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8:5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基礎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文學,文學本質,多元論
近年來,關于文學本質爭論不休,主要持有兩種觀點:本質主義與話語建構,文學的本質到底是本質的還是建構的呢?對這個問題,一些學者對文學本質主義采取一致的批判態度,甚至有些學者直接徹底的反對本質主義。尤其后現代主義的興起,反對文學本質主義的呼聲愈加強烈,這一現象引起我們對文學的本質主義產生反思?文學本質主義在當今文藝學界真的一無是處了?真的要消亡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回到文學本身或現場。
一,文學及文學本質
要揭示文學的本質首先我們得對文學加以界定,對一事物的界定,得抓住事物的內在的本質的特性,居于這點來區別于其他事物,然而對于文學界提出的關于文學概念,我們不能簡單的斷定誰對誰錯,他們站在文學的不同個視角去揭示文學的內在特性或者說是區別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律。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還沒有唯一的標準去評判什么是文學。古代有文學,現代也有文學,我們總不能說古代的文學在現在就不是文學了嗎?但我堅信,我們誰也不會否認《詩經》在今天就不屬于文學了。然而,視現代的作家作品為文學更是毋庸置疑的。究竟什么是文學?
關于什么是文學哲學論文,在文學理論界有不同的提法。在中國,文學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還有的說,文學是指一切口頭或書面語言行為和作品。關于文學在韋勒克的《文學理論》中這樣論述:有人說凡是印刷品都是文學,也就是說凡是紙質的材料都屬于文學。還有人說文學就是名著即將文學的定義局限在名著這個范疇之內,且只注重“出色的文字表達形式”不考慮其題材及內容。俄國形式主義提出了“文學性”主張形式第一性而內容第二性,不是內容決定形式而是內容從屬于形式。無論我們如何界定文學,文學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產生,它來源于社會生活并為之服務。不同個體所領受到的注定是不同的世界;用尼采的話說,有多少雙眼睛,就有多少種真理,即,真理本身是多元的。既然真理本身具有多元性,那么,我們在追求確定性的過程中也必須施行對話原則。因此,關于什么是文學。同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甚至,我們可以說文學就是書架上放著的文學作品,文學就是《老人與?!?。這種回答只是簡單地表述了文學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或載體[6]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今天,人們說的更多是把文學界定為語言藝術或美的藝術。文學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歷史發展,時代積累的產物。沒有古代文學何來現代文學?界定一事物得抓住其本質特性,文學也不例外,不管文學有多少種定義,但它總是有屬于自己的本質特性。
什么是文學本質?簡單的說,文學本質是文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文學去掉之就不能稱之為文學的特性。這些特性的言說豈不是有了超時代,超文化,超地域的有效性。然而,事實卻并不是這樣,關于文學的本質,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沒有得出一個大家一致認同的說法。文學是模仿,文學是形象思維、是想象的表現,文學是特殊意識形態,文學是有意味的語言符號,文學是精神生產,等等。無論是西方的模仿說,再現說,表現說還是中國古代文論的情志說,意境說,等等。但我們不可否認,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哲學論文,文學正是通過語言這門藝術來表現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多彩,通過形象典型來認識生活,反映生活。文學作品是按照生活本來的那種具體,生動的面貌來反映生活的。文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并且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2]。歷史上留下的文學作品反映了不同社會階段的生活,社會生活變化發展,給文學增添了新的內容。可以說文學是一個反映時代的載體。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
文學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直具有與生俱來的政治性, 面對文學從屬于政治,文學為政治服務,面對文學政治工具論,學者們對文學新的文學特質進行了新的反思。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解決時文學區別非文學的關鍵是什么,童慶炳強調文學應反映整個人的,美的,個性化的生活,而“審美”是文學區別于一般意識形態的特征。審美意識形態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是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5]。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藝理論把文學看成審美意識形態。無論把文學看成是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審美意識形態。它與其它次結構的意識形態保持著距離,社會語境的變化會影響到對文學的認識。文學作為一門藝術,文學到底是要為認識生活這個事業服務的,它是時代的生活和情緒的歷史。文學從來不是司湯達或列夫托爾斯泰個人的事業,它永遠是時代,國家,階級的事業[3]。高爾基說:“文學是社會諸階級和集團的意識形態,感情,意見,企圖和希望是其形象化的表現。它是階級關系的最敏感的最忠實的反映”。文學具有階級性和黨性:作家是階級的眼睛,耳朵和聲音。在階級的國家存在的期間,處在一定的環境和時代的作家,不管他愿不愿意,也不管他是有條件地或無條件地,他必定為自己的時代,自己的環境的利益而服務,而且也正在服務著。二,文學本質多元化
西方馬克思關鍵詞語,形式結構的考慮在逐漸凸顯。無論是古代文論,現代文論還是后現代文論,他們都能去闡釋具體的文學作品。文學理論來源于文學現象,每一種文學理論都是對一種文學現象的提煉和抽象概括哲學論文,不同的文學理論有著不同的文學本質觀念。
錢中文指出:“文學,一種復雜的現象,一個復雜的系統,并對它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研究”,這一觀點得到了文藝學界不少學者所接受,錢先生強調,對于文學理論研究來說,事實上很難用一個簡單的定義來說明文學現象,而應當看到文學觀念、文學的本質是一種多層次現象,需要對它們進行多方面的闡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和莊子的事物的本質就反應了事物多側面的思想。然而,文學現象來源于社會存在。原理告訴我們: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屬于社會的上層建筑,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因此文學的內容和形式都離不開經濟基礎,并受到一定經濟基礎的制約。生產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經濟基礎的變更和發展也必然導致文學地變革和發展,人們生長在什么樣的社會就會有相應的文學與之相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不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就不會有階級的文學。但舊經濟基礎的消滅并不意味著。社會意識形態在某種程度上是指通統治階級從政治和社會經濟上控制著整個社會,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這種思想就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2]。經濟政治等不斷的發展完善,社會意識形態能很好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因為意識形態具有歷史繼承性和獨立性,所以文學和其它藝術形式一樣,表現出超越時代、超越民族和階級,超文化,超地域的普遍性特征。那些以為這些普遍性特征就是文學本質的批評家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是意識形態的沿續并不是永恒的,因此文學可以被讀成非文學,正如伊格爾頓所說的那樣,莎士比亞的戲劇也可以讀成隨心所欲涂鴉的形式。這樣一來,文學的本質就成了游離的,會隨著大眾和時代的心理而在一定的范圍內漂移。文學是一種多元決定的“社會意識形式”,它關涉到不同的語言層面、不同的意義單元、不同的社會環境、時代語境以及個人品格、藝術修養甚至潛意識、無意識等諸多因素[7]。文學自身的復雜性源于社會關系與人的思想感情、個人體驗的復雜性,不是單一的“意識形態”就可以完全決定的。正是文學自身的多元性,文學闡釋與接受的復雜性才得以存在。“我們的標準是具有包容性的,是‘想象的綜合’和‘綜合材料的總和與多樣性’。 文學是一種在多維層面上同時展開的復雜的精神現象,行走在現世的現實性與精神的超越性之間,絕不僅僅是作家、作品、世界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它有著更為神奇奧妙的精神架構和現實關懷[8]。文學始終為人們所熟知而又偏偏不可能盡知,這就使得文學成為引領人類意識走向無盡遙遠和崇高的契機,同時,也成為它自身存在的最大理由之一。文學帶給我們的意義,就在于顯現這種有限世界背后的無限性。文學不是對現實世界、現有事物的機械摹寫,也不是對一種純然的意識形態的單調的審美反映,文學本身是一個多元決定的有無限可能的價值存在[11]。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文學的界定,這是一個現代尤其是后現代以來一直有爭議的問題,每個人心中對文學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論文學是什么,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文學來源于現實或社會生活,文學不僅來源于社會生活而且反應社會生活,總之,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無論視文學為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審美意識形態,任何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都是由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來決定的,審美意識形態也受到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社會是變化發展的,經濟基礎也在不斷的完善,文學在某種程度上,階級描寫不再是文學的唯一來源,如果可以說現代化的社會,我想我們也不妨可以說文學也有了現代化跡象哲學論文,它可以不再僅僅是為政治,階級服務的,它可以是娛樂性質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我們不應該把文學緊緊的和文學性禁錮在一起。文學本身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它總是和世界,作者,讀者聯系在一起,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學作為社會的產物,我們應該回到文學現場,不應該把文學禁錮在某一個時代或地域,這樣以來,文學自身就具有多元的本質。
(徐林麗,女,1986年生,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歐美文學; 蔡俊,男,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陶東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十四院校《文學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3]高爾基.論文學[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78
[4]胡鵬林.文學現代性[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6
[5]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利云.文學概論新探[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7
[7]特里·伊格爾頓.文學理論導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9
[8]馬大康.面向文學實踐的理論走向[J].文藝爭鳴·理論,2009,(9)
[9]龍揚志.游離的文學本質---伊格爾頓的文學觀[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6,(5)
[10]曹順慶,文彬彬.多元的文學本質[J].文藝爭鳴·理論,2010,(1)
[11]于虹.在事實與價值之間[J].天津社會科學,2006,(5)
[12]雒海寧.試論文學本質的歸納[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0,(4)
隨著今年全國經濟形勢的好轉、鐵路改革的深化和機車車輛產品市場需求的擴大,我廠今年的經營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旧蠈崿F了扭虧的目標。但工廠的資金仍然很緊張,很多技改、大修項目欠帳太多,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活動很難組織。使我們科協工作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去年九月,工廠為了增加銷售額,把我們科協的科技咨詢業務全部上收到工廠銷售部,使我們技協本來就不高的經濟收入更陷入困境。如果沒有我們自己的經濟實體,我們的工資都成問題。這就迫使我們必須下力量加強實體建設,調整我們內部的核算分配機制,在基本保證我們自己工資的前提下,盡量籌積一部分活動經費,力所能及地開展科協的活動。今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 、發展經濟實體,落實經濟責任制,鞏固科協經濟基礎。
今年初,我們對辦公室內部機構和作用進行了調整,并相應制定了經濟責任制考核辦法和職能作用考核辦法。打破了過去的統算統分,形成了按經濟效益和職能作用獨立的考核機制。明確了各部門工作的指標和目標,并實行獨立核算。一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科協自己創辦的機械加工廠在去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礎上,實現了經理和骨干的新老交替。使企業在年輕化、產品化、規?;矫嬗辛诵碌倪M展。經濟效益得到鞏固。科技樓自年初施行獨立承包以來,充分挖掘內部潛力,不斷尋求新得經濟增長點,調整資產和人才的合理配置。經營和管理有了很大提高。不但承擔起科技樓所有消耗費用和辦公室一半在職職工的工資,還自費更新了一部捷達汽車。增加了科協的自有資產。辦公室本部在搞好科協活動的同時,注意資金的合理利用和投資收益的回收。有效的保證了科協的經濟來源。彌補了失去廠內科技咨詢業務收入的損失。為科協的生存和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和了有利的保障。
二 、圍繞促進企業技術進步,開展科協活動。
我們對辦公室內部機構的調整和獨立考核機制的實施,使辦公室本部的職能作用突出出來。使我們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科協活動的開展。今年,我們圍繞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在科普宣傳、科技論文評選、科技講座、科技培訓以及豐富科技人員業余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5 配合社會形勢和工廠中心工作,開展政治與科普宣傳教育。今年我們的科普櫥窗共出刊八期。(160個版面)
5 春節前,我們與廠報社聯合,搞了一期集知識性、科技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科技知識競賽活動。主要內容是一年來廠報上刊載的工廠科技信息、科技動態以及與鐵路機車車輛行業有關的科普知識。全廠職工踴躍參加,共收到答卷846份,由于大家認真查閱有關資料,答卷的正確率很高。有124人獲獎。
5 今年三月,我們還組織全廠科技人員參加了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知識答題活動。我們作為一個分賽區,把中國科普研究所出的科學知識競賽題轉載在廠報上。還買了80本《當代科學知識》發至各科協分會供大家參考。此次活動得到廣泛參與,共收到答卷1860份。(全部報到中國科協科學知識競賽組委會)經驗卷,95分以上的就有951份。我們為隨機抽取的120名參賽者發了獎。此次活動獲中國科協科學知識競賽組委會組織獎。
5 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了科技論文評選活動。對征集來自科技一線的40篇科技論文,組成了包括總師、副總師在內的專家評審組進行了認真的評審。最后以打分的辦法評出一等論文二篇,(各獎1000元);二等論文四篇,(各獎800元);三等論文六篇,(各獎500元);四等論文八篇,(各獎100元)。并將入選論文編輯成科技論文集印刷1000冊,用于廠內外科技交流。我們還從中優選四篇推薦參加第四屆**工業企業優秀科技論文評選。其中兩篇獲三等獎,兩篇獲鼓勵獎。
5 5月16日,協助**市技協在我廠工人文化宮舉辦了由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袁正光教授主講的科技報告會。各單位參加報告會的有600多人,其中我廠職工有近500人參加。
5 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廠科協配合教育處,舉辦了工廠中層領導干部微機基礎知識普及培訓班。以適應辦公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其掌握、運用微機進行辦公的能力。這次參加培訓的共有196人,按不同的基礎分為A、B、C三個班,每周半天脫產學習,有考核,有考試。大家感到收獲很大。
5 在“**科技周”活動中,我們組織科協、技協骨干50多人,參觀了中國科技館、觀看了穹幕電影《夢想成真》并游覽了居庸關長城。
5 評選廠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6名,并又科協出資組織他們赴張家界、三峽參觀旅游。
5 今年,我們出資兩萬多元給全廠1400多名科協、技協會員每人購買了一本由我們總公司編輯出版的《鐵路機車車輛工業新技術》,做為日常學習的科普資料。也為我們下一步組織科普知識競賽打下基礎。
5 今年我們還在全廠科技人員中,組織了業余飛標比賽。先給各分會配置了120個標盤,讓大家練習、選拔,然后進行分組預、決賽。共有近千人興致勃勃地參加了這項活動。
三、配合廠工會開展“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活動。
今年四月份,廠工會下發文件,決定在全廠職工中開展以“技術比賽”、“創一新”和“征三絕”(絕活、絕技、絕招)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活動。我們科技協辦公室做為組織成員之一,積極配合這項活動的開展。
論文關鍵詞:審計創新;環境因素;敏感性
1 引言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多,財產集中到少數所有者手中,造成了所有權與管理權矛盾的激化(無論從國家還是企業的角度),最終使二者分離,而“委托管理”則成為這個矛盾的解決方法。但受委托人是否忠于職守,能否達到預期效益需要對其經濟責任和業績進行審查評價,審計便應運而生,成為確保受托責任有效履行的社會控制機制。因此,審計的產生是環境變化所導致,同時,其發展的過程也受到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
2 影響審計的環境因素剖析
影響審計創新的環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審計且不斷發展變化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即審計環境。審計環境由不同的具體環境因素所組成,既包含審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有利因素,也包括制約和抵制某些審計活動的不利因素。對審計影響較為明顯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經濟。審計的經濟環境是指一定時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其運動機制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2)法律。法律環境包括法制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以及法律對審計的保護與授權兩個方面,直接涉及審計地位的確立、審計行為的規范,同時也設計與審計活動有利害關系的社會各方行為的規范。
(3)政治。政治環境是指在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制度下,國家權力機關對審計這種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的法律地位的確認程度。
(4)管理需求。即政府、企業管理者、廣大投資者等這些相關利益群體隨著經濟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對審計的提出的工作績效的客觀要求。
(5)科技文化。審計的科技文化環境是指一定時期內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技術手段對于審計操作技能和審計內容的影響。
3 審計環境中敏感性因素的篩選
3.1 由審計環境對目標變革的影響引申敏感性因素
審計目標的演變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到目前為止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審計產生到20世紀30年代以揭弊查錯為主要審計目標;第二階段則是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以鑒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為主要審計目標;第三階段則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以鑒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和揭弊查錯并重為主要審計目標;最后階段則是以降低信息風險為主要審計目標。
(1)揭弊查錯到鑒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的轉變。表面上,審計目標的第一次創新是由于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經濟業務日益復雜,審計師無法像以前那樣進行全面詳細的審計,審計師僅僅只能在抽查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發表意見。但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股份公司大量涌現,企業管理者受托經濟責任范圍不僅僅表現在股東與債權關系上,而且表現與其他許多相關利益者的直接關系上,整個社會對企業會計信息最重要的關注點從財務狀況迅速轉向盈利能力。因此,經濟的發展以及管理需求發生改變,促成了審計目標的第一次創新。
(2)揭弊查錯回歸與鑒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公允并重為審計的主要目標。企業管理人員欺詐舞弊案增加、針對審計師的訴訟爆炸以及審計職業界本身對推卸揭弊查錯責任的批評使得揭弊查錯在20世紀80年代重新變為審計主要目標,但訴訟案的增加以及審計師的自責并不是審計目標再一次變革的根本原因。其實是由于受到當時因為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在40多年后再次遭遇大的經濟危機,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陷入滯脹狀態。
(3)審計目標轉變為降低風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40多年里審計師除了做好財務報表審計的同時,還積極從事管理咨詢活動,已初步具備了審查企業管理活動信息的能力。表面上是因為審計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促成審計目標的再一次創新,事實上,由于面臨訴訟的威脅,審計人員根本不愿意深入到非會計領域,只是因為審計不擴大鑒證職能,審計職業將被其他職業替代的威脅使得審計職業界自身發生改變。
3.2 自審計環境的對審計模式演變的影響揭示敏感性因素
審計模式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存在于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40年代的帳表導向審計;其次是存在于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系統導向審計;最后則是風險導向審計。
(1)帳表導向審計向系統導向審計的轉變。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多種經營形式的大型企業, 經濟業務量越來越大,會計系統也越來越復雜,企業為了管理需要,開始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審計師在審計實務中發現,企業內控制度與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具有很大的相關性,管理需求也演變為診斷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因此,企業組織形式、經營模式等經濟因素的變化和管理需求的改變,直接導致了審計模式轉變為系統導向審計。
(2)系統導向審計向風險導向審計的轉變。通過審計環境因素對審計目標以及審計模式創新的影響分析,可以得到經濟以及管理需求是影響審計創新的敏感性因素,除此之外的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審計師自身素質等因素,本文認為這些因素并不是促使審計創新的直接動力,僅僅是審計創新敏感性因素的延伸。 4 敏感性因素內部關系的分析及論證
“受托責任”是審計產生的基礎,并且是其發展的內核。但“受托責任”是因經濟的發展而所導致。因此,在兩個敏感性因素中,本文認為經濟環境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處于第一層次,而管理需求的變化是受經濟的影響,是審計創新的直接動力,處于第二層次。
首先,按照經濟監督論的觀點,審計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經濟控制,是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過程的控制,其目標在于保證受托經濟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以滿足相關利益群體提出的管理需求。經濟控制是對經濟行為的控制,當企業的經濟行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運動機制發生改變時,相關利益群體的期望便發生改變。審計職業界只有在清楚認識到社會的合理需求后,改變其審計目的、內容以及方法等以滿足社會的期望。即第一層次的經濟因素引起第二層次管理需求的改變,誘發審計目標、模式等創新以達到社會的期望水平。
其次,我們從三種審計類型的產生原因來看。國家審計的出現是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統治階級,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地位,需要檢查各級官吏是否誠實地履行了經濟責任、國家的各項開支、各項賦稅收入是否符合統治階級的意愿,導致國家審計的產生;而內部審計的產生,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跨國公司崛起、內部管理層次的增加,產生了對企業內部經濟管理控制和監督的需要,導致了20世紀初內部審計在美國產生。因此,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不同的管理需求,導致了不同類型的審計出現。
5 敏感性環境因素對審計創新影響的機理分析
從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影響審計創新的根本因素是經濟,直接動力為管理需求,敏感性因素在審計創新過程中起著基礎的作用。同樣,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審計師自身素質這些敏感性因素的延伸在審計創新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貢獻。
5.1 敏感性因素對審計創新的基礎作用
經濟的發展是審計產生的根本動力,審計產生以后,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生產規模、企業的組織形式及經濟體制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必然對審計職能、目的等有不同的要求,當審計本身的發展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時,審計發展格局就將發生變革。
5.2 敏感性因素通過其延伸因素對審計創新的貢獻
(1)通過政治的貢獻。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從政治的本質和特征來看,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不僅是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且直接維護經濟基礎。經濟因素作用于政治,通過政治手段對審計創新的促進更具有持久性和相對穩定性,而管理需求尤其是國家最高統治者或政府首腦的意志,通過政治對審計的影響則更直接、更經常,直接決定了采用什么樣的審計體制、賦予審計怎樣的權力、采取什么樣的審計模式等。
(2)通過法律的貢獻。法律是由特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并且服務于該經濟基礎。社會公眾的需求,是法律產生的重要動力,法律環境直接決定著審計存在的形式、活動和發展方向,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規定了審計的地位、審計機關的權力職責、審計的內容等。
因此未來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巨大。土地整理項目將帶來巨大的綜合效益。其中,經濟效益表現為土地整理活動對國民經濟與整理區的經濟收入;生態環境效益表現為土地整理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社會效益表現為土地整理活動對農村社會環境、社會經濟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的貢獻與影響。因此,研究我市土地整理對未來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項目概況
項目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雨水較多,光照充足,小氣候差距顯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氣候特征。氣溫年平均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約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約158.3天,相對濕度約82%,日照年均約1887.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四周群山環抱,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傾斜,地貌為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和河網平原組成,地理位置優越,公路交通便利,項目區水資源豐富,水源以引運河水為主。適宜農業生產。土地均適宜稻、多種經濟作物生長,水面適宜養殖魚、蝦、蟹。溫度年季變化的影響較大,易出現旱澇、臺風、冰雹、寒流等災害性天氣。項目區有23個行政村,總人口有4萬余人,項目區經濟基礎較為雄厚,近年來經濟發展更為迅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
項目區土地總面積1346.75hm2,其中耕地703.56hm2~,園地178.98hm2,林地8.56hm2,其它農用地257.09hm2,城鎮及工礦用地116.78hm2,水利設施用地0.38hm2,未利用土地7.56hm2~,其他土地73.84hm2~。其中參與本次整理的地類為耕地、園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項目區的新增耕地有以下幾個來源:通過對原有耕地進行整理,可以增加耕地52.68hm2;通過對農村道路整理,可增加耕地8.98hm2;通過對坑塘水面整理,可增加耕地8.04hm2;通過對農田水利用地整理,可增加耕地21.89hm2;通過對零星田坎進行整理,可增加耕地6.06hm2;通過對零星荒草地整理,可增加耕地1.15hm2;凈增耕地率為5.39%。具體來說,土地整理效果表現在:通過農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擴大了項目區灌溉面積,土壤質量有所提高,耕層厚度有所增加,能夠較好地適應農作物的生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了耕地產出率;通過土地平整,溝塘和荒地整理,農田水利配套和水土流失治理,道路林網建設,既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積,還可顯著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速農村現代化進程,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維護基本農田的溝、路、渠等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基本農田的抗御洪澇和干旱災害的能力。注重增施有機肥,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形成完善田間道路、林網、溝渠配套的基礎設施,真正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木成行、管相連”的農田生態系統,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論文服務網,本站刊載大量環境管理論文范文格式,經濟管理職稱論文。供廣大論文答辯需要者、經濟管理評職稱需要者參考。
3、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土地整理,項目區可新增耕地90.76hm2,按照整理后新增耕地數量,計算新增耕地效益。該效益的計算考慮當地發展高效農業種植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整理后,增加早地面積38.12hm2,增加水田面積51.64hm2。耕地農作物產量可增加1 500、1 500、750kv/hm2,可凈增效益1672354元/hm2。項目區基礎設施年運行費用。按工程施工費的5%考慮,項目區基礎設施年運行費用為90.75萬元/年。項目區年經濟效益。經計算,項目區年經濟效益為335.3萬元/年。土地整理項目經濟評價。項目經濟評價按動態分析法計算項目的經濟凈現值、經濟效益費用比。項目總投資為2563.78萬元,年經濟效益為356.40萬元,經濟分析期取30年,按12%的社會折現率計算經濟凈現值、經濟效益費用比。
4、社會效益分析土地整理的社會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實施后, 對社會環境系統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宏觀社會效應。也就是說,土地整理在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基礎上, 從社會角度出發,為實現社會發展目標(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縮小城鄉差別、公平分配等) 所作貢獻與影響的程度。對土地整理項目進行社會效益分析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協調一致,防止單純追求項目的經濟效益;有利于項目與所在地區利益協調一致,減少社會矛盾和糾紛,防止產生不利的社會影響和后果,促進社會穩定;有利于避免和減少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社會風險,提高投資效益。項目區通過土地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提高了耕地質量,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保證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項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90.76hm2,保障了農民的生產安全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較強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土地整理調整了農業結構,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改善了生產條件,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論文關鍵詞:農村;家庭養老;養老保障;崇老文化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細胞,自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以后,家庭就成為相對穩定的基本社會單位,承擔了繁衍后代的職能、生產職能、教育職能以及老、弱、病、殘人員的保護職能。在中國,家庭養老一直在農村的養老保障中起著主導作用。以家庭養老為支柱,其存在基礎可從經濟和社會兩個層面來認識。經濟基礎主要表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村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子女。同時,農村社會福利差、醫療水平低等社會基礎造成了養老保障制度的城鄉差異。為此,筆者將在分析農村養老變遷的基礎上,提出農村養老保障未來的發展展道路。
一、農村家庭養老歷史變遷
建國前后,農村家庭養老經歷了一個從絕對主體到相對主體的轉變。建國前,受著小農經濟基礎和傳統美德文化及家國同構思想的約束,家庭養老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建國后,家庭養老一度被集體養老所取代,但這種取代只是物質上的,老人的生活照料依然是由家庭承擔。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開始實行,土地承包給家庭,于是家庭成了最基本的生產單位,家庭成員因此聯結在了一起。長輩們在耕種經驗與勞動能力上的權威自然形成了他在整個家庭中的權威,這種權威對他們老年得到贍養與照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向非農產業,傳統的生存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土地不再是農民的唯一生存來源,他們完全可以離開土地謀生。這種生存方式的可選擇性,使得原本的耕作經驗和方式漸漸被淡化,許多年輕農民完全靠非農職業獲取自己的生活來源。父輩們的祖業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他們能夠離開父輩們的傳統生活而獨立地生活。這種純農到非農的轉換,無形中弱化了老一輩的傳統家長權威性,同時無形中影響著他們老年生活的質量。從改革開放后的變化來看,農村養老承襲的依然是家庭養老,但其形式和內容與傳統的家庭養老有所不同了。傳統的家庭養老一般以大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出現,家庭養老在那時基本等同于居家養老,即老人和后輩們共居一家,由子女們供養著。而現階段由于社會、經濟還有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原因,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但家庭養老這一養老模式的主體地位還沒有變,只是它的內涵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充實。
二、農村家庭養老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與發展,社會經濟現代化的加速,社會分工的細化,農村大量勞動力涌入城市。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政治背景下,中國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由此也開始面臨著一些非傳統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權威危機
小農經濟生產的特性主要表現為生產經驗和社會經驗,生產和社會經驗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因此,在小農經濟社會,傳統家庭的家長的生產和社會經驗方面在家庭中有著絕對的權威性。但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大量青壯年農民完全可以離開土地而獲取非農的直接貨幣收入,即經濟基礎有了可替代性,這顯然會導致傳統的勞動和生活經驗積累的貶值,從而直接影響著傳統家庭的老人在家庭生產中的權威性。這種權威的喪失直接影響到老人享受家庭養老的質量,因而可以說家庭養老已受到經濟基礎多元化的挑戰。
(二)主體缺位
家庭養老主體缺位主要是由于現代家庭規??s小,核心家庭增多從而導致家庭功能弱化?,F在農村家庭存在分家的習俗。一項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婚后一、二年都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而老人也有個圖清靜、少麻煩的想法。轉貼于
另外,家庭人口外流或外遷因素,子女在外地學習或工作,兩代人只好分居兩地。顯然,作為家庭養老,無論是傳統模式或現代模式,都有兩個基本因素決定家庭養老的質量,一是子女的支持和關照程度;二是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經濟實力、健康狀況、人際關系等。
(二)農村家庭養老的發展
盡管最近幾年一些學者指出家庭養老的功能受到一些非傳統的沖擊,但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以及現實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家庭養老在中國農村養老方式中主體地位的不可替代性。無論是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東方儒家文化國家家庭養老的成功示范,還是西方發達國家社會養老重歸家庭趨勢的明證,都清楚地向我們展現出了家庭養老的強大生命力。為適應現代化進程的發展,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需要,實現“老有所養”,同時兼顧中國農村的現實狀況,家庭養老傳承與發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導:
1.法律化、規范化。家庭養老的法律化、規范化是強化家庭養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關于保護老年****益的法律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規中都有專門的條款,國家還專門制定了老年****益保障法。這些法律法規對家庭養老的規定原則性強,規定了子女有養老的義務,但對子女承擔的具體責任以及不承擔責任的具體處罰措施沒有明確的規定,可操作性差。對此我們可以借鑒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1994年l1月頒布的《贍養父母法》規定:子女必須照顧和贍養年老的父母,否則將被罰款或判刑。根據中國家庭養老的現實問題,也應制定詳細的可操作的法律條文。另外,由于中國農村人口文化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因此應強化子女贍養父母的法律意識,具體可以通過三種措施:一是把家庭養老納入鄉規民俗;二是簽訂《贍養老人協議書》;三是對不盡贍養義務的子女集中學習法律、法規。通過法律的完善和法律意識的提高,使家庭養老逐步實現規范化、法制化。
關鍵詞:涵義;金融危機;成因
一、金融危機涵義
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對金融危機的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它表現為一國貨幣短期內大幅貶值,該國金融市場上價格的猛烈波動,大批的銀行經營困難乃至破產,整個金融體系急劇動蕩。其顯著的特點是整個金融體系急劇變動,具體表現有:一是外匯匯率、利率大幅上升,二是股市急劇下挫,三是大批銀行經營困難甚至走向破產。金融危機與貨幣危機、經濟危機有密切地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貨幣危機主要是指實行某種形式固定匯率制的國家,在國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外匯市場參與者對該國維持固定匯率的能力喪失信心,從而進行大規模的本外幣資本置換,導致該國貨幣大幅貶值,固定匯率制崩潰,外匯市場持續動蕩的事件。就經濟危機而言,一個通俗的解釋是生產過剩找不到需求,引發社會經濟大混亂。通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貨幣危機主要局限于外匯市場,金融危機的范圍擴大到了金融領域,而經濟危機影響范圍更廣,表現為實物經濟的嚴重衰退和國民經濟運行體系的巨大破壞。貨幣危機可能誘發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就有可能引起經濟危機,乃至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金融危機就成了經濟危機的代名詞。
二、金融危機理論
自從“郁金香泡沫”破滅后,西方世界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逐漸增多,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對此對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研究引起了西方經濟理論界重視。比較系統的研究金融危機理論是從20世界70年代末開始的,主要理論有如下幾種:
(1)宏觀經濟基礎理論模型
1979年克魯格曼提出了第一代危機理論模型,該模型認為政府對財政、貨幣政策的過度擴張會導致經濟基礎惡化、引發對固定匯率的投機攻擊并最終導致金融危機。這個理論的產生背景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當時美國發生了二戰后的第五次經濟危機,美國經濟和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國際金融市場拋售美元的風潮更甚,迫使尼克松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停止美元與黃金兌換的掛鉤,因此引發更大規模的拋售美元,西方主要工業國家先后放棄了本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平價的掛鉤,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固定匯率為特征,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多種匯率制度并存的國際匯率制度。用克魯格曼的理論來解釋金融危機我們假設一國貨幣需求非常穩定,如果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實行過度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會導致國內信貸擴張、居民向外國購買商品、勞務、金融資產等來轉移風險,而居民和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持有另一國貨幣即是用本幣購買外幣是符合心理預期的。當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不斷減少,中央銀行就要通過不斷購買外匯來維持平衡,一旦外匯儲備耗盡,固定匯率機制自然崩潰,金融危機發生。用這種理論我們能夠較好的解釋1973至1982年墨西哥危機,1978至1981年阿根廷危機。但也有缺陷:它所假定的政府政策過于機械,只是一味的擴大貨幣發行,而政府可選擇的政策可以有多種。
(2)預期理論模型
預期理論模型提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認為:投機者對一國的貨幣發起攻擊的原因并不是其經濟基礎的惡化,主要由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所導致的。當投機者對一國的貨幣發起攻擊時,政府為捍衛固定匯率就會提高利率吸引外資儲備來維持匯率穩定,如果提高利率維持匯價的成本大大高于維持匯價所能獲得的好處,政府就會被迫放棄固定匯率制。反之,投機者是否繼續攻擊也要取決于攻擊帶來的成本收益。從歷史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用提高利率的方法來克服“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危機的對策,其效果不一定明顯。所以綜合考慮,用調整利率的方法來抵御危機時,一旦投機者能夠成功沖擊貨幣,其獲得的回報會高于成本,僅僅是高利率可能并不能有效的阻止投機者的攻擊。另外市場參與者在其投資決策時會把預期因素考慮進去,這種因素使政府捍衛固定匯率的成本提高。
(3)道德風險理論
道德風險論認為:當事人(金融機構)的權利和義務不相匹配可能導致他人的資產或權益受到損失。在金融危機中,道德風險表現為政府的某種“隱含擔保”使金融機構進行風險很高的投資行為,造成巨額的呆壞賬,金融機構的支付危機引起公眾的信心危機,最終導致金融危機。因為政府提供的“隱含擔?!比狈Υ_鑿的法規依據、信息不對稱,這樣使道德風險的危害后果更為嚴重。以東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東亞國家中存在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錯綜復雜的資金、業務和人事關系,另外加上一些傳媒的暗示,使得社會公眾產生這樣一種錯覺:金融機構一旦發生危機,政府一定會加以保護。一般來說,各國政府普遍存在對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或明或暗的擔保,即便是大銀行出現危機,政府從多方面考慮往往會出面援助而不能任其倒閉,這就為銀行提供了“隱含擔?!薄F浣Y果是產生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由于銀行得到了政府的“隱含擔?!?,所以國內外的投資者或債權人會認為貸款給這些銀行是很安全的,即使這些銀行出現一些困難,政府也會出面援助,投資者或債權人便不再對銀行的資信從財務上進行嚴格的審查,使得這些有問題的銀行得以大量融資;另一方面,政府“隱含擔?!?,加上存款人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力等因素造成銀行將大量資金投資或貸放給高風險、高收益項目,這些項目失敗就會使銀行陷入困境。事實上,當金融機構的狀況己經岌岌可危時,人們期待已久的政府援助也沒有出現,破滅了的希望很快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和金融市場的動蕩,金融機構的償付力等問題也會很快蔓延開來。
(4)金融恐慌理論
“金融恐慌”理論認為:由于某種外在的因素,短期資金的債權人突然大規模的從尚具有償債能力的債務人那里撤回資金,是一種集體行為。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在危機前夕大多經歷了一個資金迅速流入的過程,但是外資的流入是很脆弱的,極易受到“金融恐慌”的影響而發生逆轉,一旦發生大規模逆轉,危機就會發生。以20世紀80年代初大多數東亞國家為例,它們都以高速增長的經濟潛力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了生產性較強的實物經濟領域,促進了經濟發展,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90年代,東亞金融市場開始成熟,投機需求不斷增加,加上人們對經濟前景充滿了信心,外資流入迅猛攀升,大多資金投向風險性較強的高利潤行業,而這種資金非常容易發生逆轉??陀^來說,“金融恐慌”是危機心理預期的一個補充。
(5)危機傳染理論
危機傳染論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金融危機導致另一個國家發生貨幣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它產生于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之后。它強調了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另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Pua1MaSSon(1998,1999)指出危機的傳染方式主要有三種:(1)溢出效應,即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間形成密切的聯系,一國貨幣危機會傳導到同一經濟區內具有相似經濟結構或經濟問題的另一國。溢出效應按溢出渠道分為貿易溢出效應和金融溢出效應;(2)季風效應,即某一經濟區外部某個國家的貨幣危機對該經濟區內所有國家的經濟與貨幣穩定產生影響,尤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3)羊群效應,即一國的貨幣危機通過對投資者心理預期產生作用,誘導公眾對同一經濟區內經濟健全的另一國發動貨幣攻擊。
三、金融危機理論對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解釋
美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有著復雜的背景,從金融危機理論出發,我認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從宏觀經濟基礎理論看,美國超寬松的經濟刺激環境為危機埋下了隱患。在新經濟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為避免經濟衰退,刺激經濟發展,美國政府采取壓低銀行利率的措施鼓勵投資和消費。利率降到極點,貸款買房無需擔保、無需首付,因此房價一路盤升,房地產市場日益活躍,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時代晚期的經濟繁榮;同時也為房地產泡沫提供了溫床。布什政府為每一個居民都有其房住的政策擴大了沒有購買能力的人買房,因而導致發放次級貸款的金融機構風險加大。
2.從道德風險理論看,房屋貸款金融機構以房產作抵押發放貸款,在經濟景氣時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抵押品價格保持增值,但當經濟下滑時,這些沒有購買能力的人不能足額還款的風險加大。而這些房貸機構本身資金實力并不雄厚,為了不斷的利用有限的資金,通過金融創新,把次貸資產打包證券化,從中收取資金又分散了風險。但是,如果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差錯,整個鏈條就會斷裂,從而波及所有的人。從2005年到2006年,為防止市場消費過熱,美聯儲先后加息17次,利率從1%提高到5.25%,市場利率進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傳導到市場往往滯后一些,2006年美國次貸仍有上升。但加息效應逐漸顯現,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
3.從危機傳染理論看,美國次貸危機能夠擴張為全球金融危機是因為在全球一體化下,各國貿易依賴程度加深,各國資本市場緊密相連,美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必然會波及全球資本市場。
參考文獻:
[1]邵佳,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12)。
論文摘要:隨著中國社會逐漸向現代性轉向,日益制度化的高校管理方式正迫使高校學子成為單向度的唯理性人。高校應采取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增加通識教育內容、塑造人性化的校園文化以及采用人性化的學生評價策略等措施,來加強對高校學子的人文關懷,引導其全面發展。
一、現代性的轉向與高校管理方式的日益制度化
我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古代中國人長久以來都依靠農耕為生。這種地理環境和小農業生產的經濟基礎孕育出了以血緣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從這種意義上,馮友蘭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制度實際上便是家族制度。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制度的這一本質,造成了我國傳統的社會管理秩序主要是基于血緣、學緣和地緣等各種非合同關系而建立的,不是依靠成文的制度來維系的,這種傳統的社會管理方式必然具有重人情、輕利益的顯著特征。這種社會管理模式具有相當大的保守性和落后的一面,但也正是這種以血緣為心理基礎的溫情脈脈的管理方式,使得長久生活于窘迫的物質條件下的中國人能夠保持一定的心理決樂。
隨著1978年黨的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實踐在神州大地全面展開,對外開放的國策也逐步由點到面不斷深化。我國的對內改革首先指向長期以來以自給自足為特征的小農經濟模式,希望用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之上的市場經濟體制取代建國后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體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依循著這種指向的現代化建設逐漸使得我國傳統的小農業生產的經濟基礎被侵蝕和動搖。另一方面,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國外眾多思潮和“主義”被中國人所接觸、認識甚至接納,這就使得我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受到了嚴重沖擊并發生了重要變化。在這兩者的合力之下,曾經深受幾千年封建思想桎梏的中國社會,終于步入了向現代性挺進的軌道。
現代性是指一種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大約于17世紀出現于歐洲,并在后來的歲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著影響?,F代性的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不同于傳統社會的一大根本特點,是它建構于“經濟人”的人性假說之上。這種人性假說把人看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完全理性的最大利益者。按照這種邏輯建構的現代性的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在價值取向上必然是推崇利益和效率的。為了追求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各種組織在管理方式上紛紛采用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方式”?!翱茖W管理方式”的著眼點就是在強化專業分工的基礎上,通過勞動工人的操作動作和操作程序的制度化來提高生產效率。正是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現代性必然是一種制度化的生活方式或組織模式。
現代性的制度化取向相當具有侵略性。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中最具革命勝的基層實體,各類企業就自然充當了管理手段及方式制度化的先鋒。但管理方式制度化趨勢并沒有就此止步,隨之而來的是事業單位和政府組織也出現了企業化運動。這一運動的實質是把企業經營管理邏輯推廣到政府和事業單位。在我國事業單位群體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高等學校是這一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鎮之一。它們普遍以表面上的效率和效益為中心,積極主動地按照這一邏輯對教學管理、人事管理、學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的方式實施了制度化過程,并據此進行制度創新。在這一過程中,有著濃厚的人清味的中國傳統管理方式被擠退出了高等校園,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日益制度化的學校管理方式。
二、高校學子“制度化喲存在狀態與虛無感
隨著高等學校管理制度化進程的推進,高校學子的存在狀態也日益變得“制度化”起來。作為對校內各種關系和行為進行一定約束的高校管理制度,首先指向的約束對象就是在校的學生。當萃萃學子經歷了高考的涅巢而邁入高等學校之際,他們與所在學校的法人之間就變成了一種明白無誤的制度化合同關系,比如得和學校簽訂培養合同之類的一系列協議書,包括在校期間應學習哪些課程,都被學分制度規定得詳詳細細,而諸如獎學金、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等榮譽評定方法和程序也都有明確的制度規定??傊?,高校學子在校期間應該做哪些事情,什么時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會找到相應的制度規定??梢姡@些遵循著功利取向邏輯而制定的制度在高校校園所有領域里把學子的行為都給安排好了,學子們只需按部就班地去落實就行,其青春年華的存在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制度化”了。
這導致今天處在現代社會的高校學子由衷生發出某種“虛無感”,理性的制度和文化對學子生活實行全面的控制和操縱,固然帶來了學校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但也伴隨著學子們同自然、社會、自我的疏離。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但在現實里,高校學子的社會關系已經被極大地簡單化了,變成了人和管理制度的關系。用存在主義哲學來闡釋這個問題,就是學子們作為非理性的人的一面,被理性的制度和文化環境排擠出了作為整體而存在的他們的自然存在本身。這就逼使那些有著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變成了抽象人、片面人、理性人,變成了利益最大化者和沒有感情的人??傊?,現代性籠罩之下的高校學子幾乎變成了存在于制度、規則、標準之中的一堆抽象符號。
三、加強人文關懷,消減高校學子的虛無感
針對高校學子在學校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的重壓之下變身為片面人的普遍現實情況,高校應進行理性的反思,把以往教學和管理上所遵循的以功利為價值取向的思維模式,轉變到以“人文關懷”為取向的新思路上來。所謂人文關懷,筆者認為就是著眼于理想人格全面發展的一種育人價值取向。依據此價值取向,應采取多種積極可行的措施,提升學子們的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消減他們的虛無感,使被現代性所異化掉的人格回歸到具有更加豐富內容的“現實人”上來。
首先,要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樹立關愛學子的良好形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把深刻的教育觀念、抽象的知識規范具體化、人格化,使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能極大地強化教育效果。中國傳統教育歷來強調教育者的榜樣作用,《史記》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體制轉軌時期,我國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有下降的趨勢,網絡上經常出現貶損教師形象的報道,可見教師的形象正受到國民的質疑。因此高校有關部門應轉變在高校教師評價問題上所一貫秉持的功利取向,更加注重師德的建設和考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讓學子們能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關懷。
其次,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應豐富人文通識教育的內容,特別是應更多地引導學子們對《論語》、《老子》、《中庸》等經典書籍進行研讀,使他們有機會穿越時空,與古代圣賢們進行對話,從中感受深邃的思想魅力。這些經典作為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瑰寶能起到“修身養性”、提升個體幸福感的作用—不單單增進學生對客觀事物的正面的知識,而且著眼于提高他們的心靈,修煉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培育一種對自我心境起調節作用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