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9 16:49: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樓蓋課程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基于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目的,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計劃,2007版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知識體系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其中專業教育又分為專業基礎教育和專業方向的課程教育,總學時共計2500學時。其中通識教育1312學時,占總學時52.5%;專業基礎854學時,占總學時34.2%;專業課334學時,占總學時13.4%。該培養計劃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實踐,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6點。
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以知識結構、知識點、實現方法為基礎設置理論課程,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理論教學體系。
1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體育知識、外語知識、經管知識、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相關內容。
2專業教育
1)工程技術基礎知識。開設有材料力學、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理論力學等3門主干必修課程以及電工學、流體力學、彈性力學B等3門限定選修課程,共計20學分。要求學生掌握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流體力學(水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畫法幾何基本原理,電工學的基本理論,彈性力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專業基礎知識。開設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基礎工程、結構力學、工程地質、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房屋建筑學等7門主干必修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測量2門非主干必修課程,專業外語、土木工程CAD等2門非主干限定選修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各專業方向知識打下堅實基礎。3)專業方向知識。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教育按照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巖土工程等4個專業特色方向教學。
多層次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重視實踐環節,實踐環節時間共計40周。通識實踐環節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實踐3周(3學分)、金工實習1周(1學分)、計算機基本技能訓練1周(1學分)。專業實踐包括混凝土結構原理課程設計等共10周(10學分),測量實習2周(2學分),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7周(7學分),畢業設計(論文)16周(16學分)。此外,還專門設置課外實踐5學分,安排學生從事暑假社會實踐、公益勞動等課外實踐活動。除學校安排的實踐活動外,土木工程專業結合專業特點,組織學生參加省土木建筑學會舉辦的優秀畢業設計大賽,并舉辦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活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興趣。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根據土木工程學科和專業特點,利用西部礦井開采與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巖土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內巖土工程訓練中心以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搭建了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培養體系采用室內實驗、校內實訓、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科研活動、學科競賽等“多層次”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項目結合的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在改革與實踐過程中,根據土木工程專業4個不同的特色方向,探索了“設計型”題目和“科研型”題目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編制了建筑工程方向“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整體式肋梁樓蓋”課程設計、巖土工程方向“基礎工程”與“隧道工程”課程設計、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鋼筋混凝土簡支T型梁”與“等截面懸鏈線砼箱形無鉸板拱橋”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地下工程方向延續了礦井建設專業的教學內容,編制了礦井建設中的”建井工程結構立井井架”課程設計任務書與考核標準。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的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理論,開展畢業設計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在本科畢業設計環節中,分別采用了指導教師雙向遴選制度、設計題目多樣化、嚴格的開題報告制度以及多環節答辯制度,同時說明書和繪圖采用手寫與打印相結合形式,達到了管理的制度化,避免了管理中的隨意性;同時發揮巖土工程、地下工程兩個優勢學科科研實力強的特點,在優秀本科生中選取重要科研課題中的問題作為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做法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擴大了我校社會影響,提高了就業率。畢業設計選題多樣化,真正實現“真刀真槍”做設計。同時要求畢業設計必須有電算內容,配備了各專業方向的電算教學軟件,保證了畢業設計既有電算又有手算的特點,提高了學生專業軟件的應用能力。編輯出版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叢書》。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遴選標準、開提報告撰寫標準、答辯基本規程、撰寫標準、質量監控評價標準、評分標準、二次答辯基本規程等一系列畢業設計管理文件。
“多渠道一體化”的學生創新精神培養體系
搭建創新精神培養平臺,采用多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建立高水平學術梯隊、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本科生參加科研活動、本科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本科生參加創新性實驗計劃等多種渠道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一體化培養。
關鍵詞:實踐教學 體系改革 應用型
引言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密切聯系又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實踐性教學環節地位逐步得到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同時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目前,高校在實踐教學與實驗室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實驗技術人員以及實驗室管理人員流失嚴重,管理水平薄弱,相近學科的帶動與輻射較少;貴重儀器設備利用率低,維護維修費用高,相關配套服務跟不上;能夠長期穩定連續接納學生實習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不多,出現了集中實習少、分散實習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實習實訓的效果;對實踐教學投入不足,特別是對實驗耗材、實習經費和畢業論文設計的投入不足。
本文以土木工程專業為載體,針對現在高校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初步探索,以培養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土木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結合工程類專業的特點,構建了“三模塊”(施工與管理、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四層次”(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和工程實踐)、“三結合”(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科研隊伍和校內實驗與校外實訓)、“四保障”(制度保障、安全保障、管理保障和考評保障)的實踐教學體系。
1.三模塊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知識結構、能力培養的需要,將教學觀念從傳統的“以知識輸入”為導向改變為“以能力輸出”為導向,按照專業教學方向分為“三模塊”即:施工與管理、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又根據實踐環節的性質分為六類,即:計算機應用類、實驗類、實習類、課程設計類、科研訓練與科技創新類和素質拓展類。根據每個模塊的教學方向不同,學生選擇某一模塊,因材施教,體現人才分流培養。例如,在課程設計類的實踐環節中,施工與管理模塊可側重于施工技術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課程計等,結構工程模塊可側重于鋼結構課程設計、建筑制圖課程設計等,巖土工程模塊可側重于基礎課程設計、擋土墻(或深基坑)課程設計等。三個模塊的教學之間有交叉也有不同,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擇業方向不同、畢業去向不用,設置不同的實踐內容,以滿足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不同需求。
2.四層次
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為目標,將層次清晰、逐級遞進的實踐教學分為四個層次,即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實踐和工程實踐。
①基礎實踐
以各門課程實驗和初步的工程訓練為主要形式,將傳統的演示性、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技術性或技能性實驗,通過土木工程測量實訓、工種技能實訓、工程應用軟件培訓以及全國大學生的各類競賽等掌握工程一線需要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職業習慣,使其樹立初步的工程意識,為專業技能訓練奠定基礎。
②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具有強烈的綜合性、研究性,也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通過綜合實踐的教學環節,使學生的知識由理論上升到實踐,從根本上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主要以綜合性及設計性實驗為主,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輔,培養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和初步的創新實踐能力。綜合實踐包括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樓蓋課程設計等綜合實踐。
③創新實踐
創新實踐是以培養人的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實踐性教育,將實踐教學納入科研、教改等實踐項目中,從實踐中創新,實現實踐內容、方式、目標多元化??梢酝ㄟ^大學生實驗室開放項目等方式,由學生自主設計、自行操作,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負責審查、監督、指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拘泥于理論知識的條條框框中,更大的挖掘自己的創新能力與自主精神,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實驗室的開放力度,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
④工程實踐
工程實踐主要通過本專業教師和定點企業內工程師聯合培養指導,學生深入施工現場,接觸實際工程,較深入的了解施工工藝過程,鞏固加深所學有關專業課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工程實踐包括學生到企業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形式。
3.三結合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知識結構、能力培養的需要,實踐教學按照專業教學方向分為“三結合”,即: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科研隊伍、校內實驗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的三結合模式。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改變以往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現象,從本質上提高師生和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有些高校的實踐教學是在理論教學全部結束后,或者是將實驗課單列成一門課程,這樣會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同步的現象,教學效果相對比較差。以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一門課程《建筑材料》為例,在學生學習完《混凝土》這一章節內容后,就可以進行相關的混凝土試件制作成型以及混凝土和易性測定等相關的實驗。學生有了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動手操作相對容易,而且也節省了實驗課上的講解時間,可以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思考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實踐教學與科研隊伍相結合,可以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參與到科研當中,更大程度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指導,可以節省時間,利用更多的時間研究學術,同時也有利于自身提高。
校內實驗與校外實訓相結合,把一部分實驗操作放在校外實訓過程中進行,既減少了學校對于場地、材料以及專業指導人員的資金投入,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在大三或者大四提前進入企業進行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的形式,更早的熟悉真實的操作環境,同時有利于企業錄用部分優秀的學生,也減少了學生的就業壓力。
4.四保障
①制度保障:構建校內實驗室以及校外實訓實踐的制度保障體系,確保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出色完成實驗教學的前提下,實現平穩有序的發展,更好的為廣大師生服務。
②安全保障:構建實踐與實訓環節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制度,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讓學生遠離危險源,確保實踐實訓過程安全平穩有效的進行。
③管理保障:構建企業、學院、中心三級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其主要功能為通過行政行為計劃、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和調控實踐教學過程,實現實踐教學的整體目標。
④考評保障:構建由社會、學校、中心、學生等多層次構成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保障系統,主要負責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估、評優和鑒定。
二、結論和成果
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以實踐技能訓練為目標,以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為中心,以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改革為保證,通過三模塊、四層次、三結合和四保障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式,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優化的、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的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優秀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滿足社會對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常薇,肖媚燕.高校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研究與改革[J].中山大學報論叢,2006(2)
[2]蔣愛鳳,胡喜.高校實驗室建設及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