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
時間:2023-05-26 17:4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省西寧市 810000 2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 青海省西寧市 810000
【摘 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案例分析法。對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所有高血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及常規護理結合的綜合護理措施,患者護理過程中嚴格監測血壓,指導患者護理前后詳細填寫抑郁自量表以及焦慮自量表,結合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所有100 例患者經過護理后,收縮壓及舒張壓與護理前均顯著下降(p<0.05);所有100 例患者護理后抑郁狀況與護理前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針對高血壓患者應采取干預護理及常規護理結合的綜合護理措施,主要護理項目包含有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病情發展情況觀察、臨床用藥觀察、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采用上述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壓,且顯著改善患者焦慮狀況,減少抑郁等負面心理,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故此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高血壓;護理分析;臨床護理;護理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再加上生活方式的轉變,高血壓逐步成為了多發病之一,且嚴重的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為了進一步探討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現對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且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收治的100 例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性58 例, 女性42 例, 患者年齡在27 歲至82 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58.7歲。所有患者護理前均經過測量,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患者均符合1999 年由世界衛生組織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為高血壓疾病。
1.2 護理方法
對所有高血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及常規護理結合的綜合護理措施,患者護理過程中嚴格監測血壓,指導患者護理前后詳細填寫抑郁自量表以及焦慮自量表,結合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其中常規護理包含有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病情發展情況觀察、臨床用藥觀察等。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含有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具體情況如下:
1.2.1 常規護理措施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嚴格的血壓監測控制,如若發現異常情況則應當迅速告知主治醫生且進行嚴格處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其中主要包含有患者脈搏以及心律等等,如若出現異常情況則應當迅速及時處理。如若患者在護理過程之中出現相應并發癥,則應對癥治療且積極護理。
1.2.2 護理干預措施
由于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疾病狀況往往不是非常了解,不少患者過度擔心病情且害怕再次復發,故容易造成患者形成緊張心理,進而導致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到其生存質量和后期治療效果。此時護理人員應積極耐心的向高血壓患者講解與疾病相關的衛生健康常識,幫助患者重新樹立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進而使得患者以最佳的狀態來迎接挑戰,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1.3 指標觀察
護理前后均密切監測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且計算出平均值以供對比分析使用。指導患者護理前后詳細填寫抑郁自量表以及焦慮自量表,結合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焦慮自量表滿分為100 分,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焦慮情況越嚴重。抑郁自量表滿分為100 分,分數越低則表示患者抑郁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軟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且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血壓患者護理前后收縮壓及舒張壓變化狀況比較
所有100 例患者經過護理后,收縮壓及舒張壓與護理前均顯著下降(p<0.05)。
數據表明,護理前100 例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為116.8±7.6,收縮壓為158.7±11.9,P值<0.05;護理后100 例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為92.1±3.3,收縮壓為124.6±6.2,P 值<0.05, 見表1。
2.2 高血壓患者護理前后抑郁及焦慮情況比較
所有100 例患者護理后抑郁狀況與護理前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數據表明,護理前100 例高血壓患者的SAS評分為31.2±2.5,SDS 評分為61.3±2.9,P值<0.05;護理后100 例高血壓患者的SAS評分為53.4±2.2,SDS 評分為34.3±1.9,P值<0.05。
3 討論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論,針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需采用綜合性的護理措施,主要護理項目包含有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病情發展情況觀察、臨床用藥觀察、運動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采取結合性的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提高治療效果。
針對高血壓患者應采取干預護理及常規護理結合的綜合護理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壓,且顯著改善患者焦慮狀況,減少抑郁等負面心理,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故此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社區護理;高血壓;臨床效果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它是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的臨床特征,患者發病后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治療將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持續性損害,嚴重患者甚至會引起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屬于社區護理中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發病基礎。目前,對于高血壓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常規藥物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使得患者長期療效欠佳,治療預后較差。近年來,社區護理在高血壓疾病患者中廣為使用,并取得階段性進展。為了探討社區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社區收治的196例高血壓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有患者98例,男49例,女49例,年齡為46~85歲,平均年齡為(61.5±1.1)歲,患者從發病到治療時間為1~15年,平均時間為(6.1±1.8)年;對照組有患者98例,男51例,女47例,患者年齡為21~86歲,平均年齡為(69.7±1.3)歲,患者從發病到治療時間為1.2~16.5年,平均時間為(5.6±1.1)年?;颊咭话阗Y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的診斷標準,患者血壓持續或非同日三次測量舒張壓(DBP)≥90mmHg或患者收縮壓(SBP)≥140mmHg。
排除標準:患者排除不符合診斷標準者;排除嚴重并發癥或認知功能障礙;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1]。
1.3方法
1.3.1血壓檢測方法 入選患者每天早晨9點~10點,讓患者靜坐10min休息后采用我社區全自動血壓測量右肱動脈血壓,每位患者檢測兩次取其平均值。
1.3.2 兩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加強患者日常護理,如:讓患者休息、飲食、標本留取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了解患者生活情況,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降低對比劑發生率。
實驗組進行規范化社區護理,方法如下:①建立檔案。社區護理中以患者家庭為基本單位對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根據本社區情況安排社區醫師定期隨訪,監測患者血壓,并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定,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②健康教育。社區護理過程中為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和咨詢,定期開展高血壓健康講座,建立社區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宣傳欄,對每1例高血壓患者進行針對性指導;③生活干預[2]。社區護理過程中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患者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并正確的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控制患者體重。④用藥指導[3]。高血壓患者多數需要長期用藥,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終身用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該根據高血壓患者個體特征選擇不同機制的降壓治療藥物。⑤加強隨訪服務。社區護理中社區醫師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定期為患者進行血壓監測,并做好患者電話或上門隨訪工作。
1.4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消失,患者舒張壓下降>30mmHg或患者舒張壓下降值>20mmHg;好轉: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得到改善,患者舒張壓下降
1.5統計學處理方法 搜集的數據采用SPSS16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
2結果
實驗組95%對社區護理方案療效顯著,顯著優于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85%)(P
實驗組社區護理時64.3%患者完全依從,高于對照組(39.8%完全依從);實驗組8.2%不依從,低于對照組(29.6%不依從)(P
實驗組ADL評分為(16.2±3.7)分,軀體功能評分為(59.6±7.5)分,心理功能評分為(65.8±9.2)分,社會功能評分為(57.2±6.5)分,均高于對照組(P
3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且患者發病后主要以惡心、嘔吐等為主,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4]。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加強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護理已經是我國9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變的基本公共衛生毒物項目之一。因此,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在社區護理中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并控制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等疾病發生率是我國公共衛生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社區護理在社區高血壓患者中廣為使用,并取得階段性進展。本研究結果和相關學者研究成果相仿。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規范化的社區護理能夠為社區高血壓患者建立檔案,實行信息化護理,采取藥物以及非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護理過程中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依托,并且以患者家庭為單位,對患者進行規范化護理[5]。實驗組社區護理過程中64.3%患者完全依從,高于對照組(39.8%完全依從);實驗組8.2%不依從,低于對照組(29.6%不依從)(P
綜述,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社區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林陽.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及社區干預護理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09(5):15-19.
[2]梅志紅.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模式研究[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12(09):4474-4475.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4,32(12):1064.
[4]杜海霞.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與自我管理研究[J].甘肅科技,2011,07(03):131-132.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 社區 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health behaviour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 Methods: 160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nurs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minant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atients health behavior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Results: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interentions psychological balance of the, reasonable prandial, insist to take exercise, regular screening,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medicine an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the 6 health behavior change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former,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1, and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dSBP 24h systolic (average) and diastolic (dDBP) obviously lower than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P < 0.01 (t = 20.915, 12.025). Conclusion: to nurse dominated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to health behaviors, reduce their blood pressure levels.
【Key words】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munity nursing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亦是引起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社區護理是一種能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發展需要的新的護理模式,是21世紀護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干預是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方法[1]。作者對社區內160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社區護理干預,旨在探討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衛生行為和血壓變化的影響,為有效進行社區老年健康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管轄社區內居住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60例,其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2]: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并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及嚴重心、腎、肝功能障礙和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其中男83例,女77例,平均年齡(64.7±9.9)歲。
1.2干預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對所有患者實施為期1年的以護士為主導的社區護理干預。
1.2.1健康教育 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多種健康教育形式,如專題講座、授課、座談會、健康咨詢、個別談話、電視、錄像和展覽等。針對高脂高熱量飲食、鈉鹽過多攝入、緊張因素、肥胖、吸煙、缺少鍛煉等進行干預,進一步深入講解高血壓危險分層的概念和意義,非藥物治療與長期隨訪的重要性和堅持終身治療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理解與認識程度,使患者更加自愿地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種護理措施。對患者家屬,內容重點在于疾病知識、自我監測技能與家庭護理技能教育。
1.2.2飲食干預 護士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制定膳食原則,指導平衡膳食,根據個體情況編制食譜并做好記錄,觀察病人膳食結構的變化。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要超過6 g。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注意補鉀和鈣。多吃蔬菜和水果。限制飲酒和吸煙。
1.2.3運動干預 護士應協助制定適合不同個體的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時間,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教會患者適度的運動方法,每天進行30min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開始運動量宜小,以后逐漸增加并長期堅持。
1.2.4心理干預 護士應根據病人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進行心理干預,以緩解患者的情緒和精神壓力,使其保持樂觀心態,糾正錯誤行為,提高應對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心理疏導、認知療法、行為治療等心理行為干預形式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性心理。運用放松訓練、音樂治療、興趣培養、氣功、催眠暗示等方法使患者放松。
1.2.5 藥物干預 加強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按時、按量、按次服藥遵醫服藥對治療高血壓、防止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性,堅持長期服藥,使血壓下降并穩定在正常范圍以內。
1.3效果評估 采用自制的健康衛生行為調查表,于干預前和干預后1年(干預后)分別對患者的心理平衡狀況(有無不自在感與自卑感、有無焦慮和憂郁等負性情緒和思想有無偏執)、合理膳食、堅持鍛煉、定期查體、遵醫用藥和血壓監控等6項衛生行為變化進行評估。同時測量干預前后患者的血壓。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或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以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衛生行為變化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衛生行為變化情況比較(n,%)
2.2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血壓變化情況 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24h平均收縮壓(dSBP)和24h平均舒張壓(dDBP)分別為(149.6±13.2)mmHg和(93.2±6.5)mmHg,干預后分別為(121.4±10.8)mmHg和(82.1±9.7)mmHg,干預前后患者的dSBP和dDBP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3 討論
老年人由于年齡和活動能力限制,活動范圍多限于其所生活的社區,在社區范圍內進行健康護理干預很有必要。開展社區老年人護理,維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將成為社區護理的工作重點[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處于較低水平,分別僅有30.2%、24.7%和6.1%。研究顯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近年來高血壓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因此高血壓防治應針對影響高血壓的危險行為因素而采取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在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工作中,積極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5]。
汪涓等研究發現[6],經社區護理干預后高血壓患者在吸煙、飲酒、高鹽飲食、活動量方面有明顯改善。陳希萍等研究表明[7],社區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知曉、治療、控制情況,并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社區護理干預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堅持鍛煉、定期查體、遵醫用藥和血壓監控等6項衛生行為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以護士為主導的社區護理干預可改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衛生行為,從而有助于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經社區護理干預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24h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以護士為主導的社區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從而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以護士為主導的社區護理干預可改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衛生行為、降低其血壓水平。
參 考 文 獻
[1]閻秀麗.應用臨床路徑對社區高血壓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22(2):37-38.
[2]劉力生.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2,9-13.
[3]李彩福,李春玉.我國社區老年護理現狀及展望[J].護理研究,2008,22(17):1515-1516.
[4]張旋,姜小鷹.高血壓人群社區護理干預形式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J].護理學雜志,2005,20(11):76-79.
[5]陳希萍,潘杰,李子萍等.高血壓病病人社區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8,22(14):1223-1225.
【摘要】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體會。方法:選擇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等整體護理措施。結果:經過精心、科學的整體護理干預,7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穩定后出院。結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的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促進高血壓患者的康復,降低發病率、病死率及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整體護理;老年;高血壓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的常見慢性疾病,其發病率和病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升高,嚴重威脅著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⑴。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對于護理的需求也不斷的擴大,整體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廣泛。整體護理是在常規的護理操作程序的基礎上開展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的護理工作,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⑵。為了探討整體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我院對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齡52—86歲,平均年齡6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在未使用任何抗高血壓并且安靜的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1.2護理方法
1.2.1建立檔案老年患者的血壓會隨著季節與運動而發生變化,一天的不同時間血壓也會存在差別,準確的評估血壓是有效防止與規范治療高血壓的前提與關鍵⑶。為患者進行血壓測量前,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準確評估血壓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由經過專業的護士每天早、中、晚為患者進行血壓測量,記錄3次的測量結果,平均值即為患者當日的血壓,對患者的血壓等級進行評估。同時,為患者進行腎功能、尿常規、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對其心血管的危險層級進行評價,為患者建立檔案,收錄評估結果。
1.2.2健康教育以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如布置展板,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以生動形象、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定期在病區舉行專題講座,請相關專家講解高血壓的病因、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法等,介紹當前高血壓的相關研究。同時,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的不同程度,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床上翻身及活動技巧,需要注意的事項,飲食及營養補充要求。
1.2.3心理護理目前,對于高血壓尚無可靠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常常需要終身服藥,患者常常伴有焦慮、不安、恐懼、消極等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反過來又會升高血壓,故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非常重要。護理人員應當耐心的聆聽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的心理,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合理的利用專業的心理、倫理及社會等相關知識,幫助患者緩解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減輕其心理負擔,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細心,積極的配合治療,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1.2.4用藥護理控制血壓的主要方式是藥物治療,醫護人員應當根據患者血壓等級、基礎疾病、靶器官的損害情況及患者的經濟狀況為其選擇降壓藥物。根據患者的情況,遵醫囑按時按量給藥,充分的發揮藥物的降壓效果,維持患者體內的血藥濃度足夠,減少對藥物的耐藥性。叮囑患者切勿私自增加或減少藥量,持續記錄患者的血壓,隨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協助醫生調整用藥方案。
1.2.5家庭護理高血壓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經常住院治療和長期維持治療,家屬難以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出消極情緒,導致患者更加的悲傷、抑郁,不利于疾病的治療。護理人員應當積極的與患者的家屬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做好其思想工作,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從而積極的配合治療⑷。
1.2.6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注意飲食衛生,進食低鹽、低脂及低膽固醇的食物,應清淡適中,如瘦肉、魚類等;選擇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海參等;減少動物內臟、脂肪、高蛋白及高糖的飲食;限制濃茶、咖啡等飲料的飲用,宜選用豆漿等。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記錄耗鹽量,限制鈉鹽的量,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
1.2.7運動護理如果患者的病情與體力許可,可鼓勵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種花。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體操、太極、散步等,改善新功能及其心理狀態,要注意勞逸結合,切忌劇烈的運動。肥胖的患者應當適當的減肥,控制體重。
2結果
經過精心、科學的整體護理干預,7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穩定后出院?;颊邔Ω哐獕合嚓P知識、服藥依從性、生活習慣均發生了積極的變化,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3討論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升高,生活方式發生改變,老齡化的進程也逐漸加快,老年群體的健康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⑸。高血壓是老年患者中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及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因素,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整體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將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視為一個整體,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嚴格的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給藥,減少患者血壓的波動,將降壓效果發揮到最佳。我院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用整體護理,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的血壓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服藥依從性有所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⑴聶鵬.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整體護理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6):330—331.
⑵古艷芳,劉仲寅.整體化護理干預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17):112—113.
⑶楊仲輝.整體化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03(6):18—19.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臨床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臨床治療中的價值。 方法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78例,對其護理方法及臨床表現進行分析。結果69例患者在原基礎上收縮壓平均下降 12-30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10-21mmHg,血壓控制良好,無近期并發癥發生。其余患者血壓趨于平穩。結論 從飲食、運動、心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積極的臨床護理,可有效降低血壓,改善患者病情。
【關鍵詞】高血壓;護理;飲食;運動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頭疼、眩暈、耳鳴、心悸氣短、失眠、肢體麻木等,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本文通過分析于我院就診的78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臨床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臨床治療中的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78例,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1歲。78例患者均根據WHO/ISH及我國新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為高血壓。其中1級高血壓22例,2級高血壓41例,三級高血壓10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5例。
1.2 方法: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入院評估,了解患者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家庭環境、工作壓力、及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情況,分析患者的高血壓與遺傳、肥胖、吸煙、高血脂、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哪些因素有關[1]。記錄患者發病時產生的最高血壓、之前和當前得用藥情況及治療效果。多種,重復測量患者血壓,病情嚴重者,對其血壓進行逐日多次檢測。
1.3 診斷標準:按照WHO高血壓診斷標準,理想血壓收縮壓
1.4 護理措施
1.4.1 合理飲食 飲食習慣直接影響患者的血壓情況,高血壓患者應忌油膩甜黏、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食高膽固醇、高脂肪類食物,宜食低鹽、優蛋白質食物。高鈉飲食可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控制鹽攝入量;含鉀的食物可降低血壓,患者可適量補充;膳食中鎂的攝入量于血壓水平呈負相關,患者攝入鎂多,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壓;粗纖維類食物可時血管平滑肌放松、血管擴張,從而調節血壓,患者飲食中可適量增加;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應多食魚[3]。同時患者應當切忌暴飲暴食。此外,煙葉內含有尼古丁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戒煙限酒。
1.4.2 適量運動 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尤其是有氧運動,減肥的同時可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可進行適量有氧運動。運動時應當注意不要過量和過強過累,生病或不舒服是應停止運動,饑餓或飯后一小時內不宜運動,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立即停止。
1.4.3 心理指導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采用一對一的模式,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分析治療中出現血壓波動和不良因素影響的原因,鼓勵患者說出引起焦慮、煩躁的原因,允許患者發泄不滿。相互交流后并給予指導后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和樂觀的態度,緩解治療中的抵觸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度。
1.4.4 健康教育 選取適當的方法,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常見癥狀、預防措施、發展后果等相關知識,緩解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情緒,提高患者的自我檢測及自我保護水平。
2 結果
69例患者在原基礎上收縮壓平均下降 12-30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10-21mmHg,血壓控制良好,無近期并發癥發生。其余患者血壓趨于平穩。
3 結論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近年來高血壓發病率增多的重要原因是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首先是飲食,飲食水平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得到明顯改善,人們飲食中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比重大幅度增加?;挤逝职Y的人越來越多。其次是工作,隨著現代化水平的進展,腦力勞動人群增大,嚴重缺乏運動的同時,由于市場經濟下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再次是社交,人際交往及工作的需要,經常飲酒甚至醉酒,導致動脈硬化,使血壓增高。通過調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可有效預防和改善高血壓,所以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首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由于疾病和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患者易產生負面情緒,正確的心理指導能夠調整患者態度,積極配合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對疾病恐懼的同時,加強患者自我防止觀念,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高血壓是世界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除疾病本身癥狀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外,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組研究證明,在高血壓臨床治療中,從飲食、運動、心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護理,可有效降低血壓,改善患者病情。
參考文獻
[1] 姜秋芬;臨床護理在90例高血壓患者防治中的價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 .4:57-58
[2] 陳寒冰;高血壓病臨床護理要點[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2(3):151-152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老年;高血壓病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08-1181-0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是針對特定的患者群體所設定的住院護理模式。我科將CNP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將2005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中國高血壓指導委員會制定標準)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70例,其中男58例,女12例,年齡68~86歲,平均75.8歲;對照組70例,其中男64例,女6例,年齡67~85歲,平均76.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 兩組均以整體護理為基礎,對照組70例接受傳統治療護理模式:實驗組70例實施CNP。CNP表格內容以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橫軸,以住院患者的醫療護理流程為縱軸。內容包括:(1)醫療措施;(2)檢查;(3)評估;(4)護理措施;(5)活動指導;(6)飲食指導;(7)健康知識宣教;(8)血壓監測;(9)護理結果;(10)出院計劃。出院計劃單獨設表,包括:活動、飲食、藥物、自我監測、門診復查?;颊呷朐汉螅芍鞴茏o士分發《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并進行介紹指導和評價。主管護士按當日CNP計劃,觀察病情,分析病情,實施護理照顧計劃,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若病情平穩(及病情沿CNP方向發展)則在相應的內容旁邊“√”并簽名;若病情有變化則在相應的內容旁打“x”。并給予相應干預或退出路徑。
1.2.2 搜集資料及評價指標:(1)用藥依從性;(2)血壓控制;(3)健康教育效果;(4)護理滿意度。
1.2.3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比較:對照組:用藥依從性好30例,差40例。實驗組:用藥依從性好63例,差7例。
2.2 兩組健康教育達標率和滿意度比較:見表1、2。
3 討論
3.1 CNP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CPAT即高血壓患者嚴格按醫囑堅持服藥的程度。許多研究表明,用藥依從性差是老年高血壓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這不僅直接影響到高血壓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影響高血壓的轉歸和進程,以及相關的靶器官受損的程度。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如:記憶力減退、認知分辯率差、高血壓知識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差等。實驗組用藥依從性好的百分率為90%,與對照組42.9%相比有顯著的提高;由表1可見實驗組的血壓控制明顯較對照組好。CNP的實施循序漸進、有張有弛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住院期間針對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的特點,反復講解藥物治療的知識。強化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從而達到提高高血壓控制率和降低高血壓危害的目的。
3.2 CNP對健康教育達標率的影響: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僅可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它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加強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控制血壓、減少并發癥的有效措施。由表1顯示在高血壓知識、藥物指導、飲食及運動、自我監測5項內容中,實驗組健康教育達標率均較對照組提高(P<0.01)。CNP的實施為患者采取的一套連續的、規律的、科學的、高效的護理計劃,與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相結合,能系統地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引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教育計劃。克服了健康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使患者樹立良好的健康行為和認知理念。從而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更好地提高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號】1005-0019(2018)04--01
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藥物治療同時輔以護理干預對疾病控制、生活質量的提升有積極價值。相較于一般性護理,采取社區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1],本文就此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間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患者均符合疾病診斷標準,且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遵循隨機原則將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均等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7:13,最低年齡為62歲,最高年齡為81歲,年齡均值為(71.23±3.21)歲,病程時間在6年~15年之間,均值為(8.54±2.17)年;觀察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8:12,最低年齡為61歲,最高年齡為83歲,年齡均值為(71.45±3.19)歲,病程時間在6年~16年之間,均值為(8.57±2.14)年。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經統計、對比可知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本組患者采取一般護理,即提供一般的藥物指導、飲食指導等方面的護理服務。
觀察組:本組患者則在一般護理基礎上行社區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1)建檔、評估。為老年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患者的疾病相關情況,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2)健康宣教。通過向患者發放疾病知識宣傳資料、定期開展疾病相關知識講座、一對一針對性知識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對于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宣教內容包括該疾病的病因、疾病癥狀、危害、治療方式、控制管理等。定期進行家庭隨訪,并于隨訪時強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3)心理疏導。部分老年患者易由于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升高,且長期治療亦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因此,為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緒導致出現血壓升高情況,需定期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疏導患者的心情,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夠以平和心態面對疾病,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工作。(4)日常生活護理。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應低鹽、低膽固醇、低脂、高鈣、高纖維素飲食,同時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運動。若出現不適情況,需及時就醫,并定期復診。
1.3 評價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評估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內容有軀體功能、社會領域、心理領域、物質生活狀態,各指標總分為100分,患者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同時,記錄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情況(收縮壓、舒張壓)。并采取問卷形式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問卷為百分制,評分高則滿意度高。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統計分析本文數據結果,血壓值、評分值均為計量資料,以()形式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p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可知,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領域、社會領域、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血壓及護理滿意度對比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及滿意度可知,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顯著更低,且護理滿意度分值顯著更高,P
3 討論
高血壓疾病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變化,臨床老年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該疾病的發病原因有作息不合理、飲食不規律等,因此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需注重對患者的護理,從而保證疾病有效控制[3]。
與一般護理相比,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更為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情況[4]。社區護理在一般護理措施基礎上,為高血壓患者建檔,定期記錄患者的疾病變化,同時通過積極采取健康宣教、日常生活護理、心理疏導等措施,強化患者的疾病認知同時提升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