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4: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化教育戰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引言
國家教育信息化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技術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是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的階段性統領。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ICT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和深入拓展,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相繼制定了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規劃,以期能夠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
作為國際組織的歐盟及歐洲各國也在極力地通過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頒布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例如,丹麥在2010年頒布了《信息技術宏大規劃》,旨在運用信息通信技術提高高中學生注冊、考勤檢查、課程安排及考試等流程的效率。荷蘭在2010年啟動了《知識網年度計??(小學、中學和職業教育)》,以幫助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提高ICT能力,使數字資源更易查找和訪問等。2016年3月,英國《教育部2015-2020戰略規劃:世界級教育與保健》,制定了未來五年的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其中提出要大力推進STEM課程的開設率,提升相關課程的質量。德國在2016年10月出臺了《數字化教育戰略2030》,以大力促進數字化技能培養及數字化媒體的廣泛使用,充分發掘數字化在教育各領域的潛能,增設所需的基礎設施,制定體現時代特色的法律框架,并推進相關組織的戰略發展,以數字化推動德國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如上頁圖1)。
教育信息化發展背景
1.社會經濟背景
20世紀末期,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帶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經濟的發展也打破了國家間的界限,加強了世界各地間的聯系和交流,與此同時,國際分工日益明顯,國際競爭也日益激烈。歐洲各國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撐,提供各種渠道,讓每個人獲得廣泛的知識,并培養其就業的能力。歐盟于21世紀初期相繼提出了數字化歐洲、i2010、歐洲2020戰略等戰略規劃,有力推動了ICT在歐洲社會經濟領域中的支撐。
2.多元文化教育背景
歐盟現有28個成員國,各成員國在其法律制度、經濟、教育發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應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戰,2010年,《歐盟2020戰略》成為歐盟下一個十年發展規劃,同時,有關歐盟未來十年教育質量提升的《歐盟教育與培訓合作2020戰略框架》,提出了歐盟教育與培訓系統要面向2020年的四大戰略目標,即實現終身學習和流動學習、提高教育和培訓的質量與效益、促進公平教育和社會凝聚力、在各級教育和培訓中提高創新能力。
歐盟教育信息化進程和政策分析
從信息社會的構想到ICT在教育領域中廣泛且深入的應用,歐洲教育信息化發展經歷了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根據不同時期歐洲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關注點,筆者將歐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信息社會的初步構想、ICT初步應用、ICT深入應用。
1.信息社會的初步構想
(1)政策內容
20世紀90年代早期,互聯網的誕生、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傳統生產結構被打破。為了應對信息技術時代的挑戰,歐盟國際組織于1993年頒布了《成長、競爭與就業白皮書》,首次提出信息社會的構想,指出歐盟國家必須提供渠道,讓每個人可以獲得廣泛的知識及培養就業的能力,鼓勵人們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從而促進信息社會的構建。1994年,歐盟了《歐洲邁向信息社會之路:行動計劃》,加強了信息技術在遠距離工作和教育、大學和研究中心信息網絡的建設等方面的應用。
(2)政策分析
①強調信息技術在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白皮書指出信息技術在讓人們獲得廣泛的知識及培養就業能力和競爭力,如解讀信息的能力、淵博的知識及創造力、判斷和決策力以及評估的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指出,要培養就業能力及競爭力,必須先知道什么是未來必備的技術,包括基本知識、技術知識和社會技能。
②強調職業訓練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白皮書指出,歐盟國家必須將學校和企業結合,注重學生的職業訓練。通過師徒制、鼓勵服務業的新職業訓練等將學校與企業相結合,通過設立再教育學校、開展志愿服務等開發潛在的勞動力市場,增加學生進行職業訓練的機會。
縱觀該階段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其重點是強調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增強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并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就業的能力及競爭力。
2.ICT初步應用
(1)政策內容
20世紀90年代末期,為了進一步促進信息社會的實現,歐盟委員會分析了ICT將對未來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以及自身經濟及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在1999年提出了《數字化歐洲:一個全民的信息社會》(簡稱“數字化歐洲”)的方案,其整體目標是加速歐洲向知識經濟轉變。“數字化歐洲”方案分為兩個階段,即2000年啟動的eEurope2002(2000―2002)行動計劃和2002年啟動的eEurope2005(2003―2005)行動計劃。eEurope2002的目標是促進高速互聯網的建設及其使用,其中包含架設廉價、快速、安全的互聯網,向人和能力投資,促進互聯網的應用三個方面。eEurope2005的目標是確保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將更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寬帶接入,開發更好的服務、內容和應用,以促進互聯網在教育等領域中的全面使用。
(2)政策分析
①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歐盟在eEurope2002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必須要加強廉價、高速、安全的互聯網建設,確保至2001年底,所有學校都能夠接入因特網并能夠使用多媒體資源及相應的服務,確保至2002年底,所有教師都能配備和熟練使用因特網和多媒體資源。eEurope2005行動計劃強調了更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寬帶接入和各教育機構的連網,指出至2005年底,歐盟所有成員國的所有學校都要連接到因特網上,并能夠實現網絡上教學和教研,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等機構也要連入網絡。
②教師ICT能力培訓。數字化歐洲方案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是“用數字技術培訓教師”,具體采取的相關措施有:為學校、教師、學生配備互聯網接口和多媒體輔助手段;培訓教師使用數字技術,并對課堂上采用數字技術的教師給予獎勵等。歐盟2000年啟動的eTwinning是數字化歐洲方案中的一個重要行動計劃。作為在線學習社區,eTwinning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歐洲的學校、教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多功能的交流和協作平臺。不同學校的教師充分利用eTwinning進行合作交流,分享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學資源,開展科研項目及在線培訓活動,有力推動了自身的專業發展,從而也使eTwinning延伸為教師的專業學習網絡平臺,提升了教師的ICT應用技能,促進了學與教方式的革新。
③信息?Y源的開發利用。數字化歐洲方案中指出,應將“開發歐洲教育服務和軟件”作為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eEurope2002行動計劃強調要加強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制定了《歐盟開發公共部門信息框架》等專項規劃。大多數歐盟成員國都計劃將國家知識資源如圖書館資源數字化等。
縱觀該階段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其重點圍繞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教師ICT能力培訓、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展開,強調寬帶網絡的接入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這一階段,歐洲ICT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數據顯示(廖瑾,喻東,2010),與信息和通信技術相關的產業和應用對歐盟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5%,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貢獻率達40%。
3.ICT深入應用
(1)政策內容
2005年,歐盟推出建設歐盟信息社會2006―2010年5年戰略計劃《i2010-建立充滿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歐洲信息社會》(簡稱“i2010戰略”)。該計劃希望建立一個開放的、有競爭力的數字經濟,并且強調信息和通信技術是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社會融合的推動力?!癷2010戰略”以ICT技術為核心,包含三大支柱,涉及到建設低價、安全的高速寬帶,提供豐富多樣的數字服務等方面內容,其框架如上頁圖2所示。
面對外部日益嚴重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人口老齡化、長期結構性失業等系列問題(廖瑾,喻東,2010),歐盟委員會頒布了指引歐盟發展的《歐盟2020戰略》(Europe 2020-Europe’s growth strategy)(EU Commission,2010),提出了歐盟未來10年的發展重點和具體目標,它包含七大旗艦計劃,其中《歐盟數字化議程》旗艦計劃指出,“構建數字化統一市場、構建信息化領域統一標準、建立高速互聯網、加強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發、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大信息安全工作力度、加大對信息化的宣傳和教育的力度”,在一切可能的領域應用信息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資源和能源,從而達到應對危機、促進增長的目的。
(2)政策分析
①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持續更新。《數字化歐洲:一個全民的信息社會》方案的實施,即通過架設廉價、快速、安全的互聯網,有力地推動了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歐盟“i2010戰略”明確指出要“建立單一的歐洲信息空間”,關注寬帶網絡速度、內容資源、互操作性、安全性四個方面的內容。《歐盟數字化議程》旗艦計劃也明確指出“加強歐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覆蓋整個歐洲的高速信息網絡”。
②教育信息化相關標準的制定。2010年,《歐盟數字化議程》旗艦計劃指出,推進信息化領域統一標準的制定,統一信息通信協議,實現成員國內的互聯互通,提高數字信息的可用性。因而,在2011年6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歐洲標準規則》提案,要求加大信息化標準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并在2011年12月,通過一項關于建立歐洲各相關方信息技術標準平臺的決定,要求各成員國、企業界等認真執行有關信息化標準的政策,推動信息化標準工作的開展。
③加大信息化宣傳力度和提高信息安全。歐盟把提高公眾信息化素養、增強公眾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作為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因而建立了信息化素養指標體系和在線教育平臺。另外,為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加大信息安全工作力度,歐盟制定實施了信息安全宏觀政策,加強對網絡數據和隱私的保護,加強對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打擊網絡犯罪,加強宣傳工作等計劃,并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在2013年,歐盟公布《網絡安全戰略》,確保數字經濟安全發展。
縱觀該階段的教育信息化政策,《i2010戰略》和《歐洲2020戰略》一脈相承(廖瑾,喻東,2010),認為信息技術是歐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關注了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更新,尤其是高速互聯網絡的建設,強調了推動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信息化相關標準的制定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歐盟教育信息化政策對我國的啟示
近年來,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政策,或在相關文件中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經過不斷地努力,我國教育信息基礎設施也初具規模,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取得了重要進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信息化人才培養和應用技術培訓也有持續推進。
縱觀歐盟教育信息化政策內容及其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引領作用,其對我國的啟示如下。
1.持續更新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保障教育信息化順利推進
從寬帶網絡的接入、高速互聯網的建設及信息安全保障到ICT設備的配置及更新,歐盟充分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在整個教育信息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并頒布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持續更新,從而有力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2.制定教育信息化相關的標準,推動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
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標準對其進行規范與引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歐盟委員會開展了一項“關于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項目,通過定量的方法對歐盟各個國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情況進行了比較,確立了影響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指標(盧雙奇,趙建華,2013)。另外,《歐洲標準規則》提案的通過及“信息技術標準平臺”建立的決定有力推動了歐盟教育信息化標準工作的開展。
3.建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階段性目標,確保教育信息化政策持續推動
歐盟在“信息社會的初步構想”階段,注重增強公眾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和渠道,并在之后大力推進了ICT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數字化歐洲:一個全民的信息社會》方案,明確了寬帶網絡的建設、師生ICT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內容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等目標。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逐步發展,歐盟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側重點轉向了教育信息化標準的制定、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發、信息安全等方面。由此,可以得出:在不同教育信息化階段,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階段性目標能夠確保教育信息化政策對教育信息化發展起到持續推動作用。
大學數字化圖書館探析
錫曉靜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 300387)
摘要:21世紀信息產業自崛起以來發展迅猛,信息技術正處于不斷進步、不斷革新的上升階段,并被越來越深入的應用到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各大領域的實踐探索中去。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齊頭并進、交相滲透的“大爆炸”背景下,以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的運作為主要模式的“數字化圖書館”這一新的概念被提出并不斷拓展。本文將就“數字化圖書館”相較于傳統的、物理化的“傳統圖書館”的優異,初步探析大學數字化圖書館的管理。
關鍵詞:共享性資源、數字化圖書館、大學教育、虛擬化
在人人為“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而奮斗的今天,教育仍舊是我國經濟得以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基礎條件。自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被提出以來,教育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始終居于優先發展的地位,而大學教育則是整個教育產出中的重要一環。同美國的斯坦福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以及英國的劍橋大學這些在世界上文化教育實力雄厚、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國際一流大學相比,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不爭事實是,我國的大學水平還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差距。如何打造一個同教育型、服務型和研究型三位一體的大學教育體系相協調的數字化圖書館,可以說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是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考驗,對大學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探索可謂任重而道遠。
一、處于瓶頸期的傳統圖書館
1、趨于僵化的運作
相對于“數字化圖書館”而言,傳統的圖書館也兼容一些電子設備作為輔助,但這些電子設備也僅僅為受眾提供借閱、傳真、打印、注冊和檢索等功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校師生的來館閱讀以及圖書館書籍的管理,但其主要功能依舊是書籍的收藏。由于場所的固定化,平臺的局限,各個大學各館間信息交流路徑相對閉塞。盡管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服務在很多高校間開展開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輻射面相對狹窄,服務內容比較單一。
相比之下,數字化的現代圖書館運作模式則更為靈活,輻射面較為廣闊,內容也更加豐富。
2、對于資源的浪費和讀者的限制
就內部環境而言,我國幅員遼闊、高校林立,館藏資源相對豐富。但由于各省各市乃至區鎮各大高校的校園管理限制和館舍空間限制、準入門檻限制等限制性因素的制約,館藏資源被集中于各大校園內部,難以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館藏資源的本身而言,其內容的時代性既是紙質媒介的固有屬性,也是傳統圖書館難以避免的缺陷。
相對于傳統的大學圖書館院,新興的數字化圖書館則有效地彌補了不足,更富有鮮明的特色和持久的生機。
二、趨于數字化的現代圖書館
“數字化圖書館”這一新興概念的產生,離不開多媒體和互聯網等新媒介的出現和大范圍的應用。和物理化的傳統圖書館不同,現代圖書館更具有虛擬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就虛擬化而言,它不存在于現實,是超文本的存在;就網絡化而言,Internet網絡是它發展的主要陣地;就數字化而論,則是講他是通過數字的形式來儲存和處理信息 ,是通過網絡終端實時為存在地理位置差異的本校師生乃至校外人員提供信息檢索和查詢服務的信息系統。明確了“數字化圖書館”這一新興概念,才可以更好地探析大學數字圖書館。
三、 大學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探析
一個同教育型、服務型和研究型三位一體的大學教育體系相協調的數字化圖書館的構建,究其關鍵還是館藏資源的構建,也就是數字化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問題。其主要特點如下:
1、 館藏資源集成的數字化
而今數字化的大學圖書館往往是通過二進制代碼對信息進行處理,將大宗的信息包、文件、數據鏈以圖像、音頻的表現形式存儲在光磁介質上供學生們查閱,從而實現館藏資源的數字化。
2、 館藏資源集成的多樣化
存儲在磁光介質上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種類多種多樣,例如:電子報刊、電子圖書、電子報紙、電子化學習參考工具用書與百科知識全書、網上新聞與通告等。這些以多種形式存在著的網絡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求知空間和搜索渠道。
3、 館藏資源集成的網絡化
網絡始終是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舞臺,數字化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收納、集成始終要依賴于互聯網絡對信息的傳遞與整理。在數字化的運行模式下,萬維網網絡系統和由寬帶網所組成的因特網網絡系統,把各大高校乃至世界各個國家的圖書館聯系在了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大學數字化圖書館的覆蓋越來越廣,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投入資金短缺、專業性人才匱乏、網絡技術漏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因而大學數字化圖書館的構建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付出更多的鮮血與汗水;還需要工作者們能夠加快現有數字資源的整合以及建立研究型知識資源庫步伐。
參考文獻:
[1] 張鈾.對比傳統圖書館與電子圖書館的優缺點及相應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2(33)
[2] 賈暢.淺談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發展[J].黑龍江史志.2011(05)
[3] 李剛,馬英芝.高校數字圖書館現狀分析及建設芻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6)
關鍵詞:數字教育;出版;編輯;核心素養;專業成長
眾所周知,在傳統圖書出版和電子音像出版領域,教育出版一直是產值比例最大的板塊。可以說,教育出版實現轉型升級是傳統出版業完成轉型升級的關鍵?!?020-2021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指出,“數字教育市場總體上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傳統出版單位正在加快數字教育出版產品和模式創新”。再觀現實情況,當前傳統出版單位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仍面臨產品核心價值不明確、產業鏈話語權不足、技術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困難,且缺乏大量人才。有學者認為,缺乏復合型人才是阻礙教育出版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1],數字出版專職人員少且多來源于內部轉崗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2]。由此,文章立足于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難點,對數字教育出版編輯的核心素養和專業成長路徑進行分析。
一、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的難點與人才需求
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服務于教育信息化發展,用于支撐數字化環境下的教與學。其產品的核心特征包括四個方面。首先,以內容為核心,圍繞內容配套相關教育功能與服務,這是其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應用軟件和系統的根本特點;其次,以學生為核心用戶,兼顧教師、家長等相關群體;再次,在內容、功能、服務等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發展需求和實際教育教學的需要;最后,技術實現需要符合網絡傳播業態和教育規律的要求。從實際看,傳統教育出版以教材、教輔產品為主,而數字教育出版則除了數字教材、數字教輔出版外,還增加了數字化課程出版和教育資源數據庫出版兩大新形式,并且關系到出版平臺、商務平臺、課程教學平臺、版權管理平臺等各類配套系統??梢哉f,數字化教育產品在出版過程中,內容、產品形式、發行渠道和應用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在當前階段,數字教育出版的有效業態模式尚未建立起來,包括數字教育出版產品的結構體系、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有待進一步探索。同時,許多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各種數字技術如何在教育中發揮作用尚無定論。因此,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在產品設計、開發、運營方面均存有較多難點等待攻克,需要編輯人才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毋庸置疑,數字教育出版強調教育、編輯出版和信息技術三大領域的融合發展。理論上講,其編輯應具備上述三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且能夠實現融合應用。但教育、編輯出版和信息技術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專業領域,每一個領域均包含復雜的知識、能力體系,且具有各自的話語體系、思維方式和方法論。加之當前從事數字化教育產品出版的編輯多為傳統編輯轉崗而來,同時具備上述三個領域的知識與能力并實現跨領域融合應用絕非易事。以教育出版內容的數字化為例,早在20多年前,將傳統教科書中的內容進行多媒體化呈現就已經是教育出版數字化的一個主要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科書內容的數字化已從多媒體升級到富媒體、智能交互、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而這種采用“新媒體技術改變知識呈現方式”的教育出版產品設計方法在近年來一直廣泛存在于教育出版行業。該類產品看上去改變了教科書內容的呈現方式,已經結合了教育、編輯出版和信息技術三個領域,但編輯在策劃產品時對各領域的認識深度不足,僅做了形式上的改變而無法從融合的角度對產品的內在教學邏輯進行系統設計,即并沒有觸及學生對知識的深層次認知需求,因此無法被教育工作者視為一種優質教育資源,難以有效促進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筆者認為,對多數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工作的編輯來說,應在具備一定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專業學習途徑,逐漸成長為能夠駕馭一些數字教育出版項目的專門人才。
二、教育出版轉型中編輯的核心素養
在綜合了能力、知識、素質、態度等要素后,人們提出了在評價人才時可使用“素養”這一概念[3]。在傳播、教育等領域,“competencies”“skills”“literacy”等單詞都在不同場合被譯為“素養”。從這些詞的含義和詞源不難看出,“素養”本質上是人們勝任某一領域工作時必備的能力、技能、知識等的綜合體。所謂的核心素養,則是各類素養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根據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的需要,編輯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能力。第一,從事數字教育出版的基本品格和基礎技能,可概括為社會責任和人文底蘊;第二,具有持續的專業成長潛力,即融媒思維和學習能力;第三,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價值取向,即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核心素養處于編輯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體系的底層,支撐著編輯知識、能力結構的不斷建構,也引導編輯長期、持續地進行專業發展。
(一)基本品格和基礎技能:社會責任、人文底蘊
社會責任是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編輯須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社會責任素養包括社會責任意識和社會化的責任方式兩個層面。在社會責任意識中,最為關鍵的是政治堅持。數字教育出版承擔著社會文化傳承和育人的職責,讀者以未成年人為主,其產品的政治方向對未成年人的道德認知、國家認同等影響重大,直接關系到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甚至影響到未來民眾的世界觀、價值觀。編輯必須堅持新聞觀和教育理論,這是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時,由于數字教育出版工作具有多領域融合的特點,合作擔當是有效的社會化責任方式。對編輯來說,應該認識到數字教育出版需要分工合作,以團隊方式完成數字出版產品的研發和運營。人文底蘊是編輯的必備素養,無論從事何種類型的出版工作,一個編輯的人文底蘊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編輯學認為,編輯活動的本質就是從原有的社會文化出發,締構并產生新的社會文化[4]。數字教育出版的編輯工作實質也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為目標,將已有的社會文化轉化為適宜學生學習的內容產品。在這之中,編輯的人文底蘊對內容的品質有著重要影響,并能間接影響到教育效果。
(二)持續的專業成長潛力:融媒思維、學習能力
教育出版向數字化轉型是教育出版實施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需求。隨著5G、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推進教育育人方式變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教育出版的內容、形態及傳播途徑都需有相應的變革。傳統編輯工作多受限于紙張載體進行平面思考,在數字出版時代,編輯應樹立多媒融合觀,形成多元化的思維和立體思考模式,主動探究不同媒體的教育功能,并能夠將其應用于教育出版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中。信息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編輯在轉型過程中面對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廣博、系統、復雜且在不斷發展。因此,具備學習能力是教育出版轉型現狀對編輯提出的必然要求。學習能力既指編輯應該有強烈的學習意愿,同時又強調編輯應具備合理高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比如,編輯應該積極嘗試各種數字化學習方式。對編輯來說,自身的數字化學習體驗會直接影響到數字教育出版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無論從教育出版轉型的發展階段,還是從編輯個人專業成長的需要來看,學習能力無疑都是編輯的必備素養。
(三)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價值取向: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
創新意識符合我國當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并且在教育出版轉型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當前,無論是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還是作為出版服務對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都存有諸多不完善之處。只有通過創新發展填補空白、完善產品設計與應用,才可能進一步推動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在教育出版的轉型過程中,融合創新、集成創新、改進創新都是可以嘗試的創新方向,包括將新技術以合理的方式應用于教育出版中并形成新型的產品,應用不同的技術,以創新集成方式為教育出版服務,依據教育和出版的實際需要對已有技術進行改進等。而所有創新的前提是,編輯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工匠精神在我國源遠流長,我國古代科技曾長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與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會中,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時代表征。工匠精神的現代內涵所涉及的已不僅限于手工業者應具備的價值取向,而是各行各業的通用素養[5]。在教育數字出版中,工匠精神是指敬業態度、樂業情懷和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甚至可以認為,工匠精神是上述各項核心素養能夠可持續發揮作用的保障。無論是學習還是創新,都只能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才具有持續、深入發展的可能性。上述三方面六項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對編輯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編輯實現進一步發展并推進教育出版轉型的關鍵。
三、編輯的發展途徑
如上文所述,數字教育出版領域由教育、編輯出版和信息技術三大領域彼此融合、交叉形成,并且領域之間的融合并不是兩個或多個領域知識與能力的簡單疊加,而是重構了一種新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進而形成新的專業領域。由此,上述新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編輯專業發展的核心目標。如何基于核心素養有效提升編輯的專業素養以實現核心目標是各教育出版單位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筆者認為,具備三方面核心素養的編輯可通過立足自身專業穩扎穩打、開展定向學習分項突破、積極參與科研推進深度認知、不斷融合創新發揮價值等方式逐漸成為滿足數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一)立足自身專業穩扎穩打
在教育出版機構中,編輯都已具備編輯出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且大多數編輯擁有與教育相關的專業背景,包括宏觀的教育學、課程論、教育心理學專業或具體的學科專業。少數編輯則是編輯出版、新聞傳播或數字出版專業。無論編輯本身所學的專業是什么,都應該首先立足于自身專業,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加深對自身專業的認知。
(二)開展定向學習分項突破
某個具體的數字教育出版項目,并不會要求編輯具備覆蓋教育、編輯出版和信息技術三大領域的知識與能力。特別是教育和信息技術方面,單一項目往往只涉及與產品定位相關的一小部分知識或技能。在這些項目的預備或啟動階段,編輯可以通過定向學習集中攻克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并基于對自身專業的深度理解在項目范圍內實現跨領域融合。在一些項目中,編輯只需要掌握相關領域的話語體系、了解其基本原理,遵循社會化責任分工,與相應領域的專業人員合作完成數字教育出版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這一過程本身需要編輯具備社會責任、善于學習、工匠精神、創新意識等核心素養。
(三)積極參與科研推進深度認知
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是教育出版在數字化轉型時期對編輯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數字教育出版目前存在太多需要研究的空白領域;另一方面,參與科研是普通編輯成為學者型編輯的必要方式。編輯參與的科研工作一般直接與出版產品相關,屬于實用研究??蒲械某晒麑⒊蔀樘嵘龜底纸逃霭娈a品品質的直接因素,而科研的過程則是編輯內化知識、創新突破,最終實現專業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當然,對于任何編輯來說,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參與科研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就更需要編輯具備善于學習、工匠精神等核心素養。
(四)不斷融合創新發揮價值
創新意味著對舊的、常規事物的超越和突破。由三大領域融合而成的數字教育出版行業,更加需要編輯善于創新,從而推動數字教育出版的發展。但融合創新的本領并非一蹴而就,也沒有哪所高?;蜓芯克梢灾苯优囵B出符合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要求的創新型編輯人才。那些具備核心素養的編輯,只要在不斷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提升專業素養,并在一定范圍內敢于融合創新,實現跨領域的知識、能力融合,就可以成為滿足數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四、結語
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目前仍處于攻堅階段,其對傳統出版行業整體實現轉型升級有著重要影響。編輯人才的遴選和培養在這一階段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核心素養和編輯專業素養提高途徑,意在嘗試解決當前數字教育出版領域編輯人才缺失的問題,為行業發展提供一些建議。從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發展趨勢看,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無疑有著巨大潛力。但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育出版不同于其他傳播領域,教育出版的受眾對信息掌握深度有剛性需求。這也是技術與內容淺層結合的方式不適用于數字教育出版,以及數字教育出版產品設計、開發、運營面臨諸多困難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見,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任重而道遠,需要編輯們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李莉.山東教育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21.
[2]雷鳴,湛冠瓊,馮英.我國大學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及優化策略[J].出版廣角,2021(18):39-42,53.
[3]辛濤,姜宇,林崇德,等.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國教育學刊,2016(6):3-7.
[4]王振鐸,趙運通.編輯學原理論[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18-20.
作為STM出版重要分支的醫學出版,無論在國內和國外都處于整個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前沿,醫學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從技術服務商主導模式向傳統出版企業主導模式轉變。人民衛生出版社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級醫學專業出版社,近年來高度重視數字出版工作,依托公司在衛生出版領域的品牌優勢、專業優勢、資源優勢,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豐富產品門類、探索盈利模式,進行了大量實踐與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專業出版社數字出版轉型道路。希望通過本文對人衛社數字化轉型實踐與探索的總結與客觀分析,對我國傳統出版社更好地推動數字出版轉型升級提供—定的參考和借鑒。
1."學術"、"教育"、"大眾"并舉,全面拓展數字業務
在研究國際數字出版成熟模式、借鑒互聯網界運營方式的基礎上,人衛社不斷學習創新,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數字產品,嘗試了多種數字化經營方式,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業務基礎。人衛社的數字出版業務涉及專業、教育和大眾三大方面。
1.1專業出版領域
專業出版是人衛社的立社之基。在專業數字出版領域,人衛社主要開展了數據庫、在線服務、電子書形式的數字出版。
2011年,人衛社依托全部專業出版資源,基于自主開發的醫藥學語義技術,推出了"西醫圖書數據庫"、"臨床病例數據庫”"醫學診療指南數據庫"、"臨床藥物數據庫"、"醫學視頻數據庫"、"醫學圖表數據庫"等系列數據庫。數據庫包括各類專著3000多種,診療指南200多種,臨床病例5萬多例,專業視頻近1萬段,醫學圖表70多萬幅,并且保持每年更新圖書500本以上。目前,數據庫系列產品已經在100多家醫院和醫學院校試用,預計2013年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并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人民衛生出版社西醫圖書數據庫"還榮獲第五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最佳作品獎。
2013年,人衛社開發了"在線參考書"出版平臺,平臺支持多媒體內容對紙書內容的拓展,實現實時內容更新,將圖書閱讀的模式更新成為在線服務。該平臺近期將上線,相關圖書陸續推出。
針對海外用戶,人衛社基于已出版的中醫英文圖書,開發了一款電子書架和數種APP電子書產品。目前用戶分布于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實現一年內盈利。
1.2教育出版領域
人衛社的醫學教材和醫學考試用書一直處于市場絕對領先地位。面對數字化浪潮,人衛社重點在E-learning、教學資源庫、網絡增值服務三大領域扎實開展了數字出版業務。
2008年起,人衛社開始實踐E-learning在醫學考試服務領域的應用。作為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唯一官方合作出版機構,人衛社依靠各方資源,搭建了"護士資格考試培訓"、"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培訓"及"醫學職稱考試培訓服務"平臺。這一平臺集權威名師授課、獨有核心題庫、在線精準答疑、最新考試資訊四大特點于一體,大幅提高考試輔導效果,使考試通過率超越平均水平30%?40%,受到廣大考生和醫學院校的廣泛歡迎。截至2013年9月,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30萬人,年度付費用戶超過5萬人,年收入達600萬元。
2010年,人衛社推出了"醫學教學素材庫"。這是一款集優質、海量醫學素材和強大、便捷管理系統為一體的數字化產品。它整合了人衛社多年積累的、豐富的醫學教學資源,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和20多所醫學院校的積極參與,形成了資源海量、內容權威、形式多樣、功能強大的數字化教學服務。"醫學教學素材庫"提供本科與中高職兩種版本,內容覆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康復醫學、藥學等重點學科,共收錄素材10萬多條,包括圖片、視頻、動畫和音頻類型素材。截至2013年9月,素材庫已累計應用于100多家醫學院校,年收入近300萬元。"醫學教學素材庫"的成功運營,標志著人衛社的電子音像業務率先完成了數字化轉型。
早在2000年,人衛社即開始嘗試多媒體出版與傳統出版的結合,為紙質教材編制配套光盤,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利用數字多媒體教學和學習資源,到2011年,實現了人衛社規劃教材配套光盤全面覆蓋。自2013年起,以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為起點,依托政府資助項目一一"中國醫學教育數字出版平臺"項目,開發建設了"圖書網絡增值服務平臺”全面開展教材的立體化出版嘗試。增值服務將讀者與教材、數字資源_對_綁定,實現讀者隨時隨地獲取知識信息,為教師、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學習服務;貫徹"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基本原則,推出教學課件、臨床技能操作示教、案例教學等十二大類型資源,幫助教師更好地準備教學素材,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數字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利用網絡載體,實現紙質教材與數字資源無縫對接,助力立體化數字課堂建設,幫助教師、學生擴展知識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提升教學效率,推動醫學專業教育改革數字化建設新發展。
1.3大眾出版領域
在大眾出版領域,人衛社主要圍繞健康科普開展健康網站、在線百科數據庫和電子書方面的數字出版。
人衛社在"人衛醫學網"開設有"健康頻道”,圍繞常見疾病和熱點健康話題向大眾介紹健康科普知識。"人衛醫學網"健康頻道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支撐,為其提供健康科普內容信息。另外,人衛社依托專著資源和數據庫平臺,建設了"人衛醫學百科數據庫”為公眾免費提供醫學科普知識,該平臺將于2014年10月份上線。我們還與亞馬遜等多家電子書平臺合作,將科普圖書進行多渠道。
2.從電子音像到"人衛云〃的三大歷史發展階段
需要強調的是,數字出版必然基于傳統出版,脫離了傳統出版,數字出版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數字化轉型升級"更加無從談起。人民衛生出版社實質性的數字出版業務開展只有短短5年多的歷史,但其基礎則是20年來的電子音像出版和60年來的傳統圖書出版?;诖?,可將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數字化歷程歸納為三個階段,即:電子音像出版階段、數字出版起步階段和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階段,而2013年9月,人衛社剛剛進入了"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階段"這一關鍵階段。
2.1電子音像出版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1995年至2007年,為電子音像出版階段。在這12年當中,人衛社承擔了全部"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和"衛生部醫學CAI課件"的出版工作,所出版的1000多種視聽教材和數百種CAI課件全部列入了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音像和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先后榮獲"國家音像制品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多項國家級出版獎項。
2.2數字出版起步階段
第二階段自2008年至2013年,為數字出版起步階段。人衛社加大了配套光盤的出版力度,啟動了E-learning、數據庫、網絡增值服務、數字教材、電子書、APP、健康網站等眾多數字出版項目,研發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培養了一支富有經驗的數字出版隊伍,數字出版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中國醫學數字出版和國際化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入選2011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入庫項目,并獲2012年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資助“"中國醫學教育數字出版平臺"項目入選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總局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入庫項目,并已申報2013年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2.3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階段
從2013年9月起,人衛社的數字出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階段。目前,人衛社已制定《人民衛生出版社數字出版戰略規劃》,確立了2020年前出版社數字出版的戰略目標、戰略措施、重大工程和領域布局;理順社內機制,推動全員參與;成立"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創新機制體制,搭建發展平臺,全面提速數字出版的發展進程。
"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成立和"國家醫學數字教材?高等學校本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二五’規劃數字教材"的啟動編寫是人衛社進入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階段的兩個重要標志。"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在人衛社原有"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副牌的基礎上實化而成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全資子公司,它的成立標志著人衛社探索通過調整機制體制促進數字出版業務發展方面邁出最關鍵的—步“"高等學校本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二五’規劃數字教材"在被我國老一輩醫學大家譽為醫學"干細胞"教材的"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基礎上啟動編寫,標志著人衛社數字出版進入深水區,開始觸及占人衛社整體營收60%以上的教材出版領域,是人衛社推動數字出版業務的最重大舉措。同時,作為國內第一套國家級醫學數字教材,該套數字教材啟動編寫也是順應醫學教育數字化變革趨勢,符合教改和醫改總體方向的重大事件,將對國家醫藥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和醫學教育模式產生重要影響,是中國醫學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3.直面全新出版業態,著力解決六大問題
數字出版是一類新興業態,在實踐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持續探索和創新是發展數字出版的必由之路?;谌诵l社自身經驗的總結,筆者認為,要實現數字出版轉型升級就必須要解決六大方面的核心問題。
3.1機制體制問題
只有理順整個業務運行的機制和體制,數字出版才能真正發展。人衛社將"全領域戰略、整體轉型戰略、公司化戰略和持續創新戰略"作為數字出版發展四大戰略,其中兩項"整體轉型戰略"和"公司化戰略"兩個戰略著力解決的就是機制體制問題。數字出版轉型升級的核心是出版企業全體員工擁有數字出版意識和數字內容策劃能力,在現有條件下,通過成立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全資子公司,一方面利用公司化優勢促進數字出版業務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給傳統出版起到示范作用,引領和帶動出版企業整體參與數字出版業務,逐步理順業務流程和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業務合作關系,是數字出版轉型升級的必然路徑。
3.2目標定位問題
給數字出版業務一個準確的目標定位對業務發展有極大的指導作用,不僅要有國內定位、國際定位,也要結合出版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制定企業內部目標定位。"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是人衛社數字出版業務的國內和國際目標定位,“431111"結構戰略是人衛社整體目標定位,其中,數字出版要占到其中一個“1”即達到人衛社整體業務的10%。
3.3資金投入問題
數字出版投入較大,通過各種途徑籌集資金是可行方式。以人衛社剛剛啟動的首套國家級醫學數字教材為例,其啟動經費主要來源包括:人衛社申報的國家級項目資助、人衛社提供的配套資金、醫學院校為發展數字教育提供的配套支持,同時,人衛社也在積極探討社會資本投入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3.4版權保護問題
數字盜版是整個出版行業的死敵,一些成規模、系統化的盜版行為對出版業務發展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獲得第五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最佳作品獎的"人民衛生出版社西醫圖書數據庫"所面臨的最大的市場競爭就來源于盜版產品。尤其是人衛社近期啟動的國家級醫學數字教材依靠的內容平臺,就是人衛社歷經60年出版積累、35年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成就、幾代我國醫學專家共同打造的53種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教材,是經過臨床醫學綜合改革、課程體系科學創新、教材體系優化整合而形成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國家級精品教材工程,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原創成果的教材體系,被老一輩醫學科學家、教育家譽為中國特色的醫學"干細胞"教材。但是這套教材也被有的出版商為了惡意競爭而作為故意模仿甚至粗拙仿造的內容資源。數字出版要發展就必須解決版權保護問題,首先要加強自身數字產品設計和功能服務,在功能上打敗盜版產品,其次要加強版權保護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和技術武器,對數字盜版商進行有針對性的打擊。
3.5作家維護問題
作家資源是出版業務的核心資源,對傳統出版如此,對數字出版也是如此。隨著國家對出版行業管理的逐步放開,競爭格局加劇,除了原有出版社之間的競爭,部分銷售商甚至也開始加入競爭,而作家資源的爭奪成了競爭的焦點。為了保護作家資源,除了傳統的加強作家服務,針對國內圖書出版同質化的問題,利用各種方式提高作家版權意識,防止一稿兩出甚至多出現象的出現,是十分重要的補充措施。
3.6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問題
萬州區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心,屬西部典型貧困山區?,F有各級各類學校445所,其中農村中小學284所。近年來,萬州區針對農村中小學量大、面廣、點多、質弱的實際,堅持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推進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重要戰略,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全區教育信息化,積極搶占現代教育制高點,為全區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1 高度重視,數字化校園規劃科學實用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萬州區委、區政府于2010年3月召開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啟動會。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區長為組長,政府相關部分負責人為成員的“萬州區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學校基礎建設、民心工程納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萬州區教委結合把萬州建設成重慶第二大城市的要求,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萬州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的總目標。
萬州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在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編制的萬州區教育技術事業發展規劃,制定了《萬州區教育信息化與裝備工作“十二五”規劃》。著力用五年時間,將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成為“數字化校園”,使萬州區教育技術裝備總體水平達到庫區領先,實現基礎教育信息化目標。
2 建立機制,數字化校園建設有序推進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成功與否,是關系學校發展,實現教育信息化的著力點。萬州區從2010年全面啟動“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以來,建立了規劃、建設、培訓、管理、應用和科研等運行保障機制。一是成立了“萬州區數字化校園建設專家指導組”,加強統籌領導,落實工作責任;二是按照“統籌規劃、分類要求、分步實施、注重實效、適度超前”的原則,制定了《萬州區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三是對全區學校的分管領導和技術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解讀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統一了全區“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模式和建設要求;四是設立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資金,采取政府投入,學校自籌等形式多方籌集、落實建設資金;五是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分校制定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規劃,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領導負責制;六是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設專人深入學校督促、指導建設工程,扎實有效地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七是把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納入學校督導評估體系;八是建立了教育教學科研體系。
3 加大投入,數字化校園建設初見成效
科學規劃,重在建設,而建設最大的問題就是“錢”。為保證建設順利進行,萬州區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證建設經費。區教委和區財政局共同下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長效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落實了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的20%,統籌用于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和教育裝備標準化建設。兩年來,萬州區累計投入4174萬元用于數字化校園建設。
目前,全區已建成數字化校園17所,達到13%;全區學?!靶PMā币堰_到100%;建有校園網學校68所,74所學校實現了“班班通”;建有多媒體網絡教室372間,教師電子閱覽室26間;建有中小學計算機教室125間,計算機14328臺,生機比達到14∶1(義務教育階段生機比)。
通過兩年的努力,實現了萬州區教育四張網(教育城域網、學校校園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網、行政審批網、農遠工程天網)的平穩運行和應用;搭建了OA辦公、萬州教育、萬州教育技術、農遠工程管理、教育資源、學生學籍管理、教育裝備管理、校園監控管理、財務管理、校舍管理十大平臺。
4 強化培訓,數字化校園管理措施有力
加強師資培訓是當務之急。采取有針對性的集中培訓、積極組織教師、技術人員參加重慶市級教育技術培訓,并按年度計劃完成區級培訓工作。同時,還按照“研培結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類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為數字化校園應用奠定基礎。
在管理中,萬州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加強對建設學校的指導、管理、檢查和督導。我們按重慶市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了設備管理、應用考核、科研推廣等制度。出臺了《萬州區數字化校園應用考核細則》,對數字化校園的應用評估做了詳細的規定。并率先在重慶市將教育督導引入數字化校園應用的考核之中。
5 注重普及,數字化校園應用逐步深化
萬州區堅持“應用引領發展”和“寧可用壞、不能閑置”的理念,圍繞教育資源的推廣和應用。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應用,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我們成立了萬州區教育資源建設辦公室和萬州區教育資源庫平臺開發小組,成功搭建起了具有萬州特色的教育資源庫平臺,并逐步上傳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建立起教育教學資源體系,實現全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在全區開展“數字化校園”專項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活動,經過區教育規劃辦的評審,有2校的30項課題獲得立項。組織萬二中、響水初中申報了《教育信息化促進課程改革的創新研究》重慶市級課題,并立項。萬州區教育信息技術中心還申報了國家級課題《區(縣)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應用的研究》,引領教師加強對數字校園的應用。
教育部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跨越發展”。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管理、技術服務、科研、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應用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數字化,從而達到提高中學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1]。
2.數字化校園的發展歷史
第一代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遍應用,全國各大院校在 MIS的理念下進行的校園網絡軟硬件建設,這個階段完成了網絡光纖鋪設、計算機的采購及升級、應用軟件平臺的架構、管理操作人員的教育培訓等工作,此類應用建設也以網絡環境下 C/S結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主。第二代數字化校園建設是在各個教育部門已經逐漸適應使用計算機來管理日常事物,學生也可以輕松的通過網絡來進行選課,去數字化圖書館查閱資料,接受網絡遠程教育等基礎上,以平臺的概念來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集成,以構成統一的用戶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和統一的權限控制。第三代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則是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分步的加以實施,而且建設目標成為“把學校建設成面向校園內,也面向社會的一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虛擬大學”這個一個整體的大目標 [2]。
3.各部分設計要求
(1)信息門戶部分設計
隨著IT應用的發展,學校提供的各類信息服務與最終用戶缺乏自動化、智能化得協作方式,精力被花費在信息和服務的尋找、篩選過程中,因此,構建一個集成化的、個性的綜合門戶已經成為中學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
(2)身份管理部分設計
各類業務系統和用戶數量不斷地增加,網絡規模與逐日擴大,訪問控制和信息安全問題突出,原有的分散“獨立認證、獨立授權、獨立賬號管理”的模式不能在滿足學校目前及未來的發展要求,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統一、高效穩定、安全可靠地集中身份認證和管理。
(3)公共數據部分設計
信息化建設中離不開跨業務領域的信息共享,因此,如何將眾多應用系統中大量的信息進行科學、規范的定義和分類,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證信息的一致性與權威性,發揮信息資源的綜合效益是當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工作。
(4)共享資源部分設計
在各種數據管理中,非結構化的數據管理一直是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課程建設、精品課程、數字圖書館、數字視屏教學、科學研究、科學計算、教學管理等新應用,產生了大量數字資源,學校也通過建設各種方式去解決在某些業務場景下的資源存儲。
(5)統一通訊部分設計
采用主動信息推送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而且推送的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即使通訊、短消息、郵件等等都是用戶獲得信息的便捷方式。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信息泛濫,用戶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被迫獲得大量信息,甚至是無用的信息。
(6)學生綜合服務與管理系統部分設計
系統圍繞學生對象,以人為本,為學生的入學、學習、思想文化、體育鍛煉、資助、心里咨詢、后勤、財務、就業指導、離校等一系列活動過程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務。
(7)教師綜合服務與管理系統部分設計
本系統圍繞教師對象,為教師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人事服務、科研服務和信息填報服務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服務。同時,通過待辦事宜、日程安排、信息中心辦公桌面等手段拓展傳統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范疇,真正優化管理人員的工作方式。
(8)財務綜合服務與管理系統部分設計
財務綜合管理系統以財務核算以預算控制為核心,通過“預算”指導“核算”,對學校財務管理活動進行預測、控制、分析并輔助決策;主要包括財務管理系統、財務綜合服務和財務數據接口三大部分。
(9)資產綜合服務與管理體部分設計
系統圍繞土地、公共用房、儀器設備、物資、家具,按照業務流程對資產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綜合管理,同時,為校內各部門和師生有序地利用學校資源提供各類服務。通過信息流轉換與辦公協同、自動計算與流量提醒、統計分析與方案模擬,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10)綜合數據分析與輔助決策支持部分設計
基于公共數據的綜合數據分析與輔助決策支持系統是以公共數據部分為基礎,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數據集中到一起,提供跨部門立體式的人事、教學、科研等綜合查詢和統計分析服務。給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可以對學校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通過本系統掌握學校發展的宏觀情況。
4.規劃建設
(1)確定戰略
確定學校的整體戰略規劃和中短期戰略目標。這部分工作是啟動信息化建設的前提,需要依托專業的戰略規劃團隊來完成。
(2)理解現狀
完成學校信息化現狀的梳理,梳理的重點在于清理各部門間的業務和數據接口關系、理解學?,F有崗位職責定義,分析主要矛盾和依賴關系。
(3)繪制藍圖
確定信息化建設的階段目標,目標描述的重點在于解決那些問題、為用戶提供那些服務、創造那些價值、以及達到這樣一些目標所需要的條件和限制。
(4)落實計劃
測算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投入要求,重點包括直接采購的軟硬件成本,后續的運行維護成本及配套的工作團隊規劃,對于運行維護需要來得運行模式,對于配套的工作團隊需要確定校級的牽頭負責人、負責協調和決策的工作小組、負責.技術和方案的專家小組、負責業務和推廣的實施小組。
關鍵詞:信息化;數字化校園;校企共建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13-0031-04
隨著全球科技的迅猛發展,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構建數字化校園環境,實現數字化校園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院校如何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數字化校園環境,使數字化校園有效支撐教學、科研、管理等相關活動,這是我們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打造數字校園,是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推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為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和管理質量,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根據“數字化職院”建設規劃,充分利用湘電集團有限公司優勢資源,按照國際化、標準化、模塊化、信息化要求,開展了“百門精品課程進空間”、“技能大師空間”、“3G實景課堂建設”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設工作,對促進校企資源共享,信息技術與教學、管理過程有機結合,推廣新型教學、管理模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學院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應用情況
1.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
(1)硬件建設。學院校園網始建于2002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建成具有百兆主干光纜、百兆核心交換、百兆接入、網絡設備齊全的校園計算機網絡硬軟件環境,現擁有中國電信100MB互聯網出口。校園網由以千兆為主干、百兆交換到桌面的有線網絡組成。校園網拓撲如圖1所示。目前教師基本人人配備辦公教學計算機、所有教學點全部安裝多媒體硬件,并且擁有1個網絡中心機房和1個專用計算機閱覽室,為教育教學和學院管理提供不同的信息化服務。
(2)軟件建設。學院緊緊圍繞教學、科研、管理為中心工作的實際需要,創辦了.cn對外網站,建成了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創建示范網、評建網、學院論壇、招生就業、教學科研、系部建設、校園文化、圖文信息中心等專題網站,開展了教務管理、教學評價、辦公文件管理、通知管理、新聞管理、辦公表格、就業信息、學生綜合測評等8項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學院現代化教育教學資源管理平臺系統、學院評估狀態數據平臺采集系統已開始運行。經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取得驕人成績,文章、視頻數量和瀏覽次數均居全省前列。學院還利用“職教新干線”空間資源,積極開展“百門精品課程進空間”、“技能技師空間”等項目,實現了優質課程資源共享、與技能大師網上互動交流。
(3)隊伍建設。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學院以教學和管理活動為載體,以提高教師有效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突破口,建立了管理團隊、專家團隊和教師團隊,開展信息化教育培訓。學院先后進行了文獻檢索、信息技術操作基礎和常用軟件的深度應用等培訓,保證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實處。
2.數字化校園應用情況
數字化校園的有效應用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根本,建設的目的重在有效應用。教學管理信息化是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的基礎保障,學院利用門戶網站、教務管理系統、教學評價系統、學生綜合測評系統等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管理,基本實現了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教研信息化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最有效途徑,為了最大限度地共享集體智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院利用空間課程資源、教師個人博客、教學科研專題網站、學院論壇等平臺,幫助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開展互動備課、互動教學、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學信息化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最有效途徑,學院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遠程網絡及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的網絡和設備進行情景教學,學生可以在教室觀摩生產車間的生產過程和技師的實踐操作過程,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學院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舉措,學院利用辦公自動化(OA)系統,基本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方便了各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處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主要經驗
1.領導重視,創新理念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個繁瑣的系統工程,這需要一個團體的協作,也需要部門領導的支持,更需要學院領導層面達成共識。當前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學院領導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數字化校園是高職院校發展水平和實力的體現,確立了利用湘電集團有限公司優勢資源,把學院打造為“數字化職業院?!钡慕ㄔO目標。學院領導以身作則,始終把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作為日常工作來抓,提高了各部門和教師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保證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各項工作按照計劃順利實施。這一建設項目也得到了湘電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的重視,集團公司將從設備、資金、技術等方面對這一項目提供支持,確保了數字化校園的順利開展和建設。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有了領導和政策支持。
2.項目驅動,創建結合
學院目前正在積極創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學院以創示為契機,把“數字化校園建設”作為重點項目之一狠抓落實,并進一步細化為“校園網絡建設”、“百門精品課程進空間”、“技能大師空間”、“3G實景課堂建設”等子項目,各子項目都設立了項目組,具體負責項目的規劃、論證和建設工作,負責與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聯系,爭取集團公司支持,確保各項目順利實施。學院始終把“數字化校園建設”與創建工作緊密結合,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分類實施、分層推進,在創建過程中,實行邊創邊建,爭取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逐步把學院建設為校企一體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現代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