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11: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課堂;高效教學;實施策略
一、基于校情分析對高效教學的認識
我校地處從化,隨著城鎮化進程的腳步加快,有相當一部分生源是城鄉結合區域的子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距很大。教師在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拼體力,拼時間,高消耗、重負擔、低效率,投入多,產出少。一句話,落實目標“少、慢、差、”。為此只有與時俱進,大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高效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核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真正實現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什么是高效課堂呢?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二、構建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成了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要通過做好課前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提高教師個人魅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策略,努力構建小學高效課堂教學。
(一)充分研究學生
我校學生學習態度還不太端正,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當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如:學生缺乏課前復習舊知的習慣;課堂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講出來,或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聽取老師和同學觀點;沒有課后馬上復習習慣;我們深知,只有清楚學生“現有發展區”,找準“最近發展區”,以此作為教學的起點,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提升教學層次,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發展。
(二)明確教學目標
首先要在教學預設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即尊重文本,接受文本,確立具有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實現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教學理念。其次,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知識的、技能的東西是外顯的,我們可以用講授的方法傳授,用動手實踐的方式訓練;而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則是隱性的,它們都是依附于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之中的。同時又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沒有過程,就沒有體驗和感悟,沒有過程也形成不了技能。因而,落實三維目標,整合三維目標,才能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三)優化教學策略
恰當靈活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精講精練,及時反饋、有效調控,切實提高教學活動實效。
1.激發學習興趣從導入開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脑O計導入可以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作為教育先行者應在原有的教學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新的教學理念來開展教學活動,使一堂課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拉開帷幕。
2.用好教材,拓展空間
我們要求教師不再是去“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不但積極主動地選擇教材內的教學資源,還要自主開發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那么,在教學中如何能用好教材呢?
首先是尊重教材。課前“吃”不透教材,課堂上徒留遺憾與尷尬。因此,我們要求教師要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研讀教材:了解教材整體結構及前后聯系,明確例題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習題與例題的關系,揣摩插圖的編排意圖,鉆研提示語和旁注。
其次是理解教材。我們針對本校大部分學生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r,著重在開發習題資源方面進行研究。教師有習題資源的意識,將教材中的習題拓展為一個個值得學生探究的數學問題,利于拓展學生的探索空間,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讓習題增值。
第三是創生教材。要求教師能夠站在與教材編寫者同樣的高度去審視教材,能夠讀懂學生、讀懂教材,尋求學生認知規律與教材編寫意圖之間的契合,對教材科學合理地整合、重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豐富多彩,更具實效性、現實性,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首先要成為一部非常生動、豐富和深刻的教科書。
3.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教學方法要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由單一轉向多樣,由片面學習轉向全面學習,讓學生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游中學、聽中學、思中學、合中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讓身體的更多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四)堅持教學反思和行動研究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有鑒于此,我們要求老師寫教學反思從對教學觀念的反思、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和對教學反饋的反思這五方面的內容來展開。
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長期的追求。但研究的困惑和問題也是必然存在的,從學校整體層面看,師生教學方式改革的力度還不夠大,部分課堂教學的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如何解決進一步完善教師成長機制,促進每一位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自主地開展日常形式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情境 變式 思維 問題 策略
物理學的本質是以物論理、以理析物。為此,構建“以情境為本源、以變式為手段、以思維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是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實現高效物理課堂的重要舉措。
一、以情境為本源
物理情境是“物”的結構化的具體形式,是物理本質的客觀反映,是物理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創設物理情境形成物理氛圍,要讓學生在物中悟理、在理中識物。
物理情境包括自然情境、實驗情境、事實情境、模擬情境和想象情境。創設多樣化、新穎性、理性強的物理情境是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維的先導,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之本。教學實踐表明,物理情境教學對啟迪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以變式為手段
變式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使本質屬性保持恒定而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變換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以便揭示其本質特征的一種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物理變式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問題進行合理的改造,要不斷更換問題中的非本質特征,并保留好對象中的本質因素,從而使學生掌握物理對象的本質屬性。物理模型中客體的合理變換、結構的合理組織、問題的合理延伸和拓展、習題教學的一題多變、實驗教學的一法多用等,都是物理變式教學的體現。
三、以思維為中心
理性思維是探索物理規律、認識物理本質的重要心理過程,而物理教學過程就是創設物理情境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因此,在創設物理情境和物理變式教學時,要引導形成以學生思維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師生思維在問題中激活以及師生思維、生生思維在激活中碰撞和凝練。
四、以問題為主線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教學是物理課堂教學之魂,這里的問題既有教師的提問又有學生的發問,既有課堂學習的前概念問題又有學習過程中的新發現問題,既有互動中生成的問題又有學習中想象的問題。創設物理情境、展開課堂互動就是為了發現物理問題,構建問題主線的重要教學之舉。
“以情境為本源、以變式為手段、以思維為中心、以問題為主線”的物理課堂教學結構如下框圖所示:
現以“超重、失重”的教學為例,來闡述這一圖示。
(一)情境創設
將底部有多個小孔的飲料瓶中裝滿水并瓶口朝上,當飲料瓶靜止不動時水從飲料瓶底部小孔中向下流出,當飲料瓶瓶口向上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的過程中,飲料瓶底部小孔中沒有水向下流出。
(二)變式教學
“超重、失重”變式教學是圍繞對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條件強化學生對動力學知識的掌握.擴大學生對動力學規律的應用視野。
變式一:運動過程由單過程變為多過程
超重和失重以及完全失重分析的著力點在于分析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和運動狀態,準確判斷運動物體加速度的方向和確定其大小,就可迅速判定問題的原因和結果。
變式二:加速度由豎直方向變為傾斜方向
由于傾斜方向的加速度可以分解為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所以,只要豎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方向是向下的物體就處于失重狀態,反之物體就處于超重狀態,豎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方向向下且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物體就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例如,質量為M的斜面體始終靜止于水平地面上,試比較質量為m的滑塊沿斜面體的斜面勻速、加速、減速下滑時,地面受到的壓力與斜面體和滑塊的總重力(M+m)g的大小。
變式三:研究對象由分立體變為連續體
研究對象的選取既可以是重心位置確定的分立物體,也可以是重心可以變化的連續體,對后者要能從其重心連續變化的特點和規律,并結合超重和失重以及完全失重的條件快速判定問題的結果。例如,一根細線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系一木球,木球浸沒在水中,整個裝置放在臺秤上,現將細線割斷,在木球上浮的過程中(不計水的阻力),臺秤讀數將怎樣變化?
變式四:研究方法由隔離法變為整體法
研究對象的選取既可以是重心確定的單一物體,也可以是由幾個重心各自確定但整體重心變化的系統。對系統而言,既可以選取系統中的部分為研究對象,這就是所謂的隔離法,也可以選取系統的整體為研究對象,這就是所謂的整體法。對物體系統來說,選取物體系統整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用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的條件分析問題簡捷、準確、高效。例如,變式三中的木球上浮水面下降。再譬如,如圖l所示,滑輪的質量不計。已知三個物體的質量關系是m1=m2+m3,這時彈簧秤的讀數為F。若把物體m3,從右邊移到左邊的物體m1上,彈簧秤的讀數F將怎樣變化?
(三)理性思維
首先,引導學生用比較思維的方法進行理性思考。其一是比較飲料瓶靜止不動時水從飲料瓶底部小孔向下流出和飲料瓶在空中自由下落過程中水不從飲料瓶底部小孔流出的原因;其二是比較飲料瓶在手中靜止不動時和在空中自由下落時瓶中水的受力情況;其三是比較飲料瓶在手中靜止不動和在空中自由下落時瓶中水的加速度。其次,引導學生根據飲料瓶中水的受力情況用動力學知識對飲料瓶在空中靜止和自由下落過程中水對飲料瓶底的壓力大小進行理性思考。第三,引導學生用動力學規律對飲料瓶向上加速運動時飲料瓶中水對飲料瓶底的壓力與飲料瓶中水的重力大小比較進行理性思考。第四,由學生對超重、失重以及完全失重的條件進行理性思考。
同時,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問題主線也是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重要教學要素。讓學生以情境問題、變式問題為主線,圍繞思維這個中心展開課堂問題的思考與討論,以此增強課堂互動力度,提高問題思維質量。
(四)問題建構
情境問題:為什么飲料瓶在空中自由下落時水不從飲料瓶底部小孔流出?是飲料瓶在空中自由下落時水不受重力嗎?是水對飲料瓶底部沒有壓力嗎?。為什么水對飲料瓶底部沒有壓力?研究運動和力關系的物理規律是什么?怎樣研究飲料瓶在空中自由下落時瓶中水的受力和運動的關系?
變式問題:研究量的變式問題研究對象的變式問題研究過程的變式問題研究方法的變式問題。
圍繞以上的問題主線,采用教師提問與學生提問相結合、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相結合、課堂討論與學生質疑相結合的問題建構形式,形成物理問題鏈、擴展物理問題域,在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問題教學活動中,改善學生認知結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其綜合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效;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140-01
目前,新課改正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作為搞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又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信息技術教師較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其次,面對現有大部分學校每班每周只開設一節信息技術課的實際,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學得快樂,學有所成?在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呢?為此,我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對教學效果的反思,談談對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的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1 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在平時開展的有效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提到轉變教師的角色,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比如變主導者為引導者,變傳授者為參與者、協作者和促進者,變教學管理者為情感的支持者……這些主要是為了轉變教學觀念,但在轉變教學觀念中,也要轉變教師教育的觀念。教師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課是必修課,管理上一定要正規起來,一旦教學管理層面不重視,學生就很容易把它當作休閑課、玩耍課,這時,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就難了。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素質的培養是各門學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結果,各學科的教學內容可以不一樣,但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一點上不存在差別。
2 課前優化教材,適當重組教材
小學信息技術課本特點雖然是內容淺顯,圖文并茂,貼近生活,時代感強,但每一個課時一個知識點,知識點顯得過于零碎,而且目前,大部分學校每班每周才開設一節課。所以學生即使對知識點掌握了,都不了解所學知識的意義何在,從中找不到樂趣。許多時候,學生學了后面知識,就把前面的知識給丟了,教學起來老覺得“青黃不接”。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課前必須優化教材,適當重組教材。
3 課中靈活革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被看成是新課程改革中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唯有革新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和提升。
3.1 改變教學中師生之間信息單向傳遞的方式,采用合作式教學。 合作式教學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互動的復合活動,教學方式要由單向型向雙向型、多向型、成員型轉變。合作學習教學在注重師生互動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生生之間的關系拓展上,突出師生互動的潛在意義。在合作學習教學中小組活動是主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該占有主導地位。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對學生學習的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對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增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2 教學中以“任務驅動”為主要手段,以“學科整合”為載體。 “任務驅動”中的“任務”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避免濫用和泛化;注意任務的情景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任務大小要適當、要求應具體有針對性。同時,各任務之間還要相互聯系,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最終形成一個任務鏈,以便學生踏著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內化倫理。
以“學科整合”為載體,即在教學中注重與各學科知識的建構,將學科知識元素有效地融入到技術元素之中,設置認知沖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3 注重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 針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差異比較大,適當采取分層教學比較有效果。對于少數冒尖的學生,主要通過歷屆學科競賽輔導或奧賽輔導進行能力提升,使其在信息技術方面有一定的建樹。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采用異質分組的方法,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相互學習并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
4 課堂練習“立足本土”,深化“校本研究”
課堂練習是鞏固與運用知識的學習環節,也是學生理解所學內容,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如果課堂練習能“立足本土”,學生更加有現實感,更有學習的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用計算機畫畫》一章中,先后選用了《清潔校園,美化環境》、《美化珠江兩岸》……這些實例,學生既熟悉又積極。在教學中發現,深入開展“立足本土”的實例訓練,效果更高效,同時也可促進“校本研究”。
在實踐研究中,我認為要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高效性,首先應改變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把小這信息技術課當作一門必修課;其次,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從多方面著手,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從自動出發,以“任務驅動兼學科整合”,讓課堂充滿動力和活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專業能力,從而使有效教學走向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主編.教育技術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付德梅.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沂南第一中學
[3] ahneoahbu.構建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的幾點看法.百度文庫.2010-09
一、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從教師方面看
(1)課前準備階段,大部分教師不了解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理念,不能全面把握教學目標,對教學要求與程序心中無數,教學方向不夠明確,對教材鉆研不夠深刻,沒有挖掘、理解教學內容,甚至不知道這節課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教學停留在對文本的復述、淺層次的分析與歸納。
(2)教師在發展學生探究能力方面訓練嚴重不足,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生猜想與假設能力的培養不夠注重,探究性實驗少,也沒有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及操作方案。
(3)教師的反思意識不強,有些教師不知道反思什么,通過何種途徑進行有效反思,教師沒有認真思考:教學中為什么還存在這些困惑,教師怎樣從教學反思中體會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2、從學生方面看
(1)學習方法存在諸多問題。重視課堂聽課而輕視課前預習、歸納、整理;重視作業練習而輕視總結提煉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重視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及化學學科的特點而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輕淡。其原因可能是學生作業多,沒有時間,抑或是沒有掌握方法。
(2)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不高。學生的參與方式主要停留在教師問學生答的層次上,把回答問題和課堂參與等同起來,缺乏對其它參與方式的挖掘,學生的參與更多的是教師組織教學的手段,是對教師的呼應,而缺乏思維的同步和情感的共鳴。要提高參與性就要解決: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設計適合學生思考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等等。
二、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下:教師觀念的陳舊、傳統課堂教學思想的束縛、對新課程認識的偏差、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有效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因為初三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段就注意構建高效的課堂,并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
三、實現化學課堂教學高效的策略
第一、營造強勢學習文化
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角色的自覺進入者和學習樂趣的主動享有者,這樣就會形成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為高效的課堂打下了基礎。
第二、實行合作學習形式
指導化學合作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培養創新思維,勇于實踐的能力。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實行小組學習形式,按平時學習成績均衡搭配,合理分組、分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強弱學生結對子,形成一幫一結對子的學習形式。
第三、強化學生自主預習
實行學生沒預習的課不上、預習不好的課不上、自習不上課和講評。加大學生課內外預習自學的自我支配指導,逐步過渡到將預習自學納入正課環節,做到有預習提綱,有目標設計,有預習檢測,有預習反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實驗、解決問題或提出問題質疑。學生親自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體,并鍛煉和提高自學能力。
教師要認真督察學生的自學,不走過場。對不善于自學的學生,要加以方法的指導;對于自學自覺性不高的學生,要批評教育;對于自學認真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保證學生的自學效果。教師還應到學生中去,做細致的調查,主要是中差生,了解他們自學中的困難,把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抓到手,并整理歸類,個別問題隨時解決,典型問題在教后中評講。
第四、指導學生課堂學習
課堂上充分地讓學生交流,交流預習課中的學習內容,以及做題過程中的一些疑難等,找出本節課中的學習目標。交流要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拓展和注重交流的方式。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做到六行并舉,即真聽、實讀、勤思、善問、能議、敢評。要求課堂學習的基本方式,即提問、對話、復述、爭辯、閱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游戲。重視課堂動手習慣的培養,即隨堂筆記、隨堂練習、黑板板書及課后作業等。
第五、實施以觀念為核心的單元教學設計
形成“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后延伸拓展”為基本內容的教學思路。
第六、按照不同教學內容確定不同課型
可以按:確定目標,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全班展示,解決疑惑―當堂鞏固,落實到底的基本流程設計課時教學程序,也可設計成單元教學。
第七、突出化學學科特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幫助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實驗能力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始終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瘜W實驗直觀性強,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 生形成化學概念,提高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加強化學實驗教學,開足開齊化學實驗,增強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注重化學思維方式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用化學思想、觀念思考問題。
第八、課堂教學實施“少教多學”
一節課教師講授、質疑問難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反饋練習的時間不少于25分鐘。
第九、要強化反饋矯正和落實力度
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分配學習的任務,并及時為學生提供有區別的幫助和適度的反饋。教師要率先垂范并通過多種方式及時展示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重點抓好糾錯、補償。
關鍵詞:初中教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3-083-01
一、前言
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本應該豐富多彩,但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由于我們“成績紙上”的思想模式未能轉變,加之一些教師和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得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陷入了“重復低效”的怪圈,“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高效課堂,是應該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果較好、效率較高且能夠取得很大的教育教學的影響力的課堂。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深入和發展,高效課堂的理念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接下來,我根據自己多年教育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
二、高效課堂視角下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
1、根據學習心理,高效引入課堂
很多課堂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是否能夠抓住學生,有效課堂的開局帶給學生的學習欲望將是巨大的?;乜匆酝覀兊恼n堂,或是為了趕進度,或是為了騰出時間讓學生多做幾套模擬題來應付考試,基本上教師都是在開門見山的給學生講生詞、講語法和講課文,學生也漸漸的麻木了,在特殊的教學制度下做著機械的記憶。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其特殊性,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變化都較大,他們的心理較為不成熟和不穩定,情緒浮動較大。然而,我們都只看到了初中學生們的叛逆心和缺乏耐心,而沒有發現他們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因勢利導的發現并利用學生們的這種心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會變得更有意義和更有趣。例如,古文教學對同學們來說顯得陌生和枯燥,我們在學習《論語》的有關章節時,就可以這樣做,老師可以先讓同學們有意識的觀察教室外面的太陽在一天中不同位置時的溫度、大小、和顏色的區別,然后通過光滲效應等物理現象來引出《論語》中《兩小兒辯日》的故事。
2、根據學生特點,高效差異教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老師總是通過標準化的考試和教案等手法來讓學生們達到同一個標準。現如今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所謂的“統一管理” 的教學模式下,同一堂語文課下來,有的學生感覺簡單,有的學生卻為難的像是在聽“天書”,課堂的效率很難達到。因此,教師需要足夠正視學生們之間的差異,并且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學習情況等各項指標都會有所差異,為了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做到“最好的我”,語文教師有必要關注學生差異,對于那些語文能力稍有欠缺的學生,教師應當更多地給予關懷,改變“重共性統一、整齊劃一,輕個性差異發展”的傾向,例如,在作文教學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就要將個性化指導貫穿教學過程中,既要鼓勵有創意的表達,對于有些學生模糊性的表達,也要給予肯定的評價和指導,才能讓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
3、發揮學生主動性,高效探究
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這是初中語文教學一直在探討的一個問題。新課標中也明確的指出,不僅要能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會學”,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一個單純接受知識的“受眾”,而應該是課堂的積極參與者,因此我們急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學習的方法,主動去探究,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我們可以開展第二課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知識的承載體。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有條件的地區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參觀,沒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影響資料、圖片、PPT等手段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感受。在某些課文的學習中,還可以巧妙的運用情景學習法,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加深對課文人物理解等,例如《我的叔叔于勒》就可用此法進行教學。
4、巧用學案導學,高效進行備課
在“先學后教,學案導學”的這種創新閱讀教學模式中,學案作為師生共用的交流教學載體,尤為重要。所以初中語文導學方案的編寫之前要有著基本的指導思想,即教師應以學案為載體為學生設置建構性的學習情境,并且一定要從學生的知識建構和學習需求出發,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思維過程中的困惑和快樂,用小小的學案有效地把學生的經驗結構、課堂教學結構和教材知識結構結合起來,最大程度的實現課堂學習的效益。要注意,學案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貼近實際的同時又要能夠拓展和深化,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的同時又要有所難度,問題的設計的難度上要體現出“磁性”,使學生并不能夠簡單容易的獲得結果,造成他們的認知沖突和認知懸念,誘發他們潛在的解疑潛能,以問題為驅動帶動學生的思維。這種以人為本的學案設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效的進行備課,才能創造高效的課堂。
三、結語
初中的語文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取代的意義。我們只有在不斷創新,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中才能構建起最符合本地教育實際的高效的課堂模式。
參考文獻:
1.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
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如果從教育學的角度,高效課堂必須具備三大特性: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從教育目標上解讀,高效課堂是把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加以實化的,即實現從知識到興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飛躍。簡單地說,是立足于“學會、會學、樂學、創學”。高效課堂把“自主、合作、探究”當成課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動闡述,在課堂環節上“落地”為“預習、展示、反饋”,在學習方式上轉化為“獨學、對學、群學”。高效課堂的靈魂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圍繞這個靈魂重構兩個關系,即變傳統教學關系中的“唯教”為“唯學”,變傳統師生關系中的“唯師”為“唯生”,認為課堂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兩唯”的核心是“學和學生”,主張“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
2.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1)了解學情是高效課堂的立足點。
一切教育活動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到學生收益歸結。面對我們所傳授知識的對象——學生,要求我們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經驗、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以及家庭和社會背景等綜合因素,凡是與學習有關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都屬學情之列,充分了解學情是我們因材施教的基礎。
(2)教學設計是高效課堂的關鍵點。
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教學設計是打造高校課堂的關鍵。完美、科學的教學設計可以激發學生情趣,課堂活動緊張有序、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充分學到課內知識,回味無窮。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個性品質。
(3)鉆研教材是高效課堂的基本點。
教師在課堂上一方面處理學情,一方面處理教材,這是課堂教學的兩翼,削弱任何一方都將失去教學平衡。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樣本,教師必須把教材鉆研透,根據學生的素質、認知水平、接受能力,變換不同的角度把教材闡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其間涉及到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和學習方法的科學指導。
(4)師生互動是高效課堂的著力點。
師生互動的含義:一是指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二是相應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著力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調動起學生以最佳狀態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打破先生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針對不同課節的教材、不同難度、不同班級的學生基礎因材施教,防止虛假的互動、“形式”的互動。所謂的“探究”,實質上還是教師“獨自”的教學舞臺,打擊“假課”、“假教”、“假探究”是落實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5)師資隊伍是高效課堂的支撐點。
鉆研教材、教學設計、了解學情……這些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工作,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培養一支精良的教師隊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支撐點。“終身學習是自己的需求,不是社會的需求”學習對教師而言包括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政治學習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完善我們的師德修養;業務學習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豐富課堂教學語言,達到用你豐富的綜合知識、高超的講課技能、完美的講課藝術征服學生,從而有效地教育學生,高效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6)優差并重是高效課堂的歸結點。
以學為主:一是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目標,調整好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樂學;二是重視學生自學,著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先學后教,讓學生會學。“樂學”與“會學”的完美結合,學生的學習就高效。教輔結合:集體輔導、不言自明,應該側重個別輔導。班級的學生一般是中等居多,教師的教學應該是立足中等、兼顧上下,這不可避免的帶來“尖子生”吃不飽、“學困生”消化不良的缺憾,而彌補這種缺憾只能靠輔導,課后輔導跟得上,教輔真正結合起來,才會“尖子更尖、后進趕上”,形成“尖子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好的良好局面,真正達到課堂高效。
(7)教學模式是高效課堂的創新點。
從課堂入手,推廣學習各個學校教學模式,總結出適合自己學校學情的教學模式,鑄就高效課堂。許多人不屑于提模式,一提模式就認為“統得過死”,“扼殺了師生的創造性”。統是必須的,只有統,才能強有力的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只是統什么、統到什么程度就值得研究,做到“統而不死、活而不亂”。形成以趣導學、以練致用、探究拓展、互幫共贏的教學模式。
(8)信息技術是高效課堂的保障點。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將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不可能為可能,變無聲為有聲,變難懂為易懂,能使學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然而,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是只有利沒有弊,它必須適合各學科的特點,以兩者之間的有機契合點為切入點,適時地穿插在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了高效課堂的生成。
(9)主體參與是衡量高效課堂的標志點。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兩者的實現和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教學策略和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技能的體現,科學、合理的課堂構建和教學策略有利于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和壓力,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及質量的提升。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研討,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和科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在課堂時間里更有效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0-0097-02
教育是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的基本點。新時期,新的課程改革也在穩步地推進中,特別對于高中教學而言,有著關鍵的影響。目前,高中數學的教學基本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即粉筆加黑板的形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自我能力及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拓展思維的建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和科學的教學策略,都可以很好地調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可以優化高中數學的教學,全面提高“教”和“學”的質量。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新課改在高中學校都展開進行了,但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數學課堂只注重形式上的“自由交流、討論”;有的則全部以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要不就以學生為教的主體,以例題和練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
1.真正的課改教學課堂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是自流化的教學課堂。
2.新課程的要求是以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手段,優化教學結構,不是主要的教學手段。
3.在新課改中的教學課堂是要求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而不是教的主體。
4.只以題海戰術為主,沒有進行很好地總結和歸納。以致于真正的新課改的教學課堂和教學策略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高效課堂及教學策略的要義
1.高效課堂。新課改中對于高效課堂的要求是,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上,以教師的引導作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思維,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高效、高質地完成教學內容和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效率和質量,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科學發展。高效課堂主要在于教師可以輕松地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可以輕松地掌握和理解,實現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及探究性學習。
2.教學策略。高效的教學課堂必須建立在科學的教學策略的基礎之上??茖W的教學策略包括在進行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手段等。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于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茖W的教學策略可以很好地推進教學課堂的高效性發揮,有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教學互動,有利于教學目標實質性的落實。
三、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1.課堂教學進行前的準備。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的準備工作應該從備課開始,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
(1)從學生角度,應該對班級和教學對象要有全面性的了解和掌握,根據學生這一課堂主體在實際學習中的學習能力、獨立性、動手能力及認識水平等情況,在教學的設計中,有目的和針對性地準備教學的內容及教學問題。
(2)從數學教材角度,在課堂的教學中,數學教材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學生和老師的必要工具。教師應該對數學教材有充分、全面的認識,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地挖掘,科學、合理地運用好數學教材。
2.加強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興趣培養??茖W研究大多是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有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迸d趣的培養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方式或者同一內容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教學,調動學生對高中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拓展其思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建立一個積極、愉悅、輕松的課堂氣氛,以不同的角度和層次設計教學,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利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地評價,提高學生持續性的數學興趣和學習熱情。
3.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在實際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滿足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實現教學的目標,同時,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減輕其教學壓力,使得學生可以直觀、形象地學習數學知識。比如:三角函數圖象及立體幾何問題,可以借用多媒體建立直觀的模型以及維度變化,讓學生直觀地進行學習思考,加深其印象。同時,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交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層次化的高中數學教學。一個班級里面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知識掌握等參差不齊,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中,結合學生的情況進行層次化教學,這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技能的提高,在教學內容和目標上也進行層次化的設計,設計層次不一的、但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及學習情況符合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全面進步。
四、科學的教學策略
1.創建課堂教學問題情境,引起學生高度關注。高效的數學課堂必須在科學的教學策略基礎之上構建,新課改的課堂教學要求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創建合理的問題情境。必須做好:
(1)創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好奇是每個人的天性,高中生更是如此。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和知識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關注,可以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
(2)創建重構知識體系的問題情境。在新的知識學習中,往往會對原有的知識架構進行沖擊,不利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數學體系化的問題情境,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
2.整合數學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高中數學的內容是線性和連貫性的,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卻并非如此,是在不斷反復進行的。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合理地重新整合數學的相關知識,使得教學內容及進度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一致,對教學內容進行課時化教學。
3.加強學生數學新知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數學知識的整合教學要求加強學生在新知識的訓練。教師應該精選學生的課堂數學習題,可以全面性的反應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訓練。其次,對課堂教學中引用的例題應該巧妙地講解,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典型的例題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在習題及知識點上要有梯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重點、難點教學,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誤區進行指導糾正。
高中數學的高效性和教學策略的科學性,對于高中數學任課教師而言,是其教學的重要工作,對其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客觀性的體現。高中數學教師只有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全面掌握好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創新教學手段和方式才可以很好地構建出高效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知識點的不同,進行不同層次的問題情境創建,整合數學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教學策略是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落實方針,只有充分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和應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才可以真正落實新課改的要求,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全面發展學生。
參考文獻:
[1]劉學軍.關于高中數學新教材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23(6):23-24.
[2]趙妍.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34-36.
[3]盧秀艷.淺談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J].學科周刊,2010,25(2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