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8 09:03: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內部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于對原有手工業務流程的重新設計,ERP系統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企業的業務流程。在ERP系統實施以前,許多企業基于計算機的業務系統,基本都是圍繞某一業務功能或者是職能部門運行的,比如銷售系統、采購系統和財務系統等。這些系統都不是基于跨部門的流程來設計的。ERP系統實現了從采購到付款、訂單的獲取到發票的開出等業務集成,實現了跨職能部門業務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ERP系統中單一的數據庫,使過去跨部門的審批流程得到簡化和壓縮。壓縮所造成的一個結果是,用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許多審計線索在ERP系統的引入后消失了。同時,企業過去基于文件審批的內部控制機制,也無法適應ERP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企業的業務運作更加依賴于ERP系統,這種依賴和信息系統本身特點所導致的脆弱性,形成了企業新的業務風險。
實施ERP系統后,企業所遇到的業務風險一般來自四個方面:業務流程、應用架構、數據質量和技術架構。其中,業務流程的轉變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最大,對企業內部管理和財務方面的監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方面的風險特征相比過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例如,在ERP系統中,通過對手工流程的機器處理,比如審批處理自動化等,進一步增強了完成各種業務流程的效率。但是,在新的業務執行環境中,這些審批處理自動化方法將改變企業內部原有的一些風險特征,這時相應的內部控制體系就需要重新評估和設計。
內部控制蘊涵新的風險
ERP實行的是流程化的管理,打破了原來職能部門的條塊分割,實現了企業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共享。企業的運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交給了ERP系統來進行控制。
這樣一來,一方面導致企業所處的內部風險環境發生了變化,過去手工狀態下的控制風險,由于ERP系統的引入而變得更加復雜;另一方面,ERP系統的實施需要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設計,改變了企業的組織結構。
流程優化的目的就是減少或合并流程中重復的、不增值的環節,原有的基于手工作業流程中有利于控制的重復環節將消失,這樣一來內部控制體系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對企業內部的整體控制體系的有效性產生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企業對基于ERP系統的關鍵業務流程的內部控制進行定期的審核,確認是否存在足夠的有效控制以降低由于ERP系統的使用而帶來的業務風險。
定內部控制目標
針對由ERP系統實施所帶來的新的業務控制風險,我們需要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做重新評估和完善。ERP系統實施之后,內部控制評估的目標通常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1.利用風險評估手段重新確定企業中關鍵的業務流程;
2.對整個流程和控制的設計進行評估,確定這些控制是否很好地滿足和支持最終業務目標的實現;
3.對崗位職責分離的評估,確保在整個流程中存在正確的稽核點和平衡點,對敏感業務交易給出足夠的訪問限制;
4.評估控制方式是否合理,比如基于手工流程的控制和基于系統的自動控制是否搭配合理。
確定評估范圍
一般來說,ERP系統將覆蓋營銷、計劃、生產、采購、倉儲、財務、人力資源等企業運營管理的各個層面。根據經驗,如果對每個流程和控制點都進行評估在資源的利用上是非常不經濟的。
ERP系統的控制評估必須基于風險管理的原則,通過風險評估尋找對主要業務運作中影響最大的領域。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從企業整個業務風險域中尋找對企業具有最大風險的業務流程,從而進一步確定有哪些ERP模塊在支持這些業務流程。一般來說,我們通過對業務流程所有者的訪談,來確定我們的評估范圍。
在對實施了ERP系統的企業的調研和風險評估中,我們發現,ERP系統中涉及到企業收入業務、支出業務和庫存業務的系統控制流程對企業的業務能否順利運轉影響比較大。對于這種影響,是這樣定義的:由于業務控制的削弱,導致企業出現經濟問題和違規問題的可能性增加。
例如,企業管理層非常關注財務控制的內部和外部流程,因為那些這些流程決定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是反映企業運作是否健康的“脈搏”。因此,我們通常會更關注收入業務,它包括主數據維護、銷售訂單處理、發運、開票、退貨和收款等控制內容。
評估控制方案
在確定評估范圍之后,我們需要對這些流程進行描述和分析。對ERP流程中的每個動作,我們都需要追溯到它的結果,描述風險特征并確認相應的控制點。
在ERP環境中,通常有兩種控制方式我們需要考慮:一種是基于系統的控制,另一種是基于流程的控制。在ERP系統支撐的業務流程中,上述兩種方式通常需要結合使用。
手工控制主要依靠個人職責的履行來完成。比如,通常付款是需要通過填表、簽字確認才可支付的?;贓RP系統的控制,是由軟件來完成的,通過控制數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來限制和核查動作的合法性。ERP系統的參數設置將決定這個領域的控制級別。
這些控制包括用戶訪問、字段驗證、工作流和許多其他用于確保數據處理一致性的控制。例如,系統會自動拒絕生成一張與前一次序號相同的發票。這樣就自動降低了差錯發生的可能性和應付帳款處理的混亂。
值得注意的是,在ERP系統實施過程中,某些二次開發工作會削弱在系統中已經設置好的控制,從而產生新的風險因子。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用手工控制來彌補。
完善控制,杜絕盲區
需要了解的是,即便根據ERP系統的要求,調整和優化了內部控制,減少了由于“流程自動化”帶來的內部控制可能的削弱,仍然無法徹底消除系統本身的特點導致的控制盲區。這在復雜的系統接口和多用戶訪問情形下,問題是比較突出的。
很少有企業用一個系統將企業所有的數據和流程都管理起來。所以,ERP系統和其他系統之間的接口是實現不同系統間數據互聯互通的必需。這些位于不同系統之間的接口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區域。
林業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將林業企業從計劃經濟下政府的懷抱中解脫出來,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海洋,林業企業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日益顯現。盡管企業管理曾經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國外管理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向市場經濟過度”的進程中,林業企業管理不可避免地帶有過度期色彩,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其弊端逐步暴露出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林業企業管理體制問題
大部分國有林業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只在表面層次上做文章,沒有深入下去,殘留著太多傳統經濟下的管理體制,已無法適當經濟社會對企業發展的需求,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日益沖突,嚴重阻礙了林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林業企業管理機制問題
國有林業企業受傳統經濟思想影響較大,企業在機制的改革上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多數管理機制還只是形式主義,只是走過場講空話而已,在管理機制上缺乏靈活性,企業之間及內部各相關部門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聯系,嚴重制約了林業企業的經營管理。
3.林業企業管理觀念問題
在目前林業企業中,特別是大型的國有林業企業中,部門員工受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還存著“等、靠、要”的思想,還在以為是吃“大鍋飯”的時代,在觀念上對現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缺乏必要的認識,企業改革的步伐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無法承受,安于現狀,缺乏創新意識,所以要加強對員工觀念的引導,使員工對企業的發展有憂患意識,把自己真正當成企業的一員。
管理創新在林業企業的作用
1.管理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可以說,管理創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管理創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的成本提高生產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企業內部的環境從而促進企業穩定快速的發展。
2.管理的創新的發展會在最大程度之上帶動新技術的發展創新
技術創新才是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的力量之源。技術創新往往會收到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而管理的創新恰恰在這一方面為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業可以在內部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技術創新以實現對企業技術的突破。
林業企業創新管理的途徑
創新經濟管理是林區經濟的主體管理創新的現實表現形式有多種,但是,對林業企業創新來講,最重要的有三種形式:
1.林業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創新
林業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是改進管理方法的過程,是提高生產率的過程,因為管理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新經濟領域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創新的方法其實蘊涵管理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PDCA循環過程,不斷地提高生產率,不斷地改進,就達到了創新的目的。林業企業管理創新必須要嚴謹細致,企業發展是需要每一個環節的完美配合,企業要創新,就必須抓好企業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細節。特別是在新技術、新產品等環節更要做大力度的改進。這也是使管理向合理、科學化發展的要求。
2.管理理念的創新
根據目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部分企業因受傳統經濟思想影響較深,在企業管理中還秉承著一貫的作風,在制度、營銷方法。經營管理上都缺乏創新意識,不關心有關企業經營的法律法規。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未來的企業,管理的好壞與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所以在林業企業中,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及時轉變管理觀念,加大教育力度,開闊自己的視野,引起優秀的管理人才,使管理創新上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3.企業營銷模式的網絡化創新思想
營銷在一個林業企業運營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營銷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所以任何一個企業想持續性的發展下去就需有一套先進的營銷模式。傳統的營銷模式已不適應當今信息代市場的需求,在信息化廣泛普通的今天,企業的營銷模式也應建立起網絡化,網絡化的營銷模式打破了傳統營銷模式信息傳遞慢,反饋不及時的缺點,不僅能使企業的信息及時傳遞出去,還在無形中減少了企業運營的成本,網絡營銷模式的發展,有利于林業企業木材及其它產品的快速銷售,能近距離的和顧客溝通,提供適合消費者特點的個性化商品,為林業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所以林業企業應充分利用網絡的平臺,做好林業企業的網絡營銷,加快林業企業的管理創新。
4.制度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宏觀基礎,管理創新是制度創新的微觀運行
林業企業進行制度創新首先要完善產權制度,進行產權創新。林業企業肩負營林、提供林產品、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任務,根據具體任務,運用現代化企業制度,對企業實行產權多元化改組,經濟成份上由單一公有制向多種所有制關系并存轉化。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進、新產品、新技術、新功能創造思維的引進是同步進行和同步實施的。
5.文化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內在源泉,管理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外在表現
企業文化的建立不僅要能體現企業獨特的個性,還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與要求,企業文化也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體現企業文化的先進性。我們林業企業的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做大、做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優勢,使企業不斷發展的企業文化也在不斷發展的歷程。林業企業要實現長足發展,必須制定可行的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實行流程管理,理順內部管理程序,以薪酬管理實現有效激勵,以制度實現有效制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林業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創新途徑相關文章:
1.企業管理工作匯報材料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現狀及問題;相應對策
在信息化呈爆炸式發展的今天,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傳遞途徑把人們深深地嵌入到互聯網之中。電子閱覽室是伴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出現在圖書館領域中的新生事物,它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拓了更廣闊的圖書館服務領域,更新了以往的服務理念,革新了傳統的服務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圖書館數字化的基礎和雛形。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因其服務對象、服務任務、服務手段、服務方式等的特殊性,其服務宗旨、服務方向和服務手段、應該與社會上的網吧及家庭上網有所不同。只有在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建設上把握準確定位,明確職能,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探索一套對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建設進行有效管理的辦法是十分必要的。
1.我館電子閱覽室建設與管理的現狀
1.1 周密部署,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
深圳市下發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文件后,鹽田區文化局組織有關部門迅速開展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以及召開座談會的形式,了解全區讀者的實際需求,明確了建設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在此基礎上上,鹽田區文化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區圖書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工作的通知》確定了著手籌建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已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
1.2 加強管理,實現免費開放與免費培訓
鹽田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自2004年建成,完全向讀者免費。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九點至晚上六點,中間從十二點至下午二點閉館二小時;雙休日、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中間不閉館休息。2009年上半年,區圖書館對電子閱覽室進行改造,所有電腦硬件配置得到改善。改造后的電子閱覽室集電子閱覽、讀者培訓兩大功能于一體,開放機位數100余臺。按照文化部關于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與服務的最新要求,引領綠色上網,還對電子閱覽室的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增加了新購的專題資料,中外文數據庫總數達到50多個,增補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中心推送的多媒體資源。為體現公共服務的均等性和普遍性,電子閱覽室將實行完全免費服務方式。讀者憑借書證進入電子閱覽室,刷卡后一人一機,對號入座,每次限定上網一小時,到時間,再次刷卡進入。與此同時,電子閱覽室還專設了48個機位用于公益培訓,針對外來務工人員、中老年人、少兒、下崗職工和待業青年等不同群體的讀者進行培訓。目前本室配備多媒體電腦89臺,通過光纖接入 Internet,為讀者提供館藏數據庫檢索瀏覽服務、1700多套音像資料欣賞服務、網絡信息檢索和瀏覽閱讀服務等。
2.我館電子閱覽室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閱覽室在表現形式上更加強調圖書資料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存儲和利用,是大量電子信息進入圖書館的一個有效窗口。但是目前我館的電子閱覽室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如下:
2.1 館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我館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兩多”、“兩少”現象:即低學歷者多,非圖書館專業畢業生多;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生少,懂得信息技術者更少。由于技術力量所限,無法及時將科研資料、論文成果等數字化,不能滿足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需要,不能更好地為讀者信息化服好務。
2.2 電子資源利用率低
我們在電子閱覽室,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電腦前坐滿了讀者,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在等候上網,場面頗為壯觀,但仔細觀察其上網的內容,就會發現幾乎全都是QQ聊天、觀看娛樂節目、或看電視、電影(大多是韓劇、穿越劇等)更為甚者竟還有人瀏覽黃色內容的,玩電子游戲的大有人在。真正來學習、檢索數據庫和網絡信息資源的讀者卻寥寥無幾。
2.3 室內環境相對較差
目前的大致情況是:我館的電子閱覽室擁有龐大的讀者群??梢苑殖扇N類型的入群:一種是地地道道的三無人員,沒地方住、沒地方吃、沒地方去,整天都泡在圖書館,長期的有7、8個人,他們在圖書館一晃5、6年了,每天一開門,就是他們幾個老面孔。一種是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的人,就在電子閱覽室玩游戲,挨過白天,等待晚上的到來。另外一種就是利用圖書館電腦搜索信息,聯系業務。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人長期不洗澡,全身惡臭,加上雙休日、節假日來館上網的人猛增,勢必造成室內人員擁擠、空氣污濁、環境惡劣。
2.4 設備的開通率不高
影響電子閱覽室電腦開通率不高的原因是:首先,資金投入不夠,電腦配置較差,大部分是政府機關淘汰、更新捐贈的。其次,讀者使用不當造成電腦的損耗,電腦經常處于維修狀態;電腦使用太過頻繁,導致鼠標、鍵盤等出現問題;電腦病毒的侵入。再次,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是最重要、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2.5 信息檢索能力較差
目前,我館讀者群的信息素養差,提高專業學習和增強生存技能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技能訓練,對情報信息反應遲鈍,更沒有主動搜索信息的意識和深層次挖掘信息的能力。因此,面對互聯網上浩如煙海的信息,讀者對此茫然失措,望而卻步的現象比比皆是,與“知識化、信息化”時代的要求相差甚遠。
2.6 誤把免費當成網吧
電腦上原來裝有阻止讀者玩網絡游戲的軟件,一打開游戲,軟件就會自動把游戲關閉。但讀者從網上找來解碼器破解了這種軟件,有的還刪除了電腦里的共享讀書工程等學習資源。電子閱覽室本應是學習的樂園,但走進來卻看到讀者們沉迷在格斗、槍戰游戲中,把電子閱覽室當成了免費網吧。
3.加強電子閱覽室建設與管理的有效對策
針對我館電子閱覽室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電子閱覽室建設與管理上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3.1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為了更好地保證電子閱覽室正常有序運轉,必須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包括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管理制度、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工作人員崗位職責、讀者上網使用規則等,使讀者與工作人員都能夠按章程操作和管理。
3.2 營造幽雅溫馨環境
良好的環境氛圍是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電子閱覽室如何為讀者提供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這就要求電子閱覽室在設計上要保證寬敞的空間和空氣流通,室內衛生要做好,讀者個人也要講究衛生;要在環境上體現人性化原則,要將人文精神貫穿于閱覽室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電子閱覽室應充分考慮讀者的需求、讀者的閱讀習慣、讀者的舒適度,為讀者提供適當的空間大小、適宜的環境色調、高雅的裝飾與綠色布置等。通過這些給讀者寧靜而又親切、典雅而又寬松的感受,讓讀者擁有一個舒適幽雅、賞心悅目的閱讀環境。
3.3 電腦設備時常維護
電子閱覽室的電腦及設備要定期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要及時報修,對出現的故障和處理的方法要做專門的記錄,為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提供借鑒。為了保證電子閱覽室的正常運行,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的維護是做好電子閱覽室管理和服務的前提。
3.4 培養信息檢索能力
廣大讀者是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對象,在明確“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前提下,加強對讀者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檢索能力。開展信息檢索技術培訓,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都體現在圖書館的教育職能。電子閱覽室可成為對讀者進行電子資源教育的課堂和實習基地,是培養讀者信息檢索技術的場所。
3.5 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電子閱覽室管理工作的重點,互聯網充斥著各種新奇的觀點、想法,漫游網上的讀者能夠方便地接觸到過去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生活,對于讀者有著極大的誘惑。且讀者的好奇心和使用計算機的水平長參差不齊,有意或無意的非法操作頻頻發生,計算機系統崩潰,網絡癱瘓的事令人防不勝防。因此,電子閱覽室建立后,一定要加強網絡安全管理,警惕網絡中一些不良信息對讀者的負面影響,還要警惕一些人對網絡的攻擊,對散發的電腦病毒采取預防措施等。
3.6 制訂網絡法律法規。
目錄,我國有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總體上有待補充完善,部分法律法規條文模糊,不少內容屬于原則性規定,可操作性不強;一些具體針對網絡管理問題的法規法律效力有限,內容涵蓋面小,難以從整體上給出較為全面的控約手段。我國的互聯網法律和互聯網行政法規中,除對經濟處罰有較為詳細、明確的規定外,設有明確規定刑事責任的內容,遇到嚴重互聯網犯罪行為,基本上是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這給預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帶來不少法律上的障礙,在處罰的考量上,往往以罰款為主,以刑事處罰為輔。
3.7 努力提高管理素質
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工作人員隊伍是管理好電子閱覽室的決定因素。館員除具備一定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外,必須具有現代化的管理技能。這是做好電子閱覽室工作的前提條件。館員要做好電子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就必須熟悉各種電子出版物的特點和使用方法,了解網絡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因此,必須重視如下一些素質的培養:一是富有創新意識;二是具有網上信息搜索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三是具有向讀者提供信息和培訓讀者的能力;四是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五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特別是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這就必須強化內部管理,制定培養計劃,支持館員參加各類專業學習,從而使電子閱覽室始終處于正常有序的運行狀態。
參考文獻:
[1]趙培云.中國數字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對應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01(6).
[2]李安平,試論高校電子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2001(5).
[3]楊愛榮.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讀者服務及管理[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4).
[4]湯納新.對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建設的思考[J].中小學圖書館情報世界,2005(7).
[5]王大光.談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建設與管理[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1).
當前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松弛、控制薄弱,從源頭上給舞弊,腐敗行為予可乘之機。同時造成了單位資產的流失,影響了利潤水平,從而降低了其市場競爭力。為適應加入WTO的客觀要求,在新形勢下加強單位內部控制是現代管理制度建設的首要課題。2000年國家先后了《會計法》及《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試行)》,從法律的角度對內部控制作出規定。意在規范會計行為,強化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升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效果,杜絕經濟違法行為于未燃。
內部控制是保證單位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糾正錯誤和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完整的政策和程序。其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存在經濟行為,就需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就是在單位內部的職責分工、責任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財產物資管理制度等有關管理制度中,都應具體體現內部控制的要求。財務收支審批制度作為內部控制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得是否科學、完善,對單位的財務管理影響重大。
一、制定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必要性
內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如企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如由非出納人員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具體規定,其基本目的在于: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二、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的原則
1、全面控制和重點控制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單位必須對所有的財務收支進行全面控制。所謂全面是指三個方面,一是全過程的控制,不僅包括經濟活動各個環節中涉及支出類業務的審批,還包括如銷售單、供貨合同等收入類業務的審批;二是全員的控制,包括單位領導在內的所有職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辦公費、投資、差旅費、業務招待費等所有費用項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對諸如基建投資、兼并等重要的財務收支項目,應實施重點控制,嚴格審批。
2、事前審批和事后審批相結合的原則。審批制度作為控制財務收支的一種重要途徑,不僅包括事后的審批控制,還應該包括事前的預算審批。特別是對于一些發生金額較大或者重要的財務支出,必須進行事前預算。
3、不相容職責劃分原則。財務收支審批制度作為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重要內容,必須遵循不相容職務必須分離的原則。這也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稌嫹ā访鞔_規定,“記帳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對一些小型單位因為職工人數少,絕對的職責劃分困難很多。但是應通過更嚴密的監督和復核,以彌補劃分的不足。
4、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應堅持科學性原則,盡量做到理論上的完善性;另一方面,應該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使制定的審批制度盡量切實可行。如果重視科學性而忽視實用性,設計的制度只能作為“花瓶”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相反,如果重視實用性而忽視科學性,設計的制度雖然簡單易行但卻“漏洞百出”,同樣達不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三、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的內容
依據內部控制的原則,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設計中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財務收支審批人員和審批權限。明確審批人及對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審批人應當根據授權規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在確定審批人員和審批權限時,必須堅持可控性原則,即審批人員必須能夠對其審批權限內的經濟業務具有控制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批人員能夠正確審批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審批質量。
2、財務收支審批程序。單位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應該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和批準。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單位一般先由經辦人員在取得或填制的原始憑證上簽字,然后再據以向規定的審批人員審批,審批通過后交會計部門審核入帳或報帳。這種審批模式有許多不足之處。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審批人員的職位高于會計人員,先審批后審核,即使會計人員發現疑問已是“既成事實”,會計人員往往不會或不敢有異議,這顯然不利于發揮會計的審核監督作用。因此,在設計審批程序時,如果審批人員的職位高于審核人員,應實行先審核、后審批的程序。
3、財務收支審批內容。財務收支審批的內容主要是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具體包括:(1)財務收支是否符合財務計劃或合同規定;(2)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會計法》、有關法規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3)財務收支的內容和數據是否真實;(4)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則;(5)財務收支的原始憑證是否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等等。
4、財務收支審批人員的責任。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必須堅持權責對等原則。在審批制度中,必須規定審批人員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具體包括:審批人員應該定期向授權領導或職工代表匯報其審批情況;審批人員失職應該承擔的責任等。
四、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基本模式
1、“一支筆”審批模式。這是指一切財務收支全部由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總會計師或主管會計工作的副職)一人審批。符合《會計法》中“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的原則。其優點在于能夠克服多頭審批造成的監督失控或審批標準掌握不一等問題。但是,其缺點則是不符合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容易導致腐敗。特別是有些單位負責人把“一支筆”審批錯誤的認為是一個人說了算,更是難有約束。再加之單位負責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經營管理上,對各項財務收支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進行審批。這種審批模式應當予以改革和完善。應加強民主理財建設,對于大型投資應經過領導集體會商,涉及職工利益事項應通過職代會表決等。
2、分級審批模式。這種審批模式根據業務范圍和金額大小,分級確定審批人員。單位領導副職(分管領導)或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其主管業務范圍和一定金額范圍內具有審批權,但對于重要的財務收支或金額較大的財務收支,必須由單位負責人審批。金額巨大的財務收支,甚至需要通過單位領導集體審批。這種審批制度的優點在于避免了權力的過分集中,有利于形成對審批人員的約束和牽制;并且,由于審批人員一般是職能部門負責人或單位分管領導,他們對審批范圍內的財務收支比較了解,可以提高審批質量。
【Abstract】 The western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that was birth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ethod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P鍵詞】古典管理; 中小企業 ;企業管理
【Keywords】classical manag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23-02
1 古典管理理論的突出特點
20世紀初到30年代,是管理理論的最初形成階段。泰羅、法約爾、馬克斯?韋伯三位典型代表人物對管理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對在工廠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礎,法約爾提出了經營六職能、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條原則的學說。馬克斯?韋伯則把管理系統分成了幾個層次并建立了“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后代管理學者對這三位的管理理論研究和傳播,并加以系統化,總結出了其作用:突出了管理中采用科學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堅持學習會不斷地改善工作方法;確定了在組織有效運作中的許多重要原則;強調了薪金作為激勵因素的潛在重要性。
①科學性。管理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在企業管理中,把整個管理系統細分成一種原則,程序和規律,使管理成為規范化的理。明確的管理方案,在有規律的管理下辦事,提高管理效率。人們又把系統化的管理理論應用到管理實踐中去,指導自己的管理實踐,再以管理活動的效果來檢驗管理過程所用的理論和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正確,從而使管理理論和方法得到不斷豐富與發展。
②實用性。效率主義是古典管理最強勁的主旋律。古典管理誕生之初,所要解決的問題相當現實,就是通過尋找和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社會必要勞動量。無論是泰羅及其追隨者,還是法約爾和韋伯,盡管理論視野各有側重,學術觀點也有差異,但他們皆視科學管理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③基礎性。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運作效率不斷增強,使每個員工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向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要樹立企業形象,為社會多做實際貢獻?,F代企業講管理就是增強企業競爭力,以獲取最大的效益。但最基礎的管理功能還是增強企業的運作效率。古典管理理論是隨著企業發展而形成的,不僅其理論具有基礎性,解決的問題也是企業最基礎的需求。古典的管理理論建立了一套有關管理理論的原理、原則、方法等理論。古典管理理論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則、管理職能和管理方法,并且主張這些原則和職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礎,對企業管理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也為總結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2 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特點
我國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企業間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進的管理形態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態并存。一些大型企業形成了規范的管理模式,企業資源的利用實現了科學化,企業已進入了科學管理階段;一些跨國公司和極少數優秀企業在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的同時,更注重企業文化,提倡文化管理,已進入了現代管理階段;但大多數中小企業基本上仍處于經驗管理階段或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過渡階段。
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還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管理特點,主要有:企業老板擁有全部或大部分資產所有權,擁有絕對企業決策權;關鍵管理點控制在老板或其親屬朋友手中,直接控制企業運行;企業管理以“人治”為主;員工普遍認為是“打工者”,對企業沒有認同感。
2.1 管理規范性差,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對企業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主要體現在:決策主要依靠資產所有人,即便是其他管理者也不明白企業發展方向;管理意識不強,認為企業管理無非就是“產供銷”“人財物”,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隨意性強,企業多是被動反應,隨著新問題的出現,隨意制定制度。很多企業,沒有組織架構,沒有明確分工,沒有管理制度,企業的管理全靠親情關系的自覺性來維持,命令或指揮充斥企業管理全過程,企業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無法發展到壯大。
2.2 員工素質低,流動性強
很多中小企業的員工大多是招聘“農民工”,既不重視選拔,也不重視培訓,員工復雜,流動性大。員工社會地位低、工資福利待遇低、人員素質低、人文關懷少,被合稱為“三低一少”。由于新人的經驗技能不足,會增高產品的不良率。人員流動過大,企業的凝聚力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抵御競爭風險的能力也比較低。
2.3 組織體系不清晰,不能有效發揮團隊效率
企業經營者本人的領導權威影響極大,甚至到了對其決策無人置疑的程度。雖然在一定的時期,這種集權在許多時候是有效的,特別是一些中小企I就是靠抓住機遇,果斷行動,敢打敢拼,機動靈活,獲得了最初的成功與原始積累。但面對未來多變復雜的環境,僅靠個人,將很難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企業普遍缺乏科學合理的組織體系,缺乏管理層分工、激勵機制,從而導致管理層的積極性無法調動,團隊效率無法體現。
3 古典管理理論對現代中小企業的管理啟示
分析認為,我國中小企業管理仍處于“家長式”“經驗型”為主的傳統管理階段,發展較快的企業在向科學管理過渡,借鑒古典管理理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①從企業所處的環境看,古典管理理論形成的時代正是西方國家經濟起飛階段時期。按照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成長五階段論,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傳統階段、起飛前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和高消費階段。在這一時期,幾乎整個經濟都在快速地增長,從而使具有經濟現代化觀念的人戰勝堅持傳統社會觀念的人,在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取得勝利。當年,正是因應起飛階段的經濟發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論破土而出。
②注重效率。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首要任務就是要調動生產要素的積極性,讓企業獲得最大效益。古典管理理論的科學性深入研究了企業流水線,強調標準化,從而提升效率。因此,對企業的操作進行標準化,可以快速提升效率,這也是中小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共同追求。
③組織授權。扭轉家族式管理,進行合理分工、適度授權,是提升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對管理過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進行分析,構建起責、權、利統一的組織體系,進而建立起規范的制度,企業才能逐步走向規范化。
④合理激勵?,F在許多企業已在感慨:現在越來越難留住人了。不僅是留人,招聘新員工也越來越難。沒有很好的激勵機制,員工沒有歸屬感,企業只招“農民工”,中小企業終將無法壯大。僅有物質激勵,缺乏系統培養,僅僅采取應急式、被動式培訓,企業無法建立員工與企業間的歸屬關系。
關鍵詞:資產管理 使用效率 產權界定 信息平臺
中圖分類號:G4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1-164-02
高校國有資產是指高校在開展教學科研活動中占有或使用的、以各種形式投資及其受益、接受饋贈形成的,產權屬于國家的各種形態的資產。包括國家及各級政府對學校的財政撥款或其他形式投入學校的資源所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和利用自身條件取得收入所形成的資產。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實質上是經濟意義上的管理,是對產權屬于高校的一切財權和債權的經濟活動的具體各個運轉環節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多,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的校區規模以及學生總數不斷擴大和增多,進而影響了高等院校中的國有資產的數量、結構以及用途。具體變化有:在數量上,國有資產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建不斷增多;在結構上,引進了國外科技高端設備;在用途上,隨著校企的發展帶來了非營利的資產向經營性資產的轉變。
因此,為了應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規范化逐步提上日程。本文在調研和分析部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情況的基礎上,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新時期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為管理者在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提供決策參考。
一、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國有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在我國,目前高等院校資產的主要來源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對于這些資產的管理沒有引起學校方面足夠的重視。由于學校方面資產管理意識的淡薄,導致學校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嚴重。在資產管理方面,錢款的賬務明確清晰,但是對于固定資產中物品的管理機制不完善,致使資產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在產學研方面存在不足。諸多的科研成果不注重轉化成經濟效益,由于各種的客觀原因,沒有發揮科研成果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
2.高校內部管控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高校資產管理,長期以來比較薄弱,制度建設比較滯后。目前,部分高校的資產出租出借、處置,沒有嚴格規范的內控制度,缺乏有效的監督。資產出租出借,仍是誰使用誰有權出租出借,出租出借收入也就由誰使用,對資產出租出借手續是否完善,收入是否合理沒有實施監督,收多收少隨意性較大,有的甚至不計收入;資產處置,基本上是資產使用部門提出資產報廢申請后,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便予以處置,不經校領導審批、不經評估,也不報財務部門備案,且資產處置收入不及時上繳財務部門,上繳時繳多繳少財務部門無法確認,只能是管理部門繳多少是多少,隨意性也很大。
3.資產賬實不符問題突出,核算不規范。由于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職責不清,內控制度不健全,資產賬實不符、賬賬不符問題較為突出。如某高校在合校時,固定資產不按評估價后的資產進行登記、核算,賬外資產達25961萬元;對外投資長期不入賬,賬外長期投資11093萬元;此外,房屋建筑物財務賬面價值與資產管理部門登記的實物價值嚴重不符,財務少計17800萬元。究其原因,除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核算不規范外,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高校財務制度與資產管理制度,在固定資產分類上不統一。按高校財務制度規定,高校固定資產核算分為6類,而按資產管理制度規定,資產管理部門登記的固定資產分為16類。這樣,高校資產的財務核算與實物管理就采用了兩種不同的分類體系,給固定資產日常核算、管理,尤其是統計、對賬工作帶來了困難。這不僅容易造成高校固定資產核算與實物管理的脫節,也給國有資產流失埋下了隱患。
4.國有資產確權不清,資產流失導致難保安全完整。國有資產確權,是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進行強強聯合,實現雙贏目標的前提。國有資產涉及權屬問題的主要是房屋建筑物、土地。由于歷史上高校用地多為政府劃撥,管理比較松散,產權意識也比較淡薄等原因,高校部分資產沒有確權;另外,有的項目建設手續不全、資金來源不合理等原因,也使這部分資產不能及時確權。經調查,某高校近70%的房屋建筑屋沒有明確產權。這不僅難以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而且將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目前,高校資產確權問題不僅成本高,而且難度大,對此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加以解決。
5.缺乏資產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由于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導致高校對于國有資產管理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隨之帶來的在引進管理人員時,門檻極低,沒有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的校區規模以及學生總數不斷擴大和增多,同時國家對教育行業的財政支出的逐年增加,高校國有資產的數量迅猛增長,在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原有的管理人員因專業知識的缺乏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勢必影響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二、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對策
1.完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結合國家有關資產管理的各種法律法規,高等院校要制定既符合校情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資產管理制度,實現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規范化,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同時提升國有資產的增值。具體可建立如下一系列制度:資產的購置(包括論證制度和采購制度)和驗收制度、財產保存管理制度(包括賠償制度等)、使用和維護制度(包括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度)、出讓管理制度(包括資產調撥制度、財產出租轉讓制度、資產評估制度等)、報廢報批制度、統計報告制度、監督檢查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等等。
2.建立統一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成立“國有資產管理處”,橫向上把學校全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資產等各種形態的資產(除流動資產由財務處管理外),縱向上把從資產的形成(如購置、驗收)到使用過程中的調劑,再到最后的處置的各個管理階段及各個環節,統一由國有資產管理處一家管理,改變國有資產多頭管理(甚至僅固定資產就由幾個職能部門管理)的現狀。建立資產的產權產籍管理(如購置、配置、處置、賬務、契證等)和具體使用管理(如不涉及產權的內部調配、維護維修等)兩權分離的管理機制(如同財務管理中的“會計”和“出納”),規范兩權管理流程,強化兩權的相互監督與制約,以有效防止資產流失。
3.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的確權工作,做到賬實相符。國有資產確權,是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進行強強聯合,實現雙贏目標的前提。國有資產涉及權屬問題的主要是房屋建筑物、土地。高校要成立專門的小組來進行此項工作,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嚴格審核程序,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在國有資產由非經營性向經營性轉變時,需要上級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聯動,一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財務立即調整賬務,確保賬務能夠客觀反映目前資產的真實情況,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4.構建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網絡信息平臺。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平臺來管理國有資產。首先,整合國有資產管理的名目,使其標準化,為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做好基礎工作;其次,根據高校的管理特點,深度挖掘需求,開發一款適合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管理軟件,為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網絡信息平臺提供保證;最后,各部門聯動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實時監測和管理國有資產的信息,同時及時匯總,做到心中有數。
通過實施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網絡信息平臺,可以使得學校各部門及時提供有關國有資產變更、報廢等詳細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升了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水平。
當前,要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就必須付諸實施,有的放矢,要進一步核準資產數據、規范資產賬目、健全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手段,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調劑、共享、轉換等手段,解決資產配置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大型儀器設備重復購置等問題;通過規范資產出租、出借、變賣、轉換等行為,規范事業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過程中的核算標準和操作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通過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資產完好率、利用率和收益率,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發揮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向東.我國高校財務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
[2] 李文江.中國公立高校銀行貸款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3] 景謙平.森林資產評估的組織與管理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8
[4] 李少白.高等學校資產管理與資產評估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0
[5] 江文清.高校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論[D].四川大學,2004
[6] 畢玥.高校國有資產分配機制的實證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7] 唐向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數據系統的分析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8] 孫衛紅.高校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2
[9] 趙興明.高校國有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
[10] 熊一.我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11] 葉文霞.高校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浙江工業大學,2011
[12] 任婷,趙麗嬌,鄭大威,鐘儒剛.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體會與思考[A].汪成楚,李云峰.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
[13] 羅振峰.高校資產權屬的錯位、缺位與復位[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
[14] 彭云.關于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
【關鍵詞】連鎖超市 財務管理 資產配置 沃爾瑪。
超市作為一種商業形態自上個世紀在美國出現以來,有80余年的歷史。我國超市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過不斷發展,逐漸發展成熟。近一二十年來,連鎖經營形態又被引入到我國,連鎖業與超市的結合,使得連鎖超市在我國取得了迅速發展,從符合商業發展的需要,也大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便利需求。連鎖超市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實體,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促進我國連鎖超市的發展,加強財務管理與資產配置成為研究連鎖超市的發展狀況的重要內容。
一、連鎖超市經營概述。
連鎖超市是經營同一類別的商品的普通超市以統一的標準形式組合成的整體,它往往具有統一的外觀形象、經營管理模式、規范的人事和內部管理,以統一的形式使得多個超市經營的標準化和簡單化,以達到規模效應。連鎖超市具有低價格、高周轉率、銷量大、顧客開放選購等結合連鎖業和傳統超市的特點,具有統一形象、采購、價格、管理、銷售、服務等優勢。從經營上來看,連鎖超市的資金、資產、物流、財務、人事、服務管理都要有較高的水平,缺一不可,只有在各方面都具備較高的水準才能在連鎖超市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前,我國國內出現的連鎖超市主要有沃爾瑪、家樂福、好又多、大潤發等,其中沃爾瑪以其強大的規模和市場營運能力在國內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力。
二、連鎖超市的財務管理。
連鎖超市的財務管理是在連鎖超市整體的經營目標下,對投資、資本的籌集和營運資金以及利潤的分配等方面的管理。財務管理在連鎖超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商品零售業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的情況之下,財務管理在連鎖超市的發展過程中所占地位尤其重要。
1。
連鎖超市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財務管理作為一項反映超市各方面經營狀況的晴雨表,不僅是一項專門性的工作,更是一項綜合管理工作,與超市經營管理的其他各個方面緊密相連。財務管理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連鎖超市經營狀況的好壞。良好的財務管理可以通過指導經營,幫助連鎖超市追求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完善資本運作,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加強日常經營策略的監管,及時掌握連鎖超市發展狀況,迅速處理存在的問題,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通過數據和指標來促進連鎖超市對其他方面的管理。因此,財務管理在連鎖超市的經營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沃爾瑪作為連鎖超市中的巨頭,其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對財務管理有著較為成熟的體系,在成本的控制和利潤的追求方面占有巨大的優勢,以財務管理帶動了其他各個方面的管理,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2。
連鎖超市的財務管理對策分析。連鎖超市財務管理的首要目標是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其主要內容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四個方面。當前我國的連鎖超市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財務管理的重要地位沒有得到充分認識,標準化程度較低,控制系統建設不完善等方面。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連鎖超市必須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連鎖超市運營中的重要作用。
沃爾瑪作為連鎖超市領域的巨頭,在財務管理方面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經驗。沃爾瑪自1996年進入我國以來,截止2010年1月,在內地門店總計達到175家,它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與其成功的財務管理分不開。其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融資能力強,投資活動活躍,營業規模不斷擴大,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強勁,存貨周轉率的管理能力強等。
第一,建立和完善適合連鎖超市發展的財務控制系統。首先,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將連鎖超市的戰略發展目標同各個門店的具體經營狀況結合,將總的預算細分到各個具體的目標,力圖通過預算的剛性促進各個基層經營實體的經營活動的改善,提高連鎖超市的整體營運能力。
實行全面預算還可以為連鎖超市進行整體考核和經營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其次,加強連鎖超市的資金管理。連鎖超市的現金流量大,資金利用率高,因此資金管理是其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連鎖超市的資金管理要實行集中管理,實行信用結算,提高資金的運營能力,建立統一的結算中心,加強對資金的監控和統一管理。再次,要加強連鎖超市的存貨管理,從進貨、儲存、退貨等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控制。存貨是流動資產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連鎖超市的商品周轉快,銷量大,種類多,需要根據已經建立的商品目錄進行進貨的決策和管理,同時對儲存的商品進行合理分配,規范退貨程序,力圖實現存貨的最小化和商品的最快流通,提高經營效率。最后,還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一支過硬的財務管理隊伍,完善財務管理的制度。連鎖超市的統一性使得其可以設計出規范統一的財務管理流程,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和職責權限的規范,建立起由人員管理控制、財務安全控制、審計控制和績效評估等機制在內的內部控制系統,提高財務管理的系統化和標準化。
第二,改善財務管理的客觀條件,建立起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連鎖超市作為一個擁有較多分支門店的經濟實體,其財務管理設計的地域和分支機構繁多,現代化的財務管理必須建立起與其組織結構配套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實行財會的電算化和聯網管理,實現信息的互換和電子的審批監管,以及及時收集財務信息并進行財務分析的自動化和半自動化。
三、連鎖超市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的目的是讓連鎖超市的資產充分發揮其效率。資產配置幾乎涵蓋了整個供應鏈,包括商品的采購數量與方式,倉庫的設置,商品的配送與運輸,以及人員的配置等多個方面。沃爾瑪作為連鎖超市行業的巨頭,采用了高效率的供應鏈。沃爾瑪在中國目前有近兩百家店,只設了深圳和天津一南一北兩個商品配送中心,采用集中配送的方式,有效控制了商品的采購、運輸以及庫存成本,同時還有效控制供應商交貨時間。配送中心在當天讓商品配送到各個門店,在保證門店的貨源的同時還有效降低了庫存,節約了成本,提高了資產的利用效率。
從投資上來看,沃爾瑪的資金籌措能力強,通過采取持續巨額投資、階段性籌資、維持高杠桿水平和激進的營運資金政策,提高了其資產效率的充分發揮。
從沃爾瑪的經驗來看,連鎖超市行業既要充分發揮其流動資金的作用,盡量減少其庫存,提高貨物的流通率,讓資產在流動中不斷升值;還要充分利用其固定資產進行各種方式的籌資,增加投資,已取得規模效應,保證連鎖超市的資產得到全方位的充分利用,以促進連鎖超市的快速發展,提升其營運能力,在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綜上所述,我國連鎖超市在其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從財務管理與資產配置學習沃爾瑪的先進經驗和現代化的理念,結合自身尋找出一種最有效的財務管理和資產配置的模式,壯大自身的力量,促進自身營運能力的提高,為我國連鎖超市行業的發展和企業自身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國明,連鎖超市財務管理最優配置研究,財會通訊,2011年23期;。
[2]陳興薔,連鎖超市集團的資產與財務管理,上海商業,199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