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4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務倫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目的論 商務英語 翻譯 誤譯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一、商務英語概述
商務英語是商務和英語的結合,是商務場景下所應用到的英語,具備實用性、專業性和明確性等特點,被眾多的進行國際商務活動的人員所認同和接受,它已經成為英語語言體系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雖然是來自于普通英語的,具備普通英語的語言學特點,但是,也有機結合了商務知識和普通英語,在專業詞匯、句式結構和行文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它自身的文體特點。
二、目的論概述
目的論認為,譯文的預期目的和功能決定翻譯的方法,其核心概念是:決定翻譯過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目的論認為譯本的預期目的決定翻譯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三個總體原則,也就是說,目的性原則(skopos rule)、連貫性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實性原則(fidelity rule)。所有翻譯應遵循的首要法則就是“目的法則”,換言之,整個翻譯過程,包括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的選擇,都是由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的。
三、誤譯實例剖析
保證對原文的正確、到位的理解是做好商務英語翻譯的前提條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而造成的理解方面的問題會帶來誤譯。
(一)因語言功底薄弱而引起的誤譯。
In office, figures, lists and information are compiled which tell the managers or heads of the business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ir shops or factories. 原譯:在辦公室里,各種數據、表格和信息被編制出來;它們告訴經理或主管人員他們的商店或工廠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
由于翻譯人員并未透徹理解原文中的定語從句所具有的目的狀語的內涵,所以只能按照字面直接翻譯。
改譯:在辦公室里,工作人員將各種數據、表格和信息加以匯編,以便讓經理或主管人員了解他們的商店或工廠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
雖然商務英語翻譯不同于文藝作品的翻譯,一般不講求文采、韻味、修辭等,而要求把“準確嚴謹”的原則置于首位,但是,必要的、扎實的語言功底仍是不可或缺的。
(二)因商務知識匱乏而造成的誤譯。
We enclose our Shipping Instructions Form and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fill this in and return it to us, together with a copy of the invoice for Customs Clearance abroad. 原譯:隨函附寄裝船指示單,請填妥后寄回。并附發票一份,供國外結算用。
Clearance意為清算或結關,customs意為海關,customs clearance這一短語的意思為結算或清關。日常生活中的“報關員”即為Customs Clearance Agent。
改譯:隨函附寄裝船指示單,請填妥后寄回。并附發票一份,供國外通關用。
四、目的論對商務英語翻譯的指導作用
(一)目的性法則確保譯文達到一定的目的。
根據功能翻譯理論,原文和譯文是兩種獨立的具有自身價值的文本,在翻譯的時候,翻譯人員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通過充分理解,正確判斷以后將原語的語言和文化信息有條件、有選擇、有策略地傳遞給譯語接受者。這個目的有三種解釋: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的目的;目標語境中譯文的目的;使用特定翻譯策略所要達到的目的。以廣告為例,譯文應與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傳效果、信息傳遞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不要求字句翻譯的對等,而是一種極為靈活的對等,即廣告翻譯的受眾是否像原廣告的受眾一樣樂于掏錢買商家所宣傳的廣告產品。
(二)連貫性法則確保譯文連貫的實現。
功能目的論提出的連貫性法則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翻譯人員較好地實現譯文的連貫,它還要求譯文必須讓接受者理解,實現語內連貫。翻譯人員首先應根據已定目標判斷源語文本的形式和功能是否符合目標文化的根本要求,即譯語文本和源語文本之間的關系,實現漢斯·弗米爾提出的語際連貫。為了使譯語文本在目標語文化中達到有效交際,翻譯人員還應做到譯語文本內部的連貫,即譯文能為譯文讀者所接受和理解,或者說譯文在接受者的交際情境中是“連貫的”。
(三)忠實性法則要求譯文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文。
譯語語篇與源語語篇的忠實,并不是要求語法與句子結構的一致,也不是要求語義等值,而必須要求翻譯人員將原文語言的信息準確地用譯文語言表達出來,從而能夠達到信息內涵上的相等,也就是說,信息等值。所以,就商務翻譯而言,忠實性還應體現在譯文應精確傳譯商務術語,做到譯文的簡潔、嚴密和莊重以及譯文的規范性、整體性以及禮貌和功能等方面的對等。
五、結束語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應注重譯文在新的文化語境里的傳播與接受,及其作為一種跨文化傳遞行為的最終目的和效果。
(作者單位:戴良整,蘇州市職業大學;王銀泉,南京中醫藥大學;穆連濤,蘇州市職業大學)
參考文獻:
[1]周貝. 目的論關照下的《達·芬奇密碼》中譯.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 2008.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任研究
0引言
電子商務是指利用電信網絡進行的商務活動。它是計算機信息技術開發與運用的產物;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是人類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結晶。由于商務網絡環境大量地充斥著風險、不確定性而又需要相互依賴且愈加復雜,電子商務信任問題已成為決定網上交易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電子商務信任問題之所以顯得重要,是因為電子商務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決定了其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與傳統商務相比,表現為程度更高、范圍更廣、情況更復雜。這是因為:第一,與傳統商務一樣,由于經濟行為者的決策失誤和容易導致機會主義行為的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分布,使得電子商務易受到交易本身特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影響。第二,電子商務受交易者所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響,交易所依賴的技術系統平臺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等,這種風險是買賣雙方即使簽定協議或合同都難以避免的。
基于上述原因,電子商務信任研究作為一個單獨的研究內容被提了出來,對它的研究也越來越引起有關學者的重視,本文試圖對此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加以梳理。
1概念
1.1電子商務的內涵由于網絡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時又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因此目前社會各界對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的定義并未形成共識。由于學界、商界有各自不同的觀察角度和不同的實踐經驗,因而在理解和定義電子商務時有所差別,大致可以概括為狹義的理解和廣義的理解兩種。狹義的電子商務,指通過Internet或Intranet進行的在線銷售式電子商務。它是通過在技術上、功能上更加拓展了的網絡—國際互聯網進行的,從更嚴格意義上規范的在線產品和勞務的交易活動。廣義的電子商務,泛指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以整個市場為范圍的商務活動。在技術手段上不限定于國際互聯網,而是泛指一切與數字化處理有關的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其他交換、獲得數據的技術。在商務范圍方面,也不僅限于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在線式產品和勞務的交易活動,它還包含整個市場一活動相關的若干方面,如產品設計與生產、產品和勞務的廣告促銷、交易雙方的磋商契約、產品的運送、貨款結算以及售后服務等。
1.2信任的內涵近幾年來,信任的含義一直在各種情境之下被思考。由于涉及和研究信任現象的領域較多,因而存在許多有關信任的觀點。一類是從社會學和倫理學的角度進行定義。比如,將信任定義為“從道德上對合理行為的預期,即以道德原則為基礎的道德上的正確決策和行動”。另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信任是指“經濟交易的一方認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p>
總的來說,可以將信任概括為:經濟交易的一方認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信任是經濟交易活動中的核心因素,因為只有雙方相互信任,交易才能順利進行。國際上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買賣雙方的信任關系對發展并維護顧客的回頭率與忠誠度起決定性的作用。信任被看作是決定交易過程成敗的關鍵因素、交易關系進一步發展的催化劑。交易雙方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它們之間的信任與相互依賴關系也隨之發展[4]-[5]。
1.3電子商務信任的重要意義電子商務信任重要性最突出的一面是降低交易費用,電子商務信任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企業的存在是用內部管理組織代替市場節約交易費用,而電子商務信任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內部管理成本,企業可以通過實現垂直一體化以節約更多交易費用;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信任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市場交易費用,一個企業可以通過與外部其它企業簽訂合同而不是依賴內部資源,在同等產出與收入前提下,來縮小企業規模[4]。
2當前電子商務信任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信任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從研究論文的數量來看,近幾年才出現有關電子商務信任的研究論文,筆者在網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關鍵詞”為檢索項對“電子商務”、“信任”進行檢索,從1999到2006年8年期間,僅有58篇相關文章,截止到2007年就增加到450篇,2008年至2009年間便有213篇,可見最近兩三年在我國電子商務的信任問題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從研究的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電子商務的信任機制的研究對電子商務信任機制的研究,我國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在當前的大部分相關文獻中,對電子商務信任機制的論述主要有以下代表觀點:①電子商務信任機制主要通過虛擬組織的建立來實現,當其無法在虛擬組織中創造共同價值時,我們可以通過人性化的聯系來加強大家對虛擬組織環境的信任;②B2B電子商務市場信任機制的建立必須以制度信任為基礎,具體包括認知的控制信任機制、認知的鑒定信任機制、認知的法律約束信任機制、認知的反饋信任機制、合作規范信任機制;③將不同的風險來源與不同的信任機制相匹配,主要從技術、制度法律環境、倫理道德規范以及企業信譽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建立比較完善的B2C電子商務信任機制,等等。
2.2電子商務的信任評價模型的研究在我國,目前有關電子商務信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電子商務中的信任評價模型研究方面,其中利用博弈方法對信任問題進行分析的文章比較多,分別介紹B2B、B2C、C2C的信任評價模型,或者對具體某種類型的某行業或者是某企業進行信任評價也比較多,而系統地介紹對于整個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信任問題應該怎樣評價的卻不多。
2.3如何構建信任體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如何構建信任體系方面,并且主要是理論方面的研究,其中大多是對建立電子商務信任體系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式是把目前的電子商務中信任缺失問題提出來,并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建設信任體系的想法。
2.4電子商務信任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3種較為典型的信任管理模式,即:中介信任管理模式、交托信任管理模式、擔保信任管理模式。在這些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信任管理主要通過認證制度、在線信譽系統、信用評級、第三方契約服務、設立安全交易基金、信用炒作懲罰等來實現。我國學者對電子商務信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信任管理框架的構建方面,這些信任管理模型一般都包括如下組成元素:身份信任管理和在線信譽評估系統。2.5影響我國電子商務信任因素分析的研究目前我國學者對影響電子商務信任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商家、電子商務網站、消費者和商務環境。
商家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供應商的聲譽、品牌、規模,為消費者提供定制服務的意愿等;而電子商務網站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信息可獲得性、公布品牌促銷信息、憤怒改變的導航和友好的界面等等;消費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傾向、交易經歷、對電腦的熟悉程度和對網上商店的預期、文化背景等;商務環境因素方面主要研究:整個社會道德水準的高低、社會上是否建立有權威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有無關于電子商務的明確權威的法律規范。
3電子商務信任研究的不足
總的來說,我國電子商務領域中信用問題的研究,也多處于在操作層面上對電子商務的信用管理進行實踐研究。從相關的文獻方面可以看出,我國對信任方面的研究還是很多、很深入的,只是由于我國電子商務起步較晚,因此相應研究結果還比較匱乏。具體來說,當前的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和定性描述為主,這些觀點還沒有得到系統實證研究的確認,也沒有系統的提出理論供各種類型的電子商務借鑒,仍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具體如下:①目前國內對電子商務信任問題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證方面,都與我國企業和政府開拓電子商務的實踐不相符,有滯后的跡象,且急需解決。②總體來說,對電子商務信任問題的研究成果中分散的、理論性的研究較多,而系統的、應用性的研究較少。目前,有關電子商務信任的研究各行其是,尚未形成系統化的理論,因此也很難對我國電子商務信任的實踐活動提供有價值的指導。③從研究結果來看,成果中直接借鑒國外信任研究的方法較多,而結合我國實際探索本土化的電子商務信任理論與方法的較少。④大多數學者都提到了基于制度的信任,但是給政府制定有關政策和在線企業提供參考的建議方面的研究卻不多[3]。⑤雖然目前對電子商務的信任機制的研究較多。但是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叫“機制”,并且對其理解也不夠深入、全面和系統。⑥信任問題是電子商務的瓶頸己經形成共識,但對電子商務的信任問題的認識,還不全面,很多人認為電子商務的信任問題僅僅是道德和法制問題,限制了信任問題的解決思路。
4今后的研究方向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出現是新生事物,政府和有關監管部門的管理缺位,我們無可厚非,今天我國的電子商務活動模式正日益完善,而我國電子商務中的信用休系研究正處于一個初期發展階段,我們是放任自流,讓微觀的市場經濟規律來決定,還是未雨綢繆,高屋建瓴,發揮我國經濟中的宏觀調控能力,這是目前研究的難點和熱點,總的來說,將來的研究方向如下:
4.1在不斷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理論的基礎上,緊緊把握國內外電子商務實踐活動的發展動態,理論聯系實際,實現理論創新;加大宏觀層面的研究力度,重點研究有關政府的電子商務信任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加強國內外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鑒緩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協作,盡快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系統化的電子商務信任理論體系。
4.2構建起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嚴謹的、結構合理的理論框架。
4.3從安全的角度用技術的方法來解決電子商務的信任問題。技術方面研究主要是對交易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等安全技術的研究。電子商務是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上實現的,因此電子商務的信任也需要采用技術手段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魯濱,張巍.電子商務信任管理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01):73-76.
[2]張睿,陳衛華.電子商務信任機制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03,(06):117-119
[3]辛明,孫潔.國內電子商務信任研究現狀分析[J].光盤技術,2006,(01):4-6
[4]李召敏,宋光興.電子商務環境下構建信任的制度途徑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6,20,(10):63-66.
[5]李召敏,李濤,宋光興.網絡營銷中顧客信任的建立途徑及模糊綜合評價模型[C].見:第四屆中國不確定系統年會論文集:桂林,2006:329-338.
關鍵詞:電子商務概論;問題;改革;解決方法
引言
電子商務是經濟、技術、管理、法律諸多學科知識融會交叉的新興的應用型學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則是本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性、導論性課程,是學科綜合、文理滲透、理論和實踐應用緊密結合、學生涉獵面廣、切入點眾多的一門學科內容綜合性課程。
一、電子商務概論教學現狀分析
伴隨著電子商務在國內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人才緊缺和本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日益凸顯,進一步印證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相關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當、理論實踐相分離等一系列問題,畢業生的能力素養和企業需求相差甚遠。鑒于此,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高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平逃J剑呗毥逃囵B的人才應當是應用型、操作型人才,是高級藍領。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我們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變沒有相應的專用教材和相應的新型師資力量的現狀。高職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也應順應發展要求,對各個環節進行改革。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是采取課堂面授,模塊化實踐,閉卷筆試考核的方法,學生所學的知識大部分集中在理論基礎方面,從而偏離了當今電子商務的主流發展方向。此種模式對學生電子商務思維方式、理念的培養不夠,職業能力素養鍛煉不到位,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貌合神離。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表演式”教學理念根深蒂固。老師在課堂上既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而學生只是觀眾,試想我們每天都在看電視劇,而又有幾人能夠只通過看電視劇就能成為好的導演、編劇、演員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表演的起勁,學生當時也是群情激奮,但是下課后是什么效果呢,大家可想而知。
(二)教學方法老套
課堂上老師滿堂灌,從頭講到尾,把書本上的內容搬到黑板上,學生沒有多余的思考時間,沒有目的的學習;而現代的多媒體教學也演變成把黑板上的內容搬到屏幕上,由原先的照本宣科變成現在的照P宣科,教學器具變了,教學內容和效果沒有本質變化。
(三)教學內容陳舊
現在的部分教學內容任然停留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電子商務的模式還是最基本的b2b、b2c、ctc模式,而現實中新的交易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對線下)、b2b2c教學內容中沒有更新;新技術在教學內容中也未提及,還是原來最初時期的框架內容。
(四)實踐教學環節較薄弱
該課程涉及到大量的新事物和新理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學生普遍感到困惑,也不知從何做起,因此有學習興趣起先濃厚,隨后逐漸變冷的現象。教學過程中理論講授過多,實踐過少,學生參與的環節設計不多,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學生只是聽到一些概念性、籠統的知識,雖然也使用過相應的模擬軟件來熟悉電子商務的操作流程,但學生還不能完全獨立進行業務處理,對細節的理解不到位,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缺乏實戰能力的鍛煉。
(五)缺乏優秀的教材
電子商務整個概念是從國外引入的,盡管目前在國內發展速度超快,但理論研究任然處于摸索起步階段,因此這也影響到我國高校電子商務教材的編寫水平。目前我國介紹電子商務的教材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原版的英文教材,二是國內學者自己編寫的教材。在原版教材中,一般普通大學生是很難達到閱讀原文影印版的水平,第二類是國內學者自編的教材,其中很多具有第一類教材的思維定勢,很少有根據自身情況的創新教程。
二、課程改革思考
(一)內化“漸成論”課程觀
“漸成論”課程觀是相對“預成論”課程觀而言的,“漸成論”的課程觀將職業教育課程視為類似于“生物基因鏈”的人類職業行動的“文化覓母鏈”——一種用人類職業行動歷史結晶中的“知識結構”、“業務結構”、和“職業道德與企業倫理結構”等信息編織起來的東西。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在必要的教學環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于各種教學技術與手段,通過教學活動,將設計在教材中的人類職業行動的“知識結構”、“業務結構”、和“職業道德與企業倫理結構”等信息“轉錄”到學生的頭腦中,并通過全方位的訓練與考核環節,促成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形成。
(二)規范教學行為
首先要備好課。應根據本節知識結構,搜集材料——梳理材料——編寫教案——制作ppt;其次,做好教學準備工作,重點講授的內容要做詳實的講義;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的文獻、文章要提前布置給學生,因為學生處于學習起步階段,修養不夠,學生老師知識跨度太大,因此學生基礎要提高,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師生才可能互動。
三、課程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通過分析《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結合目前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根據筆者的思考提出一些相應的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學觀念
表演式教學觀念不可要,要樹立實踐哲學理念。教師應轉變角色,從臺前到幕后,做舞臺場景的搭建者,學生應成為舞臺的主角,既要看還要演、還要編、還要導。
(二)創新教學方法及手段
鑒于本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采用課堂面授,基本技術采用多媒體演示,典型事件采用案例教學、學生小組討論,存在異議的領域采取小組辯論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利用電子商務教學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實施教學。
(三)深化實踐教學環節
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先安排學生進企業實習,在真實環境中,發現問題,找差距,帶著問題進課堂,理論實踐緊密結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內容設計,并要求學生每次實踐結束后必須提交實踐報告,老師進行點評,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感受密切聯系。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電子商務領域的大賽、參與大學生創業活動,在實戰中加強鍛煉,最終達到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創新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
(四)認真做好教材甄選
教材選用原則應突出針對性與應用性,在理論知識涉及面上要把握好度,做到夠用即可。教材的內容應按照本門課程所要解決的能力培養目標來甄選,選擇高職院校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并在今后工作中將能夠應用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真正做到夠用即可。
(五)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夠準確量化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學生的成績評定分成兩部分:①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占總評的40%,其構成一方面根據學生上交的論文和調查報告的質量來評定,由此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論文寫作和項目調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根據學生平時上機實踐作業的完成質量來評定,使學生重視上機實踐操作,從而更好的掌握課程要點。②考試成績。理論測試以我院建立的《電子商務概論》的標準化題庫為基準,隨機抽取考題實施筆試,以檢驗學生理論內容的掌握情況。
編后語:
電子商務將是21世紀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它帶來的經濟發展機遇是人類歷史上幾百年才能遇到的。面對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如何提高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高職學生的現代商務知識和技能,向用人單位輸送符合需求的高質量、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文對《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多個環節上進行革新,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作者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1]徐遠彬,吳立軍.高職《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索 [J] .職業教育研究,2010(02)
[2]張維.高職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6)
[3]翁朝霞.高職《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的實踐探討 [J].經濟師,2009(07)
關鍵詞:“信、達、雅” ;影響;詩歌翻譯;體現和缺失
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根據自身翻譯經驗結合古人所言,在《譯天演論例序言》中提出:“譯事有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薄啊兑住吩唬篳修辭立誠。'子曰:`辭達而已。'又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三者乃文章正軌,亦即為譯事楷模。故信、達而外,求其爾雅?!贝搜砸怀鲆鸱g界的呼聲一片,稱贊者大有人在,質疑者也不乏其人,還有不少翻譯家取“信、達、雅”中部分發出肯定之聲,也有取部分并加入自己理解另得三字標準之人??偟膩碚f近百年來,嚴復的翻譯思想對中國翻譯界影響重大,對“信、達、雅”三字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棟。嚴復本人除了提出“信、達、雅”和“達旨”的翻譯思想外更有洋洋灑灑近170萬字的翻譯作品,其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有《天演論》、《原富》、《社會通詮》、《注意》、《群學肆言》、《群己權界論》、《穆勒名學》、《名學淺說》,而其中《天演論》一直是譯屆時賢所熱議的譯本。按照嚴復的解釋,我們可將“信、達、雅”之“信”理解為忠實原文,“達”指語言通順暢達,而“雅”根據陳富康在《中國譯學史》中的敘述,“偏重于美學上的‘古雅’”。對于嚴復這一翻譯思想,譯界人士的見解有三類:第一,稱贊嚴復翻譯作品并贊賞“信、達、雅”翻譯思想;第二,只贊同一部分的;第三,贊同一部分并且加上自己理解形成新的三字標準的。而本文作者以為,在不同的時代、文化、社會背景下,對于一個概念的理解應是與時俱進的。自嚴復提出該翻譯思想至今近百年里,中國社會經歷了不少變革,對于譯學界更是如此。故而,本文接下來將簡單介紹之前所提到的三種見解并加以評論,另外會分析在當今社會“信、達、雅”在不同類型的作品翻譯中的側重點。
一、譯界于“信、達、雅”之見解
嚴復的“信、達、雅”三字原則一出,便引無數譯論者競相評論。首先,其中有不少人對此三難推崇備至,例如郁達夫(1924)在《讀了生的譯詩而論及于翻譯》中稱“信、達、雅”三字是翻譯界的金科玉律。而常乃慰(1984)稱嚴復將“信、達、雅”三難看做“文章之正軌,譯事之楷?!?,真是極其中肯的認識,這三事是無論作家或譯家共同必須的修養。郭沫若(1954)在《談文學翻譯工作》中高度肯定這三字標準稱:“嚴復對翻譯工作有很多的貢獻,他曾經主張翻譯要具備信、達、雅三個條件。我認為他這種主張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完備的?!毙煊罒ǎ?963)在《論翻譯的矛盾統一》中稱:“嚴復的‘信、達、雅’顯然直到今天還是一般人公認的翻譯標準?!?0年代初,陳富康在其專著《中國譯學史》中這樣評價:“繼往開來,言簡意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睆囊陨纤龅膸孜蛔g論者的評價中不難看出他們對于嚴復的主張的態度是贊揚的,認為“信、達、雅”是幾近完美的。其次,贊揚之聲之外,也有譯論者進一步解讀“信、達、雅”,并認為在翻譯實踐中這三字宜取部分以用之。這類論述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肯定“信”、“達”否定“雅”的。例如:在《怎樣提高我們的文學翻譯質量?》中,張威廉認為,“信”、“達”這兩個詞已經足夠說明對譯文質量的要求,“雅”的提出是多余的。齊宗華在《略倫口譯》中結合口譯實際,強調信與達是主要的。另外一種是贊同“信”、“達”并再加一個字來闡述自己的翻譯觀的。例如:劉重德曾提出“信”、“達”、“切”??偟膩碚f不論是贊揚,批評或是全盤否定,“信、達、雅”三原則一直是譯論者的關注點??隙ㄕ吣軌蛟谶@三字原則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翻譯實踐,部分肯定者取其認為的精華加以應用,而否定者在否定的同時根據自身實踐經驗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繼而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因此,“信、達、雅”這三字原則總體上對中國翻譯界帶來的是推動和助力作用。
二、“信、達、雅”在詩歌翻譯中的體現
f到將“信、達、雅”作為翻譯譯事楷模來指導翻譯,《天演論》首當其沖作為評判的代表。而不得不說的是,也正是這部譯著引來眾多議論。而早期的譯論者們有人稱贊《天演論》古雅優美,文學性很強,是“信、達、雅”之集中體現。也有人詬病《天演論》翻譯違反了嚴復自己提出的“信、達、雅”的標準?!短煅菡摗肥亲g自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赫胥黎撰寫的兩篇論文”Evolution and Ethics”(《進化與倫理》)和”Prolegomena”(《進化與倫理?導言》),這兩篇論文主要揭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客觀規律。嚴復的翻譯在當時無疑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引無數愛國人士深思。而對《天演論》的詬病則是嚴復翻譯中的一些改動,比如改第一人稱為第三人稱,以及將許多英國的俗語、典故改為中國的傳統按語等。這些譯法無疑在形式甚至是內容上未達“信”。而考慮當時國情,懂英文人士較少沒有條件了解外國文化,這種改變也情有可原,嚴復用一種曲折求進的方法使譯文更加易于當時的中國人接受。而采用文言文翻譯則是做到了他所言之“爾雅”,但這也為后代的翻譯批評論者埋下伏筆,反對的譯論者大多認為“雅”字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影響“信”和“達”的。事實上,嚴復所說的“雅”在《天演論》里的應用只是為了服務當時的目標讀者――有知識的士大夫。因此這一點毋庸置疑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我們不妨從目標讀者的角度來考量“雅”是否符合嚴復的標準,即詩歌的英譯是否完成了譯者對目標讀者所想要產生的影響。英譯詩歌的目標讀者是熱愛中國文化或者有意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讀者,那么這些讀者首先英文水平是過關的,能夠讀懂英文并準確理解意思。其次,目標讀者對中國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而英譯詩歌的目的是發揚中國的古典文化,增進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從這個角度來看,“雅”不可與嚴復當時所說同日而語,但從完成譯者心愿的角度來看,也達到了異曲同工之妙。
自“信、達、雅”提出至今近百年,大有人前赴后繼的證實或者證偽。也有人解讀出不同的意義來應用并自圓其說。故而,翻譯理論是總結自實踐而又高于實踐可用于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靶拧⑦_、雅”三原則不論作為翻譯理論還是評判標準時日已久,凡物存在必有其存在之合理理由,作為近百年后的又一代翻譯工作者,在實踐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文本來分析應用嚴復“信、達、雅”三原則。
要以“信、達、雅”三原則來探討詩歌的翻譯,那么首先要說說詩歌是什么。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中國人一般最初接觸的便是朗朗上口的《詠鵝》或者《靜夜思》。因此在一開始人們對詩的印象是:有特定的字數,五言或者七言;有特定的格式,律詩或絕句;有特定韻律,首韻或尾韻等等。但在接觸國內外各種類型的詩歌后,便發現除了上述的規律外,詩歌不論篇幅形勢如何,往往言詞有力精干,表達內容和情感豐富。如朱乃長教授在《英詩十三味》中所定義:“詩是一種比一般語言表達內容更多,而且表達的更加有力和巧妙地語言形式?!蹦敲矗瑖缽吞岢龅摹靶?、達、雅”翻譯三原則在評判詩歌翻譯時是否有效呢?選詩句翻譯來加以分析。
曹操《短歌行》中有一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翻譯:
譯本一:
The stars are few, the moon is bright.
The raven southward wings his flight.
英國漢學大師翟里斯(Herbert Giles)譯。
譯本二:
When the stars are few and the moon shines brightly,
Magpies and ravens are winging their way southward.
臺灣人李杏村翻譯。
首先,從“信”的角度分析。詩中的“烏鵲”在這里是指“喜鵲”,而譯本一中譯為烏鴉,譯本二干脆已成了兩種鳥類。這么看,這兩種譯本都沒有做到“信”,即“忠實原文”。
再從“達”的方面,即從“通順達意”的方面。以上兩個翻譯版本都很通順,將詩中所描述的基本場景再現出來了。忽略不信的部分,詩歌中的場景俱全,通順達意。
最后,從“雅”來看。在嚴復提出“信、達、雅”翻譯原則之初,“雅”是指爾雅,即使用文言文使譯文優美,但這首詩是將漢語譯為英語,我們不能要求其使用古英語來翻譯。故而來看《現代漢語大詞典》中對“雅”的釋義:正;合乎規范;高雅不俗;優美古代指標準語。嚴復所說的“雅”與第三條釋義接近,而在這里分析時可選取“雅”所涵蓋的其它標準來作為依據。首先用“正;合乎規范”來看,兩個譯本均使用標準英語翻譯,并沒有出現俚語和俗語。而從“高雅不俗;優美”的角度來看,由于語言差異兩者都表明了詩的大意但是沒有保留詩的韻律。因此只能基本滿足“雅”,做到用合乎規范的語言來表述。但結合目標讀者以及作者想要達到的效果來看,這兩句翻譯可以體現中國詩歌中的意象,使讀者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含蓄之美。由以上對兩句古詩的翻譯可以看出,“信、達、雅”翻譯原則也可適用于詩歌翻譯的評析中。
自嚴復提出“信、達、雅”翻譯三原則以來已近百年,這期間不乏有譯論者評論嚴復的理論僅適用于自己的翻譯作品,甚至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沒有得以體現。這樣的評論無疑太過刻薄,對于任何作品的評論都該結合譯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O定的讀者群等等。翻譯是穿著鐐銬舞蹈,難于創作且處處受限于原作。從上述詩歌翻譯的賞析來看,“信、達、雅”有它獨到的價值和意義,作為譯論者和翻譯工作者應全方位的觀察和應用。翻譯的理論大多相同,應用時也是如此,盡可能物盡其用融會貫通使理論回歸實踐。
參考文獻:
[1]嚴復. 《天演論》譯例言[C]∥羅新璋. 翻譯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劉重德.翻譯原則再議――在海峽兩岸文學翻譯研討會上的發言[J].外國語,1993(3):32-33.
[3]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4]郁達夫,“讀了生的譯詩而論及翻譯”,見羅新璋,《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90頁。
[5]常乃慰,“譯文風格”,見《翻譯研究論文集》(1894-1948),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第369頁。
[6]徐永煥,“論翻譯的矛盾統一”,見羅新璋,《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681-683頁。
論文關鍵詞: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理論貢獻;思想淵源;價值評判
一、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理論貢獻
(一)在義利觀上,主張“工商厚民論”,為近代實業建設尋找倫理精神支持
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主張“恃商為國本”,倡導要采用機器大生產來發展中國的工商業。由于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歷來都是重農輕商,社會經濟主導產業是農業和少數手工業作坊。封建統治階級堅持認為,采用機器生產必然會給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帶來強烈沖擊,結果會使得農民和手工業者失業。因此,他們仇視和抵制機器生產,提出“機器奪民生計論”,使得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發展工商業的主張受到堅強的反抗。
針對這一論斷,近代早期資產階級代表薛福成提出“機器殖財養民說”予以駁斥,認為采用機器生產并不違背以民為本,而是能更好地保障民眾的利益,強調指出“人力不能造者,機器能造之;十人百人之力所僅能造者,一人之力能造之。夫以一人兼百人之工,則所成之物必多矣”這樣生產成本就能降低,銷售價格低廉,產品競爭力就強,則“四方必爭購之矣”。從此商務殷盛,民生富厚,國勢勃興。另一代表人物陳熾認為,西方各國制出各種機器后,“推之于農,推之于礦,推之于工,推之于商,而民用豐饒,國亦大富。’他實際上是從發展機器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與作用的角度,強調發展工商業是養民之道。
(二)在財富觀上,鼓吹“重商富國論”,提出了農工礦商并重的新型生產倫理
為使中國走上工商立國的近代經濟發展道路,早期資產階級認為首先必須改變傳統的“商為四民之殿”的觀念,鼓吹工商富國,主張國家要出臺“重商、富商、恤商”措施。針對當時仍死抱“重農抑商”信條不放的頑固分子,王韜進行了駁斥,他說:“今日而欲辦天下事,必自歐洲始,以歐洲諸大國為富強之綱領,制作之樞紐。認為只有學習西方的富強之道·,即“兵力、商力二者并用,則方無意外之虞”。不僅如此,王韜還反對洋務派對商業的壟斷,竭力主張“官辦不如商辦”,允許“民間自立公司”,“不使官吏得掣其肘”。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也對抑商論進行了猛烈抨擊。其中,最具影響的是鄭觀應,他對封建“重農抑商”政策的批判最為尖銳,認為如今的時勢不同,“在古寓兵于農,今則寓兵于商”,要想達到抵制西方侵略、實現自強的目的,就只有振興自己的商務。
為使中國資產階級工商業能夠有個好的發展環境,能與洋商相抗衡,馬建忠從“恤商”出發,主張實行保護關稅政策,堅持要求修訂外國侵略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合理關稅稅則。他把實行關稅保護政策看成是“中國轉虧為盈,轉弱為強之基”,政府保護關稅則中國“商民可富,晌源可充”。閻薛福成也認為“商情可恤也”。陳熾在《續富國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商之本在農”、“商之源在礦”、“商之體在工”的理論,認為商業的發展是以農礦工等的發展為基礎和前提的,主張農礦工商全面發展才是富國之源。應該說,陳熾這樣全面論述發展經濟的各種具體項目,在中國當時是空前的,他的“農工礦商并重”的觀點更為集中全面地反映了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的經濟發展觀,初步勾勒了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大致走向。
(三)在群己觀上,倡導“以和為貴論”,努力尋求各方利益集團協調發展
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積極宣揚以和為貴,并作為近代經濟活動的一個道德準則。這里的“和”指的就是“和諧、協調”的意思。在傳統的工商業中歷來是“同行如冤家”,各自的技術秘不外傳,使得先進的手工業技術無法普及推廣。這不僅造成了生產力發展的緩慢,而且分散的手工業者也無法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以對抗封建壓迫與剝削,加之鹽鐵等高盈利經濟領域長期由官府壟斷,從不讓私商涉足,導致市場發育不全,經濟發展畸形。市場的狹窄,競爭的無序,利益關系協調性的缺失,既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更不利于中國的產生和壯大。
興起后,當時的許多官僚,特別是洋務派中的地主官僚,他們在“求富”的旗號下,借著政治上的強制力量,以官辦、官督商辦的形式幾乎控制了所有的工礦、交通業,壓制著的發展。對此,鄭觀應主張政府應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樣重視商業,裁去困商、限商的“厘金制度”,在中央政府設立商部,在地方設置商務局,規范市場運作,協調各方關系,做到商人“凡有所求,力為保護”。馬建忠等大力呼吁要鼓勵組建商會、廣設公司以協調各商家的利益關系,并且還提出要讓工商業者投資官辦企業以“擴充資本”,給承辦的商人在企業中享受應有的權益,充分發揮商民作用,改善經營管理,增加經濟效益。盡管他們的這些改“官辦”為“民辦”的主張還只著眼于對“官督商辦”的改良,卻體現了對尋求各方利益集團經濟關系協調的努力。
二、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思想淵源
(一)傳統的“義利觀”是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重要思想淵源
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大都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從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深受儒家傳統“義利觀”的影響??鬃又鲝垺耙粤x取利”、“見利思義’''''f漢代董仲舒認為:“凡人之性莫不善義,然而不能義者,利敗之也,故君子終日言不及利?!遍T他把“義”說成是人的本性,“不謀利”不僅是應提倡的更是順乎人性的,是判斷君子的一個重要標準。司馬遷則公然肯定了人的行為都是圍繞“利”來進行的,但要“利導之”,反對“與之爭”和“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在唐代,傳統的“義利觀”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這一時期主張以義為本,以利為末,白居易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人性好利,即使是圣人也好利,只是他們好的是同利,反對專利。宋元明清時,經濟倫理思想呈現鮮明的反傳統傾向,公開“言利”的論點不斷涌現。宋學家程頤也認為“人無利,直是成不得,安得無利?”而明清時代的“義利觀”在宋人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改變了自古以來’‘義利觀”的基本方式和邏輯,強調了義利轉化關系,并發展了反對與商賈爭利的思想,糾正了以往強調“利國”就要“專利”,或者強調“利民”就要反對“富國”的思維邏輯。
1840年邁人近代社會后,王韜、馬建忠等人繼承發展了傳統的“義利觀”,并從資產階級立場出發來解釋義和利的關系。如在“義”和“利”的配置上,他們提出了由此長彼消向合理分布、協調共榮發展的新觀點。王韜說:“諸利既興,而中國不富強者,未之有也”,興利”在這時已成為公然的富國主張。馬建忠主張:“宜因民之利,大去禁防,使民得自謀其生,自求其利”鄭觀應力倡“商戰”;陳熾則把財利置于關系人之生命的高度。他們的“義利觀”已經發展到怎樣來實現利、如何來協調各種利益,并將獲利與富國聯系起來的高度。因而在他們看來,早期資產階級所提出的大力發展工商業、抵御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侵略,從而達到振興中國、國富民強的目標,既是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的必然選擇,也是對傳統“義利觀”的繼承和發展。
(二)樸素的民本思想是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另一思想淵源
民本思想中的“民”,最初指的就是農民。歷代統治者都強調人比土地、財富更為重要,沒有人就談不上倫理,更不用說經濟活動。他們在“人性論”中強調,經濟活動中的個體不僅要有高度的道德責任感,而且還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經濟活動不僅要滿足個體的利益需要,而且要實現個體的人倫要求。他們還把人性與經濟管理相結合,形成了儒家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目標不僅僅在于經濟利益’的實現即富國富民,更重要的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人倫的和諧。孟子“民貴,社櫻次之,君為輕’“川的觀點,到現在還為世人所稱道。
至近代,中國早期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在堅持民本思想的基礎上有所側重。馬建忠認為治國歷來以富強為本,而富民是富國的基礎。因此,他提出要改變中國的落后現狀必須努力做到“轉貧民為富民”,則“民富而國自強”.王韜也認為“天下之治以民為先”,所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他們又認為,由于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傳統的以農為主的經濟模式受到了來自以工商為重的經濟模式的重創,有必要對“民”的含義進行新的診釋,賦以民本思想新的內涵。為此.,他們認為這個“民”應包括工商業者在內,主張富國先要富民,而要民富就必須發展工商業。
(三)西方的重商思潮是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又一思想淵源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先后展開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沖破了中國的封閉型經濟格局。隨著西方重商主義思潮的傳人,中國重農輕商的傳統思想開始了動搖。
最早受到西方重商主義思想影響的是王韜,他提出了商富即國富,因此須“恃商為國本”的觀點。王韜認為通商有三點好處:可使具有熟練技術的人自食其力、可給無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可以加強對軍隊的建設。馬建忠則是鼓吹重商主義思想的代表,在他看來通商即對外貿易是一國的“求富之源”。他主張為了在對外貿易中爭取順差,必須實行關稅保護政策,指出“通商而出口貨溢于進口者利,通商而出口貨等于進口者亦利,通商而進口貨溢于出口者不利。因此,國家應該限制進口鼓勵出口,這樣才能在對外貿易中獲利,中國的工商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馬建忠在王韜的基礎上將如何求利、求富落實到了實踐,為近代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建構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
三、中國近代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的價值評判
從以上對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倫理思想的淵源及其主要理論貢獻的概述中可以看出,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的經濟倫理思想在總體上有著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價值。
(一)繼承和發展了古代德性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經濟倫理思想
早期資產階級既重義又重利,既尚本(農)又尚末(商),這是對中國古代德性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繼承和發展。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的“尊商、重商、富商、恤商”的經濟倫理思想是其中的亮點,他們把發展工商業的思想貫徹到所分析的各種經濟問題上,形成了中國近代較為全面的重商經濟倫理思想。
《二)為中國的經濟倫理思想注入了新的內容
薛福成“人人欲濟其私”觀點的提出,代表著整個近代社會的社會價值導向的轉變;馬建忠對西方重視保護關稅的政策、扶植民族工業發展的充分肯定,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自由競爭和平等貿易原則的向往,這在中國近代還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倫理思想。.
(三)對建構近代經濟倫理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理解(understanding);視域(perspective);原道;文;終極依據
一、《文心雕龍·原道》篇對“原”與“源”的區別使用
《文心雕龍·原道》的首段經常被看作是概括地說明了作者對文學起源問題的看法①。按照這樣的理解,劉勰在這里是確立了自己“文源于道”的觀念。可是,高誘注《淮南子·原道訓》之“原”為:“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歷萬物,故曰原道,用以題篇?!盵1]《稗編·文藝》解“原”為:“原,按韻書,原者本也,一說推原也,……推其本原之義以示人也?!盵2]從《序志》篇“蓋《文心》之作也,本乎道”一句來看,對劉勰《原道》篇之所謂“原”的意義的理解當取高誘注為宜。此處之“原”用作動詞,“本于”之意,亦即“探究(根本)”的意思。“原道”就是本于“道”,若就劉勰此處論“文”而言,則“原道”之意為“探究文之根本”的意思。而且,從整部《文心雕龍》來看,劉勰對“源”與“原”的使用是有明顯區別的?!段男牡颀垺分性谝磉_source或origin的意義時,幾乎毫無例外地都使用了“源”字,而且這樣的用例很多?!霸弊衷诓畈欢嗨械膱龊?,都是用作意為“探究(根本)”的動詞,如《原道》篇“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定勢》篇“原其為體,訛勢所變”等。日本學者興膳宏在《(文心雕龍)與(出三藏記集)》一文中對這一問題也有詳細論證。他認為:“劉勰把‘原’作為意為‘探究’的動詞,‘源’作為意為‘本源’的名詞,在使用上有著明顯的區別?!盵3]因而,我們在此首先確立《原道》之“原”意為“探究(根本)”的觀點,“原道”就是本于“道”,劉勰此處論“文”言“原道”,其意實為“探究文之根本”,即“文原于道”而非“文源于道”,《原道》篇討論的是文之為文的終極依據問題,而不是文學的起源問題②。
其實,清代學者紀昀對《原道》篇的點評也是意在揭示此篇“探究根本”的實質的。紀昀在此篇開頭眉批道:“自漢以來,論文者罕能及此。彥和以此發端,所見在六朝文士之上。”[4]紀氏在此明確指出,劉勰以“原道”作為整部《文心雕龍》的理論起點,實際上已顯示了其勝人一籌的卓越的理論天賦,這同時也是其作品得以高于漢魏六朝其他文論的一個重要原因。隨后。紀昀又說:“文以載道,明其當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識其本乃不逐其末。首揭文體之尊,所以截斷眾流。”[5]這就進一步明確指出劉勰之“原道”意在論“文”而非“載道”,并且,“原道”的目的在于“明其本然”。這一評語,已明確道出了劉勰《原道》篇的主旨在于“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而非“文源于道”。所謂“明其本然”,亦即“探究根本”之意,而所謂“根本”,實際即是探尋“終極”的問題。在自己整部作品的首篇首段,劉勰開宗明義,探討文學的本原,明確自己關于文之終極的觀念,即“文原于道”,認為文學的本原是“道”,“道”是天文、地文、人文得以存在的終極依據,即本體。
劉勰在本體論的意義上討論文學,是使《文心雕龍》在當時及后世的文論著作中得以勝人一籌的重要原因之一。羅素思考為什么智者哲人于思想的運作中無法逃避對本體論的建構時,曾把這一疑惑歸結為生命主體對“永恒”的追示:“追示一種永恒的東西乃是引入研究哲學(本體論)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盵6]其實,劉勰思考“文原于道”的時刻,也正是他追示“永恒”的時刻,在劉勰的觀念里,“永恒”就是“道”,“道”是天地萬物得以安身立命的終極。
二、“文原于道”是劉勰對“圣人之道”作出的“現在”的“不同理解”
“道”的原初意義,就是指涉“道路”。許慎在《說文》中所詮釋的“道,所行道也”[7],《爾雅·釋宮》的“一達謂之道路”,即是在“道路”的意義上對“道”進行的闡釋[8]。在這里,“道”是一個描述形而下之客體的實物名詞。以后,“道”的意義從規定人的行動方向的道路,引申、轉型為主體所遵循的一種抽象的道理、準則、規律、道德、道義與信念等。但是,同為抽象名詞的意義,在具體不同的語境中,“道”的使用已經含有本體與非本體的區別。如《孟子·盡心上》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9]在這里,“道”應該只是作為非本體的道德倫理意義上使用的儒家之道。而《周易·系辭上》言:“一陰一陽謂之道?!盵10]《韓非子?解老》曰:“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輯也?!盵11]此處所言之“道”則是在世界的終極本體的意義上使用的。
劉勰的《原道》篇有七處使用“道”,其中只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一句,是說明由“道”派生、衍化而形成文學的過程和方式,即自自然然的道理,其“道”的意義的使用是在現象界層面的使用;而其余六句均為本體論意義上的“道”的使用,指的是宇宙萬物(包括文學)的本原和終極,是文之為文的終極依據。
可是,問題在于。劉勰在《原道》篇中所“原”之“道”,即作為天地萬物的終極依據之“道”,并不在儒者所理解的居于現世的“圣人之道”中。在《滅惑論》中,劉勰有關于形上之“道”的論述。他說:“至道宗極,理歸乎一;妙法真境,本固無二?!匀f象既生,假名遂立。梵言‘菩提’,漢語曰‘道’?!盵12]而這一形上之“道”,在思想上顯然更為接近道家之“道”?!肚f子·大宗師》篇有敘述萬物因道而生化的一節[13],《韓非子·解老》曰:“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輯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盵14]《淮南子·原道訓》曰:“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日月以之明,星歷以之行,鱗以之游,鳳以之翔?!盵15]《莊子》、《韓非子》與《淮南子》都認為萬物因道而生化活動,《韓非子·解老》篇和《淮南子.原道訓》之說顯然屬于《莊子》的理論范疇。
可對儒家而言,我們知道,盡管孔子有所謂“一以貫之”之“道”,但由于“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之“不可得而聞”[16]。所以,至少在先秦儒家的觀念里,對“圣人之道”的理解還是限于處理現世實際問題的倫理、道德與政治的思路。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哉!”曾子曰:“唯?!弊映?。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7]可見,曾子所體察到的孔子“一以貫之”之“道”乃是“忠恕”?!墩撜Z·學而》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8]這里明確“孝悌”是本。荀子釋“道”也強調:“道也者,治之經理也?!盵19]“忠恕”、“孝悌”及“治之經理”之“道”,終究未能脫離以具體闡釋和實踐倫理道德為特征的窠臼。到了漢代,依翼奉的解釋,“道”是“天地設位,懸日月,布星辰,分陰陽,定四時,列五行,以示圣人”的“天道”[20]。這種“天道”可以直接映射于社會政治,可以“知王治之象”[21],其實也還是一種現實性極強的思路,并未達到宇宙的終極問題的討論。顯然,劉勰所謂之“道之文”之“道”,并不是儒家所謂“忠恕”、“仁義”的“圣人之道”;而就“神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夸飾》)而言,作為萬物、包括“文”之終極依據的“道”,根本就不在文字描摹的范疇之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劉勰的“文原于道”呢?
伽達默爾以為:“如果我們一般有所理解,那么我們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理解?!盵22]“理解就不只是一種復制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23]這也就是說,理解不僅僅是單純的重復過去,而是要參與到現在的意義中來。這也是本文所謂之“現在”的“不同理解”的立論根據。
劉勰生活的六朝時期,正是經學的玄學化時期。這一時期,面對著“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的尷尬[24],何晏、王弼等玄學家們援道入儒,以道家思想去融攝儒家思想,從“以無為本”立論,將“圣人之道”理解為“無名”與“無體”之“道”,以《老》、《莊》解釋《周易》和《論語》,對儒家經典做出了“不同方式”的理解,使儒家思想得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獲得“重新”的、“創造性”的詮釋和發揮①。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中,與他的同時代人一樣,劉勰也不得不思考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經”是憑靠著怎樣的依據,上達“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的崇高地位的?而作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劉勰對“圣人之道”作出了“現在”的“不同理解”,即援用經學玄學化的思路,將“圣人之道”理解為“無名”與“無體”之“道”;再經由圣人體道而有“經”的途徑,“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從而完成了對圣人之文——“經”的本體論意義的建構。
在此,正是借著“圣人”這一中介,劉勰將形上之“道”與形下之“文”聯系了起來。盡管,作為本體的“無”或“道”是無名無形、無聲無奧、超言絕象、不可感知的,而言象究竟出于“道”,正所謂“形器易寫,狀辭可得喻其真”,形器、萬有是可以感知、摹擬、界說和規范的,加以圣人天成、智慧自備,圣人體“道”而有“文”,“道”憑借“文”而得以顯明,圣人之文就是“經”。這樣,本體之“道”就經由圣人顯現在“經”中,“經”是圣人所著而體現著“道”的,所以“經”也就是“道”,“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的命題得以成立。以“經”為“宗”,也就是以“道”為“本”。湯用彤以為:“宇宙之本體(道),吾人能否用語言表達出來,又如何表達出來?此問題初視似不可能,但實非不可能?!盵25]“滴水非海,一瓢非三千弱水,然滴水究自海,一瓢究為弱水。若得其道,就滴水而知大海,就一瓢而知弱水。故于宇宙本體,要在是否善于用語言表達,即用作一種表達之媒介。而表達宇宙本體之語言(媒介)有充足的、適當的及不充足的、不適當的,如能找到充足的、適當的語言(媒介),得宇宙本體亦非不可能?!盵26]
在劉勰的觀念里,所謂“充足的、適當的語言(媒介)”,就是“圣人之文”——經,劉勰又稱之為“恒久之至道”。這一“恒久之至道”——經,由“圣人體道”而來。圣人是真正把“道”和“經”認為一體的人,本體即在萬有之中,非在萬有之外而另為一物。因而,“原道心以敷章”,則“道”和“經”自然是統一的,即“經”是“道心”與“圣人之心”合二為一的“道之文”,是終極本體的顯現。在這樣的高度,萬世之文的典范只能是“經”;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經”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作為中國文人安身立命的終極依據的崇高地位就能夠得以確立。
很顯然,劉勰《原道》、《征圣》、《宗經》的最終目的在于為儒家之“經”找到終極的形上依據。他之所以對“經”之形上依據進行追問,并最終以“原道”做出回答,其真正目的正在于顯露“經”的真正強大——“經”是世界之終極本原在現世的顯現,“經”是“道之文”。有了這一依據,“經”作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的地位就自此更加堅固而不可動搖。
三、“文原于道”之“文”作為“道”本體的一種外在顯現形式
《文心雕龍》首句言稱:“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這就已經為“文”確立了一個遠遠高出曹丕所謂“經國之大業”的崇高地位:“文”與“天地并生”。
劉勰認為:“日月迭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天地之文”“蓋道之文也”,“文之為德”之“大”即在于“天地之文”是“道”本體的外在顯現。那么,“人之文”又是什么呢?
劉勰先給人的位置定位:“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蔽挥谔斓?兩儀)之中的,是天地靈氣之所鐘聚的人,天地人合稱為“三才”,人在天地間處于與天地并立的地位。天地本身是“道”在現象界的顯現。那么,與天地并立的“人”的位置,也只能立于現象界而成為終極本體“道”的一種顯現?!疤熘蟮刂巍睘椤疤斓刂摹?,“人之言”即為“人之文”,這樣,“天地之文”和“人之文”,都是“道”本體的顯現形式。天文、地文、人文之“與天地并生”的地位是由于它們都是“道之文”的緣故,是宇宙終極在世界、在現象界的顯現。同樣的道理,“人之言”之有“文”,即有“文采”、有“文飾”,也如同天、地之有“文”一樣,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即“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文原于道”之“文”作為“道”本體的一種外在顯現形式,實際上也就是湯用彤所謂之“表現天地自然之充足的媒介”[27]。于是,“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褒堷P、虎豹、云霞、草木”,自呈“形文”;“林籟結響、泉石激韻”,又顯“聲文”,這些“無識之物”尚且“郁然有采”,作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當然必有其文——“情文”。這一“天之文”、“地之文”、“人之文”到“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的模式,與《情采》篇所謂“形文”、“聲文”、“情文”的模式是一致的,天地萬物都有“文”,天地萬物之“文”之為“文”的終極依據在于“道”。湯用彤用一句話明確了這一觀念:“宇宙之本體(道)為一切事物之宗極,文自亦為道之表現?!盵28]
紀昀所謂明“當然”與明“本然”的不同及黃侃《札記》所說“此與后世言文以載道者截然不同”[29],不僅在于明“當然”與明“本然”的不同,而且也在于“道”的含義的不同。范文瀾指出:“按彥和于篇中屢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夫豈外飾,蓋自然耳’;‘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綜此以觀,所謂道者,即自然之道?!盵30]從“自然”的本體論意義上理解,這是正確的。但接著又說:“亦即《宗經》篇所謂‘恒久之至道’?!盵31]“彥和所稱之道,自指圣賢之大道而言?!盵32]這就又把問題搞糊涂了,讀來難免“汗漫”之極①。真正明白這一問題的是劉永濟?!段男牡颀堅榔屃x》在解釋“道之文”時解釋得更為明白,他說:
此篇論“文”原于道之義,既以日月山川為道之文,復以云霞草木為自然之文,是其所謂“道”亦自然也。此義也,蓋與“文”之本訓適相吻合。“文”之本訓為交錯,故凡經緯錯綜者,皆曰文,而經緯錯綜之物,必繁縟而可觀。故凡華采鋪芬者,亦曰文。惟其如此,故大而天地山川,小而禽獸草木,精而人紀物序,粗而花落鳥啼,各有節文,不相凌亂者,皆自然之文也。然則道也,自然,文也皆彌綸萬品而無外,條貫群生而靡遺者也[33]。
在此,劉永濟首先明確“文原于道”,隨后確定“道”即“自然”,而且,這一“道”“條貫群生而靡遺”,對“道之文”做出了準確的解釋。另外,在《文心雕龍校釋》中,他又強調:“舍人論文,首重自然?!怂^自然者,即道之異名。”[34]
劉勰生活在一個玄風大盛的時代。當玄學家們的目光由對社會倫理和天地起源等具體問題的規范和描述,進而深入到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和終極原因的時候,當他們開始研究萬物萬事萬有即現象界之上、之后是否有一個更為根本的本體的時候,處身其中的劉勰在構筑自己的文學理論大廈之時,也禁不住地要追問“文之為文”的終極依據。很顯然,所謂“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根”即“本”,即“原”,而“源”就是“經”,也就是要“宗經”之前必須先以“原道”、“本乎道”,而“原道”、“本乎道”也就是一種本體論的哲學態度,即“文原于道,明其本然”。在這里,劉勰至少認識到,在這樣一個時代,只有回答了文學的本體問題,才足以“立家”。事實上,正是劉勰對“立文之本”在于“道”的思考,使劉勰的文學理論得以在理論與邏輯上更加嚴密與周全。惟其如此,《文心雕龍》才能夠贏得“體大慮周”的美譽。從“本體”、“終極依據”的視域透視劉勰“文原于道”的文學觀念,可以從形上角度對這一觀念做出“更好”的“不同”理解。
[參考文獻]
[1][15]高誘.淮南子注[M].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1986,pl,p1.
[2]唐順之.稗編(卷七十五)[M].四庫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1979.
[3][日]興膳宏.興膳宏《文心雕龍》論文集[M].濟南:齊魯書社,1984.p8.
[4][5]詹锳.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pl,p1.
[6][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p74.
[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75.
[8]郭璞,邢昺.爾雅注疏[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79.p2598.
[9]趙岐,孫奭.孟子注疏[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79.p2770.
[10]孔穎達.周易正義[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79.p78.
[11][14]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諸子集成(第七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p107,p107.
[12]僧佑.弘明集[M].四部叢刊初編(子部).北京:商務印書館.1926.p12.
[13]王先謙.莊子集解[M].諸子集成(第三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p27.
[16][17][18]何晏、邢昺.論語注疏[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79.p2474,p2471,p2457.
[19]王先謙.荀子集解[M].諸子集成(第二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p423.
[20][2l]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p2372,192372.
[22][23]Hans-GeorgGadamer.TruthandMethodTheCrossroadPublishingCompany.NewYork,1975.p264,p264.
[24]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9.p240.
[25][26][27][28]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p199,p199,p200,p197.
[29]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p3.
[30][31][32]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p3,p4,p3.
[33][34]劉永濟.文心雕龍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2.p4,p2.
①按:王元化、陳伯海、孫蓉蓉等皆持此說。參見王元化《劉勰的文學起源論與文學創作論》(見《文心雕龍講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頁)。陳伯?!?文心)二題議》(見《文心雕龍學刊》第二輯,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齊魯書社1984年版,第124頁)。孫蓉蓉《“文原于道”與“文以載道”》(見《<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主編,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版,第127頁)。
[論文摘要]《法哲學原理》是關于權利的哲學。黑格爾通過抽象的法、道德、國家三篇的論述闡明了自由意志或者說自由從客觀、主觀到主客觀相統一的過程。在其客觀精神階段實現了國家這一倫理實體的絕對精神內涵,而這其中法哲學從其理論原點自由精神出發完成了自身的運動過程。通過法哲學中對作為人之為主體的“自由意志”的分析,來透視對法哲學的基本理念的理解。
黑格爾哲學體系之龐大、思辨之深刻讓人有幾分望而生畏,他的智慧在于他對時代脈搏的把握和對理論自身的穿透。他的理論在今天看來無疑是超出時代的,我認為其中關鍵在于他對理念的理解。拋開唯物與唯心的對立,他對世界把握的方式無疑存在著深刻的影響并將延續。法哲學在黑格爾的思想體系中處于應用邏輯的客觀精神階段。法,是取權利之意。黑格爾認為:哲學所研究的是理念,從而它不是研究通常所稱的單純的概念。定在與概念、肉體與靈魂的統一便是理念[1]1。那么,由此法哲學的價值應在于自由精神,法哲學的研究應在于自由意志的運動過程中的抽象與現實、主觀與客觀、特殊與普遍的統一。
一、自由意志與自由意志的意向性
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是將意志與自由作為基本等同的概念來使用的,意志本身就是自由的。而自由意志則是更凸顯了意志內在的自由本性。這里首先在于自由意志與思維的關系,意志是特殊的思維方式,它將思維認識的內容以特殊的目的性呈現。意志有著對象化的沖動,其本身具有著實踐性。它具有著主體特殊的目的性,或者可以講理論包含于實踐之中。而自由意志的發展經歷的三個環節:純無規定性、特殊性作為普遍性而存在。“我能擺脫一切東西,放棄一切目的,從一切中抽象出來……對他自身的純思維,只有在思維中人才有這種力量給自己以普遍性,即消除一切特殊性和規定性。”[1]15規定性,自我意識——種差異的平等性;這是一個過渡性的環節,從自我的無差別、無規定過渡到規定性的內容。普遍性的特殊性,獨立的自我擁有普遍性即自由精神的現實存在。這個環節是反思,是意志自己的規定。意志的可能在于自己的規定。自由意志從其原初的狀態來講是一種自然的自在意志,更是一種無規定性的存在。人并非先天的被注定而是現實的豐富性不斷的注入其新的內容與規定。自由作為意志的概念或實體性,其構成了我們分析法哲學的一個自因。自由可以意味著非先定的、自我引起的東西。而意志是一種自我對待自我的態度,是一種決定的因素。那么,自由意志就可以是創造一系列效果的能力。自由意志在經歷了第一個環節后自身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意向性。意向在一般層次上代表了一種目的性,這種目的性是自由意志主體在現實中所需要作出的選擇。而如果我們再深入來看,這種意向性也正反映出自由意志主體的自由意志的有限性。意向性所反映的目的性與有限性只是其一,即人本身的目的性與歷史性。
其二,自由意志的意向性還透視出意志自身在沖動之中的自我選擇性?!耙庵局挥凶鳛槟芩季S的理智才是真實的、自由的意志。”[1]31欲望是一切道德的原點,在意志的可能性中存在著欲望與選擇的多樣性。沖動欲求的多樣、選擇方式的多樣等等,但對于自由意志主體而言,所有的多樣性只是存在于自由意志本身之中,或者說這種多樣含著自由意志理論上選擇的自由性。這種意向性在現實中并不等同于單一性,只是意向自身需要在選擇中定在為單一的有所放棄。實踐不等同于自由意志,或者確切的講實踐是實現了的自由意志。而相對于實現了的自由意志而言,自由意志自身具有著無限的多樣性就如同思維相對于自由意志具有著無限的多樣性與開放性。
其三,自由意志的意向性同時預示了自由意志并非任性。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味著我們有任性的可能,即我之為我存在著偶然。但這種沖動與任性只是自由意志需要否定的一個環節。這種沖動會表現為一種意識事實,并以義務的形式出現。例如,對權利、對財產的沖動,所以意志需要經過反思進行自我確立,通過外部方法加以選擇。這其中就滲透著黑格爾所言的教養的絕對價值。通過對意志任性的揭示,看到了自由意志的有限與無限,自由與不自由構成自由意志自身發展的辯證法。這種對沖動的反思使意志揚棄特異性,從而使自由意志成為現實的一個環節。
自由意志的意向性本身就揭示了自由意志的行為性,這也是自由意志與思維(精神)的區別之一?;蛘呶覀兛梢愿魑姆Q為自由意志的實踐性。自由意志的統一在于經歷自身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后主客觀的統一。這種統一的意義在于自由意志實踐的程度與延續的生命。而意向性與行為性的特征恰好體現了此點。
二、自由意志的行為性
自由意志的特征之一在于其要定在為自在自為的意志,自在自為的意志才是真正無限的。“自由意志中真正無限的東西具有現實性和現在性。自由意志本身就是在自身中存在著的理念……自由意志是真正無限的,因為它不僅僅是可能性和素質,相反地,它的外在定在就是它的內在性,就是它本身?!盵1]32可見,黑格爾看到了外在定在是自由意志自身的又一環節。自由意志自身內含著行為性,這種行為性顯現了自由意志自身的運動。自由意志作為個體的內在特質時需要外化為具體行為,作為類的特質時也同樣要在倫理實體中實踐。自由意志的行為性使得自由意志自身在運動中實現主客觀的統一。同時,這種行為性也內含了自由意志的其他內質。
首先,自由意志的行為性要求行為主體在將自由意志外化中做出理性的行為選擇。在反思感性的欲望與沖動中,使自身的行為獲得普遍性的價值。理性此處的作用在于抑止欲望的無限和適應社會倫理價值的無奈,生活世界本身要求著倫理次序。倫理生活本身是普遍的、倫理生活的樣式也是無限的,自由意志主體的行為需要符合普遍的價值才會實現真正的自由。這并非抹煞主體的特異性,只是在普遍中保有著的特殊,或者是質的同一性與樣式的多樣性的共存。但我們需要看到此時的意志還是具有著黑格爾所講的客觀的片面形式,所以理性會使意志擺脫主觀性成為客觀的現實存在。但還不等于自由意志的現實的實現化。
其次,自由意志的客觀片面化在于它會成為沒入它客體的狀態。所以,自由意志的行為性還在于行為主體獲得他人的平等的承認?!白杂梢庵镜幕顒釉谟趽P棄主觀性和客觀性之間的矛盾而使它的目的由主觀性變為客觀性,并且即使在客觀性中同時仍留守在自己那里?!盵1]36自由意志的自在性在于它的自然性,自為性在于它的創造性。這種創造要從可能性實現到現實的轉化就必須要有他者的承認。這個思想在《法哲學原理》中尤其體現在黑格爾對國家的論述,人無法做到離群索居,人需要在“承認”中提升自身。包括主奴的爭斗、國家得以建立的基礎,甚至我們今日所為之努力的平等、公正的實現無不依賴于他者的承認。就自由意志自身而言,如果不能得到承認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自由的實現。當然此處自由意志的實現具有著階段性與妥協性的特征。
再次,自由意志的行為性內含著自由意志自身內部的革命。單獨的自由意志本身是一個抽象的形而上學的理念,但其具有的性質要求它在不斷的否定與開放中實現自身。這種否定本身就是一種內在的革命,這種革命既在概念上給自由意志以更為豐富的規定,也在現實中賦予其更加豐富的內容。這恰恰包含了主體個體感性與社會實踐的雙重意義。在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在于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如果我們接受了法哲學屬于應用邏輯,那么這其中通過抽象的法(主要是人格定在的所有權)到道德(主要是個體的意圖、目的)到倫理(家庭、市民社會、國家),黑格爾法哲學的理路就是這種邏輯與歷史的統一。他的思維方式有著巨大的歷史感作為基礎,這是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早已肯定過的觀點。這種歷史感雖處在唯心體系之中,但其偉大的內部革命價值已經顯現。
三、意向性與行為性的統一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把自由意志看作“自身上現存的理念”,把“通過思維把自己作為本質來把握的自我意識”的“自由”作為“構成法,道德和一切倫理的原則”,即法哲學體系的原則(參見《法哲學原理》第21節),那么就自由意志的意向性與行為性而言,其自身應是一種在邏輯與歷史中,在理論與實踐中的統一。這是自由意志自身的要求,也是現實定在的要求。其體現在法哲學中對抽象的法、道德和倫理的論述之中。我們無疑承認這種統一在邏輯上是可以達到的,那么現實呢?如果現實中也達到了這種統一,那么統一之后是否面臨著終結?在黑格爾嚴密的思辯體系面前,任何思考都顯得軟弱無力。如哈耶克所言:“人們一旦接受了他的出發點的那些前提,就不能逃避它的邏輯?!盵2]但其實,我們在所謂的唯心體系對世界的把握中所繼承的也終究是抽象的形式,畢竟任何時代都有著自己的時代內容。自由意志本身可以具有著內容與樣式的多樣性,但其本質的自由理念卻是任何時代所必須的。而自由意志的意向性與行為性所體現的統一性在現實中所體現的是一種有限的自由。這種有限的自由是個體與整體的自由的相互承認與實現,從而在有限中不斷的推動著倫理實體的進步。
意向性與行為性的統一一旦在現實中實現,就會面臨一種終結。任何社會的美好終究要體現在個人身上,而個體的有限存在預示了意向性與行為性統一后的終結。在此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講理論源于生活但也死于生活。黑格爾為歷史或者說為人類設定的終極目的是自由。歷史是趨向自由的,歷史變化是有規律的,規律將導向一個最終的目的。但顧準早就針對這種思想進行過反思,顧承認革命意義上的終極目的,但科學精神與政治民主與哲學上的一元使得終極目的成為一種形而上學或權威。但終極目的自身的烏托邦性質又會引導我們以存在之力量。
在對自由意志的意向性與行為性的分析中,我們所終結的不是終極目的,而是終結現實?,F實個體的有限性、歷史的時代性、社會的有序層次性,都會有階段性的終結。這種終結體現了人類自身的否定與揚棄,體現了人類自身的革命。
[參考文獻]
[1] [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2.
[2]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謝泳編.思想的時代[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