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稅收管理數字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管理
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時代的一種新型交易手段和商業運作模式,給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給稅收管理帶來了諸多新問題。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化、數字化、隱匿化,對現行的稅收制度和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堵塞稅收漏洞,我們必須對電子商務正確認識和了解,認真分析和研究電子商務給稅收管理帶來的影響,積極探索對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對策,從而使稅收管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
一從稅收管理角度對電子商務的再認識
電子商務是指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主要是指Internet網絡),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的活動。實質上,電子商務并未改變“商品(勞務)貨幣一商品(勞務)”這一商品(勞務)貿易的本質,只是改變了傳統的交易形式,提高了貿易的效率,使商品勞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空間概念得到全球化的拓展。從資金流方面看,電子商務和傳統貿易一樣,同樣涉及到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而資金流則是據以課稅的重要依據。
從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廣告宣傳,其次是談判簽約,最后是支付與配送。對于離線交易,一般都要經過以上三個階段,而在線交易過程則更為簡單,通過網上銀行、郵政匯款或輸入手機號碼等形式支付資金后,即可下載或接收相關數字化產品完成交易,免除了產品配送繁瑣程序。從交易的流轉程式來看,可歸納為兩種基本的流轉程式,即網絡商品直銷的流轉程式和網絡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轉程式。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稅收管理的影響
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給傳統的商品流通形式、勞務提供形式和財務管理方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給與經濟生活緊密相關的稅收帶來沖擊和挑戰。
(一)對稅收制度的影響
1.對增值稅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增值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原來征收增值稅的部分有形產品轉化為無形的數字化產品后征稅時如何適用稅種的問題。
2.對營業稅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現行營業稅的影響除了上述提到部分數字化產品適用稅種的問題外,主要是提供網上遠程服務勞務征稅地點的確定問題。我國目前營業稅確定課稅地點是按照勞務發生地的原則,而在電子商務中這種遠程勞務由于其勞務的提供完全是通過網絡實現的,勞務發生地變得模糊,其征稅地點該如何確定呢?如果是跨國遠程勞務服務,由于勞務發生地的確認問題,還將引發截然不同的征稅結果:對于國內企業向境外提供遠程勞務,若以提供地為勞務發生地,則應征收營業稅;反之以消費地為勞務發生地,則不征營業稅。對于國內企業接受境外遠程勞務,若以提供地為發生地,則不征營業稅,反之以消費地為發生地則應征營業稅。
3.對進口環節稅收的影響
在線交易對進口環節稅收的影響是通過兩個因素的作用而產生的,其一,當有形產品轉化為無形產品進行在線交易時,其交易的基本環節都在網上完成。其二,跨國在線交易可以不經過國家的海關關卡和征稅系統,海關在網絡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
(二)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1,商品數字化,稅種,稅率確認困難在傳統貿易中,商品、勞務、特許權容易區分,因此多數國家(包括我國)的稅法和國際稅收協定對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適用稅種、稅率均有不同的規定。然而,通過因特網傳送數字化商品、進行在線交易,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具體信息,因此對交易性質及適用稅種稅率難以確認。
2交易隱蔽流動,稅源控管困難在傳統交易的情況下,經營者一般都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或住所,而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經營者通過服務器在網上從事商務活動,不需固定的經營場所,服務器也很容易移動,交易地點靈活多變,稅務機關難以從地域上進行清理控管,因而經營者為逃避稅務管理,不辦理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極易產生漏征漏管,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3.商品交易簡化,征稅環節減少傳統交易模式下,商業中介如人、批發商、零售商、包括常設機構等有規范的稅務登記和固定營業地點,征稅和管理相對容易,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產品或勞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直接交易,在征稅環節減少的情況下,消費地難以從批發商、零售商等中介環節取得稅收;而買賣雙方均具有較高的隱蔽性,稅務機關難以控管,可能導致大量的稅收流失。超級秘書網
4、交易地點集中,稅源分布失衡目前我國對網上交易的征稅地點尚未作出明確規定,實際操作中為方便起見,都以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這樣,一方面由于采用匯總繳納規則造成所得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的辦法造成流轉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從而加劇了稅源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國內稅源分配面臨爭議。此外,跨國公司可以在避稅地設立服務器,將網上交易的提供地或接受地轉至該地以規避某些稅收。
三加強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對策
怎樣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稅收征管的技術手段的研究上。電子商務具有隱蔽性、流動性的特點,空間上地域上的距離并不構成交易的障礙,這無疑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將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問題復雜化而感到無所適從做法,是不可取的。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電子商務稅收管理。
1、完善登記管理,實施源頭控管。
2、控制資金流,把握電子商務管理的關鍵環節。
3、制定網上交易的稅收控管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管理
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時代的一種新型交易手段和商業運作模式,給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給稅收管理帶來了諸多新問題。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化、數字化、隱匿化,對現行的稅收制度和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堵塞稅收漏洞,我們必須對電子商務正確認識和了解,認真分析和研究電子商務給稅收管理帶來的影響,積極探索對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對策,從而使稅收管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
一、從稅收管理角度對電子商務的再認識
電子商務是指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主要是指Internet網絡),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的活動。實質上,電子商務并未改變“商品(勞務)貨幣一商品(勞務)”這一商品(勞務)貿易的本質,只是改變了傳統的交易形式,提高了貿易的效率,使商品勞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空間概念得到全球化的拓展。從資金流方面看,電子商務和傳統貿易一樣,同樣涉及到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而資金流則是據以課稅的重要依據。
從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廣告宣傳,其次是談判簽約,最后是支付與配送。對于離線交易,一般都要經過以上三個階段,而在線交易過程則更為簡單,通過網上銀行、郵政匯款或輸入手機號碼等形式支付資金后,即可下載或接收相關數字化產品完成交易,免除了產品配送繁瑣程序。從交易的流轉程式來看,可歸納為兩種基本的流轉程式,即網絡商品直銷的流轉程式和網絡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轉程式。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稅收管理的影響
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給傳統的商品流通形式、勞務提供形式和財務管理方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給與經濟生活緊密相關的稅收帶來沖擊和挑戰。
(一)對稅收制度的影響
1.對增值稅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增值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原來征收增值稅的部分有形產品轉化為無形的數字化產品后征稅時如何適用稅種的問題。
2.對營業稅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現行營業稅的影響除了上述提到部分數字化產品適用稅種的問題外,主要是提供網上遠程服務勞務征稅地點的確定問題。我國目前營業稅確定課稅地點是按照勞務發生地的原則,而在電子商務中這種遠程勞務由于其勞務的提供完全是通過網絡實現的,勞務發生地變得模糊,其征稅地點該如何確定呢?如果是跨國遠程勞務服務,由于勞務發生地的確認問題,還將引發截然不同的征稅結果:對于國內企業向境外提供遠程勞務,若以提供地為勞務發生地,則應征收營業稅;反之以消費地為勞務發生地,則不征營業稅。對于國內企業接受境外遠程勞務,若以提供地為發生地,則不征營業稅,反之以消費地為發生地則應征營業稅。
3.對進口環節稅收的影響
在線交易對進口環節稅收的影響是通過兩個因素的作用而產生的,其一,當有形產品轉化為無形產品進行在線交易時,其交易的基本環節都在網上完成。其二,跨國在線交易可以不經過國家的海關關卡和征稅系統,海關在網絡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
(二)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1,商品數字化,稅種,稅率確認困難在傳統貿易中,商品、勞務、特許權容易區分,因此多數國家(包括我國)的稅法和國際稅收協定對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適用稅種、稅率均有不同的規定。然而,通過因特網傳送數字化商品、進行在線交易,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具體信息,因此對交易性質及適用稅種稅率難以確認。
2交易隱蔽流動,稅源控管困難在傳統交易的情況下,經營者一般都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或住所,而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經營者通過服務器在網上從事商務活動,不需固定的經營場所,服務器也很容易移動,交易地點靈活多變,稅務機關難以從地域上進行清理控管,因而經營者為逃避稅務管理,不辦理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極易產生漏征漏管,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3.商品交易簡化,征稅環節減少傳統交易模式下,商業中介如人、批發商、零售商、包括常設機構等有規范的稅務登記和固定營業地點,征稅和管理相對容易,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產品或勞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直接交易,在征稅環節減少的情況下,消費地難以從批發商、零售商等中介環節取得稅收;而買賣雙方均具有較高的隱蔽性,稅務機關難以控管,可能導致大量的稅收流失。
4、交易地點集中,稅源分布失衡目前我國對網上交易的征稅地點尚未作出明確規定,實際操作中為方便起見,都以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這樣,一方面由于采用匯總繳納規則造成所得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售貨方或勞務提供方所在地為征稅地點的辦法造成流轉稅稅源向生產地或勞務提供地集中,從而加劇了稅源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國內稅源分配面臨爭議。此外,跨國公司可以在避稅地設立服務器,將網上交易的提供地或接受地轉至該地以規避某些稅收。
三、加強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對策
怎樣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稅收征管的技術手段的研究上。電子商務具有隱蔽性、流動性的特點,空間上地域上的距離并不構成交易的障礙,這無疑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將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問題復雜化而感到無所適從做法,是不可取的。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電子商務稅收管理。
1、完善登記管理,實施源頭控管。
2、控制資金流,把握電子商務管理的關鍵環節。
3、制定網上交易的稅收控管措施。
論文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稅收政策稅收原則
一、電子商務的特點
電子商務是近年來伴隨著社會進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應運而生,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的商務活動。與傳統商務相比,電子商務具有下述特點:全球性。互聯網的出現使電子商務突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流動性。任何人只要擁有一臺電腦、一個調制解調器和一部電話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國際貿易活動,不必像傳統商務活動那樣建立固定的商務活動基地、隱蔽性。電子商務的進行利用的是無紙化和匿名化,不涉及現金無需開具收支憑證,這使審計失去了基礎。電子化、數字化。電子商務以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傳統的實物交易和服務被轉換成數據,在互聯網上傳輸和交易,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電子商務的出現勢必對傳統貿易方式和社會活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也對傳統稅收的原則和稅收管理提出了挑戰。因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二、電子商務對傳統稅收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產生發展及其特點對傳統稅收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1、對稅收征管的影響。電子商務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傳統的稅收征管和稽查是建立在有形的憑證、賬冊和各種報表的基礎.七的,通過對其有效性、真實性、邏輯性和合法性等審查,達到管理和稽查的目的。但電子商務卻是以無紙化交易的數字化信息存在的,可以隨時修改且不留痕跡,使稅收審查失去了最直接的可依賴的紙質憑證。此外在傳統的稅收征管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中介環節代扣代繳的,而電子商務的出現,則給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直接的交易機會,弱化了商業中介代扣代繳稅款的作用,加大了稅務機關征管工作的難度。其次,互聯網貿易的發展刺激了電子支付系統的完善,聯機銀行與電子貨幣的出現,使跨國公司交易的成本降至與國內相當。已經被數字化、電子化的電子貨幣,可以迅速將資金轉移。通過互聯網進行遠距離支付,資金通過網絡直接支付給銷售方,使得稅務機關無法獲得其交易的真實情況,稅收征管難度很大。間時計算機加密技術的運用使納稅人可以用加密、授權及用戶名多重保護等來隱藏交易信息,而稅務機關在征管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法律對納稅人知識產權和隱私權保護的規定,從而為企業偷漏稅提供了天然屏障。
2.對稅收管轄權的影響。傳統的稅收管轄權包括收人來源地管轄權和居民稅收管轄權。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并行這兩種稅收管轄權,但互聯網的出現模糊了地域界限,電子商務的發展必將弱化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企業利用互聯網在一國開展貿易活動時,只需裝有事先核準軟件的智能服務器便可以買賣數字產品,服務器的營業行為很難被分類和統計,商品被誰買賣也很難認定,提供服務的一方可以遠在千里之外,因此電子商務使得收人來源地的判斷出現了爭議。首先,常設機構的概念受到沖擊。在國際稅收中,現行的稅法通常以外國企業是否在該國設有常設機構作為判定其是否為本國居民的依據,而在電子商務中,商家只需要在互聯網[.擁有一個自己的網址、網頁即可向全世界推銷其產品和服務.并不需要現行的常設機構作保障。因而也就難以判定是否為本國居民其次.居民稅收管轄權也受到沖擊。目前各國判斷法人居民身份一般以管理或控制中心為準,而電子商務中企業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國家。稅務機關將很難根據屬人原則對企業征收所得稅,居民稅收管轄權也就形同虛設。此外,電子商務還將導致國際稅收管轄權的沖突二傳統稅收根據屬人和屬地原則,當存在國際雙重或多重征稅時,一般以所得來源國稅收管轄權優先。而在電子商務中,“一址多機”的電子信箱使得交易場所、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和使用地址難以判斷,因而所得來源地難以分辨。另一方面,由于發展中國家多是電子商務產品和服務的輸人國,如果只片面強調居民稅收管轄權,地域稅收管轄權將被動搖,顯然不利于發展中國家。因此,對國際稅收管轄權的重新確認已成為重要的稅收問題。再次,稅收的國際協調面臨挑戰。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商品、技術、服務在全球的流動,客觀上要求各國在電子商務的征管問題上進一步取得統一的步驟與策略,但各國現行的稅收征管差異又使得稅收的國際協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3.對稅種確認和稅額計算的影響。比如,對現行所得稅的課稅影響。現行所得稅法主要著眼于有形產品的交易,對有形產品和無形財產的銷售和使用及勞務的提供都作了區分,并且規定了不同的確認標準和適用稅率。然而電子商務的產生后,有形商品以數字化形式交易、傳輸一與復制,使得傳統的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特許權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稅務機關很難通過現行稅制確認一項所得究竟是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收人,導致課稅對象的混亂和難以確認,從而難以判定其適用的稅率和征收的手段。又如,對現行增值稅課稅的影響。現行增值稅都是適用目的地原則征收的,目的地的確認是稅務機關依法征收增值稅的關鍵,但在電子商務中,就數字商品和信息服務而言,銷售者不知道其用戶所在地,也不知道其服務是否輸往國外,也就不知道是否應申請出口退稅。同時用戶也不能確定所收到的商品是來源于國內還是來源國外,也就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應補交增值稅。此外,由于聯機計算機的IP地址可以動態分配,同一臺電腦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網址,不同的電腦可以擁有相同的網址,并且用戶可以利用匿名電子信箱掩藏身份,使稅務機關清查供貨途徑和貨款來源更加困難重重,難以明確征稅還是負稅,影響了稅額的計算,而且導致目的地原則難以為繼,對稅負公平原則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4.對稅務監管環節的影響。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廠商和消費者擁有了在世界范圍直接交易的機會,改變了傳統交易中的中介地位,大大削弱了中介的代扣代繳稅款的作用,減少了稅務監管的環節,全球企業集團內部高度一體化,更易于跨國公司將利潤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進而在不同稅負地區進行收人和費用分配,以實現避稅或逃稅。
5.對稅收征管體制的影響。現行的稅收征管體制是建立在對賣方、買方監管的基礎上的,而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中,稅務機關無法追蹤、掌握、識別買賣雙方的交易數據,各國現行稅法都沒有將電子商務納人征稅的范圍。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政策的完普
電子商務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還沒有電子商務稅收方面的管理規定。我們應密切關注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及其對稅收的影響,盡早提出應對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和管理措施。針對電子商務對稅收管理的挑戰,我們應采取如下具體對策。
1、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確定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原則。一是在制定相關稅收政策時,應以現行稅收制度為基礎,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對現行稅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二是暫不單獨開征新稅,不能僅僅針對電子商務這種新貿易形式而單獨開征新稅。三是保持稅制中性,不能使稅收政策對不同商務形式的選擇造成歧視。四是維護國家稅收利益,在互利互惠基礎上,謀求全球一致的電子商務稅收規則,保護各國應有的稅收利益。
2、完善現行法律,補充有關針對電子商務的稅收條款。考慮到我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是先進技術的純進口國,為維護國家利益,在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時堅持居民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并重的原則。既要維護短期利益,又要考慮長期利益
一,涉外稅收管理與國內稅收管理的比較。
(一)征管對象的跨國性。涉外稅收所涉及的納稅人主要是跨國納稅人,包括跨國自然人與法人。這些跨國自然人流動性大,稅源分散;而跨國法人的經營方式、財務會計核算制度等都與國內企業不同。因此,涉外稅收的征管對象具有錯綜復雜的跨國性。
(二)征管客體的易瞞性。涉外稅收納稅人的跨國性決定了其征稅對象,如收益、所得、財產價值等也具有跨國性,從而為納稅人隱瞞其收入,進行國際避逃稅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征管依據的復雜性。由于涉外稅收的納稅人與征稅對象具有跨國性,因此,要搞好涉外稅收征管工作,不僅要熟悉涉外稅法及其所涉及的會計核算方法,而且還需對國際稅收協定等有所了解,才能把握住涉外稅收的征管依據。
通過涉外稅收管理與國內稅收管理的比較,可以看出涉外稅收要比國內稅收復雜的多,尤其是在防止國際逃稅方面尤其困難,涉外稅收的特殊性決定了要強化涉外稅收征管,除了沿用國內稅收的征管方法外,還必須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國際避逃稅方法。同時,還需與有關國家的稅務機關進行交流,相互提供稅務情報,才能有效地抑止國際避逃稅,維護我國的權益。
而隨著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之間貿易交流更加廣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全球化,即資本擴張和科技進步所引起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國界等關系到國家的因素相對減弱,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國際稅收新問題。這樣給國際稅收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二,經濟全球化帶了的國際稅收管理難題。
(一),稅收的部分削弱。
稅收可直接表現為國家有權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目標制定其稅收政策,對國家的稅收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以及自主、獨立地參與國際稅收利益分配關系,以增加自己的財政收入,維護自己的稅收權益。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稅收國際協調明顯的對國家稅收管理的自帶來了很大的限制。各國通過簽訂多邊性或雙邊性的國際條約參與國際稅收的合作與協調,意味著在締結條約后必須受條約的約束,再行使稅收時必須以國際法為依據。在協調的范圍內,國家的稅收政策已不再完全僅僅由本國政府管理和制定,而必須遵從相關的協調組織的協議、國際條約和國際法的約束,這意味著國家單獨制定稅收政策的權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二)跨國公司以及跨國納稅人對國家稅收的削弱。
首先,跨國公司進行跨越國界和地區界限的生產和經營,對經濟全球化進程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國際直接投資領域,跨國公司在東道國進行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活動,通過兼并和收購以及建立新廠等方式控制東道國某些重要的經濟部門,壟斷了東道國某些產品和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東道國國家經濟政策包括稅收政策的制定。同時跨國公司從其整體性的發展戰略出發,進行大量的“公司內部交易”和轉讓定價行為。在稅收領域,這些活動構成了國際逃避稅的主要部分,對有關國家的稅收收入造成了極大的侵蝕。此外,掌握著大量國際金融資本的跨國金融機構,在全球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進行巨額瞬間貨幣交易,使得一國政府難以有效監控這部分資本,更無法對之合理課稅。它們提供的層出不窮的金融衍生產品和交易形式也給使得一國對之難以進行有效的稅收管理,也就是說,對一國的稅收管理權力提出嚴峻的挑戰。
其次,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使得各國對商品、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等經濟要素的流動放松管制,公司設立更加自由,跨國納稅人本身可以在各國自由流動,跨國納稅人的各種所得和財產的跨國流動也相對便利。與此同時,各國稅制仍然存在著差異,各國為了吸引外資而采取的稅收優惠政策依然存在。這些因素為跨國納稅人進行逃避稅活動更加提供了可乘之機,在尋求收益最大化的主觀動機驅動下,跨國納稅人的逃避稅活動將更加活躍。近年來,跨國納稅人采用改變居所、縮短居留時間、在聯屬企業內部實行轉移定價、在避稅港設立基地公司、弱化投資和濫用稅收協定等諸多方法進行國際逃避稅活動,以致于在國際稅收關系中,如何防止國際逃避稅問題已經成為避免和消除雙重征稅問題之外的最主要問題。
(三),科技進步,尤其是網絡技術對稅收管理的挑戰。
促使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技的發展??梢哉f,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引起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的革新,并對傳統的社會行為規范和社會管理模式提出種種挑戰。
1.對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確定規則的挑戰
現代各國基本上都是基于的屬地原則而主張來源地稅收管轄權。行使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前提是納稅人的有關所得和財產來源于或者位于征稅國境內的事實。既有國際稅法規則包含一系定有關納稅人所得來源地的規則。但這些規則是為了調整傳統商務活動方式下國際稅收利益分配關系的產物,它們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跨國電子商務活動的發展需要,難以繼續調整在跨國電子商務活動中所產生的國際稅收利益分配關系。因為在跨國電子商務活動中,跨國納稅人在收入來源地國除了設置一個網址或者服務器之外,并不需要另行設立任何的“有形存在”。從而根據既有國際稅法規則難以確定該筆收入的來源地,此其一。其二,在跨國電子商務活動中,納稅人所從事的商務活動所涉及的大多數是無形的數字化產品交易,因此根據既有的國際稅法規則亦難以確定該所得究竟屬于何種所得。其三,在網絡空間,跨國納稅人可以從事各種數字化產品等無形資產的商務活動,也可以通過加密等手段保護和隱瞞收入和財產,以及征稅國據以征稅的相關會計資料。這將使得國際逃避稅更加容易,跨國納稅人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在來源國逃避根據現有的稅法規則所承擔的納稅義務。正如有的學者所言,就像各國政府永遠不能控制公海一樣,它們也無法控制網絡空間,因此網絡空間將成為謀求避開政府控制者的避難所。
【關鍵詞】重點區域 稅源 培養
一、稅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稅源信息失真
目前,我國的稅務機關還沒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采集和分析相關的經濟信息,稅務機關稅源信息大多數來源與統計部門定期的信息,非常缺乏對產業運行的動態信息。對于納稅人的稅源管理,主要來自于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和奶歲申報表及其附件材料,還有的是根據微觀上主體提供的信息,由于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的高低和主觀的意愿,使得稅源的信息真實性和準確度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沒有健全的稅收風險管理預警機制
由于沒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預警機制,就會導致實際的稅源評估失真,不能對稅收風險的因素、環節、區域、時期和行業進行評估,會降低稅收管理部門和稅收管理員對風險控制的水平,很難對稅收和納稅工作進行分析和評估。而且,沒有風險管理預警機制,稅收管理的風險意識也會大大降低,從而疏于防范對納稅人的風險管理,就會帶來很大的損失,甚至會造成重大的偷稅漏稅、行業性或區域性的稅收流失等現象,還會出現稅務人員工作失職造成重大的損失。
(三)沒有完善的稅源管理信息技術
雖然稅務機關利用了現代計算機、通訊和網絡作為稅收征管信息技術,但是發展得比較緩慢,所處的層次還很低,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和流動。稅收征管信息系統不能夠有效的發揮信息化的作用,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資金流動等信息業不能夠及時的進行全程監控。通過稅收征管信息系統,還可以看見企業的財務信息錄入得并不完整,而且對普通發票的管理在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管理的范圍外,還有浸水工程信息和協稅信息不能共享,這就會影響到稅源的監控和調查。
(四)缺乏對稅源的監控
在實施征管的過程中,稅務機關沒有端正的態度對待稅收工作,“嫌難愛易”的心理普遍存在,對于稅源大戶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零散稅源,忽視小規模的納稅人,對征稅戶比較重視,對免稅戶不重視,重視盈利企業,而忽視一些虧損的企業等等。這樣就會造成漏管漏征的情況,從而出現大量的稅源管理盲區。缺乏對稅收的有效監控,使稅源工作仍然處于一個水平低而且無序的狀態,就會造成許多的稅收流失。
二、稅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拓展稅源信息采集的渠道
延伸稅源信息的內外部采集,了解稅務機關的內部信息,并廣泛搜集各類與稅收相關的信息。在稅務機關內部,把信息采集的職能分配到各個部門;在外部,關注統計、發改委等部門的信息,并與國地稅、海關、財政和工商等部門加強信息交流。在掌握宏觀和微觀稅收信息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搜羅更多的涉稅信息,并把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數字化、電子化,使稅務機關內部實現信息共享。通過計算機管理對納稅人的信息資料進行登記編碼管理,實行雙向申報制度,并建立電子發票制度,從而使稅收的管理工作能夠全面提高。
(二)完善稅收管理風險監控預警機制
在建立稅收管理風險監控預警機制的過程中,要把虛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農加工企業,騙取出口退稅等稅收管理風險高的企業作為重點,對這些高風險企業的管理,要著重建立稅收預警機制,并實行稅收風險控制措施,加強對對資格認定的標準,并對信息交換、指標預警風險評判、風險分類控制等工作加強分析和研討,能夠對風險進行正確的評估,減少稅收工作的負擔。
(三)加強對重點區域稅源的監控
稅務機關應對轄區內的重點區域稅源加強監控,對影響稅務的指標和增減變化進行分析,建立健全的分析制度,對稅源的結構進行分析監控。建立稅務定期分析制度,重視對重點稅源和企業的分析。因為企業重點稅源的結構和企業的經濟增長模式對稅收的征管有很大的影響,還會改變稅源管理的方式。
(四)提高各管理部門的合作
稅收工作與稅務機關的各個部門都是分不開的,要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加強團隊意識,并使社會的各個階層能夠積極參與,建立全方位的稅務網站。加強征、管、查部門的協調配合,實現各個部門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綜合利用水平。建立國地稅、工商、銀行和公檢法協稅,提高社會各階層協稅護稅的意識。另外,還要規范稅收征管的流程,完善相關的稅務制度,按照征管的流程,把職責落實到各部門、各職工。機關領導要加強各部門的配合,使機關的全體工作人員都能夠協同作戰,發揮團隊的效應。
(五)加強對管理人員綜合水平的培養
稅收管理制度對稅收的工作起到約束和監督的作用,要建立稅源管理責任制度和稅收管理員制度,明確工作的責任和規程,并把責任具體化。為了使責任制度落實,必須對責任實行嚴格的追究,要管理到位并且賞罰分明。稅務人員的素質對稅務的工作影響很大,所以要加強稅務干部的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使他們具有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轉變工作作風,還要對他們加強培訓,提高他們對法律、行業、會計和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對稅收工作的責任心。
三、結語
通過對稅源相關問題和改善措施的探討,可以看見稅源在稅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強對稅源管理的工作,才能使重點區域的經濟得到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仲通.加強地方稅稅源管理的對策[J].稅務研究,2007,8(10):97.
[2]徐勤玲.稅源管理缺陷問題及對策思考[J].稅務研究,2008,5(09):96.
[3]濤鄰羽.我國稅源管理現狀及其完善對策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11),213-214.
[4]趙喜紅.稅源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其完善[J].稅收征管,2007,2(06),74-75.
2.公平稅負原則。首先,從長遠來看,應保持傳統貿易與電子商務的稅負一致。因為傳統貿易和電子商務只不過是貿易方式的變革,交易的本質還是相同的。其次,要避免國際間雙重征稅。微軟公司的羅杰·紐曼強調:“稅法若想生效,需要全球的和諧。如果一個國家單方面出擊,就會出現雙重征稅的情況?!蓖瑫r他不僅希望各國政府要彼此合作,而且還希望同納稅人合作,以求做到對電子商務的征稅公平合理。
3.適當優惠原則。即對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暫采用適當輕稅的稅收政策,以促進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迅速發展,開辟新的稅收來源。其實世界各國對電子商務征稅暫時優惠的態度還是一致的,例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公開表示贊同各州和地方的政府在2000年之前不得向通過Internet達成的商業交易征收新的稅收,并且為促進電子商務走向成熟,美國政府甚至還主張商品由網絡進行的交易,如電腦軟件及網上服務等一律免稅。
二、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對稅收征管帶來的積極影響
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有利于實現由“點的稽查”向“面的稽查”的轉換,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稅收征管的方法和手段逐步走向現代化;電子商務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稅收的征管成本,并且促進了稅務部門的廉潔建設。
(二)電子商務的收入特征及引發的稅收問題
電子商務指交易雙方通過INTERNET(國際互聯網)進行的商品或勞務的交易,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和隱匿性。任何人只要有一臺計算機、調制解調器和一根電話線,通過國際互聯網人口提供的服務便可進入國際互聯網參與電子商務。廣義上講,電子商務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互聯網主要為有形交易起到通訊或分配的媒介作用,即客戶可直接從網上購買產品或勞務。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擔任的角色實際上是無異于傳統的電話、電傳等通訊工具,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并不影響傳統的稅制原則的運用。第二種情況,互聯網是作為有形交易的一種替代形式而存在,即數字化信息交易、計算程序、書籍、音像或圖象等信息都能被數字化以電子傳遞形式轉讓。這種交易不需要交付任何有形物品,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完成,購買方式也可通過信用或電子貨幣形式很輕易地完成支付行為。正是這種無紙化交易行為對于現行稅制的基礎形成了強大的沖擊。電子商務的這兩種收入特征為傳統的稅收概念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1.稅收缺位,稅收大量流失。由于電子商務帶給用戶更加便捷的交易方式和更加便宜的交易成本,以致電子商務越來越被跨國公司所采用。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0家公司已有85%加入了國際互聯網,營業額達到40億美元之巨。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致使稅務管理部門來不及研究相應的征管對策,更沒有系統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約束企業的電子商務行為;出現了稅收管理真空和缺位,導致應征的稅款白白流失。從理論上分析,從互聯網上流失的電子商務的稅收主要有關稅、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等。據測算,美國的函購公司搬遷到互聯網上之后,政府每年大約損失各種稅收約30億美元。由于電子商務可以有效地規避稅收義務,大大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因此,一些企業紛紛通過上網規避稅收,牟取暴利,在逃避大量稅收的同時,打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一些國家和地區已意識到電子商務稅款流失的嚴重性,并在稅率上對網絡貿易和傳統貿易區別對待,采取畸輕畸重的作法。顯然,這種作法是對電子商務的歧視和遏制,同時又表明新的稅負不公隨之而生。
2.傳統課稅憑證的電子化、無紙化,加大了稅收征管和稽查的難度。傳統的稅收征管和稽查,是建立在有形的憑證、賬冊和各種報表的基礎上,通過對其有效性、真實性、邏輯性和合法性等的審核,達到管理和稽查的目的。而電子商務的各種報表和憑證,都是以電子憑證的形式出現和傳遞的,而且電子憑證可以輕易地修改、刪除而不留痕跡和線索,無原始憑證可言,使得傳統的稅收管理和稽查失去了直接的憑證和信息,變得十分被動。因此,加強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從長遠看要改進和完善現行的稅制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而當前更需要研究管理電子商務的有效監控手段,用電子化的稅務征管手段來管理電子化的商務活動。如通過開發和利用高科技技術來鑒定網上交易、審計追蹤電子商務活動的流程,簡化納稅登記、申報和納稅程序,從而達到有效征收稅款的目的。
3.對傳統稅收基礎的影響和挑戰
第一,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商品、勞務和特許權難以區分。因為商品、勞務和特許權在電子網絡上傳遞時都是以數字化的資訊存在的,稅務當局很難在其傳遞中確定它是銷售所得、勞務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同時數字化信息易于傳遞、復制、修改和變更等特征又使得電子商務所得性質的劃分困難重重,從而導致稅務處理上的混亂和難于區分。此外,作為流轉稅主要稅種的增值稅也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對電子版本的書刊作商品還是勞務處理,在增值稅的處理上不大一樣;對其他軟件產品也存在類似劃分不清的問題,從而使增值稅遇到界定不清的麻煩。
第二,難以確定客戶身份。按照現行稅制,判斷一種商業行為是否應課稅以及課稅的數量與客戶身份密切相關。比如我國目前實行的出口退稅和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政策,這些活動都必須查明客戶的身份。如果將現有的稅收原則不加修改的應用于電子商務稅收,本來有納稅義務的其他企業很可能冒充自己向國外供貨并以此騙取出口退稅,或是通過隱瞞商品的真實消費而逃避進口關稅。雖然科技在不斷發展,但是從技術角度講,無論是追蹤付款過程還是供貨過程,都難以查清供貨目的國或買方的身份,從而無法確認應征稅的貿易究竟是國內還是國際貿易,使傳統的稅制在應用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第三,容易陷入國家稅收管轄權的沖突中。國家稅收管轄權的問題是國際稅收的核心,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并行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居民(公民)稅收管轄權,即就本國居民(公民)的全球所得和他國居民(公民)來源于本國的收入課稅,由此引發的國際重復課稅通常以雙邊稅收協定的方式來免除。然而,INTERNET貿易中,這兩種稅收管轄權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INTERNET貿易的發展必將弱化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外國企業利用國際互聯網在一國開展貿易活動時,常常只需裝有事先核準軟件的智能服務器便可買賣數字化產品,加之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各國對于所得來源地的判斷發生了爭議。其次,居民(公民)稅收管轄權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目前各國判斷法人居民身份一般以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為準。然而,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稅務機關將難以根據屬人原則對企業征收所得稅,居民稅收管轄權也會形同虛設。
第四,常設機構難以確定。根據大多數稅收協定,一國對企業的營業利潤課稅前提是,經營者必須在該國設有常設機構。1992年的《OECD范本》第五條將常設機構定義為“固定營業場所”,具體包括辦事處和分設機構。顯然,傳統的常設機構概念是包括人和物兩方面內容的,而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大量居民能夠利用設在來源國服務器上的網址進行交易活動,這樣就產生關于該服務器上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常設機構的問題。《OECD范本》還規定,非居民利用非獨立人在一國從事經營活動,如果該人有權以企業的名義簽訂合同并經常行使這種權利,則可認定該居民在國內有常設機構。這樣看來,似乎如果該居民的所有合同都是通過服務器(ISF)協商和簽定的,就可以認定ISP的非獨立人身份,從而確認該居民在國內設有常設機構。然而,在現行稅收體系下,大多數國際稅收協定都將非獨立人指為“人”,若將1SP視為人則與此概念產生了矛盾。
第五,國際避稅問題加重。電子商務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進行商務活動的方式,原來由人進行的商業活動現在則更多地依賴于軟件和機器來完成,這樣就使商業流動性進一步加強,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稅國或低稅國的站點輕易避稅。同時電子商務使大型跨國公司更輕易地在其內部進行轉讓定價,甚至任意一家上網交易的國內企業都可以在免稅國或低稅國設立一個站點并籍此與他國企業進行商務活動,而國內企業將作為一個倉庫和配送中的角色出現??梢?,國際避稅也是電子商務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三、面對電子商務的挑戰,當前可采取的若干對策
(一)稅務登記環節
1.對ISP(因特網服務提供商)進行登記管理。因為目前上網的三種方式(撥號、虛擬主機、專線)都必須經過1SP的中介,通過對其進行登記,可以了解和掌握In-ternet用戶注冊域名、地域分布及其他有關情況。抓住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體,以便實行稅源監控。
2.對網站進行登記管理,特別是一些綜合網站,像中國的四大門戶網站,其業務很大一部分是從事網絡服務。掌握其從事電子商務的詳細資料,有利于稅務機關監控電子商務的全過程。
3.對用戶進行管理?,F在網上交易主要集中在BtoB、BtoC之間,CtoC交易量還很少。但隨著網絡的發展,個人用戶將不只是網絡資源的消費者,也必然成為網絡資源的提供者并取得相應收入,對這些收入也應納入稅務管理之中。
(二)稅收征收環節
1.加強對“資金流”的管理
(1)建立與銀行的固定聯系制度。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稅務、銀行之間的虛擬專用外聯網,而其他單位部門則不能登錄。利用該網絡共享信息,傳遞數據文件,委托銀行直接支付繳稅或采取通知銀行支付繳稅方式完成稅款的上繳。同時要求銀行內部加快網絡組建,在各銀行之間建設一個統一的電子商廈和電子支付網絡,解決好目前國內各種信用卡與稅務征收機關繳款網絡的兼容問題,以便納稅人可以在任一地點,任一時間將稅款劃人征收處,同時也能加強對企業開設銀行帳戶的監控,以免漏征。
(2)要求商務網站提供其所有的開戶銀行及賬號。對商務網站來說,其開戶銀行和結算帳戶是相對穩定、公開的,其帳戶數額的變化可反映出其收入情況。但在以電子貨幣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商務網站考慮到各方面安全問題,會對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從而導致征收難度的加大,所以有必要更改有關法律,賦予稅務機關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一定的特殊檢查權,使像漯河稅案這樣的例子不再重演。
(3)加強稅務機關自身網絡建設和人才的培養,盡早實現與國際互聯網全面連接和在網上與銀行、海關、商業用戶的連接,結合物流的控管,真正實現網上監控與稽查。同時應加強與各國稅務當局的網上合作,積極推行電子報稅制度,實現數字認證和納稅資料備案制度。
(三)加強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對策
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稅收法制建設以及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稅收問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可嘗試采取如下具體對策。
1.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即納稅人在辦理上網交易手續后必須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電子商務的稅務登記,首先由納稅人申請辦理電子商務的稅務登記,填報《申請電子商務登記報告書》,并提供網絡的有關材料,特別是計算機超級密碼的鑰匙備份;其次,稅務機關要對納稅人填報的有關事項嚴格審核,逐一登記,并要注意為納稅人做好保密工作,最好是建立一個密碼鑰匙管理系統。
2.制定一檔優惠稅率,實行單獨核算征收。網絡貿易能夠幫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應采用優惠稅率征稅。但必須要求上網企業將通過網絡提供的服務、勞務及產品銷售等業務,單獨核算,如果沒有單獨核算的,一概不能享受稅收優惠。
3.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大征收、稽查力度。暫時可以設想在企業的智能服務器上設置有追蹤統計功能的征稅軟件,在每筆交易進行時自動按交易類別和金額計稅、入庫。長遠來看還是需要開發一種電子稅收系統,從而完成無紙稅收。這不僅提高了對傳統貿易方式征稅的征管力度,而且也適應了電子商務發展的征稅要求。
4.作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儲存,強化征稅信息管理。對待電子商務,重點是要加強國際信息、情報交流,因為電子商務是一個網絡化、開放化的貿易方式,單獨一國稅務當局很難全面掌握跨國納稅人的情況。只有通過各國稅務當局的密切合作,收集來自世界各國的信息情報,才能掌握納稅人分布與世界各國的站點,特別是開設在避稅地的站點,以防上網企業偷逃稅款。
1、精心謀劃,以穩健的治稅思路統攬今年地方稅收收入目標。年初通過分局對本地區稅源情況的掌握和分析,確定今年三項工作思路:要從經濟發展方面抓好稅收規模;在稅收政策上抓好稅收規范化工作;在稅收征管方面抓好稅收質量。一季度末在既定全年目標為3000萬元基礎上,分局依據長期堅持的工作主線經驗,及時分解到行業、企業和稅種之中,并向各級匯報。在組織重點工程中及時調整工作主線,如上半年集中清理欠稅和加大對一次性稅源管理力度,收效較為顯著,半年時序進度首次完成60%;下半年針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本地區稅源結構出現嚴重下滑局面,特別是房地產行業下降非常大,分局適時作出調整,對在建重點項目實行跟蹤管理,多渠道解決征收中出現的問題,共同努力將客觀造成的壓力化解,基本保持與時序進度同步。
2、著手抓好現代化分局建設。結合基層分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分局近期目標為:依托現有條件將在分局辦稅服務大廳內增設電子顯示頻,一改分局公開信息更新不及時,以及與本地數字化鄉鎮建設溶入差的現狀。精心組織分局全員認真領會上級局的精神實質,要求所有人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內容。分局全體人員對現代化分局初步意識:現代服務觀念、現代管理理念、現代技術手段、現代的人才結構。中長期計劃:結合本地區“兩個重鎮”(國際旅游重鎮、全國文明重鎮)建設,使地稅現代化管理的水平領先主要職能部門,尤其是本地區地方稅收收入占主導地位稅源結構相匹配(就目前**地區稅源結構現狀地方稅收收入占70%的局面將在長時間內保持)。目前**鎮數字化建設水平已覆蓋村居,下一步的目標在各重要職能部門的對接。我們希望與挑戰同在,在上級局的堅強領導下,現代化分局建設將進入新局面。分局在現代化分局具體實踐中,積極主動融入:加強網上申報的推廣面,拓寬個體工商戶銀行扣款面,擴大個體稅控機的以票管稅的力度,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通過現代化手段提升地方稅收征管水平和改革形勢的需要;在稅收政策宣傳、落實方面規范審批程序,依托政府各種信息平臺有效組織分局確定的重點工作,并緊緊抓住當地政府月度和季度會議通報地方稅收組織和征管的情況,做到具體工作的主線明,落實有力,以及在加強稅收管理堅持稅收稽查的重要作用。
4、加強自身征管工作。
⑵納稅信譽等級評定。對符合條件的主管51戶,其中通過區局審核a級3戶(全區僅11戶),其余均為b級。
⑶開展2007年全國稅源普查。要求高時間短,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9戶。建議此后在辦理統計證的有關部門盡量減少量。就目前本鎮財務管理水平絕大部分都不能完整、準確地填列和錄入電子數據。
⑹個體稅收管理。進一步加強各級部門的協作基礎,建立國稅、工商信息資料季度交換制度。分局對這兩次“小長假”發票進行了改進方式,特別是“五一”小長假采用先稅后票,差額部分直接征收,防范了原有征管環節的不足。
⑻加強政府指導、部門協作力度。借鑒政府部門“綜合治理”工作模式,對中心工作壓力大的,分局積極依靠而不依賴,充分發揮地稅的依法治稅力度。如房地產行業受宏觀政策調整,造成分局前四個月收入進度不快,分局找準原因,同相關部門主動溝通,做出應對辦法,在確保收入進度不出現大滑坡情況下,及時對行業稅收進行有效的調節,分局全年彰顯一個重要特征,及組織收入基本與時序進度同步。
⑼積極參加上級局要求的稅收調研。完成我區建制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征稅范圍的調查,系統內外稅源調查、分析。
⑽積極開展地稅系統“三項建設”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分局對主題年活動有心得,充分結合本地區稅源結構特點,以行業不同經濟類型分別采用可行的服務方式,如外資企業約談在區局的指導下進行,重點企業以納稅輔導為主,堅持一個宗旨杜絕在工作日之內增加企業的負擔,在中心工作中對辦稅人員資料填寫不規范問題,分局稅管員及時輔導和加大核對,能夠解決地不再增加納稅到分局往返的無效勞動,建立起相互誠信的征納和諧關系。關鍵工作務求實效。
二、20**年存在的主要問題。
2、旅游業。這里將景點及旅行社、旅游賓館全額納入是與地方政府統計口徑的統一,全年累計入庫數990萬元,占完成地方稅收收入的33%。一季度旅游業下降60%左右,能夠完成這樣的水平已相當不易。二季度對企業所得稅加大申報力度,基本與去年持平,個人所得稅增加20萬元。三季度進一步規范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旅游企業的脆弱直接影響著今年收入結構和工作思路與主線,連續數月月繳申報數不足100萬元的情況下,分局把握支柱行業在全年收入結構中的作用,確保收入結構合理布局和征管的方向有的放矢。
3、項目地方稅收征管方式帶來的工作被動局面問題。分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企業自身申報的形式,由于分局人員力量不足,在本年項目稅收清理工作中發現很被動,分局已將部分重點項目稅收臺帳上報,下一步的意見將會同區稽查局聯合,逐一落到實出,以緩解收入壓力和征管不到位的頹勢。
4、房地產企業地方稅收清欠難度大。通過稅務稽查手段存在欠稅的處罰問題,兩戶房地產、景點資金周轉確有困難,在實施稅務稽查難度有,分局對旅游企業長期采用淡旺季結合的調度稅收入庫的方式,如何到相適應是一個難題。重點工程稽查進入問題,今年有部分行業上下統一實施稅務稽查,20**年分局將對部分行業全面實施稅務稽查,從而改變現階段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與地方稅收納稅貢獻率嚴重不符的局面。
5、中心工作集中與日常業務沖突現象的矛盾。由于皖南山區特點明顯,農村基層分局人手十分不足,各項工作兼顧難度大。技能要求高、崗位學習針對性不強、綜合業務能力的培訓機制不健全、基層分局工作和家庭等一系列的矛盾如何改變,關鍵不在基層。
三、20**年地稅謀劃。
20**年**鎮財政收入將有結構性調整,隨**工業園新上項目的投產,經濟稅源將提升國稅規模,地方稅收收入將進入調整期。有兩個方面:一是20**年宏觀政策的調整,地方稅源的增長減緩,在可控地方稅收的稅源來看,20**年為上年的彌補缺口支撐;二是隨著財稅政策性調整,財政提供的收入將減少到低點,國稅稅源上升趨勢明顯,未來財政收入結構符合我鎮的近年來經濟發展總思路。
“十五”和“十一五”**鎮地方稅源的集中在第二產業的建筑業,第三產業的房地產業,均屬于一次性稅源,開發性項目為小規模的經營店面,店面的地方稅源的比重占有率可能低于50%,但規模有一定的支撐,主體以個體經營為主,對以后的稅收管理提出挑戰,即稅源的不可預測加大。其次,地方稅收的改革為未來的重要方面之一。再次,原有的征管模式信息化水平不高,按安徽省地方稅務局發展思路,“十一五”現代化分局建設步伐加快,現代化技術支撐完全靠現有人才結構很難到位。20**年地方稅收工作思路(初步設想):
2、現代化分局建設。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改變原有的征管數據的傳統以紙質資料的管理辦法,特別是動態信息及時性、延續性不強要有突波。十二月份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辦稅服務廳電子公告板已建設完畢,分局將依托信息平臺提升分局現代化分局建設水平。
3、加強地方稅收的協管力度。由于本地區的稅戶管理不順暢,分局在管理方面辦法不多,舉多方努力改變現行弊端。分局將在協管方面擬定出一些建議,在求得上級的指導、認可下開展工作,防止工作局面的被動。具體到
本地區職能管理部門,在分局積極努力下,對分局組織收入上加強聯系。
4、進一步加大稅務稽查處罰力度。20**年在項目稅收管理方面有大的起色,得益于稅務稽查的強有力保證。20**年將對重點行業(旅游企業)全面實施稅務稽查,尤其是規范管理涉稅行為,部分旅游企業代行稅務機關職能將嚴肅查處。
5、探索房屋租賃稅收新辦法。由于房產稅的稅收管理面對面是自然人,大多數群體可能的負債面比較高,目前城鎮醫療保障逐步拓寬,稅收調節職能將更大發揮,涉及自然人納稅必然要做出新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6、加強防范地方稅收風險能力。由于財政分配體制的對地方稅收組織收入有指導作用,本地區地方稅收的稅源結構、稅種可控能力有限,在確保組織收入進度有序,地稅部門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支持下,仍然組織乏力。分局將積極探尋一些可行方法,如規范化的征收管理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各種對旅游經濟的負面影響如何化解,原有的“以豐補歉”傳統模式改變為如何“跳出收入抓收入”的理念,也是化解風險的一種有效嘗試。
今年以來,區局領導認真切脈,對分局擬定的工作重點方面全面、準確指導。**鎮政府在抓稅收方面對地稅要求極高,主要領導曾多次深入了解并分析地稅存在的問題,目前分局工作主線按照良性發展軌跡運行。20**年機遇與挑戰并存,客觀稅基有一定的支撐,旅游服務基礎設施進入發展期,如一些大的旅游賓館將投入使用,寨西片商業開發已有的服務行業也將上馬,政府在拉動內需方面舉措方向明確,在20**年宏觀政策因素影響下,客觀經濟增長慣性向好情況下,一些行之有效的發展措施將更加有利于穩定地方稅源的可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