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6 21:10: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科技小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21世紀這個信息發展的時代,網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抖音,快手,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微信,QQ,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百度,京東,淘寶,更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但,網絡帶來的,真的只有好方面的影響嗎?
17歲少年小新,沉浸在網絡里,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因擔心兒子整天沉迷于網吧,家里不再提供上網的錢,于是小新就想到了偷。2017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網吧呆了一個星期。父親的一頓打罵對小新來說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僅僅幾天后,上網的欲望又像蟲子一樣噬咬著他的心。他想起爸爸曾給過爺爺4000塊錢,就想去偷爺爺的錢。晚上,看爺爺奶奶都已經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
多么令人毛骨悚然!這是為了上網,居然能做出這樣的事!所以,我們在了解這把雙刃劍時,不僅要發現好的一面,也要留意它的弊端:
1.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再來看看近來備受關注的華為天才少年。姚婷,來自湖南益陽,現在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直博五年級學生,即將完成論文答辯離校,現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年薪達156萬,是顛覆人們認知的“天才少女”。在高中學習時,姚婷就對計算機很感興趣,高考成績出來后,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她參加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物聯網大賽。2018年、2019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2017-2018年在美國天普大學訪問學習。
同樣是使用互聯網,只要我們用在正確的道路上,也是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的。但具體該怎么做呢?
關鍵詞 化學;激發;探究;培養
一、滲透探究意識
把書本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產生探究的源動力和內在需要。同時,教師適時提供化學探究的場景也十分必要。當前我省采用的初中化學教材,近些年來教研部門和教改部門已經進行了多輪次的改版和修訂,現在它已經發展地很成熟了。筆者仔細研讀了初中化學新教材,認為新版初中化學教材著重突出了一個“探究性教學”的特點,這在以前的版本教材中所不常見的。這種具有“探究性教學”特點的化學教材,對具體的教學過程的參與者而言,簡直如同大洋航海的燈塔一樣,成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化學教師的備課指南,而課堂教學的對象——學生,就能本著老師的教學指南,開創“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從現代教育教學發展的角度分析,教師能深入挖掘具有“探究性教學”特點的初中化學教材,過程本身就是我所倡導的初中化學教學的革命性創舉。循著化學教材的“探究性教學”特點出發,教師的“教”才顯得活潑生動,高屋建瓴;在此環境中,學生的“學”就會呈現樂此不疲,遍地開花。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需要教者積極地突出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探”化學知識一個“究竟”。
當然,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前,應該主動和實驗室做好課前溝通,共同為學生新的化學知識提供一個良好的“探究”環境,這種全方位的準備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和重要的。
二、課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探究方法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討論為途徑,實驗探索為形式,培養實踐能力為重點。筆者在此共享自己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倡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開辟化學課外活動,充分發揮化學課外活動的獨特優勢,從而獨辟蹊徑地培養學生探究化學世界的能力,當然教師應該明確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課外活動中能力培養的目標
化學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由發展才智的天地,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覺能力等,對于這四種能力的培養目標可簡述如下:
(1)觀察能力的培養目標:①在觀察時會確定觀察目的,能正確運用觀察方法;②會做觀察記錄或報告;③能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結論,并如實書寫實驗報告。
(2)實驗能力的培養目標:①了解儀器的名稱、圖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儀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獨立設計一般性的實驗或帶有一定創造性的實驗。
(3)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能運用化學知識對化學現象進行判斷、推理及解釋。
(4)自學能力的培養目標:能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正確選擇有關內容,通過自學解決課外活動中碰到的難題。
2.課外活動的內容及組織
(1)課外活動的內容。①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進行的課外活動。例如講過緒言課后,我組織學生觀看化學與生活的資料投影片,再如對課本插圖中科學家作介紹。既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又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這種活動的特點是結合學習過的內容,教師容易組織、指導,且參與面廣,有利于鞏固課堂教學的內容。②與當地生產實際相結合進行的課外活動。教學內容要堅持聯系實際,是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尤其對農村中學生來說,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更是教學的方向。如圍繞[討論]怎樣才能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產效益,我組織學生對當地土樣、水樣進行測試;再如結合環保知識,組織學生對當地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又在實踐中獲得一技之長,甚至有所創新。
(2)課外活動的組織。①成立課外活動小組。課外活動小組一般由7至10人組成,學生在這樣的小組內獨立活動的機會多,教師指導的機會多,學生自己挑選自己想做的題材的自由度也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較,有利于各種課題的選擇和能力的培養。②組織各種競賽。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知識競賽,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闊視野,鞏固和深化課本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實驗操作競賽,實驗設計,觀察能力競賽,小論文,小發明等。但是,不管哪種形式的競賽,其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符合教材知識和實驗教學的要求。③組織講座、觀看科技電視電影、參觀等也不失為課外活動的組織方式。
3.課外活動中教師的作用
上述各內容和組織方式都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關鍵是指導教師是否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教師本身的目標要求層次決定了課外活動的層次。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則是如何積極地促進學生能力的發揮,創造各種條件,保證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教師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導工作,包括計劃、目標的制訂、具體的指導內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學生的積極興趣引導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養上來是關鍵。
(2)更多地讓學生有觀察、實驗、思維的機會,把握住課外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去積極參與、探索。
一、挖掘生活興趣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之者才能奮而忘食,樂而忘憂,達到欲罷不能的境地。利用生活中的趣味現象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激發閱讀欲望。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貼近學生生活,幾乎每節課都有“興趣點”,教師要以此為良好的契機,善于挖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如:
1.趣味生活現象:罐裝的自動噴劑噴了一會罐身會變涼──液化;捉黃鱔和泥鰍很滑──摩擦力;餃子或肉丸煮熟了會浮起來──物體的浮與沉;大雪后很寂靜──聲音的反射;海市蜃樓──光的折射;將氣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趣味物理故事:寓言故事“猴子撈月亮”、成語故事“杯弓蛇影”──平面鏡成像;勵志故事“鑿壁偷光”──光的直線傳播……
3.民諺俗語:“四兩撥千斤”(小小秤砣壓千斤)──杠桿原理;“磨刀不誤砍柴工”──壓強;“人心齊,泰山移”──力的合成;“坐地日行八萬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汽化和液化;“鏡中月,水中花”──平面鏡成像;“墻內開花墻外香”“有麝自然香,何須迎風揚”──分子擴散現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重力……
配合新課程目標,在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對貼近生活的事例進行閱讀、分析,進而做出相應的個人解釋,使學生感覺物理就在我們身邊,會使他們學得更有興趣。總之一句話,發現教材的興趣點,使興趣點和教學重點、難點三位一體,課堂便會精彩紛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課本素材,提供閱讀平臺
為做好本次課題,對全校八、九年級1157名學生閱讀物理書籍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其統計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多數都是為了解決學習中的疑問去讀課本,雖有閱讀的愿望,但書籍來源匱乏。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涉及自然規律、物理原理、物理特點、物理定律的實驗過程和人們對物理規律的探索歷程,本身就是蘊藏著豐富內容的科技閱讀材料。教學中,要認真學習教材的外延,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將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學史研究的過程、物理人物、自然規律探索的經典事例、人類對物理研究的歷史、物理與科學技術發展有機結合的事件等等編排成閱讀參考目錄,張貼在班級中,并附有參考書目,以便供學生到圖書館進行查詢或借閱。教師也可將與其有關的科技圖書直接搬到教室,如《少年物理學》、介紹中小學教材中科學家的《中學物理》、《理解宇宙》、《趣味物理學》、《物理世界》、《宇宙探秘》、《趣味物理辭典》、《物理知識探源》、《普通人的物理世界》、《物理學簡史》、《地震知識》、《宇宙大爆炸理論》等等,擺到教室的臨時書架上供學生課余時間閱讀,以有效地刺激學生閱讀物理書籍的興趣。
三、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一環。根據課文中的具體物理現象、物理故事、物理規律的描述等閱讀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達到閱讀理解的目的。同時,也使學生盡快形成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1.根據要求,精讀、粗讀多種方法共舉
對淺顯易懂或一般性的知識,如勻速直線運動、噪聲的控制、光的直線傳播及為拓展學生視野而設置的“STS”、“科學世界”等內容,可以粗讀,了解基本內容或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聯。對學生中遇到的重要的、難以理解的概念、規律、各種測量工具使用方法、實驗探究過程的設計等要咬文嚼字,仔細推敲。如定義功時“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閱讀時要咬住關鍵詞“力的方向上”,還要仔細推敲“功”的含義是什么?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盤放好準備稱量的物體,向右盤中嘗試著加砝碼時,應該先加質量大的還是先加質量小的……”,當然這里“左盤放物體,右盤加砝碼”是關鍵詞,還要仔細推敲出先加質量大的后加質量小的,不這樣做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再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若把“或”換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只在“運動”和“靜止”兩種狀態中存在一種狀態,而“和”表示兩種狀態并存,這是不可能的。
2.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中提出問題
帶著問題讀書,能讓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行解決問題,就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也能提高閱讀的興趣。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每章開頭都有兩三個問題,許多章節設置了“想想議議”,每節都有大量的導向性問題,如“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什么是立體聲?”、“為什么通過光纜可以觀看有線電視?”、“有人說融雪的天氣比下雪時還冷,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學生見了這些扣人心弦、關鍵而奇妙的問題,會信心百倍地閱讀課本,從中尋找出問題的答案。
約翰?洛克曾經說過,“閱讀只是給我們提供一些知識素材,是思考把所讀的內容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思考過后必然會提出大量的新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中不僅要充分利用課本中已有的問題,而且要善于抓住時機啟發學生提出這樣或那樣的新問題,并從閱讀課本中找出答案,從而獵取和升華知識。例如:“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適時提出:這里運動狀態指什么?狀態發生改變有哪幾種情況?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閱讀課本經過思考找出答案,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3.文段閱讀與插圖相結合
新編物理教材特點之一就是大量插圖的增加。其中大多又采用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卡通漫畫手法繪制,形式多樣,在教材結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注意插圖與文段的聯系,以閱讀文段來詮釋插圖,以閱讀插圖來豐富文章的內涵,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4.閱讀時要勾、劃、批、注
徐特立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閱讀時要在教材上做好“勾”、“劃”、“批”、“注”等標記。如對“熱量”這一概念,閱讀時可注解為:(1)它不是狀態量;(2)熱量是能量交換的表現,是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物體吸、放熱這一過程中,一個物體談不上熱量。
四、誘導、強化訓練,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主動化的進行某種活動的特殊的心理傾向。閱讀教學要走出目前費時低效的境況,物理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努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習慣”上做文章,教會學生讀書,使其終身受益。
1.啟發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增強形成閱讀習慣的心理動力。閱讀的自覺性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養成習慣的先決條件,只有讓學生產生了讀的欲望,才可能自愿去讀。教師要不斷的教育學生,讓他們把閱讀視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讓他們感到閱讀是生活的一種自然,形成一種習慣,有空就讀。在閱讀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多樣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提升閱讀能力。
2.用好教材這一載體。新課教學中,以舊知識為基礎,以舊啟新。結合新知識給學生設置一定的疑念,留足夠的閱讀空間,讓學生帶著“不安全”感閱讀教材,解決新問題;對重要的概念規律和重難點內容,讓學生反復閱讀,認真思考,從教材中找出其內涵,準確地理解掌握;在章節復習時,要求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用簡練的文字或直觀的圖表等就某一內容進行高度概括,歸納要點,讓學生通過閱讀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賞析課外閱讀材料,增加物理閱讀深度,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提高物理閱讀水平。課本僅僅是學生閱讀內容的一部分,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了給學生學習物理提供寬厚的知識背景,增加學生知識的深廣度,教師應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一是多讀一些與物理課程聯系緊密的書、報、雜志,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二是多讀一些科普書籍,如介紹物理學發展史、物理學家的事跡、物理學在現代化建設及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報刊、雜志、書籍等。通過廣泛閱讀,不僅使學生在無意識中積累了科學知識,接受科學方法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態度及科學的思維方法。
4.辦好“物理園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熱情。物理來自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的舞臺,學生將會投入更多熱情來獲取更高層次的知識。如每月辦好一期“物理園地”,在這個園地里開辟“物理學家”、“身邊的物理”、“自學體驗”、“優秀小結”、“物理小論文”等專欄,使學生樂在其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絕非易事,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長期工作,應該從整體著眼制定整個初中階段的培養計劃,然后分學期實施。只有反復的、嚴格的訓練,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加強檢查督促,必要時進行耐心的個別指導。對于缺乏恒心的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發現其點滴進步,及時加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