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42: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司的風險評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型活動 風險評估 主體 模式 保安服務
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是指評估主體利用風險評估方法,對活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影響安全的各類風險隱患進行識別,并提出防范對策以確?;顒影踩囊豁椆ぷ???梢哉f,風險評估是對大型活動查補安全漏洞、布控安保資源、協調指揮力度的依據,是保證大型活動安全的一道重要關卡,對保證大型活動的安全至關重要。
然而,由于我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起步較晚,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風險評估模式,尤其是在評估主體確定上還顯得比較混亂。進入行業的門檻過低,造成很多不具備資格的企業也參與到活動風險評估當中;公安機關在大型活動安全管理過程中職責定位不明確,大包大攬的現象還比較嚴重,迫切需要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以推進我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健康開展,適應不斷增長的大型活動安全需求。
1 我國現行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方式
目前,我國現行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工作方式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公安主導下的極少數社會力量參與型。它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
(1)公安主導。大型活動的安保工作由公安機關來完成是我國現階段的一個基本國情,為了保證安保過程中警力的合理部署,確?;顒影踩?,公安機關往往會在活動之前對活動的整體安全水平進行評估,以確定警力投入的數量和部署的位置。
這種公安機關為評估主體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安機關是大型活動安全許可的審批機關,活動主辦方需聘請第三方對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因此,如果公安機關對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就是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這種方式不僅讓公安機關忙于應付,也影響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另一方面,我國公安民警很少有全面了解風險評估理論知識和評估方法,由民警對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很有可能就會出現照搬模板的現象,使該項工作失去了科學性和真正的意義。
(2)少數社會力量參與。由于我國舉辦的各類大型活動日益增多,大型活動風險評估市場也慢慢吸引著社會力量的參與。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數一線城市已陸續出現了專業從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機構,這些地方的公安機關也已漸漸退出了大型活動的風險評估,而改由專業評估公司來完成。
雖說我國已出現了專業從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機構,然而,這點星星之火還遠未形成燎原之勢。以北京為例,每年在北京舉辦的各類大型活動近2000余場次,且每年都會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而北京專業從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公司卻不足10家,這種大型活動的發展速度與風險評估的需求之間嚴重不相匹配。
這種現狀的存在,使得我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領域發展極為不規范,在評估主體選擇上更是顯得混亂,造成了我國現行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實踐難以適應大型活動安全管理的要求。
2 國外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操作模式
由于國外很早以前就將風險評估引入了大型活動領域,因此,國外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模式較為成熟,在主體選擇上走的是社會化路子。對于官方舉辦的大型活動,風險評估和活動安保工作一般由警方來完成,而對于民間舉辦的大型活動,風險評估和活動安保工作則主要由社會力量來完成。
國外在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的社會化上采取的是“保險”模式:活動主辦單位為大型活動購買公眾責任保險,由保險公司對活動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在這種方式中,由于保險公司承擔著活動安全事故的賠付責任,所以在活動現場踏勘、排查風險因素和監督現場安全措施等方面將會做得更加細致和全面,這將給活動主辦方了解活動風險、開展活動安保提供極為有利的參考。與此同時,一旦在活動舉辦過程中發生了安全事故,保險公司也可以快速反應,及時啟動事故處理資金和善后賠償資金,避免了安全事故進一步引發社會恐慌,降低社會糾紛的政府解決成本,減輕相關部門處理事故的工作壓力。
3 “保安服務”模式的提出
針對我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選擇現狀,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現階段狀況的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模式:“保安服務”模式。
3.1“保安服務”模式
所謂“保安服務”模式,就是將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全權委托給專業的保安服務公司,保安服務公司在策劃和組織開展活動安全保衛工作之前,必須對活動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因此,在此種模式中,對活動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成為整個活動安保服務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與國外大型活動的“保險”模式相比,兩者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共同點方面,首先,兩者都提倡社會力量參與大型活動的風險評估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政府部門的壓力;其次,根據“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兩者都會將活動前的風險評估工作盡力做到全面與細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大型活動風險評估質量的提高。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保安服務”模式的風險評估工作是由保安服務公司完成的,因此,保安服務公司對活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也最為清楚,這就為其后期安保活動帶來便利;而在“保險”模式中,風險評估工作由保險公司來完成,負責活動安保的單位還需花時間進一步熟悉活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
通過對兩者的比較分析可知,“保安服務”模式側重于活動的安保,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而“保險”模式則更加側重于事故發生后的賠付。因此,相比與“保險”模式,“保安服務”模式更適合在我國現階段的狀況下推廣應用,除了我國保險業自身目前發展尚不健全的因素外,保安服務業在近幾年的蓬勃發展也注定了“保安服務”模式更適合現階段我國的國情。
3.2“保安服務”模式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1)有依據。2010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保安服務是指保安服務公司根據保安服務合同,派出保安員為客戶單位提供的門衛、巡邏、守護、押運、隨身護衛、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范、安全風險評估等服務。由此可見,安全風險評估和安全保衛等基本內容已經成為保安服務公司的常規服務內容,當前環境下推行“保安服務”模式有法可依。
(2)有力量。近年來,我國保安服務業得到了充分地發展。首先,表現為隊伍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全國經公安機關批準組建和管理的保安服務公司2258家,人數已達103萬人,在公安機關監管之下的物業公司的保安、商場的保安和其他一些地方或企業自建的保安大約有300萬人。其次,表現為業務范圍日漸拓寬。保安服務業發展至今,已從提供一般性的人力防范發展為人防、技防、犬防、押運、保安咨詢、勞務輸出等為一體的全方位的保安服務網絡,形成了多種形式的保安服務并存的保安服務業務體系。保安服務業規模的不斷壯大和業務的日益拓展,為保安服務業涉足大型活動風險評估領域提供了可能。
(3)有意義。推行“保安服務”模式,將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全權委托給專業的保安服務公司,可以讓公安機關從繁瑣的活動安保中抽身出來,在~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警力不足的難題。同時,一旦活動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根據“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將由保安服務公司承擔全部的安全責任。因此,保安服務公司必然會將事前的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做到全面與細致,這就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對大型活動風險評估的質量,為大型活動的安全提供了更為科學合理的依據。
4 “保安服務”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目前,在我國推行“保安服務”模式需解決兩個核心問題,第一是專業從事風險評估的機構與保安服務公司間的關系問題;第二是保安服務公司的業務范圍劃分問題。
4.1專業活動風險評估機構與保安服務公司間的關系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中雖然規定了保安服務業務包含安全風險評估,但是該項業務只能算是保安服務業務里的一個分支,現有保安服務公司許多還沒有開展此項業務,一些甚至還未具備開展此項業務的條件。所以,目前在我國承擔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業務的主力還只能是專業從事活動風險評估的機構。由于目前我國專業從事風險評估的機構和保安服務公司分屬于不同行業,因此,在我國大型活動風險評估領域實行“保安服務”模式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正在嘗試的做法是將專業從事活動風險評估的機構劃歸至中國保安協會的名下,即認為專業從事活動安全風險評估的機構的業務范圍也屬于保安服務業的業務范疇,對外統一稱兩者為保安服務公司,從而理順兩者的關系。這樣做既能做到讓專業風險評估企業物盡其用,又解決了專業安保服務公司風險評估業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4.2保安服務公司業務范圍劃分
保安服務公司的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有高低之分,而大型活動的規模也有大小之別,類型多種多樣。為了保證大型活動安全風險評估的質量,對于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大型活動,應當配備與之相匹配的保安服務公司來提供服務。為此,對保安服務公司的業務范圍進行合理的劃分顯得尤為必要。在劃分保安服務公司業務范圍時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第一,確定服務對象的優先級。
保安服務公司的服務對象可以簡單劃分為大型活動和其他服務領域兩類。由于大型活動的特殊性,可認為其相對于專業保安服務公司的其他服務領域的重要程度要更高;而同為大型活動,也會因為參與人數和資金投入的多少而使得活動的重要程度各有不同,參與人數和資金投入多的大型活動的重要程度顯然要更高。所以,劃分服務對象優先級時可以按照如下思路:參與人數和資金投入多的大型活動>參與人數和資金投入少的大型活動>保安服務公司的其他服務領域,如圖1所示。
第二,劃分保安服務公司資質等級。
與此對應,可以將保安服務公司在資質和業務等級上做出劃分,例如:能夠為大型活動提供風險評估和安保服務的保安服務公司的資質定為甲級,而將只能為其他領域提供服務的保安服務公司的資質定為乙級。在這兩級中,又可根據保安服務公司的自身實力,分別定出一二三等。在業務范圍劃分上實行“向下兼容”的方式,即資質等級高的保安服務公司能承攬資質等級低保安服務公司的業務。相反,資質等級低的保安服務公司則不能承攬資質等級高的保安服務公司的業務。同時,為了保證保安服務公司業務等級劃分的公平性和科學性,應當適當引入升降級的機制,如圖2所示。
5 結論
本文在全面分析總結國內外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操作方式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適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狀況的大型活動風險評估主體操作模式:“保安服務”模式。通過研究,筆者得出以下結論:
(1)大型活動風險評估工作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由誰來評的問題。這點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即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應由相關機構來完成,同時鼓勵其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method and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X electric vehicle 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Project risk assessment had been made in development phase and production phase, the risk assessment result of development phas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decision of production phase, phased risk assessment promotes the expansion of business and model innovation.
關鍵詞: 項目風險;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識別;項目風險評估
Key words: project risk;project risk management;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project risk 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3-0143-02
0 引言
某電動車項目的生命周期中,決策階段的風險是項目風險管控的核心,在整個項目投資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風險管理從項目立項和研制階段就開始介入,真正將風險管理流程融入項目管理活動中,項目研制階段的風險評估結果為業務后續發展提供決策信息。通過業務運營模式創新來轉移和控制項目風險。通過對比發現,風險管理在A公司電動車項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今后的項目管理提供參考。
1 總體思路
某電動車項目風險管理遵循識別風險、強化管理、融入業務、指導業務的原則,以風險評估結果推動業務,促進管理提升和業務模式創新,有效降低風險。以項目研制階段和產品批產階段的風險評估為例,說明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研制階段的風險評估結果為業務后續發展提供決策參考,選擇有效的業務運營模式以降低風險。
2 項目風險評估方法和工具
將電動車項目風險管理分為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及評價、風險應對三個階段,使用定性和定量風險評估工具,建立項目風險的風險評估表。
2.1 風險識別方法 電動車項目風險識別采用了項目團隊頭腦風暴法、部門訪談法、問卷調查、現場調研等多種方法。風險識別是確定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可能影響項目目標的風險事項,其結果體現在風險評估表的風險識別部分。
2.2 風險評價標準的確定 針對識別出的風險事件需要評估風險事項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影響程度,采用5分制。風險影響程度包括進度、成本、質量、經濟損失四個維度,計算時取四個維度評分中的最大值。
2.3 權重分配方案的確定 針對識別出來的風險事項,業務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需對同一風險事項進行評分,然后對他們的評分結果進行加權匯總。因此,在風險評估之前就需要各部門對各類風險的評分權重。
另外,即使采用的是同一評價標準,由于評分人的風險偏好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評分人的標準基線差別較大,對同樣的風險事件,有人所有評分集中分布在3~5分,而有人評分全部集中在1~3分之間。為了降低評分基準線不同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先對各評分人的評分表進行了均值化處理再進行風險評分匯總計算。
2.4 風險等級判定及控制措施 根據前述的風險評價標準,由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分別進行風險評價,將風險發生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得分相乘得出風險事項的風險度,按照風險度進行綜合排序,對照風險等級矩陣確定風險等級,對關鍵風險提出風險應對措施,并設定風險責任人或部門。
3 項目風險管理實施方案
3.1 項目研制階段風險評估結果 某電動車項目研制階段,共識別出二級風險30項,根據風險評估的排序結果繪制風險圖譜如圖1。風險集中分布在高風險區域,整體風險程度較高。
3.2 產品批產階段風險評估結果 產品進入批產階段后,依據風險分類框架重新進行了一次全面的風險評估,共識別出二級風險20項,風險圖譜如圖2。
3.3 風險評估結果比較分析 對比研制階段和批產階段的風險圖譜,可以看出產品批產階段的風險程度明顯低于研制階段的風險程度。Ⅳ級風險由研制階段的5項減少為1項,Ⅲ級風險由研制階段的18項減為2項,Ⅱ級風險由6項增加為9項,Ⅰ級風險由1項增為8項,Ⅰ級風險、Ⅱ級風險明顯增加,但總體風險明顯下降。
原因是A公司經過反復考察論證,達成與RH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A公司負責產品設計和銷售,RH公司負責提供設備和組織生產,抓兩頭中間在外的業務模式充分發揮了A公司的技術優勢,抓住了產品的高利潤環節,規避了批量生產和質量管控等A公司不擅長的業務和低利潤環節。通過上述資本合作,A公司的電動車項目風險大大降低。
4 小結
總結A公司電動車項目的風險管理做法,成功之處在于:①通過在項目研制階段加入風險管理,了解投資項目面臨的主要風險及針對這些風險的控制措施,使可研報告真正起到論證和評估的作用。②風險管理根據項目進展情況選擇合適時機介入,項目階段性風險評估結果作為下一階段項目開展的決策依據。在投資決策時通過將生產過程管理、質量控制、生產人員管理等存在重大風險的業務環節外包來轉移風險,降低業務風險和管理風險。③通過階段性風險評估結果驗證決策的正確性和管理效果。通過對比發現,通過資本合作產品批產階段風險程度明顯降低。
參考文獻:
[1]顧孟迪,雷鵬.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石麗霞,胡慶培等譯.The CRM project management handbook-零風險CRM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3]符志民.航天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王景山.項目投資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電力公司;財務風險評價
電力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相關環節較多,處理的事宜較為復雜,在財務方面會面臨著諸多的細節性的障礙以及不確定性的風險。由于電力財務的風險與財政的經營者管理者息息相關,因此如何合理地對電力公司進行風險評估就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重視,再在適當的方法引導下根據電力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符合電力公司內部運作的基于層次的分析法,幫助電力公司進行系統的財務風險評估。
一、企業財務風險理論
財務風險根據其劃分的標準不統一有不同的類別,廣義上的財務風險不僅僅指的是企業內部的資金風險,還包括其無法預料以及難以控制的危險因素。而狹義上的財務風險指的就是跟企業運作有關的相關性財務風險,包括籌資風險、融資風險、理財風險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在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廣義上的財務風險更能夠反映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面臨的全部障礙以及可能性的危險。對企業進行財務風險評價就是指企業根據內部的財務報表以及相關信息的分析所列出的有關企業的資金負債率、銷售利潤率、凈利潤增長率等等一系列數據的調查結果,這些數據結果均是在考慮企業實際運營以及企業真實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全面性、整體性的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一般具有強烈的目標性,針對性較高。另外,企業的財務風險評價還有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其一系列的資金流入流出都需要考慮到企業的運營成本,以求減少企業的運營風險,達到貸款標準以及資金流動標準、。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詳細的規劃,幫助企業穩定地進行相關業務的開展和正常的工作[1]。
二、層次分析法的特點和運用方式
1.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內容
據有關數據分析,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全國已經有49.6%的電力公司已經將內部的財務風險評價的評價方式改為層次分析法,在層次分析法的投入使用之后,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評估已經有了極大程度的工作改善,以此來幫助企業不斷的發展向上,謀求利潤。層次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的運籌學家薩蒂教授提出的,它是指將定性的方法與定量的方式相互結合,進行一種多準則決策方法的運用,層次分析是根據企業的相關問題進行相關要素的列舉,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準則以及運營方案進行量化的分析。在實際問題的評價當中進行層次的分解,構建一個詳盡的模型,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種層次分析的方法被廣泛運用于電力企業內部的風險評估當中[2]不僅僅如此,還被廣泛地運用到員工素質的評估、科學成果的評估等等方面。一般來說,電力企業內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最好使用層次分析的方法,能夠將復雜的財務風險評估進行簡單化處理,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財務風險分析,降低風險指數。
2.層次分析法的特點
層次分析法比起一般的財務風險評價方式具有應用原理簡單的特點,由于其分析的方法不同,其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參入了定性與定量的結合,不需要考慮復雜的數學模型,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使得公司的財務風險羅列清晰,為企業的決策以及領導查看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清晰的展示。其比一般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實用性以及靈活性的特點,其通過層層分析之后,已經將原本的大量數據減少以及詳細化,這里所說的詳細化不是指將原本數據擴張,而是將重要的數據提煉出來,從實際出發,看清問題的本質,幫助決策者以及管理者進行主動性的判斷,使得風險評估的范圍更加的靈活,而且層次清晰。另外,采用層次分析法還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準確地將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以直接和間接的形式呈現出來,將復雜的問題以特定的標準展現而出,評價結果一目了然。
3.層次分析法的運用方式
想要很好地使用層次分析法的方式進行企業的風險評價,首先要了解層次分析法的特點以及運用模式,然后對公司的基本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要保證收集到的信息是真實的、詳細的、確實有效的,另外,就可以針對公司歷史的發展情況以及資產流動情況進行一個對比的分析,確保財務風險評價的結果具有可效性以及準確度。然后就可以建立一個層次結構模式。就拿秦皇島的一家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評價結構模型舉例,其將公司的風險評價分為運營能力的評價、償債能力的評價、盈利能力的評價和發展能力的評價等,根據這些不同的分成結果,進行針對性的調查與分析出公司內部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權益凈利率等等。另外,還可以將相關數據進行矩陣的方式詳細列出。還可以發放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公司內部的財務指標和相關的重要程度,可以將問卷調查發放給不同階層的電力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管理層人員。還可以發給同行以及其他公司的相關財務工作人員,或者是銀行的工作人員等等,以不同階層不同職業崗位的人對相關數據的了解進行一個匯總,最終列出一個矩陣。進行這種程式化的分析,就可以此為依據幫助整個公司調整內部的負債結構,幫助公司進行短期和長期的目標設定,以建立完整合理的資金結構,然后再通過各種方式的創新,幫助企業加強對主流產品的研發,不斷吸引新的客戶,進行資金投入和資產的增大。企業的發展需要依靠規模和運營能力的提升再結合時下的流行元素以及行業形勢不斷的調整,調整自我的發展戰略,以此來幫助企業謀求長遠發展和穩定持續的增長。總之,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以及發展背景和實質性的進行不同規模不同特點的分析,一般來說都是要緊密結合電力公司的運營現狀,進行發展目標的制定,保證企業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魏曉穎.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電力公司財務風險評價[D].華北電力大學,2012.
【關鍵詞】Logistic模型;KMV模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
1.文獻綜述
在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中,主要是依靠專家的知識和經驗結合一般性的統計方法,進行較為主觀的判斷,運用比較廣泛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專家測量法,指以專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依托,通過專家間的商討等形式,以主觀判斷為主對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評估,如德爾菲法。另外,企業的信用風險會通過相關財務指標的惡化體現出來,因此財務分析法也可以用來評估企業的信用風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杜邦分析法和沃爾比重評分法。
Fisher[1]于1936根據已知類別的若干樣本,總結出分類所具有的規律性,進而建立了判別公式以判別新事物的類別。國內外學者從中受到了啟發,基于統計判別分析方法的預測模型在對企業信用風險的評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Altman[2]在1968年通過對美國破產和非破產生產企業進行觀察,運用數理統計從篩選出22個最能反應借款人財務狀況、對評判信用風險最有價值的指標建立了Z-score模型。1977年,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在原有的Z-score模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和改進,建立了適用范圍更廣、精確度更高的ZETA模型[3]。Henley[4]開發了logistic回歸模型是最流行的分類統計工具之一,它克服了判別分析要求變量服從正態分布的不足,因此在不滿足正態的情況下其準確率要高于判別分析法。該模型于1977年被Martin[5]首次用于銀行破產預測,后來Ohlson[6]于1980年用于預測企業的財務困境,研究發現用公司規模、資本結構、業績和變現能力進行預測的準確率高達96%以上。Wiginton[7]也是較早將Logistic回歸用于信用評估的人員之一。
1995年,美國KMV公司基于Merton期權定價理論,用預期違約頻率來計量公司違約概率,這種信用風險度量模型被稱為KMV模型,主要是利用預期違約率EDF(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的值來衡量企業市場價值降到違約出發點水平之下的概率,其中EDF可以通過分析企業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得到。
國內學者主要致力于探索適合我國市場的信用風險識別評估方法,在引進國外先進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基礎上,運用國內數據加以分析,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改進模型使之適合于我國的經濟狀況,并對預測的準確性進行了評價。
郝項超,梁琪[8]引入偏最小二乘法,結合Logistic模型對我國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的經營失敗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偏最小二乘Logistic模型對企業經營失敗有著較高的預測能力。張星文,廖英霞[9]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的方法,結合我國A股市場2009年因財務原因新被ST的43家上市公司以及與其行業、資產規模相當的43家非ST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實證研究,構建了財務預警模型,得出的回判正確率較高。時務指標信息和非財務指標信息的基礎上,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型,并通過實際案例檢驗出模型的評估正確率高達96%[10]。2008年,汪莉以現有的信用評分指標體系為基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出適用于我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分指標,然后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建立了一個中小企業信用評分模型,并驗證其可行性[11]。
張澤京,陳曉紅等[12]指出經過提高股權價值波動率精確度KMV模型對我國中小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狀況有很強的識別能力,可以通過設定兩條信用預警線,來監控中小上市公司的信用危機。鄭茂[13]基于EDF模型,對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進行了度量,發現對于績效好的上市公司,該模型沒有給出錯誤的信息,而高風險的上市公司的資產市值和股權市值被高估。劉博[14]通過實證分析表明,在KMV模型中引入資產連續回報率這個模型最適合中國國情,靈敏度和預測能力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韓艷艷,王波[15]選取滬深兩市2009年68家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選取了13個財務指標進行分析,選取5個為主要的解釋變量,將Logistic回歸模型和KMV模型相結合,研究表明混合模型能取得更好的評價結果。
2.基于Logistic理論與KMV模型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
2.1 KMV模型與違約概率
(1)KMV模型屬于期權定價模型,運用其作為信用風險評估,需要測算借款人或者企業的資產市場價值及其波動率,進而計算其違約距離與違約概率。
由于不具備穩定性,并且對資產的市場價值特別敏感,所以一般應采用迭代技術計算,本文均借助Matlab軟件,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進行評估。
(為借款企業當前的市場價值;為指定期限(一般為一年)內的違約點;為資產的預期凈回報率)。
并且,考慮到我國上市公司大多具有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兩種性質的股票,因此本文用上市公司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市值之和作為公司股權價值的值,并運用歷史波動率法計算公司股票收益波動率。此外KMV公司根據對大量違約事件的實證分析,發現違約發生最為頻繁的臨界點處于公司的流動負債加百分之五十的長期負債,本文即遵循該規律,將違約點設定在該點上。因此,本文通過Matlab軟件,結合2012與2013年隨機選取的100家中小企業(50家出現違約,50家沒有出現違約)的相關數據,對其違約概率進行了計算。
2.2 Logistic理論模型
Logistic回歸模型是一種較為傳統的二元分類模型,其核心分類思想為:時,客戶發生違約行為;時,客戶沒有發生違約行為。由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隨即干擾項服從二項分布,因此可以采用最大似然估計對進行測算,可得到線性回歸方程:
本文所構建的Logistic回歸指標體系包括的指標有:速動比率(C1)、資產負債率(C2)、現金比率(C3)、成本費用利潤率(C4)、利息保障倍數(C5)、營業收入增長率(C6)、每股收益增長率(C7)、應收賬款周轉率(C8)、主營業務利潤率(C9)、總股本(C10)、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增長率(C11)、凈資產收益率(C12)、股東權益周轉率(C13)、領導者學歷(C14)、公司存在年份(C15)、是否為其他企業擔保(C16)。
本文以隨機選取的100家中小企業(其中50家存在信用風險,50家不存在信用風險)為樣本,結合其2012年及2013年的相關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及回歸分析,得到方程:
通過所獲得的100家中小企業的相關數據,計算其違約距離,并且運用SPSS軟件,將中小企業的違約距離當做因(下轉第184頁)(上接第137頁)子引入回歸模型,進行重新因子分析以及方程回歸,得到方程:
本文通過將100家中小企業2012及2013相關數據,對Logistic模型進行了擬合和風險預測。由于使用KMV模型計算出違約距離同樣可用于企業信用風險的評估,因此本文將違約距離、Logistic回歸模型、以及KMV模型與Logistic模型相結合三種不同模型對企業信用風險的評估效果進行對比。實證結果表明,通過將違約距離引入Logistic模型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預測的準確程度。
3.結論
本文以100家中小企業2012至2013年9月的相關數據為研究樣本,運用KMV模型計算其違約距離,Logistic理論模型進行回歸分析,以及將違約距離DD作為變量引入Logistic模型等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得到結論如下:將違約距離DD與Logistic理論模型相結合運用,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過程中財務數據缺乏、管理不夠規范等問題,相應的提升了我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Fisher R A.The use of multiple measurements in t axonomic problems[J].Ann.Eugenics,1936(7).
[2]Altman E.Finane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e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Finance,1968:589-609.
[3]Altman EI,Haldeman RG,Narayanan P.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7.
[4]Henley W E,Hand D J.A k-neares-t eighbor classifier for assessing consumer credit risk[J].Statistieian,1965,45:77-95.
[5]Martin D.Early Warning of Bank Failure:A Logit Regression Approach[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7(1):249-276.
[6]James A Olson.Financial Ra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09-131.
[7]J.C.Wiginton.A note on the comparison of logit and discriminant models of consumer credit behaviour,J.Financial Quantitative Anal.,1980,15,757-770.
[8]郝項超,梁琪.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偏最小二乘logistic方法的應用[J].管理工程學報,2010,24(4):100-103.
[9]張星文,廖英霞.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實證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1,53-55.
[10]申義,張學農.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J].金融論壇,2007(3).
[11]汪莉.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分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2]張澤京,陳曉紅,王傅強.基于KMV模型的我國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研究[J].財經研究,2007,11(33):31-52.
[13]鄭茂.基于EDF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5,3(19):
151-154.
[14]劉博.基于KMV模型對中國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進行度量的實證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3(10):844-847.
【關鍵詞】內部控制;評價;披露
一、引言
1999年修訂的《會計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提出原則要求,自此之后我國在內控制度上開始著手建設。2002年的安然事件的同公司財務欺詐案后,美國隨即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而在2008年6月28日,我國在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基礎上,又聯合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國版的“SOX”法案將我國的內部控制管理推到了一個高水平上。然而中國學者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目前多是集中在自我評價報告的披露問題上,對內控缺陷的關注度較低。內部控制缺陷是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的核心信息之一,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則不能得出內部控制有效的結論。因此可見,對于內部控制缺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思路為:針對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我評價報告中的內控缺陷問題進行數據統計,分別歸納出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以及未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從總體上分析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況。再根據COSO報告的五要素將出現的內部控制披露缺陷具體分類整理,探究其成因。
二、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總體情況分析
本文選取滬市主板A股347家上市公司2011年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為樣本,逐一審查每一家公司的報告。內部控制缺陷信息主要集中在自我評價報告中“存在的問題”、“改進與對策”、“進一步完善的措施”、“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評估”等部分。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如表1所示。
(一)本文選取的347家滬市上市公司均在披露了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其披露率為100%,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可觀的。
(二)2011年滬市上市公司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只有81家,占所有公司的23.34%。不到四分之一的披露比率可能的導致原因如下:在選取審核的上市公司時,注冊會計師可能更偏向于一些問題不明顯的公司。而內部控制存在比較嚴重問題的公司,要么選擇不聘請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評價,要么注冊會計師為了不必要的責任見而躲之。正是這樣不正確的認識造成了目前這種披露不完全的情況。監管部門可以出臺強制性的政策或者加強對企業以及注冊會計師的正確領導對目前情況進行改善。
(三)承認存在一般缺陷的公司有75家,占81家披露內控缺陷公司總數的97.53%。反觀承認存在重大內控缺陷的公司只有2家,分別是中恒集團(600252)、黑牡丹(600510),僅僅占到81家公司中的2.47%。由此可見,即使上市公司敢于披露自己的內部控制缺陷,但是很可能存在避重就輕的嫌疑。企業對于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隱瞞,削弱等情況。相對于公司長遠的發展而言,一時的遮蔽大眾視野避免市場對公司利潤造成的損失,是不可取的?!按笫禄 钡脑瓌t只會對上市公司的健康成長造成很嚴重的問題。
(四)未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數量達到了266家,占347家中的76.66%。這并不意味著這266家公司的內部控制都是沒有問題的,其中,語言難以辨認的公司有6家占到266家中的2.26%;僅提到未來整改方案的公司有18家,占到266家中的6.76%。可見,在目前內控缺陷認定標準下,未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可能出于公眾影響的原因,對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問題的信息披露存在敷衍和粉飾的行為。有關監管部門可以著重加大對于語言難以辨認以及僅提到未來整改方案的公司進行審慎調查。
三、基于COSO報告的細化分析
前文對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總體情況進行分析。內部控制缺陷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本文遵循COSO報告中的內部控制五要素,對2011年我國滬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內部控制缺陷類型進行分析,以發現我國上市公司中內部控制缺陷的分布。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到對于存在內部控制問題的公司所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行的分類和統計的情況。由此可以大致的得出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制度要點的基本框架。從表中可以看到內部控制的五大基本要素上,出現問題的案例數量分別是80、32、57、19、21。顯然,我們應該綜合的考慮個問題之間的關系,從而深入的對每一個問題的產生進行分析。
(一)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關鍵。其他四各要素正是建立在控制環境的基礎上而發展的。在樣本中有80家公司的控制環境存在缺陷。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內部控制系統不完善“股東大會的制度、功能缺失;董事會機制不健全,不能對企業重大事項審議、審批;獨立董事形式化,無法發揮保護股東利益、與經理層相互制衡的作用;有關企業內部文化建設等問題等。如首商股份(600723)指出公司部分內部控制制度條款、內部治理和組織結構、以及個別管理人員素質出現問題。而其他上市公司提到的控制環境的問題還有諸如組織結構的不健全、經理層控制的問題、以及員工控制的問題。
關鍵詞:證實分析 汽車制造業 稅務風險
一、前言
稅務風險指的是公司的涉稅行為并沒有正確的理解稅收法律或者錯誤的利用稅收法規,從而可能對公司的利益造成損失,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其一是公司經營行為并沒有充分的利用相關的優惠政策,致使公司面臨承擔較大的隱性風險;其二是公司的納稅行為存在違反稅法規定的行為,例如偷稅、漏稅等狀況,致使公司面臨加收滯納金、罰款、補稅或者刑事處罰等,導致公司面臨被罰款造成的顯性呈現。此外,從風險來源角度來看,公司的稅務風險包括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其中內部風險指的是公司內部管理存在問題,違反了相關的稅收法規,從而遭受納稅現金流出、處罰加重等風險;外部風險是由于公司外部環境的變換,例如稅收法律法規、會計法律法規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和變革,導致公司的涉稅業務、納稅時間、納稅義務以及納稅額度等出現較大的變化,這些都會對公司在成稅務風險。
二、汽車制造業稅務風險的實證分析
(一)建立模型
為了描述汽車制造業公司稅務風險的影響因素,文章采用了多元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并且構建了OLS模型:
Taxrisk=α+β1RV+β1RI+β3LR+β4NAIR+β5TA+β6FA+β7Size+β8LnIncome+β9LnCost+ξ
其中ξ表示回歸殘差,βi表示自變量的估計系數,α表示截距項,其中汽車制造業公司總體稅負/汽車制造業行業年度總體稅負平均數=稅務風險,通過OLS模型以及公式可以看出,汽車制造業公司的稅務風險與汽車制造業行業年度的總體稅負平均數具有直接的關系,如果該稅務風險數值等于1,則表明該汽車制造業公司的總體稅負和汽車制造業行業的總體平均稅負在同一水平,說明其稅負風險為0;如果該稅負風險數值大于1,則表明該汽車制造業公司的并沒有完全理解或者充分的利用稅收優惠,導致該公司存在多繳納稅款的稅務風險;如果該稅負風險數值小于1,則說明該公司的總體稅負風險小于行業的總體平均稅負,可能存在兩種狀況,一種是該公司充分的理解和利用了稅收優惠,規避了汽車制造業的稅務風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能是存在漏稅、偷稅的問題,可能存在被稅務司法機關查處,并且繳納罰款的稅務風險。
OLS模型中的RC是進行銷售成本以及銷售收入計算增值稅,確定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的直接根據,對汽車制造業公司的稅收負擔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對汽車制造業公司增值稅籌劃過程和當期增值稅負擔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LR流動比率指的是公司的短期償還債務等級指標,對公司是否用于足夠的先進繳納稅款、是否在規定的期限內償還誰快以及受到稅收處罰對公司造成的影響等;RI指的是公司承擔的直接稅務,其是公司稅收籌劃的重點工作,其大小直接影響公司的實際稅收額度。
(二)選取樣本
根據汽車制造業主要稅務風險評估指標,文章以40家汽車制造業公司為實證分析樣本,并且以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數據,根據稅務風險評估指標,分別對這40家汽車制造業公司進行了稅務風險評估,旨在求出各個公司的增值稅稅務風險及其對應稅收負擔率,為了說明增值稅轉型后公司對稅收政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因運用水平的不同而引起的風險,文章將所得的數據整理成汽車制造業公司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統計表,并將未轉型的稅收負擔率和轉型后的增值稅稅收負擔率進行對比,以此完成對增值稅轉型前后的增值稅稅務風險進行實證分析。文章采用的稅務對比法。即(公司評估的稅負率-行業稅負率)×100%/行業稅負率=稅負差異率,將行業稅負率當做實證分析標準,對所有汽車制造業公司的稅負背離行業稅負的異常狀況進行實時的監控。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汽車制造業所得稅稅負率俄預警下限為5.95%,增值稅稅負率的預警下限為4.09%,文章運用稅負對比分析法,對40家汽車制造業公司的所得稅稅務風險以及增值稅稅務風險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統計分析顯示,這40家汽車制造業公司的評估的生產型稅負率在0.35%-6.13%之間;稅負差異率在-91~48之間;評估的消費型稅負率在0.00%-5.91%之間;稅負差異率在-100~-11之間;評估的所得稅負擔率在5.45%-43.40%之間;所得稅稅負差異率在6%-613%之間。
三、控制和防范汽車制造業稅務風險的建議
重點防范汽車制造業的主要稅種稅務風險,例如重視增值稅稅務風險防范和重視公司所得稅稅務風險的防范。
化解汽車制造業業務流程隱含的潛在風險,例如嚴控制汽車制造業收入和成本費用稅務風險點、降低公司制造業整體稅負水平、根據公司規模合理的選擇公司制造業稅負風險控制點;
控制和防范汽車制造業公司稅務風險的配套管理,例如重視培養公司的納稅分化、成立專門的稅務部門、強化公司在稅務方面的溝通能力等。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汽車制造業所在的行業特點,面對不同的經營周期以及不同的市場條件,導致公司面臨的稅務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且涉稅事務的不確定性,給公司帶來了更加嚴重的稅務風險,并且由此引發的稅務風險問題也越來越多,應該引起公司以及相關稅務管理部門的重視。文章通過實證分析,探析了汽車制造業的稅務風險,希望為汽車制造業以及相關的稅收管理部門提供一定的參考,并且為稅務實踐提供一定的經驗數據。
參考文獻:
[1]譚光榮.王賢.機械制造業稅務風險的實證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12(178);84-86
[2]譚光榮.張立華.汽車制造業稅務風險的實證分析[N].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2);84-87.
關鍵詞:財務控制;COSO理論;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F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6-0085-04
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各國經濟都有所好轉,但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企業的籌資和投資的控制,資產保值和增值控制等。國美事件也引起學界和社會對公司治理機制的深入討論,幫助公司達到財務控制制度的建設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財務控制的研究目的
P.T.Menzies在1986年提出了財務控制的概念,他認為,財務控制的作用就是協助管理者在任何時候都能做正確的事,它的目標首先在于通過財務控制可以得到可靠的信息,使管理更有效;其次財務控制的目的還在于可以了解實際情況與計劃的偏差,然后采取正確的行動來糾正偏差,必要的時候需要修改計劃來達到目標。而且他還提出了財務控制的兩種手段:預算控制和成本控制。
在中國企業要協調好不同產權主體財務目標取向的差異性,整合好企業產權多元化基礎上內部多重財務控制主體等問題,需要盡快構建一種適合產權多元化的財務控制機制。
二、中國公司財務控制現狀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成熟,國內對財務控制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中國企業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財務控制環境欠佳。(1)財務人員的崗位設置不合理。財務核算環節的資金實收、實付等事項只是業務收付類業務事項在財務數據中的一種體現,這些業務起不到實際控制風險的作用,影響了財務風險的控制和財務管理職能的發揮。(2)部分基層單位的財務機構設置不合理。在現有的管理模式下,許多公司的各基層單位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部門,其對財務風險控制措施的缺失情況比較嚴重。由于人員管理權限、監控手段等原因,只能實現間接的、事后的監控,無法達到有效防范風險的控制效果。
2.財務風險評估體系不完善。有的企業由于產品生產周期長,成本高等特點,造成了資產負債比率高,財務風險大。另外,大部分子公司都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借入資金往往不向總部報批,使財務風險控制存在很大難度,公司的風險評估體系不完善。其原因有:(1)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大多數公司所制定的相關風險管理制度主要是以財務風險管理為主,缺乏對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制度的完善。(2)缺少風險責任追究制度,當公司在經歷了風險沖擊之后,由于缺少風險責任追究制度,不能通過各種形式的責任約束、限制和規范內部人員的行為,弱化和模糊責任惡化了企業管理;企業員工應對風險的能力滯后于企業風險管理的標準。
3.財務活動控制力較弱。(1)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資金控制分散的情況,責任中心對現金管理不夠嚴格。對現有的資金缺乏投資方向或戰略儲備,造成資金閑置和浪費;而在資金支付結算程序中,對其審批不能完全按照制度和計劃執行。雖然建立了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但部分責任中心仍然存在賬外資金循環現象。(2)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而現行的預算管理模式導致預算執行的靈活性相對較差。由于部分單位的具體預算指標是由單位負責人制定,使得財務預算缺乏科學性,給公司的經營和財務管理帶來了更多不可預測的風險。(3)財務控制實施過程存在漏洞。已有的財務控制措施主要是財務工作中的崗位分設、職責牽制以及財務授權審批制度等基本的財務控制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既不利于控制的細化執行,也沒有形成制度之間的協調綜合控制作用,存在著控制分散、標準不規范的問題。
4.財務信息溝通不暢。信息和溝通存在于所有企業的活動之中,許多公司只有會計部門,沒有財務管理部門,有的負責人也錯誤的認為會計就是財務,應由會計部門負責投資、籌資和收益分配事項等業務由會計部門承擔。而這些業務所經歷的時間跨度大,所采用的方法也特殊,其結果就是既影響財務信息質量又導致財務管理乏力度,同時也為主管財務的負責人,基于財務收支需要和業績的需要而虛構會計信息提供可乘之機,無法從系統的角度對整個公司進行財務控制。
5.財務監控系統不完善。(1)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人員只對經理負責,審計對象的選擇上受主觀意愿影響相對較強,降低了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也不利于本單位財務控制的建設和完善,不利于公司整體的財務控制制度的貫徹。(2)業績考核體系不全面。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中考核的都是單位負責人的當年效益,這樣容易造成公司的所屬單位只顧當前利益,不考慮長遠利益,容易使企業負責人產生短期經營行為,也可能使業績考核指標失真,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財務控制體系的改進建議
COSO模型主要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和監督這五個方面。在COSO《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COSO框架”后,理論界開始傾向利用COSO框架對財務控制進行研究,史蒂文?J.魯特(2004)的《超越COSO》提出嚴格的框架體系使公司的執行官和領導者將財務控制職能轉化為有價值的戰略工具,這在平衡公司各種力量以提高業績方面尤為突出。
財務控制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與運行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公司整體內部控制體制的規劃和運轉,最終的執行效果也同樣受到內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想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必須同時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幾個方面,以及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上均處于良好的狀態,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造成控制活動效果的下降甚至無效。
(一)改善公司的財務控制環境
公司治理結構是財務控制最重要的控制環境,為財務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提供制度基礎。公司財務控制制度的改進就應以完善股東大會、總經理、管理部門、業務部門等自上而下、從外到里的全覆蓋式連貫一體的監督鏈,對不良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督,實現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有效銜接的指導思想為中心,為在財務職能部門中進行相應的改進。
1.明確財務負責人的職責和權限。集團公司可采取向下屬單位派出財務總監,構建財務人員控制系統。財務部是在企業負責人領導下進行工作的,難以承擔對領導層和對各部門的控制職能??砂雌髽I與各分支機構及子公司之間的隸屬關系、管理權限、逐級委派各級財務總監。此外,公司還應建立與其相配套的各項制度,如對委派財務總監的資格確認、業績考核、獎懲、報告、述職、培訓以及輪換制度等,以保證順利實施。
2.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會計委派制在中國已有多年的歷史,實踐證明,它對加強企業財務監管,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及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強了會計服務功能和目標責任制管理。(1)明確財務人員職責權限,強化委派管理。對委派人員進行培訓,明確其職責、權限及與被委派單位的關系,正確履行職責。(2)實行量化考核制,嚴格業績考評。由委派單位和受派單位共同進行考核,以委派機構為主。
3.加強財務機構管理。財務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的資金運動,財務的職能是與資金的籌措、使用和分配等一系列活動相聯系的,作為企業服務子系統的會計和作為支持子系統的財務有其各自職能領域,如果人為地將其放于一個機構中合并執行,顯然是有悖于科學管理理論。應在下屬企業財務機構推廣二元制,明確二者的職能。
(二)改進公司的財務風險評估體系
風險評估是指對相關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是發現和分析那些影響目標實現的風險的過程。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分為內部和外部風險,改進其評估體系主要是改進其內部和外部風險評估。
1.改進公司的內部風險評估。針對公司日常財務風險,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風險評估管理目標。風險評估管理的前提是設立目標,只有先確立了目標,管理層才能針對目標確定風險并采取必要的行動來管理風險。(2)成立獨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在各業務單位中選擇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業務員組成風險管理委員會,必要時還應聘請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專家,由其對公司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提出風險分析報告。(3)對重要業務流程實行全面風險評估。風險識別應當以一種系統方法來進行,以確保組織的所有主要活動及其風險都被囊括進來,并進行有效的分類。風險數據庫是風險評估工作的基礎,更是評估控制活動的起點。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進行風險分析,目的是確定內控評估重要性的優先次序。
2.改進公司的外部風險評估。公司的外部風險主要有外部審計風險和涉稅風險,有必要加強管理和防范。(1)涉稅風險。應規范其下屬各單位涉稅工作。以明確職責、規范操作等為重點內容。嚴格按照各單位當地稅務部門各項規定按期申報納稅,積極與當地稅務部門溝通,定期對報稅人員進行培訓,及時掌握當地稅務政策的變化并向公司反饋,配合公司財務處做好各項稅務管理工作。(2)外部審計風險。公司接受外部審計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財務基礎控制活動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另一方面,公司內控中心應加強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對內部控制的各項活動進行協調管理,對內部控制的效果進行評估。
(三)強化公司的財務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階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及程序,在財務控制活動中,我們主要對財務預算、決策及企業資產的控制制度進行分析,掌握企業日常財務活動控制的狀況,將其產生的數據與預測的數據相對比分析偏差,并將結果進行反饋,最終提出對公司控制活動的改進建議。
1.加強財務預算控制。如何突破現有的管理制度,排除阻力,實施全新預算管理模式,其難度是顯而易見的,總體思路是:改進預算制度的長期目標是創立一套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并與公司整體財務管理和經營目標相結合的預算制度,應覆蓋并連接預算過程的各個層面。
2.強化資產控制。(1)加強資金控制。通過對大多數公司的資金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加強對資金的控制,應當減少其資金歸集次數和加強安全保障。其主要內容有:設置資金清算賬戶,加強資金管理。確定一家銀行為資金清算銀行,各基層單位只能在當地銀行開立一個支出賬戶,用于各項業務的支出;不再開立收入賬戶,原有收入賬戶全部撤銷,所開立的賬戶納入公司網上銀行系統。規范崗位制約,加強資金安全保障。對于在資金收付操作環節的人為風險,應通過嚴格結算程序、加強崗位制約來控制。(2)強化固定資產控制。固定資產規模大,特別是大型集團公司固定資產布局分散,固定資產的核算容易出現偏差,為加強固定資產的控制應實行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設立固定資產管理及集中采購評審委員會,在各業務部門中選擇相關責任人組成管理及集中采購評審委員會,負責對各項管理決策及集中采購方案的審批,并指導各相關部門的資產管理工作。
3.嚴格控制財務決策。企業的財務決策主要是指對投資的決策,可采用投資責任制。(1)組建項目責任小組,明確責任人。責任人具體負責項目的前期準備、洽談、實施以及全過程的控制工作。(2)目的跟蹤監控。投資發展部應對投資項目實行嚴格的跟蹤監控,對每一投資項目建立檔案,深入項目單位了解進展、協助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問題。(3)目的考核。責任公司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的經濟指標為參考依據對其進行考核。項目建成竣工或投產運營后,公司將組織有關職能部門或聘請社會專業機構進行專項投資項目審計。
(四)加強財務控制信息溝通
信息控制主要在其對財務報告和財務網絡的控制。公司規模大、層次多,要想了解整個集團的狀況并據以做出影響集團命運的決策單憑會計核算軟件是不夠的,系統高效的應用ERP,使集團管理層方便獲得各成員企業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能使公司很好把握對信息交流的應用控制、運行控制和管理控制。
1.加快信息與溝通的渠道建設。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在現有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基礎上建立整個公司范圍內的信息適時傳遞系統。加速ERP系統的應用進程,應充分利用ERP系統建立產成品實時動態監控系統,并能及時提供銷售分公司及生產分公司需要的相關數據。進一步推進公司內部所有的核算單位的會計信息的集中管理。
2.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控制制度。在企業集團層面上建立一個可靠的信息控制系統,涵蓋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動。包括以電子形式存儲和使用的數據系統,且必須受到安全保護和獨立的監督評審。這個內控系統需要充分和全面的內部財務、經營和遵從性方面的數據,以及關于外部市場中與決策相關的事件和條件的信息。實現財務、資產、人力資源、采購、統計信息系統統一到操作層面。
(五)完善公司的財務控制監督系統
財務控制制度實現了對公司的監督,其主要形式是內部審計,其職能應側重在提高風險管理和流程控制方面,并且以一種有遠見的方式充當公司咨詢顧問的角色,而不是局限于傳統的方法,針對歷史數據。雖然很多公司設了審計處,但其方法仍拘泥于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完善財務控制監督系統的具體內容:(1)加強財務運行中的監督機制。根據崗位分離、內部牽制等原則對不同環節間的制約監督有許多明確的規定,應通過制度規范執行,確保相應的制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加強財務部門相關工作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對照,及時發現可能的風險。如資金控制中對未達賬項的管理,異常的成本支出,這些情況在會計核算環節無法及時發現,而在資金控制環節發現后,需要及時與會計核算情況核實,調整不真實的會計處理修正會計信息。財務部門應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內部檢查制度,杜絕在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缺陷。(2)定期評價財務控制結果。評估前明確工作目的、擬定評估內容和具體工作計劃,評估過程中注意時效性和評估人的獨立性等因素,通過評估反映公司財務控制的情況,發現控制缺陷。
四、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控制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是一項系統工程,應以明確無誤的控制目標為方向,以良好的財務控制環境為前提,以完善的財務控制系統為平臺,通過合理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方法來實現對財務控制體系的完善。
財務控制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問題,面對不斷變化和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的戰略目標也必然處于變化之中。從戰略目標出發構建的財務控制體系也要相應調整,還需運用先進的財務控制手段,尤其是應用信息技術加強財務控制,促進控制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P.T.Menzies.Financial Control as an Aid to Management.Managementt Decision.1986.
[2]Spreadsheets and Sarbanes Oxley:Regulations,Risks,and Control Frameworks.Dr.Raymond R.Panko 2003.
[3]史蒂文?J.魯特.超越COSO[M].劉霄侖,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