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6: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嚴格執行學生考勤和請銷假制度,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秩序和育人環境
調查顯示,各學校的各崗位教師,深入貫徹落實學院考勤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學生請銷假制度,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秩序和育人環境。其中,87.9%以上的學生都認為學生請銷假制度執行嚴格,86.9%以上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對學生出勤考核嚴格,92.31%的學生認為宿舍夜間考核嚴格。
2、全面開展安全檢查,確保了學校安全穩定
調查顯示,各校都開展了認真細致、全面徹底、拉網式、地毯式的安全檢查,做到了校不漏院、院不漏系、系不漏班、班不漏宿舍、宿舍不漏人,將安全檢查落到了實處,確保了學校安全穩定,平均有86.6%的學生表示接受過安全檢查。
3、領導重視,全校動員,取得良好教育實效
調查顯示,各校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工作,校領導親自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帶頭開展安全教育講座,親臨現場,督導安全教育實踐活動。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公寓輔導員和后勤工作人員聯合行動,全校動員,通力合作,傳達安全教育會議文件精神,全面講授各種安全知識,積極開展各項安全教育工作,使學生在自查自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較好地掌握了安全知識。
4、學生認真進行自查自糾,安全意識不斷增強
各學校學生進行安全自查和自糾的情況開展得比較到位,平均83.1%的學生進行過自查自糾。隨著安全教育力度的不斷增強,各學校學生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當身邊發生安全隱患時學生都具有較強的警惕意識,平均95.4%的學生具有安全隱患舉報意識。
1、日常安全檢查力度不夠
各學校對學生吸煙、攜帶食物進教室、私自攜帶刀具等日常安全情況的檢查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在對學生吸煙、攜帶食物進教室等的檢查方面,各學校開展情況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加大檢查工作力度,平均19.7%的學生認為本系對學生吸煙、攜帶食物進教室等的檢查不嚴格。
2、教師安全教育責任意識仍需加強
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安全教育責任意識很強,但仍有部分專業教師,認為安全教育是輔導員、班主任的事,在進行專業課或實訓課的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不夠
各校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不夠,40%的學生表示沒有看到過學校開展的關于安全教育的宣傳標語或條幅。對“防火、防盜、防事故”明白紙等宣傳資料的發放工作,落實情況欠佳,平均29.3%的學生沒有收到明白紙等安全教育宣傳材料。因此,需要進一步砸死責任,開辟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4、安全教育方法比較單一,尚未形成長效機制
各學校安全教育方法枯燥單一。調查顯示,各學校開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比較單一,有待進一步豐富。平均有42.04%以上的學生認為學校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一般或單一。大部分學校只是偶爾對學生進行一次消防演練或者開展一次安全知識講座,活動單一,且尚未形成長效機制。
5、師生安全責任尚需全面落實
調查顯示,各校在與學生簽訂《學生維護自身安全承諾書》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部分學校都制定了《學生維護自身安全承諾書》,但13.3%以上的學生表示,學校沒有與自己簽訂承諾書。從總體上看,各學校在與學生簽訂《學生維護自身安全承諾書》方面,簽訂了承諾書的比例均未超過90%,均需進一步嚴格責任,加強工作力度。
6、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治理尚需進一步加強
校園周邊環境的整頓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調查顯示,有63.6%以上的學生認為學院周邊環境不安全;26.3%以上的學生認為校門衛對社會人員進入學校的管控不嚴格。因此,學校應加大對學校周邊商戶、網吧等場所的檢查力度,并進一步增強對社會人員進入學校的管控情況,構建安全穩定的校園周邊環境。
三、多舉并措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
1、采取有效措施,徹底排除安全隱患
一是日常自查要細微扎實。實施“日查、周查、月查”制度和“定人員、定措施、定期限”機制,堅持經常排查、反復排查。二是專項排查,不留死角。制定內部矛盾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各項專項排查分方案,成立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開展內部矛盾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三是做好校外排查,確保周邊安全。抓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的工作機制,設置學生安全信息員和社情信息員,密切關注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情況;定期召開校園周邊治理工作座談會;協助駐校民警對校園內保潔、飲食承包商所聘人員進行身份排查,對校園周邊飯店、酒店、網吧等營利性場所負責人的姓名及聯系電話進行登記和摸排,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安全。四是開展節前檢查,確保假期安全。每年暑假和寒假前,學校領導要帶領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小組成員,深入教學樓、學生公寓、醫務室、鍋爐房等重要部位,進行假前安全大檢查,為師生員工度過暑假和平安和諧的春節提供保障。
2、加強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師安全教育責任意識
調查顯示,有28%的學生希望學校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加強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將安全教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學校安全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關鍵在于有些工作人員并沒有嚴格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為此,我們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加強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師安全教育責任意識。要砸死責任,嚴格獎懲制度,對做得好的教職工要有獎勵、激勵機制,對后進人員也要有懲罰或推進措施。同時要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教師安全教育責任意識,進而督促教師將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3、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
創辦“掌上安全教育園地”,利用手機平臺編輯安全教育手機報,報道簡短的安全事故案件和安全法制知識,通過手機微信傳播安全教育知識;創建網絡短信平臺,定期發送與師生工作、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日常安全知識;創辦電子雜志,上傳生命健康、心理衛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識;建立安全教育宣傳QQ群,傳播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建立飛信群,隨時發送安全小常識,增強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利用電子顯示屏和燈箱廣告,定期滾動播放安全教育宣傳標語口號,宣傳法治安全先進人物典型事跡。
4、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提高安全教育長效性
調查顯示,有6.89%的學生希望學校開設安全教育課程。3.3%的學生希望學院對學校進行安全教育考試。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教育重在平時。為此,應建立長效機制,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提高安全教育長效性、實效性。將安全教育課程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對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要以公共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為主,重點教育學生安全使用教學、實驗設備;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要以企業實習實訓安全教育、就業安全教育為主要內容。課程考試要從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進行,重點側重實踐教學。同時要結合學校實際,在課程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考核辦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總結經驗。(本文來自于《青春歲月》雜志?!肚啻簹q月》雜志簡介詳見)
5、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增強教育教學實效
一、為什么需要對邊疆高校學生普及安全教育
(一)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邊疆高校的安全保衛部門都是學校的一個行政處室,行政上歸屬各邊疆高校管理,業務上歸公安機關指導,沒有行政執法權,可以接警,但不能懲罰,使邊疆高校保衛部門處于一種尷尬的境界,無法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懲罰力度,保衛部門有力使不出,而真正的公安機關面對社會上錯綜復雜的案件,工作壓力較大,對于學校發生的小偷小摸,無暇顧及,對學生們的求助,顯得力不從心。
(二)傳統安全教育模式的不足促使改革出新的模式
傳統的安全教育模式有專題講座的安全教育模式、現場觀摩教育模式、利用國家法定的一些節日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的模式、現身說法的教育模式、.網絡宣傳教育模式。然而,傳統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卻也有許多的不足,比如全教育內容相對單調,涉及面窄,往往局限于防火、防盜、防騙、防自然災害及交通安全等幾個最基礎的方面,而對于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時下頗受關注的新內容則涉及太少。邊疆高校的宣傳媒體在安全教育中作用發揮的也不夠,沒能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
(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正在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單校園擴充到多校區,人才培養也由過去的單一向多方元化發展;大學生的活動范圍不再局限于校園,與社會的接觸更加廣泛。有的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或進行勤工儉學,還有的因種種原因干脆吃住在校外,特別是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大學生接受來自于不同主體、不同途徑傳遞的不同傾向的思想意識越來越多,其信息攝取行為也愈顯個體化、隱蔽化,接受信息的自由性也越來越強。而目前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說教上,且基本與學生特色的活動(娛樂活動等)無緣,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很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就很難創造出安全的環境來。所有這些都說明,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四)法治社會的需要
隨著“依法治國、依法治?!睒藴实牟粩嗵岣?,邊疆高校校園治安和大學生安全問題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已納入社會主義法治軌道。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試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中,均明確了邊疆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權利和義務,從而基本上形成了大學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法規體系,這為邊疆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要使大學生遵紀守法、把法律規章制度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深入、全面和規范地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則是必然途徑。
邊疆高校應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常規教學計劃中,在新生進校時,就要將安全教育定為必修課,可編寫規范的安全教育讀本作為教材,安排專職教師擔任授課任務。同時可聘請公安、消防、銀行、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作為兼職教員,給學生授課。各學院尤其是各分團委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國安全教育月” 、“全國法制宣傳月”等教育契機,應融入安全哲學、安全科學、安全技術和安全工程等方面的安全科學知識;經濟管理類的課程應融入經濟安全、政治安全的內容。安全教育的融入,拓展延伸了專業課的課堂教學,同時也擴大了安全教育的輻射面。針對本學院的學生安全教育的需求和現狀,確定教育主題,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學生輔導員要通過班會、社團活動、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活動等途徑,在班級層面上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同時學校要把安全教育從課堂延伸到大學生公寓,每個宿舍要選出安全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公寓管理部門對大學生安全員進行定期培訓,通過宿舍安全員,將安全教育送進大學生宿舍。學??裳芯恐贫ㄋ奚岚踩珕T隊伍建設及獎勵辦法。要深化平安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如何在邊疆高校進行和加強安全教育
邊疆高校的安全是全社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做好新形勢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議邊疆高校成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領導小組,領導、指導學校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召開大學生安全教育會議,分析本校大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的形勢,研究制定教育的計劃和方案并督促學院和學生管理部門貫徹落實。
(一)普及法律知識
法律知識教育是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生開展法律知識教育,應從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入手,例如:《憲法》、《刑法》、《教育法》、《國家安全法》、《國防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內容的法律知識教育。要充分發揮邊疆高校公共基礎課、法學專業課以及相關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論壇等作用,堅持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學校應通過各種法律實踐活動來推進法律知識教育,應與公檢法執法機關建立共建關系,通過舉辦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對大學生進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強學生守法自律意識,減少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二)開展多種形式
通過設計安全知識競賽、逃生技能比賽、自救互救實戰演練、安全宣傳漫畫設計比賽等主題,來加強學生在實際行動中掌握安全本領。使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并潛移默化地形成安全意識與責任。
(三)進行校級安全教育
校級安全教育課領導機構要由各邊疆高校主管安全工作的書記、校長擔任主要領導,保衛、教務、學工處、團委等部門共同參與組成,下設教研室,具體負責安全教育課的實施工作。邊疆高校要將這一課程的實施納入教學評估中去,及時督促檢查安全教育課的落實情況,經常性地選派教師走出去進行有關的培訓和學習交流;開展安全教學研究,將成型的科研成果推廣開來,進而推動安全教育課的實施。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關鍵在落實,要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把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長期抓下去。要明確責任,把安全教育納入學生日常管理計劃,育內容,制訂安全教育計劃。國家教育部門應統一編制邊疆高校安全教育的教材,納入教育教學計劃,規定課時,以保證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三、將網絡安全教育納入教學中
1.加強安全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成長的需要環境認知論提出安定、和諧的內外部環境,不僅能夠有利于培養個體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有助于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反之后果不堪想象。高校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的頂峰時期,個性特征張揚并有主見,思想由單純向成熟快速過度,喜好新鮮刺激的事務,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是獨生子女,自我保護意識能力較弱,容易被社會雜亂信息迷惑,以至于相當一部分學生。外界不法或不良因素的侵害或影響。因此,為防止和減少安全事件的發生,當前高校應創造一個和諧安定的校園環境成為安全教育的核心內容,安全教育的成效關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加強安全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成才的需要高校環境包括物質環境、文化環境與精神環境等,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要求其必須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設備與場地,還要求其具備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環境能夠培養人、造就人,同時,環境也能夠摧毀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在于促進學生成才,然如一味地注重對學生實施科學化、專門化專業知識教育,將可能導致批量化生產機械化人才的模式,簡單而缺乏靈活性。基于專業教育的背景下,實施安全教育,不僅在于促進學生成才,更為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如何成人,二者相互促進。因此,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不僅是高校學生成長的需要,更是高校學生成才的關鍵。
二、高校傳統安全教育的方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1.重專業教育,輕安全教育國際化交互相容的今天,要求當代大學生既要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素養。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存在相當一部分高校仍然把學生管理的重心放在專業教育上,注重促進學生成才,缺乏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引導。其一,高校缺乏對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其對安全意識的管理僅僅停留在傳統學生工作管理模式上;其二,一部分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認為只要做好學生的專業教育即可,常懷僥幸心理,往往出現安全事故之后在恍然大悟。
2.重安全教育形式,輕安全教育實效受傳統高校組織結構的影響,官僚化根深蒂固,雖國家出臺的《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若干規定》《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試行)》《高等學校內部保衛工作規定(試行)》等法規中均明確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職責,規定了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但是眾多學生均將政策流于形式,只管做而缺乏安全教育的成效。
3.重安全教育的階段性,輕安全教育的持續性安全教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對高校學生實施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與自我安全保護能力。高校多種安全事故的頻發顯示,大學生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較差成為引發安全事故的主因素。根據學生成長發育的特點,首先,要求高校具備完善的學生安全管理系統與機制,一方面在于預防安全事故的預防;另一方面在于強調高校學生安全管理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強調階段性,必須持續不斷的重視、管理學生安全教育。常態安全管理與非常態安全管理有機融合;最后,以加強階段性安全教育成效為主流,轉變傳統以完成任務式的只注量,不注重質的狀況,把安全教育納入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的管理中。
三、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新途徑探索
1.轉變觀念,重視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穩定的保障,高校加強對安全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領導機構,加強安全教育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成立高校內外部專項學生安全事故管理部門,由校長負責任制分層分系部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制定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制度法規,轉變傳統思維模式與觀念,高校領導要重視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增強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切實落實安全教育的相應責任和各項規章制度,只有制度和機制上的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實和保證校園安全。
2.轉變管理模式,創新安全教育管理轉變傳統對學生實施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創新型安全管理系統,首先,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校內建立由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共建型安全教育隊伍。其次拓寬對高校全體師生拓寬安全教育的內容、形式與方法,豐富安全教育的靈活性;最后,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常規安全培訓與突發性安全培訓,崗前培訓、崗中培訓與校外培訓等。要求全體師生掌握常態與非常態下的安全知識要領,并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及時做好繼續教育工作。
【關鍵詞】高校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人身安全
1.前言
學生宿舍不僅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而且還是校內人群最為密集的場所之一,一旦發生火災事件,均會給學生的生命健康及人生財產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了有效保證學生的生命健康及人生財產的安全,就必須加強校內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的管理,從而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2.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的現狀
2.1高校缺乏防火安全教育,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高校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在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提高其安全意識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雖然高校內的學生大多均已成年,具有獨立且成熟的思維能力與一定的判斷力,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忽略了對其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與安全逃生演習,尤其是防火安全教育與消防演習方面,這就導致其欠缺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學生雖然在歷經了十幾甚至二十年的文化教育后,均具有了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學習能力,但是,卻依然欠缺一定的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例如,認為發生火災的幾率微乎及微,從而忽視了身邊的消防安全制度,于宿舍內使用高功率電器或點蠟燭燈,進而增加了高校內火災事件的發生率;此外,當真正遇上突發性火災時,其多表現出恐慌、沖動、茫然、焦慮以及不知所措等不良情緒,而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進行自我保護、借助滅火器撲救及逃生,在極大程度上加重了火災的危害程度,從而釀成慘劇[1]。
2.2缺乏防火安全管理體制
高校內出現火災事故,并造成嚴重傷亡,除了高校未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消防安全教育,導致其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之外外,還與高校學生宿舍消防管理體制密切相關。雖然高校學生宿舍內均設有專人對學生宿舍進行值班管理,但是,由于其極少甚至未接觸到有關消防方面的知識教育或正規安全培訓,因此,未能及時發現學生宿舍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或對安全隱患置之不理,任其惡劣發展,從而為火災事件的發生埋下了伏筆;此外,隨著我國經濟與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與創新,許多新型材料、電器設備及建筑工藝等也相繼被應用于高校宿舍的建設中,其在提升高校宿舍裝修水平以及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對生活與學習的需要的同時,也為消防安全留下了隱患,例如,電器設備的大量使用,將會增加接線方式的復雜性,一旦超出供電負荷,極易導致電路故障,從而發生火災,火災發生時,部分新型材料或設備在高溫燃燒下,將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或爆炸等,進而加快了火災的蔓延速度,增加了火災的危險系數,最終導致大量傷亡與財產損失[2]。
3.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的途徑
3.1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高校必須將消防安全工作置于確保萬無一失的認知基礎上,加強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例如,定期于學生宿舍宣傳欄內以漫畫或文字的形式進行有關消防安全宣傳,以廣播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有關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識,尤其是逃生手段,并邀請專業的消防人員定期到校內開展消防知識講座或消防逃生演習訓練等;對于宿舍內存在的違章電器,應給予沒收處理,并對該宿舍進行批評教育等,以此達到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而降低宿舍火災發生率。
3.2完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對高校內宿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崗前教育與培訓,使其具備高度的安全意識與責任心,并對其進行不定期的考核與消防演習測試,對于考核或測試不通過的管理人員應給予適當的處置,必要時,可做革職處理,以此保證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好高校宿舍中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外,還應明確落實好各管理人員的管理責任制,例如,指派特定的管理人員對特定樓層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與指導,以此督促其遵守校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消防安全方面的制度,并對該樓層內外進行安全巡邏,從而實現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價值。其次,加大對高校宿舍內滅火器等消防設施的投資力度,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換現有的消防設施,保證其能夠正常使用。再次,建立宿舍管理體制[3]。建設一支紀律嚴明的宿舍管理隊伍對高校學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宿舍為單位,在宿舍長及樓層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在不違反高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集體討論、協商,并制定出相應的宿舍安全用電制度,各宿舍間相互監督,若發現問題,則應及時向樓層管理人員反饋,以此減輕樓層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并強化宿舍長得管理作用,使每位學生均能參與到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中,從而更好的保證宿舍安全[4]。最后,制定火災疏散預案。由于高校宿舍火災具有突發性與迅速性等特點,因此,高校必須根據人為因素、火災發生后學生的心理因素,在結合宿舍的建筑特征以及消防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制定好科學、合理的緊急疏散預案,并將緊急疏散路線詳細圖粘貼于每個樓層的樓梯顯眼處,與此同時,還應盡可能的將應急指示燈或標識安裝在該路線圖旁,并不定期的要求學生根據該項預案進行疏散演習,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遭遇火災時,迅速的找到逃生線路,提高其自救能力,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由于火災所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
4.結束語
高校學生宿舍是學生集生活與學習于一體的重要密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學生將成為最主要的受害的群體,因此,務必要落實好學生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從而將損失或傷亡率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任常興,張欣,張網,呂東,王婕,李晉.人員密集場所突發火災事故應急疏散能力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0,09(02):10-113
[2]石玉.基于高校學生公寓的防火安全管理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3):306-309
[關鍵詞]新媒體;安全教育;創新;問題;對策
一、新媒體的概念以及應用現狀
當前對新媒體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從廣義上講,新媒體指的是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新型媒體形式。常見的新媒體形式有網絡交流平臺、網站,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但新媒體也包括很多其他類型,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本身與傳統媒體之間有很大不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新媒體當前在社會很多行業中都有應用,比如教育事業、衛生事業等。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整個社會各種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信息產業的發展也更加迅速。在教育領域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是當前高校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加強新媒體的應用,對于高校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都意識到新媒體在教學中發揮的重要意義,開始加強新媒體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這使得當前的高校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當前各個高校都開通了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增加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校領導之間的溝通,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反映,也便于教育管理者及時對問題進行處理。
二、新媒體對高校安全教育教學的作用以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對高校安全教育教學的作用
安全教育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安全教育很多時候是一種比較枯燥的理論性教育,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厭煩的情緒,而新媒體的出現以及發展,拉近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讓很多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界限,使得不同區域內的學生都可以積極進行交流和溝通。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其成本也低很多,快捷性和同步性較高。在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使得學生在安全教育學習過程中可以從多方面接受信息,從而不斷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水平。具體說來,新媒體對高校安全教育的作用有兩個方面。
(1)新媒體的出現為安全教育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
安全教育是一種即時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安全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可以對各種安全問題進行預防,防止自身受到人身傷害。新媒體的出現,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快,而且形式多樣。當前出現較多的網絡媒體本身具有一定的虛擬性,使得學生可以利用多種平臺進行安全學習,高校學生可以選擇的范圍比較大,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新媒體的多種形式,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新媒體參加各種安全教育實踐活動,換言之,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豐富了安全教育的資源和內容。
(2)新媒體有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將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新媒體的出現,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各種新媒體的應用,往往需要學生自己對各種學習資源進行查詢、了解、學習等,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信息化時代和背景下,高校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學習,不能完全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引導,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自己學會如何進行各種信息的查詢以及獨立自主地學習,并且要學會如何將這些信息應用到實處,從而使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出現安全問題。
2.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對新媒體應用存在的問題
(1)對新媒體應用的認識存在問題
在當前的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對教育過程中新媒體應用的認識存在偏差,這是導致高校安全教育質量受到影響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高校的安全教育過程中,各種教育理念比較陳舊,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向學生傳輸一些理論性的知識,比如安全小常識、如何應對各種安全問題等,真正的實踐性教學不夠,對新媒體的應用也不夠,沒有意識到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新媒體教育的重要意義,因此導致學生對安全教育宗旨的理解不夠,也不能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各種安全隱患進行規避。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對安全教育與新媒體應用進行結合的認識不到位,因此導致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各種現代媒體的應用不夠,甚至沒有對各種新媒體進行應用,導致學生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習變得更加呆板。
(2)對新媒體應用技術掌握不夠
在當前的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新媒體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夠,使得安全教育過程中不能將新媒體融入到課堂中,比如安全教育可以利用網絡教育平臺進行網絡教育,可以利用微信或者微博平臺進行推送,每日推送一些與安全教育相關的小知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也能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有效地識別各種安全威脅,并且進行積極的預防。但是在實際的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對這些新的媒體形式的應用還不夠,應用的技術也不夠成熟,因此使得安全教育變得枯燥乏味,學生興趣度不高。
(3)缺乏雙師型教師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重要力量,當前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力量還比較薄弱,教師自身對新媒體的掌握能力也不夠,比如有的教師的思想觀念比較傳統,認為新媒體教育帶來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對新媒體進行應用與結合的掌握程度不夠,還是習慣性地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不能結合新媒體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缺乏雙師型教師是當前高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顯著問題。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安全教育體制創新
1.加強對新媒體在教育過程中應用的認識
安全教育的主旨是要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應對能力,能夠在生活和工作學習中辨識各種安全隱患,并且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應對。長期以來,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都比較傳統老舊,傳統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教師單純地講解各種理論性的知識,尤其是對于安全教育而言,其本身的理論性就比較重,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數字化和信息化逐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因此在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傳統教育理念,加強教師對新媒體教學意義的掌握和了解,從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新媒體進行高效教學。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定期對教育教學人員進行相應的宣傳,宣傳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知識和理念,對新媒體教學的優勢以及特點進行宣傳,從而在潛移默化過程中促進教職人員的思想逐漸轉變,促進包括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在內的所有教職人員能夠加強對新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從而為現代化、信息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高校未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組建專門的安全教育隊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語言應用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和針對性的解決,利用新媒體的特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安全教育的宗旨。
2.在高校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
安全教育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教育,對于學生的人身安全保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安全教育過程中,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加強對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進。首先,要加強新媒體資源的整合,在高校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新媒體資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對各種新媒體資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對新媒體平臺進行利用,加強高校安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各種新媒體的應用頻率;比如在高校安全教育課堂上規定必須要使用多媒體教學,并且要對實施情況進行考核,以提高新媒體平臺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再比如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各種電子資源的利用,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電子書、電子課件等形式,對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和學習。這些方法都是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方法,都與新媒體有緊密的聯系。
3.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融入新媒體教育,需要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提高自身對新媒體的了解程度、應用能力,從而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應用新媒體對傳統的安全教育進行變通管理,與安全教育課程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加強高校安全教育教師對各種計算機技術、新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掌握以及操作能力,是當前高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任務,在教育過程中,要組織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參加相應的培訓,比如加強教師對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網絡媒體技術等方面的了解,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應用各種先進的媒體和技術。在對高校教師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還應該要定期組織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進行講課交流,可以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讓教師能夠對彼此的思維方式、講課方式中的優點進行有效的借鑒和學習,在相互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結語
高校安全教育是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對安全威脅的掌握和預防的能力,便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能夠對自己進行保護。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新媒體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對高校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促進作用,在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應該要積極促進新媒體資源的配置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應該要根據課程以及教師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準確的定位,了解安全教育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加強教師對各種新媒體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從而不斷提高高校安全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陸錦沖.關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內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2]張岳君,陳錦,劉志偉.新媒體環境下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7).
[3]李峰.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J].教育與職業,2009(12).
1.1高校學生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1.1.1學校對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據了解,目前高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重點放在防火、防電、防化學危險品、防止交通事故、防溺水以及防震減災、管制刀具等方面,而對學生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少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見有真章,校園內幾乎聽不到也看不到關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傳。學生對食品的安全意識有多高,對食品的安全理念是否正確,在生活中是否能自覺有效地預防不必要的食物中毒等事件的發生,是我們應該去關注的問題,更應該落到實處。
1.1.2校內外攤販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令人堪憂。
據調查,高校學生在校外街邊小攤就餐的人數數不勝數。比如大學新校區校門口經常有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主要以燒烤類和油炸類食品為主,學生及社會人士對其是否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是否使用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的食品一無所知。對于燒烤類食品,尤其是肉類在燒烤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苯并芘,人們如果經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燒烤類食品,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有誘發胃癌、腸癌的危險。美國一家研究中心的報告說,吃一個烤雞腿就等同于吸60支煙的毒性。常吃燒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比不愛吃燒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因此,為了讓學生遠離此類食品的危害,我們需加強食品安全教育。
1.1.3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性差、杜絕“危險食品”的自覺性不高。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設計了“食品安全知識”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以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從大學新老校區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在大學新校區校內外就餐的個別學生做了現場采訪。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理念、食品安全常識、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種類等方面。問卷調查及現場采訪結果表明:大學絕大多數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性差、杜絕“危險食品”的自覺性不高。部分學生根本就不關心食品安全問題,在日常飲食生活當中,幾乎很少考慮過某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已知某些食品如燒烤類含有苯并芘、腌制類食品含有亞硝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下,依然經不起該類食品特有的“色、香、味”的誘惑,忍不住要去吃。采訪中,居然有學生透露,每天一到吃飯時間就想到校外吃油炸類或燒烤類食品。比如,問卷調查中問題之一:當學生在已知燒烤類食品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質苯并芘的情況下,選擇偶爾吃的人數達到68%,選擇不吃的人數僅占到28%,還有4%的學生竟然選擇常吃。這充分說明我們的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性差、杜絕“危險食品”的自覺性不高。
1.2高校學生開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缺乏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及宣傳工作,未能使食品安全知識在校園內得到廣泛的普及,致使學生在飲食安全問題上成為“盲人”和“瞎子”。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及認知性以及杜絕“危險食品”的自覺性,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保護學生切身利益,促進高校學生安全工作的開展,在校園內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2高校開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對策
2.1在校園內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各??筛鶕@內現有的宣傳設施如:LED顯示屏、校園內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對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宣傳。內容可涉及以下方面:①食品安全的定義以及食品質量主要有哪幾項基本要求;②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如何有效預防食源性疾?。虎廴绾晤A防食品中毒,突發性食品中毒應如何進行急救;④常見的飲食誤區有哪些;⑤如何鑒別食品的真假及品質的優劣;⑥食品加工、貯藏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有哪些;⑦食品安全烹飪;⑧保健(功能)食品與藥品的區別;⑨常用食品安全選購、食用與保存方法;⑩食品安全的消費保護措施等。另外,可有效利用早、中、晚校園之聲廣播將每日發生在國內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校園內進行選擇性宣傳。通過上述途徑可有效加強師生對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視程度,進而提高學生杜絕“危險食品”的自覺性。
2.2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專題講座
各高??筛鶕嶋H情況邀請校內外熟悉或精通食品安全常識的專業老師或專家定期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專題講座。就2.1中提到的食品安全知識做深入淺出的講解。為了使講解的內容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穿插一些跟食品安全相關的動畫或動漫或播放近年來發生在國內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視頻。通過開展諸如此類的食品安全常識系列講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強學生對自己生活當中的飲食安全意識,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2.3開設食品安全教育交叉課
為使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建議各高校在全校范圍內開設跟食品安全有關的通識課或公共選修課,如:《食品安全與衛生》、《食品營養與安全》、《食品營養與人體健康》等課程。這樣,一方面學生可根據個人學習興趣或愛好自主選課,使得學生自主選課的空間及知識面有所擴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該類課程的學習,可以對跟食品安全及營養學方面的相關知識有一個較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有助于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進而保護自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2.4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競賽
結合上述食品安全知識講座、通識課或公共選修課等的開設,建議各高校以“學生社團活動”的形式在全校范圍內組織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對在競賽中表現突出的、取得好成績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彰及獎勵。這樣,一方面可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起到宣傳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了解學生對食品安全常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2.5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無論是校園外還是校園內,食品安全隱患將始終威脅著學生的健康及生命。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校園內的學生食堂及校園周邊的餐飲店的食品、飯菜、食用油的來源、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是否經過消毒、清洗干凈以及炊具、用具用后是否做到洗凈、保持清潔等方面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以保證其所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衛生、無毒無害。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食品及餐飲店在校園內進行通告,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面臨的飲食安全問題,防患于未然。
3結語
關鍵詞:高等院校 安全教育 平安校園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20-01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潛在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學生人身、財產不斷受到侵害,其它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這主要是由于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及社會因素造成的。
1 高等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SWOT分析
1.1 優勢分析(S)
(1)高校開展安全教育的優勢是比較大的。在高校開展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自有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安全教育的效率。高校強大的師資隊伍作為后盾。在高校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成熟的體系[1]。
(2)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比較好,高校學生整體上來講,綜合素質相對比較好,至于辨別是非能力比較差,心理問題比較多,安全意識淡薄等各種現象,不僅僅是高校大學生所特有的,而是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情況下,新的一代青年所共有的時代特征。
1.2 劣勢分析(W)
(1)高校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制度不還不夠健全,學校對學生缺乏安全知識教育。雖然,上海商學院的宿舍火災、中國政法大學的“殺師案”、西安“藥家鑫”案等的發生對于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所警示[2],部分高校也進行了相關方面的一些工作,但是,流于表面和形式,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根據此次的調查數據顯示:55%的校園安全事件是由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18%的校園安全事件是學校的管理問題,27%的校園安全事件是由于交通社會治安等原因。
(2)高等院校不管是物力、人力還是財力方面的資源比較有限,特別是非重點院校,這方面的不足顯得尤為突出。在安全設施方面,通過對幾所大學安全設施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人認為自己學校的運動設施符合安全標準,認為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有22.5%,認為非常標準與非常不符合標準的都為2.5%。
1.3 機會分析(O)
(1)政策原因。高校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視,加強與公安、安監、衛生、文化、建設等有關部門的聯系,密切配合,除此之外還頒布了一些維護校園安全的政策法規。例如,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2)近年來,高等院校安全事故屢見報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1月16日,甘肅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博士幼兒園校車與一輛卡車相撞,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44名幼兒在醫院接受治療。這一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給社會各界敲響了警鐘,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1.4 威脅分析(T)
(1)網絡的盛行無疑成為高校安全與穩定的最大威脅。網絡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成為了現代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這是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消極一面,特別是對于還不夠成熟,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的現代高校學生來說,這方面的影響比較大。
(2)高等院校周邊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對于高校學生的健康和穩定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3]。
2 建設“平安校園”的措施與對策
從學校方面來說,一是要加強校園治安管理。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專職保安,設置監控系統,加強安全防范,對進校人員進行身份核查,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二是要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提高師生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一項系統工程。校園安全文化作為安全文化延伸和擴展,也具有很強的系統特征。校園安全文化強調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整體性,追求系統的協調和發展。同時,校園安全文化運用文化手段將安全的最終目標化為校園的價值系統,并通過價值系統的運行實現目標。三是要建立維護校園安全的長效機制。應建立維護校園安全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來維護校園安全。
從學生自身方面來說,首先,應該了解掌握一些保護自身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常識,發生安全問題時,能夠積極有效的進行自我解決,其次,作為在校學生,應該了解和掌握有關的法律和法規知識,能夠利用法律的手段自覺主動維護好自己的利益和保護自身的安全。最后,應該多參加一些學校和社會實踐,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增加自己的人生經驗,在此基礎上,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和處理各類事情的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同時,為他人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宋艷.當代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