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5: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的課堂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教師課堂現狀剖析
教師課堂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有效性不高,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主要表現為:
1、教學目標不清晰。 我們教師往往不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和研究,從而使課堂教學雜亂無章,無的放矢。具體表現為:一是目標含糊不清,定位不準(混);二是目標確定太高,脫離實際(高);三是目標均衡分散,主次不分(散);四是目標確立過多,無法完成(多);五是目標確立殘缺,不符要求(缺);六是目標確定太死,無差異性(呆)。
2、教師主導不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實際情況是該講的教師放手不講(放羊式),不該講的教師一講到底(滿堂灌)。具體表現為:一是備課惹的禍,教師上課心中無數,隨意性大,東扯日頭西扯雨,學生則如霧里看花,不知所云,毫無收獲;二是觀念惹的禍,教師態度認真,講個不停,費盡心血苦了嘴,學生則如過眼煙云,一閃即失,左耳進右耳出;三是推諉惹的禍,教師該引領的不引領,該要求的不要求,該檢查的不檢查,該糾正的不糾正,該反饋的不反饋,一味推諉,還美其名曰:培養學生自覺能力;四是活動惹的禍,教師一味追求課堂活動的氣氛,流于形式,不作任何指導評價。
3、學生主體沒體現。 課堂教學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關鍵性的問題是把“教師”當成“演員”,把“學生”看成“觀眾”,認為教師表演成功,就是課堂教學的成功。具體表現為:一是以教代學,教師滿堂灌,教師是“指揮者”,學生是“執行者”,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教師跟著“教案”走,學生跟著“感覺”走;二是以聽代學,教師把“聽懂”看成“學會”,教聽講,學生聽,課上學生裝懂,教師洋洋得意,課下學生發懵,教師加班輔導;三是以講代思,教師認為自己講解透徹,學生應該沒問題,實則學生只聽講解,等待答案,學習只能是囫圇吞棗;四是以“講完”代“學完”,教師認為該講的都講了,心無牽掛,一廂情愿,“我”的課講完了,學生也學完了。
4、課堂訓練被忽視。 課堂訓練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由懂到熟,由熟到巧的必由之路。而我們的課堂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訓練。殊不知,沒有訓練就沒有過程,沒有訓練就沒有能力,沒有訓練就沒有積累。具體表現為:一是重“講”輕“練”,教師在課堂中一味講授,占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訓練不夠重視,甚至,幾乎沒有體現對學生的訓練;二是重“量”輕“質”,教師對學生的訓練題目沒有精心篩選,課本中的題,課外資料中的題,拿來就讓學生做,有“量”無“質”,學生厭做,收效甚少;三是重“點”輕“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或思維訓練等,均是采取“教師出題,學生回答”的形式,參與回答只是少數優等生,而大多為數中等生及差生,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答題的機會;四是重“舊”輕“新”,教師懶于精心設計題目,只是將學生做過的作業題目,反復布置,讓學生重復練習,甚者同一個數學題目一抄做三遍以上。
5、課堂提問太隨意。 教師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隨意性,問題的設計沒有精心的思考,想問就問,甚至,以提問貫穿教學始終,一問到底。具體表現為:一是設問太大,不著邊際,讓學生摸不著動向,無從回答;二是設問太淺,一聽便知,學生不用思考,便能隨口答出,看似課堂熱鬧,實則毫無益處;三是設問太多,課堂上問答滿天飛,看似熱之鬧之,實則收效甚微;四是設問太窄,面向少數人設問,大多數學生不用思索,甚者因少數學生是優生或個別學生聽課沒認真,教師干脆把學生先叫起來再提問,這種結果,可想而之。
6、效率觀念太淡薄。 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思考教學效率:如何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教學效益。具體表現為:一是活動太頻繁,只注重活動的形式,沒注重活動的目的與內容,更沒注重活動的效果;二是時間觀念不強,講授內容占用時間,幫助少數學生,占用時間,批評違紀學生占用時間等等;三是教學手段落后,教師使用先進教學媒體的意識不強,僅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效率。
二、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詮釋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教師做起,它體現了教師教學的綜合素養。
1、轉變觀念。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思想新,方法才新;思想落后,必然是方法落后。
(1)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 面向全體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根本區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努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參加課堂學習,課堂訓練我們要盡可能地騰出時間讓學生多讀、多練、多思,同學間多討論、多交流。
(2)課堂教學要全面提高。 全面提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所以,課堂教學中,要全力達到三結合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同時,各學科的教學應和諧統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課堂教學要主動發展。 學生的主動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課堂,教師應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動眼、動耳、動口、動手,以達到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主動發展、主動提高的目的。
2、優化目標。 方法上的困惑往往源于目標上的迷失。教師應力求把準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追求有效教學。
3、設計巧妙。 課堂教學設計是否巧妙,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簡與繁、易與難、順暢與阻塞、生動與枯燥,決定著一堂課的成功與失敗。
4、方法得當。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向我們詮釋了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怨學生學不好,只怨自己方法差。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出奇制勝、常選常新,要注重教學細節,注重角色體驗等等。
一、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有助于自身專業化發展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經常批判地、反復深入地思考問題,使其知識結構更完善,思維更嚴謹,思路更靈活,見解更深刻,設計更新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產生的結果進行反思,不斷探究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使教師的教學與反思有機結合,讓自己的反思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
一堂課無論多么精彩,多么成功,疏漏與缺憾總是在所難免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同學科教師的評議,學生的信息反饋,自身的自我總結,不斷反思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不斷的反思中,探究問題的成因,改進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在經驗中反思,從反思中獲得經驗,這樣才能逐步成長為一名反思型教師。
二、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是借助個體或群體的行動研究促進教師教學能力與學生素質提高為直接目的,是不斷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并最終達到“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教學理念之一,通過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體系,自覺地對新舊知識進行梳理,在主動探求新知和運用新知、學會知識的同時,學會思維,學會構建,學會自我反思性評價,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特別是使學習過程的自主性、自控性得到進一步加強,使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自律學習的主人。
三、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是“專家型”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窄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的成長與成功,是離不開自身和他人教學實踐經驗的反思。反思性教學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總結與研究的平臺,這樣才能積累豐富的充滿個性的教學經驗。對于想成功和善于反思的教師來說,不管這節課你教了多少次,都要當成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想在不同的情景下都能引發教師新的思考和不同的創造。因此,養成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將反思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師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問題,能夠靈活地應對課堂中的復雜局面,甚至能有效地將一些問題轉化為教學資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會促使教師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成長為“專家型教師”。
四、學生的反思使教學成效更加顯著
過去在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或繼承,而教師只知道機械地“傳道”、“授業”、“解惑”,而沒有自己的創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嘗試讓學生也學會反思,通過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的回顧、分析和思考,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揭示出問題的本質,溝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促進知識的同步化和遷移,進而產生新的發現。
本學期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錯題本,及時把自己的錯題改正在錯題本上,并分析自己的錯誤,查找原因,避免以后再出現類似的錯誤。我還針對學生的學業階段測查,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指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思錯與糾錯,寫試卷分析。經過近兩個月的嘗試,學生的錯誤率逐漸減少了。在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能夠主動分析解題思路,課下能夠主動地輔導基礎較差的同學,成為義務小老師,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1 誤區一:生物教學語言不正確、不規范
一些生物學專業術語使用不當,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誤解書本的知識點。究其原因就是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夠或對書本內容缺乏較為深入的理解,而導致對概念認識的模糊、混淆,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語言也不夠準確和規范。教學語言錯漏百出,缺乏專業性,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教師教學語言缺乏專業性以及講解不夠正確和規范,從而導致學生對概念的認識錯誤以及不會使用專業術語或答題不夠規范。這個誤區是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最大的誤區,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正確掌握。但是只要教師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對教材仔細研讀,對知識點深入理解,它是最易改正的。下面以教師上課時的一個實例加以說明。
案例一:“我們周圍的生物”教學片段。
師: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大約有30萬種植物,150萬種動物,當然還有很多種類的微生物。它們形態各異,趣味無窮??茖W家們根據它們的特征,將這些生物進行分類,歸類為不同的類群。其中植物是靜止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動物是能夠運動的生物;微生物是微小的生物。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填圖游戲,看看誰知道的生物種類最多,并且能進行正確的分類。Flash播放“生物的主要類群填圖”。對于學生無法填充的個別生物種類進行簡單的講解,如蕨類、藻類植物等。
案例一存在的典型問題就是教師把植物和動物的種類數量說成30萬種和150萬種,容易使學生認為生物種類的具體數量是確定的,而實際上具體數量是不可能確定的。其次,在解釋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概念時,語言通俗,很不規范,沒有使用生物學的專業術語。并且有些表述太絕對,排除了特殊情況的出現。如微生物的概念中應該強調其直徑小于0.1 mm和結構簡單(無細胞、單細胞或少數多細胞);植物的概念中應說明大多能進行光合作用。
2 誤區二:教學語言沉悶、乏味、冗長以及沒有邏輯性
這樣的語言使課堂死氣沉沉,學生聽課無精打采或者云里霧里。該誤區主要和教師的講課風格、經驗、教學語言修養有關。如果教師講課離不開教案,照本宣科,就會使學生聽起來呆板,枯燥乏味,課堂缺乏激情和活力;如果教師缺乏經驗,那么其課堂教學也必然缺乏一定的邏輯性,教學安排也會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修養相對較差,那么他的講課就會因為缺少準確性而變得冗長,難以切中要點。這樣還會誤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但是它對課堂教學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因為課堂的沉悶、乏味和混亂,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使學習事倍功半。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多與學生交流互動、多聽課、多學習教學語言修養的書籍來提高自己,當然這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以下是誤區二的一個實例,以供大家借鑒。
案例二:“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教學片段。
師:這是一個植物細胞的結構圖片,請大家觀察植物細胞是由那些結構組成的?請大家觀察仔細,一定要仔細觀察。
生:初步認識植物細胞是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的。
師:下面我們要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那么首先要做什么呢?當然是制作玻片標本了,那么制作玻片標本的方法步驟是什么呢?請幾位同學發言,帶領全班同學回憶玻片標本的制作過程。
師:這個實驗我們制作的是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那么我們撕取的內表皮是大一點還是小一點呢?怎樣操作才能撕下大小適中、不卷曲的洋蔥鱗片葉表皮?你能否設計出幾種撕洋蔥內表皮的方法?
生:以兩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交流方案:可以先用刀片在洋蔥鱗片葉內表面輕輕劃出長、寬各0.5 cm左右的幾個小塊,再用鑷子從小塊的一角撕取。
師:我們撕取的內表皮應該大小適中。注意撕取的內表皮盡量不要帶有葉肉,這樣會影響觀察。
案例二中教師在讓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結構圖片時,語言太羅嗦,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影響其學習該知識點。教師在講該知識點時,可能是為了強調識圖技巧,但是方法有問題。又如在強調撕取內表皮的大小時,后面說了大小適中,前面還要說大一點還是小一點呢,語言顛三倒四,沒有邏輯性。最后該教師又強調了一下撕取內表皮要大小適中,就是沒有說明怎樣才算大小適中,讓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措。而且對自己所提的問題“你能否設計出幾種撕洋蔥內表皮的方法”沒有給出正面回答,明顯缺乏邏輯性。3誤區三:在生物探究實驗中,對學生的指示性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不能很好地把握
這樣的語言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不利于學生培養實驗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只會做實驗,而不會設計實驗。該誤區與教師的思維習慣和教學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該教師的思維本身就很局限,缺乏創造性和發散性,那么他的課堂教學和學生必然也是這樣的;如果該教師的教學習慣是照本宣科,填鴨式教學,那么他的學生只會被動的接受,缺乏理解和創新。該誤區會使課堂變得沉悶、乏味,學生缺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同時對于探究實驗,因為語言的把握上缺乏邏輯性,使學生只會“寫”實驗,而不會設計實驗,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下面的實例很好的說明了教師的語言對學生思維的限制。
案例三:“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片段。
一、悅納學生――激勵性、情感性的來源
悅納學生是心理學中賞識教育的觀點,同時也是重塑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竇桂梅老師在課堂師生言語互動中所體現出的激勵性、情感性,正是源于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信賴,她從兒童生命發展的角度建立主題,拓展兒童生命成長的價值主題;在教學的立意上,她也是著眼于兒童生命價值的取向。正是基于這樣的觀點和教學立意,才有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認可的目光,才有了發自內心的肯定與贊揚、接納與包容,才有了充滿深情地對學生話語的完善與提升。
要做到悅納學生,就要求我們樹立新的學生觀,允許學生犯錯誤,發現學生在課堂上點滴進步;要求我們樹立新的老師角色觀――以平常心看自己,以朋友之心傾聽學生;同時還需要我們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竇桂梅老師即是如此。當我們秉持著對學生的悅納,走進教室,開啟生命中的每一堂語文課時,相信那充滿激勵性、情感性的言語就會自然地在每一次言語互動中生成。
二、重視修辭一練就生動性、精煉性
教師言語的精煉性、生動性同樣是教學藝術對語文教師教學言語的要求,也最容易引起學生鮮明的感受。想要真正引發學生心靈的震撼,必須讓學生看到你所描述的景象、形象,從而調動他的再創造,用自己的經驗、印象、知識去補充、增益、發揮,以獲得真切的感受。
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是以學習知識為基礎而展開的,主要特征是思維過程的具體運算性,是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過渡。根據小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教師與學生言語互動中就要特別強調言語的生動性――小學生思維發展、注意力發展的特點說明他們慣于形象思維,更容易感知接受形象性的信息,這樣才有利于他們思維的發展。而言語的精煉性――小學生言語發展的特點是對詞義的理解越來越精確,語法運用逐步趨于合理、完善,言語表達更加連貫、生動和多樣化。為此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言語互動時理應以生動而精煉的言語示人,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要求言語精煉性和生動性的同時,筆者認為,無論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言語,還是書面的言語表達,都要充分考慮修辭的重要性。正如竇老師所說,小學老師一定要用好比喻句,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排比、引用、反問等,也應成為教師互動言語中的“??汀薄a槍虒W設計中關鍵的導入語、過渡語、小結語等,教師應該仔細揣摩,考慮搭配,以求言語的精煉性、生動性。
三、廣采博聞――文學性的慧根
一路探索,一路堅持,竇老師教學言語的文學性更加清晰、閃亮,透過言語帶給學生詩樣的滋潤、散文式的玲瓏、童話般的夢想。充滿詩意化的教學言語不僅便于抒情,也易于學生進入情境,更使學生在教師充滿文學性的言語中充分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讀者藝術接受的過程是一個融情人理、情理統一的過程,正是在這種情理交融的過程中,完成對文本意義的探究和創生。我們發現竇桂梅老師對很多文學作品獨具個性的解析,是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研讀分析作品的。正如周益民老師在聽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感嘆道:“全課下來,心頭滿是驚異,竇老師的教學完全顛覆了我原先的對該童話的認識體驗。為證實記憶,我翻開了那些二三十年前的教學記錄,北京的、上海的、江蘇的,都是一代一地的名師。那些教學除了具體的教學策略有些差異外,在文本解讀、教學內容方面幾乎高度一致。但是竇老師的教學解讀完全打破了這些一致,課堂上,我們分明感到一種光亮在閃耀,掛在心頭的,是一抹含淚的微笑?!敝芾蠋煹奈淖指C實了竇桂梅老師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的個性化研讀。正是有了這漫步文學書海的個性化研讀,才一點一點地裝點了她教學言語中的文學性。
關鍵詞:教學語言;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33-01
學生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歷史課程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歷史教師能否培養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能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否升華教育功能,能否讓學生增益智慧,在很大程度上都與教學語言有關。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離不開語言,即使是電化教學,也需要借助教師的語言才能發揮最大效能。語言是一門藝術,教師語言表達的水平,直接制約著學生智力活動的水平;教師語言的藝術賦予課堂教學以誘人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效果主要是教學語言的效果,離開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學便無法開展;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也會影響教學任務。從語言的內部特征來說,歷史教學語言必須符合科學準確、簡明生動的原則。
一、要有歷史特色
歷史教師的語言,所表達的是具體的歷史知識,為了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教師的語言就要準確反映時代特色。不恰當的類比、武斷的臆想、過分的夸張,都不是一種嚴肅科學的態度。首先要體現歷史術語的準確性。
適當引用古人的原話和文獻的原文,不僅可以渲染歷史的時代特色,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致。如講到唐、宋兩代經濟,說明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經十分顯著,可例舉王建《汴路即事》詩句:“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意思是:來白天南海北、操著不同方言的人都匯聚在這里進行商業貿易,草市很繁榮。宋代的“草市”已具有相當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也可舉陸游詩句:“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清簾上酒樓”。有的教師擔心引用原話原文會增加難度,其實,有時候引用一句原話、一節原文,看似增加了難度,但卻加深了時代氣息,簡化或者概括了教材內容,更加便于學生記憶鞏固。原話和原文的引用能渲染時代氣息。鼓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學生自學歷史的能力也將在其中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語言要生動、幽默
歷史教學的語言要注意通俗、形象、幽默。通俗的首要一點,就是要把書面語言換成口頭語言來表達。書面語言雖然肅整,但沒有口頭語言明白流暢。在情感方面,口頭語言顯得更自然一些。如人民版必修一冊中“美蘇爭鋒”可以說“美蘇爭霸”;“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理解為“美國為首資本主義陣營和蘇聯為首社會主義陣營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PK’”。歷史教學語言適當運用一些流行口頭語,激發學生思維,不會讓人覺得歷史課枯燥乏味、呆板無趣;也彰顯歷史教師能與時俱進,善于學習。
歷史教學內容比較概括,教師應用比喻、用當時的詩歌、民謠、諺語等再現歷史現象,使抽象變得具體。如歐洲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爆發,是因羅馬天主教教廷在德國的勢力最大,對德國的剝削與壓迫最多。當時有句諺語說“德國是教皇的奶?!?。這句諺語非常形象表明羅馬天主教教廷貪婪、德國受羅馬天主教教廷剝削最重。大凡引用原文、詩歌、民謠等,一般都要板書,讓學生看清、聽懂,否則往往收不到預想的效果。
要使講述形象生動,還要補充一些與中心內容有關的細節。如有的教師講《中國軍民維護國家的斗爭》中的黃海戰役時,補充了鄧世昌落水后甩開仆從拋給他的救生圈,趕走愛犬銜發相救的細節,就能很生動形象地表現鄧世昌與戰艦共存亡、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
幽默是一種生動有趣而且含意深刻的語言藝術,給人愉快,發人深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歷史教科書中有很多幽默題材。如黃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他認為治理天下猶如眾人抬木頭,前面的人喊號子,后面的人相應和。君與臣就像是一起抬大木頭的人,他們應是平等的。幽默的題材加上幽默的語言,能使整段內容活躍起來。
從歷史教學的外部特征來說,還要注意到語言正確清晰,悅耳動聽;語調豐富多變,充滿感情;語節明朗,快慢適中;表情愛憎分明,褒貶得當。這種無實質性內容的交流可以起到修飾的作用,尤其在表達信息的感彩方面更為重要。據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在大量實驗基礎上提出的理論:信息的全部表達=7%的言詞+38%的聲音+55%的面部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勢)。語言外部特征在課堂上的重要作用,已為教師的長期教學實踐所驗證。
三、教學語言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節奏
人在一天之中,由于受到人體生理節律的影響,心理節奏并不一樣。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使教材的組織處理、教學形式的變化、課堂結構的設計與學生心理節奏保持和諧統一,而且語速快慢、語調高低也要與學生心理保持一致。
重點、難點是課堂教學中的,要重錘敲打,節奏分明,有效地去刺激學生,使之不斷產生興奮。課中提問,語言要簡潔明快,把一個問題分成幾個小問題提,由分到合,步步深入。這樣。節奏感強,學生的思維也隨之跳躍,就不易疲倦而分心走神了。
這門課程本身具有實踐性、示范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訓練,教師應學會并恰當地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更應身體力行,以自己的示范推動學生的進步,使他們在充分的訓練中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一、理論知識是口語教學的根基
認識論認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敖處熆谡Z”課雖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更需要理論的指導。所以,本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也要學習,如何學呢?
1. 以學生的能力訓練的實踐活動來加強理論的學習。教師口語課中有一部分理論,學生自學就能理解,無需教師深入講解,因此教學時采用變理論學習為能力訓練的方法。這樣既深化了理論,又由于有了實際操作而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2. 以教師充分示范的實踐活動深化理論的學習。在“教師口語”中,還有一部分理論知識較難理解,比如 “發聲技能訓練”中的“用氣發聲”便是難點,因為學生以前對這方面的內容接觸不多,而掌握發聲技能對師范生來說又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邊講邊示范,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練習:如何吸氣、如何呼氣、如何以氣托聲。教師給予示范,用自己的示范引導學生練,引導他們細心揣摩、體會,深化對理論的理解,這樣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訓練是口語教學的途徑
口語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教育學生的最主要手段。即使在現代化傳聲技術普遍應用于教學領域,課堂教學過程具有多種形式的情況下,教師口語的作用仍然不會被削弱。因此,教師口語的實踐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系統訓練與重點訓練相結合。普通話的訓練是貫穿本課程始終的系統訓練。普通話語音部分是口語的基礎,也是重點訓練的部分,主要內容是聲母、韻母、聲調和語流音變的基本理論。我們教學的對象是東北地區長大的學生,由于基礎方言區的語音底子,更由于經過多年來的逐級學校推普教育,應該說,學生們的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水平相比之下還不是很差的??墒?,吉林方言區域內延吉、通化地區的學生在語音方面與普通話還有很大差異。因此,訓練過程中,既要加強普通話的規范訓練訓練,又要加強吉林方音辯證的訓練。
2. 課上訓練與課下訓練相結合??谡Z訓練是多項能力的綜合訓練,口語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它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只有通過大量實踐,才能產生從量到質的變化。所以,單靠在語文課堂上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大量的課外實踐,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行訓練,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舉行一系列課外訓練活動。比如,我們可以協助學生會或團支部,組織同學們搞演講賽、辯論賽及故事會等等,我們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專題講座,配合這類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進行某一方面或某一環節的專門訓練。因此,課堂上教室里提供給我們的“說”的材料不可能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不能囿于這種單調、抽象,必須走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訓練途徑。
3. 嚴謹訓練與活潑訓練相給合。語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是一項艱辛的工作,它首先需要有嚴謹的教學態度。特別口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內容,也不同于書面語教學,它在基礎教育中并沒有獨立設課,也沒有明顯的考查檢測形式。這種情形就更要求我們教者必須有更強烈的責任感、更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這些是教者能夠在非外界制約下自覺從事口語教學的前提。另外,與嚴謹相對,口語訓練也必須要以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相配合。心理學和生理學已經證明,人為的緊張也是抑制人的思維活動的一種障礙??谡Z課應該根據自身特點,設計一些多樣有趣的練說形式,比方我們搞的“巧接成語”、“快接話茬”以及“對對子”、“答提問”等就都是有所借鑒的活動。因此,創造寬松愉快的練說氛圍,不但能優化學生的學習心境,還能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爆發和靈感的涌現,這對他們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很有意義的。
三、規范性、示范化是口語教學的特征
教師的言語是學生模仿的標本: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學生不僅從教師那里學到了知識,而且學到了語言。
1. 規范性。教師口語的規范性,是由教師工作的性質決定的??谡Z教師應當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做到語音標準,發音清晰,語流通暢,節奏明快,語調自然、適度。
語言表達除了要準確外,還要生動,這樣才能讓人深刻印象。要使語言生動,在修辭上可采用多種表達手段。教師可以從教學實際出發,遵循由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等一般規律,將多種表達方式合理地組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語言的生動表達要以準確為前提。離開了準確去片面追求生動,就會華而不實。
2. 示范化。作為口語教師,口語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在訓練學生口語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自己先作出樣子來。示范化在語音、朗讀教學中尤為重要。比如,在教學“朗讀技能訓練”一節時,學生雖然已經系統地學習朗讀表達技巧的理論知識,但還不能完全準確地用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朗讀實踐。因此,這一階段的訓練,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些篇章,示范朗讀。在示范朗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析朗讀目的,分析怎樣運用朗讀技巧來突出朗讀目的。形成能力的過程必須是一個加大強度的實踐訓練過程。在訓練過程中,既要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又要突出教師的示范性,以示范帶動學生思考,以示范帶動學生反復實踐,在反復的“示范——實踐”訓練中提高學生的實際朗讀能力。
四、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是課堂創新的必然之路
1. 妙用網絡資源,激發興趣,深化理解。網絡教育資源可以創設視聽一體的立體教學效果,通過真實的情景再現、動感畫面等視頻抓住學生的眼球,使他們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到要學習的內容上來,在立體的教學情境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甚至達到樂此不疲的地步,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知識的熱情。在“朗讀”、“教學口語”、“教育口語”的專章訓練中,我們都可以選擇網絡資源中的相關案例,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真實的教育教學場景,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富有針對性的訓練,達到完美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教學技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9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社會的變化也影響了教育,近年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要提高有效性,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要求教師能夠有效的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然而想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課堂教學將很難有大的起色,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有效的課堂教學技巧,通過教學技巧的使用,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整個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要能夠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
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持懷疑態度,總擔心學生不能正確的理解知識點,因此不管是簡單的知識點還是抽象的知識點,都喜歡在不給學生設置任何懸念的情況下一一進行講解,結果數學課堂只有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的數學學習毫無挑戰與刺激,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倦怠心理。
能否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藝術。數學是一門能夠有效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發揮數學學科的這一優點呢?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能夠有效啟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技巧。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疑問的方式來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切記不能把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講解給學生聽,要留有一定的懸念,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因為學生只有在思考的過程中才能有效進行思維活動。部分學生之所以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畏懼心理,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體會到思考的魅力,其實,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得出正確答案,那么學生將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
二、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在現代課堂教學中,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老師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所謂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與教師的教學融為一體。那么該如何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呢?
(一)創造有利于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
這里所說的有助于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另一方面是指有趣的課堂教學。
老師要為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創造一定的課堂教學環境。壓抑的課堂教學環境往往使學生有一種壓迫感,初中學生天真活潑的性格特點被壓制,想象力也受到限制,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為了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懼怕,使學生天真活潑的天性得到充分展現,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充分地發揮想象力。
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是創建有助于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有趣的課堂教學首先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只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教學之中,才能引導學生對教師講的知識點進行思考,引發師生之間的共鳴,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有趣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學到了更多知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生更愿意與教師在互動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
(二)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學,之所以會出現師生之間難以進行有效互動的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初中數學對于部分學生的學習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首先對數學學習產生了畏懼,進而學生對教師也會存在一定的懼怕心理,如果教師此時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會逐漸拉大,對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帶來了不良影響。
想要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就需要教師積極主動的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愛,要鼓勵學生,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有效管理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之中,因此,很多教師在課堂之始并沒有急于講授新知識,而是運用幾分鐘時間采用有效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雖然教師的這種做法占用了少許課堂教學時間,但是渙散的課堂氣氛得到整治,一些不守紀律的學生也被制止,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例如:有的學生在課下做游戲,當上課鈴想起的時候,學生還難以平息,依然非?;钴S,學生出現這種現象,既不利于學生個人的學習,也給周圍同學的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教師在正式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對班級進行必要的管理,既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助于老師的施教。
四、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要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即可,并沒有對老師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提出明確要求,因此,講述法是老師采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F代教學要求教師要能夠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更高效的進行知識的傳遞,這既是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一種挑戰,要求教師必須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
教師想要提高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就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雖然是在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由于新課改之前沒有大力推廣,因此,正確的使用方法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為了有效掌握每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各個擊破。首先要認真學習每一種教學方法的內涵,然后在教學中認真實踐,最終達到能夠根據實際的教學環境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方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