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5: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道德現狀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目前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水準整體不高,對于藝術行業職業道德的認知水平普遍不足,而且職業追求有時過于急功近利,此外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問題。為了促進藝術類高校學生綜合發展,必須加強道德素質教育,整體提升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水平。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現狀;道德素質教育;對策
【立項課題】浙江音樂學院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6SZ008。
目前,藝術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屬于高收入行業。很多青年為追求表面的“亮麗光鮮”,加入到藝術學軍中。相比之下,抱著“一夜成名”心態的學生眾多,而真正熱愛藝術的學生只是一小部分。受到社會、家庭、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藝術類大學生思想道德以及職業道德素質普遍下滑。因此,做好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對于糾正以及調整他們的心態、思想乃至價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當代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現狀
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應是積極向上的,應該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擁有很強的責任心與崇高的理想抱負,具有明白是非的思想觀念,具有持久的學習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觀念。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代大學生道德素養不高的問題較為嚴重。以藝術類大學生為例,他們所接觸的環境以及文化熏陶形式多樣,部分家長與學生將藝考作為回避文化課高考的“通幽曲徑”。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一些學生的道德素質出現問題,其中包括理想信念問題、道德觀念問題、道德行為問題等。這對藝術類大學生自身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當代藝術類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特點
(一)金錢觀念不夠成熟
中山大學針對大學生網絡信貸進行了課題研究。調研報告顯示,在各專業當中,藝術專業與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對于網絡信貸的意愿最為強烈。調查顯示,超過20%的受訪大學生是通過網絡平臺或者親友推薦了解網絡信貸的,10%的受訪大學生則是通過平臺宣傳和媒體廣告等途徑得知,7%的受訪大學生是通過微信與微博等平臺了解網絡信貸的,超過50%的受訪者之所以有網絡信貸意向,主要是因為短期缺錢。其中部分學生最后發生還不起錢的情況,將債務轉化給父母,可以說是變相啃老。武漢女大學生裸貸5000元最后利滾利欠26萬元的新聞炒得火熱,而且媒體相繼爆出多起女大學生裸貸新聞。新聞當事人多用貸來的錢購買化妝品,旅游等。裸貸現象并非單獨指向藝術類大學生,而是基于當代大學生群體的一種網貸現象。由于藝術類專業特點與接觸人群,藝術類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更加重要。在實際生活中不乏學生為了接觸不同的圈子進行網絡信貸,這是現實存在的現象,是當下高校開展道德素質教育,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1]。
(二)業道德認知水平淺顯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0%的藝術類大學生認為職業道德素質對于自身未來的就業與發展有著重要或比較重要的影響,而近39%的藝術類大學生對自身所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雖然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在心理上認識到這一問題,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并沒有做出相應的努力加以改變。多數學生認為專業水平才是工作能力的最重要考察標準,而非職業道德素養,因而在日常學習中出現了只注重學習專業技能而不注重培養職業道德素質的情況。藝術類大學生在高校都接受過道德素質教育,理應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行為。這是當代高校道德素質教育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理想信念時而動搖
當今社會環境復雜,多種價值觀充斥,網絡文化沖擊,加之家長與學校的管理存在“盲點”,使得藝術類大學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難以樹立并保持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此外,受到市場功利性影響,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人生目標與正確的價值判斷,過分貪圖物質享受,關注自身利益,導致道德水平低下。
三、影響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因素分析
影響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因素,總的來說包含以下幾點。
一是社會因素。當下,很多人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某種程度的認識誤區,過于追求物質利益,形成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觀念。藝術類學生還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難以抵擋外界誘惑,奉行錯誤的思想觀念,導致道德觀念出現偏頗。
二是學校因素。部分藝術類高校將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方面,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未能做好學生道德思想的及時糾正。
三是家庭因素。學生進入高校后,擺脫了父母的監督和約束,與父母的溝通變少;而父母對學生的教育力度減小,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知之甚少,沒有做好教育引導。
四是學生自身因素。學生思想不堅定,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與道德觀念,缺乏社會經驗,難以正確取舍,使得理想信念與道德觀念等方面產生問題,甚至犯罪[2]。
四、加強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
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明確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大學時期是“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重要時期,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與行為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其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與人生的軌跡。對此,教師首先要了解藝術類學生的專業、心理等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發展水平,做好道德素質教育,引導學生重視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正視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時下熱點話題,如“多位老藝術家的片酬抵不過一位當紅明星‘小鮮肉’的片酬”,讓學生分析這一社會現象,引導學生多多關注和發掘老藝術家們的藝術造詣與職業道德精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邀請業內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為學生舉辦講座,面對面交流,這樣更具有教育意義。此外,藝術類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帶領學生走進藝術家的世界,利用教學設備資源,讓學生親身體驗,進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很多知名藝術家早年的奮斗史都可以作為教育資源,為學生形象立體地實時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二)注重價值觀念教育
無論是基于思想價值觀,還是職業價值觀,藝術類高等院校在開展學生道德素質教育時,需要特別注重價值觀念的引導。現階段藝術類大學生,甚至整個大學生群體,乃至整個社會,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一定的價值觀念問題。在校園內,藝術類學生追求多元化的發展與個性化的審美,有的學生無視紀律,甚至質疑道德的意義。雖然一小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還是擁有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擁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教育時,教師一定不要去搜索寬泛且缺乏針對性的教學資源,應該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或者身邊的人和事進行舉例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優秀學生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從另一個角度看,當代藝術類大學生群體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其實藝術類學生普遍很努力,不僅參與專業訓練,而且要學習文化知識。因此,加強對他們的道德素質教育,能夠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三)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學生的道德觀念淡漠,除了社會因素外,家長與學校也有一定的責任。家庭教育不只是中小學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尤其是在獨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必不可少。對此,學校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家長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中來。學校與家庭要協調統一做好引導工作。教師和家長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通過言語與行為來影響學生,感動學生,使其能夠自覺端正言行。大學生已經邁向成年,逐漸形成獨立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但是其思想受到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地變化,因此道德素質教育正如登珠穆朗瑪山,在于不斷地堅持,不斷地滲透,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必然會有相應的收獲[3]。
(四)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作用
社會、學校、家庭的教育可以說都是外力,只有學生內在真正意識到道德素質的重要性之后,才能由榷外發揮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遵守紀律與規范行為等方面入手,做好基礎培養。同時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理念理論教學,使其明確藝術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將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同步提升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目標,以全面地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4]。
五、結束語
藝術類大學生道德現狀不容樂觀,需要加強道德素質教育,從社會、學校、家庭、學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做好道德素質教育常態化,營造教育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王燦平,王思思.淺談大學生道德素質現狀及教育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5(21):74-75.
[2]林暢,劉佳.基于層次分析法的“90后”大學生道德現狀與教育對策探析――以三峽大學為例[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6(01):94-99.
>>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我認知困境及對策探究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信息認知的影響因素分析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信息能力培養 認知風格差異與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幾點思考 淺析網絡交往環境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困境 大學生思政教育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困境與對策 淺論大學生信息認知及能力的培養 新媒體下影響大學生信息認知過程中信息篩選的因素分析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策略 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對民族大學生英語學習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社會典型道德危機事件對大學生認知與行為的影響 就業困境下大學生擇業的新動向 計劃教育下的大學生求職困境 “非轉農”困境下的大學生 論虛擬環境下的大學生網絡德育的困境及突破途徑 媒介環境下大學生性別認知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 信息技術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環境的要素設計 試論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的構建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信息能力的現狀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11]汪.新媒體對“90 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3.
[12]沃納?賽費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郭鎮之,孟穎,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274.
[13]顏小芳,晏青.新媒體與文化發展的困境及路徑思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03106.
[14]劉彥尊.美日兩國中小學道德教育比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11.
[15]鄭恩,紀亞東,龔瑤.新媒體事件的話語生產框架:基于類型學社會話語的分析視角[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9399.
[16]斯蒂芬? 李特約翰.人類傳播理論[M].第7版.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9.
[17]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85.
[18]埃瑟?戴森.數字化時代的生活設計[M].胡泳,范海燕,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
[19]朱藝.大學生手機媒介素養教育探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27130.
>> “90后”大學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 “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糾偏途徑探析 “90后”大學生 90后邁入大學 基于個人建構理論的“90后”大學生主動失業成因探析 加強“9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培養途徑 90后大學生管理初探 “90后”大學生特質探微 “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自我意識探析 “9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培育機制探析 “90后”大學生教育管理探析 “90后”大學生情商教育探析 90后大學生人際交往探析 90后大學生“恥感現象”探析 “90后”女大學生戀愛心理探析 “90后”大學生思想狀態探析 新時期“90后”大學生的特質探析 “90后”大學生人才培養探析 探析“90后”大學生黨性修養教育 90后大學生黨建工作探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1.3.20.
[2]朱晨靜.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分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3):92-96.
[3]于天龍.學會關心:與內爾·諾丁斯對話[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10-1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0-181.
[5]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91.
[6]班華.“學會關心”——一種重在道德學習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37-43.
[7]侯晶晶.關懷德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
論文摘要: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經濟的深入,社會誠信越來越受到質疑,其中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尤其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大學生作為知識層次比較高的一個群體,其誠信水平的狀況、素質的狀況更是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整體道德狀況,乃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誠信是大學生在未來社會中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學生必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通過對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現狀分析,有利于探究有效預防和控制大學生誠信問題的具體措施,倡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誠信觀,強化誠信理念的“內化”等手段,從而實現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我國現階段大學生誠信現狀分析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代大學生經過多年的正規教育,在具備較高知識層次的同時,其思想道德素質及誠信水平也得以不斷提升。因此在這一青年群體中,誠信狀況的主流是好的,能夠將誠信視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從而積極履行承諾,與他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彼此平等、相互承諾、互為信用的關系。但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利益誘惑和社會各種消極現象等眾多因素的影響,當前也存在著較為突出的誠信缺失現象,如一些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淡薄,使得誠信失去了它本來自身的價值。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已經損壞了高素質人才的形象,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在學習和學術研究中的不誠信
一是部分大學生平時學習不用功,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復習,甚至有些學生作業也請人代做,以至于考試作弊屢禁不止。考試作弊已經是普遍不爭的一個事實。二是學術抄襲司空見慣。有些大學生為寫論文或完成作業,不鉆研求實,反靠剽竊求成。抄襲作業、論文移花接木、假想實驗數據等對于部分大學生來說是家常便飯。三是大學生以不誠實手段獲取分數榮譽的現象嚴重存在??荚嚪謹蹈叩褪呛饬咳瞬艠藴逝c就業起點水準的重要標志,社會上仍有以這種不正常的心態看待分數的情況,因而就必然導致部分學生以不正常的手段來獲取分數。入黨、三好學生、獎學金等各類評獎評優制度在推薦畢業生就業中都能發揮不可低估的作用。這些對于大學生來講,無疑都是極大的誘惑。
2.大學生在日常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的不誠信
現在不少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言而無信,如借同學、老師的錢不歸還;到附近的商店、飯店賒帳;助學貸款只簽不還,畢業時就逃之夭夭等現象屢見不鮮。誠信缺失行為在校園內大有泛濫之勢,容易導致學生冷漠、緊張、不合群、缺乏責任感,引發心理疾病,不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這可能會使高等學校校園處于不穩定的狀態。
3.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不誠信
一是自薦材料的虛假。大學生為了能在“雙向選擇”的就業競爭過程中找到好的歸宿,不少大學生采取涂改學習成績證明、偽造虛假的就業材料。二是面試中自我拔高。有的畢業生在面試時夸夸其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結果到了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卻發現其十分平庸。三是大學生簽約后隨意毀約。一遇到接收單位就迫不及待地與用人單位簽約,后來發現可供自己選擇的單位比較多,這山望著那山高,就義無反顧地與原單位解除合同,這容易造成了企業與大學生群體之間的信任危機,使大學生就業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4.大學生在經濟上的不誠信已從校內延伸到校外
一是騙貸逃貸,有一些學生偽造困難證明,只簽不還,合同意識淡薄,違約現象嚴重,因而導致現在不少銀行在啟動助學貸款項目時往往持謹慎遲疑態度,連累了許多經濟確實困難的大學生。這些給學校辦學、銀行借貸,乃至整個社會的信譽都帶來了不良影響。二是惡意拖欠學費。目前高校中大學生惡意欠費問題成為了管理者很頭疼的問題,在全國各高校都有一定的普遍性,所欠金額每年也都在增加,甚至這種現象造成有的學校辦學都很困難。
二、構建我國現階段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機制
當代大學生應該自覺地加強自身的誠信修養,否則得到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狼來了”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促進現代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真正力量。誠信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誠信是大學生必備的人格要素之一,是大學生實現自身完善與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我們要結合我國誠信發展的實際水平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失信現狀,努力建構符合時代要求的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
首先,轉變大學教育理念,改革大學德育體系?,F代大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培養適應社會各層次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建構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時,第一要明確大學德育的目標,即培養大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把誠信作為完善人格來追求、來體驗,不能純粹地只以德育的社會價值功能為起點制定目標,而要從高校德育本身的價值和目標,大學生內在需求的多元化實質來建立新的德育目標。第二,在大學德育教育內容的建設中要堅持“兩手抓”,既要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同時又不能忽視他們的人文科學知識和素養的培養,增強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科學性和人文性,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大學生受到教育和感化。第三,是改進大學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深化大學生誠信實踐教育。通過誠信道德實踐,促進大學生的德行統一。從基本行為抓起,讓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不斷的道德實踐中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誠信道德的要求,使自己真正具有誠信的道德品質。
其次,寓教于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育誠信,在實踐中落實誠信教育。要將誠信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教育體系,積極推進誠信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腦袋的工作,在實踐中認真落實。要注意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典型事例和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對學生身邊發生的凡人小事的討論和學校院士、名教授的言傳身教,把誠信教育落實到班級,落實到學生宿舍和學生公寓,落實到每一位大學生中。誠信教育應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再次,創設誠信教育實踐、完善誠信教育措施需要大學生誠信教育形成良好的機制。剛性的制度和措施是誠信教育體系構建的要求。當前高校大學生誠信制度的建設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必須建立具有強制力的誠信道德規則。讓學生充分認識誠信道德是大學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遵守誠信道德規則是一個大學生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對大學生來說,個人信用首先體現為一種對誠信原則的敬畏精神,把誠信作為自己安身立業的基點。那種蔑視規則、缺乏自省的意識和言行對培養完善人格十分不利。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前提就是培養大學生的負責任的能力、追求平等的意識、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崇敬態度,這也是學校誠信教育的核心內容。
(2)建立大學生誠信教育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學生身份證、戶籍、基本經歷、獎懲情況、助學貸款、學習情況、社會實踐及其評價……由學校統一管理,并將其與獎學金、助學金、干部選拔、就業推薦等環節聯系起來,使這份誠信檔案成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第二張身份證。教育者應定期根據誠信檔案的記錄,對每位學生的信用等級做出評價,并對外公布,接受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監督,使誠信檔案自身具有透明性和公開性。因此,學??赏ㄟ^規范制度的建立來促進大學生誠信意識的養成。
(3)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形成相應的約束處罰機制,讓誠信者受到獎勵,讓不誠信者受到處罰、付出代價。此外,還應制訂相應的措施保障這種誠信評估體系,如對于誠信度低的學生不得擔任學生會、班干部,不能接受獎學金等;對于誠信度高的學生應予以公開表彰,并給予相應的物質、精神獎勵,以此來加強對大學生誠信的監督。
(4)學校還應該拓展誠信監督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請和聽證制度,以及舉報獎勵制度等,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誠信觀念。從學校入手,通過管理者帶頭,實施者(教師)示范,主動創設、培育誠信環境,重視誠信教育的持久性。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校園的誠信氛圍影響著學生誠信的全過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對于我國高校來說是一個新課題,沒有現成的模式可照搬、照抄,當然,也不能照搬、照抄。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化工程,需要國家的重視、需要高校的重視、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要解決這一問題,要克服或改變它,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參與進來,因為這不僅僅是學校和學生的事情,同時還是社會甚至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各個高校要在“明禮誠信,以德治國”方針指引下,圍繞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積極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再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智峰著.道德中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2]邢元敏著.道德創新與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唐賢秋.道德的基石[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論文摘要: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當前我國少數大學生的道德水平相應地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引起有關邵門的注意。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傳統進德觀念,對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具體要求展開了相關論述。
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對整個民族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儉節約、奮發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當前我國高校中,部分大學生存在著某些相應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現象,這需要我國傳統道德對大學生德育工作提出相應的要求。
1當前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大學生道德水平可以說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積極一面來說,由于大學生都受到過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問題上通常有較為正確的判斷,比如往往注重社會的公平等,他們對社會上一些偷摸拐騙的現象表示憎恨并能堅持斗爭。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某些問題上表現出道德意識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對大學生道德意識中消極的一面展開相應分析。
第一,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的現象嚴重。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各種商品和服務琳瑯滿目,一些大學生貪圖物質上的享受,同時在一些場合鋪張浪費,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緊跟“時代潮流”,身上的數碼產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甚至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在這種現象的影響下,也盲目攀比,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坝蓛€人奢易,由奢入儉難”,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勤儉節約的民族,當前大學生這種拜金主義思想,奢侈浪費的現象需要運用我國古代的有關傳統道德來加以教育。
第二,貪圖享受,懶惰。一些大學生經歷過高中的勤奮,然而一進入大學就覺得自己熬到頭了,可以輕松地過完自己的大學生活,逐漸養成貪圖享受,懶惰的壞毛病。一些大學生成天在宿舍睡覺和打網絡游戲,為此甚至犧牲上課的時間。這些大學生在平時不好好學習,貪圖享受,一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古人云:“業精于勤荒于嬉”、“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等,這些都是勸誡人們要勤奮,不能過于貪圖享樂,墉懶成風。
第三,一些大學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學生中,由于長期不在父母身邊,同時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中有關“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學生在外求學,體會不到父母在家中為自己的擔心和操勞,從來不給家里主動打電話問候父母,即使主動聯系父母也是張口要錢。很多家長感慨:孩子讀的書越多,反而對父母的親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學生盲目攀比,拜金主義,這些錢都來自父母,有些學生甚至虛報學費等手段來欺騙父母。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專門強調“孝”的價值,最為著名的當屬《二十四孝》。
當然,目前我國大學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極面不僅僅只體現在以上幾個方面,本文僅選擇三個主要的方面,通過結合我國傳統道德來對相應的大學生德育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
2中國傳統道德在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具體要求
我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傳統道德觀念深人人心,這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相應的基礎和條件,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相應的具體要求。
第一,傳統道德內容需要同大學生德育工作內容相結合。針對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學生具體的道德缺失的現象,高校有關部門需要結合我國傳統道德文化中相關內容來開展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針對一些大學生鋪張浪費等現象,高校有關部門可以結合《周易》中“君子以儉德辟難”、《尚書》中“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左傳》中“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等有關內容來倡導學生節約,反對浪費;針對一些大學生貪圖享樂、懶惰的現象,可以通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寶劍鋒從磨煉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相關內容來勉勵大學生勤奮上進,同時針對部分大學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據《論語》中“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等有關內容加強對學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大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關部門通過發現大學生道德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去尋找我國傳統道德中相關內容,找到結合點,把這些相關的傳統道德貫穿于大學生的德育過程中,促進大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據傳統道德觀念,加強對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塑造。當前一些大學生存在道德缺失現象,主要是因為其道德觀念意識不強,需要高校管理部門加強對大學生道德觀念的塑造。例如,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一些大學生鋪張浪費,主要是節約觀念薄弱,具體表現為對他人勞動成果的不夠珍惜。在市場經濟社會的今天,高校有關部門需要強調“儉以養德”,以此來塑造大學生的節儉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通過節儉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才能富國富民,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貢獻。總體來說,針對大學生的道德觀念薄弱現狀體現出各種道德缺失的現象,高校有關部門在德育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道德觀念。
第三,傳統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鞍偕菩橄取保梢娫谖覈鴤鹘y道德中,“孝”具有極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國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幾乎還是一個盲區,而在大學生中又確實存在這“孝道”缺失的現象,所以這勢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學??梢蚤_展相應的活動來推動大學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舉辦孝子演講比賽,讓本校學生的故事來感化同學,讓他們認識到孝敬父母是為人之本;另外可以開展相應的主題團日活動,讓學生自己參與有關孝道的討論,讓大學生自己去認真體會“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含義。另外,高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組織一些更加有實際意義的活動,比如向學生提供免費撥打父母電話的服務,此外還可以組織相應的自愿者活動,讓學生參與學校附近的社區老人關愛行動。通過這種實際行動來培養大學生的“孝道”。
【中圖分類號】R 161.5B 823.3
【文章編號】1000-9817(2007)06-0547-01
【關鍵詞】 愛戀;態度;;學生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性觀念和發生情況的報道較多[1]。為了解高校男 大學生性道德、性價值觀和性價值取向,以便為高校性健康教育實踐與科研提供參考,筆者 對東北電力學院387名男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東北電力學院2005-2006年度第1學期自愿選修“性健康教育 ”課的全體男生387名,其中二年級242名(62.5%),三年級109名(28.2%),四年級36名(9. 3%);年齡為19~23歲。
1.2 方法 采取自編問卷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中除擇偶標準不設備選答 案,其余都有備選答案和留言討論空間。調查采取實名的形式,以選項結果判定學生的選擇 是否真實、可靠。根據回答內容進行歸類統計,將美麗、漂亮、苗條、長發、不胖、身材 好等歸為漂亮身材,具有共同理想、共同愛好和性格相同等歸為有共同點。共發放問卷387 份,當場收回387份,有效率為100%。
2結果與討論
2.1 男大學生的擇偶標準 由表1可見,男大學生在擇偶時考慮最多的是道 德修養(53.5%),與有關報道結果(75%)[2]相比偏低;其次是相貌(47.5%)、溫 柔賢惠(37.7%)、漂亮身材(27.6%)、孝敬父母(27.6%)、開朗(21.7%)、賢惠良母(18. 3%)、有共同點(21.4%)和身心健康(14.5%),與王兵等人[2]報道基本相符。提示 大多數男大學生在擇偶時已逐漸趨于理性,能把對方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品質放在重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有5.2%的學生將對方是處女作為擇偶條件,高于徐明[3]調查結果 ,可能與調查對象的選取以及各地健康教育的開展存在差異有關。進一步調查顯示:明確表 示“在意新婚妻子是否處女”的學生占39.0%(151/387),而表示“不在意”和“不一定”的 學生分別為56.1%(217/387)和4.9%(19/387)。提示工科學生可能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也更 重視自己配偶對感情的忠貞。
2.2 性觀念與 調查顯示,有47.2%(179/387)的學生表示會在戀愛期 間發生,34.9%(135/378)的學生曾經或正在談戀愛,低于國內有關報道[4-7] ,可能與工科院校男生比例較高有關。在曾經戀愛或正在戀愛的學生中,有62.2%(84/135 )發生過,提示此類學生的性觀念較為開放,活躍,是性健康教育的首選人群 。
有關部門及高校應積極開展對在校學生的性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與人 生觀,避免發生婚前或在發生時能夠采取安全,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此次調查采取實名的形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填寫時的隨意性,但可能造成 部分學生為保護個人隱私而未作出真實回答,有待于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
3參考文獻
[1]李瑞德,發.當代大學生性觀念與現狀透視.青年探索,2006(3):46.
[2]王兵,蔡閩,衡艷林.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分析.中國性科學,2005,14(12):30.
[3]徐明.某高校大學生婚戀觀現狀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6.
[4]陳貴嶺,孫小林,劉拉娣,等.中北大學學生戀愛觀及相關態度調查.中國校醫,200 6,20(2):181.
[5]胡珍,史春林.2000年中國大學生調查報告.青年研究,2001,21:31-39.
[6]陳貴嶺,孫小林,劉拉娣,等.中北大學學生戀愛和調查.中國校醫,2006,20(5) :485.
[7]潘綏明,楊蕊.十年:全國大學生的追蹤調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4:124.
關鍵詞:農村;大學生;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5.5
文獻標志碼:A
章編號:1002-0845(2007)02-0024-02
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源是農村的教育問題。農村的教育問題,關系到農民的世代利益,關系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前景,關系到中國工業化的進程。既要重視農村的中小學教育問題,也要重視農家子女上大學問題。目前,在農村大學生身上發現了許多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需要認真分析和解決。
一、農村大學生貧困現狀分析
農民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子女上大學,農村家庭幾乎把所有賺來的錢都用在子女的學費和生活費上,有的家長不得不借很多的錢或者高利貸。據統計,中國大學從1996年到 2006年,大學生學費從600元增加到5500元,幾乎增加了有10倍,而同期農民人均收入只從900元增加到2000元,年均增長約6%,遠遠低于大學收費的增長。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對該省農安縣某鎮高中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出,竟有28.7%的學生“害怕升入大學”,原因是“家庭負擔不起上大學的費用”。農村家長和農村學生共同承受著“因教致貧”的痛苦。
二、農村大學生心理現狀分析
一份首都高校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資料表明,有60%的貧困生因貧困而感到羞愧難當;22.5%的貧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師生間善意的同情;42.2%的貧困生不愿在媒體上公開求助,不愿意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生活相當封閉;40%的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不高;近20%的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持極端的觀點,影響了心理健康。相對于城市學生而言,農村學生更容易出現性格內向、自卑心理較重、不善表達、“不合群”等心理問題。造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環境不適應。農村和城市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使得農村學生對很多現代化的東西都不會用;二是學習不適應。農村教育多是“死讀書”,而大學強調素質教育,一些貧困生在學習方法上一時難以轉變;三是文化不適應。農村大學生的很多習慣,包括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都與城市文化規則不相協調;四是心理不適應。很多農村大學生有不平衡心理,對家庭和社會有所抱怨,對其他同學有所排斥。他們表面上顯得自強,甚至很自負,但內心脆弱而自卑。社會上的攀比與奢華風氣已吹進大學校園,在貧困困擾下的農村大學生特別容易產生不平衡心態,進而造成心理失落和挫敗感。
三、農村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嚴峻的就業現狀使畢業后回到戶籍所在地的農家子弟成為新的弱勢群體。這部分年輕人年齡大都在25-30歲之間,經濟上難以自主,既就不了業,也成不了家。目前,農村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產生了一些影響和諧的負面效應。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全國勞動適齡人口中,大學以上學歷者所占比重僅為5%,而非農業勞動人口中的大專以上學歷比重也僅占20%。我國首次公布的“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描繪了我國人力資源基本現狀:整體國民素質偏低,中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人力資源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中國的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關人士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和農民家庭以巨大投入培養的大學生不能就業是當今社會中優秀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應該對來自貧困農村、接受過高等教育、被社會邊緣化的年輕人的生計和前途給予高度關注。
四、解決農村大學生問題的對策思考
1.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我國目前教育投入比例是GDP的3%左右,而發達國家則平均在7%左右。因此,我國的教育投入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這種投入的增長勢必會緩解貧困生的經濟壓力。近幾年來,黨和政府正在逐步地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學費基本趨于穩定。特別是中國的教育政策正在向農村傾斜,農村中小學已實行“兩免一補”政策,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大學生的情況也會逐步好轉。
2.規范國家助學貸款的發放。對貧困農民的子女發放國家助學貸款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貧困農戶從根本上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銀行和高等學校要積極、穩妥、安全、有效地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使農村大學生更容易獲得資助。各銀行應對本地考取大學的農戶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力爭使所有符合貸款發放條件的貧困農戶能夠及時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各高等學校要利用校報、校內網站、信息報欄等形式向在校學生進行宣傳。同時,高等學校還要加強國家助學貸款的貸后監督管理和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對取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等方面予以關心和指導,及時將獲得貸款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及畢業后第一就業單位告知貸款的銀行。
3.健全對農村大學生的幫困體系。通過建立獎學金制度、勤工助學制度、困難補助制度、社會資助和師生、學生互助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的幫困工作,不斷建立健全農村大學生幫困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大學生的經濟壓力,解決農村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勤工助學不失為農村大學生自行解決眼前困難的有效辦法。目前,在勤工助學方面應努力實現“四化”,即基地化、產業化、規范化、育人化?;鼗侵笧榍诠ぶ鷮W的在校生提供穩定的、長期的勤工助學崗位;產業化是指將勤工助學管理機構建成按產業方式運作的社會實體;規范化是指勤工助學管理機構要做好內部結構的調整工作和外部的協調工作,使勤工助學活動規范、有序、安全、高效;育人化是指把勤工助學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讓學生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提高能力,受到教育。
4.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依據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應引導教育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勤奮刻苦,自強不息,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古訓自勉,敢于面對現實,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用知識豐富自己,武裝自己。要根據他們的性格、家庭背景、情趣、愛好、個人經歷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說服和開導。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有任何偏見。在學習上要支持和幫助他們,在集體活動中要鼓勵他們參加或放手讓他們去組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把他們塑造成能獨立進行道德判斷抉擇、道德自律并自覺承擔道德責任的人。
5.做好農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政府應該拿出一定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農村子女在報考時應該充分考慮影響就業的地域、學校、專業等多方面因素。農村大學生畢業時注意做到:一是認真分析當時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充分認識自身條件;二是有效利用“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進村、進社區計劃”、“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計劃”等項目;三是遵循大眾化教育下的大眾化就業的新形勢,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多樣化和多元化中尋找位子;四是不要刻意追求一時的“完美”,在沒有更好選擇的前提下,暫時屈就也是權宜之計,然后在職業發展中選擇從事的專業,進而在不斷積累中成就自己的事業。
參考文獻:
[1]王偉光.建設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OL]新華網2006-02-22.
[2]中國農村貧困大學生上學難的調查報告[OL].和訊博客.200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