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6 15:55: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三農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涉農金融構如何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是目前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本文從轄內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及金融服務狀況的調查入手,分析了轄區農村金融在支持“三農”發展和服務中還存在哪些難題和障礙,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一、承德市農村金融支持“三農”發展情況
(一)金融支農力度不斷加大
據統計,到2009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60.4億元,比年初增加129.6億元,其中涉農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31.4億元,比年初增加61.6億元.占比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長34.4%??h域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208.6億元,占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37.2%.比年初增加46.6億元,增長22.3%??h域金融機構貸款中,三家“農”字金融機構貸款占比達到78.1%,其中農業發展銀行30.1億元占14.4%,農業銀行19.6億元占9.4%,農村信用社l13.7億元占54.5%。縣域貸款中81%為涉農貸款。從貸款投向看,農戶貸款106.3億元,比年初增加2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7%,農村各類經濟組織貸款25.1億元,比年初增加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2%;從貸款用途看,農林牧貸款49.2億元,農村基礎設施貸款38.1億元。截至2009年6月末,轄區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產業化貸款余額為7.5億元,其中,僅農業發展銀行投放農業產業化貸款就達4.19億元.農業銀行2.7億元。
(二)央行積極開展窗口指導
人民銀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繼續鼓勵和引導各金融機構拓寬信貸服務領域,創新信貸產品,完善擔保機制.改進服務方式,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支持有實力的農民工自主創業和返鄉創業,有效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出臺加大對“三農”信貸投放的扶持政策,為金融機構積極拓展“三農”服務保駕護航。一是利用小額擔保貸款等方式加大對農民212返鄉創業就業的信貸支持,如豐寧縣支行在組織農村信用聯社深入企業和農戶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工哺農”、“以農促工”的窗口指導意見,并指導農村信用聯社在工礦企業較多的鄉鎮開辦了“農戶借款、企業擔保、農戶到擔保企業務工、企業用農戶務工收入還款”業務,截至2009年6月末發放此項貸款余額564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二是積極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活躍農村消費市場;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鄉鎮企業、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揮其輻射拉動作用,擴大農民工就業市場容量,鼓勵和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四是加強外匯管理和政策宣傳.為出國務工農民提供優質外匯服務;五是成立反假貨幣工作站。截至2009年6月末,全市已有215家反假貨幣工作站掛牌.約有400多名反假貨幣義務宣傳員,縣域反假宣傳員184名,占全市的85%。
(三)涉農金融服務產品不斷增加
農村信用社加大投放,實行信貸“增量、擴面、延伸”。截至2009年末6月末,全轄累放農戶貸款77.39億元,農戶貸款面達59%;全轄建立農戶信用檔案40萬戶,評定信用戶29.38萬戶、授信企業500余家.總授信額度達50億元。創新和推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勞動力轉移培訓貸款、財政貼息貸款、社團貸款和“個貸企還”等新型信貸產品。同時切實加強農村支付清算系統建設,近期推出了信通卡.全轄377家基層農村信用社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6月末,累計發放農民工銀行卡4萬余張。為農民存取款提供了方便:農業發展銀行在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方面實現了突破,截至2009年6月末,共向以上兩方面投入資金達14.3億元,比年初增長101.5%。農業銀行今年以來利用“三農”課堂.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進行培訓.通過發放惠農卡.推廣小額農戶貸款業務,提高了辦貸效率,有效地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在8個縣支行分別組建了“三農”業務工作組,并選派業務骨干充實“三農”業務客戶經理隊伍,全行“三農”業務工作人員已達75人,占員工總數的8%。截至6月末,農行累計發行惠農卡65734張,發放小額農戶貸款18000萬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1l倍和6.53倍,農戶小額貸款授信7500戶23250萬元;為1761個農戶注冊了個人網上銀行,為1075個農戶注冊了個人電話銀行.發展趨勢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承德市商業銀行不斷延伸業務觸角,截至2009年6月末,在縣區設立分支機構4家,發放貸款13.22億元,成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又一有生力量。
二、農村金融支持“三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供給不足難以滿足農村資金需求
一是由于承德轄區縣域經濟依然相對落后,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弱、主導產業不強、經濟結構單一,以及基礎設施條件落后,交通不發達.加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放慢,全市鋼鐵冶金、建筑材料、房地產等主導產業面臨著愈加增大的市場風險。另外縣域信用環境建設與銀行貸款投放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業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難以吸引金融資金向農村的流動。從調查情況看,農村改革和農村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由于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資金比較有限,很難滿足農村資金需求。2008年縣域生產總值較2000年年均增速為21.6%,而縣域金融機構貸款2008年較2000年年均增速為8.6%.貸款增速大大低于縣域經濟增速.農村信貸資金不能很好的滿足快速發展的農村經濟需要。二是近年來全市農村資金外流問題呈日益加劇的趨勢。2008年末,全市縣域金融機構存貸比為43.5%,較2006年下降11.1%,縣域金融機構上存資金達175.39億元,較2006年增長了106.4%。三是農村金融機構資金余缺不能相互調劑,一些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不足,而農行有資金但無機構,兩者不能有效結合,金融機構存量資金不能發揮作用。四是郵儲銀行資金有余,但因成立機構較晚,貸款種類較少,信貸資金投放受到限制.其所吸收的資金不能充分用于支持“三農”。如承德市郵政儲蓄銀行2009年6月末存款47.5億元,貸款1.38億元,只占存款的2.91%。
(二)農村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難以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據調查,2009年6月末,全市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427家(其中縣城以下機構313家),金融從業人員3156人.與2000年相比機構減少176家.與1995年相比減少35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覆蓋率較低.目前有l0個偏遠行政鄉沒有金融機構,成為金融服務的空白區。如農業銀行豐寧縣支行最多時有11個營業網點,目前只保留縣支行1個網點,縣城以下無營業網點。農村金融機構單一,全轄縣及縣以下農村信用社就有323家,占全部機構的75.6%,郵政儲蓄銀行66家(其中代辦機構57家),占15.5%。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農村金融服務質量難以提高。
(三)金融產品短缺難以滿足農村金融多樣性的需求
一是農村既有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也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既有種植業、養殖業,也有個體工商業、運輸業,既有內銷企業,也有外貿出口企業.不同的客戶對信貸產品的需求不同,對金融服務的要求不一。目前承德轄區農村信貸產品品種有限,僅有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助學貸款、抵質押貸款等少數金融產品,很難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二是信貸資金供求結構不盡合理據調查,全市前7個月的信貸資金投入是歷史上最高的,但是投入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的多,投入“三農”及實體經濟的少,金融機構對“三農”提供的信貸服務中,生產性貸款多,生活性貸款少。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農村信用社發放個人消費貸款5.41億元,僅占其貸款總額的5.04%。三是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對周期長、額度大的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農村信貸仍以短期化、小額周轉性貸款為主.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農村信用社短期貸款余額99.29億元,是中長期貸款的12.6倍。有的信用社因農業貸款風險較大,信貸投放有偏離農業的傾向.如某信用社2008年1—12月累計投放貸款954萬元,而鐵礦采選行業貸款就達790萬元,占比高達83%,農業貸款所剩無幾。農村信用社發放的小額貸款限額一般在1萬元左右,只能滿足簡單的農業生產,對于規模經營的資金需求明顯不足。同時,貸款期限設置不盡合理。
(四)結算和現金服務不到位難以滿足新農村多元化經濟結算的需要
截至2008年底,承德市轄區共開立各類結算賬戶1809505戶,其中鄉鎮賬戶619007戶。個人結算賬戶占總開戶的99.2%,所有金融機構全部接人個人身份聯網核查系統。但是轄區鄉鎮現代化支付系統覆蓋率低,支付結算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目前農村的支付結算仍以現金、支票和匯兌等傳統結算方式為主。
(五)金融資金高利率難以體現對農村經濟的支持
農業屬于弱勢產業,受自然條件影響非常明顯,風險較大,并且農業利潤較低.在貸款利率上應給予優惠,但事實并非如此。農村信用社在對“三農”貸款利率的執行上全部實行上浮,并且浮動幅度較大,一般都在50%一l30%之間.有的一浮到頂,達到基準利率的2_3倍,沒有真正體現對“三農”貸款利率上的優惠,與國家大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同時,貸款難的問題依然突出,據調查,87%的農戶認為目前貸款不能滿足其生產和生活需求。農業貸款的高利率既增加了農民負擔,又降低了農業利潤,同時農村資金偏離農業問題的存在,不利于“三農”健康發展。
(六)嚴格的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制約了金融機構支農作用的發揮
一是貸款審批權限的限制。目前,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縣級支行除存單質押貸款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貸款發放的審批權,貸款審批權集中在省市分行,農業發展銀行對小企業和產業龍頭企業貸款審批權也集中在省市分行,因欠發達地區符合上級行規定貸款條件的企業較少,有的即使符合條件但由于金額較小,貸款審批往往受到限制。二是嚴格的責任追究,影響了基層行和信貸人員貸款投放的積極性。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的不科學、不合理問題影響了基層行和信貸人員貸款發放的積極性,造成信貸人員不敢放貸、不愿放貸。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競爭有序的金融體系
一個分工有序、競爭充分的金融市場上.金融組織的結構應當是既有大型、中型金融組織.又有小型甚至超小型的金融組織。因此,要加快縣域國有商業銀行綜合改革步伐;引導農業銀行、農發行縣支行加大農田水利、農業開發、農產品加工及其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持力度;發揮農村信用社多年在縣域經營經驗等優勢,在服務“三農”中繼續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加快郵政儲蓄銀行建設,督促郵政儲蓄資金“取之于縣,用之于縣”;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讓不同類型、多種資本本著市場的原則進入農村,擴大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的試點范圍,提高農村銀行機構網點覆蓋率,形成種類多樣、自由競爭、覆蓋全面、互補互助、分區高效的銀行服務體系。放寬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使用限制,搞好區域內金融機構之間資金余缺的調劑,按規定在農村吸收的資金70%投放到農村使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二)人民銀行不斷完善對農村金融的信貸支持政策
鼓勵所有金融機構履行其社會責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對“三農”的資金供給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增加農業投入,并根據農業生產特點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實行彈性利率政策,適當向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與“三農”經濟密切相關的二、三產業傾斜。二是適當限制支農資金利率上浮幅度,正確處理農村信用社自身效益與社會效益、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關系。三是規定國有商業銀行投入支農資金的比例,財政按比例給予貼息,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所需要的支農資金。四是人民銀行適當降低縣域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對縣域和城市存款實行差別準備金管理。五是限定國有商業銀行資金上存比例,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將盈余資金調劑到當地農村金融機構,為當地農村金融開辟更為廣闊的資金來源渠道。
(三)積極推進金融創新,提供適合于農業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金融部門在貸款投放上要積極配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貸款投放到農村最需要的地方,促進“三農”又好又快發展??梢葬槍r村經濟的需求,積極進行信貸產品創新。一是貸款流程創新。充分考慮農業經濟的實際,重構適合縣域農業經濟的信貸流程,打造在無需擔保抵押的“少、短、快”資金需求渠道。二是信貸產品創新。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要量體裁衣,設計符合農業經濟需求的創業貸款、商鋪租賃貸款、整貸零還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服務領域創新。在服務縣域地區傳統項目貸款的基礎上,不斷拓展金融服務農業經濟的領域,開拓在家庭作坊、勞務輸出、專利創業項目等領域的信貸,根據不同的貸款對象,適當擴大擔保抵押品范圍,解決小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問題滿足欠發達地區農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完善貸款責任追究辦法
各級金融部門要結合信貸規模,積極調整貸款投放結構,簡化信貸審批程序,應根據不同地區農村資金需求情況和小企業、農戶生產經營和誠信狀況,適當下放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權限,實行“綜合授信”,使其能夠在確定的融資額度內隨時獲得貸款,為農村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制定科學的貸款獎懲管理辦法,對支農工作突出的基層機構和信貸人員給予獎勵。對貸款出現的風險,應分清主客觀原因,有區別的實行貸款責任追究,切忌實行“一刀切”,達到責權利相統一,保護信貸人員貸款支農的積極性。
(五)引導農村金融合理利率定價
目前,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已經放開了對小額貸款的利率限制,由金融機構自主決定利率水平。國際經驗證明,農村金融能否成功與利率政策關系極大,哪里分開了小額貸款的利率,哪里的正規金融活動就能夠順利的開展起來。農民就能得益。因此,利率定價不能“一視同仁”,要分類客戶,制定差別化利率,同時考慮不同經濟收入農戶的承受水平,在擔保方式、貸款期限、還款方式方面因人而異,滿足農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關鍵詞:農業院校;服務三農;現代農業;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4)01-094-03
一、農業院校教師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農業院校教師激勵機制建設的目標指向都是基于普通高校人事管理需要,并沒有從服務“三農”角度出發,突出農科特色和優勢,并且過于僵化的激勵體系缺乏多樣性、公平性、人本性等問題都成為高等農業教育事業發展的瓶頸。
(一)激勵缺乏多樣性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表明,教師不僅有謀求更好的生活條件、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有較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社會尊重等方面的需要。農業院校沒有認真分析不同年齡、層次和崗位教師的實際需求,忽視在年齡、職務職稱、工作類別等方面差異化的激勵效果。激勵方式、手段單一,沒有根據教師不同需求建立多維交叉的激勵體系,導致激勵效果不明顯。如一些農業院校在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農業推廣等服務“三農”活動時,往往采取給予交通補助、生活補貼等簡單化的物質激勵手段,而缺乏從工作成就感、社會認可程度、個人發展前途等多個方面進行高層次激勵。
(二)激勵缺乏公平性
個人收入與個人的貢獻、業績脫節,分配平均主義現象嚴重。在我國大多數農業院校中,主要以職稱、職務作為個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據,教師無論貢獻、業績如何,同等級職稱、職務者的個人收入差別不大,干好干壞一個樣,抑制了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務“三農”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制約著高等農業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另外,對比其他行業高校,目前農業院校教師收入水平總體偏低也直接影響了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重點學科重點人才的薪酬激勵力度不夠,直接造成高層次人才的流失。
(三)激勵缺乏人本性
激勵機制偏重薪酬制度設計,忽略對教師的人本關懷。農業院??己思顧C制原本是以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和服務“三農”工作能力為目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考核結果直接與獎勵酬金聯系在一起,至于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則無人過問,如在考核工作中忽視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職務晉升和訪學培訓方面普遍存在論資排輩現象,這樣的考核機制缺乏人本關懷,必然導致部分教師工作態度不佳,工作激情減退,責任感降低。
(四)激勵缺乏針對性
目前,許多農業院校教師激勵機制都是借鑒綜合性大學的經驗,由于針對性不強,出現與普通高校同質化的現象。不論是農業院校內部,還是外部均沒有建立充分體現以解決“三農”問題、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的社會服務職能的激勵機制。教育部門在政策上對農業院校師資的聘用、進修、考核、職稱、工資、獎懲等方面缺乏具體的規定,在很多方面仍然沿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標準及考核辦法。以職稱評審為例,看重的是教師的學歷與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對公開、授課時數、參加課題都有明文規定,而對參與服務“三農”的實踐活動未做明確要求,再加上教師在校內教學負擔較重,這也導致了他們更注重寫論文或在校內理論研究,不愿或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服務培訓等社會實踐活動,遠離了涉農教師應有的專業發展軌道。
二、農業院校教師激勵機制的構建原則
激勵機制設計的實質是要求農業院校管理者秉持“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的新理念,通過理性化的制度來激勵和約束教師的行為,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謀求農科教結合,以實現我國“科教興農”的戰略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面向農業院校教師的激勵機制設計應堅持如下基本原則:
(一)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
農業院校要建立起一整套既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又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師激勵機制,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必須講求激勵機制的科學性,這就要求激勵機制是建立在符合高等農業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與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激勵機制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切身利益,在確立激勵指標、制定配套政策、績效考評等方面要考慮到切實可行,具備可操作性。農業院校是以培養農業人才為目標、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但大多數為非重點型大學,國家投入資金有限,資金來源渠道窄,辦學經費普遍緊張,辦學條件、教師待遇和其他普通高校仍有較大差距,這給建立和完善教師激勵機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充分考慮激勵政策的可行性,只求理論上的先進,而忽視可操作性有可能會導致在農業院校人事管理實踐中遇到執行困難的情況。
(二)制度化與人性化相結合
激勵機制的效率和效果是通過系統化、制度化的激勵措施得以維持和實現的,但這種激勵措施必須通過人性方面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農業院校在構建激勵機制的過程中,既要建立合理的行為規范和獎懲制度來指導教師的行為,同時制度設計也要體現人文關懷,被教師真心接受并積極履行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三)公平性和績效性相結合
農業院校在制定、執行薪酬獎懲等激勵措施時,一定要體現公平性和績效性,即要求激勵措施的制定、執行要透明、公開,對校內所有教師一視同仁,按統一標準獎罰,不偏不倚;同時與其他行業的高校相比,給予教師的薪酬待遇要公平、合理,不能過低。另外,要積極探索構建科學、公平、合理的教師績效考評體系,用客觀、公正的指標去評價教師個人的工作情況,在一定時間內讓績效和獎酬之間的關系真實地表現出來,既防止平均主義,又避免“激勵一批人、挫傷一批人”現象。
(四)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
在學校管理中,必須做到物質與非物質的激勵相結合,不但要充分考慮教師的物質需求,還要考慮教師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績得到認可、工作具有挑戰性、從事有發展前途的工作等非物質因素的激勵作用,讓教師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學校長遠發展目標中,讓他們感到有更大的施展才華和抱負的發展空間與舞臺,切實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
三、農業院校教師激勵機制構建的基本思路
(一)繼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1 完善教師崗位聘任制。深化農業院校分配制度改革,前提是要積極推進教師崗位聘任制度,把教師收入與學校發展、所聘崗位以及個人工作績效掛鉤,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為例,其教師崗位聘任制度應主要包括: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制定符合實際需要的教師崗位設置及職務評聘辦法;對于教學人員、科學研究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等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相關崗位條件評聘教師職務,實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規定的相關待遇;改變重理論、輕應用,重形式、輕效果的人才考核評價方式,將技術應用和成果轉化的績效(如農技推廣)納入職稱評聘的條件;涉農學科專業實踐性較強的教師,可按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條例規定,再評聘第二個專業技術資格,也可根據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2 建立科學的薪酬體系。深化農業院校分配制度改革,關鍵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進一步規范崗位津貼制度的設計,建立短期激勵與長期保障相結合的新型薪酬制度,客觀公正評價教師的勞動價值;不斷探索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途徑,鼓勵教師、專家和農技推廣人員通過專利許可、技術轉讓、合辦企業等方式取得合理回報;繼續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建立與工作業績相聯系、鼓勵人才多出業績的績效工資制度。例如,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就按照廣東省有關規定,制定出臺了教師績效工資實施方案,以“實績和貢獻為依據、合理拉開差距”為原則,將教師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工資兩部分,按、科研立項、農技推廣等工作量分配,實行全面績效工資。
3 建立以解決“三農”實際問題、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的科技獎勵制度。深化農業院校分配制度改革,重點是要積極探索適合解決“三農”實際問題和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方式,大幅提升農業院校服務“三農”能力。探索建立農業院校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的科技人員流動合作機制,注重校政、校企協同創新,促進農業轉型和技術升級。按照學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通過自籌資金、爭取政府資金或社會捐贈等方式設立服務“三農”獎勵基金?;鸾⒑?,學校定期對參加“三農”服務工作的教師、專家和農技推廣人員進行評比,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集體或部門進行表彰獎勵,以發揮科技獎勵引導和激勵作用。
(二)科學設計考評指標,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
1 明確績效考評的目的。農業院校教師績效考評體系的設計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導向性,要以實現高等農業教育發展目標服務為目的,有目的地引導教師、農業科技人員緊緊圍繞學校的長遠發展目標、服務“三農”的根本任務,立足現代農業科技前沿開展研究活動。通過調節收入分配、增加績效權重等手段引入競爭機制,營造競爭氛圍,激發教師工作熱情,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服務“三農”的能力。
2 設定科學的考評指標??荚u指標的設定將對教師起著指引作用。指標的設定應科學、合理,否則會產生負面影響;考評指標的設定應全面、具體,且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農業院校的績效考評指標主要包括:
(1)教學指標。教學指標包括教學目標的明確性、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教學方法的恰當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師生關系的融洽性等。由于學生考評、同事考評、上級考評和校外專家考評等不同主體考評側重點不同,對于具體指標選擇和權重確定也不同。農業院??梢愿鶕r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科建設發展方向適當調整教學指標及其權重,以利于學??冃康牡膶崿F;對不同類型和專業方向的不同,教學指標及其權重也應進行相應改變。對于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師,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方面的權重;對于以下鄉服務、生產實習等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師,可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方面的權重。
(2)科研指標。科研指標包括論文、著作、課題、成果獎勵、著作、專利、農業新產品等??荚u內容包括論文數量及等級(國內國外刊物、SCI/EL/ISTP收錄)、課題級別和成果獎勵(國家級、省級、廳局級、校級)、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農業新產品(動植物新品種、新農藥、新獸藥、新肥料、新農機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農業院校教師工作量是教學、科研和服務“三農”工作數量、質量的總和,三方面工作各有側重,對教師來講缺一不可。因此,三者不能互相折算,尤其不能以教學、科研工作量來替代服務“三農”的工作量。
(3)服務“三農”指標。服務“三農”指標包括成果轉化、技術推廣、信息服務和農民培訓等。成果轉讓、技術推廣直接體現在農業新產品、新技術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農業院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和與政府、企業協同創新能力的強弱;信息服務、農業培訓則體現在農業院校的專家、科技人員通過開辦現場咨詢會、技術培訓班等形式向農民提供現代農業知識、技術支持等,這是服務“三農”考評中重要的權重指標。在當前國家鼓勵教師深入基層、獻身“三農”的背景下,更應重視教師對信息服務、農民培訓的評價和認定。
(三)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教師的高層次激勵
農業院校要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思想上認清教師不僅是管理的客體,更是管理的主體,將學校的長遠發展目標與教師個人的事業發展密切結合起來,使教師看到只要不斷努力,學校會為其不斷提供上升和發展空間,這種自我價值、自我發展的激勵是高層次的激勵,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同時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1 自我價值激勵。高校教師是擁有較高素養的知識型員工,對他們而言,工資、福利等物質激勵固然重要,但永遠是第二位的,只有教師的地位、自尊、成就才具有永恒追求的意義。教師的自我價值激勵,實際上就是使他們認識到其社會價值,滿足他們對于工作成就感、工作成績認可度、工作本身體現出重要性和負有較大的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因此,農業院校管理者應為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通過立足產業需求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通過立足農民需求搞好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培訓,讓教師切實擔負起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推進農業院校服務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對學校和個人事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1.1政策法規國家政策法規主要是包括一些國家出臺的對“三農”問題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政策法規,如:“兩減免、三補貼”政策,即減免農業稅、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對部分地區農民實行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這些政策可以作為檔案材料保存在鄉鎮檔案館,檔案是原始的第一手的歷史文獻,比其它文獻更為真實可靠,總體而言,它是歷史的真憑實據。檔案館在搜集檔案的同時也要加大檔案利用宣傳,提高農民對檔案的利用程度,這樣做可以讓廣大農民認識到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了解國家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如果存在部分官員克扣資助款項事件,農民了解了國家政策可就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中央明確提出支農惠農政策不只是要鞏固、完善,而且要進一步加強。當前農業和農村出現了多年期盼、十分難得的好局面,只要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通過各種方式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一些可借鑒的地方政府政策或經驗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很多農業區普遍頭疼的難題,自2003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三農”問題的重視程度,各地方政府在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三農”政策的同時,也走出了有當地特色的“三農”發展之路,鄉鎮“三農”檔案館可以將對本地發展具有借鑒意義的部分材料作為檔案予以保存。其實檔案就是對具有備查價值的各類文書,系統科學整理保存而形成的,它可以作為生產建設的參考依據,借鑒其他地方政府的“三農”建設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汲取教訓,避免差錯,減少失誤。
1.2理論著作主要側重于收集和整理一些對“三農”問題有重大指導意義的論文、雜志和書籍,如: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綱》,這本書是一批專家學者歷時半年多的時間廣泛調杳,潛心研究,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果,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非常好獨到的見解。
1.3家譜、村史、鄉規民約、地契、房契家譜,村史,鄉規民約,地契,房契等均為原始的第一手的歷史文獻,比其它文獻材料更為真實可靠,總體而言,是歷史的真憑實據。這些原始的歷史記錄,對于我們了解當地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情況等都有很大的作用。此外,利用原始的房契、地契不僅可以確定部分土地、房屋的歸屬權,還可幫助部分民眾明辨是非,消除疑慮,密切彼此間的關系。
2建設“三農”檔案館的意義
2.1了解我國“三農”問題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已經成為人民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建設鄉鎮“三農”檔案館,可以幫助農民更好的了解國家這些年來針對“三農”問題所作的種種努力,了解國家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增強農民對發展新型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
2.2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檔案館(室)保存的檔案都是原始的文獻,真實可靠,在科學研究中,我們可以借鑒參考保存的真實檔案,不僅具有說服力,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為進一步搞好“三農”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
2.3為政府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了依據;建成鄉鎮“三農”檔案館后,政府部門可依據農民對檔案的利用狀況以及農民利用后的反饋情況,了解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更好的完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讓農民更多更公平的享受發展的成果。
2.4有利于弘揚農業文化,發展農業產業;黨的十報告中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國自古始終以農也為本,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農業文化,建設鄉鎮“三農”檔案館,不僅有利于人民進一步了解我國的農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可幫助農民借鑒前人的經驗,結合現代先進科技,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為農民創造更大的財富。
2.5“三農”檔案信息的開發,有利于強服務“三農”的能力;將各類“三農”檔案信息進行資源整合,可以讓檔案更好地為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致富服務。
3“三農”檔案館建設可能面臨的問題
3.1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不足;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三農”問題的政策,在過去五年內有關“三農”的專項資金也達到達4.47萬億,但很大一部分政策和資金主要傾向于對農民種糧的補貼以及用于新農村建設,而對“三農”檔案的收集和保護以及相關“三農”檔案館(室)的建設不夠重視。
3.2缺乏專業人才,隊伍素質薄弱;目前,我國有28所高等院校(中國人民大學、云南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設置了與檔案管理有關的本科專業,有17所高等院校(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云南大學等)設立了碩士點。因此,很多人會以為我國并不缺乏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但現實卻并不是如此,很多地方領導對“三農”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將檔案工作納人工作安排與考核范圍,認為檔案工作做與不做,做好做壞無關緊要。因此,很多鄉鎮檔案館是的管理人員并不是檔案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而是選派一些臨近退休的人員或是通過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招聘幾個非檔案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管理檔案館(室)。
3.3檔案庫房建設滯后;同樣由于人們意識上對檔案的不重視,在檔案館建設的選地以及檔案的日常維護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再加上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造成了一些檔案的損毀。
3.4檔案利用率低;由于農民檔案意識的淡薄,以及受獲取信息習慣的制約,再加上檔案館室的“重藏輕用”,人們對檔案的利用率變得很低。
4總結
論文關鍵詞:農超對接,郵政物流,分析
朗讀
顯示對應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查看字典詳細內容
0.引言
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為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搭建平臺?!稗r超對接”的本質是將現代流通方式引向廣闊農村,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實現商家、農民、消費者共贏。其根本點在于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的損失,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實惠。隨著各級政府的大力推進及實際效果的顯現,作為農業物流運作的新模式,“農超對接”正顯示出強大的運作活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基于以上背景,構建高效實用的物流體系成為“農超對接”當務之急。而物流體系構建中的主體選擇則成為重中之重。作為中國物流的老字號,中國郵政在這場新興的“農超對接”大戰中,該何懼何從?憑借其自身的品牌優勢、以及惠及“三農”的口碑,中國郵政能否一枝獨秀,成為構建“農超對接”物流體系的主體?本文將運用SWOT分析方法,就中國郵政從事“農超對接”的內外部環境及自身優劣勢進行分析。
1.郵政物流從事“農超對接”的優勢
中國郵政作為惟一同時擁有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企業,其物流網絡覆蓋全國、遍及城鄉,對于郵政物流發展“農超對接”業務,具有獨特的資源和優勢。
(1)品牌優勢
憑借中國郵政這一百年老字號,郵政物流在“三農”中有著過硬的口碑。首先郵政服務歷史悠久,且屬國家所有,其品牌優勢已經深入人心。長久以來其及時、可靠、安全、便捷的郵政服務,是郵政物流從事“農超對接”的天然優勢。其次“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使郵政在農民心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一定意義上,體現著政府或國家的公信力,這一點成為郵政物流從事“農超對接”的資源財富。另外,憑借其多年來發展農產品物流的經驗,及服務“三農”的實踐,其品牌優勢,已深入人心。
(2)網絡優勢
中國郵政擁有依托全國、覆蓋城鄉的網絡優勢,具有遍布全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實物傳遞網絡和金融網絡,還具備覆蓋城鄉的專用信息網,這使得中國郵政具有實物網、信息網、金融網三網合一的優勢。與此相對應,中國郵政具有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優勢。郵政物流具有較完善的物流信息網絡和較強的物流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可以為地方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服務,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業所無法替代的核心能力。
(3)經驗優勢
郵政物流依靠覆蓋城鄉的網絡優勢,為“三農”提供及時、安全、便捷、廉價的物流服務,迅速擠占農資市場,成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同時,郵政物流在生產組織和作業流程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要求,積累了豐富的物流經驗,更易于了解客戶需求、行為方式與習慣,更容易形成供需雙方的良好溝通。另外,郵政系統可以利用其自身擁有的數據資源為客戶進行精準定位,提供增值服務,使其物流服務更具競爭力。以上經驗以及所擁有的客戶資源,為郵政物流發展”農超對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技術支撐優勢
中國郵政擁有集圖像、語音和數據傳輸功能為一體的郵政綜合計算機網,擁有全國聯網的金融網,同時擁有百年郵政的技術經驗,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業無法取代的優勢。中國郵政建有完善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三農”的技術積累,也為其創造了服務“農超對接”的領域和空間。
2.中國郵政從事“農超對接”面臨的機會
“農超對接”對于中國郵政來說是拓展其物流業務千載難逢的良機。
(1)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為郵政物流從事“農超對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8年,商務部、農業部聯合發文《商務部農業部關于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積極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推進農產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交通運輸部等6部委《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兑庖姟诽岢?“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郵政物流服務體系。”新的《郵政法》指出:“農村地區應當逐步設置村郵站或者其他接收郵件的場所?!笨梢钥闯?隨著新《郵政法》和《意見》的貫徹實施,郵企在農村物流市場將發揮更多優勢。因此,積極搭建“農超對接”平臺,是郵政物流拓展業務,實現扭虧增收的一個絕佳機會。
【論文摘要】21世紀我國面臨的諸多挑戰中,“三農”問題大概是最嚴峻的一個。“三農”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系統工程,與我國當前宏觀經濟有著密切的關聯——它的解決將是當前我國擴大內需的重要保證;可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利于應對入世帶來的挑戰;可加速我國城市化、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此外,它的解決對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及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農業停滯、農民貧窮、農村落后的“三農”問題是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21世紀中國面臨的話多挑戰中,“三農”間題大概是最嚴峻的一個?!叭r”問題不僅是關系到9億農民的生存發展問題,也是關系到整個中國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全局性問題。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再次將“三農”問題列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點。在這種背景下,探討“三農”問題與我國各大主要宏觀經濟間題的關系,為最終解決棘手的“三農”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一、“三農”問魔與擴大內需
當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有效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費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費趨于飽和,另一方面是農村消費市場長期啟而不動,潛在消費需求不能轉化為現實購買行為。因此,采取措施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已成為當前實現擴大內需的關鍵一環。要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必須解決“三農”問題,因為“三農”問題是阻礙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約農民消費的首要因素。我國農村還處于消費水平與收人水平基本同
步變化的階段,還沒有進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階段。因此,對低收人階層的農民來說,其收人增加,消費支出也會相應增加,收入增長的預期提高,消費傾向也隨之提高。但是近幾年來,農村家庭純收人增長率呈下降趨勢:19%年為9.00!0 , 1997年為4.6% , 1998年為4.3%, 1999年為3.8% , 2001)年為2.1% o (1996--1999年數據轉引自:《宏觀經濟研究》 .2001年第4期,第11頁;2000年數據轉引自:《宏觀經濟研究》.2001年第3期封底)。
農民純收人增長緩慢導致購買力嚴重下降,并直接影響到農民消費需求的增長。提高農民收人已成為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的重要前提。為此,必須多渠道、多途經提高農民收人,包括增加農產品供給和減少農業人數雙管齊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繁榮小企業和小城鎮,擴大9億農民的就業空間和收人來源等等。
(二)農民負擔過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農民的支付能力,從而影響了其消費水平的提高。黨的后的農村改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但是農民收人逐漸增加的同時,其負擔也與日俱增,一些地方的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和各種攤派現象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因此,必須大力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和農村行政機構改革,從治本上杜絕各種增加農民負擔的源頭,擴大農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而提高農民的購買力,增加農民的消費熱情,擴大農村需求。
(三)消費環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民消費能力的實現。比如,農村基礎設施落后,阻礙了耐用消費品在農村的普及,從而影響了廣大農民的購買積極性。因此,國家要努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為農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創造條件。一方面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另一方面,建立農戶自我資金積累的投資機制。通過改善農村交通、通信條件,既可使農產品及時轉化為商品,增加農民收人,又使得所需的工業品能夠及時組織進來,解決農民賣難買難的問題。針對目前農村消費的熱點是家用電產品,應加快農村電網、電視轉播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總之,農村消費市場是一個有著廣闊前景和巨大發展空間的市場,啟動農村消費市場是擴大內需的重點。而要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必須解決“三農”問題。換句話說,“三農”問題的解決是擴大內需的重要保證。
二“三農”問題與國民經濟結構調整
(一)入世使解決“三農”問題顯得更為迫切。
人世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從農業方面看,加人WTO有利于我國優勢農產品的出口和農民部分消費品支出的減少(由于部分進口消費品價格低于國內同類消費品價格),相應增加可支配收人,也有利于有效解決貿易爭端。但同時也在農業經營和非農產業等方面給農民收人帶來挑戰。我國主要的農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生產成本較國外高,因此價格偏高,造成農產品出口困難;同時,在質量方面由于過去缺乏產品國際標準意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同樣缺乏競爭力。根據WTO的有關協議,我國將在s年內取消所有的配額和數量限制。農產品的進口關稅也將削減到14.s%一巧%,而且對國外農產品的進口也不得使用非關稅措施。因此,農民期望像過去那樣通過農業經營增收將很困難。從非農業收入方面分析,目前我國鄉鎮企業的增長速度開始回落,經濟效益下滑,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下降,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的收人遞減。人世后,我國一些規模較小、設備落后、職工素質不高的鄉鎮企業將受到嚴重的沖擊,這些企業的兼并破產在所難免。而另一方面一些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面對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變得更困難。據有關專家預測,人世后中國農民將有966.2萬人失業,這必然形成新的就業壓力,給農民的就業增收帶來嚴重的影響。應對人世后帶來的上述種種問題,根本的途徑是實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
(二)解決“三農”問題與整個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本質上是一致的。
2001年初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中心任務是實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基本著眼點在于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從整體上提高農業的素質,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結構調整,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是導致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增多。在目前這個階段如何將這部分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需要研究許多新的課題.要有新思路,要深化改革。(1)要堅持所有制的多樣化,實行多種經營;(2)要堅持技術手段的多層次,不同技術層面的行業可吸納不同素質的勞動力;(3)要大力促進服務業的發展。由此可見,農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不僅是農業的內部問題,而且牽涉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也就說,現階段“三農”問題不過是整個國民經濟結構不合理的一個縮影,“三農”問題的解決必須通過調整整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來實現。
在我國目前的國民經濟結構中,無論產出結構,還是就業結構都不盡合理,而且就業結構轉換的速度也滯后于產出結構轉換的速度。根據統計資料,200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為15.9% ,第二產業為50.9%,第三產業為33.2%,而1991)年則分別為27.1%, 41.6%, 31.3%。由此可以看出,在過去十年間,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工業和建筑業的份額正好有大體的增長,而第三產業卻基本維持在同一個水平,未見明顯的增長。再從就業結構上看,目前大體上是,2000年我國第一產業吸納就業人數為50%,第二產業為22.5%,第三產業為27.5%,而1991)年則分別為60.1%, 21.4%, 18.5%0蜒表明,在十年里,第一產業就業人數依然占很大比重,第二產業吸收的就業人數變化不大,而第三產業卻有很大的增長。
不難看出,上述關于三次產業的產出結構和就業結構的數字存在著某種不相一致的問題。例如,第三產業產出比重沒有多少增加,但就業比重卻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可見第三產業對勞動力有很強的吸納能力。但目前我國第三產業比重仍然偏低。國際上達到平均發展水平的國家,無論在產出還是就業方面,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上。雖然就綜合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來看,我國已經達到國際平均發展水平,然而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離50%a仍有較太差距??梢?,我國國民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急需進行調整和優化,尤其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條件,以實現農民增收的目的.最終解決“三農”問題。
三、“三農”問魔與我國城市化、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
(一)解決“三農”問題將為加速我國城市化進程創造條件。
根據國際經驗,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同步推進的,而我國城市化水平卻嚴重滯后于工業化水平,也滯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對我國的發展很不利。我國城市化滯后的原因主要是:(1)建國初實行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將城市定位為生產城市,制約了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2)是長期以來的城鄉分割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3)是農村特殊的工業化道路,即發展鄉鎮企業“務工不進城”對城市化進程會發生一定的阻潛作用;(4)是對城市化認識上的偏差。比如認為工業化可以不走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等,無形中也成為我國城市化的侄桔。
解決“三農”間題和解決我國城市化間題有著高度的相關性。不論是近期還是長遠,解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農就業,而增加非農就業的主要途徑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把更多的農民變為非農民。有關專家指出,我國人多地少,要讓大批農民轉到城市,使農民的比重由現在的70%降到30%的時候,“三農”問題才真正解決。
(二)解決“三農”問題的過程也是實現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過程。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城市搞工業、農村搞農業這樣一種單一的經濟發展政策,其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工業化不可能單靠少數城市人來推動;另一方面,農業是個弱產業,面臨三大風險—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產品賣難)、技術風險(農業技術投資回報率不穩定),人世后,三大風險尤為嚴峻。因此,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單靠農業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走農村經濟工業化的道路,使供應、生產、加工、銷售形成一體化經營,農村工業化同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首先,農村工業化是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器。農村工業企業一開始就抓住我國城市工業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和方面,立足于門檻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有較大的勞動力吸納能力;其次,從長遠看,農村工業化是增加農民收人,縮小城鄉差別的根本途徑。農民增收緩慢,城鄉居民收人差距大,固然有犧牲農民利益來換取城市工業發展的歷史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比農業部門高,從而導致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存在。勞動生產率提高是促進農民增收,使農民由貧變富的關鍵。而農村工業化正是提高農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最佳選擇。再次,農村工業化是實現鄉村城鎮化的基礎。我們所說的農村工業化主要就是指小城鎮日益工業化,這樣,可為鄉村城鎮化提供基礎和依托。歸根到底,農村工業化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我國農業現代化 的制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農民的素質低:二是資金缺乏。而農村工業化將可以解除這兩個制約因素,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和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四、"三農”問皿解決與西部大開發及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關系重大
(一)“三農”問題的解決與否還會牽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成敗。西部大開發首先是西部廣大農村的大開發,而不能只是幾個城市的大開發。東西部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農村,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應當把解決西部地區“三農”問題作為大開發的戰略重點之一。就廣西而言,作為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大省,更要重視“三農”問題,要繼續推進科技興桂、科技興農戰略。從區域發展看,一方面桂東南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礎、發揮地緣優勢,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率先實現農業產業戰略性調整,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村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并對桂西北起良好輻射作用;另一方面,桂西北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開發特色農產品,增加農業科技含量,并可嘗試搞旅游農業。同時,桂西北還應重視人才引進,培養、開發當地人力資源,從整體上提高農業人口素質,這也是解決我區“三農”問題的重要方略。
關鍵詞:職業教育;掛縣強農富民;“三農”
中圖分類號: S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8-0031-2
0 前言
各省各地區都把職業教育作為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產業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戰略舉措,大力實施職業教育為農村服務工程。為推進農科教更大力度結合、產學研更加緊密銜接,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讓農業科技人員把論文譜寫在大地上、成果轉化在產業上、貢獻體現在農民增收上,江蘇省2009年啟動實施了“掛縣強農富民工程”。依靠省級農業科研教學資源和力量,重點圍繞縣(市、區)高效農業產業發展科技需求,更直接、更及時地開展科技服務,推進全省高效農業規?;涌彀l展,努力增強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能力,取得了初步成績,探索出了一條職業教育服務“三農”的新路子,摸索出“掛縣強農富民工程”新舉措。
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確立服務“三農”新目標
隨著近幾年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壯大,職業院校在服務“三農”方面的貢獻越來越大。近幾年來,職業院校都發揮自己的辦學技術優勢,在農村推廣應用自己的新產品、新技術,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積極引導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有效帶動了農村地方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地方農民實實在在得到實惠,形成各具鮮明特色的辦學特色。各科研單位都在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服務地方做貢獻”的要求,提出“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目標,尤其是職業院校在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僅僅圍繞學院國家示范專業群及技術資源優勢,以短平快項目為切入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推廣應用使用技術,突出“一村一品”,發揮師資優勢,培訓新型農民。
2 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保障機制
職業教育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突出的是職業技能教育,職業教育的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把新的研究成果推廣應用轉化為生產力。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實施以來為職業院校發揮服務“三農”提供契機,職業院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優勢凸顯出來。其主要做法有:
2.1 周密部署,成立兩組
根據服務協議有關內容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各職業院校黨委高度重視“掛縣強農富民”工作,盡快和對接縣人民政府簽署掛購對接合作協議后,迅速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副院長為副組長的科技強農富民工程領導小組,下設科技強農富民辦公室(掛靠科技與產業處),科產處處長為辦公室主任;成立了首席專家及各系部具有高級以上職稱人員為成員的技術專家組,并成立了專家小組長期駐扎在農村實施工作。
2.2 制定方案,政策保障
各職業院校領導多次組織和帶領科技產業處、相關系部主要負責人和有關技術專家等赴對接縣進行調研。經與對接縣人民政府、縣農林局有關領導和專家充分認證,確定重點扶持對接村。重點發展各大職業院校的優勢產業,并制定了詳細的《職業院校與對接縣的產業發展規劃方案》,確定在示范大戶。為保證“掛縣強農富民工程”的有效實施,部分職業院校還落實配套專項資金,??顚S?投入“三農”服務工作。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拿出150萬學院配套項目資金,還出臺了《關于實施5111工程 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意見》《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對外科技服務管理條例》《關于鼓勵教師深入基層 開展科技強農富民工作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到農村去創新和創業,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帶給農民。對科技強農富民工作突出的個人和專家進行重點獎勵,并在晉職、評優等工作中重點傾斜。
2.3 技術入戶,助民增收
各職業院校主要領導與掛縣人民政府“實施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啟動儀式”,具體落實“送科技下鄉、促農民增收”活動。各高職學院與對接縣人民政府、農業局、農林廳及各鄉鎮相關部門聯合舉辦多種農業新技術下鄉的現場會。通過推廣培訓,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示范輻射帶動周邊農民,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
2.4 注重培訓,強調實效
積極編寫農民看得懂、用得上的新型實用培訓材料,開展培訓班。各大院校都根據實際情況編寫了農業實用技術系列叢書。根據對接村產業發展特點,組建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教師作為對接項目的技術專家,根據生產季節和養殖關鍵期已制定技術培訓計劃。針對不同項目開展技術培訓,并且深入現場進行現場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農業科技培訓及科技人員的現場指導,農民逐漸改變了原有不合理的生產方式,積極主動地運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
2.5 技物結合,溫暖人心
為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和水平提升,圍繞“一村一品”的要求,以項目為載體,通過技物結合,已全面落實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到田頭。各院校按照項目實施要求完成種苗、農資等物化補貼。駐點專家還深入調研、牽針引線,幫助農民選準項目,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田頭與市場的對接,利用學院資源積極幫助農戶開拓市場,幫助農戶簽訂產銷協議,促進農產品優質生產和產銷對接。
參考文獻
[1] “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啟動儀式―江蘇省黃莉新副省長的講話精神.
[2] 趙正永.實施“一網兩工程”是增強職業教育服務“三農”的能力[J].中國職業教育,2005,(35):16-17.
[3] 羅孟冬.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三農”的對策探討[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67-68.
[4] 孫彬.搭建強農富民平臺政府農民科研三贏[J].江蘇農村經濟,2010,(3):54-58.
[5] 張用錄.實施“兩后雙百”工程是教育服務“三農”的成功實踐.中國職業教育,2004,(24):24-25.
[6] 黃英惠.農業專家在線 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新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7,(3):43-45.
論文摘要:解決“三農”問題,不能局限在“三農”的圈子里,要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把農村中小學集中到中心城鎮,降低辦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加強職業技術教育與城市適應性教育,促進富余勞動力的轉移與轉化;發揮高校的輻射作用,開展遠程農民教育,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農”問題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但問題的解決任重而道遠。如何有效地轉移和轉化農村富余勞動力,把沉重的人口壓力和就業壓力轉化為優質勞動力,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就對配套的教育措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農村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則成了研究的重心。解決“三農”問題,要跳出“三農”層面,配套的教育措施也不能局限在“三農”的圈子里。
一、降低辦學成本.緩解教育經費緊張的壓力
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迅速提高教育質量,缺的是資金,少的是投人。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下,要求政府加大投人滿足教育需求只能是難以如愿的美好愿望;加強制度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可以增加教育經費,但是因為體制與觀念的慣性,也非短期所能湊效。所以,在窮國辦大教育的大背景下,緩解教育經費緊張的壓力,提高辦學效益的有效途徑應該是千方百計降低辦學成本,用盡量少的錢辦盡量好的教育。
(一)中小學集中辦學,發揮規模效應
根據目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各個年齡階段分布情況的分析,近年學齡兒童將逐年減少,這樣,原有教育設施難以充分利用,甚至大量閑置。為了集中資金,提高辦學效益,形成規模經濟,減少重復建設,學校應適度集中,向中心城鎮靠攏。農村居民分散,中小學生奔走于相距較遠的學校和家庭之間,既浪費時間、精力,又不安全,推廣寄宿制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各個鄉鎮集中財力物力辦好一所中學,二到四所小學,結合學校內部的領導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簡管理層級,優化教育資源。這樣,既節省開支,降低成本,又能夠提高辦學質量。
(二)就地取材,大力開展遠程農民教育
要改善“農村太窮、農民太苦、農村太落后”的狀況,就一定要加強農民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但農民教育經費太少,農民本身對接受教育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因此,開展農民教育一定要考慮好三個方面的因素:要就近,便于農民學習;要成本低,農民不必掏多少錢就可以學習;要能學以致用,有很強的實用性。從降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發,應該就地取材,大力開展遠程教育。教學場地就近利用村公所或者中小學校,如果學校白天不能給農民教育提供教室,就采用一校掛兩牌的方式,白天學生上課,晚上給農民上課;教學方式采用遠程教學方式,有遠程教學服務網絡的,進行網絡教學,條件差一點的,利用優秀教師的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條件更差的,只需要準備一臺電視機、VCD和幾張光盤影碟,只需中小學的一個普通教師組織教學,就可以把優秀教師和技師的教學內容傳授給農民,大大降低教學成本。
(三)教材回收,重復利用
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教材,通?;厥绽梦迥暌陨希瑢W生無須購買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入學費用,而且能減少因印刷大量教材造成的紙張浪費和環境污染。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更應該節約資源,減少費用;農村教育經費緊張,更應該回收教材,重復使用,降低學習成本,減輕教育負擔。
二、職業技術教育與城市適應性教育并重,促進富余勞動力的轉移與轉化
發達國家的農村人口一般在總人口的10%以下,而我國農村人口達70%左右,有9億多農村人口。不改變農村人口基數龐大、人均生產資料稀少的現狀,就不可能達到迅速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只有加快農村人口的轉移和轉化,才能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而且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到農村目前的富余勞動力,而忽視了學齡階段的農村人口,要充分考慮他們數年后的就業和出路。這里講的轉移是指地點的變換,是指農民工進城;轉化是指質量的變化和提高,進城不能只是城市邊緣人,務農不能停留在原來的耕作方式上。為此,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一)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有本土特色的職業技術教育
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進入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勞動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轉型時期,“三農”問題比較嚴重的中西部地區的粗放型、勞動密集型還沒有得到充分轉變,在抓緊時間完成這一階段任務的同時,還需要盡力追趕第二階段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大批熟練技術人員,要求職業技術教育朝多元化方向發展,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和有本土特色的技術教育和培訓。
1.為獲取勞務輸出收入,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技術培訓。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數據,全國有7800萬農民工,據專家估算,目前有超過1億的農民工在城市就業。數量巨大的農民工每年創造大量的勞務收入。據統計,2001年四JlI省出省農民工560萬人,打工收入400億。盡管進城農民工數量巨大,2004年沿海地區還出現了明顯“民工荒”,但是缺少的主要是熟練的技術工,而不是初級的體力工。針對這一現象,政府要建立信息網絡,及時了解需求信息,組織農民工進行相應的技術、技能培訓,加強針對性,減少盲流。
2.農村成人教育要以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為重點。中國三個產業層次仍然是第一、二產業占主導地位,第三產業的作用和影響還有限,解決“三農”問題,不能超越國情,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鞏固第一產業的基礎地位,推進農業產業化。配套的教育措施要強調“科教興農”,充分發揮農村成人學校和培訓機構的作用。農村中小學可實行一校掛兩牌,日校辦夜校,成為鄉村基層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動基地。建設“高等學校農業科技網絡聯盟”,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為農業科技推廣、農村教育培訓作出貢獻。
(二)推進農民工的城市適應性教育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出路是城鎮化,這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鎮的吸納之外,民工潮將成為另外一種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途徑。引導民工潮向良性方向運轉,克服其給城市帶來的弊端,除了改進制度性的因素外,提高農民工自身素質也很重要。提高農民自身素質除了職業技能培訓之外,還要重視城市適應性教育。農民工進城打工,意味著他們再社會化,城市適應性教育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其再社會化的速度和水平。通過農民工培訓層面、社區層面和工地文化層面對農民工進行法律法規、良好生活方式與習慣以及豐富多采的文化娛樂活動的教育與培訓,改變其不良習慣,促使其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相互滲透,提高潛在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時代的發展,現實的需要,都要求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兩只輪子同時轉起來,相互滲透,緊密聯系。特別是在基礎教育內容中,要適當增加職業技術的教育內容,以便學生中學畢業進入高職學校后能夠很快適應。
(一)基礎教育內容應與高中后教育相銜接
傳統教育中,基礎教育與高中后教育存在脫節的現象,學生高中畢業后,要么進入與以前教育很不連貫的高等學校,要么在毫無思想準備和毫無職業技能基礎的情況下被拋人陌生的社會。因此,發揮我國基礎教育較好的優勢,更新部分教育內容,以便其更好地與高中后教育相銜接,如增設進行初步研究活動的選修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開設綠色證書課程等。
(二)辦學形式要多樣化,全日制與半日制、日校班與夜校班、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按需開辦
1.配合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推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F有高等教育資源有限,不能滿足廣大民眾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甚至也不能保證所有的初中畢業生升人普通高級中學,同時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質普通勞動者和技術熟練工人,因此全日制的高職專科學校既利于高中畢業生合理分流,又利于培養大批社會急需的實用技術人才。
2.適應科技的飛速發展,開展現有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即使是高級知識分子、技術人員,只要不學習,就會很快趕不上形勢,知識技術迅速陳舊、老化,所以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定期回爐。要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一定要有高級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的加盟。另外,還可以通過對現有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其技術等級,盤活現有人才存量,提升現有人才質量。
3.教育內容增強本土特色。雖然通過勞務輸出能增加本地居民的收人,間接促進本地的發展,但人才的外流不利于本地人才直接服務本地,促進本地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教育培訓內容應該緊密聯系當地實際情況,強化本土特色。
4.加強實踐教育,豐富高教、職教的實習、實驗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是當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縮短學生的工作適應期,就要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實踐教育,使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準人才有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時間和場地,能夠在理論一實踐一理論的多次轉換中,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縮短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適應期和磨合期,降低上崗培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