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4: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人的護理診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孤獨老年病人由于機體各器官均趨于衰退和功能下降,處處感到力不從心,再加上老年喪偶、獨居、離退休、人際交往少、社會和家庭地位及對醫院環境陌生等多種原因導致心理上產生老而無用、孤獨寂寞,進而感到煩躁、焦躁。
1.2恐懼與害怕這是老年人進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應。害怕醫院陌生環境,過分擔心自己的病情,怕連累家庭,怕別人厭煩,怕醫務人員態度不好,怕發生意外等產生恐懼感。
1.3焦慮與憂慮憂慮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表現。既往身體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亂,無足夠的思想準備,涉及未來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產生焦慮心理?;悸圆≌咝栝L期治療,若效果不佳,對自己的康復產生憂慮心理。
1.4絕望的心理認為自己老了,病后前途渺茫,已頻臨死亡邊緣,心灰意冷,消極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療。
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不僅要了解病人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對病人心理作出正確診斷,給予心理治療,針對病人個體差異及疾病階段所表現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護理程序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
2.1心理評估細致觀察了解病人的性格、愛好,病情變化和家庭環境情況,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動,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收集資料的方法,一是通過直接和病人交談,二是通過和病人親人交談,也可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形式,從中收集其心理變化信息。
.2心理診斷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護理診斷。針對老年人來說,心理診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須不斷完善。
2.3實施措施對老年病人的心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措施的實施可采用心理咨詢及啟發開導法。具體措施如下。
2.3.1尊重、理解、關心、愛護老人從溫暖的家庭到陌生的醫院,對周圍一切環境不適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對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作為和病人密切接觸的護士,首先要尊重、關心、愛護他們。講話禮貌,態度和藹,耐心聽取他們的主訴,對老人的健忘和羅嗦給予諒解,對老人的要求盡量滿足。
2.3.2努力消除孤獨情緒對老年病人的影響由于老年人依賴性強,易孤獨,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業余時間陪伴,尤其是喪偶老人,他們有“感情饑餓”現象,特別需要護士關心,所以護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視,幫他們干一些事情:打開水,打飯,洗碗等。盡可能多與他們交談,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對護理人員信賴。同時,指導家屬也這樣做,鼓勵親友常探視。對病情較輕的老人,動員他們到院內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酌情做些喜歡的活動或適合老年入特點的體育鍛煉,如氣功、太極拳等,鼓勵他們與周圍的病友多聊天,看看電視,聽聽廣播,閱讀各種書刊雜志、文藝小說等。培養多種興趣,豐富生活內容,以達到分散注意力,調節緊張情緒,消除孤獨寂寞心理,增強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的良好心理狀態為目的。
2.3.3積極維護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狀態,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療的必備條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現明顯變化,我們時時、處處、事事給予理解、尊重、同情、體貼,以科學態度給予實事求是的解答,以維護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具備“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親切感人;二有禮:有禮才能體現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四有信,這樣才能取得信賴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活動。
2.4效果評價可采用觀察法和調查法對心理護理的效果作出單獨或綜合性評價。一般反應在心理情緒變化上。通過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及時調整病人角色,穩定情緒,幫助其增強適應能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以達到促進機體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純艷.社區護理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42-149.
2霍杰,計慧民.當代中國護理薈萃.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142-149.
1.政治部第四干休所門診部,北京 100041;2.河北省軍區唐山干休所衛生所,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 老年人由于年齡增大,身體情況大不如前,細胞活力明顯下降,胃粘膜功能退化,更容易患上消化道潰瘍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本文通過對112例患有消化道潰瘍疾病的老年人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老年人患此種疾病的臨床特點:癥狀不明顯,并發癥多,愈合康復難度大等。并介紹消化道潰瘍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通過改變生活習慣,養成良好作息,及時治療基礎性疾病等措施降低消化道潰瘍出現的概率,保證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關鍵詞 ] 老年人;消化道潰瘍;臨床表現;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R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b)-0144-02
[作者簡介] 劉健(1969-),女,河北唐山人,本科,政治部第四干休所門診部,主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疾病及保健醫學。
消化道潰瘍是一種常見病,人群中老人的發病率特別高,我國人口逐漸老齡化也加劇了這一疾病的發病概率。一般來說,60歲以上的老人患有消化道潰瘍疾病十分普遍,具體來說,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各項功能開始下降,胃腸道功能下降的尤其明顯,胃腸道黏膜逐漸衰退,直接導致胃粘膜區域的供血量減少。由于胃粘膜長期接觸各種細菌,供血量的減少造成了胃粘膜容易受到病菌感染,進而引發消化道潰瘍。除此之外,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不佳,長期服用各種藥物也容易導致消化道潰瘍。為了加深對此種疾病的研究和認識,針對從2009年4月—2013年6月該院治療的112例老年人消化道潰瘍患者進行總結分析。
1 資料信息
112例胃潰瘍患者中,男患者有84例,女患者有28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67歲。在112例患者之中,有94例患者出現腹部不適癥狀,腹部脹痛有52例,節奏性的腹痛患者23例,還有一些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癥狀,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患有消化道潰瘍的老人中,胃潰瘍患者有68例,占總人數的61%;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32例,占總人數的28%;復合性潰瘍患者有12例,占總人數的11%;高胃潰瘍患者11例,占總人數的9%;幽門螺桿菌患者有52例,占總人數的46%。
2 消化道潰瘍的臨床特點
老年人身體功能逐漸衰退,種種原因導致消化道潰瘍,經過長期的調查分析,老年人消化道潰瘍有以下幾方面的臨床特點。
①臨床癥狀不明顯。這也是導致老年人消化道潰瘍致死的原因之一,由于此種疾病臨床癥狀不明顯,容易引起誤診,耽誤了治療的最好時間。國內報道的該病致死率大概在10%~29%之間,國外報道的該病致死率為25%~38%[6]?;加邢罎兊睦夏耆顺^一半缺乏此種疾病最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癥狀,甚至有一部分完全沒有疼痛,資料中顯示,發病老年人中具有典型癥狀的只有23例,這種結果與目前的研究分析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身體各項功能退化,神經感覺相對更加遲鈍,在痛感上感受不深,而且由于老年人其他疾病癥狀的掩蓋,上腹部疼痛的癥狀顯得更加輕微,有時甚至可能會誤診成心肺問題。老年人患有此病常常由于藥物服用過多導致,老年人胃粘膜功能衰退,藥物的使用不慎很容易引起消化道潰瘍疾病。
②老年人消化道潰瘍疾病的并發癥多。消化道潰瘍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幽門不全梗阻,這一點在老年人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其中的消化道穿孔是十分嚴重的并發癥,由于患者缺乏潰瘍病常見的癥狀,急腹癥表現得也不夠明顯,很容易造成誤診,耽誤治療時機,進而引起更多的疾病。老年人身體各個器官的機能都在逐漸退化,身體適應能力更是急劇下降,消化道潰瘍常常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腦等重要器官并發癥,而且容易出現貧血等癥狀,種種并發癥的存在也加劇了疾病的診斷難度。統計資料顯示,患有消化道潰瘍的老年人中超過60%心電圖診斷異常,2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
③老年人消化道潰瘍中胃潰瘍出現的概率最大,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增大。患有消化道潰瘍的老年人中,巨大潰瘍經常出現,超過2 cm的潰瘍十分常見。其原因主要在于,老年人胃動脈逐漸硬化,供血量減少,胃粘膜容易萎縮缺血,抵抗潰瘍的能力降低。而且老年人的胃部功能下降,胃腸的蠕動力降低,長期的食物淤積無法笑話,也刺激了胃激素的增加,提高了胃潰瘍的概率。同時老年人還經?;加胁煌潭鹊姆尾考膊?,肺部功能衰退,缺氧時胃壁的血管收縮明顯,胃黏膜抵抗能力不足,呼吸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會促進胃酸的分泌,也加劇了胃潰瘍的形成。還有一些老年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炎藥物,這些藥物不同程度上對胃粘膜造成了損傷,也增大了胃潰瘍的可能性。老年人由于胃粘膜萎縮,對外界適應能力不強,在進行胃鏡診斷時也要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動作輕柔,避免由于未經診斷造成病情惡化。
④老年人消化道潰瘍愈合難度大。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消化道潰瘍治療時,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老年人的治愈率明顯比年輕人的低。這主要由于老年人身體狀況較差,胃粘膜功能不足,抵抗力和自身的適應力都明顯比年輕人差,胃粘膜的供血量減少,細胞活力下降,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身體各項組織功能恢復功能也下降,再加上種種并發癥和其他疾病的影響,老年人的消化道潰瘍愈合較為困難。
3 消化道潰瘍的影響因素
①年齡:隨年齡增長,老年消化性潰瘍發病率越發普遍和嚴重, 持續退化的消化道生理及功能:胃動脈硬化,胃黏膜萎縮變薄,黏膜重碳酸鹽分泌減少,胃黏膜上皮更新率降低,血流減少;食物由于胃蠕動功能減退而易于淤積致相對亢進的胃腸激素分泌。
②煙酒嗜好:吸煙能降低幽門括約肌張力引起膽汁反流,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氫鹽,使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機會增加,還能使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并對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造成一定影響;胃黏膜可由酒精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造成損傷,多方面,多階段的使胃黏膜的保護機制降低。
③幽門螺桿菌(Hp)感染:目前認為消化性潰瘍的首要原因為Hp感染,甚至有人提出無Hp無潰瘍的觀點。資料顯示隨年齡增長,Hp感染率會隨之增高,十二指腸潰90%以上存在幽門螺桿菌,對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并使胃癌的風險增加。
④廣泛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ASIDS):由于老年人合并多種疾病如心腦血管病骨質增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經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此類藥物多系弱酸脂溶性藥物,對胃黏膜屏障能直接穿過,導致H+逆向擴散,造成黏膜損傷;另一方面該類藥物使環氧化酶活性得到抑制,從而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與分泌得到抑制,使黏膜的保護機制削弱。
⑤病癥多發:各種慢性病隨年齡增高而增加或加重,且老年人各臟器功能衰退,伴隨著慢性病治療的多種藥物如抗凝藥,雙磷酸鹽類 選擇性 羥色氨攝取抑制劑(SS—RIs)等藥物進一步促進消化道機能的減退,同時增加了消化性潰瘍發生的風險。
⑥身心因素:潰瘍的發生與恐懼程度及慢性生活應激事件明顯相關,影響潰瘍的復發和愈合。老年人群特有的人格特征對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植物神經功能由于長期的持續心理壓力易造成紊亂,導致胃腸平滑肌和血管痙攣局部組織營養障礙,使胃腸黏膜抵抗力下降,是形成潰瘍病的基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還可引起胃腸道分泌亢進,長期作用于保護機制下降的胃十二指腸黏膜而形成潰瘍。
4 老年人消化道潰瘍的預防措施
①改變生活習慣,養成健康作息。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逐漸下降,身體各項功能也趨于退化。針對這種情況,患有消化道的概率明顯增加,應該對老年人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加強老年人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對一些生活沒有規律的老年人應該及時勸阻,幫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決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形成健康的作息規律。同時也應該進行定期的科普講座,幫助老年人了解消化道潰瘍的基本特點和疾病形成原因,引起老年人對這一疾病的重視,再出現相應的狀況和病理特征時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②建立老年人社區,組織身體鍛煉。社區中應該針對老年人建立特定的管理組織,定期組織老年人進行身體鍛煉。良好的身體情況不僅僅能夠減少消化道潰瘍出現的概率,也有助于避免其他疾病的出現,同時通過參加老年社區活動,老年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也能起到舒暢身心的作用。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關注老年人的心理狀況,了解老年人的心里所想,定期與老年人進行溝通交流,避免老年人由于心理問題引發身體疾病。
③及時治療基礎疾病。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普遍不好,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十分普遍,這些疾病容易引起并發癥,導致消化道潰瘍的出現。因此應該對老年人的基礎疾病進行及時的治療,防止疾病惡化,同時在治療過程中,盡量避免服用一些刺激性藥物,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更要避免,一旦出現消化道疾病,應該及時診斷治療,防止疾病復發。
5 思考與體會
①重視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診斷。臨床表現上,老年患有消化性潰瘍常常不會表現出典型的腹痛癥狀,因此在進行診斷時,治療醫師應該對老年人多加注意,有些此病患者可出現胸悶、食欲不振、貧血等癥狀,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因此,在遇到老年人出現類似癥狀時要及時讓其進行消化性潰瘍的相關檢查,以明確病情。及時的診斷能夠確保老年人得到最為準確的治療,減少誤診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
②合理用藥治療老年人消化性潰瘍。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故應合理選用藥物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主張使用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使用此療法時要囑咐患者堅持按療程用藥。由于老年人的消化性潰瘍常常引起其他疾病,而且老年人身體狀況不好,很多老年人都有長期服用藥物的經歷,在進行消化道潰瘍的治療時,應該注意其他藥物的服用,對于一些刺激胃粘膜的藥物,服用時要更加慎重,避免多種藥物的相互作用給老年人身體帶來更多的危害。
③重視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護理工作。老年人身體狀況不如年輕人,基本上每個老年人的都會患有多種疾病,在進行消化性潰瘍治療的同時,也要服用其他藥物或者接受其他的治療,長期的疾病纏身會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很不利的影響。因此應該對老年人進行定期的溝通和護理,開導老年人,幫助養成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工作,以保證藥物的有效性。
6 結語
老年人身體情況逐漸退化,細胞活力明顯下降,容易患上各種疾病。消化道潰瘍由于臨床癥狀不明顯,經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通過了解消化道疾病的基本臨床特點,能夠幫助治療醫師在診斷時留意老年人是否患有此種疾病,并及時提出合適的診斷方法。消化道潰瘍的常常會伴隨許多并發癥,因此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服用刺激胃粘膜的藥物,定期的鍛煉身體,能夠降低消化道潰瘍出現的概率,減少疾病的折磨。
[
參考文獻]
[1]江太發.老年人消化道潰瘍可引發貧血[J].山西老年,2013(12):61.
[2]楊豐木.社區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特點與預防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8):68.
[3]費宏艷.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27):469-470.
[4]鄭敏.幽門螺桿菌所致復發性口腔潰瘍與消化道潰瘍相關性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3(9):135-136.
[5]孟燕.護理干預在消化道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養生,2014(2):172.
【關鍵詞】 老年肺炎 臨床特征 護理體會
老年人容易患肺炎,其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被延誤診斷,延長治療。為了進一步認識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征,提高治療和護理水平,我們對近3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進行統計分析,將其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通過對老年肺炎的臨床觀察和護理,由于老年人適應能力低,所以臨床癥狀常不典型,老年患者中85%出現咳嗽,72.5%出現咯痰,60.2%出現痰液粘稠,不易咳出,50.7%出現發熱,10.6%出現胸痛,但除發熱、胸痛發病率較低外,其他癥狀較明顯。
123例老年肺炎患者均為我科2001年3月―2004年5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符合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08例,女15例,年齡65-81歲,除2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轉出院。
老年患者中117例(95%)伴有基礎疾病,以冠心病最多(47例),其次為高血壓病(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陳舊性或急性血管疾病(17例),慢性支氣管炎(12例),支氣管哮喘(7例),糖尿病(7例),惡性腫瘤(3例)。
2 臨床護理
2.1 熱情接待病人,為病人創造一個整齊、干凈、肅靜的病室,病室濕度為60%-70%,溫度為20-24℃為宜。
2.2 吸氧 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基礎肺功能差,多數對缺氧不敏感,慢性缺氧易造成呼吸衰竭,呼吸困難、紫紺,曾患有肺心病病人吸氧,一般主張氧流量為2L/min,氧濃度為29%持續吸入,等癥狀改善后改為每日吸氧6―8h。
2.3 促進有效排痰 因老年人體弱多病,營養不良,呼吸肌疲勞,使有效排痰能力降低,由于胃腸功能減弱進食進水量少,呼吸頻速導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因此指導患者正確排痰方法尤為重要,促進有效排痰,鼓勵病人多飲水(少量多次,每次約60ml,30min飲水1次),并給予靜脈補液,同時配合超聲霧化吸入化痰消炎藥物等。要讓患者經常變換、拍背,通過叩擊震動病人背部,間接地使附著在肺泡周圍及支氣管壁的痰液松動脫落,但切忌用力過猛,否則會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發生。
2.4 心理護理 經過看望病人,多與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鼓勵和安慰病人,讓病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切忌緊張、焦慮和悲傷。因為一切過激的心理反應,均可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及血漿兒茶酚胺含量升高,使自身血管收縮,大量血液轉移到肺循環內,肺血容量急劇增加,使肺的順應性降低,呼吸困難加重,痰液不易排出,使肺炎加重。要求護士在護理操作時要做好到穩、準、冷、輕,增加患者對我們的信賴感,以消除各種不利的心理因素。
2.5 健康指導 預防老年性肺炎很關鍵,北方的冬季是老年肺炎發病率最高的季節,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受涼感冒,如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時徹底地進行抗感染治療,以防發展成肺炎,患慢性病尤其是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要積極治療,還可以定期注射肺炎疫苗,另外老年人應適量合理地鍛煉身體,使機體逐漸適應天氣冷熱變化,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日多吃一些營養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飲水,以利痰液稀釋排出,不吸煙、不酗酒,盡量少去人聲嘈雜、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3 總結
肺炎系肺實質性急性炎癥,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全身反應能力差,肺炎常無典型癥狀,發病比較隱蔽,一般沒有發熱、咳嗽、胸痛、畏寒等肺炎的主要癥狀,因而使診斷困難,因此,老年性肺炎的發現和診斷非常重要,這需要病人,特別是病人家屬多了解老年性肺炎的常識。另一方面,醫生的明確診斷要以X線胸片為主要依據,在護理上只要我們護理人員參與家屬配合,根據患者不同癥狀,給予不同的護理,使老年肺炎早期康復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臨床表現和肺炎旁胸腔積液特點[J].中年老年醫學雜志,2003,2(2):22.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a)-130-01
老年性焦慮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狀況發生變化,性格逐漸向以自我為中心、頑固、狹隘、多愁以及孤獨等方向發展,稍有情緒刺激,就易發生心理失衡而出現焦慮等情緒,還會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人體免疫力下降,疾病也就隨之而至。老年性焦慮往往與軀體疾病并存,而且焦慮情緒可加重原有的軀體疾病,甚至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使疾病越來越重。因此,加強老年焦慮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生活質量,在護理工作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將老年性焦慮患者的心理護理介紹如下:
1老年期主要的心理社會問題
1.1健康狀況
老年因機體老化,各種疾病明顯增多,據調查:60歲以上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而且因患慢性疾病而影響活動能力的比例隨年齡增加而增多。許多老年人有記憶力減退、焦慮、煩躁、抑郁、消極情緒等。軀體健康直接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功能和心理狀態。
1.2退休后的生活方式
職業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人際交往中受尊重的程度密切相關。老年人退休后脫離了工作崗位,他們喜歡回首往事,留戀失去的事業,慨嘆交往中受的冷落,痛惜親友的離別,開始會感到寂寞,無所事事,整天憂心忡忡,出現“退休綜合征”。如果老年喪偶,子女又不孝順,加上疾病纏身,就更容易滋生悲觀情緒,須經過一段時間,多數老年人才會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并尋找到新的人生價值。
1.3家庭問題
退休后家庭成為老年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是否受到尊重,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目前我國的家庭結構中,幾代人同住的家庭較普遍,大多數老人能得到尊重,并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滿意,在組合家庭中,老年人與配偶、子女之間的相互適應及心理協調,直接影響老年人的情緒及身心健康?!皢逝?、喪子、空巢”等生活事件,也會對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帶來嚴重影響。
1.4經濟問題
據調查資料表明:經濟問題是影響老年人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老年人大部分有獨立經濟收入:男性95%以上有退休金,女性老人也有40%有退休金,農村老年人多無固定收入,生活水平較低。由經濟問題所帶來的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是影響老年人精神狀態的重要因素。
2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
2.1孤獨心理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后,生活變得單調,無所事事,加之患病、住院后環境生疏,人際交往缺乏,家人不能時時陪伴,常會產生孤獨寂寞的心理。
2.2焦慮心理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大多病程長,易反復,他們對治療和身體康復產生種種疑慮,表現為憂心忡忡,煩躁不安、焦慮,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反復詢問病情和治療方案,擔心醫護人員對他們隱瞞病情。
2.3恐懼心理
老年患者,尤其對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者,往往自我關注心態嚴重,在檢查和治療中不合作,擔心醫生的診斷結果、給予的護理是否合理等。
3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
3.1提高心理素質
重視心理護理是預防身心疾病的首要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素質,切實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通過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了解有關防病及保健知識,同時加強道德修養,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待人謙和熱情、處事心平氣和、不易動怒的人,不致產生心理壓力。
3.2培養業余愛好
使不良情緒得以盡快好轉,當進入角色時,先前的不愉快和煩憂便煙消云散,心理很快恢復到平衡狀態。
3.3改善人際關系
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緒激動引起心理失衡。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愛幼、互助互幫、克服嫉妒心理。
3.4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合理膳食,不吸煙、不酗酒,勞逸結合,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在心理護理中,要注重情志護理和語言護理。因為情志的變化不僅可直接影響心理改變,而且可損傷臟腑。及時調整病人情志,有利于身心疾病痊愈。無論進行軀體護理或心理護理都離不開語言這一表達工具,在心理護理中語言就顯得更為重要,但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清晰性和規范性,同時要有針對性、教育性和幽默性,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p>
總之,心理護理適用于任何疾病,貫穿疾病全過程,因護理工作的對象是病人,是身心相互作用的整體,易受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科學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生理狀況下接受治療,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郭慧婷,武偉琦.社區老年人生活方式調查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4):68-69.
[2]戴淑惠.心身疾病與心理護理[J].現代護理,2003,9(8):53.
[3]周玉琴.心身疾病與全人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6,12(3):132.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45-01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后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肺結核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病人除了軀體發生病理變化外,心理上也隨之有一系列變化。在肺結核病人的護理過程中,發現患者心理壓力大是影響身體健康好轉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據肺結核病人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來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從而戰勝疾病、恢復健康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肺結核仍是我國一個常見病,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性肺結核亦有增加趨勢,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更為突出,且臨床發病隱匿,癥狀不明顯或不典型,治療效果不佳。
1 概況
老年人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衰退性改變,包括:呼吸運動效率的減退、部分小氣道阻塞性通氣障礙及引流不暢、肺組織順應性下降、肺泡表面積減少。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統防御功能及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老年肺炎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明顯高于中青年。隨著人中向老年化發展,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特征顯示,發病率及患病率高峰向老年人推移,并和許多老年疾病一樣,老年人肺結核病人同樣具有癥狀、體征不明、起病隱匿、病程長、病情重、恢復慢、并發癥多及多臟器受損等特點,其胸部X線表現也可不典型,因此老年肺結核的誤診率和漏診率常較高。這些問題不僅造成治療不及時,影響療效及預后,而且被誤、漏診的病人還可能是家庭、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等集居老年人群的結核病傳染源。
2 臨床表現
老年肺結核病人的常見癥狀與其他年齡組病人一樣,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盜汗、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體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癥狀。
常與肺部病變輕重,起病緩急,有無基礎疾病等有關,但部分老年病人可有以下不典型表現:
多數老年病人起病隱匿,無明確發病史,近三分之一的老年肺結核病人無明顯臨床表現。
肺結核病人常見的發熱、盜汗、咯血等癥狀,在老年病人中的出現頻率明顯低于中青年病人。而常出現食欲不振、疲乏無力、消瘦等癥狀,而易被誤認為老年性自然改變。
老年病人常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當肺結核病活動進展時,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呼吸系統癥狀加重,易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急性發作或繼發感染等。
老年人罹患結核性胸膜炎時,該病常見癥狀如高熱、起病較急、因咳嗽、深呼吸而加劇的銳性胸痛及呼吸困難等常不突出,易被誤認為“冠心病”。
少數老年病人可罹患急性血型散播性結核病,常有高熱、無力、衰弱、食欲不振等癥狀,而呼吸系統癥狀不明顯被誤診為急性感染性疾病。
老年肺結核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低鈉血癥及貧血等,易被誤診為慢性營養不良,水電解質紊亂等。
3 診斷要點
老年肺結核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胸部影像學改變、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及其它輔助診斷,在診斷過程中需注意:
3.1 老年人,尤其是并發糖尿病、矽肺、惡性腫瘤及營養不良等疾病者,易發生結核病。
3.2 老年肺結核病人起病可隱匿,結核中毒癥狀可不明顯,而慢性咳嗽、咳痰、氣短等呼吸系統癥狀又易與原有慢性心肺病混淆。需提高注意,對咳嗽、咳痰持續2~3周不見緩解者宜進一步檢查。
3.3 部分老年肺結核病人可能無繼發性肺結核的典型胸部X線改變。對出現下葉肺野病變或空洞者,尤其抗感染治療不見好轉時,應考慮到老年肺結核病的可能性。
痰結構分枝桿菌檢查是重要的診斷依據,應多次連續檢查(包括涂片、培養),并注意痰標本的質量。
3.4 老年病人PPD皮膚試驗可陰性或可能陽性,但不能據此而否定結核病的診斷。PPD試驗強陽性者結合臨床及X線表現可有明顯的提示作用。
3.5 當老年病人胸部X線表現為肺部圓形陰影或肺門團塊陰影或雙肺多發小結節影或胸腔滲液時,需注意與惡性腫瘤及其它疾病鑒別。
4 治療原則
老年肺結核病人的抗結核治療也應堅持早期、聯合、規律、全程、適量五大原則。
5 護理要求
【關鍵詞】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374-02
跌倒是指突發、不自主、非故意的改變,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約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1],并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住院病人跌倒產生的嚴重不良后果為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同時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護理費用,還可能引起醫療糾紛。我們對2010年至2012年我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30例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總結,以供同行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護理部不良事件上報表,2010年――2012年入住我院后發生跌倒30例,跌倒后出現損傷者共24例。
1.2 調查方法 查閱這30份病歷及護理記錄,根據護理記錄對跌倒的描述確定為跌倒,按年齡、有無跌倒史、疾病種類、所服藥物、跌倒的原因、跌倒發生地點、跌倒后出現的損傷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
2 結 果
2.1 年齡 最小61歲,最大92歲,其中61-70歲2例(6.7%),71-80歲13例(43.3%),81-93歲15例(50%),平均(82.23±3)歲,均能獨立或靠助行器行走。
2.2 跌倒史 有跌倒史6例(20%),無跌倒史24例(80%)。
2.3 疾病分類(該次入院第一診斷) 高血壓病19例(63.3%),冠心病15例(50%),腦動脈供血不足9例(30%),腦血管意外后遺癥6例(20%),糖尿病5例(16.7%)。全部病例均有兩種以上診斷。
2.4 所服藥物 使用抗高血壓藥有17例(56.7%),鎮靜催眠藥有11例(36.7%),降血糖藥有5例(16.7%),利尿劑5例(16.7%)。
2.5 跌倒的原因 走路時站立不穩跌倒14例(46.7%),下床或從輪椅上起來時跌倒9例(30%),上廁所時起來跌倒5例(16.6%),自己鍛煉時跌倒1例(3.3%),地面濕滑跌倒1例(3.3%)。
2.6 跌倒發生地點 床邊跌倒12例(40%),病室外衛生間內跌倒8例(26.7%),走廊跌倒6例(20%),病室內衛生間跌倒3例(10%),坐椅邊跌倒1例(3.3%)。
2.7 跌倒所導致的后果 軟組織損傷12例(40%),股骨頸骨折4例(13.3%),手臂骨折2例(6.7%),硬膜下出血2例(6.7%),髕骨骨折1例(3.3%),皮膚擦傷3例(10%)。
3 護理措施
3.1 全面評估 護士在病人入院后,全面收集資料,填寫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護理評估表。此評估表為我院結合多家醫院評估表自行設計的。內容包括:年齡、既往跌倒史、神經精神情況、視聽力、疾病因素、肢體情況、藥物使用、其他8個方面共57分。篩選易跌倒的高危人群,2分為輕度危險,3-5分為中度危險,>5分為高度危險。對于中度及中度以上危險患者,在床頭懸掛紅色標識牌,寫有“防止跌倒”,中度危險患者每周評估一次,重度危險患者每周評估二次。責任護士隨時對病人住院環境評估,護士長組織護士學習跌倒應急預案,每周對不良事件因素評估一次,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
3.2 干預措施
3.2.1 預防老年人自身疾病導致的跌倒 對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及性低血壓的老年病人應高度警惕,入院時應了解其暈厥史,定期監測血壓。對于高危人群,做交接班工作,護士應將病人的病情、可能跌倒的危險因素、護理采取的措施,向病人和家屬做詳盡的說明,取得家屬的配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起床、散步、如廁、洗澡等隨時有人照顧[2]。對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應詢問其發生細節,加強心理護理,緩解老年人恐懼心理。預防措施要有針對性,能夠適應個體的需要。
3.2.2 正確指導老年人合理用藥 護士給藥前應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對于使用可能增加醫院內跌倒危險的藥物,把用藥的注意事項向病人及家屬作詳細的解釋。如對于服用鎮靜、安眠藥的老年人,囑其未完全清醒時勿下床活動;服用降壓、降糖、利尿藥的病人,應遵醫囑服藥,注意用藥后反應。
3.2.3 建立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環境 病室布局合理、安全;光源充足,夜間設置腳燈;通道無障礙物;物品放置有序,病人經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隨手可及的地方。保持地面干燥,可使用防滑墊;調節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腳剎車;在病室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經常檢查扶手的穩定性;呼叫器安裝在病人能觸及位置,教會患者使用床頭呼叫鈴。
3.2.4 加強心理護理 護士要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自己的軀體功能狀態,克服不服老、愛面子的心理,鼓勵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幫助其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并選擇正確的、適宜的活動。部分老年人因為曾經跌倒或險些跌倒而對進行某種活動失去信心,護士要幫助老年人重新建立自信心,鼓勵其在正確自我保護的前提下適當活動,減少生活依賴性[3]。
3.2.5 加強健康教育 采用跌倒風險評估后,要求責任護士告知患者及家屬預防跌倒的注意事項及發生跌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4],及時填寫告知書。提示其生活起居由臥位改為坐位或由坐位改為站立時,緩慢改變,逐漸坐起或站立。穿合適的鞋子、衣褲,夜間床邊放置便壺,減少起床次數,避免去衛生間。另外應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急預案演練等。
4 小 結
由于老年人跌倒常由多因素導致的,因此預防措施不能是單一的,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多學科聯合干預,對預防老年人跌倒有效,因此老年人跌倒的護理重點在于正確的評估、預防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綜合預防。
參考文獻
[1] 劉麗華.與老年人跌倒相關的臨床因素.國外醫學?老年醫學分冊,1994,15(3):141-142.
[2] 陸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因素及預防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4C):10411043.
【關鍵詞】急性腹膜炎;老年患者;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473.5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268-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老年急性腹膜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該病臨床表現不典型,易于出現漏診,沒有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造成多發性腹內臟器的病變,甚至出現死亡[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對其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具體說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占有60例,平均年齡72.4歲,女性有40例,平均年齡68.7歲。這些患者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發熱、身體不適、腹部壓痛、停止排氣等,病因為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繼發性腹膜炎、腹內臟器穿孔、腹內臟器急性感染、絞窄性腸梗阻、原發性腹膜炎等。
1.2 一般方法
對這100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重點觀測其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及并發癥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P
2結果
3結論
老年急性腹膜炎癥狀不明顯,若不稍加留意,容易出現漏診的情況,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應對其作出全面的檢查,根據檢查資料對其癥狀作出判別。本組選擇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100例,其中存在典型腹膜刺激征的患者僅43例,患者臨床表現以腸鳴音減弱為主,體征發熱患者有39例,白細胞數上升患者有64例,中性粒細胞數超標者有62例,腹穿可抽吸氣體、液體者有14例。100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中存在14例漏診,會出現此種情況時因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組織、細胞出現退化或變異,身體機能不足,炎癥反應相對低下,其各方面癥狀不突出,在患者診斷時囑其作腹腔穿刺、腹部X線片或透視等,可為進一步診斷疾病提供參考依據[2]。本組73例行手術治療的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病死率為8.21%,非手術治療患者病死率為18.51%,兩組患者病死率、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后,觀察到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行手術治療效果更佳。
隨著時代與醫學的不斷發展,麻醉技術、監護技術日益提高,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應在可行手術的時期,就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從而徹底解決疾病的困擾,幫助其延長壽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他們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腹腔鏡下手術是治療老年急性腹膜炎最佳的手術方法,早期對該病進行診斷,可減少病死率的發生,也可最大限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3]。當老年人各項器官、組織、身體機能不足時,盡早行手術治療,易于術后治療效果和恢復,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因此,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應在早期就對其進行診斷和治療,進一步控制疾病的發展,有助于降低該病病死率、并發癥發生幾率,提高術后治療效果,幫助老年人治愈疾病、恢復健康,促進其壽命的延長,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蔣燕萍.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甘肅省衛生學校,2004(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