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8 09:0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統計學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教學過程中最后一個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是學士學位授予的一個重要依據。[1,2]然而,相較于其他教學環節,畢業論文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該環節存在著一些問題。[3]本文將以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為例,在分析其現狀的基礎上,找到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本科專業設置于2003年,目前已有六屆畢業生。經過學院和學校層面的努力,統計學專業作為新辦專業取得了較快發展,所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近四成學生繼續讀研深造,就業的學生大都在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上,就業率一直在85%左右。
本科畢業論文環節在培養方案中是6個學分。學生在第七學期開始選擇指導教師以確定畢業論文題目。經過前6個學期的系統理論學習,統計學專業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統計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了正確的統計思想和較強的統計軟件應用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等綜合能力。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就是統計學專業學生將上述基礎和能力進一步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同時也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對如何提高畢業論文質量進行研究是必要和有意義的。[4]
一、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分析
從論文完成情況來看,每屆的畢業論文基本都能達到論文教學環節的要求,通過對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專業2007~2011年四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分析,發現畢業論文及格率為99.18%。
從畢業論文研究的類型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理論研究型論文和實證型論文,理論研究型論文表現為總結和論述現有統計理論問題,表述理論研究的成果,或應用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實證型論文主要表現為針對某一特定的實際目的或目標,運用所學統計的理論和方法,對經濟、管理、金融、醫學、生物、工程、環境等領域進行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本文由收集整理
從論文知識點范圍的分析來看,學生論文絕大多數是統計專業問題,極少數是其他數學分支的問題。從中央民族大學歷屆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情況分析,發現畢業論文中研究其他數學分支的問題占總數的6.50%,主要包括:一是其他科目的應用研究(數學分析、常微分方程、運籌學及空間解析幾何等),占總數的1.63%。二是數學專業教育和數學思維的研究,占總數的4.87%。研究統計學專業問題的畢業論文占絕大部分,比例為93.50%,選題內容廣泛且多為社會熱點問題,涉及經濟、社會、醫療衛生、教育發展、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領域,由于受學校人文環境影響,很大比例的學生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民生等問題進行了統計分析,約占總學生人數的30.08%。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抽樣調查、回歸分析、多元統計方法、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等常用統計方法。
此外,統計分析顯示學生成績普遍偏高,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尤其是實證類論文,存在著可以大量使用背景介紹和統計軟件分析結果的特點,因此,一些論文沒有創新性和學術含量,但具有較大的篇幅,與理學院其他專業的畢業論文成績比較,其平均成績相對較高,約80.42分。
二、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畢業論文的質量問題關系到本科人才的培養規格和目標,直接體現了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習成果,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通過對論文和考評結果的具體分析,發現學生的畢業論文在創新性、理論深度及論文寫作常識多方面存在問題。具體表現為:
1.創新性不夠
學生的畢業論文表現為理論性研究非常少,大都是實證型論文,并且多是簡單的統計方法應用,缺少創新性研究和思考。從中央民族大學歷屆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來看,理論研究型論文只占4.89%,與實證型論文的比例為1︰19.45,比例懸殊,體現了學生在畢業論文大的選題過程中,避重就輕,缺乏創新的特點。如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選擇“我國人均gdp的預測”這類針對某經濟指標進行預測的題目,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利用arma、灰色預測或者趨勢外推方法等一種或多種方法對時間序列數據做簡單建模和分析,論文沒有對指標本身的意義以及國內國際的社會經濟形勢進行綜合分析。這種方法簡單套用性質的論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2.選題過大、內容空泛,缺乏深入研究,存在抄襲、拼湊現象
有些學生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往往不能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特點和社會實踐情況進行準確定位,只是一味的盲目的選擇一些過大過空的社會熱點問題,因此難以看到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本質。如有的學生針對cpi做研究,沒有深入了解問題的實質,只是收集了一些文獻,很難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研究角度,造成了材料堆積且過于散亂,論文變成了一些材料的簡單拼湊。有些論文針對某一社會經濟問題進行研究,論文的主題只是針對現有數據利用簡單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以及方法的適用性不做針對性討論,對所得的結論也不結合社會經濟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導致論文質量不高。
3.相對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較少
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較少,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統計分析能力沒有實質性提升。學生論文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集中于回歸分析、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相關性分析等,其中回歸分析方法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約41.46%,其他各統計方法使用的比例分別為:聚類分析為5.69%,判別分析為7.32%,相關性分析為14.63%,多元統計方法為2.44%,時間序列分析為3.25%,極少有學生使用教科書外的相對前沿的分析方法。
4.論文寫作上存在結構不合理、沒有相關研究介紹、創新點表述不清、參考文獻不會正確標注等問題
從學生的畢業論文來看,論文寫作不規范,專業性差。主要存在論文形式不規范、結構不合理、題目含糊、有些論文雜亂無章、口語化嚴重、可讀性差等問題。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統計學系通過對論文進行詳細審查以及組織指導教師和學生座談,發現畢業論文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
1.學生對論文不夠重視
部分學生由于忙于考研學習而無暇顧及畢業論文的研究,還有部分學生由于忙于外出找工作、實習而無心認真撰寫論文。論文撰寫所需的必要時間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學生應付了事,從而無法保證論文的深度。此外,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只是一個教學環節,與考研的好壞無關,存在只要寫了論文,教師都會讓自己通過的僥幸心理,在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缺乏指導教師的針對性指導
指導教師所帶畢業生人數過多,使得導師的工作量呈現超負荷狀態,無法保證每個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從而致使部分學生的論文規范性較差,沒有對存在的問題反復修改,使得學生論文存在諸多問題。
3.學生的專業訓練還不夠
大部分本科生沒有經歷過論文的寫作訓練,寫作水平較低,不了解學術論文的規范性及其格式,不知如何從科研的角度構思文章、組織材料、安排結構,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表達的觀點不夠準確清楚,論據亦不能很好地支持論點。另外,一些同學為了完成任務,直接將在網絡中搜索到的資料不假思索的拼湊在一起,使得內容不成體系,觀點混亂。
四、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建議和實踐
1.加強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學生的重視度
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通過講座、課堂傳授等形式,讓學生意識到畢業論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是任何教學環節都不能替代的,是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進行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4]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精力進行畢業論文設計。
2.選題和教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提高論文的創新性
在選擇課題時,為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與指導教師協商,結合導師的研究方向制定課題方案。統計學專業的教師一般除了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這類對理論性和創新性要求較高的項目以外,很多教師還主持或參加有相應的應用研究類項目。應用類項目大都需要實地調研(以及問卷涉及和數據分析)或者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建模。引導學生參加這類項目來設計和完成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能夠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和創新潛力。此外,鼓勵和引導一些成績較好,如讓具備保研資格的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討論班或者課題組,選擇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可以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最新動態。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學生,特別是具備了保研資格的學生,在大四上學期就能投入到項目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中。
3.重視平時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盡可能早地接觸與本專業有關的實際工作,切身體會到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了解本學科的實際業務,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專業知識的把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在大二和大三階段參加校級和國家級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申請“中央民族大學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項目的申請和實施以及研究報告的寫作,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目前,統計學專業本科生的參與率在70%以上。此外,建立專業實習基地可以提高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環節的設計和實施都有力地保障了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
4.加強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訓練
加強平時課堂上大作業的規范化,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通過平時的實踐活動,如學生數學建模以及大學生創新實踐等各類實踐
性項目來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5.實施激勵措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針對那些參與實際課題的學生,學院鼓勵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勞務費的形式給予其獎勵,另外積極鼓勵畢業論文質量優秀的學生進行投稿發表。此外,還需對答辯程序和評分標準進行規范化,建立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優秀畢業論文獎勵制度,以形成積極的導向作用,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在認識實習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內容比較具體、感受和體會也比較多。下面,我僅把實習期里的主要情況做一下匯報。如有不妥之處,歡迎給予批評和指正。
一、福建省統計局科研所介紹
科研所是統計局內部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而統計科研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闊,包括統計基礎理論研究、統計應用研究和統計信息技術研究。同時在政府統計工作中,對政府和社會關心的有關經濟、社會、科技、資源與環境等重大問題,都需要從統計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提出建議?!笆濉逼陂g,國家統計科技研究的重點是統計觀念的創新、統計方法的創新、統計手段的創新以及統計體制的創新。要積極組織、指導重大課題研究,統計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項以上具有重要影響的課題。統計雜志是展示優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強對統計雜志的領導和支持,不斷提高雜志的質量,增加發行量,擴大影響力,努力創辦一流雜志。
科研所的主要職能有五點,具體包括:1.擬訂全省統計科研計劃和科研制度,并組織實施;2.組織協調本局及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科研工作;3.承擔統計科研課題,負責向國家統計局和省直有關部門進行統計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及管理工作;4.承擔全省統計科研成果的評審、選優、獎勵工作,并推薦優秀成果參加國家和省級評獎;5.擬訂省統計學會章程,負責省統計學會日常工作,履行省統計學會秘書處的職責。
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國家和各地統計科研所作為非營利性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統計科研所擔負著從事統計科學研究、進行科研管理(組織統計科技交流、課題指南、課題立項、成果評獎等)、編輯出版統計雜志等重要職能。統計局要為科研人員配備先進的計算機設備、統計分析軟件、通訊工具以及其他辦公設備;要建設內容豐富的統計科研網站等。
二、科研所認識實習的具體內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報到時,一進門,就看到書柜上排列著諸多獎章,象年度科研先進單位、統計學會先進單位等等,都是國家統計局給予福建省統計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我為自己能有幸到這里認識實習而感到驕傲。
俞明所長和所內同事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了歡迎。俞所長對我們今后幾天實習的具體工作做了安排,具體包括《福建統計》雜志的出版,統計科研網站的建設,如《國際經濟信息摘編》,統計論文出版的校對及統計學會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這幾個工作做匯報。
首先,是關于論文集的校對工作,也是此次實習中的重點工作,由于這本論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們校對工作的嚴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經對該論文集校對過三遍,但為了確保論文集的正確無誤,我們又進行了第四次校對工作。我也不得不為科研所里同事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感到欽佩。首先我們學習了校對工作的基本常識,要求我們對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也不能放過。校對了《區域R&D投入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
統計報表就嚴格的編制規則,如規定表號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羅馬字母和三位數碼表示。英文字母或羅馬字母表示全局統計報表制度的排列順序,三位數碼分為兩段,第一位數碼為第一段表示統計報表的報告期別,或報表的性質,即是年報還是定報,是綜合表還是基層表;是經常性調查還是一次性調查或是普查、試行表。第二、三位數碼為第二段表示統計報表的順序。還學習了統計報表的性質代碼:1、基層年報;2、基層定報;3、綜合年報;4、綜合定報;5、一次性調查;6、普查。從中不僅學習了如何查找錯誤遺漏還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關于科研所網站的建設,也是本次實習過程中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學會網站建設的一些基本知識,并單獨處理網站的文章錄入,信息搜集等任務。我負責的主要是“國際經濟信息摘編”的編制工作,這個項目主要包括觀點聚焦、經濟綜述]經濟比較、熱點追蹤、市場動態、行業發展動向、統計數據等七個主要項目。搜集了當今國際上經濟發展的最新動態的50余篇文章,并錄入入網,以供統計相關部門采編并出版成書。
再次,在實習期間,利用科研所書籍多的優點,閱讀了大量關于統計方面的書,如《中國統計》、《福建統計》以及諸多統計專業論文,充實了自己的理論知識,收益非淺,還了解統計學會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認識實習的收獲與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老師和科研所的領導和同事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努力和幫助。
通過實習,我在統計學方面獲得了一些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并檢驗了自己三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了解并參與了統計論文集的校對工作,并且對統計科研的網站尋找了資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統計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對統計有了更深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好的評價。
本次認識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歷,其收獲和意義可見一斑。首先,我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中,理論和實際是不可分的,在實踐中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受到了鍛煉;其次,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統計在現實中的運作有所了解,也對統計也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此外,我還學習了統計科研網站的制作及為網站建設搜集材,可以和同事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在實習過程中還有些其它方面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兩個星期的實習時間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統計科研工作的一些具體操作細節,知道統計科技工作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須要有專業的統計人才和認真嚴肅的工作態度。在實踐的校對工作中,知道一絲不茍的真正內涵。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在統計學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實踐上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1.培養目標不清楚。經濟統計學和數理統計學在培養目標上,表述不清楚,主要以培養教學和科研的理論人才為主,特別是數理統計學,因為數理統計在統計學提升為一級學科之前為數學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其培養仍然是數學人才,與當今對統計學的要求相差較遠。而從學生的就業角度來看,應為應用型的復合型人才為主。就從培養目標來看,學校和學生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如何將這幾者統一在一起,發揮培養目標的導向性作用,變得非常重要。大部分沒有明確要掌握的統計工具、數據來源問題。
數據來源主要分為四大類:問卷調查、網絡數據、數據庫、試驗設計。針對這四大類數據來源,必須有相應的培養目標。如調查數據,就涉及到問卷設計、數據獲取、數據自動提取、數據處理;網絡數據如何利用爬蟲技術?如何從大數據數據庫提取數據?
2.課程體系陳舊、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統計學提升為一級學科后,經濟統計學和數理統計學的課程設置都不再適合統計學研究生的培養。而且以前的統計學的課程設置本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1)課程涉及的領域不能更好地體現統計的應用性。統計學是一門綜合性、適應面非常廣的應用型的學科。而目前很多統計學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過分注重理論的研究,比如數理統計學就過分注重數學基礎類課程的學習,經濟統計學只注重經濟問題的一些簡單理論分析。導致課程設置的范圍狹窄,開設的交叉學科和跨學科課程較少,大多數研究生都被束縛在本專業的研究方向上,致使研究生視野不夠寬調,科研能力和適應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2)前沿性知識在研究生專業課程中所占的比重不足。統計學課程內容較為陳舊,研究性、前沿性不夠,有些課程內容沒有反映出統計學學科領域內的一些最新知識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反映統計學學科領域的熱點、重點的研究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前沿性的知識,很少能夠及時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課程內容中。(3)研究生課程創新性不足。統計學研究生層次差距很大,比如數理統計學的研究生很多本科為數學專業,很多統計學的基礎課程沒有開設,而有些同學本科為統計學專業,致使碩士生課程與本科生課程拉不開檔次,教學內容重復,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大都采取以講授為主,討論為輔的授課方法,部分課程因為沒有較嚴格的課外文獻的閱讀要求,致使課堂上的討論較難深入,考試以論文形式,學生通過率很高,課程結束后學生收獲不大。
3.實踐環節未得到應該的重視和體現。傳統的統計學研究生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比較欠缺,不重視諸如統計軟件、實習實訓、實驗課程、產學研合作等,缺乏數據環境。
4.考核制度沒有真正得到落實。在研究生培養模式中,考核制度起著篩選、分流、淘汰、激勵的作用,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實際中很難真正落實。一方面,是因為研究氛圍不濃造成的,另一方面,部分學生為就業奔波,投放在論文上的精力不夠,再加上經費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統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還需要從整體優化的角度去研究與實踐。
二、統計學碩士生人才培養構建
如何構建統計學研究生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必須回答三個基本問題:為什么要構建新的培養模式?新的培養模式主要有哪些內容?怎樣進行構建?必須明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從而適應當今社會對統計學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必須明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培養目標,從而進行具體構建。
首先需明確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和措施,以下主要從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具體內容、思路和方法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探索。
1.培養目標的明確及其導向作用的發揮。隨著研究生的不斷擴招,培養以教學和科研的理論人才為主的培養目標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特別是統計學本身就是應用型的學科。研究生人才成為了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力量,所以應用復合型的人才更多地被社會所需要,所以明確培養目標是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第一步,而真正發揮科學的培養目標的導向作用是研究生教育成功的關鍵。
2.統計學研究生課程體系的完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統計學學科研究生課程體系是統計學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統計學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建設創新,應在思想方法上真正重視統計學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真正體現課程建設的創新性,不斷加快和完善統計學碩士生課程體系的設計、創新、內容修訂和評估體系,以適應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發展對研究生知識結構的要求,并精選課程內容,編寫高質量教材和改進課程教學方法,建立合理、完善的課程檢査評估體系,為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保障。
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統計軟件應用能力。開始針對統計學研究生的實驗課程體系,強化統計學軟件如SAS、R、SPSS等編程與實際問題的實現等,強化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從畢業論文、專業實習等方面加強合作,提升研究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其初步具有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的能力。同時需要強化研究生的統計軟件的學習和應用,現今數據量越來越大、數據結構越來越復雜,使得要解決實際問題必須熟練掌握統計軟件的使用和編程,否則無法很好地完成處理、分析數據的實際需要。
4.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F在大多數考核仍為考試驅動型,學生只會考試,沒有形成有效知識結構,應用實踐能力弱。對于應用性較強的一類課程應該從大作業、專題報告、程序編寫、軟件應用、討論、上機操作、考試等多維度進行知識水平測度。構建科學合理的多樣化、多元化的考評范式,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強調課前、課中、課后的相互聯系,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強化師生互動,把學生從應考能手培養成具有創新意思和實際動手能力的科研好手。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學術規范,將其納人考核范圍之內,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合理、共同遵守的學術規范,對學術不端行為加以監督和懲處,以凈化研究生的學術環境。要不斷提高學位論文質量并將其作為考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一項指標。
三、培養模式構建的具體內容
1.重構統計學碩士課程體系:學位課,基礎課,實驗課,實踐課。學位課注重統計學基礎的搭建,基礎課拓展學生統計基本方法,實驗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課的培養讓學生適應數據環境。大數據分析需要的基本知識領域:(1)數據的存儲、管理: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集市、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云計算、分布式、動態式存儲;(2)數據ETL、處理:多源異構、非結構化數據的清洗、轉換、綜合、優化,文本處理、日志處理、圖像、視頻處理等,注重數據質量、數據管理等;(3)數據統計分析與挖掘:時序、多源、多元、面板、大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的統計、預測、挖掘、開發等;(4)數據可視化i可視化是基本要求,可視化易于接受,直觀形象;(5)大數據分析案例:必須引入金融、電信、電商、移動互聯、醫藥、零售、能源等領域的大數據真實案例,豐富認識。
2.合理分配各課程模塊的學分和學時,注重實踐課程的設置,大部分院校碩士生課程主要以理論為主,強化實踐教學及其重要。
3.主動適應大數據,開設大數據相關課程,如大數據平臺、計算平臺、編程平臺、數據平臺、可視化平臺等。
4.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前沿性知識課程所占比重。
5.合理開設交叉學科和跨學科課程。
[關鍵詞]高校;統計學;專業;教育;思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45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3)02-0097-02
1 關于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統計學專業主要包括一般統計和經濟統計兩類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或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基礎應包括:數學基礎、經濟學基礎、統計學基礎和計算機基礎;注重融合貫通,指導學生將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合理地應用于社會經濟領域;具有應用統計學理論分析、解決該領域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突出定量分析,即培養學生對各種統計數據的數量分析能力。良好的定量分析能力,是統計專業學生區別其他專業學生的一個顯著性的標志;能熟練使用各種統計軟件包,有較強的統計計算能力;通過大量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和協調溝通能力。出色寫作基礎和協調溝通能力能夠捉供信息和進行交流,是發揮統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
(4)對于統計學來說,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是統計學的基礎。計算機的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計算變得簡便快捷,成為統計計算的重要工具。如今,隨著使用計算機以及網絡的普及,使社會產生了重大的變革,信息傳遞的質量都發生了質的飛躍。統計學的發展不能離開計算機。所以毫無疑問,應當培養學生學習相關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包括數據結構、程序語言設計、程序設計方法、數據庫系統的開發與管理、程序設計等等。我們也應當擴展課程設置。
(5)在學生已具有一定英語基礎之上,開設統計專業英語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經濟和統計詞匯及基本表述方法。一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創造一個環境,使學生不因通用英語課程的結束而荒棄英語的學習。另一個方面,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為學生在閱讀和翻譯經濟,特別是統計著作、文獻時掃除障礙,為畢業論文寫作和繼續深造打下基礎。
(6)了解與經濟統計、金融統計、生物統計或社會統計等有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某一領域的基本知識。統計學與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工程等學科的結合因數據處理和采集的方法具有多樣化,統計分析方法也相對復雜,專業化統計學的應用不僅要提高理論統計學的基本素質,還要注重掌握經濟學的理論、金融學理論、管理科學的理論與計算機的技術方法。統計理論與應用的緊密結合顯得比以往更為迫切,更加重要。就拿統計學與金融工程來說,就屬于交叉性學科,其中投資分析與風險管理兩個方面就涉及到了統計數據描述和推測統計學。無論哪個方面,金融工程與統計學都是密切相關的,金融分析離不開統計,目前注冊金融分析師在中國需求量很大,但是只有傳統的金融理論、金融制度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注冊金融分析師對數量技術要求很高,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統計的知識;固定收益證券分析,權益證券分析幾乎都需要用到各種統計方法。據報道,中國本土金融分析師極度缺乏,但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后,金融市場對注冊金融分析師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培養具有統計專業能力的復合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2 關于統計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
專業課程設置是專業培養目標決定了向學生傳授什么樣的知識的問題。課程結構從很大一部分意義上講將決定學生的知識結構。因此,在確定好研究方向和培養目標后,最主要的就是要解決課程設置的問題。統計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首先要與所確定研究方向一致,其次要能夠實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所以,不同的研究方向下的課程設置是需要有區別的。但無論什么研究方向,其專業課程都應包括以下5大模塊: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人文、自然科學類素質課程。各高等院??筛鶕拘5膶嶋H情況,綜合社會等各方面對統計專門人才的需求情況,開設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課程。
3 關于統計學專業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決定了怎樣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問題,并且決定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無論何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2個問題:①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②用怎樣的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教學效果。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在統計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的使用與講授式、啟發式、探究式等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統計學的積極性。多媒體以生動的畫面、逼真的聲效,把枯燥、繁雜的內容轉化為鮮活、豐富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興趣、情緒和注意力。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0-0129-02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揭示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內容的分支學科。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數學和統計學三者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經濟學科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暗诙未髴鸷蟮慕洕鷮W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薩繆爾森”。
從1982年我國開始進行計量經濟學的教育與研究開始,至今幾乎所有的大專院校均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1998年7月,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將計量經濟學列為經濟類八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實證性研究與創新性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量經濟學學習對于掌握經濟理論與方法、深入分析經濟等問題至關重要。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研究中重要的數量分析工具,可以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推理能力與精確的表達能力。
一、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現狀
應用型本科開設的課程更注重課程的實際應用而不是煩瑣的理論推導。雖然計量經濟學課程作為經濟學的必修課程,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計量經濟學在開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計量經濟學是由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也是數理經濟學、數理統計學和經濟統計學三者的交集,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統計學、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為先修課程,因此計量經濟學內容豐富。其次,計量經濟學要求學生的先修課程具有良好的基礎,但對于經管類的學生來講,大部分為文科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而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材過分注重理論推導,各種公式充斥著教材,由于學生的知識結構背景以文科為主,枯燥乏味的理論推導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畏懼感,甚至出現排斥的心理。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理論教學,忽視理論聯系實際
經濟學各專業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理論課程過多過繁、實驗課程所占比重較小且不被重視、教學方法缺乏創造性等特點,容易造成學生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踐能力,重視書本知識、輕視實際應用能力的現象。對于經濟類的學生來講,經濟類的專業都是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其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而在實際教學中,以實際經濟問題為出發點,建立數學模型的講解相對較少,課程更重視理論參數估計、模型檢驗和理論方法的講授,缺乏通過實驗對計量模型的建模步驟、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及前沿性的深入分析。教學中缺少經典案例的講解與分析,導致學生學完理論方法之后,不知如何用經濟模型解決實際問題,也不知如何對模型的經濟意義進行解釋,這種教學方式也就失去了開設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意義。
(二)實驗教學環節薄弱,效果欠佳
經濟類各專業的實驗教學主要是以上機模擬的形式出現,總體情況不太樂觀。原因是班級人數太多,往往是2~3個班的100~150人同時上機,教師在前面演示實驗,很多同學看不清楚,并且人數太多,教師指導學生實驗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材難度太大,不適合本科生
縱觀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很多學校選擇李子奈的計量經濟學,這本書很經典,不僅適合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同樣適合。對于本科生而言,這本教材難度太大,其他一些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對于經濟類的本科生而言,更需要一本適合他們自身知識結構特點的教材,理論上能夠深入淺出,同時又能結合經濟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使得學生避開煩瑣的數學推理,掌握一些更實用的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課程設置和課時設置不合理
目前計量經濟學安排為48課時,其中理論課為32節,上機課為16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掌握計量經濟學模型很不容易。課程設置為前面16節課為純理論課,后面32節課是一半理論課一半上機課,課時數偏少,加上理論的晦澀難懂,一些理論需要反復講解,導致教學效果欠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三、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改進理論教學,培養應用能力
目前的計量經濟學考試都是以理論考試、平時成績、作業等為主,若將課程論文作為平時成績,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網站下載相關計量經濟學的論文,并指導學生從統計年鑒下載相關數據,進行數據整合并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計量模型,估計方程并看懂相關統計指標的含義,并進行相關分析,為學生寫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重視實驗教學,改進實驗條件
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課程而非數學課程,因此教學過程應當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數學推理,重視理論方法,重點是思路而不是數學推理過程,要重視應用模型和應用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應當加強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在教學中加強演示實驗,結合經濟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演示實驗步驟,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現在很多課程都是2~3個班合班上課,對于其他的課程是可以的,但是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來說,最好是小班上課。因為要通過軟件演示實驗,人數太多效果不好,并且在實驗教學中,小班上課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面對面的指導,更有利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
教師針對計量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知識背景,應當準確、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搜集實驗資料,注重吸收其他課本的精華,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比如《Eviews統計分析與應用》這類書籍就有不少很好的案例和視頻,可以借鑒過來,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結合SPSS和EXCEL,分析介紹Eviews和SPSS、EXCEL的功能,讓學生了解一些常用軟件的功能、操作,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
根據所選教材,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學校組織教師重新編寫課程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學手冊、實驗教學案例等,安排學生在機房完成實驗操作訓練,并加強課堂交流與討論。有效地將計量課程的專業理論、實驗教學融為一體,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學位論文的撰寫以及學生進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合理安排課程課時
學校應當根據實際的課時總數合理安排課時,在講述理論時可根據需要引入一些實驗內容,加強演示聯系,邊講邊練,提高講課效率,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
[2]譚硯文,陳珊妮.中美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1,(5).
[3]李曉寧,石紅溶,徐梅.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比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2).
[4]彭長生.文科背景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問題與改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
[5]邱東,李子奈,肖紅葉.經濟學類專業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調研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07,(11).
[6]俞培果,高翔.本科學生計量經濟學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4).
[7]姜樹元,虞玲玲.論大學本科教育中計量經濟學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8]豐田利久,高作賓.計量經濟學的動向和課題――怎樣應付來自“合理預期”和“時間數列分析”的挑戰[J].國外社會科學,1982,(03).
[9]張益豐,周衛民.本科計量經濟學“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研究――基于問卷調查的教學效果實證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0,(02).
[10]王錦化,孟慶華,史達清,劉曉紅,張立新.完全學分制下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多路反饋模式研究[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3,(04).
[關鍵詞] 課程教學 研究報告
一、研究的宗旨和目標
雖然統計學課程較晚被教育部規定為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但本科院校對統計的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等非常重視,力度也非常大,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大批《統計學》教材相繼出版,新的《統計學》教材增加了數理統計、國民經濟統計、統計軟件應用等相關內容;具有創新、改革特征的統計教學思想不斷被提出;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應用到統計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走進了《統計學》課堂;許多本科院校的《統計學》課程被教育部或省列為國家精品課程或省級優質課程,如江西財經大學的《統計學》課程早已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精品課程。
在我國,由于高職學院辦學時間較短,社會對統計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開辦統計學專業的高職學院不多。但是,在開設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高職學院中,多數高職學院已將《統計學》課程列為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而且對統計學課程建設的研究已有良好的起步,有的高職學院僅對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教師素質等多方面中的一兩個方面作過研究,并且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相當有限,從公開發表的論文內容來看,大多數省份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單方面研究,江西的情況也不例外。因此,對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法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同時研究在江西的高職院校中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通過研究主要達到如下預期目標:1、目前本課程的最佳教學內容;2、目前本課程的最佳教學方法;3、目前本課程的最佳教材。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從教育系統來說,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深化教育改革?!币虼?,高等職業教育要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更新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使高職學院畢業生更具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高職學院雖為大專層次,但屬于二類???,其生源結構非常復雜,二五年前,主要是“三校生”(職業高中畢業生、中專畢業生、技校畢業生),“三校生”在各高職學院的結構比例不盡相同。前幾年,多數專業為三年制,從二五年起,根據教育部的有關精神,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專業可改為二年制。因此,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必然面對學制縮短、生源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的現實,這就使統計學課程教學產生“兩難”的矛盾,即學生難學、老師難教。為此,針對這個問題,產生了以學生的結構和數學基礎為研究對象,在不違反高職教育目標的前提下,萌發了對統計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的探討:(一)高職二年制市場營銷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二)高職二年制市場營銷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對象與教學效果的分析;(三)高職二年制市場營銷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嘗試和分析。
三、研究的組織與分工
本研究隊伍由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三位教師組成,共同承擔研究任務。其中,周遠林負責研究的全面工作,主要負責策劃研究的整體方案,督促研究的實施進度,檢查研究成果,承擔研究的教學實施及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嘗試分析,主編《統計學》講義及與之配套習題集等;李鐵峰負責制訂研究的實施方案、各種調查和分析,撰寫論文或參編相關的教材;楊建英負責研究材料的搜集、整理。
四、重要結論及社會影響
(一)通過對我院2003級(三年制)、2003級(五年制)、2004級(二年制)、2005級(二年制)及2006級(二年制)等多屆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班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作對比試驗,得出以下結論:①從課程考試成績可以分析出,學生原來的數學基礎與考試成績密切相關,其中學理科的學生考試成績要比學文科的學生考試成績要好,尤其是在學習“綜合指標”、“平均指標”及“抽樣推斷”等內容時表現尤為突出。②通過對畢業生的調查,統計學作為市場營銷專業的主要課程,只需學習如下的章節內容就夠用了: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綜合指標、平均指標、時間數列、相關分析。③對于學文科的學生采用案例法教學效果更好,對學理科的學生采用講授法教學效果更好。④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其它方式沒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問題導向型”模式;調查問卷;序次Probit模型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2―0077―04
一 前言
眾所周知,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統計學與數學的交叉學科,在現代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地位逐漸加強。經過21年的《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探索,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教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一些教學手段與形式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一、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興趣不夠高;二、沒有有效的適合本科層次學生學習的互動式教學手段,從而使教學效果提升不明顯;三、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卻不能很好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及其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不能通過課程學習得到有效啟發。這些成為擺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人員面前的主要研究課題。
基于以上的不足,本文試圖解答以下幾個疑問:(1)是哪些因素阻礙了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2)從實證檢驗角度驗證對教學效果產生阻礙的因素進行改進,能否有效提高教學效果?(3)推行“問題導向型”計量經濟學教學是否可以通過這些措施加以實現?由此,本文通過向地方綜合類高等院校(XX大學經管學院)財經類本科學生隨機投放《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為基礎,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進行計量,實證分析了教學質量績效;通過實證分析為“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尋找理論支撐點;并提出從教材設置、多媒體互動環節、實驗課時設置與利用案例提高操作能力這幾個環節入手來完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手段的教學建議。
本文的正文安排如下:(1)對現有《計量經濟學》教學研究文獻的回顧與總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本文的創新點;(2)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反饋信息,利用序次Probit模型和實證分析;(3)最后提出從教材設置、教學安排與其他交叉學科互動這幾個環節的教學改革建議。
二 文獻回顧
計量經濟學具有多學科(統計學、數理經濟學、經濟學)知識交叉滲透的特點,一般本科學生都是在先修學完統計、數理經濟學及經濟學基礎課程后才學習該課程。計量經濟學教學目的要求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各類案例操作實踐,掌握經典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能夠運用統計工具與經濟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和與工作打下基礎。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課程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內容。教學應改變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1]。大規模采用多媒體教學,統籌安排實驗課時與理論教學課時,建設教學案例庫來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計量經濟學教學[2]。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引導性、教學互動性、方法多樣性和措施靈活性,有利于學生對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激發其學習激情和創造力[3]。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統計調查實踐活動,通過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結合實際經濟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也未嘗不是教學工作的新穎方式[4]。計量經濟學自主性實驗教學可以成為一種教學效果較好的教學模式,適合于本科及研究生層次的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5][6];指導學生重點學習一個統計應用軟件的學習,掌握有關計算軟件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7][8]。
“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將前人提出的“研究型教學法”與“案例型教學法”有機結合并加以拓展 ??v觀過去的計量經濟學教研文獻,“研究性教學”與“案例型教學”的教學建議提出得非常具體、也較富有針對性。但不足的是,這些論述基本停留在對教學現狀歸納總結和教學建議層面上,利用調查問卷信息的教學論文尚處在定性分析階段[10]。本文的創新點在于,研究很好地利用調查問卷數據進行相關定量分析,以序次Probit回歸實證檢驗結果來驗證前人的理論論述;為“問題導向型”教學方式運用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提供了實證依據,教學改革的教學建議因此也變得更有針對性。
三 數據說明與實證分析
從文獻綜述可以看出,眾多計量經濟學教學工作者普遍認為:選用適宜的教材、通過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通過學生與教師在課內外的教學輔助活動都會對教學效果的提高產生正效應。為此,我們進行相應實證檢驗。
首先,將教學改革調查問卷設計為兩部分:教學現狀問卷與教學改革意向 。在xx大學(地方綜合類院校)經管學院大四學生中隨機投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06份,有效問卷比率達76.5%。該學院財經專業采用國內大多數二本院校采用的傳統計量經濟學教材。教材以數學的公理化、形式化為基礎,該校計量經濟學教學環節共48課時,形式為考試科目,教學注重數理邏輯推導與定理證明的知識連貫性,但理論聯系實踐尚待提高。
學生反饋信息顯示學生修學完計量經濟學課程后對該課程的認識:有10.87%的認為對將來學習工作有用,用處不大的達到69.48%,認為無用的為20.65%。這說明現有的計量經濟學的核心課程地位與重要性并未在教學中充分表現出來。另外對現有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滿意程度來看:表示對現有教學滿意的為11.96%,比較滿意的為40.22%,不太滿意的34.78%,不滿意的達13.04%。從這一結果更看出現有的教學尚有改進的余地。表1對教學現狀其余部分加以說明。
在教學意見部分,問卷顯示認為現有計量經濟學選用的教材不合適的主要原因:(1)認為課本內容過于復雜;(2)難以理解的比率為61.29%;(3)認為課本內容太淺的為3.37%;(4)課本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為33.87%;(5)認為教材質量尚待改進的為1.61%;(6)其它理由為1.61%。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不滿意的意見集中在:(1)公式推導部分的枯燥乏味為56.52%;認為計量分析解釋部分繁瑣為34.78%;(2)實際經濟含義解釋過程冗長無味的占22.83%;(3)聯系實際經濟現象的講解不夠精彩7.61%;(4)其他部分為4.35%。而對教學改革的建議則認為應該增加實際案例講解達60.87%;應增加計量統計軟件使用講解為35.87%;增加多媒體互動環節教學的為33.69%;增加實驗教學(上機實踐)為43.48%;增加總課時安排的為9.8%;其他要求為2.17%。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現有教學模式創新的努力方向。問卷調查數據還顯示,學生愿意在自備電腦或網絡機房學習使用統計軟件的比率高達56.74%,不愿意的僅為18.265%;無所謂的比率為25%。由此也看出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統計軟件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可操作性。反饋信息對增加案例教學環節與問題導向型教學法的建議集中在:(1)通過閱讀經典計量文獻,增加計量經濟學論文研讀與分析為14.13%;(2)增加與國際貿易、會計學、市場營銷、財政學相關專業課程教學經典案例的論證分析上的為48.91%;(3)對現實經濟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分析的為20.65%;(4)提出以學期課題形式,在老師指導下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為35.87%。另外對是否愿意利用所學知識,協助教師完成科研的反饋意見顯示:同意的為51.09%,不同意的為27.17%,無所謂的為21.74%,這也反映出學生急切希望認真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更好地學以致用的熱情。
為得到定量分析結果,我們采用序次Probit 與序次Logistic回歸對問卷數據進行實證檢測 。首先因變量為對現有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滿意程度,用Y表示,Yt的分類為{2=“滿意”,1=“比較滿意”,0=“不太滿意”,-1=“不滿意”};對有無統計學課程的前期課程準備為X1t,其取值分類{1=“滿意”,0=“不滿意”};對選用教材的滿意程度為X2t,其取值分類{1=“滿意”,0=“不滿意”};X3t、X4t、X5t、X6t分別表示對是否需要進行統計學課程的前期準備、是否采用多媒體教學、是否采用案例作業進行教學與有無上機實驗課教學環節,其選項定義分類均為{1=“有”,0=“沒有”}?;貧w檢驗結果見表2與表3。
從表2與表3的分析結果來看,表2中卡方值、Pseudo R2均大于表3中的結果,同時回歸結果也較為合理,所以選擇Ordered Probit作為回歸模型。序次Probit回歸檢驗結果顯示有無統計學學習背景與對現有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呈現弱相關性,但在序次Probit回歸顯然比檢驗要比輸出的漸進z值更為準確,可應用LR卡方檢驗結果驗證X1t是否應該被剔除。同時,利用Likelihood-Ratio 檢驗是否應該將X1t剔除出回歸方程式,其結果顯示LRχ(1)2 =10.32,Prob>χ2=0.0132;說明原有ordered probit模型中X1t不可或缺,學習統計學前期課程對回歸方程式的貢獻顯著,無法剔除[10]。
從實證檢驗結果清晰地看出,增加計量經濟學教學統計軟件講解、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有效采用、增加實驗教學環節、利用實際經典案例進行授課以及改進計量經濟學教材選取,會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其作用排序呈現遞增的態勢。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能夠有效改進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而有無統計學等課程的前期準備雖然在實證檢驗中表現出與教學效果的弱相關,但這并不能說明前期課程的知識儲備不重要,結果只是反映出計量經濟學教學在課程前半段的統計學基本知識的回顧可一定程度彌補統計學課程缺失給計量經濟學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 教學建議
對于以培養滿足地方建設需要人才為目標的地方普通高校來說,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增加學生就業機率成為教學首要目標。通過計量經濟學這樣的交叉學科課程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從實證結果中可以發現“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可以從教材改革、案例講解、用好用活多媒體互動環節、增加實驗教學環節,以及引導學生參與相應課題的研究等形式來加以完善。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1 以選擇適合的教材為切入點。根據筆者在國外留學以及回國任教擔任計量經濟學專任教師的授課經驗發現國外對于計量經濟學本科階段教學中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由易到難,具有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本科初級計量經濟學ECON315與理論為主、實踐輔助的本科中級計量經濟學ECON435和其他計量經濟學應用(時間序列分析)類課程組合。課程設置具有梯度,能較好地將理論、實踐和案例教學結合,凸顯出計量經濟學經濟與管理類主干核心課程地位。在這方面我國地方高校由于教學條件限制尚無法達到,因此選擇一本好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入手引導學生自助學習,尤為重要。采用國外主流本科計量經濟學教材的中譯版,如東北財大出版社出版的希爾等人著的《初級計量經濟學》與詹姆斯H.斯托克、馬克W.沃特森著的《計量經濟學精要》的中譯本,教材偏重實踐應用,大量案例分析與實際應用實例貫穿全文,較適合數學功底不強的文科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可作為普通高校財經專業學生《計量經濟學》入門教材的首選。
2 提倡互動式教學,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對于各教學章節,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完成理論知識的傳授,輔以實驗教學環節,讓學生先模擬課本例題,完成課后習題。對于理論教學部分更要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多媒體教學只是課堂板書的電子版,完全照抄課本內容,知識傳授過程完全“一言堂”的弊端。采用聲光影結合,通過實際生活中發生的經濟現象,模擬采集經濟數據的全過程,通過統計軟件運行演示,對統計結果的注解與分析來指導學生更為直觀與具體地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用途。指導學生通過課后使用統計軟件完成布置的習題與小課題,以抓問題主線為中心,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研改革下一步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3 以加強實驗環節來夯實教學效果。建議增加實驗課程課時,利用實驗課指導學生掌握一種統計軟件基本操作。在實驗課環節中,充分利用學校網路機房的硬件資源,通過對上機實踐、自主學習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的方式來熟悉該軟件,引導同學自主完成統計回歸分析與簡單統計編程的練習。提倡實驗教學中采用導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研究,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研究課題(現實經濟問題的處理)。小組內部采用組長負責,自主尋找感興趣的小課題,利用業余時間搜集實驗數據,選擇應用模型及進行小型科研創新,完成計量分析,最終合作完成最終研究報告,做到學以致用。
4 通過與其他財經課程的橫向合作豐富教學案例庫。貨幣銀行學、宏觀與微觀經濟學、財政學、市場營銷的實際案例比比皆是,可以借鑒使用。備選案例還可從教師的研究課題、歷屆學生的統計調查分析實踐材料、以及統計教學案例集中抽取,構建教學案例庫,以備教學實踐。
5 提高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建立興趣小組來提高學有余力的同學參與科研與教學實驗中,利用團隊的能力來實際解決經濟問題、提高他們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能力。利用知識競賽和論文競賽的方式,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統計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利用競賽、知識問答、學術研討會等方式啟發學生“比學趕超”。
6 改革現有成績評價制度。學校往往采取閉卷考試這種單一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水平,這種評價方法重知識考核,輕能力考核,造成學生平常不用功、考前搞突擊,只注重書本知識學習、輕視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改革傳統的考試評價模式,避免以期終考試成績定終身的情況,將卷面成績和平時上機實驗成績和課程論文的成績結合起來評定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總評成績??梢圆删砻娉煽?0%+研究報告30%+學期論文30%的評價方式考察學生學習情況。使課程評價真正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既能檢測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又檢測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教師又能通過課程評價中的反饋信息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內容與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雪梅,邢麗娟.談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113-115.
[2] 胡新艷,陳文藝.EDP教學模式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農業教育,2006,(4):58-60.
[3] 王立平,王健.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4):108-110.
[4] 王忠.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研究能力的培養[J].統計與咨詢,2007,(3):30-31.
[5] 王鋒.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改革[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2):101-103.
[6] 李國榮.培養統計專業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探索[J].統計教育,2007,(9):17-18.
[7] 胡榮才,王亞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統計教育,2006,(9):20-22.
[8] 傅軍和.非統計專業統計學教材及教法的探討[J].統計教育,2006,(5):37-38.
[9] 門,崔永梅. “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以北京交通大學“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為例[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09-112.
[10] 邱東, 李子奈, 肖紅葉. 經濟學類專業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調研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07,(11):17-20.
[11] Hosmer, David W., Jr. and Stanley Lemshow. 2000. Applied Logistic Regress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he Research of “Question-Oriented Education” Method for the College Level Econometric Instruc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Effect Survey Data
ZHANG Yi-feng1ZHOU Wei-min2
(1.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at Yantai University ;Shandong, Yantai ,264005,China; 2.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a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3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