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7:45: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科學課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五年制大專;幼師;科學教育;自然科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0019602
1問題的提出
幼兒教師擔負著啟蒙教育重任,因此在幼師職前課程中有必要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課程,加強科學教育,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對幼兒實施科學啟蒙教育。然而,近年來五年制大專幼師學生生源質量下降,文化課程尤其是自然科學課程基礎很差,許多學生對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學習非常被動,甚至放棄。課堂氣氛沉悶,課后作業質量差,科學教師多次降低要求,期末考試仍然經常是“紅燈一片”,嚴重偏離培養高質量、研究型的幼兒教師目標。
為了更好地對五年制大專幼師實施科學教育,培養知識技能全面的幼兒教師,我們對嘉興學院平湖校區五年制幼師學生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學習做了全面的調查,分析了在五年制幼師科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2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了嘉興學院平湖校區五年制幼師專業二年級兩個班級的90名學生(在校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僅1人。為了調查信息的準確性與代表性,調查在正式課內,而且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說明了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如匿名),教師遠遠注視著學生,讓學生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中20分鐘內做完,當場收存。調查問卷共設計了40個項目,包括:初中科學學致情況、學生科學素養、學習觀、科學學習動力與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的自我監控、學習氛圍及師生關系共七個方面的內容,采用單項選擇題呈獻。為了擴大信息的獲取量,使調查更充分,還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簡答題:結合現階段的科學學習,請你略談對科學教學的一些建議。問卷發放90份,回收有效問卷90份,回收率為100%。
在對問卷結果統計分析的基礎上,輔以訪談調查,深層次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同時深入科學課堂,通過嘗試,以尋求適合學生的自然科學教育。
3調查統計結果與分析
從學生初中階段科學學習調查看出,五年制幼師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程度不高,僅有18.9%的同學對科學有興趣。僅有18.8%承認初中科學成績優良,高達30%的同學認為科學是很難的,只有6.7%的學生認為科學容易。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五年制幼師生初中科學基礎較差,興趣水平不高。當然,這與他們學習的努力程度不夠也有關系(敢于承認自己努力的人只有27.8%)。
從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統計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五年制幼師生普遍的科學素養不高,對科學知識的興趣程度較低。側面反映了五年制幼師生獲取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是非常被動的,科學學習渠道主要拘囿于自然科學課堂教學內,學習的資源也主要是依靠科學教師和科學教材。
調查可以看出五年制幼師的學生學習價值觀問題很大,居然有7.8%的學生認為學習科學成功的標志的考試獲高分,54.4%的學生認為開設科學課程作用不大,33.3%的學生認為在五年制幼師大專階段沒有必要開設科學課。認為學習科學課很困難的高達68.9%,僅有4.4%的幼師學生認為科學課程容易,當然,對現階段學習科學課程感到苦的占95.5%。
從學習動力與態度情況統計可看出:五年制幼師大專生學習動力是較低的: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督促完全能主動學習科學的僅占5.6%,學習科學遇到難題時堅持自己解決的僅占10%,學習過程中能很仔細、很認真的少得只有4.4%。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有17.8%的為了家長、教師的壓力與期望,更有37.8%的學生沒有想過為什么而學習科學。另外,分析為什么學習科學無動力的原因:有40%的人認為是無目標和無前途,另外60%認為是基礎差。
從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方面的統計可見,五年制幼師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是非常差的:僅有2.2%的同學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而且據課堂觀察可知他們的預習也就是看看他們手中的一本教材而已,高達77.8%的學生幾乎不預習。有了問題能夠經常問的只占11.1%。課后能經常及時復習的僅有2.2%,能經常看科普方面的書和網站的只有1.1%。從這些方面可看出學習科學的方法是非常機械的接受和等待教師的灌輸,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學習科學和探索的是比例非常少的。五年制幼師生對科學學習方法認識情況也是不理想的:在學習或復習科學時常用劃線、提綱、符號等方法的只占半數左右。盡管大多數學生也知道學習方法重要,但是有38.9%的學生在科學學習中如何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一般不考慮,通??偪紤]科學學習方法的僅有8.9%,能夠主動去閱讀和了解學習方法的只有6.7%。
由學生學習自我監控情況調查看出:能夠自己制訂明確具體學習目標的僅有24.4%,能夠經常自主制訂學習計劃的僅有1.1%,對于制定好的目標計劃能夠執行也只占8.9%,對于老師的要求大多不能獨立完成,能獨立完成的只有22.2%,(實際上據平時課堂上觀察到的不到),對于自己的科學學習能夠經常反思和評價的只占16.7%。這些充分說明他們缺乏自我評價的意識,已經習慣于被動地評價,沒有積極主動學習,學習的過程由老師組織,學習的結果由老師測試,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絲毫體現不出。
4存在問題與對策
(1)小學、初中學習基礎差。由于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初中基礎稍好點的學生更愿意進入普通高中,將來能進入更高層次的大學,發展會更好。因此五年制幼師大專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比較差,尤其是理科課程。
(2)科學學習動機不足,興趣不高,學習非常被動。許多學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幼兒教師只要會唱會跳舞,會講故事,將來就能勝任幼兒教師工作,學習自然科學沒用,因而不想學。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沒有升學壓力了,學習目的只是為了期末考試及格。
(3)科學課程內容不生動,概念、規律過多,教材體系過于學科化、理論化、學術化,學生感覺科學學習枯燥。
(4)課程評價過于單一。評價的形式方法過于單一:期末一紙試卷;評價的內容也只是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不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評價的主體也只是教師和學校。這些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大多是傳統考試的失敗者,因此對傳統考試已經麻木了。
(5)學生兩極分化嚴重,但是“一刀切”的教學要求使教學效果差,教學質量滑坡。
(6)學生不適應大學自主管理模式。五年制幼師學生是初中起點的學生,還處于高中年齡階段,他們還習慣于父母、教師的管理,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缺乏主動和計劃。
5對策與建議
5.1改革傳統五年制大專幼師科學教育中的自然科學課程
5.1.1課程體系設置的改革
目前,在五年制幼師的人才培養方案里關于自然科學課程仍實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分科教學,作為公共必修課分別放在一、二年級開設,各開設一年,每科周課時3節。面對層次不齊的學生,教師的教學兩頭為難,如果偏難,相當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學習困難而放棄學習;如果太容易,部分理科基礎好的學生無法得到發展,課堂學習效率低,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無法達到培養幼兒科學啟蒙活動優秀師資的目的。因此,首先建議應該重新設置適合幼師職業需要的自然科學課程,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綜合成一門《自然科學》,合理安排課時量。這也符合當今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綜合理科課程。當然綜合理科課程面臨教材、師資、考試方法三大問題還需要更深層次地研究。其次,開設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職業的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選修課包括與職業密切相關的《幼兒科技活動設計與指導》、《趣味科學小實驗》等;第三,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能力水平,拓展各門學科的知識面,開設各種專題講座,如“物理發現與人類文明”、“生態學與人類未來”、“宇宙天文”、“空間科學與技術”、“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等。這樣,通過必修課,選修課和專題講座,學生既可以得到一名幼師生基本科學素養的培養,又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得到個性發展的空間。
5.1.2課程內容的改革
自然科學課程教學內容要降低難度,要根本改變知識體系存在學科中心的傾向,不要過分重視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興趣,刪減過于理論化、學術化的內容,重視知識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應用,重視專題學習與案例研究,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科學教學內容,深入研究開發校本自然科學教材,最好是貼近生活、富有情趣、重視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自然科學教材。
5.1.3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
(1)改革課堂教學手段。五年制大專幼師學生幾乎全部是女生,形象思維能力明顯優于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課堂上應盡可能多地開展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通過實驗驗證、解釋深奧的科學定律、概念。根據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還應該想辦法利用一些生貼近生活的科學小游戲、小實驗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同學家里擁有電腦,相對來說,他們更喜歡教師使用現代多媒體手段教學。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對于一些難以演示的實驗,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生動活潑的動畫來演示,或者利用網絡上的一些優秀課件、豐富的音像資料來闡述枯燥的科學理論,啟發學生思索問題,在充滿生活情趣、游戲化的氣氛中接受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質和能力,同時也對他們將來從事幼兒教學有幫助。
(2)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中,由于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各學科分別要完成完整的學科知識,而教學時間又有限,教師為了追求“高效”,往往形成教師主“教”,學生負責“學”的“灌輸式教育”。這樣的課堂毫無生氣,教師很累,同學由于少了高考升學和社會的壓力,自然學的毫無動力,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應該在五年制大專幼師自然科學課堂上改革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著力探索適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方式,實現兩個重要轉變:一是從“教”向“學”轉變,二是從“知識授受”向“問題解決”轉變??梢岳枚嗝襟w展示圖片、實驗、科學小游戲,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幼師學生通過討論、演說、問題探究等方式展開課堂學習。在所有自然科學教育課堂中養成生活化的課堂、游戲的課堂、探究式的課堂和合作學習的課堂。
5.2改革自然科學教育的保障措施
(1)教師方面:科學教師是科學課程的實施者,一切教學改革理念只有通過教師才能變成教學現實。教師素質決定著科學課程實施的深度、廣度和科學課程實施的成敗。
因此,科學教師首先應熱愛本職工作,提高自身修養。 面對幼師五年制大專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態度,教師應以敬業為先,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科學教學工作中去,不斷自我完善,以飽滿的、積極向上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這樣就會對學生學習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
其次,科學教師要善于同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 親其師,信其道”。五年制幼師學生幾乎全部是女生,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和情感對他們學習科學態度影響很大??茖W教師要更加關愛學生,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但由于五年制幼師學生心理發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師處在主導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的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采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積極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再次,科學教師要讓學生多體驗成功。 幼師學生程度不齊,教師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女生居多,普遍對理科有畏難情緒,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幼師學生中,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教學要求更應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容易一點,要求過高過難往往適得其反??荚嚫鼞趯Α半p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情感。
1. 要注重“實效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課涉及面廣,揭示的自然現象復雜,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自然科學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他們心中的一個個謎團需要教師去解決。教師只有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才能踏踏實實地教育學生,才不至于想當然主觀臆斷地去解釋自然現象和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將自己的教學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才能傳授給學生真知。由于自然科學的發展性,教師還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獲取、掌握最新的科學信息,給學生一個圓滿的說法。例如:學生知道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但珠穆朗瑪峰每年仍在以1厘米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干年后,這個高度肯定會發生變化。而且,這個數據是相對于現在的測量技術而言的,以后隨著測量技術的提高,也肯定會有更精確的數據。其次,科學課堂教學要“實際”。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向學生展示實物,出示直觀教具。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是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由于農村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有限,視野較狹窄,對許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學現象不曾見到,從而對教學內容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向學生展示或再現實物、如學習“巖石’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巖石標本,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再次,科學教學演示實驗要“落實”。教師要認真做好實驗操作。一方面,要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維、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認識自然規律。同時,也通過實驗操作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奮點,把注入式的教學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把學生被動式的學習變為主動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認真組織好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促使學生各種感官的協調一致,使學生的技能得到訓練、強化新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理解、記憶、創造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如在教學水的浮力時,讓學生通過在水中壓木塊和用橡皮筋吊石塊,認識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無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物體,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2. 要貫穿“靈活性”原則 小學科學教學由于它涉及的知識面廣,涉及的事物也繁雜多樣,不僅有事物表面的認識,更有對事物本質的探討。因此,小學科學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要想小學科學課教學富有成效,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教學方法上要“活”。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例出發,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地加以引導。如可以用玩游戲的方法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也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其次,教學的手段要“活”。小學生的思維是通過聲音色彩圖像等具體形象來感知的。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片、掛圖、實物、投影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去進行直觀教學和輔助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也容易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再次.科學課堂教學形式要“活”。科學課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書面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教材的特點,聯系學生的實際,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自然科學實踐活動,如動員學生參加種植、養殖勞動,進行植物標本的手工制作,走出校門進行自然水域的污染調查等等。
3. 要把握“拓展性”原則 小學科學涵蓋了中學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它是引導學生認識自然事物的本質特征、現象及規律的啟蒙學科。教學中,不能只是就本教本,而是要加以引申,適時地去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具體表現為:
首先,要拓展思維。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努力地去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勇于發問,勤于思考。要對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進行大膽設問,贊賞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韌勁,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科學教學;學科;體會;操作;探究
一、小學科學課應以教科書為出發點,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促使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小學科學課的編排注重了對學生科學自然觀教育和科學態度教育。這些教育的實施要依靠課上老師的引導。如通過學生認識日晷和圭表的構造、作用,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天文科學的成就。通過指導學生認識雷電的成因,向學生進行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的教育。觀察、實驗、栽培、制作等活動,能培養學生認識自然規律,探索自然科學的能力。
二、科學課應遵循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來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書本上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常見的、兒童感興趣的知識。例如鳥獸魚蟲、花草樹木、風雨雷電、日月星辰等等,這些知識都能使孩子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每一堂課的內容都是他們非??释私獾?。教師應抓住這些內容特點結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課堂上指導他們親自進行觀察、實驗、操作。如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外部形態,水的循環,機械的作用,電和磁的性質,有時動手制作、種植、飼養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學得積極愉快,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還鍛煉和發展了觀察、想象、實驗的能力。
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實踐的聯系
根據小學科學教材的要求,在兒童接受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教師在闡明科學規律和概念時,盡可能多地聯系社會實際、生產、生活,使他們學到的知識與人們的實際需要緊密聯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以下幾種教學思路:“問題—觀察—實驗—結論—應用”“問題—假設—觀察—結論—應用”“問題—分析—綜合—應用”,都是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知識出發,指導學生觀察、實驗、思考,最后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形成。
四、把握課與課之間的聯系,做到知識的鞏固、應用,提高教學效率
每一單元的前一課與后一課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這樣做到知識之間的銜接緊密,同時也有利于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效率。此外,還應充分利用自然課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與配合。例如:在數學課中學到的測量知識在科學課的定量觀察內容中經常用到。教師可在這方面內容上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重視科學課的教學,切忌擠占科學課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集自然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自然規律能力的綜合課。可如今許多學校,許多教師重主課,輕副課,常常將科學課被其他主課擠占,教學得不到實效,這種做法與實施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對培養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非常不利。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利用課本插圖、自制掛圖、學具等直觀教具,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啟發學生的思考。教學緊緊圍繞大自然的秘密展開,認識自然事實,揭示自然規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至于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自然科學;以學定教;情境教學;探究式
一、以學定教的含義及意義
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下,提出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興趣、狀態、年齡特征為切入點,選擇一個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以學定教的關鍵是創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情境,教師為學生提供整體的學習思路和框架,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或者是在以學定教的空間內,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科學實驗活動,真正的走向自然、了解自然。教師在以學定教的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他們身上的共同點。開展以學定教的形式,增加了師生雙方面的選擇,教師由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就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切中學生需要,讓教學內容更精辟更豐富、更易于被學生吸收和掌握。而學生處于一種輕松的狀態,更愿意和教師一起共度課堂時光。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自然科學的教師,我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在以學定教的課堂改革下,上好科學實驗課,做了自己一定的努力。
二、引入情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問題情境的概念
研究證明,一個問題如果有多個以上的可供選擇的可能性,就形成了情境。而一旦學生已經獲取的知識和情境不同,這種沖突就引發了“問題”情境。換言之,“問題”情境是由矛盾所引發的。所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情境,“問題情境”即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還需經過努力提升自己能力,這樣才能解決新的問題,“問題情境”能促進學生形成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望。
2、情境教學的策略
目前,國際科學教育領域存在這樣的觀點:對學生認為值得思考的問題,進一步創設情境,是與科學推理特征和建構主義認知過程相符合的教學策略,涵蓋了下面幾種觀念:
①問題情境具有個別性、主觀性、相對性。以上的特征不僅僅表現在技能水平和認知水平的差異上,還和學生的態度、情感及生活背景有著直接的關聯。所以教師結合問題進行教學活動,必須提高觀感和直覺,和學生的實際經驗相掛鉤,如果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領悟能力,就會弱化科學規律的探究過程,使創設的情境發揮不到應有的作用。
②在《科學》課程中,科學規律和問題情境的關系即普遍又特殊。在教學中引入情境的手段,不僅僅只注意它的特殊性,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由特殊性向普遍性過渡。將科學規律運用到各種情境教學中,構成完整的科學教育,建構一致性的知識體系,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③提出的問題越明確,表達的認識任務就越清晰,探究問題的過程也就越具有組織性和目的性。在對問題的探究上,往往都是以定性為主,通過教師正確的的引導學生,形成假設、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處理。
三、做好實驗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在科學實驗課中,要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實驗目的,實驗材料、實驗方法、注意事項、并且熟悉實驗步驟,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正確的操作,以達到明顯的預期效果。教師在進行實驗前,要親自為學生演示,根據實驗中材料的特點,幫助學生認真準備實驗材料,確定最佳的實驗方案,這樣學生才能進行準確無誤的操作。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可供選用的器材是多種的。
如:是選擇“平面鏡”還是選擇“平板玻璃”,是選擇“蠟燭”還是選擇“三角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進行選擇。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選擇實驗器材的能力。
教師的指導工作,對實驗操作是否正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為了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中的某一個量的關系時,就必須保證另一個量的相同。為能觀察假設的變量與研究問題之間的關系是否存在,在設計實驗時就必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通過反復的演示,讓學生明白此項實驗的宗旨,讓學生自己親自體會,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成功進行,在實驗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探究自然科學的能力。
四、做好實驗課后的反思和評價
一堂自然科學實驗課后,學生要善于進行反思和評價,將本節課所觀察的現象、實驗過程中掌握的原理和以往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自我提問式的反思和評價。常用的方法有概括、歸納、分類和比較等等。如這堂課的實驗過程涉及到哪些知識?為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準備什么樣的材料?應該采取哪種最佳的辦法和途徑?在本次實驗課的操作中,我曾有哪些失誤和我不足,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改進?我在本實驗中,收獲了什么知識,取得了哪些進步?有什么樣的切身體會?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真正了解這堂實驗課的意義,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結語
在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改革下,為真正上好每一堂自然科學課,教師就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實驗條件,改變教學組織形式,革新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在科學課中,有效的引入情境教學和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在獲取自然科學知識同時,又真正的發揮了自然課的實踐效應,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科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3】物理課程標準研制組編,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4】化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綜合性美育課是把不同門類的單一藝術審美教育組合成相互協調的整體性的藝術審美教育課。
單一藝術有文字、音樂、繪畫、攝影等,綜合藝術有電影、電視、戲劇、曲藝、舞蹈等。談到現行的中小學美育課,有些人只講音樂課、美術課,忘記了文學也是藝術,語文課也有極為豐富的美育內容,也擔負著極為重要的美育任務。他們在美育課中忽視了藝術各科的內在聯系,分科分割,片面強調各自系統的知識和技藝,忽視了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使學生由于陷入一種單一的操作性的模仿活動而索然無味。另一方面,由于藝術的繁榮,生活越來越美,提供給學生的藝術審美對象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學生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進行綜合性審美,憑著各自的綜合審美能力自由地欣賞、創造著屬于自己的綜合藝術意味。如此看來,一些學?,F行的美育課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節,沒有適應并服務于學生綜合審美的生活需要。
學校美育課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就必須改革,必須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審美的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呼喚綜合教育,綜合教育呼喚綜合課程。探索如何開設并上好綜合性美育課,是建設綜合性美育課程的基礎,是科學實施課堂綜合性美育、提高學生審美綜合素質的前提。
如何上好綜合性美育課呢?
審美教育的特性是育教于審美之中,而審美是一種包括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的活動,因此,綜合性美育課應該在師生共同參與的綜合性的審美欣賞活動和審美創造活動中進行,而不是在教室系統的講授和抽象的說教中進行。
活動的順序應該是先進行審美欣賞,后進行審美創造,我把它歸納為“先感悟,后綜合”,即讓學生先在綜合性藝術的審美中感受其中的各種藝術美,感悟他們有哪些審美要素是共同的,是如何合二為一的,進而感悟這些審美要素的審美功能;然后,再讓學生依托這種感悟,將兩種或幾種單一的藝術美組合成綜合性藝術美。
這種順序符合學生審美認知的心理規律。藝術是相通的。不同門類的藝術美所以能組合成綜合性藝術美,是因為它們具有共同的審美要素,這正是學生能夠“先感悟,后綜合”的基礎。為什么呢?學生在綜合性審美中,對不同藝術的審美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強,有的弱,有的沒有,但總會對某一種藝術美的直覺抽象、概括,遷移到對綜合藝術中其他藝術的審美中,或多或少的感悟其他藝術的審美要素及其審美功能,進而更充分的感悟綜合性美感中協調的整體性的內涵。這種感悟多了,學生便可以逐步培養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智慧,建立起一種較完整的綜合審美心理結構,并依托它指出綜合審美能力,在兩種或幾種藝術美之間進行溝通和整合,組成綜合性藝術美。
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般都能憑著對以前欣賞過的配樂朗誦中文學美、朗誦美、音樂美組合關系的感悟,憑著對《海燕》一文中修辭美、結構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感悟,用自己的聲音較準確地表現出《海燕》一文的感彩和越來越高的感情線,一般都知道要用贊美的語氣、高昂的語調朗誦暴風雨;對重音、停頓、節奏等朗誦藝術審美的感情大體一致。有的選用一段貝多芬的交響樂《命運》配樂,有的則拉一段激越的小提請曲配樂,還有一組男生更是出奇招,用自己的口技代替配樂,他們模仿海濤聲、狂風聲、雷聲、海燕叫聲等等,由于學得不像,笑得其他同學前俯后仰,但他們仍就一臉認真堅持到底,我給這組男生評分為“良”,肯定了他們的朗誦較好,肯定了他們的朗誦較好,肯定了他們能從電視中的《列寧在1918》那段“手影口技”受到啟發,用口技來烘托朗誦,是一種有創意的藝術構思;但同時告訴他們,口技的技術性很強,不是誰都體驗到了就能體現好的。
除了存在于藝術中,美還廣泛存在于自然、社會中,因此,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課程同樣有美育內容,也擔負美育任務。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文化的不斷創新,除了藝術學科之間的交融越來越多之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之間的交融也越來越多,于是,新生的綜合性學科必然越來越多,隨之,綜合性教育也越來越多,綜合性美育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說本文第一部份講的是狹義的綜合性美育課,那么,廣義的綜合性美育課是指把藝術課程、自然科學課程、社會科學課程中的審美教育組合成相互協調的整體性的審美教育課。
這種組合分三個層面:
(1)在藝術課程美育系統中組合(前面已闡述);在自然科學課程美育系統中組合,例如政治、歷史的美育組合。
(2)自然科學課程與社會科學課程的美育組合,例如地理、歷史的美育組合;藝術課程與自然科學課程的美育組合,例如美術、攝影與地理、生物的美育組合;藝術課程與社會科學課程的美育組合,例如文學、音樂與政治、歷史的美育組合。
(3)藝術課程與自然科學課程、社會科學課程的美育組合,例如文學、音樂、地理、生物、政治、歷史的美育組合。
一、有效激趣,推動主動探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入門學科,小學科學教材的編撰本身就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承載的或者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整合為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資源,將其簡潔明確地外顯于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
比如,教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節時,教師借助音叉震動發聲的原理設計了這樣一段激趣談話: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
生:音叉。
師:是干什么用的?
生:是一種樂器,老師,這節課我們要學音樂嗎?
師:可以這么說,你還知道什么樂器?
生1:那可多了,鋼琴、貝斯、鼓、二胡等等數不完呢。
生2:是呀,一個樂隊得數十種樂器才能奏出完美的音樂呢。
師:說得對,我們今天就要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一下音樂,你看看這個小小的樂器(指示音叉并敲擊),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一直很納悶,這些樂器為什么會發聲呢?我們人有嗓子,可以說話,可是樂器沒有啊,但他們也能發出各種美妙的聲音,真是令人難解……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那么大家還有誰想過這個問題?
生(紛紛表示想過)
師:想不想和老師一起探索一下物體發聲的奧秘?。?/p>
生:想。(教師板書課題)
談話片段之所以比較成功,是因為教師抓住課學生對周圍事物好奇心重,但是又不能自己找到合理的辦法探其究竟的客觀事實。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了進來,準備好了自己的探究之旅,使得課堂在開始的一刻就預埋下了成功的種子。
二、實驗操作,促進知行統一
自然科學的特點就是可以借助即時高效的試驗來說明道理,這一點是它不同于哲學、語言等人文科學的區別。也正是因為這樣,自然科學更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更便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實驗操作,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力,也為養成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嚴謹治學作風開了一個好頭。小學科學課堂實驗要具有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要具有一定的簡潔度,讓學生便于操作;要有啟發性,讓學生在實驗中明白探究的目的;要有科學性,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習慣。
《凸透鏡成像》是一個經典的物理實驗,教師在教學時把這個實驗引入到課堂中來。首先,教師利用教室現有的投影機實物,讓學生觀察投影機的鏡頭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投影機的鏡頭要用凸透鏡呢?”通過問題的提出,學生已經進入想要探索的狀態,此時,教師介紹了“凸透鏡成像實驗”的課本情境圖,并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主要巡視學生實驗的過程,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同時,引導學生按照課本的實驗步驟一步步探究,并且要認真填寫課本上的表格。
實驗操作課堂,也要有引導和激趣的過程,同時教師要更多地走到學生中間,幫助學生指點迷津,引導學生朝著實驗要求的方向不斷深入。當實驗結束后,一定要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和感想,并引導學生集體總結實驗結論。實驗課的課堂評價要在總結結論后,讓學生充分反思和自評,談一談自己成敗的關鍵在哪里,同學之間也要互相補充評價。可以說,科學課堂上的實驗,是學生探究科學世界的手段,而非一場游戲般的演繹。要達到這個目的,評價與反思是最重要的。
三、聯系生活,指導學以致用
科學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可以說只要我們用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有趣的科學知識。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拓展學習范圍,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課堂上學習過的科學現象,并嘗試應用這些現象和原理為生活服務。比如學習完《不平靜的地球》一章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作業“向家里的長輩講解地震的原因,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觀點,他們說的對嗎”。學習完《建筑與簡單機械》后可以引導學生回家找找自己壞掉的機械玩具或者廢舊鐘表,試著拆開來修一修或者改裝一個新的玩具出來。諸如此類,以學生便于操作、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科學,對科學探索和科學知識保持一顆永久的探索和服務生活的心。
關鍵詞:小學科學;校園環境;自然科學領域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科學教師應將科學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最高準則,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科學素養的培養需要落地在課堂,其中在小學中低年級的教學中,很大一個模塊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學,通過對小學生進行自然科學教育,會使他們從小學階段開始便認識到科學技術的作用,使孩子能夠從小學階段開始全面發展。但當我們觀察現在很多的課堂教學時,就會發現學生很多時候不是在主動學習,而是在跟著教師學習。因為各種因素的限制,教師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操作人,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整個課件的結構和一些帶著標準答案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灌輸式教學,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大城市中的學生很少能夠接觸到真正的自然環境,以至于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本應從生活中認識且非常熟悉的植物、土壤等,都成了非常陌生的物質,曾經數次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項目帶領學生走入校園和社區去開展自然環境的調查活動,卻發現學生對于自然環境的極度陌生令人擔憂。同時校園周圍植物種類少,土壤區域少,相應的動物種類也少,導致許多科學教師在開展相關課程教學的時候,出現了取材困難的情況?;诖?,從學校的自然環境改造開始做起,為學生營造校園即課堂的體驗環境,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打造,讓孩子真正能夠走入自然,從中去探索和發現自然中的奧秘,讓校園處處皆教具,處處是課堂。根據教學活動的不同環節,進行以下分解。
一、豐富校園植被種類,打造優良實踐環境
在制定下此項研究課題以后,反觀我們現有的校園環境,主要以觀賞類樹木和草坪為主,其中有大量的荒廢區域以及大量雷同性的植物,學生所能夠進行觀察的環境比較單一。進而觀察校園周邊的社區,以高樓層密集小區為主,小區內的植物種綠化情況也并非太好,且如果學生需要走到校外開展調查和觀察活動的話,學生的安全則無法保證?;诖?,決定對校園內環境進行重新的改造。
自2016年始,對校園內所有植物進行重新規劃,豐富原有的綠化植被種類,并且重新開辟出新的種植區域,廈門地處祖國東南海岸,氣候溫暖,非常適合各種類型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的生長,尤其是各種果樹的種植。因此,在改變傳統菜園果園遠離學生生活環境的做法,在學校兩棟基礎教學樓之間開辟了一塊新的植物實踐基地,命名為“東籬園”,體現親近自然的校園文化,通過綜合的規劃,區分為果樹區、香草區和熱帶植物區,在這些區域內種植了各超過二十種的果樹、香草和多肉、仙人掌等熱帶植物。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見的龍眼樹、芒果樹、梨樹等,飯桌上常見的薄荷、蘆薈、九層塔等,也有如菠蘿蜜樹、蛋黃果樹、蓮霧樹、蒲桃樹、樹葡萄、人心果樹等特別的植物種類,植物種類繁多且環境設計精美,曲徑通幽,成為學生下課嬉戲的場所,為學生打造真正身邊的實踐基地。在校園操場的周邊,則開辟出了一片菜園,命名為“耕讀園”,取義傳統文化中耕種與讀書相結合的活動,種植數十種當季蔬菜,成為當代學生真正能夠走入參與種植的基地,成為培養學生勞動和勞動中學的意識。
二、結合學科課程滲透,開展校園研學考察
有了優異的環境,更需要結合真正的教學活動開展,才能夠把物質基礎的利用達到最大化。杜威的思想表明,小學教師培養應該摒棄傳統二元論,堅持綜合的、聯系的思維方式,超越全科與分科,探索一種更完善的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內在地實現“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機統一。因此,我們在校內開展了多學科的聯合教研,挖掘課本當中可以利用的課例,進行校本化的重新打造。
在蘇教版小學科學新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1課《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課中,這本是傳統的一課觀察植物的課,從學生的課余生活到校園學習中,都有很多相關的課例,但往往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相背離,觀察和認識的植物并非本地的物種,或是因為生活環境的限制使觀察內容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借助于校園“東籬園”的打造,這項活動則更加具校本特色和指向性。教師將原本的課堂環節改為校園植物大搜查的活動,通過學習單設計尋找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香味樹葉等任務,引導學生走遍校園,尋找這一些特別的樹葉,學生收獲了綠、紫、紅、藍不同顏色的樹葉觀察結果,發現了校園里的樹葉原來有雞蛋形、手掌形、愛心型等如此多不同的形狀,在教室門口找到了香香的薄荷葉子,真正用多種觀察和對比的方法進行探究,有效地幫助學生意識到植物之間有著如此大的不同與奧秘。
在2019年新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研究土壤》的一系列課程當中,學生幾乎有近一個月的時間都在校園內教室外進行學習。在研究土壤的成分時,學生大膽地拿起鏟子,對學校的校園土壤進行挖掘,因為作為在校生,自然地會升起對于校園環境的保護意識,同時又沒有在外面進行實踐活動時會受限于區域管理的要求,因此,學生都能夠在不破壞校園本土環境的基礎上,大膽地開展觀察。因為學校有著豐富的植被,學校土壤的豐富性也隨之大幅增強,在前幾年的調查活動中,學生僅能在土壤中發現一些螞蟻、蜘蛛、落葉、磚塊等常見物,現在的調查過程中可以發現蚯蚓、蟾蜍、甲蟲等更豐富的小動物。而在辨識不同的土壤類型及土壤的作用時,由于學校同時種植了需要肥沃土壤的果樹以及在沙質土中也能很好生存的仙人掌、多肉等熱帶植物,學生很快發現靠得很近的兩者土壤的狀態大幅不同。學習單上清晰記錄下“果樹下的土壤是黑黑的,肥沃的壤土,而仙人掌下的土壤則是顏色較淺,顆粒較大的沙質土”。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有“生成效應”的,比起別人直接告訴學生的信息,學生會對自己創造的信息記憶更加牢固,所以應該帶給學生真實體驗和實驗的機會,引導學生走進校園,觀察植物、對比植物、解剖植物,關注植物不同部分的特點,體驗是真正能夠幫助學生記憶和認知知識的有效渠道,教師不再需要刻意灌輸理論化的知識,學生能夠自我生成并且建構概念。
三、巧設系統化學習單,落實實踐思維貫通
通過對科學新課標的解讀以及新教材的學習中,我們發現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植物、土壤等有關的課程更多為中低年級學生所涉獵的領域。教學活動設計需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順應這個年齡段孩子對于自然的好奇,并促進觀察能力的培養。但在實際的科學教學中們發現,學生往往會僅僅局限于玩或是觀察,而缺乏對于自己觀察結果的進一步的處理和思考。因此我們重新考量課堂環節,建立了適合低年級學生特點的學習單,讓孩子能夠帶著學習單來開展調查活動。學習單的設計不僅僅提供了學生的問題,也提供了學生達成任務的一些輔助,為學生的順利開展活動提供支架。
在三年級《土壤的成分》一課中,通過學習單對這個學段的學生進行表達訓練:“今天,我們用()方法觀察,發現土壤里有()?!币龑W生建立規范、有序的探究意識。在學生遇到觀察困難時提供輔助,面巾紙、放大鏡、水等工具,幫助學生能夠自主開展探究活動。在《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課當中,學習單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活動任務,輔以生動形象的圖文設計,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任務完成,打破傳統學習單為紙質的局限性,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完成活動記錄,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校園內植物的參考信息作為學習支架——學校植物社團維護的公眾號當中有不少高年級同學們于校園植物探索的一些成果,學生在校園活動中即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隨時隨地進行查閱。
四、構建實驗室,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探究昆蟲生長過程,我們學校建設一個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以蝴蝶保育和繁殖為主。在教師帶領下,學生認真開展探究互動,擁有極高的熱情研究蝴蝶成長過程中,所有孩子均能夠近距離觀察、記錄以及研究蝴蝶。
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通過問題探究確定活動主題,比如,在五年級組進行的“蝴蝶監測”主題活動,即是由具體問題所引發。蝴蝶對于外界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被譽為環境質量“監測員”。若是蝴蝶數量減少,那么說明環境出現波動,相關人員應該對此種現象加以重視。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我校均會組織5年級學生攜帶相關器材,到監測點開展蝴蝶監測活動。該學習過程中,教師會以具體問題作為支撐,比如,“請各組學生選擇合理路線開展檢測活動”,此時學生借助數學比例尺合理確定路線。“某小區開始重建,那么在正式重建過程中,會對蝴蝶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由程序性與陳述性知識轉變為策略性知識學習,并且在教學中能夠發現,孩子們充滿了興趣與樂趣,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效促進其探究能力。另外,借助此種實踐探究活動,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經過幾年的實踐,在依托校園環境的改造之下,推進學生真正研學體驗的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課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園環境日益優美,更加適宜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在活動中建立了良好的科學習慣和意識,科學課的學習走向了深層化,同時有效地建立起學生對校園的歸屬感,有效促進了集體榮譽感和愛校情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殷春陽.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自然科學教學研究[J].神州,2018(18):103.
[2]趙紅霞.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感受到一種責任——六足園校園生態實驗室課程的建構[J].人民教育,2018(Z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