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術創新的邏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技術創新,路徑依賴,路徑突破
1、引言
在當今動態環境下,創新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多個創新主體和不同創新要素共同構成了創新的整體內容。創新要素包括技術、市場、組織、管理和制度,創新要素的創新活動在創新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技術創新日漸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源泉。技術創新是企業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技術創新過程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復雜過程,要增加創新成功率,企業必須了解創新的固有邏輯和一般規律。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存在著路徑依賴,路徑依賴猶如一把雙刃劍,只有把握其規律、辯證對待,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技術創新。本文分析企業技術創新路徑依賴成因和形式、尋求技術創新突破對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管理有重要作用。
2、技術創新路徑依賴
技術創新的路徑指企業為了解決企業某技術問題,按照一定的原則設計的技術改進或技術創新的方案或實施的過程,不同企業具有不同的路徑選擇。企業技術創新路徑依賴性是指技術發展的歷史因素、社會條件和基礎知識在以后的技術創新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成功的創新和采用新的技術取決于現有技術的發展,這些歷史因素包括:技術管理、市場、企業制度和規則、消費者習慣等等。企業難以避免它原來的社會條件、歷史背景等,不自覺地遵循原來的路徑。企業技術創新路徑依賴在技術生命周期的導入期和成長期,會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但是路徑依賴一旦成剛性就可能束縛企業發展。
3、技術創新路徑依賴的主要原因有:
(1)技術的轉換成本和內部相互關聯。企業在某項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本,這項技術不斷成熟和普及,使得這項技術的單位成本和邊際成本都非常低,此時如果創新技術,企業所投入的固定設備、生產工藝、原有技術和知識會喪失其部分或全部功能,變成難以收回的沉沒成本。由于技術轉換成本的約束,使得企業的技術創新往往依托以前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形成了路徑依賴。
(2)技術創新路徑依賴的另一個因素是學習效應。企業的學習是企業與其成員之間、企業與外界環境及企業之間進行知識轉化的過程,企業特定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過程決定著創新路徑。技術創新路徑是由技術性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市場需求的變動共同決定的。企業的管理實踐形成企業慣例,創新主體學習能力的發揮與企業慣例密切相關,現有慣例和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和結果,而企業學習能力和慣例的改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路徑依賴。
4、技術創新路徑依賴的表現形式
企業技術創新的路徑依賴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有:
(1)技術能力不足形成的路徑依賴,企業的技術能力決定了技術創新戰略的選擇,整體狀況影響到自主創新的效率,是實現技術創新的基礎。技術能力還影響行業標準的控制,從而影響到創新成果的市場實現。
(2)人才能力不足的路徑依賴,工程技術人員是技術創新機會的主要發現者,也是新的技術知識在企業得以廣泛擴散的傳播者。企業許多技術創新都源于工程技術人員對外部先進信息技術的搜尋追蹤,以及對企業技術現狀的改進設想。
(3)研發投入不足的路徑依賴,新的技術和知識源自研究與開發活動,研究開發投入不足,將導致無法培育技術創新能力,無法進行充分地技術創新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只能是引進、模仿。
(4)實踐經驗不足的路徑依賴,我國大多數企業缺乏自主開發實踐,開發經驗和產品設計、工藝、制造數據庫等不足,設計過程中沒有以往數據作參照,企業不敢輕易改變原有產品的設計,形成了路徑依賴。
(5)企業家的路徑依賴,企業家是創新主體的核心,企業家自身創新素質和領導參與式是企業創新能否興起的關鍵。
(6)技術創新風險造成的路徑依賴,技術創新活動各個階段和環節都包含著不確定性因素,使得相應的技術創新投資帶有很大的風險性,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技術創新的動力。
5、企業技術創新路徑突破
路徑依賴會導致該路徑上技術創新效率低,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行為主體,創新主體需要實現途徑突破,創造新的路徑。路徑突破是指企業擺脫歷史束縛,偏離原有路徑,如圖1所示,企業在t1時點上,企業突然發生跳躍,脫離原有歷史趨勢,實現了路徑突破。盡管企業存在路徑依賴,但并不意味著企業不能擺脫歷史的束縛,盡管轉變有一定的困難。
企業常會遇到不可預期、難以逃避、無法控制的外部沖擊,無論企業喜歡與否,面對環境的變化,企業必須進行強制性變革,必須突破慣性思維吸收外部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實現路徑創新突破。企業內部的力量同樣可以實現路徑突破,企業在生產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和技能實現跳躍式變遷或是意外創新導致路徑突破,企業要擺脫慣例,實現跳躍式創新,要比外部沖擊引起的強制性創新難度要大,企業剛性越強,內部路徑突破越難以實現?;陂L期發展和轉型的戰略性并購,利用資本市場的平臺,借助外部體系的知識框架和能力體系改造自己,是實現路徑突破的高效手段。并購后尊重目標企業的組織慣例、核心能力,并購后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并購企業掌握新的知識和能力,改造自身體系,從而實現技術核心能力變遷,實現技術創新路徑突破。
主題詞科學技術創新復雜性系統整體思維
科學技術創新是復雜的非線性系統,而復雜性來自混沌與秩序的邊緣。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時候,原來“混沌理論”一詞已被宏大的“復雜性理論”所取代了。混沌理論對其范圍有嚴格限制,僅限于對自然界系統的非線性動態行為的數學研究。相反,復雜性理論則被認為可以用于復雜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中隨時間變化的行為層面。社會系統并不僅僅是由它們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固定規律所限定的“復雜適應性系統”(complexadaptivesystems)。相反,它們是可能隨時間演化而改變其自身發展規律的“復雜演化系統”(complexevolvingsystems)。
科學技術系統創新運動是一個貌似無規則運動的有序性演化過程,具有典型的復雜系統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術本身是各因素非線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技術不等于各因素簡單相加。各技術要素在技術系統中也不再是原來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術系統動力下也發生了相變,或者說,技術性因素、實體性因素與知識性因素都具有了技術所擁有的整體性。技術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術系統運行模式和運行狀態的制約。第二,多層次性。盡管技術的各因素受技術系統動力的作用發生了相變,但技術本身卻生成了一種穩定模式。技術的穩定模式是由技術本身決定的,是由科學的技術應用與技術理論的層次性決定的??茖W技術系統內有穩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內還有混沌區,這種結構無窮次重復著,具有各態歷程和層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變性。復雜非線性科學技術的創新過程本質就是經歷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長和折疊的特性,這是形成敏感依賴于初始條件的主要機制。伸長是指系統內部局部不穩定所引起的點之間距離的擴大;折疊是指系統整體穩定所形成的點之間距離的限制。經過多次的伸長和折疊,軌道被攪亂了,形成了新對稱結構或混沌。
由于科學技術創新系統具有典型的復雜非線性系統特征,因此,可對其運用復雜性理論進行管理。
1轉變思考方式
牛頓力學是近代科學的典范,是近代科學建立的基礎,牛頓力學是典型的決定性理論,是可測量和可預測的。20世紀初物理學的兩次重大變革所創立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分別排除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和測量過程的完全可控性?;煦缋碚摰恼Q生打破了拉普拉斯決定論,被視為20世紀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第三次革命?;煦缋碚撜J為,非線性系統運動具有無窮大周期且始終限于有限區域、軌道永不重復的、性態復雜的運動,不可能無限精確和無限長時間地測量和計算連續變量?;煦缋碚摻鉀Q了困擾牛頓(Newton)力學的三體問題,創立了研究n維相空間的不確定解的理論,混沌理論使人們認識到非線性系統演化既是決定論的又是隨機論的。決定論的可預測性,只適用于那些宏觀的緩慢的周期或準周期的穩定運動,然而,這樣的運動實在是太少了。
科學技術創新復雜系統倡導最重要的事情是改變固有的思考方式,放棄機械論和宿命論,學會欣賞并應付聯系、物力論(Dynamism)和不可預測性。因為科學技術創新過程是多因素復雜非線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對確實存在的運行模式(即現實存在)進行領會,即正視多元化存在,并對不可預測的事件進行反應。為了使科學技術創新過程自我發展為“復雜演化系統”,有必要對學習、多樣性和影子系統(Shadowsystem)觀點的多元化進行鼓勵。
2并不是對每件事都需要進行控制
科學技術對客觀事物既進行決定論描述又進行概率統計論描述,這兩種描述方法已經共存了幾百年。決定論認為,任何一個力學系統只要知道現在的行為就可預測系統的未來行為。概率統計論認為,受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系統的未來狀態并不完全確定,需要用概率統計方法來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決了決定論和概率論這對貌似矛盾的問題。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統有可積和不可積之分,可積系統的運動是規則的,遵循決定性規律,不可積系統表現出隨機性,成為統計物理學的基礎。對不可積系統,KAM環面包圍著隨機層,當不可積系統的自由度少和擾動不大時,KAM環面包圍的隨機層測度極小而可忽略不計,統計物理學就不適用了,而應該應用牛頓定律。當不可積系統的自由度和擾動很大時,根據“阿諾德擴散”,KAM環面逐漸減少而隨機層迅速擴大,系統只具有極少數的規則運動,規則運動變為次要的,系統出現了大量的混沌運動,這時才能用統計物理學來研究該系統。
科學技術創新過程是一個近可積哈密頓系統,隨機成分有限,導致不可積性的擾動項很小。在科學技術創新知識系統處于混沌性態時,確定論和概率論隨機交替作用,但確定論占據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徑發展。隨機成分確實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復雜的非線性技術創新過程中,不可能對每件事都進行控制。應該相信混沌性態是貌似不規則的有序,科學技術復雜演化系統不僅反作用于環境,還會反作用于自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科學技術總會不斷出現新的有序狀態。
3與環境共同演化
復雜性理論借鑒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認為科學技術創新系統同時存在混沌子空間和對稱子空間,兩種性態此消彼長,不斷和外界環境互動而發生轉換。在湍流中規則運動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運動,在混沌運動中又包含著更小尺度的規則運動。這說明,科學技術創新系統是與外界環境緊密聯系,并不斷互動發展的耗散系統。
科學技術創新系統與環境相互影響、共同演化,這就需要時刻準備好對環境進行反應,憑直覺領會那些驅動科學技術創新變遷的環境模式,根據需要進行適應,而且隨時準備抓住各種出現的機遇??茖W技術創新系統的三種性態,穩定區域(墨守陳規)、不穩定區域(瓦解崩潰)和混沌邊緣(變革棲息地)中,混沌邊緣最適宜與環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邊緣,在一種“有限不穩定狀態”下,正統系統(主流文化、結構權力等級體制)和影子系統(蘊藏矛盾、變化潛力的非正式組織)能維持一種具有創造性的張力。正統系統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導,對適當的結構和程序進行授權,以及抑制人員中的不安情緒。同時,影子系統可以激發觀點的多樣性,并且削弱正統系統的力量迫使它進行不斷變革。這樣,組織行為表征為耗散結構,組織在不斷變化的現實面前能以新的方式執行基本任務或者追求嶄新的基本任務,組織的創造性和創新方面的潛能都展現了出來。
4整體思考
技術創新系統的復雜非線性要求尋找整體模式來思考問題,并用整體的方式來控制創新過程,而不是試圖控制每一個細節。整體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夠產生最大影響的微小變化,并施加微擾改變系統運行軌道,避免蝴蝶效應.4.1建立連接
在經典物理學中,時間是可逆的,事物的發展不存在演化;空間是平滑的、線性的;時間和空間不相關聯,各自獨立存在。復雜性理論認為,由于非線性的作用,時間的變化是單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實現從有序到無序的變化,也可以通過自組織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間也不是平滑的,不僅存在整數維也存在分數維,整數維是分數維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過考察系統中某一物理量隨時間的變化序列,可以重構相空間,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維數。這表明復雜性空間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發展在時間上的積累。因此,在復雜非線性系統運動中,時間和空間是相互關聯的,應該將時間和空間看成一個統一體,系統地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時間和空間的關系。
科學技術創新過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時空整體性的,任何因素在時間維度或者空間維度的變異都可能影響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進而影響整個進程。而整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在復雜系統的動力機制下,似乎只能通過彼此之間以及與整體的關聯來得到了解。因此,科學技術創新過程關注的焦點應該是各種因素的時空關聯,正是時空關聯的模式決定了一個系統的表現。整個系統處于密切關聯之中,并與他們的環境不斷進行交換,與之共同演化。
4.2適應復雜性
混沌理論是關于非線性的科學,它認為世界的本質是非線性的,線性只是非線性的特例。經典物理學的線性觀,導致了事物發展的簡單性、確定性和還原性。復雜理論的非線性觀,是線性與非線性、簡單性與復雜性、確定性與隨機性、局部與整體的辯證統一,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對立而統一的,前者是事物發展的暫態,后者是事物發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質特征。因此,研究問題時應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研究復雜性現象時,用復雜性方法來處理將會顯得簡潔而有效,反之,采用簡單性的方法來研究將會顯得繁雜而無效并且得不到事物發展的本質特點。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復雜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數維來簡單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軌道的簡單方法來研究將是得不到一條確定軌跡的。同樣,在研究簡單性事物時,如果采用復雜性的方法來研究也將是無效的。
將多元高階方程化簡以便求解,即將復雜現象簡單化是我們的思維定勢。然而在科學技術創新過程中,過于關注細節往往不能產生創新成果,在創造性思考時,復雜性思維是必要的。雖然復雜性思維可能不符合常規,甚至會引來混亂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歡迎的。很多創新團隊刻意追求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議,目的是激發人的創造性,而不是被慣常的生活習慣所泯滅。最好的想法不總是來自高層,而且組織內的人都想事業有成,控制只是一種幻想,如果給予適當的扶持,每個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業。
4.3讓過程成為進行時
物理學中的經典力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所揭示的是關于簡單性事物的基本規律,事物的發展是線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關于非線性現象的復雜理論,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發展結果必然會導入吸引子,呈現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學、社會學等是關于復雜性現象的科學,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學。事物發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暫態的,而事物發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終結果,兩者是不可分離的。事物發展的目的性要通過事物發展的因果性來保證,而事物的因果發展必將會導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統,如天氣預報是由有限的確定性定律來支配的,有可能觀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樣產生的。然而,科學技術創新是人類一項復雜的創造過程,受到無窮多個因素及大量隨機因素的影響,奇怪吸引子似乎說明不了什么。由于人類表現出來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科學技術創新的行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進行解釋。人類可以思考和學習,根據自身目的進行行動,而且能夠反對及駁斥假定適用于他們行為的任何規則。因此,在方法論上要求我們做每一件事情時必須要制定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對于實際工作中的每一步則要實事求是地遵循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4.4復雜演化管理
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近年來現代經濟社會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成果。技術創新理論最早是由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的,弗里曼(Freeman)在此基礎上對技術創新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索洛(So-low)將技術進步從生產函數中分離出來,構建了“技術決定增長模型”,認為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丹尼森(Denison)考察了美國的經濟,創新性地提出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理論;羅默(Romer)的知識驅動模型重新解釋了經濟增長的源泉,認為是由內生技術進步帶來的;庫茲涅茨(Kuznets)將知識引入到經濟增長中來,認為知識存量的增長得益于技術創新。國內許多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研究,分別運用不同的計量方法闡述二者的關系。劉和東運用動態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國技術創新能力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均衡關系;郭新力運用回歸分析方法,研究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貢獻度;范柏乃等人利用廣義差分法進行回歸,揭示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十分明確的單向因果關系;朱學新等人采用Cobb-Douglas生產函數,對中國科技投入的經濟效果進行了實證分析;洪名勇構建計量模型,將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理論整合為一個分析框架,從新的視角研究我國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各地區經濟增長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創新。
二、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
(一)初步建立技術創新指標體系要分析技術創新對于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首先必須正確判斷技術創新的能力。由于技術創新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線性模式,而是一個涉及多環節、多方面的復雜活動,因此,技術創新指標體系是由一系列能夠表示技術創新水平的指標構成,它反映了技術創新活動的不同側面。本文采用計量模型確定技術創新的能力,并用于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的實證研究。技術創新能力的指標體系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分別為技術創新投入、技術創新產出和技術創新環境三個部分。技術創新投入是指在技術創新活動中投入的各種要素,是技術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它制約著技術創新產出,直接對技術創新能力產生影響。技術創新投入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人員投入兩個方面,下設5個評價指標。技術創新產出是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結果,它反映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技術成果,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知識產出和產品產出三個方面,下設5個評價指標。技術創新的客觀環境對技術創新起到很大的作用,長期影響著技術創新的能力。有利的創新環境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促進技術創新水平的提高。技術創新環境可以從技術環境、市場環境和教育環境三方面考慮,下設5個評價指標。這三部分雖然在整個技術創新體系中具有獨立的功能,但是互相之間又存在著統一的邏輯關系?;诖罅课墨I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則,本文把技術創新投入子系統、技術創新產出子系統和技術創新環境子系統作為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下設8個二級指標,15個三級指標,建立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指標體系,詳見表1。
(二)指標數據的收據與處理本文選取2001-2012年的年度數據來評價技術創新的綜合能力。表1中各評價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以及各大科技網站。盡管指標體系中的每個指標都是正向指標,但各指標間的量綱仍存在著差異。為排除不同量綱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將各項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經過處理后的數據剔除了單位不一致因素,數量級相同并且所有處理后的數據均值為0、方差為1,且服從正態分布。本文利用SPSS軟件,實現了數據的標準化處理,結果見表2。
三、技術創新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一)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分析本部分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技術創新綜合能力進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原始數據的多個指標變量轉化為幾個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既減少了指標選擇的工作量,又可以消除評估指標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選擇主成分時應保證特征根的累積貢獻率足夠大,最大程度解釋分析對象,確保綜合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顯著性檢驗。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大,說明提取主成分的可能性很大,滿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條件。將處理好的標準化數據作為分析依據,利用SPSS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前兩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9.267%,表明這兩個主成分基本上包含了原始數據的全部信息。因此,選取fl和f2為主成分,代表技術創新能力指標體系中的15個指標。對上述提取兩個主成分建立初始因子載荷矩陣,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以每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占所提取主成分總的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計算技術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模型。
(二)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本部分是將代表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指標X與代表經濟增長的核心指標Y建立回歸分析模型,研究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進一步探討技術創新綜合得分與評價體系內各項指標的關系,分析在推動經濟增長過程中不同指標的貢獻程度,對促進經濟增長提出相應的建議。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有很多,GDP通常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標。為了剔除人口規模變化造成的影響,本文選用人均GDP衡量經濟增長狀況,用Y表示。2001-2012年我國人均GDP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后的結果見表5。根據表4和表5,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技術創新綜合能力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相同發展趨勢。繪制散點圖并進行相關性檢驗,表明技術創新能力與經濟增長水平存在著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通過SPSS軟件對X和Y進行線性回歸的結果如表6所示。因此,經濟增長水平對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得分的回歸方程為:Y=1.020X-28.651將回歸方程和技術創新能力計算公式聯立得到的回歸方程為:
【關鍵詞】乒乓球;技術創新;特征
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乒乓球運動員、教練員、科研團隊等將運動訓練知識、相關科學技術轉化為運動技能并最終為運動隊帶來運動成績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的人數最多,多種因素相互影響,導致了創新過程中的復雜性,從而衍生出乒乓球技術創新的多種特征:
一、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個動態、持續、具有突破性的過程
簡單的說,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個轉化的過程,把與乒乓球相關的運動訓練知識和科學構思轉化成新的乒乓球技術。既然是轉化過程,那這一過程必然是動態的。事實上。任何一種運動技術的創新過程都是由構思、查閱資料、論證可行性、訓練、比賽檢驗等環節構成。每個環節之間環環相扣,相互影響。
我們把乒乓球技術創新看做一個創造性活動過程,任何重大的技術創新都會引起創新群和一系列連續的創新,這就是持續創新過程,一種新技術的問世,會在短時間內取得運動成績上的領先,這種成績上的領先勢必會刺激其競爭對手,迫使競爭對手在最快時間內找出破解技術,從而新的破解技術出現,如此循環,新技術的出現會引發另一種新技術的問世,這種環環相扣體現出了創新的持續性。
創新意味著改變,所謂推陳出新、氣象萬新、煥然一新,同時也意味著創新具有一定的突破性,這種突破對原有技術的會產生較大沖擊。如乒乓球直拍運動員反手位進攻,之前一直是反手推擋,由于受反手位身體的限制,進攻效果一般,直拍橫打的出現,突破了反手位身體限制,有效的利用了反手位腰部力量,使得進攻效果有了較提高。
二、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個由多部門、多因素相互影響的活動
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項目技術性強、要求較高的復雜工程,技術創新不僅僅是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工作,乒乓球組織內部的各部門,如教練員、科研團隊、醫療監督、場地器材、后勤服務等部門均是乒乓球技術創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乒乓球技術創新不是單一的創造性活動,各個部門之間必須相互協作,相互影響。
乒乓球技術創新過程中也離不開各種因素的影響和作用??v觀國際體壇,不管是現在單飛的網球運動還是舉國體制背景下的乒乓球運動,要想取得好的競賽成績,背后必然有一個強大的科研團隊,技術創新離不開科學。另外,乒乓球技術創新離不開管理團隊的支持,同時管理團隊要與國際乒聯、國家相關體育行政部門、體育公眾保持長期的信息交流關系。
除此之外,乒乓球技術創新過程中與經費的投入、場地設施的選擇、人員的配備等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這些多部門、多因素的相互協作和影響,才能使乒乓球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三、乒乓球技術創新是現代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乒乓球運動一百多年的發展進程中,創新始終貫穿于乒乓球運動中,且在乒乓球運動的競技史上處于核心地位。劉建和在談到技術創新理論時,認為技術創新的形式有兩種:漸進式和飛躍式。漸進式的技術創新是在較長的歷史中、不間斷的變化過程中持續發生。而飛躍式的技術創新則更富于階段性特征,即在某一特定歷史時期,使運動技術的整體水平得以一飛躍式的、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新技術的出現,或使某項目的對抗更趨激烈,或使某項目比賽中的難度增加,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由此可見,不管是漸進式的技術創新還是飛躍式的技術創新,都會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也就是說技術創新起著推動乒乓球運動發展的作用。相反,乒乓球運動本身的發展也在促使乒乓球技術必須進行創新,這也體現了“有創新則興,無創新則衰”這句話的精髓。乒乓球運動從最初單一的宮廷游戲,到成為奧運會競賽項目,在發展至市場產業化的職業運動項目,這期間的對技術創新的要求從未停止過,正是這種對技術創新的渴求,才有現今乒乓球運動的蓬勃發展。
四、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項具有風險的創造過程
前文提到乒乓球技術創新是一個由多部門、多因素相互影響的活動,在技術創新這一具有創造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許多可變因素以及事先難以估測的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使技術創新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也是說乒乓球技術創新具有風險性。我們這里所說的風險是指由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技術創新項目本身的難度與復雜性、創新者自身能力與實力的有限性,而導致技術創新活動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性。乒乓球技術創新服務于競賽,是為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但影響乒乓球運動成績的因素眾多,加之創新技術的難度較高,運動員在使用創新技術時并為合理運用,這一系列因素會導致乒乓球技術創新最終的失敗。因此,在乒乓球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必須是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其中每個階段都包含有分析、評價、決策和實施等符合邏輯的理。以此確保最終新技術的成功問世。
參考文獻
[1] 吳煥群,張曉蓬主編.中國乒乓球競技制勝規律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實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2] 劉建和.論技術風格[J].運動訓練,1990(01).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risk;coal chemical industry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9-0200-02
1 問題提出
技術創新一直都是企業競爭的至高點??v觀全球煤化工產業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幅技術驅動產業發展、引領企業競爭的歷史畫卷。近些年,隨著石油價格不斷攀升,國內煤化工興建了眾多項目,投入規模和產品規模連創新高(裴云鵬,2011)。但與國外相比,國內煤化工產業,尤其是傳統煤化工仍存在著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核心競爭力不強等明顯不足,關鍵的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先進企業手中(如美國Eastman、南非Sasol等),技術上受制于人的狀況尚未從根本上改變。
技術創新從來都是一柄“雙刃劍”,企業技術創新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謝科范,1999)。一項研究表明,新技術開發項目的技術成功率、商業成功率和經濟成功率分別只有60%、30%和12%,也就是說依次通過這三個環節的失敗率高達40%、70%和88%,最終能獲得市場成功的技術創新比例只有2.16%(Carl.Pritchard,1999)。針對不同的技術創新模式,結合國內煤化工發展實際,如何系統地識別技術創新過程的風險因素,揭示風險產生的機理,回應實踐發展的呼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2 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風險分析
風險經濟學認為,任何一個風險事件都不會無緣無故發生,事件發生的背后都會有支配性風險因素的存在,風險分析可遵循由“源”到“因”再到“果”的邏輯過程,建立一個由技術創新目標、技術創新必要條件、技術創新風險因素和技術創新后果等四個部分構成的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分析模型(見圖1)。
2.1 從技術創新目標到技術創新必要條件 技術創新目標是煤化工企業實施技術創新戰略欲達成預期目的和標準的事先規定,而其必要條件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夠順利實施、完成目標所必須需具備的客觀條件與要素。從確立目標與實現手段之間的關系來看,煤化工企業確立的技術創新目標不同,所要求實現目標的客觀條件與要素也就不同,因而這些條件與要素具備與否是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目標的重要保證。煤化工企業在選擇技術創新模式時,尤其是在選擇自主創新模式時,要特別注意自身實力和外部環境是否具備,實現目標過程的風險控制是否到位,并不是目標越大越好,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
2.2 從技術創新必要條件到技術創新風險因素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是事先由其中原因嚴格決定了的,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風險也不例外。由于技術創新目標下企業資源條件與要素“戰略缺口”的普遍存在,很難保證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所需的必要條件能隨時隨地地滿足一切合理要求,因此,技術創新所需每一個必要條件都會隨時隨地有可能“自然”地轉化為技術創新的風險因素。當然,從技術創新必要條件到技術創新風險因素這一過程中并非只有“自然力”的影響,人們可以針對風險因素采取一定的“反轉化”措施來影響風險的產生和形成,從而為技術創新風險的控制與管理提供了可能。
2.3 從技術創新風險因素到技術創新風險后果 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后果大致可分為三類:生存風險、競爭風險和成長風險。生存風險是指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之后由于績效下降和財務惡化所產生的企業資不抵債與破產關閉的可能;競爭風險是指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后,由于競爭力下降,在經營領域競爭排名落后于競爭對手的可能;成長風險是指煤化工企業技術創新后,增長速度下降,企業喪失長期可持續性增長的可能。顯然,眾多風險因素的存在是造成上述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后果的內在的本質原因。
3 煤化工技術創新的風險管理與防范
3.1 做好技術創新的研發風險防范 首先要重視對創新信息的收集工作。提高對信息的獲取能力,盡早建立風險預警和監控體系,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進行防范和控制,最大程度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研發風險,減少風險損失。其次,要以自身技術開發能力為導向且與市場緊密結合,獲取高效的創新成果,加快在市場的推廣,較快地獲取高額的經濟效益。
3.2 做好技術創新的財務風險防范 首先要預測創新活動所需要的資金數額,企業除了通過獲取自身資本,還可采用有效的、風險較小的融資手段進行籌措,如果企業難以籌措大筆資金,采用合作創新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是一個可取的手段,合作雙方共同募集資金,共同程度風險,會大大降低創新活動的風險。此外,要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資金的濫用、盜用而引起資金的短缺;企業還需時刻預測創新活動每一階段所需資金,確保企業資金及時到位,防止資金不足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要素投入;技術創新;高技術產業;STR模型
中圖分類號:F062.9;F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409(2013)09-0007-06
1引言
就企業層面而言,技術創新不僅可以增加新產品的銷售額,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而且可以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幫助企業開辟新的市場。就產業層面而言,技術創新有利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有助于調整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就國家層面而言,技術創新是國家經濟的重要保障,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各經濟強國搶占未來經濟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的主攻方向。而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要素投入,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人員與科研經費。201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R&D經費投入70626億元,全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176%,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各地區間R&D經費投入強度差異較大,北京最高為582%,研究發展活動已處于高級階段,新疆最低僅為049%,還處于低級階段。專業技術人才缺乏、R&D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地制約著我國技術創新的步伐。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科學有效地配置資源、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研究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高技術產業已發展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器,幫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增加國家核心競爭力,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高技術產業又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產品的整個生產周期都與技術創新密切相關,高技術產業要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同時,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又離不開要素投入,在產品研制到產品投入市場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科研人員的參與和大量科研經費的投入,因此,以高技術產業為研究對象研究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具有代表性。
2文獻回顧
自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技術創新理論以來,有關技術創新的報道和學術研究成果充斥著各種媒體和期刊雜志。按照研究層次的不同,國外針對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研究可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從微觀層面研究要素投入與企業技術創新關系[1~3];第二類從中觀層面研究要素投入與產業技術創新關系[4,5];第三類從宏觀層面研究要素投入、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三者之間關系[6~8]。國內學者對技術創新的研究也已經涵蓋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但是對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任翔以天津市為研究對象,考察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成果的影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得到人力投入與經費投入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權重[9]。近期研究成果主要圍繞R&D投入與企業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安同良等考察政府對企業R&D活動進行補貼是否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激勵效應,研究結果表明在信息不對稱時,政府R&D補貼不僅不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還會出現企業逆向選擇的現象[10]。白俊紅等同樣考察政府補貼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卻得到截然相反的結論,指出政府R&D補貼對企業技術創新有正向影響[11]。詹宇波以內資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R&D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結果表明內資企業R&D投入通過創新能力和吸收能力達到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效果[12]。張杰等以我國2001~2007年間工業企業為研究樣本,研究要素市場扭曲是否會影響企業技術創新投入[13]。
綜上所述,國內針對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研究側重于R&D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特別是政府R&D補貼投入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大多沒有考慮到勞動投入的影響,缺乏對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全面、系統性的研究,研究深度也還有待進一步挖掘。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也局限于采用線性模型進行研究,而線性模型將復雜問題過于質點化、簡單化,導致線性模型在解釋一些經濟現象時得出的結論與現實偏離較遠,甚至完全相反?;谝陨喜蛔?,本文采用非線性平滑轉換回歸模型考察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
3平滑轉換模型
非線性平滑轉換回歸模型(STR模型)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ranger和瑞典統計學家Terasvirta于1993年提出,是Quandt(1958)提出的轉換回歸模型的進一步延伸。STR模型克服了傳統的轉換回歸模型固有的缺點,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者追逐的焦點,特別是在匯率研究和商業周期研究中應用十分廣泛,實踐也證明它確實能夠很好地解釋復雜經濟現象。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復雜,并不是簡單的線性模型所能解釋的,因此本文探索性地使用非線性STR模型對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關系進行研究。
標準的STR模型定義如下:
模型中,yit為被解釋變量;zit=(w′it,x′it)'為解釋變量,w′it=(1,yit-1,…yit-p)′,yit-p為被解釋變量yit的p階滯后項,x′t=(x1t,…,xkt)′,x′t為外生變量;=(0,1,…,m)′,θ=(θ0,θ1,…θm)′是((m+1)×1)階參數矩陣;εit為殘差項,假設εit~iid(0,δ2);sit為轉換變量,通常有三種選擇方式,分別以yit-p,xkt和時間變量t充當;G(γ,c,sit)是轉換變量sit的有界函數,對于任意sit的值均連續,取值介于0和1之間;γ是斜率參數,決定轉換速度的大??;c=(c1,…cK)′,c1≤…≤cK是位置參數向量。常用的轉換函數有邏輯函數和指數函數,文中采用最一般的邏輯函數,形式如下:
通常地,取K=1或K=2。當K=1時,函數+θG(γ,c,sit)隨著轉換變量sit的變化由增加到+θ,研究的模型在高低兩種體制和+θ之間平滑轉換;當γ∞且sit≠ck時,limγ∞-γ(sit-ck)=∞,模型轉變為PTR模型。當K=2時,轉換函數有兩個位置參數,形如G(γ,c1,c2,sit),關于(c1+c2)/2對稱,且在該點達到最小值,最小值范圍在0到12之間。當γ∞時,最小值為0;當γ
應用STR模型解決問題首先需對模型的非線性性進行檢驗,但由于模型中含有未知參數γ和c,不能直接檢驗模型的非線性性。本文參照Gonzalez等[14]的做法,選取原假設H0:γ=0,在γ=0處將邏輯函數G(γ,c,sit)進行一階泰勒展開,如下所示:
將式(3)帶入式(1),重新參數化后得到輔助回歸方程如下:
在輔助回歸方程中檢驗假設H*0:β1=β1=…=βm=0。然后用線性固定效應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SR0與輔助回歸方程的殘差平方和SSR1構造服從χ2分布的統計量LM=TN(SSR0-SSR1)SSR0,對假設H*0進行檢驗,如果拒絕原假設表示具有非線性性,可以考慮估計一個STR模型。常用的估計STR模型參數的方法是結合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組內回歸和非線性最小二乘法。估計斜率系數γ和未知參數c通常采用模擬退火算法或網格搜索法,本文使用網格搜索法。
4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
從上文對模型的介紹可知,建立平滑轉移回歸模型需要選擇適當的變量充當轉換變量,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也需要合適的指標來表征,下面就變量的選取和數據來源作簡要介紹。
41技術創新指標
目前,技術創新指標的選取主要包括三種方法:第一種是以R&D人員投入或R&D經費投入衡量的投入法;第二種是以申請專利數量或新產品銷售收入衡量的產出法;第三種是運用索洛余值法、數據包絡分析法或隨機前沿分析法測算TFP貢獻率。由于本文研究要素投入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投入指標不能同時用于衡量要素投入和技術創新,因此將第一種方法予以排除。第三種方法本身是建立在一定假設基礎之上,在假設條件無法滿足時得出的結論不具有可信度,鑒于此也予以排除。本文采用第二種方法選取技術創新指標,但稍作變動,以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與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的比值作為技術創新指標,這樣可以避免受地區銷售規模的影響,用TI表示。
42要素投入指標
最初的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包括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投入。本文以高技術產業為研究對象,鑒于其受人力資本因素影響較大,將人力資本因素也納入到要素投入中,指標具體界定如下:
勞動投入:國民經濟中任何產業產品的生產都離不開勞動者的參與,在高技術領域中,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精神的科研人員無疑是高科技產品生產的生力軍,推動著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正是如此,過去學者多用R&D人員數作為衡量高技術產業勞動投入的主要指標。為消除地區人口規模的影響,本文使用R&D人口占就業人口的比重作為勞動投入指標,用Labor表示。
資金投入:實踐證明,資金投入對推動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一方面,科研資金為技術創新搭建良好的平臺,無論是對原始創新還是集成創新都起到了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充足的資金引導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新產品,取得更好的業績,激勵下一次加大科研資金投入,進一步促進技術創新。高技術產業資金投入包括購買國內技術經費、技術改造經費、技術引進經費、消化吸收經費,而最能體現技術創新的則是技術改造經費,因此,本文用技術改造經費占四種經費支出的比重衡量高技術產業資金投入,用Fund表示。
人力資本投入:本文采用各地區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資本投入,計算方式如下:未上學人口、小學人口、初中人口、高中人口、大專及以上人口分別賦予權重0、6、9、12、15,用對應的人口數乘以相應的權重得到地區總人口受教育年限之和除以總人口,即為各地區人均受教育年限,用Human表示。
43轉換變量
地區技術創新能力與區位因素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本文以區位因素作為轉換變量。一般而言,影響技術創新的區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是影響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技術創新能力越強,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為產業技術升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本文采用剔除物價變動的人均GDP的對數衡量各地區經濟基礎,用Economy表示。
對外開放程度:對外開放有利于高端人才、高端技術、高端產業活動以及外資流入,不僅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供了方便,而且為本地技術創新提供了優秀的人才和豐厚的資金,極大地促進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用地區進出口總值占地區GDP的比重衡量各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用Open表示。
金融發展水平: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對產業技術創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金融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可以給予高技術產業更多的資金支持,解決產業發展資金難題,推動技術創新;另一方面,金融發展水平越高,控制風險的能力就越強,可以降低高技術產業進行技術創新的風險,引導技術創新向正確方向發展,實際上推動技術創新。本文用金融機構貸款額占籌集經費之比作為衡量金融發展水平的指標,用FD表示。
科技發展水平:地區科技水平通常以擁有專利數或申請專利數衡量,考慮到研究對象為高技術產業,只有高技術產業擁有的專利數才對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產生作用,因此,本文用各地區高技術產業擁有專利數的對數衡量各地區科技水平,用SAT表示。
44數據來源
本文選用的有關高技術產業的數據來自《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1995~2010),其他相關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1995~2010)。為了充分利用歷年各地區數據,缺失數據用平滑遞推法補齊,由于重慶和缺失數據較多,予以剔除,最終得到29個省15年的面板數據。
5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本文實證分析由軟件MATLAB70完成。
51模型設定
為考察要素投入在不同區位因素下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在模型(1)基礎上,分別以技術創新為被解釋變量,要素投入為解釋變量,經濟基礎、對外開放程度、金融發展水平、科技水平為轉換變量,假定轉換函數個數均為1個的情況下,建立面板平滑轉換模型如下:
52非線性性檢驗及轉換函數個數的確定
在模型設定階段,建立了平滑轉換模型,并假定轉換函數個數為1個,但前提是必須進行非線性性檢驗,并對轉換函數個數為1個的假定進行驗證,以證明模型設定正確。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檢驗結果表明,在5%水平下,模型1至模型4均具有非線性性,轉換函數個數為1個的假定正確。
53模型參數估計
在證明模型設定正確的基礎上對模型的參數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表1非線性檢驗及轉換函數個數選擇結果
根據表2中模型參數估計結果,做出如下解釋:
模型1以經濟基礎為轉換變量。參數估計結果表示:經濟基礎不同,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作用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由于模型中只含一個轉換函數,對應一個位置參數,因此,該模型是一個兩體制模型。位置參數為10026,當Economy10026時處于高體制,有86個觀測值屬于該范疇,占總觀測值個數的1977%。從歷年各地區經濟基礎指標平均值來看,北京、天津、上海處于高體制,其他的省份處于低體制。從低體制到高體制,變量Labor的系數由16241變為-23259,說明經濟基礎較差的地區勞動投入對技術創新促進作用明顯,而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反而表現為抑制效應,這可由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提出的倒U型曲線解釋,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后會呈現下降趨勢;低體制時,變量Fund的系數不顯著,高體制時為-02103,說明在經濟基礎較差的地區資金的作用相對不明顯,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資金的投入對技術創新起抑制作用;變量Human的系數由00178增加到00222,說明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人力資本要素更能促進技術創新。
模型2以對外開放程度為轉換變量。參數估計結果表示:對外開放程度不同,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作用存在顯著差異。該模型也是一個兩體制模型,位置參數為0535,當Open0535時處于高體制,有82個觀測值屬于該范疇,占總觀測值個數的7885%。從歷年各地區對外開放程度指標平均值來看,5個省份處于高體制,24個省份處于低體制。在這兩種體制轉換過程中,勞動要素投入與資金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與模型1相似,人力資本要素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與模型1存在差異,低體制時,人力資本要素指標系數不顯著,高體制時,人力資本要素系數為00355,說明在對外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人力資本對技術創新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模型3以金融發展水平為轉換變量。參數估計結果表示:金融發展水平不同,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作用存在顯著差異。該模型的位置參數為00981,當FD00981時處于高體制,有145個觀測值屬于該范疇,占總觀測值個數的3333%。從歷年各地區金融發展水平指標平均值來看,8個省份處于高體制,21個省份處于低體制。模型3的參數估計結果與模型1、模型2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具體表現為,在金融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資金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資本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金融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勞動要素投入和資金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都具有促進作用,人力資本水平對技術創新具有抑制作用。
模型4以科技水平為轉換變量。參數估計結果表示:科技水平不同,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作用存在顯著差異。該模型的位置參數為40019,當SAT40019時處于高體制,有180個觀測值屬于該范疇,占總觀測值個數的4138%。從歷年各地區科技水平指標平均值來看,處于高體制的有11個省份,處于低體制的有18個省份。該模型參數估計結果與模型2參數估計結果相似,低體制時,勞動要素投入指標系數為19705,高體制時,勞動要素投入指標系數為-16527,表示科技水平較低的地區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科技水平較高的地區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具有抑制效應。低體制時,資金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不顯著,高體制時,資金要素投入指標系數為-00741,即對技術創新具有抑制作用。低體制時,人力資本要素投入指標系數為00173,高體制時,人力資本要素投入指標系數為00121,對技術創新都具有正向影響。
54最優模型
表1中,模型2最強地拒絕了線性原假設,按照Gonzalez提出的模型選擇原則,模型2為最優模型,且模型2的殘差平方和最小,進一步說明模型2最優,即以對外開放程度為轉換變量的模型能最為準確地反映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非線性關系。根據模型2考察各省歷年勞動投入平均值、資金要素投入平均值和人力資本投入平均值與技術創新的非線性關系,圖1至圖3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來。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對外開放程度對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走勢和分布特征。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卻由正逐漸變為零,當對外開放程度指標達到05350后,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變為負,即當對外開放程度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勞動要素投入不再是促進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
圖2反映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對外開放程度對資本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走勢和分布特征。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資金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與勞動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具有相同的走勢和分布特征,當對外開放程度達到一定水平之后,資金要素投入也不再是促進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
圖3反映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人力資本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和分布特征。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人力資本要素投入對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越趨明顯。
6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基于我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995~2010年高技術產業面板數據,使用面板STR模型對不同區位條件下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1)在我國高技術產業中,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存在顯著的非線性關系;(2)在經濟基礎差、對外開放程度低、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的地區,勞動要素投入和資金要素投入是限制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3)在經濟基礎好、對外開放程度高和科技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力資本要素投入是推動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動力;(4)在4個平滑轉移回歸模型中,以對外開放程度為轉換變量的模型最為準確地反映出我國高技術產業要素投入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并且與現實較為貼切。
為了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根據實證研究所得結論提出如下政策建議:(1)在勞動要素、資金要素和人力資本要素有限的條件下,利用優惠政策引導要素科學合理地流動,避免一些地區因要素缺乏而無力進行科技創新,一些地區要素過剩而使技術創新效率低下;(2)在經濟基礎差、對外開放程度低、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的地區,增加勞動要素投入和資金要素投入,解決這些地區因勞動和資金投入不足而難以發展高技術產業的難題;(3)在經濟基礎好、對外開放程度高和科技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注重人力資本要素的投入,為提高技術創新增加動力,促進這些地區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Atuahene-Gima K A. Differential Potency of Factors Affec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Firms in Australia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13): 35-52.
[2]Parthasarthy R, Hammond J. Product Innovation Input and Outcom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19): 75-91.
[3]Hou Renyong, Fu Chaochao.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Taking High-tech Enterprises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as an Example[C]. IEEE Xplore,2011.
[4]Hollenstein H. A Composite Indicator of a Firm's Innovativenes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or Swiss Manufacturing [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 633-645.
[5]Fatur P, Likar B.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Strategic Innovation Decisions in Slovenian Mechanical Industry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0 (56):497-504.
[6]John C H, Fei, Ranis G. Innova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3, 53(3): 283-313.
[7]Howitt P, Aghion P.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on as Complementary Factors in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8, 3(2): 111-130.
[8]Wang Yan, Yao Yudong.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1): 32-52.
[9]任翔.技術創新的主要投入因素對創新成果的影響[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11):19-22.
[10]安同良,周紹東,皮建才.R&D補貼對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效應[J].經濟研究,2009(10):87-98.
[11]白俊紅,李靖.政府R&D資助與企業技術創新——機遇效率視角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1(6):181-193.
[12]詹宇波,劉榮華,劉暢.中國內資企業的技術創新是如何實現的?——來自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省級面板證據[J].世界經濟文匯,2010(1):50-63.
【關鍵詞】STS;創新型國家;建設
一、前言
2006年1月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明確作出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提出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從經濟學、科技哲學等角度作出了諸多的分析,試圖在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和多國橫向比較中找到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如何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更為全面、系統的視角成為當下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新興學科STS的出現,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
二、STS: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全新視角
科學、技術與社會(簡稱科技與社會或STS,即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一門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關系的規律及其應用,并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性新興學科。作為當代技術哲學最活躍的研究方向,STS強調科學和技術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社會、政治和經濟情景中實現的。在這樣的情景下,科學和技術既形成它們在其中進行活動的社會,也被社會形成。同時,科學技術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不僅是互動的,而且是一個整體。這種互動關系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負面的影響。從STS的角度來看,技術和社會的其他要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都是社會這個復雜的開放的大系統中的子系統。STS從單純以技術內在邏輯解釋技術的傳統的技術決定論中走出來,將技術看成是社會地形成的,是在社會各種因素和條件的影響下被塑造起來的?;谶@一認識,使得對技術創新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究視角更為開闊。
在STS視域中,分析創新型國家建設,實際上是將技術創新同時納入哲學和社會學的分析框架,通過對技術創新實現的分析說明,這一過程并非單一的技術問題。從社會對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來看,一方面社會對技術創新的內容提出了需求,包括經濟、安全和文化等的需求。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在世界科技革命推動下,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新世紀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正是對這一全球趨勢的積極回應。同時國內發展面臨諸多問題,經濟結構的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資源與環境制約的緩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如何進一步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大作用,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成為今后面臨的主要問題。STS的宗旨就是發揮科技的積極作用,克服科技的負面影響,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類。二者在目標追求和體現的價值觀方面殊途同歸,具有鮮明的“立足現代,揚棄前現代,面向后現代”的時代特點。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對外部條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此我們要營造一個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社會環境,包括政策環境、法制環境等。這與STS的開放性、整體性和交叉性一致,將科技納入更為開闊的社會領域中去分析,也就為創新型國家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視角。
三、STS視角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路徑選擇
基于前一點的分析,建設創新型國家既是科技的發展戰略問題,更是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問題。其實現的路徑也從創新本身和外部兩方面入手,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大力解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人才培養和創新文化培育等問題,為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活動存在創新戰略的選擇問題,能否正確選擇并實施可行的創新戰略,是順利推進創新的先決條件。創新有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和合作創新等三種可以選擇的基本戰略。盡管模仿創新和合作創新對于國家創新能力有所提升,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仍在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創新戰略時,自主創新是指一國不依賴外部的技術引進,而依靠本國自身力量獨立開發新技術,進行技術創新的活動。
自主創新包含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種類型。原始創新,主要是指基礎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領域的重大創新。集成創新,指的是融合各種創新要素的創新方式。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指的是在引進消化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對先進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在實際的創新活動中,這三種自主創新活動是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以我國目前科技發展的現實情況,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其中,原始創新是自主創新戰略的基礎環節,是實現我國科技水平質的轉變的根本保障。集成創新是自主創新戰略的重要環節,由于融合各種相關創新活動,往往能夠帶動和刺激大量的創新活動涌現,有利于形成新的市場和產業,產生連帶效應和規模效應。再創新則是原始創新的有益補充,投入成本較小,方向明確,成功幾率較大。
(二)推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