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5 18:14: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康復護理方法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康復護理;護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R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88-02
在當今大力推行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康復服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康復護理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康復護理是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要。為使我國康復護理跟上國際康復護理發展趨勢,做到基本上與國際接軌,并逐步滿足廣大病、傷、殘者康復護理的需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康復護理教育現狀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1 康復護理教育現狀
1.1多數臨床護士沒有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業務逐漸普及,患者的病死率下降,病后殘疾者及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斷增加,為他們恢復殘存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復生活的能力、改善生存質量成為護理的重點。因此,以往的臨床護理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需要規范的康復護理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然而,目前各級醫院康復醫學科學的護士多數來自其他臨床專業科室,沒有經過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和相關的康復護理技能培訓,她們在工作中僅能對患者實施疾病基礎護理和少數的康復護理技術,如呼吸訓練、排痰訓練等,無法運用正規的康復護理治療技術做好臨床常見的康復護理工作。
1.2國內只有少數院校開設康復護理課程
我國在2002年8月第一次出版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康復護理學》供護理專業使用1,但是,目前大多數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只把康復護理課程列為選修課2,,王元嬌的教學現狀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將康復護理設為必修課的占16,9%,將康復護理設為選修課的占48.5%,未開設康復護理課的占34.6%。
1.3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師資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康復護理教育的質量??祻妥o理學老師既要懂護理學知識,又要有全面的康復學知識及康復護理技能。我國康復護理學老師大多來自其他教研室,他們中的部分人僅通過康復專業短期的培訓和進修 ,缺乏臨床康復護理的經驗,無法保證康復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1.4康復護理教材及技術操作規范有待統一
目前開設康復護理學的院校較少,教材多以自編教材為主,缺乏統一的教材。同國外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義肢矯形等專業教育教材的系統性、全面性及其發展狀況相比,教材還在自編、混用的狀態,這將制約國內康復教育的發展3,康復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尚無統一的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這勢必會對臨床護士及護理院校學生的康復護理技能的提高造成一定影響。
1.5部分院校康復護理實驗室建設尚未起步
國內康復醫學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而康復護理學剛起步,為使康的復護理教育做到基本上與國際接軌,讓護理院校學生掌握熟練的康復護理技術,學校應具備設施完善的具有康復護理特點的實驗室,國內只有少數院校開設康復護理課程,更談不上實驗室的建設。
2 加強康復護理教育對策
2.1開設在職短期康復護理培訓班
隨著康復醫學向臨床的不斷滲透,以及整體護理模式在各級醫院的普及,康復護理將成為各種老年病、慢性病的常規護理內容4.每個臨床護士都應掌握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復護理技術,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臨床護士缺乏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的技能,開展短期康復護理培訓是十分必要的??筛鶕t院工作的特點,并結合神經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科等臨床專科的需示,具有培訓資歷的學??梢岳每祻妥o理的教學資源,舉辦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康復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使臨床護士掌握規范的康復護理技術、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及社區康復護理等知識與技能,并建立考核機制,與有關部門合作頒發??谱o理證書
2.2護理專業學生的康復護理教育
康復護理教育要從學校護理專業教學開始,各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均就開設康復護理課程,并確立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康復護理的??频匚?,學校完成護理教育基本課程后,應進行康復??谱o理知識學習,讓廣大護理專業學生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為畢業后開展臨床、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2.2.1適當增加學時 康復護理學教學總學時應達到3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時間各占一半,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教學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內容,在課時分配上應突出重點。
2.2.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理論的講授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分配上應突出重點,讓學生學完理論后可用此理論解釋康復護理技能訓練中的實際問題。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采取示教、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角色模擬練習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實踐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在每節理論學習后,安排實際操作訓練。通過反復的現場演示以及分小組進行模擬訓練,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實踐訓練,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熟悉康復護理治療技術,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幫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達到康復護理的最終目的。
2.2.3改革考核方法 采取“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課平時考核成績+實踐課期末考核成績”的形式。理論考核:重點考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課平時考核方式:階段性復習考核、隨堂抽查考核、創新能力考核等;實踐課期末考核:重點考核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及臨床常見康復護理技能。
2.3康復護理師資隊伍建設
2.3.1培養護理專業教師 對新上崗及轉崗的教師常規進行剛前培訓,相關專業的理論培訓和臨床康復科室的進修均應達到6個月以上。上崗后仍應開展相關專業繼續教育,參加校外各種會議進行學術交流,不斷增加和更新專業知識,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安排專業教師輪流到教學醫院康復科參加臨床工作,定期輪流到國內外領先醫院進行參觀、學習和進修,以提高教師的康復護理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并且與各自從事的臨床康復和教學工作的相關行業學會保持密切聯系,以便掌握最新的專業動態,獲取前沿學科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安排資深老師指導青年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將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帶領年輕教師承接科研課題。支持和鼓勵中青年老師接替老老師在社會各級學術團體中的工作,擴大青年教師的社會影響,提高他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在實踐中選拔和培養類別采用不同的經費投入辦法。
2.3.2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必須注重教學學術水平的提升,掌握系統的教育理論,掌握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基本知識、教學的方法和規律,才能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赏ㄟ^以下途徑提高康復護理教師教學水平:一是為教師創造各種條件,二是制定各項支持政策;三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促進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的發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擴大學生的眼界。從教學角度,對教師準備的教案目標是否突出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并差距,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同行評估重在教學態度、教學技巧不同,教師同行的重點一般放在教師對本學科內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學科最新知識和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等方面。
2.4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教材的基本構成包括目錄、正文、作業、實驗、圖表、附錄、索引各注解,是闡述教學內容的專業書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7.康復護理學目前尚無統一、規范的教材、教學大綱及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在教材建設上主導思想先解決教材的有無問題,再實現教材的優化配套。各類學校選用的教材內容應符合自己學校學生的特點及專業培養目標,有利于老師把握授課深度、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另外,可由全國或各省大醫院選派長期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的中青年護理專家編寫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做到既要注重理論性,又要注重實用性,既可以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及康復護理技能考核,又可作為在校學生康復護理實踐課考核標準。
2.5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
康復護理的實踐訓練要有專門的實驗室,如對患者進行轉移的訓練、呼吸訓練、輔助排痰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訓練,都需要一個安靜、適宜的場景。實驗室建設以分步實施和重在實用為原則,條件不成熟時可先利用康復治療專業的實訓基地,不斷添置接近臨床實習所必備的器材和設備,如牽引床、站立床、紅外線、低中頻治療儀等,以達到模擬實習的效果,使康復護理與臨床護理相結合,促進現代護理的全面發展。
康復護理是從基礎護理中發展起來的一門??谱o理技術,是一個新興的專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成熟或缺陷之處,今后還需緊跟臨床??谱o理崗位的變化趨勢,不斷完善康復護理教育,為培養符合新一代康復醫學與護理學實際需要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桂榮,施宇、趙明惠??祻妥o理現狀與教育模式初探[J]吉林醫學,2007,28(8):1040
關鍵詞:腦血管疾??;康復護理;生活自理;腦功能
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具有致殘率高、恢復慢等特點,一旦發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其腦功能也會受損,因而后期的康復護理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后改善和腦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對我院接受康復護理的腦血管患者預后進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09年9月~2013年2月我社區醫院康復科室收治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為57~75歲,平均為(62.3±8.9)歲;患者中患有腦出血的患者有16例,患有腦梗塞的患者有21例,患有腦溢血的患者有11例;患者在臨床上意識均為清醒,多出現吞咽困難、肢體功能障礙或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
1.2護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具體包括:
1.2.1為患者量身制定康復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腦功能受損情況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針對性護理計劃,在康復方法的選擇上,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康復方法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運動療法等。
1.2.2心理護理 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肢體或語言多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因而其心理狀態往往較為低沉,加上腦血管疾病的康復進程較慢,患者在康復期間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這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適當心理護理,讓患者能夠積極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并在家屬的支持下積極接受護理人員為其制定的康復護理計劃,配合護理人員展開各種康復治療[2]。
1.2.3肢體功能訓練 由于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因而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應該盡早開始功能恢復訓練,在早期可以在病床上開始早期功能訓練,對患者的各個關節進行活動,注意活動時的幅度不宜過大,動作要輕柔。并且堅持每天對患者關節進行按摩,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在患者進行康復期后可讓患者開始逐步進行坐、立、走的功能訓練,以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肢體活動機能。
1.2.4語言功能訓練 對于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應該對其進行語言功能訓練,在一開始可以從簡單的單音節和漢字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對于出現失語癥狀的患者,則要根據患者的癥狀輕重來給予相應的指導,耐心幫助和等待患者發音。
1.2.5吞咽康復訓練 對于存在吞咽困難癥狀的患者可以讓其多進行吞咽訓練,逐步恢復患者的吞咽功能。
2 結果
本組48例患者在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升,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在經過康復護理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有29例患者的的語言障礙明顯減輕,能夠與護理人員進行較好正常溝通,有42例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改善,能夠自主進食。且在護理期間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的案例。
3 討論
腦血管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3],患者預后一般較差,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上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需要接受康復治療來恢復相應功能。在臨床上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主要可以分為急性期康復護理和慢性期康復護理。本文主要對慢性期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生活能力上均得到了一定恢復,患者的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也說明患者的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且在康復護理期間沒有一例患者發生其他并發癥,這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預后。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康復護理計劃,并且為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改善了患者因長期治療不愈而產生的抑郁心理,爭取到了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配合,從而間接增強了康復護理的效果。而對于出現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的患者則分別給予其肢體康復訓練、語言康復訓練以及吞咽康復訓練,通過各項訓練患者的日?;顒幽芰τ辛藰O大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經過肢體功能訓練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而有29例患者的語言障礙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與人正常進行溝通的目的。而對于吞咽困難的患者,本組有42例患者在經過吞咽康復訓練后,其能夠自主進食,這些都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應該針對性地為其實施康復護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腦功能,促進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復,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付桂香.腦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礙120例康復護理報告[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6):63-63.
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I(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以及治療后患者的基本認知能力評分。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SSS評分、BI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SS評分、BI評分較治療前均大幅度降低,但觀察組降低程度更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在心算、數字工作記憶、漢字快速比較、雙字詞的認知能力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采用康復護理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語言及認知功能、有利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康復護理;老年腦梗塞;認知;預后
老年腦梗塞是神經內科中的常見疾病,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氧或缺血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行軟化、壞死,占所有腦卒中的80%,發病原因多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如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等[1]。該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發病后具有較高病死率和致殘率,腦梗塞后,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智力、認知功能、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如何改善腦梗塞患者的認知功能及預后,是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重要職責,本研究旨在分析康復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和預后方面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所選患者經CT、MRI檢查后均確診為腦梗塞,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9.3±3.6)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70.1±3.5)歲,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護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2)納入標準:年齡大于60歲,患者均為首次急性發作,且生命體征平穩,在48h內病情無進展,病程低于1周。(3)排除標準:嚴重意識障礙者,癡呆或耳聾者,有酒精依賴史患者,依從性差的患者。
1.2護理方法。
1.2.1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護理,主要包含心理護理和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由于多數患者發病后會有認知及運動功能障礙,因此患者想盡快恢復健康,肢體康復訊訓練過度,超過身體負荷,當身體練習情況并未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患者會出現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及時給與心理疏導,制定康復目標,并為患者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本病,并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肢體康復訓練:臥床期間保持良好肢位,定期變換,在床上進行四肢關節主動、被動活動,待肌肉稍微恢復后,可進行起立、步行、立位等平衡訓練,1次/天,45min/次。
1.2.2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密切關注生命體征,保持皮膚清潔,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關節活動,給予心理疏導,平衡膳食結構等護理。
1.3觀察指標。參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2](S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參照Bathel(BI)[3]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參照基本認知能力評價患者認知功能。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間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SS評分和BI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S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但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護理后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但觀察組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觀察組在心算、數字工作記憶、漢字快速比較、雙字詞的認知能力均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老年腦梗塞是神經內科中的常見疾病。該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致殘率和病死率高的特點,約有60~80的腦梗賽患者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負擔。據有關文獻報道,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增強腦神經的可塑性,從而改善患者注意力以及學習力等認知功能[4]。而康復護理則是護理人員通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并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使患者恢復認知和肢體功能的護理方法。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后,兩組的S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認知能力,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心算、數字工作記憶、漢字快速比較、雙字詞的認知能力均優于對照組,上述結果進一步肯定了康復護理的護理效果。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恢復肢體、語言和認知功能,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沈設芬,李瑛,毛云英,等.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4):98-99.
[2]黃潔.康復護理對腦梗塞患者的認知功能影響分析[J].現代養生,2015,22(9):186-186.
[3]吳雪婷.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4,26(15):124-125.
【關鍵詞】 康復護理;骨關節;療效;護理質量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一種正畸、恢復髖關節功能的有效治療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骨關節病的治療中[1]。髖關節置換術期間,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本研究中,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住院治療的4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本院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80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康復護理),每組各40例。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27.0~70.0歲,平均年齡(53.0±5.0)歲;4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6.0~71.0歲,平均年齡(54.0±5.0)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復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康復護理方法 采用常規護理。待患者回到病房,告知患者家屬,患者平移至床上,去枕平臥,患肢下方放置軟枕,禁飲食6 h,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并做好相關記錄,注意切口滲血、滲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及時給予相應處理?;颊咦龊脗€人衛生,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加強營養。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適宜溫度和濕度。功能鍛煉時,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1.2.2 觀察組康復護理方法 給予康復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時給予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治療和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②康復護理[2]:早期指導患者合理開展功能康復訓練,從肌肉收縮、關節鍛煉等方面,循序漸進地開展功能鍛煉,避免關節畸形的發生。從上肢功能的主動鍛煉,到下肢的負重鍛煉,逐漸恢復肌肉功能。③并發癥護理:合理矯正患者的姿勢,保持良好的關節功能位,做好皮膚護理,定時按摩,避免壓瘡的發生;對于突發性呼吸困難患者,立即進行吸氧、溶栓處理,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肺栓塞。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平均隨訪6個月,對兩組臨床療效、并發癥、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和比較。療效判定標準[3]:①優:Harris評分≥90分。②良:Harris評分80~89分。③中:Harris評分60~79分。④差:Harri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3 討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目前治療髖關節疾病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并得到了普遍認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期間,圍術期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運動科學的方法,指導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術后告知患者保持正確的,并詳細講述維持正確的重要性,使患者積極配合,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足穿矯正鞋,避免髖內收、內旋,避免假體脫位的發生。同時,做好與患者的正確溝通和指導,做好壓瘡、肺栓塞、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工作,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出院時做好相關出院指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后,應加強營養,繼續進行髖關節功能鍛煉,術后3個月內平躺,雙腿間放置軟枕,保持兩腿分開姿勢,避免側臥位,術后6個月內避免髖關節的內收,禁忌下蹲、盤腿等動作,一旦出現髖部嚴重疼痛或活動后明顯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優良率明顯升高,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明顯升高,總而言之,骨關節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提高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侯曉明. 骨關節康復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 當代醫學,2009,15(13):10.
方法:隨機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間中風治療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改良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對照組中的中風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而對改良組中的中風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了解,并且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對照組中對于護理滿意的患者共有32例,占80.00%,而改良組中,對于護理滿意的患者有39例,占97.50%,即相對于對照組,改良組中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更高,P
結論:在對中風患者進行一定的康復護理,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恢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康復護理中風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68-01
對于中風患者,進行相關的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恢復。本文就此問題對康復護理對于中風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間中風治療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改良組。
對照組中有40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2.5±2.3)歲,其中男性患者為30例,女性患者有10例。其中腦梗死患者有32例,腦出血患者8例。改良組中有40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1.5±2.5)歲,其中男性患者為29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中腦梗死患者有31例,腦出血患者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各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對對照組中的中風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即對患者進行常規的飲食以及藥物等方面的護理。而對改良組中的中風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了解,并且進行比較分析。
1.3數據處理。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例數(n)、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取95%可信區間,P
2結果
3討論
在對中風患者進行護理時,應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護理,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的鼓勵患者配合治療,使患者以較好的心態進行疾病治療1。
而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得知,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而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時,應按照中風偏癱功能障礙的特點運用相關的運動療法進行一定的功能性鍛煉。根據患者的意愿,選擇正確的,對患者的患側肢體以及各關節進行運動,在患者的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坐姿以及站立的平衡訓練2。而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時沒應注意持之以恒,適當運動。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有異常進行及時處理3。
所以,在對中風患者進行一定的康復護理,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恢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蕭蕙,張廣清,王琳等.情志護理配合穴位按摩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77-79
關鍵詞: 老年患者;康復;護理
老化是有機體不可避免的自然變化,人的老化始于胎兒期,而后持續直至死亡。老化的速度在成年時進展得較快,不同的組織、器官、系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但其老化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據個體的功能差異而有所區別。老年人如果能重視對身體健康的管理,并給予身體應有的呵護,使身體對老化所造成的機能、心理、社會發展等的影響具備最佳的適應狀態,就能夠健康、愉快地度過晚年。筆者從事老年護理工作10余年,現將心得總結如下:
1 老年人康復護理的意義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人的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對中老年人的康復護理,應當考慮到他們自身的特點。
1.1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伴隨年齡增長所帶來的機體各系統生理功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的降低,這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1.2 深知老年性疾病具有病程較長、并發癥多、恢復慢的特點。
1.3 生理上的老化對老年人心理的影響和改變:他們會因身體功能的低下,導致其他各個方面能力的低下,如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生活能力以及應對各種刺激的承受能力。
1.4 無論是疾病的治療與預防、健康維護、心理支持,還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獲得等,都離不開康復治療與康復護理,而老年人和兒童一樣,比成年人更需要呵護。所以,康復護理在老年人的康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老年人康復護理目標
2.1 注重健康的維護,預防疾病和意外傷殘的發生。
2.2 給予心理支持,減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
2.3 配合治療實施護理措施,促進疾病的痊愈。
2.4 預防并發癥,縮短病程,減少痛苦。
2.5 提高ADL的自理能力。
2.6 給予健康管理指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其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
3 老年人身心變化及其康復護理要點
3.1 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減弱,需保持營養及水與電解質的平衡。足夠的營養攝取,可以幫助老年人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預防疾病和殘障的能力。
【摘要】康復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將參與式教學方法應用于該課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面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機會。但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康復護理學;教學方法
【Abstract】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 a practical subje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y interest and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we apply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pproach to the course.The approach promotes the personality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fosters the creative ability ,liven up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But the teacher will face up to more higher reqirements.
【Key words】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pproac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eaching method
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跨科性學科, 是現代醫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WHO列為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并列的四大醫學體系之一[1]??祻妥o理學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護理對象主要是殘疾者、老年人、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祻妥o理的目的是使殘疾者的殘存程度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重建心身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自理能力[2]。作為現代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期間應該學習和掌握康復護理學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識別、了解和解決患者功能維護與促進的問題,在各自領域開展康復護理的研究與探索,進一步豐富康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
康復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嘗試應用了參與式教學法,旨在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實際操作的技能?,F具體介紹如下:
1參與式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它在觀念、方法、模式等方面不同于傳統式教學, 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已逐步應用于多領域、多學科的教學。
參與式教學的特點: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平等互尊互動,共同設計課題。該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其中的積極成分,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3]。
參與式教學的方法多樣化(小講座、小組討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靈活多變、集思廣義、頭腦風暴、角色扮演等)。通過運用“參與式方法”使每個學生能夠在緊張活潑、忙碌有序的氛圍中獲得親身的體驗和感受, 并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 在合作交流中生成自己的新經驗[4]。從而真正領略到培訓的要義, 在行為上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將新的理念和做法滲透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鑒于參與式教學的特點、優點、效果,應該更快更好地運用推廣、改進、豐富、提高,使這一新式教學方法更加完善,對改進康復護理學的教學質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參與式教學方法在《康復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參與式方法”教學過程
2.2.1分組:教師可根據班級情況進行分組。我們有意識根據性別、民族進行搭配,每個學習小組10人, 這樣可以保證小組討論效果,保證學習順利進行。
2.2.2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是參與式教學的主體部分,就是讓學生參與到某些教學活動的設計中來,與教師互動學習,互動研究,共同提高。教學設計要明確課時分配、課程內容以及每個章節內容的參與式過程和方法。在活動中,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使用各種參與式教學方法。
首先,使學生明確康復護理學課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用“頭腦風暴”法,使學生了解康復、康復醫學、康復護理學的概念、區別和聯系等。
其次,整個教學中穿插各種“小組活動”的方式,即圍繞一個需小組成員互相協作才能完成的任務, 或是需要討論才能形成正確、全面認識的話題展開。一般先由教師創設情境、引入話題、布置任務, 然后進行小組活動。
如教學設計“做一天殘疾人”活動,由各小組扮演不同類型殘疾人,上課之前完成一天的殘疾人角色扮演,深入體會殘疾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并考慮我們和社會能為殘疾人做什么?創建無障礙服務設施的必要性?如何從自身做起,改進殘疾人的生存環境?各小組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寫出小組討論意見,最后推選1名成員在課堂進行匯報,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使學生們充分思考,積極討論,課堂氣氛活躍。通過這次小組活動,學生們感到相互間協調、配合的重要性,凝聚力有所增強,有的小組甚至深入到臨床康復科,更加深刻的理解康復的意義和重要性,對課程產生較強的興趣。通過辯論和演講,可以豐富學習內容,使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考慮和觀察問題,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康復護理學課程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
案例分析:組織授課教師共同收集和整理康復護理學的經典案例,編寫案例集。講授理論知識時結合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臨床情境中,形成真實的康復護理感受,加深學生對講授內容的理解。也可將案例和相關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運用所學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撰寫分析報告。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實際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
角色扮演: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教學內容,可先應用理論課教授相關知識,使學生完全掌握理論,課后將案例交給學生,讓其分頭查閱文獻和相關資料,了解病人的相關康復護理措施。在其后的實驗課中,通過游戲、小品、實景練習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臨床情境,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或由角色扮演者現場處理問題,模擬使用康復護理措施。全班學生分析各扮演者處理是否得當,并共同分析討論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善于把握管理討論過程,通過提出啟發式的問題, 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觀點。最后由教師進行全面的總結,演示正確的處理方式。例如,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由學生根據案例分別扮演護士和病人,實施相應的康復護理措施。角色扮演可較為直觀地去感受、領悟所涉及的“臨床實際” 問題,以便更好地學習運用康復護理措施,設身處地地分析與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學會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正確的康復護理。
2.2“參與式方法”考試方法的改革:教學手段改革的同時需要對現行的考試方法進行改進,建立新型的教學考核體系??刹捎镁C合素質測試——筆試成績及平時成績相結合的多樣化考核方法,把學生學習和能力的發展綜合起來進行評定。
綜合測試:教師從案例庫中選取案例,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撰寫分析報告,教師評分。綜合測試主要測試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試:采用閉卷形式,教師從試題庫中選取試題。主要測試學生對康復護理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平時成績:將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辯論和演講) 給予一定的分值。最后將學生的綜合測試、筆試及平時成績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得出最終的考試成績。
2.3“參與式方法”教學效果評價:建立完善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是改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效果評價相結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結合,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參與式教學的效果。
考核成績評價:對學生綜合測試、學期末理論考核成績及平時成績進行量化評分,評價教學效果。
問卷調查:課程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學生對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態度、興趣、自覺收獲、自學能力等。
教師主觀評價: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對每堂課知識點的提問回答正確率、課堂氣氛、護生參與及互動程度進行主觀評價。
3參與式教學面臨的挑戰
作為一種教學方式, 參與式教學同樣面臨諸多挑戰。本次教學實踐中發現, 增加學生的參與實現教學互動, 需要教師具有充分控制現場和把握時間進度的能力。同時, 在短暫的時間內如何將豐富的知識傳遞給學生也是參與式方法在教學中的另一挑戰。另外, 參與式方法經常采用小組活動、快速反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現場演示等方式進行學習, 這些方式中經常會受到場地、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和限制, 要求教師事先做好充分準備, 在授課過程中因地制宜, 靈活選用相應的教學方式。
參與式教學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打破了教師的中心地位,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更多地只是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和啟發者。讓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中,滿足了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表現欲望,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戴紅.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2]劉玲玲.開設康復護理學是社會發展的需要[J] . 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