大程度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單憑興趣愛好進行創新性學習的畢竟是少數,對學生來說考試分數才是硬指標。目前,很多學校對學生創新性學習的鼓勵機制還不夠完善,獎勵力度也不足,通常都是在學生獲得一定獎項、取得一定名次以后才給以相應的獎勵,如計入選修課的學分、綜合績點加分或獎金等,獎勵力度相對較輕,使參與創新性學習的學生人數不夠多。所以,各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創新性學習的鼓勵機制,加大獎勵力度,并給創新性學習創造條件,如資金、設備、環境等多方面的投入,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
目前很多學生以考試通過為學習目的,學習方法死板,習慣于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很少接觸“創新”這一概念,因而缺少創新思維習慣,嚴重影響了創新能力。這與我們多年形成的文化傳統、性格特點和學生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很大關系。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思維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有意識地去培養,而且應該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創新方法,比如TRIZ或其他一些創新技法。TRIZ的基本原則就是打破慣性思維,只有打破慣性思維,新的想法才能不斷涌現,才能更好地去創新。所以,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應該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入手,教給他們創新的方法,多給他們提供培養創新思維的機會。
(四)提高教師實施創新性教學的積極性
以培養優秀工科人才為目標,改革現有的課程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在教學準備過程中首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三個層次的目標,即理論基礎型、提高加強型和設計創新型。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目標層次通過鼓勵和引導重點把學生引入設計創新型目標中。同時在教學初應該給學生明確教學中層次的劃分內容激發學生向深層次學習的興趣并根據學生的層次進行相應獎勵。為拓展課程覆蓋面要將課程建立與工廠實踐相結合建立實驗室定期開放制度拓展課程中包含的范圍增加對學生進入設計創新層次的支撐。通過把原來進行的驗證性實例變為創新設計題目,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焙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教學中緊密結合機械相關課題項目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念把工程前沿知識與課程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比如可以圍繞產品設計在學生思維中建立并明確機械設計課程體系的關系,將零碎分散的知識整合,讓學生知道如何才能將所學課程整合并應用到創新設計中。
二、以創新方法為先導焙養創新思維
創新是產品設計特別是機械設計的支柱,創新原理和方法就是機械設計的靈魂。常見創新原理有綜合創新、分離創新、組合創新和移植創新等多種方法。創新設計技法則又包括智力激勵法、分析列舉法、聯想類比法和組成創新法等。這些創新原理和創新設計技法在機械的相關課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在目前的大部分高校的工科課程體系中缺少對于創新理論和方法的介紹。原來有的是最簡單的機械方案設計的內容,內容比較單薄且并沒有結合實例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對現代機構創新和優化設計工具的講解也很少,與公司需要的產品設計有很大差距,需要引進國外大學類似產品設計的課程進行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和完善,以達到促進創新思維建立的目的。比如河以增加丁RZI理論的講解介紹技術創新和技術系統的演變規律幫助學生跳出定式思維焙養發明精神和拓展發明思路。創新方法的傳授中還需要包括產品生命周期設計的內容,這需要將創新設計與產品的生命周期相聯系,以期有效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當前國際關注的節能減排、綠色制造和碳排放等各項標準通過創新設計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決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都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優良路徑。
三、教學考核方式的革新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是學生前進的指引者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合作精神。教學中要不斷開展與學生的互動營造熱情洋溢的課堂氣氛。這就需要改變原有的照本宣科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進入積極自由而又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增加自主創新設計項目、課題小組討論和自主設計實驗等主動學習模式,使學生在教師教課過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同時始教師提供完善自身教學的機會減少學生對老師的敬畏感和距離感??己酥腥谌雱撔略氐牟糠?,讓學生意識到創新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把“我要創新”的教學目標放在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創新并勇于創新的習慣。展示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工程實例給學生以啟發和幫助,使其樹立突破原有的慣性思維激發其學習機械課程的決心。創新思維的鍛煉中啟主實踐的考核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很好方式。比如在四桿機構的學習中,作業可設計為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內容構建教具進行實踐活動,以獲得四桿機構的運動特性參數,這樣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培養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并且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也增加了創造性的空間。
四、保持良好的反饋和修正建構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和經濟競爭的核心,更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社會和國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更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創新思維是指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從而創造出新事物的思維方法,是一切具有嶄新內容的思維形式的總和。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因此,創新思維是一切創新活動的開始。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人與生俱來對世界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是啟發和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最佳時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新能力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少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在世界上也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受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的影響,許多老師和家長都不同程度地對學生進行應試培養而忽略了對創新思維的開發和培養,把好學生的標準與學習成績掛鉤,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孩子們對新事物的探求、對新問題的思考和對老師的質疑。如何轉變“填鴨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創新思維開拓視野,提高解決新生事物的能力,應作為當前教學目標的導向。
本文作者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啟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談一些具體做法。
一、立體式思維學習數學
傳統教學多以文字性輸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其主觀能動性由老師單方控制,學生在嚴肅的課堂氛圍中難以利用不同的渠道獲取知識,所以容易造成壓抑和枯燥式記憶環境,那么這種記憶往往是死記硬背,缺乏知識間邏輯的灌輸和聯通。而立體式思維注重從各種感觀刺激人體大腦,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認知新生事物和接受新鮮知識。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以為教學中通常把記憶局限于運動記憶、形象記憶和概念記憶,然除此之外還應包括邏輯記憶和情緒記憶。前三種記憶較為枯燥和不連貫,學生往往需要通過反復而有意識的鍛煉才能實現有效記憶的效果,如一些數學公式和數學概念。而經過一段時間,所記憶的東西慢慢淡化而產生忘記或記憶不牢固。如果經過一個假期后,老師就上學期所學內容進行測試,往往會發現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遺忘。因此,如果我們輔助以多種方式立體思維式記憶,學生往往會記憶深刻。例如,在數學教學中一些應用題的教授時,可輔助多媒體教學方式和生活案例進行。
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舒適的學習環境,更可以將所學的知識滲透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可通過戶外實踐和興趣問答豐富變換學生的學習環境。 轉貼于
二、鼓勵學生質疑
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基礎,是富有創造精神的人所必需具備的一種能力。沈金狗“學貴有疑”,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疑問,就能主動地向未知領域做出新的探索。傳統式填鴨教育是把學生學習到從老師教授的知識為唯一目的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本身就違背了自然科學的理念。人類對知識的認知多處于一種規律的追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必須采用批判式教育,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培養思維獨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思考問題的環境,讓他們提出問題,為學生創造質疑的機會,可參考大學論文答辯式的結尾,每堂課給學生留下可討論可思考的空間,由淺入深,日久堅持,這需要老師積極的配合和熱情的鼓勵,同時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環節和不同層次發現問題。例如,鼓勵學生預習功課,預先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標出,帶著問題思考;學會提取課堂學習的重點內容;圍繞課題,展開聯想,聯系之前以學過的知識。
三、開發合作式學習
一般情況下,小學教學都是單獨的學習方式,而往往在大學授課中有許多的合作學習內容。合作學習是指有多個學生同時參與而完成的學習方式,與單獨學習方式相比,此種方法可納入不同個性思維方式,會出現思維差異和思維爭議。不同的理解方式和個性化差異會對同一個問題和內容產生不同層面、角度和深度的理解,必然導致個性化問題的產生,通過互動環節和老師的答疑,學生會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
四、探索知識的灌輸
教學時老師給學生留下的課后習題往往有正確答案或者參考答案。學生的思維模式就是往相同的結果努力。這往往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沒有給學生創造創新思維的訓練機會。因此,我們需要研究一些開放性課題和問題,讓學生學會和習慣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識。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調研題目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問卷調查或翻閱圖書資料的方式,以文字加數學的方式回答老師留下的課題,這樣的課題并不存在正確答案或參考答案,僅是圍繞一個題目展開的綜合性分析。這種課題可以使孩子得到多方思維的鍛煉和知識的全面掌握。
五、適當增添百科知識
關鍵詞:小學 語文 創造性思維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知識爆炸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科學技術和知識發展的水平如何,尤其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如何,將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所以創新在當今起了不可代替的重要性作用,作為人民教師就應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大責任。要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從培養創新思維人手。思維就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性的間接概念的反映。是在感知的基礎上實現的高級的認識形式,是復雜的心理現象。創造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有創見的思維。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一、積極思考進取,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質疑習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質疑習慣的養成有助于學生的逆向思考,對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應當切實的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端正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態度,并且借助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完善及改正。比如,在《司馬光砸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們的朋友掉入河中,你們會怎樣做?這時,有的學生會說“跑回去叫大人”,有的會說“下河救人”,而有的學生則會考慮周全后說“量力而行,先通知大人,而后撥打120和110?!睂τ谶@樣的回答,很多學生會感到不滿,因而教師貝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表示認同該做法,然后從自救及安全等方面,與學生們共同探討將問題解決。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大力倡導學生的質疑,要將問題敢于提出來。只有在不斷的質疑中勇于探究,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通過提出問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思考。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決的問題而引發的,提出問題不是單向的,不僅教師要有目的性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而且教師提問如果能夠讓學生產生思維上的矛盾,往往會使學生得到超常發揮。例如上《變色龍》一文教師提問:“血淋淋的指頭”的細節描寫是否多余。有的學生認為,其描寫是赫留金被狗咬傷的見證,也是要求狗主人賠償的有力證據,并不多余。有的則認為這樣的描寫會成為赫留金冒犯名狗的充分罪證,這是不該寫的。學生在這種矛盾的爭論中,思維大大激活,教師在此基礎上再給他們以肯定和贊許,激發更多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活動。如此提問,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并且有深度,有靈活感,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更應鼓勵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思考,自主質疑,大膽發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能包辦,甚至代替解答,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給學生營造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師生和睦相處,營造寬松學習的良好氛圍
活潑、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學生創新的重要前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彼裕鳛檎n堂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把自己當做普通一員,與學生和平相處,營造一種寬松的、能給學生以心理安全的學習氛圍。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可從以下兩點做起:
一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主體教育”,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根本。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尊重他們的人格,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真正把學生當做一個自主的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一個具有巨大潛能的人。因此,學生們有發問的權利,有說“不”的權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權利,有保留不同觀點的權利。并且我經常給學生創造“鉆空子”的機會,時刻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創新。
二是教師要把“微笑教學”帶進課堂。課堂上教師柔和的語調、期待的目光、親切地撫摸、關注地傾聽、激勵的語言好似一條條情感的紐帶,使師生感情更加融洽,溝通更加順暢:教師的信任、鼓勵、欣賞、贊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產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靶睦碜杂伞焙汀靶睦戆踩笔恰盃I造有利于創新教育的精神環境之關鍵”。事實確實如此,我在課堂上巧用“微笑藝術”,使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敢想、敢說、敢做、敢創新。
四、通過比較分析,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只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的過程是事物間同中辨異,異中求同的過程,也是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的過程。在比較分辨時,或溫故知新,新舊知識相互滲透,融會貫通;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擴展思維空間,把語文教材中一個個知識點連接起來,逐步構建合乎邏輯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順利發展。
總之,培養適應新世紀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時代賦予每個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創新氛圍,創設創新情境,激發創新興趣,多措并舉,不斷訓練,引導學生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胡頂翠.淺析小學語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1).
[2]黃暉.小學語文跨越式試驗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卟中國電化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