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10: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技術經濟與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技術經濟效果是指農業技術方案、技術政策、技術措施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和實施所取得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的比例關系。在實際評價過程中,要堅持技術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局部經濟效果和整體經濟效果的統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統一等原則,其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主體指標、分析指標和目的指標。
農業科技資源管理是農業科技活動的實踐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其內容主要包括農業科技政策、農業科技發展戰略、農業科技體制、農業科技法制、農業科技規劃和計劃、農業科技人才管理、農業科技成果管理以及農業科學技術轉移等方面。其發展過程包括農業科技研制管理、農業科技推廣管理及農業科技采用管理等三個階段,具有導向、指導、協調、激勵的作用。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現代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決定著我國農業的發展,農業經濟的增長依靠的是農業科技的進步。目前,我國距離發達基礎產業的宏偉目標還有較大進步空間,主要是由于現代農業科技總體水平較低、沒有創新科技意識,科技進步程度小等等原因。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只有50%左右,農民需要靠天吃飯,農業也為擺脫產業弱的缺點。我國進入了依靠科技來改變農業經濟產業的時期,推進“以工促農”、“城鄉統籌”的轉變模式,變更了一度依靠國家政策,人力資源開發的模式,增加科技創新和農業資源的有效供給方式。我國農業科技資源、農業發展、農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農業競爭力和農村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農業轉型和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農業專家發表了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資源建設的建議。所以,對農業科技資源的深入研究就成為了現如今的熱點。根據如今農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優化農業科技分配。提高農業科技效率等等問題都是勢在必行的。
在農業生產系統中各種技術措施和技術方案之間具有強烈的相關性。既相互促進又互相制約,從而導致農業技術經濟效果發生不同變化。這種相關性主要表現為橫向相關和縱向相關。橫向相關主要是指生物生長發育周期各種技術措施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縱向相關主要是指連作和輪作在時間上的相關。因此,研究和分析農業技術經濟效果,必須考慮技術因素和技術效果的相關性,它是農業技術方案選優的重要條件。農業技術的功能在農業生產中不僅表現為當季有效,而且還有技術后效從價值形態講,有的技術其價值一次轉入產品,有的技術其價值要按生產周期逐步?D入產品,它表現為技術效果的持續性。一般說來,直接作用于生物本身的技術常常表現為當季有效,價值一次轉入產品。在農業生產中要使生物正常生長發育,充分發揮技術措施的功能,就必須同時保證生物所需要的各種生活條件。而各種生活條件又綜合地對生物產生影響,因此,可以說農業技術經濟效果是各種生活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農業生產中由于技術功能的多樣性,帶來技術效果的多樣性。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深化開展,一些新型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紛紛涌現。如各級營銷部門設立實體;隨著科委,科協管理部門由之前的管理而轉向推廣、服務方向建立了推廣機構,原有的銷售體系需要自我發展和自我積累,從從前的農產品銷售轉向到了現在的向技術方面的發展;農業技術合同類型、實體服務、項目推廣、農民非政府組織、公司加農民模式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多元化形式。
農業技術人員不僅提供農業技術,還需要幫助農民種好地,幫助農民做出科學決策,提供農業生產配套技術服務,生產前提供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質量生產數據,提供持續的培訓和相關技術指導工作,在生產幫助農民增加銷售額后,增加銷售收入。
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是農業科技活動中規定的總體規律和長期行為。一般包括戰略思想、戰略目標和重點的基礎內容。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是農業科技發展規劃的基礎方面,同時也直接反映在科技發展規劃之中。
二、科技進步是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最關鍵因素
目前,農業發展方式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都取決去農業科技資源配置管理,發展現代農業也迫切需要將農業科技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經濟與科學技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經濟的增長可以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更好的環境和經濟支持,創新的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產業的飛速發展;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致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與改變??茖W技術可以減少農村對勞動力的使用,向著機械化、技術化的農業方向發展,科學技術影響著農業經濟的增長趨勢。
我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滯后,影響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在:推廣體系不健全、技術成熟度不高、推廣經費不足、農民素質較低等方面。為了推進農業技術的更新與革命,加快以科技推廣和普及為重點的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必須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和普及工作進行改革、創新。
三、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
參考文獻是說我們在論文撰寫的過程當中引用和借鑒前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在引用的地方要做標注用阿拉伯數字按順序的編著,然后在論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參考文獻。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采編收集的關于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借鑒分析。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郭文瑞.基層農技推廣中的語言溝通技巧[J].安徽農學通訊,2007(13):179.
[2]王思斌,謝立中,馬鳳芝,等.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歷史與現狀[J].中國社會工作,1996(2):54.
[3]許莉婭.個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64.
[4]謝春香.試論農機推廣中與農民的有效溝通[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6(2):4-5.
[5]李亞男.農業推廣溝通的特點及發展趨勢[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4.
[6]陸遷,王秀娟.加強農技推廣的雙向溝通[J].農村經濟,2001(3):38-39.
[7]何蒲明.農業技術推廣如何走出困境[J].農業科技竹理,2005(5):89-91.
[8]曾研.社工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1-3.
[9]吳易雄,晏紅安.平江縣創農技推廣新模式[N].農民日報,2009-08-31.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喬方彬,張林秀,胡瑞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行為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1999(03):13-16.
[2]胡瑞法,孫頂強,董曉霞.農技推廣人員的下鄉推廣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4(11):29-35.
[3]陳秀蘭,何勇,曾維忠.農業科研人員技術推廣的意愿研究——基于四川省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0(02):263-268.
[4]田桂山,張正河,程景民.中外農技推廣人員業績評價比較及對策[J].世界農業,2003(07):35-37.
[5]王移收.試論農技推廣人員及農民思維定勢的改變[J].湖北農業科學,2005(06):13-14,+26.
[6]熊明華.我國農業推廣人才的培養體系建設[J].農村經濟,2004(07):70-72.
[7]孟成民,魏旭嬌,陳然,等.淺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推廣人才培養[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9-11.
[8]王慧軍.依靠管理創新深化我國農業推廣體系的改革[J].農業科技管理,2001(03):41-45.
[9]林清山.加強福建省農業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28-30.
[10]姚文山,張勁松,莊文才.廣東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5(06):104-107.
[11]呂珂,徐世艷,侯倩倩,等.加快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07(06):94-96.
[12]王春霞,贠謙吉.基層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08):377,+385.
[13]唐文金,周紅兵.農技推廣隊伍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10):103-105.
[14]楊曙輝,宋天慶,陳懷軍,等.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若干熱點問題探析[J].農業科技管理,2010(03):90-93.
[15]陳偉民,湯紅東,陳金鳳,等.我國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廣東農業科學,2010(06):287-288.
[16]陳斐,康松,康濤.試論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和對策[J].科研管理,2004(01):23-28.
[17]李立秋.完善農技推廣體系要把握的重點[J].農村工作通訊,2007(11):12-13.
[18]王法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6):51.
[19]熊尚鵬,付文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與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05(06):51-54.
[20]郭予光,楊家榮.對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業推廣工作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7(19):122-123,+131.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宋彬彬,賈天慧.引導農民推廣農業技術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33).
[2]羅斯.淺談當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J].四川農業科技,2008,(01).
[3]童澤平,鞠磊.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2009,(02).
[4]蔣和平,等.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2,(09).
[5]呂劍紅,等.創新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1,(05).
關鍵詞:農戶稟賦;節水灌溉技術;采納行為;影響;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1)01-0079-03
一、引言
我國水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而且地區分布不均衡。在水資源的眾多用途中,農業用水是最大的。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9》的最新統計數據,2008年我國總用水量5 909.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為3 663.4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62%。在農業用水中,農業灌溉用水量占用水量的90.2%。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灌溉用水量對水資源影響很大。另外,由于受傳統農業耕種方式的影響,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一直較低,目前全國平均僅在0.4~0.5之間,農業灌溉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很多。這導致相當一部分水在輸水過程中由于滲漏或蒸發損失了。因此,在我國水資源較缺乏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實施節水農業對于緩解目前的缺水狀況就顯得至關重要。
農業灌溉技術的采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率,因此,農業灌溉技術的采納與否是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率的關鍵因素。而在農業生產中,農戶是最基本的單位,農戶作為獨立的生產者對是否采納先進技術具有完全的決定權。因此,發展節水農業的關鍵就在于農戶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影響農戶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節水灌溉技術自身因素、自然環境因素、農戶稟賦因素、水價因素和政策因素。本文僅對農戶稟賦作詳細研究。
二、農戶稟賦對采納行為的影響
節水灌溉技術對于農戶而言,同勞動力和土地一樣,也是一種生產要素。節水灌溉技術本身并不是水的替代品,但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在不減少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灌溉水的使用量;或者在供水量不變的條件下提高作物對灌溉水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因此,先進的灌溉技術可以節約灌溉水的用量,從而減少用水農戶對生產要素的投人。農戶是否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從農戶自身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農戶經濟狀況
從目前國家投資政策來看,大中型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和農戶分級承擔,一般農戶的投資額要占到工程總投資的1/3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工程建成后的運行費用完全由農戶負擔。所以一個地方經濟條件及其農民收入如何(反映了農民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就成為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能否推廣運用的決定性因素。
農戶經濟狀況主要包括農戶的家庭財產狀況、農戶的收入狀況、獲得信貸的能力和勞動力及土地的機會成本等。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意味著農戶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實施起來一般較復雜。根據誘致性技術變遷理論,資金較充裕的農戶偏向于采用資本密集型的農業技術,勞動力較充裕的農戶更易于采用勞動密集型的技術。黃季餛等認為,經濟狀況越好的農戶越容易采用水稻新技術。當然,也有學者發現,在他們的經驗模型中收入與農戶的支付意愿及可持續農業技術采用之間有正相關關系,因為充裕的資金能保證生產者不受資金條件的制約而采用可持續農業技術。但是,有些學者的實證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即經濟狀況最差的農戶具有最強烈的采用可持續農業技術的欲望,而經濟狀況較好的農戶對保護土地技術和新品種不感興趣。這可能是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能帶來更大收益的緣故。同樣獲得信貸的能力越強,資金的供給就越有保障。因此,獲得信貸的能力和農戶的收入狀況結合在一起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用產生影響。
(二)教育因素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農業技術,一般來講,農戶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于新技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越強。當然,這里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正式的教育,也包括農民學校、農民田間學校和加強信息溝通等非正式的形式,這些教育方式會增加農戶的理解能力,使農戶采用新的可持續農業技術的可能性增大。對于受教育程度對農戶采用技術決策的影響,國內外很多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都做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是農戶采用技術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如國內學者孔祥智等在對陜西、四川和寧夏農戶的調研中發現,農戶的受教育水平對其采用新技術具有顯著地正向作用,一般來說受教育水平越高,采用的可能性就越大。馬康貧、劉華周通過對中國蘇北地區的調查,發現農戶受教育程度對其技術采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且和看報的頻率結合在一起對技術采納影響更大。綜合各種研究,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否被農戶采納,跟農戶受教育的水平有很大關系。
(三)農戶決策者的年齡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般來說,成年人的年齡越大,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就越差。這個規律同樣適用于農業技術擴散。有學者對該問題做了調研,從調研的結果來看,農戶決策者年齡主要集中在31―50歲這一年齡段,但農戶采納新技術的行為在年齡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傮w來看,年齡與選擇行為呈負相關關系,即隨著年齡的增加,農戶選擇使用節水灌溉的可能性越來越低。這可能是年輕人敢于冒險,喜歡接觸新事物,并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能力做支撐,他們往往成為創新者。
以上論述從農戶的經濟狀況、農戶受教育程度以及農戶年齡等三方面來闡述對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行為的影響。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些關系,筆者以陜西省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
三、實證研究
陜西省地域南北跨緯度大,按地形地貌,以秦嶺、北山為界,北部為陜北黃土高原,中部為關中平原,南部為陜南秦巴山區。其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向東傾斜。土地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中耕地面積408.9萬公頃,林地面積1028.5萬公頃,草地面積311.7萬公頃,其他農用地30.3萬公頃。
陜西是全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省份之一,水資源特點為總量少,時空分布不均,人均耕地較少。全省水資源總量445億m3,居全國第19位。人均、耕地畝均擁有水資源量1196m3、588m3,分別相當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時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汛期,地域分布上,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面積占全省的35.5%,水資源量占全省總量的71%;秦嶺以北的黃河流域,面積占全省的63.5%,而水資源量僅占29%。居于中心地位的關中地區人口密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
380m3,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1/8,遠遠低于國際社會公認的絕對缺水線(人均水資源量500m3),屬于嚴重資源型缺水地區。
(一)調查的總體情況
經過對陜西省很多地區的多次預調查以及與各級水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探討,依據研究目的,分別制定了縣級、村級調查問卷和戶級調查問卷共計三個部分的問卷??h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6個部分:縣社會經濟概況、農業生產狀況、縣水資源利用情況、灌溉技術應用情況、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狀況、灌溉工程產權狀況。村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4個部分:村水資源利用狀況、種植作物灌溉技術的采用狀況、水價制定與征收狀況、節水灌溉技術的投入情況等。戶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5個部分:農戶基本情況(如戶主受教育程度、耕地數量和質量、家庭收入等)、種植業生產和投入情況、農作物的灌溉技術采用情況等。跟本文聯系緊密的主要是戶級調查問卷表部分。由于所選取的村級樣本數量較多,考慮到調查時間有限,調查組根據不同的地市,分為10個調查小隊分別開展實地調查工作。通過與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對一些不一致的數據進行了調整,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本次調查對陜西省的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寶雞市、銅川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10個地市的55個縣(區),共計227個村進行實地調查。受調查村樣本的選取,根據調研前資料的詳細分析以及其地理位置來確定是否具有代表性,而進行選擇。以盡量使調查能夠客觀反映不同地理分布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查樣本村分布為:西安市43個、楊凌區2個、咸陽市31個、渭南市29個、寶雞市24個、銅川市11個、延安市16個、榆林市16個、漢中市13個、安康市14個、商洛市28個。對于本次調查中,獲得農戶問卷共計2 313份,其中有效問卷2 171份。在有效問卷中,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樣本數為216戶。
(二)農戶稟賦對節水技術采納行為的分析
1.年齡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通過對調查農戶年齡段的統計發現,調查中41-50歲年齡段的農戶高達52.2%,31~40歲與50~60歲年齡段農戶大致相等,60歲以上農戶占5.9%,而30以下農戶僅占4.7%。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陜西農村,觀念相對保守,一般30歲以下成人即使結婚生子,很多人由于經濟基礎較差,往往還跟父母在一起并不單獨立戶。而41―50歲這個年齡段在農村屬于年富力強的階段,也代表該地區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因此這個年齡段的相對也最多。
從統計的情況來看,30歲以下年齡段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僅僅2戶,占0.1%;60歲以上年齡段的有18戶,占到8.3%:而41~50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達到55%。另外,31~40年齡段和50~60歲年齡段分別是16.3%和19.3%,兩個年齡段相差不大,這一結果與國內很多學者調查的情況不太一樣。很多學者調查認為,年齡越大,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低的規律。而本次調查卻是年齡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齡段最大的,居于中間的41-50歲年齡段是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達到一半以上。
2.受教育程度對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由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技術,農戶沒有一定的領會和理解能力是很難掌握的。另外,相對于傳統觀念來講,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門較新的科學和技能,從這個角度來講,也需要農戶具備一定的視野和知識。因此,我們對農戶的文化程度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戶采納節水技術的情況作了調
上表2 171個調查樣本中小學及以下、初中和高中的百分比分別是14.1%、57.6%和28.3%。在采用節水技術的216個農戶中,小學及以下的比例為5.1%,大大低于總樣本的14.1%;而采納農戶中高中級以上比率為36.6%,高于總體樣本8.3個百分點,這是非常顯著地。文化程度對于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影響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3.經濟情況對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為了分析農戶經濟能力對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我們對不同經濟狀況的農戶進行了調查,并對不同經濟能力的農戶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的情況作了調查,下面是具體的統計情況,詳見表3。
在問卷設計中,把農戶年收入分成了5個級別,分別是:1萬元以下,1萬~2萬、2萬~5萬和5萬元以上。在采納節水技術的農戶中,他們所占這一收入段的比重:6%、12.6%、12.4%和4.9%。從表3可以看出,收入1萬-2萬和2萬~5萬采納的比重很高,其次是1萬以下,最后是5萬以上。雖然年1萬以下的農戶采納比率僅占其比重為6%,1萬~2萬元和2萬~5萬元所占比重很大似乎是收入越高,采納的可能性越大,但由于5萬以上這個段的規律又出現變化,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得出這一規律還是有些問題,至少是不嚴謹的。另外,收入相對較高的農戶采納,但這也并不一定說明:收入越高,采納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在于收入高有可能是因為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而經濟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了就采用節水技術,這兩者到底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僅根據這個表很難說清楚。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至少還應該結合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來分析。為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把所有農戶按農業占總收入的比重分為以下幾個檔次:20%以下、20%~50%、51%~80%和80%以上。這4個檔次的數值越大,代表兼職程度越小,農業在總收入的比重越大。然后,所有農戶按照不同收入段,以及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不同比重,統計了農戶在各收入段、農業收入占比的農戶分布情況,詳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農戶年收入1萬以下的,農業收入在總收入占到80%的農戶,其中有49%的農戶集中在這個區域。而到了5萬以上這個收入,有51%的農戶的農業收入都占總收入的20%以下。
綜上可以看出,經濟基礎較好且農業收入所占比重較高的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四、結論
本次調查范圍為陜西省的10個地市,對可能影響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農戶稟賦因素做了問卷設計,并收回了2 171份有效調查問卷。根據問卷情況,我們做了細致的統計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農戶年齡、農戶受教育程度、農戶經濟情況等農戶稟賦對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有一定的影響。具體如下:
(1)對于農戶年齡與采納新技術的關系,很多學者認為,年齡越大,采納新技術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本次調查卻是年齡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齡段最大的,居于中間的41~50歲年齡段是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達到一半以上。
(2)對于農戶文化程度對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本次調查認為,文化程度對于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影響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3)對于經濟情況與采納節水技術的關系,在本次調查分析中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雖然調查結果顯示,經濟情況較好,有利于采納節水技術。但是收入高有可能是因為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而經濟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社會采用節水技術,這兩者的因果關系很難說清。另一方面,結合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來分析發現,經濟基礎較好且農業收入所占比重較高的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基金項目:北京市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編號sz200711232019)和西安工業大學校長基金(編號XADGXJJ200725)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2009
[2]王會肖,薛明嬌,節水農業推廣的若干問題及對策建議[J],節水灌溉,2008,(05):38―41
[3]朱玉春,楊瑞,西北地區節水農業的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J],開發研究,2002,(01):18―21
[4]秦文利,王慧軍,農民素質對農業技術擴散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04,8(01):54―57
[5]黃季妮,Scott Rozelle技術進步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原動力一水稻生產力增長的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1993,(06):10-16
[6]高明,譚向勇,王玉斌農戶節水技術應用動因與激勵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09):4―6
[7]方松海,孔祥智,農戶享賦對保護地生產技術采納的影響分析一以陜西、四川和寧夏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05,(03):35―42
[8]馬康貧,劉華周江蘇省淮北地區農戶的技術選擇與擴散[J]農業技術經濟,1998,(04):47―52
[9]謝西玲,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一以廣東徐聞縣N鎮為例[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
關鍵詞: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風險類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2月28日
一、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概念
所謂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是指與資產評估有關的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因主客觀原因對評估標的價值作了不當或錯誤判斷,導致評估結果失真,使利益相關者受到經濟損失,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將承擔訴訟或仲裁,或因敗訴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可能性。
二、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類型
資產評估風險源于對未來評估事項的不確定性,合理劃分風險類型是評估風險量化的基礎,只有充分揭示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才能對評估風險做出客觀的評價。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的風險類型可定性分為固有風險、執業風險和自然風險;固有風險包括評估管理風險、評估方法風險和評估結果使用風險;執業風險包括道德風險、評估程序不足或受到限制產生的風險、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產生的風險;自然風險包括地域性風險、自然災害風險。
(一)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固有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固有風險是指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對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中,對風險影響因素不能夠直接進行控制,但這些因素的發生可能導致評估結果發生錯誤或重大偏差,使評估報告的使用者受到損失而承擔相應責任的可能性。
1、評估管理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評估機構和評估師以第三方身份對其價值進行估算,能否獨立、客觀、公正的反映其真實價值,關系到當事各方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國家授權的職能部門予以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和審查,從而管理環節成為產生評估風險的影響因素之一。近年來,國家職能部門對評估行業進行脫鉤改制和清理整頓,可是行業和地方壟斷依然存在,一些評估機構明脫暗不脫或掛靠行政權力壟斷業務,這些不正當行為嚴重干擾了評估市場正常秩序,損害了評估業務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加大了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管理環節的風險。
2、評估方法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主要用于對外投資和轉讓,評估對象并非實物資產,而是其未來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因為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的研發投入具有弱對應性、虛擬性和不完整性的特點,使用成本法評估資產重置成本不夠客觀,因為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的壟斷性和保密性,很難從市場上獲得類似參照物,加之無形資產產權交易信息匱乏,交易市場弱勢有效,限制了市場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使收益法主導了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但是,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受到自然環境、技術環境、市場環境和行業競爭等多種因素影響,評估參數預測的不確定性難以測算,預測數據難免出現主觀因素造成的偏差,使得收益額、折現率和收益期的預測值偏離真實情況而導致風險存在。
3、評估結果使用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是將資產未來獲得的超額收益按照一定數學模型折現到評估基準日,評估結果是其在評估基準日的時點價值,評估結果時效性強,策略性使用風險大。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受到自身特殊因素影響,資產未來獲得超額收益受到交易市場供求關系影響,預測主觀性較大,評估結果是多種假設條件下估算出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的時點價值,基于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時效性特點,評估報告書都約定了評估結果有效期為一年。但是,如果評估報告的使用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未按照約定范圍使用或者超過有效期范圍策略性使用,將發生評估結果使用風險。
(二)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執業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執業風險主要指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執業中因違反職業道德或業務素質未達到專業要求導致評估結果失真,使利益相關者受到損失,評估機構和評估師承擔訴訟或仲裁,或因敗訴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可能性。
1、職業道德風險。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業過程中應當遵循職業道德準則,做到誠實正直,勤勉盡責,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由于人員道德水平差距,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評估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時,無原則的遷就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忽視資產以市場價值為判斷尺度,明顯高估或低估資產實際價值,采取壓價、壟斷等不正當競爭的手段承攬業務;明知自身行為不符合評估準則要求,仍然出具不公允的評估報告的行為而產生職業道德風險。
2、評估程序不足或受到限制的風險。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評估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時應當遵循資產評估基本準則,根據業務具體情況履行適當的評估程序,對資產價值做出客觀、合理的價值判斷,不允許在未履行評估程序或者評估程序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不采取相應替代程序而出具評估報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不履行相應的評估程序或者在進行現場勘查或者收集評估資料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不采取相應的替代程序而出具評估報告,這種情況將會產生在利益相關方受到損失發生訴訟或者仲裁時,因評估機構和評估師沒有履行相應評估程序,成為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3、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的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受到自身特殊性影響,評估的復雜性和風險性很高,評估師必須擁有關于農業專利、農業專有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專業勝任能力成為評估師出具合理專業判斷和公允評估結果的基本保證。例如,農業專有技術評估,信息資料和技術經濟參數收集比較困難,加上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受到地域環境、自然災害等環境因素影響,評估結果的不確定性增加,這些因素對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帶來考驗,專業勝任能力不足可能發生執業風險。
(三)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自然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自然風險是指來自自然界的突發事件(氣象災害、自然災害等)或者固有限制(地域環境、季節交替等)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1、自然災害風險。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的價值通常以其承載體農產品的價值來體現,由于農業生產受到諸多自然災害的影響,這給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的評估價值帶來難以預測的風險。一場冰雹可能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一場水災可能造成大片農田被淹沒,因此對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需要考慮其抵抗自然界突發事件的自適應能力,如果一項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在相同條件下,其抵御自然災害或者自我恢復能力強,自然災害風險就較低,反之自然災害風險就高。
2、地域性風險。農業生產受氣候、水分、土壤等自然環境影響較大,使得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依托的農產品地域性特征顯著,只能在局部范圍內推廣,例如:新疆吐魯番哈密瓜聞名華夏,其口感芳香甘甜、耐人尋味,是受到吐魯番盆地干旱少雨、晝夜溫差較大、氣候環境獨特的影響,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特征使得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實現價值的空間減小,地域性限制越明顯,評估風險越高。
三、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風險應對措施
(一)加快評估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健全評估管理體制。我國資產評估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完善,評估管理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現象突出,應盡快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資產評估師法》和《資產評估管理法》,明確農業技術型無形資產評估原則,規范評估業務操作規程,加強政府的制度性管理和約束,健全評估管理體制,減少政府行政干預,強化行業自律管理,使資產評估有法可依,從根本上解決評估市場混亂問題。
(二)加強內部風險管理,建立內部質量控制制度。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執業水平能力的高低是產生評估風險的重要因素,評估機構應完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質量控制制度,在內部風險管理上嚴格執行三級復核制度,完善評估復核的具體辦法,明確復核事項的重點,制定評估業務操作規程和風險控制指南;在評估業務質量控制上,評估機構要建立項目承接、制定計劃、現場勘察、評定估算、出具報告以及檔案管理各階段的質量控制,明確規定各階段工作重點和風險防范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制定相關內部管理制度,提高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風險意識,把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建立資產評估風險保障制度,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建立評估機構風險保障制度,增強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責任和風險防范意識,在評估風險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評估過程中,評估機構和評估師通常難以負擔由于評估失敗造成相關當事人經濟損失帶來的賠償責任,購買職業責任保險是資產評估機構一項重要的風險規避措施,盡管保險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訴訟,但能減少訴訟失敗時評估機構發生的財務損失。我國應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評估機構應當購買職業責任保險,提取職業風險基金。當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發生職業風險時,由保險公司負責理賠,不足部分使用提取的專項風險基金,這樣既可增強評估機構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感,又可切實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主要參考文獻:
[1]韓靜.資產評估風險預警機制研究[J].金融市場,2012.
1(略)
從當前茶園生產實際來看,調查法是茶園生產技術經濟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試驗法可用于茶園中新品種、新的技術措施或方案、新的科研成果等單項技術推廣的試點或進行技術性試驗(如測土配方施肥)的檢驗。調查法較適用于對茶園生產的綜合配套技術及優化組合(如茶園生產規模、投入產出等)、已經大面積推廣技術的持續效應等的研究。可以在多點調查基礎上,選擇某些重點的、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項目或技術,加以重點的局部的專項試驗研究;或者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進行系統、周密的調查、試驗和分析,從而篩選出先進適用的技術加以推廣。以上兩種常用方法,是側重定量資料的收集。對茶園技術經濟研究而言,定性資料的收集也是很必要的。我國的茶樹栽培、生產歷史悠久,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總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認真地收集各種史料(如各類志書、文獻、報刊、雜志等)中有關茶園生產的記載,從更長時間、更大范圍內思考和分析某些技術措施或經濟現象得以不斷發展或逐漸消失的政策因素、經濟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從而對當今技術推廣、應用以及研究今后技術的發展方向、途徑等提供歷史依據,并可對宏觀技術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制訂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如60年代提出的茶園“北引西遷”的決策,在茶樹生態不適宜區(北部和西部)大面積發展茶園,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如果當時能認真分析我國茶區布局從古至今的發展演變歷史,就有充分論據證明這一決策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不可行的。通常對史料的分析采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2],雖然其研究結果只能是粗線條的定性結論,但其對整體的、總的勢態和方向的把握是相當可靠的。恰當的分析和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失敗教訓,對于指導現代茶園生產,尤其是區域性的宏觀的技術經濟政策的制訂、實施是很有意義的。
2茶園生產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茶園生產技術經濟研究的目的不僅是研究客觀規律的發展,更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所進行的分析評價和研究,并為生產決策提供科學的論據和論證,科學的評價方法是精確分析和計量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果的必要手段。茶園生產技術經濟評價方法一般多采用農業技術經濟研究中各種評價方法[3]。與農業生產類似,茶園生產中影響技術經濟效益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復雜多樣,有些是難以數量化的,因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兩大主要評價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和前提,反映技術經濟問題中技術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生態效應的規定性及各因素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常用方法包括唯物辯證法、科學的抽象法、歸納法、演繹法等。定量分析特別是數量界限及適合度研究在技術經濟研究中具有特別重要意義。馬克思指出: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行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因此,只有加強定量分析才能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定量分析按所用計量方法不同分為一般數量分析法和現代數量分析法。一般數量分析法包括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綜合評分法等。現代數量分析法包括邊際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生產函數模型、線性規則法、灰色系統、系統動力學等。如筆者曾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進行茶園投入與產出研究。由于定量分析是運用數學來對茶園生產中一些技術經濟現象的分析,并不是純數學理論的研究。因而,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數據、數學方法的不完善等,使得定量分析結果有時與實際不符,難以用茶樹生物學、茶樹栽培學的理論來解釋;即使結論正確,在實際運用時由于多種因素影響,一定時期內也可能較難迅速實現,必須有一個逐步的過程。所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是進行茶園技術經濟評價、分析的原則。
3茶園生產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是進行技術經濟評價的手段和工具,是定量分析的基礎和前提。茶園生產中技術的應用總是與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和自然資源的利用等直接相關的。要作出正確評價,必須設置一系列指標,從各個不同方面、不同范圍、不同層次來計算和分析技術經濟效益的大小,從而構成評價指標體系[3]。評價指標體系的作用可概括為:¹將茶園生產中各種生產資源、產品及技術因素以數量或比值表示,不但可以衡量經濟效益的大小,而且揭示出取得這一經濟效益的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便于找到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的技術對策,并為選擇最佳方案提供依據;º運用指標對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益加以比較系統、全面而又簡明的分析評價,增強科學性,防止隨意性,避免盲目性、片面性;»根據評價對象、目的和要求及地區條件選擇恰當的指標;¼為制訂茶園生產發展規劃、技術政策、技術方案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通常一個較完善的指標體系按其所反映的內容和實質,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衡量指標:這類指標直接計算、衡量技術措施經濟效益的大小,在指標體系中處于主體地位。反映茶園生產中技術因素變化引起的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常用的如土地盈利率、勞動生產率、單位產品成本、凈收入與利潤等。第二類,分析指標:分析指標主要用來從不同側面分析影響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益各種因素的投入狀況及影響作用。又分為經濟分析指標、技術效果分析指標和生態效果分析指標三類。經濟分析指標是反映茶園生產經營狀況、影響經濟效益各種經濟因素的數值指標。包括茶園生產成果指標,如鮮葉產量、產值、利潤等;勞動消耗指標,如栽培用工、肥料施用量、生產成本等;還有反映投入產出和資源等的構成比例指標,如產品及產值結構、成本結構、利潤結構、投資結構、勞力結構等。技術效果分析指標是反映茶園生產中技術措施應用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先進性的數值指標。如茶樹良種的抗逆性、茶樹生育特性(發芽遲早、芽頭壯瘦等)、肥料利用率、鮮葉產量增長率等。生態效果分析指標是反映技術措施、方案或政策對茶園生態環境產生的效應。茶園生態效益的好壞或早或遲都會反映在經濟效益上,對經濟效益的提高產生深遠影響。常用的有:茶園土壤肥力和水土流失指標、災害發生率、生態平衡狀況等。第三類,目的指標:這類指標能綜合反映滿足社會和人們需要的程度。它既反映經濟效益的增長結果,又反映經濟效益增長同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增長的關系,是綜合評價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益并進行生產決策的重要依據。茶園生產,是茶葉生產的開始部分,鮮葉并不是最終消費商品。人們從事茶園生產目的是為獲取最大的利潤?,F階段,我國茶園已基本承包到戶,茶農是否愿意投資茶園,將受比較利益的驅使。在投入水平相當情況下,如果茶農的人均年純收入低于從事其它作物生產的農民的純收入水平,則其勢必會把部分人力和資金投入到利潤較高的作物生產中,以提高收入水平,從而出現茶園失管或少投入現象。提高茶農人均年純收入水平應是當前茶園生產的主要經濟目標,也是把技術真正轉變為茶園生產力的推動力[4]。從總體來說,我國大部分茶園仍以粗放經營為主,而且這種狀況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還難以迅速改變。只有逐步提高茶農人均收入水平,增加資本積累,才有可能增大茶園投入,從而加快向集約經營的轉化進程。構成茶園生產力的三個基本的投入要素是土地、資本和勞動。由于它們在生產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經濟意義,一般分為土地利用指標組、資本利用指標組和勞動利用指標組。土地是茶園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土地不能自由買賣,一般都以土地占用的形式考察它的利用效果。資本利用按其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資本消耗,它是勞動(包括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的價值表現,可用生產成本來表示;另一類是資本占用,包括固定資本占用和流動資本占用。由于當前茶園生產基本上是土地、勞動密集型,茶園中固定資本占用額的變動一般不大,即使發生變動也是同流動資本的變動成一定正比例,而流動資本又隨投入的生產成本變動成正比例變化,也就是在一年中投入的生產成本越多,流動資本占用額就越大。因而可以只根據資本消耗(生產成本)狀況來衡量茶園資本利用。勞動消耗從實物量上包括活勞動消耗量和物化勞動消耗量。由于兩者計量單位難以統一,不能相加。因而目前仍以活勞動消耗量來衡量勞動利用效果[2]。茶園的產出,視其評價的目的、要求不同而異,可以是實物形態,也可以是價值形態,概括起來分三個方面:總產量或總產值、凈產值和利潤。由于茶園產出物鮮葉的產量和質量存在一定矛盾,產量高不一定產值大。因而衡量茶園產出可側重價值量指標(產值、利潤)。但由于鮮葉價值量受到自身內在品質、加工茶類、市場供求規律等多因素影響,也難以真實反映技術經濟效果的好壞,有時仍需要采用實物量指標。二者相輔相成,組合運用,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把上述的三類投入和產出的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比較,就可得到構成衡量指標的各種組合(表)。以上按不同投入劃分的三類指標都各自從一個方面反映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益的大小,能較好地滿足不同的評價需要。在評價某一技術措施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中任一類指標作為生產中追求的主要任務與目標,而其他兩類則作為次要的目標,以便正確反映茶園生產技術經濟效果,得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結論。我國大部分茶區,勞力比較充足,茶園多屬勞動密集型,精耕細作管理。尤其是以名優茶生產為主的茶園,要求投入較多的勞動量,其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都不高,但單位鮮葉成本低,比較效益仍較好。而對于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缺乏,勞力機會成本高,就需要采用節約勞力的資金集約型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如實行機械化采茶。我國茶區分布較廣,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總有一個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進行技術經濟研究要根據資源稀缺性原理,抓住主要矛盾,確定各衡量指標主次地位。如果衡量指標主次選擇不合實際,往往易導致技術經濟分析的失誤。
我國農業在人口增長和耕地面積減少的雙重壓力下,實現了從農產品嚴重短缺到供求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跨越。這一輝煌成就的取得,農業科技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也不能盲目樂觀,若橫向比較,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國農業科技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份額(科技貢獻率)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推廣度)均不到4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這種低的農業科技進步水平,一方面說明,我國農業靠科技增長的空間還比較大,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還大有潛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一定存在著一系列阻力因素,而且這種阻力對動力的抵制相當頑強。那么,競竟是什么因素阻礙著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本文試圖從農業科技成果的供給(農業科研)、需求(農戶生產)和推廣等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以探討解決對策。
二、主要原因
影響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因素,除了人們公認的:(1)政府對農業科研和推廣的投入經費太少;(2)農業科研成果的研制周期和成果發揮效用的滯后性太長;(3)農業科技推廣機構不全、隊伍殘缺、推廣人員待遇偏低和服務意識偏差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
(一)農業科研部門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廣價值的成果少
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之所以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業科研部門提供的農業科技成果本身存在問題。具體表現為:鑒定驗收合格的成果數量多,但真正具有推廣價值的先進、實用、能夠預期產生效益的成果少,大量成果均屬無效供給。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科研管理體制存在問題。
我國現階段農業科研管理體制基本上還是政府主導型,而非市場主導型,計劃經濟色彩仍然貫穿著農業科研從選題立項到推廣應用的整個過程。這首先表現在科研項目的選題和立項上,由于受農業科研管理體制的制約,選擇什么科研項目由政府官員和少數專家說了算,這勢必誘導課題申報者只注重從政府政策和專家個人偏好出發考慮選題,并采用拉關系走后門的辦法爭取課題。這樣做的結果是選題與生產實際需求脫節。另一種現象是,即使某些申請者申報的課題符合生產實際需要、對地區性經濟發展或領導決策有一定實際意義,但如果與政府官員或專家偏好不相吻合,或者由于關系不到位,課題并不能立項。其次,在課題的審批環節上缺乏嚴密的技術經濟論證程序。對項目不是嚴格按照“技術上先進,生產上可行,經濟上合算”等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嚴格把關,而是僅靠“長官意志”拍板定案審批課題。由此造成許多科研項目在研究過程中就被更為先進的技術成果所替代而失去推廣價值。第三,在課題的鑒定驗收環節流于形式而失去對課題真正評價的實際意義。通常參加課題鑒定會的專家多數是課題主持者的熟人、朋友或是同學關系,因此鑒定會常常開成“慶功會”“聚餐會”和“發紅包會”。“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等完美而模糊的鑒定評價一般是集體簽字,哪個人也不用負法律責任。由此造成相當部分成果不成熟,經受不住生產實踐的檢驗,無推廣價值。但不管成果有無價值,只要一通過鑒定,科研人員的功績就得到社會和單位的認可,接下來評獎評模、晉職加薪就有了資本。究竟成果是否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能否真正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卻不與科研人員的業績、工資以及科研經費的再獲得掛鉤。
上述這種農業科研管理體制上的制度性弊端,在客觀上造成科研人員的行為取向普遍存在著“為科研而科研、為職稱而科研”,甚至存在“為科研經費回扣和為占有科研經費花錢方便而科研”等不良現象,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的質量和實用性不佳,偏離生產需求方向,形成大量無效供給。
(二)農民采納新技術的條件和能力有限,對農業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對不足
現階段,我國農村農民已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具有完全獨立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和采用農業新技術的選擇權。他們是農業技術的最終需求者。但要使農業技術順利地推廣到農民手中,就農民方面來講也存在許多制約因素:
1.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低,接納新技術的能力差。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達89.04%,其中,文盲人數9.56%,小學文化程度人數34.4%。西部最貧困的甘肅、青海、寧夏、云南、貴州、西藏等六省區文盲半文盲占30.77%,小學文化人數占33.74%。這說明我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村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較低。這是在我國搞農業推廣不同于發達國家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中國國情決定了農業科技成果很難直接通過農民之手順利地吸收轉化。同時,也說明農業科技推廣的著眼點應是農民,而不是科技成果。即應把農業科技推廣的重點放在用說服、教育、培訓的手段來引導和幫助農民自覺采納新技術、改進農事操作方法、提高生產效益和增加收入,而不是把科技成果強迫賣給農民。因此,必須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與職能。而提高農民素質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這客觀上要求必須首先提高推廣人員的素質,走以高素質的推廣人員來彌補農民素質不高的推廣路子。為此建議各級政府應大力加強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工作,以促進農業推廣事業的全面發展。
2.農業比較效益低,客觀上造成農民采用新技術的機會成本高而消極對待技術革新。農民選擇和使用新技術的制約因素說到底是利益約束。對農民來說,是否采用某項農業新技術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農民學習和采用新技術的直接投資成本大??;二是因采用某項新技術而失去的投資于另外一項活動的機會收益大??;三是采用某項新技術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大小。這三個因素決定了農民對某項農業新技術采用與否的均衡條件是“邊際成本=邊際報酬”。但是,由于農業產業的特性(初級產品產業)和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等因素所致的農業比較效益低,將導致農民增加對農業的科技投入不僅得不到社會平均利潤或報酬遞增,而且有可能會出現報酬遞減,這從根本上挫傷了農民采納新技術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3.農戶的經營規模制約著農業新技術的采用。我國人多地少,戶均經營規模小,而且每戶耕種的土地田塊分散,相鄰田塊間的品種“插花”經營。這種經營規模的超小型和分散經營,不僅不利于農作物的田間管理,而且不利于農戶采用新技術。尤其對“規模性技術”的采用會受到嚴重阻礙,如機械技術、生物技術、化學除草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中低產田改造技術等現代農業技術,農戶根本無法單獨采用。此外,一些地方由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不穩定,農民對增加科技投入缺乏長期的獲益保障,也阻礙著農民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
(三)農業科技推廣運行機制與市場不適應
體制和機制是各種矛盾與問題的焦點和核心。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推廣之所以業績不佳,除上述各種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符合市場要求的農業推廣運行機制。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五級一員一戶”推廣網絡體系?!拔寮墶敝笍闹醒氲洁l鎮五個行政級別;“一戶一員”就是在村級培訓農民技術員和科技示范戶。農業科技推廣方法實行的是“技術示范+行政推動+農資服務”的“技權物結合”的自上而下的運行機制。即在技術示范和農資營銷服務的基礎上,依靠各級行政組織的力量推動廣大農民采用農業新技術。這種運行機制的最大優點是將技術推廣與行政干預密切結合起來,可以保障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尤其是對一些重大技術項目如玉米、水稻雜交良種,地膜覆蓋栽培等技術的示范推廣,能夠動員各級政府和各方面的力量,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推廣效果。但其缺點也很突出,這種以行政干預為主要推廣手段來向農民推廣技術,是注重做技術工作,是“以技術為中心”,而不是“以農民為中心”;是以政府的宏觀農業發展目標——增產為主要目的,以科研和推廣人員的個人目標——報獎和評定職稱為直接目的,而不是以提高農民素質和為農民增收致富為主要目的,這必然導致推廣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現象。如山西省絳縣在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業產業化工作過程中的好大喜功,大造聲勢,為追求轟動效應而出現的弄虛作假問題。這種推廣體制如不改變,長此下去必然會影響農業推廣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四)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三者之間缺乏良好的合作機制
從理論上講,我國的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業推廣三部門在促進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方面各有優勢,相互之間客觀上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三位一體”關系。在實現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總目標中,三部門應建立起一種揚長避短、互利合作、協調發展的“農科教三結合”的運行機制。但由于歷史原因,迄今為止,我國“三農”之間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仍然是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難以形成整體優勢??平虇挝粚ψ约旱目萍汲晒绕涫侵卮罂萍汲晒瑸樽非笞陨淼慕洕?,寧可小打小鬧搞推廣進行有償轉讓,也不愿意靠推廣部門的網絡體系和力量推廣其成果而讓其分享利益。即使有合作也常常因為不能合理分享利益而弄得不歡而散。借此有必要站在農業推廣部門的立場上質問:為什么本來完全是國家財政撥款搞的科研活動,而科研成果的所有權卻被科教單位擁有并把持不放?這是影響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正確處理科教部門的科技成果與推廣部門的推廣工作二者之間的關系與合作機制,并且應當重新正確認識和看待農業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問題。
三、對策探討
徹底解決上述障礙因素的關鍵在于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業科研和推廣運行機制。
首先,要改革農業科研管理體制。在農業科研項目的選題、立項和審批環節,要堅持項目公開招標和必須經過技術經濟論證。在項目成果的鑒定驗收環節,要改現行的專家驗收制度為市場驗收制度,即以項目的增產或增效的效果是否顯著,農民是否滿意為主要驗收標準??蒲心J揭蓚鹘y的“立項——研究——成果——再立項”轉向“市場——立項——研究——成果——市場”的新模式,建立起充滿活力的新型農業科研管理體制,為農民提供更多的符合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的實用農業新技術。
其次,要刺激農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農民自身素質,增強農民采納新技術的積極性。并要切實想辦法改善農業貿易條件,增加農業比較利益,以提高農民使用農業新技術預期收益。此外要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促進農戶規模經營,以利于農業規模性技術的推廣應用。
第三,創建“三農”互利合作新模式。在當前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的條件下,可暫時設立相應的機構對“三農”部門進行統一管理,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同時加強彼此合作,將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共同為“科技興農”做貢獻。建立“三農”協作機制的關鍵是理順利益關系,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在種子產業方面,可通過組建種業集團,實現良種研究、繁育、推廣一條龍發展;在蔬菜、果樹、畜牧、水產和大田作物育種等科研機構改革方面,可通過把這類純研究機構改制為公司體制,走公司辦科研的體制來加速農業科技的開發與推廣工作。
第四,逐步建立一種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運行體系。具體地講就是:(1)在推廣組織上,建立“以縣為中心、鄉為樞紐、村為重點、戶為對象”的農業推廣網絡;(2)在推廣技術服務上,應變目前“以技術為中心”的推廣機制為“以農民為中心”的推廣機制。整個推廣工作應圍繞農民而進行,了解農民的需要,著眼于提高農民素質,引導農民自愿采納新技術。農業推廣的過程應是:“推廣員——農民——農業新技術”,而不是:“推廣員——農業新技術——農民”。(3)在推廣內容上,從單純根據高產要求來選擇推廣技術轉移到更多地考慮農民的需要和提高農業經營效益上來,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低成本”的綜合配套技術。
【參考文獻】
[1] 科技戰略與科技管理.全國第三次科學學與科技政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3年。
[2] 朱希剛等.技術經濟效益與農業發展.寧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版。
摘要:由于我國知識產權相關工作起步較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不健全.我國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知識產權產業化水平很低,農業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的意識十分淡薄,科研管理方法落后,缺乏資金支持等,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的發展。所以,本文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制約因素,提出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并提出新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模式,這對于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和加快農村經濟進步以及健全農產品保護法律法制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農業知識產權的相關概念
1、農業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使用的標志等而依法產生的民事權利。
所謂農業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依法對自己在農業科技領域創造的技術成果和產品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的總稱。它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類別:一是農業文學產權,即關于農業科學作品的創作者和傳播者所享有的一種權利。二是農業工業產權,是指農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農業專利權和商標權。三是植物新品種權。這是一種旨在保護育種者權益的法規,其核心內容是育種者育成的品種被別人作為商品使用時,需要向這個品種的培育者交納一定的費用。
2、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
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先進、成熟、能推動農業生產力發展、有較高經濟效益的農業知識產權成果進行一定規模的專業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的過程,是科技與經濟全程結合的高層次、網絡化的技術經濟活動。它包括三層含義:首先,知識產權成果放在首位,必須具有先進、成熟、能推動農業生產力發展,并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知識產權成果;其次,突出成果轉化,通過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將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再次,強調科技融人經濟的技術經濟過程,即通過商品性生產和網絡化營銷,促進科研、生產、市場一體化,科技與經濟結合轉化。以上三層意思,對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來說缺一不可。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也反映了農業、科技、產業化三個要素的涵義及其相互關系。
二、我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現狀及其制約因素淺析
1、現狀概述
首先,隨著我國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逐步進展,農業知識產權申請數量不斷增加。以植物新品種申請為例,截至2005年,我國植物新品種申請總量已經達到了2996件,品種權申請年均增長50%以上,申請地區由1999年的17個擴大到2005年的30個,同時,國內企業和個人申請量也在不同程度有所上升,總量已達到1113件。年申請數量躍居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成員國前10名。
農業知識產權申請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其先進成果應用于農業的實際生產當中,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便是一條有效的途徑。然而,目前我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現狀卻不容樂觀:農業技術產權的轉讓實施率較低,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為30%--40%,農業專利技術實施率為20%,這與我國專利總體轉化率不足一成的大環境有著莫大的關系。
2、制約因素淺析
(1)、內部制約因素
①農民文化素質低,影響農業技術的產業化。我國農民整體文化素質比較低,導致大部分農民認識不到使用先進農業技術的重要性,即使愿意采用新技術,其較低的科技文化素質也會影響農業新技術應用的效果。
②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風險較高。由于受白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影響,新技術的應用往往會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致使廣大農戶不敢輕易接受、試用新的農業技術成果?,F階段,我國農戶承受風險的能力相當脆弱。
③農業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意識淡薄,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少,質量低。我國廣大科研人員忽視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忽視了專利、商標、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導致知識產權流失嚴重。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面臨嚴峻考驗,表現為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少,質量差,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成本高昂,農業自主知識產權應對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弱。
④農業企業產業鏈條短,企業產品單一化嚴重。農業企業普遍產業鏈條較短,對于農產品的加工和利用只停留在粗加工階段,農業企業才是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的主體,主體的缺失必然阻礙農業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國內大多數農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都比較單一,影響了國家層面上農業知識產權的產業化水平。
(2)、外部制約因素
①農業科研管理方法不利于農業專利保護。我國農業科研機構的研究一直存在著與現實農業生產相脫節的現象,“重論文、重成果、輕專利“的科研管理方法極大地影響和限制了農業科研人員知識產權申請的積極性。
②農業技術推廣和知識產權保護兩者難以兼顧。我國目前的農業科技體系完全是一種偏重推廣的價值引導方向,這使得許多農業科研工作人員陷人農業技術推廣和保護的兩難境地,影響了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申請。
③無法控制農民侵權。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同,很多情況下侵權者是居住分散、尚屬于弱勢群體的農民。導致廣大農業科研人員從道德上不愿將侵權案件訴諸法律。
④缺乏資金及自主創業融資渠道不暢。大部分農業科研單位科研資金目前還非常緊缺,更拿不出多余的資金來進行規模性的試驗和產業化生產,目前只有極少數銀行對部分中小企業提供此項融資便利。
⑤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首先,缺少農業知識產權轉化、交易、展示的平臺。農業本身作為一種弱勢產業,其收益相當微弱,所以涉及到農業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產業化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甚至是缺失農業知識產權成果評估體系不健全。其次,目前國內還沒有關于農業知識產權成果評估的一套詳細標準,因而對農業知識產權成果的評估就比較困難,從而影響了農業知識產權的轉化和交易。
三、促進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對策與建議
1、優化內部環境
(1)、增加農民收人,擴大農民對農業高新技術的有效需求。
(2)、為農戶提供資金支持。
(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水平
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才能使農民切實感受到使用農業高新技術的必要性。比較切實可行的有兩種途徑:
①加強對農民的科學技術知識培訓
由當地政府以及職業技術院校聯手,組織本地農民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使他們掌握一些比較實用的農業技術知識,并及時了解最新的農業技術動向。
②充分發揮示范農戶的帶頭作用
鑒于一些農戶思想保守、不愿學習新知識、不敢采用新技術的現實,可以先組織一批年輕、有一定文化基礎又愿意接受新技術的農民參加相關技術培訓,并采取優惠的價格資助他們采用農業高新技術,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來帶動周圍的農民。
2、優化外部環境
(1)、完善健全相關保護法律法規。利用專利法保護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利用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保護育種成果;利用商標法保護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利用合同法和反不正當法保護科研成果;建立健全各項推廣法規政策,為涉農知識產權產業化提供法律保障。政府應運用法律手段,為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工作保駕護航。
(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和完善示范園區的建沒。由政府牽頭,建立為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服務的中介機構;建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示范園區。
(3)、促進農業科技技術體系發展。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農村技術推廣組織,建立健全縣級技術推廣中心;科研單位要制定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4)、農業知識產權在抵御風險方面的資金支持。政府要建立各項制度體系,降低農業科技應用中的風險;建立農業知識產權產業化風險投資基金,提供貸款支持;設立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基金,扶持農業科研知識產權的申請和開發。
<5)、健全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力度。國家有關立法機構要盡快建立健全農業科技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為農業科技知識產權保護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四、涉農知識產權產業化模式探索
1、涉農專利產業化新型模式
結合我國涉農專利產業化的現狀,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提出“直線雙驅互動型”模式。其結構圖如下:
所謂的“直線雙驅互動型”就是指,以促進農業專利產業化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心和紐帶,將農業專利權人與買受人(意向買受人)聯結在一起,在實現技術和資本對接以后,雙方能夠為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深人合作,如技術指導,聯合攻關等的一系列過程。這個過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由中介服務機構將農業專利權人和買受人(意向買受人)聯結在一起;其二,農業專利權人和買受人(意向買受人)雙方就農業專利的轉讓形式和轉讓價格進行談判和磋商;其三,達成轉讓或者許可使用協議,買受人(合法使用者)與專利權人共同進行專利技術產品開發;最后,農業專利技術產品成熟,適合市場化的條件,達到農業專利產業化的目的。
2、植物新品種產業化新型模式
結合我國植物新品種產業化的現狀,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提出“市場導向型”模式。其結構圖如下:
植物新品種的育種人,在取得品種權的條件下,無論育種人是單位還是個人,只要條件允許,完全可以自己去進行品種繁育,進而推廣普及,最終實現新品種產業化的目的。植物新品種權人通過自己找到合適的買受人,經過買受人對該新品種的推廣與普及,從而實現產業化;或者是項目投資人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找到了品種權人,經過雙方協商,達成合作開發的意向,從而實現對植物新品種產業化的目的。通過“中介機構”的品種權人可以通過促進農業知識產權轉化的中介服務機構,在市場上幫助其尋找有合作意向的買受人,通過買受人的資本和市場運作能力將新品種進行推廣和普及,實現新品種產業化的目的。
3、涉農商標產業化新型模式
結合我國涉農商標產業化的現狀,在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提出“直線互動型”模式。其結構如圖3。
涉農商標不像涉農專利技術那樣,在進行技術對接以后,還有一個較長的產品開發過程,其可以直接被買受人使用,因而提出“直線互動型”。所謂“直線互動型”是指以促進涉農商標產業化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心和紐帶,將涉農商標權人和買受人(意向買受人)聯結在一起,經過雙方的談判,從而達到涉農商標產業化的目的。這個過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由中介服務結構將涉農商標權人和買受人(意向買受人)聯結在一起;其二,涉農商標權人和買受人(意向買受人)雙方就涉農商標的轉讓形式和價格進行談判和磋商;最后,達成轉讓或者許可使用協議,買受人(合法使用者)將涉農商標進行產業化使用。
4、地理標志產業化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