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35: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規劃流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Process Project Management for The Course of Data Network Planning
ZHAO Wei
(Shen Zh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45, China)
Abstract: Project-based teaching has been popularized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ield. Th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course further promotes the project teaching by performing process-managed projec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actual project operation mode of the enterprise. The article fully defines the role func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ject running, and tries to correspond with the role function of the enterprise project. The three-layer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key process points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at each project in the course is controlled and exported according to the fixed process criterion. The program is test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high, the implement ability is strong,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improv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cess project management; evaluation of key process points; definition of work role
1 引言
?槭視ι鉦誆?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圳技師學院在總結“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課程改革”基礎上,對所有專業進一步深化“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是“項目課程”的深化與發展、傳承與提高。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要體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技能訓練與職業素養育人合一、能力培養和就業創業對接合一”。
本文以職業教育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網絡規劃與設計》課程為教學改革目標,合理選取以深圳技師學院校園網絡的規劃與設計為依托項目,定義教學項目的項目流程,實施項目的流程化管理,引入企業管理對項目的三級評審制度,結合企業的職業角色定義學生的角色的職能,引導學生輸出有質量的網規課程報告。
2 流程化管理項目
流程化管理是指以流程為主線的管理方法。強調以流程為目標,以流程為導向來設計項目化課程。在公司化運作過程中,完成項目一定是以規范的項目運作流程來實現的。所有的項目分解工作都在流程描述的范疇之內。以此為借鑒,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在項目式教學模式下,《網絡規劃與設計》課程中選取的項目,以流程化管理的方式,提煉出流程的每個階段對應網絡規劃與設計需要完成的分解任務。
考慮到網絡系統的生命周期,一個網絡系統從構思開始,到最后被淘汰的過程,這個周期至少應該包括網絡系統的構思和計劃、分析和設計、運行和維護的過程。網絡設計的五階段周期是較為常見的劃分方式:需求規范、通信規范、邏輯網絡設計、物理網絡設計、實施階段??紤]到網絡規劃與設計課程選取的項目多是中等規模的網絡,考慮到現實情況下應用范圍較廣的中小企業網絡建設,因此這里設計的項目流程是以五階段的工作內容為模型,詳見圖1。
在“項目立項”啟動項目后,五個主要業務流程環節中,每個業務環節都必須依據上一階段的成果作為本階段的工作,并形成本階段的工作成果,作為下一個環節的工作依據。這就形成了項目的流程化管理。在這五階段流程中,各個流程中的主要工作在這里做個描述:
(1) 需求/通信規范分析:是計算機網絡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起步,確定項目需求,包括商業、用戶、應用、計算機平臺、網絡等需求分析,完成通信規范的分析;
(2) 網絡結構設計:通過分析網絡的各類資源,選取網絡系統的層次結構,完成網絡拓撲圖的概要設計;
(3) 邏輯網絡設計:完成網絡技術的評價及選擇,確定網絡資源――IP地址與路由的分配,確定網絡的安全管理方案,完成網絡拓撲圖的詳細設計;
(4) 設備選型:根據詳細的網絡拓撲圖,完成網絡設備的合理選型,輸出網絡設備清單;
(5) 網絡實施工程設計:完成網絡的施工工程設計,包括工程的物理結構設計,完成相關技術參數的配置方案設計。
上述五階段的流程滿足大部分網絡規劃與設計的項目工作范疇,當然有些項目會有側重點不同的規范要求,可根據項目本身對流程進行細化和擴展。本流程是基于中型企業為和校園網局域網的規劃與設計而定義的。每個項目結束的標志是設計文檔的歸檔化。
3 合理的工作角色設計
項目流程要被順利的執行,需要合理設計項目組內的學生工作分工。流程與參與項目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規范《網絡規劃與設計》中的項目角色與職能非常重要。
在網絡規劃與設計項目中,力求按照企業工程師的職責定義學生的工作角色,這里概要地定義了角色在項目組中的職責:
(1) “項目組長”角色:能夠按照項目流程管理好項目的運作,制定工作計劃,督促各模塊的工作輸出,整合工作文檔,并通過關鍵點的審核保證項目的輸出質量;
(2) “產品技術”人員的技能:能夠掌握主流網絡技術,理解計算機網絡的通信原理;理解網絡設備的工作原理;
(3) “產品市場”人員的技能:能夠掌握主流網絡設備的產品系列,能夠比較主流設備廠商的產品優缺點;
(4) “產品售后”人員的技能:能夠掌握主流設備廠商之間的互聯互通的約束條件,熟悉至少一家主流廠商的產品配置方案;
(5) “行政”人員的技能:熟練掌握文檔的編輯技巧和文檔的整合技巧,熟練使用繪圖軟件制作網絡拓撲圖,以及工程施工圖。
為保證項目小組的成功組建,在課程初始階段,教師要參與其中,了解學生的特點,合理分配學生資源,使項目角色的職能可以在小組內部得以順利運轉,充分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
以流程4《設備的選型》階段為例,該流程的各個角色的工作職責如圖2《設備選型》階段的各角色工作范疇。
(1) 項目組長負責設備選型的工作分工,輸出工作計劃安排;
(2) 產品經理負責設備的技術方案的制定;
(3) 市場經理負責同類型設備的產品報價的對比;
(4) 售后服務經理負責設備提供的服務等級的選擇;
(5) 行政人員負責項目匯報文檔的整理,報價表的整理及產品清單的輸出。
項目組最終在設備選型階段輸出設備選型的方案報告。
4 關鍵流程點的項目評審機制
為保證學生項目組能夠輸出一份有競爭力的網絡規劃與設計方案,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按照流程端到端的管理,課程設計了三層評審架構。在項目的關鍵流程點執行三層評審,明確了小組內的評審,班級的綜合評審,和教師的決策評審環節。如圖3網絡規劃與設計的關鍵流程點的三層評審機制所示。
針對每個項目,項目組在關鍵流程點需要輸出《需求分析報告》,《網絡拓撲圖報告》,《邏輯網絡的規劃報告》,《設備選型報告》,《網絡施工方案設計報告》。
關鍵流程點的評審機制是保證每個網絡規劃與設計項目成功的有效手段,是有效進行項目風險管理的方法。三層評審機制各層的工作評審范疇側重點不一樣:
(1) 學生小組內的評審:組長對報告的完整性進行審核,項目負責人檢查各個模塊的工作完整性,做到模塊分工合理,報告要點不遺漏。
(2) 班級的評審:做到班級內部小組的互評,互評的雙方要做到:評審方提出問題列表,被評方給出問題的解答,問題的澄清過程需要作為報告文檔的一部分。課程實施過程中,在課程時間安排充裕的前提下,盡量全部小組能夠互評。
(3) 教師的決策點:審核班級所有小組的報告,列出存在的共性問題,同時,教師應獨立的輸出項目的各階段報告,作為學生參考的模板。
為提高評審質量,課程整理了流程各階段評審表模板,進一步細化了流程各階段的評審要點,使評審過程更為簡單和實用。
以《設備選型》階段為例,小組內各角色的工作評審要點如表1 :
5 結論
《網絡規劃與設計》是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核心課程,綜合性高、實踐性強,根據職業教學特點,項目的實施過程復雜;因為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不易控制教學質量;另外項目的角色設計職能界定不清,多數同學的角色工作內容一致,職業技能鍛煉的面窄,參與度不高。
關鍵詞:網絡優化,高職教育,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TN915.0-4;G712
《通信網絡優化》這門課主要是圍繞網絡規劃優化工程師所應具備的理論與工程技術展開,使學生獲得移動通信網絡系統及網絡規劃、優化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及優化的基本概念及工程實施方法。
1. 基于工作過程的《通信網絡優化》課程開發
按照最新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規范,《通信網絡優化》課程開發是以職業崗位需求調研為起點,通過開展“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記錄、分析知識、技能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實訓平臺推演、設計”等系統化的設計方法。其基本方法如圖1所示。
對于《通信網絡優化》這門核心課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主要有:網絡規劃,資源管理,數據分析,網絡優化,新技術測試,工程勘測以及核心網軟件管理等多個代表性工作內容,對應不同的通信工作崗位,對其課程內容以及實訓平臺方案需更針對性的設計與開發,以滿足網絡優化技術崗位對通信人才職業技能的要求。
2.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通過對實際工作崗位分析,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通信網絡優化》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學生職業崗位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素質融合貫穿于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結合理論知識,分解真實崗位任務,科學設計出學習性工作任務。
2.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編排
具體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本課程從整體上分為五個教學階段:
3G網絡優化與規劃的概述(入門);
3G網絡關鍵信令流程分析(基礎知識);
3G網絡測試方法與流程(網絡測試技能)
3G網絡性能分析與優化方法(網絡分析技能);
3G網絡優化的實踐與優化報告的編寫(測試,分析,文檔處理等綜合技能)。
2.2 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形成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理論為主,因此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主要是以習題測試的形式,通過大量習題以及一些小案例,使學生深刻理解網絡優化的工作流程以及崗位所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為后三個階段的教學以及任務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技能培養為主,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主要是由崗位工作過程分解的若干個實際小型工作任務,以鍛煉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素質的培養。
第五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綜合技能培養為主,總結實際網絡優化的整個工作流程,網絡測試(采集數據),網絡分析(調整網絡的手段),優化方案的形成并編寫報告等工作任務,以分組的形式,使學生們完成工程網絡優化中的每個工作步驟,并最終形成網優報告,以檢驗學生們對于網絡優化內容的掌握程度。
針對上述歸納的不同職業技能,總結教學中若干個學習性工作任務,以下按學習順序列出幾項主要的大任務,而每個大任務還可以細分為若干個小任務:
熟練路測相關流程――任務一:熟悉路測的數據采集過程
熟練專業測試軟件和工具――任務二:熟悉各種測試方法,掌握測試中所需工具
網絡故障分析與處理能力――任務三:對實際網絡故障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
文檔編輯處理能力――任務四:將制定的網絡優化方案,形成規范的文檔資料
網絡優化是一種實際經驗為主的工程流程,而該課程《通信網絡優化》引導學生對網絡優化規劃的理解與入門,而后續的繼續學習與實際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從工程案例中積累經驗,形成一套獨特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
3. 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目前,本課程主要用“以案例教W為主,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為輔”的模式講授,結合大量的工程案例幫助學生在課堂環境上就可以體驗到實際網絡優化工程的案例流程與工作步驟;同時在每個學習小階段以學習性工作任務為學習驅動,協助學生們在課堂上掌握實際網優等相關工作崗位所具備的職業技能;最終使若干學習性工作任務集合為一個整體,導向為一個項目,使學生們在課堂上能輕松完成實際工程中的小項目的每個環節。
這種“案例教學為主,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為輔”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是“學以致用,體驗網優工程”。該課程的講授是面向學生未來將從事于移動通信網規網優工程師的職業定位,而網規網優工程師是需要豐富的網優經驗與扎實的理論基礎,缺一不可。如果僅從理論講解移動通信原理與關鍵技術,以及網絡優化方法等理論知識,會令學生感覺知識難以實用化,沒有目的,會令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與興趣。采用該學習模式,使學生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找出網絡故障問題所在,并得出可行性方案,養成一個良好的網絡優化思路,提前體驗網優的工程過程,利于日后盡早進入工作狀態,成為出色的網規網優工程師。
4. 結束語
《通信網絡優化》課程是移動通信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無論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還是職業素養的養成,都起主要支撐和促進作用。培養目標是為學生成為移動通信網絡優化專業知識的高技能人才積累理論經驗,為學生畢業從事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優化及維護測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薔薇.“ 無線網絡優化”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113-115.
2. 王輝靜,耿壯,秦文. “教、學、做、用、鑒”一體化課程設計探討[J].信息技術, 2010, (3).
3. 張雪梅. 3G 無線網絡優化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J].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93-95.
作者簡介:
郭麗麗(1981-),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無線通信技術;無線網絡規劃與優化;
關鍵詞:2/3G無線網絡規劃 差異性 要點 流程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4)05-0216-02
中國聯通2G網絡經過二十年的建設、優化,整個2G網絡的覆蓋水平及質量均已達到較好的水平。這給聯通3G網絡的規劃建設提供一個很好的網絡參考基礎。中國聯通3G規劃初始階段可以基于2G網的站址、配套傳輸電源設備以及網優數據進行規劃WCDMA網絡。下面通過六個方面對中國聯通2G(gsm制式,以下稱GSM系統)和3G(WCDMA制式,以下稱WCDMA系統)的無線網絡規劃差異性對比,從而闡述3G(WCDMA制式)無線網絡規劃的要點及規劃流程。
1 GSM系統和WCDMA系統的網絡規劃差異對比
GSM系統和WCDMA系統同屬于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前者采用TDMA時分多址技術而后者采用CDMA碼分多址技術。這兩個第二、三代通信系統進行網絡規劃時存在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六點。
1.1 覆蓋規劃
GSM網絡覆蓋規劃是根據基站發射機的輸出功率、饋線損耗、天線增益、移動臺接收靈敏度、傳播模型通過特定公式計算出基站最大的覆蓋距離。同時通過控制基站的發射功率保持上下行鏈路平衡。因此在規劃時可通過調整基站的發射功率控制小區覆蓋半徑,調整小區的方向角和傾角就可以控制小區的覆蓋方位。
而WCDMA系統是自干擾系統,需要控制每個小區的覆蓋范圍減少導頻污染。WCDMA系統獨特的多徑分集效果提高了小區覆蓋能力。一般通過鏈路預算來計算站間距,鏈路預算同樣要考慮上下行平衡,但需要注意兩點:鏈路預算需要考慮軟切換增益、擴頻增益、干擾余量、陰衰余量、快速功控余量等因素;容量與覆蓋此消彼長關系:容量大、負荷大、干擾多、覆蓋收縮;反之亦然。
1.2 容量規劃
GSM系統的容量由硬件資源載頻數決定,一個小區多少個載頻就決定同時能接入服務的用戶數。小區容量不夠則擴載頻,當超過小區的容量極限時則需要分裂小區或增加站址,此時需要小范圍調整頻率計劃。
WCDMA系統的容量與所受干擾是強相關的,是軟容量的概念。上下行鏈路的質量直接決定WCDMA系統的容量。所有用戶到達基站的功率總和是單個用戶在上行鏈路的干擾源,因此用戶越多、上行負荷越重、上行干擾越大、系統噪聲抬升越大,這三者是正相關的。單個用戶接收到本小區的非正交信號、鄰區信號是下行鏈路的干擾源,因此基站發射功率越大、用戶越靠近基站、可接入服務的用戶就越多即容量越大。WCDMA系統異頻之間的切換是硬切換,硬切換占用系統資源。容量規劃要考慮一定的信號余量,“補償”因用戶增多而產生的干擾。
1.3 頻率規劃
運營商獲得的可用頻點數決定GSM系統的容量,在一個區域內需要對有限的頻點數進行合理復用才能獲得容量最大化。頻點復用會產生同頻和鄰頻干擾,因此規劃時一定要滿足同鄰頻載干比,才能在容量和話音質量取得最大平衡。
WCDMA系統以碼分區別小區,不同小區可采用相同頻點,故WCDMA無需進行頻率規劃。但如果異頻組網、異頻切換、本地網之間硬切換等則需要考慮頻率規劃。
1.4 鄰區規劃
單個GSM小區可以配32個鄰區。但鄰區過多會使切換判斷變慢影響切換速度,也換導致切換到非最佳鄰區。建議不超過15個鄰區。
單個WCDMA小區同GSM小區一樣可配置32個鄰區(含異頻小區),但建議不超過8個鄰區。兩者的鄰區規劃原則也基本一致。
1.5 站址規劃
GSM站址規劃要保證站址之間合理信號銜接,不能太過覆蓋(兩個基站之間信號重疊面積太多)也不能產生孤站(兩個基站之間信號覆蓋銜接不上);根據熱點地區、郊區、農村等覆蓋模型不同、站間距應有所不同;總之,站址規劃要充分考慮站址所處地理位置、站址高度及周邊環境。
WCDMA站址規劃與GSM基本相同,但有一點需要注意:WCDMA信號越區覆蓋會對其他鄰區造成導頻污染,故盡量避免規劃太高的站址。導頻污染對網絡質量、小區容量影響較大。因此覆蓋控制是WCDMA規劃的重要工作,要避免過高站址。
1.6 與GSM系統相比,WCDMA系統特有的規劃項目
(1)公共信道功率配比
WCDMA系統需要通過功率分配來滿足各種公共信道的目標誤碼率、Ec/Io值、處理增益等性能要求。在保證覆蓋、符合信道性能要求的基礎上,為各條下行公共信道分配足夠低的功率。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在默認的初步配置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
(2)小區擾碼規劃
WCDMA使用下行主擾碼來識別不同小區信號。WCDMA系統下行主擾碼共有512個,復用資源比GSM寬松許多,可滿足各種條件下的建網需求、無需特別規劃。
(3)規劃仿真
WCDMA系統的覆蓋范圍、通信質量和用戶容量三者相互關聯、制約。我們可通過仿真軟件預測滿足一定用戶容量下網絡的覆蓋范圍和用戶通信質量情況。只有通過仿真才能預測網絡建成后的實際情況,這是WCDMA無線網絡規劃的特點。
2 WCDMA無線規劃要點及流程
(1)綜合對比WCDMA和GSM系統無線網絡規劃六個方面的差異性,故在進行WCDMA無線規劃時需要注意如下幾個要點。
①頻率規劃:減少不必要的干擾采取相應的方案與措施。
②容量分析:WCDMA系統的覆蓋范圍、通信質量和用戶容量三者相互關聯、制約。因此容量規劃設計須考慮三者因素的影響。
③導頻污染:導頻污染控制不好,會業務通信質量、軟切換等。因此規劃時要通過站址規劃、天線方位、無線參數設置等盡量減小導頻污染。
④覆蓋分析:容量與覆蓋是此消彼長關系:容量大、負荷大、干擾多、覆蓋收縮;反之亦然。故要處理好容量與覆蓋的關系,以保證設計性能指標滿足需求
(2)WCDMA規劃過程分為信息采集、網絡評估和調整反饋三個階段。
①信息采集階段是對現網GSM資源分析(站址、傳輸、電源配套等)、市場業務需求調研、運營商需求分析等,確立本次規劃目標(含容量大小、覆蓋范圍、通信質量等具體目標)。
②網絡評估階段是對基站上行和下行鏈路損耗值預算以及估算基站的覆蓋范圍及容量大小。在滿足覆蓋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小區公共信道開銷、負荷的上下限和小區初始功控參數等,估算出所需的基站數和單個基站容量。綜合對現有2G網絡站址分布、覆蓋現狀和話務數據的分析,結合中國聯通的3G建網策略來確定覆蓋范圍、區域。必要時進行CW測試,并將CW結果與仿真預測結果對比分析不斷校正傳播模型參數,使之更貼近實際地理環境,增加無線覆蓋評估準確性。網絡評估階段得出每個基站的初始位置以及基站數。
③調整反饋階段是仿真校驗和調整站址。根據基站的初始位置,對整網進行仿真;如果仿真結果無法滿足規劃目標要求,則必須對相關的站址位置刪減、撤換、新增等調整動作,調整之后再將站址輸入仿真,反復如此直至滿足規劃目標要求,最后輸出全網規劃報告。
總之,中國聯通擁有非常成熟、覆蓋優良的GSM網絡,在此基礎上對比GSM和WCDMA規劃的差異點、利用現有2G網的資源和用戶數據模型、把握WCDMA規劃的要點進行WCDMA網絡建設規劃,這樣可使聯通的3G網絡規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網絡圖技術;通信工程;監理;應用
通信工程建設是移動通信的基礎,而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監理則必不可少。在監理中使用網絡圖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監理過程進行優化,提升監理的效率與水平,從而促進通信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
1網絡圖技術在通信工程監理中的應用必要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通信技術革命的開展,我國的移動通信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實現了4G網絡的全覆蓋。對通信工程進行建設可以促進各地區之間的信息與經濟的交流,并且通信工程還是移動通信的基礎,通信工程建設的質量,會對移動通信的質量與穩定性起到直接的影響。因而,對于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監理則必不可少,通過對建設過程的監督管理,可以把控工程施工的進度與其質量等各個方面,促進移動通信的發展。而為了更好的進行監理工作,在監理工程中可以運用網絡圖的技術,對項目的各個要點進行更為直觀的呈現,對監理流程的優化也能起到促進的作用。在監理工作中應用網絡圖技術,主要是將工程的施工與項目事件流程等通過工程模型圖解的方式更加清晰的展示出來,方便對其的進一步分析,尋找出優勢與不足,以便后續通過一定的方式加以優化,進而提升監理的效果與水平,間接促進工程質量的提升。在對通信工程建設進行監理的過程中,主要是以工程項目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為重點,對工程項目的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以便于更好的發揮監理的作用,保障通信工程的質量[1]。由于運用網絡圖技術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示工程進展,故工程監理人員可以更為及時直接的把握工程建設的具體細節與進展,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對一些潛在問題加以預防。
2網絡圖技術在通信工程監理中的應用策略
2.1對施工周期加以優化
在監理中運用網絡圖的技術可以對施工的周期起到優化的作用,在監理中,使用該技術對周期進行優化可以確保項目運行與維護的優化。在通信工程監理監理中,網絡圖技術可以減少工程項目的運行體系,從而減少項目建設中的成本,。在監理工作時使用網絡圖技術,很有可能對通信工程的項目結構起到優化的作用。相關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工程項目的整體結構,熟練掌握網絡圖技術的運用方法與操作規范,保證該技術在工程項目監理中實現有效的運用。在監理中應用網絡圖技術,要求相關技術人員要在充分了解監理流程的情況下,制定合理明確的施工規劃,進而優化施工的流程,達到節約成本,縮短工期的目的。為了更好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質量以及施工進度,在工程監理中應當應用網絡圖技術,使用網絡圖技術來盡可能的縮短工期,優化流程,實現保證質量情況下的高效率施工,節約成本。
2.2對資源配置加以優化
在通信工程的建設中,監理人員可以利用網絡圖技術對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進行管理與控制,將各子系統的資源加以整合,可以以網絡圖為依據制定具體詳細的工程計劃,達到更好把控工程進展與質量的目的,還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成本。在對通信工程進行監理的過程中,監理人員應當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與專業技能,充分掌握通信工程建設的各方面信息,保證通信工程監理的質量,保證工程的質量與進度。同時網絡圖技術還可以實現對于人力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提升人力資源效率。
2.3網絡圖技術在通信工程監理中的操作流程
為了對該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在準備階段,對于工程首先要有一個詳細的把控與了解,并制定相應的規劃。在對網絡圖進行繪制的環節,需要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使用節點、編號、剪頭等元素,來對網絡圖進行繪制[2]。節點即任務的節點,在對通信工程進行監理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完成不同的任務。編號即監理任務進行的順序,告知何種任務需在何時進行。剪頭主要包括實線與虛線,是工程建設中所需耗費的資源,運用網絡圖技術對通信工程進行監理,需要充分利用這三種元素,便于對監理流程有著更好的呈現,提升工程建設的效率,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在對網絡圖技術的實際應用中,不能恪守成規,而是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合理調整網絡圖的應用以與一些具體細節等,根據工程需要加以靈活的調整[3]?,F階段,監理工作中對網絡圖技術的實際應用,其操作流程等已經較為完善,對該項技術進行合理充分應用,可以實現監理流程的高效與簡化,節約資本,保障工程建設的質量,促進實現通信工程建設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3G;無線網絡;規劃流程;核心問題
引言
隨著用戶的增長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原來的通信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用戶要求。這就需要一種新的技術出現。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相對于傳統的2G通信系統具有以下的優勢:(1)能提供多種類型、高質量的多媒體業務;(2)能實現全球無縫覆蓋,具有全球漫游能力;(3)與固定網絡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攜式終端進行通信;(4)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進行任何種類的通信。3G移動通信系統完全可以滿足未來幾年內的通信系統的發展需要。
1 3G無線網絡規劃與設計介紹
3G無線網絡規劃是根據無線網絡的特性及規劃要求,設定相應的工程參數和無線資源參數,并在滿足一定信號覆蓋、系統容量和業務質量要求的前提下,使網絡的工程成本最低。
3G無線網絡規劃內容非常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計算鏈路預算、容量和滿足覆蓋所需的基站數;(2)對基站覆蓋進行預測,對其參數進行規劃;(3)還需要對整個網絡進行策劃,計算基站中信道單元的數目;(4)計算傳輸線路容量、基站控制器、交換機等其他單元的數目;(5)在規劃中需引入性能測量,如掉話率和閉塞等指標,用它們來衡量網絡性能。不同業務、不同實施策略需要進行仔細估計。
3G無線網絡有三種國際標準,即WCDMA制式、TD-SCDMA制式、CDMA2000制式。本文主要分析這三種制式的規劃方法與設計策略。由于現有網絡的制式等原因,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三家運營商都趨向于選擇WCDMA系統,而中國聯通將選擇CDMA20OO系統??梢姡S著3G時代的到來,WCDMA技術將在中國迅速發展,而此時進行WCDMA相關技術的研究,尤其是網絡規劃技術的研究尤為重要。以下主要介紹WCDMA無線網絡規劃與設計策略。
WCDMA網絡規劃與傳統的GSM網絡規劃有著本質的不同。前期網絡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絡結構,前期網絡規劃對網絡投資和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網絡質量是重中之重,沒有良好的網絡質量做支撐,就無法保證正常通信,可以說網絡規劃是保證網絡質量的重要手段。
WCDMA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所示,UE表示移動終端,UTRAN表示無線接入網,CN是核心網。
WCDMA無線網絡規化和設計要綜合考慮投資、覆蓋、容量、服務質量、可升級性、競爭等六項間的關系,從不同的側重點和需求出發進行設計和建設。WCDMA無線網絡設計指導思想如下:(1)綜合建網成本最?。唬?)盈利業務覆蓋最佳;(3)網絡有效容量最大;(4)網絡提供業務質量最優;(5)網絡未來可升級的潛力最大。
2 WCDMA無線網絡規劃流程
WCDMA無線網規劃流程包括以下幾步:(1)無線網規劃目標;(2)GSM無線網絡情況調查;(3)鏈路預算、規劃站距計算;(4)傳播模型校正;(5)站址選擇與查勘;(6)進行仿真等。
2.1 確定規劃目標
確定規劃目標是指,結合運營商對網絡的要求,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成本因素,確定規劃所要覆蓋的區域以及每個區域內各種業務所要達到的覆蓋率等。結合規劃區域的業務預測分析,我們應當首先確定網絡覆蓋目標、網絡容量目標、網絡質量(QOS)目標、成本目標。在滿足上述的四個目標要求情況下,應盡可能控制建設成本,或者在投資規模確定后,盡可能滿足上述四個目標。
2.2 GSM無線網資源調查
第一是前期資源普查。資源普查主要是前期的數據收集,對中國移動各分公司的存量資源和增量資源做出系統的分析,該項工作結果應用于3G網絡規劃建設中。2G資源的可利用性分析和WCDMA的協同規劃是一個由宏觀到微觀,由一般到具體的過程。
2.3 鏈路預算
鏈路預算通過對系統的覆蓋能力進行評估,得出最大路徑損耗。對于WCDMA網絡建設而言,初期一般都假設上行鏈路覆蓋受限同時下行鏈路使用合理的功率配比。因此很多設備商進行鏈路預算時,通常只對上行鏈路進行預算。根據鏈路預算算出的最大路徑損耗值,通過仿真工具進行驗證。然后進行建模,可以計算出規劃小區半徑和基站數量,進而計算出規劃站距,最后該站距用于初步站距布局。
2.4 傳播模型及其矯正
無線傳播模型客觀上反映了這些地區無線傳播環境的特點。無線傳播模型是基于某些地區大量測量數據的統計模型。在移動無線電環境中,無線傳輸信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在2G通信網絡結構中,傳播模型有適用于室外型大區制蜂窩結構的Okura-Hata、Cost231-Hata和適用于微蜂窩結構的Walfish-Ikegami經驗公式等,同樣這些模型也可以應用于3G網絡規劃。在網絡規劃時,需要進行校正以提高覆蓋預測的準確度。目前比較流行的測試方法是CW測試與現網導頻功率車載測試兩種。
2.5 站址選擇與查勘
科學靈活的選用3G網絡站址和資源,而不是照搬現有的GSM站址,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干擾,減少后期維護的費用。建議盡量使用滿足理想蜂窩結構的GSM站點,同時要滿足實際站址與規劃站址偏差不超過25%。
2.6 仿真
系統仿真是指在一定的輸入條件下通過對快照或者UE模擬實際網絡的運行效果。通過分析仿真結果來了解無線網絡性能。仿真過程中基站的高度不變,基站的方位角和下傾角可以有較小的改變。由于WCDMA系統通過功率控制保證必要的連接質量,3G系統的容量與覆蓋都是密切相關的。在具體網絡規劃中,仿真的作用是:在給定的網絡覆蓋、容量和質量的要求下,結合現場勘查情況,輸出該區域的站點數目、位置和站點配置。
3 3G網絡規劃中的核心問題
WCDMA網絡的覆蓋和容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在WCDMA網絡的設計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無線鏈路預算問題;(2)容量與干擾問題;(3)遠近效應問題對選址的影響;(4)導致污染的問題;(5)配套及其輔助設施對建網投資的影響等。只有對這些因素進行了綜合考慮,才能使3G無線通信技術的功能與優勢得到完全發揮,促進通信技術的發展。
4 結束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WCDMA網絡規劃的目標、流程和設計中的核心問題。在WCDMA無線網絡規劃過程中,要始終對容量、覆蓋和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考慮。因此3G無線網絡的規劃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在具體的規劃實踐中,還必須考慮與2G共站址的問題。隨著我國3G全面商用時代的到來,為了創造更大的市場,吸引更多的用戶,深入研究3G無線網絡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通信人員應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工作,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做好網絡規劃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平,王衛東.等著.WCDMA移動通信系統(第二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5.
[2]Vijay KG著.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原理與工程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3.
[3]吳偉陵編著.移動通信中的關鍵技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1.
關鍵詞:TD-LTE;無線網絡規劃;覆蓋;容量
TD-LTE被列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主流技術之一,2010年工信部研究院組織在北京進行了TD-LTE技術外場試驗,上海世博作為中國移動在TD-LTE建設的示范網,這些試驗網絡的建設顯示TD-LTE產業鏈初步具備終端產品能力[1]。目前,工信部及中國移動計劃通過建設TD-LTE規模網絡試驗來進一步推進TD-LTE產業鏈尤其是終端產品盡快成熟,以加速商用化進展,因此就迫切需要對TD-LTE無線網絡規劃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找到促進該技術完善的重要措施。
1 TD-LTE網絡的特點及優勢
TD-LTE網絡能夠靈活支持1.4、5、15、20MHz帶寬,并且能夠有效拓寬頻譜范圍[2]。此外,下行采用OFDMA技術,峰值速率能夠達到100Mbps,上行使用OFDM衍生技術,保證系統性能同時降低壓力,減小發射功率,延長使用時間,上行峰值能達到50Mbps。充分利用信道對稱等TDD特性,提高系統性能,而且減少天線減低小區之間的干擾,保證網絡流暢。還能夠進行時間、空間、頻率三維的快速無線資源調度,保證系統吞吐量和服務質量。具體運用有以下優勢:
⑴擁有更快的傳輸速率。這里的傳輸速率包括下行和上行,由于TD-LTE網絡擁有更高的帶寬和頻譜利用率,因此網絡速度必然會大幅度提升。從TD-LTE實驗網的測試數據來看,其峰值下行速度能夠達到100Mbps,上行峰值速度能達到50Mbps。
⑵通信質量提高。盡管3G已經有很豐富的多媒體業務,但是TD-LTE的4G網絡在網速、穩定性上都更厲害,這就意味著依靠網絡的服務將會越來越多樣化,4G網絡的網絡吞吐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數據也能大量傳送出去。如果說3G網絡是一架火車,那么4G網絡更像是飛機或者火箭,除卻快之外,穩定性和質量也有很好的保障。
⑶通信費用有望下降。TD-LTE的4G網絡解決了與3G在通信上的兼容問題,并且引入了許多尖端的通信技術,它們保證了4G能提供一種靈活性非常高的系統操作方式,因此部署4G就變得更加容易更加迅速。中國移動在建設TD-LTE網絡的時候,會在3G網絡的基礎設施之上逐步引入,有計劃降低建網費用,實際的成本會相對2G網絡升級到3G網絡要稍微低。
2 TD-LTE無線網絡規劃
⑴LTE網絡鏈路預算。LTE無線網絡的規劃在進行仿真之前,需要對系統覆蓋性能采用鏈路預算來估計,其目的是根據一定的邊緣用戶的覆蓋速率目標要求,計算系統覆蓋半徑。根據邊緣用戶的速率目標,尋找合適的調制編碼方式與頻率資源配置的合理組合。鏈路預算需要考慮系統實際的頻率資源配置算法,確認用戶的有效帶寬,然后轉換為邊緣用戶的速率目標。鏈路預算需要有鏈路仿真支持,鏈路仿真提供用戶SINR與鏈路BLER的仿真曲線。
⑵LTE網絡覆蓋規劃。與GSM和TD-SCDMA相比,LTE覆蓋特性與規劃有了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覆蓋目標的定義具有了多樣性;系統幀結構設計支持更大的覆蓋極限和靈活性;系統編碼調制方式更具多樣性等。業務信道由專用信道變為共享信道,并采用了時域、頻域的兩維調度。
⑶LTE網絡容量規劃。TD-LTE小區的容量與TD-SCDMA不同,與信道配置、參數配置、多天線LTE網絡結構、物理層技術以及調度算法與3G系統有著較大不同[3],跟技術選取、調度算法、小區間干擾協調算法等有關。因此,TD-LTE容量直接導致LTE網絡規劃設計與3G網絡有所區別。但是LTE網絡規劃的流程計算方法不能按照TD-SCDMA業務容量估算的方法來進行。TD-LTE容量規劃依然包括網絡規模估算、網絡規劃需求分析、覆蓋容量仿真、可采用系統仿真、實際測量統計數據等步驟,這與3G網絡的規劃流程相似,但依然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網絡規模估算和覆蓋容量仿真差異最大。
LTE系統容量決定因素包括了固定的配置和算法的性能、鏈路質量以及實際網絡整體的信道環境等。通過軟件仿真可以知道采用合適站距并接近理想蜂窩結構的規劃方案其小區吞吐量比其他方案有明顯提升,因此需要對網絡結構倍加關注,嚴格按照站距原則選擇站址,避免選擇高站及偏離蜂窩結構較大的站點。
⑷LTE網絡規劃仿真。TD-LTE網絡規劃仿真與TD-SCDMA規劃仿真流程有所區別,主要體現在具體的功能模塊和參數配置中。該部分體現了LTE的技術特點,包括承載參數配置、ICIC干擾消除功能和無線資源調度。TD-LTE的技術特點在用戶和業務模型、小區邊界用戶頻率規劃以及蒙特卡羅仿真支持設備RB相應的調度算法和基于SFR的ICIC等的小區間干擾協調算法,這一點與TD-SCDMA有別。同時LTE系統還要考慮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問題。
3 結束語
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掌握的基礎數據分析了TD-LTE覆蓋及容量特性,得到了初步的覆蓋規劃建議及容量性能分析結果,但由于TD-LTE技術仍處于不斷發展的進程中,這些性能分析結果還需要實際網絡的進一步驗證。每一項科學技術的進步都需要不斷試驗、改進和完善,才能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更加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因此,促進TD-LTE技術不斷完善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不斷試驗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楊鵬,李波.TD-LTE關鍵技術及測試要點[J].現代電信科技,2010,12(9):17-18.
[2]陳景.TD-LTE承載方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18(8):20-21.
關鍵詞:三維地理信息數據 ADS40數字航攝技術 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與優化
中圖分類號:P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1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業務的不斷發展, 網絡規模不斷擴大, 運營企業網絡優化部門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合理確定各網元設備的容量比例,提高網絡設備的利用率,實現網絡的科學規劃、優化和合理設計。精確的地形高度、地面用途種類等對移動通信電波傳播有影響的三維地理信息是進行覆蓋預測、干擾分析以及頻率規劃計算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
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所需的三維地理信息數據一般從數字地形圖中提取,再以外業測量補充,周期長、效率低,只能滿足變化程度不大,且房屋稀少的區域,不適用于大中型城市。而我國大中型城市近年來投入巨大的資源開展了航空攝影測量工作,成果已廣泛應用于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如何有效二次應用航空攝影測量成果,快速獲取范圍廣、現勢性強、精度高的三維地理信息數據,解決大中城市移動通信領域對三維地理信息的需要,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本文基于項目實踐,探討基于ADS40數字航空攝影測量,生產或修測基礎測繪數據并獲取建筑高度數據,按照精度規格(采樣間隔)提取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所需的三維地理信息的技術方法和流程。
2 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所需的三維地理信息數據
無線信號的傳播對地理環境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各種網絡規劃和優化軟件在進行計算時所需的三維地理信息數據包括地形高度、地面用途類型、建筑群空間分布模型、線狀地物模型, 以上數據與基礎測繪4D產品(DEM,DLG,DOM,DRG)的關系如下:
(1)地形高度數據,由數字高程模型(DEM)直接提取。(2)地面用途類型數據,由數字線劃地形圖(DLG)中的地物類型面數據提取。(3)建筑群空間分布模型數據,是大中型城市網絡規劃和優化計算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數據類型, 是描述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度的數據,由數字線劃地形圖(DLG)中的建筑面數據以及建筑高度數據提取。(4)線狀地物模型數據,是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與優化時考慮的補充要素,由數字線劃地形圖(DLG)直接提取。
圖1 技術流程總圖
3 ADS40數字航攝技術
ADS40數字航攝技術是當今較為先進的攝影測量技術。ADS40是一種能夠同時獲得立體影像和彩色多光譜影像的多功能、多線陣的數字CCD推掃式航空遙感傳感器。ADS40采用高分辨率線陣列CCD探測元件,鏡頭采用中心垂直投影設計,焦平面的3個全色波段陣列構成了對地面的前視、下視和后視成像,所有目標在3個全色掃描條帶分別記錄,能直接生成3個立體像對;R、G、B和近紅外波段陣列安置在全色陣列之間,通過三色分色鏡記錄目標的多光譜信息。ADS40航空攝影時,傳感器采用推掃式成像原理,7個通道同時對地面連續采樣,同時獲取地面目標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經過航測內業處理,糾正影像扭曲快速得到大面積精度高的L1級立體影像數據?;谶@種精度高的立體影像數據,能快速地制作出4D產品(DEM,DLG,DOM,DRG)。
4移動通信應用所需三維地理信息數據獲取的技術流程
綜上分析,基于ADS40數字航空攝影快速獲取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所需的三維地理信息的技術流程是:以ADS40航空攝影得到高精度的L1級立體影像數據,生產或修測特定的基礎測繪產品,具體是數字高程模型(DEM)、1:2000數字線劃地形圖(DLG),并測量房屋面高度,通過程序按照精度規格(采樣間隔)讀取DEM和DLG數據,提取地面用途類型、線狀地物類型和地形、建筑的高度值。
4.1 生產或修測數值高程模型(DEM)
首先建立與航攝影像相同坐標系統的5米格網的離散點ASC文件,再把ASC文件導入到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 9.1軟件,在立體環境下對各個離散點的高度進行測制(如圖2)。把測制完成的具有真實高程值的離散點轉換到移動通信應用的WGS84坐標系統,存儲為ASC、DEM、IMG等數字高程模型通用格式。數字高程模型(DEM)為5米格網,平面精度0.4米、平地高程精度0.4米、山地高程精度0.55米,滿足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計算的精度要求。
4.2繪制或更新1:2000數字線劃地形圖(DLG)
ADS40數字航攝獲取的影像數據真實直觀的反映出各種地物影像,導入在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 9.1軟件PRO600模塊,在立體環境下全內業完成的線劃地形圖的繪制或更新(如圖3)。把繪制完成的線劃地形圖轉換到移動通信應用的WGS84坐標系統,存儲為DGN格式,精度達到1:2000地形圖的標準,即平面精度0.2米,滿足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計算的精度要求。
4.3 測量房屋面高度
從1:2000數字線劃地形圖中提取房屋面數據,轉換為與航攝影像相同坐標系統的DGN數據,將房屋面DGN數據加載到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 9.1軟件下的PRO600模塊,在立體環境下測量每個房屋面的屋頂高程與地基高程,計算其差值作為對應房屋面的高度,記錄為帶標注的點數據,再賦予到房屋面數據的建筑物高度字段中。
具有實際高度信息的1:2000數字線劃地形圖房屋面描述了建筑的平面和高度,形成建筑群空間分布模型(BDM),該模型疊合數字高程模型(DEM)表達了城市三維空間形態(如圖4)。
圖2 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 9.1立體環境 圖3 立體環境下線劃地形圖的繪制或更新
圖4 城市三維空間形態
4.4提取移動通信應用所需三維地理信息數據
高精度的數字高程模型(DEM)、1:2000數字線劃地形圖(DLG)、建筑群空間分布模型(BDM),準確定義了城市的地物地貌的實際分布,保證了計算的準確性和確定性。下一步則需要針對具體網絡規劃和優化軟件的要求進行三維空間信息的提取,以下為基本思路:
(1) 數據疊合:WGS84坐標系統下,把計算網格與DLG、DEM、BDM疊合。
(2) 地物類型(地面用途類型)編碼:通過程序計算,網格點是否落在DLG的用地類型面和線狀地物面上,應用不同的用地類或地物類型給予不同的編碼記錄(例如:道路1、水系2、建筑3……)。
(3) 地形高度和建筑高度獲?。和ㄟ^程序計算,判斷編碼記錄是否為建筑編碼,非建筑編碼則查出對應點的DEM高程值作記錄;是建筑編碼,則查出對應點的DEM和BDM,記錄該點的DEM高程與建筑高度之和。
5總結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三維地理信息數據在建立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我國大中型城市近年來大力開展的航空攝影測量工作的實際,提出的基于ADS40數字航攝技術獲取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計算使用三維地理信息數據的技術方法與流程,該技術在項目實施中得到有效的檢驗,對同類項目的實施有著良好的借鑒作用。相信隨著移動通信業的發展以及ADS40數字航攝技術應用的日漸成熟,這種技術將有更大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滕艷敏,三維地理信息數據在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和優化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地名,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