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畢業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內容設置有以繪畫基礎為著眼點的素描、色彩和簡筆畫培訓,以美工技巧為學科應用的綜合材料和手工制作,以美學素養和現代教學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油畫、國畫和電腦美術等,全面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美術學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畢業設計現狀與問題
其一,美術技能展示形式單一化。美術畢業設計內容與形式的呈現較為單一化,沒有多維度展示本專業學生的能力。因為美術畢業設計的評價標準偏向于學生對視覺審美規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學生較少進行美術知識如何在幼兒教學層面轉化的實踐探索,忽略了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知識的跨學科應用,未能體現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其二,活動組織能力不足。畢業設計展示僅呈現學生的美術學識遠遠不夠,也應注重彰顯學生的組織能力。幼兒園教學不僅包含課堂教育部分,還涉及室內外環境創設、游戲、文藝表演、校內外展覽等組織活動。這就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具備對色彩、造型與空間關系的協調能力、人員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動現場的駕馭能力。其三,學業任務與畢業創作銜接不充分。學前教育專業學業任務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兒教學實習,通常未考慮其與畢業設計實踐充分銜接。這導致一方面學生沒有將畢業設計中的創作方法和思路進行幼兒教學轉換,理論與實踐未能及時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學生因工作壓力而無暇顧及創作探索,被迫中斷相應研究。其四,交流氛圍不濃。畢業設計作品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美術技能和知識的結果,而最終驗收者只有少數幾位評委教師,驗收場地也僅限于答辯教室等封閉性室內空間,交流氛圍偏弱,不能促進全校師生的交流、學生就業或展開現代幼兒美育的學術討論。其五,就業應用延續性弱。因幼兒的身心結構特點,有些美術創作形式在幼兒園中無法有效開展。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沒有經過將復雜的美術創作方式進行創新改變以適合幼兒年齡結構特征方面的實踐,所以難以將學校所學知識予以應用。
三、改革方案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畢業設計方案的重心應圍繞如何整合四年所學知識,平衡美術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綜合制訂成套的畢業設計方案。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畢業設計指導不能完全照搬專業美術院系的畢業設計培養模式,也不能完全脫離實踐技能而撰寫美術教育研究方面的論文。因此,學生的美術教育理念和方法與美術基本功一樣舉足輕重,在畢業設計中均應得到體現。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應結合“套餐”與“自助餐”設置,自主選擇個性化創作方式。畢業設計“套餐”,即畢業設計創作+幼兒教學實踐+展覽組織策劃+畢業設計答辯。美術畢業設計創作“自助餐”,即學生在畢業設計創作中可選擇平時最擅長的創作門類,如繪畫創作(手繪本、油畫、水彩、國畫、景泰藍、綜合材料或彩鉛畫等)或設計創作(定格動畫和手工裝置等);幼兒教學實踐要求運用與所選畢業設計門類相對應的創作材料和方法實施于幼兒美術實習教學課堂中,并拍攝現場教學錄像,整體展示幼兒美術教學情況;展覽組織策劃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視覺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畢業設計答辯邀請在校專業教師和實習單位的教師一起對該學生的畢業設計與幼兒教學進行提問,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綜合討論。此套畢業設計改革方案系統地實現了以繪畫與手工并置為主體、教學實踐為載體、多樣化展示為體現、理論總結為補充。學生可在硬性規定下和自主選擇范圍中,以最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進行畢業設計,將四年所學的美術教育知識和創作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畢業設計增設多層面的考核內容,實現立體化展覽效應,使美術類畢業設計形式和內容更具開放性與多元化。
四、結語
關鍵詞:學前教育 全學程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1(a)-0123-03
1 ??茖W前教育“全學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計背景
1.1 學前教育專業成長的需要
該院在2016年成功申報學前教育專業,前期做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工作,走訪舉辦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以及各大幼兒園,發現重慶市周邊區縣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普遍在專科及以下。該院舉辦的??茖哟螌W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正是重慶市周邊區縣、農村及邊緣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對于一個新成立的專業到底采用哪一種教學模式,是將本科學前教育培養模式和中職教育模式照搬過來嗎?鄒小婷對幼兒園里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調查發現:本科生是“說起來口若懸河,做起來笨手笨腳!”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理論的掌握不夠扎實,或技能掌握不夠全面,無法很快適應崗位需求”。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茖哟蔚膶W生是幼兒園一線工作者的主體,為適應幼兒園崗位實踐能力要求,提出了“全學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1.2 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的保障
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提出,幼兒教師以“能力為重”。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幼兒園教師,是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培養能說會做的具有很強實踐操作能力的幼兒園教師的主要途徑就是實踐性課程教學。??茖W生在校時間短,要想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具有很強實踐操作能力,不僅要延長實踐教學時間,更要設計全面系統的幼兒園教師實踐能力課程――“全學程實踐”。
1.3 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和中職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各有側重點。本科學前教育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籠統開設《幼兒游戲與指導》《活由杓樸脛傅伎緯獺芳拔宕罅煊蚩緯袒疃設計與指導等實踐性課程;手工、簡筆畫、蒙氏教學法以及玩教具制作等實踐課程開課課時較少甚至部分沒有開設。學生沒有足夠的實踐操作機會,實踐操作動手能力不高,到幼兒園成為會說不會做的理論工作者。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課程側重于藝術技能,如舞蹈、鋼琴、美術等;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重視教法課程,分別設置語言、社會、科學、健康及藝術五大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因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過度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忽略專業基礎課學習,學生走上教育工作后,文字功底較弱、底蘊不足,領悟性不高,缺乏創新力,其工作提升空間受限。
??茖W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融合了本科的理論基本功和中職的專業技能,重視實踐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專科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為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依托,也為培養學前教育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撐。
2 學前教育專業“全學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建構
所謂“全學程”實踐教學是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從進入大學一年級開始,到大學三年級,每個學期不間斷地安排實踐性課程。參照高職高?!秾W前教育專業課程標準》,汲取本科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優點,探索建構具一套系統性“全學程”實踐性具有專科特色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課程體系。
2.1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制定實踐教學目標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是確定實踐課程內容、開展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重要依據。方向明確,實踐教學才能有條不紊地得以開展和實施,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首要任務是目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對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的細分,該文結合幼兒園教師崗位的特殊性,將幼兒園教師實踐能力結構分為三個維度:即基本能力、教學能力和特殊技能?;灸芰Πń處煹臏贤ń涣髋c合作能力(教師與幼兒園領導、教師、家長和幼兒的溝通交流合作能力),保育能力(行為習慣規范、生活自理能力培養、衛生保健、意外事故處理能力、常見傳染病防控能力等),一日生活組織能力(一日活動計劃制定與組織實施)。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基本能力(書寫、幼兒教師口語、幼兒教師禮儀);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幼兒園教育各種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游戲策劃與組織實施、觀察和記錄幼兒行為);環境創設與利用能力(幼兒園走廊及教室各區域環境創設和布置等);幼兒教師的特殊技能:藝術技能(彈琴、唱歌、跳舞、畫畫);語言講演技能(講故事、詩歌朗誦等能力);手工制作能力(玩教具制作等)。
2.2 “全學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課程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依據。學前教育專業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加強專業實踐性課程建設,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專科學生在校時間只有3年,實訓實踐課程往往集中在其中的一兩年時間,導致學生學習任務集中,學習效果不佳。第一,最大限度地拓展實踐性學習時間。該研究倡導“全學程”實踐,不僅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實踐性學習時間,為學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實踐操作平臺,將幼兒教師實踐能力所匹配的實踐性課程,按照分清主次和結合實際原則,系統分散安排在第一至六學期;第二,最大限度地擴展專業實踐性課程。將實踐性相對較弱的部分課程適當改造為活動性的實踐性課程,如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課程,學生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后,以兒童劇等形式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面對和解決幼兒教師職業生涯中的困惑,使實踐性學時占專業總學時比例超過50%,充分發揮實踐性教學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系統編排每一學年的實踐性課程。在每學期的實踐性課程組織上,并不是按照每項能力的先后順序進行編排,而是按照課程的難易程度及課程間的相關性和聯系性原則,以最有效學習接受方式,獲得幼兒園教師實踐能力。幼兒教師實踐能力的獲得需要開設34門專業實踐性課程,從第一學期開始,每一學期平均開設有7門左右的實踐性課程,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課程具體設置見表1。
2.3 學前教育專業“全學程”實踐教學輔助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全學程”實踐教學體系能有效運行,必須具備相應的輔助實踐教學的軟、硬件配備。高素質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實踐教學有效運行的重要硬件配備。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是促進實踐教學健康運行的有力軟實力配備。
構建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第一,學院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教師,適當聘請高學歷博士或碩士研究生調整教師結構;第二,學院加大培養雙師型教師,充分利用對口幼兒園實踐基地,派送教師掛職鍛煉學習;第三,適當選用兼職專業教師,學院短期可選用具有扎實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幼兒園教學經驗和技能的幼兒園教師,為學生進行實踐性教學指導;第四,培養教師科研能力,增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間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學前教育前沿問題和實際問題,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加大投入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學前教育專業實踐場所在空間上可以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踐場所,其中,校內實踐場所包括教室和實訓室。教室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些專業實踐性問題進行討論,或專業技能和藝術技能的練習,以達到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實訓室的實踐教學是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專門的、分項的技能訓練,使學生初步感受幼兒教師工作的部分環節,如教學技能和專項藝術技能都在相應的實訓室內進行訓練。建構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購置現代化的實訓設備有利于學生掌握專業專項基本技巧技能。學前教育專業校外實踐場所主要在幼兒園,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鍛煉獨立進行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能力的場所。選擇環境優、距離近和數量多的校外實訓場所,不僅能保證學生完成基本實踐任務,也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建立科學、規范和有效的實踐教學制度機制、督查機制和評價機制能有效促進實踐教學體系正常運行。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工作制度、實訓室工作制度、專業見習和實習管理制度、畢業設計管理條例等管理文件,有利于指導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加強實踐教學的督導工作,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信息反饋機制,對實踐教學進行定期督查,能促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建立健全的實踐教學評估機制,制定完善的學生實踐能力考核標準、考核項目和考核辦法,激發學生實踐能力訓練的積極性,促進實踐教學的健康開展。
之,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徑。在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好背景下,結合學校自身發展狀況,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提供豐富的資源保障體系,是學前教育專業做大做強的堅實后盾。
參考文獻
[1] 谷陟云,劉昌友,師文慧.文化哲學視角下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建構[J].教學評論,2015(11):59-62.
[2] 全曉燕.融合教育背景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6(3):45-50.
在校實習是英語幼師專業在大學學習階段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在校實習,使學生在所學的各類課程的基礎上,了解該專業在建設工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社會需求;為畢業設計收集和準備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本專業建立相應的感性認識;為畢業后走上工作單位打好基礎,做好專業知識的相關準備。熱愛幼兒教育事業,這是必須的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年5月04日,這是一個令我難忘的日子,今天的我就要踏上社會實踐的征途。我們的首站是**慈愛幼兒園,為這里的孩子帶去愛,為他們插上愛的翅膀,同時讓我們與童心一起飛翔。轉眼間一周的實習生活就這樣結束了。在實習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學前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與大班、中班,小班幼兒的區別。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與保育員、其他教師及家長的合作、協調工作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較注重于對有關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常常忽略了對幼兒生活常規的關注。這次在幼兒園實習,第一次完整的觀察了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趙小娟老師很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
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該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的。這些日常生活突發的事件都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我在實習初期的時候,看到小朋友的椅子放得不整,我就會幫他們放好,他們告訴我飯菜吃不完,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吃了,他們要上廁所,不管當時在做什么活動,我都以為應該讓他們去上廁所。他們不會脫衣服的時候,我會主動幫他們脫等等。我以為我是在幫助他們,可事實卻并非如此,經過趙老師的提示后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的后果就是他們永遠都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該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的。
每天我都會早早的來到學校等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們的到來,我用最快的速度記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為了能夠在早上與他們問好。每天早上親切的問候成了我和孩子們第一座友誼的橋梁,在區域活動時我會以玩伴的角色與孩子玩耍;玩游戲時還會像孩子一樣的耍賴;做錯事情了我也會道歉;與孩子們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時間與孩子相處,聊天,盡可能地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漸漸地孩子們記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纏著我問東問西;放學時他們記得和我道一聲再見。我的努力有了收獲,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我會心的笑了。
小朋友都非常天真可愛,我很愛他們,很喜歡和他們玩。幼兒園早上有半個小時是讓幼兒拿著玩具蘿卜自由活動的,我會趁這個機會,和他們玩成一片,和他們聊天。我試著讓自己變成小朋友,融入他們的生活。這樣我才會獲得他們的歡心,才會得到他們的信任和依賴。我愿用我的熱心,換取孩子們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換取孩子們的開心;我愿用我的實心,換取所有人的認同。我很慶幸能夠和中四班的小朋友及兩位優秀的老師共同度過兩周的時間,小朋友們給我帶來的是無盡的快樂。而兩位老師的指導和教誨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XX年5月04日,這是一個令我難忘的日子,今天的我就要踏上社會實踐的征途。我們的首站是遼源慈愛幼兒園,為這里的孩子帶去愛,為他們插上愛的翅膀,同時讓我們與童心一起飛翔。轉眼間一周的實習生活就這樣結束了。在實習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幼兒教師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學前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與大班、中班,小班幼兒的區別。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與保育員、其他教師及家長的合作、協調工作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較注重于對有關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常常忽略了對幼兒生活常規的關注。這次在幼兒園實習,第一次完整的觀察了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趙小娟老師很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
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該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的。這些日常生活突發的事件都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 我在實習初期的時候,看到小朋友的椅子放得不整,我就會幫他們放好,他們告訴我飯菜吃不完,我就叫他們不要再吃了,他們要上廁所,不管當時在做什么活動,我都以為應該讓他們去上廁所。他們不會脫開衣服的時候,我會主動幫他們脫等等。我以為我是在幫助他們,可事實卻并非如此,經過趙老師的提示后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的后果就是他們永遠都不能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行為的出發點是關愛幼兒,但結果卻是溺愛他們,所以經過反省我覺得幼兒教師心中應該有一把尺,這把尺其實就是教師堅守的原則這些原則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發展和提高幼兒的能力的。
每天我都會早早的來到學校等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們的到來,我用最快的速度記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為了能夠在早上與他們問好。每天早上親切的問候成了我和孩子們第一座友誼的橋梁,在區域活動時我會以玩伴的角色與孩子玩耍;玩游戲時還會像孩子一樣的耍賴;做錯事情了我也會道歉;與孩子們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時間與孩子相處,聊天,盡可能地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漸漸地孩子們記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纏著我問東問西;放學時他們記得和我道一聲再見。我的努力有了收獲,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我會心的笑了。
小朋友都非常天真可愛,我很愛他們,很喜歡和他們玩。幼兒園早上有半個小時是讓幼兒拿著玩具蘿卜自由活動的,我會趁這個機會,和他們玩成一片,和他們聊天。我試著讓自己變成小朋友,融入他們的生活。這樣我才會獲得他們的歡心,才會得到他們的信任和依賴。 我愿用我的熱心,換取孩子們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換取孩子們的開心;我愿用我的實心,換取所有人的認同。我很慶幸能夠和中四班的小朋友及兩位優秀的老師共同度過兩周的時間,小朋友們給我帶來的是無盡的快樂。而兩位老師的指導和教誨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畢業設計;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1-0049-02
畢業設計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在高職三年所掌握知識深度與廣度的全面檢驗,也為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考查和展示的平臺。但是由于課堂教學和畢業實踐中各種實際原因,許多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設計依然存在著嚴重問題。主要有:企業參與流于形式,學生選題脫離崗位;指導形式過于單一,缺乏企業一線的直接指導;評價標準過于籠統,沒有具體可行的評價體系;學?;A工作做得不實,學生準備工作不充分。針對上述問題,天津職業大學商務英語專業與本地多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并以此為依托,通過走訪調研、數據分析、企業參與、反饋總結等方式,探索出基于“校方夯實基礎、企業深度參與、雙師聯合指導、動態監督管理”的“校企聯動”畢業設計模式。經過近三年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校企合作,選題方式多元化
職業教育的屬性要求課程的體系構建和開發設計中必須要有企業的參與,而企業的參與也決定了畢業設計選題能否直接來自企業一線并最大程度地契合企業需求,從而達到考查學生實踐能力和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目的。
1.訂單培養,定向選題
我校商務英語專業與伊頓國際幼兒園、天津巴士悅信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天津精誠恒逸軟件有限公司、日上免稅行等多家企業建立了“訂單班校企聯合培養合作”關系,這些企業固定在第五學期初來校,根據每年不同的用人需求進行招聘。學生面試合格即時上崗,畢業頂崗實習隨即開始。畢業設計的題目全部來自企業工作崗位一線,在正式給學生之前,會與學校指導老師進行協商。指導教師會從教學實際內容、學生實際能力來綜合評判這些題目的難度及工作量大小是否適合學生做,并且在與企業深度溝通后,對每個題目進行文字導讀,并建議學生們按照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選題,避免了盲目選題、中途換題、文不對題等現象出現。畢業設計與實習就業實現了無縫對接。
2.簽訂校企協議,擴大選題范圍
簽訂校企協議主要針對兩種企業,一是進入校園進行招聘的企業,二是畢業生通過自己求職找到的企業。學校會與這兩種企業簽訂《畢業設計校企雙方聯合指導協議》,作為頂崗實習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協議須由企業負責人、企業指導教師、學院負責人、學生本人四方簽字后生效。題目來源分為兩種,一種與訂單班相同,由企業提供,題目均來自企業工作崗位一線,緊貼崗位實際;另外一種為學生結合實習內容自主選題,題目須經學校和企業兩位指導教師的批準方可立項,最大程度地保證題目緊貼工作實際,彰顯實踐價值。
3.從企業引進項目由學生自行選題
對于少數準備專升本的學生,由于其主要經歷放在復習中,所以會暫時放棄一些就業實習機會。針對這種情況,商務英語專業開創了從企業引進畢業設計項目的先河。以《天津職業大學教師脫產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為政策指引,商務英語專業每年都會下派2~3名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其任務之一就是結合教師工作實踐和課程教學實際,為畢業設計搜集可操作的項目,作為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這些題目來源于崗位一線或由企業根據工作實際命題,在與崗位需求的契合度上與前兩種方式無異。此外,企業派技術人員定期到學校對學生進行講座和指導,學生也會定期親臨企業一線,對自己正在實施的畢業設計項目的背景會有更直觀深刻的了解,使其畢業設計質量同樣得到保證。
二、畢業設計實行“校企雙師指導”
1.雙師指導的責任分工
校內教師主要負責畢業設計的規范化指導、提供文獻檢索指導幫助、定期與畢業生及企業指導教師聯系,監督畢業設計進程等;企業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畢業設計中的技術指導和疑難解惑,并定期與校內指導教師聯系,就畢業生在畢業設計實施中所欠缺的理論及實踐知識進行溝通和交流。
2.雙師指導的具體實施
具體實施貫穿于畢業設計的全過程。雙師指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企業的技術人力資源,讓畢業生從理論知識層面和動手實踐層面得到雙向立體指導。
三、建立“校、企、生”三方動態管理監督體系
首先,校企雙方是互動管理平臺的主要組成者,雙方需互相協調配合,才能將管理監督落到實處。從責任方面看,校企分別成立畢業設計工作指導小組,并建立畢業設計責任人制度,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均有明確的責任劃分,杜絕了責任上互相推諉,切實提高指導效率。學院還將校內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到教師的年度量化考核中,使教師能夠對畢業設計指導給予高度重視。從過程方面看,校企合理科學分工,對畢業設計的全過程,包括選題開題、進度跟蹤、指導反饋均進行全面科學有效的監督,并做好詳細記錄,定期通過畢業設計交互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對信息做到及時交流,對問題做到及時解決。
其次,首次將學生納入畢業設計管理監督體系中。按照“學生評教”的思路,學院要求學生登陸畢業設計交互管理平臺,對指導教師的指導過程及表現予以評分,評價指標包括指導作用、指導態度等。
四、做好基礎工作,為畢業設計提供實施保障
1.制定相關文件
針對學校基礎工作做得不實、沒有明確的政策文件的問題,同時為保證畢業設計各項環節落到實處,并形成良好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學校制定了《畢業設計管理辦法》、《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體系標準》等文件。學院以此為政策指導,結合學院的專業特點和教學實際,也制定了畢業設計的院級文件。這些文件的出臺,為畢業設計實施進程中的各個環節均提供了政策指導,有利于畢業設計規范平穩的開展實施。
2.為畢業生開設畢業設計講座
為了讓畢業生對畢業設計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準備,商務英語專業聘請具有豐富畢業設計一線指導經驗的教師,在第五學期初對全體畢業生開設畢業設計系列講座,使畢業生能在第六學期頂崗實習之前對畢業設計形成全面具體的認識,并對其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正確充分的了解,從而有意識地把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置于同等地位并予以有效結合,根除了過去“重就業,輕畢業設計”的錯誤思想,杜絕了以往到了答辯關頭,指導教師還在與學生糾纏于格式排版等低級問題的現象,有效提高了畢業設計的實施效率。
3.對指導教師開展相關培訓
在對畢業生開展講座的同時,針對學校指導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而導致對畢業設計指導無法全身心投入等現象,學院還要對指導教師開展相關的培訓,從“工學結合”理念、英語專業特點、教學實際、課程構建、校企合作和學生就業等多方面向教師闡述學生畢業設計的重要意義,使教師在思想上將其與教學科研置于同等位置;并且對每年畢業設計實施前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通報,使教師能夠根據每年不同的指導背景制訂具體的指導方案,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預判并制訂解決方案。
五、“校企聯動”畢生設計的“三贏”
從學生角度來說,“校企聯動”彌補了課堂教學實踐性缺失的劣勢,學生通過畢業設計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給自己一個清晰準確的定位并明確未來的職場發展方向;也增加了成功就業的機會。
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給畢業生提供的選題都來自于工作崗位一線,其中有一些是企業尚未解決的實際問題,學生通過做畢業設計,也就為企業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此外,企業通過指導學生,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職業道德、做事態度等均有了全面了解,對該生可否留下繼續工作提供了具體翔實的依據。
從學校角度來說,通過與企業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商務英語專業以崗位實踐為指導,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構建,使今后培養出的學生在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上都能更好地符合畢業設計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同時對正在建設中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思鋒. 高職商務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新模式研究——以應用英語專業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2010(10).
[2]吳思樂,等. 全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環節考核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J].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3]夏寧滿. 高職英語專業畢業設計模式創新與質量控制體系研究[J].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看,教育部正在積極構建國家教師教育標準體系,并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教師教育面臨繁重的探索和建設任務,還面臨水平提升和質量提高的全面考驗。從高等師范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長期困擾師范大學的學術性與師范性,或綜合化與特色化之爭并未徹底解決,良好的教師教育文化氛圍有待形成,發展教師教育尚未成為全校共識。教師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評價方式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師教學能力離基礎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教師教育的專職師資隊伍數量總量不足,兼職隊伍不穩定。創新團隊、教學團隊和有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領軍人才嚴重缺乏??蒲兴讲桓?研究項目偏少。教育學和學科教育的學科建設水平亟待提升,引領、服務基礎教育的能力仍有待加強。
二、教師教育專業建設與改革的基本路徑
高等師范院校是基礎教育的教師培育基地。為了適應國家新時期關于教師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師范院校應適時以教育部相關改革理念為指導,結合基礎教育改革的實際,正確定位培養目標,切實加強與中小學的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切實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打造教師教育品牌。
(一)準確定位教師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大多屬于新建本科院校,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其本科專業數量和招生人數都急劇增加,多學科發展成為共同趨勢。但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地方高等師范院校一定要準確定位教師教育目標,明確教師教育在學校中的位置,不能因為走綜合化之路而丟棄原有的師范特色與優勢。一方面,要確立教師教育專業的獨立地位,保障教師教育的"合適"位置,大力構建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教師培養體系。絕大多數地方高等師范院校是由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的,仍然承擔著本地區基礎教育、師資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的重任,因而其教師教育專業既是學校的發展根基和辦學的優勢與特色,又是服務社會的重要橋梁,在繼續輸送合格師資、培訓在崗教師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牢固培養教師的專業目標,立足于培養合格的基礎教育師資。盡管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或愿意從事教師行業,但從專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教師教育專業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依據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細化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要求,從而保證學生畢業時具備教師資格。
(二)切實加強與中小學的合作教師教育是教師從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入職教育,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基礎教育師資。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確保培養的學生能夠勝任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教師教育專業發展過程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綜觀中外師范教育的辦學歷史不難發現,重視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與基礎教育的接軌是辦好師范教育的必要前提。但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由于教師教育專業招生人數急劇增加,高師院校在辦學過程中缺乏主動與中小學聯系的機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與基礎教育聯系不緊密,教育內容也脫離了基礎教育實際,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不能適應基礎教育的需要。近些年,高師院校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開始積極主動建立與中小學的緊密合作機制。筆者認為,高師與中小學的合作,重點內容有四大方面。第一,共同開發課程及實施課程教學。教師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一方面要堅持本科教學的學術規范,課程設置必須遵照國家學科規定;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培養合格師資的職業標準,專業課程中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技能、基礎教育課程研究、班主任工作等課程必須與服務地方緊密結合,分別與中小學、幼兒園共同開發課程,保證課程開設的實用性。目前,大多數教師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時強調本科教學的學術性,教師教學一味強調理論灌輸,鮮有對接基礎教育實際的課程,因而學生在校的學習與實際的中小學教學存在明顯的脫節,學生在教育實習時存在過長的不適應期。因此,教師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時必須保證一定比例的教育教學類課程與中小學聯合開發,一定比例的課由中小學優秀教師來實施教學,通過他們的以身示范和案例教學,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保證師范生更早、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基礎教育。第二,共享共建雙師結構教師隊伍。構建雙師結構的師資隊伍主要在于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聘任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名師為兼職教師,兼職教師的數量要不少于教育類課程教學教師人數的20%。兼職教師要承擔課程教學或指導專業實踐和畢業設計等任務,從而形成高校與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師范生的機制,實行雙導師制。另一方面要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中小學和幼兒園定期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教師每四年內至少要有一個學期在中小學或幼兒園工作,全面、深入掌握基礎教育實際,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同時,高師院校要支持教師積極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試驗,擔任教育類課程的教師必須具備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服務工作經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逐步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第三,教育見習實習的協同創新。總體來看,中小學、幼兒園的辦學水平是參差不齊的,辦學特色也有較大差異。首先,高師院校要結合不同專業的實際,定向選擇符合專業辦學定位的中小學、幼兒園作為實習基地,并與實習基地開展深度合作,綜合考慮課程教學、教育見習、教育實習與資教助教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度融合師范生的專業成長與兼職教師、專業教師的職業提升的要求,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其次,高師院校要與實習基地共同開展教學改革與基礎教育研究,改革校−縣、校−校合作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教育實習與實踐教學體系,探索基礎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增強基礎教育、網絡課程、案例庫的資源建設等。最后,高師院校要持續加大專項投入,鞏固完善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建設教育實習基地,主要是為教師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服務,按照"誰受益、誰投入"的基本規則,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高師院校要設立"實習基地建設"專項經費,專項建設經費可以依據"按需申報,高度共享、統籌管理"的原則來執行。同時,要定期選擇一定數量的中小學、幼兒園來推進和鞏固各學科專業的教育實習基地建設,形成穩定的"見習、實習、研究、服務"四位一體的實習基地,從而建成一批標準化的實習基地。
(三)大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近些年來,教育部連續推進卓越工程師、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等一系列面向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計劃,這對推動各高校的本科教學改革工作無疑是一種政策引導。作為師范院校,探索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自然是義不容辭的。地方高師創新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有多種路徑可供選擇,諸如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綜合教改實驗班、優秀師范生助學獎勵計劃、定向培養、第二學位、開放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的主輔修制、本科−教育碩士和本科−農村教育碩士一體化培養等教師人才培養模式。筆者以教育碩士授權學校為例,簡要說明實施"本科碩士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實施"3+0.5+0.5+2"的"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具體設想。"3"指的是本科培養的前三年,主要任務是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學習的課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教師職業教育的理論課程,培養過程中要融合專業教育與教師職業教育的特點,既要保證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要培養學生初步具有從事教師工作的職業能力。前一個"0.5"指的是本科培養的第七學期,主要是安排學生進行為期半年的教育實習。校方要集中安排學生到中小學擔任課程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逐步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還要安排學生進行畢業論文的準備工作。畢業論文的選題要契合學生的實習實際,既可以是教學研究論文,也可以是教育調查報告。當然,輔導教師要鼓勵學生選擇與所修專業相關的研究性論文。后一個"0.5"指的是本科培養的第八學期,主要是學生進行反思性、發展性學習。學生在經過理論學習和教育實習后,要認真進行理性反思,進一步明晰作為中小學教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學校開設的課程既要有專業選修課程,還要增加教師職業教育課程,盡量多開設專題式課程和實踐類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院系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研討活動,使學生具有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的能力,同時做好本碩一體的課程銜接工作。"2"指的是兩年的教育碩士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高度融合。教育碩士課程的設置包括教育科學(理論與實踐)課程、專業課程(學科發展課程、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結合的課程)。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獨立解決教學中疑難問題的能力,開展基礎教育研究的能力,以及初步具有引領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地方高師一定要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考核,要建立"師范生成長檔案",形成"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整、自我教育"的學業評價機制,逐步完善畢業生跟蹤制度,把師范生的在校培養和工作后的專業成長納入培養體系,確保學生實現從"優秀師范生"到"優秀教師"的轉換。
(四)全面優化課程體系總體而言,我國各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大致相同,一般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類課程三個部分。目前來看,我國高師院校的課程設置體系與發達國家基本相似,但各類課程的比例與內容選取與發達國家有著顯著差異,突出的問題有三:一是公共基礎課程偏弱,不利于教師素質的全面發展。目前高師的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大學體育等課程,涉及的領域較為狹窄,無法為學生提供寬口徑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儲備,也無法適應日趨綜合化的新課程改革要求。二是學科專業知識過于龐雜,限制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目前占總課程60%以上的專業課程,拘泥于封閉的學科體系,內容陳舊單一,缺乏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尤其是與教育學科的整合,嚴重脫離基礎教育的實際,使得學生學的知識不少,但無法直接應用于基礎教育教學的實際。三是教育類課程量少質低,無力支撐教師職業技能的形成。幾十年來的"老三門",即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一直是教師教育專業的特有符號,教學內容也基本是空洞的理論說教,無法與基礎教育的實際接軌。面對新的形勢,高師院校必須大力優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積極構建體現先進教育思想和開放兼容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主動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遵循教師教育成長規律,科學設置師范教育類專業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學科理論與教育實踐要緊密結合。按照教育部出臺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規定的學習領域、建議模塊和學分要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師教育課程方案,保證新入職教師基本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需要。大力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加強課程建設,開發網絡課程、教學案例庫和資源庫,注重學思結合,采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等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五)不斷強化實踐教學教師教育,既要重視理論學習,還要高度重視教學技能的培養。因此,教師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建立實驗、見習、實訓、競賽、體驗、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既要包括專業課程的實驗,也要涵蓋部分中小學課程的典型實驗。教育見習,應從大二學生開始,有計劃地組織師范生每學期到中小學見習一周,給學生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使學生直接獲得中小學教育的感性認知。同時,加強師范生的教學能力訓練,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比賽,"以賽帶練",實行教育實習資格制度,凡是沒有達到實習資格要求的一律不得參加教育實習。大力實施一學期教育實習制,通過頂崗支教、頂崗實習、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等混合編隊實習,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環境。輔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實習指導,形成專兼結合、校內校外結合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從而保證教育實習的實效性。
三、結語
關鍵詞:產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學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調整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產教融合成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2014年5月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就明確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1]。產教融合是教育部門與產業部門在社會范圍內,充分依托各自的優勢資源,以互信和合約為基礎,以服務經濟轉型和滿足需求為出發點,以協同育人為核心,以合作共贏為動力,以校企合作為主線,以項目合作、技術轉移以及共同開發為載體,以文化共融為支撐的產業、教育內部及之間各要素的優化組合和高度融合,各參與主體相互配合的一種經濟教育活動方式[2]。我國產教融合的發展,2013年以前主要是在職業高中、中職、高職高專這類中等職業院校中實踐并發展,主要采取校企結合和校企合作兩種方式進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2013年開始一批地方普通高校開始進行產教融合的轉型發展,并于同年在天津成立了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2014年教育部和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在河南駐馬店召開了產教融合國際論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為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力推廣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務院出臺的《決定》中也指出“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但就目前而言,產教融合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高校都在進行初期的嘗試,因此現階段對產教融合途徑進行分享和討論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主體―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是第一批入選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的獨立學院,在兩年多的實踐中學院積極采取各種方式進行產教融合的改革,其中的建筑學專業是其改革重點專業,因此將其改革途徑歸納整理與之共享。
2.產教融合的途徑探索
2.1 課程設置與職業標準相結合
專業課程教學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每一個高校都非常重視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我校建筑學專業在進行產教融合改革以來,根據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著重對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使建筑學專業課程設置與相應的職業標準相結合,培養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企業人才需求與課程設置對照表見表2-1。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畢業生去向主要以建筑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為主。其中建筑方案設計師的主要職責為能夠進行獨立的建筑方案設計、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善于溝通和表達、熟悉各建筑設計軟件等,在課程設置上則對應的安排了小型公共建筑、別墅、幼兒園、客運站、酒店、圖書館、醫院、博物館、商業建筑、居住區規劃等10個專項設計課程以及計算機軟件設計課程,其中后五個設計課程為學生兩人一組用計算機設計完成,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方案設計能力,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軟件應用能力;還結合重慶市特點特安排了山地建筑與城市保護更新系列課程及山地酒店建筑設計與管理系列課程,以滿足以培養服務地方人才為目的的產教融合改革;此外,還設置了建筑及城市認識實習、建筑師業務實習等以拓寬學生的設計思路。建筑施工圖設計師的主要職責為能夠獨立完成施工圖設計、熟悉專業相關規范和標準、熟練掌握建筑設計軟件等,對應的課程設置主要有與施工圖設計有關的理論課程以及施工圖設計課程,還有建筑材料認識實習和建筑構造實習等實習類課程。
表2-1 建筑學專業企業崗位需求與課程設置對照表
企業崗位 崗位職責 課程設置
建筑方案設計師 獨立的方案設計能力 建筑設計1-5、建筑師業務實習、建筑及城市認識實習、居住建筑設計原理、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等。
團隊協作能力及溝通能力 建筑設計6-11
設計軟件 建筑設計6-11、計算機表現等
施工圖設計師 施工圖設計、專業相關規范及標準。 建筑施工圖設計、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規、建筑構造實習、建筑材料實習等
2.2 師資建設與產教需求相結合
2.2.1 師資來源及配比
普通高校的專職教師主要來自于學術型高校培養出來的高學歷人才,很多教師都是一畢業就走進了教學崗位,對企業基本狀況不了解,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即使進行了課程體系的調整,教師隊伍也不能勝任應用型課程教學。于是有些高校選擇去企業聘請課時老師參與實際的教學活動,但這又給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產教融合改革中必須進行師資隊伍的改革,使師資建設與產教需求相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不同于傳統學術型大學,也有別于職業技術院校,它實現了高等教育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結合[3]。我校在進行產教融合實踐中,,不斷對師資隊伍進行調整,以人才培養方案出發,對師資進行合理配比,目前建筑學專業的專職教師中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專職教師占74%,兼職教師只占教師總人數的10%,且全部為有工作經驗的中級及以上職稱人才。其中在領導隊伍的建設中也大膽聘請有豐富企業建設經驗的領導來共同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宏觀把控。此外還成立了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均為熟悉高校教學并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建筑設計師和教育工作者。
2.2.2 雙師型培養
在師資培養過程中,根據產教需求,對教師隊伍進行“雙師型”認定也是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改革的有效途徑[4]。我校建筑學專業根據人才培養需求和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每學年派1-2名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為期半年至一年的工程實踐,讓教師在企業環境中參與項目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競爭力;每年暑假動員大多數專職教師深入企業進行交流學習,讓教師了解最新的企業人才需求及職業發展動態,使專業理論課及設計課教學做到與時俱進,更符合市場需求;邀請有較高專業水平的設計師及高校學者到校跟教師進行講座交流,以提高教師的專業視野;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技術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鼓勵教師進行產教融合的教學改革研究等。
2.3 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結合
產教融合的本質是生產和教學的一體化,在生產實境中教學,在教學中生產[5]。在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結合方面,我們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兩套方案?!白叱鋈ァ?,主要是派遣學生到工作單位參與生產實踐,目前我校共與20家企業單位簽訂了實踐協議,每年暑假會派大三大四的優秀學生及大五畢業生到企業實習,在企業中的設計師和專職教師帶領下進行專業實踐。“請進來”則是指請進企業項目,學校為企業提供辦公環境,企業將設計項目帶到學校由企業設計師、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生可通過參與這些項目獲取學分。目前建筑學專業從地方特色出發共建立了山地建筑、歷史文化建筑、酒店建筑和景觀設計等四個工作室,每一個工作室都有一個固定的對接企業,工作室的運行和發展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完成,這樣的模式既減少了企業的設計成本,又滿足了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還為學生就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起到了雙贏的效果。
2.4 畢業成果的多項考核機制
畢業設計是對學生整個大學學習效果的綜合考核,也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完成得最全面最細致的一個設計,因此在進行產教融合改革中必須重視畢業設計的改革。我校建筑學專業在畢業設計選題上就有針對性的引入了當地實際的案例,甚至有的選題就正處于招投標階段,學生在老師和企業設計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設計,老師主要負責學生畢業設計階段的過程管理,設計師主要負責對方案進行現實性的把控,最終的畢業成果由導師、企業設計師及甲方共同考核,這樣的考核體系既可以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又可以讓學生在走出校門前對企業工作環境有更好的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
3.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既不同于傳統學術型大學的研究型人才培養,也有別于職業技術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方面必須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路子。很多高校都選擇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產教融合途徑上不斷進行嘗試和改革。我校建筑學對產教融合途徑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顯現出了一些不足,比如與企業合作中缺乏長效機制和約束機制;產教合作的過程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產教的深度融合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能是高校一方的努力,還需要得到國家、政府、行業、企業在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在行動上的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定會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Z].2014-05-02.
[2] 楊善江.產教融合:產業深度轉型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與職業,2014(3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