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15:29: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子稅務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稅務管理;稅收數據;電子信息化;稅收工作
前言
當下,正是我國建設全方位稅務服務系統的關鍵時期,“金稅三期”——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對此提出了明確發展目標,即“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直觀闡述了我國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下文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論述。
一、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目前,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內容主要以“金稅三期”為中心展開,其中“一個平臺”,即指要構建一個包含了網絡硬件和根底軟件的、統一的技術根底平臺,包括硬件設備平臺和電子稅務應用組件平臺等,以實現“掩蓋總局和國地稅各級,并與其他職能部門網絡互通”的總目標。“兩級處理”,即指依托前述技術根底平臺,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行并完成稅務系統數據信息在總局和省級稅局的集中處置,以實現“分離各地級稅務的實踐狀況,構建以總局、省稅局兩級數據共融的處置中心”的建設目標。“三個掩蓋”,即指系統功能覆蓋全部稅種、稅收工作的重要環節,依托互聯網實現各級國稅局、地稅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網絡互通,從而切實推進電子信息技術在全國稅務系統得到普遍應用,確保稅務工作的便利性、規范性高效性。而“四個系統”是指征收管理系統、行政管理系統、外部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其中,征收管理系統主要負責稅收業務;行政信息系統主要負責稅務系統內部行政管理事務;外部信息系統主要負責與納稅人交流和提供相關稅務服務;決策支持系統則主要負責向各級稅務機關進行稅收經濟剖析,提供監控和預測等稅務決策。以此四位一體,最大限度滿足當前稅務工作多層面、全方位的應用需求。
二、全面推進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一)推進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對稅收工作的要求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高。電子信息化管理有效改變了傳統稅務管理模式和稽查手段,不僅有助于提高稅收業務的完成效率,還能在更大范圍內獲取可靠稅收信息,使得稅收數據價值提升,為相關部門實現科學決策提供了直觀的參考依據。(二)推進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稅務服務效率。社會的進步使得人們對公共部門的服務要求愈來愈高。電子信息化管理使得稅收服務始終以維護納稅人權益為出發點,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大眾對稅務工作的合理需求,從而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營造良好的征稅與納稅環境。(三)推進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稅收管理成本。電子信息化管理使得稅務工作由原來的粗放型逐漸走向精細化,不僅減少了稅務管理與征收成本支出,還在不同程度上細化和拓寬了稅收服務的方式。而這一優勢,也使得國家財政支出相應降低,國家政府能夠有了更多的資金能夠投入社會基礎建設,為廣大納稅人提供更多公共服務。
三、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
基于當前現狀與形勢分析,我國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將在保持當前穩定運轉的前提下,朝著以下方向發展:(一)稅收征管業務將逐漸走向“流程化”。當前,我國稅收工作已經建成并形成了以互聯網及其設備為平臺,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工作基礎的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稅收征管體系。但是,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當下,這一稅收征管體系在實踐中也逐漸顯露出一些的弊端,因此,為實現發展、突破、不斷躍上新臺階的整體目標,稅收管理體系就必須打破現有條件下的以手工作業為基準而設置的舊的征管流程,建立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的新的稅務電子信息征管體系,以順應稅收信息化建設的飛躍發展,從而推動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二)面相大眾的納稅服務將逐漸實現“高效化”。電子信息化管理不僅是作用于稅務系統,在各行業領域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因而,推進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不僅是適應當前稅收業務的舉措,也是改善納稅服務、提高稅收效率的必由之路。對此,在建設與完善現代化稅務管理體系的進程中,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將立足于制度建設、制度創新的基礎上,依托于電子信息技術,進一步豐富、創新稅收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將促使納稅服務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并逐步形成集合新型、高效、立體、全方位于一體的納稅服務新機制。(三)職能部門的稅務信息將逐步實現資源“共享化”。當下,各稅務職能部門所掌握的相關稅務信息資料等仍然未能全面實現互通與共享,在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一個平臺,兩級處理,三個覆蓋,四個系統”整體目標的引導下,我國稅務信息資源將逐步打通各個關節。同時,在相關稅收法律的規定與制度政策的簇擁下,涉稅信息職能部門也將更為積極、主動地提供涉稅信息;而且,隨著各地政府“電子政務數據中心”以及各地國稅、地稅部門共管戶信息庫的建成,相關職能部門也將逐步實現對稅收數據的及時交換、比對、分析和預警,發揮合力,共同推進整個稅務系統業務與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的發展與變化,近年來稅務部門不斷革新思路、創新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實現了稅務電子信息化管理,有效解決了因稅源流動性加強、納稅人業務范圍和經營方式變化等對稅務管理工作發起的挑戰。因此,為進一步適應時代與社會需求,稅收業務主管部門應重視并深化稅收信息化建設,以切實提升我國稅務管理效率,使稅收業各項務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及群眾。
參考文獻:
[1]梁裕恒,梁志剛,周逸飛.“互聯網+”對稅務信息化發展趨勢的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4):113-114.
[2]林寅寅.我國稅收信息化建設思路研究[J].經濟期刊,2015(9):198-198.
[3]於舟,楊慧敏,張歡,等."互聯網+"時代下的稅務管理模式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31):27-28.
[4]李傳玉.深化涉稅數據資源運用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稅務,2015(3):29-30.
[關鍵詞]稅務 電子政務建設 服務型政府
一、電子政務對稅務部門建設現代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意義
1.電子政務適應了稅務部門提高辦事效率,進行科學決策的需求。
稅務部門是社會經濟信息資源的主要擁有者,在政府職能轉型過程中,要求稅務行政更加透明,對建設廉潔、勤政、高效稅務部門,提高辦事效率,進行科學決策管理和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將經濟熱點、難點以及行業、地區發展重點等各類涉稅信息及時、準確地匯集起來,形成決策支持的可靠依據,顯得越來越重要。
2.電子政務適應了稅務部門面向公眾服務的需求。
為適應稅務部門從執法管理型向納稅服務型轉變,以及在新形勢下政務公開的需要,稅務部門與納稅人的互動服務必將日益增長,例如簡化各類申報、申請的審批程序,網上辦稅服務廳、涉稅信息、納稅人滿意度調查、投訴與監督等面向納稅人服務的需求
3.電子政務適應了稅務部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
政府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經濟信息資源,加快稅務電子政務建設,做好信息資源的開發是保證稅務政務公開、提高政府運行效率、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的建設基礎是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配置和開發利用,稅務部門在加快重點數據庫建設的同時,將電子政務建設與業務整合進程相適應,才能更好地滿足各類稅收管理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的需求。
4.電子政務適應了稅務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的需求。
隨著政府職能向管理服務型轉變,要求政府部門減少管理層次、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加強政府與公眾(包括企業)的互動,信息共享的廣度和深度必然不斷增強。作為政府經濟管理的核心部門,稅務部門需要交換信息的主要部門就涉及工商、財政、海關、國庫、公安、其他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等很多。
二、稅務部門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應重點把握的幾個問題
1.改變思想觀念,把握稅務電子政務的核心。
稅務電子政務的核心是“稅務”,電子僅僅是手段。目前,我國許多地區的稅務部門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還普遍存在對信息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夠,“重建設、輕維護”、“重硬件、輕軟件”等問題。若要保證信息化的一體、高效,前提是要梳理出一體化的業務流程,然后再有計劃地逐步將業務流程以信息化的方式加以實現。由于我國稅務系統垂直管理的特點,統一規范的稅務工作模式是有可能做到的。
2.尊重客觀規律,用科學方法論作指導。
稅務電子政務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推進稅務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電子政務建設內在規律的一些問題。一是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和科學的工程管理架構,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實施的有效性、工程風險的可控性。二是推動立法與電子政務建設相配套,為稅務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三是樹立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在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設計、實踐運用、成效評估等方面全面考慮“顧客”的滿意程度。四是稅務信息化建設必須以科學規劃為基礎,充分評估業務需求的實現邊界和技術的滿足能力,保證信息技術與業務管理變革的有序推進。
3.順應發展潮流,正視電子政務對稅務部門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
當前,順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加快稅務組織制度變革,關鍵要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要推進稅務系統組織機構的扁平化,將業務管理權提升到數據集中層,逐步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機構,使依托于信息優勢的決策組織高端化和集中化,使執行組織基層化和分散化。另一方面要重組業務流程。圍繞業務行為的增值能力對稅務管理組織體系進行再分析,對征管業務流程進行再設計,全面優化稅務機構功能結構和資源配置,重新設計征收、服務、管理、評估、調查、稽查、救濟等稅務機構,并輔之以納稅戶規模、管轄地域范圍、征管業務專業化等設計指標,建構一套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相適應的稅務管理組織體系和業務模式。
4.建立科學機制,建設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隊伍。
高效的稅務電子政務建設離不開專業計算機技術人才。稅務系統缺乏吸引社會上高級技術人員的軟、硬件環境,目前稅務系統高層次的稅收信息技術人才捉襟見肘。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打破傳統的管人、用人模式,要體現信息化考核指標體系的科學、公平、公正,發現能力、利用能力、開發能力,把每個人的能力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形成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科學的氛圍,提高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5.加強部門橫向聯系,提高數據應用水平。
稅務電子政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個社會綜合治稅環境緊密聯系。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發達的信用體系,社會化服務機構健全、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緊密協作,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嚴密、系統的稅源監控體系。在發達國家的這一社會化監控體系下,稅務管理己不僅僅是狹義上的稅務部門的工作職能,而是己經外延擴大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義務。
三、結語
稅務機關借助電子政務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管理水平,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范圍和深度,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極大促進了政府績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志紅.談電子政務建設對政府績效的促進作用.《電子政務》[J].2008(1)
[2]吳聲功.服務型政府的構建[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3
一、電子商務背景下稅收問題
(一)稅制要素問題
在納稅主體方面,傳統商務貿易具備明確的交易雙方,而在電子商務貿易中, 雙方隱藏了真實身份,以致無法確認納稅主體,此時部分企業則很可能通過改變 納稅主體身份,來達到避稅目的。在納稅對象方面,傳統商務貿易以實物形式進 行,明確納稅對象。而電子商務通常以數字化信息存在,無法有效確認納稅對象 的具體性質,沒有明確的征稅范圍[1]。在納稅環節方面,傳統商務流通過程中存 在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而電子商務貿易直接將商品由生產者傳達至消費者, 減少了中間環節,對傳統的流轉稅稅制產生了較大沖突,且電子加密更是加大了 征稅難度。在納稅地點方面,傳統商務貿易貨物起運地在中國境內的則具備納稅 義務,而電子商務的納稅地點并不固定,無法有效確定具體貨源。在納稅期限方 面,傳統商務主要以銷售貨物發票時間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而電子商務不存 在紙質發票,以致無法有效確定時間,由此當前的納稅期限并不適用于電子商務。
(二)征管問題
首先是稅務登記問題,目前稅收管理的關鍵環節便是稅務登記制度,但由于 很多電子商務組織并未在工商局及稅務機構注冊登記,以致稅收管理無法發揮實 效。電子商務主要依托互聯網存在,其本質依然屬于經營行為,但當前我國工商、 稅收法律等方面并未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及納稅申報的相關內容。其次是賬簿與憑 證管理問題,電子商務具備無紙化經營特征,電子數據信息代替了以往合同、發票以及賬簿等傳統的紙質憑證。但這些電子數據已被篡改,以致稅收管理失去了原有憑證基礎,無法獲得真實有效的憑證信息,加大了稅務機關的納稅難度。最后是扣代繳與代收代繳問題,傳統銷售模式主要包括生產、銷售等環節,稅收管 理通過中間商獲得稅務信息,即中間商屬于代繳代扣等稅收制度的基礎因素。而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背景下,中介機構的作用被不斷削減,對傳統代扣代繳及代收 代繳的稅務征收方式產生了巨大沖擊。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保證稅收的措施
(一)對電子商務交易行為制定優惠政策
我國可以對電子商務制定一定時期的免稅期,有效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并為稅收征管工作提供足夠的技術準備時間。目前,在電子商務方面,我國并未 建立健全可行的配套法律制度,也沒有成立既熟悉稅收政策又具備電子商務知識 的綜合稅務管理隊伍。由電子商務貿易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全球電子商務不會對 我國的稅收制度產生沖擊,且由于電子商務也涉及實物交易,因此依然可以實行 海關管理,對網絡數字化產品依然可以采取征稅措施[2]。
(二)制定稅收征管政策及措施
電子商務交易具備虛擬化特點,這也使得其不受時間、空間等因素限制。但 在實際交易過程中,交易的虛擬化不會減輕交易期間人、錢、物產生的影響。同 時,在電子商務的流通環節中,資金流屬于最為關鍵的環節,對此在制定電子商 務稅收政策時,應重點關注涉及錢財的環節,針對性的制定稅收管理制度。除此 之外,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方面也需要采用更為先 進可行的現代化管理手段。
(三)重視各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動態
我國在制定電子商務相關稅收政策時,必須實現國內外電子商務稅制的協調 性,做到與國際電子商務示范法相一致。同時,還應廣泛收集電子商務稅收方面 的政策文件,在分析國際電子商務立法趨勢的基礎上,吸取有利因素,從而促進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深入發展。
(四)建立高素質的電子商務稅務隊伍
為了有效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及稅收征管要求,我國應盡早建立統一完善的 現代化網絡稅收征管制度,運行創新性的稅務信息系統與管理體系,形成新型的 稅收管理模式,從而加快稅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比如企業可以與金融機構、 3 工商機構以及稅務機構建立信息共享網絡體系,有效監控管理企業的生產及交易 活動。同時,企業還應重視稅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確保專業稅務人員掌握更 多的網絡信息技術,熟悉具體的稅收征管流程。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主要是指Internet網絡),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的活動。實質上,電子商務并未改變“商品(勞務)貨幣一商品(勞務)”這一商品(勞務)貿易的本質,只是改變了傳統的交易形式,提高了貿易的效率,使商品勞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空間概念得到全球化的拓展。從資金流方面看,電子商務和傳統貿易一樣,同樣涉及到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而資金流則是據以課稅的重要依據。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的稅收征管困難
1.電子商務的商品數字化的特點導致稅種,稅率確認困難。在傳統貿易中,商品、勞務、特許權容易區分,因此多數國家(包括中國)的稅法和國際稅收協定對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適用稅種、稅率均有不同的規定。然而,通過因特網傳送數字化商品、進行在線交易,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的具體信息,因此對交易性質及適用稅種稅率難以確認。
2.電子商務交易隱蔽流動的特點導致稅源控制管理困難。在傳統交易的情況下,經營者一般都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或住所,而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經營者通過服務器在網上從事商務活動,不需固定的經營場所,服務器也很容易移動,交易地點靈活多變,稅務機關難以從地域上進行清理控管,因而經營者為逃避稅務管理,不辦理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極易產生漏征漏管,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3.電子商務中的商品交易程序簡化引發征稅環節的減少。傳統交易模式下,商業中介如人、批發商、零售商、包括常設機構等有規范的稅務登記和固定營業地點,征稅和管理相對容易,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產品或勞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直接交易,在征稅環節減少的情況下,難以從批發商、零售商等中介環節取得稅收;而買賣雙方均具有較高的隱蔽性,稅務機關難以控管,可能導致大量的稅收流失。
4.電子商務的交易地點集中導致稅源分布失衡。目前中國對網上交易的征稅地點尚未作出明確規定,實際操作中為方便起見,都以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這樣,一方面由于采用匯總繳納規則造成所得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的辦法造成流轉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從而加劇了稅源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國內稅源分配面臨爭議。此外,跨國公司可以在避稅地設立服務器,將網上交易的提供地或接受地轉至該地以規避某些稅收。
5.電子商務使得傳統的稅收稽查陷入窘境。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在電子商務交易的條件下,隨著交易人、批發商、零售商的消失,產品直接提供給消費者,整個商品的選擇、訂購、支付、交付都在網上完成,稅務機關從人、批發商、零售商等課稅點課稅,變為直接向消費者課稅,其流動性與隱蔽性造成稅務稽查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課稅憑證的電子化加大了稅收稽查的難度。電子商務的各種報表和憑證,都是以電子憑證的形式出現和傳遞的,而且電子憑證可以輕易修改、刪除而不留痕跡和線索,無原始憑證可言,使得傳統的稅收管理和稽查失去了直接的憑證和信息。最后貨幣流量的不可見性增加了稅務檢查難度。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發票、賬簿等在計算機網絡中均可以電子形式填制,且能修改,不留任何痕跡,而且購銷雙方也可通過交易密碼掩藏交易信息,并用非記賬的電子貨幣完成付款業務。此外,在網上貿易中已經開始出現在避稅港開設聯機銀行為交易方提供“稅收保護”的現象,這使得稅務機關難以獲取交易價格及款項支付信息,無法對交易人的銀行賬目進行經常性檢查,喪失了貨幣監控能力和對逃稅者的威懾力。
最后,電子商務會使得稅制要素難以確認。一是納稅人的身份難以確認。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無紙化的網上交易使稅務機關無法得知進行網上交易的是誰,同時,因特網網址與所有者身份并無必然聯系,無法提供有關所有者的真實信息,不易確認納稅人的位置。二是征稅對象的性質和數量難以確定。電子商務征稅對象以信息流為主,有形商品和服務的界限變得模糊,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信息以及交易金額,即便是掌握了數字化信息的內容,也難以確定交易的類別。同時,因為沒有物流,稅務機關難以掌握有關信息,導致稅收流失。如果是國外數字化商品銷售給國內,還會導致關稅的流失。三是電子商務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難以認定。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無紙化的網上交易使稅務機關無法得知網上交易在什么時間發出商品、收到貨款,無從掌握稅收情況,無法對企業進行日常稽查,稅收征管的鏈條難以連接。
三、完善中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與管理的建議
雖然中國電子商務在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卻非常迅速,由電子商務引發的稅收問題也將越來越突出。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加快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稅收部門要盡早實現與國際互聯網全面連接和在網上與銀行、海關、網上商業用戶的連接,對企業的生產和交易活動進行有效的監控,實現真正的網上監控與稽查。
1.借鑒國外經驗、結合中國實際,確定中國電子商務的稅收原則。一是在制定相關稅收政策時,應以現行稅收制度為基礎,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對現行稅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二是暫不單獨開征新稅,不能僅僅針對電子商務這種新貿易形式而單獨開征新稅。三是保持稅制中性,不能使稅收政策對不同商務形式的選擇造成歧視。四是維護國家稅收利益,在互利互惠基礎上,謀求全球一致的電子商務稅收規則,保護各國應有的稅收利益。
2.加強與相關管理部門的數據聯網和信息共享。網絡交易全過程的完成涉及到銀行、網絡運營商、物流運輸等各個部門,稅務機關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數據聯網和信息共享,并實現基礎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及時反饋,隨時掌握經營者注冊網店信息變化、資金動向、商品流向等詳細信息,為網絡稅收管理提供全面、準確和詳細的第一手基礎數據信息。
3.研發電子商務的網絡交易稅收管理信息系統。針對電子商務和網絡交易的步驟、流程、關口和特點,研發一套類似于金稅工程或CTAIS征管系統的網絡交易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內置鏈接于稅務機關的部門網站之中,以方便經營者隨時登錄辦理涉稅事項。盡量促使該系統實現工商、財政、稅務、銀行、國庫、海關、網絡運營商等多部門集成聯網,信息共享。具備稅務登記、網店注冊、戶籍管理、交易監控、計征稅款、扣繳入庫、票據打印、統計查詢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功能,促使稅務機關實現網絡的實質性監控 。
4.緊緊圍繞銀行資金結算、資金監控這一關鍵環節展開稅務稽查。從支付體系和支付手段入手解決電子商務稅收的征管問題,杜絕稅源流失。雖然電子商務具有高流動性和隱匿性,但只要有交易就會有貨幣與物的交換,可以考慮把電子商務建立和使用的支付體系作為稽查、追蹤和監控交易行為的手段。目前,在中國通過網上銀行,還未實現大額、實時、跨國資金結算,電子貨幣還未推行,電子商務法律不健全,電子票據的法律效力尚未確立。因此,付款手段不可能發生根本變化,通過銀行資金賬戶往來情況進行稅務稽查是當前對付電子商務的重要手段。最后,通過總結稅務部門已建設和運行的以增值稅發票計算機交叉稽核、防偽稅控、稅控收款機為主要內容的“金稅工程”的經驗,針對電子商務的技術特征,開發、設計、制定監控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軟件、標準,為今后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管做好技術預備。
5.利用互聯網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可在互聯網上開設主頁,將規范的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設置在主頁中。納稅人通過計算機登錄訪問該主頁,將需要的納稅申報表等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中,輸入有關的申報數據后,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到稅務機關的電子信箱中,同時簽發一封信件寄給稅務機關,以確認該項申報的有效性。稅務機關在收到確認信后,對電子信件進行安全性檢查,然后轉入稅務機關計算機處理系統中,確認該項申報有效。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elements of Nan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tax modern administration, the paper builds tax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index system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Nan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mak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Nan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providing basis for tax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for Nan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關鍵詞: 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管理現代化;綜合評價
Key words: Nan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modern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D41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2-0187-02
0 引言
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是指南京市地方稅務局作為一個地方稅務行政管理組織,其稅收征收管理等稅務管理行為的現代化。
1 稅務管理現代化的評價指標系統
構建的稅務管理現代化指標體系由9項核心指標(用Cn表示)和23項指標(用Pn表示)組成。核心指標的成熟度較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用作主導性評估,而指標的成熟度尚有一定局限,僅適于配合核心指標,作某種輔評估。具體見表1。
2 稅務管理現代化核心指標測算
2.1 稅收征管效能層核心指標評價值的測算 根據核心指標的計算方法、標準值及權重,可以測算出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各項核心指標的評價值。在作具體評價前,首先逐個考察9項核心指標的實際值。其一,關于征稅成本率。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9年該局組織的征收收入總量為621.5億元,經常性支出12.68億元,按照征稅成本率=征稅(征收)支出/稅收(征收)收入*100%,“征稅(征收)支出”指一個統計年度內稅務機關(如南京市地方稅務局,下同)各項經費開支總量;“稅收(征收)收入”指該年度內稅務機關組織的各項稅收(征收)收入總量。由此可計算出該年度征稅成本率為2.04%。其二,關于人均征稅額。人均征稅額=征收收入/稅務人員數(萬元/人),“征收收入”指一個統計年度內稅務機關組織的各項稅費征收收人總量;“稅務人員數”系指該年度末稅務機關編制內人員總數。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可以計算出2009年該局人均征稅額為3048萬元。
2.2 納稅服務品質層核心指標評價值的測算 ①關于咨詢電話質量指數。根據2009年6-7月“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研究”課題組的測試報告,按照咨詢電話質量指數=測試樣本總分之和/測試樣本數,可以測算出2009年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的咨詢電話質量指數為86.7。另據南京市有關統計機構的一項獨立調查,被調查納稅人對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咨詢電話接聽和回復質量”的滿意率為72.5%。與上述課題組按自制測試問卷對咨詢電話直接進行測試所取得的結果(平均總分86.7)相比,前者的總體評價稍低,但兩者仍較為接近,沒有重大差別。②關于按稅額的電子化報繳率。按稅額的電子化報繳率=以電子方式報繳稅額/報繳稅總額*100%,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1年南京市共有25411戶地稅納稅人使用“電子PC申報方式”,通過網上申報稅款達150億元,占當年實際稅收收入的24%,此項數據可視作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的電子化報繳率。③關于按稅戶的電子化報繳率。按稅戶的電子化報數率=以電子方式報繳稅的納稅人戶數/納稅人戶數*100%,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9年南京市地稅按稅戶的電子化報繳率為37%。④關于納稅人綜合滿意度。按納稅人綜合滿意度=抽樣調查問卷評分之和/問卷數測算,在2009年底南京市市級機關工委組織的南京市民“萬人評議機關”活動中,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得分為76.8,此項數據的可信度較大,故在沒有其他可替代數據的情況下,可將該分值視作2009年納稅人綜合滿意度的實際值。
2.3 組織資源能力層核心指標評價值的測算 ①關于納稅數據處理集中度。按照納稅數據處理集中度=納稅數據集中處理的納稅人戶數/納稅人戶數*100%計算公式,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9年該局納稅數據處理集中度為73.8%。②關于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重。按照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重=已獲得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數/稅務人員數*100%公式,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9年該局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重為95.3%。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以來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重持續、穩定增加,而大學??茖W歷人員比重則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③關于人均繼續教育天數。自從2002年南京市地方稅務局湯山培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該局以脫產培訓為主要形式的繼續教育開始走向規范化。按照人均繼續教育天數=繼續教育總天數/稅務人員數(天/人),根據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統計資料,2008年該局人均繼續教育天數為7天/人。
3 南京市稅務局稅務管理現代化水平評價
從理論上講,對稅務管理現代化評估可能有兩類指標,一類是正指標。另—類是逆指標。對于正指標,指標值越高,現代化水平越高,如人均征稅額等,計算方法為:評價值=(實際值/標準值)*權重。
對于逆指標、指標值越低,現代化水平越高,如征稅成本率等,計算方法為:評價值=l/(實際值/標準值)×權重。
在稅務管理現代化核心指標體系中,準則層和指標層上的各項權重本文借助于層次分析法(AHP)來確定,由于篇幅限制過程略,具體權重見表1。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測算出2009年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核心指標的評價值,見表2。由表2可知,2009年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指數MI為0.773,表示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已進入稅務管理現代化的成熟階段。
準則層上稅收征管效能的評價值為0.803。征稅成本率的實際值(2.04%)和評價值(0.368)尚可,人均征稅額的實際值為3048萬元/人,評價值為0.435是一個不錯的結果。顯然,稅收效率高是稅務管理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對此在認識上不能模糊不清,在實踐上不能繞道而行或打什么折扣。所以,在繼續穩步降低征稅成本率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人均征稅額的水平,已成為切實推進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的一個關鍵。
準則層上納稅服務品質的評價值為0.706。咨詢電話質量指數的實際值為86.7,評價值為0.260,從表面上看其絕對值雖不算低,但失分之處主要在相對簡單的電話應答服務規范上,這一問題不容忽視。這就提示南京市地方稅務局應參照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慣例,建立一套高標準的電話咨詢服務規范。按稅額的電子化報繳率和按稅戶的電子化報繳率兩項指標的實際值分別為24%和37%,評價值分別為0.060和0.123,與標準值之間差距甚大,這說明作為一個完整業務流程的電子化報繳稅已成為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的一大瓶頸,對此南京市地方稅務局應給予高度重視。納稅人綜合滿意度的實際值為76.8,評價值為0.283,接近于良好水平,這的確來之不易。然而,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對納稅人的服務仍有待繼續改進和完善。以上對納稅服務品質的評估固然與指標的選取有直接關系,如咨詢電話質量指數、按稅額的電子化報繳率、按稅戶的電子化報繳率和納稅人綜合滿意度只是從少數幾個方面來測度服務品質的,難以形成全面和完備的評價,但它們畢竟是衡量現代化納稅服務的一些核心指標,如果達不到一定水平,將會嚴重制約和阻礙南京市地方稅務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準則層上組織資源能力的評價值為0.818,顯示出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具有較高的組織發展水平和較強的戰略實施能力,這就為其加快報進稅務管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內在基礎。
納稅數據處理集中度的實際值為81.8%,評價值為0.373,這說明通過持續多年對稅務信息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在信息化管理上已取得重大進展,高投入正在轉化成高效益;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重的實際值高達95.3%,評價值為0.295,這說明南京市地方稅務局人員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整個組織已處于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較高起點上。
4 結論與建議
首先,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制定的稅務管理現代化階段性戰略目標是科學、合理和可行的。如果保持已有的發展勢頭,到2012年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將能夠基本實現稅務管理現代化,到2015年全面實現稅務管理現代化。這意味著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將在發展集約型稅務和服務型稅務兩個方面取得持續性突破,在新的廣度和深度上將其在信息技術、管理制度、組織文化和人力資源上的內在優勢轉化為由稅收征管效能和納稅服務品質表征的整體性稅務管理績效。其次,稅務管理現代化核心指標和指標的成熟度和功能定位不同,可有選擇、有重點地加以運用。一般而言,核心指標的成熟度較高,可對稅務管理現代化的實際進展和實現程度作主導性評估。第三,根據定量分析和預測結果,南京市地方稅務局應進一步確立組織使命陳述,全面籌劃,系統整合,整體推進稅務管理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鐘明,何聲貴.稅務管理現代化指標探析——以南京市地方稅務局為例[J].現代經濟探討,2003,(4).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原則;稅收管轄權;征收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普及,電子商務這種新的貿易形式迅猛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近年來也取得到了飛躍式地發展。網上商店越開越火爆,無論是亞馬遜網、當當網、京東網等知名購物網站,還是淘寶網、騰訊網這些網購平臺上的大大小小的各類網店,網上交易已經廣泛普及。
由于電子商務的商品交易方式、勞務提供方式、支付方式等都區別于傳統的商務活動,這給傳統的稅收理論和稅收政策帶來了重大影響。電子商務具有交易主體虛擬化、市場國際化、交易電子化、交易快捷化、交易透明化等基本特點,讓現有的貿易體制、交易方式,以及對現行的稅務管理和稅收法律面臨新的沖擊。對這一新生事物是征稅還是免稅,便首先成為各國政府和學者進退兩難的選擇,電子商務特別是對現行的稅收原則、稅收管轄權和稅收征管造成了的極大的沖擊,因此電子商務稅法問題成了普遍關注的問題。
二、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的影響與挑戰
1.稅務登記制度滯后
電子商務由于基于互聯網,其經營范圍不受傳統地域范圍的限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可以把國內的經營場所作為貨物存放地,把經營活動輕易地轉移到稅務機關不能控制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這使得有關的工商、稅務登記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現行的稅務等記制度已經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2.征稅對象定性不清
現行的稅收征管是在傳統商務的環境下建立起來的,而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商務的有形形式,把原有的有形形式提供的商品為以電子虛擬化形式表現出來,使得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提供收入及特許權使用收入難以區分。數字化資訊是網絡貿易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傳統的計稅依據面對許多產品或勞務都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傳遞而找不到基礎。數字化信息因為其特有的易被復制、下載的特點,模糊了有形商品、無形勞務和特許權之間的界限,改變了產品固有的存在形式,使稅務部門在確認一項所得究竟是商品收入所得、提供勞務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上遇到難題,這使得征稅對象的性質模糊不清。
3.加大稅收征管稽查難度
現行的稅收征管和稽查需要納稅人保留合同、賬簿、發票、票據和單證供稅務部門檢查、審核,以達到征管和稽查的目的。然而,在電子商務中,商品的訂購、支付都可通過互聯網進行,買賣雙方的合同、訂單以及作為銷售憑證的各種票據都以電子形式存在,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修改這些電子數據完全輕而易舉、不留痕跡。沒有了紙質憑證,稅收征管稽查就無法得到像傳統賬簿管理中所要求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這加大了稅收征管和稽查難度?,F在信息加密技術日益成熟,加密、數字證書等保護方式可以讓納稅人掩藏交易信息,讓稅務部門無法追蹤交易,稅務機關要掌握納稅人身份或交易信息具有很大難度。這一切的變化,使得稅務機關取證困難,無法找到稅收征管稽查的憑證基礎,難以依法足額征稅,對偷逃稅者無法實施有效打擊。
三、稅收征收管理的完善
1.修改和完善現行稅法
我國必須充分利用并完善現行的法律制度、修改和完善稅收相關政策和法律,以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逐步出臺,但是電子商務稅收相關制度還存在急需改進和完善之處,比如針對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關稅等稅種的相關法律法規急需要相應修改。同時,還要與金融、貿易、和網絡等相關制度的配合,以保證國家對電子商務稅收規制活動的順利進行。
2.建立電子商務工商稅務登記制度
我國應確定統一標準,要求工商和稅務部門對從事電子商務的單位和個人做好全面登記工作。納稅人在從事電子商務活動前必須到稅務部門進行電子商務稅務登記,納稅人須提供網上商品的銷售、結算方式、網絡銀行賬戶等向有關稅務機關登記,建立專門的企業電子商務狀況的資源信息庫。
3.加強稅收信息化建設
稅收信息化建設可以擴大信息共享,提高政府效率,它是國家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稅收工作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要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水平,把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運用于稅收征管勢在必行。作為重要的經濟調控部門,稅務部門需要處理大量信息。稅收電子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稅收信息化建設,可以對電子商務交易進行有效監控,借助計算機網絡,結合網絡收支數據,對電子商務納稅人網絡交易與實物交易數據進行比對,實現對網上交易的源泉控管。
4.加強對稅務干部的專業素質培訓
在信息經濟時代,稅收工作不僅要求改革稅收征管方式和手段,同時也對稅收征管干部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對稅務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倡終身學習。稅務部門要培養并提高稅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也要求稅務人員精通計算機知識和具有一定的外語交流的能力,從而實現稅務人員從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的轉變,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現代化的稅收征管隊伍,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稅務部門要加強同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運營商、工商、公安、銀行、認證中心、外貿、海關等相關部門的合作與信息交流,構建出覆蓋全局、全方位監督的綜合治稅系統。
5.加強國際間的稅收協作與交流
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更應該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各項行動,努力促進國際稅法新框架的形成。各國稅務機關密切配合,運用先進技術加強國際情報交流,協助稅收征管,協調稅基和稅率,這樣才能有效防止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偷稅、漏稅、避稅,維護國家和稅收利益。
參考文獻:
[1]楊萍.稅法學原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2]王君.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6.
關鍵詞:稅務稽查 電子取證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tax audit work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how to ensure that the tax audit process electronic evidence gathering activities normative prevent unscientific because forensic evidence led to the authenticity,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compromised, we worth constantly thinking and research. Tax inspection departments shoul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forensic methods and measur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forensic work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ax audit and investigation work in handling the technology content.
Key words: tax audit electronic evidence
中圖分類號:F745.3文章標識碼:A
一、稅務稽查電子取證的定義
1、定義就是對電腦記賬的納稅人,通過稅務稽查軟件采集相關的涉稅信息;對采用傳統紙質方式記賬的納稅人,通過運用數字化掃描等形式,將相關涉稅證據以電子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
2、電子取證方法:電子取證一般采取的方法:(1)打?。唬?)拍照,攝像;(3)拷貝;(4)證據登記;(5)第三方面提供或簽定資料;(6)公證。
3、稅務稽查獲取的電子證據:
(1)電子發票證據。(2)電子會計核算證據。(3)電子商務的物流證據。
4、電子取證的法律依據:
在我國稅收征管法中,明確規定稅務機關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有權進行檢查和取證,但是對于會計電算化稽查中所涉及的很多問題法律上尚無明確規定。比如在納稅人不配合的情況下,尋找服務器和解密是否屬于偵查行為;電子證據如何保全和采集;如何保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等諸多現實問題,都缺少相應的法律規定,給稅務稽查電子取證造成了不便。
二、稅務稽查電子取證的現狀:以電子證據為法律憑證的現代化稅務稽查模式已形成。納稅人利用加密、授權等方式隱匿交易信息,編造、修改各種電子憑證的情況時有發生,給傳統的稅務稽查取證工作帶來了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企業信息化系統發展迅速
大多數企業的電算化應用經歷了由單機應用到網絡環境的應用;由“單一核算型”軟件到“管理型”軟件;由財務核算到財務、業務一體化應用,再到ERP系統的全面應用,進而到近幾年企業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尤其近幾年, 隨著政府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動政策的落實,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環境將 會得到明顯改善, 未來5年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信息化)將保持21.5%的復合增長,截至2012年, 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投資規模已達到2809.5億。
2、會計電算化軟件種類繁多,使用混亂
目前會計電算化軟件門類繁多,使稅務稽查人員應接不暇。據統計,僅國內財務管理軟件就有:金蝶、用友、中國聯通等央企和大型聯鎖企業、金融保險等行業一般會根據自身需求單獨開發財務管理軟件。各類軟件,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賬簿的輸出方式、 格式、條件都各不相同,各軟件開發的語言、開發工具也都不相同,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的稅務稽查人員, 很難準確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更不可能掌握了解所有的軟件。企業可以靈活的操作軟件進行備份、恢復,再利用恢復后的賬務數據進行有關數據的修改、調整,很多軟件都提供了業務處理過程的反結賬、反過賬、反審核功能,使得會計數據的修改、刪除不留痕跡,為企業非法處理業務數據、做假賬提供了便利條件
3、企業易利用電子軟件進行偷稅
企業主要偷稅手段:經過電子賬務處理,會計憑證只裝訂一套,一般按假賬需求裝訂,在接受稅務或其他部門檢查時,僅出示手工賬,而不出示電子賬。
會計電算化本身的一些特點使得證、賬、表自動生成,真正做到了賬表一體化,財務業務一體化,稅務稽查人員如果采用抽查、核對的辦法,就根本找不到問題所在,而一無所獲;軟件可以靈活的進行備份、恢復,再利用恢復后的賬務數據進行有關數據的修改、調整,很多軟件都提供了業務處理過程的反結賬、反過賬、反審核功能,使得會計數據的修改、刪除不留痕跡,為企業非法處理業務數據、做假賬提供了便利條件。如某貿易公司的日常購銷活動有很大比例是通過電子郵件方式來完成的,稽查人員在對其調查取證時,由于時間跨度長、郵件數量多、部分郵件已刪除等原因,無法完全取得企業經營的電子證據,最終只能采用抽樣取證的方式開展稽查,這使證據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打了折扣。
4、稅務稽查人員電子取證遇到較多人為阻力
企業以設置障礙等方法妨礙稽查取證,拒絕提供密碼。一般來講,稅務稽查人員要想進入企業電算化核算系統開展工作,會遇到開機密碼和登陸系統密碼兩道門檻。二是以打印機損壞不能使用為由,妨礙取證工作;三是以停電或人為破壞電力設施等方式,阻礙稅務稽查人員的檢查和取證;四是以在場財務人員的用戶權限不夠為由拖延檢查,或以保障系統安全為由財務人員代替稽查人員操作軟件等。五是修改打印輸出程序,使打印出來的數據與電腦中的原始數據或報表數據不同,使稅務稽查取證出現錯誤。
5、稅務稽查軟件使用不規范
在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取證設備不在少數, 不僅可以避免稽查部門在稅務稽查工作中面臨“有賬無可查”的尷尬局面, 也為我國的稅務稽查工作提供了與國際領先水平相匹配的電子取證的保障。但從電子取證的方法、程序, 證據的法律效力方面仍處于探討階段, 尚未形成統一規范, 僅有少數稅務部門將電子取證技術應用于日常辦案中, 而大部分稽查人員仍然依靠多年的稽查經驗和傳統的取證手段, 這與復雜的稽查環境十分不匹配。
四、稅務稽查推進電子取證應采取的措施
1、更新稽查手段
稅務機關可要求被稽查單位打印標準式的財務報表,同時結合原始憑證,運用傳統的手工稽查技術,分析和核對報表之間的數據邏輯關系,參照同類型企業的銷售利潤率、銷售成本率、存貨周轉率等綜合指標進行分析,尋找出稽查方向和突破口。同時要將紙質資料和電腦資料相核對,可以有選擇地檢查部分紙質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的科目、金額和記賬方向與電腦中相應的記錄是否一致。
2、嚴格管理企業財務核算軟件
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稅務局將納稅人的全部賬號、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同時,對于升級的與原會計軟件發生版本變化的會計軟件,要嚴格要求納稅人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保送稅務機關備案。為稅務機關進行日常管理,實施稅務檢查,制定檢查方案,做好查前準備創造條件。
3、加強稅務稽查軟件的應用
目前企業使用財務軟件多種多樣,稅務稽查軟件也在發展之中,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引入稅企一體化的電算化軟件系統機制并不現實,也不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同樣,各地方稅務機關花大力氣組織科研力量,積極摸索研發稅務機關自己的電算化稽查軟件,必然存在時間和資金的問題。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稅務局自身情況有條件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稽查方式、手段和稽查軟件的應用。
4、提高執法人員的執行力和威懾力
首先要對稽查人員給予物質保障和素質教育,各地稅務局推進電子查賬的同時要對稽查隊伍人員進行優化配置,加強培訓,著重選撥培養業務尖子,充實稽查力量。為稽查人員配備相應的設備,比如筆記本,攝像機給予物力保障。培養師資力量,選派業務素質高的骨干力量到各地方稅務局進行培訓授課,現場輔導。要求檢查人員均做到熟練掌握電子查賬方法和程序應用,學會運用電子查賬能力較快提升查賬效果,為電子取證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5、開發利用三方信息應用平臺
第一方信息是納稅人登記、申報、入庫、生產經營信息,是稅務稽查中的直接來源;第二方信息是各地稅機關掌握的稅收法律法規、執法過程中形成的各類管理信息;第三方信息為源于其他經濟、行政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與企業有密切關系的涉稅信息。開發并啟用三方信息稅收應用平臺,對于稅務稽查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需要依托各省市大集中系統,建立強大的三方稅收應用平臺。有條件的省市可以推廣。
結語
稅務稽查電子取證是指稅務機關在進行稅務檢查時,不再采集紙質證據,而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獲取所需要的證據,形成電子證據鏈。實現全面的無紙化,是我們值得不斷繼續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杜龍吉,周暉.稅務電子取證問題的可行性研究.中國稅務報.2011年12月7日,第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