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的稅務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稅務管理;稅務風險;稅務風險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稅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政府2009年《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導》的頒布,各企業也給予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越來越多的重視。要想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稅務風險管理的落實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就稅務管理流程下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其不僅符合企業管理的需要,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及內容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
所謂稅務管理,其是以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為基礎,結合有效信息,降低稅收成本,提高稅收效益,管理包括稅務策劃、控制、效益度量、業績評價等內容,且在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層次上均有涉及。稅務管理需要明確其作用,其中運營控制使得稅務成本效益不斷提高,日常管理是實現稅務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針對稅務管理信息的實時提供。
(二)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一、稅務戰略管理層次,也就是籌資、投資以及收益支配決策,而收益支配決策包括稅務的策劃、控制、效益度量以及業績評價等內容。二、稅務運營控制層次,也就是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經營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三、稅務日常管理層次,也就是會計核算、稅企關系以及納稅申報管理中的稅務管理工作;四、稅務信息管理層次,也就是涉稅信息的收集、處理及輸出過程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
二、企業稅務風險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稅務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企業稅務風險,其在稅務管理中客觀存在。然而,管理人員缺乏對企業稅務管理的了解,在實際的稅務管理中存在缺陷。稅務風險是指稅務目標管理、日常管理、運營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過程中,因涉稅事項的不確定影響,可能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損失。稅務風險帶來收益或者損失取決于稅務管理者的風險認識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進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那么將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收成本效益,否則,企業將蒙受虧損的打擊。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指稅務管理人員在稅務管理過程中,識別并評價企業的稅務風險,通過有效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包括內部環境、事項判斷、目標建立、風險應對、風險評估、監督控制以及信息傳送等。(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稅務風險的戰略管理、運營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內容都是在相應的管理過程中,對企業稅務風險的判斷與評價,并且建立合理的風險控制機制,有效降低稅務風險,減小企業損失。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一)系統構建的整體目標
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從而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判斷與評價,完成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達成稅務風險的降低以及企業收益的提高。
(二)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運營控制、戰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四個方面,其中,這些方面的內容包括目標設定、內部環境、風險評估、事項識別、監管控制以及風險應對等要素。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對企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落實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稅務風險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根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結合實際,設計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該系統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值得廣大企業在今后的稅務風險管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2
1.1有利于增強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稅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進行科學的稅務管理。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基礎上。明確單位的業務流程,開展多層次的員工教育與培訓工作,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增強業務處理能力。從而有效規避被稅務機關查到偷稅,漏稅問題。提高稅務管理和財務管理能力
1.2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企業在及時準確掌握國家頒布的各項稅收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稅務管理。有效保障單位籌資3投資和技術改造工作的合理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1.3有利于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其生產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獲得盈利。企業制定各項財務目標都是圍繞如何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4科學的稅務管理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從而提高盈利水平。即有利于財務目標的實現
2當前我國企業稅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稅務管理觀念淡薄認識不全面
我國學術界主要側重于從稅收征管角度進行研究。而較少從企業稅收管理視角出發。導致我國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缺乏科學全面的理論指導多數企業的稅務管理觀念淡薄。認為稅務工作由財務會計人員兼辦即可。無須設立專門的稅務機構,對稅收事務的管理僅注重被動的執行稅法的相關規定。沒有對管理層及員工進行稅務知識的教育培訓。稅務信息滯后’沒有進行全過程的稅務管理。認為稅務管理是納稅義務發生之后進行的事后管理。而忽視了事前與事后稅務管理,將稅務管理等同于稅務籌劃。認為只要做好合理的納稅籌劃就是做好了稅務管理工作。沒有認識到稅務籌劃僅是稅務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層面
2.2缺乏健全的稅務風險管控機制和有效的稅務管理手段
一些企業雖然一直在開展相關的稅務管理工作。卻沒有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控機制。在納稅籌劃環節過多的關注稅法允許范圍內進行技巧性的減少稅款。如果納稅籌劃方法被監管部門認定為屬于偷稅漏稅行為。企業的稅務管理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多數企業缺乏有效的稅務管理手段。主要采用稅務籌劃進行稅務管理。手段單一。從而不能充分發揮稅務管理的預測和協調作用。
2.3企業稅務管理的基礎工作不到位
日常稅務管理工作是企業整個稅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企業獲取納稅管理基礎信息與資料的有效保障,我國多數企業的日常稅務管理工作不到位。僅僅按照應付稅務執法部門關于稅務會計核算、納稅申報和發票管理等業務的相關規定。而沒有建立完善的重大業務涉稅分析制度,稅務信息管理制度,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等稅務管理機制。也沒有充分借助外部專業人員對企業進行相應的納稅評估3稅務檢查3稅務等稅務實務管理。從而阻礙了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構建科學.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的策略
針對當前我國企業稅務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提高稅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進行科學的納稅籌劃、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和建立健全稅務管理機制等方面出發。構建科學,全面的稅務管理體系,從而增強自身的稅務管理水平,降低稅務風險和稅收成本,促進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3.1提高稅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隨著企業涉稅事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精通稅收業務,熟練掌握稅收法律知識和網絡信息技術。更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較高的納稅籌劃能力和交流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稅務管理工作。管理層和員工要樹立全員參與的,正確的稅務管理觀念’稅務管理崗位配備的人員要具有專業的資質’對相關人員開展關于職業道德2國家相關稅收法規以及稅務理論知識的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與培訓。從而讓稅務管理人員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及時,準確了解國家稅收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動態變化。
3.2進行科學的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管理是企業稅務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業在遵循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基礎上。通過選擇適宜的經營方式和納稅手段。有效規避稅務風險和降低稅收負擔、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管理活動。包括測算重要經營活動或重大項目的稅負、納稅方案的選擇與優化、制定年度納稅計劃、分析與控制稅負成本2科學納稅等內容。企業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并充分考慮地區2行業和產品的不同所帶來的稅收負擔差異。在投資、籌資與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納稅籌劃。其中,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通過分析研究國家稅收法規中對納稅時間的規定、預繳與結算的時間差等內容、并充分考慮稅收優惠政策。以制定科學、周密的納稅籌劃方案進行合理的繳納稅款,通過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存貨計價方法“壞賬處理”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與費用分攤等的會計處理。實現在不同年度獲得不同的所得稅以達到延緩交稅的目的。
3.3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
隨著我國企業涉稅業務的日趨復雜化。僅由財務會計人員兼辦稅務工作已不能滿足稅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企業要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2建立合理的崗位體系、并配備專業水平和道德素質高的管理人員.一方面做好單位涉稅事務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證企業各項涉稅行為的規范、合法。避免不必要的罰款或滯納金帶來的損失和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要建立及時、準確獲取稅收政策信息的渠道以動態的把握國家的宏觀經濟動向和各項稅收政策的變化情況。從而充分運用國家政策指導企業進行稅收的統一籌劃和管理,稅務管理機構還要定期分析單位的稅收實現情況。設置稅負率杠桿。并依據稅負的異常變動情況及時分析、編制和提交稅務分析報告。促進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
3.4建立健全稅務管理機制
企業的涉稅風險一般來自于經營行為、投資行為、籌資行為、財務核算、發票管理、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等環節。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只能采取積極措施對可能產生涉稅風險的各個環節進行防范與控制。努力將涉稅風險降到最低水平。而無法實現完全回避與消除。企業要建立內部稅務審計檢查制度和稅務管理內部控制體制以強化自身的內部稽核管理工作,及時、全面的收集行業相關數據信息。通過分析以會計報表為主的財務資料隱含的稅務風險。強化內部稅務評估水平。努力做好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實行授權審批制度與崗位責任制。分配專人負責辦理納稅事項。相關復核人員要認真分析并復核向稅務機關遞交的申報納稅資料。對業務復雜、規模較大的涉稅事項要交由綜合素養高的稅務管理人員審批。
4結論
關鍵詞: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方法;原則
引言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的稅務籌劃都局限在經營階段,但是,卻忽視了建設階段才是最為關鍵的,究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很好的把握稅務籌劃的基本特點,并且通常稅務籌劃的方法都比較單一。企業的納稅籌劃和稅務管理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尤為重要,我國企業對于稅務管理的不夠重視,其根本原因,第一,我國國內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時,并未將稅務籌劃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部分。第二,缺乏合理的納稅籌劃人員及其方案。一般來說,所有的企業稅務籌劃的目的是相同的,主要是為了合理避稅和減少納稅風險。對于規模較大并且技術性過強的企業,財務稅收人員如若沒有合理的利用稅收政策,就有可能對企業納稅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我國企業應該加大對財務稅收人員的培訓工作,從而規避納稅風險的出現。
1、稅務籌劃的意義
我國稅收是強制的, 征收是無償的。但在具體的稅收行為中, 國家為鼓勵某項產業的發展, 依據現行客觀條件和有利于發展的目標出發, 制定出一些優惠政策。這就給予了納稅人一定的籌劃權利, 為納稅人實施稅務籌劃提供了操作空間, 使企業稅務籌劃的具體運作成為可能。
1.1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納稅意識
企業要在財務管理中實行稅收籌劃,就必須熟悉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且及時掌握各項稅收政策。在學習稅法的同時,也就能夠自覺地做到了依法納稅,從而提高了納稅人的納稅意識。
1.2降低企業納稅成本、減少納稅風險
稅收成本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社會成本,企業成本的高低與稅負的高低和繳納稅款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它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稅務籌劃能夠通過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徑直接降低企業的應納稅款或緩繳稅款,有效地較低企業的成本,避免企業經濟風險。
1.3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和會計的經營管理水平。要制定科學、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稅務籌劃方案,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自身的經濟活動有一個整體的、全面而又合理的規劃,在進行有效地稅務籌劃的同時,能夠從客觀上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企業稅務籌劃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確定稅務籌劃方案時,不能僅考慮稅務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該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或收入的減少,必須綜合考慮采取該稅務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絕對的收益。因此,為充分發揮稅務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促進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在選擇稅務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稅務籌劃必須合法
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必須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同時必須密切關注國家法律、法規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法律法規可能發生變化,企業財務管理者就必須對稅務籌劃方案進行相應的修正和完善。
(2)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成功的稅務籌劃必然是多種稅務籌劃方案的優化選擇,必須綜合考慮。一方面,企業稅務籌劃必須著眼于企業整體稅負的降低;另一方面,企業的稅務籌劃必須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這就要求企業財務管理者把不同納稅方案、同一納稅方案中不同時期的稅收負擔折算成現值來加以比較。
(3)事前籌劃原則
事前籌劃原則要求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必須在國家和企業稅收法律關系形成以前,根據國家稅收法律的差異性,對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前籌劃和安排,盡可能地減少應稅行為的發生,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這樣才能實現稅務籌劃的目的。
3、加強企業稅務籌劃的方法
3.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劃
利用優惠政策籌劃法是指納稅人憑借國家稅法規定的優惠政策進行稅務籌劃的方法國家為了扶持某些特定產業、行業、地區、企業和產品的發展,或者對某些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在稅法中做出某些特殊規定,免除其應繳的全部或部分稅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稅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從而減輕其稅收負擔。。
3.2合理籌劃稅基
對稅基進行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不但可以減小稅基,而且可以通過對稅基進行時間安排,以實現在適用稅率、納稅、減免稅等方面獲取效益。因此。企業可以在不違反稅法和財務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對企業各項費用合理的列支,縮小稅基,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3利用稅率差異進行稅務籌劃
企業利用稅率差異進行稅務籌劃時通常使用價格轉移技術,也就是利用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使關聯企業整體適用較低稅率,以達到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該方法具體可通過貨物、資金、勞務、資產及管理費用的轉讓定價來實現利潤在各個關聯方之間的轉移,使關聯企業整體適用低稅率,從而達到整體節稅的目的。
4、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工作
4.1認真學習稅收政策、提高納稅籌劃認識
(1)注意學習、研究、掌握國家稅收政策,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政策水平和認知能力,及時掌握稅收優惠政策的變動情況。
(2)納稅籌劃工作具有系統性、規范性,系統性是指從有政策的支持到賦予實施,需要系統的基礎工作支持。規范性是稅收優惠政策得到落實,必須按照稅務部門規范的程序辦理立項申報、審核批復手續,方可實施。
(3)合理避稅與偷稅、漏稅性質上的區別。
(4)提高會計人員納稅籌劃意識,將稅務籌劃納入到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中去。
4.2將稅務籌劃應用到投資方案論證中
企業稅務會計人員,應參與投資方案的論證工作,使投資項目建成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以便項目建成后可享受到最多的稅收優惠待遇,以最低的稅負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4.3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
在稅務籌劃過程中,最核心的一環是要獲得稅務機關的承認,再好的方案,沒有稅務機關的承認,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
4.4做好稅收優惠手續的辦理工作
(1)要多渠道獲取稅收優惠政策,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搞清本單位應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那些。
(2)應及時與稅務部門溝通,取得對政策的統一認識,避免在政策認識上產生偏差。
(3)取得稅務部門的指導,按照稅務優惠管理要求,做好稅務優惠立項申報、批復相關工作,辦妥稅務優惠的各種手續。
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的稅務籌劃可以更好地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從而達到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的目的,企業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過程中,不僅要遵紀守法,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同時也要注重節稅,開展納稅籌劃,減少稅金支出,不斷增加企業財富,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美燕.稅收籌劃及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特區經濟,2007;02
導致企業出現稅務風險,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就是來自企業內部的原因和來自企業外部的原因;以下就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1.來自企業內部的原因分析。
1.1交易風險——來自對外經營活動的。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記載的法定原始憑證就是發票,故發票不僅可為會計核算起到法定收支憑證的作用,而且還可為稅務機關起到計稅憑證的作用;此外,發票還可起到維護消費者權益、生產經營者及經濟秩序的作用。由于當前我國發票在有關信息化應用及防偽技術方面的水平還比較低,這給那些不法納稅戶提供了偽造普通發票的機會,致使有關發票問題一再出現;例如,有關假發票的購買使用、對發票進行虛開以及不規范使用發票等等。正是這些不規范發票的管理,才使得偷稅漏稅等違規違紀問題一再產生;此外,在日常經營活動過程中,因企業未能取得有效發票或所獲取發票無效,致使企業只能對那些無法抵扣的進項稅額進行額外承擔,從而帶來企業經營成本的提高。
1.2涉稅人員業務素質水平還比較低。首先,在進行日常經營活動過程中,企業的辦稅人員,因受制于其自身的業務水平,致使無法透徹理解和準確把握相關稅收法規精神,加上尚未與相關稅務部門做好有效溝通,即使他們在主觀上不具備偷稅的意識,但他們在進行納稅過程中,并為基于相關稅收規定來操作,或者雖在局部、表面與相關規定相符合,但其實質并為根據相關稅收規定來進行操作,致使偷稅、漏稅在客觀上的產生,從而把稅務風險帶給企業。
1.3經營者還缺乏較為完善的管理理念。企業管理層因不具備納稅意識以及相關稅法知識,致使對經濟利益的片面追求而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例如,某些企業管理層錯誤地估計,對于稅收負擔的減輕,財務人員一定有能力做好,更有甚者指使財務人員應用非法手段促使企業稅收負擔的減輕,這無形之中就把極為嚴重的稅務風險帶給企業承擔。
2.來自企業外部的原因分析。
2.1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有關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這是致使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一個極為重要原因。作為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稅收政策,總是伴隨著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而持續調裝著,其時效性往往比較短。此外,在不同的國家經濟發展階段,對于不同地區和行業,國家所制定的稅收政策也不同,因而不斷改變的稅收政策,極易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
2.2執法機關具有不同的執法標準。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對于各個不同地區而言,不管是稅務制度、還是執法從業人員的執法能力或者水平,都具有極大的差異;故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某地是屬于合法的執法行為,在另一個地區有可能就屬于違法行為,這樣就讓各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極易產生各種稅務風險。在日常稅收工作過程中,稅務機關往往就是圍繞著其收入任務進行著,故往往政策就被收入任務所替代,為把特定指標完成而對企業實施干預,就成了最終的目的和結果,以至出現稅收過頭或者私自把國家政策進行修改,所有這些都極易把各種稅務風險帶給企業。
二、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制定稅務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1.構建企業納稅誠信文化氛圍。任何企業都有其特定的一套企業文化,它極大地對企業風格和出示方法產生著影響。一個企業如果具備足夠的誠信氛圍及能夠很好地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那么這個企業一定不會做出與國家所制定的各項法律相違背的可能性,而在稅務管理態度方面,企業也極易受其自身這種誠信文化氛圍的影響故出現稅務風險風險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因此具有足夠誠信文化氛圍、能夠很好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的企業,其出現稅務風險的機會就比較少、產生稅務風險的概率也就比較低;此外,誠信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廣大員工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風格的形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構建企業納稅的誠信文化氛圍,對于有效防范和化解稅務風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企業管理層,一定要重視企業納稅的誠信文化氛圍的構建。
2.加大力度進行相互溝通,促進良好稅企關系的建立。就政府來講,稅收不僅具備財政收入的職能,而且還具備經濟方面的調控職能。政府為讓納稅人以自己意愿辦事,已把實施稅收差別當作一種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手段,并把不同類型且具有極大彈性空間的稅收政策制定出來,因各地具有不同的稅收征管方式,稅務執法機關的裁量權相對也較自由,同時也比較大。所以,是企業在詳細了解稅務機關工作程序基礎上,應加大力度進行相互溝通,建立起良好的稅企關系,以便在理解稅法這一方面與稅務機關具有相同的看法,從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企業稅務風險。
三、結語
關鍵詞:企業;財稅改革;稅務風險管理
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企業沒有按照相關法規進行納稅工作,存在偷稅漏稅情況,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將面臨補稅、罰款、繳納稅收滯納金、甚至于接受刑事處罰等情況;二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計算稅款方法不正確;不明確繳稅制度,承擔了企業不必承擔的稅務負擔。因此,企業一定要做好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保證企業的長久發展。
一、財稅改革背景下出現稅務風險的原因
由于我國正在進行財稅改革工作,基于此,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我國目前正在不斷完善企業的稅收體系、稅收制度以及稅收的征管制度與稅法相關法律。在進行納稅工作時,如果企業沒有應用新的稅收制度,仍然根據傳統稅收方法進行納稅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做出違法操作,增加企業稅收風險出現的可能。
(二)我國社會市場的主體是企業,由于目前企業市場的交易方式日益增多,在經營過程中,企業有更多的項目涉及稅收工作,因此企業在進行稅收工作時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在不斷增加,增加企業稅收風險出現的可能。
(三)雖然企業在進行稅收工作時會根據稅收法律去計算稅款,但是企業通過這種方式計算出來的應繳納的所得稅、增值稅都與實際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按照計算數值去繳納稅款,那么企業需要時刻準備好承擔企業稅收風險。
二、財稅改革簡介
我國財稅改革分為三個方面,即稅收制度改革、稅收征管制度改革與稅收系統改革。每個方面的整改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
(一)稅收制度改革我國稅收制度進行改革是2007年開始的,到目前都沒有結束。具體改革措施有這幾點:2007年相關部門宣布合并內外企業所得稅政策的;2009年相關部門對增值稅暫行條例進行修改;2012年建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2016年全面推行,至此使用了66年的營業稅徹底廢除,成為了歷史;在2017年至2019年,我國財政相關部門對增稅稅率進行調整,推出加計抵減、增量留抵與稅額退還等政策,同時完善了個人所得稅、車船稅、資源稅等相關稅收政策,將房地產稅政策也加入改革制度中。
(二)稅收征管制度改革稅收征管制度改革發展歷史比較短,具體發展歷史如下:2015年頒布了《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也正是這一稅法的頒布,使得我國稅收征管制度改革拉開序幕;2018年我國相關部門頒布并開始實施《改革方案》,其中指出,稅收征管制度改革應從縣鄉開始開展,合并其國稅、地稅等稅收工作,然后在逐漸完成省市國稅、地稅等稅收工作的合并任務。
(三)稅收系統改革截至目前,我國稅收系統改革分為兩個階段,具體如下:第一階段:2016年金稅三期建設工作竣工,使得稅收系統的運行更為穩定,并且其中包含了所有稅收種類與各個環節。第二階段:自2017年開始至2018年結束,各鄉、縣、市完成了稅收征管制度省集中化任務,完成了自然人征管系統的建設,使得民眾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個人收入與財產信息需要進行的納稅工作。
三、稅務風險的類型
企業需要面臨的稅務風險有很多,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根據稅務風險產生方式進行劃分,即企業沒有按照相關要求繳納稅款,導致稅收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檢查工作,如果確實存在問題,那么還會要求企業進行稅款補交以及繳納稅收滯納金;企業出現稅款繳納過多的情況,降低企業受益[1]。
(二)根據稅收方式進行劃分,即稅收種類以及納稅方式都存在稅收風險,如基于增值稅以及附加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稅收種類產生的稅收風險;再如由于企業在登記申請表格時出現信息填寫錯誤,屬于因為納稅方式產生的稅收風險。
(三)根據稅收過失程度進行劃分,即企業在稅收方面存在過失但影響較小的稅務風險,或企業故意做出偷稅漏稅舉動所產生的稅務風險。
四、財稅改革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新制度與舊制度更替帶來的稅務風險由于財稅改革工作正在進行中,因此很多企業目前還無法適應新的財稅政策,在工作中經常出現問題。比如企業在進行“營改增”工作時對未完成的項目可以選擇繼續使用舊制度,也可以選擇新制度。而且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新制度與舊制度之間存在很多交叉部分,稅收工作比較混亂,很容易出現繳納稅款不及時的情況。
(二)稅款繳納過多帶來的稅務風險企業在財稅改革過程中,“營改增”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這項工作在改革過程中涉及很多的財稅優惠政策,比如包括退稅政策、免收增值稅政策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稅收政策。這一情況也在側面表達了在財稅改革過程中會出現新的稅收政策。因此,企業一定要及時調整稅收工作方面的工作計劃。
(三)抵扣進項稅收帶來的稅務風險開展財稅改革工作之后,企業需要處理更多的進項稅抵扣工作,財會人員要熟悉部分進項稅不能抵扣的有關政策,比如企業用于簡易征收項目的投入不能進行抵扣,如果企業取得的進項稅發票既涉及增值稅一般納稅征收項目,又涉及到簡易征收項目,則這部分項目的進項稅款首先要將簡易征收項目的進項稅按比例拆分出去,然后再進行稅款抵扣工作。而且此項目實施進項稅抵扣操作會提高企業稅務風險,在后期企業需要進行補救措施,補繳稅款并繳納滯納金,更嚴重者可能會影響企業聲譽[2]。
(四)未全面掌握稅收政策帶來的稅務風險在財稅改革工作開始之后我國的稅收減免政策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由傳統的批準制改為了備案制,這就提高了企業需要承擔的稅務風險。因此如果企業稅務工作人員未能及時全面地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在進行稅收工作時未按照最新的減免政策進行實施,受備案制度影響,企業無法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在發現后需要繳納滯納金,同時承擔這種情況給企業到來的后果。
五、企業面對稅務風險管理制定的政策
(一)建立并完善相關制度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與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同時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完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以便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稅務問題時可以有處理依據。企業財會部門人員在處理稅收工作時要學會識別,識別項目需要承擔的稅務風險有什么,發生風險可能會造成哪些影響。然后根據分析內容制定應急措施,盡可能減少企業損失。因此企業需要制定相關制度,比如財務風險預警制度、發票管理制度,稅收預算制度與稅務風險自查制度等。企業通過這些規定降低出現稅務風險的可能性,以便于企業的未來發展[3]。
(二)企業財會人員要主動學習稅務知識企業要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知識,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幫助財會人員掌握稅收知識,這種做法的優點有以下兩點。1.通過培訓,讓企業財會人員掌握最新的稅收制度,提高各位財會人員的稅收風險意識。2.避免企業財會人員在進行稅收工作時,因不了解相關稅收政策,而導致企業承擔稅務風險的可能性。
(三)提高企業員工防范稅務風險的意識如果企業員工有防范稅務風險的意識,那么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將更容易開展。因此,企業管理者在提高自身防范稅務風險意識的同時,應該向企業員工普及防范稅務風險的必要性,幫助企業員工了解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有哪些??梢酝ㄟ^宣傳或者培訓的方式來完成此項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此項工作開展期間,企業管理人員要帶頭參加,通過自身實際行動來向企業員工表達此項工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營改增;全面擴圍;稅務管理
長期以來,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經濟實體從事經營活動需要繳納的主要流轉稅種,是我國稅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營業稅以企業全部營業收入為稅基,難以避免重復納稅;而增值稅對增值額征稅,能夠有效避免重復納稅。我國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營改增試點,并逐步擴圍,至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實現全面擴圍,我國實體經濟各行各業進行商業交易均適用增值稅。由于增值稅實施差額征稅,稅款核算與申報均相對復雜,企業應認識到加強營改增稅務管理的重要性,識別加強稅務管理的主要短板,并采取措施加強稅務管理,以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后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重要性
(一)控制企業稅務風險的必然選擇
相較于營業稅,增值稅稅務處理較為復雜,一是會計核算相對復雜,涉及銷項稅、進項稅、進項稅轉出、出口退稅等明細科目,需企業對涉稅行為有準確判斷,正確核算稅款。二是發票管理復雜,增值稅發票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卷式機打發票等多類發票,在發票購買數量、認證、移交、作廢、沖紅等方面都有特別規定。如進項稅發票,要求在限定期限內實施認證處理,以保證稅款抵扣合規。三是稅款申報復雜,增值稅申報報表復雜,主表與附表之間勾稽關系較為復雜,使得稅款申報存在一定難度。這些都給企業實施有效的稅務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加強企業營改增稅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正確核算稅款,按期完成申報,在面對稅務評估、稅務稽查等事項時,能夠游刃有余,避免滯納金與罰款,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二)加強企業成本控制的必然選擇
稅收成本是現代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加強稅收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備受關注的課題。營改增的全面擴圍,重新規定了各行各業的增值稅稅率,并要求實施相應的發票管理,一旦企業稅務管理不到位,將直接增加企業的營業成本,加重企業負擔。如營改增后,企業的增值稅率普遍提升,如建筑安裝業的稅率由營業稅的3%提升至增值稅的11%,如果建安企業在分包業務中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導致其全部收入按照11%的稅率計征稅款,在分包成本大幅提升的同時,造成企業稅負顯著加重。因此,加強營改增稅務管理是企業有效控制成本的必然選擇。
(三)促進企業多元發展的必然選擇
營改增的全面擴圍,從宏觀角度上講,將大幅降低我國企業的稅收負擔。截至目前,營改增已實施半年有余的時間,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營改增將降低我國企業稅收負擔5000億元以上,達到預期目標。稅負的有效降低,必將促進企業實施更為多元的業務擴張與拓展。加強營改增稅務管理,有利于企業在多元化發展構想中,設計更為合理的稅務管理架構,測算更為準確的稅收成本,為企業多元化決策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信息,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順利實施與快速推進。如企業選擇橫向多元化發展,加強稅務管理可以使其提前進行稅收成本預測,特別在對上游客戶的調研中,加強稅款抵扣的論證,準確預計多元化實施中的成本構成,提出稅務支持意見。
二、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管理的主要短板
(一)稅務政策普及應用存在短板
截至目前,我國營改增全面擴圍僅運行了半年多的時間,伴隨營改增的逐步深入,各行各業將出現多樣的經營涉稅問題,國家將出臺更多的稅收政策。然而,在企業實務操作中,稅務政策的普及應用存在較多短板。一是增值稅管理復雜的天然屬性使得稅務政策的普及存在一定的難度。二是由于增值稅要求產業鏈條進項稅貫通,需要企業相關人員對增值稅有基礎了解,而增值稅對于非專業人員的普及難度較大。三是稅務政策將伴隨經濟業務的逐步復雜而層出不窮,更新較快,無疑加大了稅務政策的普及難度。
(二)稅務籌劃效應發揮存在短板
由于營改增后,全行業均實施增值稅,為適應不同規模、不同管理能力企業的不同特點,營改增政策中提出了簡易征收、過渡期銜接等政策。這些政策,一方面滿足了不同企業對營改增實施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實施營改增中提供了選擇余地,也為稅收籌劃提供了空間。然而,由于企業人員對行業和政策并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將形成稅收籌劃發揮效應的短板。一是缺乏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長遠考量,如簡易征收辦法的選擇,一般需要實施3年以上,可能不適應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二是缺乏對企業重大決策事項涉稅事項的把握,如在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重構方案選擇中,可能由于忽略稅務成本的考量而作出相對錯誤的選擇。
(三)稅務復合人才培養存在短板
2016年5月1日的營改增全面擴圍,準備時間相對較短,涉及行業相對較廣,許多企業感到措手不及,稅務復合人才培養儲備欠缺成為制約企業加強稅務管理的短板。一是由于營業稅計算相對簡單,原本實施營業稅的企業財務人員往往滿足于稅款的簡單計算與申報,缺乏對增值稅的基礎知識掌握,造成營改增壓力巨大。二是企業財務人員不了解企業業務,沒有關注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的發展情況,使得營改增后提不出改進意見,可能造成企業增值稅稅負陡然升高。三是業務人員不懂財務,沒有認識到營改增對企業業務管理的更高要求,安于現狀,阻礙企業營改增的實施進程,造成企業稅務管理風險。
三、營改增全面擴圍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稅務管理機制建設
加強營改增稅務管理,首先應加強稅務管理機制建設。一是建立與國家稅務機關的聯系機制,參加稅務機關組織的各類政策解讀宣講,掌握國家政策動態,把握地方稅務機關對營改增政策的執行口徑。二是建立與上下游企業的交流機制,對其業務發票提出具體要求,并結合實際,對相關業務價格據理力爭,保障企業稅收效益實現。三是建立企業內部稅務管理機制,設立專門部門或專人實施稅務管理,加強稅務管理考核激勵,促進企業稅務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有效控制企業稅務風險,最大限度創造效益。
(二)加強企業多維稅務籌劃
稅收籌劃備受企業推崇和追求。加強企業稅收籌劃,需要企業全員通力合作。一是發揮稅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如重資產的服務企業在選擇納稅方式時,由于固定資產占據企業的絕大多數資產份額,應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作出判斷,同時結合企業未來進項稅情況,選擇是否采用簡易征收方式納稅。二是發揮業務人員的業務熟知優勢,在企業項目論證調研過程中,通過業務人員掌握的產業信息,對待決策事項的稅務成本作出精準測算,以為企業高管層提供決策支持。三是發揮全員主觀能動性和協同性,通過思維碰撞,提高企業多維稅收籌劃能力,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
(三)加強復合人才儲備培養
1.跟進國家稅務信息化發展
我國的稅務信息化工作一直受到了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1994年“金稅工程”成為包含金關、金卡和金稅的“三金”國家重大信息化應用工程之一。9年期間,國家稅務總局統一規劃并實施了“金稅工程”一二期工程。實現了覆蓋全國的稅務系統網絡信息化建設。2016年在“金稅工程”一二期建設的基礎上,國家稅務總局啟動了“金稅三期”工程整合分散單點的稅務系統,建立一個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成為我國政府各部門中信息化建設成效最為顯著的行業系統之一。國家稅務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可預見,未來稅務信息與工商信息、銀行信息進行互聯互通,稅收監管將在更加透明的環境中實現。
2.滿足國家稅務精細化管理需求
隨著國家稅務信息化的發展,稅局對企業的稅務合規要求也將進入到精準把控的階段。近年國稅總局進行的“千戶計劃”,將稅務管理前置到業務層面。而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2009年印發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更加詳細的對大企業合理控制稅務風險,防范稅務違法行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各種納稅行為進行詳細要求。
3.解決稅務管理與企業管理不協調
隨著企業管理理念的革新,數據化業務、數字化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共識。然而,企業稅務未能與其他業務一樣同步信息化發展,很多企業還停留在使用財務系統完成涉稅會計科目合算,納稅申報、所得稅管理、納稅數據統計等的稅務管理工作手工完成,其他稅收文檔和涉稅信息散亂無序。人工取數、手工操作,以及稅務人員變動較快,不僅導致稅務工作效率較低,更令企業面臨很多管理風險。大型企業對企業狀況的全面了解,快速的決策性需求日益增加,稅務的原有依賴于財務核算,依賴于手工統計,依賴于人為判斷的方式已無法滿足公司管理層對稅務信息的決策需要。已然影響企業管理自身的均衡全面發展。
二、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現階段
在國家稅務信息化逐漸完成各地區各分散系統的數據統一,使國家對企業的稅收監管越發全面。尤其在發票認證、抵扣全面網絡化,電子發票計劃全面推行,各納稅申報系統接口開放,以及稅局對企業進行稅務風險指標評估,等一系列推進信息化成果利用的舉措后,各行業企業均開始重視立足于企業內部稅務管理的信息系統。通過對各企業的稅務信息系統的考察,目前企業稅務信息系統基本能夠實現以下幾個功能:(1)實現企業涉稅信息的管理其功能主要完成涉稅基礎信息管理,尤其是對于集團型企業,其成員企業數量多,組織結構復雜。各下級企業使用不同的財務核算科目體系,核算辦法,甚至是不同國家稅法等。其基本內容包括納稅主體國別、適用稅收制度、納稅主體名稱及稅號、主管稅務機關、適用會計科目等等,稅務視角的企業組織架構等信息。涉稅信息的收集梳理成為分層管理的系統權限設置的基礎條件,實現不同層級的稅務組織機構的管理范圍劃分。(2)實現全稅種業務的系統化此功能是稅務工作基層人員對稅務信息系統最核心的需求。包含日常發票的開票、認證、抵扣,各稅種稅款計算及納稅申報,所得稅預繳、匯算清繳計算等內容。通過信息系統的與稅局的發票的開票、認證、抵扣等系統建立接口,在面對用戶的唯一的平臺中完成發票的流程管理;通過與人力、采辦、銷售及財務系統間建立數據接口,采集涉稅相關數據,基于稅收法規自動計算或半自動計算應納稅款;通過獲取納稅申報所需的業務或財務相關數據,自動生成法定的納稅申報表。在不同經營地國家稅務系統開放的情況下對接納稅申報系統,實現月度、季度及年度納稅報表自動申報;通過系統自動或半自動判定稅務與會計差異,實現對所得稅費用的準確核算,輔助進行企業所得稅預繳及匯算清繳計算及申報。(3)實現稅務工作流管理借助信息系統的工作流工具,將符合企業內控制度和稅收法規要求的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統中,實現全企業的稅務流程統一及全流程控制。便利的辦公方式,節約涉稅事項的處理時間,防止不合規的審核順序或審核遺漏。(4)實現多層級的稅務數據集中按照稅務角度的組織結構,可進行全企業的全稅務信息收集,實現分國別的數據口徑統一。并通過自行定義,進行各類匯總計算,結構化信息展示。如實現按行政區劃、成員企業、稅費種類、業務板塊等多維報表展示、時時查詢應交稅費、實繳稅費、地方財政貢獻情況等;實現集團內各企業納稅信息的橫向分國別對比;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的稅務信息參考。(5)實現涉稅法規信息提供信息系統將涉及本企業涉稅業務的各項稅務法律、稅務法規納入至系統中,形成可查閱的稅收法規知識庫。為各層級涉稅人員提供可靠的稅務參考信息。其形式可以是簡單的文檔整理收集,提供方便的查詢路徑;也可能將法規固化到稅務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對系統進行更精確的管理。
三、技術引領的稅務管理創新
企業稅務信息化的初步成果,已經可見的對稅務管理變革進行了有效推動,從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組織結構以及經營環境四個方面總結如下:(1)稅務管理理念創新稅務管理理念的顛覆,是信息化帶動的最根本的變化。將稅務管理從老舊的以“搞好政府關系”為手段,以“不讓稅局查出事兒”為最高目標的潛意識里拉出來。真正將稅務管理作為以企業自身的需求為出發點而自上而下的進行管理改革。正視“創新性破壞”對稅務管理傳統的徹底粉碎重建。理念的變革將稅務管理拉到與財務管理同等的高度看待,企業也將用知識管理觀念、全球經濟一體化觀念、戰略管理觀念等先進的管理理念對稅務管理進行重新審視。(2)稅務管理手段創新稅務的傳統管理以事前強制,事后懲罰為主,通常企業以行政命令下達,自查任務攤牌和強制管理上報等形式進行稅務管理,其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人”的崗位職能劃分和職業道德。這樣的管理手段,效率較低,不確定性大,主觀能動性差,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在管理溝通上。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減少重復工作,取消紙質審核,降低手工操作的同時將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流中固化,將管理信息收集去人工化。將硬性管理手段內化為軟性管理手段,以企業管理需求為核心內容,圍繞“人”的體驗,追求“企業管理”與“以人為本”的共贏的現代管理新模式。(3)稅務管理組織結構創新建立企業統一的稅務管理系統可以推進集團企業的稅務管理的組織結構更新,集中的管理要求滲透,和高度的數據集成,決定了集團稅務管理的高度集權。其集權不是行政手段的集權,而是表現為管理理念的統一,工作流的統一,數據結構的統一。進而稅務管理的縱向分工和橫向分工發生變革。在縱向分工上,領導層進行稅務管理的統一分析規劃、風險的統一管控,而業務層集中在完成日常工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而在橫向分工上,稅務與其他業務間的跨部門管理更加權責明確,部門間更能良好的進行合作共享,而不是認為稅務管理在對其進行“指手畫腳”。稅務管理的向上轉移,將涉稅決策與稅務實際業務分離,可能產生更多的部門內部優化,稅務業務操作的系統固化,稅務專業知識的信息化傳遞,可促使基層單位將稅務和財務人員進行合并。(4)稅務管理推動環境創新在企業進行管理理念變革后,稅務業務的合規,稅務風險的規避,已經成為企業自身的管理需求。在變被動為主動后,企業的管理變革的速度將會趕超國家對企業的稅務要求,其稅務遵從將不再是企業的壓力,稅務的風險自查將成為企業管理的本能。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企業的信任度將大大提高,社會的認可度也隨之提高。企業經營的社會環境將更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
作者:吳迪 單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參考文獻:
[1]譚榮華.《稅收信息化教程》(第二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中國稅務學會,《稅收信息化建設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