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7:45: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課程網絡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去年秋季以來,我市各級黨政、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中學校認真準備,積極應對,做好了于今年秋季入學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各項工作。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轉變教育觀念,形成統一認識
去年10月省政府規范辦學行為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動員會議后,市教育局賡即向市政府常務會議作了專題匯報,不僅匯報了會議精神和上級要求,也匯報了我市普通高中教育現狀和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建議,立即以市政府名義召開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動員會議。之后,我們又通過中心組學習、會議發動、培訓研討、媒體宣傳等形式,轉變黨政領導、教育管理干部、學校領導和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觀念,形成有利于課改的輿論氛圍。為了搞好宣傳,市教育局編印了《規范辦學行為暨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資料匯編》,一些縣還創辦了“課改信息”,傳播先進理念,推廣經驗探索,營造課改氛圍,促進認識統一。
二、爭取政府重視,改善實施條件
普通高中新課程對學校教學設施和師資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通過調查,摸清了我市普通高中現狀:班額大,全市省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平均班額71.6人,平均班額超過80人就有兩所學校;設施差,所有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與新課改實施的要求差距較大,而農村學校尤為突出,缺少計算機,缺少實驗用品,缺少音像設備、資料,缺少圖書,而且規模偏小,學生選修、走班上課很難開展。針對實際情況,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廣安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市教育局、財政局、人事局、編辦聯合出臺了《廣安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市財政局安排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專項工作經費,市編辦據實確定了普通高中學校的編制總數,市人事局在普通高中招考教師等方面做了政策上的調整。教育系統內建立了管理項目組、教學項目組、評價項目組等工作小組,對涉及普通高中課改實施方案、課改資源建設、教師培訓等重大問題進行集中研討,頒布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相關文件十余文件。各區市縣、各普通高中因地制宜,安排專項資金,盡力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添置必須的設施設備和器材。武勝縣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與義務教育課程鞏固同步考慮,以網絡技術作為推動課程改革的抓手,更新了全縣所有學校的網絡設備,其做法在全國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議上做了發言,友誼中學、鄰水中學為每個專任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岳池中學加快了標準田徑場建設。除積極爭取財政的支持外,各學校主動調整經費支出結構,擠出資金添置設備、圖書等,裝備遠程培訓視頻教室,用于師資培訓、課程開發、課程資源建設、課改實施、以及成功經驗的宣傳和推廣。
三、規范辦學行為,提供制度保障
我市除了轉發省政府辦公廳和省教育廳的相關文件,提出實施的具體要求外,在今年高考結束和普通高中招生時,由市政府辦公室出臺了《關于規范辦學行為的緊急通知》,對宣傳行為、招生行為和教學行為予以了重點規范。今年,全市未再對普通高中學校以高考結果排名和獎勵,沒有出現學校“炒作”高考成績、狀元和錄取率等情況,真正實現了高考的平常化。市教育督導團組織了辦學行為的明查暗訪,對不規范的辦學行為發出整改通知書20余份,處理有關責任人10人,為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創造了良好條件。
去年秋季以來,市和區市縣教育局進一步加強了對學校的監管,明確了責任,禁止學校占用節假日、寒暑假和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補習功課,禁止學校及教師以各種方式和名目組織安排學生有償補課或參加補習、培訓等。加強高中招生管理,嚴格控制高中招生規模,切實解決大班額、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社會熱點問題。同時,各地進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布局調整力度,不僅停止了中職學校辦綜合高中的辦學模式,而且壓縮普通高中招生學校,擴大招生學校招生規模,以滿足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四、加強教師培訓,提供師資保證
一是配足教師。采取從高等院校選、基層學??颊{等方式,努力配齊配足普通高中學校教師,特別是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通用技術等學科教師。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市招考的近1000名教師中,普通高中教師占到了1/3以上。二是強化培訓。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和省教育廳《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教師培訓方案》的要求,我們通過國家、省、市和校本四級培訓,提升教師素質,為課改實施提供理念、實踐準備。先后組織有關人員到山東、北京、江蘇、上海、山西、海南、寧夏等地參觀學習和培訓。同時,市教育局舉辦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培訓班,邀請了北京海淀區和省教科所的專家授課,市內樣板校介紹準備情況。各區市縣也組織了面向全體教師的通識培訓、學科培訓以及外出的尊點培訓。精心安排,督促教師參加省上組織的遠程網絡視頻培訓與國培計劃,市教育局領導分片負責,進行督促檢查,并通過召開特別會議、印發書面通報等形式通報情況,基本實現了對課改所涉及人員的“全覆蓋”培訓。
如果說定義自己的教育讓學校課程建設植入了“靈魂”,那么這個“靈魂”總要附體,而這個“靈魂”的體主要就是學校的課程,且由于植入“靈魂”的獨特性,自然就讓學校的課程建設擁有了特色。換言之,由普通高中轉變為特色高中的過程中,定義自己的教育只是走了“萬里”的第一步,自己定義的教育要想轉化為現實,就需要在自己定義的教育的關照下建構自己的課程。這其中的道理也許并不難理解,而難的是如何建構自己的課程。在建構自己的課程中,許多學校已形成了分層、分類的思想。如按課程功能分,有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與研究性課程;按知識類別分,有人文課程、科技課程、社會課程與身心課程;按管理體制分,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按學習方式分,有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與自修課程;按課程形態分,有學科課程、活動課程與綜合課程等。當然,各種具體的課程可以按不同的標準歸屬到不同的課程中去。但問題是,如何根據自己定義的教育來建構自己的課程?無論是蘇州市第十中學的詩性教育,還是濰坊第四中學的信心教育,抑或復旦中學的人文教育,其核心皆是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但在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這一理念的統領下,學校課程建設的具體做法卻是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除了上文所述的三校課程建設的做法外,深圳中學在創辦學術性高中的過程中,逐漸建構了“本校的課程”。這種“‘本校的課程’由基礎學術課程和文憑課程兩部分構成?;A學術課程是參加高考和學業考試所需要學習的各學科課程。文憑課程由認知技能、自我成長、文化審美、體育健康、實踐服務、研究創造六項課程群組成。”[4]該課程結構線條清晰,便于管理與評價。山東省聊城第二中學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打破了多年來形成的單一培養文化科學學生的傳統,漸次形成了學生“宜文則文、宜理則理、宜藝則藝、宜體則體”的多元成才機制,并根據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薄弱等特點,設立了從初中到高一過渡的“橋梁課程”,對國家課程進行了校本化實施,開發了符合校情、學情的校本教材,開設了各種學科延展類課程?!皹蛄赫n程”是指站在高中課程的角度,讓學生重新學習初中所學的知識,以便實現初中所學的“舊知”與高中將學的“新知”的有效對接。校本教學素材是指根據“低重心、分層次、高效率”的課程原則,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重組與創新。學科延伸類課程不是學科內容自身的預習、復習與訓練,而是從學科知識中找一個點,并通過這個知識點將學習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應用層面,整合涉及這個知識點的各種鮮活實例,讓學生學會從生活應用的角度把握學科知識。[5]聊城第二中學的課程建設看似并不精致、有點粗糙,但也許更加有利于教師對課程的初級開發。而師資水平較高、課程建設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學校則可以進行課程的有機整合。例如,上海市建平中學著眼于學生各種能力的提升,從4S、3C、DBL與思維廣場四個方面對課程進行了整合。4S是指社會實踐、科技人文講座、項目設計與學生社團的整合,即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發現問題,然后在科技人文講座中展開討論,一個學生搞研究往往勢單力薄,就需要團隊合作,最終完成項目設計,開展課題研究。3C是創新、創造與創業三門課程的整合。DBL是指基于設計的學習。而思維廣場則是通過設計一定的問題,將語文、歷史、政治三個學科整合在一起。[6]可以說,建構自己的課程,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擁有特色是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必然選擇,但擁有特色的課程建設并不是信馬由韁的標新立異,而是自己定義的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服務、服從于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價值定位。從實際操作上看,建構自己的課程,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擁有特色則需要立足于學校發展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需求,準確定位各類課程的價值功能,充分調動師生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制訂規范的課程建設規則。就某門具體的課程建設而言,有的學校已摸索出成功的操作流程,即申報課程—制訂課程綱要—設計課程研發方案—實施課程—反思與改進課程。[7]此流程就有利于提升課程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創新自己的教學: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落地生根”
建構自己的課程,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擁有特色顯然不是目的,而將擁有特色的課程轉化為學生素質才是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的主旨。因此,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課程,而且要改教學。倘若教學不能隨課程改革而改革的話,那么再好的課程設置都會變成“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從現實層面上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不僅有課程建設的羈絆,而且有“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態固化的障礙。而這種固化的教學形態則會讓任何課程改革淺嘗輒止、止步不前??梢哉f,只有創新自己的教學,才能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真正“落地生根”。幸運的是,許多學校在建構自己課程的同時,已探索、嘗試了各種教學創新。蘇州市第十中學在建構自己的詩性課程時,就創建了閃爍道德光彩的審美課堂。這種審美課堂遵循詩性教育的三個特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把課堂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讓“教師在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狀態下上課,學生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學習’狀態,進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識、發現真理?!保?]的確,這樣的審美課堂確實具有詩性、讓人神往,但其具體操作卻不甚明了。而濰坊第四中學在信心教育的統領下,則給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教學創新模式。其教學創新以重建課堂結構、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為重點,“以典型示范、分類指導、同步研討、分層推進、評價引領為基本策略,形成‘三案導學、六步探究’的教學流程……‘三案導學’包括課前預習學案、課堂探究學案、課后拓展學案三部分?!教骄俊z查預案、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當堂訓練、提煉升華、課后拓展,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實踐意識?!保?]復旦中學為了將課程“落地生根”、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則研制了由引導、等待、傾聽、組織、協助五個基本要素構成的“課堂轉型教師踐行參考系”。將其稱為課堂轉型教師踐行參考系,就不是課堂轉型教師踐行評價指標,這樣不僅契合了好的教學是靠教師來創造的真諦,而且體現了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正如復旦中學校長周國正所言,教師的課堂教學需要逐漸引導改變,而不是直接通過評價強行推行。課堂轉型教師踐行參考系帶給教師的就是這樣一種引導性理念。在“課堂轉型教師踐行參考系”的引領下,不同學科的教師形成了不同的教學模式,如語文教學的“讀—問—行”、數學教學的“體驗—生成”、物理教學的“實做—探究”等。[3]上海市建平中學則在整合課程的基礎上,“經過近四年的主題性教研和四輪課堂研討實踐……逐漸形成了‘基于情境、基于問題、高效互動、高階思維’的智慧課堂模式”。[6]由此可見,創新教學的具體做法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其精粹卻在于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成為教學相長、師生精神愉悅的學堂,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學習共同體。當然,創新自己的教學即意味著對各種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嘗試,也關聯著教學組織形式的重組與轉變。當下,為了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增強學生學習的選擇性與主動性,浙江省普通高中正在試點選課走班。相對于原先固定的行政班教學而言,學生的選課走班給教學帶來了一系列的新變化,如學生沒有了固定的教室和課桌,教師則不再以固定的行政班為單位上課,而是以學生選擇的課程形成的教學班為單位授課。通常情況下,一位學生一學期選擇了幾門課程,就會有幾個教學班。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擴大了學生的交往范圍。[8]
三、優化自己的評價:讓普通高中課程建設“開花結果”
摘要:由于西部各省內部區域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省會城市、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市和偏遠縣域高中在學?;A設施、教學管理、師資力
>> 普通高中選修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再思考 我國普通高中選修課的設計與實施 論普通高中選修課的設置與實施 高中選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普通高中校本選修課程的開發管理與實施 普通高中實施選修課程“走班制”教學的研究 淺談農村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改革中的模塊選修課程的設置 選修課:普通高中職教新路徑 普通高中體育選修課 關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選修課的課程目標與教學建議中“語言文字應用”模塊的解讀 淺談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之選修課開設 邂逅選修課:也談高中選修課開發實踐之思考 西部地區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現狀的研究及對策 普通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分層走班教學策略 選修課中的教學管理策略 試析高中選修課程實施的途徑 高中選修課程的“行”與“思” 普通高中語文選修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究 普通高中羽毛球選修課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Abstract:Due to the reg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provinces extremely internal imbalance,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be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city and remote county high school in the school infrastructure,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ther resources are huge.Th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reality,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needs of the state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collectives.
Key words:basic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Abstracts: Key words:
一、圍繞一個中心
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進入總結提升階段、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啟動的關鍵時期,全省教研系統必須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圍繞依法實施和科學實施新課程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二、做好兩個服務
教研工作要為行政部門教育決策服務、為基層教師教學服務。全年在兩個“服務”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為教育決策服務
.以“全面規劃、穩步推進”為方針,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疾烊珖咧姓n改實驗省,深入實驗樣本學校調查研究,了解我省實施高中課改的優勢和困難,協助省教育廳制定高中課程改革的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文件。具體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方案、課程設置和管理指導意見、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新課程學科實施指導意見等。
.加強省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縣的教學指導。在對國家級實驗區進行評估的基礎上,總結實施課程改革的先進經驗和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抓好一批學校和教師典型,組織召開義務教育課改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會。
.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和管理。對地方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調研,繼續完善修訂通用地方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教材。指導各實驗區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制訂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細則。
.調查全省教學用書使用情況,制訂教學用書編寫、審定、出版、發行的指導性意見。
.加強課程改革的協調和宣傳。協助省課改辦召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工作組會議。積極聯系宣傳部門及多種媒體,宣傳浙江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進經驗。
.認真做好全省個義務教育課改實驗區的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業務指導。加強初中生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以及對市地命題工作的指導,做好全省初中生學業水平考試試卷質量分析;加強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
.繼續完善高中會考制度。加強考紀考風建設,規范會考管理,提高會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會考信息公布和運用的科學途徑和方法,加強對普通高中教學的監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輪高中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案。
.積極研究高考改革趨勢,協助做好我省高考試卷命題和閱卷的相關工作,研究與高中課改相配套的考試和評價改革。
.探索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施辦法,和部分縣(市、區)合作進行試點。
.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園)本教研制度的內涵和實施策略,積極推進全省校(園)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園)本教研示范校評比標準,總結省校(園)本教研示范校(園)的先進經驗。
.進一步推進教研工作信息化,繼續做好“浙江省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教學光盤的教學設計和現場拍攝任務。
.研究高中學科建設,開展普通高中先進教研組評選活動。
.加強對民辦學校教學研究的指導,建立民辦學校教學研究聯誼會制度。
.召開省、市教研室主任會議和教研室辦公室主任會議,研究課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創新模式以及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的新思路。
.加強省際教研工作交流和協作,承辦華東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會議。
.以展示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為重點,做好第三屆省政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工作。
.做好××年省級教學研究課題立項和成果評比工作。
.協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級教師的評選工作。
.開展新課程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實效性,總結典型經驗,推廣先進的德育模式。
(二)為教師教學服務
.做好義務教育和高中新課程學科的培訓工作。改進省級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
.啟動全省教研員培訓。制訂全省教研員培訓實施方案,分層分批培訓各級教研人員。
.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參與園長和幼教教研員全員培訓。
.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攜手行動”,加強對欠發達地區農村課程改革的引領和指導。
.加強教學用書的開發和管理。繼續組織編寫與新課程配套的作業本、暑假作業、復習用書、考試標準、地圖冊等,全面修訂已經出版的教學用書。
.召開全省高考情況分析報告會,加強對高三復習階段的教學指導。
.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指導,建立高中課改實驗學校和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學校。
.進一步規范“三項教學評比(教學論文、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制度,本年度開始,“三項教學評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費。
.提高各類學生學科競賽的質量和信譽,開展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協助做好“環宇建設”杯首屆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征文比賽。
.建設“浙江教學研究網”和“攜手博客”網絡,為廣大教師參與教研、共享資源提供平臺。
.編輯印發期《浙江教學研究》雜志和《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年年鑒》。
.加強對教研室附屬小學和廳屬學校的業務指導。
.舉辦××年度浙江省優秀教研員評比。
三、提升三個水平
.提升教研活動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資源,重視教研活動的前期策劃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動組織水平,實現教研活動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決新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問題,能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有利于發揮教師參與的主體性,教師受益面較大。其次要有社會效益,教研活動成果能成為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能受到學校和教師更多的支持和歡迎。最后,還要講經濟效益,用同樣多的錢做更多的事,以同樣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樣的事卻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提升課程實施水平。教研員要從課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學科教學改革,提高對教學行為的反思、評價、指導能力。在改革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學現象和問題,深入思考,把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要切實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現象觀察、找準關鍵、正確歸因、開展實驗、總結提升、資源整合等能力,帶頭開展課題研究,同時指導和幫助基層教師開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發展水平。進一步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福利待遇。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進一步明晰內部各部門的職能,以及崗位職責和考核標準,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勵教研員參與課程建設、著書立說、攻讀學位和出國考察。教研員要統一思想,認清使命,以學習完善自我,以有為爭取地位,以合作獲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響。
四、狠抓四個重點
.抓好高中課改。與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不同,高中課改近似于一場“教育革命”,改革內容不僅涉及課程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還牽涉到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管理方式、乃至教學場地安排的變革。必須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廳完成改革實驗方案、相關規章制度和指導性意見的制定任務,及時準確地為學校和教師答疑解惑,提前編好新課程學習資料和教學指導用書,同時通過網絡同步教學設計欄目,使全省高中教師能及時共享教學資源。
.抓好網絡教研。以網絡為手段開展教研是改變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動效益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從教學研究大眾化、民主化、精細化的高度看待網絡教研,努力實現常規教研和網絡教研一體化。爭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學研究網”和“攜手博客網絡”,制定網站運作和管理規則以及教研員網絡教研工作評價指標,試驗各種網絡教研和培訓模式,尤其是發揮教研網絡在高中課改中的獨特作用,爭取使教研室網站進入全省教育網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導??偨Y省校(園)本教研示范校(園)的先進經驗,加強示范校和其他學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充分發揮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輻射功能。完善省級校(園)本教研示范校(園)評比細則,使之導向明確,操作方便。科學提煉各種學校教研模式和教學典型,編寫和出版《校本教研叢書第二輯》,向全省同類學校推廣。同時充分利用“攜手博客網絡”,為廣大教師開展個性化教研提供技術支持和交流場所,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的職業生存方式。
.抓好教學評價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眾化。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中考和會考的選拔功能不斷淡化,逐步成為衡量學生基礎學業水平和評價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課改實驗區的中考已更名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要花力氣進行水平考試評價理論和操作技術的研究,逐步建立相應的試卷評價體系和信息利用機制。重視研究中小學、幼兒園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實現評價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嘗試評價區域性整體教學質量的動態變化。
五、實施五個策略
.活動統整。課程改革是系統工程,許多問題不是單一學科所能回答和解決的。教研員應增強課程意識、合作意識、研究意識和決策服務意識,用項目統整學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動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學科整合出現的活動,原則上不分學科單獨進行,如“攜手行動”、“同上一節課”、“新生代教師教學風采展示”等活動。一年中,每個業務部(室)要有一項集體調研活動、一項多學科整合教研活動,出省考察原則上也要以部(室)為單位。鼓勵跨學科、跨學段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和教學調研。
教研員要打消顧慮,積極參與統整教研活動。第一,統整活動有利于教研員參與熱點問題研究和重要教學決策,有利于改變學科教研隨意、分散的狀況,擴大學科教研的影響力,提升學科教研水平。第二,統整活動并不否認單科活動,不否認學科個性,只是改變某些學科教學游離于新課程整體之外的狀況,使學科教研活動的價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體現。第三,統整活動的主體仍是教研員,納入統整活動的學科教研,主持人不變,活動經費不變,活動程序不變,成果歸屬不變。
.分類管理。從本年度開始,教研活動分為兩大系列四個類別。一個系列是教研室主辦的活動,以“教研室文件”發文,規定參加人數和活動時間,參加對象原則上不能缺席,不收費。另一個系列是學科教學分會或其他學會主辦的活動,以“學會文件”發文,根據活動內容和目的自定人數和時間,自愿參加,可以收費。四類活動規定如下:
一類活動(全額撥款):以教研室的名義舉辦,如,綜合性教研工作會議、新課程學科培訓、大型總結和推廣會、現代遠 程教育培訓會、教學用書編寫會、學業考試和會考命題會議、網絡建設會議、綜合性調研活動等。
二類活動(限額撥款):以教研室的名義舉辦,如,三項評比活動、學會換屆選舉年會、課題研討活動、小型學術研討會等。
三類活動(自收自支):以學會的名義舉辦,如,各類學科競賽和學生參加的評比活動、省教學分會常務理事會、全國學科教學研討會、教學論壇、名師送教下鄉、承辦全國學科研究會年會等??膳c特級教師協會、正源教育咨詢公司合辦。
四類活動(可以創收):以學會的名義,組織學科教學觀摩活動;承辦全國學科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與其他單位和民間團體合辦的有創收意圖的活動??膳c特級教師協會、正源教育咨詢公司合辦。
.成果物化。教研員要設法顯現教研活動的過程和價值,做到活動必有總結,研討必有紀要,調研必有報告,外出開會和考察必有書面匯報。承擔的研究課題,要扎扎實實組織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和專著,爭取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或在公開報刊、專業網站上發表,擴大成果的影響力。鼓勵教研員寫文章,出專著,到全國講學,上網絡交流。盡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為更多的教師和教研員所共享。
.規范運作。省、市、縣三級教研活動應有所側重。省教研室要盡量為市、縣教研室留出活動空間,為教研員的業務學習和調研留出時間。一年之內,除了整合活動外,單一學科的省級活動不超過次;除了兩次學科培訓以外,要求大市學科教研員參加的省級活動不超過次;原則上不單獨舉辦學科大市教研員會議和學科教學分會年會;除省教研室統一安排外,教研員出省參加全國會議不超過次。市一級教研活動希望省教研員參加的,應事先給省教研室發正式文件或邀請函,省教研室領導審批后,安排相關人員參加。
省教研室從本年度開始,教研經費采用項目預算制。每次活動必須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劃、有預算、有決算、有報道、有紀要(總結)、能上網。沒有做到前項,不能預支經費;沒有做到后項不能結賬報銷。
活動安排盡量避開教育行政部門活動和全省性統一考試的時間。三項評比、考試評價、課題管理和教學用書編寫等工作,請參照《××年三項教學評比的若干意見》、《××年度會考和中考的常規考務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統課題管理常規安排表》、《××年度各類教學用書的編寫、修訂和送審、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執行。
.上下聯動。各級教研室應根據《浙江省教研工作條例》的規定,明確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應,步調一致;緊跟形勢,盡力作為;服務基層,發展自身;隊伍精良,狀態積極;上下聯動,共擔風險。省教研員要做好組織和協調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教研員的積極性,盡量通過規范的工作機制,實現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們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動。教學專題研討會、教師發展論壇、高考改革研討會、農村課改研討會、教學調研診斷、名師巡回講學等。
.高信度的考試評價。高中會考、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高聲譽的教學評比?;A教育教學成果獎、教研系統課題研究成果獎、教學調研報告評比、教學論文評比、教學案例評比、課堂教學評比等。
.高規格的學科競賽。高中數學競賽、高中物理競賽、高中生物競賽、初中數學競賽、初中科學競賽、文學之星征文比賽等。
.高層次的教研報告。教學專題調研報告、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試卷評估報告、高中會考信息分析報告、高考情況分析報告、新教材的分析評估報告、學科教學改革年度報告等。
.高質量的教學用書。教學研究論著、國家和地方課程教科書、教學指導用書、考試標準、作業本、暑假作業、復習用書等。
.高水平的教學培訓。新課程學科培訓、校本教研培訓、教研員培訓、教學管理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
.高效益的教研網站。浙江教學研究網、“攜手博客”網絡。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全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會議。今天的會議是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鋪開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即將實施的背景下召開的,是對全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一次全面動員和部署,對于鞏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改成果,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結束前,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回顧,進一步堅定做好高中課改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年,教育部在全國啟動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根據省教育廳統一部署,從20**年秋季開始,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所有中小學全部進入課程改革實驗區,全面實施新課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三年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實驗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實驗工作啟動平穩,工作扎實,措施得力,抓住了重點和難點,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領導重視。課改實驗工作普遍受到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實施了堅強有力的領導,做到了組織機構健全,有計劃、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組織。師資培訓工作扎實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積極推進,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正在深入開展。
三是構建體系。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治理體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建設與治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輔資料編寫、審定、選用的良性運行機制。
四是形成氛圍。關注、支持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實驗區和實驗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宣傳課程改革,社區、家長共同參與新課程建設的氛圍逐步建立,課程改革得到了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關注。
五是變化喜人。基礎教育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行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學習、平等交流的師生關系逐步建立,“享受學習”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師成長的教研、培訓活動廣泛開展,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科學考試評價制度開始探索,考試的內容與形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綜上,幾年來,我們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如重視師資培訓,重視加強科學研究和專業支持,重視評估監控和交流合作,重視社會宣傳和營造氛圍等。這些將為推進高中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經驗。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熟悉到,義務教育階段課改實驗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如:進一步轉變觀念,進一步均衡發展,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進一步建立課程評價體系,進一步提供保障條件等。但是,我們究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究竟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課改也一定會開好頭,起好步,同樣取得明顯的成效。
二、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高中課改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課程改革是順應國際潮流的必然選擇
從全球教育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無論是反思本國教育的弊端,還是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往往都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美國《**年教育戰略》提出“學生4、8、12年級畢業時有能力在英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和地理學科內容方面應付挑戰”。英國1999年頒布新一輪國家課程標準,提出要通過課程教材的改革和實施,實現學生在精神、道德、社會、文化4大方面的發展目標,把握交往、數的處理、信息技術、共同操作、改進方法、解決問題6項基本技能。日本從20**年實施新課程方案,其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突出4個方面,即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和提高國際意識,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把握本質的基本內容和個性發展創造宜人的教育環境,鼓勵每所學校標新立異、辦出特色。我國臺灣地區,**年頒布的九年一貫制基礎教育課程新標準,把人、自然、社會作為有機整體,用整合的觀點規劃課程,提出著力培養學生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和研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把表達、分享等10大能力作為教育培養的具體目標。一些有遠見的國家和地區,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實力的戰略措施,加以認真推行。
(二)高中課程改革是體現國家意志的客觀要求
從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來看,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和要害環節。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是實現教育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只有在課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素質教育的推進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1999年1月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和同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都提出了改革現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研制和構建面向新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體系的任務,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啟動。20**年,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提出了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年,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和推廣工作進行了布署;20**年5月,省教育廳下發《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從今年9月起,全省進行高中新課程實驗。在此期間,為了確保高中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在20**年全國課程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之后,我市已經提前開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轄市區、部委辦局分管領導擔任小組成員的常州市高中課改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推進我市高中課改工作;同時,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常州市普通高中課改實驗方案》、《常州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師資培訓方案》等規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學校全面啟動高中課改試點工作,為即將進行的全省高中課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實踐經驗。
(三)高中課程改革是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機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1.課程改革是一項重要舉措。目前,全社會都在講科學發展。什么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是科學發展。教育系統怎樣科學發展?應該熟悉到課程改革是教育系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要堅持科學發展,就要堅持課程改革;要堅持內涵發展,就要堅持課程改革;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堅持課程改革。
2.課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機遇。有的校長說,我想實施素質教育,苦于沒有機遇,而現在課程改革就提供了這樣的機遇。葉瀾教授在常州二實小搞的新基礎教育很不輕易,原因在于它是一個學校在做。即使有幾個學校在做,沒有大環境的支撐也很難。但是,從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中都進入課改實驗區,小學四個年級,初中第二輪啟動課改,這種大環境對于推動高中課程改革無疑是千載難逢的契機。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三年實施的基礎上從事高中課改,我們應該確立機遇意識,把實施高中課改作為高中階段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
3.課程改革是一個重要載體。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因此,在研究教育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問題時,都離不開課程改革這個載體。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高中課改的方向,堅持課改不動搖。
(四)高中課程改革是教育系統一場要害的、深刻的、系統的革命
課程改革是一場改革教育系統制度、運行、思維和評價方式的要害的、深刻的、系統的革命。
從課程目標來看,以前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今后要以人的發展為中心。
從課程治理來看,高中課改實施以后,今后的課程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教師要負責指導學生的選修和選班。同時,不但要努力挖掘、開發校內資源,還要建設、整合和利用校外資源;另外,要有效利用互聯網的健康資源,切實為課程改革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從組織方式來看,課程改革實施后,原有的教學組織治理要打破。從高二起,將要實行“走班制”,就是學生背著書包找課堂;還要實行“學分制”,每個學生由于愛好愛好不同,選擇不同,將擁有一張有別于他人的課表;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學分要求,但只要修滿一定的學分就能畢業;高中課改假如真正實施到位,延續數百年的班級制、學年制的歷史將要改寫。
從課程評價來看,新課程重視過程評價、綜合評價和開放評價。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行為等軌跡;評價不僅局限于知識層面,還涉及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評價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僅有教師評價,還有學生互評、社會評價,考試評價中不僅有學業成績,還有綜合素質測試。
從隊伍建設來看,由于實行模塊式教學和學生自主選課,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學校的教師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課程要求,一所高中要開設數十至上百門選修課,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學生有需求,學校就必須開設相關課程,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的教師隊伍目前還很難完全適應,新課改對教師培訓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裝備保障來看,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的實驗室、圖書館、電教和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等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高中課程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但不答應失敗,因為它牽涉到高中學生的每一個家庭;高中課改可以逐步推進,逐年提高水平,但學生沒有機會再來;一個高中校,高二、高三老課程,高一新課程,任務繁重;新高一三年以后是否參加新高考,老師們迷惑不少,顧慮很多;高中課改是一次機遇,鍛煉隊伍,更新觀念,脫胎換骨徹底革命,但同時也是一次嚴重考驗,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嚴重挑戰,必須認真對待,認真思考,及早籌劃,及早啟動。
三、明確目標,進一步提高高中課改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今年及今后一階段,我市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構建特色鮮明、布滿活力的常州普通高中課程新體系,為建設教育強市、推進“兩個率先”提供有力支撐。當前,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抓住四大重點。一是重點加強學習和培訓。普通高中教師是新課程實驗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和具體實施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研部門和師資培訓部門的資源,認真組織教育治理人員和廣大校長、教師學習新課程理論,積極參與省、市級培訓和校本培訓,努力將通識培訓、課程標準培訓、教材培訓結合起來,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培訓,真正實現“全面培訓、全員培訓、全程培訓”的目標,使高中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與高中課改得到同步提高。二是重點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三星級以上學校要開設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全部必修課和選修課,形成優質的學校課程和研究性學習項目;要高度重視新開設的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好職業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實習基地作用,使學分制和選課制有序推進,取得成效。三是重點探索新課程治理機制。學校是課程改革的主體,校長是學校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成立課程指導委員會,組建各學科課程小組,認真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探索適應模塊化教學特點的、行政班與教學班相結合的教學組織、治理新機制。四是重點推動學校主動發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圍繞服務課改,進一步轉變治理方式,幫助學校自主發展,增強活力;學校要將高中課改納入三年發展規劃,既實事求是又勇于探索,努力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品牌。
二要密切關注農村地區高中課程改革。要對農村高中的辦學條件及隊伍現狀作出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定,努力加大對農村高中的領導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強校際之間的合作,城市地區條件好的高中要幫助扶持條件相對較差的農村高中,通過聯合開發、共享資源、互聘教師、互認學分等形式,支持農村高中的課程改革,確保全市高中教學質量穩步取得提高。
三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于高中課改,熟悉上要到位,培訓上要抓緊,措施上要嚴密,步驟上要慎重,確保高中課改健康地扎實地推向前進,以求實效。
四、加強領導,扎扎實實地推進我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一要加強領導?;A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僅僅是教育內部的事情,它涉及經費投入、硬件保障、隊伍預備、資源整合、環境氛圍等,需要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市和各轄市區都要成立加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政府牽頭,各部門參與,定期研究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各級各部門要真正把課程改革擺上位置,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作為貫徹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的具體措施來抓緊抓好。
二要各司其職。教育部門要將高中課改工作作為當地教育工作的重點工作,仔細思考、認真謀劃、具體部署,迅速抓上手,出實效。各校校長是高中課改的第一責任人,要深入課堂,深入實際,把握第一手資料,爭取對高中課改的發言權和把握領導的主動權;發展和改革委要把高中課改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來研究;財政部門要把高中課改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安排課改專項經費,確保教師培訓和必要的實驗基礎條件;機構編制部門要根據課改的形勢要求,合理核定高中教職工編制,加強編制治理;物價部門要加強高中收費的核定與治理;新聞媒體等要加強宣傳,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高中課改的良好氛圍;各相關部門要結合本部門的職責,對高中課改給予支持,作出努力。
三要強化監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團要建立對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專項督導制度,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納入對政府教育工作督導和對普通高中辦學水平評估體系,強化對各地新課程實驗進展情況的監管;要加強對基層實施新課程的調查研究,確定定點聯系學校,及時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要定期組織課程改革的工作交流,樹立典型,激勵先進,推動本地區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選修課程;課程開發;選課制度;評價體系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已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實施。課改要求學校要根據本校實際,制訂學校選修課程建設規劃,加強選修課程開發,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基本滿足學生多樣化選擇的課程體系,而學校在選修課程建設中遇到了許多困境。在深化課改的背景下,高中選修課程在學校的實施中困難重重,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引發了筆者深思。
一、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積極開發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
學校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開發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將學科知識、生活和社會有機整合起來。課程資源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區和所在的地區。如浙江省奉化市普通高中就把部分選修課程的學習課堂辦到了校外的滕頭學生實踐基地,他們開設了“汽車模擬駕駛與日常維護”“烹飪技術實踐與美食體驗”“服裝制作實踐課”等八門職業技能類的選修課。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外實踐基地學習實用技能,加強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
學校應充分發揮教師的興趣特長自主開發選修課程,也可以與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社會機構包括行業企業合作開發選修課程,可以引進國內國際精品課程并進行二次開發,也可以直接選用國家審查通過的選修課程。浙江省教育廳已經建立了浙江省普通高中選修課網絡課程網站,以電子版課程和網絡課程的形式,向全省推薦114門選修課。
在課程的開發上,必修拓展課程有現成的教材,不需要教師自己開發。教師主要開發大學初級課程、最新成果介紹與應用型課程。如高中數學的選修課程就可以開設微積分、線性代數等。職業技能類課程的開發對于教師是最難的,可聘請當地大、中專院校的教師或有一技之長的專家能手、技術人員擔任選修課程的教師組成兼職教師隊伍。另外教師也要加強這部分選修課程的在職培訓或脫產培訓,使得能盡快地勝任職業技能類的課程開發。興趣特長類課程的開發,主要由音樂、美術、體育學科組開發。學校特色課程的開發,主要根據各部門工作特點和老師特長,在原有學校校本課程的基礎上整合開發。如浙江三門中學開設的“有關核電發展的安全與環境問題專題活動”;浙江溫州馬站高級中學開設的“四季柚的種植”。合理借用當地的資源,可以更好地開發學校的特色課程。
二、加強學生選課指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學校應提前公布本學年擬開設選修課程目錄、課程信息。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加強人生規劃教育,指導學生根據興趣特長和人生規劃,制訂個人選修課程修習計劃。學生要根據個人修習計劃,實行自主選課。
1.選課指導
學校制訂《學生選課手冊》,幫助學生了解選修課程及學校對選課的要求、選課的程序和方法、各學科的特點和課程安排情況,了解各學科的學習要求、學分要求。幫助學生懂得選課基本策略和方法步驟。教師主要要向學生介紹選修課的作用以及選課的原則。
四類選修課的導向性非常明確。知識拓展類課程主要是以拓展知識為目的,一般要選擇自己高考時想報的專業;職業技能類課程主要以介紹職業技能為主,因此,要選擇自己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相關的選修課;興趣特長類課程主要以培養興趣、特長為主,要結合自己的興趣與特長來選擇;社會實踐類課程主要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與活動能力。
2.學分認定
學生完成選修課程模塊修習,通過考試(考核),即可提出學分申請。學分認定主要通過以下三種形式:學業、證書、過程記錄。
也可采取讓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激勵學生自主評價與相互評價,充分體現他們在教育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公正心理。如浙江東陽中學就制定了評價的表格,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師生關系四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再由教師認定學分。
三、健全選修課程管理體制
1.課程設置審核制度
學校成立課程指導小組,對本校教師開發的選修課程進行審核評價,適合學校實際和課程要求者,選入《選修課程目錄》,供學生選擇學習。
2.班級管理制度
選修課程采用走班制,可根據學生自愿選擇,10~50人組成一個選修班,任課教師負責教學及安全衛生管理,做好考勤記錄、作業評改、學業水平測試等。
3.教學過程監控機制
根據實際建設選修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教學全過程、各主要教學環節進行動態監控,保證教學行為的規范化,保障選修課教學的科學、規范、有序、高效運行。
高中選修課程建設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學校要以校園為基地,以社會為依托,充分利用各種各類的社會資源。選修課程的建設對教師有了更高的技能要求,教師要通過進修、自學等方式拓展課程開發、開設的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課程資源;歷史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9-0068-01
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人通常被認為是博學多知、通古博今。古語有云:“以史為鑒、可知得失”,足以看出歷史學習的現實意義。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學習在高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鑒于很多學生普遍反映歷史課程學習過程中枯燥乏味、歷史事件記憶困難、學習資源匱乏等突出問題,授課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時,應該找出學生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大力開發歷史學習課程資源,切實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一、學科整合,充實教材內涵
許多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習的時候,反映課本中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介紹篇幅較小,內容不夠豐富,遠不能滿足求知欲十足的高中生對未知事件探求的欲望。因此,授課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講述的時候,就可以巧妙地通過學科間的相關知識的整合達到充實教學素材,拓展知識內容的目的。例如,在教授“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時,必然會講到屈辱的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英國的一聲炮響,轟開了清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中國從此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學生在記憶這些名詞的時候,可能就是在機械地進行記憶,而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背景下飽受三座大山壓迫的勞苦人民的生存狀況不甚了解,也就對麻木了的民眾的狀態不能產生深刻的共鳴。此時,授課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內容,在語文課本中尋找與此歷史階段相契合的語文素材進行跨學科融合性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學科間的知識融合,促進學生對歷史素材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授課教師在進行該章節內容授課時,可以講解語文課本中《阿Q正傳》著力刻畫的阿Q這樣麻木、吝嗇、可悲的小人物形象。通過利用這種學科間的交叉內容進行融合式學習的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歷史學習素材,還為理解語文文章奠定了時代基調,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融入網絡,拓展課堂外延
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巨大便利已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學技術正使生活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海量的教學資源、便捷的傳播方式、新穎的授課形式廣泛拓展著歷史課堂。網絡信息技術的一個巨大優勢在于通過網絡傳媒強大的視聽功能,幫助學生深刻體會歷史的真正含義。歷史并不是蒼白無力的一段段文字的疊加,而是有血有肉、有苦有淚的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授課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講述的時候,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拓展課堂的外延。例如,在學習一些章節的相關內容的時候,生于和平年代的學生可能對戰爭和國家統一的重要性理解缺乏感性認識,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和理解顯得蒼白無力。授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適時通過網絡資源,找尋與該歷史階段相契合的一些影像資料,通過形象生動的視聽資料,讓學生對該時期的歷史產生更深刻的感性認識。比如《四渡赤水》,將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更能理解當時的情形。通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戰役的描寫,側面描繪出戰爭的殘酷,學生深入理解戰爭的慘烈和歷史事件的意義,從而將這些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更能理解和平與統一的可貴。多媒體網絡呈現的豐富的視聽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了解歷史、感知歷史事件的機會,學生在學習相關歷史事件的時候更加富有情感,更能理解歷史事件背后的波瀾壯闊。
三、結合鄉土,強化知識應用
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的時候,需要以歷史事件為主線,通過時間的先后順序將歷史事件進行線性串聯。歷史事件往往以時間軸為主線,主要由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構成。授課教師在進行相關章節內容講述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所在地域的特點,將歷史事件與當地文化進行巧妙的聯系和講述,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興趣和記憶。例如,授課教師在講述到“”相關章節的內容時,必然要講到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重要意義和其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等。眾所周知,“七七”標志著日本全面的爆發,也是正式開始的標志性事件。在北京附近學校的授課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盧溝橋,讓學生到盧溝橋上去觸摸那些被日本槍膛中的子彈打出的彈坑,觸摸歷史的痕跡,以此告訴學生,歷史真真切切地發生過,讓學生明白“國家雖安、忘戰必?!钡牡览?。同樣的,眾所周知,是我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遵義附近授課的教師,學習意義的時候,就可以結合鄉土資源,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對知識的應用。結合鄉土知識對歷史事件進行學習,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活學活用能力。
四、結束語
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授課教師不斷地進行歷史資源的開發和創新,切實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使歷史教學充滿更多的精彩與活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