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8 09:0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體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雖然名目不同,然而二者之間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都是體育學科的一種,都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從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分析來看,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有需要有一定的體育環境基礎,高校體育需要有更多的體育項目、體育運動技術以及體育設備等等,需要全面、系統、科學的為社區體育服務,因此高校體育也是社區體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高校學生在校園學習期間,能夠更好的利用學校體育教學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體育技巧,從而掌握好體育健身的方式方法,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也能有所提高,在未來進入到社會后,也可以更好的發展群眾體育,這也是促進社區體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社區體育的發展也離不開高校體育,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各項活動在未來都需要在社區體育環境下開展,高校體育作為社區體育的基礎,也為社區體育提供了更多的更優質的體育項目,對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為了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完善發展,就需要通過高校體育的發展來帶動社區體育的不斷進步,這樣有利于社會體育教育觀念的形成,對社區、學校以及家庭等社會單位的體育活動開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體育項目和體育競技比賽中也有一定的共通性,高校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以科學的、合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學生們能夠更好的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社區體育的發展也需要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們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的培養也間接的帶動了社區體育的發展。由于體育項目的共通性,學生們在高校時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在未來也會帶到社區體育環境中,從而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而由于高校體育也是社區體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體育發展進步的同時,也將會帶動更多的人們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從而也是高校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社區體育和高校體育二者之間也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從長遠來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也將成為一個必然的過程,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國民身體健康都將產生重要的意義。
2我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之間發展脫節現狀及問題
2.1學校體育師資力量雄厚,但參與社區體育工作少
學校內體育教師及離退休的體育教師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比率很低,在職體育教師在課余時間里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比率極低,其參與積極性低于離退休人員。
2.2學校體育資源豐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數學校采取封閉管理。為了便于學校管理,體育場地通常6點以后就關門,無形中造成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浪費,不能與社區形成優質體育資源互利共享的相應。
2.3社區體育發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國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的不同,體育發展呈現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社區體育設施、場地不均衡;二是社區體育活動經費不均衡;三是社區體育指導員和管理組織不均衡。
3高校體育資源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的對策
3.1抓好全民健身的宣傳工作
在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過程中,要特別抓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學體育政策的對外宣傳。另一方面要注意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以打造有影響的大型比賽,還可在每學期舉辦一個“體育文化宣傳周”。同時,大學畢竟不同于社會,社區人員的大量進入對大學紀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所有進校人員的宣傳管理,預防負面影響的產生,保證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后形成互動式良性發展。
3.2高校體育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對外開放,一個團體的發展需要對外開放,高校體育要樹立社會大體育的意識,不但要搞好校內的體育工作,還應為社區體育出謀獻策積極參與,為全體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盡一份力。高校體育的發展同樣需要主動走出去,大膽請進來的策略,高校應對社區居民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提供不影響教學條件下的寬松政策,鼓勵社區居民進校體育鍛煉,對進行體育場館鍛煉者進行合理的收費,通過多種途徑促使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結合,在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中促使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
3.3搭建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合作發展的組織管理機構
以社區居委會、社區內的學校體育負責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構成社區體育委員會。在組織機構的管理人員上,除少數必要的專職人員外,多數可由業余或兼職人員擔任。在經費來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數應由活動創收等市場渠道及企業的贊助來解決,組織機構的活動地點選擇為社區內較有影響力的體育場館,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進行會議交流,對開放中的有關事宜進行決策和管理,從而加強了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性,使其向經?;⒁幏痘矫姘l展,從無序、松散向有序、有計劃的趨勢發展。
3.4政府及相關部門參與宏觀調控
1.1高校體育教師具備開展拓展游戲的能力高校體育教師通常都具備較高的的綜合素質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對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層面的知識也有較深的認識,這樣高校體育老師就能夠較為容易的掌控拓展游戲項目的設置、重點與規律,并順利地組織學生實施練習。體育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場景和模式,讓拓展游戲和體育教學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借助拓展游戲的開展來改善現今體育教學相對單一、乏味的組織模式,讓體育課受學生歡迎。
1.2符合現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大學生在個性上已逐漸自主與獨立,不再過多的依靠教師,主觀想法、抽象思考能力都獲得了巨大地提升,因此在體育活動中不再僅僅滿足于學會教師傳授的常用與簡單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他們更愿意探究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拓展游戲的加入,滿足了大學生的個性特征,為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想法,提供了不錯的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在游戲里享受運動,在運動里得到感悟,在感悟中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
1.3符合高校課程改革的需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講述,大大倡導開放式、摸索式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自主練習的水平。拓展游戲是一種體會式學習,提倡學生積極參加、主動探索、敢于實踐,看重學生的情感領悟。老師僅僅提供及時的啟發與指引,有助于培養學生處理問題及交流和協作的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符合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拓展練習新穎獨特,內容豐富,把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可激起學生的加入熱情、培養學習樂趣、激發學習潛能,滿足了現今教育變革的指導思想,對促進傳統教育模式的改善有著巨大的意義。
2.拓展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在身體素質訓練中的運用伴隨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生活條件的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有很大的提升,但體育練習卻相對缺乏。而且很多高校體育課的內容設置只是初、高中體育課的延伸,學習內容重復,以致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抵觸心理。借助拓展游戲高趣味性的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使學生身心都得到鍛煉。特別是對身體素質較差、缺乏自信的學生來說,更容易帶動、鼓舞他們去積極克服困難、增強意志品質、提高自信,從而提高了參加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
2.2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應用體育課準備活動的重要目標是借助專業式的訓練模式,讓參與者戰勝人體的遲鈍,慢慢提高身體興奮度,很快地進入到鍛煉狀態。體育課程準備活動常常挑選慢跑、廣播操等專業性練習。因地制宜的選取身體力行的、小運動量的、耗時不多的拓展游戲進入到練習當中,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限于課堂時間地點,往往形成一對一的評價;而利用網絡平臺作文,打破了時空距離,可以面向本班甚至本校所有學生老師,也可以面向所有互聯網用戶,而形成一對多的模式。利用網絡技術的多元交互化和協同化優勢。學生通過所得的回饋進行同伴修改和自我修改,從而提高寫作水平。(莫俊華,2007:35-39)2.大數據時代為英語寫作評價帶來的問題2.1在獲得宏觀上的洞察力時,失去微觀的個性化分析。從表面看大數據時代為個性化教學、個性化評估提供了巨大的數據支持。每一位學生的寫作過程、修改過程、語言使用習慣、評價結果等都會產生詳細的記錄,為科學評估每一位學習者的寫作提供數據。但是這樣做的問題在于,數據價值密度相對較低,如何完成數據價值的“提純”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在多數英語課程大班授課的背景下,教師是否能針對具體每一位學生的二語寫作問題與傾向得到有效可靠的分析結果,并給出學習建議;作為非專業人士的英語教師能否具有控制分析甄別數據的能力;是否了解并擅長處理如此龐大的數據,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否則雖然獲得了整體的寫作趨勢這一宏觀上的洞察力,卻無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反而深陷數據泥淖。
2.2數據分析的局限性基于云計算的數據分析無法對文章給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只能做到對文章表面層次的錯誤進行歸類,而無法解決文章整體結構和思想內容,以及流利度與連貫性等問題?;谡Z料庫和云計算的自動在線評分系統,如句酷批改網等,雖然提高了教師的評價效率,但基于淺層特征做出的評價,語言錯誤的簡單相加不足以反映學生的二語寫作水平(cumming,1997)。大數據分析只重相關性不看因果的特點作用于英語寫作評價將使評價失去其終極價值。大學英語的寫作評價的目標不僅限于得出準確的分數,而更重要的是分析學習者出現各種問題的背后原因,幫助其改正進步,避免錯誤重復出現在將來的寫作實踐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對于教師來說分析原因也是挑戰改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重要參考參數,可以說英語教學法的流變與進步真實無數學者對于原因的探索而獲得的。因此傳統思維方式是否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失效仍存在大量爭議,但相關性無疑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如何在越發扁平化的大數據時代堅守對因果關系和深層結構的追求也應成為每位教師的思考。
3.總結
1.1籃球運動的特點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項目,它是在遵守相關規則的前提下,已投入球數給計分,并且阻止對方進球得分的競技運動。其具有對抗性、戰斗性、集體性的特點,同時籃球運動也涵蓋了健身、娛樂、藝術以及趣味等功能。
1.2籃球運動的作用籃球運動在高校的普及對高校學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①籃球運動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籃球運動的形式有很多種既有三人制、四人制以及五人制,而且還可以采取半場、全場比賽,但是無論采取哪種運動方式,都需要參與者不斷地奔跑與對抗,經過調查發現:經常參加籃球運動的學生他們的肌肉非常發達、身體部位均衡發展、體能比較強。這是因為籃球運動要求參與者在運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對抗,從而增加了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了身體的體能。②籃球運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籃球運動不僅充滿著身體的對抗,而且更是意志與智慧的對抗,籃球運動是一項攻防快速轉換的集體運動項目,運動員需要根據比賽的現狀及時的做出理智的判斷,合理把控比賽進程,這就需要運動員在比賽中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并且要有將強的心理素質,不能因為比分的落后或者一些其它因素而出現不理智的行為發生,通過對學生比賽的過程分析,導致比賽失利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不過硬,而心里素質不過硬的原因就是學生參與比賽的次數比較少,因此通過積極參加籃球比賽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2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的影響
2.1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物質層面的影響籃球運動對高校的體育文化物質層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對高校體育基礎設施的影響,體育基礎設施是籃球運動開展的基礎,如果沒有完善的籃球體育基礎設施,高校的籃球運動不可能興起與發展,就不能為體育文化傳播提供場地,因此體育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二是對體育師資隊伍的影響。師資隊伍的質量對學生學習籃球技能與知識具有關鍵的影響,如果高校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氛圍比較濃厚,那么高校就必然會提高師資力量,從而帶動整個高校的籃球技能水平;三是對體育圖書音像信息傳播的影響。籃球運動在高校的興起離不開相關籃球知識的圖書音像信息資料,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學習與了解各種音像、圖書資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正確的籃球理論知識,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這對提高校園體育文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制度層面的影響首先籃球運動促進高校體育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學校的體育制度是保證校園體育運動項目順利開展的重要制度支撐,如果某項體育項目在校園內沒有普及,那么高校構建此制度的動機也就不足,籃球運動的普及要求高校要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等設置相應的教學方法、訓練內容以及方式,同時需要制定相應的比賽制度等,同時還要制定運動員損傷應急預案等,這些都是體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于完善與發展校園體育制度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次籃球運動有利于校園體育運動傳統。校園體育運動傳統是經過時間的沉積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其具有普遍性、重復性以及相對穩定性。通過廣泛的籃球運動可以形成濃厚的籃球傳統,籃球運動傳統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籃球運動傳統可以為校園體育文化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每當高校舉辦籃球比賽時,校園內的籃球文化氛圍就非常濃厚,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就會顯著提高,進而也會帶動一些其它體育項目,為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契機。
2.3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精神層面的影響首先籃球運動提升了高校的體育風尚?;@球運動是將體格鍛煉與人格磨練為一體的集體項目,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體育鍛煉的,而且還能夠滿足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而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同時學生在感受到籃球運動的益處后,他們就會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形成主動參與的意識,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樣一來參與高校體育鍛煉的人口越來越多,高校的體育風尚就會越來與濃厚;其次籃球運動提升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大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還包括大學生的精神、道德、觀念等,通過籃球運動會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這就決定了參與者必須要有集體意識、公平意識、責任意識以及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只有具備這些基礎的意識才能保證籃球比賽的成績。同時籃球運動比賽所體現出來的:拼搏、創新、競爭、協作完全符合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內容。當然籃球運動對大學生的籃球運動知識的提高、樹立奮斗的目標等方面也具有積極地作用,而這些都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必要內容;最后籃球運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容。校園文化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容之一,通過籃球運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避免一些學生長期的迷惑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且還可以通過觀看NBA等國際籃球比賽等了解世界先進的文化或者當地的風俗,拓展自己的視野。
3籃球運動與高校體育文化的關系
籃球文化與高校體育文化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3.1校園體育文化推動籃球運動的發展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為籃球運動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與氛圍:首先校園內到處充滿了體育鍛煉的氛圍,就會影響與帶動大部分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讓更多的人了解籃球運動的樂趣;其次校園體育文化可以為籃球運動發展提供平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與籃球運動的融合,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文體生活,還可以為籃球運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學校通過定期組織籃球比賽,可以在校園內營造一種“籃球熱”的氛圍,進而帶動整個高校積極開展籃球運動;最后籃球運動的普及離不開宣傳,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增加對籃球運動的宣傳力度。
3.2籃球運動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籃球運動以其具有的競技性、娛樂性、凝聚力彰顯其在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的地位,無論是籃球運動參加者還是觀看者都會被籃球運動的氛圍所吸引,就會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激情,這樣一來高校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就會顯著的提升,校園內的體育鍛煉氛圍瞬間就會變濃,因此籃球運動在豐富校園文體生活、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提升體育風尚以及改善高校體育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體適能根據個人需求的不同分為運動體適能(反應競技能力的高低)和健康體適能(與健康相關),前者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平衡、靈敏性、協調性和反應時間等為滿足競技運動所需的要素;后者包括心肺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軟度及身體成分等為了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的主要5個方面。其并非只是空洞的理論,而是具有明確的身體活動內容,并且從健康角度界定身體能力,明確地將普通人所需要的身體能力與運動員所需的體能區分開來。健康體適能的整體理念是“HELP”,是4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即健康(Health)、整體(Everyone)、終身(Lifetime)和個體化(Personal),其首先使每個學生認識健康的重要性,懂得體育活動的作用和價值,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重視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而且因人而異,強調循序漸進。而我們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要求教師用有限的課時,讓學生在短時期內掌握某項甚至多項競技運動項目的技術知識和技能(部分學生難以掌握),并且未告訴學生為什么要學習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為什么要參與體育活動,只是被動地來上課,使學生錯誤地認為體育課是拿學位的必修課、過關課,師生雙方都忽略了獲得健康這一體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也造成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結果。所以體適能的目標和宗旨促使我們必須對高校體育的指導思想進行重新認識。
2使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更加層次化和多樣化,并促進理論課的教學
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主要由各類運動專項構成,以運動技術為中心,所教授的也是各個項目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全班學生被給予同樣的練習內容、同樣的要求、同樣的標準。體適能則不同,它根據身體所需將競技運動與健身做了劃分,而這正是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點和目的,要根據學生不同身體條件、不同運動水平、不同興趣,滿足其個體需求,對其所需要和適合的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和分層。就運動體適能來說,其參數是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性和協調性等,這些素質的獲得需要技術動作的學習和積累過程,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的,但擁有這些技能的學生會較容易地完成和掌握高水準的技術動作,如果他們或那些對某項運動有天賦的學生,同一般水平的學生同時去接受體育課程內容基礎部分的學習,那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健康體適能而言,教學內容的劃分是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好,對運動量的承受能力就大,反之則?。⒔】禒顩r(肥胖、有殘疾、有某種身體或心理疾?。┘捌鋵w育教育的需求,開設心肺適能類、肌肉適能類、柔韌適能類和身體成分類課程,不僅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目標和作用一目了然,也使教學內容的設置更加科學和多樣化。目前高校體育理論雖然增設了以健康為主旨的健康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會適應能力、運動保健與營養、個人衛生及健康行為習慣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但這些健康理論知識與學生的體育實踐內容并不契合,在體育教學中也得不到運用,而且高校體育理論課的安排非常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這些內容基本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有相當部分學生并未進行認真閱讀,理論內容形同虛設。體適能的核心內容是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和方法,包括體育活動對改善有氧適應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軟性、身體成分作用的知識和方法,以及營養與體育活動的健康知識。理論與運動實踐有著密切關系,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得以體驗,并使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程是獲得健康、學會利用健康資源、掌握一定的現代體育知識和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的重要渠道,從而提高主動健身意識,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發展體適能教育能促進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使高校體育理論內容不成為虛設。
3體適能理念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指導意義
體適能教學模式著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自信心的培養,把教、寫(結合學習的理論內容和體育實踐活動,寫出切合自身實際的書面作業)、練有機地結合,以實現知識、技術、技能傳授的教學過程與鍛煉、養護的健身過程有機結合,突出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而這正是高校體育教學所忽略的一點,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具有指導意義。在體適能理念指導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應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教學目標強調健康性。教學過程中不僅重視某運動項目技術、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強調與健康有關的素質的提高,如有氧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軟性及身體成分結構等,這些都與健康相關。第二,注重理論教學。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是有負荷的,要想達到一定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和效果積累,需要有健康的行為習慣,需要學生有吃苦耐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必須讓學生接受體育活動本身的含義,接受只有通過體育活動才能使健康得到最有效的促進和提升這種價值理念,才能達到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并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第三,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這并不意味著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作用的削弱,是減少學生對教師教(語言和示范)的依賴,教師在體育活動的學習過程中轉變為學習媒介之一,甚至是學生的運動伙伴,促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自覺積極的參與者,并在參與過程中實現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第四,具有個性化、多樣化特點。教學內容為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行選擇,并在學生的個體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其自身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和實際需求進行分類分層次教學,教師依據學生個體情況給予幫助。第五,科學的成績評定。學生的最終體育成績不是以同一標準和尺度對所學的運動技術水平的測試和評定,而是根據學生通過體育活動后自身體質與健康狀況的進步比較來評定的,評定內容具有綜合性,更科學、更有說服力。
4為科學評定學生體育成績注入新的思想和內容
論文關鍵詞:有氧健身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
根據有關資料研究表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中約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礙已成為大學生退學、休學等中斷學業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導致自殺傾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心理學界乃至整個教育界的問題之一。因此,探索適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樣對人們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學生健身運動中較常見和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為干預手段,制定干預方案, 試圖通過增強實驗者的體育活動來影響認知、情緒和行為,改善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減輕實驗對象的心理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和醫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的大專一年級1476名學生進行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普查,用SCL―90進行調查問卷。將SCL―90中強迫癥狀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報名的原則, 將一年級女大學生90人(表1) 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作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對象。制定1學期有氧健身運動干預方案。實驗組每周訓練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對照組除其他項目的體育課外,不進行有組織的體育鍛煉活動,自行調適。
1.2 研究工具
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計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總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點分量表方式編制而成,評分受試者根據題目所敘述內容,1.持續2.經常3.有時4.偶爾5.無體育論文,依序記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運動干預方案 運動干預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的原則制定期刊網。具體內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體練習等。運動時間: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計12周。運動強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當于最高心率的60%--75%,練習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調查主要結果
1426名女大學生SCL-90測驗總均分即總癥狀指數(GSI),以常??偩值?1.96S為根本標準,將被測評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問題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學生 SCL-90總均分評定結果(發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問題者
GSI<+1.96S+1.96S≤GSI
人數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試驗前兩組間研究對象心理狀況比較(±S)
組別人數 人際敏感(In)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實驗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對照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11.0 統計軟件,對SCL-90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平均值和標準差( X ±S) 表示,組間差異用t 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
通過對1426名女大學生SCL-90的心理測驗,結果(表1)有16.87%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人際敏感(In) 、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較敏感,考慮問題比較細膩,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極的情緒反應,同時,更在乎別人的評價,因此,體驗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癥狀。
2.2 有氧健身操干預前各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從表2可知,試驗前,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在人際敏感、強迫癥狀、憂郁、恐怖、焦慮、偏執的得分沒有明顯區別,說明試驗前2個組心理健康狀況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預后各組心理狀況變化比較
從表3可知,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體育論文,試驗組在人際敏感、強迫因子得分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異有顯著性,其中恐怖、焦慮、偏執因子得分雖然也減輕了一些,但無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干預前后基本上沒有變化。
表3 試驗前后兩組內研究對象心理狀況變化
指 標 對照組(n=45)實驗組(n=45)
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
人際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強迫癥狀(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憂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慮(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執(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5 ,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1
3. 討論與建議
實驗組經12周,每周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鍛煉,研究對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顯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恐怖、偏執等癥狀,與國內外有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現的是人體美、動作美、音樂美及藝術美,能有效提高練習者對實際生活的審美情趣,重新找回對實際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轉移她們的注意力,樹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練習強調鍛煉氣氛,練習間相互交流與互動,體現樂觀、友愛、偷快、同情等多樣的感,逐漸發現實際交往與溝通的美好與樂趣,從而有效緩解人際、強迫、憂郁癥狀,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實驗組學生心肺功能,使安靜心跳率降低,每博輸出量增大體育論文,使動、靜脈含氧量差距加大。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疏泄負性心理能量,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預防和減輕強迫癥的一系列癥狀。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強心理問題者的身體素質,增強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能使心理問題者心情舒暢,從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對減輕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等癥狀有顯著的效果;建議以后的研究中,擴大樣本,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對比研究,尋找最好的方法和項目,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極盛.中學生SCL-90信度、效度檢驗與常摸的建立[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8-10。
[2]楊洪輝.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J].山東體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張孝民.分組群體評價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上海體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體育教學如何增進和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體育學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學生的應激水平及其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4,(1):5-6.
[6]廖小華,黃曉麗.有氧健身操對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24(6) :98-101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一、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
現代化的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健康的體魄?!翱鞓敷w育”主張以全面育人為出發點和歸宿,強調樂學、好學、育體與育心相結合,使學生在一個融洽的環境中,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方法上,主張啟發式的創造教學,強調教法的靈活多樣性和學法的實用有效性。要求體育課必須情感交融和身體素質發展并舉,強調多向交流和教學環境的優化?!熬銟凡渴浇虒W”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作為指導思想,根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將學生重新組合上課;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氛圍。
二、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進行了積極探索,各種新型體育教學模式逐漸興起,雖然有不少成功的經驗,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教師方式單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受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部分高校還是采用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教學方式,過于強調老師的權威性,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制約了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各種體育活動與流程都是教師安排好的,學生只要按照老師說的步驟完成就可以,這就造成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參與的樂趣。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
目前,我國的很多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是將所有學生看作一個整體,而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是很明顯的,教師不能對所有學生都按照同一個標準進行鍛煉,重點不突出,層次不明確,那樣不僅制約了身體素質較好學生在體育方面真正水平的發揮,也給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這樣都會降低他們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在我國高校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中,體育教學也跟其他理論知識教學課程一樣,按照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進行評價。體育教學重在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這種過于注重考試結果的評價方式,不適合實踐性較強的體育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
1.實施分層教學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跟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F階段,由于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訓練的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揮,這樣不僅影響了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還降低了體育教學效率,開展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也就更加難以實現。所以,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按照不同的難度分為不同的等級,一般可以分為初、中、高三個不同等級。高級班主要針對有一定體育實踐能力和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班級整體要求目標高,內容多,進度快;中級班主要針對有一定體育基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班級要求目標適當,內容適中,進度適中;初級班主要針對體育基礎差的學生,班級要求目標低,重基礎,多重復,進度慢。按照學生素質、技能基礎,打破原有的系別、班級建制,將學生重新分成不同的班級進行授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分層次教學使學生有了準確的定位,消除了大學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分層次教學中,所有學生都從自己的“起跑線”出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學習潛能。分層次教學針對性強,注意有層次地傳授知識、技術、技能,有利于教師進行有效指導,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個體進步。
2.改革評價方式
體育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F階段,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中所有的學生使用統一的考核標準,體育基礎好、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總是得高分,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總是得低分。這一評價方式沒有考慮學生的起點因素,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學生來說,這種評價方式更是不公平的。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增強全體學生的體質,體育教學評價也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要建立一個體育運動的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的科學的、完善的評價體系。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育基礎,要將體能和運動技能的進步幅度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每個人都按照提高幅度和終結達標進行參照評價。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每學期開始時記錄學生的原始成績,在期末考核時與原始成績相對照,根據學生成績的增幅作為學生進步分評定。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時期內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進步幅度一般呈減速增長的規律,因此,學生成績增長幅度評分表的設計應遵循生物進化“用進廢退”的原則。這種評價方式于及時反饋,有利于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重視對學生進步的評價,避免了學生因為身體素質個體差異所造成的自卑情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了身體素質、技術、技能、知識等全面發展。
3.注重理論教學
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是大學生獲得體育理論知識的重要來源,可以讓學生了解身體鍛煉的原理、原則、方法等內容,對體育鍛煉也會起到指導的作用。高校一般不怎么重視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大學生對體育健身的目的意義、健身方法認識不足。體育理論課教學可以直接影響大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是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的有效途徑。體育理論課教學加大學生對鍛煉心肺功能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大學生了解到心肺功能不足的危害,了解到運動鍛煉對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要教會學生增強心肺功能正確方法,要讓大學生了解有氧運動的項目選擇,強度安排及監控、運動時間、鍛煉頻率等因素。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專題講座、校園網絡、廣播、櫥窗、板報等形式向學生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播。要把體育理論成績以合適的比例計算到體育成績總分里,以體育論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搜集資料,結合自身情況及所學體育知識撰寫論文,擴大知識面,逐步樹立終身體育觀。
參考文獻:
[1]袁春杰.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0,(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