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金融投資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擁有財務公司的企業集團的資金存量以及流量很高,且業務規模比較龐大,使得其具有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等一系列特點,因此在集團的運營過程中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就業務種類來說,作為存款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財務公司和商業銀行存在著較大的相似性。一般來說,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注冊資本金小于5億,即便按照財務公司戰略入股20%計算,財務公司的金融股權投資金額也不足1億。因此集團產業所在地的城市商業銀行是財務公司戰略性金融股權投資的良好載體,而且可以保證對產業金融服務的快捷性和貼身性等。
二、財務公司金融股權投資的風險
金融股權投資具有高風險性,這些高風險性決定了在投資過程中的財務公司要充分防范投資前、中、后期的風險。
(一)信息風險
在進行金融股權投資以及選擇入資方式時,財務公司必定要以相關的信息為依據。而在金融股權的投資的過程中,中標的企業可能會控制著信息的真實性與全面性,這就使得財務公司在信息方面處于被動的狀態,這將是是財務公司在金融股權投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信息風險。
(二)內部人控制風險
財務公司金融參股到其他金融機構后,參股多少決定了其在其他金融機構中的管理權限。即便是出于控股狀態,財務公司也要保證其參股的金融機構管理層的穩定性。因此,這些都難免形成金融機構在經營管理中的內部人控制風險。
(三)過度支付風險
資本和資產的定價在財務公司的整個投資過程中尤為重要和復雜。對被投資企業的低位定價可能會致使財務公司的金融股權投資難以形成,高位定價可能會影響財務公司的收益。財務公司的金融股權投資過程中的高過度支付風險,將會造成財務公司的資金的過度支出,現金流的減少,最終影響到財務公司對集團的服務。
三、對財務公司金融股權投資的建議
(一)充分認識財務公司金融股權投資對集團發展的重要性
從長遠發展的需求來看,集團公司需要具有自己掌控的融資平臺,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80%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成功地完成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二者的結合已經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財務公司要結合金融業發展趨勢、產業發展特點以及同類型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并向集團公司提交研究報告,使集團公司逐步認識到財務公司入股金融機構的重要性,認識到金融股權投資將會對集團公司產生促進作用。
(二)集中操作加強金融股權投資的集團管控
關鍵詞:大眾家庭;金融理財;發展趨勢;分析研究
理財不僅可以讓人們追求財務自由,而且還可以保障人們的財務安全。面對現階段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迅速,投資產品層出不窮,為了在金融投資理財環境日益紛亂復雜的環境下,幫助我國大眾家庭提高金融投資意識,推動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有必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趨勢分析。
一、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必要性
雖然我國在金融投資理財方面起步較晚,近年來,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方面發展迅速,金融市場上可供大眾家庭挑選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為了讓我國大眾家庭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仍然能夠選擇在自身家庭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根據意愿,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保證財務升值。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必要的分析與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國大眾家庭,由于貪念影響投資的選擇,錯誤的選取風險投入較大的投資理財產品,增加家庭財務資源的風險;不僅如此,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必要的分析與研究,還可以提高社會理財能力,在實現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參與人員獲得額外收益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金融資源的發展,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偠灾?,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分析與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這些必要性體現在:1.平衡家庭收支情況,增加家庭理財投資收益,提高大眾家庭生活質量;2.通過科學投資理財的方法,增加抵抗意外風險,以及危險災害的能力;3.有助于創造大眾家庭人員之間的團結,讓大眾家庭收入與利潤明細清晰,捋順大眾家庭經濟關系;4.平衡消費與節約美德之間關系,利用投資理財,實現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平衡物質物欲、理想生活追求以及家庭收入之間的關系;5.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后,大眾家庭可支配的余額資金日益擴增,大眾家庭不再愿意將錢死死地放在銀行,等待死收益,更傾向于家庭理財,這種投資意愿帶來了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社會需求,為了滿足這種社會投資理財需求,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進行分析與研究。6.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金融體制方面的改革不斷深入,金融競爭日益嚴峻,金融投資理財需要創新性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了促進我國金融投資理財創新性發展,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分析研究具有必要性。
二、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收入也得到不斷增長。我國大眾家庭已經意識到:放在銀行儲存的錢幣會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貶值問題,只有通過金融投資理財等手段,讓錢幣流通起來,讓錢生錢,才能實現利益的擴增。為了促進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需要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筆者在縱觀我國現階段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現狀后,發現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存在這樣幾點問題:(1)我國部分大眾家庭,受傳統思想影響,對金融理財投資有誤解,不僅不進行理財投資,還散播金融投資理財的負面思想,阻礙影響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進度。(2)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需求日益擴張,面對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熱的問題,很多家庭出現了不顧家庭基本經濟情況,盲目跟風,胡亂選擇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的問題。(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紛繁復雜,令大眾家庭選擇的時候容易出現跟風,不顧現實經濟狀況。(4)隨著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人們的選擇能力日益提高,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投資方法投資理念方面也在不斷得到提升,已經從生活理財的方式方法,逐漸轉變到了投資理財需求方面。(5)由于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時間不久,對這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與弊端,還有待完善。(6)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理解認識不深入,選擇理財投資的時期認識存在偏差,很多剛畢業走入社會的人員,片面地認為現階段不需要進行理財投資,賺的錢應該都投入到提高生活質量,提升自己價值方面,理財是成家之后,或者年齡大的時候才去做的事。
三、解決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問題的建議
為了推動我國金融的全面發展,針對上述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認為可以通過這樣幾個方法進行解決:(1)加大我國社會對大眾家庭投資理財的宣傳,加強大眾家庭閑置資金的合理配置,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2)通過國家銀行等正規金融股投資理財企業,進行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知識的宣傳,幫助人們選擇適合自身家庭狀況的理財產品,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的額外收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減少人們盲目跟風攀比的投資問題,減少由于選擇不恰當金融投資理財產品,而帶來的金融投資風險。(3)加強國家對大眾家庭金融理財投資的法律宣傳,增強投資人員的法律保護知識,減少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風險。綜上所述,在思想意識上幫助人們認識到理財投資的好處的基礎上,通過提高人們投資風險意識,與法律知識保護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利益收益,與此同時加強國家對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管理與研究,幫助大眾家庭根據各自經濟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投資理財產品,切忌在選擇過程中,不可不顧自身家庭狀況,進行中短期金融投資理財,購買量控制在小幅范圍,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庭負擔,還可以便于統計資金,獲得可靠穩定的資金收益。
四、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趨勢分析
面對社會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現狀,我國經濟在持續地、飛快地增長著。為了幫助我國大眾家庭可以根據家庭財力狀況,將閑散資金投入到金融投資理財當中,幫助我國大眾家庭正確認識金融投資理財,幫助我國大眾家庭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幫助我國大眾家庭通過金融投資理財,推動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v觀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現狀,可以發現:我國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的發展趨勢勢頭良好,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不僅僅是一種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趨勢;是利用社會大眾家庭閑散資金,幫助社會經濟對金融資金進行合理科學配置,進行小資金集中匯攏,統一進行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化資金利用創新性體現。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還是一種降低家庭金融理財投資風險,進行風險轉移的投資趨勢;選擇多種投資理財產品,分散投資,是一種將資金合理分配,有效抵御經濟社會市場投資風險,細水長流,多管齊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投資的有效調整。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還是一種增加資金流動,保證資金收益長期性可持續性;通過購置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小型金融投資理財產品,實現收益期效短,資金不閑置的資金使用,同時將長期不用的閑置資金,通過購置增長、穩定型股票的長期持有,節約手續費,也免受市場經濟波動,影響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不僅如此,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更是一種改變傳統思想束縛,積累家庭財務資產,改善家庭經濟條件,滿足家庭物質需求,實現家庭人員人生目標,與時俱進的一種家庭資產管理思想。最后,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可以發現這種大眾家庭金融投資理財發展也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畢竟我國現在是處于老齡化嚴重的社會情勢,現在的年輕人以為數不多的養老繳納金,供養人數眾多的老齡人群,然而現今社會由于社會壓力大,選擇一個孩子或者丁克生活方式的家庭越來越多,面對這種下一代養老金繳納人員潰減的現狀,現階段的人員只能依靠金融投資理財的方法,增加家庭收入,通過購置保險、證券等理財產品的方法,為以后的生活提前準備一個保障,避免退休或者沒有經濟收入時,可以不受疾病造成經濟壓力,保障晚年的生活所需。
參考文獻:
[1]史曉茹.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居民家庭金融投資風險研究[J].金融財經,2015(09):102-103.
[2]楊金敏.我國大眾家庭個人理財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金融經濟研究,2014(12):98-99.
[3]尹淑娥.我國大眾家庭個人理財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界金融,2015(10):117-118.
[4]楊燁.現階段我國大眾家庭理財規劃的存在問題分析及導研究[D].金融財經研究,2014(17):37-38.
關鍵詞:行為金融 理論 證券投資
前言
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主體,其投資行為的規范程度直接影響到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對于目前證券市場欠發達的我國來說,具有高投機性、高換手率以及市場和市場頻繁劇烈波動的特點,市場上充斥著“短線為王”的觀點。在這種投資理念指導下,投資者心理因素對股票的需求和供給的影響力越來越強,甚至能左右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因此,加強對證券投資者投資行為的研究、教育和引導更加必要。行為金融是行為經濟學在金融學領域的應用與深入,代表著金融理論的發展方向。研究行為金融理論,跟蹤西方現代金融學的前沿研究,并應用這些理論研究中國證券市場的狀況,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行為金融理論概述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股票市場出現了一系列與有效市場理論不相符合也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在此背景下,主要以應用心理學研究分析金融市場的行為金融理論產生了。行為金融理論就是將心理學、行為學和社會學等理論融入到金融學理論,據以分析金融市場微觀主體行為及產生這種行為的更深層次的社會、心理等動因,以此來研究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現象與問題,并嘗試解釋與傳統金融理論相矛盾的異常現象的理論。
行為金融的理論基礎包括:①前景理論。前景理論認為行動決策依據是行動的期望給人們帶來的心理感受,行動后果為對賦值為零的中性參考點的偏離。在進行心理感受的評價之前,決策者對決策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刻畫出有效的行動,選擇自認為適當的參考點,并預計可能的后果。②行為組合理論。行為組合理論認為,投資者應把注意力集中在整個組合而非單個資產的風險和預期收益的分析上,而最優的組合配置處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這就需要考慮不同資產之間的相關性。③認知偏差理論。認知偏差理論是研究人們在利用經驗法則進行決策判斷時所產生的錯誤。心理學研究顯示,在解決復雜問題時,由于時間和認知資源的限制,人們不能對決策所需的信息進行最優分析。④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行為資產定價模型的特點是認為知情交易者和噪聲交易者在市場上會相互作用。噪聲交易者容易產生認識偏差,并不按照嚴格的均方差偏好進行資產選擇。而信息交易者則是嚴格按照嚴格的均方差偏好進行資產選擇,不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兩者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
二、行為金融理論對投資者認知與行為偏差的分析
標準金融在投資者心理與證券市場效率上所持的觀點是投資者是理性人。然而行為金融則認為投資者是非理性人,情緒與認知偏差的存在使投資者無法做到理性預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將導致市場的非有效,資產價格偏離其墓本價值。行為金融理論總結出了如下一些投資決策心理和行為過程:
1、過度自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往往過于相信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個人因素,而低估運氣和機會在其中的作用。將差的結果歸罪于外部的環境,從而不能通過學習過程來修正自己的信念,導致的過度自信和固執。最終導致交易成本增加而降低了凈收益。
2、過度反應
過度反應是指投資者對未來股價過于樂觀,導致股價超理論水平上漲;或者對未來股價過于悲觀,導致股價超理論水平下跌。經過一段時期,在投資者能夠合理評價、修正事件的影響時,股價會產生反向修正。從行為金融理論角度來看,過度反應是由于投資決策者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系統性心理認知偏差造成的,不能理性分析傾向當前信息并輕視以往信息,從而引起股票的超漲或超跌。
3、羊群行為
股市中的“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由于受其他投資者投資策略的影響而采取相同的投資策略。其關鍵是其他投資者的行為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并對他的決策結構造成影響。
4、動量效應
在一定持有期內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組合在前一段時期內漲幅較好,那么,下一段時期內,該股票或股票組合仍將有良好表現。此外還有過度恐懼與政策依賴性心理,遺憾,暴富心理與賭博心理和輪漲輪躍效應(補漲補跌效應)及小盤股、新股效應。
5、處置效應
處置效應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投資者認知偏差行為,表現為投資者對贏利的“確定性心理”和對虧損的“損失厭惡心理”。當處于盈利狀態時,投資者是風險回避者,愿意較早賣出股票以鎖定利潤;當處于虧損狀態時,投資者是風險偏好者,愿意繼續持有股票。投資者在證券投資時,行為上主要表現為急于賣出盈利的股票,不愿輕易賣出虧損股票。
6、啟發式偏差
啟發式是人腦解決非規范性、不確定性和缺乏現成算法的問題時所采用的一種決策方式,為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提供了進行決策判斷的高效思維范式,即投資者依據“經驗法則”來進行投資決策。一般情況下,人類解決復雜的問題,主要是應用啟發法,但同時啟發式思維很容易形成系統性的認知錯誤,并導致錯誤的判斷與決策,由啟發式導致的決策錯誤是一種系統性的、所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有可能犯的錯誤,叫做啟發式偏差。
三、行為金融視角下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
1、反向投資策略
在行為金融理視角下,采用反向投資策略是對股市過度反應的一種糾正,即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來進行套利的投資方法。其主要論據是投資者心理的錨定和過度自信特征,投資者對信息的過度反應,從而造成盈利者易于高估股價而損失者易于低估股價的現象。行為金融理論認為,冷門股票意味著投資者對該股票的預期較低,那么在實際投資實踐中,通過一種質樸策略即簡單外推的方法,根據公司的近期表現對其未來進行預測,從而導致對公司近期業績情況做出持續過度反應,形成對業績較差的公司股價的過分低估和對業績較優公司股價的過分高估現象,為投資者利用反向投資策略提供套利的機會。那么,證券投資者就要注意,反向投資策略要在大多數投資者還沒有意識到錯誤時就開始投資于某些股票,而在大多數投資者已經意識到錯誤并也投資于這些證券時,要果斷地賣出這些股票。
2、動量交易策略
動量策略又稱正反饋策略、慣性策略,即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準則,當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時滿足過濾準則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行為金融視角下動量交易策略的提出,基于行為金融理論對投資者動量效應心理的分析,源于對股市中股票價格中間收益延續性的研究。行為金融理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持有期 (一般指一個月至一年之間)內,如果某只股票或某個股票組合在前一段時期內漲幅較好,那么,下一段時期內,該股票或股票組合仍將有良好表現。因此,動量交易策略所獲得的利潤是由于股票基本價值的變動帶來的。基于價格慣性和收益慣性的策略也可利用市楊對不同信息的反應不足而獲利。
3、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資者將現金投資為股票時,通常總是按照預定的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進行,以備不測時攤低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的較大風險的策略。行為金融理論認為在這種方法下能使投資者各期購入股票的平均成本低于股票的平均價格。因為,在操作中投資者可每期以固定的金額去購入所選定的一種或幾種股票,這樣在股價下跌時買入的股數就多,而在股價上漲時買入的股數就少。所以在買入的總股數中自然低價股的數量大于高價股的數量。因此,一定時期后每股的平均成本就自然會低于股票平均市場價格。
時間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擔股票的投資風險的能力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降低,投資者在年輕時應將其資產組合中的較大比例用于投資股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則逐漸減少股票投資比例增加債券投資比例的策略。時間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為金融學的一個重要的結論,即時間會分散股票的風險,也就是說股市的風險會隨著投資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它與投資者的有限理性、損失厭惡及思維分隔有關,因此,投資者在運用時間分散化策略進行投資時,需要注意切忌過于頻繁的交易。
4、基于啟發性偏差的投資策略
通過行為金融理論對投資者啟發式心理偏差的分析,優秀的投資者不僅應當了解市場中的投資者和自己會產生什么樣的心理和行為偏差,且能夠避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重大大失誤,以及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偏差和決策失誤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尋找被市場錯誤定價的證券,并采取相應的投資決策。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資者受經驗法則的謬誤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將會導致證券的市場價格偏離理論價格。通過發現這些偏差,買入低估的股票,賣出高估的股票,可以獲得超額的收益。投資者發現這些偏差的最好方法是長期堅持特殊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在為組合購進一只股票時,應詳細地記錄其要點。保留長期的“投資記錄”有助于投資者評估其投資策略,使投資者會更早地認識并承認這些認識偏差,從而幫助他們控制“情緒波動”。本質上避免這些認識偏差的方法是少交易并實施簡單的“購買并持有”策略,在大多數投資者認識到這些偏差之前投資于這些證券,隨后,當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這些錯誤并投資于這些證券時賣出這些證券。
四、基于行為金融理論指導下的證券投資應注意的問題
綜上分析,投資者在證券投資過程中的認知偏差和行為偏差,通過行為金融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并由此總結了許多有價值的證券投資策略,但在具體運用這些投資策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防止教條化,隨機應變
行為金融理論的投資策略是:在大多數投資者尚未意識到錯誤時投資于某些證券,隨后當打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錯誤并投資于這些證券時賣出這些證券。但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果證券市場的絕大多數投資者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采取同樣的策略時,其策略效果如何體現呢?因此,在應用行為金融策略時,要防止教條化,注意隨機應變。
2、不同投資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將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中,可以合理引導投資者的行為。對于廣大中小投資者,要通過教育來使其趨于理性化,提高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能力和市場的運作效率。對于機構投資者,要提高其投資管理水平。投資者決策中的心理偏差是與生俱來,而這些認知偏差可以通過學習、訓練等手段得到有效緩解。因此,不同投資者應該采用不同的投資策略。
3、切忌對國外現有行為投資策略的簡單模仿
中國金融市場與發達的金融市場具有共性,但同時也具有特殊性。我們在運用行為金融投資策略時,應在對中國證券市場的行為特點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探索適應我國證券市場運行特點的我們自己的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而不是對國外現有行為投資策略的簡單模仿。
五、總結
基于金融市場異象和投資人認知與行為偏差的眾多投資策略,諸如反向策略、動量策略、小盤股策略、平均化策略、以及其他一些常見的略,如果應用得當,可幫助投資者獲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同時,行為金融理論遠非一個完全成熟的理論,學習和運用行為金融理論,應將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曹宇銳. 基于行為金融學視角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J]. 金融經濟, 2006,(02)
[2]徐健. 行為金融理論與證券投資策略[J]. 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1)
關鍵詞:金融投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應用
1金融投資管理對企業管理的積極作用
在我國企業經營模式不斷改革和創新的形勢下,要想使企業經營管理更具有戰略性、持續性和創新性,必須更加高度重視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而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有利條件,要求企業對此給予重視,深刻認識到金融投資管理的積極作用。一方面,企業只有加強金融投資管理工作,才能使企業經營管理更具有戰略性,特別是對于金融企業來說,由于金融投資業務相對較多,通過加強金融投資管理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特別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比如通過實施金融工程,能夠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投資風險,進而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因而企業應當把金融投資管理工作上升到更高層面,并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大力推動金融投資管理改革和創新,努力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企業只有加強金融投資管理工作,才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投資管理體系,進而使企業經營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金融企業來說,金融投資業務是其最主要的業務之一,推動投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可以極大地促進投資業務的科學發展。比如一些金融企業通過健全和完善金融投資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制度的約束性,進而使金融投資業務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不僅實現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使金融投資業務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2企業經營管理視域下金融投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金融投資管理缺乏思路創新
思路決定出路。對于企業金融投資管理來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更加高度重視思路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從當前一些金融企業來看,盡管十分重視投資業務的發展,而且也積極探索有效投資業務模式,但在開展投資管理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制約了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甚至會對企業管理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比如一些企業在制定金融投資管理政策的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和多元化,導致金融投資管理不夠到位,甚至出現了很多投資風險,給企業經營造成了重大損失。還有一些企業在開展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不注重規范化建設,特別是在管理思路方面相對比較薄弱,金融投資管理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無法發揮有效功能。深入分析企業金融投資管理缺乏思路創新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一些企業沒有深刻認識到金融投資管理的重大價值,金融投資管理還比較單一和狹隘。
2.2金融投資管理缺乏有效融合
金融投資是金融企業的主要業務之一,在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將其與其他業務進行有效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金融投資管理效能更高。盡管幾乎所有的金融企業都比較重視投資業務,也強調投資風險管理工作,但在投資管理方面還存在缺乏有效融合的問題。一些金融企業在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過程中,沒有與企業經營管理項目進行有效的融合,就金融投資管理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金融投資管理無法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價值。比如盡管某金融企業金融投資業務相對較多,而且也高度重視金融投資管理工作,但只是將管理工作交給投資部門、財務部門或者其他幾乎不直接參與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業務部門,導致出現了“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使金融投資出現了重大決策失誤,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再比如還有一些企業不重視金融投資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效融合,沒有從企業財務狀況入手開展投資業務,導致出現了流動性不足等問題。
2.3金融投資管理缺乏系統方法
要想使金融投資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很強的支撐性功能,至關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創新金融投資管理方法,但目前很多金融企業由于對金融投資管理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的研究而出現諸多方法不科學的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創新精神,同時也缺乏對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導致金融投資管理方法相對比較落后。比如一些企業還沒有將“金融工程”作為金融投資管理的重要方法,在應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現代技術方面相對比較薄弱。還有一些企業在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將金融工具和金融理論廣泛應用于工作當中,比如在開展金融投資業務的過程中,在防范和控制風險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出現了一系列決策風險、操作風險以及利率風險等諸多風險,極易導致金融投資業務失敗。還有一些企業缺乏金融投資管理體系建設,普遍沒有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金融投資管理的整體合力不強,同時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等。
3企業經營管理視域下金融投資管理的應用策略
3.1創新金融投資管理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要想使金融投資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必須不斷改革和創新金融投資管理思路,至關重要的就是將金融投資管理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體系當中,同時還要注重金融投資管理的系統性、全面性以及效能性建設,努力使金融投資管理服從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這是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企業應當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入手,對金融投資管理工作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安排,制定更具有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的金融投資管理政策。要著眼于防范和控制金融投資風險,強化金融投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特別是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強化金融投資風險管理制度建設,使金融投資風險管理更具有規范化特點。企業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金融投資管理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和重大價值,設計出一套符合企業實際的金融投資管理思路,同時還要制定金融投資戰略發展規劃,并將其納入到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當中,明確目標和任務,強化保障措施,使金融投資管理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3.2強化金融投資管理融合
對于金融投資管理來說,要想發揮多元化功能,必須更加重視金融投資管理的融合性建設,就是將金融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業務進行有效的融合。這就需要企業在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過程中,使金融投資管理能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同時也能夠使企業經營管理反作用于金融投資管理。比如在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過程中,要改變其開展金融投資管理的狹隘觀念,從企業金融投資業務入手,強化金融投資管理體系建設,如可以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吸納投資部門、財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參加,共同研究和落實金融投資管理工作,既有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建設。再比如企業還應當將金融投資管理與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融合,特別是由于金融投資業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可以將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以及資金管理等與之進行深度融合,既有利于提升金融投資管理水平,而且也能使金融投資管理與相關業務進行有效結合,推動“價值鏈”金融投資管理體系建設,進而提升金融投資管理的整體效能。
3.3優化金融投資管理方法
科學的金融投資管理方法,可以使金融投資管理更具有成效,同時也能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有利條件。這就需要企業切實加大對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工作,從企業金融投資業務以及經營管理的整體情況出發,大力加強金融投資管理方法創新,努力形成一套科學的金融投資管理方法和有效的金融投資管理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企業應當對金融投資業務進行分析和論證,找出金融投資業務的優勢和劣勢,比如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對金融投資業務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并研究切實可行的管理策略。再比如企業還要將金融理論和金融工具廣泛應用于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當中,特別是要著眼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趨勢,進一步強化金融工程對金融投資管理的支撐作用,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金融投資業務進行數據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強化管理創新。要更加高度重視金融投資管理協的調性和協同性建設,除了要強化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機構之間的積極作用之外,還要建立相應的部門協調機制,努力形成合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投資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企業經營管理也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只有大力加強金融投資管理工作,才能為企業經營管理創造有利條件,進而促進企業的科學和健康發展。從當前我國一些金融企業來說,盡管金融投資業務相對較多,但在金融投資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最根本的就是沒有深刻認識到金融投資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積極作用,導致金融投資管理工作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制約了金融投資管理的深入開展。這就要求企業在開展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要將金融投資管理上升到更高層面,并運用更多元化的舉措和創新性的策略,既要在思路創新方面取得突破,也要積極探索金融投資管理的融合發展之路。同時還要應用多元化的方法,推動金融投資管理業務步入更加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為整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關鍵詞:概率論 金融 風險理論 運用
金融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人事風險、作業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金融風險投資就是對這些高風險領域進行了一種創先性的投資,這些風險伴隨著金融風險投資活動的始終,而無論具有多大的風險,風險投資者都在試圖把風險降到最低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概率論去探尋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和規律,對于絕大多數的金融風險投資公司而言,在進行一個項目的競標,首先必須運用概率論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決定對這個項目是進行投資還是放棄。金融風險理論是對金融風險進行分析、管理、控制的理論,主要有不對稱信息理論和金融機構不穩定性即脆弱性理論。概率論總是試圖從金融風險當中找到可以降低風險的規律性的東西,以達到在做出相關決策是提供有效的決策建議。
一、金融風險理論
(一)不對稱信息論
在當今社會和市場經濟活動當中,信息就是經濟效益,掌握信息的多少直接關系著利益,而實際的情況是不同的人員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區別的。對信息掌握得比較多的一方比掌握較少的一方處于更加有力的位置,形成一個信息掌握不對稱的局面,優勢一方通過向缺乏一方傳遞信息而在市場經濟活動當中獲得利益。信息不對稱導致金融機構在投資的時候,并不是總能夠選擇那些有效的投資項目,低風險高效益的投資項目。
(二)金融機構不穩定性(脆弱性)理論
金融機構的不穩定性理論指的是金融體系具有周期性的傾向,不同的經濟時期會有不同的金融參與人員。這是從周期性角度來解釋金融體系不穩定的孕育和發展。明斯基把經濟中的借款企業分為三類:抵補型借款企業、投資型借款企業、龐齊企業。當經濟長時間比較繁榮的時候,投資型借款企業、龐齊企業的貸款人會增多,當價格不能再往上漲以后,經濟回落,這些借款人違約,金融機構出現支付方面的危機。這導致了金融機構的脆弱性,而這種脆弱性會周期循環。
金融風險理論處理以上兩點之外,還有經濟轉軌以及制度變遷等理論,對金融風險是一個新的認識與新的解釋模式,對金融風險的認識也更加的深入,在這不一一詳述。
二、概率論在金融風險理論當中的運用
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以內,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事物可能發生變化,以及這種變化給風險承擔這帶潛在損失的可能。對風險進行控制首先必須明確風險背后可能存在的風險因子,分析風險因子可能對投資項目造成的各方面的影響,找出風險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建立起科學的風險研究體系,從而保證了概率論的分析方法的準確性。其中,風險識別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它是以人們長期面對風險投資所積累的實戰經驗,它同時也是進行風險識別的基礎。概率論主要是著眼于某一種情況發生或者不發生的幾率,從而達到對一個事件的整體預測,進而采取決策。
(一)概率論與風險損失
有風險就會有潛在的損失,這些潛在的損失是一個隨機變量,同樣,保險公司在一定時間內所需要面對的總的索賠次數也是一個隨機變量,單次索賠額也是一個隨機變量,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總索賠額也是一個隨機變量。這可以用概率論的相關理論來進行研究解釋。當前研究隨機變量一個很常用的工具就是鉅母函數,通過它可以很容易的計算出各種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另外,還可以通過分析鉅母函數來對兩個隨機變量進行分析,判斷它們之間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布函數。
1、單次損失量分布
在這里主要討論的是概率論當中的損失分布問題,這對通過金融風險理論來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至關重要。損失分布是對損失進行量化的理性分析,主要有單次損失分布,發生損失次數分布,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總損失量分布。金融風險投資賺的就是風險帶來的效益,風險的發生有一定的概率,發生了就損失,不發生就獲利,在發生與不發生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是本文需要探討的問題。概率論認為,損失大的風險發生的概率小,而損失小的風險發生的概率大,當損失加大時,發生的概率也增大,到達一定程度時概率又減小。對金融風險投資來說信息掌握的越多,那在進行風險投資時風險發生的效率就越小。獲得效益的大小,在獲得效益當中存在怎樣的風險可以通過概率論的相關理論得出。例如,通常情況下我們在研究單次損失量損失分布理論時,損失量額度大保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采取帕拉圖分布、指數分布及韋布爾分布等;針對損失量小保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采取對數、正態分布、韋布爾分析及伽瑪分布等。
2、多次損失量的分布
在單次損失量分布的基礎上我們建立了多次損失量的分布,對于損失次數較多的分布我們通常采取的是幾何分布、超幾何分布、二項分布及離散型均勻分布等。
3、總損失量分布
總損失量分布通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所發生的理賠總損失數,它是一個離散型隨機變量,與在相同時間內發生的次數和額度相關。在保險的精算中,損失分布的均值、標準差、偏度及方差等都是重要的數字特征。當前關于總損失分布情況所建立的風險模型主要有兩種:
(1)封閉式集合風險模型:設定集合風險中的保險標的為有限總數n,且每個個體風險單位時間只能發生一次索賠,則在這個單位時間內集合風險中保險標的的總理賠量為所有理賠額度之和。假設總數為10,第8個保險標的發生了損失,其理賠額度為X8,則在該單位時間內的總理賠損失量S10=X1+X2+X3+X4+X5+X6+X7+X8。
(2)開放式風險集合模型:當不能夠事先確定集合風險中的保險標的數時,在單位時間內又允許多次索賠的發生,則所發生的總理賠損失量為所有理賠額數之和。假設第4次發生索賠,則在該時間內的總理賠次數為6,則在該單位時間內的總理賠損失量S6=X1+X2+X3+X4。
(二)概率論在風險理論當中
不對稱信息論認為對信息的掌握不同,那就處于不同的地位,在風險投資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風險。不對稱的信息使得風險管理變得更加的困難,而對于金融風險投資機構來說,如何運用概率論和風險當中的損失分布來達到經濟效益是一個問題。概率論具體的分析了風險損失的分布情況,所以,即使是信息掌握不對稱,也可以運用概率論的損失分布的一般原理來達到規避風險的效果。任何風險的發生與不發生都有一定的概率,風險投資方的單次損失量和損失次數都有一個概率性問題,只要正確的認識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就能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達到經濟效益。
金融機構的脆弱性導致在經濟比較蕭條的時候竟然機構可能會出現支付危機,這其實也是一個概率問題。金融機構的周期性傾向導致金融本身的脆弱性,本身就具有脆弱性的金融機構在風險投資當中如何避免損失,可以用概率路進行研究探討。概率論的損失次數和總索賠次數等的函數關系可以使得在進行風險投資的過程當中幫助做出有效決策。
三、總結
金融風險理論到目前來說還處于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對金融風險的認識也更加的深刻、全面、準確。降低風險,承擔最小的風險,獲得最大的效益是金融風險投資機構一直以來不懈追求的目標。概率論在風險理論當中的運用已經被廣泛的注意到了,把概率論這種數學方法運用到金融風險理論當中還需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進行研究,以加深對二者之間關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狄凱生,郭紅強,李田田.淺談概率論在風險管理理論中運用[J].管理觀察,2012(8)
[2]壽杭勇.關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應用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0(12)
[3]徐洪香.概率論的緣起、發展及其應用[J].遼寧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1(3)
關鍵詞: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家庭儲蓄;金融中介
Abstract:Modern families are forced to confront problems of how to avoid risks,while enhancing the value of asse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s much as possibl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of residents choose,and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various popula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issues related,it proposed suggestions of optimizing the path of choice about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not only to know features of the financial assets choice of residents,but also improve the theory of choice behavior of Chinese residents' assets,and give direction to investment tool for financial innovation,and advise the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o provide reasonable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 to residents.
Key Words:householdportfolio choice, householdsaving,financialintermediaries,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2265(2009)12-0025-04
家庭資產組合理論一直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和前沿研究領域之一。Bertaut(2003),Aizcorbe(2003)根據美國的消費者金融調查(SCF)數據,認為90%的美國家庭進行不同類型的金融投資,25%的家庭擁有5種以上不同金融資產,持有安全性資產和較安全資產比重較以前沒有多大變化,但風險資產占金融總資產的比例在上升,持有股票的趨勢在不同年齡、收入、教育群體中都有表現。而從國際上看,各國家庭參與股票的決策與財富、年齡、房產持有狀況的關聯很大:家庭的參與決策隨著財產而增加;在與年齡相關的股票參與方面,所有國家都呈現類似的駝峰形;房產擁有狀況對家庭股票參與決策有很大影響。
經歷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波動,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家庭財富保障的重要性。財富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很容易受到經濟起伏的影響,進而影響家庭的整體財務規劃。不同類型的金融資產可以滿足不同家庭多樣的投資需求。本文試圖了解并認識我國居民金融資產選擇的特點,在剖析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優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行為的路徑選擇,意義在于不僅可以認識我國居民金融資產選擇的特點,也可以在完善我國居民資產選擇行為理論的同時,了解各類人群金融投資需求,為金融投資工具創新指明方向,并為政府引導居民進行合理的投資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當前我國家庭的金融資產選擇和配置目標
對于家庭而言,通過資產的合理配置,目的是提高家庭福利和財產性收入。根據《投資與理財》雜志2009年1月至今各期的調查,我國居民金融資產選擇和配置的目標(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理財目標),主要包括:(1)撫育子女、贍養老人、醫療;(2)換(購)房、退休、教育、旅游、購車、出國;(3)資產增值、抵御通脹;(4)構建完善的家庭保障體系。
二、當前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行為的特征
(一)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的總體發展特征
根據1992- 2006 年間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中經網經濟統計數據庫相關數據分析發現: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總體發展特征是以儲蓄存款為主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雖然中國家庭金融資產呈現多元化趨勢,但如果將儲蓄存款、現金和國債算作非風險性資產,而將股票、保險和外匯存款視為風險性資產,在中國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中,非風險性資產所占比重超過了80%,風險性資產不超過20%。我國城市家庭確實存在十分強烈的預防性儲蓄動機,而且高收入人群的預防性儲蓄動機也很明顯。這些資金是為自己及家人未來儲備的購買力,所以大部分對市場利率幾乎沒有彈性。
(二)我國高收入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特征
對于家庭投資組合選擇的實證研究顯示,家庭投資的財富效應相當明顯。投資者持有的風險資產份額也隨著財富的上升而上升。目前,一部分文獻主要解釋了投資者單期投資組合會怎樣受到財富量的影響。Cohn.(1975)認為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厭惡程度會隨著財富的增加而減少,進而他們的資產組合表現出財富效應。而Peress(2004)認為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厭惡度隨財富的增加并不表現出遞減的性質,但是絕對風險厭惡度會隨財富增加而減少。他們認為遞減的絕對風險厭惡結合有成本的私人信息,可以解釋投資者投資于風險資產上的財富數量以及比例都隨著財富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現象。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取一定精度的信息所付出的成本是固定的;投資的效率會隨著信息的增加而增加。富有的家庭會出于兩個原因持有更多的風險資產:(1)他們比較容易克服獲取信息的成本;(2)他們的絕對風險厭惡程度較低,在給定的信息精度下投資于風險資產上的財富量會較大,這又會增加他們對信息的需求,增加的信息又會提高他們投資的效率,使他們愿意持有更多的風險資產。這種循環的效應會使得富有的家庭持有的風險資產份額高于窮人家庭。Guiso和Haliassos(2003)對多個國家的研究發現,家庭的股票市場和風險資產市場的參與決策與財富量強相關。Campbell(2006)運用美國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流動性資產和汽車是窮人主要的投資對象,房產是中產階級主要的投資對象,而富人的主要投資對象則為權益資產。吳衛星和齊天翔(2006)對中國市場的研究發現財富的增加顯著地增加了居民參加股市的概率以及參與深度。史代敏和宋艷(2005)發現中國居民投資的儲蓄存款和股票所占的份額會隨著財富的增加而增加。
北京零點前進策略咨詢公司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沈陽和西安8個城市的1100-1200位高收入者進行問卷調查,其中高收入者主要根據家庭金融資產來界定,2003年執行的第一期為家庭金融資產在50萬元以上,而最近一期為家庭金融資產在70萬元以上的群體。2003-2004年,高收入者投資的主要方向是保險、房地產、股票和子女教育基金;而到了2008年,即使在比較低迷的熊市,投資方向的前四位變為了股票、基金、房地產和保險。并且在未來一年內,高收入者最可能增加投入的品種中,股票也位列第一。
中國高收入群體個人理財認知度高于總體15.64%,風險收益意識更強。高收入人群在保障性理財產品如儲蓄、國債的選擇上明顯低于總體被訪者的比例,分別低5.78和2.37個百分點,該類理財產品相對風險較低、收益較少,對投資技巧和背景知識要求也相對簡單。但是在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上(如股票、基金),高收入人群的選擇比例則明顯高于總體被訪者,分別高出4.17和4.15個百分點,這類理財產品風險與收入并存,且對于投資技巧和背景知識的要求要高于儲蓄、國債等。相對來說,高收入人群更加愿意為預期收益承擔風險。
(三)我國普通家庭對基金投資的參與狀況
共同基金的本質就是服務于普通老百姓的投資理財的金融工具。從2007年開始,基金投資開始快速深入普通百姓家庭,基金投資者數量迅速擴張,基金開始和存款、保險并列成為普通老百姓理財的三大工具。中登公司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7月末,滬深兩市基金賬戶合計數達到2983萬戶。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據絕大多數的比例。證券業協會的一份調查顯示,個人投資者平均每戶持有基金份額不足3萬份,屬于典型的中小個人投資者。
根據美國基金協會的調查,在有85年共同基金歷史的美國市場上,約84%的基金投資者聲明其投資目標是為將來退休而進行儲蓄,對大眾來說,最普遍的理財方式就是購買共同基金。但在國內,200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進行的一次中國基金持有人調查顯示,從投資者投資基金的目的看,排在首位的是“買基金回報高”,排在第二位的是“自己不會炒股”,二者合計占被調查投資者的81.3%,說明投資者購買基金主要受到短期高回報的影響,尚未將基金作為一種長期投資工具來看待;而從風險承受能力測試情況看,90%左右的基金持有人在投資基金之前沒有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的測試,這說明無論是基金的銷售方還是購買方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并不重視。
在美國,共同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5%左右,美國基金持有人自上個世紀80年代牛市以來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4年左右,他們通常不會隨短期市場波動而頻繁進出。中國證券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國內基金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周期則在13個月。投資者的不成熟、過于關注短期業績、頻繁的申贖影響了基金經理的操作,使其追逐大盤頻頻進行波段操作。
(四)我國家庭在住房市場上的參與率
住房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重要的投資品。這可能是因為住房具有其他投資品所不具有的特性。第一,它是為數不多的、家庭可以通過借款而進行投資的投資品;第二,住房既是投資品,又是消費品。根據奧爾多投資咨詢中心的調查,被調查人群在股票、現金、儲蓄存款、基金、個人理財產品以及房產投資上的參與率分別為28.91%,63.60%,71.83%, 18.75%,1.85%和41.88%??梢钥闯?較多人持有股票、現金、儲蓄存款、基金和房產。由于被調查者持有的房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份額的平均值為18.14%,遠高于其他資產所占份額的平均數,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房產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資產。投資者在房產市場中的參與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是一直在增長的,從39.43%一直增長到55.56%。而且各個年齡段的投資者在房產市場的參與率都高于在其它資產市場的參與率。這說明中國投資者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積累財富后,可能首先考慮的就是購入住房,所以投資者在住房市場上的參與率隨著時間是一直在上升的。
三、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受到抑制的現實和原因分析
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行為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結構和社會特征都會影響其選擇行為的形成。在我國,龐大的個人金融資產主要以銀行儲蓄存款的形式存在,此外房產投資上的參與率遠高于其他資產在金融資產中所占份額的平均數,房產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金融資產(見圖1)。Cocco(2004)認為住房風險會擠出投資者在股票上的投資份額。Grossman和Laroque(1990)、Flavin和Yamashita (2002)等的文獻都得出了住房會擠出股票資產投資的結論。這種效應對于年輕人和低收入者更加明顯。
我國個人與家庭的投資選擇還受到相當大的限制,投資渠道比較狹窄。我國股市波動幅度較大,投機氣氛濃厚,基金市場也是跌宕起伏,兩個投資領域已經讓不少散戶遇難而退;投資型保險往往期限過長,居民也不太認可;銀行理財客戶的“門檻”偏高,不少中低收入人群被擋在了“門外”,并且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到期后銀行的承諾無法兌現的可能。
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受到抑制、投資渠道比較狹窄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1)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是抑制我國居民投資多元化的主要原因;(2)宣傳引導不夠;(3)政出多門,金融市場管理體制改革滯后;(4)證券市場發展不平衡,債券市場發展緩慢,金融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5)金融中介創新能力較弱,服務意識不夠。
四、優化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行為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包括住房、教育、養老、醫療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網絡
我國城市家庭確實存在十分強烈的預防性儲蓄動機,而且高收入人群的預防性儲蓄動機也很明顯。為改變居民儲蓄存款過快增長現實,促進消費和投資,就必須從降低居民不穩定預期入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住房、教育、醫療等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短期使居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預期提高,家庭儲蓄因此擔負著住房、教育、養老等多重責任。只有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養老、醫療保障和教育體系改革,才能減少居民的不穩定預期,使儲蓄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
(二)加強我國金融中介的建設
由于金融中介的規模經濟和專家特長,可以降低家庭投資股票市場的交易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對稱,實現風險管理、價值增值。近二十年來,信息技術、交易技術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對稱程度,卻并未減少投資者對中介服務的需求。目前,我國金融中介(機構投資者)的建設遠遠不能適應個人與家庭風險管理的需求。對于單個的個人與家庭而言,要求其具備風險管理能力,是一種過分的要求,個人與家庭的風險管理能力,總是要體現在其能夠委托的機構投資者上面。如果機構投資者的產生與建設不能體現不同個人投資者的需要,那么最終結果就是個人與家庭不能獲得與其金融資產相對應的風險管理選擇權利與手段。在我國,亟需加強金融中介的建設,以更好地適應個人與家庭金融資產管理的需求。
(三)鼓勵金融工具創新
我國的金融工具創新在深度和廣度上還遠遠不夠,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創新還存在缺陷。我國金融產品比較單一,金融工具創新還停留在基礎產品的創新上,在金融衍生產品創新和組合產品創新方面則剛剛起步,金融衍生品還基本沒有;產品開發中模仿式創新多、自主式創新少,產品在深度和專業化上都不足。居民對投資工具的需求還遠遠沒有滿足。我國金融機構應逐步引入市場細分理念,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根據客戶需求開發新的服務產品。
(四)加強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提升金融服務機構的教育輔導功能
如何在規避風險的同時,盡可能地提升資產價值進而提高生活質量,是現代家庭不得不直面和重視的問題。就股票市場而言,由于股市參與成本的存在,缺乏金融知識和技能的投資者沒有能力評估其資產組合的風險,從而無法對金融環境做出最優的應對,這就可能導致他們在市場繁榮時對預期回報過度樂觀,在股市下跌時對損失過度估計。在我國,由于家庭的金融知識比較欠缺,對金融產品的認知程度不高,亟需理財專家予以指導。家庭希望在投資上獲得的幫助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70%的家庭希望獲得更加詳細豐富的信息和數據、53%的家庭希望政府對金融業更為規范的監管、42%的家庭希望獲得個性化的理財專家指導。
在影響家庭參與投資的因素方面,90%的家庭認為政府應該加強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實施,約80%的家庭認為金融機構的分析報告和財經媒體的分析評論對促進他們參與投資較重要,77%的家庭認為投資者教育材料較為重要,也有超過70%的家庭希望擁有反映自己意見的渠道、投資者定期相互交流的渠道以及建立民間投資者保護組織。投資者保護和投資者教育對我國資本市場乃至金融系統的長期穩健發展至關重要,政府應該加強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實施,金融服務機構也應把教育輔導功能集合到服務中去。
參考文獻:
[1]Cocco,J. F.,2004,“Portfolio Choice in the Presence of Housing”[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8: pp. 535-567.
[2]Campbell,J. Y. 2006,“Household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e 61, pp.1553-1604.
[3]Guiso,Luigi,Michael Haliassos and Tullio Jappelli, 2003.“Household stockholding in Europe: where do we stand and where do we go?”[J].Economic Policy,CEPR,CES, MSH,vol. 18(36),pages 123-170,04.
[4]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課題組.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組合變化趨勢及效應研究――以山西為例[J].中國金融,2009,(2).
[5]史代敏,宋艷.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5,(10).
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行為金融;現代金融;防御型投資策略;進攻型投資策略
行為金融學是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更深層次的心理、社會等因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現象和問題。在美國和歐洲,行為金融學不僅在學術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它在實踐中也已經得到了應用。個人投資者在應用行為金融學的知識來避免心理偏差和認知錯誤,機構投資者也正在以行為金融學的精髓來發展以行為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為金融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迄今為止,行為金融學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理論。目前絕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確認那些會對資本市場產生系統性影響的投資者決策心理特點以及行為特征。
第一,投資者的心理特點。處理信息的啟發法。現代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金融市場決策者面臨的情況日益復雜。決策者將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啟發法。啟發法是使用經驗或常識來回答問題或進行判斷,它意味著對信息進行快速的、有選擇性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直覺。由于決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啟發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從而造成認知錯誤和判斷錯誤。啟發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這種啟發性方法是一個諺語的起源:“如果它看起來像只鴨 子并且呷呷的叫聲像只鴨子,它可能是只鴨子?!痹谛纬深A期時,人們通過評估未來不確定事件的概率與其最近所觀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過度,也就是投資者在形成預期時給予新信息太多的權重。二是顯著性。對于發生不頻繁的事件,如果人們最近觀察到這種事件,那么人們傾向于過分估計這種事件在未來發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飛機墜毀的消息頻繁地被媒體傳播,人們將過高估計飛機未來發生墜毀的概率。顯著性可能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過度。三是自負。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非常自負。例如,當人們說這件事有90%可能性將發生或這聲明是真實時,那么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負可能使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遲鈍。四是錨定。心理學家已經證明,當人們進行數量化估計時,他們的估計判斷可能被該項目先 前的價值所嚴重影響。例如,二手車的銷售商通常是在開始談判時出高價,然后再降價,這銷售商盡力將消費者滯留在高價格上。錨定使得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遲鈍。
第二,后悔。人類犯錯誤后的傾向是后悔,而不是從更遠的背景中去看這種錯誤,并會嚴厲自責。后悔理論有助于解釋投資者延遲賣出價值已減少的股票,加速賣出價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論表明投資者避免賣出價值已減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錯誤成為現實,從而避免后悔,投資者賣出價值已增加的股票是為了避免價格隨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認知不協調。認知不協調是人們被告知有證據表明其信念或假設是錯誤時,人們所體驗的心理和智力上的沖突。認知不協調理論認為,人們存在采取行動減輕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認知不協調的傾向:人們可以回避新信息或開發出扭曲的論據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設正確。如新車買主有選擇地避免閱讀他們其他車型的廣告,而去看他們所選擇車型的廣告。
第四,回避損失。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在經濟活動中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研究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
第五,羊群效應。人們的相互影響對人的偏好改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時尚與盲從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這對經濟決策的形成與改變具有特殊的影響力。在金融投資領域,人們往往是顯著的、非理性的從眾心理特征與行為。
(二)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征。,一些決策行為特征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并作為對決策者的基本假設:
第一,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
第二,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序或技術;
第三,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盡管這些決策特征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尚不十分明確,但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征與市場中投資特性是相關的,如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性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資產價格對新的市場信息反應過度或不足等。
二、行為金融學在證券市場的實際應用
在證券市場投資中具體運用行為金融學可分為防御型策略和進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為金融學對人的投資心理以及決策特征的分析來控制心理偏差和認知錯誤,也就是在投資中避免犯錯;進攻型投資策略則在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偏差和決策失誤對市場產生的影響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以從中獲利。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更現實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資策略。個人投資者在資金實力、分析手段與信息獲得與把握上都處于劣勢,因而經??看蚵犘〉老⒌茸鳛闆Q策依據,行為經常是非理性的。此外個人投資者對自己的資金負責,缺乏來自第三方的監督控制體系,導致個人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認識錯誤,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為金融投資策略來指導投資。進攻型投資策略一般為機構投資者采用,因為在錯綜復雜的金融市場中,要對證券的定價進行判斷非常困難,個人投資者很難在實際中判斷出當前的市場定價是正確的還是發生了偏差,只有掌握著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術的專業投資者才有可能進行判斷。此外,各種定價錯誤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個人投資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無法利用這些偏差和錯誤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