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代文學讀書筆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997年,訪問俄勒岡太平洋大學,把中國當代文學介紹到了美國;2007年,出任德國特里爾大學客座教授,為嚴謹的德意志民族展現中國當代文學的變幻多姿;2008年,所著《世紀末文化思潮史》一書由韓國白石大學教授柳泳夏翻譯在韓出版;2009年,應邀出席韓國“中國文化研究學會”召開的國際學術大會,鼎力推介“漢味小說”…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樊星的經歷,與同時代學人相比,一樣充滿了戲劇――人生道路的選擇,往往在起初的幾十年里,不是那么俱隨人意??少F的是,對于自己最初的夢想,心中永遠懷有堅定的渴望。
真正與他面對時,沉穩、從容的學者風度中散發出的自信與灑脫又會使你如沐春風。簡單而不失魅力,就是樊星給人的第一印象。
國家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是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名牌學科之一,樊星則是該學科云集的諸多知名學者中的一員。幽默風趣、善于發現、游刃有余、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這是同學們眼中的好老師;博學多才、治學嚴謹、成果豐碩、心胸開闊――這是老師們眼中的好同事。
興趣是堅持的動力
對文學執著的興趣,是促使樊星走上文學研究的道路并且一直堅持下來的最重要動力。“我從小就對文學有興趣,很喜歡。”曾經做過下鄉知青和中學英語教師的的樊星,正是憑著這種執著的興趣,才最終從外語的王國中回到了母語的花園默默耕耘,在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前進,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精彩。
少年時代關于文學之初的體驗,時至今日還那么鮮活地珍藏在樊星的記憶里。那是在“”時期,學校被迫停課,樊星到處找書看。
“每當我從鄰居和同學那里借到《三國演義》、《鐵道游擊隊》那樣的連環畫;《破曉記》、《烈火金剛》、《林海雪原》那樣的長篇小說和《大別山上紅旗飄》、《偉大的戰略決戰》那樣的革命回憶錄時,都會一路滿懷喜悅的心情,飛跑回家。在路上常常有些同學或小伙伴會拉我去玩,我還會毫不猶豫地甩掉他們的手?;丶抑螅瑢⒆约宏P在房里,靜靜地享受一個人讀書的樂趣。就是在那樣的日子里,我與文學結緣……”
愛書、讀書的興趣開始在少年樊星的心里生根發芽。他欣喜地發現,“一書一世界”。他熱切地期盼著自己能夠打開一扇又一扇書籍的大門,去探尋未知的精彩。于是,每當遇到欲求而不能得的好書時,抄書也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那個年代,好書真是不多。有一次借到一本《唐詩一百首》,我愛不釋手,很想掏錢買下來,即使多出點錢也在所不辭??蓵闹魅艘采岵坏?。沒辦法,就下了決心抄。不記得過了多少天,我終于一字不漏地抄完了那本書。一直到今天,在我的書房里,那本我手抄的《唐詩一百首》還天天伴隨著我……”
抄書的經歷也培養了樊星堅持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在后來與文學打交道的日子里,他先是記卡片,后來發現卡片積多了不便查閱,于是在活頁紙上記筆記,積多了就分門別類,裝訂成冊。這些珍貴的資料,成為他后來做文學研究時最有力的后盾。
讀得多了,自然就想寫些什么。還在小學時,有一次老師要求大家寫歌頌的詩。樊星只寫了四句,就高高興興交給了老師。沒想到老師卻說:“你怎么只寫了四句?好好想想,再多寫一點!”老師的話一下子使他激動不已,因為別的同學也交的是四句詩,老師就這么收下了。他想原來自己在老師的心目中這么有分量!那么就一定好好干吧!于是當天,他重起爐灶,洋洋灑灑寫了一首二十行的詩。那首詩后來發表在學校的??希钏硬灰选Un間休息時,他裝著無意地在??白吡藥讉€來回,偷眼看看自己的作品和名字,心中狂喜無比。那實在不能算是“詩”的文字,竟是樊星“公開”發表“作品”的開端。
青年時代的樊星也曾是個“文學青年”。在那個“文學高于一切”的年代里,他進行過不少文學創作,可是稿子投出去后發表的卻很少。但他并不氣餒,因為《上海文學》、《青春》、《長江文藝》的一些編輯,在給他的退稿信中對他寄予了熱情洋溢的鼓勵與指導。也是從那時期,他偶爾寫作的一些讀書筆記贏得了編輯的肯定,并相繼發表。他發現自己在文學研究上的亮點,覺得自己也許有做學問的潛力,于是就把對文學的興趣從創作轉向了研究,并一直堅持了下來。
懷著對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強烈興趣,樊星1997年赴美國俄勒岡州太平洋大學訪學,訪學經歷給樊星展現了另一番學術天地。在美國,他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第一次在外文圖書的海洋里遨游,第一次用英語給外國選修中國文化課程的學生講中國文化,也從他們那里了解美國的“新生代”文化……樊星在美的研究課題是“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的比較研究”。何謂“美國文化精神”是他在美思考最多的問題。
路遙說過,“三日無詩卻自憂”,樊星對此極為認同。對于文學的濃厚興趣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下細水長流,學術研究的雄厚實力也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集腋成裘,成就了今日的樊星。
文學就是生活
生活體驗,在文學研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樊星認為,當代文學是與生活同步的文學,所以從事當代文學研究需要保持對于當代生活的關注。這樣就會有持久的興趣和熱情徜徉于文學的世界,保持對當代文學乃至當代文化的生動感覺。樊星努力在自己的研究中貫注這種現實感、生動感。他給大家作過的那些講座也常常是與當前大家關注的文化話題密切相關的。
在走上文學研究道路之初,樊星的選擇其實不止現當代文學一種。論理,英語專業出身的他,似乎更適合研究外國文學,或者是研究在那個年代源源不斷涌進國內學界的西方文藝理論??墒撬麍詻Q地選擇了現當代文學。
“能實現與現實生活的無限接近,是現當代文學最吸引我的地方?!?/p>
樊星坦言,選擇現當代文學研究,一方面可以說是對社會生活與時代潮流的追隨,因為他的青年求學時期正是“文學熱”空前高漲的1970年代末到整個1980年代;另一方面也是對于個人興趣的一種學習提高?,F當代文學還擁有最廣泛的的受眾面,在現代文明熏陶下,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企業家、農民工,無論是做研究、搞學習,還是休閑放松、娛樂解乏,讀讀名著、翻翻雜志,文學都在與人類生活發生聯系。文學的發展幾乎貫穿著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它的影響力如此巨大。
“我熱愛生活,所以就當然選擇了現當代文學。”
“簡單,有規律”,這是樊星對自己日常生活的評價。文學鼓舞人更好地認識自我,對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持對文學的興趣,有助于更好地感受生活、認識生活。
“我的生活中似乎從未遠離文學?!睂@一點,樊星感到欣慰。哪怕是在響應“上山下鄉、戰天斗地”口號的知青歲月里,在勞動間隙,他也會從隨身的口袋里掏出文學書籍,一個人靜靜地品讀。就著鄉間的油燈,他讀完了《虹》、《青春之歌》、《三家巷》,還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的那些名篇,如《德意志意識形態》、《法蘭西內戰》等等……在讀書和寫作中度過了枯燥的年月。知青生活使樊星對中國最基層的民間有了真切的體認,對于他以后的文學、文化研究有著深遠影響。在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以后,他已經發表了好幾篇研究“知青文學與知青文化”的論文。在高中教書那漫長的5年時間里,樊星的生活也從未與文學隔離。那時他一心想成為一個小說家,寫了幾十個中、短篇小說,都沒有發表。倒是幾篇讀書筆記在投給《書林》和《文藝評論》雜志后不久相繼問世了。于是他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是文學評論。這樣,他決定考研究生。經過1年的準備,樊星終于在 1986年春節過后走進了研究生考場。考試過后的一周時間里,他發現握筆的右手都不能再像平時那樣自如地握筆了――因為在考試的幾個小時里的奮筆疾書,讓右手手指“操勞過度”,在考完試后突然松下來,才感到酸疼,一直疼了一個星期。在那個考完試的元宵節晚上,親人們都上街看燈去了。樊星對看燈沒什么興趣,就舒舒服服洗了個澡,然后躺在床上開始讀因為備考而來不及讀的中篇小說《老井》。不久,樊星從導師王鳳先生那里了解到,自己的總分、專業兩項考了第一。這樣,他的人生角色再次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將作別高中老師的生活,成為中文系一名研究生,從而在更廣的生活空間與文學親密接觸――他終于能夠甩開膀子,干自己喜歡的事業了。
理解是立足社會的第一要義
在自己求學、治學的幾十年里,他對“理解”二字,有著深刻的體認。
1977年恢復高考時,知青樊星的理想是考取名牌大學。他借來了一些復習資料認真準備,就連出工務農時口袋里也裝上一本高中數學教材,休息時就掏出來看上幾頁。他以為憑借自己的實力,考上名牌大學不成問題,卻萬萬沒有想到由于填報志愿失誤,最后收到的是一家師專的錄取通知書。在好長一段時間里,他都覺得這不真實,親友、同學和老師也都不相信這一事實。這次失誤可能是樊星目前為止遇到的最大挫折??墒撬芸鞆碾y過的情緒中走出,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因為我很快認識到一個事實,優秀對于一個人而言,不總是常有的。與其說在一邊自怨自艾,不如調整狀態,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新的挑戰中去。我們那時候提倡‘與時間賽跑’,我是沒有時間來嘆息的。呵呵,不也是師范生出身嗎,不也一樣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嗎?想到這些,我便更好地理解了社會,理解了自己,心情也平靜了?!?/p>
的確如此,在求學師范和高中教書那近10年的時間里,樊星對自己的要求沒有一點松懈。他保持著大量地閱讀,博覽群書,筆耕不輟。1980年,還在本科期間的他,學術觀點就已經被全國大型文學雜志《詩刊》引用過;1983年,他的讀書筆記《這樣探索人生》,在中國文化界頗有分量的《讀書》雜志全文發表。這些都得歸功于與他對現實社會的深刻理解,從而對自己做出了準確的定位。
“這是個提倡個性的年代,但又是個性很容易在喧嘩中流失的年代。簡單的生活有助于我們保持比較獨立的生活方式和個性意識。當然,另一方面,在與那些時尚的生活方式保持距離的同時,還應該去理解它們。因為生活方式已經多元化了。如果不理解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恐怕也很難理解現在的文學吧。應該保持個性,發展個性,但也應該理解別人,理解世界,唯此才能體味生活的豐富和文學的復雜?!?/p>
當前文化領域商業化、娛樂化氣息彌漫,尤其是在上個世紀末網絡文學興起之后,傳統意義上的“嚴肅文學”已經日益面臨邊緣化的窘態。對于這樣的現狀,樊星也有自己的理解。
“可不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呢?一方面,商業化的確帶來許多消極作用,使許多作家變得浮躁,‘媚俗’;但另一方面,商業化也促使一些優秀作家,像史鐵生、韓少功的作品更快地走向大眾。也就是說,商業化也有積極的一面,值得研究:為什么那樣高品位的優秀作品也能走向市場?還有,在生存競爭壓力極大的現代社會,文學的適度娛樂性也有利于大眾生活壓力的放松。而網絡文學悄然興起,事實上也推動著大量的文學青年涌入文壇,草根階層的寫作者們,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展示自我才華的機會?!狈欠治稣f,這種現象既是商業化推動的結果,也彰顯了文學的多重價值。像池莉的《生活秀》甚至推動了武漢小吃鴨脖子揚名全國,許多外地人到了武漢就要去吃吉慶街的鴨脖子,這也是文學推動商業發展的一個成功范例吧。文學的商業化進程既能使不少文學青年迅速成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文學青年進入文學的園地。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對“文學與商業化”之間的復雜關系作簡單的否定,而應該深入去思考文學的復雜性――不是簡單的“罵”或“捧”,而是去發現、去理解文學以及世界的豐富與玄妙。
心存理解,方能撇開紛擾,釋然靜觀。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人才培養順應時展要求,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作用。例如,它有利于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創新,加強學生綜合技能訓練,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技能,為整個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應用型人才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與關注,但目前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一些任課老師仍采用“以老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不注重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制約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提升。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傳統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教學目標往往定位為:學生通過基本文學知識和文學理論學習,以實現強化學生文學能力,提高學生文學鑒賞水平和寫作能力為目的。由此可見,傳統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目標強調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寫作能力和鑒賞水平。這對豐富學生文學知識儲備,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具有積極作用。然而,隨著整個社會愈加呼喚應用型人才培養,傳統課程教學目標越來越不適應社會需要,不僅制約學生知識應用水平提升,也難以確保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不合理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這是推動教學順利進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前提。然而以前教學內容以紙質教材為主,學生獲取知識也主要通過教材。而教材內容是靜止的、封閉的,難以及時更新和完善。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主要講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知識,缺少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實踐教學環節。這樣不僅難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不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同時也制約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教學方法較落后
要想更好培養應用型人才,創新教學方法是必要的。但部分任課老師思想觀念陳舊,主要采用“以老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局限于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和分析,學生則通過聽課與做筆記獲取知識。整個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缺乏,學生實踐和鍛煉機會較少。此外,任課老師忽視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沒有為學生創造試講機會,不注重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實踐訓練。最終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不強,實踐和鍛煉機會缺乏,不利于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技能。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策略
為改進教學中的不足,培養應用型人才,增強學生對工作崗位適應性,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堅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
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擁有廣泛的崗位適應性,且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它是“以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崗位群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因而教學目標應指向學生內在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應用型人才應具備扎實的文學和語言學基礎,掌握文學基礎理論和知識應用技能,能勝任文學、語言學、新聞、編輯、教師、秘書、宣傳等不同工作崗位。為此,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突出培養學生的“說”、“寫”等應用能力,讓學生成為擁有扎實文學基礎知識,具備良好審美能力,且擁有較強語言組織和寫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要引導學生熟讀經典名篇,掌握文學作品閱讀、分析和鑒賞技巧,以增加文學積累,提高文化素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文獻查找和閱讀能力,提升文學作品研究能力、文學表達能力與書寫能力。
(二)優化調整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由封閉走向開放
轉變傳統的局限于對書本知識講解,重視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強調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知識應用能力。1.充實本土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為豐富學生文學知識積累,更好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服務,教學內容設置要突破以名著講授為主的模式,補充本土文化方面的內容。要將本土作家生平簡介、代表作品,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傳遞給學生,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例如,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增加江西籍現當代作家曾文輝、凌翼、范曉波、姚雪雪等作品的講授,有意識渲染教學的鄉土特色,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教學的鮮活特征,拓展學生視野。值得注意的是,為避免本土作家講授過多占用課時,可以專業選修課形式開設《江西省現當代知名作家作品研究》課程,采用專題講授形式,構建“專業-專題”課程新體系。既反映本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還能充實教學內容,進一步拓展和延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內容。總之,本土作家和本土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增強學生自豪感,密切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聯系,對弘揚本土優秀文化,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更好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素養也具有積極作用。2.將紙質教材與學科精品網站結合。突破傳統紙質教材的單一性與單調性特征,將紙質教材與學科精品網站結合,構建立體化與開放性課程。注重計算機和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國現當代文學精品課程網站,同時上傳相關的音像制品、影視作品、多媒體課件等。這樣不僅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對紙質教材進行補充,還能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在學科精品網站開設課外閱讀書目推薦、作品欣賞指導、閱讀實踐、寫作訓練、話題探討、科研實踐、優秀習作展示、交流評價等欄目,并不斷補充和更新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同時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提供電子圖書館、電子期刊等鏈接,拓展并延伸教學內容,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傊?,將紙質教材與學科精品網站結合,不僅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開放,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重視實踐教學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靈活采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將課堂實踐與課外實踐結合,重視實踐教學,以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
1.課堂實踐教學
改變傳統的“以老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綜合采用話題討論、試講等方式,以實現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技能的目的。(1)合理設置討論話題,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有必要結合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設置討論話題,為學生創造口語表達機會,以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有必要將課堂講授與話題討論結合,引導學生思考和表達,了解他們對作品的感受和體驗。例如,余秋雨筆下上海人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老舍戲劇中展示怎樣的京味文化?張愛玲小說“陰冷”風格為什么在當時成為熱點?王琦瑤與白流梳形象的異同點有哪些?通過設置這樣的討論話題,讓學生遵循“思考話題查找資料準備發言提綱課堂發言和交流”的流程討論,既能拓展和延伸教材內容,還能激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2)適當為學生創造試講機會。這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職業技能,將學生打造成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課前有必要為學生安排6-8分鐘的試講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并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收集有關資料,擬寫試講提綱,制作幻燈片并試講。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勇氣,還有利于驅散懶惰,讓學生在試講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也為學生畢業后更好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課外實踐教學
提高對課外實踐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創設課外實踐機會,讓學生加強鍛煉,提高知識應用能力。(1)加強學生文本閱讀實踐。文本閱讀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基礎和重點,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應強化學生文本閱讀訓練。這樣既能讓學生感悟作品魅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文學作品分析,還要輔導學生課外閱讀,推薦閱讀書目,采用批閱讀書筆記、匯報閱讀成果、課堂討論等形式檢查。還可以舉辦優秀作品專題研討會、詩歌朗誦會、讀書交流會、分角色表演劇本片段等活動,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和知識應用技能。(2)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實踐。為更好培養應用型人才,強化寫作實踐是必要的。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學生寫作能力要求高,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就業范圍更廣,崗位適應能力更強。為此,教學中有必要突出學生寫作能力訓練,以實現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目標。組織學生進行文學創作、通訊、總結、計劃、調研報告等多種文體寫作訓練,并認真批閱,將每次寫作訓練成績折算成一定比例計入期末總成績。還可以在精品課程網頁開辟“中國現當代文學習作專欄”,上傳優秀習作,讓同學們相互借鑒和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增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
三、結束語
隨著整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呼聲越來越高,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要順應這種趨勢,優化教學內容設置,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技能。作為任課老師,也要更新思想觀念,提高課堂組織能力,在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前提下,認真組織學生參與實踐鍛煉。改進考核評價,強調學習過程考核,增加實踐環節、自主學習所占比重,從而更好引導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也為整個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建軍.走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新形勢下高校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的出路與思路[J].宜春學院學報,2009(5):127-130.
關鍵詞:護理學生;課外;閱讀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閱讀古今中外各類文學作品的興趣,課外自讀10部以上文學名著,總量不少于200萬字?!蔽艺J為,如此強調語文課外閱讀,至少有以下幾點理由:
首先,是語文學習的自身特點決定的。語文學習本身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廣泛性,在當今信息化社會條件下,影視廣播及報刊的普及、網絡的滲透,學生幾乎無時無地不與語文有關,語文學習早已超出了課堂范圍,可以說學習語文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
其次,加強課外閱讀也是由語文教學課內與課外關系決定的。課內是基礎,是先導;課外是課內的繼續和延伸。課內指導方法,帶動課外;課外知識的運用和遷移,促進課內的提高。課內和課外相輔相成,單一的課堂教學等于掉了陣地的一半。
第三,加強課外閱讀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家長并不了解職業學校的特點,認為課外閱讀影響考試課程學習,于是把課外閱讀視為不務正業而不屑一顧。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的學生除了課本還是課本,視野狹窄,知識貧乏,課余生活枯燥,致使身心發展受到影響,加強課外閱讀可以說克服了此弊端。況且職業學校學生無升學壓力,有充裕的時間增強文學修養。
第四,加強課外閱讀是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有益的課外閱讀不僅能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同時還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職業學校培養的是能力型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能力做起,而不能把學生苑于課本和課內的小天地。
基于以上認識,針對護理專業的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我在開展課外閱讀上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一、明確課外閱讀目標,調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新生進校后,召開學生會,闡述課外閱讀的意義,印發課外閱讀的計劃安排。護理專業學生大都是女生,進校年齡十六歲左右。感性思維優于理性思維,這為初期文學欣賞提供了便利。
首先利用五年高職護理專業中的前兩年長假時間。一、二年級學生基本沒有涉及專業知識的學習,時間充裕,壓力不大。語文的講授也貫穿這兩年。兩個寒暑假里,學生沒有假期作業。老師開列閱讀書單既能為學生提供參考閱讀書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正確的指導,避免盲目性。在選擇什么書籍的問題上,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需要及閱讀興趣。所推薦的書籍要適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講求思想性、藝術性,又要有趣味,可讀性強。第一學年我先安排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必讀的有《人到中年》《北方的河》《今夜有暴風雨》《棋王》《飄逝的花頭巾》《芙蓉鎮》《活著》《古船》等等。通過我國正統文學的熏陶,增加她們對社會的認識,激發閱讀興趣。另外每個假期學生可以自選一部中長篇小說,比如她們喜歡的校園文學。第二學年長假我安排學生系統閱讀外國文學。必讀的有《簡·愛》《紅與黑》《復活》《老人與海》《雪國》等,讓學生領略別樣的風格。此外我利用下午課余時間,安排學生閱讀詩歌、散文等篇幅較短的文體。如報刊類的《讀者》《小小說選刊》等。
進入三年級后,學生不再有專門的語文課的學習,專業課程的學習占用了絕大多數的時間。由于抽象思維能力逐漸成熟,這使她們有能力自主選擇讀物。她們的課外文學閱讀欣賞主要是通過文學活動形式加以引導。
二、指導讀寫
周末開設文學講座,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開展文學活動,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第一學期開設專題兩講,第一講:閱讀常識;第二講:《怎樣摘抄》《如何寫內容提要》。第二學期專題:文學欣賞常識。第三學期安排小說欣賞專題。第四學期開展文學評論寫作專題。對于三年級以上學生的指導,主要通過不定期文學講座以及定期的讀書比賽。
三、督促檢查
在每學期開學報到時,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主要是書面檢查讀書筆記,對部分學生也可以口頭檢查。在校學習期間的檢查也可以采用學生互查形式,所有檢查結果與語文成績掛鉤。
四、組織交流,總結表彰
每學期的開學、期中、期末,計劃出專門時間組織學生交流,開展文學活動,評出優勝者。1.讓學生口述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文章。2.分組交流讀書筆記,評出2~3名優勝者,并在班上交流。3.組織學生評出講述和讀書筆記的優勝者,學生在推薦優勝者時均須寫下簡明扼要的理由。4.召開學生代表會進行總結,表彰優勝者,讓學生自己暢談課外閱讀的收獲,鞏固其成果。當然也可以用文學活動形式,比如故事會磨煉口才和膽量;朗誦會有助于學生感受體會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和提高審美水平;舉行戲劇表演則使學生學習怎樣與人合作;編抄報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文學知識競賽既拓展視野又增強競爭意識;影視欣賞能豐富學生對作品的感悟。文學藝術特有的審美功能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我完善,有效地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文學修養。
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閱讀,大大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知識面。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提高。另外,更主要的是陶冶了學生情操,對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分析了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探討了課程改革構想、實施方法和改革目標,主張應建立精講——實踐——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
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現狀分析;改革構想;實施方案
一、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轉型導致社會價值觀念的轉化,文史哲學科遭遇冷落,文學課程也出現邊緣化傾向。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高校教學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淡化專業,強化素質教育,增加大量通識課和選修課,導致專業課課時壓縮。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的教與學急需加強。文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不同內容。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學團隊,他們不斷革新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特點,不同程度地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語言文學工作者。本課題組授課教師積極參與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實施的各個環節,認真開展各項教學和實踐工作。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本專業知識現狀和需求;轉變教育理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變革課程評價體系;督促學生閱讀文學原著,查閱相關論著論文,撰寫讀書筆記;充分運用現有教學條件,開展多媒體、影像等多種教學手段,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撰寫學術論文和教改論文多篇,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中,以期達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二、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改革構想
自2014年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開始以來,本課題擬繼續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每位學生參與教學環節,貫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谡n程自身的性質、特點與規律等,本課程組不斷探索與實踐,提出并實施的教改措施、擬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現代文學課程綜合改革》
本課題從陜醫大現代文學教學發展足跡和現狀出發,對現代文學第一課堂在教學機制、師資狀況、學生素養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進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試圖尋求促進現代文學教學第一課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構建現代文學教學第二課堂內容體系,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貫通。
2、《現代文學課程多元考核評價體系的建構》
鑒于本課程的特點,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法。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論文方式考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將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比例調整為4:6,即平時成績占40%,除常規的出勤、提問、討論外,重點是將學生的讀書筆記、學習心得、課堂練筆等計入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占60%?,F代文學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將成績測試與水平測試、能力測試有效結合,旨在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精神。
3、《現代文學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主要是解決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課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學中的內容、方法、比例等應用問題。逐步實現現代文學課程的網絡化教學。
4、《現代文學課程第一課堂教學研究》
主要是解決現代文學課程與美學、文藝學、語言學等學科融合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理論分析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實施
1、建立精講——實踐——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精講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系統講授知識點,著重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踐是指根據教學重點難點,教師設置問題,以分組討論、學生講課等方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自主研究是教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學科動態,對學科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觀點,撰寫相關論文。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原著導讀法:文學課程的學習最基本的要求即是盡可能廣泛地閱讀原著,文學專業學生的作品閱讀不是純粹的娛樂,應該帶著問題閱讀,運用知識儲備,分析作家作品的創作意圖、主題和藝術性等相關問題。
(2)啟發式教學法:授課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增進師生的了解。
(3)多媒體與影像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式最大優點是直觀形象,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本課題根據實踐教學大綱,適度安排多媒體和影響教學,輔助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力求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式,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將學生平時表現進行量化打分,如課堂討論、試講、平時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定,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在學習借鑒兄弟院校經驗的同時,結合陜醫大學生特點和現有條件,嘗試著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整合,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改革單一的考核方式,將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設置問題、課堂討論、學生試講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自覺能動性,形成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中國現代文學是陜醫大人文管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和文學思潮,內容龐雜,作家作品眾多。在有限的課時內,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授課教師明顯力不從心。如何根據教學大綱,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任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化繁為簡,精講多練,重視方法的傳授,引導學生自學,了解學科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情況,提高學生的文學感悟和鑒賞能力。
四、已有基礎與改革目標
1、已有基礎
(1)《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是陜醫大2014年精品資源共享建設項目之一,已開展多次實踐教學,包括學生講課、小組討論、作業講評等形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所學知識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個人見解。
(2)《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012年分別榮獲院級、校級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榮獲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年多媒體課件比賽中二等獎;在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中榮獲高校文科組三等獎。
(3)學校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教學改革工作。鼓勵專業課教師進行教學法研究,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建立了教學改革優秀論文獎勵機制;開展教案展評活動;舉行多媒體課件大賽等,調動教師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標
關鍵詞 任務驅動;網絡課程;教學設計;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18-0130-02
1 網絡課程與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以任務為線,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任務中,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學生獨立或以分組形式來完成任務。通過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學會去發現、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網絡課程里任務驅動教學的應用還在初期探索中,常用于科學類課程,如計算機課程。此類課程的教學是對科學知識的實踐與印證,更多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科的特點,缺乏對創新、反思、批判能力的培養。而在人文類網絡課程中,如歷史、文學、哲學、社會學等,強調對現象的批判與反思。但大部分此類網絡課程還延續傳統書本教材的“知識點介紹”特點,以歷史章節為順序,列舉每個時期的重點現象,并由教師進行點評,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只能對知識點記憶,而不能真正地思考。同時,此類網絡課程在教學設計上只是將靜態的書面素材變為動態的網頁呈現,教師從錄相課里直接灌輸知識,學生完成網頁瀏覽,其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得不到監控,“自主”學習轉為空談。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文學類網絡課程里的應用如何?筆者參與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網絡課程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現當代文學的設計與應用,將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教學的重點方法實踐。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文學類網絡課程中的設計
網絡課程里自主學習的實現,可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首先,網絡課程的功能設計上,體現出Web2.0支持的對個性化學習過程的記錄與統計過程。然后,關于課程的知識點背景(包時代背景、相關知識回顧)可以采用“資料搜索任務”,學生自主總結出知識點背景。課程的知識點學習后,采用“專題辯論任務”,直接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在知識點的測試階段,采用“作業提交任務”,上傳小論文。整個教學模式的學習過程為:會員登錄文學史背景資料搜集任務課程學習專題辯論任務單元測試小論文作業提交任務。
學習任務1:文學史背景資料搜集——學生自主進行情境創設
學生自主進行情境創設,是指學習初期,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完成者。如對“二十世紀外國文學”這段歷史的描述,教師可以羅列出背景知識點的框架:二次世界大戰的基本情況、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情況、世紀初的普遍情緒、當時名人的傳記。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資料總結與描述,在網絡課程的BBS發表。教師對學生的信息進行匯總,并介紹出通行的歷史文本。學生在與教師提供的“文本”進行閱讀時,已有了前期的理解性情境創設準備,能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對待文本,從而產生情感上的交流,達到理解的目的。網絡課程里關于知識點背景的介紹,如歷史、文學史、社會學史、經濟學史、政治史、哲學史等,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學習任務2:專題辯論任務——學生的批判性反思
如對“五四時期新詩的提倡者認為舊詩已是一種無病,必須丟棄古典詩歌”的批判,的觀點是當時文藝發展的必然,但放到今天,此觀點就值得商榷。在網絡課程中,教師可以此經典的觀點作為學生辯論的主題,學生以自己的體會在BBS里辯論是否應該放棄舊詩,教師再引入五四時期學者的觀點,說明其提出的背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網絡課程里對所有人文社會科學原理的介紹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學習任務3:小論文作業提交——學生的綜合性反思
除了具體的對文學作品的反思,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后,學生可以對一段文學史進行總體的評論,基本前期對作品的個性化理解,此時的綜合評論也是個性化的,從而達到文學史的總體理解。
3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分為:創設情境、提出任務;結合實際、分解任務;啟發思維、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完成任務;作品展示、評價總結。下面介紹實施過程中的原則。
3.1 任務要有層次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是由淺入深的過程。學習任務的設計要考慮學生對網絡課程熟悉程度不夠,知識接受能力有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文化知識、認知和興趣等,針對學習的不同程度來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如從“資料搜集”到“資料綜述”,再到“閱讀”與“反思”,再到“綜合論文寫作”,就體現出任務的難度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這讓學生初次接受任務即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3.2 任務要分散重點、難點
一般來說,課程的知識體系是非常多的,如文學類課程通常包括一個較長時期的文學史。對于每一個章節,不適合全部都設置學習任務。對于一般章節,重在對作品的體會,要強調原文閱讀,學生完成讀書筆記即可。筆記可以只言片語,只要是真實的體會就行。只在部分章節設置具有難度的學習任務,讓學習過程體現張馳有度的學習節奏。
3.3 任務的操作性要好
任務的完成與呈現,操作性要好。如“文學經典在線BBS辯論”,學生在辯論主題的網頁對話框輸入自己的觀點,點擊上傳,其觀點即時呈現。部分課程設置了后臺的審核提交功能,使學生無法即時看到自己的觀點上傳,審校通過后才能呈現,影響學生的成就感體會與辯論在現場感。
3.4 任務設計要問題多元化
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解決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防止思維的絕對。任務設計時要關注任務的可思考空間。任務設計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余地。如“我喜愛的一部現當代文學作品”就比“我讀《傷逝》的知識分子”要多元化。
3.5 關注完成任務時間
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任務,如果學生長時間完不成任務,他們對任務的興趣就會降低,從而產生畏懼心理,無形中也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同時也要規定完成的時間限制,以免產生學習的惰性。網絡課程的使用,可以安排在業余時間進行,但強調在面授課的集中使用,在共同學習的氛圍里,規定任務的完成時間,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
參考文獻
[1]文濤.“任務驅動”方法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計算機與網絡,2008(9):65-67.
[2]王春霞.基于網絡環境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實踐[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89-91.
一、幫助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最根本的應是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性,使其產生強烈的讀書愿望,變被動被迫的閱讀,為積極主動的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自發自覺的行為。
首先,閱讀大量的書籍可以形成學生良好的素質?!案褂性姇鴼庾匀A”。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是一個人素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都可以在讀書中逐步養成?!爸獣_禮”就形象的說明了這個問題。“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通過讀書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從而使自己成為修養良好的人。
其次,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懂得:讀書能幫助人實現終身學習。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猛,知識更新迅捷,要想跟上社會發展,必須學會終身學習。而學校畢業后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當一個人在學生時代就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里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在畢業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為了學會終身學習,為了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人,必須養成讀書的習慣。
此外,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提高寫作能力,讀書是根本、是前提?!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抱怨寫作沒有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書讀的少。因為閱讀是吸收,是積累,寫作是抒發,是表達。在浩如煙渺的知識海洋中學會閱讀,養成閱讀習慣無疑對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是教學在課外的延伸。提高閱讀能力水平的效率,關鍵在于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在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時,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指導。
1、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精讀和略讀是兩種閱讀方式。從應用的角度看,略讀是最常用的方法?!皶o涯”,如何從繁雜的書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就需要學會略讀。因此,要指導學生讀書先讀前言、目錄,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在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之后,就需要采用精讀的方法。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精讀需要對重點章節,重點段落、精彩詞句進行口味、研讀??梢赃呑x邊思、邊讀邊劃、邊讀邊記。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摘錄與隨感相結合。
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段摘錄下來,以便在今后的寫作、交際中使用,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新課標”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求學生具有探究性閱讀和創新性閱讀的能力。特別是完成閱讀之后,要思收獲,談體會,發表見解和主張。而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寫好讀后感。教師在指導學生在做讀書筆記時,可以從作者介紹、文筆精華、讀后感悟等內容對學生提出要求。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注重交流與討論相結合。
在學生閱讀一定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專門抽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分享閱讀的快樂與收獲,在討論中提出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在討論中升華?;ハ嗪献鳎涣鲗W習心得,取長補短。
三、幫助學生選擇優秀的課外讀物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這句話表明閱讀材料的選擇的重要性。選擇閱讀材料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在選擇閱讀材料上我們可以遵照以下三個原則:
1、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的原則。
葉圣陶先生認為:“課外閱讀的鼓勵和指導必須配合著教材隨時進行?!币虼?,學生的課外閱讀應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我們課本當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巧妙構思,讓課堂成為一個靈動的閱讀場所,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置身于語言文字的魅力之中。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會使學生感受到課外知識的趣味性,而要獲取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讀與課文相關的書。這些書可以進一步充實課文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不同程度的遷移拓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比較能力。
2、優選古今中外名著的原則。
這類作品主要是指新課標推薦的讀物?!墩n程標準》在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列出了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散文作品、長篇文學名著、當代文學作品等內容。讀這類書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開啟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許多優秀名著都已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學生在視覺審美之后,再來欣賞優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學生在一個學期能讀一兩部名著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再適當利用班會時間讓學生講講這類故事,一定能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
3、閱讀優秀期刊的原則。
許多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期刊讀物是指導學生閱讀內容選擇的一個重要內容。因為這類讀物的內容多反映他們這個年齡的生活,更貼近他們,容易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更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如《中學生博覽》《讀者》《中學生閱讀》等,這些報刊中所包含的文章大多是精選的美文,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對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1]為此,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旨在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培養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為了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省教育廳啟動實施普通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我校漢語言文本文由收集整理學專業獲批為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渭南師范學院作為地方院校,不同于“985”和“211”院校,如果一味模仿這些高校的辦學模式,勢必會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地方院校應該轉變思路,積極探索新途徑,努力打造自身的辦學特色。地方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綜合改革,目前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作為地方院校,我們在課程與教學資源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
全面實施“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夯實基礎、強化主干、加強實踐、注重素質”為指導思想,牢固樹立“教學質量是生命線”的意識,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不斷加大教學改革,完善課程資源。目前,我們全面實施“2+2”人才培養模式,前兩年按照學科類別進行通識和專業基礎培養,后兩年按照學科專業方向進行專業培養。課程結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教育課程、綜合素質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等五個模塊。
通識教育課程包括大學英語、計算機、自然科學概論、大學數學等,旨在于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教育。學科基礎課程包括跨學科的相關學科基礎課程和本學科的基礎課程兩部分。專業教育課程包括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又分為專業方向限選課程和任選課程,體現指導性和選擇性相結合。綜合教育課程包括社會調查與實踐、藝術鑒賞、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等,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教育課程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課程,搭建了文理交叉、文文交叉的課程平臺。
構建協調發展的專業核心課程群
我們始終堅持把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一項基礎工程來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國古代文學和古代漢語課程先后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獲省級特色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榮獲省級教學團隊。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有2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校級精品課程。
2011年,我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升格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我們以學科建設為抓手,積極促進課程資源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完善教學內容,以《史記》與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為核心,形成了以古代文學學科為骨干,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現當代文學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核心課程群。今后,我們將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優勢,把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白居易研究和陜西當代作家研究打造成國內有影響力的課程資源。
開發網絡課程資源,建立網絡平臺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1]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結合我校課程建設實際,我們加大了網絡課程資源開發的力度,開辟課程建設網絡平臺,將許多課程建設為視頻課程,供校園網內學生免費點擊觀看學習。進一步完善網絡課程資源與試題庫建設,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學生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互相交流,老師在線解答學生的疑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全方位的自主學習環境。
增加實踐課程比重,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2]我校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特點,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專業實踐教學必要的學時。
提高實踐能力,教師隊伍是關鍵,實踐基地是基礎。我們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建立校內素質訓練實驗中心,并將實訓基地建成面向全專業學生開放的、形式多樣的實習基地,成為訓練學生基本專業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和豐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園地。其次,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我校獲批為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多方努力,我們與電視臺、報社、中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時間赴實踐基地見習,旨在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根據發表稿件的數量和質量或編寫教案質量,取得相應的學分。
加大選修課比例,凸顯地域文化特點
高校不僅承擔培養人才的任務,還肩負傳承文化的使命。地方文化研究與中文學科建設存在著緊密的關系,作為地方高校,應為地方政府培養文化建設者和傳承者?!督逃巹澗V要》也指出:“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1]因此,新修訂的培養方案中,我們加大了選修課的比重,借助我校廣播電視學、新聞學、文秘等專業的資源優勢,增設廣播電視學、新聞學等專業課程供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選修。同時,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選修課程,凸顯地域文化特點。相繼開設“司馬遷《史記》研究”、“白居易研究”、“陜西當代作家研究”、“秦東文化研究”等課程,為陜西地方文化建設培養大量人才。
開辟第二課堂,實施創新學分管理
我校“2+2”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實行科技活動、專題報告、社會實踐等綜合教育課程的創新學分管理,建立學生創新檔案。未修滿創新學分者,延期或暫緩畢業。通過學分管理,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技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