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8:59: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播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廣播出現以后,電臺為了吸引更多的聽眾,戲曲作為最受歡迎的傳統娛樂方式自然成為每個廣播電臺不可或缺的節目。由于廣播的娛樂節目種類繁多,在眾多的競爭中,戲曲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都更加成熟,以不斷改良、創新來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這無形之中促進了戲曲的發展。廣播的出現對戲曲演員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隨著他們演唱的戲曲在各大廣播電臺播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婦孺皆知的名人,逐漸脫離在社會下層表演曲藝來維持生活的命運。廣播的產生給傳統的戲曲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廣播出現之前,人們的娛樂方式只有固定的幾種形式,而到戲院看戲是最受百姓歡迎的,隨著無線電的迅猛發展,收音機的普及,悄悄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多種多樣的娛樂節目,這使得很多擁有收音機的觀眾不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觀看傳統的戲劇表演,這大大降低了戲院的上座率。無線電的產生雖在某些方面促進了傳統戲劇的革新,擴大戲劇的影響范圍,但無形中成為了傳統戲劇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廣播對唱片的影響
最初唱片僅僅是作為留聲機的附件而存在的,留聲機和唱片都是上流社會的娛樂品,所以唱片作為一種小眾的娛樂工具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小。無線電傳入中國不久,上海就出現了許多民營電臺,民營電臺的設施不完善、資金不充裕,僅靠一些廣告費來支撐電臺的運營。這樣的條件自然是承擔不起經常請一些名人、演唱家、樂團等來電臺做現場演出,這時唱片就成為這些民營電臺的首選。20世紀30年代中期,百代公司制作一張唱片的成本只需1角六七分,批發價為2元2角。這樣低廉的價格,購買一次后還可反復使用,所以播放唱片就成為了各廣播電臺音樂節目的重要素材。但電臺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唱片公司的唱片銷量。1935年6月末,英商電器音樂實業有限公司致函上海交通部國際電信局,以歐美各國頒布的有關唱片的法規為由,要求自1935年8月1日起,各電臺播送該公司唱片須得該公司允可,及預付每月洋一百五十元,并另提出六項規定。直至1935年12月21日《申報》刊載司法院對此事的決議:留聲機唱片,并非出版品,亦非著作物,并無專有公開演奏之權。購買人本其所有權作用,無論如何使用,應任憑自由,出售人、制造人、發行人均不得干涉。通過這次事件,我們足以看到唱片已經不再作為留聲機的附件而存在,它已經成為各大廣播電臺不可缺少的一檔節目。
三、結語
近幾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有效發展,并逐漸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時間的角度分析,終身教育思想的源頭出現在幾千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經將人的一生歸納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哲學家莊周也提出“吾生有涯,學海無涯”的著名觀點。這些觀點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源頭。新聞媒介對終身教育思想比較重視,無論是西方國家所推崇的自由與平等,還是東方國家所堅持的矜持與傳統,都在新聞媒介的發展中發揮影響。西方著名思想家柏拉圖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漫長、艱苦的訓練,那么便不會有所成效。”這作為終身教育發展的萌芽,為日后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主張“兒童和所需要教育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受到鍛煉”奠定了基礎。眾所周知,傳統社會中受眾地位沒有得到重視,但是,在新聞媒介的發展中,各種新聞理念、新聞思想以及新聞觀點、新聞媒介的出現,從根本上打破了這一局面?,F如今,在新聞的影響下,人人均可成為主角與焦點。與此同時,從新聞媒介的受眾角度看待終身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的內容、形式發生本質改變。傳統社會中,受眾在15~30歲接受教育,但是,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受眾從幾歲開始便可接受教育,一直到老年仍然接受終身教育,從而形成“學到老、活到老”的基本現狀,進而促進終身教育思想的發展與進步。1970年,保爾•朗格朗創作的《終身教育引論》發表,標志著終身教育理論的誕生。朗格朗作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創始人,在對終身教育理論進行分析與闡述過程中,以人文理念為主,從新聞媒介受眾的創新角度進行分析與實踐,從而對全世界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1972年,聯合國教科發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本次研究在朗格朗的理論基礎上,從教育問題進行回顧性分析,從歷史以及現實的角度對終身教育理念進行研究,并且從根本上明確了學習社會以及終身學習的基本目標。該報道從受眾角度進行分析,進一步加強了終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認為終身教育是受眾在學習、生產中的主要手段。該報道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對新聞媒介下受眾加強對終身教育思想的認識,將新聞媒介與其相融合,利用各種媒介產品,對終身教育思想進行總結與整理,并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傳遞給廣大受眾。1995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快速發展,終身教育理論以新聞媒介為指導,積極納入我國教育目標之中。近幾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可持續發展,終身教育思想得到快速進步,在此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發展目標,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新聞媒介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
從本質上而言,終身教育是在適應社會的發展中,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教育的過程是持續的,是不間斷地完成的。在新聞媒介受眾角度下,終身教育思想將受眾、教育、新聞融合在一起,促使三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發展關系。另外,新聞媒介受眾角度下,終身教育思想延續新聞傳播的基本特點,將教育擴展到朋友、家族、工作之中,將教育與新聞媒介、實際生活結合。此外,在我國新聞媒介的發展中,以受眾為主要出發點的終身教育思想逐漸在學習、工作中體現出新聞媒介的基本特點以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媒介產品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在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中,新聞媒介得到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終身教育的途徑得到擴充,人們在積極適應以新聞、媒介為主體的發展模式中,能夠對新聞媒介自身的優勢進行探究,并利用自身特點,將學習方式進行改善,從而為獲取到相應的知識而逐漸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變化。從本質上而言,傳媒行業是思想文化的載體,從根本上影響了終身教育理論的傳播。上世紀,由于技術落后,缺乏媒介產品,信息傳播渠道狹窄,導致很多終身教育理論無法得到傳播,但是如今,伴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終身教育思想也有所理解與認可。社會發展需求有所保障朗格朗以為,現代社會中不僅需要各種、職業交往,還需要各種挑戰。這些挑戰,會對人們的社會、命運有所改變。其中,新的挑戰主要包括了人口速度的加快、科學技術的進步、政治方面的影響、大眾傳播的發展、生存模式的改變等。媒介產品的運用也導致教育機會得到提升,我國傳統教育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無論在各個層次、各種轉型階段,新聞媒介都會促進終身教育的發展以及創新。
3、新聞媒介如何推廣終身教育思想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2]韓煉.面向全球化的中國新聞教育改革[J].現代傳播,2004(2).
走進任何一間大學英語教室,都能看到教師、學生和教學材料,這是大學英語課堂的可見要素。不可見的是支持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估等隱形要素。在可見要素和隱形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得以正常進行。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是指導現行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文件。根據《要求》,大學英語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要本著閱讀優先的原則,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基于計算機網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教學評估模式多元化發展,逐步形成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在實施《要求》的過程中,各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現出一些共性。首先,研究表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總體是以教師主導,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是比較常見的,教師用大量的時間來講解知識點,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效果差。其次,教師和學生都遵循閱讀優先的原則,同時保持著閱讀與聽、說、寫、譯之間的平衡,這與《要求》的規定是一致的。再次,近年來,許多高校都加大了大學英語教學設備的投入,教師和學生能夠在多媒體教室上課。但是教學設備的改善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效率存在問題,比如教師不能保持適當的教學進度、師生交流減少等。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傳播模式分析
教育是“教”和“學”的結合。教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要成功接受知識,教育才是成功的,知識的傳播才是成功的。由此可見,課堂傳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注重了“教”,而忽略了“學”,所以課堂傳播是不成功的。這種直線性的單向傳播被稱為“香農—韋弗”傳播模式,這是由信息論創始人、數學家克勞德•香農和他的同事沃•韋弗于1949年提出的。這一模式最早用來解釋電報通信過程中的傳播模式,適用范圍逐漸擴大,包括用于教育教學研究。這一模式的優點在于它包含“噪音”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指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干擾因素,比如生詞的出現、社會文化背景過于陌生、多媒體的不恰當使用等。根據《要求》的精神,理想的大學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接受教師的信息之后,將教學效果和教學評價反饋給教師。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都發出信息,也都接受信息。這種雙向傳播符合美國傳播學創始人威爾伯•施拉姆的大眾傳播學理論。他認為,受傳者都屬于一定的社會群體,他們在接受和傳播該信息時會受到其他群體成員的影響,信息傳播是雙向循環的過程,每個成員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
三、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傳播有效性的策略
傳播一詞原義為“分享”和“共有”,現在涵義更加廣泛,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動,指信息在一定社會系統內的運行。傳播學在20世紀二三十年展成為一門學科,拉斯韋爾提出了著名的“5W”傳播模式,還對應這五個環節勾畫出了傳播學的五種分析。到20世紀60年代末,傳播學開始應用于翻譯,尤金•奈達開始把通訊論和信息論的成果應用于翻譯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翻譯學研究者開始提出翻譯學的傳播理論,認為翻譯本身就是一種傳播行為,將翻譯學視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用傳播學理論來指導翻譯研究。呂俊教授1997年發表了題為“翻譯學——傳播學的一個特殊領域”一文,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翻譯學傳播理論。2007年張志芳的“從傳播學視角看旅游翻譯”以傳播學的理論作為宏觀的指導,指出旅游資料與其他文體不同,譯者應采取以受眾為中心的翻譯策略,做好受眾分析。
二、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
西安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而其大量的歷史文化風景區也受到了了許多中外游客的喜愛。旅游文本的翻譯,在西安旅游文化傳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把能夠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反映民族獨特的活動方式的詞匯稱之為文化負載詞匯(culture-loadedwords)。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是要讓外國人了解和理解原語文化,因此譯者應該從英語受眾的角度出發,恰當處理文化信息,恰當選擇翻譯策略,有效傳播中華文化。經研究,我們總結出西安旅游文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主要包括直譯、音譯、意譯和加注。針對不同的詞匯對應關系,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可以達到翻譯和交際、促進文化有效傳播和交流的目的。
1、音譯
音譯,即將一些頗具漢語特色的詞匯通過借用漢語拼音或拼寫的方式融入英語詞匯。這種方法能夠完全地保留漢語的語音形式,能夠原汁原味地保留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在西安旅游文本的翻譯中,也有很多詞匯采取了音譯的方法,比如西皮(Xipi)、鍋盔(GuoKui)、樂府(Yuefu)等。不過,完全音譯的翻譯法不宜過多使用,否則拼音字母會對外國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對于文化負載詞音譯法的使用體現了中國的很多傳統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在世界上的廣泛傳播和認可。
2、直譯
所謂直譯是指在符合譯入語規范的情況下既保持原文思想內容,又不改變原文表達形式的翻譯方法。直譯不會引起讀者的誤解,不會產生信息傳播中的噪音,反而會使讀者感到信息很充足。比如漢磚(Hanbricks)、民間剪紙(thefolkpaper-cuts)、皮影(theshadowplay)、涼皮(thecoldnoodles)等,既能保留原文的風味,在不失去原文所表達的語言特點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礎上,又能使譯文易懂,以有利于中英文化的理解、交流和交融。
3、加注法
有些文化負載詞在文化中涉及面比較廣,內容豐富,簡單的直譯或音譯會使異國讀者在對源語言的文化背景缺乏足夠了解的情況下難以理解。譯者可采用加注法把原語里的詞匯直接移入到譯語中去,以使譯語讀者從譯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盡可能地等同于原語讀者從原文中獲取的交際信息并同時豐富譯語文化。采用這種譯法翻譯旅游資料中的文化負載詞能夠讓外國游客感受到獨特的民族文化,并產生旅游興趣。加注法主要分為音譯加注釋和直譯加注釋,原文中如果出現該語言和文化中獨特的表達方式、人物、事件等,在譯語語言和文化中又找不到與之相似的表達方式、人物或事件時,譯者可以考慮用音譯加注釋的方法來處理。如,人文初祖——RenWenChuZu(founderofthehumancivilization),是黃帝陵簡介中對于黃帝的贊譽,外國游客讀到“RenWenChuZu”可能不知所云,但讀到注釋就會對黃帝在中華文明中起到的作用了然于心。又如,才人——cairen(thefifth-gradeconcubineoftheemperor),若只有音譯,外國讀者可能只聞其音不詳其義,讀了注釋就能明白,這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子的第五個級別。當直譯可能會對外國讀者的理解帶來不便,但譯者又試圖彰顯原文的文化特色時,可以采用直譯加解釋性說明的方法,既可以保留源語語言文化的特征,又使譯文含義明確,便于外國讀者的理解。如,大雁塔——theBigWildGoosePagoda(alsocalledDaCi’enTemplePagoda)、玄奘法師——MasterXuanZang(MonkTripitaka)。
4、意譯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直接地表現在漢語與英語的差異上,旅游文本中大量文化負載詞的存在,增加了翻譯及旅游文化的傳播難度。使用意譯法可以使文化負載詞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可以保留原文的民族語言特色,更好地傳達該詞匯的文化內涵。如,陜西十大怪(the10localpeculiarities)、百家爭鳴(contentionbetweenahundredschoolsofthought)、太學(ImperialCollege)。
三、結語
傳播學中的“守門人”指在大眾傳媒中決定什么性質的信息可被傳播,傳播多少次以及怎樣被傳播的人或機構。“守門人”具有檢查、評價、導向功能,同時也具有確定方向、確保質量、加強協調和發現培養傳播人才的責任。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爆炸”“信息垃圾”“信息泛濫”對社會形成強烈的沖擊,影響著用戶與大眾的信息選擇。圖書館作為一個公共事業性質的服務機構,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下,必須要明確自己的使命,做好為讀者傳播信息的“守門人”,充分發揮“守門人”的檢查、導向作用,不僅能指引廣大用戶搜尋健康積極的信息,而且能快速地從信息海洋中為用戶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或導航服務,幫助讀者通過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多的信息資源,提高閱讀質量。具體來看,一方面,圖書館要在搜集、整理、加工源信息或初始文獻時,本著為讀者提供人類高尚智慧結晶,傳播世界先進技術和思想,去偽存真,教育育人的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用戶提供好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圖書館作為現代社會的知識和信息資源中心,有義務幫助用戶從泛濫的信息群中搜尋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資源。這就需要圖書館必須加快自身的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信息檢索人才、信息導航人才、信息管理人才和知識服務人才,只有這樣,才能與越來越多的商業化信息網絡競爭,贏得更多的用戶,從而既有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也有利于整個社會信息環境的凈化和信息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從傳播學角度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信息社會的特點之一是信息的傳播與共享,圖書館作為新時代的信息資源中心和傳播中心,必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最大化,這是信息和知識傳播的要求。從傳播學角度來看,圖書館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最大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信息資源共享,是圖書館實現資源“獨享—分享—共享”模式
拓展信息知曉和獲取渠道的必要條件。在古代藏書樓理念影響下,我國的傳統圖書館一直奉行“以藏為主”的原則,各圖書館之間的館藏相互封閉,館際互借相對較少,多數圖書館的運行多為基于單個館的資源獨享,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功能單一、結構僵硬的特點,各館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館藏結構,這在傳播學中屬于自我傳播的原始表達方式。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信息傳播的手段多樣化,使“分享”的概念進入人們的視野、深入人心,所謂分享意味著存在一個主體擁有者,從這個主體出發指向他者。信息社會的到來,要求圖書館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用戶的需求,根據不同圖書館的性質以及自身的特點,合理調整文獻資料的布局,建立完備的資源共享體系,走整體化的文獻資源建設之路。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分享是一種普遍的價值態度,E-mail、BBS、微博、微信等網絡交流方式是這種態度的良好體現。美國互聯網專家帕金斯所言:“互聯網對媒體業產生的主要影響就是迫使媒體變得越來越趨于與人分享和參與。”在此環境下,圖書館事業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不被其他網絡信息媒介邊緣化,就不得不深思自己的館藏理念和服務方式。當每個獨立的圖書館以自己的文獻資源庫組成相關館的共同主題時,這些無數個的分享便構成了一個共享,沒有分享便不存在所謂的共享,基于分享基礎上的共享,揭示的是一種整體的本質,比起分享更具有整體性和理想主義的色彩。逐步建立起圖書館完備的文獻資源共享體系,走整體化文獻資源建設之路,實現圖書館資源“獨享—分享—共享”的模式,拓展圖書館信息知曉和獲取渠道,成為圖書館界的共識。當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由獨享變為分享,最終實現共享,圖書館就可以更多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完成單個圖書館不可能實現的服務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就會使知識信息的知曉和獲取渠道最大化,整個圖書館界就會成為一個立體的、多維的知識信息網絡,從而使用戶信息服務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圖書館成為大眾搜尋信息、獲取知識的首要選擇。
(二)信息資源共享,是圖書館實現服務“信息—思想—知識”模式
傳播學的基本構成要素包含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媒介、反饋。當然,構成和影響傳播過程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絕不僅是以上五種,本文力圖將借助的模型簡潔化,從而更加靈活地指導實踐行為。那么,反觀實踐教學,可以比較清晰地將它的內容劃分為以下幾類:傳播者:動畫學院教學辦公室受傳者:動畫學院全體學生訊息: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堂內實踐教學和課堂外實踐教學)媒介:基于中觀上的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包括校內和校外)的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大眾傳播系統、互聯網絡系統、郵政系統、電話系統等反饋:實踐教學考核及評價體系以上各要素中涵蓋的內容,從人的角度來劃分,可以分為人的因素和非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中包括傳播者和受傳者,非人的因素中包含實踐教學內容的定位和設計、條件建設、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選擇、制度建設等。
2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培養規格定位
基于實踐教學體系的要素分析,合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環節,首要前提是明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規格定位,其次是要明確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的和意義。普通高校的學生培養目標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學生培養目標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服務方向上,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基層單位,而普通高校主要面向科研設計等部門;二是在規格類型上,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而普通高校培養的則是偏重于理論型或應用設計型的人才。從具體目標來看,普通高校通常是承擔培養繼承、發展、傳播科學技術、文化理論,實現科技向生產力第一次轉化所需的人才;而應用型本科教育更多地是培養從事科技向生產力第二次轉化的技術與管理人才,即培養技術型工藝人才,所承擔的工作是把成熟的技術規范、管理規程用于現實的生產和工作中,把管理層決策的意圖具體貫徹到實際業務工作中。
3應用型辦學定位下的實踐教學目標的確立
應用型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應用能力既不是普通教學的實踐能力,也不是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而是從社會應用崗位的需求出發,面向專業應用的能力總和。
4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核心環節
通過以上從傳播學的角度對實踐教學體系要素、前提、目的的分析,其核心環節的設計思路上已經柳暗花明,如何具體地設計出環環相扣的幾個環節呢?
4.1師資隊伍培養是前提
從傳播效果的角度看,作為傳播主體,廣泛的師資隊伍概念在這種傳播形式中處于流程的第一個環節,由學校領導、院系領導、任課教師、管理服務人員、各個崗位上的教職工組成。作為處于教育傳播學意義上最優越地位的師資隊伍,不但掌握著傳播工具和手段,而且決定著信息內容的取舍選擇,作為傳播過程的控制者發揮著主動的作用。其信譽,包括誠實、客觀、公證等品格及專業權威性,即傳播者對特定問題是否具有發言權和發言資格,構成了能否成為合格的傳播主體的基礎。為此,學校要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其師資隊伍尤其是任課教師的培養。以黃淮學院動畫學院為例,近幾年來,學校采取新教師引進、教師進修、企業教師兼職、業內專家聘請、外籍教師引進等措施,努力打造出一支專兼職結合、多元化、動態化的師資隊伍。另外,從理念的更新看,必須要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做到每個人的工作都有標準可依。
4.2實踐教學內容精選是關鍵
作為傳播過程中互動的介質,實踐教學內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此,精選實踐教學內容尤為核心,其直接依據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目標,其注意事項應該體現在:第一,遵循專業技術和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第二,要符合專業的性質、特點及職業技能規范的要求;第三,要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第四,要注意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雙向對接。從授課的地點來劃分,實踐分為課堂內實踐教學和課堂外實踐教學。以動畫專業“3+1”培養方案為例,課堂內實踐教學指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培養過程中包含于具體課程(分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素質拓展課程四個模塊)內的實踐部分,具體體現在某一具體課程的教學大綱內有專門的實踐教學大綱,包含項目實施及考核方式、學時分配等。以動畫設計方向為例,目前實踐學時比例占到32.5%,實踐學分比例占47.9%。以“二維動畫軟件”為例。課堂外實踐教學是圍繞總體專業培養目標,從第一年到第四年連續的不斷線的實踐教學活動設計。結合黃淮學院“3+1”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發展規劃,動畫學院在2012年12月份之前,已初步構建出“大一(寫生、外出考察)大二(二維動畫創作)大三(三維動畫創作)大四(實訓實習、畢業設計)”一套系統的實踐教學模式。
4.3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是基礎
實踐教學條件是實現整體傳播目標的基本平臺,基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解、應用、執行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應用型大學實踐教學條件的構建應該依托校企合作、學校、地方行業等資源,體現條件建設的立體化和多元化。具體可體現在:第一,加強實驗室建設,要建成從基礎實驗到專業實驗、模塊實驗到綜合實驗的立體實驗教學體系;第二,加強專家工作室建設,為師生提學研結合的活動平臺;第三,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政府機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項目共擔、發展共贏,為學生搭建更廣闊的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第四,加強職業認證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職業資格認證管理制度,規范職業資格認證的培訓、考試等環節,為學生提供認證咨詢、認證培訓、認證考試、證書申領等一站式服務?;谝陨狭Ⅲw化、多元化的教學條件建設及教學內容的分類型、分層次的選擇,其對應的實踐教學形式應該是靈活的。真正的教育面對的不是少部分學生,也不是多部分學生,而是所有學生,如何在固有模式下兼顧到每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依賴于教師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4.4規范實踐教學管理是保障
以動畫學院為例,近幾年來,結合培養方案,完善明確了教學大綱中的實踐教學環節的項目實施及考核方式;針對專業特殊性,為強化實踐教學,使實踐教學內容與行業做到科學、規范,有章可依,特制定《動畫專業外出考察方案》《動畫專業外出寫生方案》《黃淮學院動畫學院2013屆本科畢業設計指導任務書》《黃淮學院動畫學院2013屆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細則》和《動畫學院2013屆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分配意見》等管理辦法;結合“3+1”培養模式,組建集業界名師、行業專家、教研室主任、國內外專業教師、往屆優秀畢業生于一體的科學的論證團隊,共同研究、制定出《動畫專業實訓課程大綱》《動畫專業實綱》。在上述的方案或細則中,應明確規定各類實踐教學活動中涉及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實踐教學配套文件、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等環節,使實踐教學內容和標準符合行業技術規范的同時,通過完成專業技術培養的過程和途徑、方式和方法,探索更加有效的訓練模式,并且嚴格評價、及時反饋,最終實現實踐教學效果整體優化的目標。
5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