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20: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具體來談三點。第一,是新常態給農村基礎發展帶來新機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將新常態的九個特點做了比較細致的描述。對西部而言,若對這九個特征進行深入分析,可發現其暗藏機遇。比如,消耗產能方面,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但西部的產能過剩嗎?肯定不過剩。在轉變工作方式方面,與東部相比,西部的問題小得多。在擴大內需方面,我們國家很長一段時間農村或中西部地區內需不振。因此,針對這九個特征進行系統化發展,對西部而言至少不是壞事。
第二,新常態下的后發優勢。在“一二三產業”、加工業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等方面,我們搞了一系列的研究、調研,經過近一段時間的分析,我們認為西部農業發展具有后發優勢。
新常態下,西部已經迎來一個更好更快的農村經濟發展機遇。西部是中國農業的戰略城市,物種資源豐富,可以開發利用的空間比較大。新世紀以來,農產品發展的趨勢,西部增長的曲線明顯高于東部。所以說西部是我國未來農業的重鎮或者是腹地。
從西部目前的情況看,在特色農產品上,農業部編寫了建國以來的農業發展規劃。我們發現,發展第一產業,西部和中部相比較、和東北相比較,規模跟不上需求,但搞特色農產品,西部有獨特的優勢。這一塊總體來看西部的空間更大、潛力更大。從國際大形勢看,國內農業農產品精工細作和加工能力不強,因此要建設現代農業,最需要發展加工業。
如今,西部迎來了很大的機遇。為什么?因為西部發展的空間大、原料豐富。隨著“互聯網+”,以及高速路、高鐵、飛機這些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它們都極大地縮短了空間上的距離。西部原來的劣勢正在消失,而西部的優勢明顯在于其豐富的原料,并且是特色優質的原料產品。另外,優勢還在于超低的加工成本。大家知道,中國之所以加入WTO后迎來了快速的發展,是因為低成本,是因為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但是現在東部機器人替代人工,而西部成本優勢明顯,資源優勢明顯,包括土地租金優勢也是明顯的。
第三,從第三產業來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對西部來說都有巨大的潛力,這一塊在新世紀以來也是呈井噴式發展?,F在全國有180萬家休閑農業主體,其中130萬家農家樂,一年十億的接待人次,使得農民收入增加。因此,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第三產業來看,這一塊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是我國市場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及國家的經濟政策方針等宏觀的晴雨表。農村經濟發展通常是以國家經濟的戰略方針為指導,同時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及市場環境等,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的。工業化背景下,我們要想保證中國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就需要不斷實現農業生產的轉型,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
2工業化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當前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并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必然會影響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穩步的發展。
2.1基層領導沒有對發展農村經濟引起足夠的重視
部分基層領導的文化素質比較低,對上級的規章制度沒有很好地執行,更沒有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村領導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場化的運作模式,不能通過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改造傳統農業。農業項目需要較長時間的投資,但農業項目收益率相對較低,很多銀行不愿意提供貸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務,造成了農村經濟發展滯后。
2.2農村集體經濟薄弱
目前在我國還存在相當大一部分的集體經濟,如何發展集體經濟,對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當前作為農村經濟管理的基層人員,由于其自身素質不高,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受其思維和思想的限制,這些基層人員往往不能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要求。此外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體制也不健全,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就導致了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3農產品質量不能保證
在中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農村經濟也呈現出了較快的發展趨勢,農產品的產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農業技術的限制,當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仍然很低,有時由于種植不合理,還會出現農產品大量積壓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工業化背景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新型工業化將推動傳統農業的發展,將通過信息化帶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契機,針對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本文提出了適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以期能夠及時地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從而推動農村經濟高水平地發展。
3.1使基層領導重視發展農村經濟
要想發展農村經濟就必須從基層領導抓起,讓他們從思想和行動上都引起足夠的重視。市、鎮兩級政府應當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實行規范化管理。同時還要定期地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讓村干部進行調研并撰寫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宏觀上把握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此同時還應該充分地發揮村民的民主監督作用,使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3.2加大對農村經濟的投入
加快新農村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是當務之急,資金是農村建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因此我們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農村經濟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當對發展農村經濟給予優惠的政策,對農業項目或農產品加工減免稅率,同時也要采取強制措施使農村信貸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商貿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投入,通過多種渠道提高農產品價格,最大可能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從而促使農村經濟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
3.3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一個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可以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必須轉變農業發展的理念,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優勢資源,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合理轉移,利用農業科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科學帶領農民致富。
3.4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
目前很多農村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已經開始轉變個體經營為規模性經營,通過農業產品的深加工來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特別是打造“農產品的龍頭企業”對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都起帶頭作用。目前實現農村的產業化經營有多種方式,包括加工業、手工業及農產品的等。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發展小型手工業提供了優勢,農村的手工業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在農村得到了迅速規模化發展。除此之外,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加快了龍頭企業的經濟發展,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途徑。3.5加大農業科技的應用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成果可以轉化為農業生產力,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發了一些新的農業技術、農業產品,一些學術成果也實現了轉化。
4結語
摘要:現階段,我國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農村經濟遠遠落后于城鎮經濟。為了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就必須要做好我國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將淺析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經濟 科學管理 經濟發展 促進作用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但相比城鎮經濟發展的速度來說,其發展還是遠遠落后的。如果對這個問題不加以重視,任其發展的話,農村與城鎮恐怕會出現兩極化,兩者之間的貧富差距會逐漸拉大,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與社會穩定的發展。因此,對農村經濟進行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緩。
1. 農村經濟遇到的問題
1.1農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相比于城鎮來說,農村的教育工作是比較落后的,這里面一是由于農村客觀的經濟條件不足,二是一些農民忽視教育工作,沒有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數農村出身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往往都會選擇留在城市工作,這樣一來,農村逐漸缺乏知識性人才,只留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一群農民,再農村就出現了知識斷層的現象,這樣循環下去,農村長期缺乏知識型人才,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相反,城鎮經濟將會一直發展,長此以往,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1.2城鄉收入差距明顯
雖然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農村經濟一直在不斷發展,但是其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城鎮經濟,其經濟增長的速度,也遠不如城鎮經濟的增長速度快,國家試圖通過糧食價格上漲的方法讓農民增加收入,達到迅速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和手段是治標不治本的,農村經濟與城鎮經濟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的,城鄉收入差距非常明顯。所以,要從根本上采取一定的方法,來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
1.3農業生產受到制約
隨著一些工業生產在農村開展,許多的農業土地被用作工業生產,這些本應該進行農業生產的土地被不恰當地利用著,極大地影響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小而分散的,這種農業生產模式非常不利于新科技的推廣與使用,農業生產機械化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約。
1.4政府部門投入不足
雖然一直以來,我國的政府部門對農村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由于農村的人口多,農業面積廣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門的投入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的經濟發展。以我國當前的農村經濟情況來看,政府部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制定出臺相關的政策,以此來支持農村的經濟發展。
2. 對農村經濟進行科學管理的舉措
2.1加強教育投入,提高農民文化程度
農村最主要的產業就是農業生產,要想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就必須從農業生產這方面著手。農村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是相對比較落后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農村推廣一些農業高科技,生產一些優良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從根本上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農村的教育投入,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使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學會使用農業高科技。
2.2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呈迅猛發展的態勢,而工業的發展,往往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許多人為了工業的發展以及自身的利益在環境方面選擇了先破壞后治理,這樣做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后期對環境的治理也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得不償失。因此,在農業發展方面,一定要吸取工業發展帶來的教訓,保護自然環境,發展綠色農業,重視資源的高效利用。
2.3政府要加大其支持力度,將政策落到實處
為了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程度,縮小農村與城鎮的經濟發展差距,政府一定要將“三農”政策以及其他農村方面的政策落到實處。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村大力引進人才,引進先進的高科技與農業生產設備,統籌城鄉經濟發展。
3. 科學經濟管理的策略的促進作用
3.1因地制宜,依據不同的條件挑戰經濟管理的內容
我國的農村土地占地面積廣,農村數量比較多,管理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每個農村與農村之間的地理環境、當地資源等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對農村經濟進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搞清每個農村的自身優勢,并且要建立一個經濟網,可以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部分農業種植與人們的生活需求結合起來。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加強每個農村之間的經濟聯系,而且可以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從根本上提高農村經濟。
3.2完善經濟管理,為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經濟管理,就要對農村經濟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經濟管理制度,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指引著農村經濟向前發展。一套科學的經濟管理制度有利于將所有農民的力量集中到一個方向,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3.3規避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建立科學的經濟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規避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在此之前有一些農業生產由于發展方法不當,大量的化肥農藥、地下水灌溉與化工污染導致了環境透支。所以,我們必須要發展符合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的農業,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的同時優化農業結構,發展高科技、高效率、大規模、機械化的農業。
結束語: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是國民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對農業經濟進行科學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提升廣大農民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陳利霞.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8):35.
【2】姜作培,季建林.中國城鄉統籌發展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3】王培根,龍泉.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縣域經濟發展互動性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06,(4).
【4】邵明偉.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J].經濟師,2006,(5).
關鍵詞:農村經濟;經濟發展;金融變革
1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金融變革的現狀
1.1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
1993年以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但在近幾年,農村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①國家政策環境的變化。相關政策從以工業發展為主,開始向發展農村經濟轉變,這樣的大趨勢給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政策環境[1]。②生產力和生產水平提高,直接推動了我國工業的發展。由于工業生產的進步,我國的農業經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很多工業生產的機械設備開始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直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③其他產業的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也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很多農村開始發展體育旅游,開辦“農家樂”等,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2我國農村金融變革的現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增速有所下降,再加上其他原因,導致農村金融發展緩慢,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與此同時,我國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在不斷健全,對農村金融變革也有推動作用。我國農村金融發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①1978—1984年。在這一階段,我國農村的相關金融機構逐漸恢復,金融事業開始發展。②1985—1993年。該階段為農村金融變革的發展和擴大階段,在這一階段出現了很多農村金融發展問題,建立有效、及時且全面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成為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問題。③1994年至今。該階段屬于農村金融變革的完善與補充時期,這一階段不斷完善農村金融市場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給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更快發展[2]。
2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金融變革存在的問題
2.1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缺陷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問題。①農民收入水平的增長速度放慢。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國際經濟發展的影響,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僅靠糧食增產和提高農副產品價格已經難以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國企體制改革使得農村企業的優勢開始減弱,城市中的下崗人員增多,降低了農村人口在城市中的就業率,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②農業勞動的比較效益低下,生產率難以得到提高。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人多地少的問題明顯,據調查,我國14億人口中有9億農民,這也使得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927hm2,而世界平均水平已經接近2.001hm2,例如印度是我國的20倍,加拿大是我國的18倍。③農業是弱勢產業,農產品的生長時間非常長,農副產品的售價卻非常低,這也導致農業生產的投資回報率低,投入多、收益少已經成為農業經濟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④農村經濟的主體是個體農民,因而經濟主體結構具有分散性,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投入不足影響了經濟發展,農業生產部門難以與大市場聯結,綜合效益也難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受規模資金的影響以及部分農民的信用觀念相對較差,銀行為農業提供的貸款資金也較少,銀行不良信貸資產增值。
2.2農村金融變革中的問題
農村金融變革中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①農村融資渠道較窄。當前農村的融資渠道僅包括農村信用社和農商銀行兩種,其業務內容單一也直接阻礙了農業資金的投入。政策性農業貸款較困難,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基本建設性貸款都較少。②農村金融市場分割顯著,金融活動等級低。當前農村金融市場被農村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等分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移動支付工具等的興起,使農民降低了對銀行的依賴程度,農民周轉資金的方式也開始從銀行轉變成了快捷支付和其他民間信用市場,農民和銀行只有存取資金的關系。③金融機構的管理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由于農村信貸管理較為嚴格,有著嚴格的擔保抵押制度,貸款程序復雜,審批的周期較長,整個貸款過程也不夠透明,這就使得很多農民選擇民間借貸。
3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及金融變革的策略
要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就必須構建農村金融改革服務體系,不斷優化金融機構資源配置,在適應經濟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推動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
3.1轉變農村金融改革服務理念
要轉變農村金融改革服務理念,應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①改革要全面。不僅要幫助弱勢群體,還要服務農業和全體農民。②方案的制定工作必須要結合“三農”的實際情況。根據“三農”結構性的變遷來構建更加全面可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其中包括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金融的協調、農村保險、農村信用合作等,但是這并不是組織機構的簡單擴張,而是立足于為農民辦實事,為農業經濟和金融發展服務[3]。③對農村金融服務工具進行創新。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和優化工作及服務方式,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靈活性等。
3.2優化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
要解決農業金融發展中的問題,還必須優化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如功能配置及人員配置等。明確農村金融改革的目標,與農村“三農”環境的變化相適應,讓農民了解農業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是吸引客戶和服務廣大農民的一種手段,并不是金融改革的最終目的。
3.3適應經濟環境的改變
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改革必須要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客戶地位的變化以及“三農”環境的變化等。不斷加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提高農村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的活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堅持工業反哺農業,提高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度,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等[4]。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對策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支撐著國家的發展,同時推動著其他行業的穩步進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工作,對于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現代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十分迫切,影響著整體農業建設的步伐。因此,改變當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發展的重要任務。
1農村經濟管理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完善農村的土地管理制度,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土地政策;建立農村財政和資產管理制度,公開農村的財政狀況;制定農村經濟發展目標,著眼于未來的經濟發展要求;加強農村干部的培養工作,建立一支具有高標準的專業管理隊伍。這4方面的工作內容互相影響,其工作的目標是為了提高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從而提高整體的農村經濟收益,完成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終極任務。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墊腳石”,有了這一基礎,農村經濟發展和整個國民經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2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
2.1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全面
在現代的管理人員中,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建設,按照農村經濟管理的有關制度行事是沒有必要的。缺少了根本的認識,很多基層的工作人員都是處于一種迷茫的工作狀態,被動的處理有關事宜,甚至是寥寥完事,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這樣的工作缺乏最基本的工作動力,不具有發展的前景。
2.2相關法律不全面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包含著眾多的內容,其中包括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農民負擔和財務等內容。這些工作是非常繁瑣且需要專業人員來進行管理。然而,現存的管理法律是不全面的,缺少了與農村經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農村經濟管理部分在處理農村農業的有關矛盾糾紛事宜時,總是“底氣不足”,這樣對于各項事宜的進行和處理,農業事業發展的進行都是極大的阻礙,嚴重影響了農業事業的發展和推進。
2.3干部隊伍不穩定
由于相關的管理法案的缺乏,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也缺乏法律指導監督。這引發了另一矛盾便是經濟管理工作的干部隊伍不穩定。管理工作的干部經常隨意調換崗位,影響了工作的進行。這種情況沒有得到好轉,便引發了惡性循環。在我國的很多地方,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事安排呈現一片糟的狀況。
2.4經費短缺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經費來自于政府的財政供養,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來源。然而我國的農村處于負債的局面,很多地方的經濟管理工作的干部的工資沒有得到按時發送,這會影響干部們的工作熱情。為解決問題,有的農村采取了借貸的方法,借貸之后不能按時還上,久而久之便產生了一種惡性循環。最終令農村經濟管理的經費問題影響工作,經費不足使其運轉困難,最終停止工作。
3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改善方法
3.1提高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已經得到了重大的進步,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和關注。各級部門應當加強對各級干部的思想工作指導,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村經濟管理的總要性和必要性。干部認識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將其放在工作的首位。
3.2健全相應法律法規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已經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各級政府應考慮實際情況,考慮到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制定符合現狀的相關法律,建立全面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法律法規,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為國家落實各項制度提供了基礎。
4小結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村經濟建設的基礎和管理動力。當前我國的農業發展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各級政府應當關注和重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發展,不斷的完善機制和制度,提高農村經濟的管理水平。同時應當注重人才的培養,建立起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工作隊伍,讓他們學習農村經濟管理的理念,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作出合理化的解決方法,努力推動農業事業的發展。
作者:譚占茹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青山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 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1.1 農民的網絡使用成本較高
近些年來,在黨和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發展的情形下,農民的經濟條件不斷提升,收入逐漸增多,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許多農民都有機會并有有條件解除到信息技術,但是,總體來說,信息化技術的使用成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大部分農民群眾沒有能力或者不能經常去支付高額的使用費。還有一些情況,大部分農民對于信息技術必須的一些硬件設備不能在使用工程中不能夠予以很好的保護和維修,且由于自身技術水平有限,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情況。
1.2 農村經濟信息技術獲取渠道不暢通,內容單一
農村經濟的信息技術使用者是有不同層次的,而且要求不同,信息富于變化性,而我們國家農村的信息技術的來源的渠道確實很暢通,信息單一匱乏。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國家的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基本上都是通過電視、報紙、以及科技雜志等,而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科技信息,缺乏關于農村經濟建設重點的一些信息,,例如如何實施農村經濟的市場開放,如何推動農村經濟的集體化發展,如何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發展。
1.3 農村缺乏系統完整的網絡配套設施
我們國家目前的大部分農村地區依然缺乏相應的系統完整的網絡配套設施,網絡覆蓋率不大,而且都是一些單一的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匱乏,這幾致使許多的農民不能夠及時獲得最新的科技信息資源,而且那些專門性的農業科技信息網站相當缺乏,使用率也是非常之低,這嚴重阻礙了當前農村經濟信息化的建設發展,對于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極為不利。導致我國地區農村缺乏系統完整的網絡配套設施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相關財政投入不足,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
1.4 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缺乏
技術人才是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沒有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就不能夠有效的對農村經濟信息化建設進行技術指導,不能夠解決相應的技術問題,農業信息化也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然而,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國家的農村經濟的信息化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尚不成熟,所以相關的技術人家非常的缺乏,那些既了解農業又了解科技的人才更是缺乏,未能夠有效的指導農民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農業活動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2 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的策略
正如以上所述,農村經濟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乃至整個新農村建設的大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鑒于目前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建設中存在著上述多種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嚴重制約著新農村的發展,所以必須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一推進農村經濟信息化技術的運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2.1 努力發揮政府在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非常龐大復雜的工程,它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級各政府、農民百姓、信息技術的開發商和運營商等,而政府在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系?y中則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政府必須發揮其最大的職能,有效領導農民群眾進行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制定專門的規劃和體系,指導農民有序開展工作,加大資金的投入,努力通過各方面融資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加快農村信息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發揮其最大的效應。
2.2 強化農民信息化技術的培訓
我們國家的大部分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較低,很少甚至未曾接觸過信息化技術,信息技術化的理念意識和理念不強,因此,就需要大力加強對農民群眾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工作,努力去提升農民的信息化意識,向農民普及信息技術和農業技術,而且要重點培養他們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農業發展的實際能力。對于農村的一些小生產者和商業人員,要對其重點培訓,積極有效額指導他們運用信息技術去提升經營水平和業務水平,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農民群眾只有在意識上得到解放,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才能夠真正運用信息技術去改變自己的農業生產方式,才能夠從整體上和根本上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2.3 提高農業信息化服務
農村經濟信息化建設必須有服務意識,必須建立起信息技術服務的專業隊伍,要有效結合各個鄉鎮得經濟管理部門以及一些農業推廣站,進一步發揮它們的實際功效,努力擴大農村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的規模,與此同時,應該對農村經濟信息予以再加工處理,注重了解每個農村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經濟信息服務,積極鼓勵農民群眾在現代化的經濟信息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獲取效益,幫助他們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建設當中要注意對每項農村活動予以規劃和整合,制定出相應的目標和計劃,從多個角度為農民提供豐富的信息和技術,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促進信息技術的實踐運用。
一、充分認識扶持農村經濟協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農村經濟協會是指縣、鄉、村三級區域內,農業、林業、牧業、漁業、水利、糧食、經貿、科技、供銷等領域的行業性社會團體,它是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是農戶、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大市場連接的橋梁和紐帶。黨和政府對培育發展農村經濟協會工作高度重視,并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經濟協會的地位和作用,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這個中心環節,大力扶持發展農村經濟協會,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協會的作用。要把扶持發展農村經濟協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切實抓出成效。
扶持發展農村經濟協會工作,要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科學規劃布局,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協會快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協會在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在2004年全面完成現有農村經濟協會的復查登記和備案工作,到2005年基本建立地域和行業全面覆蓋的農村經濟協會組織體系。同時制定、完善、落實扶持發展措施,培育一批運作規范、活力充足、作用突出的示范農村經濟協會,提升農村經濟協會的整體水平,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搞好服務,優化農村經濟協會發展環境
民政部門作為登記管理機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強化服務意識,搞好農村經濟協會登記管理和規劃發展工作。適當放寬登記政策,認真做好復查登記工作,依法確立和維護農村經濟協會的法人地位。適當放寬注冊資金、會員數量、辦公場所、業務主管單位、專職工作人員等標準要求,減少批準籌備環節、減少公告環節、減少登記費,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為農村經濟協會依法設立提供便利條件。統籌規劃,調整結構,建立完善農村經濟協會組織體系。本著有利于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原則制定農村經濟協會發展規劃,有組織、有計劃地搞好培育發展工作,對已有的農村經濟協會進行合理調整,逐步達到農村經濟協會結構科學、布局合理、發展有序。
業務主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農村經濟協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協會的行業主導作用和組織協調作用,把農村經濟協會作為實施涉農政策的渠道和組織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依托。農業、林業、牧業、漁業、水利、科技、供銷等業務主管單位和部門要積極引導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建農村經濟協會,充分發揮其開拓市場、協調生產的作用。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把適宜由農村經濟協會行使的職能委托給農村經濟協會,促進農村經濟協會更好地發揮作用。
三、強化扶持發展措施,推動農村經濟協會快速發展
農村經濟協會是農村經濟改革中產生的新生事物,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農村經濟協會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和切實保障。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把培育發展農村經濟協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并注重發揮其在招商引資、經濟協作等方面的優勢;物價部門要在農村經濟協會收費項目的核準、收費許可證的辦理上給予指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支持有條件的農村經濟協會舉辦經濟實體,并在農村經濟協會辦理農產品商標注冊等方面給予有力指導;各級稅務部門應積極向農村經濟協會及其興辦的經濟實體提供納稅服務,并按規定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貿易、供銷、糧食等部門要引導農村經濟協會發揮農產品流通和貿易方面的優勢,支持農村經濟協會發展優勢產品和開拓國內外市場;科技部門要把農村經濟協會納入“科教興農”戰略,優先提供科技服務,引導或委托其開展科技社會化服務。在農村經濟協會自身發展方面,允許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允許在異地設立辦事(代表)機構、允許跨地域發展會員、允許辦企業、允許依法廣泛開展經濟活動。
為了切實解決農村經濟協會經費不足、活力不強的問題,各級財政、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對農村經濟協會特別是致力發展優勢和新興農產品的農村經濟協會給予資金支持。
四、農村經濟協會要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服務功能和協調作用
各級民政部門和農村經濟協會業務主管單位要增強服務意識,指導農村經濟協會開展規范化建設,使其逐步成為組織結構完備、自律機制健全、功能作用到位的獨立社團法人組織,并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農村經濟協會作為農村的重要社會中介組織,要以服務為宗旨,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開展活動,積極開展行業自律和協調,為農民、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提供服務,切實維護行業、農民、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農業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推廣、農業生產資料的規?;徺I、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發揮協調和服務作用,同時,要進一步發揮在政策咨詢、信息交流、招商引資、扶貧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要注重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設身處地地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為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