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1 18:43: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信息技術與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使之與美術教學的整合,能更好地達到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即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豐富視覺、觸角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并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美術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和方法,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提高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不斷地完善人格。
美術是視覺及造型藝術,具有可視的形象特點,因而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使美術教學手段向多元化發展,如實物展示、投影運用、多媒體音像的引進,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這樣也適應學生認識的發展和身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美術教學用簡易、新型、交互、愉悅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個體自我發展的需要,實現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目標。
一、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的美術學習活動。“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十分強調自由表現和大膽創造。在低年級尤其注重感受、體驗和游戲等靈活的教學形式。使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融為一體。在教學時,利用互聯網、校園網,收集有關的美術課題的信息資源,制作色彩紛呈的教學軟件,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例如教學《各種各樣的魚》、《可愛的鳥》、《鮮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愛的動物》等耳熟能詳的課題,運用現代多媒體組合教學,通過聲音、動畫、視頻、投影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學習。高年級要求運用形、色、機理、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主體造型的手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造能力。同樣,借助信息技術的有利因素,為學生創設有利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運用電腦、投影、錄像等多媒體組合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也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與實驗,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設計意識,使學生學會按美的規律去設計生活。這一學習領域主要是讓學生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美化生活及環境。例如用廢品泡沫拼砌《高樓》、用碎布貼《可愛的家鄉》用畫報貼《南海之濱》等,我們可以先攝錄一些優美的環境與建筑物,指導學生分析、感悟與理解。再用攝錄投影等方法表現設計制作過程,使學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在學習圖案、紋樣、封面設計等內容時,則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從設計初稿、骨格、設色到完成作品,設計制成教學課件。分層次地展示不同的變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導比較與分析。還有,在電腦繪畫軟件里設置各種特效處理功能,如對圖象進行各種變形、復制、縮變、旋轉、鏡像合并、及色調調整等。進一步擴闊學生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也使教學過程加強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簡易的設計制作。通過操作鼠標變換設計形式和各種特效的處理,使他們信息技術教育與美術設計意識與應用都得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著重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最基本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能力。對高年級的學生,突出引導他們學會在網上瀏覽欣賞適合自己的藝術作品,學會在網上收藏自己喜歡的優秀作品,反復感受、認識和理解,具體內容如《民間藝術作品》、《中國建筑介紹》、《中國優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郵票》等和通過一系列的瀏覽、收藏,再運用語言、文字、繪畫等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真正達到培養欣賞與評述能力的目的。
五、結合信息技術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綜合性的提出是美術課程改革突破的重點與難點,體現了美術教學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綜合性既是融美術和學習領域為一體,也是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結合。并且與現實社會,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首先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既豐富了學習的內容,也開闊了學習的途徑。大大促進了美術教育的發展。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出現了電腦美術,包括繪畫、設計、動畫等內容。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加強落實少先隊、教育科研等各項工作,協助部長、教導主任做好教學常規工作,探索信息化生命環境中師生成長,家校溝通的途徑和方法。
取得的主要業績:
①在大隊輔導員工作中大膽創新,加強“社區建隊”、“網絡建隊”,為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并著力進行“新課程與少先隊工作相結合”的實踐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被南山區教育局評為2005學年度“德育先進工作者”。參加全國大隊輔導員工作會議,并代表深圳市在大會上做了《加強信息品德教育,讓“網絡”伴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主題報告,受到廣泛好評。
②本學年度加強教育虛擬社區建設工作,搭建了師生成長的平臺-南山實驗教育博客群,并獨立主持省級課題《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師專業成長》,組織麒麟部師生開展基于博客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在國內頗具影響?!冬F代教育報》、《信息技術教育》雜志對我校教育博客研究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
③本學年在學校相關領導的指導下,組織麒麟部部分教師完成了校本課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學科整合行動標準》的編寫工作,并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④組織師生參加各級信息技術競賽,在“深港網絡夏令營”、“智多星游戲課堂”、“第六屆學生電腦作品深圳賽區”等比賽中成績顯著。
⑤本學期組織麒麟部師生開展“書香校園”的建設工作,營造書香氛圍,并成功舉辦多期“教師讀書沙龍”、“親子讀書會”,為建設學習型學校營造了和諧的氛圍。
⑥本學年,不斷加強自身的提高,堅持閱讀。先后閱讀了《中國傳統教育》、《小學語文教學論》、《問題導向學習》、《教師人文讀本》、《給教師的建議》、《民主與教育》等10多本教育專著,并做了3萬多字的教學筆記。
⑦本學年度,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堅持書寫,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撰寫了200多篇主題文章,并有10多篇論文在《中國電化教育》、《現代教育報》、《信息技術教育》《輔導員》等報刊雜志中發表。被《現代教育報》聘為特約撰稿人,《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特約通訊員,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論壇”版主,“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論壇”版主,南山區教科中心教育技術兼職教研員。
存在的問題:
①對少先隊工作缺乏系統考慮,深度不夠,缺乏堅持,工作顯得較為被動。
下面將2015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 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 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 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15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二)學歷教育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15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顒?,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15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 的教學反饋、優秀案例評選、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 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 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15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 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 《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 在信息技術教育 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四、2015年師訓工作特點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技術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屬于交叉學科,我校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中,結合西部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確定了信息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為制造業信息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將人才培養目標行業化,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當前物流業的行業地位在廣西區域經濟中越來越顯突出,物流發展面臨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泛珠”三角區域的開發與合作、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等四大機遇,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面向物流領域的信息化人才培養已成為我校“立足廣西,服務區域經濟,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物流信息技術”是我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專業限選課程。課程以物流信息技術的功能即在物流作業過程中信息的收集與傳輸、存儲與處理、定位與追蹤為主線,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為核心,系統介紹條碼技術、RFID技術、EDI技術、GPS、GIS技術等理論基礎知識、實現原理、功能構成、解決方案及其應用,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型、應用型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物流信息管理素質,使學生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構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具備規劃、設計、開發和運用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能力。
1 信管專業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物流信息技術課程通常包括和物流業務活動相關的一些專業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課程教學具有一定挑戰性,常見的問題如下:
(1)教學內容重復,更新較慢。課程部分章節內容與信息管理類專業的其他課程(如:管理信息系統)存在重復編排的現象,致使教學內容重復講授,學生上課缺乏積極性,不便于掌握較新的知識。此外,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更新較慢,現有的教材理論知識體系已經落后于物流企業第一線的實際情況,可操作性差,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不足。
(2)教學方法單一。目前,物流信息技術課程基本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缺乏物流技術類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動手實踐環節的培養。教師雖然在部分章節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是受困于缺乏物流企業第一線的資料,導致多媒體教學也只是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課程教學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沒有充分確立學生主動參與、發現、探索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地位,導致大多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課程教學方式簡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考核方式片面??己朔绞街饕且揽恳粡堅嚲韥碓u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少考慮考核方式如何有益于教學,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體,大都附和重復、疲憊應付、無創意地接受。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導致學生的動手技能缺乏,不知如何將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去。
(4)實踐教學設備匱乏。由于實驗室經費有限,RFID設備、手持式條碼掃描儀、固定式條碼掃描儀等物流信息技術實驗室設備采購數量很少,不能滿足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需要。實踐教學設備的匱乏是導致學生實踐環節薄弱、動手能力差、對理論知識理解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信管專業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
2.1 改進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應突出條形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射頻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運輸系統(ITS)等技術的應用性,演示合理運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方法,加大多媒體光盤內容的比例,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的多媒體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同時,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專業論壇、搜索引擎文庫、專業數據庫等多種途徑獲得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補充到課堂教學中,大膽使用最新技術文章和國內外專家學者關于物流信息技術發展前沿趨勢的相關文章。
2.2 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
結合學生的專業基礎與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等。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主,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通過一系列具體案例的討論與思考,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的學習氛圍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分小組形式進行案例討論,每個小組須形成一個統一意見,這就培養了學生有理有據地以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
2.3 改進考核方式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添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小論文寫作方式等。小論文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各種專業論壇、搜索引擎文庫、圖書館數據庫等獲得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培養學生閱讀專業文獻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通過論文寫作的方式使專業知識進一步 “內在化”,該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 改進實踐教學模式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的理論轉換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應盡量建設經濟實用的實驗室,提高學校物流信息技術設備利用率,降低采購和維護保養成本。另外還可以租賃物流企業設備進行實踐教學,將實習地點從學校向物流企業第一線傾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3 結語
本文基于信息管理類課程教學任務與要求,分析了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物流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通過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能,這不但是社會、企業對人才最真實的要求,而且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形勢下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無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項目: 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1JGA081)“面向廣西區域經濟的信息管理類本科應用性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姜顯亮.提高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一、個人培訓目標與要求:
1、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和嘗試,努力探索研究合適學生特點、能增進學生計算機操縱水平,并進步學生的設計和創新能力,進步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保證教學質量。
2、積極展開學業水平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進步本身的專業水平、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把新的技術利用于信息技術課中,開闊學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增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碰到的實際題目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二、個人培訓的具體措施:
1、重視平常教學常規的扎實與提升。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做好每次聽課后記錄。學會思考教育題目,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本身教學的行為,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然課后,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題目和有價值的東西趕緊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2、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平時多瀏覽優秀的教育名著,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以他們的例子來鼓勵自己,多觀察、多總結,從學生實際來總結進步,積極撰寫教育論文,努力讓自己成為一位知識型教師。
3、建立現代學生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相信學生的巨大潛能,并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增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關鍵詞:校園網 教學資源 資源庫 信息化
校園網是教職員工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一個平臺,是現在網絡環境下不可或缺一個構成一般包含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流資源。硬件資源包括計算機機房、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和電子閱覽室等,軟件資源和信息流資源方面,校園網系統可以由網絡辦公管理系統、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信息查詢系統等組成,使校內的教學、科研、辦公和管理都有了網絡環境,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
一、硬件資源
我校校園網目前有網絡服務器五臺,分別是三臺HP高檔服務器、一臺鏡像服務器和一臺磁盤陣列。分別為:聯網用服務器,提供DNS服務;網站WWW服務器,提供學校網頁、各教研組和師生網頁;數據服務器,提供FTP文件傳輸服務、視頻服務和在線播放等服務。
校園網主干采用光纖連接,實現百兆桌面的快速以太網架構,辦公樓、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等都接入寬帶網。網絡拓撲結構如下:
二、軟件資源
校園網的教育資源主要來自:校園網上的資源庫、因特網上的各類資源庫和分布在因特網眾多網站上的資源。
1、校園網資源庫
2、網上教學資源
3、教育資源的分類
教育資源分為:資源素材層、資源管理層和資源應用層。
(1)資源素材層分為音視頻、動畫、圖文等CAI素材,電子教案、教學案例錄像、實驗操作錄像,各類習題、試卷電子文檔,教育論文等。
(2)資源管理層分為資源系統與權限管理,資源分布式自建管理,資源建立與、等
(3)資源應用層分為基于資源的網絡課程制作,資源分布建設與應用評價,資源應用分析與個性化服務等
4、教育資源的使用
教師使用的素材庫包括:學科素材庫(mpg視頻、avi動畫、jpg學科圖片、wav配音)、同步教學(高中各學科各章節知識點同步的教學、知識要點、教學輔導、教案、練習測試等)、教研論文庫(教育基礎理論、課程與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驗、素質教育等)。
學生使用的素材庫包括:學科知識博覽(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美術、計算機等學科相關的知識資料)、課外百科(軍事、科技、天文、書法、醫藥保健、汽車、生活常識、娛樂游戲、日常禮儀、紀念日節日、國家與國旗、文學、藝術等豐富的課外教育資源)、通用音效庫(midi庫、人類、動物、按鈕、開關聲、工具聲、公共場所、交通工具、警報、軍事、卡通、樂器、日常生活、音樂、游戲等)。
三、教育資源的建設
具有了上述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功能,將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有機結合,成為現代教育中一大亮點。
1、購買國內教育資源庫
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教育資源的產品越來越多,我校購習了多套計算機輔助教育軟件、清華廣信資源庫等。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庫很多,現列舉以下幾例,供有關學校參考。如:K12教育資源庫、K12智囊教育資源庫、K12學科資源庫、K12建庫王、K12分布式建庫王、K12網絡課程制作平臺、K12信息技g教育資源庫、中國基礎教育資源庫、CNKI基礎教育知識倉庫、真源多媒體教育資源庫&平臺、清華同方多媒體教育教學素材庫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資源庫等。
2、建立有關網站
依照學校的業務,利用校園網滿足學校的管理、備課、教學、學習、Internet遠程教育的需求。我校專門建立有關子網站,供校園內師生共享資源。分“備課子網、教學子網、學習子網和管理子網”等。
①、備課子網。在備課子網主要滿足教師的備課需求。教師用來進行教學研究、教學資料查詢、多媒體資源匯集、教案編寫、課件制作等工作。借助于備課子網,還可以共享并借鑒共享網上教案;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手段,豐富、完善和充實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
②、教學子網。教師利用計算機信息設備手段,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形式豐富課堂內容;通過網絡,教師實時抽調網上課件資源。利用信息教學手段,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擴大信息來源范圍和信息量,傳遞給學生大量的知識、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③、管理子網。使學校管理人員有效收集校內校外信息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有效掌握學校的各個方面的狀況,并為管理人員進行工作決策提供極大的幫助。借助于相應的管理軟件,可以減少人為因素的隨機干擾,提高管理的科學性,促進學校工作的全面發展。
3、自建教育資源庫
對我校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制作、收集的教研論文、學科教案、說課教案、備課參考、課堂教學心得、試題庫、教學用多媒體和網絡課件、課外知識和競賽輔導等有關素材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分析和刪除部分重復資源,以網頁形式供師生調用。
在校園網上建立論壇和聊天室,開設心理輔導站、學習交流園地、教師網上答疑等欄目,開設校長信箱和家長信箱。
四、資源庫建設中的幾點說明
1、各軟件公司各做各的,造成許多資源的浪費和不對口。
軟件公司在開發各種教育軟件時,聘請了許多教育專家和計算機專家,但可能是第一線的教師比較少的緣故,生產出來的教育資源,很大程度上出現類同和與教材不相符的現象。往往看上去還可以,到實際用時卻用到的東西很少。
2、軟件公司的開發周期長。
目前教育資源庫的內容大多以教學用素材為多,而提供基于校園網的教育資源卻很少。教材的更新也給軟件開發商帶來了不便,開發周期長,帶來很多負面現象,由于跟不上教材,甚至有的教師不愿意用。
3、資源開發要做好總體規劃,要抓好資源的審批與工作。
我校在進行網上教育資源的建設,以“整體設計,分工建設,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為指導,避免重復建設,保障教育資源的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建立資源庫內容的嚴格審批制度,使得教育資源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教育》,北京師范大學音像出版社,2008。
2.《計算機輔助教育》,何克抗,高等教育出版社。
3.《基于網絡技術平臺的教學實踐與研究》,計算機研究中心。
4.《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電化教育雜志社,2000。
5.《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教育技術通信網站。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新職業教育論的觀點,并結合現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不足,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能為主線的原則,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質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為了適應當今的新經濟時代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已經成為所有專業的公共必修課。但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1)教學模式上。很多學校都是初、高中生統一編班,統一內容,統一進度。這就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學,初中階段就已經開設了電腦信息技術課,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些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學生,由于接觸計算機的機會比較少,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還比較缺乏。因此,如何靈活處理教學中的深度和廣度,由過去簡單的操作技能訓練,轉變為對學生綜合信息素質能力的培養上來,將成為教學中研究的一個重點。
(2)教學內容上。無論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都是采用材,統一檢測目標,沒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應具有的職業素質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目標不是很明確。
針對現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想要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的綜合信息素質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素質的需要,就必須對中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和改革。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改革
(1)教學內容要緊跟時展。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知識更新速度非???,新技術和新軟件層出不窮。而作為教學依據的教材由于在編寫、出版、發行等環節上耗時較多,從而導致部分教學內容滯后于現實的發展,相對陳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教學內容也緊跟形勢的發展變化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有求“新”的精神。作為一名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師,應時刻站在本學科的前沿,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把介紹新知識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選擇地把一些相關的新版本軟件的新增功能與特點等補充到教學中,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激發求知欲、好奇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自覺性。其次,兼顧教學層次性,合理調整教學順序。學生的發展水平是教學的出發點。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分層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努力探索而實現認知水平的重新架構。 轉貼于
(2)加強教材建設。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的知識載體,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理論依據。一本好教材,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廣、變化速度快,涉及的學生面廣等,如何讓教材滿足教學的需求呢? 筆者認為,在教材建設上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作為一門內容更新速度快的基礎學科教材,一定要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材版本、教材內容,突出一個“新”字??沙浞掷糜嬎銠C網絡這一資源開展教學,把網上內容寫入教材,使教材增加新的活力。其次,提高教材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變“教本”為“學本”。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解教材中的難點,圖文并茂,使學生自己也能將教材看得明白,這對學生進行課下預習和復習非常有幫助。
(3)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計算機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培養的核心就是“學習如何去學”——即自學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設置教學問題,并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想辦法從課本中、從網絡中找到解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拓寬他們的知識發展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不僅要從內容上進行改革,也要從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不斷創新,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容迎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挑戰。但是,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教師尤為重要,善于學習、勇于創新是信息時代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謝景政.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差異教
學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