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15:26: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年護理需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對象根據荊楚理工學院安排的20所實習醫院間隔抽取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荊門市10所三級臨床醫院及實習醫院附近的6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養老院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相關人員392名。納入標準:直接從事老年護理和護理照料的人員。臨床醫院選取的是目前以老年病人為主的呼吸內科和心血管內科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社區衛生機構是從事護理工作的社區護士,養老院是從事老年人護理的護士和照料老年人生活的養老護理人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自制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表。被調查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執業資格及工作單位。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問卷:老年護理培訓意愿1項(非常愿意、愿意、一般及不愿意,單項選擇)、老年護理培訓目的1項(單項選擇,提高工作能力、更新專業知識、上級要求、增加社交機會及不愿意落后別人)、培訓時間1項(單項選擇,半個月、1個月、3個月、半年及1年)、培訓方式1項(多項選擇,系統培訓、短期培訓、業余自學、經驗交流、專題討論、調研考察及其他)、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1項(多項選擇,工作繁重、領導不重視、經費不足、沒有時間、學和不學一樣、家務重及其他)、老年護理培訓內容1項(多項選擇,護理保險、護理法學、人際溝通、社會福利、社會學、老年護理心理學、老年護理倫理學、老年康復學、老年營養學、老年精神護理學、臨終關懷、老年護理研究、老年生理與病理、老年用藥護理、老年健康評估、老年健康教育及老年健康管理,每項選擇為需要、不需要,以需要為評分標準)。
1.2.2調查方法選取荊門市三級醫院15名護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名社區護士及養老機構5名養老護理員通過預調查,間隔2周后重測,測得問卷信度系數為0.94,內容效度0.93。在2013年6月實習前由項目組負責人對荊楚理工學院2010級護理本科班實習并參與本次課題項目的18名學生進行統一培訓,18名學生分別在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荊門市10所三級臨床醫院實習,由18名護生在實習醫院及實習醫院附近的6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養老院,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現場發放問卷,并解釋調查目的,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10份,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有效回收率為95.6%。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軟件輸入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被調查者一般資料392名被調查者均為女性,年齡20歲~65歲(32.33歲±10.17歲);學歷:中專以下18人,中專89人,???68人,本科及以上117人;職稱:無職稱31人,護士157人,護師117人,主管護師及81人,副主任護師6人;護士執業資格:無資格43人,有資格349人;工作單位:臨床醫院229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31人,養老機構32人。
2.2被調查者培訓意愿、目的、時間、方式及影響因素老年護理培訓意愿:非常愿意82人(20.9%),愿意226人(57.7%),一般66人(16.8%),不愿意18人(4.6%)。老年護理培訓目的:提高工作能力214人(54.6%),更新專業知識136人(34.7%),上級要求22人(5.6%),增加社交機會9人(2.3%),不愿意落后別人11人(2.8%)。培訓時間:半個月47人(12.0%),1個月82人(20.9%),3個月164人(41.8%),半年78人(19.8%),1年21人(5.4%)。培訓方式:系統培訓284人(72.4%),短期培訓265人(67.6%),業余自學181人(46.2%),經驗交流256人(65.3%),專題討論218人(55.6%),調研考察185人(47.2%),其他23人(5.9%)。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工作繁重274人(69.9%),領導不重視174人(44.4%),經費不足214人(54.6%),沒有時間228人(58.2%),學和不學一樣67人(17.1%),家務重142人(36.2),其他35人(8.9%)。
2.3老年護理培訓內容排列前5位分別是:老年護理心理學307人(78.3%),老年營養學290人(74.0%),人際溝通284人(72.4%),老年康復學283人(72.2%),社會學241人(61.5%),其次是護理法學237人(60.5%),社會福利206人(52.6%),老年護理倫理學195人(49.7%),老年用藥護理192人(49.0%),護理保險184人(46.9%),臨終關懷182人(46.4%),老年健康教育177人(45.2%),老年精神護理學163人(41.6%),老年健康評估136人(34.7%),老年健康管理125人(31.9%),排列最后2位是老年生理與病理116人(29.6%)與老年護理研究52人(13.3%)。
3討論
3.1老年護理培訓意愿、目的、時間、方式及影響因素本調查顯示,從事老年護理人員培訓愿意很高(78.6%),與周曉艷等調查結果類似,低于張顯碧等調查結果,可能與他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素質相對較低有關。高培訓需求為對從事老年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本調查顯示,培訓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能力(54.6%),與鄧荊云等調查結果一致,也反映我國目前從事老年護理人員的技能有待提高。本調查顯示,參加培訓的時間比例最高的是3個月(41.8%),培訓方式比例最高是系統培訓(72.4%),與張顯碧等調查一致,認為最好是半脫產方式,利用工作間隙進行學習,對函授和自學的方式認為自己不能達到學習目的,同時也擔心會影響經濟收入。對于培訓方法認為最好有指導老師講解示范,通俗易懂,學以致用。政府在護理員培訓方面給予宏觀引導與支持(如培訓經費),并能與就近的地方高職院校加強相關專業指導與培訓。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培訓,最好采用多種培訓手段,案例教學法、多媒體仿真標準化病人Simman教學系統,構建遠程網絡教學平臺并形成網上知識庫,理論與實踐培訓同時進行,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本調查顯示,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繁重(69.9%),其次是領導不重視(44.4%),說明目前養老護理人員工作任務重,政府部門要加大養老護理隊伍建設,提高養老護理隊伍素質,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根據聯合國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人口總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這個國家就?儆諶絲誒狹浠?國家。
2000年11月底,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已達1.3億 ,占總人口的10.6%,65以上老年人口已達8811萬,占人口總數的6.96%,2002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已達7.06% ,按國際標準,2000-2002年,我國己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2.2182億,占人口總數的16.15%,65歲以上老人1.4373億,占人口總數的10.47%。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增至2.84億,占人口總數的19.3 %。到204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數將增加到3.7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4.48 % ,進入老齡化高峰期[1]。2015年,我省60歲及以上人口529.47萬,占全省人口總數的14.45%,65歲及以上人口333.43萬,占人口總數的9.10%。大同朔州地區(以下簡稱同朔地區)2015年人口總數516.3萬,按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山西省老年人口比例推算,2015年同朔地區60歲以上人口可達83.38萬,65歲以上老人可達54.06萬。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及失能老人的增加,老年人預防保健、疾病護理、生活照料需求不斷增加,但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層次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發展更加緩慢。在國家最新的中高職專業目錄中,也沒有設置老年護理專業,只在護理專業下增設了一個老年護理方向,沒有明確的教學標準和完整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處于摸索階段。為更好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我校護理專業開設了養老護理方向班,但人才培養方案極不成熟。2016年,有幸將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作為一個課題,成功申報山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因此有了這次調研活動。希望通過調研為我校乃至全省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
我校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老年護理方向的畢業生主要就業面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各級各類養老機構,本次調研只涉及機構從業人員數量與質量狀況,不涉及家庭養老領域。
2 調研對象與方法
2.1 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選擇了同朔地區二級以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養老機構,發放問卷21份,回收有效問卷19份,有效回收率90.47%,其中包括4家醫院、1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家養老機構。調研對象為醫院老年病區護理部主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人、養老機構負責人或主要管理人員。
2.2 調研方法
調研采用問卷調研和訪談相結合的方法。調研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主要包括六部分:(1)醫院的等級、養老機構的性質等。(2)目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數量、學歷、性別、年齡、來源、人員穩定率等信息及對新招聘從業人員在數量、學歷、性別、年齡等方面的要求。(3)從業人員的主要工作任務。依據《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咨詢護理專家并查閱大量文獻[2-3],將養老護理工作任務列出,按照“每天做、經常做、偶爾做、幾乎不做”分4個等級,每個等級按4、3、2、1計分,統計時計算平均分,將工作任務按分數高低排序。(4)對老年護理人才主要知識能力需求。根據工作領域與學習領域轉換的原理,列出主要知識和能力,每個條目分為“掌握、了解、基本不需要”三個等級,每個等級按3、2、1計分,統計時計算平均分。(5)老年護理人才核心能力需求。核心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 分4個等級,每個等級按4、3、2、1計分,統計時計算平均分,將核心能力按分數高低排序。(6)制約養老護理機構發展的主要原因。這部分采用訪談形式,設置開放式問題,由被調查對象自由作答。
對參與調查者進行培訓,在調查前,向調查對象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意義,調查中充分解釋,確保調查對象能充分理解調查內容。
3 調研結果
3.1 當前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基本狀況
從調研中可以看出,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學歷層次低,大量的從業人員都沒有學歷,以女性為主,而且年齡偏大,流動性較大;醫院學歷層次最高,其中本科67.2%,???0.5%,穩定性最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學歷層次適中,穩定性較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醫院老年護理人員性別比例基本平衡。
3.2 老年護理人才需求狀況
所有調查對象在未來兩年希望招聘222人從事老年護理工作,其中4家醫院需要13名,10家社區衛生機構需要172名,5家養老服務機構需要37人。
在調研中還了解到,目前僅大同市城鄉就有290多家申報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按現有日照中心每家平均30張床位、護理人員與老人3:1計算,我市兩年內就需要近3000名具有康養一體護理能力的從業人員,這些人員中如果按50%為中職學歷,那么就需1500名。中職學校老年護理專業大有可為。
3.3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表3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員主要工作任務統計表
老年護理主要工作任務為生活照料、安全護理、老年人健康狀況觀察,老年人健康教育、常見病護理、給藥及藥物治療等醫療護理也是老年護理人員重要的工作任務。
3.4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才知識技能需求
表4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才常用知識技能需求統計表(前14位)
除上述內容外,老年護理工作中常用的還包括壓瘡預防與護理、熱水袋及冰袋的使用方法、常用物品消毒隔離、肌肉注射等共計57項知識與技能。
3.5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才核心能力需求
?o理核心能力指護理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主要能力,是知識、技能和態度在實踐中的有機結合[4]。
表5 同朔地區老年護理人才核心能力需求統計表
在老年護理工作中,危急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能力、老年人安全隱患防范及管理能力、與老年人溝通能力、老年人心理護理能力、老年常見病觀察與護理等非常關鍵,被視為老年護理核心能力。
4 調研結果討論
4.1 根據需求層次,培養適用人才
各類老年護理機構對人才需求層次不同,社會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對中專層次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康養一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占比為48.3%;醫院老年護理以醫療護理為主,工作技術含量高,待遇也高,工作穩定,所以要求的學歷層次最高;養老機構工作主要圍繞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工作辛苦、技術含量低、待遇低,要求的學歷層次也最低。因此,各級涉醫類院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培養不同層次的老年護理人才,以滿足不同工作場所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4.2 強化職業思想,穩定從業隊伍
老年護理人員社會認可度低,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偏低,是造成人員流失的主要原因。加之,我國養老事業剛剛起步,目前,年輕學生對這個行業發展前景信心不足,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在人才培養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化職業情感態度培養,穩定專業思想,穩定老年護理從業隊伍,提高老年護理服務水平。
【關鍵詞】 農村; 老年人; 護理需求; 就醫意向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人口老年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已成為我國政府和學者關注的重點問題[1]。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相對較弱,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他們對護理的需求也較高,所以老年人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人群,也是社區護理的重點對象[2]。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提供可及的、連續的、綜合的社區護理成為當前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3]。為深入了解中山市農村老年人對社區護理需求和就醫意向情況,為制定科學合理基層衛生服務規劃提供科學依據,筆者開展了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系統抽樣方法,選取中山市3個鎮為研究現場,每個鎮區內隨機抽取5個居(村)委。對選取的居(村)委內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在當地居住滿半年)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調查農村社區60歲及以上居民4800名,其中男2544名,占53.0%,女性2256名,占47.0%;年齡60~93歲,平均(68.42±16.21)歲;婚姻狀況:已婚者2712名,占56.5%;喪偶者989名,占20.6%,其他1099名;學歷:小學及以下2405名,占50.1%、初中學歷1704名,占35.5%、高中學歷571名,占11.9%、大專以上學歷120名,占2.5%。
1.2 方法與內容 采用問卷形式進行現場調查,調查員由社區醫務人員組成,統一培訓合格后,利用社區全科門診、居民集中座談和入戶相結合等方法對老年人,采用一對一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均為知情同意。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日常生活能力、社區護理需求、現有衛生資源利用和就醫意向等。
1.3 質量控制 根據研究目的,結合文獻設計本研究的問卷,并通過預調查修正問卷。調查前統一培訓調查員,以保證調查的一致性,并采取三級質控制度開展現場調查和問卷把關,采用雙份錄入以保證錄入的數據與問卷一致。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比較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中山市農村老年人不同護理需求的比較 中山市農村老年人對社區的護理需求較高,健康教育類護理需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健康咨詢(42.9%)、營養和飲食指導(40.0%)和服藥指導(34.6%);老年人對輔助監測類護理需求為22.3%~34.6%;在一般性護理的需求中對藥物注射的需求最高,占20.4%;在特殊治療性護理需求較低,其中需求最高的是霧化吸入,占9.0%。其中女性對心理護理、健康咨詢、體育運動指導和藥物注射的需求高于男性,而男性對血糖監測、血壓監測和霧化吸入的需求高于女性,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就醫意向情況 被調查的老年人中,有64.7%的老人患病時首選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其次是選二級醫院(占21.0%)、就近的其他醫療機構(4.9%)、市級綜合性醫院(3.9%)、私人診所或藥店(3.8%)和??漆t院(1.6%)。其中,本地戶籍和非本地戶籍老人、不同性別在老人在就醫意向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居民到社區衛生機構就診意向的主要原因分析 被調查的老年人認為,愿意首選社區衛生機構就診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距離近就診方便(占50.2%),收費公道實惠(25.5%)和服務態度好(23.2%);而不愿意首診在社區的前三位原因為設施不齊全(16.8%)、社區衛生機構人員素質不高(5.3%)和距離較遠或位置較偏僻(4.3%),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得到了迅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在社區中開展了免疫接種、婦幼保健、老年保健和慢病管理等項目,而在這些項目中,社區護理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職能,如老年慢性病防治、健康宣教、健康咨詢等。社區護理對社區疾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6]。目前國內社區護理的方式以臨床護理和家庭護理為主,內容涉及疾病護理、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養老等多個方面,對社區護士的要求較高[7]。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需要滿足更多人的基本醫療護理需求,減低衛生費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因此居家護理和自我護理就成為社區護理工作的核心。在社區護理中,完成一般性護理工作外,將疾病預防、健康行為等知識與信息快速、有效的傳遞給需要的人群,幫助其進行疾病的預防、建立健康的行為方式,已經成為社區護理工作的重點。
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隨著老年人疾病譜的改變及其健康觀念的轉變,目前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對社區健康管理相關技能的護理需求增加明顯[8-9]。本研究從健康教育類、輔助監測類、一般性護理和特殊治療性護理四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山市老年人對健康教育類護理需求和對輔助監測類護理需求較高,其中健康咨詢(42.9%)、營養和飲食指導(40.0%)、服藥指導(34.6%)、血糖監測(34.6%)和血壓監測(37.0%)的需求最大,而對一般性護理和特殊治療性護理的較低,結果提示,中山市老年人的護理需求主要在健康教育和健康技能的護理和指導上。所以,應加強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相關技能的培訓是目前農村社區護理的重點工作。
目前,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老百姓提供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0]。然而,由于我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剛起步,很多居民對其仍在了解和熟悉階段。本研究顯示,有64.7%的居民表示患病時首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他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主要原因是距離近就診方便、收費公道實惠和服務態度好。當然,研究還顯示,還有三成多的居民不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首診單位,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社區衛生機構人員素質不高、設施不齊全和醫務人員態度不好。因此,應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強硬件和軟件建設、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提高衛生服務水平,并加強對農村老年人的綜合管理是相關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最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黃莉.重慶市人口老齡化對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2]滑卉坤,康美玉,郭麗霞,等.城區居民家庭護理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10):1241-1242.
[3]邱勝軍,錢坤,胡明勤,等.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及其發展趨勢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924-926.
[4]沈春妹.社區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效果[J].護理雜志,2011,28(5A):72-74.
[5]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及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6,21(15):69-74.
[6]劉臘梅,周蘭妹,張振香.上海市老年人照顧者社區護理需求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2936-2939.
[7]張靜偉,姜麗萍.國際社區護理體系對我國社區護理開展的借鑒作用及啟示[J].中國全科醫學雜志,2008,1257-1258.
[8]黃議,鄧仁麗,朱明蘭.遵義市兩城區老年人對社區護理服務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4):995-996.
[9] Ingram M,Sabo S,Roth munity health workers and community advocacy:addressing health disparities[J].J Comm Health,2008,33(6):417-424.
關鍵詞:老年;家庭護理;人口老年化
隨著人口老齡化,衛生壓力日益增加,家庭護理由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國外老年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老年家庭護理發展現狀等,為廣大護理同仁研究老年家庭護理提供借鑒。
1 家庭護理的定義
對于家庭護理的定義,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定義。國外對家庭護理的定義的闡述有以下幾種觀點:Wright等認為家庭護理是運用護理程序對整個家庭及其亞系統中處于不同健康水平的成員提供專業性護理服務,以促進家庭系統及其成員達到最佳健康水平。2006年,國際訪視護理權威雜志《Home Healthcare Nurse))認為,家庭護理是"發生在家庭環境中的、訪視人員與客戶或家庭之間的互動過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戶健康狀況,并協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區衛生資源,增強自理能力"。
2 國外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研究
在西方發達國家,家庭護理已成為國家衛生保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獨立、完善的家庭護理服務系統。國外非常重視家庭護理評估系統的研究,研制出各種護理需求評估工具,以確保家庭護理服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
2.1美國的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 美國用于家庭護理的評估工具沒有統一標準,家庭護理機構多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工具進行家庭護理服務需求評估。目前,美國比較常用的評估工具主要有服務與資源評估問卷、家庭衛生保健分類系統、效果評估量表等。美國杜克大學研制的服務與資源評估問卷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綜合評估工具,家庭護理機構根據問卷評估得出老年人健康功能狀況制定護理計劃。
2.2澳大利亞的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 澳大利亞老年人是家庭護理的主要顧客,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多適用于老年人群。需求評估工作由專門的老年護理評估小組組織實施。最常用的工具是老年護理服務申請與審批表[2]。
2.3英國的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 在英國申請家庭護理服務,首先需接受需求評估。據報道,社區衛生服務申請者70%來自出院患者,30%來自老人直接申請[3]。英國政府近年來探索出新的需求評估體系,slater,Mccormack[4]根據老年人護理評估工具和2001年國家衛生部制定的評估標準,創建了一套較為完整、覆蓋面更廣的護理需求評估工具。
3 國外老年家庭護理發展現狀
3.1老年家庭護理的背景 至2050年,全世界約有91.6%的國家或地區將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這就是說,世界各國即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如社會保障、養老、醫療、老年護理等方面的問題與壓力。而老年家庭護理,具有其優勢,較好的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3.2國外老年家庭護理現狀 美國老年家庭護理現狀:據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5]表明,目前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2%,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20%,這大大增加了對基礎醫療服務的需求。約有75%的體弱或殘障老人是在家中或在社區中被家人或其他非正式護理者照顧[7]。在美國為居家老人提供護理的人員種類較多,根據是否接受過專門訓練可分為:非正規和正規護理人員。在美國,非正規護理人員提供的基本照料占全部服務數量的絕大部分[6],并且在其他類型的服務中,如醫療護理、感情支持、社會交往等方面也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家庭護理服務付費方式美國醫療費用來源主要有3種,分別為公共第三方、私人第三方、老年人及其家庭,其中公共第三方是家庭護理費用的主要來源。
3.3澳大利亞老年家庭護理現狀 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以及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不斷提高,澳大利亞需要護理的老齡人越來越多。澳大利亞《1997老年護理法》在家庭及社區養老護理制度中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其中澳大利亞老齡人口的住家護理就是其中之一,這項計劃的設計和實施其目的是為了強化老年人社區護理,創造更好的社會認同性并且對整個澳大利亞社會的老年護理服務人員提供支持,此外也對護理人員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
3.4英國老年家庭護理現狀 家庭護理成為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發達國家的基本衛生保健政策。目前.正式的或非止式的老年人家庭護理服務需求呈上升趨勢。家庭護理服務的類型和服務水平根據服務性質的小同可分為:①個人照護,如穿衣、洗漱、人廁、進食、備餐、輔助活動等;②家務援助.如打掃衛生、購物、鋪床、洗燙等;③醫療服務.如換藥、藥物治療等。根據家庭護理服務收費殛成本預算收費模式地方政府的杜會服務部門有義務盡快滿足經評估符合標準的中請者的需求。申請者一旦獲得護理服務,就將承擔一定的照護費。申請者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在需求評估中已有明確記錄,而政府所提供的服務與其支付能力相匹配。
4 小結
隨著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老齡化加劇所帶來的對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我國老年家庭護理相對滯后,在今后的工作中應不斷探索學習國外先進的護理理念,促進我國老年家庭護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友燕.王志紅.國內外家庭護理需求評估工具的研究現狀與啟示[J].護理管理雜志2006,6(5):27.
[2]張晴晴.澳大利亞老年護理保障制度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
[3]Konina K.Sally B.David B,et al.Mapping care pathways for the elderly[J].Journal of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005,19(1):57-72.
[4]Slater P,Mceormack B.Determining older people's needs for care by Registered Nurses:the Nursing Needs Assessment T001[J].Joum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52(6):601-608.
[5]陳京立,曾曉雯,李玉玲..美國護理領域面臨的四大熱點問題[J].中華護理雜志,2006,4 1(5):474.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護理級別是否與護理服務需求一致,為照護老年人提供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方法將153例等級護理老年人分別按醫囑護理分級、標準護理分級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分為一般照顧護理(自理)、半照顧護理(介助)、全照顧護理(介護)三級,比較不同分級法的差異。結果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均P<0·01),后兩者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醫囑分級法較老年人實際需求較遠,改進措施除增加醫護人員和改善相關條件外,可將Barthel指數分級法作為標準分級的補充來替代醫囑分級法,以盡可能滿足老年人需求。
養老機構中,分級護理由醫生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結合其家屬及養老機構行政人員的意見后制定,以醫囑的形式下達,由護工提供護理服務。因此,此護理分級方法受到醫生主觀因素和外界客觀因素的雙重影響。為了解其是否與“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相適應,并探討較為準確的護理分級評定方法,筆者于2005年5月對廣州市2所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方法和內容進行了調查,同時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方法對老年人進行了評估和量化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廣州市2所養老機構中的等級護理老年人153例(排除年齡<60歲、語言交流障礙、神志不清及特護老年人),其中男51例、女102例,年齡60~102歲,平均80·2歲。
1.2方法
1.2.1護理分級根據文獻[1-2]將老年人護理分為3個等級:①一般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尚好,個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者,提供一般照顧護理服務,定為自理。②半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一般,功能減退,活動受限,個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喪失者,提供半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助。③全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功能活動障礙或減退,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專人照顧護理者,提供全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護。
1.2.2護理級別的評定方法2所養老機構現行分級護理資料從其主管業務的行政人員處取得,由筆者和4位經培訓的大三護理本科學生對選取對象的當日醫囑的照護級別(自理、介助及介護)進行登記(醫囑護理分級)。然后,根據《廣州市托老服務工作守則》[1]、《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中的護理分級依據[2],評估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即自理、介助、介護(標準護理分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3],對老年人進行分級,Barthel指數計分≤40分為介護,41~60分為介助,>60分為自理。
1.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輸入計算機,邏輯檢錯后采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3種護理分級方法評估結果,見表1。
表1示,醫囑分級與標準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χ2=10·95、20·43,均P<0·01,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后兩者比較,χ2=1·97,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討論
分級護理是護理工作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4]。養老機構中護理分級制度明確規定了各級護理級別的依據和護理要求,對養老機構中護理工作以及管理起著規范性的作用。因此,落實分級護理制度是規范指導護工的護理工作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有力保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囑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及標準護理分級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均P<0·01),而Barthel指數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可見,醫囑分級與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與在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劃分由醫生、行政人員及老年人家屬共同參與有關。調查中發現,醫生的人員配備遠低于實際需求,從而導致老年人的病情變化難以得到及時的監測與治療,老年人的護理等級也就很難根據其實際需求來調整;由于不同的護理等級的收費也有所不同及家屬的參與,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何種護理等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的經濟狀況及其家屬的意愿。除此以外,負責執行護理工作的護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當護理級別與老年人自理能力有差異時,只能簡單機械的執行,使得需要調整護理等級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最恰當的照顧。
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為依據的標準護理分級,雖能體現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為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但我國養老機構劃分老年人護理等級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2001年才出臺,且全國各地大都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各自制定護理等級及護理內容,至今許多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
Barthel指數分級法是被國際上公認的ADL評定方法之一,它評定簡單、可信度及靈敏度高,是臨床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ADL評定方法之一[5]。臨床上對于護理分級差異性分析,大都采用了中文版Bar-thel指數分級法[4-6],它不僅可以用來評定治療前后的功能狀況,而且可以預測治療結果及預后,體現需要護理程度。本組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數計分法對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分級,其結果與標準護理分級評估結果一致,而其評定更簡單。因此,Barthel指數適用于我國的老年人,可用于評定其功能的高低。
綜上所述,不同護理分級方法之間存在差異,尤其是醫囑分級較老年人實際需求相差較遠,因而建議將Barthel指數分級作為現行標準護理分級的補充內容,以完善現行標準護理分級制度,同時應借鑒發達國家“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護理的經驗[7],針對老年人的個性差異和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護理設施和護理方式,以充分體現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參考文獻:
[1]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托老機構照顧護理分級標準及護理內容[S].粵發[2000]2號,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MZ008-2001)[S].民發[2001]24號,2001.
[3]南登昆.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3-44.
[4]王淑琴,劉雁梅,湯紅梅,等.軍隊醫院病人分級護理差異性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6):51-52.
[5]顧敏,顧旭,姚云海,等.早期康復治療對手外傷患者Barthel指數影響探討[J].現代康復,2000,4(1):34-35.
論文關鍵詞:老年人 養老機構 分級護理 差異性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護理級別是否與護理服務需求一致,為照護老年人提供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方法將153例等級護理老年人分別按醫囑護理分級、標準護理分級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分為一般照顧護理(自理)、半照顧護理(介助)、全照顧護理(介護)三級,比較不同分級法的差異。結果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均P0·05)。結論醫囑分級法較老年人實際需求較遠,改進措施除增加醫護人員和改善相關條件外,可將Barthel指數分級法作為標準分級的補充來替代醫囑分級法,以盡可能滿足老年人需求。
養老機構中,分級護理由醫生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結合其家屬及養老機構行政人員的意見后制定,以醫囑的形式下達,由護工提供護理服務。因此,此護理分級方法受到醫生主觀因素和外界客觀因素的雙重影響。為了解其是否與“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相適應,并探討較為準確的護理分級評定方法,筆者于2005年5月對廣州市2所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方法和內容進行了調查,同時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方法對老年人進行了評估和量化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廣州市2所養老機構中的等級護理老年人153例(排除年齡
1.2 方法
1.2.1 護理分級 根據文獻[1-2]將老年人護理分為3個等級:①一般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尚好,個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者,提供一般照顧護理服務,定為自理。②半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一般,功能減退,活動受限,個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喪失者,提供半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助。③全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功能活動障礙或減退,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專人照顧護理者,提供全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護。
1.2.2 護理級別的評定方法 2所養老機構現行分級護理資料從其主管業務的行政人員處取得,由筆者和4位經培訓的大三護理本科學生對選取對象的當日醫囑的照護級別(自理、介助及介護)進行登記(醫囑護理分級)。然后,根據《廣州市托老服務工作守則》[1]、《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中的護理分級依據[2],評估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即自理、介助、介護(標準護理分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3],對老年人進行分級,Barthel指數計分≤40分為介護,41~60分為介助,>60分為自理。
1.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輸入計算機,邏輯檢錯后采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3種護理分級方法評估結果,見表1。
表1示,醫囑分級與標準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χ2=10·95、20·43,均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 討論
分級護理是護理工作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4]。養老機構中護理分級制度明確規定了各級護理級別的依據和護理要求,對養老機構中護理工作以及管理起著規范性的作用。因此,落實分級護理制度是規范指導護工的護理工作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有力保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囑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及標準護理分級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均P0·05)??梢?,醫囑分級與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與在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劃分由醫生、行政人員及老年人家屬共同參與有關。調查中發現,醫生的人員配備遠低于實際需求,從而導致老年人的病情變化難以得到及時的監測與治療,老年人的護理等級也就很難根據其實際需求來調整;由于不同的護理等級的收費也有所不同及家屬的參與,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何種護理等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的經濟狀況及其家屬的意愿。除此以外,負責執行護理工作的護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當護理級別與老年人自理能力有差異時,只能簡單機械的執行,使得需要調整護理等級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最恰當的照顧。
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為依據的標準護理分級,雖能體現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為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但我國養老機構劃分老年人護理等級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2001年才出臺,且全國各地大都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各自制定護理等級及護理內容,至今許多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
Barthel指數分級法是被國際上公認的ADL評定方法之一,它評定簡單、可信度及靈敏度高,是臨床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ADL評定方法之一[5]。臨床上對于護理分級差異性分析,大都采用了中文版Bar-thel指數分級法[4-6],它不僅可以用來評定治療前后的功能狀況,而且可以預測治療結果及預后,體現需要護理程度。本組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數計分法對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分級,其結果與標準護理分級評估結果一致,而其評定更簡單。因此,Barthel指數適用于我國的老年人,可用于評定其功能的高低。
綜上所述,不同護理分級方法之間存在差異,尤其是醫囑分級較老年人實際需求相差較遠,因而建議將Barthel指數分級作為現行標準護理分級的補充內容,以完善現行標準護理分級制度,同時應借鑒發達國家“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護理的經驗[7],針對老年人的個性差異和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護理設施和護理方式,以充分體現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參考文獻:
[1] 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托老機構照顧護理分級標準及護理內容[S].粵發[2000]2號,200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MZ008-2001)[S].民發[2001]24號,2001.
[3] 南登昆.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3-44.
[4] 王淑琴,劉雁梅,湯紅梅,等.軍隊醫院病人分級護理差異性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6):51-52.
[5] 顧敏,顧旭,姚云海,等.早期康復治療對手外傷患者Barthel指數影響探討[J].現代康復,2000,4(1):34-35.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老年社區護理;護理需求;護理教育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成為許多國家人口發展的共同趨勢,我國也面臨著老齡化“銀色浪潮”的沖擊。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統計1,1990年以來,我國老齡化人口以每年3.32%的速度增長,2000年全國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占總人口的10.09%,全國開始進人老齡化社會;2011年江蘇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258.81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7.00%,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14.5%,老齡化程度位居全國第三,成為老齡化進程最快的省份之一。據預測,到2025年我省老年人口將上升到20%,可謂“超老年型”,老年人口的比重將在2040—2050年達到25.5%,屆時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江蘇省老齡化呈現基數大、高齡化、空巢多、留守老人比例高等特點,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發生慢性病和體力衰竭的危險年齡段,加上老年人社會角色的改變和適應能力的降低,出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健康問題,老年護理成為衛生事業的一大難題。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和老人居家養老的心愿迫切需要社會性的服務機構和組織承擔起養老的責任,老年社區護理服務成為新的焦點。
1 老年社區護理工作面臨的難題
1.1 衛生服務模式的改變增強了護理工作的作用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使衛生服務模式從傳統生物醫學的醫療救治逐步轉向對衛生服務對象(包括健康人)身體—心理—社會的全面照顧,包括保健、康復、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等,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不再僅僅作為醫生的助手,而將與醫生、藥師等其他技術人員一樣,成為整個醫療保健隊伍中的重要一員,共同承擔醫療保健任務。護理服務對象也從原來單純照顧生病的人,擴展到整個人群;工作領域從醫院擴大到社區;研究范圍從單純地研究對疾病的護理擴展到所有影響人的健康的領域。
1.2 護理人員的匱乏使老年社區護理面臨嚴峻考驗 衛生主管部門的權威數據表明2,2011年我國每千人口注冊護士1.89人,遠低于發達國家6.25人的平均水平,醫護比1:0.79,與衛生部2015年醫護比1:1的發展目標相差甚遠。目前,世界醫護比平均比例為1:2.7,亞洲平均醫護比大于1:2,我國香港地區、英國、泰國、德國以及日本等都超過了1:4,芬蘭、挪威、加拿大等國家甚至超過了1:6。護理人員整體情況姑且如此,老年社區護理人員情況則更不容樂觀。目前江蘇省社區護理人才量、質嚴重欠缺,至2011年底,注冊護士約14萬人,社區護士僅占3%,在社區衛生機構中,醫護比約為l:0.346,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2—4)。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雖達到60%,但絕大部分集中在三級綜合醫院,社區護士普遍年齡偏大、學歷較低、知識老化、社區護理知識匱乏,難以適應新時期的由單純護理治療服務向整體護理模式的轉變。
1.3 老年知識的教育和訓練不足制約老年社區護理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逐步提高,要求護士的職責從傳統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轉向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精神關懷、心理慰藉。我國目前的護理教育,培養的護士大多只適用于一般普通護理崗位(群),如內科護士、外科護士,而對于社區護士,缺乏專業的專科培訓。不少發達國家已采取相應措施:北歐,老年護理人員多為本科以上,畢業后須接受一年以上的社區護理??朴柧殻幻绹?,早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老年護理專業,護理人員須經相關培訓并通過認證考試;日本,高等醫學院校普遍設有社區護理和老年護理專業,學員須通過相應的資格考試3。然而,我省的老年社區護理專業性教育遠遠沒有成熟,如護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沒有充分考慮老齡化和護理角色多元化帶來的護理需求的變化,導致知識傳授與工作實際嚴重脫節;相當數量的護理教師和臨床帶教老師未經正規的老年護理培訓;重護理理論、輕護理實踐,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等,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礙了老年護理教育的發展,導致老年護理實踐技能不足,不能滿足廣大社區對老年護理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
1.4 社區護理工作不盡人意 調查表明,老年護理的需求占社區護理的70%,城市老人的護理需求率高達50%以上。但目前,老年社區護理工作的現狀離老年人的要求還相距較遠,一是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忽視了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雖然開設了不少家庭病房,但主要針對患者,其系統性和規范性不夠完善;二是以大中醫院為中心,忽視了基層老年衛生保健工作。表現在社區老年衛生服務方面,沒有健全的衛生服務體系。據調查,超過20%的老年人希望社區提供日間照料服務,而目前實際能提供的服務與老人的需求相差4—5倍。50%的老年人因為社區服務機構在醫療條件、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而表示不愿接受其提供的服務。
2 人口老齡化的護理需求現狀
2.1 身體護理需求 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竭,各臟器組織逐漸衰退,其功能普遍降低,如因缺鈣導致骨質疏松而引起的骨折以及腰、肩、膝的不適;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的病變;胃腸功能退化引起的便秘等。諸如癥狀均需要有良好的治療與護理。根據全省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4,6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重要臟器疾病的僅占20%—25%,74%以上患有各種慢性病。影響我省老年人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為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病、惡性腫瘤。此外,便秘、老年癡呆、白內障等非致命性疾病也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2.2 心理護理需求 老年人的情緒紛繁復雜,常見不健康的心理精神狀態有3種:
2.2.1 孤獨失落感 孤獨、寂寞、失落是老年期最常見的心理特征。老年人由于神經抑制高于興奮,喜歡在安靜環境中生活,患病后更加明顯,嚴重可產生憂郁癥。
2.2.2 憂慮抑郁感 老年人從幾十年繁忙的工作到退休,這種社會角色的突然轉變會使他們心理上一時難以適應,從而產生心煩、懷舊的心理,覺得事事不如愿。
2.2.3 煩躁易怒,情緒改變 老年人情緒體驗的強度和持久性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弱5,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易興奮、激動,易發火,喜歡嘮叨,與人爭論等。
2.3 社會護理需求 老年人在社會角色方面,面臨著從以工作為中心的職業角色,過渡為以家庭為中心的閑暇角色,社會交往范圍變窄、收入減少,以往的社會地位改變。隨著人口高齡化、家庭的空巢化和小型化及社會流動頻繁,“三代同堂”式的傳統家庭越來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結構愈加明顯,空巢老人的比例還將進一步增加。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失去全方位養老的功能,越來越多的老人的生活照料將依賴于社會性的服務機構和組織,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將肩負起養老的重擔。
3 老年社區護理教育的現狀
3.1 專業規范教材缺乏 傳統老年社區護理教學只是在臨床護理教學的基礎上,簡單的增設《老年護理》、《社區護理》等課程,學習內容不明確。目前,江蘇省大專院校還沒有統一的老年社區護理專業規范教材,內容的選取沒有統一的標準,更沒有建立統一的知識評價體系,使得老年社區護理的教學內容處在不確定的狀態。
3.2 教師認知局限 老年社區護理與臨床護理在服務理念、服務范圍、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老年社區護理教師多接受臨床思維模式的教育6,大多未接受正規的老年社區護理系統培訓,思想觀念未發生根本轉變,這是目前制約老年社區護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3.3 學生實踐經驗不足 目前我省各大專院校院的護理實習生更多的是到綜合性醫院實習,僅在實習階段安排1—2周的社區實習,知識傳授與工作實際嚴重脫節,社區實踐經驗缺乏,學生普遍未能認識和理解社區老年護理的真正內涵。
3.4 社區護理缺乏吸引力 對2009—2011年護理專業15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92.3%的畢業生選擇到綜合性大醫院就業;2.0%的畢業生選擇轉行;5.7%的畢業生考慮如不能進綜合性大醫院,選擇到一級衛生院??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也影響了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發展,這也是社區護理教育很薄弱的一環。
4 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高等護理教育應對
4.1 確定培養目標 老年社區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單純的醫療護理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護理的需要,當今的老年社區護理人員不僅需要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術,還需有足夠的人文、心理學、社會學知識,對人際溝通能力、管理協調能力、職業道德、奉獻精神等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老年社區護理隊伍不僅是專業護理人員,還包括護工、志愿人員、家庭照料者等。這些人也承擔著大量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疾病的護理,但是這部分人中的大多數缺乏從事老年照料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對他們必須進行必要的培訓,如采取崗前教育、崗中帶教、崗后考核的方法。但加強護理隊伍建設,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制度,規范護理行為,保證護理質量。
4.2 完善課程結構 護理教育需改變以往偏重于教師“教”的傳統,注重教學與實踐相銜接,重視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和特點,合理設置課程,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對必修課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整合,選修課以專業對技能和知識的需求為依據,開設老年心理學、老年倫理學、老年康復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滿足老年人對高等護理人才的需要。
4.3 依托基層社區開展社區護理實踐 建立社區護理基地,促進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有利于組織學生深人社區開展各項衛生保健服務工作,在促使居民的衛生保健意識及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時,使學生的社區衛生服務意識及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受到雙贏的效果。也可以依托家庭病床,積極組織學生深入開展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有針對性地運用于實踐中。
5 展 望
中國的人口政策、經濟條件等因素決定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及老齡人口比重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我國老年護理的狀況無論是從護理專業在整個衛生領域的位置,還是從今后護理專業在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來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專業護理人才量、質不足,勢必影響老年護理的內容和質量。面對我省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護理教育應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出適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具備多元化護理角色的專業老年社區護理人才,為深化居家養老的內涵貢獻一份力量,為老人的健康提供量的支撐和質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張曉青.新世紀以來人口老齡化研究的新動向,人口與發展,2009,15(3):101—108.
[2] 張楠,李偉.淺議我國城市社區老年護理的發展與完善[J].衛生經濟研究,2010(3):22—24.
[3] 林小萍,林保萍.老年人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9,7(4):93—94.
[4] 張娜,蔣銀芬.離職護理教育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0,9(2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