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16: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知識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知識信息管理系統
一、前言
在我國文化和科學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帶動和影響下,我國社會已經迎來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階段。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作為科技信息資源集合地的高校圖書館,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其在知識信息上的管理水平,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社會人士的關注。為更好的給在校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圖書的借閱管理服務,工作人員開始選擇將知識管理系統應用到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過程之中。
二、簡析高校圖書知識管理系統
通過對各種知識資源信息的統計和整理,為高校在校學生和教師提供更便捷的知識信息汲取服務,是我國現今社會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服務工作的最終服務宗旨。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乃至社會圖書知識信息儲備的集中場所,對在校學生和在職授課教師對知識的有效汲取和學習、以及其整體知識素養的有效提升上,都能夠起到巨大的促進和保障作用[1]。
在高科技信息底只處理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能夠有效的實現顯性知識與隱藏信息知識內容之間的合理轉化。在信息數字化管理系統的技術支持下產生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有效集合了對信息進行汲取、儲備、資源共享以及科學技術信息知識綜合應用等方面的主要功能。從硬件設備和軟件組成兩個方面工作配合下構建出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在校學生和在職教師對于相關圖書知識信息的高效利用。站在宏觀的管理角度,實現對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最終提升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高效率的管理互動水平。最大限度的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現圖書知識信息的同步更新。
三、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
知識管理系統在高校圖書館工作過程之中的應用,要嚴格遵循以管理為主要、以知識內容為工作核心的管理理念。在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科學信息技術水平不斷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校生在綜合文化素質上的培養,已經成為了評價其在人才市場上綜合競爭實力的主要參考依據。如何才能更好將知識管理系統應用到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之中,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一)整理分類知識信息,建立數據庫管理方式
合理、高效的知識采集工作,是能夠保證知識管理系統更好的應用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要前提保障。高校在校學生學習的專業類別復雜多樣,與之相對應的,學生和老師在知識內容上的汲取需求也各不相同。圖書館信息收集工作環節中所涉及到的知識信息范圍廣、類目多。相關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應用知識管理系統,建立相應的信息儲備數據庫,通過高科技的信息數字化管理技術,實現知識信息的有序化管理[2]。
建立科學有效的數據庫管理方式,是實現知識管理系統在高校圖書館相關管理工作過程中能夠有效應用的關鍵環節。以高科技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作為最終信息技術支持的知識信息數據庫的建立,能夠讓高校在校學生和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需求的知識內容。相比傳統的圖書館知識管理方式,無論是在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是在管理工作展開的質量上,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強化信息資源搜集力度,實現知識類型轉化
在高校圖書館的知識信息種類中,從宏觀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將相應的知識信息分為顯性信息知識和潛在隱藏的信息知識。實現潛在的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的有效轉化,是知識管理系統應用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將知識管理系統更好的應用在高校圖書館相關管理工作過程中,以高科技信息數字化處理手段作為信息管理的最終技術支持,實現知識信息的系統化搜集。數據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更新,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社會變化發展需要,最終實現知識類型的有效轉化,滿足在校學生和教師的需求。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是對其資源信息收集管理方式的變革和創新。在對相關知識信息成果轉變成促進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方面,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3]。
四、結論
總而言之,將知識管理系統更好的應用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知識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之中,是經濟時代的影響和帶動下產生的必然趨勢。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是高校圖書管理工作發展上的一大進步。這一知識信息管理方式的變革,將大大提高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對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素養的提升,將起到巨大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田原.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探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6):72-75.
[關鍵詞] 知識管理 信息競爭力 信息競爭活動
聯合國研究機構1990年首次提出了“知識經濟”的說法,時至今日,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以及光導纖維、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間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技術群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以知識資源為基礎,以知識為主導,通過知識的生產、傳播、擴散、整合和繁殖的過程,累加和創新,產生最有價值的產品型知識和最重要的生產力。這一顯著的特性,不僅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企業的運作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思維和管理方法上的挑戰。而知識管理正是企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而做出的戰略反應,企業加強對知識的管理勢在必行。
一、知識管理的思想內涵
1.知識管理的概念
最早提出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概念的是“世界知識管理之父”斯威比(Karl-Erik Sveiby)博士。最早知識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應用于企業,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經常引用的知識管理的定義來自資深知識管理專家、經濟學博士Yogesh Malhotra,他認為:“知識管理是企業面對日益加劇的非連續性的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組織的生存和競爭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本質上,它嵌涵了組織的發展過程,并尋求將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創造能力這兩方面進行有機的結合。”
2.企業知識管理的思想內涵
企業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管理的狹義理解,即從企業內部來看,包含了對企業組織、信息和人三方面進行管理的內容。
(1)企業組織的管理。把知識管理引入到新的組織管理模式,擴大了知識的共享范圍,使得組織成為人們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一個學習和知識創新的系統。比如在企業不同管理層中設置承擔宏觀控制職能的知識主管(CKO),承擔中層指導職能的知識管理項目經理(KMPM),以及承擔微觀操作職能的知識工程師(KE),他們構成了組織知識管理的驅動者和建筑師,這些便是企業重視知識管理的戰略在組織結構中的體現。
(2)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管理的理論體系是知識管理的思想來源。它是實現有效的知識管理的基礎,是知識管理的重要工具, 離開信息管理則不能實現有效的知識管理。
(3)人的管理。知識管理更關注的是對人的管理,因為在信息獲取的整個流程中人才是真正居于核心地位的。知識管理認為對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廣泛的知識來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組織方式用以促進知識的傳播和有效運用,這適應了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總的來說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就是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有效管理的過程。其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實現知識共享,其二是實現知識創新。
二、企業信息競爭力
企業的信息競爭,就是企業為獲得和維持競爭優勢而采取的有關企業自身、競爭對手、競爭環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競爭策略的情報所必需的信息而產生的競爭。企業的信息競爭力簡言之就是企業在信息競爭的活動中具備的能力,是企業的一種基本競爭能力。其特征表現為創新性、智能化、數據化和高效化。
(1)創新性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知識”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認識范疇,而且是一個廣泛的實踐范疇、社會范疇和經濟范疇,知識與人類社會的環境、社會主體和客體全面同步同向地前進?!爸R”創新包括了產品創新、價值和行為表現變革等,知識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基礎。
(2)企業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一個企業信息競爭能力的標準之一,是屬于知識管理水平層面的標準,主要用來分析、評測企業能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和分享思想。具備信息競爭能力的企業能夠不斷地提高企業的智能化水平。
(3)數據化和高效化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講,就是對信息的處理。由各個管理層相互聯系,形成等級鏈,矩陣鏈;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都起著對信息的收集、篩選、加工和處理過程中的若干個功能。一個具備信息競爭能力的企業能縮短等級鏈的長度和矩陣鏈的規模,簡化人為的協調,即可提高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從信息競爭力的三個特征來看,企業信息競爭的內涵已經大大拓展,它不僅僅停留在對信息本身的管理,只與技術相關;更是一個知識層面的競爭,是基于知識管理的一種競爭。
三、用知識管理的思想推動企業信息競爭力的建議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引起了經濟理論與實踐的變化,知識管理理論更是為信息競爭力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和發展戰略,已成為理論界和企業管理界的共識,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點。我國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企業知識管理狀況的改善,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主要途徑是:
1.有效編碼企業知識
所謂知識編碼化就是對知識進行輸入、分類、標準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 使其便于共享和交流,并能夠通過信息手段進行傳遞??梢姡R編碼化是企業實現知識管理的重要基礎,是企業提升信息競爭力的的基礎性工作。
(1)顯性知識的編碼。對顯性知識(包括專利、商標、商務計劃、市場研究以及客戶名單等)可以采用編碼化的策略??梢詮臅尜Y料的電子化工作入手, 將企業內外部的相關資料通過文字輸入或掃描方式形成電子文件, 建立一定的目錄系統進行電子管理,這樣就可以在組織內重復使用,這將為今后企業建設數據庫、內部網絡打下良好基礎。采用這種策略,要著重激勵員工,將知識記錄下來。在歐美公司,強調搜集、分配、重復利用和測量已有的被編碼的知識,實踐者們運用信息技術捕捉和分配這些顯性知識。
(2)隱性知識的編碼。隱性知識體現于企業價值文化之中, 存在于員工的頭腦里面,不易把握, 但由于它在企業知識中的比重較大, 價值含量也高, 企業還必須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企業知識管理人員組織各方面專家、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等相關人員,根據企業業務流程、市場競爭、長遠發展和形成、保持競爭力的需要,采取知識地圖、專家系統和知識工程等各種有效方法和手段進行系統地識別和挖掘。然后對所識別和挖掘出的隱性知識從重要性、獲取難易程度、可共享性、獨有性等方面進行科學分類和系統測度;并對其進行有效整合,使零散、無序化的員工隱性知識有序化、組織化,最終實現編碼化,逐漸培育和形成企業的核心知識。
2.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知識傳播和共享開創了一條簡單快捷的通道,傳統的以靜態的數據或信息為特征的一次、二次文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用戶的需求, 企業要想提高信息競爭能力,必須構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充分考慮企業條件與用戶的信息需求,并進行系統地綜合和分析,必需支持網絡信息技術。這樣的系統應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統、信息處理子系統、信息存儲子系統和信息查詢子系統。
(1)信息采集子系統就是企業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方式對企業所需得信息資源進行搜集,并且將搜索到的信息資源交送到信息處理子系統中進行整理、標引建立相應的索引數據庫,最后存入到信息存儲子系統中。一般包括對信息的選擇、下載、過濾、整理和評價這些基本模塊。
(2)信息處理子系統主要利用強有力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來組織所采集標引的信息資源,形成索引數據庫。這里可以說是企業掌握最新內外部環境的基礎數據,也是用戶了解企業最新動態的基礎。
(3)信息存儲子系統就是組織信息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對信源組織的調整和重組。
(4)信息查詢子系統是幫助企業員工、管理人員和用戶查詢信息資源。
3.建立企業知識庫,實現知識共享
加快內部信息和知識的傳遞, 實現企業內部的知識共享, 這是實施知識管理的一個基本條件和方法。盡管目前很多企業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客戶數據庫、產品數據庫和員工數據庫等,但是擁有企業自身知識庫的卻不多見。
知識可以理解為組織起來的信息,知識庫就是將信息網織成各種關系的模式。當數據串連起來形成信息,再依次經過組合和重組并變成有意義的知識簇時,知識庫的構建便開始了。
企業可以借鑒微軟知識庫建立的模式。首先知識庫的內容要廣泛,要盡可能包含企業有關的信息和知識,可把敏捷供應鏈的成員各自現有的知識識別、分類,進行加工和提煉,形成系統的、不斷發展的知識資產。該系統應確定供應鏈中常用的和專業方面的知識,并且介紹掌握這些知識的成員,以及專家的情況,用數據庫和網頁作為載體,該知識網絡應該為成員間的交流提供諸如電子件、聲音郵件、在線論壇、音頻會議與視頻會議等基本的交流工具,并且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流結果及時存入知識庫中。
其次,企業知識庫除了支持靜態查詢,還應支持動態的問題解決,可以提供一個搜索引擎,企業內部可以使用關鍵字、全文等多種技術搜索信息。這樣的知識庫更像一個傳真支持熱線,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
總之,企業知識庫的建立,不僅可以積累、保持信息,讓信息和知識有序化, 還有利于加快知識和信息的流動,使知識庫真正成為信息的源泉,實現組織內部的協作與溝通和對客戶知識的有效管理。
4.培養知識員工
企業信息競爭能力不僅是一個靜態的“實體”資源,也是一個動態的能力實現“過程”?;谥R管理的企業信息競爭力的形成應該是一個知識生產以及利用的過程,它不僅僅與技術相關,還需要與“知識員工、過程”有機集成,需要充分與知識員工相聯系。在這一過程中知識成為核心資源,員工是知識的載體,同時也是知識創新的主體。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知識員工與信息相互作用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動態聯系。知識員工的管理也正是知識管理中對人的管理的體現。
按照德魯克的觀點,知識員工是指掌握和運用符號和概念,通過一定的技能對知識和信息進行加工的人。知識是由人腦中的信息進行編碼而生成。在知識轉化為能力之前,必須先將其中包含的符號或數字翻譯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這就是對知識的解碼。知識員工就是從事這一復雜的創造性思維工作的人。因此, 企業之間的競爭、知識的創造、利用與增值、資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將依賴知識的載體――知識員工來實現。在知識轉換為競爭力的過程中,知識資源通過知識員工這一轉換平臺轉換為競爭力。
四、小結
信息競爭能力是處于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一種基本生存能力,而從知識管理的層面來提升企業的信息競爭能力更能對外及時準確地把握行情和技術發展動向,對內能靈活地對策協調自身力量,在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就會更加主動,利于不敗之地。因此,正確認識信息競爭和知識管理的關系,用知識管理思想提升企業信息競爭活動的層次和水平,將關系到企業能否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謝愛輝:試論我國企業信息競爭力[J].經濟師,2005(2)
[2]袁單強:基于企業信息化的知識管理[J].價值工程,2006(9)
[3]曹如中等.基于知識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究[J].情報雜志,2007(11)
[4]楊世清:企業信息化與知識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3)
關鍵詞:思維導圖 知識管理 地理教學
思維導圖已廣泛應用于企業文化管理,并顯示出顯著的優越效能,為企業文化建設、管理決策理清了思路,大大提了高企業的管理效率,為企業目標的實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個人地理知識管理,可以讓復雜的地理知識變得可視易懂,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脈絡,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個人知識管理
個人知識管理是指對已有顯性知識進行有效的萃取和加工,內化為自身的隱性知識,并進行共享與交流,促進知識的更新和再創造,形成新的知識,進而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和最佳決策能力,并應用于各個領域,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知識管理主要包括對知識的獲取、存儲和積累、加工和處理、展示與共享、應用和創新等方面的管理,形成內在聯系緊密、融會貫通的個人內化的知識信息系統。
二、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在組織和表征知識的過程中讓左右半腦協同運作,形成以樹枝形向處延伸的一種發散性思考的思維,是可視化地展示思維過程,以充分開發人的全腦,啟發和培養創造性思維,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知識管理,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積累、應用和創新的一種高效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三、地理教學中基于思維導圖的個人知識管理
1.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知識的獲取和積累。知識的獲取和積累是個人知識管理最基礎的環節,也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前提。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信息以爆炸式的速度發展,加之地理學科知識內容紛繁復雜,就需要一套系統的管理方法在地理教學中指導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高效地獲取和積累知識?;谒季S導圖的筆記方法,通過在圖中使用關鍵詞進行筆記,可以快速地記下重點內容,用直觀圖示模擬大腦思維進行過程,全景展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基于思維導圖的記筆記過程中學生同時進行著積極的思考,能夠加強對核心內容的理解,不僅易于清晰地理順學習內容進而進行知識萃取,同時筆記中又保留著學習中思維過程的痕跡,便于回顧和反思,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印象深刻。
2.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知識系統框架的建構。在知識的獲取和積累的基礎上,可利用思維導圖將獲取的錯綜復雜的地理信息在頭腦中進行系統化全景存儲,形成體現大腦思維過程的知識系統框架。經過思維導圖制作的知識結構再現了思維發散的清晰的邏輯過程,同時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又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中知識點間的聯系,使原先建立的知識體系框架不斷地得到補充和完善。這對過后快速高效地擷取信息、對信息進行邏輯地組織與展示、綜合地分析與共享等知識管理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3.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隱性知識的挖掘和顯性化。知識的管理包括對顯性知識的管理和對隱性知識的管理。所謂的隱性知識,又稱靈感知識,指的是隱含于頭腦中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具有高度個體化的非系統性知識。只有把這些隱性的知識外顯化,才能將其在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進行展示與交流、傳播和共享,最終達到知識的傳承和利用。利用思維導圖對隱性知識進行管理,用圖像、色彩、線條等記錄其產生的思維過程,并將其與相關知識鏈接在一起,使這些知識易于被挖掘出來,并通過思維過程的再現,在交流過程中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個人知識的管理,使錯綜復雜的地理信息清晰可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將隱性知識可視化和外顯化的效果。
4.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知識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運用習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促進知識的創新和再生產。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個人地理知識的管理,能通過知識系統的全景展示把握知識系統的整體,從而聚焦于主要的問題和問題的主要方面,為高效解決問題提供前提。
四、結束語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創新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知識管理在知識經濟風暴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應用思維導圖將知識管理應用于現代地理教學中,使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和創造性,為基礎教育的革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周松 從知識管理的角度探析思維導圖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9)。
[2]顏艷艷 冉純潔 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信息技術教學與研究,2009,(14)。
[3]魏方田 思維導圖在個人知識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技術導刊,2009,(06)。
【關鍵詞】Web2.0;個人知識管理
個人知識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幫助個人有效地管理各類信息,將個人獲取的各種零散、隨機的信息轉化為可系統利用的個人知識,并使個人隱性知識有效地轉化為顯性知識,構建起個人知識庫,以利于現在和將來個人知識的存儲、使用和交流,即它是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利用、共享和評價的過程,其目的是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利用信息進行更好的決策,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發展個人潛力。簡單來講,個人知識管理是以人為中心,以信息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目標,將知識看做一種可開發資源的管理思想。
1.基于Web2.0的個知識管理的意義
1.1 Web2.0為個人知識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技術與平臺
通過網摘的在線文件管理、內容聚合的信息推送服務等為個人信息獲取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博客個人工作空間和維基的協同工作空間和共享信息;通過互動標簽的添加和威客的在線問答形式實現信息交流,這些都擴大了個人知識管理的范圍,提高了個人知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1.2 有針對性地獲取自己所需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Web2.0環境下,各種微內容不斷涌現,如果不能高效地獲取信息,個人知識管理就無從談起。Web2.0提供了這樣的技術和工具,如網摘、RSS等,使用戶不必去大量瀏覽各種門戶網站和專業網絡,就能及時獲取各種所需的最新信息。
1.3 展示個人學研成果,通過大眾和同行評議,進行知識創新
通過個人博客,隨時記錄和表達個人學習生活的點滴感想,使平時閃現的思想和智慧火花得以保存,并從評論中不斷修正自己的知識;而通過OA期刊,獲得同行專家的評議,收獲權威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豐富個人知識,并進行知識創新。Web2.0環境還有利于建立自組織學習研究共同體,增強交流溝通。Web2.0所具有的社會網絡特點使得用戶很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者,如通過協同編寫維基內容,給網頁添加相同標簽,都會形成不同的自組織學習研究共同體,使用戶的交流更便于實現。
2.Web2.0對個人知識管理的影響
Web2.0為個人知識管理提供了統一的管理平臺,個人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交流經驗、發表觀點,有利于知識的共享與傳遞,以及新知識的創新。Web2.0平臺讓個人與社會聯系起來,通過這個集中統一的管理平臺,個人可以順暢地獲取外界信息,并將其有效地內化為自身知識,最終創造出新的知識并出去,為社會知識的創造貢獻力量。
Web2.0環境下,個人獲取信息不再需要一個個網站、一張張網頁去搜集;Web2.0提供一系列組織、加工網絡信息資源的軟件,這些軟件的存在使得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變得有序、可控,個人可以高效、快捷、精確地獲取所需信息,大大節省了個人的時間。
Web2.0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交流平臺,通過知識的交流與共享,個人可以獲取到他人的隱性知識并內化為自身隱性知識,最終個人將自己的感想或所得通過共享平臺,實現了他人隱性知識到個人顯性知識的轉化。個人將自己的經驗等隱性知識記錄在博客上,也是隱性知識的顯性化方式。通過閱讀他人博客,去偽存真,學習消化,最終內化為自身的隱性知識,從而又達到了顯性知識隱性化。
綜上所述,Web2.0為傳統的個人知識管理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和應用上的更新,還包括管理歷練、知識轉化、思想等深層次的變革。個人用戶利用各種Web2.0能方便快捷地完成以前難以實現的知識再造過程,Web2.0在個人知識管理上的優越性由此可見。
3.基于Web2.0的個人知識管理實施策略
如何將Web2.0與個人知識管理相融合,使Web2.0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讓個人知識管理更好地以Web2.0為平臺發揮其最大效益,是Web2.0環境下個個知識管理所關注的焦點。
個人知識需求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基礎。確定需求,同時也是在確定個人實施知識管理的目標。特別是在Web2.0時代,各種知識與信息充斥著整個互聯網,加上個人網絡行為的自由與開放性,如何有效確定自身的知識資源需求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需求分析時,要依據個人知識結構的特點,界定知識的專業分類和該類知識資源的知識要素的分類,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則進行操作,同時綜合各方面情況及時調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需求體系。
在全面分析個人對知識資源的需求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實施個人知識管理的軟件,如MsOutlook、Blog、OneNote2003等。知識管理軟件能幫助人們存儲、組織、標記、注解及共享知識資源。雖然Web2.0提供了豐富的個人知識管理平臺;但對個人而言,要針對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工具,只要簡單易用,適合自己就行,而不應為追求“時髦”、為“用”而用。
通過建立個人知識體系,將所擁有的知識資源分類納入到個人知識管理體系中,以便在實際工作和學習中使用。這就要求人們在知識管理過程中應逐步建立適合自己的一套個人知識管理準則,內容應該包括知識命名及編碼準則,需提醒的是,在給知識類別或知識命名時應遵循簡單明了、見名知義的原則。然后,將按照知識命名及編碼的準則命名及編碼的各類知識,分類保存在相應的文件夾中。
個人知識每天都在更新,在建立個人知識體系之后,還要長期有序地按照既定的準則和實際的工作及學習需要不斷維護并完善個人的知識體系。具體包括:添加新的知識資源(包括知識類別);更新、修改或刪除部分知識資源;調整共享的設置;與他人進行互動的知識資源交流;不斷完善個人知識管理的各項準則,以此來逐步完善個人的知識結構,提高個人知識管理水平。
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自我實現中獲得良好的績效,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質,促進知識的創新。這就要求在個人知識管理上,不能只關注知識積累,而要注重知識能量的釋放。知識只有在應用中才能產生價值,知識學習和積累的出發點就是對知識的使用,并在利用、交流中創造新的知識。積極地將所學知識及時、有效、充分地運用到學習、工作、生活當中,使所學知識轉化為個人發展的重要能力,并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文暉.Web2.0環境下的個人知識管理研究[J].現代情報,2008(8):213-215.
[2]王偉軍.Web2.0信息資源管理[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張妍妍.Web2.0虛擬學習社區中的個人知識管理應用[J].圖書館學刊,2009(12):47-49.
[4]張元晶.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RSS信息服務[J].現代情報,2010(1):102-104.
[5]易明.基于Web挖掘的個性化信息推薦[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高校圖書館是一個知識型組織,是各個高校文獻、信息知識的中心,其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各種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加工,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識服務,為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提供豐富的知識保障。隨著信息化和知識網絡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納入了知識管理,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并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努力開發高校圖書館知識網絡管理系統。文章通過對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含義、原則、內容的闡述,分析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對知識管理的意義,并為如何有效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對知識管理的應用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發揮高校圖書館的作用。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意義;應用探討隨著知識經濟、科學技術以及網絡通訊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人類知識經濟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文化限制,并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很多社會組織機構利用知識這一生產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知識管理由此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各個高校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地,也逐漸引入了知識管理模式,圖書館作為高校知識傳播的基礎設施,擁有大量的知識文化信息。因此,高校圖書館管理中要加強對知識管理的應用,從而更好地發揮圖書館自身教育和科研的優勢。文章基于此對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知識管理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概述
(一)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概念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是知識管理在圖書館領域的發展,主要是以讀者的需要和知識要求為中心,以知識信息為對象,利用各種知識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優化處理,從而實現合理化、有序化、系統化,并對知識的產生、獲得、處理、存儲以及應用進行管理,增強圖書館的知識創新和增值管理,提升高校圖書館的市場競爭力,為社會發展提供有用的知識信息支持。
(二)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系構建的原則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一種對知識進行軟建設的過程,一方面是在管理信息基礎上建立的對知識獲取、存儲、共享和應用的系統;另一方面是一個通過文件管理、搜索引擎、知識庫、專家咨詢系統等技術工具,實現高校顯性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的系統。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體系構建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整體化原則。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是一個集合系統,具有系統化的發展要求。因此,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系的構建要對圖書館各要素進行權衡、調整和分配,從而實現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整體優勢。第二,連鎖互動高效原則。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只是對文獻信息的管理,隨著知識管理的提出,圖書館所要管理的信息增多,因此,需要構件一個高效、方便的信息網絡平臺,加強各個信息之間的聯系,從而優化對圖書館知識管理,推動圖書館知識的創新化和社會化發展。
(三)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內容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對顯性知識、隱性知識以及人力資料的管理。其中,對顯性知識的管理就是對顯性知識進行選擇、整理、組織、加工和使用,從而建立一種較為完整的知識庫,方便讀者使用。圖書館的顯性知識資源主要包含圖書館文獻資源以及一切網絡資源。隱性知識的管理是指對人腦中的各種經驗、技能的管理。目前,圖書館隱性知識的管理沒有明確的定義,被人們概括為對隱性知識的發掘,并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從而方便人們的使用和管理,隱性知識大多體現在人們日常工作的決策和行動,通過對人腦中隱性知識的應用能夠促進知識的創新。人力資源知識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強人力資源的系統管理。通過對人一系列組織行為的管理,不斷調動圖書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其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又被細分出知識的應用管理、知識的創新管理、知識的傳播管理、知識的服務化辦理和知識的產權管理。
二、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現狀及意義
圖書館的基本職能是對信息和知識的收集、整理以及應用。但隨著網絡的發展,信息的獲取實現了便利化,高校師生不需要到圖書館就能對信息進行查詢、檢索,并通過下載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網絡信息的普及使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失去了自身發展的優勢。因此,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管理優勢,改變傳統、單一的管理方式,并要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文獻信息進行知識處理,實現師生在最短時間內對圖書館知識的獲取。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應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管理滿足了圖書館應用的需求首先,在知識社會的網絡化發展外部環境背景的影響下,圖書館信息用戶的服務需求從原有的文獻資源需求轉變為一種知識單元的服務性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的外部環境需求,需要在其原有的管理基礎上引入知識管理。其次,隨著知識時代的發展,圖書館應用系統的內部需求發生了變化。圖書館不僅是一種信息產品的加工和中轉站,而且也變成了知識流的匯聚、整合基地,它向人們提供的服務內容和方式變得復雜化、多樣化。傳統的圖書館管理不能對新增的信息資源和服務功能進行處理,因此,需要引入知識管理。
(二)知識管理在圖書館應用中可行圖書館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其發展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用戶對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導致有關人員需要對圖書館的知識組織進行進一步新的研究,圖書館有關人員對其知識結構、知識發展、知識挖掘以及知識管理等方面近幾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見,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的運用具有廣闊的空間和前景。
三、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對知識管理的應用
(一)積極創建利于知識管理的組織文化組織文化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必要條件,同時,文化也是知識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難培養的因素。因此,圖書館知識管理要積極創建一種利于知識管理的組織管理,比如職業道德管理、組織榮譽感管理、團隊精神管理等。比如可以創建一個能夠促進學習和交流的應用平臺,營造一種知識資源共享的文化氛圍,從而促進知識工作者對組織的知識積累、創新和服務做出貢獻。
(二)加強對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圖書館的知識管理需要一定的人力儲備,因此,加強對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關鍵。首先,圖書館要以人為本,尊重和關懷人才,打破傳統的人才管理機制,制定一種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計劃、目標,從而提升圖書館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其次,圖書館要建立人才競爭機制。通過外出和在職培訓的形式為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儲備大量人才,同時要定期對人才進行考核,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最后,要調動人力資源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實現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增值服務信息增值服務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礎上,根據用戶的問題,結合圖書館知識管理員自身的能力,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不斷提高知識信息的利用價值,這也是圖書館管理的終極目標。首先,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有用的網絡資源,積極實現虛擬館藏的建設,通過開展數字咨詢服務、虛擬參考服務和網上咨詢服務來提升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技術服務水平。其次,圖書館管理員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對知識的研究、管理和創新能力,將知識管理的理念真正運用到為用戶的服務中,充分發揮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實現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增值目的,不斷為圖書館用戶提供各種高質量的服務。
(四)實現信息技術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進入了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時代,信息資源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在圖書館的知識管理中實現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變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提供了快捷的信息處理設備和便利的處理手段,圖書館的知識管理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一個安全、高效的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能夠實現對知識管理中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轉化、組合,從而方便用戶的應用,提升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知識共享。
四、總結
綜上所述,知識管理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具有必要的意義和實際功效,逐漸被高校管理者融入到圖書館的管理理念中,具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但是,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還處于理論和實踐的起步階段,面對知識經濟的不斷沖擊,其發展需要不斷摸索和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趙麗.物流管理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04):59-61.
[2]李秀娟,李靜.知識管理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8):120-121.
[3]周勇.基于知識活動視角的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實施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0):239.
此外同一樣工作,有多個團隊或多個職員負責,每個團隊和個人都去摸索、積累,同樣也是浪費,而且由于個人能力不同,因此無法把最好的方法讓每一個人掌握。如果把這些團隊、個人的經驗進行挖掘、提煉,形成知識,被組織共享,這樣開展同類工作就不需要重新開始,新員工也可以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從而就會組織提高效率。
從更高的層次來講就是要打造提供知識型產品或服務能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每一個企業都在有意無意做這項工作,只是沒有成體系地進行管理,而使這個過程無法長期、有效的發揮它的作用。
和其他管理相同,知識管理也是有成本的,組織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不是趕時髦,為知識管理而知識管理,而是提高組織的業績,對于企業來說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5月18日
一、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一詞由彼得·德魯克1988年提出。作為新生事物,知識管理雖已被學術界接受,但尚未形成一個人們普遍認可的定義。各國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定義,從眾多定義中,我們可以形成一定的共識,即: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最主要的財富來源,而知識工作者就顯得尤為重要,組織和個人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對知識進行管理。知識管理就是為企業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提供新的途徑,利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是指應用知識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圖書館各種資源,充分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信息與知識的需求,并提升現代圖書館的各項職能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的過程。但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狹義的“知識管理”主要是指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傳播與應用。廣義的“知識管理”不僅包括對知識進行管理,而且還包括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料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涉及知識組織、知識創新、知識服務、知識傳播、知識人員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管理。
二、高校圖書館實施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對圖書館服務的必然要求。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成為創造財富的主要資本與動力,知識轉移的暢通與否和質量高低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整個社會對知識的關注、對知識的需求明顯增加。因此,擔當信息知識整序、提供信息知識服務的圖書館應該適應時代要求,跳出以往單一的文獻服務管理觀念,積極吸收現代“知識管理”思想,進行知識創新和知識轉移方式的嘗試,及時更新傳統的管理觀念,積極吸收知識管理的先進思想,營造良好的組織文化環境,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滿足全社會對知識資本的旺盛需求。
(二)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當今社會是網絡社會,網絡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圖書館傳統的信息管理側重于信息的收集、分類、檢索、存貯和傳輸等,常規的書籍文獻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圖書館不能因此回避時代對其提出的要求,必須尋求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圖書館必須引進先進的知識管理機制,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觀念,對所收集的館藏信息進行組織、加工和整合,形成高精度的滿足多樣化用戶需求的知識,增強知識的專業化程度,簡化服務流程,使得所提供的知識能夠及時地到達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三)用戶對信息的需求。隨著知識經濟的起步,人們對知識的重視和渴望的程度,都不同于以往。高等學校是一個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機構,高校圖書館主要的用戶大多數是知識型人才,對于這種特定的用戶,圖書館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對高校圖書館的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保障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高校圖書館要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館員的職業素養,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知識服務,能夠準確的捕捉用戶的需求信息,能夠有效地和用戶溝通,并將用戶的信息能夠及時的反饋,所以高校圖書館構建知識管理平臺尤為必要。
三、高校圖書館實現知識管理的方式
高校圖書館實施知識管理,必須注重方式與方法。承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要注重人的能動性,使“人”與“技術”有機結合,合二為一,最終達到成功實施知識管理的目的。
(一)引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帶來了空前的信息爆炸,同時也給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迎接這個新的挑戰,為用戶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信息獲取服務。首先,在硬件上要加快更新設備,利用導航庫技術為教學提供專題服務,豐富教學內容,為教學質量的提高開辟廣闊的第二課堂;用信息推送技術為高校的科研提供定題服務,圖書館員要主動與科研人員合作,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主動提供專題化知識服務;運用智能技術為學科帶頭人提供特別服務。配備符合現代圖書館要求的高速度的信息處理設備、大容量和高密度的存貯設備,為圖書館知識管理提供硬件基礎。
(二)建立適合高校圖書館服務的知識庫。知識管理是建立在廣大的知識庫之上的,沒有專業的知識庫就無從談起管理。全球學術機構知識庫1,366個,美國339個,我國僅23個。根據國外機構知識庫的成功經驗,我國大學圖書館特別是研究型大學圖書館應率先實施,結合大學教學改革與教學部門合作建設教學機構知識庫,結合大學科研項目與科研部門合作建設科研機構知識庫。在籌建這些知識庫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高質量的知識庫是高效服務的有力保障,因此建庫、入庫一定要遵循即“嚴”又“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的入庫機制,指引各個知識庫的創建,使各個知識庫在創建之初就做到既是獨立的又有相互的關聯,相互診釋,相互應知,通過不同的服務途徑,不同的檢索方式。為用戶提供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三)建立一支強大的知識型團隊。現代圖書館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有效支撐,但是知識管理的成敗更多的是依賴人文管理。再先進的設備,再先進的機器,如果離開人的參與活動,信息的交流,那也只是擺設。所以,知識型團隊組織是開拓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先鋒隊,是開展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力軍,組織團隊的建設要打破傳統的組織結構,需要柔性、靈活,以知識的創建、傳播與應用為基礎,分工協作、資源共享。圖書館各職能部門依托部門優勢做好資源建設、信息服務、技術支持與開發,并加強圖書館館員培訓,讓每一位館員努力掌握以網絡為依托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檢索和共享技術等,為圖書館開展知識管理提供軟件的支持。完善圖書館的各項服務;知識組織各部門、各團隊、各成員既分散又統一,實現了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推動了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要建立濃厚的知識文化氛圍,培養奉獻精神、團隊精神、創新精神等,營造一種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服務知識管理,為建立新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完善的知識管理體制。構建知識管理體制,既要建立知識管理組織體系,又要建立知識管理制度。組織與制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知識管理組織體系要有知識管理負責人,設立知識管理職位,經營知識管理項目。在圖書館建立知識管理員崗位,有利于策劃與實施圖書館知識管理項目,逐步推進圖書館全面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制度則是組織體系存在的一種保障,高校圖書館要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使勇于奉獻的組織成員獲得物質獎勵的同時獲得必要的精神獎勵,激勵員工內在的榮譽感、成就感。經過各部門研究制定出適合圖書館知識管理評價的評估系統,圖書館知識管理評價、評估的可執行的具體實施方案等。制度的建立不以管理者的更迭而使組織體系失去目標,使知識得以積累、得以更新、得以持續傳播;為組織的發展保駕護航。
主要參考文獻:
[1]郭琦華.淺析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