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3 17:16: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勘查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串聯去噪方法
為消除金屬礦多源噪聲,本文將其分解在不同物理空間域內,針對噪聲類別設計不同物理域去噪方法,加以串聯多級衰減。而如何選擇合適的去噪方法,以及確定合適的順序,是串聯去噪的關鍵。對于金屬礦區中的強線性干擾進行串聯去噪,采用(1)式[12]將時--空域u(x,t)地震數據變換到f-k域。其中,U(k,f)為地震信號的f-k譜;k為圓波數,為2πk0;波數k0為1/λ,λ為波長。對于面波來說,其能量集中在低視速度范圍,有效信號往往在高視速度段,將面波能量集中的部分置為零,并反變換為時----空域信號u''''(x,t)。此過程并不能將所有面波、直達波等線性干擾全部壓制,雖壓制了大部分強線性噪聲,仍有部分干擾。處理后,采用(2)式[6]將u''''(x,t)變換到Radon域。其中,m(τ,q)為Radon變換域數據;x為偏移距;φ(x)定義了Radon變換曲線的曲率;q表示曲率的坡度;τ是時間截距;t是地震數據的雙程旅行時。當t=τ+px時,(2)式化為線性Radon變換(τ-p變換),此過程將剩余的線性干擾能量集中于零偏移距截距時間、視速度為p的Radon域內,將這部分能量切除,再將其反變換為u″(x,t)即可?;诜囱堇碚摰腞adon變換技術,在壓制線性干擾的同時,還有壓制隨機噪聲的作用,大幅提高了地震信號的信噪比[7]。通過兩種去噪技術處理以后,大部分干擾波已被壓制,但仍存在一定的隨機噪聲與散射噪聲,采用近年來引入地震的Curvelet變換進一步衰減,為適用于不同尺度金屬礦體引起的噪聲,筆者設計了Curvelet--中值濾波組合變換法壓制剩余的隨機噪聲。Curvelet—中值濾波法是利用Curvelet變換把地震數據分成不同頻帶,對每個頻帶分別做中值濾波,將各個頻帶的濾波結果加到一起得到整體濾波的結果。Curvelet變換中的尺度參量j表示數據的不同頻帶,隨著被處理數據的變化,尺度參數j的值默認為(在不確切設定j時)。其中,M、N是被處理數據的行數與列數;ceil表示向小取整[10]。對于不同尺度金屬礦體引起的地震數據噪聲,在低頻尺度設置較大的中值窗口,高頻尺度設置較小的中值窗口,以達到最佳的去噪效果。多域串聯去噪技術在不同的域內對噪聲逐步進行壓制,相應資料的信噪比逐步提高,最終記錄上信噪比顯著增強,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金屬礦低信噪比問題。與普通去噪方法相比,多域串聯去噪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更強,去噪更徹底,多種去噪方法優化組合,以達到比傳統方法更加優異的去噪效果。
實際地震數據處理
本文所用的原始數據為金昌鎳銅礦集區地震原始單炮記錄。金昌白家嘴子銅鎳礦田位于甘肅省金昌市境內,河西走廊的中部。礦區地表為地勢平坦的戈壁灘,海拔為1500~1600m。該礦田位于華北地臺阿拉善地塊西南緣的龍首山隆起上;該隆起南接祁連褶皺系走廊過渡帶。從圖1中可以看到原紀錄中存在較強隨機噪聲及很強的上傾規則干擾(靠近鐵路引起的固定視速度干擾),大部分有效信號淹沒在這些強干擾下。本文采用的串聯去噪處理結果如圖2-4所示。串聯去噪第一步采用FK域濾波(圖2),對比原紀錄,大部分強固定視速度干擾波壓制得較好,但記錄中仍存在較多緩傾角短軸干擾以及一些隨機噪聲。串聯去噪第二步,經Radon變換(圖3),此過程消除了上傾的強噪聲,恢復出了大部分有效反射波,地震信號的信噪比得到明顯提高,仍存在部分隨機噪聲。串聯去噪第三步,經Curvelet域組合變換法壓制噪聲方法處理單炮記錄(圖4),剩余的隨機噪聲已基本消除。為加強去噪效果對比,按照徐明才[1]介紹的去噪方法(頻率域去噪,視速度濾波等)對圖1所示的地震記錄進行了處理,得到的去噪結果如圖5所示,大部分噪聲已被壓制,但仍有部分隨機噪聲與線性噪聲殘余。對比徐明才綜合去噪法(圖5)與串聯去噪法(圖4)處理結果,后者剖面質量有較大改善,前者剖面中方框所示的淺層反射同相軸混疊噪聲與遠偏移距處成團噪聲在后者剖面中已得到壓制。從疊后剖面上看,徐明才法疊后剖面(圖6)與串聯去噪法疊后剖面(圖7),后者整體信噪比明顯提高,圖6中細小的干擾波在圖7中都已消除;對比其細節,即方框所示的幾處位置,本文方法處理過的同相軸更加連續,礦體上頂界面更加清晰,為下一步的地質解譯提供了較好的數據來源。
無
(3)地熱開發的春天--2013年新年祝詞 無
地熱信息
(4)香山科學會議一推動天津生態城市建設 無
無
(5)2012年地熱大事紀 鄭克棪 賓德智 司士榮
地熱信息
(13)地熱資源高效開發技術培訓班在廣西北海舉辦 鄭克棪
學術論文
(14)氣舉反循環鉆井技術在超深地熱井鉆探中的應用 楊鳳山
地熱信息
(16)拉孜溫泉 王菲
學術論文
(17)中國干熱巖勘查開發現狀 楊方 李靜 任雪姣
(20)超高溫地熱井鉆井泡沫抗高溫性能研究 王文勇 孟英峰 劉博偉 龍俊西
地熱信息
(23)《揚州市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規劃(2012-2020年)》通過實施 劉揚
綜述
(24)建設具有天津特色的溫泉文化 侯福志
地熱信息
(29)重慶統景投資12.8億建設首個“四季溫泉” 吳國富
綜述
(30)蘭州市地熱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李百祥
地熱信息
[關鍵詞]科學技術 地質勘查 測繪 應用
[中圖分類號] P621+.6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11-100-1
1現代科學技術在地質勘查領域的應用原則
現代社會對地質信息的要求和礦產資源的需求比以往都要迫切,為了迎合社會發展所需,地質勘查的要求也在變得嚴格起來,具體到實際的工程勘查中時,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理念廣泛為人們所接收,已經形成三大原則:
(1)運用科技發展的新理念、新成就,地質勘查向多樣化的趨勢轉變,極大的提高了勘查的效率與質量。
(2)強調對地質現場的研究總結,分析出地質形成的規律,作為綱領性意見,對地質勘查工作做出 指導。
(3)由于勘查方式的多元化,可結合多種方式的優勢,揚長避短,綜合利用,提高勘查效率。
2現代科學技術在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應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全方位的,地質勘查工作也不局限于傳統的模式,而是面向海洋、陸地與天空的多種形式,手段包含化學、物理、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利用,總結起來,可分為如下方式:
2.1物理、化學勘查技術
由于物理、化學技術發展迅速,并且結合到地質勘查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經成為一大手段。據統計:近二十余年,隨著物理、化學勘查技術的應用產生了良好的效益,其投資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投資額較之以前已有四倍多的增長,而物理、化學勘查法在發達國家的地質勘查總量中平均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并且利用物理、化學勘查技術所發現的礦床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2.2航空地質勘查技術
早在上世紀早期,隨著航空技術的興起,幾乎在相同時間,航空技術就被應用到地質勘查工作當中,以飛機為主要載體,極大地提高了勘查的效率與質量。隨著航空技術的進展與成熟,如今的航空勘查技術已不僅僅局限于運用飛機作為載體的單一形式,而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成套勘查方法,運用飛機運載、光學技術、紅外成像以及航空物理、化學勘查方式,形成了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據統計:約在1950至1970的二十年間,澳大利亞運用航空勘查技術,一年所取得的勘查成果占到勘查總數的近百分之八十,極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而在菲律賓,1950至1960未使用航空勘查技術時,所取得的成果只有其后三年間,利用航空勘查技術取得成果的八分之一;加拿大利用航空電磁法,三年時間發現了最大的鋅礦山,而在其之前的五十年間,由于礦產深度因素的影響,人們沒有重要發現,證實航空勘查技術的利用,解決了這一難題。
2.3高速金剛石鉆探勘查技術
在發達國家,高速金剛石鉆探技術被廣泛采用,隨著繩索取心技術與高速鉆進技術的成熟,其使用到勘查技術所取得的成果成倍增長,相對于硬質合金的鉆探方式,高速金剛石鉆探技術的優點是更快捷,而且效率更高。
2.4同位素勘查技術
同位素勘查法不僅可以測算出地質的成形年齡,而且對地質的物理化學各方面的因素都能做出科學的探究,不但為礦產資源的勘探提供技術依據,還為對地質成形的年齡提供理論基礎。由于粒子研究理論的進展,同位素勘查技術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同時全球已建成多座同位素地質實驗室。
2.5電子計算機勘查技術
電子計算機可以為地質勘查提供高效、科學的研究手段,其強大的功能,既可以對地質條件進行預測估算,還可以進行模擬演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各種勘查技術的結合,已經形成了智能化、自動化的趨勢,其所帶來的優勢是傳統的勘查技術所不可比擬的。此外,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于地質勘查甚至衍生出了一門新的學科―數學地質學,被認為是未來地質研究的發展趨勢,將會對地質勘查產生深遠的影響。
3現代測繪技術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
在地質勘查方面,近年來,測繪技術受到廣泛的重視,尤其是網絡技術和航空技術的帶動,已經形成了包括導航、遙感在內的多項測繪系統,并且這些技術極大地推動了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
3.1常規地質測量
常規測量一般需要測距儀、經緯儀、棱鏡和普通測量工具,其方式一般為預先設置控制點,此類控制點通常是以國家高等級控制點為基礎,然后再加密布置圖根點。而常規測繪的具體工作即是對這些圖根控制點詳細測量,得到具體的測繪信息,最后繪出地質平面圖。
3.2GPS-RTK地質勘查技術
此類測繪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直接跳過加密控制,在確定了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圖根控制點的測量。并且可以信號和通訊條件好的未知點或已知控制點上設置基準站,經過控制點的查核之后,測繪站只要在高程限差的條件下即可以進行數據采集工作。并且多個測繪站可以工作在一個基站之下,對人力的要求也很低,同時測繪的速度快,效率高,由于這些優勢,GPS-RTK地質勘查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推廣,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3.3GPS地質勘查技術
隨著衛星導航技術的民用化程度的提高,GPS導航技術在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GPS導航技術以其操作簡易、提供三維坐標、測繪速度快、精度高、全方位、全時段和遠程遙控的特點極大的革新了地質勘查技術。GPS測繪技術除了滿足傳統的測繪要求之外,并且對控制點的要求也弱化了,對圖形的要求也不高,其應用和設計非常靈活,操作簡單,此外由于地質勘查技術所衍生出來的行業也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4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趨勢
地質勘查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在經歷著多項革新,以現今科技發展的趨勢而言,地質勘查的趨勢是朝著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涉及到對這些技術的融合與拓展,必然會衍生出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技術。地質勘查技術的重點方向是礦產勘探,對于日益緊張的能源需求,無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礦產勘探的壓力。并且因為利用了航天航空的前沿技術,結合網絡,地質勘探面向三維、立體的發展方向,實現多功能、數字化、實時化的趨勢。地質勘查在引入GPS與ISS等技術的條件下,逐漸實現更新換代,在勘查的精確性與勘查質量和效率方面有傳統勘查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
5結語
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于地質勘查工作而言,既是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求,也是對勘查技術自身的創新與探索,為地質勘查工作得到更精確、更據操作性的方法,提供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包振杰.測繪技術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及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5.
[2]王勇.測繪技術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2,2.
在工程實踐教育中以企業需求為引擎,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從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入手,把企業崗位、技能要求與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有效結合起來,讓企業由配角變成主角,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決策。校企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術,學生既能學習理論,又能在專業理論的指導和企業技術人員的啟發、指導下,通過實際操作,更容易學會技術,增長技能。一方面,學校選擇優秀人才走進企業員工隊伍,利用學校資源對企業職工進行繼續教育;另一方面,企業借助高校的信息與技術服務,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新技術的引進、設備的技術改造等,提高整體效益。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合理設置專業,改變教學方式,滿足企業的需要,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2.主要研究成果
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試點的促進下,目前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工程教育培養模式探索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應用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廣。
(1)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搭建全方位的實習實踐基地。幾十年來,勝利油田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特別是與相關二級單位建立了多個產學研實習基地,成功開展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3+1+1”和“4+1”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教育實踐經驗。特別是在教育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計劃試點中建立了專門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了專用的機房進行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油田企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2)任課教師與企業專家相結合,建立全方位的工程教育培養體系。地球物理系全體教師在科研與教學實習過程中與勝利油田和國內其他油田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油田生產科研現狀了解深入,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及時地將科研成果融入到課堂中去;油田專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中心的平臺,現場一線的專家們為大學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講課、講座以及培訓工作。學校教師與油田專家的配合對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接受著從理論到工程應用角色的轉換,可靠的師資保障保證了工程教育培養模式的完整性。
(3)規章制度與激勵措施的配套,營造良好的工程素質培養環境。通過工程教育中心增強了學校與企業的交流,同時軟環境的建設對于大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地球物理系一方面完善了工程教育中心的規章制度,確保學校教師和外聘的油田專家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對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在大學生中進行多方面的引導,促進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激勵學生開展自主創新研究,并與教師所承擔的科研任務相結合,在完成課程任務的同時提前進入到工程應用環節,為大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單位承擔生產和科研任務提供了保障。
(4)成果推廣。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建立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培養了大批具有較高工程素養的大學生,為石油工業輸出了大量高素質人才,該中心今后將逐步接納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工程教育實踐,必將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培養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通過培養模式的探索,地球物理系多名教師在科研與教學實習過程中與勝利油田聯系緊密,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教育實踐經驗,增強了學校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同時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經驗,主持了多項學校教學改革項目,發表多篇教學研究論文,獲得過多項教學成果獎勵,豐富并完善了工程教育培養模式。
3.結論與認識
【關鍵字】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房屋建筑地基質量的施工特點
保證房屋建筑地基質量的基礎是要進行認真、科學的地址勘探工作,其特點如下:
對房屋地基的勘探要客觀、準確
因為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址特點差異十分巨大,比如:同樣是北方,東北主要是軟黏的黑土,而西北沙土更多些。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房屋建筑施工前必須對當地的地質特點進行客觀、科學、合理、準確的勘探,并及時記錄真實的勘探結果,確保設計人員能全面了解要施工地區的實際土質條件。
2.對房屋整體施工的設計要科學、合理
設計者要根據當地的特殊地質條件,結合房屋建筑要求,通過精確的計算、分析,合理選擇施工方式、施工步驟和房屋結構,確保高質量房屋建筑的落成。建筑地基的設計工作是建筑整體施工的重要部分,地質勘查人員、設計人員和施工單位必須共同對地基設計的科學性、安全性、合理性做出會商。首先,勘查人員要對具體的地質構造、土壓力做出準確判斷和計算;設計人員根據勘查報告進行具體設計,并有權對勘查報告中的數據進行質疑,要求二次勘查;施工人員在建筑地基具體施工時,可根據具體施工時的進度、狀況隨時要求設計人員對房屋建筑的設計方案進行詳細的反思,對出現的問題共同協調解決。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
1、地基基礎的選型
基礎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間的連接體,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載力足夠,則基礎的分布方式可與豎向結構的分布方式相同,但由于土質或荷載的原因,需要采用滿鋪的片筏形基礎。片筏基礎有地基接觸面廣的優點,但與獨立基礎相比,它的造價要高,基礎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載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載不超過地基的長期承載能力。如果地基非常軟弱,且建筑物較高的情況下,則需要采用片筏形基礎,多數建筑物的豎向結構墻、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礎分別支承在土地基上。
假設地基承載力不足,屬于軟土地基,必須采取措施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軟弱地基系由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它構成的地基,那么在勘查時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范圍和土質泥沙,根據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案提供相應參數。在初步計算時最好計算房屋結構的大致重量,假設它均勻的分布在全部面積上,從而得到平均的荷載,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載力相比較,如果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大于4 倍的平均荷載值,則用單獨基礎可能比伐形基礎更經濟。如果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小于2 倍的平均荷載值,建議采用片筏基礎,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間,則用樁基。一般情況下采用樁基的情況較多。
2、地基基礎施工技術與措施
當地基土質為淤泥,上層土層又較薄時,應采取避免施工中對淤泥和淤泥土擾動的措施。如果是沖填土、建筑物垃圾廢料,當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時均可利用作為持力層,對于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侵蝕性的工業度料等雜填土,未經處理不能作為持力層。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法時,應綜合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對地基要求,建筑結構類型和基礎型式,周圍環境條件、材料供應情況,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分析后擇優采用。
地基處理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上部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以增加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適應能力,對已確定的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必要的測試,同時為施工質量提供相關依據。地基處理后,建筑地基變形應滿足現行有關規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間進行沉降觀測;如果地基上欠固結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則選用適當的增強填土地基加固措施的施工工藝。
房屋基礎處理方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型式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裂度等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基礎型式。結合該房屋地基的實際情況,地基較差,荷載較大,為增強建筑物的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同時滿足地基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樁基或人工處理地基,但人工挖孔樁適用于地下水位較深,而持力層以上無流動性淤泥質土者,因此采取樁基礎作為建筑的基礎比較理想。
三、常見建筑地基施工方法
1、強夯法
在采用強夯法時,首先要進行準確的測量定位。在操作上,應由施工單位試夯,確定夯點布置圖,并逐一測放夯點位置。在進行強夯前,事先要用推土機預壓2 遍,才能保證場地平整,再對場地高程進行測量,夯點布置測量放線控制確定點。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則使用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策略?;蛟诒砻驿佋O0.5~ 2.0 m厚的砂石墊層或中粗砂,從而有效防止施工設備以及基礎下陷和減小夯實帶來的超孔隙水壓力。
此外,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堅持以一邊夯向另一邊或以邊緣夯向中央的順序。在處理地基時先夯實一遍,用推土機整平場地,并進行放線定位后即可接著進行下一次夯擊。一般來說,強夯法的加固是順序是:先深后淺,也就是先加固深層土,然后加固中層土,再加固表層土。在夯完一遍后,通常要以低能量再滿夯一遍,假如條件允許,用小型夯錘擊為最佳。另外,在夯擊時必須要按照試驗確定的實驗數據,落錘應保持平衡,保證夯位準確,但是如果夯擊坑內有積水的現象,必須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如果夯擊地段含水量過大,先要鋪一層砂石,然后再進行夯擊。每一遍夯擊完成之后,都要用周圍的土或新土將夯擊坑填平,再開始下一遍夯擊。
2、注漿法
當采用注漿法進行施工時,是硅化加固了的土層,通常要保留厚度約為1 m的不加固土層,以防止漿液上冒,必要時還要打灰土層或夯填素土。在一般情況下,灌注時漿液的壓力
應控制在0.2~ 0.4 MPa(始)和0.8~ 1.0MPa(終)的范圍內。對于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要堅持自上而下的原則,但是如果越往下土的滲透系數越大,則應改為自下而上。此外,還要經常抽查漿液里的配比和性能指標、孔徑、注漿孔位、孔深注漿的壓力值要求等,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審核。除此之外,還要及時在編好號的孔位平面圖上對已注漿孔標記并且注明鉆孔日期。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出現漏孔的情況,如果出現問題,必須立即停止注漿并查找原因,調整注漿參數。
結語
施工技術的措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成本。在實際施工中應該結合工程的氣候條件、工程結構狀況、工期緊迫程度等因素,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對策,才能有效地應對施工問題,保證工程的進度及工程質量。如果不提前做好應急對策,以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藝,就會影響工程的質量、進度。合理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流程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洪海平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期刊論文]-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3)
[2]蔡志鋒;縱崗;丁偉;趙良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期刊論文]-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0(01)
[3]叢巖地基處理與基礎施工的主要內容分析[期刊論文]-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03)
[4] 劉賢智;地基基礎工程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10 年03 期
[關鍵詞] 國有地勘單位;礦業權;企業化探礦權經營
[中圖分類號] F20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4-0116-02
正是因為黑龍江省的礦業權市場發育相對滯后,也就給國有地勘單位經營礦業權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因此,要想更好響應國家政策改革的號召,國有地勘單位就必須活用政策,牢牢的抓住機遇。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始終堅定不移的抓住礦權經營不放松,結合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開展以礦權為股本的資本運營,為企業化轉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一、國有地勘單位實現企業化轉制的歷史必然性和在轉軌時期肩負改革發展任務的雙重性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地質勘查隊伍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地質勘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仍然擔負著重要的任務”。這是對地質勘查工作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務的高度概括。所謂“先行性”表明地勘行業發展要領先于國民經濟和社會其他各行業的發展;所謂“基礎性”表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地勘工作的服務與支持。這種時間排序上的“先行性”、空間定位上“基礎性”和貫穿“全過程”的關聯性也就決定了地勘隊伍所承擔任務的極其重要性。
地勘單位肩負改革發展的重任,要求地勘隊伍必須在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大力發展地勘經濟的同時,積極為自身轉企創造條件,加快改革步伐,最終實現企業化經營。當前,地勘單位全部家底是在地質勘查工作形成的地質成果資料,而地質成果資料附加在自然界的礦a資源中形成的權益經法定程序批準又取得礦業權。所以,地勘單位進行所謂企業化經營,從經營起點或經營內容上說,也就是對礦業權的取得、占有和有效經營。
二、的勞動價值論是地勘單位礦業權市場主體資格成立的理論根據
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交換價值,這是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原理。地質工作者進行地質勘查找礦,其具體勞動創造出現實的各類地質技術成果,其抽象勞動創造出地質成果資料的交換價值(或表現為礦業權價款)。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地質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必然體現勞動的兩重性,既創造使用價值,又創造交換價值。這也就從根源上決定了國有地勘單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礦業權經營主體地位的必然確立。
多年來,全國的國土資源部門和地勘單位如何經營礦業權和礦業權市場的構建進行的深入探討收效很大,但也經歷了一個理論困惑期,主要是混淆礦產資源和礦業權的關系;懷疑礦業權作為法人財產的經濟法律定性;否認地勘單位的礦業權經營市場主題定位。因而,以勞動價值理論為指導,對地勘單位礦業權市場主體定位的理論根據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建立和完善礦業權市場化機制是國有地勘單位實現企業化定位的客觀先決條件
目前,國有地勘單位逐步實現企業化經營的任務還沒有完成,而實現企業化是有前提和條件的。所以,[1999]37號文件指出“中央和地方都要對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制改革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地勘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時,允許其將部分或全部價款轉增國家資本金”。[2003]76號文件又進一步強調“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的探礦權、采礦權,符合規定并經批準,其價款的部分或全部轉增為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國家資本金”。這為地勘單位依法經營礦業權提供了政策依據。
筆者認為,在確立地勘單位礦業權市場主體地位的同時,必須建立完善礦業權流轉的市場化機制,這是地勘單位完成企業化轉制的客觀前提和先決條件,兩者是因果關系。
從因果決定論的先后時序出發,推動地勘隊伍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建立和完善礦業權市場化機制,而不是盲目急進地在條件尚不成熟的時候,靠行政手段制定轉企改制的日程表,否則,地勘隊伍在轉軌時期所肩負的雙重任務一個也完成不好,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損失。
四、國有地勘單位探礦權經營做法
探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勘查許可證的實際規定范圍之內從事勘察產權資源的權利??梢哉f探礦權不僅是地勘單位的法人財產權,更是地勘單位實施企業化經濟的生命線所在。
事實上,現如今的地勘單位尚處于獲取礦業權的邊緣化地位,在探礦權經營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探礦權的實際數量在不斷的減少。尤其是經過近十年的運作,許多地勘單位往往將一些找礦成果較好的探礦權進行了轉讓,而那些找礦結果不理想的則直接被注銷,也就造成了自主礦業權所剩無幾,且絕大多數留下的還都是那些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的二、三類探礦權;國有地勘單位的實際資本積累較少,無法承擔失敗風險。近些年來國有地勘單位已經為國家找到了大批的礦產地,但是并沒有分到應有的紅利,也就造成了國有地勘單位資本積累較少,經濟基礎仍較為薄弱,也就無法承擔勘查失敗的風險。雖然個別地勘單位通過自有探礦權的轉讓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獲得資本金以后絕大多數地勘單位都用于基礎建設之上。因此,從經濟實力上進行分析,國有地勘單位仍不具備獨立運作探礦權,承受勘查失敗的風險,仍處于打工地位。目前仍有許多國有地勘單位,其主營業務仍是承擔政府、企業的地質勘查項目,而并沒有成為探礦權經營市場的主體。尤其是財政項目又屬于一種基礎性的,公益性的地質項目,也就造成了地勘單位在財政項目的資金使用上并沒有自主使用權利,一些項目費用并不能進行結余留用,勘查單位對勘查結果也沒有分配、共享權利,并不占探礦權權益,只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即便是開展商業性質的地勘項目,國有地勘單位與礦山企業也僅僅處于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說到底仍然改變不了為別人打工的命運;勘察形式嚴峻,生存危機突出。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也由過去的高速發展逐步走入了新常態,礦產勘察明顯減少的同時,也對地質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可以說這種不容樂觀的發展形勢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扭轉的。這也就造成了國有地勘單位即無處可以打工,又沒有探礦權動作,那些以找礦為主的地勘單位勢必會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國有地勘單位改革舉步維艱。從現如今國家改革的發展動態來看,國有地勘單位分離成公益性事業單位、商業性地勘企業的趨勢早已不可逆轉。而改革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國有地勘單位也只能占現如今國有地勘單位較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國有地勘單位仍然要轉型為企業走入市場之中。然而想要進入市場最為基本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擁有成熟的礦業權市場,而這正是現如今薄弱環節,也就致使了許多國有地勘單位改革難度較大,企業化運行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國有地勘單位應該切實落實探礦權收益政策。也就是積極的貫徹并且落實2010年《國土資源部關于構建地質找礦新機制的若干意見》指出的,關于國有地勘單位可以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以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地質找礦風險投資,分享找礦收益,從而進一步增強國有地勘單位的經濟實力。同時,還應該積極的爭取政府財政項目,并以地質找V為核心向著服務于資源、服務于環境不斷轉變。最為重要的還是要獲得探礦權,形成自己的優質產品,從而實現國有地勘單位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目前礦業經濟形勢下行,從二級市場獲取探礦權的成本較低,從這一方面講,也是地勘單位進入探礦權市場的有利時機。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在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地勘局的領導下,以“兩個文件”作為指導,牢牢的抓緊礦業經營不放松。一方面指派專業人員對文件政策、法律法規等相關材料進行研究,以便為經營探礦權提供法律與政策性的依據,并選派專業人員參加國家舉辦的探礦權經營培訓班,吸取先進經驗。另一方面,把握市場動向與政策性變化,對礦權進行登記保護與延續。積極地與地方政府進行聯系與疏通,在取得政府認同與許可的基礎上,對礦產資源開發進行立項研究。同時,抓住商機,利用已經掌握的礦權進行招商引資、股本運作,與國內大企業集團聯系組織礦山勘查、開發、建設工作。截止到現今,地勘六院已經在實施“礦權強院”方面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嶄新局面。
[參 考 文 獻]
[1]王文.我國地質工作現狀評價與發展展望[C].資源?環境?產業――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3
[2]王志剛.地勘單位企業化與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建設[C].資源?環境?產業――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3
[3]李建華.地質工作體制及商業性礦產勘查體制改革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7
[4]毛小兵.論我國礦業企業集團的礦產資源戰略[D].中南大學,2006
[5]余浩科.地質調查發展戰略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8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建設;教學方法改革
《水文地質學基礎》是高職院校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水文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研究在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以及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質的時空變化規律,并研究如何運用這些規律興利除害,為人類服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水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為以上4個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參與地下水的觀測、進行地下涌水的處理等提供理論依據,因此,搞好這門課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云南省有5所高職院校開設了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專業。筆者所在的學校自2005級開始在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中招收高職全日制脫產和函授大專學生,到2010年已有三屆畢業生、三屆在校生。先后有10個教學班開設了《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筆者一直承擔該課程的教學工作。結合教學實際,筆者認為,在高職院?!端牡刭|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對《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性質和地位認識不足在高職教育中,資源與測繪大類的專業少,開設《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專業更少,學習本門課程的人數少,課程在專業以外的認知度低。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制定高職人才培養方案時,《水文地質學基礎》應作為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主干課,曾在相關教師中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終根據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職高專專業概覽》才塵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為高等學校教材,與高職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職教育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夠用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工作適應性,強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要“素質高,上手快,技能強”。高職教育與高等教育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是不同的。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職實際教學中,《水文地質學基礎》主要選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學科理論介紹多,實際應用介紹少。
適合課堂教學的電子課件少,教師多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單一《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專業性強,盡管近年來多媒體電子課件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但關于《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課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實用的電子課件,需要大量的資料和圖片,但由于專業性較強,這方面的資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難找到相關資料,再加上水文地質工作目前主要是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實施,高職教師參與很少,導致現在的課件以羅列教材中的內容為主,質量不高,適用性和吸引力不強。
教師大多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單一在實際教學中,《水文地質學基礎》的任課教師大多采取單一的講授形式,教學仍然是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學生沒有機會到實地考察,將理論與生產實際對應,因此,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師傳授的現成知識上,學習圍繞課本和考試,沿襲著“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的傳統學習方式。講授方式單一,課程缺少吸引力,導致本門課程枯燥無味;學習方式單一,學得快,忘得快,導致課程學與不學一個樣;再加上有些學生本身對所學專業認識不清,更是降低了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體會
筆者從2006年開始講授《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到2010年,已經完成了10個教學班的教學工作。經過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完善教學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根據專業特點,確定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水文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山地質專業的學生學習《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們培養成為水文地質專家或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而是讓他們掌握水文地質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能夠將水文地質理論和技術應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領域,成為既熟悉本專業業務,又掌握水文地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技能型人才。對這些專業的學生進行水文地質教育,應該面向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水文地質與勘查、金屬礦開采、礦山地質等工程領域的應用,以掌握基本理論、突出實踐應用為目的。因此,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講清《水文地質學基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重點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學。
根據教學目標,增加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學筆者所在學校屬于企業辦學,隸屬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在學生實習實訓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兼職講課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結合集團與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重新編寫了高職《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突出了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嘗試進行課程改革。首先是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在2006、2007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講授中,嘗試性地引入討論式教學和現場教學。在講授“巖石中孔隙”時,先講清基本理論,然后通過布置課外作業的方式,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或相關書籍查閱砂巖、泥巖、泥質灰巖中孔隙的異同,最后讓學生結合《普通地質學》、《巖石學》等課程展開討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對2007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動員時,筆者結合實訓基地的情況,向學生介紹了即將實習的工作區的水文地質情況,并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收集實習礦區的水文地質資料。這一嘗試在學生一年后的畢業論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筆者參與評閱的12份畢業論文中,有多達11份介紹了實習礦區的水文地質情況,有的還提出了礦山巷道涌水的處理方案。在給2008級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查技術專業的學生講授“大氣降水入滲機制”時,恰逢降雨,筆者便直接將學生帶到一個建筑施工工地,通過地表的一個新鮮垂直剖面給學生介紹此部分內容,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熱情。其次是積極與實訓基地的工程技術人員溝通,建議實訓基地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學生進行認識實習、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的過程中注意介紹水文地質的內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計算、地下涌水的處理、礦山巷道水的處理等,增加課程對實際工作的參與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方式的改變和調整,大大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課程講授的直觀性和吸引力從2008年開始,筆者將教學講義的部分章節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體將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圖片和動畫展示出來,大大提高了課程講授的直觀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思路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教育必須向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轉變和發展。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強調實用性和技能性,這就要求在高職課程建設中充分考慮課程的實踐性環節。
應進一步明確高職院?!端牡刭|學基礎》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開設《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目的是學習水文地質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應用。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職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根據現在和將來的實際應用及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近年來,各種地質災害頻發,不斷地提醒人們必須加強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才能增強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質學基礎》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類課程,有責任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進程中對其研究領域的知識進行普及和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其學科性質和內容,因此,在教學目標中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至關重要。
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增加課程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的心理相違背,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必須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地展示出來,增加課程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水文地質的具體教學內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環、巖石中的孔隙與水分、地下水的賦存、地下水運動的基本規律、毛細現象與包氣帶水的運動、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補給與排泄、地下水系統、地下水的動態與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地下水資源、地下水與環境)學習目標及學生特點等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流網時,可引入如何判斷礦區的潛水含水層和地表水的補給關系的內容,利用動畫模擬地下水的流動方向,從而判斷它們之間的補給關系。這些直觀的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流網的認識,并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的功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用有限的時間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若能結合專業特點以及課程內容設計一些課件,會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應增加《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實踐性、開放性教學針對《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增加實踐性、開放性教學環節是該課程改革的重點。要實現這一目標,僅靠高職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夠的,高職院校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實施校企合作,與企業實現資源共享,聘請行業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將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產一線積累的水文地質理論和經驗帶進課堂,將水文地質學基礎理論和方法應用于實際工作的事例帶進課堂,增加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若能在學生實習實訓時,請帶實習實訓的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具體工作面對水文地質學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講解,整個課程的教學就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