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4 16:58: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生物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資料探究
這種探究形式是探究式教學中最常見的形式,教師可以以教材中的知識作為探究資料,或者以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熱點問題等作為資料進行探究活動。在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方式,例如,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初級階段,可以由教師根據資料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而到了學生具有一定探究能力的階段,教師可以嘗試著給學生呈現資料,讓學生自己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這種資料探究形式,在培養學生篩選資料,進行數據分析的意識和能力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二)科學史探究
在生物科學發展史中,有大量的史料具有珍貴的探究價值,教材和教參中關于科學史的資料中包含很多科學實驗和研究方法,這些實驗以及研究的方法可以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很好的課題,并且這種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的探究內容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并且科學發展史中蘊含的科研精神也可以在此過程中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滲透進學生的意識和行為之中,這些無疑都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有益處。
(三)實驗探究
實驗活動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實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有趣,因此,相較于理論課,實驗活動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中,也可以充分挖掘實驗活動的探究價值,從實驗目標、實驗過程、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等各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這種以實驗為內容和手段的探究活動在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作用。
二、高中生物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技巧
(一)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
探究教學效果對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往往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如何促進學生的自覺學習行為,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作用的發揮就成為了探究式教學活動中的關鍵所在。怎樣才能促進學生的自覺學習行為呢?這時候,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就十分重要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中心”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教師完全掌控的課堂上,相對來說,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就被顯著地弱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往往十分被動,很難發揮學生本身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的“重教輕學”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觀念和建議,即使有些觀念本身存在錯誤,有些建議缺乏合理性,教師也不可挖苦諷刺,而要耐心的引導指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體會到主動參與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各項活動,這樣才能為探究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二)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
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思維活動是一個核心的內容,怎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呢?眾所周知,問題是思維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往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效果,例如,筆者在講“酶的發現”這課的內容時,在上課之前先讓學生預習,然后在上課之前設計了一個問題探討環節:斯帕蘭札尼所做的實驗是為了驗證什么?這個實驗的開展是建立在什么假設基礎之上的?在實驗過程中,斯帕蘭札尼發現了什么現象?你能否模仿斯帕蘭札尼設計一個類似的實驗?通過以上一系列問題的洗禮,學生的思維被有效地開通了。通過對問題的一步步探討,學生的頭腦經歷了一次思維活動的洗禮,學生逐漸認識到了實驗的原理、過程和方式。
(三)積極利用生物學科的生活實踐優勢
生物科學的不斷進步,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物科學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往往存在大量的可以為生物教學所利用的教學資源,而這些植根于生活的教學資源對學生來說具有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如果我們在探究活動中能夠借助于這種親切感,以學生熟悉的生物現象、生物規律為探究點,會給探究活動帶來更高的“人氣”。例如,在講到“光合作用”這節的內容時,筆者采用的就是探究式教學模式,而為了引導學生探究的興趣,筆者以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大棚入手進行探究課題的引入,讓學生觀察蔬菜大棚的種植情況。經過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在蔬菜大棚中總是會亮著紅色或者藍色的燈,即使白天也不熄滅。當學生發現這個現象以后,探究的目標也就出現了,圍繞著這個問題,筆者開始引導學生進行了接下來的探究活動。由于是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表現得十分積極踴躍。
(四)恰當引入課堂實驗
抽象性強是高中生物學科知識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這個特征也是攔在學生生物學習道路上的一個“攔路虎”。心理學研究表明,越是直觀生動的畫面對人們的思維刺激強度越大,而高中生物學科抽象性的知識特性卻不利于對學生的感官思維造成足夠強烈的刺激,從而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堂上以穿插實驗的方式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如果教師能夠恰當地引入一些生物實驗,以生物實驗的直觀性特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會有效引導學生進入探究學習的狀態。例如,筆者在給學生介紹“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部分的內容時,就當堂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小實驗:用兩只燒杯準備兩杯水,一杯開水,一杯自來水,然后分別向兩個燒杯中放一朵紅色的花,片刻過后,開水中的花蔫了下來,并且水也被染成了紅色,而自來水中的花則沒有任何變化。實驗完成以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討論和總結了。面對生動直觀的現象,學生提出了不同猜想和見解,有的學生說,開水使得花的細胞破裂,里面的物質流了出來,有的學生則說高溫導致花的細胞死亡,里面的物質流了出來,而自來水中的細胞是活的,所以不會流出來。在實驗現象的激發下,學生七嘴八舌地進入了問題探究的狀態中。
1.學生學習情緒低落
縱觀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正情緒不強.為什么會這樣呢?跟我們的課堂有直接的關系,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的生命主體性被忽視了,課堂成為了“工廠”、“作坊”,學生被視作為接納知識的容器,如果知識消化慢了,往往會被視作為“次品”,師生關系緊張,有些男生逐步成為學困生,并對高中生物學習有了抵觸情緒.
2.教與學關系處理失當
傳統的教學觀一直存在誤區:“認為教師教的越多,學生則成績越好!”導致片面解讀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而事實上,教與學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復雜而又有規律.“教”未必能夠保證“學”的全然發生,教學的效果可以預期,但是無法精準地達成,因為學生的學習效果,除了與教師的業務素養有關外,更多地決定于學生本身,尤其是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
3.教學氛圍過于嚴肅
這與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所形成的“師道尊嚴”的傳統文化不可分割,即使新課改的實施讓我們的高中生物課堂有了一定的變化,教師都積極地學習課改精神,課堂上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不過學生的表達還是被框在教師預設的軌道上,“自由言說”、“創新表達”的機會卻很少,師生關系身上依然深深的烙印著“師尊道嚴”.教師長期扮演著“知識權威者”的身份,嚴肅的執行教學任務,學生則成為教師的“附庸”,成為教師單向知識的“輸入容器”,師生關系處在尷尬的“我講你聽、我說你記”的惡性循環中,這種單向作用的師生關系嚴重的阻擋了師生之間情感、信息的自由傳動.
二、基于“情感目標”高中生物教學的幾點建議
1.用生態系統理論構建我們的課堂
我們生物講“生態系統”,其實我們的課堂也是一個生態系統,注重生態化課堂的構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促進師生共生共長,具體應體現如下幾點:
(1)和諧自然.
這與自然生態是一樣的,強調課堂環境(氛圍)的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實現生態化教學的基礎條件,只有身心和諧,環境寬松,學生才能放飛思維,踴躍展示,最終實現對生命本體的超越,情感的提升.
(2)生命靈動.
生態課堂是關注人的課堂,關注學生、關注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生態課堂是以人為主體,不僅僅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更關注人的成長,即師生共生共長,伴隨著生態課堂人的生命價值獲得提升,生命潛能得以充分挖掘.
(3)整體、發展、開放.
目前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都是系統化的,生態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應該系統化,知識與知識間應該有所聯系,先學的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即知識教學呈現出整體性和發展性.同時知識的獲得過程又不拘一格,應該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此外,教學的對象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應注重班級群體的發展.例如,在“人與生物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后,放手讓學生調查、收集生物圈的有關資料,通過讓學生觀察本地生物圈的變化,聯系實際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生物圈,這樣的教學設計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來,而且感覺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發現式活動,在實踐中與自然親近,學生在獲得信息、處理和加工信息的過程中充分認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感受到“珍愛生命”是人類的共同責任,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獲得長足發展.
2.提供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情感
中學生物教材中蘊涵許多德育功能的內容,這些內容除個別部分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外,絕大部分都是不帶有明顯的感彩的,但在反映客觀的科學事實中往往仍會隱含著某些“隱性”情感.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用好顯性的材料外,更需要充分挖掘出隱性材料,并作一定的引導和設計,從而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生物學是一門理論性和社會性都非常強的學科,知識點包羅萬象,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用,像多媒體教學、野外觀察、實驗操作等等都是可供選擇的教學手段.學生進入教學的初始狀態.經驗豐富的教師會格外注意并分析學生的準備狀態,如在教師正式教學之前,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的興趣、積極性、關注程度等,教師要對這些資源進行一定的判斷,以此為基礎,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為此我們在進行課堂預設時要多備幾種教學手段,以應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性的反應.
3.引導學生體驗式學習
在生物課教學中,實驗是重要課型,也是我們激發學生學習情感的重要抓手,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都必須提高開放度,讓學生有充分的體驗,例如,要讓學生預習教材中的演示實驗,邀請學生參與演示實驗的課前準備及課堂上的實際操作,并鼓勵他們把自己設計的實驗帶回課堂進行演示.實驗完成后,要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對于分組實驗,更是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設計,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情感、科學態度的重要抓手.例如“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我們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選擇所鑒定物質的實驗材料?”“在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①富含還原糖或脂肪或蛋白質的植物材料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種材料都是可取的.
如在“還原糖鑒定”實驗中,要選含糖量高,生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或梨的果實,有些植物葉子中也含有大量的還原糖,例如甜菜,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能不能選用葉片作為實驗材料?
②注意實驗前材料的處理.
蘋果和梨在實驗前應該洗凈、去皮,保證研磨比較充分;鑒定脂肪用的花生種子必須提前浸泡,而且應注意浸泡的時間,時間過長則組織太軟,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時間過短則不容易切成片;同樣鑒定蛋白質用的大豆也要提前浸泡,這樣容易研磨成漿;如果用雞蛋蛋白的話,應該進行稀釋.
③實驗所用試劑的配置.
一、個性化教育勢在必行
(一)個性化原則
首先教學思想要個性化。教師在要求學生發揮自己個性的同時,自身也應該做出調整,在教學時,要彰顯自己的個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學方法特異化。教師應該積極地完成新課改的要求,放棄以前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善于利用實踐活動、實驗體驗來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要求教師能夠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引導激發,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分生物小組,便于自己進行管理和觀察,以小組的形式來發現學生。
(二)學生需要個性化
高中時期的學生,不同于中學生,他們已經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單純地去同意別人的結論。這個時期的學生追求成熟,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各自的原則和學習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他們的這些特點,引導他們,而不是一味地去要求他們記住自己所講的東西。而且,由于學生各自的學習能力不同,理解知識的時間有長有短,這種不統一就更加要求老師發現學生的特點,尊重差異性,并對學生加以引導,取長補短。
(三)生物學科需要個性化
我國長期以來,以師為尊,以老師為主進行課堂教學。但是生物是一門探索的學科,是一步步學習前人的研究,慢慢揭開世界神秘面紗的一門學科。生物的一個個發現都是因為科學家不斷思考,持續探索所得來的。因此,教師在教授生物時,應該尊重學科特點,鼓勵學生勇于思考,積極發言,提出質疑,和學生一起走過生物學的探索之路。
二、個性化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基數大
鼓勵學生個性化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足夠了解,知道從哪方面入手來幫助學生發揮個性。目前的高中班級人數較多,即使教師想要個性化教學,也無法兼顧這么多學生,為了課堂秩序管理,學生管理,只能使用統一標準來判斷學生。
(二)單一的教學評價
高中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采用筆試的方法,用成績來評定學生。統一的答案、統一的要求只能抹滅學生的個性,學生只為了成績來學習生物,教師也只是通過標準答案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的生物教學課堂帶給學生的不是樂趣,而是應試壓力。
三、個性化教育的改進方法
(一)個性化的教學設計
關于教學設計的理解,國內外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國外學者認為教學設計是選出最優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拓展知識,也有人認為教學設計是一套規范的教學模式。我國的烏美娜教授認為教學設計包括教育問題的分析,教學目標的建立、試行結果的評價以及對教學方案的改進。在我國的高中生物課堂完全可以按照這些步驟來做,這樣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明白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不可以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明白這種差異性后,教師要為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即為學生設立階段性的目標,教學內容分層,不要求學生一步到位理解知識,使得教學目標具有人性化,具有彈性。為學生設立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目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一個個目標而努力,而不是望而卻步。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應該是靈活的、多階段的、小組合作進行的。這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才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單一的課堂模式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個性化的教學需要老師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尊重每個學生,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二)鼓勵一題多解
高中生對問題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生物老師不應該將自己的方法機械地讓學生重復,使用標準模板答題。比如在學習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時,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計算家族某種病的得病概率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思維解題。這樣的做法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問題的興趣。
(三)完善教學評價
評價學生的標準不應該只以學生成績為唯一標準,要全方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學評價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感和狀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白差異性的存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多樣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學生養成愛思考愛探索的習慣。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從自身出發來發現問題。雖然教學評價應該尊重學生個性,但絕不能失去真實性,失去教學評價的目的。教學評價是為了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進步。
四、小結
高中生物教學需要教師進行個性化教育,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具有自我意識,具有差異性,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結合學生特點來進行教育。另一方面是因為生物是一門探索型的課程,它需要學生和老師共同求知。個性化的教學要注意教育原則,制作個性的教學設計,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用多樣的教學評價來評價學生,尊重差異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教育的成功實施與教師和學生的親密配合密切相關,學生愿意在教師引導下探索知識,教師愿意尊重學生,接受他們的劣勢,并且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難題。
作者:張楊 單位:甘肅省西和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建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過程性評價多元化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育,2014,35(1):60-62.
為了改變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在新課改的積極倡導下,我們極力推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點應用:
(一)課前準備
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成績給同學分組,確保每個組間有各個層次的同學,使各組間的學習成績相當,組間競爭力懸殊不大,然后老師再根據教學課程制定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
(二)學生自學
同學在老師分配下學習任務后獨立學習,找出疑問,劃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于自學效果比較好的同學,老師要給予表揚,激勵同學的自學意識,并給予考核加分。
(三)老師導學
老師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習任務,設計出本堂課需要解決的問題。老師的目標要鮮明,能讓同學清楚自己在小組中應該做什么,要解決哪些問題,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的。
(四)小組討論
在小組討論時,同學們要互相提問,討論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老師提出的問題,記錄小組中發現及解決不了的問題。
(五)展示成果
各小組之間在討論結束后向全班同學展示本組的討論成果,并提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虛心接受別的小組提出的不同意見和見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組的對本組討論結果的質疑。
(六)歸納總結
老師作為主導,通過同學們展示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強調重點,帶領同學們反思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出現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合作前要有詳細的描述,正確處理異質同學間的關系,以激發同學的自主性,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要把握好“動”與“靜”的關系
教學中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形式。從寫、說、議中,我們能感覺到學生在“動”;而從他們的默讀、傾聽中,我們能感覺到他們是靜態的。學生的動態活動的開展依賴于靜態活動,在小組學習開始前,老師要給足學生自學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反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就進行小組討論,那么就會出現討論不起來的現象。
(二)要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評價不是為了要對同學進行分等級和互相比較,而是為了激勵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學證明,正確的進行學習成績評估,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的肯定,它可以激發同學的上進心。完善評價機制要從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著手進行,個人評價可以改進我們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組評價的中心從鼓勵個人競爭轉到共同學習達標上來,以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課堂上不分條件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生物課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或者是超出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知識,比如DNA的結構等比較抽象的問題,就需要老師的詳細解釋,不能因為學生對這種知識陌生,就認為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老師完全放手的話,根本達不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三、結語
過去的一年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年。在工作室主持人邢**老師的引領與指導下,在和工作室各位老師的學習交流中,在工作室嚴謹、務實、求真的學術氛圍里,我成長,我收獲。
1、 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提升職業素養
這一年來在邢**老師的引領和點撥下,工作室開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教研活動。工作室成員通過課堂觀摩、聽評課、教育講座等形式,不斷進行交流、反思,總結。工作室嚴謹熱烈的氛圍依然熏陶、感染著我,不斷激發我的熱情和敬業精神,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工作更加主動和樂于鉆研。我更堅定了站在學生成長和認知的角度,終生教育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學問題,爭取向生動課堂邁進,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2、 促進我校、我區生物教研工作健康發展
作為工作室成員、學校生物科組教研組長、澄海區高中生物中心組組長、廣東省新一輪百千萬理科名教師培養對象,我在生物教學教研活動的組織開展中,堅持借鑒工作室提出的理念和方式,營造務實認真的教研氛圍,開展了多次理論學習活動。比如在2015年5月份組織全組老師和骨干教師學習佛山市教研員來汕頭的教育講學活動,組織老師們學習"新課標全國卷的命題趨勢"學習活動,結合參加廣東省百千萬培訓活動,組織骨干教師參加省百千萬培訓同課異構活動,組織大部分老師參與了兩個省級課題和一個市級課題的研究。通過一次次的學習活動,增強了全組、全區老師的教學凝聚力。并以此為契機鼓勵老師們多寫教學反思,多寫教學論文或開展課題研究,有效地促進了我校生物教研活動的健康發展。現已經完成一個省教育學會批準的省級課題《分層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的行動研究》的解題工作。
3、 嘗試生動課堂的實踐。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入學成績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佳。要求每個老師認真鉆研教材,潛心研究教法,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在教學探索與實踐中,教師們——特別是年輕教師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雖然學生的入學成績較低,但是通過生動課堂的實踐,學生的生物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學習成績也得到了保證,積累了一大批學生的成果,如視頻,實驗,模型,生物學習報,知識網絡構建等材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與和諧教育目標為指導,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立足生物教學實際,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強化課堂教學研究,加強教學實施指導,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諧發展,為提高我區高中生物教學質量,作出應有貢獻。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課堂,服務教學。積極圍繞“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開展教學調研、課改實踐、教學研訓、質量監控等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中心,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工作,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3、以教研網為平臺,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嘗試開展網絡教研教學活動,提高教研實效。
4.立足校本,研訓一體。深入學校教研組,指導科組建設和校本教研,督促課改實驗,逐步形成教、學、研一體化的務實高效的學校教研機制。
5.創設平臺,促進發展。配合區教研室的統一部署,積極創新和充分利各種激勵手段,搭建豐富多彩的發展平臺,為教師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
三、工作重點
(一)聚焦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倡導和推行啟發式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質效研究。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素質發展為目標,著力解決學生主動樂學和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
2、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課堂的新教法。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成員和青年骨干教師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師開展示范觀摩課,著力培養我區生物學科的名師,形成生物學科課型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
3、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方法。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充分利用其導向性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
4、積極開展主題式或專題式教研活動。從課堂教學實際中發現研究主題,形成課堂教學的研究專題,逐步解決一些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設教師發展平臺,分層引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舉行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以此為契機促進青年專業進步;對青年教師進行跟蹤輔導,特別是對教齡1-4年的青年教師,制訂詳盡的成長方案和發展計劃,使優秀的青年教師能脫穎而出,盡快成為教學業務中的骨干。
2、配合教研室工作,推進學科名師建設。指導各級各類名師及培養對象能不斷增強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盡快出成績、出成果。指導各級各類名師通過教研網個人的教案、課例、課件、教育教學論文等,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帶頭作用。
(三)完善教學調研機制,確保教學質量。
1、常態教學調研。在學期中間除了教研室統一組織的集體教學調研外,不定期開展由生物學科中心組成員參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調研。
2、跟蹤式教學調研。擬將中學和高中作為跟蹤式調研對象,參與校本教研和集體備課,并選擇各學校的2—3位老師進行跟蹤研修。
(四)加強高考研究,提高高考成績
組織高三生物學科教師對年省高考試題及高考考綱、考試說明等進行認真分析,做好年高考復習備考的指導和教研工作,力爭年高考取得更好成績。
遵照高中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育人第一,升學第二。全面落實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2)面向全體學生(3)倡導探究性學習(4)注重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二、任務和目標
本學期教研室下達的任務是授完生物必修1—《遺傳與進化》。我們的計劃是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一下目標:1、首先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學習習慣決定學生的一生。要教給學生了解生物學特點,并掌握學習生物學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漁”。3、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為培養學生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4、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學習,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努力開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注重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核心概念對學生概括和運用知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須加強核心概念的教學。
三、教情、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師得到充實,由兩位生物教師擔任生物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壓力很大。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我們生物備課組將加強集體備課,未經集體備課的課不上。我們平時要加強對課標、教材的研究,確保準確把握教材,少走彎路。
我?,F在有學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個教學班,其中文化班8個,藝體班2個,每人5個班,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進步,但總體來說,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習慣不好,智力水平還可以,學生的自治能力較弱,學習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標任務的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每周有一次大集體備課:確定下周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習題(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的試題)、作業情況;協調各班的進度;反饋上周各班學習情況、完成作業的情況;安排下周的觀摩課,評課的時間、地點。
2、改進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然后進行總結,介紹給學生,讓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方,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染力)。
3、加強學生生物實驗的能力:課上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事項的說明,課下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學生在周六、周日去實驗室做實驗)。
4、自我發展:本學期除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學校的學習任務之外,我要通過報刊、網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積極參加各類教科研,積極撰寫教學論文、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原則在學生自動報名的基礎上開展活動。活動每2周開展一次,時間利用課外時間(晚上7:30—8:30),開展的內容包括:學習方法指導、重點難點突破、典型習題點評、講座等等。
五、教學計劃 周次
時間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1
2.10-2.15
2
2.16-2.22
第二章第一節(1)
第二章第一節(2)
3
2.23-3.1
第二章第一節(3)
第二章第一節(1)
4
3.2-3.8
第一章第一節(2)
第一章第二節(1)
5
3.9-3.15
第一章第二節(2)
自主檢測
6
3.16-3.22
第二章第二節
第二章第三節(1)
7
3.23-3.29
第二章第三節(2)
第三章第一節
8
3.30-4.5
第三章第二節
習題講評
9
4.6-4.12
第三章第三節
第三章第四節
10
4.13-4.19
第四章 第一節(1)
第四章 第一節(2)
11
4.20-4.26
第四章 第二節
自主檢測
12
4.27-5.3
自主檢測講評
勞動節放假
13
5.4-5.10
第五章第一節
第五章第二節
14
5.11-5.17
第五章第三節
第六章第一節(1)
15
5.18-5.24
第六章第一節(2)
自主檢測
16
5.25-5.31
自主檢測講評
第七章第一節
17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