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實踐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美國學校心理輔導的發展歷程及啟示邊保旗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生的創新能力劉昌斌
常規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實踐意義教育實踐與研究 張鈞祥,范保林
影響學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幾個因素趙金伶,師彥星
學生個人生涯設計應以其興趣和優勢為基礎武淑清
論美育的歷史與功能張忠華
校園網維護經驗談郭建國
語文教育的人文關懷儲昌樓,錢鳳珍
淺談語文教學中發散思維的培養張克久
淺談語感能力的培養蘇長金
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孟獻紅
論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技巧王蘇生,孟湘
加強聽說訓練提高寫作能力--關于提高農村中學學生素質的思考高素忍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王春林
入畫·入情·入理韓國平
因特網:英語教師的良助林紅
初中英語Book2A修訂介紹曹潔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警示:立足課堂教學提高語篇分析能力杜保平
談外語課堂教學的互動式劉培煥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蘇萍
數學解題教學與創新意識的培養陳廣田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馮倩榮
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嘗試田坤山
用圖示覓解法求函數最值郭書均
淺談圓中成比例線段的證明高振文
試談具有代數條件的恒等式證明牛素君
趣味盎然激求知馮菊英
增加數學課的文化氛圍左學紅,馮書楷
一個復數的廣泛應用牛保林
淺談高中生學習物理認知障礙與對策朱習達
物理課堂教學必須制定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梁中華
談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陳永會
巧用等效法解物理題兩例馮林棟
例談高中理科綜合測試題的來源及求解策略教育實踐與研究 顏建河,邊希義
從初中畢業實驗操作考試談化學實驗教學劉書擇
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途徑付尊英,潘紫千
對加強教育科研先導校建設的思考許銀海
學校心理輔導模式初探王金鐘
當前日本中小學課程改革概述任偉卿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牟秀玲HtTp://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寬容王新祿,韓巧燕
淺談"候課"、"踏點"與"壓堂"唐紹軍
淺談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劉曰海
做好班主任工作應學會心理管理金曉雪
從理念上辨清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系陶書榮
論端正教育思想徐志偉
談閱讀課的有意義語言訓練周益民
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調控李杰
閱讀教學要植根于情感張濤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劉淑英
朗讀教學的組織藝術--淺談低年級朗讀教學法楊梅
如何指導學生寫具體李曉峰
作文訓練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曾驪,陳愛珍
研究作文教學提高寫作能力于立娟
指導學生作文之我見何麗華
發揮主體作用搞好語文教學趙寶生
教會質疑方法培養思維能力焦秀英
全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展望與思考閆會學
芻議英語自學習慣的形成蘇仁平
利用多媒體強化英語聽力苗冬青
英語教學的重點應當是實際掌握趙蘭鎖
關于小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學的研究沈敏岷
淺談在《社會》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實踐與研究 趙雪芬
淺論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方式和原則林革
"開放題"教學摭拾祝中錄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劉素蕓
引導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劉文菊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呂欣玲
如何搞好新課標下的中學語文教學郭成志
淺談"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劉玉舫
關注學生數學體驗的教學策略王立軍
尊重學生學會贊賞--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楊淑娟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角色的定位呂軍杰
淺談中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默進芬
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問題意識的培養王元波
淺談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激發馬永在
淺談媒體在政治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周蕾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數學教學策略賈玉娟
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朱會蘭
給"魚"不如"授漁"--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陳華
化學實驗教學中開發探究功能的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 馬本良
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史素杰
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張清保
比較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趙中霞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王俊杰
美術新課程理念對教師的挑戰趙勝利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幾點做法郭利
數學新課程教學中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王樹林
體態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馬金殿
讓習題劇走進數學課堂郭輝杰,王廣建
探索物理教學規律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崔云山
[關鍵詞]商務英語;“雙創”實踐教育;創智孵化;增強措施
1“雙創”實踐教育平臺助推商務英語發展
在以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激發實踐動能的“雙創”教育時代,基于學科優勢并融入更多科技元素的平臺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會組織機構,紛紛結合本土特色,謀求更加利于自身水平提升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業態。商務英語基于此平臺的輻射影響和聯動作用,得到了大跨步發展。平臺建設在“雙創”教育思維的引領下,朝著更加科學、高端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不僅使商務英語學科呈現出體系化、生態型特點,也讓其在中外文化背景差異和新舊思維交替的碰撞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2“雙創”實踐教育中商務英語的功效發揮
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依托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科教產業園區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實體,將商務知識和英語技能高效融合,具體功效如下:(1)橋梁式嫁接——凸顯交際功用商務英語的跨文化交際功能,在“雙創”實踐教育平臺中更加發揮出自身人文與商科的雙重功用。英語本身作為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有效地將異族觀念、文化背景和思想精髓嫁接,也將商務概念、業務流程和國際視野融匯在一起,使自身在“大商科”廣闊的知識延展第6期(總第078期)2017年6月力包圍圈中,釋放出語言“熱能”。(2)平臺式輻射——融合生態鏈條“雙創”教育平臺的輻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商務和英語之間的權重發生了變化,幾近對半。要做到能夠用最簡潔、地道的商務知識達到與客戶順暢溝通的目的,更需在平臺化場景中將扎實的英語功底和豐富的商業技能外露。課堂知識的傳授不僅涉及到經濟、貿易、法律、物流等多學科版塊內容,也需要將商務洽談和外貿函電等商務環節運用的英語技巧融入到實踐平臺中,以形成前后接續、彼此幫襯和互為支撐的生態型鏈條。筆者曾參與青島一些高校的“雙創”教育課堂實踐活動,發現在不少學校的大學生孵化基地、創業示范園區等平臺的助力下,商務英語經過諸如“精英教育”思維模式的熔煉和“雙語培育”理念的引領,充分得到了集知識普及、創智孵化、工坊進升和空間創展等諸多企業元素為一身的生態化鏈接,有效地實現了以平臺運營助推學科發展、以親身體驗提升實踐技能和以生態體系鍛造專業品質的實效升增的目的。(3)協同式培育——彰顯雙創實效“雙創”實踐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構建貼合實際、能見實效的“全素質”育人機制,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服務。校企協同創新,實際上是產教融合的創新式發展策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需要協同創新、校企合作的形式也正迎時逢源,因而由此所生發的所有踐行思路,都值得探討和深研。大學層面的商務英語教育,不再是單純的語言點說教和空洞低效的案例援引,而是需要能夠彰顯“真本領”的場景磨礪。在“院園合一”校企協同育人理念和創新實踐精神的滋養下,有了方向的引領和后續的動力,在學科完善和專業建設方面才能取得成效。實踐已經證明,青島的一些高校(以青島黃海學院為典型)通過自身探索并踐行此模式,既促進了學科發展,又有效地豐富了“雙創”實踐教育經驗,效果較好。青島黃海學院各二級學院部分專業尤其是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基本實現了完全用英漢雙語授課,并積極吸納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做分享報告會,更提供如青島中云達商貿公司、青島涂恩進出口公司和蘇比樂出口貿易公司等實踐平臺,為校企協同創新、培育應用型人才聚力增效。
3“雙創”時代增強創智孵化功效的措施
商務英語具有彈性較強的融合性、可塑性,并可與多學科嫁接萌生創意的特點,那么,在信息化時代,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雙創”實踐教育平臺中的實際作用呢?(1)鏈條化打造,共享型創展在“雙創”實踐教育平臺中,實現創智孵化的完整鏈條由“創業苗圃、科技孵化器和創業加速器”多元素聯合構成。而在信息、數據高速散播、傳輸的“互聯網+”時代,“種子期”培育更需要創新思維的滋養并謀求可行性培育途徑。隨著創業門檻的逐漸降低,共享型區域空間和創新型孵化器,也正成為創智孵化的主要業態。由此,基于商務英語創新實踐教育平臺的構建,務必要根據各高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定位,以適用性、可行性、體系性和共享性為根本出發點,打造出實效性較強并融合了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客實踐的多功能、復合式平臺。(2)精準性發力,階梯式進升筆者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國內高校的創業苗圃運營模式仍然還停留在“粗放型”階段,它們多是通過成立初創團隊或是提供免費工位等,在相對集中的“零成本”創業環境中醞釀出創意,產生項目需求。對于相對成熟的項目,則通過運營公司的方式,讓“育苗”入園孵化,或通過融資、幫扶等助其進一步成長壯大。而通過實效化運營自品牌服務公司,以“代運營”“學徒制”等多元化形式,精準發力,分層次、講梯度且較有針對性地提供優質化服務,則會為商務英語的新模式探索、實踐路徑突破和有效開拓國際化視野,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4結語
處在“互聯網+”時代,商務英語要促進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并發揮好貫通中西商務交流的功用,需要以創新思維和實踐平臺為支撐力量。實踐證明,把商務英語融入飽含企業精神和科技元素的“雙創”實踐教育平臺中,對于更好地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創新創業實踐并有效地帶動就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基于商務英語“雙創”實踐教育的創智孵化功效研究,就越發成為必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為高??茖W實施“雙創”實踐教育、科學化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一定的范式和可參考意見。
作者:于振邦 單位:青島黃海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教育的力量[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6(7).
[2]劉晶,燕麗琴,況守忠.英語分級分層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4).
[3]梅晨斐.如何定義孵化器:創意破殼背后的神秘推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3).
[4](美)斯蒂芬•奇.創業,從一個創意開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
關鍵詞:藝術教育;資源開發;體制建設;培養措施;活動平臺
作為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不僅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對提高中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傳承與發展民族藝術,以及建立和諧的校園氛圍也都有很好的作用。朝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比鄰朝鮮,是我國朝鮮族主要聚居區,尤其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歌舞之鄉”著稱于世[1]。本文結合長春市朝鮮族民族文化資源特征,以長春市朝鮮族中學為例談一些觀點和做法,同時也展示部分實踐成果,為當前中學藝術教育的實踐提供參考。
1開拓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為藝術教育的發展夯實基礎
①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切實有效地開展校園藝術活動,使校內各種設備、課程資源、和師資的價值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并在校園生活和環境中滲透藝術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審美和觀念上的教育。②合理開發校外資源: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的同時,利用好朝鮮族文化館的各種人才資源,達到資源共享;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展演和比賽,通過這些活動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與此同時,與其他學校保持頻繁的經驗交流和學習,達到資源共享,共同進步。
2深化藝術教育體制建設,為藝術教育的實施保駕護航
①學習課程標準,深化藝、體教育。認真制定課程計劃,根據每位藝、體教師各自的專業特長,結合教育內容,使音樂、美術課程均有多種藝術特色,主要通過“提倡多元化教育”、“加強過程性評價”、“創設開放的評價活動”、“組織系列藝術活動”等措施,完善藝術個性化教育體系。②完善常規管理,強化過程管理。嚴格要求教師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有重點、不定期地抽查,加大監管力度和研究活動,夯實藝、體教師的基本功。③加強軟件建設,提高師資素質。建設高素質的藝、體教師隊伍,是全面提高學校藝體質量的基本保證。④開拓教育渠道,尋找發展亮點。在藝術教育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充分開發他們的興趣和潛能。⑤加強管理。由學校統一管理下,以主管副校長主抓,政教處負責,建立年級組主任,班主任和指導教師三重管理體制。同時,切實落實活動時間,以初中一、二年級為主,建立校本課程的管理模式。
3采取有效的藝術教育培養措施,為藝術教育的發展增添活力
①構建民族藝術教育團隊:目前,長春市朝鮮族中學已經構建有多個特長班性質的民族藝術教育團隊。例如:朝鮮族舞蹈隊、民族鼓樂隊、伽倻琴班、電鋼琴班等。②開展周六特長活動:長春市朝鮮族中學初一、初二學生從13-14學年下學期開始進行周六特長活動,已有四個學期的時間,周六特長活動的科目有舞蹈,鼓樂,管樂,足球,美術,排球,伽倻琴,科技模型等八項。14-15學年上學期增加了電鋼琴科目,14-15學年下學期增加了視頻編輯,朝語演講,15-16學年上學期把足球隊細分為校足球隊和足球普及隊,在朝語演講的基礎上增加了英語、漢語演講,統一更名為三語演講,活動科目增加到了十二項。累計參加特長活動的人數為851人次。③舉辦校園藝術節:自2011年起,長春市朝鮮族中學每年都要舉辦校園藝術節,至今已經有五個年頭了。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和特長。④寒暑假特長培訓: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學生都要進行特長培訓,2014年寒假期間由朝鮮族中學百名學生組成的大型舞蹈還參加了長春市少兒頻道春節晚會。
4搭建多元化藝術教育活動平臺,展現學校藝術教育成果與風采
①長春市朝鮮族中學校內藝術中心:長春市朝鮮族中學藝術中心配備有舞蹈教室,伽倻琴教室,美術教室,軍鼓教室,民族鼓樂教室,電聲樂教室,管樂教室和電鋼琴教室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需要。②長春市朝鮮族群眾藝術館:為了強化藝術教育的實效,學校還從長春市朝鮮族群眾藝術館聘請多位藝術家作為學校的外聘專家,親自指導學生的訓練和教育。③各類校外展演: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外各類展演活動,如:2001參加第三屆長春國際教育展演出獲一等獎;2002年為中國教育臺錄制節目;2006舞蹈《歡慶》獲長春市特等,吉林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2010年9月參加長春市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6月參加長春市十一屆中小學生藝術系列大賽獲舞蹈一等獎;2011年10月舞蹈《鼓韻》在長春市第一屆舞蹈大賽獲一等獎;2012年6月舞蹈《長白鼓韻》參加長春市中小學文藝精品展演;2014年6月參加端午節活動;7月參加全國陽光體育閉幕式;10月參加長春市第三屆舞蹈大賽《融》獲特等獎;2015年1月參加長春市少兒春節晚會;5月參加長春市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9月參加吉林省第一屆少數民族攝影展頒獎儀式;9月參加東北亞博覽會演出活動等等。
5小結
雖然目前藝術教育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其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們仍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對不完善的現狀進行改革創新,吸取前期發展中的經驗、教訓,大力發展藝術教育,使其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藝術教育的開展,使學生從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民族藝術寶貴之所在,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并構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校園文化。
作者:白貞女 崔淑芳 張海燕 單位:長春市朝鮮族中學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關鍵詞:精彩展示 詩詞創作 論語講壇 風華好詩詞
文化應該是融入一個人,一個民族的血液中的。我們民族的文化是從何而來?它是從《詩經》中來,從《論語》《莊子》等先秦諸子中來,從唐詩、宋詞、元曲中來……激蕩我們民族的血脈,歷經千古不老!
一、初中語文第一節課,給學生一個傳統文化的世界
初中語文第一課,我們便向學生介紹國學,介紹傳統文化三股主流:儒、道、釋。
我們向學生介紹漢字的演變過程,領學生做猜測空間的游戲,從而鍛煉學生表達和傾聽能力,了解文化名人、著作等。
在“文學欣賞”這一環節,我們帶領學生欣賞《蒹葭》,了解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的風格,欣賞余光的《春天 遂想起》,了解余光中和他的鄉愁詩,認識游子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我們還向大家推薦了《開心學國學》的主題曲,領略中華文明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 摘抄優美古詩文、課前進行“精彩展示”
多年來,從六年級學生們入學開始,每周末都有一項作業――古詩文摘抄。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古詩文篇目做摘抄筆記。
當我們學習《觀滄?!窌r,有的學生便摘抄《短歌行》;當我們學習當我們學習《桃花源記》時,有的同學就摘抄《歸去來兮辭》:當我們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后,有的同學摘抄他的《正氣歌》……
如何檢查學生的摘抄效果呢?
我在每節語文課前3分鐘設計了“精彩展示”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大聲朗誦自己所摘抄的古詩文,讓朗朗的誦讀聲成為語文課的前奏。
精彩展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具有古詩詞創作能力。請看學生的詩詞習作(該詩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青少年創作大賽二等獎):
減字木蘭花
王子欣
物是人非,言笑晏晏在耳畔。花落淚垂,美人獨坐顰蛾眉。
流年似水,今秋未減前秋怨,借酒消愁,狂歌依舊情難舊。
武陵春 花木
陳 宇
荷蘭竹柏不肯醉,牡丹只富貴,暮秋亦曾羨菊梅,紅豆無聲喟。
白楊是否伴梧桐,苦與甜滋味,木棉鐵樹萬年青,無人解相思淚。
精彩展示,給每個孩子心中都灑下陽光,使他們成為留戀于語文青草地的快樂的孩子。
三、校本活動課――“華夏經典誦”和詩會活動的開展
每周兩節的校本活動課,我們向學生介紹我國歷史的文學大家,并學習其作品。比如,學習了杜甫的《石壕吏》之后,便學習他的《兵車行》,感受苛酷的兵役帶給人民的災難;學習《江城子 密州出獵》時,誦讀班便學習《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年日夜記夢》,感受蘇正月軾對亡妻深摯懷念和傷悼……
每年5月,我校召開了“‘激情滿懷 詩誦風華’經典誦讀詩會”,詩會期間,學校成了詩的海洋。詩會中,同學們熱情高能高漲,表演形式多樣:朗誦篇目中有經典詩歌,有自創詩歌 。
四、論語講壇――教師們精神盛宴
《論語》被譽為“東方的圣經”,穿越千年不老,讀《論語》就是讓我們在奔波中沉靜下來,靜觀自己的心靈,獨享一刻之閑。為了引導教師從論語這東方圣經中覓人生的智慧與頓悟,我校開設了“論語講壇”。
在學校的“論語講壇”中,我向全校教師講解了《論語》中的“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從“大學”談起,從孔子、孟子、蘇軾等角度講解了我對“忠恕之道”的理解……使全校教師走近《論語》,了解了《論語》。
五、“風華好詩詞大賽”的舉行
2014年,我們組織了“風華好詩詞”大賽。初賽九百人海選,復賽六十人角逐,決賽十二爭雄,推出“決賽”現場,學年頂尖級選手進行了激烈的角逐。賽場步步驚心,迭起,掌聲雷動。《哈爾濱日報》《生活報》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六、帶領學生進行“名家系列研究”
近年來,我還帶領學生進行了“蘇軾系列研究”“杜甫系列研究”“李白月詩研究”。2012年6月15日,中語會副會長張鵬舉教授來風華中學聽了我的《黃州 蘇軾 赤壁》,在全國“傳統文化實踐研究年會上”給予肯定。
七、訪文廟走近孔子,沐浴儒家精神洗禮
為了更好地領悟儒家的思想精華,我帶領學生參觀了哈爾濱文廟。通過參觀大成殿、走畔橋,聽講解員介紹孔子的生平,我們共同感受著孔子自強不息的靈魂力量,使孔子的形象駛入了學生的心靈之中。
八、編輯出版《風華經典誦》《風華佳作園》
為了更集中地引導學生領略傳統文化的精髓,我主編了風華中學語文校本教材《風華經典誦》。包含包含《四書篇》《古詩詞篇》《古文篇》《現代詩篇》,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感悟國學。
《序言》中這樣寫:“《風華經典誦》采擷文學的朵朵浪花,獻給風華莘莘學子,以承儒家思想的火種,傳厚德載物之道。希望同學們潤澤心靈,汲取智慧?!?/p>
寫作是另一種閱讀。為了讓學生的生命在成長中留下痕跡,我還編輯出版了《風華佳作園》,已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楊先花(1981-),女,湖北荊州人,教育學碩士,《中南論壇》編輯部編輯。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中南論壇》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223)
摘要:在當今教育界,教育行動研究已成為一種日益受到關注的研究方法。本文就教育行動研究對于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強教育行動研究這個問題試作一些探討。教育行動研究可為實踐主體與研究主體創設交流與溝通的平臺,使教育行動過程與研究過程形成一種不可分離的狀態;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應該把重心集中到更為根本的教育主體身上,從教育主體的角度來探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問題。
關鍵詞:教育行動研究;教育理論主體;教育決策主體;教育實施主體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教育行動研究指針對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式。在當今教育界,教育行動研究已成為一種日益受到關注的研究方法,人們在其作用上已達成基本共識:第一,教育行動研究可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教育行動研究以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力求使教師在計劃――行動――觀察――反思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而有意識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第二,教育行動研究是“教師即研究者”的活動,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教育行動研究要求教師積極地參與研究,使之在研究中成長,在研究中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的專業素質;第三,教育行動研究有利于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教育行動研究在推動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和促進教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上起到中介作用。學界關于教育行動研究的論述極多,本文就教育行動研究對于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強教育行動研究這個問題試作一些探討。
一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稱實踐者從事的實踐活動和實際工作為“行動”,稱專業研究者、專家學者對事物規律的科學探索為“研究”,認為二者之間并無有機聯系。行動與研究的分離,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在教育研究領域,有許多研究者埋頭于書齋閉門造車,缺乏對現實應有的關注。而實際工作者面對高深莫測的理論研究成果,又常感遠水不解近渴,對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卻又不知路在何方。針對此,教育行動研究遂應用而生。實踐證明,教育行動研究通過促進理論和實踐的雙向努力,使教育理論主動尋找實踐作為基礎;實踐也主動尋找理論作為指導,進而反思和批判理論,把教育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教育行動研究的實質是教師成為研究者
教育行動研究的實質就是廣大教師在實踐中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理論研究和解決不斷變化的教育實踐情境中的具體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實踐水平的一種研究類型和活動。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師成為自己實踐情境的研究者,既開放性地不斷改進教學,又通過批判和修正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從而使自身的教育實踐具有較強的理論吸納能力??梢姡逃袆友芯空墙鉀Q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脫離頑癥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育行動研究為實踐主體與研究主體創設了交流與溝通的平臺
實踐主體帶著教學中的問題,以研究的態度和方式走入教育行動研究,同時研究主體也要深入研究現場,以合作的態度和方式與實踐主體一起共同探討面臨的問題。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教育行動研究一方面特別強調研究主體與實踐主體的合作。這種合作互補了二者研究的不足,既克服了研究主體的研究成果難以向實際轉化的不足,又克服了實踐主體開展研究缺乏理論指導的不足。教育行動研究另一方面著重強調問題的解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理所當然就成為了聯結研究主體與實踐主體的橋梁,這樣教育行動研究就為研究主體與實踐主體創設了一個交流與溝通的平臺。
(三)教育行動研究使行動過程與研究過程形成一種不可分離的狀態
從研究的角度說,教育行動研究是“在行動中研究”,是研究者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研究并共同探討面臨的問題。從行動的角度看,教育行動研究又是“在研究中行動”,研究過程以行動開始,在行動中進行,并以行動質量的提高與否作為檢驗研究效果的標準。這樣教育行動研究就把實際的行動過程變成一個研究過程,使研究過程又變成一個理智的行動過程,使行動過程與研究過程形成一種不可分離的狀態。
(四)教育行動研究在“反思”中促使教育理論與實踐交互生成
反思是教育行動研究中的重要一環,它“促使實踐主體通過研究活動改變原先的教育理論,提高認識和完善教育活動的能力。這時,研究具有把作為研究者的實踐者從原先的認識框架、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框架中‘解放’出來的功能。……這種‘解放’功能對教育實踐的意義就是推進改革和促進完善?!盶[1\]在教育行動研究中,實踐主體要合理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并根據反思過程所形成的判斷,修正研究過程中的行動。同時由于研究主體自我意識較強,理論品質傾向于批判性反思,因此他們理應幫助實踐主體使之成為反思型的主體,讓教育實踐不斷走向合理性。這種開放性、生成性的雙向反思過程,為行動達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證,促使教育理論與實踐不斷地交互生成。
二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種久治不愈的頑癥。教育中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性質,從本質上看是人的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問題,都與作為認識主體和實踐主體的人相關。而以往的研究單純地囿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膠合之中,沒有跳出思維的框架,忽視的恰恰是對作為認識與實踐主體的人的研究。其實正是教育主體從事著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是他們的活動方式和關系狀態,決定著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水平與關系狀態。所以,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我們應該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到更為根本的教育主體身上,從教育主體的角度來探討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問題。
教育主體包括教育理論主體、教育決策主體、教育實施主體。理論主體重在從理論上對教育問題進行探討,并以形成具有一定解釋力和指導性的陳述為其階段性成果;實施主體關注的是,如何組織開展教育活動才能使教育目標得以順利地實現;而決策主體則更多的是關注如何統一和整合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社會需要與個體需要,如何使教育系統與其他的組織系統協調起來,如何實現有限的教育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教育行動研究中,通過反思不難發現,各教育主體在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主體的思維定勢為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設置了屏障
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育理論主體大多都認定自己的社會責任是研究和總結教育理論,通過研究推進教育理論的發展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他們大多把自己的研究對象指向現有理論,通過分析、比較、批判、重建等一系列思維加工來實現理論的推進,僅此而已。而教育實踐主體最突出的思維缺陷是對個體實踐中內在理論的忽視。教好書,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覺得這才是自己份內之事,一旦談到要參加教育研究時,往往又認為不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這種定位的劃分,雖明確了不同崗位人員的不同工作職責,使各自的專業化程度有可能實現,但也設置了無形的屏障,隔離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
(二)教育實施主體作為行動研究者的尷尬
其表現為:1.自身素質的不足。教育行動研究對教育實施主體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具有較高的理論專業化水平,深厚的寫作功底,較強的問題意識和自主發展的能力等等。但是不少教育實施主體在從事教育行動研究的時間和能力上存在不足、觀念上自設屏障,從而導致在教育行動研究中出現了許多沒有“問題”的研究,沒有“行動”的研究和沒有成果的研究。這樣教育行動研究呼吁教育實施主體的參與與其自身素質不足之間的矛盾已日益凸顯。2.外部條件的不成熟。第一,評價機制問題。由于教育行動研究的研究范圍較小,而且是對特定對象的研究,研究的情境也無法作較精密的操作,再加上研究的目的只是對某一特定問題的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運用“信度”、“效度”來評價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的問題亟待解決。第二,研究的體制問題。一些教育決策主體并不重視或不支持教育行動研究,使之缺少必要的體制保障,如研究的機構、人員、物質、制度等保障機制并未落實。
(三)各教育主體之間難以展開交流對話
三大教育主體形成各自的理論共同體,參與到行動研究中去,但由于三大共同體在性質、特點、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有時會為了各自的利益,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使得各教育主體之間易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對話交流產生一定困難。教育實施主體常把個人實踐的改變寄托在他人提供的具體的、操作性理論指導上,而當教育理論主體的研究成果達不到直接應用的水平時,就會被指責為脫離實際,而教育理論主體又反過來指責教育實施主體未將其理論進行適當的運用。同時教育理論主體與教育實施主體也會將批判的矛頭共同指向教育決策主體,指責其未制定出恰當的決策來促進主體之間的交流。因此,在教育行動研究中,如何實現各教育主體的溝通交流,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三
既然本文將研究的視角集焦于教育主體,因此要使教育行動研究真正成為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也要訴諸于教育主體行為的改變之上。
(一)溝通的前提:三大教育主體要認清并理解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
教育行動研究的主要特點為:第一,主體性。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被研究對象,不再是別人研究成果的消費者,而是研究成果的探討者、開發者和實踐者。再者,教育行動研究面臨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把“自我反思”的權力還給教師以及其他所有的實踐者,使他們能不斷地對自身的教育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始終以一個“反思實踐者”的形象出現??梢姡逃龑嵤┲黧w在研究活動中的角色轉換,是其主體地位凸顯的突出表現,是教育行動研究之魂。第二,實踐性。行動研究是以提高行動質量,改進實際工作為首要目的。它關注的不是各學科分支中的純理論研究者認定的“理論問題”,而是為了實踐而進行的研究,是從實踐中來并回到實踐中去的研究。第三,協同性。Somekh強調在行動研究情境中,所有參與者之間和諧互動所形成的組織文化與氣氛的價值。\[2\]協同性就包括三大教育主體在各自形成的共同體之內以及各共同體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一方面使知識或理論的建構更具有可信任性,并且更符合科學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并優化教育行為??傊蠼逃黧w只有正確認識了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才會更好地理解并更加重視教育行動研究,增強參與的自覺性。
(二)溝通的內在條件:三大教育主體要增強自我意識
教育理論主體中的一部分要繼續專心從事教育行動研究的理論研究工作,使教育理論的發展走向深化、系統化、科學化。這類研究人員自身也要加強個人學習性實踐的拓展和新能力的發展,需要形成一種透視生動實踐、形成理論結構框架的能力,學會用一種生成性的思維方式來看問題。同時,教育理論主體中的另一部分要走向實踐,從實踐中去尋求真知,獲得靈感。只有當教育理論主體在拋棄了他自我強加的鼓勵,自我陶醉的無視實際以及自我放縱地尋求學術地位時,他才有可能實現最初的承諾:克服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差距。\[3\]
教育實施主體一方面要加強理論修養,明確個人實踐的改變是要通過個人認識,包括個人內在理論的改造來實現的,要用理論來武裝自身的頭腦,把理論轉化成思想、智慧、精神。因此,教育實施主體要增強學習理論的自覺意識,參加理論培訓,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提升其理論品質。另一方面要對自身的教育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教育實施主體所有成員都應以持續的、無休止的“自我反思”與“自我批判”作為基本的生存方式,來形成自己的個性化理論。這樣,教育行動研究就成為了教育實施主體通過不斷的反思性批判顯現、改造和優化實踐理論的過程。
教育決策主體要協調好教育理論主體與教育實施主體的關系,營造有利于兩者交流的氛圍,促進兩者的互動,并建立新的制度來促使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緊密地結合。體制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讓教師樹立教育科研觀念,使教育行動研究成為每一位教師教育教學中自覺的意識和行動,形成開展教育行動研究的良好氛圍。第二,要求學校成立教育行動研究中心,由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并具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師擔任領導工作,構建教師開展教育行動研究的運作機制。第三,構建教育行動研究的保障體系,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溝通的外在條件:三大教育主體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
由于各教育主體的角色定位不同,理解的方式和意義各異,因此迫切呼喚各教育主體間的交往。教育實施主體迫切需要教育理論主體的幫助,共同解決自己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使自身的教育實踐走向科學化、合理化。教育決策主體也需要教育理論主體與教育實施主體的共同參與,為決策的制定出謀劃策,提出批評和建議,使決策更具合理性、正確性,更能深入人心。在教育行動研究中,教育理論主體總結出的理論成果,教育決策主體制定的決策,都需要被教育實施主體認同并接受,運用到實踐中去,發揮實在的效力,實現教育的價值。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各教育主體彼此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理性、公正、全面、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其他教育主體的行為。各教育主體要努力維持開放、平等、自由的溝通情境,同時形成支持性、非評價性的氛圍。這樣各教育主體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而成為負責的“當事者”。
教育行動研究確實是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溝通的實現也要依賴于各教育主體主體性的發揮。如果三大教育主體囿于“前見”而無所作為,那就不可能溝通。當然,教育行動研究也并非能保持絕對意義上的“填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鴻溝”,它只是為溝通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提供了契機。要達到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的目的,仍需要三大教育主體在實踐中不倦求索。
參考文獻
[1]葉瀾.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37.
作為思政方向的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對于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品格的學科,缺乏實踐檢驗或沒有經過實踐強化的理論,是難以在人們的心中扎根并變成指導人們行為的指南的。因此,實踐教學環節的強化,不但可以加深研究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更能提高他們運用所學理論解決以后實際教學或管理中遇到問題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2009年才啟動的新的研究生培養形式。盡管該教育形式在歐美各國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但在我國實屬新生事物。因為是一新生事物,雖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對這一培養模式所涉及的各方面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卻微乎其微。作為教學環節之一的實踐教學應如何進行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但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經驗。因此,為了滿足培養面向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對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的研究勢在必行,也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實踐教學是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研究生參加教學實踐是檢查研究生專業學習的質量,培養研究生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技能,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研究生在教學實踐中的表現,發現研究生培養工作的不足,是促進研究生獨立工作能力和達到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盡管各高等學校已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實踐環節納入研究生正常教學體系,也計入研究生必修課學分,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實際運行起來有時常是一種形式,沒有規范的教學理論與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研究生參與的實踐次數還會因種種原因減少,甚至存在有應付的現象,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很難達到該環節對研究生的訓練目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是,對研究生來說,還產生了輕松拿學分的誤導。
根據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需要,在四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探索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生實踐教學的體系,主要包括:1)學校內的實踐教學。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只有兩年學制,要讓他們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實踐能力得以充分提高,可采取以下兩種基本形式:一是讓其擔任兼職輔導員,協助班主任管理本科生的日常事務;二是可以讓碩士研究生跟隨其導師參與一門課程的部分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導師能夠發現學生在講課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幫助其糾正問題。這是一種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在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得到提高的實踐教學形式。2)社會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是碩士研究生學以致用、鍛煉能力的一個重要舞臺。不少高校重視理論教學,但對學生的社會實踐缺乏足夠的重視。社會實踐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既可以讓碩士研究生利用假期和無課的時間參觀考察,又可以讓其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觀考察,開闊他們的視野和眼界,能讓學生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高校應充分重視社會實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把社會實踐納入教學大綱,積極鼓勵學生利用假期等業余時間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3)開展課外文化活動。利用研究生社團或其他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開闊視野,培養個性,展示技能,豐富文化生活,服務社會。4)建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特點的固定的實習實踐基地。實踐教學基地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二課堂,學校、學院和導師三管齊下,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在現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篩選范圍。通過實踐、比較,選擇有代表性的學校、農村、工廠企業作為研究生固定的實習實踐基地,并將教育教學內容通過協議的形式固定下來。5)重視教學實習。我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亟須加強的是教學實習這一環節。大多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經驗缺乏,而專業實習環節是研究生補充實踐經驗、適應未來職業需求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成效和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畢竟理性認識要以感性認識為先導,沒有親身感受和體驗,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勢必會大打折扣。另外,專業實習也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獲取學位論文選題和素材的主要來源渠道。因此可以說,抓好專業實習環節是達成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實現碩士生培養類別成功轉型的關鍵。根據我校師范教育的優勢,加大教學實習的力度。實習時間不少于半年。同時不但注意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也要重視研究生育人和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6)畢業論文的寫作。既要重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查閱資料,理論研究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視學生研究方法的培養,特別要重視培養研究生善于從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魯東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現有基本原理、中國化、發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學論等碩士點。自學院開始招收培養第一屆碩士研究生起,學院就一直非常重視研究生教學實踐這一工作,專門成立了研究生教學實踐指導小組并配備了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來指導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實踐。今天,隨著學院研究生培養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研究生培養也將由摸索期向規范期轉軌,這對研究生的培養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作者:王翠芳單位:魯東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關鍵詞:教育公平;教師;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5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270-01
教育自人類社會產生之時,便以自身獨有的形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因素,產生的影響直接作用于每個學生,教師對教育公平的踐行狀況,是整個教育公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研究者對此作了相關研究,本文在此基礎上對基于教師層面的教育公平實踐研究進行探析。
一、教師待遇與教育公平
要落實教育公平的實踐,必然要從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進行,教學過程包括教師、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是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部分,其中與教師相關的內容是關鍵所在。教育公平的實質,是接受教育機會的平等,而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沒有高水平、配置均衡的教師隊伍,教育公平就是空中樓閣。
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存在巨大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行業內教師收入差距日益明顯,同一地區不同級別學校教師收入差距也在加大。教師待遇不佳的直接惡果便是難以吸引優秀人才資源從教,同時極易引發已有人才的流失。教師待遇存在的不公平問題,在農村及偏遠地區較為嚴重,不只教師行業內部存在同勞不同酬的問題,突出的是教師待遇嚴重不足。
二、教師教育與教育公平
瑞典學者托爾斯頓?胡森認為:教育公平在三個不同時期各有不同的涵義:第一,起點公平論,指入學機會均等。第二,過程公平論,指教育條件均等。第三,結果公平論,指學業成功機會均等,其中過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核心。不同教師具有不同水平的教育教學專業技能,要保證每個學生接收到公平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機會,其前提表示保證有良好的師資隊伍。對教師進行公平的教師專業技能教育,是滿足學生對公平的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是滿足每位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
關于教師教育方面的教育公平研究主要關注點在我國農村及偏遠地區的相關問題上。有研究者認為,要實現農村教育公平必須轉變教師的教育方式,一是要保證好在職教師職后教育的進行。給予每位教師公平的獲得職業技能發展專業成長的機會。二是注重師范院校的師資培養過程,保證合格師資隊伍的建設。在教師資格及教師教育問題上,有相關學者對國外如澳大利亞、美國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澳大利亞是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相關政策及計劃確定,首先確定了全國教師專業標準的理念與目的,解決各州地區間教師質量衡量標準的差異,排除教師流動的障礙,促進全國教師高質量高素質的發展。其次,制定了全國教師專業標準的專業要素。第三,提出了全國教師專業標準的評析,強調了教師的關鍵作用,認為教師是學校內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相關問題領域,美國也有相關的經驗。在后現代思潮的影響下,批判主義教師教育課程思想成為社會取向教師教育課程思想的新內容。教師教育課程思想已經從“什么知識最有價值”轉向“誰的知識最有價值”的課程知識批判之途,形成了注重培養教師社會道德責任感和批判思考能力。
三、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與教育公平
研究者們認為,造成同一地區城鄉之間,同一層級學生群體享受到的教師資源的不公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師的初始配置,二是教師的不合理流動。從教師配置來說,城鄉中小學師資呈現強烈的“馬太效應”,加劇了城鄉中小學間教師資源的不公平現象。教師輪崗的初衷是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特別是在“擇校熱”背景下,可以有效促進教師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很多困難,首當其沖的就是不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延續性,其次是不利于學校的穩定與特色的形成,同時會導致學生過于頻繁地接受不同教師的教育產生不適應的相關問題。通過對農村地區教師現狀及教師流動問題的調查發現,農村教師的流動多屬于無序、不合理的流動。近年來,大量的農村優質中小學教師資源向城鎮流動,不合理的城鄉教師流動機制使原本就尖銳的城鄉教育公平問題越發突出。鑒于此,研究者提出了相關建議:政策方面,在教師職務評聘時,將是否曾在農村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列為必備條件之一。待遇方面,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增加農村教師待遇,縮小這方面的城鄉差距。
四、總結與啟示
基于教師層面的教育公平實踐,研究者分別從教師待遇、教師教育、教師的教育公平意識與行為以及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出建議。當教育公平落腳在校園和教室這一微觀層面上時,存在于其中的人便成了教育公平實現的關鍵所在。學生都想讓優秀老師教,老師也都想教好學生。校園里的教育公平,既關聯著學生是否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也關聯著教師是否獲得公平的專業技能成長機會。種種主觀或客觀原因導致的不公平的現象存在于校園中,而我們能夠做的是,在現有條件下,盡量讓每個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最大程度的成功,讓每位教師獲得自己專業成長的最大可能。
參考文獻:
[1] 李方強.教育公平視野下的城鄉教師流動機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1)
[2] 楊云蘭.教育公平視野中農村教師工資問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