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19:03: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項資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為加強水利建設、發展水利事業,我市在水利工程的投資強度也比較大,這就面臨著大量的資金使用管理工作,能否用好、管好水利資金,關系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作的開展、水利事業的發展。本文從規范水利工程運作程序、機構健全管理、加強施工控制、加大資金管理力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強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的新思路、新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引言
近幾年來,在中央、省里水利發展政策的有力推動和水利補助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朝陽水利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水利工程建設形成了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新格局。同時,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就需要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本文提出了加強水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的新思路,從水利工程運作程序、機構健全管理、加強施工控制、加大資金管理力度等幾個方面作為分析。
二、規范水利工程運作程序
水利工程建設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四制”,即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
(一)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
項目法人系指具有法人資格和地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設立或認定,對建設工程項目負有法定責任的企業或事業單位。項目法人責任制是在工程建設中形成的一套由項目法人擔負相應責任的制度,堅定不移地付諸實施,項目法人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二)全面推行招投標制
招投標制是“四制”的中心環節,是實行“四制”的基本內容。通過招投標選用具備一流素質的承建隊伍,以保障工程的質量和建設進度,對于建設資金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凡是符合招標規模和條件的建設項目均實行公開招標,按照合理低標法評標,“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強中選廉”。通過標段細化,雖然增加了管理難度、協調工作量,但有效地節約了資金,通過項目概算調整,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更多的建設項目中。附屬工程和零星設備,按照詢價制度,采用“同等產品比價格、同等價格比質量”的原則選用供應商。
(三)對工程實施建設監理制
建設監理制是工程質量過程控制的重要環節。建設監理制是指項目法人通過招標或委托,選用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根據已經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監理合同、建設合同等規定,對工程建設實施的專業化監督管理。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授予監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協調”的職能,積極為監理工程師行使職權創造條件,樹立和維護監理的權威,對監理提出的問題高度重視,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四)以合同管理制規范業主與中標單位間的行政行為
合同管理制,就是整個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依照法律法規、招投標文件等約定簽訂書面承諾,用以規范、監督和約束業主與各中標單位間的行政行為。按照合同制要求,管理處與工程的勘測設計、監理、施工、設備制造、安裝等中標單位依法簽訂了合同協議,明確質量目標、質量責任、獎罰措施等。簽訂合同的同時簽訂廉政協議、安全及消防責任書。
三、健全機構,落實管理責任
管理和使用好建設資金,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一般可分為如下幾個部門:
(1)工程管理部。管理部主要負責施工管理、質量監督、現場協調、政策處理、資金使用、宣傳教育等工作,制定工序驗收參與制度、現場巡檢、重要部位旁站等規章制度。
(2)工程治安值勤室。及時做好工程的協調、治安、安全、保衛工作,維護施工秩序,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3)質量監督項目組。項目組由質監、設計、建設等單位人員組成,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質檢活動,解決質量和技術難題。
(4)各施工和監理單位,成立工程項目部,全面推行項目負責人制和項目法人管理。
四、加強施工過程控制
施工質量控制也制約著資金的使用,只有保證施工遵循設計,質量保證第一,才不至于到工程后期階段出現超投資的現象發生。工程在質量管理體制上,應建立項目法人統一管理、施工單位嚴格自控,監理單位認真核查,政府監督全面到位,使用單位提前介入的質量管理保障體系,嚴格把好“四關”。
(一)把好材料關
工程使用的鋼筋、水泥、砂石骨料、膨潤土、石料等主材,全部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材料進場前由建設、監理踏勘考察施工單位選定的廠家,就材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廠家的生產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出綜合評價,優選廠家。材料進場后由施工單位實驗室、監理部和工程部對質量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材料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監理單位按照不少于施工單位抽檢總數的20%送第3方檢測單位檢測。并做到不合格材料嚴禁進場,已進場的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到本工程中。(二)把好施工隊伍素質關
水利工程往往由于施工面廣,施工班組多,工段間施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為確保質量,工程隊伍管理上實行樣板法。進場的隊伍必需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完成樣板段。通過監理和業主驗收合格后,方能繼續施工。
(三)把好現場驗收關
嚴格“三檢”制逐級驗收,前道工序未完成通過驗收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按照規范要求辦理好工序簽證手續,技術不達標、資料不全一律不予驗收。對完工的單元工程、分部工程按照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規程和驗收規程及時組織評定和驗收,各單位工程投入使用前組織階段驗收。
(四)把好建設過程關
(1)逐級建立工程質量目標責任制、質量一票否決制度。明確質量目標、責任、權利和獎罰措施,落實到每個單位工程、單元工程,甚至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工程質量責任制的建立和逐級督查,強化了工程各參建單位的質量意識,促進了工程施工中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有力地推動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
(2)處理好工期與質量控制關系。建設過程中處理好工期控制與質量控制的關系,絕不因工期緊或趕工期而犧牲質量;處理好業主、監理和施工單位間的關系,質量控制上推行“小業主、大監理”逐級督查的質量管理體制。
五、加大管理力度,確保資金安全
水利工程資金管理應作為一項嚴肅的紀律來抓,資金問題是一條高壓線,任何人都不能違規操作。為此采取以下幾項措施,切實加強財務和資金管理力度。
(一)健全財務制度
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在貫徹國家有關財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嚴格執行省、市的相關制度。
(二)規范財務程序
(1)設置工程財務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工程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負責工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
(2)按照國債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在建設銀行開設專戶存儲,同時設立配套資金專戶,??顚S茫乐谷藶闇?、擠占、截留、挪用、串項、置換現象發生。
(3)嚴格規范資金支付程序,即根據進度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經監理單位審核后報管理處,經工程管理部負責人及分管領導審核、法人代表批準后予以支付。
(4)涉及工程任何款項,不得采用現金支付。
(5)積極編好工程建設項目各種報表,認真做好工程投資成本核算工作。
(6)積極參加各種不定期的培訓,提高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水平,確保資金使用安全,確保建立優質工程,培養優秀人才。
(一)專項不專
我國的財政專項資金涉及行業龐雜且金額巨大,涉及到教育、農業、工業等各個領域,專項資金的種類多達幾十種。"基數加倍增長"是我國預算機制長期采用的增量預算機制,隨著人員的調動、時間的變遷單位積存的專項資金和單位公用支出混合在一起進行使用,完全變更了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職能,使得大金額的專項資金專項性質不強,這也增加了專項資金的管理難度。
(二)使用隨意
我國現行的編制預算實行的是"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實際"模式,依據基數加上增長,有的甚至還將專項資金切塊分配,此種模式也就造成了專項經費的編制標準不夠科學合理。專項資金預算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也就直接導致了專項資金使用上的隨意性,截留、挪用現象普遍,例如,用來補貼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資金,就被不同程度的挪用。類似行為歪曲了專項資金的真實用途,財政資金的不合理利用也使人民群眾有一定的損失,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
(三)使用效率不高
各級各部門在申請財政專項資金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項目的策劃,到申請材料的準備和申報,都占用了專職工作人員的大量時間,使得專項資金的申請成本在無形中增大。此外,不同的專項資金被不同的部門掌控,統一項目可以從不同部門以不同的名義來申請專項資金,使資金的用途被分散,最后導致資金難以統籌規劃合理配置,使專項資金的作用不能最大地發揮出來。由于專項資金的下撥在不同部門之間轉手,導致專項資金的撥款周期較長,對資金的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利影響。
2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措施
(一)清理申報項目,縮小范圍
長期以來,專項資金并沒有很好的做到專款專用,為此,對多達幾十項的專項資金要進項定期的清理,對資金的使用情況、資金的管理情況、資金的使用效益等進行具體的了解,并且對各項資金存在的必要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使用效率不高使用效益不明顯的資金,進行大力的壓縮,并且在一般性預算支出中加入經常性的專項支出,例如對農村生活貧困家庭的資助,以及對警車以及警務設備的定期檢查和更換費用,可以列入到經常性的專項支出。
(二)明確各部門責任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各個部門的負責實際上也是各個部門的不負責,這樣的管理基本上是無效的,只有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財政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才能好的形成監督體制。財政部門和管理部門可以就相關的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并制定合理的違責處理辦法。將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納入到財政監管的范圍之內,將主管部門挪用專項資金的行為從根本上杜絕。
(三)多方面審計監督機制
財政專項資金數額大、覆蓋面廣,國家審計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且對各地方的財政政策相對不熟悉,因此決定國家審計人員難以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判斷。由于審計部門與被審計部門在同一行政體制之內,所以審計結果和審計意見在獨立性的顯現方面有很大的限制,這時就需要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相結合。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的結合,通過橫向和縱向的結合,從而提高對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四)提升政府理財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政府的理財能力和水平,可以有效的規范地方政府的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首先需要逐步淡化財政專項資金的作用,使政府和市場的職能邊界得到規范,使基本化公共服務均等化,運用政府的獨立財權有效提高其對資金的調度和運營能力。其二,要加強績效控制工作,從而對績效審計和績效監督進行有效推動。使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的收益和成本的比重得到有效提高。其三,要將年度預算管理向財政專項資金中期考核機制進行轉變,使政府的會計制度向全責發生制進行轉變,從而有效提高政府的理財能力。
3總結
論文關鍵詞:健全,機制,全程,監管,提升
莒縣財政局以強化財政專項資金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不斷完善財政監管手段和方法,構筑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管體系,切實規范和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提升了財政精細化管理水平,保證了財政專項資金安全、規范運行,提高了財政資金的經濟社會效益,更好地服務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實施制度創新,建立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精細化管理機制
財政專項資金是國家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如何管好用好資金,確保真正發揮效益,是各級財政部門特別是縣級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2008年以來,我們從“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強化監管、提高效益”四個方面入手,不斷健全和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先后制訂了《莒縣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莒縣財政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莒縣財政惠民補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莒縣鄉鎮財政專項資金會計核算辦法》等多項規章制度。通過制度建設,解決了目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突出存在的問題,一是解決了部門協調問題。針對過去項目申報過程中出現的越權申報、多頭申報、部門職責不清等問題,通過制度的制訂完善,明確規范在項目申報、建設、監管過程中部門職責權限和程序,加強了部門之間的協調;二是解決了資金撥付程序問題。通過規范資金撥付程序,完善資金撥付方式,保證了項目資金按進度及時、快捷到位,民生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更加順暢;三是解決了會計核算問題。通過建立財政專項資金會計核算制度,真實、全面反映了專項資金運行的全過程,進一步促進了專項資金管理的規范,提高了項目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四是解決了財政監管問題。通過制定完善監督檢查辦法,豐富了專項資金監管手段和方式,進一步強化了財政監督職能,保證了依法理財。
二、構筑全過程動態監管體系,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在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過程中,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注重資金監管與項目建設的有機結合,財政監管始終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
(一)完善財政項目立項決策機制,確保財政專項資金投向科學合理。一是逐步完善財政項目庫。為提高財政專項項目前期工作質量和效率,根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發展規劃,先后建立了包括經濟發展項目、民生項目、教育危房改造項目、畜牧規模養殖場、支農合作組織項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等財政專項項目庫。截止目前,全縣各類財政專項項目入庫985個。二是健全項目論證制度。在組織項目申報時,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對項目可行性、資金使用效益、項目承擔單位申報意愿、單位資質進行實地考察、充分論證。如,在選擇村村通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地時,對各地供水需求、地質條件、項目所在地政府協調能力等因素進行了充分論證,從項目庫中擇優選擇了11處建設地。由于前期論證有力,施工條件得到充分保證,群眾非常支持,項目建設取得了成功,我縣采取的山丘區集中供水建設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廣。
(二)強化財政專項資金運行監管,確保資金監管全方位、無縫隙。一是完善財政專項資金撥付方式。注重資金與項目結合,嚴格按程序、按進度及時核撥資金。實施國庫集中支付、縣級報賬提款,項目資金直接支付建設單位。二是規范項目監管。督促項目建設實施“五制”管理,即招投標制、監理制、法人制、公示制和審計制。實行項目招投標制,對一些總投資規模較大,單項工程額較小的項目,實行集中采購,合并招標,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對投資規模大的重點項目,采取全國范圍公開招標方式,邀請省內專家進行評標,如沭河攔河壩、大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行工程監理制,對項目建設實施工程監理,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動態監管。實行項目法人制,完善質量問責機制。實行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制,核實項目支出內容,剔除不合理費用,節約財政資金。實行項目公示制,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規范民生資金管理。協調有關業務部門、鄉鎮政府及銀行系統,完善補貼操作流程,加強部門協調,從基礎數據采集、審核到數據庫建立、導入發放系統、資金發放、發放信息反饋等步驟進行細化,每個環節都明確職責、時間進度等要求。目前,我縣已將種糧直補、農資綜合直補、水稻良種補貼、大中型庫區移民后期扶持補貼等各項惠民補貼全部通過“涉農一卡通”系統發放,2009年通過“一卡通”系統發放各類民生補貼9871.46萬元,涉及30余萬農戶。
(三)實施外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結合,豐富財政監管手段。采取財政專項項目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全程參與和財政內部監督控制相互結合的方式,實現監督關口前移和監督全過程的參與,豐富了財政監管手段,加大財政監管力度。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實施社會中介機構全程參與,保證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公正性。在重點工程實施中,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參與預算編制審查、項目建設審核、工程決算審核,根據審計意見撥付資金,實行邊建設、邊撥款、邊審計、邊監督;完善財政內部控制制度,保證資金撥付的規范性。將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納入局內部監督范圍,重點監督撥款程序是否合規,撥款手續是否完善,資金撥付是否及時,資金使用是否合理,項目檔案是否齊全。使財政內部監督關口前移,充分發揮財政監督的預警、監控職能。
論文關鍵詞:審計模式,貢獻模型,貢獻比較
一、審計模式分類
(一)審計模式的概念及演進
所謂審計模式,是指審計機關為實現一定的審計目標,所應采取的審計策略、審計技術,并整合其內在結構和選擇主導因素,是整體性審計方式。審計模式屬于審計理論的范疇,它反映了人們的審計思想,即:審計的目標應該是什么,審計的對策應該是什么。審計模式同時又屬于審計實務的范疇,它規定了審計工作的行為方式或方法,即:為實現既定的審計目標,審計工作的全過程應如何設計,各階段工作應如何著手,應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法等。審計模式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及人們認識的改變和提高而變遷。在國家審計發展史中,審計模式經歷了從合規性審計、真實合法性審計到績效審計的演進過程(劉家義,2004)。前二者重點是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合規及真實性進行監督,統稱為財務審計模式(劉家義,2004)。后者強化對創新的分析(FunkHouser,2000;秦榮生,2007),尋求對被審計項目和組織管理的積極改進(楊妍,2006;戚振東、吳清華,2008),促進財政專項資金和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McCraeandVada,1997),推動公共管理部門的績效改善(HatherlyandParker,1988;JohnsenandMeklin,2001)。
(二)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模式的分類及詮釋
財政專項資金是指上級人民政府或部門下撥的具有專門指定或特殊用途的資金,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來源于財政或上級單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項;三是需要單獨核算。財政專項資金是我國中央政府及省市級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構成,主要用于社會管理、公共事業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專項發展建設,近幾年體現在三農發展、科教文衛事業、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重工業基地、重大自然災害救濟和重建、政策補貼等方面。這些項目涉及范圍廣、建設周期長、影響面大,關系國計民生,在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其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備受社會公眾、審計機關等監督部門關注。根據近幾年國家審計署及特派辦公布的審計報告和有關研究,我國財政專項資金在管理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滯留、侵占或挪用等資金流失現象嚴重;二是管理不善、資金使用效益整體偏低。
鑒于此,筆者以監督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和提高資金管理使用績效,作為文中財政專項資金審計的主要審計目標,將審計機關對此所采取的不同態度、審計策略和處理措施,模擬劃分為以下五種審計模式。
1.“審計缺失”模式。該模式下,審計機關漠視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或由于該項支出相對不重要或鑒于審計力量薄弱,不對此項資金開展審計,也不針對資金的撥付、管理和使用作任何調查、監督或建議,任憑財政專項資金遭受流失和使用效益低下。審計機關對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沒有發揮任何效用。
2.“財務整改”模式。該模式下,審計機關注重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通過查賬、監督、處理等方式對其開展財務審計,根據現有財經法規及資金管理制度,評價資金管理、使用的真實合法性,并發現其中全部或部分的資金流失問題。通過審計機關的強力監督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整改,審計出的流失資金得到及時返還。審計機關較之“審計缺失”模式,對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發揮了防護性作用。
3.“財務防范”模式。該模式下,審計機關對專項資金仍然只開展財務審計,與“財務整改”模式不同的是:審計機關不僅督促流失的資金在審計后得到返還,還提出相關管理性審計意見,督促并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與問題有關的規章制度得到有效執行,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審計機關較之“財務整改”模式,在財政專項資金制度執行環節發揮了防護性作用。
4.“績效改進”模式。該模式下,審計機關在“財務防范”模式的基礎上,根據有關規章制度以及人們共同認知或約定的科學管理標準,對財政專項資金的配置、管理和利用,開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審計,并深入分析、綜合考量資金管理使用的成果業績和功能效用,提出評價建議和改進措施,督促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挖掘管理潛力,促進當期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全面提高。審計機關較之“財務防范”模式,在專項資金實現科學管理、優化配置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5.“績效飛躍”模式。該模式下,審計機關不僅督促有關職能部門有效執行現有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還注重從根本上改進管理績效、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資金效能,督促有關部門將科學管理方法給予制度化或程序化,促進有關職能部門改進管理和正確履職,提高專項資金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效益。審計機關較之“績效改進”模式,在推動科學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二、貢獻模型
(一)模型假設及必要說明
本文以財政專項資金實際用于建設發展的資金(包括到賬資金以及資金管理績效改進后的相應經濟附加,簡稱“生效資金”),相對于財政專項資金賬面支出的比例表示審計貢獻。它是以“審計缺失”模式下財政專項資金足額到賬時的審計貢獻值“1”為對標,參照對比各審計模式下審計貢獻的相對值。
為了提高模型的解釋力和統一審計貢獻的內外部環境,模型基于以下假設:1.財政專項資金的支出在建設周期內均衡支出,“生效資金”與資金使用效益呈固定的“投入—產出”關系;2.在“審計缺失”模式下,財政專項資金每年流失的相對比例、內容、結構固定不變,且資金使用效益存在固定比例的潛在效益提升空間;3.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是連續、高效的,從項目建設起,審計機關每年按照固定比例抽取當期專項資金進行審計,且能發現其中的所有資金流失現象;4.績效審計的開展具有顯著成效,每年都可挖掘當期專項資金中固定比例的潛在效益提升空間,且該績效改進方式對整項資金均有普遍效用;5.各期審計任務當年結束,且審計意見、建議也在當年得到全面落實。
建模思想是:基于條件假設,構建第期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貢獻,與審計模式(代表“審計缺失”模式,代表“財務整改”模式,代表“財務防范”模式,代表“績效改進”模式,代表“績效飛躍”模式)、審計抽樣比例()、挖掘潛在效益比例()、專項資金流失率()、潛在效益系數()的數量關系,以及不同模式下整體審計貢獻與各期審計貢獻和建設周期的關系。其中,、和是與審計工作特性有關的內部參數變量;、和是與財政專項資金特性有關的外部參數變量。()、()為過渡變量,分別表示模式下,第期專項資金審計前的資金流失率和潛在效益系數。
(二)貢獻模型的構建
1.“審計缺失”模式下的貢獻模型
在“審計缺失”模式下,由于財政專項資金存在比例的流失資金,又因為未經審計,所以資金流失率恒定不變,即:
(1)
所以,第期的審計貢獻為:
(2)
整個專項資金支出期間恒定,所以,整體審計貢獻為:
(3)
2.“財務整改”模式下的貢獻模型
在“財務整改”模式下,審計機關每年均抽取比例的當期專項資金進行審計,且完全查出其中的資金流失率,并督促有關部門將其返還,用于當期項目建設發展。由于審計意見沒有要求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有關制度、杜絕此類資金流失問題再次發生,故下一期財政專項資金在被審計前,仍然存在比例的資金遭受流失,即:
(4)
因為第期的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挽回了比例的流失資金,所以,第期的審計貢獻為:
(5)
因為恒定不變,所以,整體審計貢獻為:
(6)
3.“財務防范”模式下的貢獻模型
在“財務防范”模式下,審計機關在第期挽回了比例的流失資金,審計意見要求有關單位在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有效防范了此類流失資金問題再次發生,故第期的財政專項資金在審計前的流失率為,即:
(7)
由于該模式下,第期的財政專項資金在審計前的流失率為,通過審計挽回了比例的流失資金,所以,第期的審計貢獻為:
(8)
該模式下,第期的審計貢獻隨著不斷變化,因為假設約定專項資金每年支出均衡,故整體審計貢獻是建設周期內各期審計貢獻的平均值,所以,整體審計貢獻為:
(9)
4.“績效改進”模式下的貢獻模型
在“績效改進”模式下,審計機關基于“財務防范”模式的基礎上開展績效審計,發現第期專項資金中存在比例的潛在效益提升空間,并提出審計意見加以改進,該改進措施在當期資金中得到應用并取得預期效益。由于此類績效改進辦法沒有從制度或政策上長期要求,所以,下一期財政專項資金的潛在效益系數與保持一致,即:
(10)
審計機關將當期發現的潛在效益比例,在同期配合相關部門改進管理績效,提高當期資金使用效益,所以,第期的審計貢獻為:
(11)
所以,整體審計貢獻為:
(12)
5.“績效飛躍”模式下的貢獻模型
“績效飛躍”模式,是“績效改進”模式基礎上的制度化建設。由于審計機關在第期發現并改進了比例的效益提升空間,制度化后,該改進措施將在第期得到有效落實,故第期專項資金在被審計前的潛在效益提升空間較之減少了,即:
(13)
該模式下,第期的審計貢獻是前期審計貢獻共同作用的,所以,第期的審計貢獻為:
(14)
所以,整體審計貢獻為:
(15)
通過上述分析和建模,模擬出五種審計模式下的審計貢獻,該模型量化了不同審計模式下各期審計貢獻和整體貢獻。在該模型中,審計貢獻是審計機關采取的審計模式、審計抽樣比例、挖掘潛在效益比例三個內部參數變量,和財政專項資金的資金流失率、潛在效益系數、建設周期三個外部參數變量共同做用的結果。本模型事先假定審計機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工作高效、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均衡等條件,重在揭示不同審計模式下審計貢獻的實現途徑及其優越性,以及外部參數變量對審計貢獻的影響作用。
三、貢獻比較
在專家估計的基礎上,為了計算簡便說明問題,不妨假定某財政專項資金建設周期,資金流失率、潛在效益系數,審計機關對其開展連續審計期間,每年隨機抽樣比例、挖掘潛在效益比例。
(一)不同審計模式下的審計貢獻比較
將上述內外部參數代入五種審計模式的貢獻模型,得到各模式下的審計貢獻,如表1所示。根據表1數據分析得知:“審計缺失”模式下的各期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維持在0.6水平,與對標參照值1相差甚遠,財政專項資金被大量截流;“財務整改”模式下的各期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均為0.68,雖與對標參照值1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較之“審計缺失”狀態下,已產生一定審計貢獻;“財務防范”模式下,各期審計貢獻逐年提高且漸近對標參照值1,說明專項資金流失的程度逐漸減緩,整體審計貢獻為0.86;“績效改進”模式下,各期審計貢獻增長較快,且從第4期就達到并逐漸超過對標參照值1,整體審計貢獻為1.03,即在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共同作用下,財政專項資金的整體投入效益是預期效益目標的1.03倍;“績效飛躍”模式下,審計貢獻從第2期開始超越對標參照值,第8期達到對標參照值的2倍,整體審計貢獻為1.6,大幅提高了資金投入效益,相應的也節省了財政投入、縮短了項目建設期,審計貢獻尤為顯著?!柏攧辗婪丁薄ⅰ翱冃Ц倪M”和“績效飛躍”模式下的審計貢獻逐年遞增,后期的審計貢獻優越性比前期更為明顯,但其增長邊際(審計貢獻增速)卻逐漸放緩。
表1:不同審計模式下的審計貢獻
1
2
3
4
5
6
7
8
9
1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74
0.80
0.84
0.87
0.90
0.92
0.93
0.95
0.96
0.86
0.82
0.89
0.95
1.00
1.04
1.07
1.10
1.12
1.14
1.15
1.03
0.82
1.03
1.23
1.41
1.58
1.73
1.87
2.00
2.11
2.20
1.60
對標參照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可見,“審計缺失”“財務整改”“財務防范”“績效改進”“績效飛躍”五種模式下的審計貢獻依次增強。毋庸置疑,審計貢獻與審計機關的抽樣比例、挖掘潛在效益比例,呈正相關關系,即內部參數變量和越大,不同模式下的各期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就越大,限于篇幅,文中不一一贅述。
(二)外部參數變動下的審計貢獻比較
在此,主要研究財政專項資金建設周期、資金流失率、潛在效益系數,這三個外部參數變量對不同審計模式下審計貢獻的影響和作用。固定其他參數變量不變,分別調整、、,得到相應的審計貢獻,見表2。分析、對比表1和表2數據可知:在其他參數變量不變的前提下,將建設周期由10減少至5時,各期的審計貢獻不受影響,但是“財務防范”“績效改進”和“績效飛躍”模式下的整體審計貢獻有所減小,績效審計較之財務審計的審計貢獻優越性不夠顯著;在其他參數變量不變的前提下,將資金流失率由0.4減少至0.2時,不同審計模式下各期的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都有所增強,但是“財務防范”“績效改進”和“績效飛躍”模式后期的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增量不大,且“審計缺失”“財務整改”“財務防范”“績效改進”四種模式的審計貢獻差異性不夠顯著;在其他參數變量不變的前提下,將潛在效益系數由2減少至1時,“審計缺失”“財務整改”和“財務防范”三種模式下的審計貢獻不受影響,“績效改進”和“績效飛躍”模式下的各期審計貢獻和整體審計貢獻銳減,且績效審計較之財務審計的審計貢獻優越性明顯下降。
表2:外部參數變動下的審計貢獻
1
2
3
4
5
6
7
8
9
10
0.60
0.60
0.60
0.60
0.60
—
—
—
—
—
0.60
0.68
0.68
0.68
0.68
0.68
—
—
—
—
—
0.68
0.68
0.74
0.80
0.84
0.87
—
—
—
—
—
0.78
0.82
0.89
0.95
1.00
1.04
—
—
—
—
—
0.94
0.82
1.03
1.23
1.41
1.58
—
—
—
—
—
1.21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4
0.87
0.90
0.92
0.93
0.95
0.96
0.97
0.97
0.98
0.93
1.01
1.05
1.08
1.10
1.12
1.14
1.15
1.16
1.17
1.17
1.11
1.01
1.20
1.38
1.55
1.70
1.84
1.96
2.07
2.17
2.25
1.71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0.74
0.80
0.84
0.87
0.90
0.92
0.93
0.95
0.96
0.86
0.75
0.82
0.87
0.92
0.96
0.98
1.01
1.03
1.04
1.05
0.94
0.75
0.89
1.01
1.12
1.22
1.31
1.39
1.46
1.53
1.58
1.23
四、結論及啟示
隨著不同審計策略、審計技術的引入和審計方法結構及主導因素的調整,“審計缺失”“財務整改”“財務防范”“績效改進”“績效飛躍”五種審計模式的審計貢獻依次增強,績效審計的審計貢獻較之財務審計更為突出。財務審計模式實現審計貢獻的途徑及其優越性,體現在審計驅動力作用下的糾正資金流向偏差、保證制度有效執行、增強管理部門責任意識,它是督促審計意見落實,保證管理績效按照要求改進的重要手段。但是,該模式下的審計貢獻具有限制性的瓶頸——財政專項資金本身應發揮的功績效用。績效審計模式實現審計貢獻的途徑及其優越性,主要體現在推動管理部門管理績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優化資源科學配置、加快項目建設進程,促進公共管理和經濟建設健康快速發展??冃徲嬆J皆诖龠M績效改進和科學發展發面發揮了前瞻性、防護性和建設性作用,是管理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但是,該模式下的審計貢獻增速卻逐漸放緩,后期存在“績效失靈”現象。無論是財務審計還是績效審計,促使審計貢獻加強的根本原因在于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有效執行,這也是優化審計貢獻的根本舉措。整體而言,對資金流失嚴重、建設周期較短的專項資金項目,財務審計模式和績效審計模式產生審計貢獻差異性不大;對建設周期長、管理水平低的專項資金項目,績效審計模式產生的審計貢獻優越性較為顯著。這對審計機關選擇和實施審計模式,優化審計貢獻有較強的借鑒和啟示。
(一)對選擇審計模式的啟示
審計模式的選擇需要考慮審計目標及定位(劉燕,2005;趙德武、馬永強,2006;靳建堂,2006)、項目金額及其重要程度(鮑國明、孫亞男,2006)、管理制度(陳良華、石盈,2003)等綜合因素?;谇拔膶徲嬝暙I的建模和比較,本文認為財政專項資金自身的特點屬性對審計貢獻具有一定影響,不同特性的專項資金應與之匹配易于實現并發揮其審計貢獻的審計模式。即:管理水平相對成熟、項目投入周期較短、項目建設缺乏普遍性,以及資金結構或流向復雜的專項資金項目,更便于財務審計模式產生較為顯著的審計貢獻,該模式下的審計成本低廉、審計目標易于實現,且績效審計模式對此類項目提出的績效改進意見缺乏改善公共管理行為的普遍推動力,績效審計意義不大;相應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項目投入周期較長、項目建設具有較強普遍性的大型或戰略性專項資金項目,利于充分發揮績效審計的優勢。(詳見表3)由于績效審計后期存在“績效失靈”現象且審計意見的落實需要財務審計的監督保證,所以,對同一個項目在開展績效審計期間,應適當穿插財務審計;對項目投入前期和后期,其側重點應分別在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對試點性專項支出,由于其管理水平對后期或其它專項管理有較強借鑒指導作用,應對其全程開展績效審計。
(二)對實施審計模式的啟示
一是重視審前調查。審前調查是正確選擇審計模式的前提保障,也是實施審計模式的重要環節,審計機關應該充分利用審前調查,摸清財政專項資金撥付、運轉和管理現狀的重要特征,分析資金使用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癥結,明確審計目標,突出審計重點,整合審計策略、技術和相應人員,為實施審計提供必要的基礎保證。二是辯證處理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關系。前已敘及,財務審計是績效審計開展的基礎和平臺,績效審計為財務審計提供新的審計依據和標準,績效審計若取得實效,離不開財務審計長期不懈的督促和監督。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殊途同歸,是鞏固與提高的關系,不可厚此薄彼、相互代替。三是轉變審計理念和方法。在我國傳統的政府審計中,其理念與方法主要是關注問題的確認與分析,其任務是核對問題的存在性,從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并研究怎樣處理處罰所屬問題,很難實現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目標。需要轉變為以資金使用結果為導向的審計理念和方法,即:重點關注專項資金的管理要求和目標有沒有實現,怎樣消除和糾正與管理標準、經濟目標之間的行為偏差,怎樣進一步改善專項資金管理績效,進而提出相應的審計意見和建議。
表3:不同屬性的財政專項資金所應采用的審計模式
財政專項資金屬性
審計缺失
財務整改
財務防范
績效改進
績效飛躍
金額大-普遍-管理低下
√
金額大-特例-管理低下
√
金額小-普遍-管理低下
√
√
√
金額小-特例-管理低下
√
√
√
金額大-普遍-管理成熟
√
金額大-特例-管理成熟
√
金額小-普遍-管理成熟
√
金額小-特例-管理成熟
√
√
(三)對優化審計貢獻的啟示
優化審計貢獻體現在提出科學的審計意見、有效落實審計意見和充分利用審計成果。基于前文分析可知,不斷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有關制度,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關鍵所在和根本舉措,也應是科學性審計意見的著眼點。審計機關應根據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的新情況新動向,評估相關制度、標準,對適應管理形勢發展變化并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繼續嚴格執行,并在其他地域的同類項目中加以推廣,充分利用現有成果;對不適應、不嚴密、不配套、不具體和不便執行的制度,應該提出補充、修訂和完善意見;對緊急項目或試點工程項目,要督促有關部門開展充分調研論證,盡快出臺有關制度,并加強對制度的后續評估;對過時的管理制度,要建議有關部門及時廢止。審計意見的有效落實和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需要審計機關強化審計跟蹤或開展連續審計,加強對制度執行環節的監督檢查,進一步鞏固審計成果。各審計機關應該加強審計成果的交流、借鑒和共享,特別是對制度性審計成果橫向和縱向的推廣普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復性審計工作、節約審計成本、優化審計資源配置,也是發揮審計工作事前監督效用、優化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徑。
本文尚有待繼續深入研究的地方,在審計貢獻定義中,為簡化模型,沒有考慮財政專項資金數額和審計成本,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該貢獻是審計后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的相對值,反映了內外部參數變量對審計工作經濟成果方面的影響;如果將審計抽樣技術、實際工作效率、審計意見的滯后性、專項資金流失和潛在效益的動態結構等綜合性、復雜性因素引入貢獻模型,將會使模型的模擬更加貼近審計工作實際,內外部參數變量作用下的審計貢獻實現途徑和優越性更具現實的政策含義。盡管有上述不足,但本模型量化了不同審計模式下審計貢獻與內外部參數變量間的數學關系,研究分析了審計貢獻的實現途徑和優越性,模擬比較出外部參數變量(即財政專項資金本身特性)對審計貢獻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1 鮑國明、孫亞男,2006,“公共資金績效審計項目的選擇與確定”,《審計研究》第2期。
2 陳良華、石盈,2003,“管理審計模式發展與管理制度變遷”,《審計研究》第5期。
3 靳建堂,2006,“集團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探討”,《審計研究》第6期。
4 劉家義,2004,“關于績效審計的初步思考”,《審計研究》第6期。
5 劉燕,2005,“論我國《公司法》法定審計模式的選擇”,《會計研究》第8期。
6 戚振東、吳清華,2008,“政府績效審計:國際演進及啟示”,《會計研究》第2期。
7 秦榮生,2007,“深化政府審計監督完善政府治理機制”,《審計研究》第1期。
8 楊妍,2006,“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政府績效審計理論研究”,《審計研究》第4期。
9 趙德武、馬永強,2006,“管理層舞弊、審計失敗與審計模式重構——論治理系統基礎審計”,《會計研究》第4期。
10 Hatherly D, Parker L.1988.Performance auditing outcomes: a comparative study.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management. Vol.8.
11 Johnsen A, Meklin P,et al.2001.Performance auditing in local government:an exploratory of perceived of efficiency of municipal value for money auditing in Finlandand Norway.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Vol.10.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000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體制下,公有制經濟仍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體,因此做好公有制經濟對整個國家都有非同小可的意義。事業單位是公有制經濟中的重要主體,其發展方向、發展程度甚至影響著社會、經濟能否平穩運行。事業單位的性質一般為公有,因此資金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幾個重點之一,只有做好資金管理才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關鍵詞:
事業單位;資金管理;重要性
一、引言
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在我國是指國家對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和相關用途進行計劃、監督、審核等管理工作的總和。資金管理一般涵蓋三個方面,即專項資金管理、固定資金管理、非固定資金管理。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工作事關單位的整體發展,做好資金管理工作能夠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優化資金分配結構,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事業單位的關注越來越多,對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產生著不同程度的擔憂。同時,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大潮推進,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問題越來越顯得重要。雖然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工作整體還是不錯的,但是就我國事業單位發展整體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
二、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事業單位是國家以公益事業為最終實現目標設立的,從事社會、教育、文化等行業的單位,因此做好事業單位的發展對整個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資金管理有很多可供我們參考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更是發揮著很多我們很難注意的作用。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首先在事業單位的轉型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當前事業單位改革的大環境下,事業單位的資金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關注,加強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工作能夠對單位的資金分配和使用產生積極的作用,保證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保障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然后就是資金管理可以在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F今的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涵蓋很多方面,甚至包括很多涉外的資金使用,科學高效的資金管理能夠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結構更加合理,確保資金使用的高效性,增強資金運轉的功能性作用。還有就是由于事業單位主要是為了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而存在的公有性質單位,對社會提供服務是其存在的重要意義。通過提高資金管理的有效性,促進事業單位資金利用的提高,進而推動事業單位整體工作的進步,提高其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三、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事業單位資金管理意識不強
在當前各種類型的事業單位中,可以說都有大量的編制和級別,因此領導層的決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換句話來講就是領導層的意見直接決定著事業單位的發展。很多事業單位的領導層普遍年齡比較大,很多領導受以往的計劃經濟時代影響較大,或者說對資金管理的認識仍然不夠,這就導致了很多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往往不重視資金管理工作甚至不支持資金管理工作。在當前的大多數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還是將單位財務核算作為資金管理工作的核心。財務部門的會計工作也僅僅包括簡單的核算及經費報賬工作。在真正需要下大力氣的資金管理工作方面卻缺少有效工作,對單位經費、資金的入賬和使用沒有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意識。并且,在部分事業單位中,仍然存在著“官本位”和“一言堂”的情況,在單位資金使用中,只要領導說話就能夠調動單位的資金,資金使用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給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困難。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疏于對資金管理的意識培養,導致單位出現了資金使用不依照單位資金預算進行,這也直接對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二)事業單位資金預算不合理
事業單位的資金預算是整個單位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大到年度事業單位資金的相關使用,小到日常工作的資金分配,都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從當前事業單位整體發展上來看,大多數的事業單位沒有一個科學有效的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單位的資金預算工作也沒有比較程式化的方案。在實際的預算工作中,很多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對單位實際考慮的比較少,下的功夫小,每一處預算的科學性都很難保證,再加上領導層面對資金預算的模糊態度,造成了事業單位的資金收入與相關使用不吻合,出現很多差錯。這就直接導致了很多事業單位的資金預算工作有效性比較差,進而影響了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全局工作。
(三)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使用不合理
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是指國家相關部門給事業單位的撥款,用于規定好的資金使用方面。專項資金必須特殊款項專門用途,不能夠隨意的用在其它支出方面。而在今天的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從最基本的??顚S蒙暇痛嬖谥鴨栴},很多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存在著挪用或者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在今天的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中,專項資金的使用是事業單位能夠取得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是專項資金由于上述幾個情況的產生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事業單位的相關領導和財務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對專項資金的重視程度較低,并且很多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相關素質不夠高,有的人甚至存在著職業道德操守低下的情況。同時,很多財務工作人員只對最基本的財務核算和報賬負責,而對專項資金方面的工作認識不夠,甚至沒有接觸過,在應對專項資金的相關工作時,不能夠做出有效的判斷和操作。這就對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使用產生了巨大的阻礙作用。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領導頂風作案,挪用專項資金成風,不僅以前敢對專項資金“動手動腳”,在今天的反腐倡廉高壓態勢下,仍然敢對單位的專項資金伸手,這就造成了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流失或者使用的有效性差。
(四)事業單位的資金監督管理力度不夠
事業單位的資金用途、資金分配等各個方面都是需要嚴格控制和管理的,一旦疏于對資金的相關管理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資金使用監督作為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重要防線,能夠對資金在事業單位中的使用發揮重要的作用,保證事業單位的平穩運行和不斷發展。而在當前的事業單位資金監督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力度不夠和監管機制不成熟的情況。在實際的資金監督管理工作中,對資金使用的監管機制可以說只是“空口白條”,沒有有效的相關手段。單位領導的單方面命令就能夠調動單位資金,并且監管部門無法對資金流向進行控制。
四、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對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視
思想上的重視是一件事能夠完成的保障,事業單位的一項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首先就在于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能夠對其產生足夠的重視。事業單位內部要加強對領導層和相關工作人員的資金管理知識培訓,提高單位對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知。同時,要加強對資金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培養,使其對資金管理工作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平時,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工作技能比拼、知識講座、職業素養考核,提高事業單位資金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
(二)資金管理的預算方面做到科學高效
資金預算工作是資金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決定著資金管理的效率。在對事業單位資金進行相關預算工作時,一定要重視單位實際,遵循科學的制定原則。首先在進行資金預算工作時要完善事業單位的資金預算制度,對制定預算計劃要有明確的規章制度要求,并且一定要符合國家的各項要求和標準。同時,在對事業單位進行資金預算工作時一定要照顧到整個單位的實際情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每一項預算資金都要有明確的用途和科學的計算,不能脫離單位發展的實際,胡亂編制預算,這也會對單位的發展產生惡劣的影響。最后就是要堅持多部門綜合制定單位預算,資金預算是綜合的整體工程,某一個部門獨立制定一定會出現問題。因此,在對資金進行預算編制時,一定要注意聯合多個部門,科學高效的進行預算編制。并且要對預算進行嚴格的審核,發現預算錯誤,及時進行修改。這也要求我們對相關工作人員嚴格工作要求,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其能夠符合預算工作發展的要求,切實提高預算工作的科學高效性。
(三)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
科學的資金管理制度是事業單位進行資金管理工作的有效依據,也是資金管理工作的規范,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管理工作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這其中,第一點就是要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的計劃制度。事業單位日常會涉及到很多資金使用,因此事業單位一定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資金使用計劃制度,對單位階段性資金收支和支出用途進行詳細的規劃,提高資金收支的科學性。第二就是要對單位資金的支出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在當前的很多事業單位中,領導的一句話或者一個意見都能夠調動單位的資金,因此我們一定要建立好資金使用審批制度,保證資金的去向清晰與合法。
(四)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對資金管理工作的監督
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資金的相關監督,建立專門的監督工作小組,負責資金的監督工作。同時,一定要給監督工作充分的權力,使其能夠對資金的收支做到真正的監督。
總結
在當前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事業單位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一定要做好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工作,不斷找出影響資金管理進步的問題,探究相應對策,促進整個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作者:王麗 單位:安陽市道路綠化管理站
參考文獻:
[1]張彬,許潔.強化基層國庫與地方財政對賬工作的幾點思考.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08)
[2]徐德華.國庫資金風險分析及其管理路徑選擇———以寧波為例.商業會計,2013(21)
[3]魏瀟.山東省國庫資金風險管理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唐岳輝.商業銀行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調查與思考.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06)
論文關鍵詞:縣級財政,支農投入
農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對農業予以支持與保護,財政對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財政投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長期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圍繞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現狀,著眼于全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結構的現實分析,就建立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相關分析與思考。
一、對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基本判斷
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農投入比例的縱向變化以及與周邊相關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來判斷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情況。
1、從縱向比較,赤壁市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總量呈上升之勢。近些年,赤壁市財政部門努力加大支農力度,農村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九五”、“十五”時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財政支農投入呈增長之勢。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從“九五”期間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農投入絕對值從“九五”期間的924萬元增加到2010年18026萬元,支農投入增長率從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從“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與預算內支農支出比上年的增長率兩個指標來看,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
2、從橫向與其他周邊縣(市、區)比,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偏小。我們選擇了周邊具有較強可比性的咸安、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市、區),進行了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比較。以2007~2010年四年為例,這四年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0.2%、10.4%、10.6%和11.5%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而四縣(市、區)平均比重達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見,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的規模偏小。
3、從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判斷,赤壁市農業仍處在貢獻地位。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財政支農投入/財政總支出)/(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財政支農投入和農業產值貢獻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越高,說明農業獲得的財政投入支持越大。傾斜指數為1,表明農業獲得了與農業產值地位平等的財政支持度。根據上述公式計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分別為0.53、0.57、0.63、0.64和0.69。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變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強,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農業經濟還沒有獲得與其在國民經濟中貢獻相等的地位,仍處在貢獻地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赤壁市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以及近幾年的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變化,表明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投入能力處在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扶持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發展項目拓展到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因此,盡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絕對規模有所擴大,但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支農投入能力的有限性與新農村發展的巨大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在財政支農投入規模逐步提升的基礎上,如何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資金的結構效率,提升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密切度,是我們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的關鍵所在。
二、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赤壁市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總量增長迅速,但市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結構仍不盡合理。
1、農口系統事業費支出比例偏高。農林水利氣象事業基本支出,主要是維持農口事業單位的“吃飯”問題。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農口事業費支出比例的變化看,盡管財政支出中農口單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農口單位基本支出仍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財政支出中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占農口部門預算總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和48%,過高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對農業生產的直接作用甚小。
2、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平衡。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實際看,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占財政支農支出的較大比例,如2008年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達653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5%;2009年投入農村基礎建設投入6791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7%。但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帶有社會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會普遍受益的項目投入比重較大,而對一些農民直接受益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關系農業和農村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如動植物防疫設施建設、農業品種改良、農田水利以及節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重較小,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
3、農業科技、農民教育培訓投入較低。農業科技投入是農業投入的重要
摘要內容。據統計,農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農業產值增加8.43元。當前赤壁市對農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夠,2009年這塊投入只占財政支農總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赤壁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按照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并重的原則,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兼顧、合理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農投入的規模結構,確保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標的有效實現。
1、加大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一是確保預算內支農資金穩步增長。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高于”和“三個主要”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財政分配政策,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將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向“三農”傾斜,努力增加預算內支農資金,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二是廣辟途徑,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籌資渠道。在加大財政預算內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穩定的支農資金籌措渠道,努力做到支農投入多渠道,資金來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籌集力度。加強水利資金、土地開發資金、水資源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確保土地出讓金的支農支出。列入土地開發成本的耕地開墾費、補充耕地成本回收款、農業土地開發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用于支農支出;從安排給經濟開發區、中心鎮、城市防洪工程、工業功能區及鄉鎮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農村建設;大幅提高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凈收入用于支農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稅征收標準提高后,新增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用于支農支出。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農業項目庫,以優勢項目爭取省、咸寧市財政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其他各項支農專項資金上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2、科學安排,合理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投入,正確處理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投入的比例、產業之間的投入比例、長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項補貼政策。積極改進補貼方式,加大對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增強農產品政策性補貼轉作直接補貼資本的能力,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密度。要把農產品政策性補貼一部分轉投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科技上去,進一步擴大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范圍和規模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在補貼對象和補貼重點的選擇上,目前除重點補貼糧食生產者外,還需注重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支持建立農業災害保障機制。二是適當穩步減少農業事業費支出。在現有財政支農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財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據各個農口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新體制機制,開源節流,騰出財力用于增加“三農”投入。三是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合理調整農、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本級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0%以上。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重點支持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中低產田改造、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配套機械、鄉村道路、山間林道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四是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萍纪度胧墙鉀Q“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及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財政支農投入總額的2%以上;加大對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投入,提高農業社會化、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大對農產品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3、形成合力,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引導作用。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市、鄉鎮(辦、場)兩級政府要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發揮農業財政支持和導向功能,進一步建立農業投入的激勵機制。積極探索“民辦公助”方式,采取“以獎代補”、“以獎”、“先建后補”等多種形式,鼓勵農民投資,政府適當補助,引導農民自愿籌資、投工投勞。要逐步建立信貸風險抵御機制和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機構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的信貸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