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4 17:08: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本土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首要教學目標就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己,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教育。而利用鄉土課程資源使青少年更準確地認識自我,觀照自己的內心,因為只有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熟悉的情境與經驗才能反映自己的行為。同時,要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應以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自己為前提。
二、提高學生學習需求和動機
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幫助學生在肯定自己直接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有熱情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識,幫助學生學會良好的學習態度、習慣和思維可通過正確的開發鄉土資源。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教育最終的目標不是累計增加兒童的客觀知識,而是為兒童營造一個充滿新奇的環境,讓兒童學會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主動地學習經驗和知識。戴爾的經驗塔理論也認為學生用其感官親身參與的直接經驗,能夠激發學生的虛席興趣和動機,能促使學生學會用自己所習得的經驗繼續發現問題,繼續發展其學習。
1.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自己探索和發現在心理健康課程的定位更多是以體驗性學習為主,教師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自己通過體驗和感受來對生命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對自然和社會的真實認識。因為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感受和生活經歷來獲取鄉土知識與經驗,因此學校教育課程中增加鄉土課程知識和經驗,可以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探索的樂趣,當學生將所學知識和現實實際環境聯系起來時,會更利于知識的吸收,同時也會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認同度,也能更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求知的潛能。
2.知識要密切聯系實際缺乏鄉土知識是目前許多學校傳統的教學課程所共存的缺陷,將生活體驗與具體的學習經驗相割裂甚至是相背離,不利于學生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要更多地融入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經驗和問題,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系統知識解決復雜的動態的真實的情境。
三、通過知識和情感影響學生認知
只學習書本知識的學生,最終沒有學習的主體性,沒有主體經驗的存在,也更沒有根據主體經驗去實踐的經驗,那么學生所獲得的經驗都是間接客觀的,難以被學生內化。重視主體經驗對于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內容應該回歸知識的本來面目,讓知識真正符合現實中人與世界語自然真實的互動,而非疏離于人主體經驗和客觀世界之外的籠統概念。教會學生如何愛護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切實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例如在當地成立定點定期廢品回收站,教會學生學會回收和分類各類廢品資源,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廢品回收、分類整理、集中處理的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回收習慣。義賣還能教育學生樹立公民意識,做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人,提高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另外,通過教會學生利用回收的廢品進行義賣也能教會學生遵守市場規則。學生可以通過對生活的體驗,初步形成市場經濟意識和勞動價值,提高自己的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增強個人理財能力。在課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能幫助學生獲得一種歸屬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要多設計鄉土文化,以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發展志向。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課程中帶領學生多領略本土自然的美好,多介紹本土自然引以為豪的地方,多去了解和感受本土特色文化,來增強學生對本土的認同感。
四、提高學生的民族榮譽感
自己所屬民族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課程教學內容來得以實現,通過課程內容教學來傳承自己民族屬性,也能達到提高學生的民族榮譽感的作用和效果。一個民族經久不衰,其原因就是在于該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民族大眾的認同。各個地方的本土文化非常值得學校和家庭教育將之納入對學生的教育環節中去,時刻在教育中滲透宣傳這些本土精神,讓學生對本土文化更加認同,形成積極進取、愛國愛家的正確價值觀。
五、通過隱性文化滲透心理健康課
[關鍵詞]本土文化平面設計招貼國畫漢字
一、國畫藝術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畫中線、墨形式的研究,在今后的設計中影響會越來越大。設計不能拒絕傳統文化,兩者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即中國畫的線墨形式應該和現代招貼設計的特征融為一體。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線”與招貼相結合,應首先掌握繪畫技巧,然后啟迪自己的靈感,對招貼設計有所幫助。線的表現由于粗細、長短、鋼柔、曲直不同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招貼設計中,線的運用是十分廣泛的,有明線和暗線之分,是設計元素中十分重要的一點。線的運用,有助于組織、引導視覺信息、豐富畫面。如若能借鑒中國畫中線的精髓于招貼中,定會提升招貼的藝術品位。
第二,“墨”與招貼設計相結合,要在形式美感上找出結合點,即注意形式美感。中國水墨畫講究墨色的變化,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在國畫理論中,黑墨、彩墨屬于“色”,白色是畫紙本身的白,也屬于色。因此,畫家尤其注重對畫面空白處的處理。(這點對于招貼的設計也很有啟示,即對圖底、正副形的設計考慮同樣很重要,我們也應該關注空白區域在觀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濃墨與淡墨的和諧結合,畫面純粹簡潔而又豐富,磅礴大氣而又飄逸非凡,大面積的白與或干或濕、或濃或淡不同層次的墨制造出脫俗靈動的意境,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
線墨與招貼相結合,要更多地去考慮圖像的可變性。招貼的作用是進行宣傳推銷,具有傳達信息、誘導與說服的功能和刺激需要的功能。
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招貼設計的理念中去。他強調這種相融并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靳埭強先生創作的《自在》系列,臺灣海報展覽邀請展參展作品《漢字》,其中包含濃情的“山”、“水”、“風”、“云”磅礴大氣讓人心儀,以及其中天地萬物潛藏的天地合一的陰陽脈動,可謂將水墨的靈性發揮的淋漓盡致。誠然,形與色在乎于創作著之心與神。
我們只有吸取國畫藝術的精髓,將其融入到現代招貼設計中去,這樣必然會使招貼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獨特性。且更符合我國的現代招貼設計的審美取向、心理需求,又具備國際化和中國化。
二、傳統圖形在招貼設計中的運用
第一,“形”的衍生。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練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例如,傳統圖形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龍的形象,就可謂朝朝有不同,不僅龍形的變化如此,中國其他有代表性的傳統圖形,諸如鳳紋、云紋、魚紋等也如此。如果將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機地結合在現代招貼設計中,將會賦予一種清新的空氣及濃厚的歷史感。例如,靳埭強先生1999年為寧波海報展設計的“服飾與文化”主題海報,以一把有漆繪的竹尺表現服飾與文化的密切關系。尺子就是在生活中存在的線的形象,再加上以水墨繪成的圓弧線與勾狀的自由弧線,組合成衣架的形象,在中英文標題的處理上,運用了以短幼線組成的虛線,象征縫紉機組成的直線,突出了服飾的主題。
第二,“意”的延伸。中國傳統圖形背后往往蘊涵著深層的象征意義。這些意義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進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貴康樂,祛災除禍”等吉祥象征意義。例如,“日中有月”、“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人們對陽鳥圖騰的崇拜,使得中國傳統的鳥紋有了陽鳥——朱雀——鳳鳥的歷史衍變。例如,“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商標”采用中國傳統圖案“方勝”,取其本意——方形的裝飾,美不勝收。象征兩個合伙人的合作,亦表現設計師與客戶的緊密關系。三、漢字與平面設計的聯系
漢字的目的是承載信息,而漢字本身即是一種平面圖形,它是一種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敬人工作室標志用一個“敬”字所特有的壁畫部首來傳達書籍設計所特有的深刻內涵和以人為本的核心概念。陳幼堅的海報設計“設計和生活方式”,設計和生活方式的關系就如同一雙筷子的關系,總是互為依存,互相影響。一雙筷子也表明了香港和深圳的關系:一支筷子由漢字“香港”組成,而另一支筷子則由“深圳”二字組成。用字體表達這樣的主題,恰當、到位,使觀者一目了然。
例如,靳埭強先生為上海平面設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國際海報展的主題海報《互動》,采用“互”字作為設計元素,意在表現現代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盎ァ弊值慕Y構很有互動的感覺,上下倒對的對稱均衡,產生似太極圖般對比中互相融合的效果。旋動不息的筆畫與余白空間造成氣韻流動,虛實互動的感覺。
中國本土文化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平面設計的方方面面,而平面設計思想又作用于本土文化,如若將本土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蘊適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則能更深度地傳達現代人的平面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靳埭強.覺傳達設計實踐.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12.
[論文摘要]奢侈品領域的巨頭,在 中國 市場上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該文通過對奢侈品市場的研究,分析了中國本土奢侈品品牌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促進中國本土奢侈品牌 發展 的一些對策。
一、奢侈品以及發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意義
(一)奢侈品的特征
目前,國際上一般把奢侈品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從 經濟 學意義上講,奢侈品是指市場上那些價格和品質比值為最高的商品。無論人們對奢侈品有著如何的理解,無論奢侈品行業如何的發展,縱觀形形的奢侈產品,具有其本身獨特的特征元素。
1.高價格和高品質特征。奢侈品顯然具有高價格,是同類商品中最貴的。
2.稀有性特征。奢侈品是一種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著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資源(如紫檀木、黃梨木等),或很高的科技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
3.炫耀性特征。奢侈品具有超出實用價值的“符號價值”,是消費者炫耀財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號。
4.地域性特征。奢侈品帶給消費者夢想和品位的同時,而且無論無形當中增加了多少生產成本,奢侈品的歐洲原產地是不會轉移的(奢侈品中只有極少數美國品牌)。
5.文化特征。作為一種 藝術 美學,奢侈品被賦予了許多的文化、 歷史 、藝術、 哲學 和社會涵義,其背后有一個由幾十年或上百年傳承下來的文化體系支撐,是一種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體現。
(二)
三、 發展 本土奢侈品牌的營銷對策
(一)傳統文化與 現代 文化有機組合,做到國際品位的時尚化
奢侈品牌的塑造需要很長時間,消費者對奢侈品牌的認同也需要一個較長過程,因此通過奢侈品牌的運作來實現盈利必須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由于奢侈品牌本身就是一段 歷史 、一種文化的承載,因此在奢侈品牌塑造上,不但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品牌資源,創建一個品牌強有力的、極具吸引力的故事;還需要對其注入獨特的
關鍵詞:民族化,國際化,平面廣告
1.民族化與國際化的關系民族化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風俗習慣、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思維方式以及文化心理沉淀,它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民族化發展與國際化進程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它們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
民族化具有個性,國際化具有共性。民族化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所特有的歷史文化特征,因此它具有鮮明的個性。科技論文。而國際化則是有包容性的,是指一個為國際設計界所認同的公認審美標準。民族化包含于國際化當中,缺乏民族化的藝術是不完整的。而拋開民族文化而論的所謂國際化設計,也將是枯燥乏味的。
民族化是國際化的必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中傳承民族性保持本土文化是很重要的,留住了自己的根,才會在世界舞臺上有立足之本,才有可能去談國際化的競爭;同樣國際化的進程使民族化的發展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民族文化長期存在于一個固有的環境里,且變化發展的空間不大。對于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來說,國際化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使得全世界的民族文化都能在這個大舞臺上表演。[1]
民族化的精髓是優勢,是發展國際化的前提。而發展國際化是新時期歷史條件下世界經濟趨勢的必然,是全球一體化的需要,也是民族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發展國際化要有民族化的支持,只有民族化的基礎腳跟站穩了,具有自身崛起和開拓創舉的先決條件和民族化的競爭優勢了,才有可能發展國際化的對外競爭。科技論文。
2.中國平面廣告國際化進程的現狀
首先,中國平面廣告設計嚴重跟從國際化的外來形式,多數設計作品試圖把設計方向傾向于西方設計理念,刻板的呈現了“國際化”的設計,從而失去了本土文化的特色,使魅力無限的民族化元素失去了展示的舞臺。如今平面廣告的展現形式大多拘泥于鋼筋角鐵、噴繪布等新興材料,而代表著中華傳統的木頭、竹子、麻布、絲綢等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元素則很少出現在設計中。盲目的跟從,形式上的極度的模仿使中國平面廣告失去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萍颊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口號在鞭策我們要敢于突破設計的形式與理念,不要盲目的跟從外來的設計形式,設計的“四不像”。
其次,在世界經濟共通共融的作用下,中國的平面廣告設計也認識到,要充分利用對民族傳統優勢資源的傳承與創新,去追隨國際化的發展潮流。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風”的設計形式在設計市場中隨處可見,所有的設計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帶有一些中國元素,民族化的設計風格似乎在一瞬間成為了追捧的新星。青花瓷、中國結、龍紋、祥云、臉譜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圖形、圖案成為了設計師的新寵,“中國風”的平面設計作品鋪天蓋地,人們夸張的表現和運用傳統元素而忽視了平面廣告作品的功能作用,宣傳的主要訴求點被忽視而取代它的是不貼近主題的圖形、色彩、裝飾圖案,許多作品過多的依賴于“中國元素”,從而使設計失去的最終的目的為功能服務。
國際化不意味著拋棄本土文化,國際化也不是閉門造車完全的民族化,還是要以功能為前提,敢于創新,完成平面廣告作品創作。
3. 民族化發展對中國平面廣告推動作用
整理和發掘民族優秀文化,有特色有重點的弘揚發展并繼承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將有利于設計多元化的發展,尤其是在全球文化互動的大背景下,對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的自我定位,構建本土化的平面視覺語言,擺脫虛擬空洞的“全球化”幻覺世界,以及本民族綜合文化素質的提高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多樣性發展,都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支柱和語境的導向,這也正是中國當代平面設計得以發展和進步的前提。
民族化的發展是中國平面廣告創新的基點,也是發展國際化的源泉。在時代的變遷中,民族文化已經積淀成為寶貴的歷史資源,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資源,使其轉化成各種各樣的視覺表現形式,通過中國元素的生動再現來增強設計文化的活力和影響,以此來突出體現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意識和設計中的人文情環??萍嫉倪M步使我們正處在一個以視覺為中心的圖像時代,傳播媒體與信息流通造成媒體使用的方便與多元化,這同時也對平面設計和消費市場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萍嫉倪M步伴隨經濟的發展,以積極主動地姿態融入當代平面設計創作中,對藝術與社會、人、自然等社會生存問題都提出了深刻的反思。而民族化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其為當代的平面設計創意服務,才有更加廣闊的視覺藝術展示效果,才能形成新穎獨特的平面設計視覺表現形式,并為國際化的進程發展提供創新的源泉與動力。[2]
4.發展民族化對國際化的重要意義相對于國際化而言,一般人會認為民族化本土化的概念離我們更近更真實也更具有觸手可及的感覺。而針對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民族化的概念又都是基于本國自身而非他國的。事實上,本土設計的國際化進程和國際設計的本土化發展都是當代設計所關注并積極提倡的,正如經濟的發展“迎進來、走出去”那樣,積極促進民族化與國際化的融合與交流不僅可以更好的發揮民族化的優勢,更能給國際化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國際化進程趨勢的加快是民族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民族化的發展也給國際化的進程帶來了直接的影響。
首先是積極的經濟促進作用。習慣并固守的價值觀念已經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方式,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追求新鮮的事物并開始嘗試具有更多趣味和挑戰的生活方式。接觸了從媒體那里獲悉的來自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多種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體驗,不滿足于現有的本土化的生活狀態,人們開始想去親自感受那種異國他鄉的生活,去尋求更多的刺激和挑戰??梢哉f是人們對于本土化生活觀念的轉變推動了這種對國際化趨勢的追求,而根本的原因則是積極的經濟所起到的促進作用,物質上的滿足、經濟上的寬裕,都允許了這種觀念的產生并提供了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新奇特色的外國商品、愉快的外國度假旅游,都直接刺激了本國的經濟發展,同時對于未來國際化進程的發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加強了相互之間的競爭意識。每個國家都有本民族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方向和特色,民族化不能代替發展的全部,同樣國際化的創新也不能摒棄本土的傳統。競爭意識的加強不僅刺激了本土民族化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也引發我們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走出國門,利用外國更廣闊的舞臺去贏得國際市場上的中國品牌份額。
實施國際化的前提是要有民族化的精神做支撐,只有繼承民族化,創新民族化,才能更好的發展國際化,推動國際化的進程。中國平面廣告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無論是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商業廣告還是以宣傳弘揚為主旨的公益廣告,把中國傳統的設計元素巧妙的運用到現代的表現創意當中,實現與國際化接軌,才是中國平面廣告所努力追尋的
參考文獻
[1]李經緯.平面設計中民族性與國際化的思考.畢節學院學報,2006(3):80~83.
[2]白利波.平面設計的本土化視覺表現.天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27~28.
為慶祝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文化博物館開館三周年,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博物館為中外觀眾奉上了“雪域瑰寶━━文物聯展”,并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精美圖書《雪域瑰寶在北京:2013年文物聯展》。該圖書由熊文彬、曲珍主編,已于2013年2月出版,定價280元,ISBN:9787802534629。
該書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為聯展精品文物圖解,另一部分為文化研究論文。第一部分從文獻典籍、造像、法器、唐卡、面具、擦擦、傳統服飾、生活用具等八個方面對175件精美展品進行詳細介紹,展示了高原民族的精神生活和審美情趣,同時也反映了藏傳佛教文化藝術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從精美的藏傳佛教造像到色彩艷麗的藏族服飾,從古老的貝葉經《般若八千頌》到罕見的虎皮三彩多穆壺,從藏族醫學巨著《四部醫典》到藏醫藥唐卡,無不折射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而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更體現出漢藏文化的交流及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二部分收錄了文化藝術方面的專家論文,共九篇。內容涉獵唐卡藝術、佛教造像、藏族飾品、古塔形制、明清漢藏器物交流等,深層次、多角度的選取論點向讀者介紹獨具濃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研究唐卡藝術的論文,唐卡是繪畫中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記錄藏傳佛教和各種神靈的宗教唐卡,有反映歷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學成就的藏醫、藏藥、天文歷算唐卡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風土、藏傳佛教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堪稱是形象的百科全書。又如研究藏傳佛教造像的論文,通過研究本土造像藝術流派和外來異域造像流派對藏傳佛教造像的影響,來看清其背后蘊含著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每一種造像流派的形成和發展都是佛教文化的藝術再現和佛教歷史的真實見證。再如研究藏族飾品的論文,藏族人有佩戴飾品的習慣,無論是男性飾品還是女性飾品,都具有寓意深刻、樣式多、體積大、色彩艷麗、價值珍貴等特點,體現出了藏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標準。無論貴族還是平民,人們都認為佩戴飾品有攜福的作用,同時,藏族飾品的設計與其信仰的宗教和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舉辦這次展覽和發行此書,不僅是向觀眾和讀者展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多姿多彩的雪域風情,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通過這些文物,了解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締造過程中所處的重要歷史地位和做出的貢獻。這對弘揚優秀文化、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 跨文化教學 構建模式 理論思考
前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國際之間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因而對大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學生對英語的語言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進行跨文化交際。國際間的交流不僅促進了各國發展,而且推動了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研究現狀
1.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的不平衡。大學英語是各個高校都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然而相應的核心期刊論文和著作的發表數量極少,平均僅為8.6篇和3.5部,與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規模極不相稱。對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公共課研究論文、著作較多,而對大學英語的專業課程教學研究較少,其相關研究文獻僅為公共課英語的四分之一。另外,對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研究有結構和層次上的不平衡性,不僅英語核心期刊研究數量分布不均衡,而且期刊論文都均為非必修內容,導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課程結構不盡合理,影響了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的進展。
2.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的跨越性弱。近年來,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引進了外國的研究成果,開闊了研究的視野,拓寬了研究的思路,促進了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的發展,但依然存在不足。中國提倡走出去、引進來,忽略了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的發揮,期刊論文多數是模仿、修改、完善,缺乏本土文化的介入,有待創新。
3.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缺少合作。隨著各門學科的不斷深入和細化,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出現了應接不暇的尷尬局面。學科交叉越來越成為一種熱門趨勢,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語言學、傳播學等學科互相交叉,因此對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研究也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出調整,以便從全面的研究中發現優質教學模式的端倪。目前,各個分支學科只知道閉門造車,缺乏學科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導致研究深度不夠,研究成果有失偏頗。由此看來,各位學術界同仁應攜手并肩作戰,努力形成合力和影響力,才能使研究成果有所突破,在學術界獨樹一幟。
4.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缺乏轉化。教育科研人員對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缺乏系統地轉換。調查研究數成果呈現以下模式:多為抽象概念和理論,少有定量研究;多為外國文化研究,少有中外對比和中國本土特色文化研究;多為靜態闡述,少有動態跟蹤分析;多為機械借鑒,少有本土創造;多為專一、孤立鉆研,少有綜合、交叉復本。此外,研究領域深度不夠,對跨文化教材和大綱、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測試與評價、實踐性與操作性等研究成果不明顯,很多研究成果也未付諸實踐,缺乏理論成果向實踐的轉化。
二、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實踐模式
1.均衡語言與文化授課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模下,英語教師的授課模式以英語語言的學習為主,缺乏對外國文化知識的講授,這種現狀的出現,源于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的誤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局限在對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注重死記硬背,缺乏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殊不知,理解了的東西才更容易記憶,也更利于應用,如果僅僅專注于英語的符號和字母,就會把鮮活的語言文化學死,不僅學生苦惱,老師也會頭疼。因此,教育改革應靈活地涉及到英語文化背景,讓學生和教師都注重對英語本質、根源的了解,知曉外國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通過中英語言的對比學習,更能深刻體會文化的魅力。
2.中西語言文化與思維方式的對比。當今社會過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導致中國學生忽視對本土語言的學習,是一種社會畸形現象。大學生學好英語沒有問題,但為何不能在靈活運用母語的基礎之上,通過中西對比,較簡單、方便、快捷地學習英語呢,這可是扎實掌握一門語言的捷徑。大學生之所以認為英語學習有難度,是因為缺乏對漢英語言的對比,如果能把中英文化融會貫通,會更利于進行跨文化交流與溝通。
3.融入英語新聞,接觸真切文化。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局限于書本知識,還應尋找多種接觸真實英語的途徑,在實踐中加強英語語言與文化的學習和運用。英語新聞有廣泛性、趣味性、時效性等特點,因此大學生在閱讀英語新聞的同時,不僅學到了英語語言,還對英語文化和國際大事有了了解和掌握,既開闊了視野,也了解了國際發展動向,何樂而不為呢。此外,大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途徑,增強英語語言能力,便于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
總結: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建構教學結構模式和實踐模式是跨文化教學和國家培養人才的必經之路,因此應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完善跨文化教學方法與策略,促進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大學生應善于利用網絡英語資源,拓展英語知識的深廣度,緊跟英語跨文化交流的時尚,深入研究英語學習的策略,提升自身實力。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在當前我國教育研究創新乏力的情況下,確立一種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取向,將成為我國教育研究創新的突破口。鑒于我國教育研究者對研究范式重視不夠,對科學實證研究范式過于迷信和信仰等問題,又由于當代社會主流思維方式轉換、教育過程的本性和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理趣使然,必然要確立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義取向。以人文主義研究范式作為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必須重視本土化問題,為此,應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本研究范式與其他研究范式的關系。
一、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現實問題
從總體上講,目前我國教育研究范式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教育研究者對研究范式缺乏應有的重視,很多研究者尚無明確的研究范式意識。有學者以某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4年教育學博士學位論文為文本,分析了這些論文中所體現的教育研究范式。結果發現,“大部分的研究者缺乏方法論的自覺意識,甚至有些研究者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1]。教育研究中有太多的直覺、思辨,有的研究甚至就是想當然,過于模糊、寬泛、松散,許多結論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習慣性和自發性,所能起到的主要是議論和輿論的作用。它更多的是一種研究者個人觀點和感受的闡發,通常結合社會當下的時弊和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說或提出建議”[2]。教育理論中充斥著“正確的廢話”,這樣的教育研究,難以在學術界獲得應有的地位,難以為教育實踐工作者關注,更談不上教育研究的創新發展。
另一方面,人們對科學實證研究范式又過于迷信和信仰。當代教育研究籠罩著纏綿悱惻的經驗主義的情趣。許多人認為,運用觀察和實驗等所謂科學的手段與方法就能確保經驗事實不斷得到積累,如能對不斷得到的豐富的經驗事實加以歸納、總結,就能自動產生科學理論。狹隘的經驗主義使教育科學研究第一線的實踐工作者非常蔑視思想和理論,尤其蔑視哲學。在不少人眼里,所謂教育研究不過是搞幾張問卷或量表去調查,或在某個范圍內進行種種測試或實驗。這種單憑經驗或經驗至上的情緒,使教育研究實際走到了極端缺乏思想和理論的地步。
人文主義研究范式,作為崛起于20世紀中期的一種在自然情境中以收集定性資料為主,通過詮釋和移情的途徑來揭示和理解教育及其內部意義的研究范式,雖自20世紀90年代已引入我國教育研究領域,但之后并未獲得正常發展。它對我國教育研究創新的引導作用也就沒能發揮出來。
二、確立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義取向的理由
從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現實問題出發,實現我國教育研究的創新,就必須從教育研究的生產方式上進行變革,也就是說,我們須深刻認識人文主義研究范式在當前教育研究中的意義與價值。確立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義取向,其理由如下:
1.當代社會主流思維方式轉換使然
影響教育研究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種歷史的因素時刻與教育研究的每一個環節相關,它就是一定時代的主流的思維方式。
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當代社會思維方式的變革在于轉換了一種模式,即從主體與客體對立的、以實證科學為楷模的認識模式,轉向以主體間性和互動建構為主的認識模式。這種轉變不僅表現在認識的目的、真理、知識的性質等問題的界定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認識模式本身的解釋上。也就是說,認識不再被看做是在主體與客體的對立之間產生的表象與本質的符合,而是被看做一種解釋的活動。這種解釋活動依賴于解釋者生活于其中的語境,即“生活形式”之中,并且解釋所產生的意義是一個過程,且永遠沒有窮盡。
人文思維邏輯與科學思維邏輯作為兩種不同的思維工具有著各自的用途與適用范圍,并隨對象的不同特性與需要而決定取舍。當世界經濟表現為一體化趨勢的時候,科學思維的邏輯就派上了用場,而在當今這個文化多元和追求差異的社會里,追求多樣性的人文思維邏輯就占據了主流地位。在此背景下,教育研究過程中也必將注重人文思維邏輯的運用,教育研究范式也必將轉向人文主義的研究范式,這是適應哲學思維方式轉換潮流的必然選擇。
2.教育過程的本性使然
教育過程是教育研究的重點,其本質屬性決定了教育研究范式的應然取向。
首先,教育過程是一系列對立范疇的辯證統一體,即物質的與精神的、事實的與價值的、外求的與內省的、存在的與意義的、物化的與人文的等等,但教育活動或教育實踐并不是在兩極之間搖擺的,而是有層次的。教育的完整意義具有一個“核心”,在一系列對立的兩極之間,筆者堅信,教育的“核心”是內隱的和精神的,教育活動的本性在于精神的、價值的、人文的和意義的—面。
我們可以說,沒有校舍、沒有課本,就沒有正規教育;沒有了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準備,教育活動就很難達到它應有的效率。但不能說,有了校舍,有了課本,有了掌握心理學和生理學知識的教師,所發生的教育活動就是有意義的和有價值的。有這樣的情況,即一個現代化設備的課堂,傳遞的卻是非科學的知識,這是一種異化的教育,一種負教育。校舍、桌椅、課本和知識等,雖然是教育活動所不可缺少的,但不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教育活動的核心是教育活動所欲表達的人類對真、善、美等價值的追求以及對意義的關懷與尋覓。因此,教育活動具有極強的人文性,它內在地與“理解”、“體驗”、“價值”、“意義”等范疇聯系在一起。
其次,教育活動的核心是精神的和人文的。因為我們無法將全部教育問題的意蘊客觀化,無法從純粹客觀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教育過程無法還原為一個實體或得到嚴格控制的操作過程。教育活動中較高層面的內涵并非在歸納推理或統計規律的意義上由低層面的內涵推演而來。教育中的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是歷史地生成的,同時也是依據個體的智慧與覺悟而存在的,也就是說,不同見識、不同修養的個體所見到(悟到)的教育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教育的核心由于文化歷史和人格個性的參與,所以它本質上是約定的,而不是外在規定的。因為其約定性,人類理解或說明教育的歷史是一種互為主體性或主體間性的歷程,教育活動就具有了很強的獨特性和個體性。由上述可知,教育過程深刻的人文性決定了教育研究范式人文主義的取向。
3.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理趣使然
教育不是當時當世之事,而是古已有之,教育研究亦是如此。因而,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的理趣就成為今日教育研究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從我國傳統教育的內在意蘊來看,我國傳統強調為學貴在覺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認為,“學”為“覺悟”。為學的根本意義在于覺悟,這一點決定了我國一切學術的根本路向。中國人為學的目的,是致力于學問的探討,不僅求真,而且求善、求美、求意趣。人文主義研究范式的核心是意義的生成,強調教育研究的主題在于深入解析教育現象背后的意義。人文主義研究范式追求意義的建構,這與我國傳統為學求意趣的研究指向有殊途同歸之妙。
其次,我國傳統教育研究講求道理,道理是開創性思想家的洞見慧識,是以其學養、智慧和覺悟作鋪墊的,脫離不了主體性的肯認或體認。道理所具有的哲理強制性和普遍接受性,本質上是建立在相互主體性脈絡意義的合情合理與共認共識之上的。合情合理指道理的強制性,共認共識指道理的普遍性,意味著相互主體的可體認性與可接受性[3]。人文主義研究范式強調研究主體和客體的互動和融合,走向“主體間性”,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主體和客體達到“視域融合”式的理解。這與我國傳統教育探究中注重研究主體的相互可體認性與可接受性不謀而合。
最后,我國傳統教育探究所達成的是學問,是覺悟,這決定了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的路向是內省而不是外求;是體驗(體悟),而非經驗(感知)。一句話,它是為求“心”,而非為證“物”。心的覺悟或者說生命的體驗是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的法門。人文主義研究范式強調研究者的重新體驗和表達,這與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的路向是一致的。
我國傳統教育探究的理趣與人文主義研究范式的種種暗合為其在我國的生長提供了可能。三、人文主義研究范式的本土化
以人文主義研究范式作為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必須重視其本土化問題。為此,應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1.要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做到“古為今用”
要使外來理論在我國生根發展,不僅要研究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更要透過表面現象,去把握教育文化傳統的內在血脈。因為我們始終處在傳統中,而且傳統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失去了本國文化傳統的支撐,再好的理論和方法也難免走樣。教育研究必須對本國的教育傳統進行應有的提煉和升華,才能使民族精神在研究范式的演進中得以弘揚。人文主義研究范式要實現本土化,無論如何都應以我國“過去的整個發展”為基礎。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進行教育研究時,不能人為地割斷現代教育研究與其歷史之間的聯系,否則,我們的研究就只能是一具外殼,而沒有生命活力。
2.恰當解決外來與本土的關系,做到“洋為中用”
眾所周知,實踐總是特定時空中的實踐,懸離于特定文化與社會境脈之外的教育實踐并不存在。由于教育思想構建過程本身也是在特定文化與社會境脈中進行的,因此,盡管特定文化與社會境脈可能具有某種類型的代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類文化與社會的某些共同特征,但任何教育思想都首先是體現或蘊涵著特定文化與社會的屬性,反映著特定文化與社會的價值訴求。正是這些具體的文化與社會意蘊,正是這些背后的東西,使思想具有了某些相應的話語特征[4]。就人文主義教育研究范式的引進而言,它生長于西方特定的文化與社會境脈之中,它不可避免地帶有西方社會的話語特征。要想確立對中國教育研究真正具有引導力的教育研究范式,就必須深入研究中國的文化與社會境脈,并使其最終帶有“中國話語”的特征。也就是說,我們在吸收外來優秀成果之后,還要有一個“外來思想的本土化”過程。人文主義研究范式經過這樣一個基于本土實踐的再賦義、再改造的工作,便不再是外來的理論,而成為本土的教育研究范式。
3.本研究范式與其他研究范式的關系
實際上,教育研究的不同范式之間并不是一個簡單替代和否定的過程。迄今為止,任何一種單一的研究范式都不能在整體上為教育提供全面合理的解釋。各種研究范式都有其長處和短處,這說明每種研究范式都有其價值性和局限性,其合理性是相對的。筆者認為,當前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義取向是基于我國教育研究范式的現實問題而補偏救弊所做出的選擇。為了更全面合理地解決教育中的問題,教育研究需要各種范式的“和平共處”,以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論范式與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1).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