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10: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建設的途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班級文化 建設途徑
班級是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形成的主要基地。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首先是作為一個人獨立存在,他的心理狀態、道德準則等都受到集體文化氛圍的影響和制約。反過來,班級里每一個成員的心理狀態、道德準則也影響到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個社會需要一種文化,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文化,一個學校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一個班級同樣需要有屬于自己的班級文化。
一、班級文化的含義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制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比如文學、藝術、教育等。用某名人的話來說“實質上文化歸根到底是一種終極關懷,包括人格、精神、道德準則等?!?/p>
班級文化是指圍繞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制度體系、班級風氣等的集合體。它不是一種剛性的、粗暴的、說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種充滿柔性的、溫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關系和環境的綜合存在,是一種新的德育模式。
二、班級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班級文化是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學生在校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班集體中度過的,班集體是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重要的場所之一。通過制定一系列體現班級文化的規章制度和約定俗成的觀念規范,使學生從進校開始就耳濡目染,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與教育,并形成積極的道德情感,從而將道德認識內化、升華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從而表現出一個班級獨特的風貌和精神,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良好的班級文化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陶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靈魂。
2.凝聚功能。班級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現在,班級文化能把班級成員的個人利益與班級的命運和前途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個人與班級“同甘共苦”。 追求意義是人的本性,人們在追求意義中可以獲得精神滿足,體驗到自己生存的價值,從而在內心產生一種巨大的驅動力。但這種各自為政的追求并不一定與班級目標一致。班級文化是班級成員共同創造的群體文化,寄托著他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體現著他們共同的心理意識、價值觀念和文化習性。班級文化則能改變那種各自為政、以自我為中心、從個人角度出發來建立價值觀念的做法,樹立以班集體為中心,“班優我榮,班差我恥”的一體感,并通過獎懲形式,向學生說明這種價值觀的內涵,證明這種價值觀就意味著鮮花、贊揚、尊重乃至個人事業的成功等。從班集體出發,建立共同的價值體系,學生產生了強烈的集體意識,形成“同向合力”,統一學生的追求,把全班每位同學的力量凝聚成一個巨大的合力,使班集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全部功能。實踐表明,在班集體中,班級文化建設水平愈高,這種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愈容易得到體現。
3.約束功能。班集體嚴格規章制度的管理是帶有剛性的行為控制,而班級文化是班級的群體行為規范,是一種柔性的行為控制。一方面,它通過將班集體共同價值觀向學生個人價值觀的內化,使班集體在理念上確定一種內在的自我控制的行為標準,規范、指導、約束著全班同學的行為。另一方面,受強有力班級文化影響和熏陶的學生,將對班集體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班級目標有透徹的領悟和深刻的理解,從而自覺地約束個人的行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與班集體保持相同的價值取向。班級文化對成員的這種約束功能主要通過以下三條途徑得以實現:氛圍制約(環境、關系、風氣等);制度制約(規章、紀律、守則等);觀念制約(理念、道德、輿論等)。
4.協調功能。班級文化使全班同學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念,也就增加了他們相互之間的共同語言,因而能更好地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協調關系。班級文化猶如一種良好的劑,可以減少班集體內部之間的種種摩擦,營造一種團結一致、共同向上、和諧協調的良好氣氛,促進全班同學精神素質的提高,有利于班級目標的順利實現。
5.激勵功能。班級文化的中心內容是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強調非計劃、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出發點來協調和控制學生的行為,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使之為實現班級目標而努力奮斗。
三、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
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活動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高雅、形象的班級物質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生動的活動文化能提高學生的認識和能力;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
1.“細心”營造良好的班級物質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教室、宿舍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溫馨的教室與宿舍環境可以激發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與宿舍的環境布置。
(1)讓教室的四壁都能說話。教室畢竟不是倉庫,因此應當對教室的四壁布置些有教育意義的事物,在形式上追求樸素、大方之美,在內容上追求哲理性和教育性。如黑板的上方應有班訓或國旗等,隨時能給學生以提醒,知道自己是班級的一員,自己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督促自己愛護班級,關心祖國。在教室的四壁的空白處懸掛著各種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如“細節決定成敗,一切皆有可能”、“好習慣就是好品德,好習慣也是能力的體現”、“逢一必爭!逢冠必奪!”等。在教室后面的墻壁上開辟出班級的榮譽墻和個人的榮譽榜,以及學習園地、心愿墻等,激勵同學不斷超越自我,積極為班級做貢獻,這樣教室的班級文化建設的功能就呈現出來了,它給班級帶來的管理效果就在無形中逐漸形成。
(2)讓教室的每一個桌凳都具有教育性。課桌是學生接觸最多的物品。如果我們的課桌學生最親密的伙伴能有一張可愛的“臉”,那該多好啊。有可愛的“臉”就不能用小刀對它進行整容。所以,我們要教育學生愛護自己的課桌。用美麗的卡片制成的座右銘貼在桌面上,讓它不斷地鼓勵自己,就能起到教育的目的。這就不是對課桌“整容”而是對課桌“美容”了。另外,課桌擺放整齊,物品擺放整齊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一段時間發現班上很多學生將書本無序的堆放在桌面上,小小的桌面已經看不見了,有的甚至變成了小堡壘,分散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影響了學習。于是在與部分學生交流后,在班上開展了“清桌行動”,要求學生將書本、資料有序的整理擺放,上課時桌上只能擺放與本次課相關的資料,這樣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3)讓宿舍變成學生展示才華的陣地。宿舍是學生的休息場所,同時也是在教室學習教育的一個延續,保持宿舍的干凈整潔和良好的就寢習慣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一個寢室就是一個小集體,班級的每個寢室的進步和成功也就意味著整個班集體的進步和成功。
我們的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結合學校每年舉辦的“美在寢室”設計大賽,進行寢室布置,對于寢室布置我們給出了一個引導標準,要求內容健康向上即可。至于具體的,那就由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班級的特點,自設主題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往往每次布置完成后簡陋的寢室都會煥然一新。有的展示了其健康、青春、活力;有的呈現了美麗大自然的風情;還有的是掛著自己寫的激勵人上進的名家名言,使寢室飄滿了書香的氣息。通過內容豐富的寢室布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其教育的目的,努力發揮其激勵作用和陶冶作用。
2.“耐心”作好制度建設,使班級文化制度化。班級制度文化,是指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條例、指令等和社會主義道德觀念、行為規范、是非標準等在班級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證,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學生要時時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嚴格要求自己,也只有在制度的規范下,學生才能更好的發展。建立良好的班級制度文化,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制度形成的民主性;二是制度實施的堅定性。
(1)制度形成的民主性?,F在的學生在當今越來越民主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中逐漸有了強烈的民主意識。我們應當為這樣的變化而感到高興,因為這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標志。所以,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應順應時代的潮流,要告訴學生,讓學生了解班級制度對一個班級的重要性。一個班級如果沒有合理的班級制度就無法保證整個班級的正常運行,就無法保證每一個學生在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環境中深入到學習中去。所以,當一個新的班級組建時,我們就應該在班內發動全體學生獻計獻策,以學校的《日常行為規范考核方案》和《獎勵處罰規定》為依據,對班級制度建設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我們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班級制度。在實際操作中,為了使制度很好的落實,在班內建立了《班級日志》和《學生操行檔案》,記載班內一天的情況和記載學生的德育評價。
(2)制度實施的堅定性。制度本身應相對穩定,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按照民主的方式制定出來的班級如果沒有辦法保證它堅定地貫徹下去,這樣的法治也不會長久。因此,必須讓班級制度有一個的權威性,成為對每一個人都有監督和規范功能的規則。我們不應當在班級內有特殊的人物或團體,或者說不能讓一個人或幾個人隨便違背班級制度。所以,班級制度中的獎懲條例應當具體而明確,或者有合理的監督機制。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客觀情況的具體變化,規章制度也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現狀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保證規章制度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適時進行修改、完善,從而確保規章制度永遠充滿活力。當然,班主任應是制度實施的重要監督人,在面對班級制度時不能情緒化,隨意做出違背班級制度的行為。因此,班主任在作為監督者時應該是一名客觀公正的法官。當然,我們也不能走極端,唯制度是從,講政策也要講人情,講民主,在特殊事件面前還是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3.“熱心”搞好班級系列活動文化,在活動中提高認識?;顒邮前嗉壩幕ㄔO的主體,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從中不斷顯現特定的文化價值,使班級成員在參與活動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提高學生認識,促使其逐漸趨同于班級文化的預定文化價值,從而達到形成穩定的團體文化的目標。因此在設計班級文化團體活動時要注意全員性和活潑性,即全體同學都樂于參加,勤于參加,但也必須注意幾方面的要求:一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對活動的過程要周密考慮,活動過多反而不利;二活動的形式要切合學生的心理;三活動后,要搞好總結。
4.“愛心”幫你建設良好的精神文化,促進班級的整體提高。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主要指在實踐過程中被班級大多數成員認可的共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信念等意識形態。它是一個班級的本質、個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通過班集體的每個成員的具體行為表現出來,因而班主任及每個學生的行為都至關重要。建設班級精神文化,我們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注重儀表美,增強師生的親合力。班級物質文化不僅包含教室內的環境布置,還體現在師生的儀表上,兩者都具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隱性教育功能與教育效果。教師的發型,衣著,都會無聲的影響學生的個性。一個不修邊幅,解襟敞懷的教師,尤其是我們的班主任,他所教的學生也會跟他差不多?,F在很多學校的辦公室里都裝有衣帽鏡,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上課前看看自己的裝束符合不符合一個教師的標準。教師的儀表美,能提升學生對教師的親合力,學生的儀表美,能提升教師教學的激情。
(2)突出人際文化,創造和諧環境。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可以使人奮發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筆者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積極處理好五種關系:即班主任與學生、任科教師與學生、班主任與任科教師、學生與家長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能夠做到師生之間有“交流”,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班級整體效應。構建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尊重學生的意愿和情感,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
(3)培養健康的班集體輿論。班集體輿論就是在班集體中占優勢的、為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班集體的成長離不開健康的班集體輿論,健康的班集體輿論是催發集體積極向上的有力杠桿。一種道德力量的發揮,必須經過輿論的推波助瀾作用。
形成健康的班集體輿論的主要途徑有:一,發展集體成員的道德審美能力,這也是最根本的措施;二,培養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沒有批評于自我批評,就沒有集體輿論對個體應有的約束作用和真正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運用這一武器,正確引導健康輿論的溝通、形成和發展;三,善于利用班集體的輿論陣地,諸如黑板報、班會等等。班主任要及時捕捉學生中健康的思想和行為萌芽,通過班集體的輿論陣地,有意識地制造輿論,鼓勵良好行為的發揚鞏固,抵制不良行為的擴散蔓延。如在汶川大地震后,通過視頻、網絡、報紙、演講等了解,讓我們看到了不幸和災難,但也讓我們的學生看到了什么是愛、什么是奉獻,也更讓我們的學子們感受了祖國的偉大和強大,提升了大家更強的愛國心。
(4)培育優良的班風。班風是指班級的作風和風氣,是班級大多數成員的思想認識、情感意志和精神狀態的綜合反映,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任何優良風氣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而且往往不會一帆風順。因此,我們在培育優良班風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撓;另一方面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要抓好班干部的培養,發揮骨干學生的作用和加強后進生的工作。
教師還可根據課程要求,開展一些課程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活動,以及班際比賽、遠足踏青、晚會等同學們喜歡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最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從而培養體現班集體的精神風貌。
總而言之,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結合班級實際。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特點,在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結合班級實際來進行。如果不顧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是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的。2.必須要依靠學校、家長、社會和其他老師的配合和支持。班級文化建設僅僅靠全班同學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社會的榜樣支持,學校的活動支持、家長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班級的文化建設。
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具有潛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點,采取滲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班級文化環境中,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班級也會由此而更加生機勃勃,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J].漓江出版社.2002(08).
[2]馬立.全國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藝術[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06).
[3]張斌.新課程成功班級管理實用手冊[J].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摘 要:醫院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能夠在醫院工作中發揮人的潛力,使人的文化和醫療技術設備進行完美的融合,從而有效促進醫療科研的快速發展,為患者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和文化氛圍。本文對醫院文化建設的內涵進行分析,并探索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醫院;文化建設;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5-0168-01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簡介:周孟(1981-),女,山東濟南人,大學本科,政工師。研究方向:醫院思想政治宣傳。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將文化建設提上日程,希望通過醫院文化建設的推進來實現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使醫院的發展帶動所有職工的發展,并且為患者打造文明、仁愛、創新、誠信的文化氛圍。
一、醫院文化建設的內涵
具體說來,醫院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建設、管理文化建設和科技文化建設。
1.醫院精神文化建設
醫院精神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醫務人員以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使其能夠以更加熱情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具有更強的團隊精神和奉獻精神。同時,還要重視對醫務人員醫德的培養,使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從而樹立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減少醫療失誤。
2.醫院管理文化建設
醫院管理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在醫院內部形成一種共同進取、合作互助的人際關系,使工作氛圍寬容、和諧,將醫務人員看作一個整體,重視醫務人員與員工的共同利益,妥善處理醫院中的各種關系,從而使醫務人員和患者的情感能夠得到溝通和交流。
3.醫院科技文化建設
創新和發展是時代的永恒主題,在醫院文化建設中也不例外。而醫院科技文化建設能夠在醫院內部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能夠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氛圍,從而能夠使科技創新型人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使醫院中充滿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使醫療事業能夠得到創新和發展。
二、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
1.加大對醫院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
宣傳工作是做好醫院文化建設工作的基礎,因此宣傳部門應加強對醫院文化建設內涵和重要性的宣傳,使每名醫務工作者都能認識到文化建設對于自身和醫院發展的重要作用,使所有醫務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得到統一,在文化建設方面達到共識,使醫務人員能夠自覺地發揮自己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從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出發來加快醫院文化建設步伐。宣傳部門可以利用晨會、員工大會、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進行醫院文化建設的宣傳和推廣,并對支持醫院文化建設宣傳工作的員工予以表揚,鼓勵醫務人員都全身心投入到醫院文化建設的隊伍中。
2.加強技術培訓和教育
為了能夠使醫務人員快速掌握當前領先醫學技術的發展動態,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醫院應組織醫務人員定期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使醫院的業務水平緊跟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還應加強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及規范教育,使醫務人員能夠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按照工作標準來開展服務,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醫務人員依法辦事、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3.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在于對醫務人員思想境界的提升和文化熏陶,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和教育,能為醫院文化建設工作提供新思維和新方法,從而為醫院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應注重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傳播和宣傳,使每名醫務人員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用嶄新的姿態去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4.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為了能夠促進醫院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我們應積極對醫務人員日?;顒舆M行改革,多多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醫務人員可以在活動中領悟醫院的精神和文化,從而自發地去踐行醫院文化。例如,上級領導部門可以在逢年過節對醫務人員致以衷心的問候,對醫務人員的身體、生活進行了解和關心,并且組織開展“春節聯歡晚會”、“國慶節聯歡晚會”、“智力競猜大賽”、“歌詠比賽”等聯歡、競技類活動,讓醫務人員可以在豐富的活動中互相聯絡感情、加深對醫院文化的認識,從而能夠使醫院文化建設工作得到快速傳播和充分實踐。
5.營造良好的醫療文化環境
在醫院環境建設方面,也要體現出文化氛圍,使醫務人員和患者有賞心悅目的感覺。在醫院的走廊、住院處等,要張貼一些文化類的牌匾等,讓患者可以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文化的渲染,并且在醫院設置一些健身器材、娛樂設施、景觀小品等,讓患者康復的同時還感受醫院的文化韻味,使醫院的文化建設能夠在環境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醫院文化建設對于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營造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促進醫療水平的提升和進步是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醫院日常工作中,宣傳部門要發揮積極的作用,努力對醫務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滲透,在醫院內部營造出一種和諧、進取、創新的文化氛圍,使患者感受到醫務人員的愛心,享受高科技的服務,從而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價值制度創新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formed in long-term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 of enterprise values, management idea, management mode, group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norms. Enterprise culture as a kind of resource, the common ideal and belief, with clear value orientation, moral realm of the employee group,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terprises,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strength,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for the purpose of.
[keyword] corporate culture; enterprise valu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問題
當今社會不僅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更是文化經濟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力的競爭,企業文化已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動力。只有構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且博采眾長又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強大的發展動力,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企業文化建設也越來越受到眾多企業的重視,但目前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雖然已經得到了多數企業的認可和重視,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其管理理念還沒有轉變過來,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經營、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意義,簡單認為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在實際工作中,只重視技術、市場等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工作,忽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企業文化建設處于簡單的自然發展狀態。長期以來,一些企業對如何構建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內涵包括哪些內容缺乏明確的認知,認為企業文化的實質和內容就是做一些公關宣傳活動、廣告推廣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和職工的文化娛樂活動,而忽視了企業文化中最本質的部分,即企業理念和行為方式的確立與推廣,使企業文化建設陷入了膚淺化的誤區。
(二)企業文化形式化、缺乏內涵
一些企業家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過于狹隘,認為只是一些文娛、體育活動,把企業的文娛體育活動開展好了,就是建立了企業文化。實際中往往為了裝扮門面,或為了趕時髦,熱衷于作表面文章,提出幾個口號,張貼幾條標語,定個條例,寫一曲廠歌,定一個標志,統一公司服裝,再搞一些文藝體育活動,認為這樣就完成了企業的文化建設。并沒有將在市場條件下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競爭文化作為能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企業的精神文化沒有得到廣大員工的廣泛認同和接受,沒有轉化為員工的群體意識和整體行動,沒有把企業文化真正轉化為企業的財富。
(三)企業文化孤立化、隨意性強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活動,如何將企業的文化力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需要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結合起來,落實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去。很多企業各項工作都有年度計劃,唯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沒有計劃,工作開展的隨意性很強,缺乏全面完備的策劃方案和詳細可行的長遠規劃。企業的管理層對企業文化的重視不夠,沒有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沒有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日常管理活動之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或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經濟效益;或功利目的太強,企圖立竿見影,急于求成。
(四)企業文化建設中忽視人的因素
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忽視員工的參與度。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家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家文化的總結和提煉,企業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導者和中間力量,員工只需被動地接受和服從。因而企業文化建設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溝通和反饋,員工沒有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從而加大了企業文化推廣過程中的阻力和障礙,難以實現預期的目標,難以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影響力。另外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也不應忽視員工的發展。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既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又要給員工一個很好的職業生涯。有的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中,忽視了企業中最重要的因素——企業員工,沒有將文化建設的核心——企業員工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表現在實際工作中重視企業精神文化的貫徹、推廣,輕視員工的培訓、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和規劃。造成員工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前途和可能達到的職位程度缺乏認識,失去了奮斗的動力。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和途徑
為使企業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培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針對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加強文化建設,構建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筆者認為,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和途徑主要有:
1.將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確立置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首位。企業價值理念和企業精神的建設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企業文化物質層面和制度層面的基礎。企業精神和價值理念的建立過程就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建立過程。在創建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時要強調創建特色的企業價值觀和精神。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應該是在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提煉出來的具有鮮明性、自主性、獨立性的精神和價值理念,帶有本企業鮮明的特色,具有不易模仿性、可復制性的特點。
2.企業領導者必須成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企業家處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地位,企業文化從某種特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企業家”文化,因為企業是由領導者進行管理的,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的決心和行動。企業領導者應該帶頭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有深刻的認識,對建設本企業文化具有獨到的見解,對本企業發展有長遠的戰略思考。要親自參與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企業家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這一無形資產的重要性。
3.實施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精神。企業文化的本質特征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要堅持把人作為企業管理和一切活動的中心。對員工的尊重、信任,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創新精神。重視人才,把人才的競爭力當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建設企業文化是勢在必行的。
4.企業文化建設要不斷創新。創新是企業活的靈魂。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所在,是企業價值觀的內核,它與時代的發展和環境變化同步,不能有絲毫的窒息和停滯。沒有創新的文化就沒有創新的企業英雄人物和創新的員工隊伍,就沒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管理、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服務和市場,企業就會喪失其社會價值的依據。把創新這個內核植入企業價值觀,全方位融入企業文化諸多要素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全過程,培育全體員工的創新精神,使創新成為企業的品質,這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始終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經驗。創新作為一條成功的經驗,存在于各個企業的個性化實踐之中,以本企業特有的表達方式、實踐方式和實際效果表現出來。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要激發和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同時為其提供創新的外部環境,大力推進企業的經營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意發現、總結、提升獨具特色的創新內核,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5.建立規范性和創新性的企業管理制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意味著拋開制度管理。沒有較完善的規章制度,企業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企業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業制度作為支撐,成功的企業文化背后一定有規范性和創新性的制度在實施。企業制度是制度規范性和創新性實施與創新活動的產物。為使企業文化能跟上時代要求,適應市場經濟變化和企業發展,企業制度的創新要破除舊有觀念,樹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觀念,轉換企業經營管理機制,形成既能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又能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和創新性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制度的規范性和創新性之間是一種互為基礎作用,互相影響的關系。良性的循環關系是兩者保持統一、和諧、互相促進的關系,非良性的循環關系則是兩者割裂,甚至矛盾的關系。作為企業而言,應努力使企業制度的規范性與創新性因素之間呈良性關系。
三、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就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思想行為規范。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計劃、領導和控制及整體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因此,建設適應時代和企業自身發展的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的優秀企業文化是我們當前的一個緊迫任務。我們必須正確的對待“企業文化”,有計劃、有組織的予以實施,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進步,使企業步入一個健康飛速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 蘭瑞芳.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J].企業文化,2004,(2).
[2] 徐沛林.論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制度創新[J].現代管理科學,2003,(12).
[3] 劉光明.如何創建自己的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關鍵詞:煤炭企業;文化建設;途徑
Abstract: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must have a clear aim, powerful measures,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coordinate propulsion, formed deep cultural inside information, the promotion enterprise's cohesive force and charisma, fast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become stronger and larger spirit wealth great pow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coal enterpris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solve the deep problems.
Keywords: coal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way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伴隨著全國煤炭企業的異軍突起以及各煤企產能產量的大幅提升,煤炭市場這一曾被人們普遍視為不完全競爭的市場如今也充滿著激烈的競爭。新形勢下,探討如何加強煤炭企業文化建設,使其成為助推企業發展,擴大企業知名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勁引擎,其路徑與對策的選擇尤為重要。
一、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煤炭企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情況的不斷變化,員工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已從表面上的產品競爭逐步轉向更深層次的文化理念的競爭。可以這樣說,企業要做到最優秀,最具有實力,最具有競爭力,必須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著力塑造卓越的企業文化,以優秀的企業文化引導員工家屬統一思想,展示企業文明進步的成果。由此可見,煤炭企業只有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而且是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求得生存。
二、建設煤炭企業文化的必要性
1、優秀的企業文化是煤炭企業自我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以人才和管理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優秀的企業文化更能適應市場競爭。由于煤炭企業步入市場經濟的軌道較晚,沒有真正經歷過市場的洗禮,存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人才激勵機制落后、市場府變能力差等問題,使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大打折扣。煤炭企業要穩步持續發展,必須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改進自我,打破制約企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建立有煤炭企業特點的優秀企業文化。
2、優秀的企業文化是煤炭企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企業文化的實質在于以人為本,是在企業管理的實踐中,從過去只注重物轉到重視人的基點上來,把尊重人、培育人、重視人的價值、不斷提高人的素質,作為企業發展的最基本動力。煤炭企業文化建設,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部,它圍繞著企業的經營戰略,把職工的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同煤炭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目標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促進煤炭企業兩個文明一起抓。
3、優秀的煤炭企業文化可以使煤炭企業組織成為具有凝聚力
的集團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培養和造就企業的集團精神和整體凝聚力,推動企業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圍繞煤炭企業的發展目標,凝聚成極大的集體合力,生發出積極向上的群體意識,最有成效地推動企業的發展。煤炭企業文化建設能對員工的思想、性格、興趣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員工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企業的共同信念和價值觀,從而把個人融合到集體中,減少內耗,使員工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增強凝聚力。
4、優秀的企業文化是現代煤炭企業管理理論和經營理念的創
新和飛躍優秀的煤炭企業文化可以使煤炭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通過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和提升煤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壯大國有經濟實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新的歷史性貢獻,是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也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1、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建設符合自身實際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項事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以做大做強企業為基本內容的企業發展觀點和經營理念。煤炭企業要始終遵循 “建設適合自己、有利發展的企業文化”這一原則,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宣傳,都思考這樣做是否有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否有利于員工的精神和物質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義,是否在實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平煤特色的企業文化。依據本企業的特點,煤炭企業要注重改善職工文化生活條件,同時加大企業文化建設投資,樹立企業形象,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此外,還要堅持樹立典型,不斷擴大宣傳效應,充分展示煤炭企業的良好形象;為職工購置了大量的健身用品,組織開展各種業余文化活動,讓職工業余生活豐富多彩,向世人展示了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形象。
2、以“與用戶一起成長”經營理念為中心,建設具有品牌特色的企業文化
品牌形象既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力量。煤炭集團公司領導者清醒地認識到,品牌就是企業的生命。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全力打造出企業的品牌,使企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穩步地發展壯大。
3、以素質管理為基礎,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只有具備一流的素質,才能創造一流的產品。凡是人本企業都有它明顯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員工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二是倡導員工進行有效學習,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三是培養有利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企業品牌的培育過程必須是一個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的過程。在抓員工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中,集團公司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陳舊觀念?!白儭笔俏ㄒ徊蛔兊恼胬?。企業要發展,靠老思路、老辦法是不行的,要學習,要變革。變則通,通則久。把“變”的思想、“變”的觀念植入員工的頭腦之中,讓他們想別人所不敢想,做別人所不能做,培養他們積極樂觀、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
(2)狠抓敬業精神,培養認真習慣。集團公司要求員工牢記這樣一個理念:干好本職工作就是人才。企業要培養員工操作認真的習慣、負責任的習慣、使命感和事業心的習慣。
(3)狠抓團隊建設,營造真誠氛圍。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是不會把眼光只盯在報表利潤的增減上的,而是在調動員工積極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集團公司倡導團隊精神,倡導團隊英雄,就是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的一員,發展個人才能發展團隊,進而發展企業,這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團隊成員之間要坦誠、真誠、零距離,營造團隊真誠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員工的思維,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
4、提高企業知名度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的知名度是企業效益、職工隊伍素質的綜合體。也是企業形象所在。要提高企業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就必須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圍繞這個目標。必須發揮企業文化巨大的宣傳、規范、管理作用、推動企業發展。
5、管理推進,精細運作
煤炭企業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和“工作標準化”等標準化體系為主要內容的精細化管理,是文化建塑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1)按照“實用、簡化、創新、高效”原則,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注重與現行各項制度和現場管理銜接相融合。首先要以高標準、高起點,建立符合礦井實際的建塑規劃。同時,以企業文化建塑和學習型企業建塑為重點,按照“理念滲透、行為養成、環境塑造、管理推進”四個方面的邏輯體系,確定近、中、遠期目標規劃,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等輿論工具,增強干部職工建塑特色企業文化的自覺性,營造濃厚的建塑氛圍。形成全面實施全員分層次動態精細化考核制度,推行班前班后會禮儀、標準體系、走動式管理等各項制度機制。嚴格落實走動式管理,大力推行精心化考核,堅持各級領導干部按照標準化要求,不間斷地巡回監督檢查,深入一線,深入現場,達到管理無盲區、監督無死角、考核兌現無漏洞,促使全體員工真正做到上標準崗、干放心活,工作不斷創新,效率不斷提高,實現企業管理方式由傳統、經驗式的粗放型向科學型、集約型、精細型、自覺型的重大轉變。
(2)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也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靈魂。通過深入挖掘整合企業的文化底蘊,最終確立形成各種理念如:“團結、奉獻、求實、進取”的企業精神和“以人為本,依法治企”的價值觀,以及“人才立企,誠信固企,科學興企、創新強企”的經營理念,同時,利用廣播、電視、板報、宣傳欄、各種會議、學習時間等教育陣地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學習。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全員性互動式文體活動、競賽考核,來弘揚企業精神和各項文化理念,潛移默化地教育滲透。在此基礎上,全力打造企業文化長廊,建設好礦區文化,把礦區主要建筑物、會議室、學習室、井下主要工作場所、地面車間等地點,各種精神理念及企業徽志隨處可見,進一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榮譽感、認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結束語
煤炭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實現經營業績最佳,就必須不斷建設和創造具有行業特色的優秀食業文化,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文化競爭力。建設企業文化是一項長期的事業,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其深入人心,成為企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通的血脈。
參考文獻
【1】段富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淺析【J】.山西焦煤技.2009.06.
【2】吳海林.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
關鍵詞:校內實訓基地;文化建設;途徑
鮮明的特色是高職實訓基地文化的魅力所在。建設有特色的高職實訓基地文化將有效促進專業建設。高職校內實訓基地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現高等性和行業性特性,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爻俗鳛閷嵱柦虒W、職業素質訓導、職業技能訓練與鑒定等平臺外,還是開展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就業指導、服務社會等工作的多功能場所。
一、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是關鍵
高職教育的特色是由高職教育的特殊屬性決定的,高職教育比較明顯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專業性、地方性和市場導向性等三個方面。地方性體現在發展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實質是發展的目的上,體現在辦學的責任主體性上。專業性特色,就是職業教育突出對人才的專業技能的培養,這是由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所決定的。高職教育的市場導向性,主要體現在勞動力市場對畢業生充分就業的決定性,勞動力市場自身的不確定性上。
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好后,其專業教學計劃、實踐訓練體系就必須圍繞崗位關鍵能力組織教學,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使教學計劃具有較強的崗位針對性。重點加強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目的是把增強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時適應強、上手快,形成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實訓時數,合理安排實訓內容,也可以增加實訓選修課。
人才培養定位還體現在“雙證書制”培養目標上?!半p證書”(指崗位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成為高職學生能力的標志和就業的敲門磚,高職人才培養計劃中必須涵蓋崗位資格證書培訓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全部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增加和合理安排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達到相關崗位資格所要求的技能和素質標準。并要求畢業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通過勞動部門的考核,獲取相關專業的“崗位資格證”。各實訓基地要多渠道地為學生創造考證條件,改造和完善實訓條件,確?!半p證書制”的實施。
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好了,校內實訓基地才有目標去建設,校內實訓基文化才有方向去建設。
二、構建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基礎
根據職業崗位規范和技能的要求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建立涵蓋專業職業崗位所必須的課程體系;以“能力本位”為指導,以必須夠用為基本原則,調整課程內容,整合課程內容,刪除陳舊過時的技術和管理規范,將新的成熟的技術和管理規范作為課程內容;注重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技能的訓練。淡化課程之間界限,使課程間實驗相互貫通,增加實驗系統性,減少重復內容。
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為校內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指明方向和要求。實訓課程建設主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根據各專業教學計劃所確定的課程體系及培養目標來確定實訓課程教學大綱。根據行業現狀與前景,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注意將企業的情況調查、企業前沿知識充實到實訓課中來,避免出現學生仍在學習訓練已被企業淘汰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在實訓基地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結合企業情況和學校實際,實訓基地與企業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所學到的知識,所訓練到的技能與企業相吻合。
三、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
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上明確提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高職校內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重主體組成,學生是實訓基地文化的主體,教師是實訓基地文化的主導者,只有把主體性與主導性統一起來,才能調動他們參與實訓基地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在參與建設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校內實訓基地的文化建設才能得到保障,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才能得予順利進行。
1、建立合理的教師培訓制度和獎勵制度
對于新錄用的教師,學校要對他們進行一段時間的課堂實習和企業一線實習,實習期滿后經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執教;對原有或新調入的教師,應安排他們到企業進行一定期限的專業實踐,以更新他們的知識,掌握更前沿、與現實更相符的技能;對引進的企業員工,則對他們進行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培訓。
建立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激勵機制,以期穩定教師隊伍,吸引人才,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現在許多高職學校的老師下企業,出臺了相應的制度,保障老師進企業沒上課的利益。
2、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轉變人才管理模式,是吸引高職教育人才,提高高職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保證。在新的形勢下,制定一種新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政策,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做到想留的能留住,不需要的讓其分流。實行公開招聘,拓寬選擇錄用教師的渠道,打破教師資格在學歷上的限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校和社會上的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來校任教。
除了長期聘任和終身聘任外,可采用各種形式的定期和短期聘任方式,聘請外校和社會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科研技術人員、及有特長的人員來校舉辦講座或任教,促進教師隊伍結構的多元化,同時,也達到了共享社會教育資源的目的。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據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充分發揮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激勵和吸引人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關鍵詞:企業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
一、科學地把握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現階段我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F代企業里的員工,已不僅僅只想通過勞動從企業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他們還需要被社會和企業認可,并有一種個人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企業是員工賴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寄托,企業也就是員工之家。讓員工們認識到企業是自己的企業,這就是好的企業文化產生出來的積極作用。反之,員工們認為企業不是自己的企業,吃光、用光、敗光,這是失敗的企業文化產生的消極作用。企業文化就是全體員工認可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它規劃了員工基本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并漸漸將其演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規則。而且這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還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員工交替過程中具有延續性和保持性,這樣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文化是與企業相伴而生的客觀現象。早在企業這一經濟組織形態誕生之時,就存在企業文化。但是,人們對這一文化現象的認識和研究,則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導企業文化理論的是美國的管理學者。70年代起,美國經濟長期陷于停滯狀態,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其產品大量沖擊和占領美國曾居于優勢的市場領域。這一嚴峻的挑戰引起美國各界的震驚和深刻反思。經過多方面的比較研究,美國學者發現成功的企業管理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業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為美國企業界所忽視的,其根本差異表現在,美國企業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強調理性的科學管理。日本企業則不但重視“硬”管理,更注重“軟”管理,即注重企業中的文化因素,注重為全體職工共有的價值觀念,注重強化職工對本企業的向心力,注重企業中的人際關系。比較的結果使美國學者認識到,文化是企業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的成功與否具有深刻的影響作用。美國關于企業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業界和理論界的強烈反響,并相繼波及其他國家,由此興起一股世界范圍的企業文化熱潮。
目前,企業文化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得到長足發展,企業文化學作為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已成為現代管理從物質的、制度的層面向文化層面發展的趨勢,被稱為自古典管理以來管理理論發展的第四個階段。
中國西電集團這幾年文化建設,用“責任之道”啟示我們:企業文化之所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對職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導。企業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一個群體心理定勢及氛圍存在于企業職工中。在這種企業文化面前,職工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共同價值及行為準則去從事工作、學習、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這種作用是無法去度量和計算的。
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系統、更完整的管理體系。企業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當代企業要保持又好又快和持續發展,必須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上的誤區
在探索企業文化建設路子的過程中,一些企業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存在著較為片面、機械、僵化的現象,具體表現如下。
1.盲目效仿,形式化嚴重。一些企業看到別的企業搞企業文化發展了,就跟著效仿,誤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創造特色環境,在沒有充分考慮客觀情況、自身特點、決策層缺乏統一認識的情況下,盲目導入CI系統。雖然外觀統一色調、統一標識,服裝款式協調一致,但對企業的理念不能真正達成共識,使企業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體化泛濫。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把內部開展的文體活動當成企業文化,熱衷于活動的轟轟烈烈,并將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硬性指標來完成;還有的企業把以前開展的一些文體活動都歸納為企業文化,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中并沒有搞明白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業,門口、走廊到處是標語口號,職工每天唱廠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業總講“以人為本”,但采取什么辦法手段真正體現以人為本,起到凝聚、激勵員工的作用,領導者卻沒有深刻的研究和實踐。
4.觀念守舊,僵硬化繼承。主要是對企業文化認識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制定和執行企業的規章制度,就是職工的文明禮貌、道德風范、企業的知名度等,把企業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長此永久不變的信條。
以上四種誤區有著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文化的健康發展。
三、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和途徑
1.企業領導者必須成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企業文化從某種特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企業家”文化,因為企業是由領導者進行管理的,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的決心和行動。企業領導者應該帶頭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有深刻的認識,對建設本企業文化有獨到的見解,對本企業發展有長遠的戰略思考。要親自參與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
一、傳承和革新民間傳統文化的意義
1、民俗文化構成了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底蘊
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落腳點在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只有堅持農民的創作主體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樓閣之上。鄉土作為創作的空間,孕育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從傳統社會的農耕文明中來,又與現代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民俗文化代表著特定地區的歷史文化,受自然生態、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集中體現了當地人的性格氣質和審美內涵。它深深扎根于當地人的命脈和日常生活中,涵蓋了序化及倫理的規矩,囊括物質和非物質的層面,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先決條件。
2、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所在和應有之意
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體現著廣大群眾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節,那生機勃勃的文藝演出,舉手投足間展現出的悠悠古韻,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熱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賽船耍燈、唱蓮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著人們對喜樂生活的向往,凝結著民眾的審美和藝術積累。繁榮發展優秀民間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將有力地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有利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鄉村主流文化陣地,澆筑起新農村建設的靈魂,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此外,“生態文明”亦在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得以發揚,民間傳統文化倡導自然、人、社會的和諧相處,是我國農村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態和諧的理念參照。
二、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現狀
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繼承發展和保護工作,需要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獨特的民間傳統習俗正在逐漸地消亡或異化,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擔憂。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顯得后勁不足。
1、社會認知觀念偏差
表現在對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知不足,把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看作是臨時性任務,缺乏長期工作的各項準備?;蛘咭运墚a生的地方經濟效益為出發點,指導民間傳統文化的挖掘開發工作,忽視文化自身的傳承和革新。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應以改善群眾認知觀念為突破口。
2、價值評判標準失衡
在現代文化和物質文明的影響下,商業文化呈現出強勢的壟斷地位,導致保護和創新民間傳統文化的資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經濟效益作為民俗文化的價值評判和取舍標準,帶著膨脹的功利性目的,無節制地開發有限的文化資源,導致民間傳統文化的自我調試和更正空間不斷縮小。
3、傳統文化后繼乏人
民間傳統文化歷來僅在某一區域及人群中傳播,特別是一些民間傳統技藝,基本相傳于少數的藝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農村青年一代多選擇外出務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對難度高、學時長、收入不穩定的傳統技藝興趣低,這一現狀,致使根雕、剪紙、刺繡等傳統工藝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
三、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
1、確立農民主體地位,發揮主體性作用
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源于農村,反映著農民生活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群眾之間繼承和傳揚,因此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確立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獨立性。首先,要引導農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熱愛自己的文化,自覺提高其科學文化素質,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擔負起民俗文化傳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農民思想解放,培育開放性意識。如克服狹隘的小農思想,開展多樣化、開放的社會交往,自覺融入到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大潮中來。最后,培育農民創新性意識,發揮農民的創造力,塑造創新品格,提升農民的文化自信。
2、創新文化傳承和保護機制,形成文化自覺
推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采取多種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護機制。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為做好文化遺產搶救工作,設立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好傳統建筑、歷史街區,以及民間風俗習慣、傳統手工藝和生活方式等,確保文化生態環境的完整和諧;第二,健全文化保護的工作和領導機制,落實國家關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法規,做好各地區的工作部署,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展覽宣傳及公益性活動;第三,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多領域、多學科的交流氛圍,形成農民與專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覺。充分吸納專家的研究成果,協同完成宣傳、展示、普及等相關工作。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來自于行政部門的強力監管,是保護和傳承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應充分調動地方政府職能,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制定保護工作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確保工作在計劃下穩步推進。此外,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事,監督保護條例的執行,提高省、市、縣、鄉四級政府的法制化水準,才能做到對民俗文化的依法保護、合理開發。最后,科學評估文化資源,采取分級保護。將民間優秀文化收編于保護名錄之中,鼓勵社會力量協同政府參與保護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做好文化資源的保護、挖掘、整理、研究和開發利用。
4、注入經濟活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繁榮民間傳統文化,必然要走文化產業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專題博物館或展示中心,搭乘鄉村旅游業發展的便車,建設富有吸引力的民間藝術觀賞、體驗和旅游景區,在保護中挖掘民間藝術的價值和潛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員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辟農村文藝市場,同時,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提高文化產業的創新水平。另一方面,應開展多元融資,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文化產業領域,進而培育農村文化市場,引導群眾文化消費,以生產性方式保護文化資源,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