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16: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全日制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會保險滯后與就業者權益的保護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滯后,影響了非典型就業的發展,特別是在老年就業、非全日制就業、兼職就業和家政就業方面,由于制度發展不均衡,這些非典型就業行業的發展和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也存在不均衡的問題。
1.老年就業者目前,我國有許多超過退休年齡但仍受雇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員。①按照是否已經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可以將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分兩類:享有社會保險待遇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和不享有社會保險待遇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由于兩類勞動性質受社會保險和勞動關系緊密聯系原則的影響,其性質認定仍存在一定的誤區。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边@一規定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不應“按勞務關系處理”。從本質來看,用人單位和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之間存在著從屬性的關系,實際上其與適齡勞動者沒有本質的區別。第二,用人單位招用未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應該按勞動關系處理,還是按照勞務關系處理?最高院對此未置可否,實際上是放手來讓各級法律或者勞動仲裁發揮能動性。這樣實際上會破壞司法的統一性,消減司法的嚴肅性,加劇社會矛盾。第三,將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的雇傭關系僅因其超過退休年齡就定性為勞務關系,會帶來多方面的負面作用:(1)用人單位會傾向于雇用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因為這樣可以節省社會保險費的支出,造成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擠占適齡勞動者勞動崗位的現象。(2)如果按照最高院的解釋,已經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超過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受到傷害不構成工傷,這就加大了勞動者的勞動風險,如果用人單位對于傷害的結果沒有責任,則可能無法獲得補償。
2.非全日制就業者我國將非全日制定義為每天工作一般在4小時之內,每周在24小時之內的為非全日制。國際社會的一般標準是,每周工作35小時之內的為非全日制,而日本的標準為工作時間低于全日制的就是非全日制?!?〕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非全日制的用工形式適應了用人單位靈活用工和勞動者自主擇業的需要,能夠促進就業,這一點也為我國立法者所認同,《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也提出非全日制用工已成為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目前《勞動合同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對于非全日制用人的規定,主要有這樣幾個問題。第一,規制的不適當會對下層勞動者構成壓制。雖然有研究者提出,非全日制用工有四個方面的優點:增加勞動者收入,降低用人單位用工成本;隨時終止用工,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有助于充分利用稀缺人才的特殊才能,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助于使勞動者得到多方面的鍛煉,成為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但只有高端的勞動者才能獲得這些益處。此外,我國現有的非全日制用工的規定容易造成變相“鼓勵”用人單位采用這種“成本低、責任少”的用工形式,進而危及到原本應當實行全日制用工的崗位?!?〕第二,目前對非全日制勞動者社會保險制度的設計不合理。對用人單位來說,選擇與勞動者簽訂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節約了社會保險成本。而目前來說,規定要求勞動者自己購買社會保險,大多數非全日制工人從事的是低收入崗位,如果勞動者因收入較低無法購買社會保險,其社會保險問題仍然是將來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有研究者提出,在社會保險待遇方面應當平等對待從事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只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切實為非全日制勞動者參保繳費提供便利條件,采取靈活的繳費辦法,保證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接續和轉移手續即可?!?0〕第三,隨時解除勞動關系權的規定沒有合理基礎。對于勞動者而言,擁有一份工作不僅首先意味著經濟來源有保障,往往還與其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緊密相關。雖然法律允許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其中的任何一個勞動關系都可能對勞動者意義重大,而且勞動者完全可以選擇只和一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1〕隨時解除勞動關系也不利于其及時招募替代勞動者,不利于用人單位經營的順利持續。
3.兼職就業者我國目前的法律對于兼職限制較少,現有的限制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司法上對特定身份的勞動者兼職的限制;二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對特定的勞動者通過協議進行兼職限制。此外法律沒有限制。但如果允許一個人工作時間超出法定勞動時間,一方面,會損害該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盡管該勞動者為了獲得收入自愿超時勞動),另一方面,這樣會導致占據崗位過多,擠占社會就業總量。法國規定,一個勞動者只能從事一個全日制工作,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每周總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4小時。我國也需要設置類似的規定限制,保護勞動者和促進就業。不同的兼職類型與其所涉社會保險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是與兩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這里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勞動者在原單位從事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勞動或者在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其又在本地從事第二職業。這時勞動者擁有兩個勞動關系,但因社會保險是屬地管理,所以僅能繳納一個社會保險。二是勞動者在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情形下,其在統籌地區外就業。這種情形下勞動者可以再獲得一份社會保險,但由于勞動者難以將兩個社會保險合并,所以很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約定不要保險而獲得工資上的優待。第二是既在事業單位工作又在企業就業的勞動者。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的勞動者在事業單位有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的保障,但是由于事業單位職員社會保險與企業之間的社會保險并沒有關聯,很多地方不向兼職的人員辦理企業社會保險,即使給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勞動者也難以將兩個保險待遇合并。第三是在校生的兼職就業。其中從事兼職就業的主要是大學生和碩士研究生。對于大學生勤工助學,我國有關部門認為“倡導和組織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參加勤工助學活動獲取合法報酬,是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①。但是對大學生從事勤工助學崗位工作和為社會贏利機構工作應加以區別。如果在校生為社會贏利單位工作構成全日制標準,應當認定其為全日制勞動者,構成非全日制標準的,應認定為非全日制勞動者。
4.家政勞動者根據市場中的分類,家政工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家庭保姆(分為住家型和非住家型);二是月嫂;三是鐘點工。這三種類型的家政工按照其和雇主之間的法律關系來分,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家政工和雇主之間直接形成傳統的民事法律關系;二是家政工與家政公司之間形成勞動關系,由家政公司指派到雇主家庭工作。這種法律關系的形式稱之為勞務派遣形式的家政工,但從實質上考察,他們和《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家政工還是有區別的。②目前我國仍采取傳統的思路,沒有將家政勞動看做一種新的行業。地方立法大多在家政行業實行員工制,但從調查情況來看,員工制的家政工還很少。
平衡保護與非典型就業的保障
在國外,非典型就業的根本原因在于產業結構的變化和服務業需求的不斷增加。其原因在于:(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對服務產品的需求,在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為實現自身價值或自我發展的服務需求將不斷產生,例如旅游、高等教育、休閑、健身等。隨著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用于此類消費需求的收入比重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2)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集中地,城市人口居住相對集中,從而為服務行業的產業化經營奠定了基礎,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除了收入水平較高、具備消費水平較高的服務產品的需求能力外,城市居民也改變了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其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都必須通過市場或交換來得到滿足。〔12〕因此,我國從現實背景來看,正面臨著第三產業發展的時期,也同時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需要將兩者結合才能釋放就業壓力。在第三產業中,服務業是非典型就業的主要領域。要發展非典型就業,就要優化非典型就業的法制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非典型就業的發展。在德國的非典型就業保護中,其規定了平等保護的原則?!?3〕但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非典型就業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就業平衡保護問題。就業自由和就業促進要建立在立法平衡保護的基礎上,只有各類勞動力直接的、法定的使用成本是均衡的,勞動力才能均衡地、自由地流動,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就業增加,否則,便不能達成促進就業的目標。這里所說的平衡,一是指成本的平衡,即,對用人單位來說,無論其雇用的是哪一類非典型用工,無論是雇用的典型用工還是非典型用工,其成本的構成應是一樣的。這樣,用人單位便不會盡量用一種低成本形式的用工去否定高成本形式的用工,人為地造成用工的不平衡;二是指社會保障的平衡,即,對勞動者來說,無論是從事非典型雇用還是從事典型雇用,均能獲得同樣的保障,這樣,勞動者才能在各種不同的用工形式中自由地流動。這種流動是基于自由意志的流動,而不是被動地在被擠壓狀態下的流動。就目前的典型就業和非典型就業的關系來看,以上兩個方面的不平衡的同時存在,造成了以下的問題。
第一,由于非典型就業在社會保險方面的缺陷,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的簽屬上,多傾向于把典型就業非典型化,這就人為地擠壓了典型的正規就業。由于非全日制勞動者的社會保險需要自理,且解雇方便,無需理由,無需提前通知,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在勞動合同簽屬后,用人單位把處于模糊地帶、性質不明、以前作為全日制就業對待的就業,以非全日制就業加以明確。這使非全日制就業增加,全日制就業減少,在就業總量并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勞動者所獲得的社會保障則變少。這主要表現在一些特別的崗位,如清潔工、送報員、送奶工等崗位。
第二,勞動派遣中的缺陷,使非典型用工代替全日制用工。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勞務派遣。由于派遣可以異地進行,而各地的社會保險繳費最低基數不一,發達地區高,不發達地區低。這樣,一些勞務派遣機構在不發達地區注冊勞務派遣機構,再和發達地區的用工企業聯系,使其將原本直接雇用的勞動者轉化為派遣工,從而達到替用人單位節約成本、勞務派遣賺取費的目的,但這樣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此種現象產生于制度設計的缺陷,亟待有關部門加以規范。
第三,由于制度設計未考慮均衡的因素,導致以所謂的“勞務關系用工”代替勞動關系用工的現象出現。這表現為,一些用人單位愿意使用退休職工、在校大學生、在校高職生等代替正規的、需要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因用人單位使用這些用工,不僅可以不繳納社會保險費,而且不用適用勞動法。然而,從勞動者保護的角度來看,這使得不屬于待業的人員占用了待業者的勞動崗位,而且還可能導致工傷等社會保險問題難以適用勞動法來解決。以再就業的退休人員為例,從其本質屬性來看,除了具備退休人員身份外,在勞動過程中,其勞動和其他同事的勞動沒有任何區別。但如果其工傷要按民事法律的過錯責任來解決,則有悖公平公正。
第四,社會保險制度的滯后對新型的社會化崗位的發展已構成障礙。以家政工為例,在社會勞動模式的變遷下,家庭用工已經從傳統的保姆和傭人,變成了新的社會背景下的產業工人,是家政行業的勞動者。而從目前的制度設計上看,自雇型和中介型的家政工目前均無法納入我國現存的社會保險制度,員工制的家政工不到家政工總數的5%。這種現象一方面抬高了家政工的價格,阻礙了更多的家庭使用家政工,另一方面也阻礙了這一行業就業的快速發展。對于非全日制用工,一是在社會保險方面完全可以按照“百分比參照全日制的數額”來繳納。在社會保險上為非全日制勞動者建立賬戶,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按照比例繳納。如果勞動者在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不同的用人單位可以將社會保險費繳納到勞動者賬戶上,在勞動者的賬戶中表明哪一用人單位繳納即可。此外,相關的配套制度也需要完善,一是用人單位要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①,二是在解雇保護上加大平衡保護制度的設計。
對于退休工和在校生等應依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如果頂編頂崗地從事有收入的勞動,則本質上屬于勞動關系。在立法上應以平衡保護理論為指導雇用此類人員,雖然受雇人士身份特殊,但用人單位不能因此特殊對待。從平衡保護的成本來看,在雇用退休工(包括享受退休待遇的和不享受退休待遇的退休工)和在校大學生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承擔社會保險費。和事業保險制度的要求相同,農民工不繳納失業保險金,但用人單位不能因雇用的是農民工而不繳納失業保險費,仍應按照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以免用人單位為節省成本而擠壓對于城市工的雇用。在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礎上,給予退休工和在校生以適當的保障,具體而言,如果退休勞動者和在校生在工作過程中受傷,應給予他們以工傷保險待遇。理由有二:(1)他們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勞動關系,具有勞動關系所具有的本質屬性———從屬性;(2)用人單位已經就他們的雇用繳納了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因此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對于未享受退休待遇的老年勞動者,在其結束在用人單位的受雇時,用人單位應將因其雇用而繳納的養老保險金中形成的勞動者個人保障金一次性地返還給勞動者,以補貼其生活。
我們致力于與各行業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在企業的指導下不斷更新我校的教育和培訓內容,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各種崗位要求。我們努力提供有價值的知識和有效的實踐經歷相結合的機會,這是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企業所最需要的。
學校校訓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CIT)作為一所全省乃至全國范圍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等學校,專門從事先進技術的教育及培訓,注意增強本省的經濟實力、提高企業業務水平并為促進公民就業和再就業貢獻力量。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CIT)將:
* 通過提供全日制與業余學習課程來為社會儲備具有活力的、高技能的勞動力。即:技術與高等職業技術課程證書、畢業證書和??啤⒈究茖W位的學習;行業委托培訓與提高課程。
* 通過與行業合作并得到資助,努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研究,推進商業化的技術轉讓。
學校簡介
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CIT)位于溫哥華市,是一所綜合性公立學院。學院現有學生5萬人,教師2000多名。學校遵循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原則,向國內外學生提供大專文憑課程和專業培訓課程。學生畢業后可以就職于跨國公司或私人企業。學院幫助學生在職業技能上與國際技術發展保持同步。
學院倡導終身教育,人們在這里可以活到老,學到老,有250多種全日制、非全日制、函授和遠程教育等專業課程,頒授不同層次的會員證書、職業證書、專業文憑、大專文憑和學士學位證書等。學院與加拿大和美國大學就許多課程有轉學分協議,并與兩國的相關行業協會有協作關系。
學院的實驗室以及課程設置在工業領域里可謂先進和前衛,學生使用學校先進的電子技術和通訊設備進行電話討論、對話式錄像培訓和在線因特網課程等。
學院為公司和企業制定培訓標準,學員根據公司的要求發揮個人最大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益和生產利潤。學院的技術圖書館、書店、托兒所、停車場、加油站、咖啡館等公共設施,為學生提供生活的便利,主院及分院均有設備先進的體育館、大操場、網球場、健身房等,學生業余時間可放松心情鍛煉體魄。
國際生服務中心:提供接機服務,住宿服務,學院數量有限的單人宿舍備有學生生活必須的物品。
校園活動:學院的學生聯合會組織各業余愛好俱樂部開展課外活動,如主持人活動等。學院國際生服務中心還舉行各種文化和社交活動,組織學生購物,了解加拿大文化和民俗。
學年安排:大專課程開學為每年1月和9月,大多數課程全年接受學生入學申請。
學科/專業
學院下屬有8個分校。
工商管理學院――高級商科研究(由OPEN UNIVERSITY提供的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無線電廣播、廣播新聞、電視、電子商務、工商管理、財務、人力資源、通訊、國際貿易與運輸、市場營銷
計算機信息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統、軟件系統、因特網與多媒體、網絡技術、電腦制圖、電子商務(計算機為重點)
建筑工程與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土木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室內裝潢、建筑管理、建筑工藝
電氣電子技術學院――電訊、纖維光學、網絡、自動化與儀表、計算機工程技術
健康衛生學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特殊護理、醫學成像、電子神經生理學、環境衛生健康、醫學實驗科學技術、醫學放射、核醫療技術、護理技術學士、職業健康與安全、彌補矯正技術、放射治療技術
制造與機械技術工藝學院――CAD編程、工業維修、技術工程、塑料模具設計、木制品制造、工業自動化、機械與制造工程、工廠運作加工
能源與天然資源學院――生物工程、化學科學技術、食品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與地質力學、食品技術、公園技術、林業學、礦業與石油工業、再生能源
運輸學院――自動服務技術、航空、機動車、重型機械、海運、國際貿易
過渡課程――學生必須申報一門專業后接受英語分班考試,取得成績1-3級者參加英語課程,4級者參加英語課程并選修2門專業課程,5級者參加英語課程并選修4門專業課程,5級成績在75分以上者有資格申請大專和大學本科學分課程。
入學要求
完整地填寫入學申請表
TOEFL 550或WTE 4.5或學院英語5級(大專課程)
留學費用
報名費:200美元
學 費:4300美元/學期
備 注:有退款和撤消政策
如何申請
新西蘭是一個發達的國家,醫學也是一個很發達的行業,因為新西蘭人口僅300多萬,國土面積卻相當于英國和日本,致使在護理專業方面的人才緊缺,護士在新西蘭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且薪水也很高,每年在4萬至4.5萬新幣之間。
在新西蘭,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往往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很多該專業的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用人單位雇傭。在其他專業受經濟形勢的影響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護理專業的就業形勢則一直較為平穩,處于供方市場。
新西蘭共有8所公立大學:奧克蘭大學、奧塔哥大學、梅西大學、坎特伯雷大學、維多利亞大學、林肯大學、奧克蘭理工大學、懷卡托大學。他們當中,奧克蘭大學最著名,在過去的10年,奧克蘭大學始終排名在世界的前30位。另外,最大的梅西大學,最古老的奧塔哥大學以及素有“南部哈佛”之稱的懷卡托大學等,都是世界公認的著名大學。畢業于這些大學的學生根本不用擔心其證書的含金量。
新西蘭還有25所理工學院,提供學科廣泛的專科及本科教育,其范圍包括學校訓練證書到??谱C書與學位課程,而且提供大學類似的課程及學位(包括學士,碩士學位),每所學校都有附設的語言專業供留學生學習英語。這些理工學院由政府管理,其文憑與學位都由新西蘭資歷鑒定局所認可。理工學院的課程都是為工商業界提供其急需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所以其畢業生很受社會歡迎。
在這些大學和學院中有很多都設有護理學、保健學方面的專業,而以這類專業為強項的則要數奧塔哥大學和懷卡托理工學院了。
設有護理專業的新西蘭高校的情況為:
1、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奧克蘭大學始建于1883年,是新西蘭擁有專業最多的專業設置最全大學。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奧克蘭大學還是全球性的從事研究工作的大學組織Universitas 21的成員,同時也是太平洋周邊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的會員,該協會由亞太地區主要的國家級大學組成。學校在校生人數為27,000人,本科生20,000人,研究生7,000人,其中有960名留學生,來自世界63個國家。此外還有1,200名教職工。
學校設有護理學士、應用健康科學學士課程,護理學士的學制4年,應用健康科學學士的學制3年,學費均為15,500美元/年;完成護理碩士的課程需2年,學費為25,500美元/年。
2、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 )
梅西大學始建于1927年,是新西蘭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在校的33,000學生中,有900名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70年來,這所國立大學一直得到世界的認可,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梅西大學的護理專業設學士與碩士學位,學制、學費與奧克蘭大學相同。
3、聯合理工學院(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聯合理工學院是新西蘭第二大高等理工學院,擁有17,000名學生,來自40多個不同國家。學校的教學方法是將大學學術上的標準和理論與高等理工學院的技術與職業優勢結合。
相關課程設置為:健康學學士和護理學學士課程,學制均為3年,學費15,300新元/年,每年2月入學,入學要求為IELTS 6.5,TOEFL 575。
4、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及奧塔哥理工學院(Otago Polytechnic)
奧塔哥大學位于丹尼丁市,建于1860年,是新西蘭最早成立的大學。目前在校生達13000名。大學擁有一所醫學院,是新西蘭僅有的兩所醫學院之一,還有一所全國唯一的牙醫和藥理學院。奧塔哥理工學院與奧塔哥大學共同講授的科目有保健學、護理學、助產學、職業病治療學、理療學等,均授予學士學位。
5、懷卡托理工學院(Waika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懷卡托理工學院建于1968年, 是新西蘭第五大理工學院,作為懷卡托地區教育聯盟協會的會員,可跟其他院校資源共享。它位于新西蘭北半島的中心地帶――漢密爾頓城。作為新西蘭最大的理工學院之一,它擁有超過14,000名全日制和半日制學生。
在該校開設的150個學士課程中,助產術學科和護理學被列在其中。該校與新西蘭國際交流中心合作,聯合推出中國護士留學、就業、移民綜合項目,為已有中國三年護理大專學歷并持有中國護士注冊證書者,經過在懷卡托理工學院完成一年的護理專業學習后,可獲得該校學士學位和新西蘭護理委員會頒發的注冊證書。
6、中央理工學院(Cent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央理工學院(CIT)是新西蘭第一所國家級的理工院校。建校以來一直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與培訓而久負盛名。學校向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證書、??茖W習、畢業文憑及學位課程,包括商業學、工藝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
該校設有衛生保健科學(護理學)及相關學士課程。
設有護理學本科課程的學校還有:
7、尼爾遜理工學院(Nels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成立于1904年的尼爾遜理工學院擁有3個校區,配套設施齊備,藝術氛圍濃郁。自1972年起發展成為一所科目齊全的高等技術院校,所有課程享有新西蘭資格認證委員會的認可。目前注冊的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學生總數達9000人,平時在校生人數約有2000人。其中大約有400人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
除了3年制護理專業外,該校還設有1年制的幼兒教育與護理專業課程。
8、曼努考理工學院(Manuka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學院建立于1970年,是新西蘭一流的教育和培訓機構。學院有18,000名學生,學習的科目很廣泛。學院有400多名留學生。他們來自35個不同的國家。
曼努考理工學院提供一個很靈活的學習環境??梢詮娜魏螌W習階段開始,也可以在任何學習階段結束。學校設置不同階段的文憑和學位課程以鼓勵學生參加適合他們自己情況的課程并達到他學習的目的。
9、基督城理工學院(Christchurch Polytechnic)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基督城理工學院位于環境優美的基督城中心。學校為不同年齡的學生提供內容豐富的課程。在校師生數超過18000人。
該校尤其注重實際經驗與知識的應用能力,由當地的商貿和各行業組成的顧問小組與學校教員緊密配合,共同開發及改進課程。這樣可確保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關,即富有創新精神又緊跟時代,使學生畢業時所學到的技能既有實用價值又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10、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奧克蘭理工大學成立于1895年,原名為奧克蘭理工學院,2000年經批準列為新西蘭八所公立大學之列。該大學的在校學生有25000人,其中留學生有750人,分別來自世界52個國家。奧克蘭理工大學根據學生的需求為不同學歷背景的國際學生提供了不同層次的課程,個性化的教育是奧克蘭理工大學的宗旨。
關鍵詞 教育資助 助學金 勤工助學 貸款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05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Aid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Enlightenment
GENG Yumin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Students Grants system helps stud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and enjoy equal opportunities of education and try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U.S and British fund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e draw on useful experiences for our country ,and provide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financial aid system for college poor students.
Key words education subsidies; grants; work-study; student loans
1 高等教育資助體系的內涵及方式
高等教育資助體系是指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對接受高等教育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所提供的一系列資助制度和措施。資助貧困大學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方面采取獎學金、助學貸款等方式,激勵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通過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的方式,培養當代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另一方面針對家庭貧困學生的困境,建立多元、人性化的教育資助體系,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使受教育機會在全社會范圍內達到均衡分配。如何構建切實有效的資助體系,成為目前高等教育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伍德霍爾在《國際教育百科全書》中概括了當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十種教育資助方式:
“(1)政府或其他教育主管機構撥給學校???,支付講課的直接費用,以此減免學費;(2)政府或其他教育主管機構無條件向所有大學生提供助學金;(3)政府或教育機構按學習優秀程度有選擇地發放獎學金、助學金或津貼;(4)政府、教育機構或金融機構按經濟需要有選擇地向學生發放視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而定的助學金或獎學金;(5)向學生提供來自公共基金的助學貸款,其利率低于市場或無息;(6)由政府擔保,由銀行或其他私營機構提供學生貸款,政府貼息使學生貸款能低于市場利率發放;(7)付報酬給學生的課余工作;(8)提供食宿以及低于市場價格的交通費優惠;(9)給學生特別是研究生以稅收上的照顧(學生獲得的獎學金、助學金免稅);(10)給學生家長以稅收上的減免照顧?!雹?/p>
2 國外高等教育資助模式
2.1 美國的多樣化資助模式
美國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同樣高等教育成本也極為昂貴。由于美國崇尚獨立自主、個性自由的社會文化,家長對孩子18歲后的就學費用不再承擔,一般大學生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習生活費用。因此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基于學生的需要提供各種靈活多樣的資助項目。美國大學生教育資助的主要方式是聯邦學生資助項目,實行以助學貸款為主,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混合資助的模式。
通過貸款計劃,本科生可獲得每年最高4000美元資助金額,研究生可獲得每年最高6000美元的資助金額,還款期限為10~25年。貸款學生可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不同的還款計劃,如標準還款、延期還款、按收入比例還款。另外政府通過法律和市場一方面補貼銀行津貼以調動銀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加大對借款違約者的處罰力度,如降低拖欠或違約者的信用等級、失去申請貸款和延期還款的資格等,降低貸款學生的違約和拖欠率,分散學生貸款的風險。
聯邦勤工助學計劃的受眾范圍擴延至本科生和研究生、全日制以及非全日制學生。此計劃由參與計劃的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負責管理,提供的勤工助學工作崗位既包括校園內的,也包括校外個人非營利性或公共服務崗位,而且政府規定這些工作必須與學生所學課程相關。學生要按照勤工助學計劃中的規定的工作時間工作,不能自主延長工作小時數而影響學習。
2.2 英國的收費加貸學金資助制度
英國在20世紀80年代前一直實行“為學生支付學費加生活助學金”的教育資助體系,90年代開始收取學費,為貧困學生提供貸款資助。2004年,《高等教育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政府開始改革高校學費政策和教育資助方式。首先,將學生劃分為依賴家庭和獨立生活兩類,以此為依據將學生劃分為免收學費、交納部分學費以及交納全額學費三種情況,制定不同收費標準。其次按照家庭收入情況向困難學生提供助學金,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可以領取1000英鎊的全額助學金,十分之一的學生可以申請部分助學金。另外,大部分學生可通過貸款解決學費問題而不致影響在校正常學習,還款期則可以從學生畢業之后年薪超過1.5萬英鎊時開始計算。
另外,英國大學教育資助體系還為有特殊困難學生提供人性化資助,學生可依據自身實際情況申請相應合適的資助項目,如特別支持助學金、兒童護理助學金、父母學習津貼、成人依賴助學金和傷殘學生津貼等。
教育資助項目大部分是由專門管理英國大學生教育資助的學生貸款公司負責管理。學生貸款公司隸屬于英國政府,在教育資助方面與高校和其他相關機構保持著密切聯系和合作。學生向學?;蛘暾堎J款后,便有學生貸款公司接管,負責款項的支付和賬戶管理,以及后續貸款的償還、學費支付、獎學金等其他資助項目。
2.3 美英高等教育資助體系的有益借鑒
美英兩國高等教育資助體系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資助經費來源廣泛,政府??钯Y助力度大,并有專門機構負責日常管理,保證資助項目的持續性和正規化。第二,各項資助項目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學生所學和能力提供有償資助。第三,信用體系相對完善,相關法律及法律機關嚴厲處罰還款拖欠和違約者,法律約束力強。第四,資助覆蓋面廣,資助對象也并非僅針對貧困學生,凡是有需要的學生均可申請,有利于學生自力更生、自主完成學業。第五,助學貸款償還期限長,一般在十年以上,還款政策較合理、人性化,貸款學生選擇余地大、還貸壓力得以有限度緩解。
3 我國大學生教育資助體系的現狀
3.1 資助力度差異大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教育影響頗大。在經濟不發達地區,不僅經濟對教育投入總量偏低,政府和社會為受教育者分擔的教育費用也十分有限,從而出現大量貧困生。另外,由于學校知名度、所處地域以及收費各有不同,導致了大學生獲得資助的機會和額度存在著較大差異。
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例。我國的國家助學貸款采取的是與商業銀行合作,采用無擔保無抵押的商業貸款模式。這種信用貸款根據學生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審批學生貸款申請,需要學生承諾按期還款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銀行對貸款學生的信用約束不強,拖欠和違約還款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無疑增大了銀行放貸的風險。此外,由于不同地域經濟和財政情況的差異,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推行國家助學貸款項目的積極性也參差不齊。所以,就國家助學貸款的推行效果來看,重點院校好于非重點院校,經濟發達地區好于不發達地區。
3.2 資助受眾面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學總體規??焖僭黾?,其中貧困大學生的數量也相應增加。但由于資金配給、社會各部門間協調、資助機制運轉等問題,接受教育資助的學生人數很有限。目前“獎、貸、助、減、補”的教育資助體系的資助對象是在校申請過經濟困難認定的學生。而在很多歐美國家和地區,不僅僅是家庭貧困付不起學費的學生,其他渴望自主自立,或想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學生都可以申請教育資助獲得幫助。例如,美國1989年公立大學就讀的全日制本科生接受資助的比例為48%,而在私立大學就讀的全日制本科生接受各種資助的比例則高達70%。而另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00年美國有64%的大學生通過申請貸款解決就學費用,而一些名牌院校則有將近90%的學生接受教育資助。②
4 完善我國大學生教育資助體系的對策
4.1 轉變資助思路,擴大資助受眾面
我們要突破思維定式,將資助對象擴大到所有需要經濟資助的學生群體。這樣資助工作可以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而且也能夠培養大學生自立自強、自我成長的良好品質。
為此,我們應該吸收和借鑒教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倡導并設計不同種類、針對不同對象的資助項目。相關教育部門應理順大學生教育資助體系的管理環節,實行人性化管理,簡化資助項目的操作程序。
4.2 動員社會力量,吸引民間資助項目
由于我國教育資助需求量大,國家統籌安排的資助項目遠遠不能滿足受助需求。為此開發和爭取民間教育資助對高校資助來說尤為必要。對引進的民間資助項目要給予相應優惠鼓勵,激發民間資本進入的積極性,比如對設立獎學金的企業給予免稅政策等。
勤工助學資助模式中,除了學校內部的勤工助學崗位外,加強校企合作,由社會機構為學生提供長期穩定的勤工助學崗位。這不僅可吸引更多民間資助資金,也給學生提供接觸社會、體驗社會的機會。
4.3 完善國家助學貸款管理機制
健全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辦法和與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對蓄意逃貸者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同時吸收國外優秀做法,還款比例可參照大學生就業后收入水平、所在地區物價標準、工作性質等來確定,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生畢業即還款的經濟壓力。對服從國家需要到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工作的學生,還可提供減、免、緩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等優惠。
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通過銀行個人信用數據庫,不斷更新和完善學生畢業后的相關信息,建立“受助大學生信用檔案”,方便隨時查詢申請過助學貸款學生的還貸情況。此外要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多途徑進行誠信勵志成才教育,加強心理援助。
注釋
① 葉茂林,肖念.中國高等教育熱點問題述評.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9-45.
② 許Q.當代大學生經濟資助政策改革面臨的問題.教育發展研究,2004(5):87-89.
參考文獻
[1] 段寶霞.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收費和資助綜述[J].教育探索,2001(1):77-78.
[2] 劉芳.大學生教育資助問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6):77-80.
綜合及模塊化的課程設置
福林德斯大學的課程設置綜合性非常強并且完全模塊化。帶來的好處一是課程總量很少;二是與靈活的入學途徑呼應,便于課程組合,使獲取學位的方式非常靈活;三是節約教學資源。以三年制護理本科為例,必修課共計22門,選修課共計13門(每名學生只需選修1門),平均每學期只有3~4門課,一般每門課的上課頻次為1~3次/周,單門課程一學期的開課時間為10~13周。大多數學生一周只需安排2~3個半天來校上課,其他全部為自學時間。自學地點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多在圖書館或家中。課程設置方面,專門設置的人文社科類課程較少,而只是將其內容整合到其他專業課程之中。國內護理本科所開設的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康復護理、社區護理、老年護理等專業課程及診斷、健康評估等基礎課程[1]在該校被整合為“護理1~6”共計6門課,每學期修1門。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在澳大利亞護理學院很常見[2-3],但與美國護理學院比較有較大差異[4]。其最大優點在于可以充分保證學生的自學時間,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式教學的開展。同時,該校還將課程設置完全模塊化,18個學分為1個模塊,大致相當于一個學期的課程,非常便于學生自主組合。比如,三年制本科學生可以通過標準的共計108學分的學習獲得護理本科學位,也可先學18個學分的課程獲得一個畢業證書(graduatecertifi-cate),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學18個學分的課程獲得一個學歷證書(graduatediploma),相當于大專文憑,沒有學位,但這些學分及證書在其以后攻讀學士或碩士學位時均能得到認可,單科成績的有效時間為成績獲得后的5年內。課程設置的模塊化使得一門課程的課堂內可同時有三年制、兩年制或一年制的學生,因此有利于節約教學資源。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設計
福林德斯大學的課程教學設計處處反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循證實踐習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門課程的教學都由單個的教學組負責完成,教學組長主持教學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學習計劃、主題明細、必讀的教程活動3個部分。學習計劃和主題明細的對象包括國內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和教案等,內容非常清晰明確。學習計劃以周為單元,詳細羅列了本周的學習目標以及達到學習目標需要聽哪些課、看哪幾本書中哪些章節、閱讀哪些文章和網站、在線學習引導、預習內容與課堂活動的關系等。主題明細對學習計劃中的一些重要內容進一步進行了詳細描述,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如何做學習前的準備,包括總的課程內容、學習方式和具體實踐的安排,告知學生課程需使用的教材、參考書目、學習資源、在哪里以及怎樣獲取相關學習幫助和支持、怎樣獲取學校圖書館資源及怎樣查閱電子數據庫等;另一方面主要是針對學生的作業任務,包括作業的具體內容、完成要求、提交方式、提交時間、評價方式及其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比重等。課程教學形式主要有4種:(1)講座(lecture),即大班理論課,所占比例較少,均有錄像資料保存,學生可以不去聽課,需要時可以隨時觀看授課錄像。(2)小班討論課(tutorial),在教學設計中所占課時比例最多,每節課可同時有多名老師授課,每班不超過30名學生;學生必須聽課,有考勤制度約束,且課堂表現是此門課程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3)實訓課(workshop),內容及儀器設備豐富,但對學生程序性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重點關注學生思維的啟發。(4)在線學習(flinderslearningon-line,FLO),每個學生有登錄帳號及密碼,在線提供教學資料、互動答疑、作業等,其課程考核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和作業三部分構成。值得注意的是,該設計的實施必須有強大的網絡支持和圖書文獻資源支持,因為大量的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必須以圖書館專業圖書及文獻閱讀為基礎;同時,必須有龐大的教師資源,因為每節討論課不能超過30個學生。該校的教師大部分為臨床非全日制教師,研究生也參與臨床教學,該校對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要求之一就是要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
教學目標實現的強制管理模式
福林德斯大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主要依賴其充足的教學資源及嚴格的管理模式。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學習,教會其如何更好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生要完成課堂討論匯報和課后作業等學習任務需要課前、課后閱讀大量的文獻,一旦完不成,將不能通過本門課程的考核。某些課程如果條件具備,會有1次補考的機會(補考的機會只給第一次作業分數為45~49分的學生,其余未通過考核的學生沒有補考或者重寫機會)。若補考的學生補考沒有通過,就只能重修該門課程,重修后仍不能通過就只能轉學或退學。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該校的學費標準為三年制20900澳元/年,共8門課;1年制是23100澳元/年,共7門課,平均每門課的學費高于2500澳元/年。重修課程是需要重新繳費注冊的,而且重修課程的費用每年都會變化。一般按照課程的學分繳費,3學分重修課程的費用是2500澳元,4.5學分或6學分的費用則高于4000澳元。但是有些課程是連續的,如“護理(nursing)”這門課,只有過了“護理1”才能夠修“護理2”(以此類推);最后一學期學習“護理6”要求之前“護理1~5”的所有課程必須全部通過。所以,有些學生重修該類課程相當于留級1年。如果一門課程有太多學生沒有通過考核,學校會開設暑期學校。暑期學校就是在暑假連續上課2周左右,然后進行考試或交作業,當然也要交重修費用。這種嚴格但不失科學的管理模式,促使每個學生都非常努力學習,希望所有課程能夠一次通過。
荊州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全國幾何中心極,是中部的中部,史有“唯楚有才、于斯為甚”之美譽。荊州區域職業教育經歷了區劃調整、資源整合、內涵建設等重大改革后,保持了區域的一些特點和優勢。一是辦學規模逐步穩定。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職業院校25所,在校學生8萬人,專任教師4352人。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1所,在校生5萬人,專任教師2448人,國家級示范中職學校3所、省級示范學校6所,有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13個,省級品牌專業6個,省級重點專業24個,基本上形成了規模適中、結構適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二是服務能力逐年提升。全市職業學校圍繞汽車零部件、家電、紡織、醫藥、化工、畜牧、水產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的發展,精心打造特色骨干專業,服務支柱產業發展的功能逐步增強,初步形成汽車制造與維修、數控鉗工、機電、計算機信息技術、服裝、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等特色專業,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專業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三是辦學活力不斷增強。近幾年先后共停辦、合并中職學校21所,組建規模高職院校2所、規模中職學校2所,中、高等職業院校積極開展校企聯合,實施訂單培養,與荊州四機廠、荊州神電集團等市內企業以及廣州、琛圳、江蘇、浙江、上海等外地的100余家大中型企事業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向這些地區企事業單位輸送上萬名畢業生。
當前,全國職業教育事業加快發展的勢頭十分逼人,與一些發達區域相比,荊州職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職業教育人口比重不達標。2011年,全市初中應屆畢業生51371萬人,其中選擇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40066人,選擇讀中職學校招生只有11454人,普職比例嚴重失調,全市接受職業教育的人口不到30%。二是政府統籌區域職教發展的行為缺位。全市中等職業學歷教育機構均由不同的部門分別管理,有的規模小、質量差,有的各自為陣、重復建設,辦學特色不鮮明,區域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產業結合不緊密、不協調的問題非常突出。三是辦學條件差。我市職業教育投入卻遠遠少于普通教育,也少于周邊地市和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如市內某重點職校辦學規模5000多人,其每年的財政經費只有幾十萬元,遠遠無法滿足學校的運轉和發展需要。有的學校還負債累累,辦學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有的學校連教師工資都不能及時足額發放,許多優秀教師流失,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
荊州職業教育同全國職教育事業發展形勢一樣,已進入由規模擴張、外沿發展向規范管理、內涵建設轉軌的新時期。實現區域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就是要努力提升荊州區域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推動區域職業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協調發展、健康發展、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全市“壯腰工程”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撐。
1.要加強規范管理。一是規范招生。按照普職比大體相當的原則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建立和完善中考招生統一平臺,嚴格普通高中招生劃線和招生名額限制,做好普職學生分流;要通過持續舉辦“職教節”,推行陽光招生,擴大職業教育社會影響力;要取消有償招生、降低招生成本;要開展合作辦學,開拓生源市場,提高生源質量。二是規范辦學。要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要求,切實規范學籍管理,充分利用全國中職學籍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做好學生異動信息管理。要嚴格落實國家資助金和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政策,規范申報、審核、資金發放程序,加強監督,嚴禁學校套取、挪用國家資助金。要規范專業設置和課程開設、教材管理,督促學校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其必修課程,選用教育部開發推薦使用的正版教材;要加強學生實習實訓管理,實習課時占總學時的50%以上,嚴格執行三年級學生頂崗實習規定,禁止以任何名義安排一、二年級學生出外頂崗實習;要增強學校安全意識和風險轉移意識,完善、細化校園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督促學校購買校方責任保險和學生頂崗實習責任保險,以及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等。
2.要加強內涵建設。一是大力加強品牌專業建設。要根據荊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打造數控、模具、電子電工、機械制造、護理、學前教育、旅游管理與服務,以及畜牧獸醫、園林藝術等涉農專業建設,爭取在未來五年內新增省級重點專業10個、省級品牌專業5個,努力創建國家級重點專業和品牌專業3個。二是全力開展示范學校建設。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支持示范學校建設,真正起到引領示范帶頭作用。未來五年內,我們要爭取新增國家級示范中職學校3所,省級示范中職學校6所。三是努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把好教師進口關,職業教育教師除了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外,還要把教師職業技能、企業工作相關經歷作為學校聘任教師的優選條件,引進既懂教學、又懂技能的優秀人才,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四是盡力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轉變辦學思路,實行靈活的學制和開放的辦學模式,面向社會、市場辦學,堅持培養與培訓并舉,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相結合,職前教育、在職教育和職后教育相結合,把職業學校辦成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于一體,面向社會開放的、多功能的職業教育和培訓中心。五是全面開展職校辦學績效評價。建立職業學校辦學質量評估機制,邀請企業參與制定職校辦學評價標準,把學生德育、文化基礎、專業技能水平、學生就業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校園安全管理等作為學校辦學績效的作用衡量指標。
3.要增強辦學活力。一是推進校企合作。一方面,學校引進企業文化,在校內辦企業專業班,實行定方向、定單位、定崗位培養;教育部門為企業界提供人才畢業生專業等信息;學校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素質和學歷;一方面,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基地和就業崗位及兼職教師;企業及時向教育部門呈報人才需求信息,企業在學校招生、辦學、學生管理和宣傳上給予幫助。二是繼續整合資源。打破行業、部門和所有制界限,對荊州市中心城區的市直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按照相同或相關專業進行資源整合,按照國家級示范學校的建設標準,建設3-4所規模較大、特色鮮明、辦學條件較好、競爭力較強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各縣(市、區)要根據當地實際,積極推進資源整合,按照國家級重點學校的建設標準,集中力量辦好一所中等職業學校。三是建立職教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校企合作平臺建立、雙師型職教隊伍建設、支持品牌專業和示范學校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持續開展職教宣傳等。四是切實加大職教投入,要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調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保障學校教師工資、公用經費。要將公辦職業學校教師工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教師工資待遇不低于同級普通學校教師工資水平。五是支持民辦職校建設發展。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國家一切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民間資本及外資參與職業學校建設,積極營造公辦、民辦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
4.要加強政府統籌。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作為政府及主要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并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職業教育統籌規劃、資源配置、綜合協調、條件保障、政策措施的宏觀管理,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專項督導和檢查評估,為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建立由市政府牽頭,市發改、財政、教育、人社、農業、經信等部門參與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職教發展問題。
[參考文獻]
[1]常雪梅,《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載于《高教與經濟》2010年第1期,47-50
[2]黃芳,《湖南省職業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研究》,載于《職業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5-7
[3]王琴、馬樹超,《區域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的內涵和原則》,載于《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7期,16-19
[4]褚繼平、彭玉林,《奉賢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實踐與思考》,載于《中國農村教育》2010年第2期,18-21
[5]徐健,《試析地方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載于《職業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16-17
[6]沈欣,《縣級職教中心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思考》,載于《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第2期,27-28
[7]商學芳、姜衛良、鄭世英,《關于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問題的思考》,載于《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62-67
上海市工傷保險條例最新規定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依據)
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1]》,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
第三條(征繳管理)
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上海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征繳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公示與救治)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
從業人員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第五條(管理部門)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勞動保障局)是本市工傷保險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工傷保險的統一管理。
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統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工傷保險的具體管理工作。
市和區、縣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第六條(監督)
市勞動保障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工會組織依法維護工傷人員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工作實行監督。[2-3]
第二章 工傷保險基金
第七條(基金來源)
工傷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構成。
工傷保險基金在不足支付重大事故工傷保險待遇時,由市財政墊付。
第八條(繳費原則)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從業人員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
第九條(繳費基數)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基數,按照本單位繳納城鎮養老保險費或者小城鎮社會保險費的基數確定。
第十條(費率)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實行基礎費率,基礎費率統一為繳費基數的0.5%。
對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在基礎費率的基礎上,按照規定實行浮動費率。
浮動費率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事故發生率等情況確定。浮動費率分為五檔,每檔幅度為繳費基數的0.5%,向上浮動后的最高費率(基礎費率加浮動費率)不超過繳費基數的3%,向下逐檔浮動后的最低費率不低于基礎費率。浮動費率每年核定一次。
工傷保險費率浮動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局會同財政、衛生、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擬訂,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一條(支付范圍)
工傷保險基金用于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的支付。
第十二條(基金管理和監督)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設立專戶,??顚S茫魏螁挝缓蛡€人不得擅自動用。
市勞動保障局依法對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市財政、審計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三條(經辦機構經費)
經辦機構開展工傷保險所需經費,由財政部門按規定核定,納入預算管理。[2-3]
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認定工傷范圍)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視同工傷范圍)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從業人員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從業人員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從業人員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工傷排除)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第十七條(認定申請)
從業人員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工傷認定申請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從業人員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除提交本條前款要求的材料外,還可以提交用人單位、相關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已有的證明材料。
第十九條(受理)
工傷認定申請人在本辦法規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且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
工傷認定申請人在本辦法規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工傷認定申請人在30日內按照要求補正材料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二十條(調查核實和舉證責任)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時,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一條(認定程序)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在1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工傷認定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從業人員所在單位。
在工傷認定期間,安全生產監管、公安、衛生、民政等部門對相應事故尚未作出結論,且該結論可能影響工傷認定的,工傷認定程序可以中止。
第二十二條(工傷認定決定載明事項)
工傷認定決定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的基本情況;
(二)受傷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治時間或者職業病名稱、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以及醫療救治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三)認定為工傷、視同工傷或者認定為不屬于工傷、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四)認定結論;
(五)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六)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
工傷認定決定應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第二十三條(告知義務)
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工傷認定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從業人員所在單位時,應當書面告知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程序。[2-3]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四條(勞動能力鑒定)
從業人員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鑒定機構)
市和區、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以下簡稱鑒定委員會)由同級勞動保障、人事、衛生等部門以及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市和區、縣鑒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鑒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受市鑒定委員會的委托,負責職業病人員的勞動能力鑒定及工傷人員的再次鑒定等具體事務。
區、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人員勞動能力鑒定。
鑒定委員會依法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六條(勞動能力鑒定申請材料)
工傷人員的勞動能力鑒定,可以由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向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
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寫完整的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
(二)工傷認定決定;
(三)醫療保險契約定點醫療機構診治工傷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七條(鑒定程序)
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依法組成專家組,并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 日內作出工傷人員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時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
鑒定委員會在送達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時,應當書面告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辦理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手續,并提供工傷保險待遇申請表。
第二十八條(再次鑒定)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或者職業病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市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對職業病鑒定結論不服的再次鑒定申請,市鑒定委員會應當另行組織專家組,進行再次鑒定。
市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九條(復查鑒定)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提出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申請。
第三十條(鑒定費用)
工傷人員的初次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提出再次鑒定或者復查鑒定申請的,再次鑒定結論維持原鑒定結論,或者復查鑒定結論沒有變化的,鑒定費用由提出再次鑒定或者復查鑒定申請的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承擔;再次鑒定結論或者復查鑒定結論有變化的,鑒定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2-3]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一條(就醫原則)
從業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工傷人員治療工傷應當在本市醫療保險契約定點醫療機構或者職業病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傷情穩定后應及時轉往醫療保險契約定點醫療機構治療。確需轉往外省市治療的,工傷人員應當到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十二條(醫療待遇)
治療工傷所需醫療費用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工傷醫療費用除按照本市規定由醫療保險基金承擔的部分外,其余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
本市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按照本市有關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用藥范圍以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等規定執行。
工傷人員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所需醫療費用不列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第三十三條(住院伙食費、交通食宿費標準)
工傷人員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往外省市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從業人員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第三十四條(輔助器具)
工傷人員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準和輔助器具項目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五條(停工留薪期待遇)
從業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人員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人員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六條(生活護理待遇)
工傷人員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七條(致殘14級待遇)
工傷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的,為24個月的工傷人員負傷前一月本人繳費工資;二級傷殘的,為22個月;三級傷殘的,為20個月;四級傷殘的,為18個月;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的,為工傷人員負傷前一月本人繳費工資的90%;二級傷殘的,為85%;三級傷殘的,為80%;四級傷殘的,為75%;
(三)工傷人員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金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又不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由工傷保險基金繼續支付傷殘津貼;
(四)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以傷殘津貼為基數,按月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工傷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三十八條(致殘56級待遇)
工傷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的,為16個月的工傷人員負傷前一月本人繳費工資;六級傷殘的,為14個月;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的,為工傷 人員負傷前一月本人繳費工資的70%;六級傷殘的,為60%。并由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繼續按照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本市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該工傷人員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五級傷殘的,兩項補助金標準合計為30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六級傷殘的,為25個月。
因工傷人員退休或者死亡使勞動關系終止的,不享受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待遇。
第三十九條(致殘710級待遇)
工傷人員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的,為12個月的工傷人員負傷前一月本人繳費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0個月;九級傷殘的,為8個月;十級傷殘的,為6個月;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七級傷殘的,兩項補助金標準合計為20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5個月;九級傷殘的,為10個月;十級傷殘的,為5個月。
因工傷人員退休或者死亡使勞動關系終止的,不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四十條(工傷復發)
工傷人員工傷復發,經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至三十六條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工傷人員,并按照本辦法規定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不再享受本辦法第 三十一條至三十六條規定的待遇。
第四十一條(因工死亡待遇)
從業人員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從業人員因工死亡時6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從業人員本人因工死亡前一月繳費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其中,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從業人員因工死亡前一月的繳費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從業人員因工死亡時50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工傷人員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其中,在按月領取養老金以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的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喪葬補助金低于本條第一款第(一)項標準的,應當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關于繳費工資的特別規定)
本辦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第(二)項、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以及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所規定的工傷人員或者因工死亡人員負傷前或者死亡前一月繳費工資,低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的,按照工傷人員或者因工死亡人員負傷前或者死亡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確定。
第四十三條(待遇調整)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的標準由市勞動保障局根據全市職工平均工資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局擬訂,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四十四條(與其他賠償關系)
因機動車事故或者其他第三方民事侵權引起工傷,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先期支付的,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在獲得機動車事故等民事賠償后,應當予以相應償還。
第四十五條(發生事故搶險救災下落不明待遇)
從業人員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所規定的標準,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從業人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辦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處理。
第四十六條(待遇停止)
工傷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四)被判刑正在收監執行的。
第四十七條(保險責任確定)
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從業人員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從業人員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優先撥付依法應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第四十八條(境外賠償)
從業人員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按本辦法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四十九條(辦理享受待遇的手續)
從業人員因工傷亡的,由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待遇手續,并提供下列相應材料:
(一)填寫完整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表;
(二)工傷醫療費用支付憑證;
(三)工傷人員與承擔工傷責任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待遇享受人的身份證明及與因工死亡人員的供養關系證明;
(五)下落不明或者宣告死亡的證明材料;
(六)其他相關材料。
經辦機構應當自接到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工傷人員或者其供養親屬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條件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核定其待遇標準并按時足額支付;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2-3]
第六章 特別規定
第五十條(非全日制從業人員繳費)
招用非全日制從業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將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在勞動報酬中支付給個人,由其本人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費繳費基數和費率自行繳費。
第五十一條(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工傷待遇)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按照《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的規定執行,享受下列工傷保險待遇:
(一)按照本辦法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由承擔工傷責任的用人單位參照本辦法規定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并不得低于全市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
(三)致殘一級至四級的,由承擔工傷責任的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以享受的傷殘津貼為基數,一次性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至工傷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四)致殘五級至十級的,由承擔工傷責任的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標準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五十二條(協保人員的工傷待遇)
用人單位使用經就業登記的協保人員的,協保人員的工資收入不計入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繳費基數。
協保人員發生工傷的,可以按照本辦法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經辦機構按照規定核定用人單位下一年度的浮動費率。
第五十三條(非正規從業人員工傷待遇)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參照本辦法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工傷保險費,在繳納工傷保險費后,其按照規定在勞動保障部門進行登記的從業人員發生工傷的,可以享受本辦法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2-3]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法律責任)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弄虛作假將不符合工傷條件的人員認定為工傷人員的;
(二)未妥善保管申請工傷認定的證據材料,致使有關證據滅失的;
(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第五十五條(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規定挪用工傷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被挪用的基金由市勞動保障局追回,并入工傷保險基金。
經辦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勞動保障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由經辦機構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按規定保存用人單位繳費和工傷人員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情況記錄的;
(二)不按規定核定工傷保險待遇的;
(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第五十六條(騙取基金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工傷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市勞動保障局責令其限期退還,并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鑒定機構法律責任)
從事勞動能力鑒定的組織或者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勞動保障局責令改正,并處20xx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鑒定意見的;
(二)提供虛假診斷證明的;
(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第五十八條(應參保未參保者未按規定繳費)
用人單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或者未按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上海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征繳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處理。未參加工傷保險或者未按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期間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發生工傷的,該期間的工傷待遇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第五十九條(爭議處理)
工傷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爭議的,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六十條(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經辦機構依照本辦法規定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2-3]
第八章 附則
第六十一條(關于適用范圍的特別規定)
國家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另行作出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調整。
第六十二條(聘用退休人員規定)
用人單位聘用的退休人員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參照本辦法規定支付其工傷保險待遇。
第六十三條(老工傷人員的規定)
本辦法實施前已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由用人單位負責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人員,其相關工傷保險待遇轉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支付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局另行擬訂,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具體辦法未實施之前,本條前款規定的工傷人員有關工傷保險待遇仍由用人單位按原辦法支付。
第六十四條(外來從業人員規定)
本市用人單位使用外來從業人員發生工傷的,按照《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第六十五條(暫不參加的規定)
本市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暫不參加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從業人員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參照本辦法規定支付其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