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3 17:16: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綜合藝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參考文獻:
[1]黃核成,余劍耀.農林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及措施[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14(3):311-314.
[2]高秦嫣.對加強農林類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3):233-234.
[3]蘇暢.農林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4):17-19.
[4]錢學敏.錢學森談科學藝術與創新思維[J].華中建筑,2003,21(3):9-21.
[5]王蓮英.成立中國插花花藝專業教育機構勢在必行[J].中國花卉園藝,2012,(21):30-31.
[6]汪勁松.談在大學生中開設《插花藝術》課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5):55-57.
參考文獻
[1]王蓮英.中國插花藝術發展簡史[J].中國園林,2006(11):44-48.
[2]謝婕.淺談在師范院校中開展《插花藝術》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3):208.
[3]汪勁松.談在大學生中開設《插花藝術》課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5):55-57.
[4]姚霆.綜合性大學開設藝術賞析公選課程的重要性[J].課程新思路,2013(12):35-36.
[5]張虎,孫莉,吳冬.《插花藝術》項目課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6):18301-18303,18318.
[6]袁菊紅.多科性大學中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39(20):12627-12628.
[7]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2(1):55-56.
[8]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9]吳鐘鳴.高校公選課程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高教高職研究,2011(30):202-203.
[10]羅凱華.確立公選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科學地位[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0(11):13-14.
參考文獻
[1]謝婕.淺談在師范院校中開展《插花藝術》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藝術”教學實踐現狀和發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186~187
[3]錢錦、馬玲.《插花與花藝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農業院?!安寤ㄋ囆g”課實踐教學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2(1):73~76
[6]李福東.現代插花及其審美教育價值[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87~90
[7]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內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近幾十年來我國小提琴藝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共有近三百余篇論文在我國《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等集中核心音樂期刊上得以發表,這標志著我國在小提琴藝術領域探索的層次與范圍都在不斷擴大,我國小提琴藝術事業相比于改革開放初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并逐步邁入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于我國小提琴藝術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所以此方面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對于小提琴教學與演奏較為落后。在我國小提琴藝術發展的歷程中,因為對相關作品產生的背景以及相應歷史情況的重視程度較低,這造成了我國在小提琴作品理論研究較為落后,對我國小提琴藝術的整體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小提琴;藝術理論;改革開放;教學;演奏
20世紀80年代初,當中國小提琴家胡坤首次在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時,給世人造成了極大的震驚,因為這是中國小提琴家第一次在世界級的小提琴比賽中獲獎,與此同時,雖然這個成果令世人感到無比震撼,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極其偶然的現象。不過自從胡坤作為國人的代表首次在世界級小提琴比賽中獲獎,中國小提琴藝術家們接連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達幾十次之多,這樣的結果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這也開啟了我國小提琴藝術家們走出國門的道路。今天當我們坐在家里聽到電視里說中國小提琴家在某國際比賽中獲獎,除了發白內心的喜悅之情,已然沒有了驚喜與激動。這就是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的結果。雖然我們現在不能說我們在小提琴藝術領域有多么顯著的成績,但是我們也不會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看輕,因為我們的成績就擺在那里,沒有人可以否認。我國的小提琴藝術之所以可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這都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已經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結合我國小提琴藝術與國外先進技術與理念的結合,促使了我國小提琴藝術事業的飛速發展,并涌現出多位著名的小提琴家。下面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中國近三十年來的小提琴藝術理論予以簡要敘述。
一、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現狀
隨著與國外交流的逐步增加以及我國音樂工作幾十年來的努力,我國小提琴教育家對世界小提琴藝術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的同時,也熟知了西方小提琴演奏的相關訓練方式,并且在實際的運用中有良好的效果。中國也被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教授稱為是世界級的小提琴學校。隨著小提琴藝術在中國的不斷發展,在學習、參考國際小提琴藝術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時,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小提琴藝術。就目前我國的小提琴藝術來講,其主要由中方與西方兩種音樂所組成,主要包含了小提琴教學、表演以及研究等諸多方面。由于我國小提琴研究的特殊性,其研究范圍包括中外多種音樂知識,是一個涵蓋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在最近幾年,由于中國音樂行業的不斷發展,使得中國的音樂水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對小提琴藝術的研究也達到了鼎盛。
二、1978~2008年三十年間小提琴藝術論文概況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這三十年間,共有358篇涉及小提琴藝術方面的論文在7本核心音樂期刊上發表:(1)有140余篇論文是涉及演奏會、藝術成就等方面的,在這其中就有40余篇是與馬思聰相關的,體現了他對中國小提琴藝術事業以及中國音樂事業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2)有近80篇論文是涉及小提琴教學以及相關的演奏理論的,其中有6篇論文主要講述了冠軍教授——林耀基所創立的林氏教學法,并對此教學法進行了細致的剖析;(3)有60余篇論文是涉及到小提琴音樂作品方面的,在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對馬思聰的相關音樂創作進行研究;(4)有30余篇是涉及到小提琴比賽的,并且大多數是介紹或專訪國際小提琴大賽參賽者與獲獎者的。
三、對三十年來中國小提琴藝術理論研究缺失的思考
與三十年前相比,中國小提琴藝術理論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與此同時,這三十年間也還存在著不小的、值得重視的缺失。與飛速發展的中國小提琴藝術實踐相比,中國小提琴藝術理論研究整體處于滯后狀態。這表現為:一方面,有許多成功的實踐還未上升為理論,存在著理論落后于實踐的空白區;另一方面,已有的理論研究沒有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前瞻性、科學性作用,缺乏對零散化知識的有效整合。在中國小提琴演奏技術堪稱世界一流的今天,仍有種種技巧、內容、形式、藝術等方面的關系和問題,沒有得到真正深入的研究,例如:林耀基等重要教育家怎樣充分運用藝術規律、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技巧;中國演奏家演繹西方樂曲時的文化、審美基點;關于專業演奏家、業余愛好者及介于兩者之間的各類音樂教育的培養理念問題;在中國小提琴曲創作中,如何將西方作曲技法與中國民族風格更好地統一的問題等等。這里面,既有關乎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方略性的問題,也有側重于實踐操作的技術性難題。音樂理論從來不以自身的發展為其目的,而是應當在演奏、作曲等音樂活動之間鋪路搭橋,起到紐帶的作用。音樂表演、教學、創作的實踐始終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對藝術的思維研究也是一樣不斷發展更迭。我們需要建立高瞻遠矚、正確客觀的音樂藝術思維方式,以完備的理論體系支持和應對動態展開的、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的飛速發展。已有的小提琴藝術理論研究與實踐相脫節的危機關系,其原因一是在于不大受實踐者重視;二是理論研究本身沒有發揮出其充分有效的作用,干預音樂實踐的精神不足。
四、結語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小提琴藝術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得到了國內外權威人士的一致認可,這與改革開放初期階段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南于我國小提琴藝術發展起步較晚,在小提琴理論研究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需要相關音樂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完善。在小提琴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將會不斷接受新的挑戰,要使小提琴藝術在挑戰中發展、在挑戰中完善。多年以來,我國小提琴藝術一直希望可以向具有中國特色的小提琴藝術方面發展,雖然我國小提琴藝術起步晚,但是憑借著音樂工作者對小提琴事業執著認真的態度,必定可以將中國特色的文化與音樂融入到小提琴藝術中,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小提琴藝術學派。
本學期,我校藝術教研工作繼續以“三個代表”、“兩個率先”精神為行動綱領,以《全國藝術教育發展規劃》為工作指導,以學校工作計劃為工作原則,繼續加大藝術課程改革力度,把優化學校藝術教育作為突破口,以提高藝術教育的科學性作為新的增長點,保持我校藝術教育的先進性。二、主要工作
(一)課堂教學工作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藝術教學的科學性探索,是一個具有一定先進性的教學研究領域,也是提高藝術教學有效性的一條必然渠道。藝術課堂教學必須追求知識、方法、人的三位一體。在當前的藝術教學中,對藝術知識進行邏輯建構,師生合理的藝術課堂教學生活方式的建立,藝術教學對人的身心發展,這三個方面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抓,作為一個重點來抓。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1、我校將對照《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評估辦法》內容,加大藝術教學軟、硬件建設力度,確保藝術課程開齊、上足、教好。
2、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當前的課堂教學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藝術課堂生活方式。堅持系統性、協作性、科研性的結合。要堅持教的生活方式和學的生活方式的統一,學科間教師的生活方式的聯系,教學和研究的行為方式的結合。
3、加大課程的統整力度,建立立體統整的策略方法。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間的統整,還要注重學習和生活的統整,學生能力的統整。但是,在統整中也要注意內容的主次和層次。
4、優化課程改革的實踐策略,加大預期和現實的結合度。藝術課程改革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先進的理論模型,這也推動我們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尋找合理的方法,要追求有效、開放、合理的結合。有效,要保證學生能夠收獲課堂效益;開放,要追求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長期發展;合理,要求能夠發現、運用課堂教學的規律。本學期,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重點。
5、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延伸評價過程,拓展評價渠道,優化評價方式,倡導綠色評價、多元評價、發展性評價。
6、提高藝術教師基本功,要求藝術教師通過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突破性的成績。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優質課評比,通過參加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好成績,全面提高教師職業素質。
7、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做到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教書研究為方式,加強教師間的對話和交流,整體提高教師群體的職業素養。
8、加快藝術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推出輔助軟件,完善課程資料,要在學校網頁中充實藝術教學方面的內容,加強對外的宣傳力度。
9、加大對學生的觀察力度,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不斷反思自我,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教與學的溝通,提高藝術課堂教學水平。
(二)師生隊伍建設方面
藝術隊伍的建設是藝術教育的基礎和成果,合作、交流、共享是新時期對個體素質的要求。而師生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課程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藝術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師生團隊形成的過程。藝術教育要做好榜樣隊伍的建設,加強學科隊伍之間的聯系,取得師生隊伍的共建,因此,本學期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繼續參加好藝術課程的培訓活動,組織好廣大教師的觀摩、研討、實踐活動。
2、我校要爭取成為廣大藝術教師的成長基地,要力爭推出名師,優化品牌,和諧發展,全面提高。
3、推行導師制,充分利用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現有資源優勢,通過傳幫帶促使雙方加快專業素質的發展。師徒之間要做好發展規劃,記好活動內容,作為雙方考核的資料。
4、以教研課題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隊伍,通過定期的課題交流,形成科研氛圍,建成科研組織,推動廣大藝術教師整體發展。
5、繼續加緊骨干教師培養,討論、完善藝術學科教師教學常規、資源分配、“六認真”考核的合理性。
6、廣大教師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加強理論學習,撰寫出高質量的藝術論文,力爭取得突破性的成績。
(三)課外、校外藝術教育活動
課外,校外藝術活動是延展課堂教學時空的重要渠道,也是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目前,名目繁多、良莠不齊的活動較多,所以教師要本著“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組織藝術活動,起到藝術教育導向,協調學科之間的關系的作用。
1、要整體規劃好本學期的學校藝術教育活動,通過豐富多采的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
2、要建設好學校的藝術隊伍,將平時的培優工作做到位,打造優秀節目,作好參賽準備。
3、要繼續打造特色,及時發掘亮點,不斷深化內涵,擴大社會影響。
4、倡導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聯姻,讓學生走入社會進行研究性學習,了解地域文化。加強藝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的整合,以藝術的形式豐富教學活動。加大藝術與學習生活的聯系。
5、加強學校、社區的文藝交流,在活動中使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藝術交往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培養開放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校內外文化藝術環境建設
文化藝術環境建設是提高藝術教學有效性的保障,是學校藝術教育的的一種固化和交流方式。我校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建成與眾不同的文化環境特色。要以有大的、立體的文化藝術環境建設觀,不僅要有精神環境,還要有物質環境,不僅要建立學校環境、還要影響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網絡環境。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1、要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制訂合理的文化管理制度,建造符合學校整體發展的顯性環境,并要做好維護和更新工作。
2、做好向家長、社會的藝術教育宣傳工作,使之形成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取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形成良好的藝術教育的社會氛圍,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每學期要開展一次面向社會、家庭文化藝術活動。要及時了解一些社會性的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組織學生去參與、了解這些活動。
3、網絡是一個新興的文化藝術環境,我校要合理的運用這一部分教學資源,建立健康的,符合師生特點的藝術教學環境。
(五)其他方面
立足校園實際,創建融入民間藝術元素的校園環境
1.民間藝術展廳。踏入校園,你就能發現這座校園就是一個巨大的民間藝術展廳,就會被帶入到神奇的民間藝術世界中。教學樓每一個樓層的走廊里每個年級都有自己年級段的特有民間文化。一年級的長廊里是民間折紙藝術展示,櫥窗里布置的都是和折紙藝術相關的,有圖片欣賞,有折紙的方法演示,但更多的是一張張用普通的彩紙通過一雙雙靈巧的雙手折成的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植物等形象。二年級的走廊里是一幅幅活靈活現的京劇臉譜,有黑臉的包公、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藍臉的竇爾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臉譜形象緊緊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簡潔扼要的介紹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孩子打開了民間藝術的寶庫。三年級的走廊里是蘇州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人家,還有許多相關的蘇州方言介紹,對于許多外地孩子來說也充滿了吸引力。四年級的走廊里是一些民間文學作品,如《九色鹿》《后羿射日》《哪吒鬧海》《十二生肖》《寶蓮燈》《磨杵成針》等,學生在空余時間隨時可以進一步感知民間傳說、神話、童話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增強對民間故事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悟。五年級的走廊里則是民族樂器的介紹與圖片欣賞,二胡、揚琴、竹笛、琵琶、三弦琴等讓孩子對我們民族樂器及民樂有所了解。六年級的走廊里是民間美術介紹,彩泥塑、剪紙、編結彩繩、十字繡、創意布貼畫……不但增添了美感,更因為學生都參與其中,展出了自己的作品,讓他們對民間藝術更有興趣了。這些民間藝術元素時刻吸引著學生在自由活動、餐后散步等空余時間自主地欣賞、回憶相關的經驗,并不時喚起學生參加民間藝術活動的興趣。2.民間藝術專用活動室。我校的民間藝術專用活動室主要用于小盤龍藝術社(調色板美術組、小盤龍民樂隊)、小盤龍民間文學社團、小盤龍科學院、小盤龍奧體中心、小盤龍民俗文化研究所等社團活動的開展。各活動室環境的墻壁上方展示的是傳統手工的現存形態,下方展示的是具體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作品,這充分體現了文化的傳承性。3.民間藝術宣傳窗。民間藝術宣傳窗的創立將成為我校開展民間藝術教育過程中與家長、社區溝通與合作的一座橋梁,也成為學校指導家長、社區科學開展學生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我校的民間藝術宣傳窗定期向家長或社區介紹、宣傳民間傳統節日習俗(如春節、中秋的來歷和慶祝習俗等)、民間藝術作品內涵及民間藝術信息、學校民間藝術活動情況、學生民間藝作品等有關內容。圍繞學校特色,凸顯具有民間文化氛圍的班級環境走進班級,你也很容易捕捉到課程內容與民俗文化的相互滲透。班內環境不論從色彩還是主題內容都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來設計的,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自主參與。各班環境除了從整體上體現民間藝術氛圍外,還特別重視各班民間藝術特色活動區域的創設。如一年級側重紙工,二年級京劇臉譜,三年級是民間傳說、神話等書籍,四年級是布貼畫,五年級是十字繡,六年級可以是自制的民間體育中的道具,也可以是在傳統民間體育器材上的改進或小發明。在興趣課上提供學生進行民藝活動的操作材料,學生可以隨時看、玩、說、想、做。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更適宜、更廣泛積極地參加各種民間藝術特色活動。教師引導啟發學生用畫筆展現不同人物的臉譜,激活學生參與的興趣。展廳的創設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欣賞自己的舞臺。學校創設的環境具有教育的空間,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參與民間藝術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深入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活動
1.挖掘民間藝術教育資源,建構課題研究框架。為了使課題研究更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彰顯學校特色,我們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考察、訪問、開展活動等形式,從報刊、雜志、書籍、網絡上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資料,并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和活動的可操作性進行合理的篩選。最終確定以民樂、民體、民間手工藝為切入口,“以藝立德、以藝促智、以藝健體、以藝冶情”。2.加強校本研訓,探索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方式。(1)開設民樂課。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民族器樂教學的特點,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發展規律,我校以五年級為試點年級,選擇五(1)、五(2)兩個班級作為試點班級,將笛子、琵琶教學納入他們的興趣課程。二年級試點班級每周一節音樂課進行揚琴教學,為學校民樂隊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開展民間游戲活動,充實學生每天的生活。將民間體育游戲校本教材列入體育課教學拓展內容,在體育課上加強學練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以滿足學生學練的需求。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興趣活動課等到處都能看見孩子們跳繩、跳皮筋、踢毽子、滾鐵環、打陀螺、走高蹺、跳房子、投沙包的身影。我們的小盤龍舞龍隊還特意外聘了蔣逸夫老師進行指導,定期在周四中午活動,有專門的服裝,逼真的彩龍,有鼓手,有替補,在各類大型活動中演出都特別奪人眼球,讓人為之振奮。這些活動充分愉悅了孩子們的身心,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意志力。(3)感受地方手工藝特色,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我們根據區域特色,除了充分挖掘在職老師在民間工藝方面的潛力,在興趣課開設了捏粘土、剪紙和快樂調色盤等課程,還特意外聘了蘇州著名的民間剪紙藝人章維偉、棕編藝人徐榮興。每周二中午兩節課的固定時間的學習,興趣組的孩子們通過欣賞、制作等多種活動,充分感受到蘇州地方手工藝活動獨有的特色。簡單的創作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學校還構建民間藝術進課堂的課程體系,探索其教育模式。在藝術、體育、班隊、興趣小組、綜合實踐課程等有關課程中滲透民間藝術元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4)編撰民間藝術相關知識的校本教材。我校編撰了民樂教材《初學揚琴》,主要介紹揚琴的歷史發展、構造及發音原理、音色特點、演奏方法及各種演奏技巧,并推薦欣賞有代表性的揚琴曲若干首。同時,從眾多的民間體育游戲中篩選出適合小學生活動的項目,編寫了《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從游戲的起源來歷、玩法技巧、游戲規則等來介紹民間體育游戲。(4)師資隊伍建設。①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當前的課堂教學研究方式,建立合理的民間藝術課堂生活方式,追求有效、開放、合理的結合?!坝行А北WC了學生能夠收獲課堂效益;“開放”在于追求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長期發展;“合理”,要求教師能夠發現、運用課堂教學的規律。②提高民間藝術教師基本功,要求教師通過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突破性的成績。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評比,通過參加活動,提高業務素質,并力爭能夠取得好成績,全面提高教師職業素質。③以科研課題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隊伍。通過定期的課題交流,形成科研氛圍,推動廣大民間藝術教師整體發展。④鼓勵廣大教師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加強理論學習,撰寫出高質量的藝術論文,力爭取得突破性的成績。3.開展課外、校外民間藝術教育活動。首先,學校將整體規劃好民間藝術教育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其次,建設好學校的民間藝術隊伍,將平時的培優工作做到位,打造優秀節目,作好參賽及表演準備,如校園民藝節、民間體育節、民間手工藝展示等活動。學校將繼續打造特色,及時發掘亮點,不斷深化內涵,加強與社區的交流,擴大社會影響,讓民樂、民間工藝走進社區,既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又爭取了更多的社區認同和支持。讓孩子們走進街道社區、敬老院等,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藝術交往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培養開放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我們將不斷完善對學生的民間藝術教育內容,對民間藝術教育資源的功能進行深入挖掘,形成比較完整的校本特色課程體系,為傳承與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好奠基工作。
作者:吳美華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盤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