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1 18:43: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身體素質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大學生 養生鍛煉 課程體系
一、大學體育課程安排實際情況
大學體育課程為每學期16周,每周1次課(2學時),即每學年共計上32次課,64學時。由于受到法定節假日、雨雪天氣等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學生實際上體育課每學年平均在24次左右,每學期平均12次課,總計24學時。
二、目前大學生健康基本狀況
學生的體育技能、科學鍛煉的知識常識非常匱乏。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持續下降,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與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學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遠成績分別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1]。天津市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近視和肥胖仍是主要的健康問題[2]。而針對此問題我們重新設置了課程結構和模式,由5次理論課和實踐課組成,作者認為僅僅靠單純的實踐課的鍛煉不能達到增強大學生體育技能和鍛煉習慣,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作者還認為若要增強大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科學鍛煉的知識,只有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認識能力,端正體育教育目標,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啟迪學生自覺,指導和支持學生自主體育,實現體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機結合,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和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科學鍛煉的常識。
三、本次研究主要內容
(一)通過對本校一、二年級不同專業9個班級(其中女生一年級2個班)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實際調查分析大學生健康狀況特點。
(二)通過(男生班)一學期試點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對比,分析證明新課程體系模式的優越性與可行性。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結果(縱向)分析
1.試點班(3個班,83人)生理健康原始狀況與一學期后的生理健康狀況結果分析
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依次是精神失常、氣機紊亂、臟腑失調。我們還發現: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好轉。
2.對照班生理健康原始狀況與一學期后的生理健康狀況結果分析
對照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也是精神失常。通過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3.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測試結果與對比分析
從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大學生男生身體素質成績1000米和引體向上測試成績均不及格,總體評價只有69.516分。通過對比明顯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體向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他身體素質也有很大的提高。
4.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測試結果與對比分析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對照班大學生男生身體素質成績1000米和引體向上測試成績均不及格。通過對比數據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體向上都沒有明顯的提高,而且其他身體素質也無明顯提高。
(二)女生(新生2個班,不同專業)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發展特點與趨勢的分析
新生原始生理健康狀況測試結果。對照組大學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較突出的問題是傷精耗血,臟腑失調,精神失常較為嚴重。通過對比表中各項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五、總結
為建立更好滿足目前大學健康教育,提高身體素質,改善不良健康狀況的體育課程體系模式。作者通過一學期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實踐對比,從大學生健康問題特點、體質健康標準(8項)和3項基本身體素質發展狀況等方面,對本校一、二年級不同專業9個班級(其中女生一年級2個班)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實際調查分析大學生健康狀況特點發現:
(一)對照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精神失常。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同時,對照組大學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較突出的問題是傷精耗血、臟腑失調、精神失常較為嚴重。通過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對照組不論是男學生還是女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二)實驗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和對照組的情況相似,依次是精神失常、氣機紊亂、腑失調。
通過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問題特點、體質健康標準和基本身體素質得出,通過一學期時間的養生鍛煉體系課程的教學,學生的各項身體狀況都有好轉,且變化明顯。綜上所述,實驗結果證明實驗班(養生鍛煉)課程體系模式優于傳統體育課程體系模式,實驗班課程體系模式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女大學生 身心健康 影響
中圖分類號:G40-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28-01
瑜伽,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是梵文YOGA一詞的譯音,意為“結合、連接”。含義是把精神和肉體結合到最完美的狀態,它是種身心兼修的練習方法,它不同于體操和舞蹈,也不同于一般的有氧練習,只有當呼吸,意識和姿態有機的結合起來時,才是真正的瑜伽練習。本為通過文獻資料和問卷調查等方法,旨在了解瑜伽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
1 研究的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在準備期間通過商丘師院圖書館查閱有關書籍和中國知網查閱了大量關于瑜伽運動的期刊論文,為本文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 問卷調查法
對商丘師范學院公體部選修瑜伽的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100份,回收率100%。
1.3 歸納演繹法
通過對文獻資料和問卷調查歸納得出:瑜伽有利于改善女大學生的身體形態,提高女大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和平衡性。瑜伽習練可以提高大學生抑郁心理的健康水平,瑜伽可以調整人的心理,緩解心理壓力。
2 瑜伽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2.1 瑜伽對女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2.1.1 瑜伽形體練習可以增加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改善女大學生的柔韌性
瑜伽由呼吸、姿勢和冥想三者結合起來的,呼吸對于瑜伽習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呼吸是人體最重要的機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由于人為的因素,我們的呼吸一般是任意和不規律的,違反身體呼吸系統的自然規律的[1]。瑜伽的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配合著瑜伽姿勢的練習不僅能夠增加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而且能夠改善女大學生的柔韌性。瑜伽練習時柔而緩慢,肌肉處于有氧運動沒有乳酸的生成,對肌腱、韌帶起到按摩和滋養作用,因而能有效地抑制韌帶的硬化,發展關節的靈活性。在我對公體部100名學生的調查發現,84%的學生認為長期練習瑜伽能夠增加心肺功能。91%的學生認為通過一段時間的瑜伽練習,柔韌性得到明顯改善。調查表明:通過瑜伽鍛煉,配合呼吸和體式的練習能夠很好地促進呼吸系統功能。
2.1.2 瑜伽練習可以塑造形體,減少脂肪,改善身體形態。增加身體素質,改善女大學生的生理機能素質
瑜伽練習也屬于一個體育鍛煉,也涉及到體能消耗,在調查的100名學生中,通過一個學期的瑜伽選修課程練習,90%以上的學生認為體重有所減輕,并且可以塑造形體。由此可見,一段時間的瑜伽練習確實起到了塑造形體,改善身體形態的作用。瑜伽練習還注重飲食習慣,主張清淡飲食,瑜伽的飲食也對減輕女大學生的體重起到重要作用。體育薄弱的女大學生完全可以選擇適宜的瑜伽動作進行練習來塑造形體,提高身體素質,增加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在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協調發展。
2.1.3 增加身體素質,改善女大學生的生理機能素質
調查結果表明:通過一段時間的瑜伽練習,73%的女大學生認為可以增加身體素質,改善身體生理機能。瑜伽通過呼吸和體式的練習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機能有一定的作用。不僅如此,筆者所調查的100名學生在每年的體質測試中,成績也有所明顯提高。瑜伽運動有助于改善學生身體形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1.4 能有效地按摩內臟器官,調節植物神經,對腸胃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使大便通暢,消除便秘
瑜伽通過呼吸進行體式練習,通過呼吸可以有效的按摩內臟器官,消除便秘。對于女大學生起到了美容的效果。81%的女大學生認為通過一段時間的瑜伽練習之后,皮膚有明顯的改善,之前有細微小痘痘的女同學也有明顯的改善,皮膚細滑度有了明顯提高。
2.2 瑜伽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 能協調身體各部,使人全身松弛,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起到消除疲勞,消除壓力。能夠明顯改善女大學生的抑郁癥狀
瑜伽練習中的冥想練習能夠使全身松弛,使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大學生學習壓力大,這樣可以起到消除平時學習中的疲勞,減輕她們的壓力。88%的女大學生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瑜伽練習,睡眠狀態得到很大的改善,學習壓力也明顯的減輕了,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了。瑜伽是一種動靜兼修的功法,也是練好內功的入門基礎,練習時呼吸與動作要緊密配合,經常練習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消除疲勞和壓力[2]。
2.2.2 瑜伽可以調整人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防治精神疾病
瑜伽通過靜態的拉伸練習作用于人體,配合柔美的音樂,能夠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瑜伽教練的語言提示更加起到緩解疲勞和壓力的作用。通過對100名瑜伽選修學生的調查,92%的女大學生認為練習完瑜伽之后身體非常放松,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學習起來精神更加集中。瑜伽講究平和的心態,這樣的導引能夠很好的調節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2.3 陶冶女大學生的情操
瑜伽是一項柔和的體育運動,瑜伽練習要求學生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提高耐性,不急不躁。在緩緩的動作舒展中體會身體內部的變化,瑜伽的練習還講求飲食、心態方面的配合,如飲食盡量保持清淡,對任何事情不苛求,作為一種養生養心的運動方式,瑜伽能夠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在學習之余增添文化樂趣,而且瑜伽運動的過程也傳遞著審美的意境,學生通過練習瑜伽也能更加客觀地審視自我,樹立積極豁達的人生觀念[3]。
3 結語
(1)瑜伽鍛煉對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積極的影響,它能夠使女大學生增加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起著促進作用。不僅可以增加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改善女大學生的柔韌性。而且還可以可以塑造形體,減少脂肪,改善身體形態。增加身體素質,改善女大學生的生理機能素質。
(3)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積極的影響。不僅能夠能協調身體各部,使人全身松弛,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起到消除疲勞,消除壓力。能夠明顯改善女大學生的抑郁癥狀。而且瑜伽還可以調整人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防治精神疾病。同時能夠陶冶女大學生的情操。
參考文獻
[1] 朱瑛,馬艷.瑜伽形體練習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報,2004(2):61~64.
摘 要 在面臨高等職業教育不斷發展及高職院校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今天,W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素質,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基礎。而職業教育即是就業教育,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必然走上用人單位,大多學生在用人單位從事一線基層生產工作。各個用人單位也特別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的生產單位對員工的身體素質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專業也對身體素質有不同的要求。
關鍵詞 用人單位 職業 高職學生 身體素質
一、高職學生身體素質對于用人單位需求是不可或缺的
(一)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經常潛在地表現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勞動中,自然也表現在體育鍛煉方面。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與遺傳有關,但與后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的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
(二)職業身體素質素質概念的提出,職業崗位對身體素質的需求的研究
職業身體素質素質的概念,以職業性、崗位性、實踐性和實用性人才為培養目標的高職院校,面對職業工作環境的日益復雜性、職業的多樣性、生產技術的高智能性和工作的高強度性等狀況,需要培養“準職業人”,他們具有對職業十分重要的身體素質水平。而職業體育素質教育正好滿足這種社會需求。不同的職業對從業者的職業體育素質(靈敏、速度、協調、力量及長時間工作耐力、意志力、抗挫能力、抗疲勞工作能力以及交際能力等方面)有特殊需求,而高職體育教學正好有利于職業體育素質的拓展。在運動生理學上,通常把人體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的基本能力稱為身體素質。
職業崗位對身體素質的需求,比如陳青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中指出就業崗位對身體素質的需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設置應該結合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職業特點對身體素質的要求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評價方法等綜合的安排,起到促進學生提高學生崗位綜合能力的要求。從體育學的視角下,將未來職業崗位進行分成四種類型,手指靈巧類、全身綜合類、流動交往類、站立類,并提出職業崗位對身體素質的需求相應的運動項目。
二、高職學生身體素質現狀
當前高職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底下而且呈逐年下降趨勢,主要表現在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指標持續下降,而肥胖發生率、眼睛近視率卻逐年上升。很多學生的體型不是呈現出“土豆型”,就是呈現出“豆芽型”等不健康體型。
三、高職體育教學與學生就業
我國高職體育教育要面向學生就業,就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就業素質,努力培養學生今后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為學生順利就業打下基礎。高職院校教育工作應該緊緊圍繞如何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強學生的適應與承受能力。而體育與教育密不可分,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對學生的意志與個性的培養具有特殊的作用。使學生在運動中承受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身體考驗。大學教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具備今后社會發展以及個人生活中的一切挑戰的基本能力,為學生將來潛力的實現和個人的發展奠定基礎。體育作為一門重要的教育學科,在承擔起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以及智力開發、個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更要明確高職體育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充分發揮新時代所賦予的體育功能,以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與學生身體素質
動手操作能力是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在調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質, 用人單位認為高職院校在課程方面需要采取哪些方面的改革”時, 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專業崗位:安裝、修理、機械、運行等生產技術類--需要的核心素質:發展肩帶肌、軀干肌和腳掌量、發展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靜力性耐力、上肢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測力、注意力的專注-教學相關內容:各種走、左腳和右換跳躍、啞鈴練習、爬繩、力量練習等。
五、基于高職學生就業需求對體育教學的改革
通過一年級常規選項體育課教學,使學生掌握一至兩項專項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通過二年級的半個學年職業實用性體育課教學,使學生了解自己今后所從事的職業特點,掌握職業實用的身體訓練方法,提高職業能力,懂得職業保健的相關知識,提高預防職業病的能力。不同職業項目群實用性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機電類職業項目群中長跑,投擲,各種走、跑交替,單、雙桿,滾翻、倒立,實心球,啞鈴,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
以站立姿勢為主的營銷、商貿、管理、物流、生產加工、工程、機械等站立型職業工作者,由于長時間站立和近距離來回跑動,下肢承受較大靜立支撐和工作負荷。有的人較易患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等職業病。據此,應選擇端正姿勢、改善形體、增強持久站立能力的教學內容,改善大小肌肉群協調交替用力技巧,學會自行調節和放松各部分肌肉,做到勞逸結合,如:平板支撐、單腿站立、俯平衡、側平衡等練習。
參考文獻:
[1] 劉明星,曾萍.從用人單位的視角分析高職生的職業素質及培養對策[J].職業與教育.2007.
[2] 陶利,張宜龍.從用人單位的需求特點和用人標準看體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J].南京體育學報.2001.
[3] 仝東峰.從用人單位對體育專業畢業生評價看學生的培養[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
關鍵詞:大學生 健康體適能 健康促進
前言
2010年《中國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近二十年,中國大學生的體適能在持續下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已經不單只是學校體育課程的教育問題,更成為了全社會各部門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毛振明教授研究表明,中學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更嚴重的是可誘發學生心理的“亞健康”。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體質的健康狀況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體適能是評價人們身體健康狀態最新的概念,不僅是對身體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同時也針對心理健康及工作能力。近年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接受。[1]
1 體適能的概述及國內外研究狀況
1.1 體適能的概述
體適能源于上世紀60年代西方運動生理學界,后經臺灣、香港的學者翻譯為“體適能”。世界衛生組織對體適能所下的定義是:除了應付日常工作之余,身體又不會感到過度疲勞,并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及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目前國際上把體適能作為健身的一項主要目標。體適能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分為兩種,一是技能體適能,主要包括速度、反應、爆發力、協調性和靈敏性等素質,這是運動選手為在競技比賽中奪取最佳成績所追求的體適能;二是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體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韌性等素質。[2]
1.2 健康體適能檢測方法
⑴身體質量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為KG,身高單位為M。)
⑵坐姿體前屈(測試柔軟度):評估關節的可動范圍以及肌腱與韌帶的伸展性。
⑶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評估身體腹肌的肌力與肌耐力。
⑷立定跳遠:測試瞬發力。
⑸三分鐘臺階測試(適用于35歲以上人群,35歲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測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
1.3 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體系的發展與現狀
改革開放36年,我國人民早已擺脫了物質貧乏的舊生活,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大多數人對于健康的理解過于片面,一味注重營養的補充而不重視全面健康。我國大多數學生的食物營養不僅足夠甚至超標,但學齡十幾年保持身體鍛煉的卻少之又少,我國的體育健康教育遠遠落后于我國的經濟發展。[3]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數量也隨之增加,形成的龐大學生人群是我國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特殊群體。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重要載體,其身體素質對我國人口健康素質的改善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相比于國外運用體適能作為健康評價體系,我國則長期以“體質”作為評價大學生身體健康的核心。體質是指人體自身的質量,是人體在形態、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定的特征,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在九十年代制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里,主要強調的是對各種運動技能的達標,對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評價的分值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根據不同時期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標準,國內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1985年~1995年的研究調查發現,中國大學生身高發育基本停滯,男生體重增長顯著,女生體重增長不顯著,耐力和柔韌素質是中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薄弱環節。1985~2000年研究調查發現,我國男女大學生體質與健康總體水平有進步,形態發育、男生上肢肌肉耐力、女生腹部肌肉、耐力、爆發力等素質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肺活量等均不同程度下降;肥胖及超重學生比例增加;學生近視率較高。[4]
“體適能”概念的引進不僅提高了對我國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更從身體與學習、工作的配合度,心理健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绑w適能”在我國愈來愈受到學者的關注,但正真開始實施“體適能”健康訓練或身體檢測的教育體系寥寥無幾,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1.4 影響高校大學生體能的因素分析
影響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原因很多且由來已久、牽涉廣泛。第一是思想觀念的偏差,無論是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存在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鍛煉,重技能、輕體能的傾向。在中小學時期學生腦力、體力發展最為旺盛時也是應試教育最為突出的時期,給學生造成嚴重負擔,并且形成了輕視體育運動的的觀念,伴隨著輕視體育的觀念成長使大部分學生即便到了大學還是難以消除既定思維。這種觀念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雖然當前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和增強體質健康的作用持積極地態度,絕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是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堅持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人缺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動機。大部分學生因為長期的錯誤認識沒有建立正確的健身觀和體育觀。
第二是沒有明確體育課程改革方向?!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制定是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其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淡化了體育競技。大多數人清楚并理解健康身體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認為沒病就好,并不覺得自己有多需要參加長期有序的體育鍛煉,或者是認為課業、休閑、人際關系等都比身體健康來的更為實際,所以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身體健康越走越遠。[5]
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大學生不會長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除了一小部分學生會在體質檢測前進行短期訓練,更多的同學不會主動進行鍛煉。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二年級的學生最多,最少的是大四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大四學生沒有體育課,再加上找工作、考研、寫畢業論文等事情使自己難于脫身。
2 健康體適能
體適能不是由任何一種單一的組成因素或單一器官的形態結構和機能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和生理體適能構成的完整體系,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發揮作用的完整體。
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們在擁有維持基本的身體健康前提上,心血管、肺和肌肉發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水平。其包括: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肌肉適能與人體的爆發力和耐力,心血管適能與心臟病、高血壓,體脂肪含量與學生中出現的肥胖癥、營養不良等等都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對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的檢測可以獲得人體的各項機能狀況,充分反映個體的健康狀況。
3 體適能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更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健康是人體的一種身體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不會有任何疾病,各種生理參數也都處在正常變化之內,對生活和工作持良好心態并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6]
我國對體適能的定義是指機體有效與高效執行自身機能的能力,也是機體適應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心理環境)的一種能力。一種滿足生活、工作及娛樂需要的能力,并且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與“體質”相比,“體適能”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人體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是機體健康狀態、適應能力和運動能力的全面表現。[7]
體適能是指機體適應生活、運動和環境等因素的應變能力。健康則強調了機體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的完美狀態。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良好的體適能是身心健康的必要生理基礎。身體表現為健康的狀態,體適能就好;身體表現為非健康狀態,體適能則差。反之,體適能的好壞也是能體現健康“狀態”的好壞。[8]
4 大力發展大學生體適能評價體系
健康促進作為一個新的公共衛生理念,是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科學理論,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如何培養人們的體育興趣,是每個人都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體育活動技能,主動積極廣泛地開展體育鍛煉,已成為體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學校是實踐健康促進的主要場所,是健康促進的重要實施領域。[9]
社會和學校應大力發展體育事業,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健康危險因素,實現健康的目的。因此,應著力構建體育健康促進體系,在充分發揮體育的健康促進功能的同時,為提高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提高生活質量發揮更大的作用。
結論
現在我國的大學生健康評價體系已經充分包含了健康體適能所要求的檢測項目,然而如何使體適能評價體系在應用中落實,并且去影響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和體適能檢測的認識,從而主動積極的去了解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不僅關心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加注重學生對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強調以為人為本、為核心是我們今后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江崇民.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的研制[J]. 體育科學,2004(3):33~361.
[2] 陳菊平,付克翠,孫健,等.1985~2005 年廣西壯族和漢族大學生體質比較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7(1):104~106
[3] 趙洪中.山西省忻州市成年人國民體質監測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2):135~137.
[4] 魏曉光,試析發展學生“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5):15-17
[5] 畢春佑,健康體適能教學的實驗觀察,[J]體育學刊2003(1):50-52
[6] 劉薊生.2000年我國大學生體質現狀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1):101-107.
[7] 任晉軍,李瑞年.對中國大學生體質綜合評價分值的研究. 體育科學,1997,17(4):61-63.
關鍵詞: 安順市 身體形態 生理機能
國民體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它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未來的發展戰略。大學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在全國青年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大學生的體質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的走向。大學生屬青春發育后期;機體形態、機能、素質尚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體質的提高有很大的潛力。國民體質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這三個方面中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是身體素質的前提,它們的發育程度會直接影響身體素質的后期發展。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都是衡量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基本指標,它受種族、遺傳、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通過對于各大學術站的檢索發現對于貴州省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的研究并不多見,也就是說對于貴州省大學生還處于一個模糊的身體素質狀態?;诖耍疚挠麖陌岔樖写髮W生的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兩方面進行一個縱向研究,確定近年來安順市大學生在這兩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對于觀察安順市大學生的身體形態及生理機能的現狀有重要的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安順市大學生。
1.2研究方法
1.2.1數理統計法:將安順市三年來的體調數據中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的數據利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并進行分析。
1.2.2文獻綜述法:利用安順圖書館及中國知網查閱了大量的身體形態及心肺功能方面研究的論文和書籍,對于本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認識。
1.2.3訪談法:對安順市常年處在教學一線的體育教師及體質健康測試相關專家進行訪談,獲取安順市學生身體形態及生理機能的第一手資料。
1.2.4抽樣調查法:安順市內共計兩所高校,一是安順學院為普通高校,抽樣總數為2013年3366人次,2014年3668人次,2015年3379人次。一是安順市職業技術學院為職業院校,抽樣總數為2013年3365人次,2014年3666人次,2016年3378人次。抽樣為隨機抽樣,只是在每年抽樣的總人數上進行基本等同控制。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的身體形態發展現狀
2.1.1安順市大學生身高情況分析: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育和人體縱向高度的指標,是準確評價生長水平、發育特征和生長速度的重要指標。安順市近三年來大學生的身高情況按照性別進行分析,基本情況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安順市大學男生的平均身高在168.54厘米左右,女生的平均身高在157.23厘米左右;2014年男生平均身高在169.36厘米左右,女生身高在157.67左右;2015年男生平均身高在168.78厘米左右,女生平均身高在157.32厘米左右。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男女生的身高并沒有太大變化,男生總體平均身高為168厘米左右,而女生的總體平均身高則在157厘米左右。只從平均數與標準差的數據并不能充分說明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的身高差異性不大,基于此對于三年來的身高數據進行了兩兩的獨立樣本T檢驗,其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得到2013年與2014年男女總體平均身高是存在顯著性差異的,也就是說2014年總體平均身高要顯著高于2013年;2014年與2015年男女總體平均身高也存在顯著性差異,即2014年的身高也高于2015年;2013年與2015年的男女總體平均身高卻無顯著性差異,即兩年的身高均值可認為是相等的。那么最終的結論是三年中2014年安順市大學生的總體身高是最高的,三年總體發展趨勢是略有升高再降低。
2.1.2安順市三年來大學生體重情況分析:體重是身體各部分、組織的重量總和,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骨骼、肌肉、體脂肪和內臟重量增長的綜合情況,是最易變化和最活躍的身體形態指標。安順市近三年來大學生的身高情況按照性別進行分析,基本情況如下:
表3顯示,2013年安順市大學男生的平均體重為59.632公斤,女生的平均體重為48.878公斤;2014年男生的平均體重為60.520公斤,女生的平均體重為49.777公斤;2015年男生的平均體重為60.549公斤,女生平均體重為51.143公斤。安順市大學生近三年來體重情況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體現為一種逐年增加的均勢,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還是在增加。為了確保這一結論的可靠性,本文依然對于三年的情況進行兩兩年度的獨立樣本T檢驗,其結果如下:
由上表4中可以看出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的體重數據兩兩之間都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可以斷定安順市大學生的總體身高在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并不是很大。
2.1.3安順市大學生三年來的BMI指數情況分析:BMI指數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BMI指數的公式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它在中國的取值范圍是18.5至23.9為正常,小于18.5則為偏瘦,大于23.9即為超重或者肥胖。根據安順市大學生的身高體重數據的平均值,我們對于安順市大學生的體型做個初步的判斷。詳見表5:
由表5可知:2013年安順市大學男生的平均BMI指數為20.9547,標準差為2.52,女生的平均BMI指數為19.7716,標準差為1.87;2014年男生的平均BMI指數為21.0627,標準差為2.39,女生的平均BMI指數為20.0133,標準差為2.01;2015年男生的平均BMI指數為21.2295,標準差為4.15,女生的平均BMI指數為20.6631,標準差為5.26。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安順市大多數大學生的BMI指數還是處在正常范圍內的,也就是說安順市大學生大多數人的身體形態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將平均數和標準差的上下限分別求出的話,就可以發現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是處在正常范圍之外的,具體情況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2013年、2014年、2015年偏瘦的人數分別是1222人、1291人和1309人,分別占當年抽樣總人數的18.1%、17.6%、19.4%;而偏胖的人數分別是350人、497人、573人,分別占當年總人數的5.2%、6.8%、8.5%。也就是說從橫向上講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偏瘦的比重都遠遠大于偏胖的比重,而縱向比較下來,2013年至2015年偏瘦的人數百分比是處于一個下降又回升的狀態,而偏胖的人數百分雖然總體較小但卻是逐年遞增。
2.2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的心肺機能發展現狀及分析
2.2.1安順市三年來大學生肺活量基本情況分析:肺活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的最重要的機能指標,因為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而肺活量則直接反映了人體肺的攜帶氧的能力。安順市大學生三年來的肺活量水平情況按性別分類見表7:
由表7可以看出,2013年安順市大學男生的平均肺活量在3814.58厘米左右,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在2588.95厘米左右;2014年男生平均肺活量在3961.38厘米左右,女生肺活量在2813.03左右;2015年男生平均肺活量在3786.65厘米左右,女生平均肺活量在2645.45厘米左右。結論暫定為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男女生的肺活量并沒有太大變化,男生總體平均肺活量為3857.92ML左右,而女生的總體平均肺活量則在2685.74ML左右。為了驗證上述觀點的可靠性,對于三年來的肺活量數據進行兩兩的獨立樣本T檢驗,其結果如表8所示:
從表8可知2013年與2014年男女總體平均肺活量是存在顯著性差異的,也就是說2014年總體平均肺活量要顯著高于2013年;2014年與2015年男女總體平均肺活量也是存在顯著性差異的,即2014年的肺活量也高于2015年;2013年與2015年的男女總體平均肺活量卻無顯著性差異,即兩年的肺活量均值可認為是相等的。那么最終的結論是三年中2014年安順市大學生的總體肺活量是最高的,其發展趨勢是略有升高再降低。
2.2.2安順市三年來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基本情況分析:肺活量體重指數是指人體自身的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由定義可見,一個人的肺活量好壞并不單純的取決于肺活量本身數值的高低,而是與其體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基于此,對于安順市大學生肺活量的評價也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詳細情況見下表9: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大學生男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及格成績為不小于55,而大學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及格成績為不小于43。那么根據表9,我們可以看出安順市大部分大學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的平均水平是在及格線以上的,這證明安順市大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肺活量是合格的,不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如果將上表中數值的下限求出,就會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還是有處在及格線以下的學生。具體情況見表10:
由表10可以看出,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每一年都存在一部分人肺活量體重指數沒能達到國家要求的最低線,具體百分比分別是2013年18.1%,2014年17.6%,2015年最高達到了19.4%。其變化規律是降低再反彈升高。
3.結語
3.1近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身高男生平均水平在168.91厘米左右,女生平均身高在157.41左右,并且在2014年時安順大學生的身高有顯著性提高,但是到了2015年又呈現降低趨勢。
3.2近三年安順市大學生體重男生平均水平在60.239公斤左右,女生平均身高在49.934公斤左右,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之后發現,三年來安順市大學生的平均體重每一年有都有顯著性增加。
3.3近三年安順市大學生的BMI指數顯示大多數學生的身體形態還是正常的,但是每年依然有部分學生身體形態偏瘦或偏胖,其中偏瘦人數的發展趨勢短時間內有所下降又再次升高,而偏胖人數卻是在逐年增加,同時偏瘦的人數要遠遠超出偏胖的人數。
關鍵詞: 足球訓練 女大學生 體質健康
高校體育改革多年來,一直把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作為首要目標,但是教育部的大學生體體質監測報告表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仍存在許多問題,與大學生健康關系密切的體質健康指標沒有提高甚至是在倒退。大學生們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為以后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高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肩負著培養體魄強壯的高級人才的重要任務。足球是一項充滿活力的體育運動,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的速度、靈敏、力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并強化人體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內臟器官系統及肌肉骨骼等運動系統的功能,從而有效地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中國藥科大學2008―2009級參與足球課的女大學生,人數為11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法。查閱足球訓練對與身體體質影響的文獻資料,以及大學生體質健康相關的論文書籍等。
1.2.2測試法。對相關的研究對象進行實驗前,以及經過一學期足球課后的部分身體體質健康指標的測試。
1.2.3數理統計法。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樣本檢驗,以P
2.研究結果和分析
2.1足球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的影響
從表1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經過一學期的足球訓練后,女大學生的身高和胸圍方面無明顯差異,體重由原來的(50.5±6.51)kg降為(48.2±5.71)kg,存在著顯著差異(P
因為參加測試的女大學生基本都處在19―20的年齡層次,身體發育基本到了最后的階段,不會再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在身高和胸圍方面并沒有明顯差異性,即使通過參加訓練,身體機能得到提高,但是身高和胸圍并不會發生重大的變化。體重、腰圍和臀圍是評價人體是否肥胖的生理指標,體育運動對于這些指標的影響非常大,經??茖W地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可以減輕體內多余脂肪,增加肌肉的體積和力量,從而降低體重、腰圍和臀圍,使人體線條更加健美。在通過一學期的足球訓練后,女大學生的這三個指標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明顯的變化,所以足球訓練對與改變女大學生的身體形態有顯著作用。
2.2足球訓練對女大學生肌肉力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經過一學期的足球訓練,女大學生在上肢、腰腹和腿部力量上有了明顯的變化,俯臥撐、仰臥起坐和立定跳遠的次數和距離增加比較大,表現出非常顯著的差異性(P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足球訓練可以有效地改變女大學生的身體形態,表現在體重、腰圍和臀圍在經過一定時間的足球訓練后,指標有一定的下降,身形更加健美。
3.1.2足球訓練也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身體力量,特別是俯臥撐、仰臥起坐和立定跳遠成績在訓練后有了明顯的提高。
3.2建議
3.2.1為了吸引更多的女大學生參與到足球訓練課中來,要改變女大學生對于足球的看法,更多地宣揚足球訓練給身體帶來的益處,使更多的女大學生從中受益。
3.2.2要將足球訓練合理科學地運用到體育課中,制定研究合適女大學生的訓練方法,促進足球訓練課有效可持續地開展。
參考文獻:
[1]田野.運動生理學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 太極推手 大學生健康價值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 2015 )01-0040-031 前言
我們處在一個“大數據”的時代,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往往更加關注物質的追求,而無暇顧及健康。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對原教育部長周濟所提倡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表示高度認同,但縱觀來看還是太缺乏鍛煉身體的自覺性。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身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和發展。2002年7月由教育部、同家體育局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實施辦法,主要從身體素質、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等方面綜合評價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1]。作為《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具體組織與操作者,學校的體育教育任務突顯重要,這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在各種挑戰機遇下,高校體育發展迅速,體育各項目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時期。其中,太極拳作為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的中國傳統體育,如今遍地開花,在高校中普及廣泛,受到學生們的推崇。在太極拳的不斷普及和發展的推動下,太極推手作為太極拳運動中技擊形式的重要部分,對增進大學生健康有重要價值。2 研究方法文章以文獻資料法與邏輯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百度文庫的碩博論文及期刊搜索引擎中以“高校體育教育、太極推手、大學生、健康,價值”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間范圍設定在2004-2014年間,共檢索出相關文獻近百篇;之后對相關文獻進行手動篩選,篩選出與本選題直接相關的文獻近20篇。同時,利用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資源庫,查閱關于高校體育教育、健康、太極推手的相關圖書10余本,并對資料進行了系統整理和分析。以上的檢索文獻為文章做出了重要的理論支撐。3 體育教育與健康的內涵和關系 體育,是對一個生命有機體進行訓練以促進生命機體新陳代謝,在這一過程中并產生促進生命體成長的一切條件和因素的指導過程。體育教育即狹義的體育,俗稱“小體育”,它是通過身體活動,結合一些輔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因此,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對健康的理解,也逐漸深層化,其內涵并非僅僅說明身體沒有病就是健康?!笆澜缧l生組織”對健康的概念作出了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健康是指一個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的良好狀態,因此,它并非僅限于表現在一個人身體的疾病狀態或虛弱現象。體育教育與健康可謂關系密切,良好的體育教育可以有效增進身體的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4 大學生的體質現狀
為使《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體育法》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政策文件得到切實的貫徹落實,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筆者通過文獻檢索,搜集檢索到大量關于對高校大學生體質研究的相關文獻。整理匯總,分析我國大學生體質狀況,探尋大學生體質變化規律,為制定相應的運動對策,提供科學合理的運動指導提供科學的依據。
國內相關學者經過資料整理、歸類,統計分析等過程發現,大學生整體的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的趨勢,尤以身體素質方面突出。此與當前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諸多研究與分析并行不悖。具體表現在,營養不良率增高,學生肥胖率增高,超重者的大量出現[2];大學生身體素質中的耐力素質是相對薄弱的環節,男生力量素質亦呈下降趨勢;學生的體質綜合評價結果偏低等。
還有學者以華僑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目前的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為高校提高大學生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3]。研究表明:學生對健康知識匱乏,對健康的意義不明確等,從而影響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下降明顯,特別是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體育教師的素質也有待提高;體育場館設施嚴重滯后,直接影響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偟膩碚f,現在大學生的健康現狀確實不容樂觀,人才是國家現代化實現的重要因素,更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如何開展高校體育使大學生養成一種鍛煉身體的習慣和養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體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太極推手作為太極拳運動的技擊表現形式,具有那么多的功能和優點,讓太極推手走進大學校園,帶來健康,同時也使項目得到積極的推廣。5 太極推手的概念太極推手與太極拳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4]。根據“陳王庭造拳說”,它是由明末清初時期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依據祖傳之拳術,博采各家武術之精華,結合太極陰陽之理,吸取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創編的一套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太極拳并與之相匹配的太極推手[5]。 關于太極推手的定義很多,筆者經過比較認為這一說法比較全面:太極推手是以傳統太極推手理論為基礎,以習練者為活動主體,以擁、捋、擠、按、采、捌、肘、靠、進、退、顧、盼、定(簡稱十三勢)為主要活動內容,習練者雙方斗技較力從中獲得所需,以弘揚民族文化為終極目標的現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高校大學生學習太極推手,由于他們無論從年齡還是知識結構上都達到一定的高度,在了解其文化內涵,體驗其傳統文化的特點上比一般的學生更深刻,也是理想的學習階段。太極推手的文化自身優勢對高校學生的健康價值不可估量,在現今西方體育橫行下它是一枝奇葩,給人新的視角,也讓人們反省對本民族傳統體育的回歸的意義。6 太極推手對大學生的健康價值6.1太極推手對大學生生理方面的影響6.1.1太極推手對大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里他們時常面臨著學習、生活以及擇業等各方面壓力,這促使他們的交感神經經常處于興奮狀態,在加上大學生群體對自身的健康關注度較低,很少有時間空間調節自己,因此,他們的情緒會經常性的表現為易怒、煩躁等,嚴重最終或會造成頭痛、過度疲勞、胸悶、血壓升高或冠心病等不良疾病反應應[6]。太極推手的練習要求思想高度集中,用推手的術語來說,重在練習“聽勁”,即肌肉的本體感覺,把注意力放在“粘點”上,感受捕捉對方用力,培養良好的心態及靜定功夫,太極推手拳論中講求“以靜制動”,其就基于聽勁的基礎上。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身心的松靜狀態下,機體對對方的功力判斷的更準確。在放松內心平靜狀態下與,可以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從而能夠穩定情緒,這是太極推手習練的重要結果。因此,它是良好的鎮靜劑,可以幫助消除怯場心理。然而,要想達到這樣的功效,勢必要下一番功夫去習練體會。太極推手的訓練是在練一種“功夫”,需要耗費時間去推敲揣摩,才能于身受益。6.1.2太極推手對大學生心肺功能的影響太極推手的呼吸方式講求深、長、細、勻,簡單的四個字在現代生理學中給出了科學合理的解釋,也從中體現出國人的智慧,對身體健康養生的重視。隨著太極推手項目的發展,對呼吸的要求也有變化,尤其是呼吸頻率將加快,心率一般要求在105-135次/分鐘之間,吸氧量是最大攝氧量的40%--50%,介于每搏輸出量最大值(125次/分)左右[7]。 對于太極推手不同水平的習練人群來說,心率波動幅度會有所區別。有相關資料調查顯示:“水平較高的習練者心率波動幅度較小,呼吸表現為深長而平穩,因此在太極推手對抗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太極推手的發放環節中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心肺功能有重要影響,其發放過程中講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吸蓄呼發等”,其簡短濃縮的字語中蘊含著深厚的道理,這與《運動生理學》[8]中的理論是可以相互支撐的,因此,正確的發放可以提高肺泡氣體交換率,為細胞攝入、利用氧提供方便。6.1.3太極推手對大學生機體肌肉的影響機體在正常的肌肉鍛煉狀態下,一定范圍內肌肉初長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也會相應的增加,相反,肌肉的初長度縮短時,收縮力量減小[9]。太極推手對神經系統的控制及體液調節有著重要能動作用,因此,太極推手的練習能夠有改善血液循環,保證皮膚肌肉的健康。大學生在進行太極推手的過程中,上肢在對抗過程中不但需要良好的技術支撐,還要有大力量的保證,身體的穩定要求有腿部肌肉的力量做保證,而且在進行“四正手”等技術動作時腰部的力量是完成的保證。因此太極推手在給大學生娛樂的同時,對提高大學生的全身肌肉力量及協調性具有良好作用。6.2太極推手對大學生心理方面的價值 太極推手屬技能主導類對抗性項目,它的心理健康價值值得大學生去研究和練習。在太極推手的對抗過程中,初學者或急性者往往喜歡使用蠻力,在這種主觀愿望下反而是自己的弱點暴露,被對方借勢通過“引進落空”,最終造成失敗的結局,我們經常說的“四兩撥千斤”也映證了這個道理。隨著對太極推手的不斷習練及實踐,加上對拳理的理解和體悟,習練者會明白冷靜、沉著的重要。因此,太極推手對急性者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太極推手對于大學生果敢、機敏性格的培養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太極推手在技擊中倡導“隨曲就伸”、“舍己從人”[10],外在表現為對手之間的斗技較力,內在是“和合”運動的重要代表,通過高尚的禮儀及點到為止的武德,培養人內在的修為。因此,太極推手對好勇斗狠者的性格改變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在遇到太極推手水平強于自己的對手時,在慘敗的教訓及對手武德涵養的感染下,會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對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有重要作用。 此外,太極推手給大學生提供了陶冶情操的課堂空間,一方面能有效增強大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加強了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太極推手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和感情,對于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消除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焦慮、敏感、抑郁、敵對及偏執癥狀等,從而有效促進大學生情緒良好化、智力和精神的良性健康[11]。6.3太極推手對大學生社會適應的價值 太極推手是太極拳的技擊表現形式,太極拳的套路練習是太極推手的基礎,作為太極拳的一部分,它同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大學生的社會適應提供價值。太極推手與太極拳一樣,都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和民族的瑰寶。多年的發展更驗證了太極推手所具有的強身健體錘煉身心的良好效果。在太極拳中我們知道其蘊含的“和合文化”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太極拳術與“和合文化”的融合,體現出其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并最大程度地開發習練太極拳者的個人潛能[12]。因此,大學生習練太極推手,通過對太極拳健康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學習,可以促進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增強自尊心、自信心,發展與他人和睦關系,友善尊重他人,培養高尚的武德。大學生在太極推手習練中通過進行思想、興趣的交流與了解,增進距離,相互幫助,忘記煩惱和痛苦,消除孤獨感,同時在交流中增長知識和才干,在不斷的交往過程中,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從而更好的相處他人,友善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13]。7 結論
(l)對生理健康的價值。大大加強中樞神經的作用;提高肺泡氣體交換率,為細胞攝氧和用氧提供了方便,從而改善對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對提高大學生的全身肌肉力量及協調性具有良好作用。
(2)對心理健康價值。有效增強大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加強了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和感情,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情緒、智力和精神健康。
(3)對社會適應的價值。促進大學生個性的發展;提高自己的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許對網球、籃球、足球等西方體育情有獨鐘,致使我們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少有問津,被冷遇和忽視。問題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我們自身有責任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推廣它們。因為它們有著太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們造福于我們的前輩,有很多的價值同樣可以服務于我們。對于太極推手的積極挖掘,是當前迫不及待的,對其價值進行積極探討,從而更好的教育服務高校大學生。參考文獻[1]姚英春.長春市民辦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2]王晶.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J].泰山醫學院,2012(7).[3]宋振鎮,張劍珍,等.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提高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6(1).[4]申洪山,于振東.太極推手發展探討[J].體育文化導刊,2010.[5]陳正雷.陳式太極拳術[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4,12.[6]劉麗霞.太極拳對大學生健康的影響[J].體育科技,2008(3).[7]黃振鵬,等.太極推手走進高校體育課的可行性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8]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44-45.[9]王櫓.新編運動生理學教材多媒體CAI課件的開發和初步研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論文,2004.[10]姜凱等.功夫網絡游戲的武術文化表達與傳播[J].搏擊?武術科學,2014( 09):26-28.[11]路光.太極拳處方教學法對大學生健康素質的促進[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5).[12]李岳兵.解讀太極拳中的“和合文化”[J].湖北體育科技,2008.[13]王征宇.太極拳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On the Value of Tai-chi Pushing Hands for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in the 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