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41: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化與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內涵
當今社會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評價等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所謂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高等院校根據自身發展的 需要,以教育技術為動力,全面推進高等教育系統的變革和發展,使之成為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新型教育形態。其具體表現為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構建數字化校園,從而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是知識經濟時代高等院校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由之路。
2 中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現狀
美國高等院校是當代信息技術重要的發源地,其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應用水平堪稱世界最高。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美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創新的關鍵因素之一,信息技術應用已滲透到高等院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各個方面。日本政府為了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以培養更多的信息方面的專門人才,制定了相應的政策,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使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借鑒。新加坡主要是通過基礎設施信息化、教學信息化和圖書資源信息化來促進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新加坡高校有先進的信息技術設施做保障,各高校都在教學中廣泛采用高新技術,從而使學校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我國從1989年國家正式頒布《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規劃綱要》算起,已經20年有余了。期間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定的問題。
2.1缺乏優秀的教育資源、軟硬件發展不均衡
目前,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設上重硬件設備的投入、輕應用平臺與軟件的建設。因為硬件建設成效快,相對軟件投入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都較低。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網絡的利用率低,教學、科研和管理很多領域的相關功能都未能實現。這種不均衡不協調的發展既制約了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如圖所示)。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機構
目前,各高校均設有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在校園網硬件建設的過程中,領導小組的負責人均能發揮自己工作的優勢,保證建設過程的順利推進。但有時會出現對信息化建設的進度、規模和難度估計不足,對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 辦公自動化、教學和科研管理自動化沒有很成熟的考慮。導致信息化建設虎頭蛇尾,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工作停滯不前、無從下手。
2.3 缺少各應用系統間的接口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初期,隨著校園網硬件鋪設完成,以辦公自動化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為代表的各應用系統陸續建立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科研和管理的效率。但隨著應用的進一步深化,這種各自為 戰的局面已經成為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矛盾。由于各系統的開發商不同、所用的開發軟件不同,因此數據標準也各異,這就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不但導致了校內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資金浪費嚴重,還給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同時由于各應用系統缺乏統一的訪問接口,對于不同的應用系統,用戶需要在不同位置分別訪問,需要使用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使簡單的應用變得異常的繁瑣,系統的人性化大大降低。
2.4 缺少信息化人才隊伍
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要素。我們需要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建造人才、 各種管理軟件的集成和開發人才、信息系統的維護和應用人才。而目前的現實是各種人才都很緊 缺,尤其是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3 數字化校園的內涵
數字化校園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對學校與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的數字化;并用科學規范的管理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集成,以構成統一的用戶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和 統一的權限控制;把學校建設成面向校內,也面向社會的一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虛擬大學。
4 數字化校園建設
數字化校園可以理解為一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有機結合的新型教育、學習、交流和研究的學校平臺。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從而提升傳統校園的教學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現就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原則、內容等加以論述。
4.1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就是建設一個以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現代計算機校園文化為核心,以現代網絡技術為依托,技術先進、擴展性強、覆蓋全校主要樓宇的校園網主干網絡,將學校的各種PC機工作站、終端設備和局域網連接起來,可以在網上獲取信息資源,并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教學、科研和管理所 需的軟、硬件環境,為學校的每一位師生提供充分的網絡信息服務(如圖所示)。
4.2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原則
4.2.1 數字化原則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數字化原則。在數字化校園的各個層次中,始終貫穿著資源的數字化。資源的數字化程度反映了一個學校數字化的程度,因此,在新平臺的建設過程中,也要分步驟的將原有的非數字化資源不斷的做數字化處理,不斷提升校園的數字化水平。
4.2.2 標準化原則
數據信息的標準化是數字化校園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各應用系統要遵循相同的數據標準,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共享。
4.2.3 統一化原則
為了便于各應用系統的集成,在各應用系統建設時要遵循統一的數據庫平臺、開發環境和運行環境。建立統一的數據字典,統一由網絡信息中心或數字化校園管理辦公室協調管理。
4.2.4 集成化原則
數字化校園龐大的數據應該是可以實現集成的。諸如教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智能辦公系統等各應用系統實現一定的服務,其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倉庫存儲,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教學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
4.4 數字化校園的規劃
通過校園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將校園網上信息進行更好的組織和分類,讓用戶在網上快速發現自己需求的信息,為師生提供網上信息交流的環境,讓管理人員科學地、規范地管理自己的數據,并將這些信息很方便地出去,能夠對學校所有信息資源進行統一的、科學的組織與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給更多的用戶,達到數字化目的。
4.5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內容
數字化校園建設主要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網絡服務系統建設、網絡應用支持系統建設、網絡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等方面。其中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校園網絡以及工作在此之上的服務器系統等。基本網絡服務包括最常用的 Internet服務和實現上層網絡應用所依賴的基礎服務。應用支持系統是數字化校園的核心部分,它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數字圖書館、網絡教學系統、綜合管理系統、教學資源庫等。信息服務系統是直接面向用戶的系統,它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界面來獲取各種應用系統的服務。
[關鍵詞]數字;影視教育;特點;問題;對策
在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在電影創作中的大量運作,使傳統電影的制作方式和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數字化時代的電影與傳統電影相比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相繼而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對數字化時代電影的特點、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一、數字化時代電影教育的特點
1.較強的綜合性。
由于電影具有綜合性的美學特征,因而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只不過,由于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化時代的電影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一是電影不斷從文學題材中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電影在成長初期,不僅借用戲劇的創作題材,而且將戲劇性動作改造成電影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電影從文學中繼承了許多敘事方式和敘事手段,吸收了詩歌的抒情性和散文的紀實性。電影更是過多地吸收了小說的敘述、心理描寫、結構布局等諸多手法。此外,電影還從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中吸取了視覺的直接感染力,從音樂中吸取了節奏感和感染力。二是現代科學技術有力促進了電影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對電影藝術的發展、語言的創新以及電影美學觀念的改變都有著重大影響。尤其是數字技術的運用,使電影在藝術的表現形式上更是突飛猛進。
2.濃郁的商業化色彩。
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電影為了自身的生存,在大規模利用數字化的形式來包裝自己的同時,開始追求市場利潤,把生存作為第一要義,一味地迎合百姓要求,贏得利潤的最大化。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將電影教育上升到一個更高更深的層次。
3.掀起一股新的接受美學觀念。
數字技術的普及改變了100多年來人們看電影的方式,看電影的方式越來越個人化、私密化。數字電視技術使我們可以從電視上看電影,可以從網絡在線或下載觀看電影,也可以觀看通過數字壓縮技術制作的DVD影碟。在此基礎上,電影接受美學也在發生著改變。目前中國電影的觀眾以青年人居多,他們又是多種網絡和數字媒介的使用主體。可以說,數字化造成了電影受眾的分流和小眾化。
二、數字化時代電影教育存在的問題
1.庸俗化與瑣碎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大眾文化要求的推動下,中國電影開始步入多元化、平民化的時期。到了20世紀90年代,由于數字技術和市場經濟的雙重沖擊,電影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開始融入平民化的視角,關注平凡生命的價值,著重表現人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將娛樂作為第一追求。在表現上,越來越趨向于瑣碎化,丟棄宏闊的整體感,偏向表現細枝末節,主要表現普通人卿卿我我的個性悲歡離合,滿足于人望的展示,失去了藝術吸引力。
2.藝術形式的模式化與主題的平淡化。
數字化技術雖然給電影帶來了巨大變革,但技術的革新并不能解決積存的舊問題。新媒體下的電影在制作、發行和放映方面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越來越多的視覺奇觀轟炸、極其乏味的老套敘事已開始使觀眾產生一種厭煩心理。觀眾在領略了數字化技術帶來的視覺奇觀的同時,看到的仍舊是傳統的敘述方式、主題化的表面單一、人物形象的概念泛泛、藝術風格的含混矛盾等等。可以說,如果模式化不破除,中國電影很難贏得更多國內觀眾,又談何走向世界!
三、數字化條件下充分發揮電影教育功能的對策
1.在電影劇本的創作上要注重作品的教育性內涵。
電影創作人員在創作劇本時,應將弘揚時代的主旋律作為主要創作指南;在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同時,要以深刻的內涵喚起觀眾深入地進行對社會現實問題和自身處境問題的思考,并給予啟發,贏得觀眾的好評。另一方面,從電影觀眾的角度來說,人們在電影審美中所要滿足的教育要求,應該說是人們對價值的一種需求,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本質需求之一。人們看電影,除了欣賞娛樂,更多的是為了獲得某種啟發、認識,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為此,電影創作人員應重視電影的教育性內涵,當然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說教,應該憑借媒介的強烈感染,觀眾情感的自覺介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2.強化思想性原則,加強對電影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思想性是電影教育的原則,必須貫穿于教育的始終。從電影內容到電影形式,從電影指南到觀影活動,都要突出思想性,要堅持思想導向第一的原則。要加強對電影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要將影視教育提到重要議事日程,要加強對電影教育的研究,對電影創作的不良傾向要進行批評和糾正。
3.加強電影教育體系建設,為提高電影教育作用提供保障。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 建設 系統結構
數字化校園是當代信息化的產物,是隨著當代的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進步的。由于技術以及應用的持續發展,數字化校園的基本內涵也在持續深入。當代高校技術的教育是以信息技術平臺為基礎的教育。針對培養技術應用型的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院校,信息化是達成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對于高校來講,是一個信息化的制高點,對于實現高校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眾多高校都在積極創建數字化校園,為技術型人才的培養作出努力并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信息化的環境。
一、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基本內涵
由于信息技術在高校的校園內被大量使用,信息技術對于高校的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服務等形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高校數字化校園是通過自身發展的需求進行的,將教育技術作為基本動力,將信息技術作為方法進行推進,將高校的教育體系進行發展和變革,讓當前的高校形成一種具備知識和經濟的新型教育方式。在實踐過程當中,可以透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傳輸信息以及應用的全方位的教育形式。高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屬于知識經濟時代下高校持續努力的方向,也是目前我國高校漸漸邁向世界頂級大學門檻的方向。針對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內涵,以硬件方面來看,高校數字化就是以相應的信息為基礎,進行高校教學的資源整合;以軟件方面來看,就是針對制定信息資源制度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在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過程里,只有將硬件和軟件相結合,讓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才能構成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教學形式。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無法接受新的教學形式。網絡教學的特殊性就在于需要學生進行自學。我國的教學形式大多是以教師為主的形式,這造成了學生過于依賴老師,無法接受數字化教學的方式。而且老師對學生的評估必須通過短期內的學習成績進行判定,這對于學生日后的生活都有較大的影響,這也是造成學生排斥數字化教學方法的原因。
(二)老師沒有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在數字化的教學形勢下,對于老師的觀念要重新進行定位。不可以像過去的教學模式一樣,讓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在如今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里,學習的方法非常豐富,這和以往的以老師為中心的觀念構成鮮明的對比。在數字化時代里,老師和學生獲取知識的權利是平等的。所以,老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創造新的教學形式,緊跟教學改革及發展的步伐。
(三)老師不愿將自己的創新教學成果共享。目前,高校的老師競爭尤為激烈,這造成了老師之間不愿將自己的創新教學成果進行共享,甚至有的教學成果都不愿意分享給自己的學生。目前的考核制度還無法全面評價老師的教學質量,所以,老師的這種不愿共享成果的舉動對于教學依舊是個難題。
(四)數字化教學資源需要更加豐富。數字化教學里具備高質量的教學資源依舊匱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教學資源是具備“保鮮期”的,優秀的教學資源要靠老師不斷的維護、不斷努力才能持續下去,但是老師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而維護教學資源又是一項非常漫長的工作,輕易無法堅持。加上高校在數字化教學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非常有限,也會造成教學資源“過期”的現象。
三、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對策
(一)創建飽滿的教學資源。創建飽滿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要以國家的教育行政機構為核心,結合高校及社會的力量將教學資源進行創新及整合。這里面包括了依照各類科目創建的專項網站,將教學資源進行管理、整合,創造交流的平臺,通過不同版本的學科教材培養目標教學資源,讓老師和學生可以更加便利的獲取知識。不但要將資源的開發工作做好,還要對當前教學資源的整合、創新工作做好,這樣才可以真正適應當前的數字化教學,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二)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的速度,建立數字化資源共享的意識。高校在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的過程里,一定要建立服務意識、戰略意識、應用意識、共享意識、科學管理意識、以人為本的意識。當前由于各大高校對于數字化教學的投入差異很大,因此,國家對于高校的數字化教學建設的力度必須加強,發揮網絡技術對教學資源整合作用,不要進行重復建設,將教育信息化的成本降低,達成資源共享、加快數字化教育的目的。
(三)提升老師的信息素質。對于數字化教學的形式,老師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思考并實施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數字化教學的時代中不斷創新,以實現教學的優化目的。
(四)指導學生合理運用教學資源。目前,我國高校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無法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上,老師要正確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字化資源,學會主動獲得知識、實用知識,通過網絡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五)高校要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力度。高校在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同時,也應當投入資金,進行校園網絡的管理,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習,還應當增加教學設備,讓老師可以在教學的同時更加得心應手,讓數字化教學在課堂里的作用發揮的更好,讓教學內容更加吸引學生。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是一項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還是一項需要全校進行配合實施的工程,只有技術是無法進行的。由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對于數字化校園也給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一定要以自身情況進行建設,要看好時機,統一進行規劃,為創辦先進的數字化網絡環境努力奮斗,讓學生可以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習。讓學習可以實現數字化、教學可以實現數字化,將生活空間轉變為數字化,為教育的信息化與現代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召麗.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的意義、功能與效益初探[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規劃;建設
數字化校園是利用計算機、網絡、通訊、多媒體等,一系列現代技術來實現對學校的管理與服務功能,這一技術能將學校所有的信息進行數字化,然后由學校的相關人員對這些內容進行管理與整理,把校園建設成為一個面向社會的虛擬空間,從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下面,筆者將對數字化校園進行詳細的分析,并進行規劃與設計。
1.建設數字化校園的要求
數字化校園的網絡應覆蓋到整個校園,并且網絡必須運行穩定,一般情況,都會采用有線網絡,而在一些特殊場合則設置無線網,所謂特殊場合主要是指一些不宜布屬線纜路由器等設備的公共場所,如階梯教室、圖書館、操場、食堂、體育館等。
數字化校園必須將所有管理和服務覆蓋到整個校園,一般而言,學校的教學、管理、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應涉及到,而這些內容主要是建立在校園一卡通系統上面的,而校園一卡通系統的各個功能都是按照每個校園的不同情況而設定的,一般,會有信息查詢功能,消費功能,圖書管理功能,考勤功能等,其他內容則因校而異。
數字化校園除了以上功能外,從大的角度來看,應實現數據的共享功能,對校園內的用戶按照不同權限進行統一的管理。數字化的虛擬校園在網絡上是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為學生提供實時的網上教學,并提供學術研究的交流平臺等一系列在線服務,讓學生享受到隨時學習隨時交流的便捷服務。
2.數字化校園規劃注意點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規劃中,其實有許多注意點,但是,這些注意點卻往往是人們最愛忽視的,對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不要盲目進行規劃,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只有這樣,建設出來的數字化校園才能夠達到真正的目的,才能真正被使用到現實中,下面,筆者歸納了幾個注意點,以幫助規劃。
(1)注重教學應用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教學,因此,在作建設規劃的的時候應以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主。不管是對交流平臺的應用,還是資源共享的應用,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幫助學習,為師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不過,不少學校對校園進行數字化建設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學,更著重于對校務的管理,而教學方面的應用相對來說要少得多,筆者認為這樣的數字化建設效果并不是很好。根據四川省教育局研究得出,目前,學校最急需要的幾大應用系統為教務管理系統、教學與學習系統、電子政務管理系統以及校園一卡通系統。
(2)硬件與軟件的建設必須雙管齊下
在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中,硬件設備的使用是基礎,而軟件系統的使用也是一種保障,現在的許多學校都過于重視對硬件的建設,卻忽略的對軟件的建設,要知道,硬件建設的再好,如果軟件不足,對于許多功能的應用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有的學校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并且想讓自己的學校看起來條件更好,于是,將大量經費投入到硬件的建設中,卻忽略的對軟件的建設,而事實上,如果只有硬件建設,忽略對軟件的建設,投入的經費再多也不一定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對于硬件的建設與軟件的建設必須雙管齊下,哪個都不能被落下或直接省去。
(3)資源的共享是重點
在數字化校園中,他的典型特征就是擁有大量的信息資源,而這一點從它的名字——數字化校園中,就可以深刻地體會出來,如果沒有這樣的特征,那就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校園。到目前為止,數字化校園已被許多學校所應用,因此這個名詞已經不陌生了,這些校園也都擁有自己的校園網站,但是這些網站的信息量非常少,這一現象表現在:校園網上的信息許多天甚至好幾個月才會更新一兩次;老師學生沒事不會上校園網,即網站訪問量少。這樣的校園網站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學校對數字化校園投入的經費完全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個有生命力的數字化校園是需要資源共享的。這一平臺是數字化校園的數據匯聚點,是數字化校園的運行支撐點,那么數據共享平臺的重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
(3) 應用系統
在選擇應用系統方面,應選擇技術比較成熟的系統,一般應用在教學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的系統有:辦公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綜合查詢系統等,以下就不一一例舉了,對于這些應用系統而言,雖然功能比較齊全,但是并非完全符合本校的情況,筆者建議有能力的學校最好自行開發應用系統,或者二次開發,這樣才能夠與本校的實際情況完全進行聯系起來。
(4) 應用支撐平臺
數字化校園應用系統支撐平臺主要由門戶信息、認證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安全系統組成,通過對這一平臺的設計與建設,使數字化校園成為一項可以持續發展的項目,具體能夠實現的目標有六個,第一,將全校系統的數據信息編碼規范化;第二,全校師生訪問學校資源的時候可以 按照不同權限進行操作,該系統將統一進行身份認證;第三,全校師生可隨時訪問學校資源,該系統直接提供了相應的入口;第四,全校師生訪問資源的時候,該系統會將全校的數據和信息編碼放在統一的數據入口;第五,該系統能夠有效維護網絡的正常運行,對網絡進行管理,使網絡更安全[5]。
(5)制度和人才
想要建設數字化校園,光有先進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對于數字化校園的管理需要有好的制度與能夠勝任此項目的人才,能夠很好的管理數字化校園才能夠很好的使用數字化校園。因此,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過程中,制度和人才相當關鍵。我們應組織專門的人才團隊對數字化校園進行管理,并對數字化建設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制度,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數字化技術合理地應用到校園生活中。
現在是一個文明的社會,走到哪里都需要知識,學習成了人類的首要任務,因此,校園成為了人類最熟悉的生活場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便捷的,管理有素的環境中,那么,對校園進行數字化建設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只有建設好數字化校園,教育事業才會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 全球化與大學——不平等世界的神話與現實[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6,(01) .
[2] 趙國棟. 數字化校園:理想與現實[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7,(01) .
[3] 韓錫斌,楊娟,陳剛. 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數字校園的概念、架構和策略[J]. 中國遠程教育, 2005,(08) .
關鍵詞:修船 數字化 信息化
1、前言
數字化是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各行各業中均加大了對數字化、信息化等多媒體系統的采用。數字化與行業的結合,不但能夠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推動行業整體的的穩步發展,同時還加速行業的創新速度。我國的修船業由于具有極大的現場特性,因此對數字化的采用放在了背后的管理與技術等環節。
2、數字化與修船的結合
中國的修船業在改革開放后有了飛速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國民生產和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修船行業的利潤空間較大,世界航運穩定增長帶動修船市場持續繁榮,我國的修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許多新成立的民營企業投入到修船行業中,加劇了修船市場的內部競爭,從而促使市場價格和企業利潤發生變動壓縮。另外,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讓勞動力成本急遽攀升,面對此種情況,修船企業不得不尋求新的經營方式和手段最大化地擴張企業利潤。
數字化修船是建立在現代計算機、網絡平臺等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之上的新的修船經營管理方式,是通過現代技術對傳統修船方式的一種革新和提升。數字化手段與修船企業內部的管理應用有較多的可結合方面,如修船軟件的開發、修船裝備和生產的數字化管理、企業的辦公自動化等等。我國的修船企業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是與國外同類修船相比還遠遠落后,主要表現在秀川技術和管理水平兩個方面。外國先進的修船企業對數字化采用的程度非常高,在企業管理、設備改裝、軟件創新上都圍繞著數字化的高新科技手段展開充足的研究和應用。
3、我國修船的數字化發展現狀
早在國家提出的“十一五”規劃中,就明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策略,企業走信息化發展之路得到了根本性的推動。在修船方面,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也成為企業衡量自身實力和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標準,目前我國修船業的整體數字化發展狀況已有了初步起色,許多大中型修船企業已經在業務中加入了信息化、數字化的管理手段,例如廣州中船遠航文沖船舶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在中船廣州船舶公司領導的支持下,通過汲取一些成本管理軟件的優點,加上對公司業務流程熟悉的優勢,項目組開發了修船成本管理系統,該系統經過5年的應用和不斷完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已成為公司最為重要的軟件系統之一?!边@套花費幾百萬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統是建立在網絡平臺之上的應用軟件,在公司五十多年的修船管理經驗上結合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微機技術,將企業的業務數據和賬面成本變為聯網式的數據庫。通過這種數字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提高了企業的結賬和成本結算的速度,也讓工程單的簽訂、書寫得以規范,在結算速度提高的同時也增加了核算的準確性。
從我國修船也的整體環境來看,數字化發展與國外同類的先進企業還有較大的差距,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本身修船行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對技術要求較高,與其他行業相比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因此行業內采用的數字化管理系統普遍不高。低端科技水平制約了企業對信息化軟件的后續管理維護,因此長期、持續、一致、穩定的數字化應用模式在業內還難以實現。
4、推動我國修船數字化發展的舉措
4.1 建立統一的修船數字化發展規章和標準
要促進行業整體性數字化的發展,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界定、規范標準。我國已經出臺的《GB/T 15496企業標準體系要求》面向的是各個行業,起到的具體限制作用較小。針對修船業的特殊性質,國家應該在總要求下面下設《船舶修理企業標準體系實施細則》等相關規章,明確規定企業的數字化、信息化發展要求、目標和標準。對待特殊的修船業務,如軍艦,要區別于普通的民用船舶修船標準,對生產過程和管理控制制定專門性的數字化、信息化發展標準?!秾嵈靶蘩砥髽I標準體系實施細則》應該與《GB/T 15496企業標準體系要求》保持大方向的協同一致,對船舶修理行業起到完善、系統的規范、指導和評價功能。還可以編制《船舶修理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指南》、《船舶修理企業標準查詢系統》等具體的企業數字化標準,讓各個修船企業盡量采取模式統一的標準化數字信息操作系統,為企業上下鏈、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銜接、溝通提供規范化的統一標準。
4.2 推進修船企業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系統應用
應該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物質投入和對管理應用系統的軟件開發,真正讓數字化成為修船企業所必需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力,推動行業的長遠發展。實際上,數字化于修船企業可結合的方面非常多,如船舶改裝軟件CAD、TR IBON系統、AUTOPLAN SYSTEM、SMULATION、PROCESS等;在修船裝備的生產過程中融入數字化科技,采用數控切割、數控彎管、數控彎板、機械手臂等等,利用計算機進行船舶整修前的建模分析,通過虛擬試驗來降低現場操作可能出現的失誤、縮短維修時間??梢砸M國外智能板材牌樣系統,提高排樣工作的速度和材料利用率等等。在硬件資源管理模式方面,可以采用數字化技術,優化修船現場的生產調度,最大化、最優化的進行資源配置,如我國某船廠已經研發出數字化的塢修管理系統,優化塢修工程的工序節點,通過數字量化工序的生產時間和勞動力消耗,協調了機電工程、船體工程、塢修工程三個環節。總而言之,數字化于修船業務于管理流程可結合的方面還是非常多的,修船有極高的技術含量,與數字化手段相結合可以更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推動修船企業的發展。
4.3 重視修船企業員工的數字化教育培訓
在加大數字化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和軟件管理應用系統開發的基礎上,應重視對修船人員從上層管理員工到下層修船工人的數字化教育培訓,培養員工的數字化、信息化意識,提高修船員工對數字化手段運用的能力,從而建立起企業從硬件設備到軟件系統再到人才隊伍均完善的數字化應用氛圍。
(沈陽工程學院信息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家高校信息化的建議,教學平臺成為當下較為流行、深受師生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教學平臺,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平臺使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控制及教學成果評估及解決實踐問題等方面融為一體。通過教學平臺,可以重新部署信息化的教學方案,通過多樣化的學習以及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本文著重研究教學平臺對教學的影響與作用,為日后的教育教學創新改革提供有理論依據。
關鍵詞 :數字化;教育模式;教學溝通;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25-0218-02
1.引言
隨著當今社會不斷產生多種類的創新型教育教學方式,其核心都是借助數字化、信息化及網絡化來推動當代教育教學的前進與發展[1]。教學平臺是當今高速數字化建設的產物,是多種優質教育資源以及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在教育領域,數字化與教育的結合至關重要。尤其,建立以互動性為主的教育資源類教學平臺,使其能夠提供個性化、專業化以及多樣化的教育資源以及個性化服務,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教與學兩個方面質量[2]。數字化教學作為現代教學的主要手段,其在教學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不僅關系到授課方式的轉變和課程建設的質量與水平,而且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敗和人才[3]。目前,很多教育機構以及高校已經開始利用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改革創新。通過平臺的多類型資源,可以重點部署數字化的教學方案,通過多樣化的學習以及教學模式,學生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下面的章節中,本文將重點闡述數字化教學平臺對教學的影響與作用。
2.教學平臺對教學的影響與作用分析
(1)教學平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首要作用就是豐富教學的多元化形勢。教學平臺的應用不僅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接受教師授予的知識,而且還能夠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平臺中的教學資源獲得對知識的多方面訊息,能夠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入理解所學的知識點[4]。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云平臺的教學資源以及互動平臺,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在云平臺上,教師能夠通過豐富的云資源提供的功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掌握學生對授課內容理解的程度。同時,學生之間還能將資源以及學習心得上傳至云平臺進行分享與討論,保證學以致用。這樣將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
(2)教學平臺的另外一個優勢是能夠將隨堂測試的內容實時傳達給學生,達到隨教隨考,隨考隨閱,隨時反饋問題的效果[5]。教師將講授過的內容以及試題及時給學生,學生立即針對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習題做出解答,教師即刻看到學生的答題狀態以及答案正確與否,同時針對學生答題內容評估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使全校師生習慣使用學習平臺來進行日常溝通交流的手段。
(3)教學平臺還能夠在課堂教學模式上進行更多的創新作用。通過教學平臺的信息化技術,實現遠程視頻課堂[6]。在校教師可以利用此學生平臺達到“隨堂測試、期末無紙化考試、課程設計論文批閱及留存、畢業論文評審、下發通知、資料上傳、課堂視頻資料留存及回放”等功能。此學習平臺中的課堂視頻影像資料能夠長久保留,學生能夠隨時回看教師的上課視頻內容,反復觀看,以滿足其求知欲望。教師能夠做到將資料、作業試題隨著課堂教學內容的講解及時下發給學生。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接受教師的試題資料并做出解答。
3.結論
本文闡述了數字化教學平臺在師生教與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對教學平臺的功能特點進行了分析,并通過教學平臺的多元化教學、教學平臺的服務提供以及教學平臺的教育模式創新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影響以及作用的深入分析。使用教學平臺后,能夠將課前、課中、課后、期中、期末、上學、放學各種時間段模糊化,將學習貫穿到學生的每個時間段,達到隨時隨地的學習狀態。為今后創新性教學模式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曲宏毅,韓錫斌,張明,武祥村.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進展[J].
中國遠程教育.2006(05).
[2] 韓錫斌,葛文雙,周潛,程建鋼.MOOC平臺與典型網絡教學平
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1).
[3] 王志軍,余勝泉.網絡教學平臺的選擇和分析模型研究[J].電
化教育研究.2012(05).
[4] 閆靜怡.LAMS與Moodle的比較與整合[J].軟件導刊.2010
(03).
[5] 王木林,洪偉林.Moodle和電大在線平臺之比較研究[J].現代
遠程教育研究.2007 (05).
[6] 范良聰.Atutor、Blackboard和Moodle之比較分析[J].科技信
[關鍵詞] 生態文明校園,景觀設計,景觀規劃
[基金項目] 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批準號:2012FJ3030)。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7-045-2
生態文明是對傳統文明尤其是工業文明揚棄超越的結果,是人類文明在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上的深刻變革,它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費模式及和睦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主要內涵,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及天人和諧、人際和諧型社會的打造為目標,倡導人類在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追求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創造和積累。
建筑、環境、人,是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和校園景觀設計最為重要的三要素,因地制宜的協調建筑與景觀的關系、營造人性化的學習及交往空間、創造校園藝術氛圍是校園景觀設計的目標。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和校園景觀設計中,依托現有的自然環境和條件,科學構思,精心設計,著力打造現代生態、職業文化、青春活力、平安和諧的魅力校園,達到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文化與景觀的和諧交融。
一、現代生態校園景觀規劃的構思
高職院校的校園建設致力于為廣大師生建設一個“信息通達、四季常青、干凈整潔、清新雅致”的現代生態校園。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在進行景觀設計和建設時,制訂了景觀規劃構思:
(一)在現有局促校園空間中建立有序景觀層次。因受建設用地面積的限制,需要合理規劃校園景觀建設,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園空間建立有序景觀層次。例如,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對校園景觀進行了科學規劃和精心設計,既有綠地花草、水榭亭臺,又有喬木成蔭、高樓聳立,整個校園顯得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在學院各個空地建有適宜師生學習、休息的綠化景點,校園空曠處大量種植草皮,栽種花草樹木,綠化覆蓋率達到40%,校園充滿著自然生態氣息。
(二)改造建筑室內外效果,使建筑與環境有機結合。校園總體景觀布局以程式化與自然化有機結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場地整體規則式布局與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結合,植載整體自然式布局與局部規則式布局相結合的方式,植物景觀與建筑和諧搭配,在規則中體會規矩與規律,在自然中進行陶冶與感受親切。使得校園總體布局理性嚴謹、而又自然隨性,營造出了現代、大氣、生態的校園氛圍。堅持教書育人與環境育人有機結合的理念,通過植物造景、園林小品、石景等景觀設計不斷改善校園環境,同進還引入了企業元素,在學院建有齒輪、定子等具有職業符號的人文景觀,使校園環境既能體現學院的文化底蘊,又能展現時代特色。
(三)設計及改造可持續性,營造“生長中”的景觀。生態文明高校首先應是綠色的、充滿生機的校園。要以建設綠色校園為理念,以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多樣化景觀與園藝設計,創造優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達到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的和諧交融。要充分依托現有的自然條件,科學構思,精心設計,靈活巧妙地展現校園的美麗,營造四季花香、綠樹成蔭的優美校園環境。
(四)營造低造價、高格調的校園景觀空間。堅持教書育人與環境育人有機結合的理念,通過植物造景、園林小品、石景等景觀設計不斷改善校園環境,運用園林環境藝術手法,使校園總體環境具有較好的觀賞性,同時統籌考慮景觀效果與內在功能的統一,做到既美觀又實用,滿足師生室外閱讀、休閑的需要,努力打造布局合理、清新雅致的自然生態環境,使校園環境既能體現學院的文化底蘊,又能展現時代特色。
(五)人、校園、環境友好,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高校是能源消耗集中、需求量大的地方,如果不加強管理或者缺乏節約和環保意識,就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和生態危害。因此,生態校園對于資源的管理和使用都要遵循節約、環保的原則,并要善于開發和利用環保資源。
在一定的社會組織和集體中,人際關系是否和諧、融洽、友好,不僅直接影響這一組織的凝聚力以及組織目標的實現,而且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情緒和工作績效。學校是人才密集、文化豐富多彩、信息交流廣泛、相互交往頻繁的特殊群體,只有使師生之間、教師之間、職工之間學生之間以及職工與學生之間等各方面關系融洽、和諧共處,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和素質的協調、全面發展、從而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六)數字校園,信息暢通。生態文明高校的建設必須適應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體現現代化的時代特征和高層次的文化內涵。要強調信息的流通和交換,密切各學科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發揮好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體現高校信息傳播和知識創新的功能,校園內建筑設施要盡量智能化、人性化、網絡化,外部裝飾也應簡潔明快,富于藝術新意,更貼近自然,符合生態情調。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爭取了國家財政250萬元,著力打造數字化校園,力求實現“一站式服務”和“六個數字化”(環境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教學數字化、產學研數字化、學習數字化及生活數字化)。通過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應用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了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全過程的信息化。目前,數字化校園的硬件改造已基本完成。
二、文化三進,建設職業文化校園
高等職業院校將職業文化融入教學和生活,以提升職業素養為目標,實行環境熏陶、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開展多元化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營造環境育人、企業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的文化氛圍。
(一)產業文化進教育。學院主動對接區域支柱產業,與湘電集團共建了3個二級學院,將產業文化引入校園,建立健全產業文化育人機制:校企雙方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中把產業文化育人作為重要內容;把產業文化課程列為必修課程;師生下企業接受產業文化熏陶;產業文化素養要求引入技能大賽;產業文化素養納入育人評價指標。
(二)工業文化進校園。學院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工業文化校園環境,在實訓中心西頭繪制了一組機械、電氣產品畫,在文化廣場前坪增設了大齒輪工業小品,在新能源大樓二樓建設了一流的風電陳列館,在學院主干道兩側安裝了風光互補新能源路燈,展現了校園文化與工業文化的有機融合,用新穎的載體將工業文化元素引入校園育人環境,用實景和產品對學生進行了工業文化的滲透與熏陶。
(三)企業文化進課堂。學院把湘電集團的企業文化和職業精神融入課程,將湘電集團“力道”文化作為必修課,將湘電集團凝練的“十力”文化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銜接,演繹出新的文化內涵。學院校內實訓場地和學生宿舍管理中,引入了企業6S管理模式。訂單培養班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進行了教室布置,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熏陶,提升職業文化素養。
三、文體相長,建設青春活力校園
(一)文體活動設施完備。學院擁有1個近千平米的學生素質拓展中心、1個可容納350人的多功能報告廳、2個田徑運動場、1個室內體育館、4個籃球場、4個羽毛球場和2個乒乓球場,學生文體活動有著充足的場地。
(二)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院每年開展田徑運動會、體育節、健美操比賽、足球聯賽、籃球聯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女子排球比賽、職工氣排球比賽等體育活動,舉辦了學術文化藝術節、主持人大賽、“蓓蕾杯”征文比賽、“暢想青春”辯論賽、“大學生讀書月”、“書香養德,文化育人”文化展、“雅韻三湘?藝動校園”專場音樂會、“暢想中國夢”書畫筆會等文化娛樂活動。運動場矯健的身姿,圖書館求知的身影,舞臺上青春的活力,無不展示著電氣學子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2011年學院健美操隊在湖南省大學生健美操比賽中獲團體一等獎、2011年學院女子排球隊獲二等獎。
(三)社團活動彰顯個性。學院現有大學生記者團、蓓蕾文學社、健美操協會、舞蹈協會、自主創業協會、攝影協會等22個注冊社團,每個社團都有指導老師,安排了專門經費和活動場地,各社團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活動。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陣地和有效載體,推動著校園文化不斷向前發展。近年來,蓓蕾文學社每月出版一期團報《星火報》、每學期出版1期團刊《急流》;健美操協會、蓓蕾文學社榮獲“湖南省優秀社團”稱號;“自主創業協會”、“舞蹈協會”榮獲“湘潭市優秀社團”稱號。社團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才智,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民主氣氛,潛移默化中陶冶了大學生的情操,培養了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強了大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四、結論
“環境育人”,校園環境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物質條件,它不僅以物質形態滿足著廣大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它還無時無刻不以外在的形態影響著師生的情感和心靈。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在建設生態文明校園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從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文化與景觀相和諧的視角,努力建設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環境,打造具有生態化、人文化、職業化的現代生態校園。
參考文獻:
[1]彭秀蘭.高校開展生態文明素質教育的宗旨和路徑[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2]楊斌.論建設生態文明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8).
[3]孫波,劉龍海,楊向榮.創建文明校園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突破口―校園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