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實踐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歌唱教學 興趣培養 能力培養 自信心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中小學音樂教育也不斷向前發展,中小學音樂教育如何在這一使命中發揮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我們應該對創新教育大形勢進行深刻認識,從創新教育的角度重新審視中小學音樂教育。在大力提倡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音樂教育發展的好壞,將會極大地關系到素質教育發展的成敗。而音樂課堂中的歌唱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要成份,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關鍵。
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得以發展. 只有人聲――這個人們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優美的樂器,才是使音樂文化屬于每個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學習歌唱,然后學習其它,將使學生具有多種音樂能力的準備." 因此歌唱教學在音樂教育中舉足輕重。
因此,教師應該大膽重組教材,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如果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上課,效果應該不錯。
一、教師要沖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
音樂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國民提高全民素質為目的的,它既可以樂已也可以娛人,并以其自身的快樂本性使學生沉靜在美的享受之中,而了解學生是教學發展的主體,建立起知情并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氣氛,建立良好的教學空間。內容豐富,靈活運用教材,降低知識難度,強調學習過程,重審美、情感的能力培養;時間上有保證,每節課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之中;課堂氣氛,師生融為一體,共同參與活動,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
二、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在音樂教學中,作為音樂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而且更應該在新形勢下積極轉變傳統的觀念,要“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審美觀念為宗旨,培養學生興趣。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音樂教師不但要掌握本專業知識,而且還有會運用網絡技術、多媒體、計算機等先進的教育技術,善于駕馭課堂,創設和諧課堂的能力。既讓學生喜歡上這節課,又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網絡多媒體的介入活躍了音樂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了音樂課的教學方式,使音樂從單純的聽覺藝術拓展為視聽藝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自覺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學習的動機。
2、運用教師語言激發興趣。
俗話說"言為心聲,音為心語",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音樂藝術的造型基礎與創作核心,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失去了優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得枯燥無味,失去藝術魅力。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在教學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要一往情深,教師的語言,神態要充滿對音樂的濃厚情趣.同時要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育對象,精心安排設置好語境,在把握好語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轉移到學習上來,使學生產生高昂情緒和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地參與到唱歌教學中來,教師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3、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以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可見興趣在教育教學中的力量是巨大的。音樂是凈化心靈的一門藝術,它以優美的旋律、蕩氣回腸的音符、感染聽眾,引起共鳴?!坝嘁衾@梁,三日不絕于耳”,這種效果是任何學科的教學手段也難以達到的。它蘊含豐富的想像力,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由地馳騁。這對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學習《雪絨花》這首歌曲時,可讓學生想像冬天下雪時在室外玩耍的情景。讓學生從中去體味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歌唱教學雖然是技能課,但我們主要是培養學生敢于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鑒別美、審美的能力,而并非是培養高素質的專業音樂人才。作為基礎教學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其基礎性主要不是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音樂學習興趣,或者說音樂興趣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沒有興趣作基礎,包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就難以完成。
三、教師做好范唱,恰當引導學生
盡管如今的新課程有很好的音像資料,但教師的范唱最能直接影響學生對所學歌曲的印象。要想啟發學生正確表現歌曲的感情,教師就必須通過范唱,讓學生對歌曲有個初步感受,從而進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要想啟發學生正確表現歌曲的感情,教師就必須通過范唱,讓學生對歌曲有個初步感受,從而進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例如:在教學歌曲《我的祖家是歌鄉》時,要求學生把握歌曲中溫柔、甜美的感情。于是,范唱時用輕聲,并配上律動,這時,有的同學的頭就微微地晃動,眼睛注視著老師。通過這種范唱的引導,學生都掌握了輕聲演唱歌曲的,并把握了此曲溫柔、甜美的感情,甚至還想象歌曲的甜美畫面。通過多種教學模式,擴大學生視野,增長知識音樂課中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認識到在音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學生的真情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喜愛音樂,以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動情表現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來體驗音樂的美感,以自已生動活潑的形式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充分的滿足和愉悅健康的審美體驗。同時還課題提出一些問題來恰當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七年級《七子之歌》這一歌曲時,在枯燥的節奏教學環節中,依次設計了一組問題“七子”指的是什么?詞作者是誰?歌曲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你是怎樣理解歌曲的?讓學生探究討論。學生結合自已所了解的,不難說出以上幾個問題,然后再通過欣賞,此時學生的情感伴隨著他們內心的心理體驗,自然地流露出來,練習也伴隨著生動的審美體驗。
音樂課堂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新的課標為我們樹立了新的奮斗目標,音樂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從學生的快樂出發,從學生的基礎出發,以發展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不斷改革,不斷進步,增強課堂上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去努力創造情感化、人性化的歌唱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溫恒福. 論教學方式的改變[J].中國教育學刊.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游戲教學;實踐探究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游戲這一環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研究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游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和審美能力,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能夠主動接受音樂,體會音樂的魅力所在,并對音樂這一藝術形式有基本的認知和了解。然而,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古板、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學生被動地接受和模仿,音樂課堂毫無生機和趣味性可言。同時,由于小學音樂器材數量有限,學生只能遠觀而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嘗試樂器的演奏,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很少有互動,這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重要性
一方面,音樂教學較其他的學科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適度增加游戲教學有利于豐富教學方式,打破僵化古板的課堂,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在小學音樂教學環節中加入游戲,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學業壓力,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活躍課堂氛圍,提升他們對音樂的認知。
二、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1.要堅持靈活運用的原則
新課改要求音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為依托,通過音樂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有機地結合游戲教學和音樂教學。同時,游戲種類的選擇、適用場合、游戲教學在音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等問題都應該根據學校、教學的實際進展情況進行確定,適時做出更改變動,積極探索新路,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2.以游戲的趣味性帶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游戲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尤其是趣味性這一點。游戲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活動,且他們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只要他們產生了興趣,就傾向于主動地模仿和學習。所以,將游戲教學和小學音樂教學相結合的提議正是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對癥下藥,以游戲的趣味性帶動他們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挑選適合小學生的游戲,避免不健康、消極或可能對學生的安全造成威脅的活動,使其真正起到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的作用。同時,教師要發揮好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在滿足小學音樂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合理地設計好每一個游戲環節,并制訂應急方案,避免場面混亂甚至意外事故的發生,使游戲和音樂的教學效果實現有機融合。
3.有效地利用多種教學資源
我們處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變革的新時期,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下多媒體設備的層出不窮為我國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應該綜合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從龐大的網絡信息化中汲取精華,用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技術來創新游戲的種類和內容,豐富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使教學課堂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實現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有機統一,使小學生滿懷激情地投身到音樂的教學活動中,在無憂無慮的游戲中感知音樂的獨特魅力,進而在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使他們提高綜合能力并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而言之,將游戲教學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新穎并且正確的方法,它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推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將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游戲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相結合,合理設計和選擇游戲種類和規則,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實現自主學習和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李 瑤.試論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游戲[J].中國校外教育,2013,(8):165.
[2]吳嘉陽.讓游戲架起更好體驗音樂的“快樂之橋”――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264.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尋求音樂學科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契合點,力求在課程內容、教法學法、校本課程等方面將綜合實踐活動融入音樂教學中,對二者進行了有機的整合。
一、課程內容的整合
1.與學生社會生活實踐領域的整合
學校不應該是一堵墻。把學生禁錮在課堂和課本中,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殘酷的折磨。音樂就是將幾個不同的音符巧妙地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不同的燦爛之章,音樂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不以地域而存在,也不以時間而消亡,它彌漫于天地間,參透于人群里。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拋開教材,向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兼顧學科知識與學生的主體經驗進行教學。
例,追溯到1998我國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侵吞了我們的家園,當時為了挽救那些受災的群眾,我們藝術家用音樂鼓舞他們,讓他們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中來,如郭峰創作的《讓世界充滿愛》《永不分開世界的愛》,2003年的非典時創作的《你好嗎》《真愛無
限》《因為愛》,唱出了對白衣天使的敬意與掛念。由甲丁作詞、蘇越作曲的《姐妹弟兄》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雙眼講述著真情永恒,告訴我生命的囑托有多重……”音樂純真、圓潤透明,深情又真切,一個愛的故事蕩滌著我們的心靈,讓他們重喚起對生命的希望。
2.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傳統音樂課程內容忽視學科間的橫向聯系和整合,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音樂課程內容則既考慮音樂學科自身的獨立性、系統性,又強調建立多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但這種綜合并不是盲目地實施難以把握的大綜合,而是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教學為重心,致力于音樂教育領域內各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與融合。
此外,音樂與美術、戲劇、舞蹈、文學、地理、物理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音樂劇《貓》就結合了文學、舞蹈、美術、戲劇、表演等元素。
由此可以看到,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鏈接,打破了學科間“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封閉局面,將學生置于多元的情境之中,各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使學生建立起了合理的知識結構,發展了綜合解決與音樂有關問題的能力。
整合過的音樂課,集人文、科學、技能于一體,在音樂與生活、情感、文化、科學之間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消除了音樂學科原有知識體系的界限,既有音樂學科知識,亦有學生獲得的主體經驗。音樂學科知識在教學中綜合、延伸,促進音樂學科知識的建構,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在音樂學習中實現一種整體的轉變。同時,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可以使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在音樂教學中拓展和升華,為音樂學科知識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平臺,有助于知識的整合,發展了學生的整合創新、舉一反三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法、學法的整合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活動的基本形式是探究、實驗、調查、考察、社會宣傳、公益勞動、設計、勞動實踐、總結、交流、展示與答辯、匯報與表演等,即“做中學”。音樂新課程也強調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實現多種學習方式的有效整合。所以,我改變以往以音樂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少“填”多“引”,指導學生調查、訪談、操作、交流、評述、展示,進行探究、合作、自主等學習。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九年級《愛心滿天》一課的教學時,首先給學生提供研究的問題,并教給一定的方法,給學生分組,然后讓學生分組調查,運用各種手段了解、獲得與這一主題有關的故事、攝影作品、雕塑作品、宣傳畫等等,然后整理材料,形成調查報告,設計成形并加以運用。
這種方式使學生從一個主題出發,深入到社會生活中,既獲得了知識,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情感方面得到體驗。拓寬了音樂學科的教育功能,課堂教學最終達到質的升華。
三、與校本課程相結合
新課程給了教師更大的空間,安排有校本課程。我結合我校校本課程《湖魚文化》考慮到寨橋特有的自然環境(水系發達,水產資源豐富)和社會環境,設計音樂校本活動方案《音樂中的魚》。
例:《音樂中的魚》設計簡案
【活動內容】
1.了解湖魚文化的知識。
2.了解學習有關魚的各種音樂,并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來。
3.通過開主題班會等形式,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活動過程】
1.學習校本課程湖魚文化。
(1)學習課本第五章《文化中的魚》、第七章《民俗風情中的魚》完成相應的表格;(2)通過分組調查、訪問、網絡了解民俗風情中的魚,完成調查報告;(3)分組調查:分四組活動,在組長的帶領下明確職責,分工合作。
2.通過課堂教學和網絡進行研究與教學。
3.成果展示。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調查,查閱資料,走訪農家,學習有關魚的表現技法,匯總成果,開辦展覽,切合學生實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音樂教學,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生初步體驗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了音樂,增強了對音樂的關注,領悟了音樂的獨特價值,提高了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了個性發展。
但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音樂課是一種全新的課程模式,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一線音樂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加強學習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其他學科的知識要有所了解,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應用。我們更應及時更新音樂教育觀念,探索教學方法,研究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張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與框架.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2]王英奎.藝術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學出版社.
【關鍵詞】審美教育;高中音樂;實踐研究
一、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營造審美環境
對于目前的高中音樂審美教學來講,普遍都是認為美的本質便是關于情感方面的教育。那么,在當前的高中音樂教育中,老師應當有效地培養以及引導學生能夠學習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觀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情和美這兩個角度上進行切入,把著眼點放在對音樂教學的情感化和審美化的構建上,通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方式來增加音樂的感染力,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欣賞者能夠自覺地接受到教育。有效地營造音樂審美環境,是當前高中音樂教學情感化的一個前提,那么,老師需要根據音樂審美教育的標準來合理的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開展活動,合理地使用審美因素,并且還需要根據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審美規律,有效地打造音樂審美環境和意境,這能夠為音樂的成功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老師來講,可以通過一定的音樂審美觀念或者教育,使學生可以在教學中能夠觸景生情,從而可以獲得很好的體驗效果,讓教學的過程以及教學目標能夠很好的達成。因此,在當前如何有效地營造出一個優美的音樂教學情境是當前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一個教學情境不單單可以培育學生的心境,還可以使學生的審美意識被喚醒之后,就使他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陶醉在音樂當中,從而使教學的質量可以達到最大化。當老師通過組織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比較溫和并且親切的情感來進行溝通和教學,再者還可以搭配上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作為教學的背景,這一系列的教學因素,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學生在接收知識的時候感受到輕松以及愉悅,從而可以很好地激發出他們音樂審美的心境。在當前有效創設高中音樂教學的環境下,不單單可以使學生在起步階段很好的適應,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強他們對于音樂的喜愛。對于音樂教學環境創設的使用,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使用在音樂教學的開始和結束階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注意力,從而喚醒他們的審美渴望;第二,也可以用作于教學內容中,這會使原有的審美要素有所加強,從而達成宜人、感人的效益。在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生地賦予情感表達,搭配上優美的音樂,從而讓各個方面來作用到學生的情感上,達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有效地創設美的教學情境,可以對審美教育起到很好的優化作用,給學生帶來快樂以及興趣,有效地體現出了美的教學過程。
二、有效的加強教學方式,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情趣
對于情趣方面來講的話,這也是一個在音樂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基礎因素,目前,高中音樂教學中,老師往往被一些較為抽象的音樂所困擾,主要是因為單一的教學方式十分枯燥,使老師在教學中往往都是使用枯燥乏味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不單單使老師感到十分困惑,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失去對音樂的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發生。因此,對于音樂教學的情趣性來講,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單調的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變得活潑,從而在教學當中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生動、趣味的形象。這一種充滿情趣性的音樂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單單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快樂,也會使他們對音樂產生很強的興趣。因此,目前在高中音樂的教學環境當中,做為老師來講,應當盡最大的努力來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教學的內容當中還需要不斷引入帶有趣味性的活動以及方式,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以及愛好,當學生和老師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這一種充滿著情趣性的音樂教學,很好地體現了教學的美,不單單可以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很好的充實。
三、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內在情感
情感是音樂教學中情感化和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能給人帶來的情感植入比其他藝術更加有效,優秀的音樂能夠通過簡單的表達便能直接通往人們的情感世界。對于情感來講,它既是音樂教學中最具有活力的心理因素,也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因此,老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把情感性原則進行有效的掌控,不定時地激發起學生的情感火花,讓學生的情緒可以融入到審美的境界當中。對于音樂的審美活動來講,都是從審美對象的感知開始的,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構建在情感體驗的過程中,這可以很好地體現審美教育本質的特點。情感體驗,是音樂教學一種最高的境界,作為老師來講,應當不斷這一個境界進行追求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使音樂教學可以成為美育意義上的表達。對于音樂教學來講,不單單需要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音樂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開發學生對于音樂方面的熱愛以及潛力,有效培養學生對于藝術美的感受,那么,就需要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地使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帶動學生進行學習,從而使他們能夠感受到音樂中含有的意義。
四、重點的需要突出當前教學人員的韻律美以及欣賞音樂的意境美
對于教育來講,它也有著屬于自身的藝術,就是可以和學生的心靈進行直接談話。以歌唱為主的音樂課來講,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注重內部的音準,節奏、力度以及速度這一些因素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當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這一系列的因素,就需要使學生了解到音樂中帶有的意境美,至于具體的教學方式,老師可以使用朗誦的形式來浸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一下老師朗誦時帶有的情感和意境,接著讓學生進行演示。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演示之前,老師需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朗誦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演示中,可以體會中其中的意境。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 生活化 教學實踐
1.引言
藝術源于生活,音樂更是生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能忠實地記錄當地的生活習俗,又能恰到好處地表現人們的喜怒哀樂,具有鮮活的表現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感染力。隨著兒童審美的發展和智力的發展,將小學音樂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既符合教學要求又符合課改要求。小學音樂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生活化,一是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二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當地傳統文化的認知,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三是可以加強學生對美好品德的傳承意識;四是使學生通過學習音樂更好地表達自己。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能使學生學習更貼近生活,進一步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主動承擔起傳承本土音樂文化的責任,并激發音樂學習興趣。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2.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2.1加強課堂互動,改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喜歡探索和實踐,對于純研究和理論缺乏耐心和興趣。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習慣,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曲目,創設情境,加強課堂互動,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使音樂更生動、更具體、更形象。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時,先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關于王小二的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王小二,增進學生對王小二精神的理解。接著,讓學生學習歌曲演唱,并把王小二的故事編排成音樂劇進行表演,加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和體會,唱出曲目中王小二的心境,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發自內心地對王小二進行歌頌。
2.2加強學科融合,拓展音樂學習的形式。
通過學科融合,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使音樂教學更貼近生活。如:在教授《粉刷匠》時可以把音樂和美術這兩個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依據《粉刷匠》中的歌詞來進行美術創作,一邊聽音樂一邊唱歌一邊畫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認識到音樂的作用:它能描述生活,表達情感,抒緒。
2.3靈活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
音樂教學可以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如:根據時下流行的歌唱比賽形式,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分配好職務(如參賽歌手、評委、拉拉隊等),采用海選、PK、決賽等形式,鼓勵學生進行音樂演唱和音樂鑒賞,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音樂活動中來(擅長舞蹈的學生可以伴舞,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為參賽學生寫橫幅加油鼓勁)。同時,教師積極營造一種活潑、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2.4音樂鑒賞形式要豐富,要緊貼生活,把音樂情境生活化。
教師要注意運用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帶著真情和興趣去學習音樂,提升音樂鑒賞能力。并通過采取講故事、猜謎語、舞蹈、表演等形式來表現歌曲的內容,真正激發起學生對音樂曲目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小天鵝舞曲》時,根據小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特點,結合芭蕾舞蹈和天鵝湖故事的講解來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真正發現《小天鵝舞曲》中蘊含的美。
2.5音樂表現形式要豐富。
單純地教師示范唱、學生跟著練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讓學生聆聽原版曲目的演唱外,還要對教學曲目進行多種形式的演繹,如:書畫、歌舞、朗誦、演奏等,充分拓寬學生的感知通道,升華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音樂鑒賞時根據實際,或繪畫、或作文、或舞蹈、或討論發言等,從而真正理解音樂曲目。
2.6創設游戲情境及感情場景設置等指導發聲訓練。
由于小學生對很多情緒無法精準定位,因此我們在教授曲目演唱時,一些比較難以演繹的感情要通過游戲情境來引導。如在教授《小溪流水叮咚響》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用吹氣球,在教師說“快”的時候,快速放開手中的氣球,感受氣流的流動;在教師說“慢”的時候,緩緩釋放氣球的空氣,感受緩緩流淌這種感覺。這個氣球游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強學生對“漸強”、“漸弱”的真實體驗,從而在發聲訓練的時候根據游戲的感覺,有意識地表達出小溪流水的輕、急、緩、快,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7改善教學評價。
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音樂教學評價除了要關注學生唱得如何外,更要評價學生對曲目的理解和體會。我們的評價要多元化、人性化,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音樂曲目的難度,根據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習慣來評價。有些民俗曲目,因為學生不是那個地區的,感覺陌生和不理解是很正常的,我們在教學時,要結合當地的民俗來講解,使學生主動承擔起傳承本土音樂文化的責任,并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3.結語
音樂源于生活,每一首歌、每一部音樂劇都是作者對生活的感悟,都是作者情緒的表達。面對新課改,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已變成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我們要將音樂教學趨向生活化,通過更新教學方式等手段,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實現音樂和生活的融合,為學生享受音樂和終身學習音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
一、實施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小學教育階段是重要的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在此期間所養成的習慣很有可能伴隨其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小學時期做好音樂的教育工作顯得至關重要。由于小學生仍然處于兒童時期,先天上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因此在小學的教育上要予以特別注重。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是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陶冶學生音樂氣息的知識。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將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滲透到音樂教學中,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以讓他們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二、關于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不僅是一個智力過程,而且是一個情感歷程。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將側重點放在對學生音樂情感的培養上,加強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怎樣通過音樂手段加強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愉快地投入音樂活動中,該問題值得每個音樂教師進行研究。老師對于學生具有很大的影響,很有可能決定學生成長的性格,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投入情感,要用愛與學生交流,利用自己的快樂情趣來感染學生。為此,小學音樂教育可以從如下各部分做起:
1.“改造”歌詞
歌詞是表達音樂的一種形式,雖然沒有過多的語言來修飾,但卻是每個人接觸歌曲的一種直接形式。將歌詞編成故事,用歌詞來描寫人物性格、習慣、動作等都會對兒童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選出一些適合學生的音樂放給兒童欣賞。根據其中的音樂內容利用較通俗的形式講給學生聽,使學生更加了解音樂內容所表達的含義。老師可以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能力,編出符合歌曲含義的動作或故事。
因此,在學生音樂教學中,將歌詞變成學生喜歡聽的小故事,既利于學生接受,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當代大多數兒歌都是由此而演變來的,便于上口,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對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2.培養學生的聽覺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讓學生多聽音樂,通過各種有趣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從中引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學生逐漸就會從中分辨出音樂中節奏的區別。比如,在一首歌曲上,我們可以配上畫面和圖案,讓學生通過想象能力去自己編故事。學生的表現是他們真實情感的流露,可以從中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另外,音樂教學這門藝術學科還具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因此,在學習中還應注重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物質環境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這種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學校的環境。在這些環境的布置和裝扮上要下足心思,首先要具備安全、衛生、舒適等特點,而且在裝扮的形式上還要吸引學生的求知欲。物質環境之外就是學生心理環境的設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為他們構建一種健康的心理環境,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一種平等的心理暗示,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老師在與學生交流時,要注重良好氛圍的創造,平等、和諧的氣氛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一些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然表情、肢體動作來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不同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模仿不同動物,各種角色,用逼真的表演把學生帶到音樂作品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4.拍打相應節奏,提高學生的樂感
拍打生活中的節奏,讓音樂更加生活化。生活化音樂教學思想,是將節奏放在首位,利用身體各個部位作為打擊樂器。結合語言和肢體動作進行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一段話可以讓學生先反復朗讀,體味其中的節奏感,然后再拍打節奏。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將一些兒歌和童謠進行有節奏的朗讀,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感知節奏的追求。
此外,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和舞步,豐富學生的肢體語言。在做游戲時可以讓學生模仿自己,也可以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小智慧來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編能力。比如,在勞動時,可以放一些有關勞動的歌曲,這些歌曲和舞蹈動作都結合當時的生活環境,因此很容易讓他們接受,方便他們記憶,打下良好基礎。
一、主體探究式
(一)鼓勵小學生進行音樂表現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表演被稱為“二度創作”,音樂的演唱、演奏是極富個性魅力的。教師必須對音樂的美有充分的感受、認識和欣賞能力,了解音樂藝術的表現手段和特點,把握音樂藝術的表現規律,允許小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以個人化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充分尊重小學生各自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才不會以自己主觀的、唯一的、以成人為中心的“好”和“不好”的模式化標準評價和衡量小學生的藝術表現??傊?,如果我們無視小學生音樂能力表現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無視音樂表現的個性差異,要求孩子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達到整齊劃一的地步和水平,就不僅違反了音樂藝術的表現規律,更有可能扼殺小學生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和對音樂的熱愛。
(二)從研究教師的“教”轉向研究小學生的“學”
教師要把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到重要的位置,切實轉變觀念,重新確認自身的角色定位,從“權威型”的發號施令者轉變為小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應重視教學環境的營造,豐富材料的提供,使教學活動不僅建立在尊重小學生內在的獨立和主體健康的基礎上,而且為小學生的終身著想,鼓勵其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獨立見解、個性特點,充分調動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必要時要有講授或示范模仿式教學,因為音樂本身是一種表現藝術,首先要讓小學生對音樂有自己的感受。鼓勵小學生在演唱、演奏、表達中自己探索、發現,在跳、聽、敲、想、彈、編、講的活動過程中提高音樂素質,增強音樂表現的能力,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二、游戲活動式
小學生音樂教學游戲活動式就是用游戲化、活動化的方法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游戲化不僅體現在音樂游戲這樣特殊的成分,而且體現在它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豐富多彩,具有游戲和類似游戲的特征。
(一)內容的游戲性。
1.活動內容多樣。每個音樂活動都有各種音樂素質和能力訓練的小游戲。
2.活動內容設計情節化、趣味化。
3.發聲練習要做到活動化。每節教學活動唱歌之前用各種小游戲活動做簡短的模式發聲練習,訓練小學生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如看動作發聲或看圖片內容發聲,或由老師即興用歌聲問小學生,小學生發揮想象即興創編歌詞回答,也可讓小學生模仿各種車輛或小動物的聲音發聲。
(二)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自由性。
老師通過多種形式讓小學生感受作品。小學生在這種多樣感受的活動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感受音樂,一直高興地用心聽、看,并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唱,自覺地投入活動中。將音樂學習與小學生的活動融為一體,使小學生自覺地聽、唱、動,不僅能增強學習的效果,使學習過程輕松愉快,而且能具有培養高層次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長時效應。
三、環境互動式
在音樂的家庭內長大的人較在非音樂的家庭中長大的,往往更能接近音樂。大多數人愛好音樂,并且具有欣賞音樂的能力。許多較具水準的音樂會與演奏會雖然票價昂貴,但是往往很快票就被搶購一空;一些家庭購買樂器并鼓勵子女學習音樂,這都表明了現代人對音樂的喜好。以前的人們以為音樂只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只有少數懂得音樂的人才了解它的價值。小學生在學??梢缘玫嚼蠋熤笇дy的音樂,但鄰居和街上發生的靡靡之音,小學生聽了在不知不覺中會學著唱。因為成人有辨別好壞的能力,小學生往往沒有,所以在學校里老師雖盡力教導,但社會人士如不加以注意,就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四、教師要適當實行激勵制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尊重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學習空間,努力排除畏懼或缺乏自信等創造力發揮的心理障礙。教師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設想要及時給予稱贊和鼓勵,對學生的創造成果要持欣賞的態度。教師的有效稱贊,可以鼓勵學生的創造勇氣,使他們體驗到創造的成功感,繼而獲得繼續創造的動力。如我鼓勵學生進行旋律片段的創作嘗試。盡管有的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不是很好,創造出來的旋律不是很流暢,但我都給予積極的評價:“非常好!你可以創作出很美的音樂?!碑斎?,教師良好的課堂評價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第一,延遲判斷原則。所謂延遲判斷,就是教師對學生在學習和探究創造過程中發生的錯誤、走的彎路不急于下結論,而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出謬誤,發現真知。這樣做能給學生提供創造的時機,使他們能夠自主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第二,擯棄權威原則。允許學生存在不同意見,和老師與同學爭辯。當然,爭辯不能沒有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師生雙方的互相尊重。合理有效的課堂評價有利于學生自信的樹立,更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五、結語
小學生的音樂體驗可從探索、模仿、實驗開始,這會培養他們的辨別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并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改編能力,動手能力、概念能力的提高。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主要是審美教育,只有結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特點,從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入手,符合音樂教學實際需要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音樂藝術教學特有的教學功能,逐步完成音樂藝術教學促進小學生發展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宮臣.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淺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10.
[2]朱麗娟.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8.
[3]顧麗華.有效:收獲緣于體驗――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體驗[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