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16:22: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稅收風險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相關理論分析
1.1國內大企業概念和特征
通常來說,大企業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自身的注冊資本和雇傭員工人數達到一定的標準,或者具有較為復雜的內部管理機制和較規范的會計核算制度的大中型企業。從特點上進行分析,大企業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大企業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內部結構。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和人員規模普遍較大,且具有較廣的市場覆蓋范圍,經常有跨地區、跨省份經營的情況,一些大企業集團在各省會城市或者國內主要城市都會設有分支機構,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手段較復雜多樣。第二,大企業具有跨地域性和復雜性。為了更方便拓展業務,擴大企業經營范圍,大企業除了在注冊地設有企業總部外,在國內其他大中城市也會設有分支機構,因此一般來說大企業的涉稅事項較復雜繁瑣,稅務管理難度和風險都相對較大。第三,大企業內部具有嚴格的控制管理制度。由于大企業的規模和體量都較大,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企業控制管理,其內部都會有一套較為成熟、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例如財務核算管理制度和稅務申報管理制度等。另外,相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大企業更重視國家頒布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絕大多數大企業都會聘請專業的法律、稅收方面人才作為內部高級管理人員,它們稅收遵從度意識普遍較高。
1.2國內大企業稅收風險內涵及特點
我國國內大企業稅收風險內涵之一就是稅務人員的主觀性,不同的稅務工作人員和企業對稅務政策和涉稅業務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另外不同的稅務征收機關對稅務制度等文件規定的也不盡相同,導致納稅人與稅務征收機關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定的理念偏差,雙方很難在觀念上和管理方式上完全達到一致,這種主觀性因素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風險。其次,大企業稅收風險還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所有企業都是以增加自身的經濟價值,實現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這一目標與稅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矛盾,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追求稅務成本最小化,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必然會難以規避所有的稅收風險,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形成一定的隱患。第三,大企業稅收風險還具備一定的前置性,通常情況下,企業在進行日常經營時,企業的稅收風險已經與企業前期的實際納稅行為融為一體,因此企業的稅收風險通常都先與履行稅收責任行為,稅收風險具有一定的前置性。根據現有的稅收理論分析,稅收風險是一種財政風險,一旦稅收風險事件發生就會導致國家稅收款項發生流失,從稅收風險類型上分析,稅收風險可以分為稅收收入風險,稅收執法風險和依法納稅風險。從稅收征收機關來說,稅收風險主要指因為稅務制度,政策文件和一些其他不可預知情況導致的納稅源情況劣化,降低國家稅收效率,導致國家政府需要稅收款項時,納稅金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而從納銳人角度分析,稅收風險則主要指的是由于稅務繳納情況不符合標準導致的補繳稅款或者補繳滯納金,甚至觸犯國家法律被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直接或間接的損害。
1.3國內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仍存在著發展不平衡,分配不均勻等情況,且根據國內資源狀況的不同,不同地區的大企業存在著不同的經營特點,例如在經濟欠發達但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大企業多為資源密集型企業,而在人口密集區,大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因此稅務征收機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征管模式,從而適應經濟的發展需要。(1)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企業不斷壯大,稅收風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因此如何加強企業涉稅問題管理,使稅收款項流失達到最小化程度是稅務機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眾所周知,大企業的日常業務量較大,涉稅事務繁雜,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無法對每一涉稅事項進行核查,因此,稅務機關應該對稅收風險進行等級判斷,對風險形成原因進行區分,并對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預估,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事前預防,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2)對大企業稅收風險進行管理一方面能夠提高企業的納稅遵從度,使企業能夠更好的在稅收制度下健康穩定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稅務征管成本,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3)對大企業稅收風險進行管理能夠促進大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的不斷爆發,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良好的風險管控能力是保證企業良性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換句話說,政府職能部門在企業發生風險事件時提供正確的指導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大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重視與國家稅務機關的合作,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稅收收入不會大量流失,又能保證企業在遇到經濟風險時其財務狀況和聲譽不會受到過大的影響。
2我國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2.1我國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現狀
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更好的保證國家稅收,一些國際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各自的大企業稅務管理機構,對大企業進行有計劃的分類管理。我國稅務管理機關為了更好的與大企業進行溝通,在各省市分別建立了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專門負責管理大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經過多年來不懈的努力,我國稅收管理司已經基本實現了對國內企業集團稅收風險的整體走勢把握。另外,國家稅務局也對大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稅務工作的各種流程進行了整理和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國內大企業提升了稅務風險防控能力,將控制大企業稅收風險的中心從事后補救轉移到了事前預防,增強了風險防控的主動化程度,從源頭上降低了大企業發生稅務風險事件的概率。
2.2我國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大企業缺乏明確的界定標準。當前我國大企業尚缺乏明確的界定標準,2009年我國首次對大企業進行了概念上的界定,選出了國內45家大型企業歸類為大企業,2013年,國家稅務局對定點聯系企業范圍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大,截止至2016年納稅額在3億以上的一千余家企業集團歸為大企業范圍,即千戶集團。成為“千戶集團”的大企業客戶能夠享受我國大企業稅務管理部門制定的個性化稅務服務,直接得到國家稅務部門的支持和指導,從而更好的實現雙贏。但需要認清的是,納稅額達到三億并不是認定大企業的唯一標準,這無疑阻礙了更多企業被歸為大企業的范疇,阻礙了“千戶集團”的發展和擴大,這種大企業界定標準的缺失阻礙了大企業稅收管理政策的實行,一方面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對我國稅收征收的規范性具有較大程度的影響。(2)國內稅收管理機制不完善?,F階段,我國國內稅收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我國雖然設置有大企業稅收管理司,但是各個省市并沒有強制性規定設置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由于大企業稅收管理制度具有很強的總部控制力,而實際上大企業在稅收管理上都有歸屬地進行控制管理,這就導致了實際上的管理分散性與統一控制性存在矛盾,使基層稅務機關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困難重重。進而使大企業的涉稅信息不能準確、全面的反映給當地稅務機構,導致一些具有針對性、具有特色的稅收措施在執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當前大企業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當前很多大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都采用事前補救控制方法,一切企業為了降低稅收金額,在納稅申報前通常會采取各種措施,進而導致納稅額發生大量變化。再比如一些大企業的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的關聯并不完整,導致企業反映出的整體生產經營情況和管理情況不夠準確真實,導致最終納稅信息有所偏差,因此為了有效避免這類問題,必須對稅收管理機制進行更新和完善。(3)信息化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不高。上文已經分析過,國內大企業具有生產規模大、覆蓋范圍廣的特點,企業整體真實的經營情況和稅務風險情況都難以被準確掌控,因此在獲取稅務信息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方面企業內部的稅務會計在對納稅信息進行收集時存在難度,另一方面稅務征管部門在審核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使企業風險評估標準和風險控制效果被嚴重的影響。另外,從稅收機關上分析,當前我國不同層面的稅務機關之間系統兼容性較差,如果企業存在跨地區經營,一旦出現稅務登記變更、征收管理或者納稅評估方面的變更時,信息無法快速的進行共享和更新,這也無形的增加了企業的稅收管理難度。(4)缺少專業人才。我國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處于嚴重匱乏狀態,企業內部缺少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隨著經濟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大企業內部都有先進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其生產領域的信息化程度也普遍較高,近年來,國內大企業發生企業重組、并購等設計稅務事項的業務越來越頻繁,因此為了高效快速的處理此類事項,很多大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稅務處理團隊,重點防控經營中的各類稅務風險。但相對于國家稅務機關來說,企業內部想培養一個高素質的稅務復合型人才難度較大,當前我國大企業稅務系統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良莠不齊,其業務處理和管理水平,距離大企業的發展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大企業內部稅收風險管理人才建設培養仍顯得任重而道遠。
3完善國內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建議
3.1明確大企業界定標準
要想完善我國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體系,首先要對大企業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從企業方面而言,一旦企業被定義為大企業,其自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會明顯增強,企業內部也會嚴格按照國家稅務政策執行實施,在事前好源頭上對自身進行了自我保護。從國家稅務機關而言,必須對服務對象進行嚴格控制篩選,只有符合大企業的標準才能享受特定的政策,基于此,企業和管理機關的合作和溝通會更加順利通暢,減少了大量不必要的麻煩。在具體操作上,政府應該召集調研人員在全國范圍內對大中型企業進行調研,對企業內各項指標和數值進行收集和計算,并綜合我國國情制定大企業的各項綜合指標。同時應該明確的是,大企業的界定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企業的發展情況也必然出現變化,因此大企業管理機構應該隨時根據社會產業結構的需求情況對大企業界定標準做出相應的調整,并盡可能保證國內大企業的數量穩步平緩的增加。
3.2加強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機制
(1)改善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流程:在企業內部,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的稅收風險管理流程對于企業稅務風險防控有著積極的作用,首先企業內部可以建立稅收風險識別系統,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企業進行風險識別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日常經營中收集提取關鍵涉稅信息,找到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建立企業內部涉稅風險庫。第二,對企業管理模式進行整體分析,及時對企業的庫存和生產情況進行統計,并結合企業內部的財務制度,內控制度和各項其他管理體系,綜合實際情況分析稅務風險來源和風險等級。(2)改善企業稅收風險應對措施:對企業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加以識別后,應該根據風險發生可能性進行等級分類,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例如,如果企業的稅收風險評估等級為低級風險,則可在實際經營中進行適當的指導和監督,提升企業的自我遵從度即可。如果企業的稅收風險為中級風險,企業的稅務部門應該及時進行企業自查,每年對風險點進行評估和監督。如果企業的稅收風險等級為較高風險,企業則應該配合稅務機關隨時進行風險測評和監督,稅收機關對這類大企業應該定期實施大范圍稅收審計。最后如果企業的稅收風險等級為高風險,則國家稅收機關應該進行實施監控,同時還應該委派稅務工作人員進入企業內部實施實地監管。
3.3完善大企業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
現階段,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應用早已深入到了企業稅務工作中,因此企業如何對大量信息進行整合和利用是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創建大企業稅務服務平臺,完善企業信息共享機制,降低信息的不對稱行為,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絡公開課等形式對企業稅收政策進行宣傳和普及,進而降低企業稅收風險性。
3.4加快稅收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最后應該加快企業稅收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升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比例,同時還應該定期對涉稅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升企業涉稅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大企業內部建立出一只優秀的收稅管理團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完善國內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
[關鍵詞]企業稅收 稅收風險 管理機制
一、企業稅收風險產生的原因
1.稅收的強制性可能產生的稅收風險
稅收的強制性,指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與財產權力,通過法律形式對社會產品進行的強制性分配。政治權力與國家的性質、社會意識形態有很大的關系。稅收收入是國家進行社會管理的基礎,所以征稅人因代表國家在征納關系中居于主導地位,而納稅人由于其法定的納稅義務,而事實上往往在稅收管理關系中成為被管理者,使其在稅收管理關系中總是處于被動、從屬地位。
2. 稅收的無償性可能產生的稅收風險
稅收的無償性,指稅收是國家向納稅人進行的無需償還的征收。要理解無償性產生的風險,首先應從公共產品角度分析稅收有償性。納稅人繳納的稅款與獲得的社會福利無法對等,甚至不均衡,公民交稅的預期收益隨時可能受到影響,這正是我們要研究的稅收風險的范疇。
3.固定性可能產生的稅收風險
稅收的固定性,指稅收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預先規定了對什么征稅及其征收比例。固定性雖然是稅收的一個形式特征,但我們不能把稅收理解為永遠固定不變,事實上稅收構成要素的內容,會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即使在同一社會形態下,稅制要素的具體內容也會因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改革和調整?;诜傻亩愂展潭ㄐ允冀K是稅收的固有形式特征。但是如上分析,如果稅收政策、稅制要素的具體內容不隨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改革和調整,稅收也會產生風險。
二、建立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思路
第一,積極參與稅收法制建設,通過完善法制建設從根本上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 在我國,我們過去只強調納稅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很少談納稅人應有的權利,這是導致我國稅收法治環境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我們應當進一步針對我國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向國家立法部門經常提出建議,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稅收制度的不斷完善。
第二,納稅人要用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與防范稅務風險,必須自覺學習國家的稅收制度及法律法規?;谠诜擅媲?,征稅人和納稅人都是平等的原則,我們要防范稅收風險,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公事公辦”、在法律遵從的基礎上依法辦事的。因為用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與防范稅務風險絕對必須以相應的專業知識為基礎。
第三,應當改變傳統納稅觀念,學會用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與防范稅務風險。依照新的稅收征收管理法,依法行使納稅人權利,堅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機制的建設
第一,建立稅務風險預警報告制度。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稅務風險預警報告制度。企業必須要有為一些特殊稅務風險建立預警報告的制度。同時,也需定期制作稅務風險預警報告。定期稅務風險預警報告是指企業對過去一個時期(如每季度、半年和一年內)存在的稅務風險和下一時期(如每季度、半年和一年內)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所做出的預警報告,該報告的頻率和時期長短取決于企業所處稅務環境的復雜性和企業自身的風險偏好。定期稅務風險預警報告作為輔助資料,一般用于年度審計,制定中長期計劃等情況。而特殊稅務風險報告是對那些特別的、緊急的情況而做出的。如突然頒布的稅收政策直接造成企業成本、費用上升,這種特殊情況會對企業現有經營或未來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企業稅務人員必須將該項情況的背景、內容、影響程度等用書面報告形式呈給企業管理層。
第二,建立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稅務風險管理應采用系統化、規范化與科學化的管理方法。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必須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與一體化的管理視角。稅收風險基于以下兩個原因是可以控制的,而且隨著計量分析等先進手段的采用,稅務風險的控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一是企業的涉稅業務流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完全可以全方位監控的,相對于稅務部門,企業在稅務相關信息的掌握方面處于信息優勢,企業在稅務方面的錯弊,往往是知道有風險的,所以企業對涉稅流程的風險點是基本能掌握的。二是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也為風險評估提供了可能性。在COSO報告中,也已經把控制稅收風險列為企業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劃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會計控制又是管理控制的基礎,只要企業有比較完善的會計核算系統,完全可以提供企業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對稅務風險進行評估、分析與決策。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必須關注企業面臨的所有關鍵性的風險與機遇,而不僅限于財務與稅務領域。
第三,加強人員培訓。中國的稅收法規種類多,變化快,一般的辦稅人員難以及時掌握和運用,因此,企業要加強對辦稅人員的培訓,使他們成為既知曉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又精通企業所在行業的稅收政策法規,成為管理和控制稅收風險的中堅。在人力資源政策方面,要使企業辦稅人員享有與其職務特點相應的待遇和權力。對企業的高層必須進行培訓。不同的是,對企業專業辦稅人員的培訓主要針對具體的業務和技巧,而對企業高層的培訓應該著重灌輸正確的納稅理念,使之破除以往把稅收事宜看作只是財務部門工作的陳舊觀念,樹立全員參與、全員控制的新思維,積極理解支持稅收成本管理工作。
四、小結
風險是從來都不會自動消失的,如果企業不去主動控制它,它就會反過來控制企業,讓企業付出沉痛代價。稅務風險控制的目的就是降低風險,讓企業不必支付因不懂稅法而多繳納的稅款。讓企業不必承擔因延遲申報而帶來的滯納金或罰款,讓企業避免因愉悅等不法行為而產生倒閉、破產、信譽受損等不利局面,更可以讓企業面臨稅務機關的質詢或調查時捍衛自己的正當利益。
參考文獻:
[1]范忠山:企業稅務風險與化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著主導作用,然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因過度依賴國家政策的扶植,從而漸漸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突出,而企業的資產、賬務、經營狀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從而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國有企業規模的擴大,國有企業的經營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一些跨國經營,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12年年底,我國企業在我國稅收總收入中占90%,其中國有企業占到了13.5%。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有企業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下去,保障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質量有著重大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有競爭,就會有風險,一旦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出現風險問題,就會影響到其自身的稅收管理工作,進而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風險管理已經普及到大中小企業,在各企業均建立有風險管理機構,設立專門風險管理人員、風險管理顧問等,由他們專門負責企業各種風險的志別、測定和處理等方面的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風險管理機構已經成為企業中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它與企業的計劃、財務、審計等部門一樣,共同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而努力。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經營管理工作中,進行風險管理,有助于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風險,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為我國的稅收收入提供保障。
二、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意識薄弱在我國國有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在當今社會發展形勢下,我國國有企業片面的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在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當中,對風險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了企業的稅收工作脫離實際,不能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缺乏專業的人才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全面型、復合型、專業性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專業的、優秀的人才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當前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缺乏專業的稅務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專職機構、專業人員,稅務管理人員素質低下,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基本依靠基層稅務機關的現有人員根據以往的經驗,摸索著實施風險管理措施,這種風險管理措施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的需求了。
(三)稅務風險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國有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國有企業的規模的擴大,其經營范圍也在不斷增加,在我國當前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規模性的發展趨勢,國有企業分布廣泛,給稅務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前,我國稅務機關在征收稅務的時候,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導致稅收信息共享率低,從而出現重收、漏收的現象。同時在我國稅務管理工作中,電子檔案及風險評估系統的開發水平及整合水平不高,有效的信息資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信息缺乏指導性或針對性,從而導致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水平低下。
(四)稅收風險管理體制不完善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影響到我國財政收入。在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首先是沒有建立標準的風險體系,不能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指標進行確認,許多國有企業的稅務機關的風險管理主要是以指標為主,對稅收風險管理模式的研究不夠深入。其次就是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評估機制不夠完善,企業稅收風險評估的標準、程序缺乏實際操作,風險管理結果應用水平較低,互動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提高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強化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一部分,其在市場經濟活動中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國有企業的稅收工作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連。國有企業要想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須認識到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強化領導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在企業管理層中,加強管理層人員的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從而保障企業內部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要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他們工作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只有在企業內部樹立其稅收風險管理意識,才能進一步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競爭已經演變為科技與人才之間的較量,專業的技術人才在這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企業要想促進其自身的健康發展,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價錢稅收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培養。首先,加強企業內部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培養,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同時還要加強他們專業素質的培養,可以安排他們出國深造,從而為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國有企業要擴寬企業人才招收渠道,讓外面優秀的人才走進來,同時加強與企業國有企業的聯系,建立互聯平臺,通過互助學習的方式來極強彼此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在這個科技不斷發展社會當中,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應用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利用信息采集系統,可以對企業的風險進行測試,也便于企業進行自查。在風險評估系統中,將收集到的關于企業的財務和稅務數據,錄入系統進行評估。在審計稽查系統中,也可以采集審計數據、處理企業的無紙化賬務信息、錄入審計底稿等,從而提高稅收風險管理效率,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四)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直接影響到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競爭,必然會有風險,我國國有企業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穩步發展,就必須強化風險管理,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制。首先,建立風險識別體系,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態,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其次,建立科學的風險指標評估體系,制定風險等級評定,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確認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面臨的風險,加強規章制度體系建設的完善。一方面,以企業風險管理的整合框架為準繩,制定完善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對現行管理制度的清理、修改、補充和廢止,及時發現并彌補制度設計和執行上的缺陷,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最后,建立責任制、獎懲制,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保障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自20__年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地稅局按照稅源專業化管理改革的總體思路,結合武漢地稅工作實際,將風險防范貫穿專業化管理改革的始終,從優化資源配置入手,以風險識別為基礎,以風險推送為紐帶,以風險應對為重點,依托信息化支撐,通過成立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市、區兩級實體運作,分級分類稅源管理,前置所有涉稅事項,變管戶為管事,依托稅收情報加強稅收風險管理,提高了稅收風險的預警、應對和處置能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以風險識別為基礎,搭建平臺、建立機制、風險分級,實現風險應對的最優化
我國目前的稅收風險防范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速。國家稅務總局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明確把加強稅收風險管理作為稅收管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以科學的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持的稅收風險管理,可以進一步落實稅收征管的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加強稅源監控、防止稅款流失”。
武漢市地稅局敏銳地意識到稅收風險管理是提升征管質量、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的有效手段。因此,市局黨組果斷決策,于20__年元月組建了武漢市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市局局長任指揮長,市局副局長任副指揮長。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新組建的武漢市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在稅收風險防范實踐中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為進一步深化武漢市地稅稅收征管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武漢市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以風險規劃—分析識別—等級排序—應對處理—監控評估為主要流程環節的稅收遵從風險控管體系基本確立,風險分析識別、等級排序、分級應對、績效評價諸環節的邏輯關系得到進一步明確,并通過制定各類規章制度予以固化,為稅收風險防范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成立機構,打牢風險防范的關鍵點。在稅收風險防范過程中,武漢市地稅局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設置了綜合管理崗、風險信息管理崗、風險分析識別崗和風險應對實施崗,對各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確保了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同時,按照單項性稅收風險的管理、系統性稅收風險的管理、涉稅情報信息類稅收風險的管理、依申請或依職權辦理涉稅事項風險的管理進行分類,制定了啟動、辦理、處理、反饋的工作流程,為稅收風險防范夯實了現實基礎。
同時,打造“一個體系”,全面推進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行政執法崗責體系是征管改革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突出作用。今年,在新的崗責體系應用推廣過程中,武漢市地稅局將風險管理貫穿于整個崗責體系之中,修訂了《風險管理辦法》,按風險類別分級、分類、過濾、篩選、排序、推送和應對,出臺了《武漢市地稅局關于進一步完善征管與稽查協作工作規范的通知》文件,進一步理順了與市局各處室、重點辦、零散辦、評估辦和稽查局的關系。通過組織專班到各基層單位調研,認真聽取基層一線的意見和建議,歸類整理并認真回復,優化風險管理系統與行政執法崗責平臺的數據共享和傳遞,推動了風險管理與行政執法的有效融合。
(二)進行風險分級,打牢風險防范的參照點。武漢市地稅局在按照規模、行業、事項對稅源進行分類的同時,又引入稅收風險的大小這個參照系,科學確定一級、二級、三級稅源戶,將有限的征管資源應用到稅收風險最大的納稅人上。并根據稅收征管程序和風險管理流程,將稅源管理職責在不同層級、不同部門和不同崗位之間進行合理分工,重構稅源管理崗責體系,從而形成以規模管理、行業管理和風險管理為特點的稅源分類模式。如2013年以行業管理為突破,以分級分類推送為重點,初步建立了房地產行業稅收風險指標體系,探索性開展了行業性的風險防范工作。通過數據生成、風險等級排序,優選生成了81戶房地產涉稅風險企業,并推送至市局納稅評估辦公室,建立了房地產行業的風險等級排序、風險分級應對的行業性風險管理機制。通過市局評估辦的評估任務審核,共計查補81戶房地產涉稅風險企業地方稅費1.3億元。
(三)搭建平臺,打牢風險防范的支撐點。緊緊依托湖北省地稅局稅費征管核心軟件,搭建市局、區局、稅務所(辦稅服務廳)三級應用平臺,發揮信息技術在稅源專業化管理過程中的支撐作用。他們自主研發的稅源專業化管理子系統,其主要內容涵蓋了涉稅事項的前置辦理、日常稅源管理、涉稅基礎資料信息等方面,并與減免稅、行政處罰等稅收管理業務進行了有效對接,從而形成了以涉稅事項管理為基礎的稅源專業化管理信息流。行政崗責執法平臺,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稅源專業化管理為基礎,以閉環管理為目標,全面梳理崗位職責和流程,建立起涵蓋涉稅事項前置辦理、“先辦后審”事項任務分級推送、日常稅源管理、電子征管資料、行政執法文書的應用平臺,并與風險管理平臺對接,形成了以涉稅事項管理為基礎的稅源專業化管理信息流。挖掘梳理了稅源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78個風險點指標,通過稅收風
險特征庫與原始基礎數據庫的標準化篩選,實現了稅收風險數據的自動化、定時化生成,并將全市各級稅收風險管理部門的日常風險應對,全部納入到了管理系統中,實現了風險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完善了稅收風險防范評價體系和應用體系。
(四)建立機制,打牢風險防范的著力點。武漢地稅通過制定《稅收風險防范管理實務手冊》、《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工作方案》以及《稅收風險管理實施辦法》等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分級分類處理機制,對于稅收風險大、對稅源影響大的數據,在系統中直接推送至稽查部門進行應對;對于帶有行業性、普遍性的稅收風險數據,在系統中直接推送至納稅評估部門進行應對;對于風險較小,帶有一般性或個體性的基礎性風險數據,在系統中直接推送至基層稅源管理崗位應對。系統在相應數據推送至對應部門應對后,實現對應對處理結果的自動統計匯總,為下一步的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形成了風險管理信息化的完整鏈條。比如,針對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管理,通過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的風險識別和比對,共計核實應補稅人數1706人,補繳個人所得稅1309萬元。針對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管理,通過對企業報送的財務會計報表及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申報表的深入分析,預先設定報表間的邏輯公式條件,通過系統進行批量數據篩查,共計推送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風險668戶,共計880條數據,核實應補繳企業所得稅戶341戶,共計補繳企業所得稅1515萬元。
同時,抓好市局、區局、稅務所“三級聯動”,嚴格把關風險防控的管理質效。在風險任務推送環節,緊密聯合市局各業務處室,優選風險事項,嚴控風險總量,著力抓好市局、區局、稅務所的“三級聯動”機制。在市局層面,做好風險事項的分析、推送和考核工作,與各業務處室緊密合作,確保風險事項一個出口、績效考核一個標準。一是在任務分析階段,人工對風險數據進行關聯性分析,盡可能將風險任務的誤傷性降到最低程度,并明確稅收風險防范中心與各業務處室的考核職責和范圍,嚴格把控任務總量,實現風險任務過濾式推送。二是嘗試在某一時期,將同一納稅人的不同風險在系統中進行匯總,實施風險任務的捆綁式推送,減輕基層和納稅人負擔。三是嚴格把控風險推送的完成時間,實現風險任務的均衡式推送,避免基層在某一時期內超負荷運轉。在區局層面,抓好部門之間的銜接配合。在風險任務推送時,各區局稅收風險防范中心明確工作任務,明晰各部門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嚴把質量關和考核標準。在稅務所層面,抓好把關責任人。風險任務推送至稅務所后,在風險管理系統中可按照各稅務所責任人的分工,預先在系統內明確風險任務回復的審核人,由系統進行連帶鎖定,在回復事項時把好質量關,建立了風險任務在市局、區局、稅務所的“三級聯動”機制。
(五)實現“五大功能”,著力構建稅收情報的聚集點。今年以來,為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稅收征管的科學化水平,武漢市地稅局黨組高度重視,從戰略高度出發,決定在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的基礎上,籌建武漢市地稅局稅收情報中心,全面發揮“五大中心”功能(即文獻中心、期刊中心、數據中心、情報分析中心、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于2013年10月21日召開了稅收情報中心的模擬運行匯報會,相關的稅收情報分析工作已按照預定計劃開展。作為稅收情報中心重要組成部分的湖北省數字圖書館武漢地稅分館已建立,通過匯集全國一流的稅收專業數字圖書資源,將實現圖書期刊借閱、數字圖書閱覽等功能,并承擔涉稅數據管理、稅收理論調研等多項工作。稅收情報中心的建立,將實現從情報分析到風險應對的全面升級和創新,為風險管理邁向新臺階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風險推送為紐帶,分級管理、人機結合、信息管稅,實現過程控制的最優化
武漢市地稅局將風險管理的流程確定為稅收風險特征庫建設、數據審計、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推送、風險應對處理、風險決策分析和績效考核八個環節,并以風險推送管理作為稅收征管工作縱向互動、橫向聯動、內外協動運行機制的紐帶。
一是稅收風險防范管理流程化。通過稅收風險防范管理平臺,對內部、外部涉稅數據開展稅收風險防范指標分析、數據挖掘和數據評估,生成稅收風險納稅人信息,對相關信息進行分級分類處理,建立指定稅收風險各指標專項管理流程。全市地稅系統以風險任務工作流的形式,按照市局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市局相關處室區局(市直屬局或市稽查局)區局各科、稅務所(市直屬局和市稽查局相關業務處室)相應管理崗位操作人員的推送流程,從上至下進行稅收風險防范任務數據的分層解剖,通過風險防范管理平臺與稅費保障系統、稅收清結評審系統和稅收征稽協作系統的工作任務流轉,系統開展納稅評估、涉稅調查(檢查)、催報催繳和稅務稽查等稅收管理工作。同時,市局各級風險管理部門對稅收風險防范工作任務流轉及其反饋信息進行跟蹤,全程監控稅收風險任務的處理流程和處理結果,及時統計和匯總稅收風險防范任務的處理情況,從而形成風險防范、日常管理、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的整體聯動,全程監控。
同時,在風險管理工作中,著力抓好內部、外部信息的比對分析。通過數據的挖掘比對,實現風險管理的全方位監控。一是做好內部現有的各子系統內部數據的關聯性結合,通過深入挖掘內部數據之間的邏輯比對分析,查找風險事項,加強風險管理。二是做好外部信息數據與內部信息數據的對比性結合,加大對外部信息的監控力度,實現風險管理向外部延伸。一方面,加強對來自政府其他部門的第三方信息的篩查比對,強化對風險事項的監管。通過取得的土地登記主管部門的第三方信息,對全市共計356條新增土地登記信息,開展了土地登記基礎信息的核實及補充錄入工作,全市共計補錄相關土地登記信息356條,補錄土地面積825萬平方米,補繳土地使用稅5392萬元;通過從省公安交管部門取得的車輛登記第三方信息,與全市保險機構代收代繳的車船使用稅信息進行比對,共計導入車輛信息近96萬條,分析識別比對13.33萬條,比對不一致12萬條,核查補繳車船稅1076萬元。另一方面,加強對來自新聞、報刊、網絡等媒體的新聞媒介類信息的信息監控,并以《風險信息專報》的形式,實現風險任務網上全電子化推送,及時進行跟蹤監控,強化風險管理。截至2013年11月底,已編報了《風險信息專報》12期,共計推送風險任務602條,累計查補各類稅款2.4億元。
二是稅收風險分類管理層級化。對全系統的稅收風險識別在操作層面分為市、區兩級進行。市局主要針對全局性的、方向性的風險進行操作,對全市風險數據的完整性、邏輯合理性進行審核,建立統一的后臺技術支撐, 確定風險數據的等級、類別、規模、推送應對的部門以及處理方式,確定市級風險數據的推送方式、頻率及各環節完成時限,并運用風險防范管理系統推送至相應部門進行處理。市局下屬各區局建立區級風險管理模式,側重對從市局流轉的風險具體應對,結合區局自身管理需要設置的稅收風險點,并進行風險處理。同時,按照市、區兩級風險管理的界限,建立區級風險指標和任務數據的產生機制、處理機制,應用系統開展區級稅收風險基礎數據的分析,設計區局風險管理任務模板,將分析結果納入風險管理平臺,生成風險待辦任務,并在網上流轉,與納稅評審系統進行對接,通過具體應對處理形成上下聯動,建立較為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
三是風險推送預警信息化。每個風險管理任務流轉環節,市局都確定了風險管理的采用系統自動預警提示和手機短信提醒兩種方式,風險責任處理人只要登錄系統,就可以及時查看到最新需要處理的風險信息,即使不在電腦旁,也能通過短信查看消息,以便及時處理。對于機考類稅收風險指標,稅收風險管理平臺將直接對風險應對情況進行審核,自動計算工作進度,以此作為下一步考核依據;對于公示類稅收風險,各應對部門需在規定時間內,將風險應對情況人工輸入風險管理平臺,平臺將自動匯總人工反饋的處理情況,由相關業務部門負責審核完成情況,給予最終評定。
四是風險應對考核標準化。他們將風險防范工作納入全市績效考核,以稅收風險管理平臺為依托,市局稅收風險防范中心按月依據風險指標的特性,將當月生成的風險數據分成機考類風險指標、人機結合類風險指標以及突發性風險指標三種。凡是能夠通過系統生成的結果,一律以系統數據為準,不得采用人工數據代替,保證每一條風險應對記錄都有跡可循、有案可查。在此基礎上,系統對每條風險數據的應對完整性和及時性都做及時審核,確保稅收風險得到及時有效化解,風險應對真正落到實處。今年,市局稅收風險防范指揮中心共計推送各類風險任務23.10萬條,通過風險事項的核查,累計查補各類稅款已達4.65億元,并已全部入庫。
以風險管理為重點,分層響應、差別應對、考核評估,實現征管機制的最優化
對不同的風險等級的納稅人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實施差別化管理,是風險管理的重點,也是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核心。為此,武漢市地稅局分級分類進行了稅源的科學化管理。
第一,多層面監控重點稅源。一級稅源戶由市局重點稅源辦公室和市局直屬局直接管理,二級、三級稅源戶按照“規模+行業”模式,由區局重點稅源辦、重點稅源稅務所與行業管理所實施重點稅源集約化管理。利用重點稅源管理平臺,實行按月跟蹤調查、審核、分析,市局、區局、科所“三級聯動”,作為重點稅源管理的實體,實時全面監控重點稅源企業生產經營和稅源稅收狀況,實現重點稅源監控由管戶為主向管事分崗管理為主轉變。2013年,納入市局三級重點稅源管理的企業共有3898戶,占全市企業登記戶的2.17%,入庫稅款488億元,占當年全市地稅稅收收入的68.40%。
第二,多方式監控一般稅源。對重點稅源、零散稅源以外的一般稅源,按照屬地、分事項團隊化、協作化管理的要求,從提高稅源監控精準度入手,由一般稅源所實行專業化分工、團隊化管理、流程化控制、優質化服務,變單兵式為團隊流程化。各區地稅局除重點稅源所外,其他稅務所為一般稅源稅務所,將管戶與管事相協同,按管理環節和事項,進行專業化崗位分工管理。構建以管事為主、管戶為輔的分事項、分崗位專業化管理格局。在一般稅源所內,按地段分類管理,實行屬地與分類管理相結合,以管事為主,努力把稅源監控管理做精、做細,促進管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三,多渠道監控零散稅源。在市、區兩級成立零散稅源管理辦公室,對17萬戶個體工商戶和近8萬戶零散稅收戶,實行社會多方聯動的社會協稅護稅管理方式。按街道(鄉鎮)設立97個稅務服務站(點),將辦稅服務廳服務項目搬到了街道辦事處,將辦稅服務廳的大部分功能都延伸到了服務站,每個服務站派一名稅務人員駐站,負責票證管理、代開(代售)發票、電子完稅證開具等服務。其他服務,如催報催繳、戶管查詢、信息采集、調查摸底等工作,則由協稅人員管理。同時,在部分重點市場(賣場)建立稅務服務點,探索實行市場集中代征稅款的控管方式,實現了零散稅收社會化、公眾化、全民化的大協作,社會效應和管理效應明顯。截至11月30日,全市個體零散稅收入庫34.5億元,同比增長14.32%;全市私房出租征稅戶數也從28600戶上升到62069戶,增長了117.02%。
一、企業稅收風險的內涵及成因
(一)企業稅收風險的內涵
目前,稅收風險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是企業涉及到稅收的相關行為并沒有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的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損失;二是企業會不可避免的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而造成企業未來利益的損失。由此可見,企業稅收的風險主要是企業在稅收上的不可預見性而導致的財務后果,但是企業的抗稅、偷稅、漏稅等主觀行為導致的稅收問題,不作為稅收風險的研究范疇,而主要是客觀環境的變動帶來的稅收風險。
(二)企業稅收風險產生的原因
企業稅收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稅收制度變動、企業業務變動兩個主要因素,具體來說,首先企業稅收制度的變動是產生稅收風險的根本性原因,是稅收風險產生的前提性條件。一般來說,稅收制度穩定,對于企業來說稅收負擔是確定的,因而不會產生任何的風險,而一旦制度變化,企業必然遭受到稅收風險,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稅收制度的變化。其次,企業業務的變動是稅收風險產生的基本原因和現實條件。由于投資、經營和銷售等生產活動的改變,使得企業業務發生變化,導致原來適應稅收制度的業務不再適應,而開始適應另外的制度環境和文本,以至于企業稅收產生了不確定性,導致企業稅收風險的產生。這兩種因素也是相互影響的,稅收制度的變動會使得企業改變業務以適應制度,而企業業務的變動也會使得制度變動,以調整資源分配,保證國家的稅收收入。這兩種因素的“和諧互動”也能夠帶來較大的社會效益,提高人們的社會保障,增加社會福利。因此,保證與稅收制度的良性互動,控制企業的稅收風險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更大意義。
(三)企業稅收風險的主要類型
按照企業對風險控制的能力,可以劃分為可控性稅收風險與非可控性稅收風險;按照企業生產過程來劃分,又可以將企業稅收風險分為籌資活動的企業稅收風險、投資活動的企業稅收風險和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稅收風險;按照企業對稅收風險的管理過程,可以將企業稅收風險分為稅收籌劃(安排)風險和稅收管理風險。這三種類型,也是當前企業稅收風險劃分的主要形式。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制度的完善,稅收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增加,稅收對企業的財務影響日益增強,成為產生稅收風險的重要原因,這種因素是企業無法有效控制的,屬于非可控制的稅收風險。同時,企業的管理與控制過程中,同樣會產生稅收風險,按照稅收風險的控制過程,可以將企業稅收風險分為稅收籌劃風險和稅收管理風險。稅收籌劃風險是企業稅收未產生之前的風險,是一種潛在稅收風險;稅收管理風險是經營中產生的,是企業管理、經營和銷售等環節不到位出現的稅收風險。企業對各類風險并不是束手無策的,而是具有防范和控制的能力的,是需要系統的政策設計來管控的,但現實中企業的這種管控能力還有待提升。
二、企業稅收風險管控的現狀與不足
(一)企業對稅收風險的管控能力增強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稅收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加強,企業也日益重視稅收制度的變化。一是企業更加注重稅收籌劃。企業開始建立專職的稅收籌劃人才隊伍,招聘了財務經理,這些人熟悉稅收法規、稅收制度,專職從事稅收籌劃業務,并逐漸專業化和職業化,日益成為高收入的職業。二是部分企業建立了專業化的稅收管理部門。一些大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和央企,基本都設立了專門的稅收管理部門,從事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控制等方面工作。三是對于稅收的研究加強。很多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開始組織專業化的隊伍研究稅收問題,尤其是在新稅制出臺后,會通過組織財務、銷售、法律、經濟等精英人員,對稅收優惠政策、制度理念、基本內容等進行深入研究,以降低稅收制度變化給企業發展帶來的風險。
(二)企業稅收風險的粗放式管理問題突出
企業雖然開始重視了稅收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仍然存在粗放管理、被動管理的問題,在企業內部稅收控制中,往往重視事后控制,而忽略事中控制,這使得企業內部稅收風險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對于以前出現的問題也僅是“保守預防”,不去分析產生的深層次問題,就容易導致企業承擔全部稅收風險,也增加了企業處理這些風險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收益。例如,一些企業在發票的管理問題上,不重視發票真偽的檢查,支付流程也不符合規定,稅收風險極大。同時,企業對待稅收風險,過于注重事前的稅收籌劃和安排的設計,但是實際工作中卻沒有按照方案嚴格執行,存在企業稅收的漏洞,一旦稅務機關嚴格審查,就會帶來極大的損失。由此看來,這些稅收風險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企業粗放、被動管理所致,粗放管理和被動管理思維所導致,忽略了事前預防,發展中的動態化調整,必然帶來稅收風險問題。
(三)存在稅收風險的單一化控制問題
企業發展中普遍重視對某個比較重要的稅種,或者極力減輕整體稅收的負擔。單一控制一個稅種的風險,忽視其他稅種有可能增加企業整體稅收負擔。而一味控制整體企業的稅收負擔,又容易影響企業效益。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企業稅收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只是增加效益的一種途徑,并不能完全從這個角度來發展企業。因此,要充分理解有時候單一依賴看起來合理的稅收籌劃,可能會降低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市場占有率以及銷售能力,損害企業經營者的利益,有時候甚至危及企業的信譽,這些管理思維背離了企業應有的發展目標,不符合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必須把稅收風險管理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四)稅收風險外部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
稅收風險外部管理主要是稅務機關及工作人員對于風險的解釋、提醒和管理服務,但是目前來看對于稅收風險的外部管理仍然不足,部門地區的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能夠及時解釋、宣傳稅收制度的變化,并向企業提供一些建議,使得企業能夠有效的避免稅收風險。但是有些稅務人員認為稅收風險的防范是企業的事情,企業太多很難全面的幫助,企業應該自己擔負起應有的責任。這也導致一些企業得不到相關部門的幫助,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稅收制度變動時,沒有及時做出調整和反應,以至于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影響了企業的效益。
三、企業稅收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對策
(一)建立動態精細的稅收風險管理機制
由于規模、效益、經營模式等變化,企業總是處于不斷發展和自我調整的過程中,企業稅收風險還受到稅收制度變化的影響,因此企業對于稅收風險的控制與管理要因時而變,要根據環境、條件和自身情況相應的及時調整管理和控制標準,主動、積極應對稅收風險。同時,也要更加注重精細化的稅收風險管理機制建設,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規模和管理機制以及稅收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找出影響稅收風險控制的重要的節點??梢詮钠髽I設備購置、材料加工、產品產出、經營管理、票據審查、賬務來往等各環節入手,這些環節都是對印花稅、所得稅影響較大的環節,也是稅收風險控制的關鍵。確定企業關鍵點后,企業就可以通過研判、籌劃、控制等措施,嚴格加強對關鍵環節的日?;O督管理,建立起對應的管理機制,確保稅收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的精細和有效。
(二)構建防范和控制稅收風險的整體意識
稅收風險自始至終辦稅企業發展全過程,而且管理稅收風險不是某個部門的事情,涉及幾乎企業內部各個部門,是企業的整體性責任。因此,對于企業稅收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必須要形成整體管理的意識。企業管理層要建立起系統性的風險防范意識,經常性研究和探討稅收風險的控制成效,判斷未來稅收制度變動的可能,提前謀劃各種不可預測的事件發生,并能夠建立起統籌協調各部門的制度。同時,企業稅收風險與各部門也是密切相關的,僅僅依靠稅收風險管理部門很難完成,這就要求各部門、每個員工都要密切參與其中,建立起整體參與管理的理念,通過制定稅收風險防范管理的層層落實責任制,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明確各部門和責任人的職責,確保稅收風險管理機制能夠有效落實到位。
(三)依靠專業人才對稅收風險進行管理
企業必須盡快引進專業化的人才,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專業化稅收風險控制標準和機制,提高稅收風險控制的水平,確保企業能夠及時的進行防范。同時,對于沒有能力引進專業人才的企業來說,也可以依托專業化的機構、高校專家等,分析、研判企業稅收防范和控制的關鍵環節,對企業的稅收風險控制機制進行評價,制定科學的控制標準。尤其是對于企業創新帶來的風險,需要依靠專家隊伍進行評價,找出因為創新帶來的稅收政策空白,及時研判因為創新帶來的稅收風險,讓企業能夠及時防范和化解稅收風險。同時要加強企業涉稅人員的培訓,企業中涉稅人員既有企業內部主觀稅務的財務人員,也包括營銷人員、采購人員以及審計人員等,必須對這些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讓他們盡可能了解稅收信息以及稅務知識,以提高企業運用稅法武器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能力,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財會規范和稅收防范;稅收風險
一、了解信息技術風險
日常財務工作方面,了解信息技術環境以及與財務報表相關的信息系統,對信息技術使用情況進行摸底排查,進而獲得信息技術使用與財務報表相關性有關的信息。同時也要了解信息技術在財稅風險方面的運用是否處于一個可控的狀態,相關的應對體系是否已經建立健全,以幫助企業應對相關信息技術風險。有意識地進行風險點的識別,了解哪些風險類別是相關風險,哪些是不相關的風險。然后才能針對識別的相關風險評估應對體系。
二、了解信息系統相關風險
(一)信息系統一般控制
信息系統根據其設定的程序進行的日?;顒蛹次覀兯姷臉I務層面控制,這些活動直接或間接對實現預定的操作目標產生影響。在信息系統的制造、更新、維護、訪問控制這4個環節得到有效的保證。
(二)信息系統應用控制
信息系統應用控制為業務的持續有效運行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直接或間接基礎和支持。每個企業在各個業務流程的應用控制各不一樣,需要在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從每個財務報表科目余額或交易的重大財務錯報風險出發,在業務流程中識別是否有相關的系統支持存在。
(三)企業對使用信息系統所帶來的風險的應對體系
一個是信息技術使用和管理的大環境及基調;一個是業務層面,即應用控制體系;一個是基礎層面,即信息系統一般控制體系。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實現全面風險應對的全面控制體系。前者是后者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伴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在內控體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從財務管理角度看稅收風險
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在信息經濟學中,風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隨著財務理論的不斷完善,風險則是由于各種因素的隨機性、變動性、復雜性的影響,使實際結果和預期結論的差異所產生的不確定性的損失和機會。稅務風險是指國家在組織稅款收入過程中,緣于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稅收減少的可能性。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十五條,將“稅、費管理”列為內部控制的重點管理領域之一。伴隨稅收征管的“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企業經營信息、辦稅人員信息、開票信息、第三方涉稅信息等與企業的申報內容息息相關,極大壓縮了稅務機關對數據分析運用的時間。企業信息化信用體系的日趨完善,特別是國家稅務總局對稅收“黑名單”懲戒智能信息系統,在當前“大數據治稅”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治稅”的大環境下,企業面臨涉稅風險的挑戰是空前的,應對上需要極盡思考,謹慎從事,稍有差池,便有稅收風險。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內部控制為手段,企業應當設置稅收風險管理部門,以納稅遵從最優化為導向,平時開展預備性稅收評估,財務核算體系建立健全,防止涉稅風險。各業務職能部門加強分工協作,全面落實風險管理導向,科學制定稅收風險管理規劃。
四、涉稅風險分析與內控措施探索
目前,稅務機關對企業開展納稅評估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企業一般會針對風險點開展自查,如估計自己確實有稅務風險,就要提前思考如何保證賬務和稅務合規作出制度安排,進行系統性防控,挖掘出潛在的稅務風險,及時應對。結合實務操作的經驗教訓、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對存在的風險點,分稅種進行分類、分析,探索企業內控措施,促進涉稅風險早預知、早預防、早控制,以達到提高稅收遵從度,減少負面風險的目標,分析、測評、應對工作包括:
(一)信息收集與風險評估
根據稅務局對納稅評估的模型特征,注重稅收風險情況的采集、分析、量化、歸類和共享,交換等工作。包括:提高情報共享來源渠道,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通的工作機制。構建和完善信息采集平臺,規范方法和程序、制定信息收采制度,篩選、量化、歸集稅收風險信息,形成標準化的風險管理體系,保證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明確分工,及時反饋,加強內部協調,結合政府網絡平臺,定向專家咨詢,歸集數據,內容包括年度納稅申報表、若干年稅務檢查和納稅評估情況、財務會計報表、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明細、鑒證報告等重大事項等信息,開展風險識別,及時將風險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推送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自查自糾,匯總整理,形成風險評估報告。
(二)應對措施
對存在涉稅金額大、風險高的情況,稅收風險管理部門逐一進行核查、驗證,稽核。進行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程序。及時匯總情況,并要求相關人員在風險確認后的資料上簽字,確認已曉和確保改進。各職能部門對稅收風險管理部門的建議,對存在的稅收風險進行核實處理,及時將企業整改落實情況上報稅收風險管理部門。歸口職能部門分析稅務風險的性質和成因,提出稅務風險有針對性的控制建議。對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梳理、概況和總結,對管理中發現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并報告上級領導部門。由于稅法本身的復雜和深奧,企業要在較短時間內從容面對稅務機關難度較大。在財務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可以采用稅務中介的力量,因為他們在專業領域和稅收理論知識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納稅自查,中介機構的公正性和獨立性能起到幫助企業規范核算、獨立證明等作用。
一、建立那* 穿越小說網 言情小說網 免費小說網稅收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解決稅源管理中“干什么”的問題
根據稅收風險管理理論和稅收征管的現狀,我們認為,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四位一體”聯動管理機制運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稅收風險的識別、控制和化解的過程。從稅收政策法規的要求,企業產、供、銷的過程,企業納稅義務履行情況,對地方經濟及財政影響等層面入手,建立分行業稅收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開發風險評估軟件,為基層管理分局和管理員提供一個面上掃描,線上分析,點上解剖的管理方法。
(一)統一設置稅收風險評估的分析指標。把稅收風險評估指標分成靜態和動態兩個部分的指標。靜態指標包括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投資、納稅信用等級、經營規模、職工人數、發展趨勢、經營管理水平等;動態指標包括納稅人的主要原材料耗用率、輔助材料耗用率、產品完工率、產成品耗電率、產成品燃料率、產成品工資率、產品銷售率、產品銷售費用率、產品銷售利潤率、產品外銷(自營出口)率、非防偽稅控發票進項稅率、其他業務收入率、稅收負擔率等。
(二)搭建稅收風險評估平臺,加強對稅收風險的分析預測。開發一套風險評估軟件,以此作為全局數據整合的統一平臺。該軟件應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效益狀況、稅款繳納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這些指標應是針對轄區各行業的經營特點設置的,以此提升評估預警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精確性。利用這個平臺,綜合運用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進行分析,尋找和識別對稅收流失構成風險的各類因素。
(三)細化各層級的工作職責,明確各自的工作重點??h局內設的業務部門主要負責整合信息,定期測算并全局面上和線上的稅收風險預警值,定期召開稅源管理點評會,對管理分局稅源管理進行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定期向全局通報稅源監控、督導和考核情況;管理分局主要根據上級局的相關信息做好本級的稅收風險比較分析,有計劃地組織管理員具體抓好稅源的監控分析工作,對管理員所屬責任區的管理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總結征管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向縣局報告稅源監控、督導和考核情況;稅收管理員主要針對縣局、管理分局的本責任區的稅收管理的風險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分析,及時排除、化解稅收風險,對存在風險較高的企業或行業但管理員無權處理的,應及時向管理分局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
(四)層級之間的縱向聯動實行下管一級的原則。上一級國稅機關主要對下一級國稅機關整合下達工作事項和相關信息,針對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點實行稅收流失三級風險預警提醒,下一級國稅機關和管理員對上一級國稅機關反饋稅收風險排除、化解的情況和信息。
二、以風險流程管理為重點 解決稅源管理中“怎么干”的問題
(一)基礎信息采集錄入?;A信息的采集不僅是首要環節,而且是關鍵環節,數據是否真實、可靠,直接影響到指標的可比性、真實性。設計《稅源管理基礎信息采集表》,統一必須采集的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在每個申報征收期內,由管理員逐戶一次性采集納稅人上個月的基礎信息,并按照“誰采集、誰負責”的原則,由征納雙方的責任人共同簽字,從而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將信息錄入到稅收風險評估軟件。
(二)風險預警指標計算。在管理員采集錄入基礎信息后,定期運用稅收風險評估軟件計算并全局稅收風險管理的“面”上預警指標和“線”上預警指標,作為管理分局和稅收管理員對稅收流失風險識別的警戒值??h局、管理分局、管理員通過該軟件查詢全局不同行業、不同管理分局、不同責任區、不同納稅人、不同所屬期的各項指標,從而達到稅源管理良性互動的效果。
(三)稅收流失風險的分析。利用稅收風險評估軟件計算并的分行業、分管理分局、分責任區、分納稅人的預警指標,并參照總局和省、市國稅局的相關預警信息,各層級按照三級監控的原則進行稅收流失風險分析??h局級按行業、按不同指標橫向分析到不同的管理分局,甚至到具體的重點稅源企業,縱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屬期;管理分局級按行業、按不同指標橫向分析到不同的責任區和具體的納稅人,縱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屬期;管理員按行業、按不同指標橫向分析到不同的納稅人,縱向分析到不同的所屬期。這樣,通過同一個數據信息平臺,在各管理分局之間,各管理分局不同責任區之間,各責任區不同納稅人之間以及不同所屬期之間進行同行業指標分析比較,征管質量和效率的高低就會一目了然,工作質量的好壞由圖表和
大爭之世 網游之復活 煉寶專家 混在三國當軍閥 重生之官道數字說了算。
(四)稅收流失風險的確定。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計算確定稅收管理的風險度,各層級一要充分利用ctias2.0系統匯集的信息,二要參考日常巡查采集的信息,三要依據稅收風險評估軟件生成的數據,來確定納稅人稅收流失風險的級別。規定從一級到三級,風險程度越來越高,將稅收流失風險度一至三級分別與綠色、黃色、紅色對應。那* 穿越小說網 言情小說網 免費小說網按月或按季運用各項監控指標進行分析比較,縣局預先分行業測算的理論平均值為正常值,指標偏差度在5%以下的為一級,偏差度在5%以上、10%以下的為二級,偏差度在10%以上的為三級。其中一級為常規級別,二、三級為警戒級別。常規級別是正常狀態的納稅人應當所處的風險級別,也是國稅機關期望納稅人所處的風險級別;警戒級別是非正常狀態納稅人所處的風險級別,是要求國稅機關重點關注、著力控制和化解的風險級別。
(五)稅收流失風險的解決。為充分調動每個稅收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給他們留下發揮
主觀能動性的空間,應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來解決稅收流失風險。根據評定的風險級別,按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有針對性地采取相關的管理措施:一是常規管理,對于風險度低的納稅人,根據納稅人報送的納稅申報資料和管理員日常采集的信息及時進行綜合分析,對存在的稅收風險傾向性問題進行必要的稅法宣傳、納稅輔導、提示提醒;二是調查了解,對于風險度較高的納稅人,稅收管理員以面談或深入企業調查的方式給納稅人一個解釋的機會,讓納稅人就風險分析中發現的疑點問題做出合理的說明解釋;三是納稅評估,對風險度特高或者對存在的風險問題解釋不清的納稅人,稅收管理員應提請管理分局運用專業納稅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對風險分析發現的疑點問題進行實地核實,核對納稅人的賬簿、憑證和報表,督促納稅人主動解決自身存在的稅收風險;四是稅務稽查,對在風險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中發現的長期稅負異常、久虧不倒、惡意走逃等有明顯偷騙稅嫌疑的納稅人,管理員應向管理分局匯報,按照規定程序移交稽查局專案查處?;榫謶凑找幎ǖ某绦颍瑢ο嚓P納稅人生產經營和財務核算等情況進行稽查,并將稽查結果及時向相關管理分局反饋;五是完善稽查建議制度,稽查局應高度重視對查辦案件的分析工作,對案件的成因、特點、作案手法以及發展態勢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發現稅收制度和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向相關部門提供稽查建議書,把分析研究的成果及時反饋到稅收分析、稅源監控和納稅評估環節。
三、以督導考核為關健 解決稅源管理中“干得怎么樣”的問題
管理分局和稅收管理員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到底干得怎么樣?這就要求縣局跟蹤檢查工作要到位,要在全局實行“自上而下”分析、監控、考核和督導的工作制度。縣局運用稅收風險評估軟件進行層級分析,在不同管理分局之間、不同責任區之間、不同納稅人之間進行橫向比較,在不同所屬期之間進行縱向比較。通過同行業同一指標分析比較,各管理分局及其管理員的管理績效一目了然。縣局可以通過監控指標柱狀圖或曲線圖了解各管理分局、各責任區對某一行業的管理情況;各管理分局及其管理員也可以通過監控指標柱狀圖或曲線圖了解本管理分局、本責任區對某一行業或某一納稅人的管理情況及在全局的位置。通過在同一個信息平臺上比較分析,全局從局長到管理員都能清楚看到各管理分局和每一位管理員工作干得怎么樣??h局對偏離正常指標程度最大和排名靠后的管理分局進行監控、督導和考核,對相關管理分局及其稅收管理員進行問責,對存在風險度較大而又解釋不清的納稅人,由縣局稅收風險管理督導組進行重新核查、落實,確保最終把問題解決。同時,按月對各管理分局、各稅收管理員稅源風險管理質量的高低進行排名,在內部辦公網上通報表揚或批評,從而使各管理分局及其稅收管理員稅源管理工作實績完全透明化、公開化,管理質量的高低由眾人去評說。
四、以過錯追究為保障 解決稅源管理“干不好怎么辦”的問題
合理確定風險管理系數,將執法風險責任與獎金掛鉤,實施績效考核。對管理質量排名靠后的管理員按名次和工作量的大小嚴格扣發獎金,以示懲戒;對管理質量好的管理員及時兌現獎金,以資鼓勵。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考核分縣局和管理分局兩級進行。管理分局考核未發現的問題被縣局復核發現的,對相關稅收管理員加倍扣發勞動競賽獎,分局長同時承擔連帶責任。全年管理質量在全局排名靠后的管理分局不能參評先進單位,全年管理質量在管理分局排名靠后的稅收管理員不能參評先進個人,而且在公務員年度考核時不得定為優秀等次。對有執法過錯的管理員及其所屬的管理分局,還要按照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的規定,追究管理員和分局長的執法責任,從根本上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與干壞一個樣”的問題。通過這些獎懲措施,提高責任區管理員的風險管理水平,逐步構建起稅收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推進稅收風險聯動管理。
五、努力化解稅收流失的風險 深化稅收管理安全責任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