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6: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鎮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三河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建筑風格獨特、規劃肌理明晰的皖中水鄉古鎮,歷朝歷代皆為軍事重鎮、交通樞鈕鎮、文化名鎮、商貿集鎮。對其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客觀評定,充分挖掘資源,進而對其量身定制合理的保護發展方案,意義重大。
三河古鎮,地處皖中名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鎮區面積4.71KM2,轄區面積65.5KM2。境內豐樂河和杭埠河兩大水系環繞鎮區交匯后,東流巧公里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據《左傳》記載,古鎮史稱“鵲諸”,有可考歷史2500多年?,F名“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豐富的水網資源,獨特的地理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三河“小橋、流水、人家”的市井風貌。鎮區內渠塘縱橫交錯,商貿沿河成街,建筑臨水而建,廊橋躍水相連,是典型的“皖中水鄉古鎮”。悠久的歷史,長期的文化積淀,給三河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尤以古城墻、古河、古橋、古街、古茶樓、古名居、古廟臺、古戰場等“八古”景觀而著稱于世。是皖中地區反映晚清時期歷史風貌、兼收古徽派建筑特色、囊括古建筑類型較完整的水鄉古鎮,其綜合歷史文化價值,當可和馳名中外的蘇州古鎮周莊相媲美。
一、三河古鎮的歷史價值與風貌特色
1、歷史價值。歲月茬蕙,朝代更迭。“三河”雖幾易其名,但古鎮在各朝代都顯示出它的獨特魅力。顯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軍事重鎮。公元前537年,吳楚之爭在此演繹了“鵲岸之戰”。1858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此大敗湘軍,創下了載人史冊的“三河大捷”。至今遺存的古戰場、古城墻、英王府似乎仍在訴說著那些硝煙散后的功過成敗。“雞鳴三縣”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皖中商貿集鎮的理想之地。透過現保存完好的古商業街、鋪宅,仍可遙想昔日的繁華。水陸兼備的交通要道,使其歷朝歷代皆為江淮區域交通樞紐重鎮,現存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家族的糧倉、四川總督劉炳璋的三河房產可說明一二。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孕育出眾多的名人志士,使其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古鎮。窄窄的“一人巷“、幽靜的故居,依稀可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少年時學習、生活的情景。
三河古鎮現存古建筑群以清末明初時期為主。完好的古街道有西街、南街、東街,街區肌理完整,建筑風貌依舊,保存2000多米長的青石板路轍印深深。目前,已經批準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三河大捷遺址—包括的城墻、英王府(即軍大本營),全省最長的古街巷—包括劉同興隆莊(清代),青陽分公司告示牌(清代),一人巷住宅群(含楊振寧故居,清代),鄭善甫故居—鶴廬(民國時期),三縣橋(清代)等。
2、規劃肌理。三河古鎮的規劃以“水”為靈魂,水陸交織的街區充分利用了河、港、塘、溪、路的自然條件,巧妙地將城鎮、建筑、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街區的基本格局是沿河成街,因水得鎮,臨水建房;以碼頭為端點、河道為邊沿,隨著歲月的流逝,輻射狀衍生成數條古商業街。
三河的規劃以“街巷”為骨架,支連眾多窄巷,竄起成片民宅,縱橫交錯,分布均勻。街巷宅院相對規整,有中心軸、方向感、邊緣界定。只是有些宅門因風水關系稍有凹凸轉折。造型各異的石橋與街道的交匯節點,往往是茶樓、戲臺、鋪地等公共場所,空間轉接自然,迭起。古商業街道空間尺度適宜,漁儷延伸,店鋪、民宅、酒肆隨形就勢分呈兩側,各商號標新立異的招牌點綴得古街熱鬧繁華、多姿多彩。又因是水災多發區,三河作為古時軍事重鎮,防御性也是其規劃特征之一。深而寬的河道,既有供給貨物的功能,又有防御的功能。在窄形市鎮的兩端修筑防御工事—城墻、炮臺,使整個市鎮宜攻宜守。
從三河鎮現存古跡來看,有著樸素的規劃意識,商貿、防御、文化特征突出。而建筑、河道、橋梁及市井百態則構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小鎮景象。
3、建筑風貌。歷史上的三河地處江淮之間,水運發達,商賈云集,南北文化在此沖撞、交融,形成“皖中”文化,故其建筑風格南北兼容,別有特色。大王廟、城陛廟、萬年臺、英王府等公共建筑宏偉、莊重、色彩鮮艷,更具北方建筑風格和官式建筑特征。而民宅、商鋪小巧、簡樸、色彩素雅,更似皖南的建筑風格。
古街兩側的鋪宅始建于清初,成型于清末民初。商住特征明顯,多為一、二層磚木結構。平面呈塊狀,二或三進庭院。從街至河道依次為鋪面、作坊、宅、儲藏(如有二層,則一樓宅為廚房、餐廳,二樓為住宿),底層空間通透,如劉同興隆莊。鋪面、作坊因所售商品及生產工藝不同,柜臺或當街設置或在室內兩側設置,沿街一色紅色板門。因商貿繁榮,建筑也較早地吸收了泊來文化;二層以走馬專心廊為平面交通;沿街立面各家鋪宅間以簡化了的馬頭墻分隔:門樓、窗眉、扶手等細部造型樸素,突出實用性;墻面以清水磚為主,灰墻灰瓦,紅色門板、彩色招牌點綴其問。有韻律,有變化,形成一幅清末皖中古鎮的繁華街景。
4、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河歷來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邇。人文環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三河的飲食融南北之長有獨特風味,品種豐富,創造出享譽四方的三河土菜品牌。目前開發有土菜系列、茶干、米餃、米酒等;三河民間文化繁榮,主要有鬧花船、車上轎、河蚌舞、花旦、蘭花等傳統節目,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交融;起源并流傳皖中地區的廬劇,是全國知名的地方戲劇種,創始于200年前,唱腔兼收民間小調、越劇等曲調,豐富、圓潤,深得民眾喜愛;三河鎮的傳統手工業發達,其匠人制作的羽毛扇、木桿秤等手工藝品制作考究,產品遠銷海內外。
三河鎮現存古建筑核心區面積達8.74公頃,總建筑面積約為25460M2。區內街巷格局完整,傳統功能健全,韻味和肌理依然清晰。以現存較完整的西街、南街、東街為骨架,前店中坊后居的古建筑為街景,以原有建筑功能和特色傳統商品為依托,再現了古時三河的繁華與生活原貌。
二、三河古鎮保護與開發的幾點建議
1、成立保護機構。成立以鎮長為總負責人、文物、古建專家組成的保護領導小組,以城建、規劃、文物、文化、工商、財政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執行機構,以群眾推選代表組成文保協會實行監督核心保護區的管理、城建、古建保護與修復、資金投人的情況,定期核實文保規劃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商解決,并定期向鎮民公布,形成良好的保護與發展機制。
2、摸清古鎮資源,建立基礎檔案。應在全鎮范圍內,深人調查,登記建檔,內容包括:名稱、位置、面積、年代、材料、歷次修復情況、產權歸屬、價值特色、保護責任者等,實行掛牌保護,同時對建筑遺址的保護修復建設情況在公示欄中公示。
3、修編總體規劃與保護規劃。應高度重視對轄區內古建筑、古文化遺址的保護工作。聘請規劃專家修編《總體規劃》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站在保護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高度,從保護獨具特色的皖中水鄉風貌占鎮景觀出發,充分挖掘古鎮文化內涵,對三河鎮歷史街區的保護原則、目標、內容進行詳細規劃。
關鍵詞:青巖古鎮;特色鄉鎮;特色文化產業
一、青巖古鎮基本概況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于貴陽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鎮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青r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2005年9月青巖古鎮景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在頂峰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旅游規劃項目中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2010年青巖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青巖古鎮不斷在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軍事要塞,文化名鎮,四教合一
青巖古鎮有“茶馬古道”和“南部要塞”之美譽。貴州居西南各省之中,地勢極為重要。因此,雍正時云貴廣西總督額爾泰奏請改流時首平貴州,奪取戰略要地,以控制西南咽喉。明清“改土歸流”最為劇烈動蕩的時期,云貴川戰事不斷,尤其是貴州。青巖作為貴陽南大門,加之為“四達之涂”交通方便,本身土地承載力又強,糧米充足,軍事地位由此得到極大突出。青巖“四教并存”,道教、佛教、天主教與基督教和睦相處,信眾互相尊重,寺廟閣樓獨具特色,相互滲透,和諧共存,成為特有的多遠宗教文化景觀。除此四教以外,青巖少數民族信仰、漢族民俗信仰,以及本土宗教,一應俱全,和諧共存。
(二)民俗傳統,特色明顯,建筑獨特
青巖古鎮民俗民風淳樸,傳統優秀文化得以很好的傳承和保護。青巖古鎮的正月花燈、舞龍以及布依族的六月六是當地最為盛大的歡慶節日和慶典活動,以民俗民風為載體和表達形式,表達出青巖古鎮悠久而又淳樸的傳統文化,這也是當地社會發展的又一真實寫照和深動體現。青巖古鎮的特色美食也頗負盛名,其中青巖豬腳系列、青巖糖系列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尤為得名,這也吸引了四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給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文化衍生消費影響。青巖古鎮的另一塊獨具文化藝術魅力,彰顯特色鄉鎮風采的建筑風格,深動形象地表現了青巖古鎮歷史文化內涵。
二、青巖古鎮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青巖古鎮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多彩的特色文化產業。主要表現出軍事要塞,文化名鎮,四教合一,民俗傳統,特色明顯,建筑獨特等特點?;趯η鄮r古鎮歷史文化資源的深入調查,根據青巖古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探究出其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一)保護開發并重,助推旅游發展
青巖古鎮具有濃郁的風俗民情、獨特的居民建筑、厚重的禮儀宗教,保護和開發并重,是青巖古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巖古鎮是貴陽市首個5A級景區,也是貴州歷史文化對外宣傳和推廣的一個重要名片。根據地方濃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其特色資源和傳統文化,收集整理其具有時代感,文化性,藝術感的民俗民風,歷史記憶,文化符號,建筑風格,通過資源整合,歷史文化的重新拾遺,宗教遺存的表達再現,地方特色的開發和培育,定能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資源,因地制宜,審時度勢,助推旅游產業發展,在文化產業上形成地方特色和獨具歷史文化魅力,從而打造成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鄉鎮。
(二)發展名特優新,培育文化市場,走品牌特色發展之路
青巖古鎮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完整的基礎設施,名特優新的重視和發展是推進青巖古鎮走特色發展之路的重要舉措,是提升青巖古鎮特色文化產業品質和品位的科學手段,是青巖古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市場培育,是青巖古鎮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科學性發展道路,加強文化市場的培育、建設和完善,推進和帶動產業進一步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青巖古鎮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的文化品牌定位,走特色發展之路。
(三)加快扶貧開發,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投融資助,提高人才科技水平
加快保護傳承,強化開發利用,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投融資助。保護傳承是青巖古鎮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開發利用是地方資源和挖掘特色,形成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財政投入給發展帶來希望,給生產帶來雨露,是發展的中流砥柱;投融資是資金管理的科學理論和有力手段的體現,是經濟社會的聯動和帶動的凸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旅游產業的帶動作用和深遠影響,青巖古鎮已經逐漸形成產業完善,鏈條規整,特色明顯,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地域發展格局,但是青巖古鎮人才基礎相對薄弱,加之科學技術有待,人才和科學技術任然是當地發展亟待解決和強化的重要部分,所以青巖古鎮,應加大力度人才培養和引進,文化素質高、實踐能力強、文化視野寬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是發展的實干家、推動者;科學技術不僅能打破青巖古鎮傳統的開發生產和建設規劃,而且能高效有序的實現經濟效益和價值,科學技術的應用轉型和人才培養是青巖古鎮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保護膜、催化劑。
三、青巖古鎮發展反思
青巖古鎮在發展民族文化產業過程中牢牢堅守以上發展路徑并且時刻保持以下幾點思考,必將帶來更好更大新的發展。
(一)增強意識觀念新思想
青巖古鎮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開發和保護的思想觀念不足,產業意識、資源意識、開發意識、產權保護意識任是當前意識缺乏表現出來的的主要問題,應增強文化產業意識,使豐富的文化價值轉變為經濟價值。
(二)強化創新創意新理念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意新理念背景下,注重創新創意,是貴州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對策。制度創新是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保障、內容創新是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保障、手段創新是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外力保障。應強化創新創意新理念,助推青巖古鎮更好發展。
(三)深化轉型升級新舉措
青巖古鎮民族文化產業雖然有一定的基礎、有相對的條件和有適中的設施,但是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布局,青巖古鎮民族文化產業應該打破傳統發展局限,摒棄保守發展觀念,以發展模式轉型為步調,以產業系統升級為拍子,轉型升級、優化完善為思想建設,引領青巖古鎮民族文化產業走新途徑、新方向和新高度。
(四)堅持開發保護新常態
青巖古鎮的歷史地理情況、社會經濟格局和文化資源特質等基本情況,深刻奠定和深遠影響了青巖古鎮的發展趨勢、轉變姿態和整體屬性。開發是發展的手段,保護是發展的舉措,而開發和保護并舉,才是青巖古鎮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結語
結合貴州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總基調,深入透析青巖古鎮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結合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切合經濟社會發展,踐行“青巖古鎮”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增強意識觀念新思想,強化創新創意新理念,深化轉型升級新舉措,堅持開發保護新常態,堅持思想理念革新,深化舉措和可持續發展,青巖古鎮定能開創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新前景。必將在貴州民族鄉鎮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曾暢.貴州省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分析[M].貴陽,企業文化,2012.
[2]麻勇斌.論推進貴州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路徑[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3]路雁冰,劉俊娟.貴州民族文化產業與民族地區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M].貴陽貴陽學院學報,2011
[4]黃浩.貴陽市青巖古鎮的特色及其保護[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筑園林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筑園林委員會,1998.
[5]曾蕓.貴州省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特色發展道路探究[M].貴陽,當代經濟,2010.
[6]貴州省文化產業研究課題組.貴州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
[7]金元浦.貴州文化產業必須走特色發展之路[J].當代貴州,2010.
[8]吳文仙.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三論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J].當代貴州,2016.
[9]齊勇鋒,吳莉.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
作者簡介:
關鍵詞:旅游形象;文化旅游;形象提升;西塘古鎮
1引言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過各種媒介或者親身游覽形成的對旅游地的總體認知和評價,是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1]。近年來,文化旅游產品因能夠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倍受青睞。在旅游發展過程中,旅游目的地往往忽視對自身文化的深度挖掘,落入粗放開發、同質化發展的怪圈,嚴重影響了其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西塘古鎮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也是“江南六大古鎮”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鎮,一直以來都以“生活著的千年古鎮”這一形象自居。然而,自旅游開發以來,西塘古鎮的原始風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古鎮的文化屬性不夠突出,游客的旅游滿意度較低,對古鎮旅游形象的整體感知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提升西塘古鎮的文化旅游產品形象,促進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
2西塘古鎮文脈簡析
西塘古鎮文化是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是旅游形象的構成要素,也是其保持特色,實現深度發展,從旅游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保障。本文通過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將西塘古鎮的文脈劃分為建筑文化、水鄉商貿文化和民間習俗文化三大部分。
在建筑文化上,西塘古鎮以明清建筑為主,房屋粉墻黛瓦,小院花窗,文藝氣息濃厚。鎮內水域寬廣,25萬平方米的建筑緊湊地分布在0.24平方公里范圍內,每寸土地都被巧妙利用,形成了由122條巷弄、24座石橋和長約千米的煙雨長廊組成的獨特聚落景觀。在水鄉商貿文化上,西塘古鎮有9條河道在此交匯,將其分為8個板塊;早在唐宋時期就因魚米之鄉和絲綢之府成為商貿繁華的大集鎮;明清時期,古鎮進一步繁榮,成為江南地區的商業重鎮;古鎮商貿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煙雨長廊臨水商鋪,河道水面也是重要的貿易地點,烏篷小船成為水面的移動商店。在民間習俗上上,西塘古鎮有獨具地方特色的四月初三七老爺廟會以及臘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動,活動期間伴有打蓮廂、扭秧歌、調龍舞獅、唱田歌等特色民俗活動,盛況空前,熱鬧非凡。此外,西塘古鎮還擁有以八珍糕點、手工黃酒、蚌肉豆腐湯等為代表的飲食文化和以樹雕、刺繡、年畫、印染等為代表的傳統技藝文化。每一項文化內容都是西塘古鎮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是游客感知的形象碎片,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旅游開發是古鎮形象提升的有效途徑。
3西塘古鎮文化旅游形象存在的問題
西塘古鎮目前采用“生活著的千年古鎮”為其形象宣傳口號,目的是為了突出古鎮的原真性和生活氣息。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古鎮游客的實際感知形象與官方宣傳形象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實地調查以及游客訪談筆者發現,西塘古鎮文化旅游形象差異的根源主要表現在古鎮景觀遭受破壞、商業化現象嚴重、文化旅游產品單一等方面。
3.1古鎮景觀遭受破壞
西塘古鎮景觀可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方面,它們是旅游活動的核心內容,也是旅游形象的最直觀客體。西塘古鎮景觀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游客行為和居民行為對古鎮水體、樹木等自然景觀造成了破壞;其二是古鎮居民安裝空調、太陽能等生活電器,私建圍欄、翻修舊宅,亂停堆放生活物品等生活和經營行為對古鎮風貌造成了影響;其三是政府和景區管理方規劃建設過程中橋梁、道路、房屋等建筑風格與古鎮原貌形成了沖突。
3.2古鎮商業化現象嚴重
西塘古鎮自古以來就是江南商業重鎮,商貿是古鎮的基本屬性之一。然而,自發展旅游以來,西塘古鎮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其商貿活動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是商品的變化,各大商鋪不再出售鎮內基本生活物資,轉而出售旅游商品,商品雷同化現象嚴重;其次是商貿類型和數量的變化,當地居民多將自家房屋改造為旅館、餐館、咖啡館甚至酒吧等,通過出租或自營的形式開展商業活動;再次,古鎮商貿活動的地點發生了變化,目前西塘古鎮的商業活動已滲透到各家各戶,而為了滿足游客的水上游覽需求,鎮內水面商貿活動正逐漸消失;最后是古鎮商業氛圍的變化,由于鎮內商業類型和數量的改變,居民自營小店的競爭壓力明顯增大,為了爭取游客消費,古鎮內叫賣聲不絕于耳,拉客、搶客現象時有發生,對古鎮旅游形象造成了較大影響。
3.3古鎮文化旅游產品單一
西塘古鎮目前開展以古鎮建筑和整體風貌為主要內容的觀光游覽活動,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活動較少。以祭灶和七老爺廟會為代表的本土文化具有明顯的時節性特點,其他諸如田歌、打連廂等文化活動也較少開展,美食文化和民間工藝文化也缺乏體系,面臨同質化危機。游客置身其中,很難了解和體驗到古鎮本土文化。加之古鎮景觀環境的破壞和嚴重的商業化問題,在游客感知視角下極易對西塘古鎮蓋棺定論形成淺層次的旅游印象,不利于古鎮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4西塘古鎮文化旅游形象提升的對策
針對西塘古鎮旅游形象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應該從景觀的保護與治理、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古鎮生活氣息的還原等方面由內而外突顯古鎮文化特質,通過不同的形象宣傳途徑,塑造并提升西塘古鎮的文化旅游形象。
4.1綜合治理,加大古鎮景觀保護力度
首先,從政府和景區管理方的角度來說,要樹立科學的旅游發展觀念,西塘古鎮應該以保護為主,旅游開發為輔,旅游開發只是為了傳播西塘古鎮文化、獲取一定經濟效益來促進古鎮得到更好的保護,旅游開發是一種過程手段,而古鎮保護才是最終目的。其次,相關部門要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在旅游開發中,特別是旅游建設中,要盡量避免大拆大建,對必須建設的建筑設施也要充分考慮古鎮整體文化底蘊和建筑風格,遵循“建新如舊,修舊如舊”原則,以確保古鎮整體建筑風貌的協調美觀。再次,要制訂古鎮景觀保護細則,確保古鎮景觀保護有章可循。要制訂居民和游客行為準則,禁止居民向古鎮河流排放生活污水;對居民和游客毀壞樹木、亂扔垃圾等破壞古鎮自然環境的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施行“門前三包”措施,規范居民的私自建設和物品擺放行為,將環保責任分落到每一戶居民;同時,應對古鎮居民的空調散熱器、熱水器等外顯電器設備進行統一隱蔽處理,以免影響古鎮建筑風貌。
4.2深度開發,豐富古鎮文化旅游產品
在現有文化活動的基礎上,西塘古鎮應主要通過合理地策劃舉辦節慶活動來豐富文化旅游產品。首先,要確立古鎮的主導旅游節慶活動。筆者認為,西塘文化旅游節和漢服文化周已成功舉辦數屆,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初具品牌效應,因此應將其重點打造。其次,要對古鎮主打旅游節慶活動內容進行深化和豐富。要確定西塘文化旅游節活動時間,以農歷四月初三西塘七老爺廟會活動為契機,通過融合五姑娘故事水上實景演藝,古戲臺昆曲、評彈、民歌民樂,江南特色旅游產品、特色美食等本土性文化要素或活動,綜合舉辦“江南古鎮文化論壇”等學術活動,將西塘文化旅游節打造成為西塘特色文化的展示平臺。西塘漢服文化周應結合我國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每年不定期舉辦,以漢服文化為表,以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為里,將西塘古鎮打造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的原生態場地。
4.3統籌規劃,還原古鎮水鄉生活氣息還原古鎮生活氣息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避免古鎮的“空心化”,要采用“實心化”的旅游開發模式?!皩嵭幕遍_發的重點并不是留住原居民,而是要留住古鎮原有的文化空間??梢酝ㄟ^古鎮場景再現、文化感悟、文化推廣三個方面去實現古鎮文化空間的再生[2]。古鎮場景再現主要通過古鎮自然環境、建筑形態、古鎮格局、古鎮原始基礎設施的保護來實現;古鎮的文化感悟則是指通過開發古鎮原生文化旅游產品,通過旅游活動的體驗達到古鎮文化在鎮內居民間的傳承以及在游客和媒介上的推廣。
還原古鎮生活氣息的另外一個關鍵就是要解決古鎮商業化嚴重的現狀。首先,要規范經營者行為,鼓勵出售特色商品,但要避免音響廣告、沿途叫賣等影響游客購物體驗的行為。其次,轉移商業中心。西塘古鎮水道交錯,自古以來其水上貿易較為發達,因此可以將古鎮現有部分貿易活動移至水面,打造水上移動店鋪,還原古鎮水街盛景。還可通過統籌規劃,將西塘打造成為娛樂購物中心,降低鎮內商業氛圍,突顯古鎮居住功能,從而達到還原古鎮水鄉生活氣息的目的。
4.4與時俱進,拓展古鎮形象宣傳途徑
媒介對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的形成和推廣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西塘古鎮要繼續保持在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上的宣傳活動,可充分利用嘉興市甚至浙江省的旅游形象宣傳機會,增加曝光率;其次,在完善西塘古鎮旅游官方網站的基礎上,要與時俱進,拓展在微博、微信、旅游相關APP等自媒體上的宣傳推廣,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開通微博主頁或與旅游相關APP聯合,通過西塘古鎮旅游攻略、宣傳民俗節慶活動、展示美食和建筑等文化內容的方式來增強西塘古鎮的文化影響力。只有結合時代特點,通過全方位的立體形象推廣才能有效提升西塘古鎮的文化旅游形象。
5結語
相對而言,西塘古鎮在“江南六大古鎮”中的確更具人文氣息,但客觀來說,其旅游發展復蹈前轍,正面臨景觀破壞、商業化、空心化、文化缺失等系列問題,文化旅游形象出現危機。作為開發較早的文化旅游產品,西塘古鎮更應該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塑造和提升其文化旅游形象,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吉世虎.安溪茶文化旅游形象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地理位置:天津市西青區
推薦理由:古鎮楊柳青不僅有近千年的歷史,而且還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年畫之鄉。
多少年來,它不靠名流騷客抬捧依然名揚天下,它不愿張揚賣弄依然備受青睞。它就固守著自己一片青青楊柳,一灣淡淡溪水,一張古樸年畫,一座精美小城,聽歷史腳步匆匆,看時代風云變化,在變化中保持自己,在保持中不斷變化。
楊柳青鎮是中國北方歷史名鎮,初名“流口”,后復名“柳口”。金貞祜二年(1214)置“柳口鎮”,為本鎮行政建置之始。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運河(南運河)行至此地,見兩岸楊柳繁茂,婀娜多姿,遂問隨行大臣劉墉為何地,劉墉隨口答為“楊柳青”,乾隆亦頷首稱曰:“楊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傳揚開去,“楊柳青”鎮名遂被叫響,故有“御賜欽定”一說。
穿鎮而過的京杭大運河和流經鎮北的子牙河,與楊柳青鎮漕運的最初興起和發展有著密切關系。特別是明永樂十三年,京杭大運河貫通后,在楊柳青穿境而過的南運河(舊時有運河、衛河、清河之稱),立即成為了漕運要道和碼頭,與此同時也成為全國南北物資最繁忙的交流集散地之一??梢哉f,天然子牙河與人工大運河猶如滋養豐潤楊柳青鎮的兩條血脈,有了這兩條豐沛血脈的供養,就有了楊柳青的永遠年輕。正因為如此,到了明嘉靖至清康、乾年間,得漕運之利,楊柳青的商貿業日加繁榮,經營行業已達68種以上,商號近千家。那時,遠近彩色商旗號幌與遍地楊柳交相輝映,巨商富賈與名流學士摩肩接踵,可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從此,楊柳青在人們心目中既是不可多得的北方“小江南”,沽上“小揚州”,又是不能輕視的物資流通財地和文化交流的沃土。
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促進了運河文化的興起,并由此誕生了獨特的大院文化和年畫文化。石家大院、安家大院、楊柳青年畫館、御河景觀帶、明清街等古跡和人文景觀的修葺、改造、修建,不僅保護了楊柳青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為古鎮的魅力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始建于1875年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有“華北第一宅、津西第一家”的美譽。它坐落于楊柳青運河北岸,是人們如今仍可摸可看可感的明清風格的優秀建筑,大院用它無聲的語言傳達著當年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當年建筑藝術的發展水平。有關專家這樣評價石家大院,說它是建筑藝術與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的確,走進這座與江南庭院一樣幽深典雅,與北方庭院一樣莊重嚴謹的大院,仿佛可以穿越時空用心與當年的宅主人、建筑師對話,聆聽他們對你講這里的一磚一石有何寓意,一門一院有何作用……
由運河文化衍生出的年畫文化是楊柳青古鎮的縮影,也是古鎮的驕傲。楊柳青年畫歷史悠久、構圖飽滿、寓意吉祥,藝術特色鮮明,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楊柳青年畫取材廣泛,世俗生活無所不包,題材多達4000余種,主要包括仕女、娃娃、戲出、神瑪、世俗、山水花鳥、吉祥圖樣、神話故事、歷史典故等幾大類。蓮年有余、福壽三多、掰瓜露籽、瀟湘清韻、五子奪蓮、三羊開泰、金玉滿堂,是楊柳青年畫的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蓮年有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符號。幾百年來,楊柳青年畫既貼滿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百姓家,也貼到了宮廷豪門的屋檐下。接著,它又經絲綢之路帶到西亞、歐洲,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工藝品。
【關鍵詞】 校本資源;拓展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09-0209-02
“波瀾壯闊說課改,風起云涌話潮鄉!”
用兩句歪詩來引出話題,有點貽笑大方的嫌疑??墒?詩歪理不歪,這兩句話,用來反映新課改以來,學校一直進行的“拓展品德課程資源”的探索歷程,是比較貼切的,可以說,兩句詩正是本校品德學科課程資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緣起
將本校的“小學品德學科教學內容拓展與校本資源開發”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1.1 品德學科自身特性的體現
①綜合性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都是綜合性課程。品德課程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教材的主體部分有歷史、地理、科學、文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在“活動角”,“透視鏡”,“小調查”等小環節,經常與學校德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等內容高度重合??梢哉f,品德學科是“無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對品德教學有用的,都可以補充到品德學科的教學內容之中。
②開放性
品德課程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新課程編寫者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為教材的拓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比如,新課程教材每一課開頭,幾乎都出現了“關鍵詞”,這個詞非常精煉,多則五六字,少則二三字,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方向性引領,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內容,并沒有硬性規定什么必須教,這就體現出很強的開放性。同時,與舊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難發現,《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圖片多,文字少,欄目多,內容少,很多教學內容需要教師自己適時適地加以補充。這種難得的開放狀態,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也為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③成長性
每門課程都是不斷成長,不斷發展的,品德課程尤其如此。然而,課程的成長與發展,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課程資源的豐富與否。課程資源的匱乏,正日益成為制約品德學科發展的“瓶頸”。 如何豐富課程資源,拓展教學空間?如何為課程發展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如何使品德學科健康持續地向前發展?這些都是每個品德教學工作者亟需思考的問題。
校本課程的研究,恰好滿足了品德學科的上述三個特性。從綜合性來說,校本資源的開發與研究,恰恰是對品德學科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從開放性來說,校本課程將新鮮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內容,注入到品德學科的教學中,無疑是對品德學科開放性的最佳呼應。
1.2 校本資源獨特地位的展現
①無法替代的特殊性
關于本土資源,《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這樣表述:“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薄督ㄗh》中也強調說:“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學實效?!贝_實,本土資源是品德學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補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資源,當然非校本課程莫屬。校本課程在開發時,一般都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獨特地域、歷史傳承和風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課程作為品德學科的有效補充,具有無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無可比擬的實效性
校本課程的編寫,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鮮明的針對性,或直接取材于當地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實際,或根據本校本地的風俗人情編寫,是現實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們說,校本資源對于品德學科教學是最具實效性的補充!
③無可置辯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資源,拓展品德學科教學空間,絕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實的研究做基礎的。從2003年本校編寫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課程研究已經走過近八個年頭,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個課題在蕭山區級立項,多篇論文、案例在區級及以上獲獎。如2003年度《讓錢江孩子沾點“潮”氣息--開展“潮文化”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一文,榮獲蕭山區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杭州市三等獎;2004年度課題《開展“潮文化”專題性課外閱讀的實踐研究》在區級立項;2005年論文《讓潮鄉孩子永立潮頭》、《對中隊潮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獲區教育局、少工委組織的論文評比三等獎,《教師,在課程開發中成長--“走進潮文化”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成長互動機制的構建與運作研究》獲普教課題三等獎;2006年論文《開發鄉土文化資源,提升德育教育實效性--開展潮文化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獲區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2008年12月25日,學校承辦了以“傳承潮都歷史,弘揚潮都精神”為主題的德育暨少先隊成果展示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以上的一切,都為本研究的開展,積淀了深厚的底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從上述闡述不難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資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學科教學內容,也能使校本課程發揮出最大功效,可謂“一舉兩得”。
2 拓展內容
本校的校本課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資源,可以為品德學科所用,成為品德教學的拓展內容呢?這就需要首先搞清兩個問題: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資源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謂“潮文化”,是指以學校為核心,輻射到南陽境內的整個錢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資源、環境資源和精神資源,包括歷代流傳的詠潮詩文、名人軼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民風民俗、古物古跡、物產交通、生產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資源具體有哪些內容?
“潮文化”校本資源包涵的內容非常廣。從具體內容來說,包括地域地貌、風土人情、歷史遺跡、文化教育等;從表現形式來說,包括文字資料、圖片視頻、實物模型、實地場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將之分為六大類,現介紹如下:
潮鄉古鎮 潮鄉歷史遺跡探尋:南沙古鎮,古鎮老屋等。
潮鄉風光 潮鄉獨特地貌介紹:古鎮母親河,古鎮山水,古鎮風物等。
潮鄉詩文 詠潮歌詩如雪片:歷代騷人墨客留存的關于潮鄉的經典詩文;民間故事代代傳:世代流傳的諸如美女壩、青龍山、白虎山等美麗傳說。
潮鄉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攝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鄉歷史名人軼事;徐亞平,戚建爾,張炳浩等當代潮鄉弄潮兒風采。
潮鄉產業 獨輪車,牛拖船,搶潮頭魚等逝去的產業;前進中的家鄉。
潮鄉精神 潮鄉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傳,潮頭弄潮敢為先,攔海造田創奇跡,弄潮精神續新篇。
3 拓展途徑
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資源,我們又該通過什么途徑,將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學科的教學,從而拓展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呢?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將這些做法歸納為四個字:“風、起、云、涌”。
3.1 風(氛)
氛,即氛圍――讓品德教學沾點“潮氣息”
品德教學強調熏陶,強調“潤物細無聲”,課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紹,詩歌頌讀等環節的設計,都是這一理念的體現。但是,這樣的熏陶僅局限于書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勢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學校的環境熏陶,尤其是課堂環境熏陶,對學生產生的教育效果要遠勝于書本熏陶??梢哉f,校園環境(最主要的是課堂環境),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式影響和潤物無聲式教育的最佳載體。立體的、多彩的、形象的、無聲的校園環境,將時時處處地對師生的思想、情感、行為和習慣等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響。本校的校本資源研究,本著“校園應是一本活的教科書,使每面墻都能說話”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園環境,從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間,彌補品德教學在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隊旗――結合校內活動,打造品德教學第二課堂
品德課程強調“活動化”。可以說,活動是品德教學的生命。同時,校本課程的開展形式也以活動為主。因此,品德課程與校本課程在強調活動這一點上,可謂不謀而言。鑒于此,我們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課程的各種活動資源,大力拓展品德學科教學內容。
此處所指的活動,主要是指隊活動,包括學校組織開展的大隊活動,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的中隊活動,以及更小范圍的小隊活動。其中,中隊活動應是最常態的活動,也是與品德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中隊活動,可以極大地拓寬品德學科的教學內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強化校外實踐,構筑品德教學第三課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強調的是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當然,課外實踐不僅僅局限于外出活動這單一方式,還包括網上查詢等多種形式的游歷。品德課程的開放性和活動性,決定了品德教學不該把學生局限于課堂內,而應該創設各種機會讓學生走出去,把品德課堂安排在社會的大環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學園地中,從而拓展教學內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認為,只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實際行動中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并把這種體驗和感受內化為自己的品格,才能讓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
鑒于此,學校聯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實踐基地。主要有:南陽經濟開發區,倉前水文站,遠鴻苗圃,南陽敬老院等。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領學生進行校外實踐,有效拓展品德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詠)
詠,即詠嘆――立足課堂教學,強化品德教學主陣地
教室是品德教學的主陣地。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強化品德課堂教學作為“第一課堂”的地位與作用。而校本課程的眾多資源,大多有賴于品德課堂教學得以向學生展現??梢哉f,品德課堂教學,是展示校本課程資源的最佳途徑,也是最主要的途徑。
校本資源中,可供詠嘆的東西有很多,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應該是如何結合品德學科各冊教材,妥帖自然地將此類內容加以展現,從而切實提高校本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有效拓展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
這堂課,老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將校本資源《潮鄉名人》不露痕跡地運用于品德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了學生對“家鄉人”的欽佩之情,試圖引領學生將“潮鄉精神”內化為學生的品格??梢哉f,該堂課是品德學科“整合校本資源,拓展教學內容”的典范。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第二單元《生我養我的地方》第四課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資源,拓展教學內容”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慢慢摸索,逐步總結出一套比較實用的教學模式,簡稱“一二三”模式,即:“一點,兩面,三時段”模式。
一點
拓展必須緊扣“關鍵詞”這個要點。
關鍵詞,是品德學科每一節課的“靈魂”,是教學目標的高度概括,它對每節課的教學起著方向性的引領作用。因此,校本資源中哪些內容可以為品德學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須由關鍵詞說了算。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無的,甚至是毫無關系的校本資源,也作為拓展內容,補充到品德學科的教學中。
兩面
拓展資源可分兩大類:文本拓展,實踐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為主,以圖書、報刊、地圖、圖表等文字資料的形式,作為品德教學的補充內容。另外,文本拓展還包括影視資料、錄音、錄像、網絡等音像資源。
實踐拓展關注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體驗”。主要包括校內活動和校外實踐兩大類。前面已有述及,這里不再贅述。
三時段
三個時段,即三個拓展階段:課前準備,課中引領,課外延伸。
校本資源作為品德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可以出現在品德教學的三個時間段。以前面所舉的《了不起,家鄉人》為例,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閱讀校本教材《潮鄉名人》一節,并要求學生利用各種形式深入調查家鄉有哪些名人,廣泛搜集相關資料,這個過程就屬于品德教學內容拓展的課前準備階段。課堂引領是拓展的最重要階段。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方式,增加各種教學內容,以求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實效。在課堂教學之后,我們還可以請學生繼續搜集家鄉名人資料,并將范圍擴大至家鄉普通人,看看這些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們又為家鄉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這個階段就屬于課外延伸。課外延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將學生獲得的道德認識與道德體驗,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一、增強課程意識,讓地方文化成為學生作文資源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難點,素材、技巧、語言運用等對學生的寫作造成了障礙,所以一提起寫作文學生就皺眉。要知道寫作文也是一定意義上的創作活動,教師和學生的生活世界就是這種活動的來源?!墩Z文課程標準》第三部分“教材編寫建議”中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闭\然如此,對一所學校而言,它所在地域蘊藏著很豐富的鄉土文化之“源”,而且此“源”無疑是生成作文最好的資源,所以語文教師要有積極開發利用此項資源的課程意識,在教育觀念上要自覺地轉變:作文課要走出教科書的限制,擺脫機械的和封閉孤立的設計,重視教學情境和生活環境,靈活地進行師生互動、理論與實踐交融;作文課要徹底改變陳舊的不合時宜的課程資源觀念,面向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資源;作文課需要師生攜起手來共同去開發、生成、建構。實施作文課程強調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個性發展,注重對話、交流和溝通,使初中學生在“探索——發現、體驗——表達”的架構下進行學習和創作,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只有按照這樣的方向去做,才能讓自己的作文課以人為本、具有個性化特色,作文課難上、作文難寫、作文難改的現狀才會有所改變。
二、發現、連接與整合,讓地方文化資源與作文教學相契合
雖然鄉土作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但是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要避免盲目性,要有一個計劃,即發現、連接與整合的過程。
(一)通過調查,建立地方文化素材庫。
實施作文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心人,時時留心處處留意,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捕捉信息、感知信息、記錄信息,察覺優勢資源成為獨特的材料。身在社會就要感知社會環境資源,身處學校就要感知校園生活資源,身入家庭要感知家庭人文資源,對于時事的變化也要時時予以關注。要掌握家鄉歷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觀、民間民俗風情等,我校所在的青城古鎮,有極富地方建筑特色的城隍廟、青城書院、四合院民居、二龍山戲樓、高家祠堂、普濟閣、羅家大院等人文景觀,有百年梨園、青城八景、千畝荷塘、大峽奇觀等自然資源,有西廂小調、民間故事、家族文化、民俗活動等民間文化資源,有灣西瓜、瓦窯子葡萄、席年子石頭等地方特產資源,以及青城長面、青城馓飯、青城陳醋、酸爛豬肉、腌缸白菜等頗具特色的飲食資源等,都可收集整理納入自己的鄉土作文素材庫中。切記教師要幫助學生按一定方法,將凌亂的素材加以歸類處理。在不斷豐富與積累鄉土文化素材的過程中,做到讓學生作文時有話可說、有文可寫、有感可發、有情可抒。
(二)通過整合,契合地方文化與作文教學。
在做了以上努力之后,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資源,那么如何充分有效地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并服務于教育教學活動服務于作文課程呢?這就要求教師通過一定的措施進行整合,根據語文課程中作文教學的要求,同步鏈接地方文化,讓學生感知最自然、最真實、最貼近自身的素材,并且在親歷中接受體驗和熏陶。如參加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活動,看到“城隍出巡”的盛大民間活動的時候,就要同步鏈接體驗類習作,寫熱鬧、歡快、盛大的群眾集會場面;小巖晚照、崇蘭列嶂、小河煙樹等八景和荷塘、大峽、梨園等風光,就同步鏈接自然類習作,描繪家鄉的青山秀水。探尋青城書院,參觀直街巷四合院民居,走訪紅峴古村落,可以描寫鄉史鄉貌。走進春節,欣賞地道的西廂小調和秦腔演出,聆聽豐富多樣的民間流傳的俗語,就可以整理民間文化,介紹民情風俗。欣賞各式各樣的建筑,面對琳瑯滿目的剪紙和奇石,就可以寫自己喜愛的小物品,介紹家鄉的物產的說明文或小品文,撰寫有關的小論文。
三、利用綜合性學習活動,發揮地方文化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彼越處熢谧魑慕虒W中,必須引導學生走出書本教材,開放眼界、開放思維,放眼家鄉、放眼社會,熱情細致地觀察現實、體驗現實、感受現實。
(一)走進自然,采擷生態文化資源
語文課教學生作文時不能“軟禁”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中苦思冥想咬爛筆頭,最好帶領大家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活動時切記精心準備,做好安全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提前做好準備,通過引導、觀察、體驗,讓學生在大自然中身心愉悅。青城古鎮可游賞黃崖、小巖、鹿谷山,參觀大峽電站、大峽風光,青城得天獨厚的古建筑,東灘的家廟、戲樓、稻田、荷池、鳥島,葦茨灣的龍泉、闖王墓,南坪的紗帽山,水川的北武當山、劉子山、玉兔島……尤其是長期埋頭學習足不出戶的學生,青青麥苗,小橋流水;寒來暑往,陰晴圓缺,投身那么美麗、那么鮮活的素材中,哪個學生不想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呢?可想而知,這樣寫下的作文必定是字字情真句句意切,生機勃勃充實可讀。
(二)深入社會,了解人文資源
當然,要讓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僅僅觀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做以下事情:從當地歷史名人的動人事跡中汲取營養培養激情觸發寫作靈感,走進更多的農家了解人情,關注周圍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事,多途徑地投入到生活中。像春節英雄武鼓、道臺獅子、燒秦檜、元宵節燈會,農歷3月28日東岳廟會,端午節戴花磨繩、登黃崖山,清明節城隍出府、書院祭孔,中秋節賞月、品瓜果、吃月餅等,都極具參與性和觀賞性,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捕捉到許多鮮明的習作素材。最近幾年以來青城古鎮的文化節、旅游節、西瓜節、葡萄節、荷花節等新舊結合的節日,是二十一世紀新時代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展示著全新的氣象。學校和主辦方聯合,讓學生或以觀眾或以記者或以禮儀員等角色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中,挑戰不同角色獲得不同經驗。還可以指導學生報道家鄉的建設進程,如青城大橋建設、民俗一條街建設、東南西北古城門修建、四合院民居建設、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古鎮旅游事業建設,寫出各種體驗類習作來。
總而言之,在某種文化的浸潤下汲取文化,在感知和學習的歷程中吐露自己的心靈,這就是作文。讓語文作文教學深深扎根在地方文化的豐厚土壤之中,獲得全方位的啟迪,使我們的學生在鄉土文化之魂的熏陶下不斷產生作文靈感、煥發創作激情,這樣農村語文作文教學的優化才會有所可為,農村初中學生的表達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才不會是空談。
參考文獻:
[1]孔憲功.作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寫作積累[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2011,(10).
[2]黃芳.充分利用本土資源 拓寬作文教學視野[J].作文教學研究,2008,(06).
[3]吳千源.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進行作文教學[J].中國教研創新導刊,2011,(04).
[4]呂春寶.淺談新課改作文教學中的素材積累[J].中學語文,2010,(03).
文化景觀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體的自然環境基礎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態的地理復合體。它是人類活動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價值的景觀,它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征和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觀的形成是個長期過程,每一歷史時代人類都按照其文化標準對自然環境施加影響,并把它們改變成文化景觀。文化景觀的內容除一些具體事物外,還有一種可以感覺到而難以表達出來的“氣氛”,它往往與宗教教義、社會觀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關,是一種抽象的觀感。文化景觀的這種特性可以明顯反映在區域特征上。
文化景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類型,自1992年在美國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年會被提出,并將其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一種新的世界遺產類別,文化景觀的保護實踐僅有二十余年。作為一種新的文化遺產類別,其文化內涵、保護理念與實踐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2008年版《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將文化景觀與歷史城鎮和城鎮中心、運河和文化線路列為“特殊的遺產類型”,建議以特殊的指導原則幫助上述遺產類型的評估。這表明,文化景觀和其他兩類遺產與以往的文化遺產具有相對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評估體系與保護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對于文化景觀的認定與評價就有其獨特之處:
1. 在物質上,文化景觀涵蓋了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個領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也不同于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文化景觀作為一種在特定背景和具體自然基礎上,人類生活、生產活動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特殊景觀形態,是人類與自然共同創造的。因此我們在審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相關文化景觀后,不難發現它們都兼具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相關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觀遺產更加強調景觀的歷史識別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種可延續的記憶屬性。也就是說,文化景觀的價值更多傾向于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記憶。不同的文化景觀,可能記載了某一地區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的某種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態。
2. 在非物質方面,文化景觀更重視物質景觀與非物質文化形態之間的融合。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類型,文化景觀可能與當地居民的活態傳統(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聯系。因此,文化景觀的構成通常包括物質與非物質兩大要素,兩者不僅精密聯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質常常發揮重要影響,這種非物質的影響往往決定了景觀的物質形態。
二、鄖西縣上津古鎮文化景觀概況
上津古鎮地處鄂西北邊陲,位于湖北省鄖西縣城西北70公里,與陜西省漫川鎮接壤,南臨江漢流域,北枕秦嶺山脈。古城坐落于漢江支流金錢河下游東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稱,歷來為交通、政治、文化、商貿、軍事之要地。上津鎮是湖北省現存最完整的縣級古城,于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住建部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名錄。
1. 物質文化景觀遺存
(1)南北交匯的自然景觀
上津鎮位于秦嶺山脈與大巴山脈交匯之處,四周群山環繞,金錢河繞城而過,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其中以長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疊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長堤柳岸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夠凸顯中國古典美學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觀之一。長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約300米的金錢河畔,景觀主體是長約500米、寬6米的金錢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敵、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寬大防止河水侵蝕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絲曼舞的獨特風景線。如逢春雨紛紛,堤畔柳絲如煙,飄渺朦朧。清代詩人王霖曾賦詩贊美道: “青青堤上柳,飄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勢,應來九烈神。波平分鴨黛,浪咸起魚鱗;若向江中渡,風流自有人?!?/p>
除了長提柳岸之外,上津鎮還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橋古洞等獨特的自然景觀。這些景觀與上津人長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獨特的審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這些自然景觀。
(2)“南船北馬”的漕運商埠城鎮人文景觀
除了獨特的自然景觀,上津古鎮還遺留有大量人文景觀。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鎮聚落景觀,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觀之一。
上津古鎮位于金錢河畔,金錢河自北向南巡城而過。因水而聚,是中國古典規劃原理中最為重要的選址要求。水利萬物,靠近水源,能夠解決日常生活用水、農業生產用水等實際需求。另外,堪輿學認為,水為財富的象征,濱水而居能夠帶來財富。的確,在南船北馬的封建時代,水確實能夠帶來財富。作為古代最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運決定了古代中國的經濟命脈。因此,中國古代城鎮大多規劃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鎮也不例外,金錢河為上津古鎮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作為一個因商而興的古代交通樞紐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數量豐富、立體多元的商業聚落景觀。
①古城墻
早在北魏時期,上津就作為縣治所在地得以營造。作為湖北省僅存的縣級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墻、城門。
現存上津古城墻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正德年至嘉慶三年進行了大規模修造,后又于清順治七年進行修整。古城周長1236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城墻高約7米,呈梯形,為夯土墻包青磚砌成。四方各有一個城門,分別叫做接秦、達楚、通漢、連鄖,西南一角還有為方便百姓勞作而開的角門。
②商號、貨棧舊址
作為重要的商貿中轉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處商號、貨棧舊址。這些商業遺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臨街分布。上津古鎮現存的商號貨棧均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墻為生磚砌筑,外抹混合谷殼、桔梗的生土。封火墻較矮,粗壯敦實。上覆黑瓦。
③商業會館舊址
由于發達的商品經濟,上津地區商幫云集,這些商幫在上津建立多所商業會館,規模較大的有武昌館、山陜館等。其中現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陜會館。
(3)中西交織的宗教建筑遺產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鄰上津縣舊址。整體布局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門房、禮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鎮是鄂西北地區天主教較早進入的鄉鎮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開堂以來,共有22位神父坐堂傳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期間,上津天主教堂受到嚴重破壞?,F存教堂建筑主體為1984年李新富神父籌資按原樣重建,呈哥特風格。其中教堂石質大門為清末原物,門框上書“耶穌圣心,上天之門”,門框石質細膩,書法雋秀,可以遙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為顯著的藝術特征體現在其整體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當地民眾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門房和兩側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墻黑瓦。
②佛爺洞
佛爺洞坐落于金錢河西岸,始建于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時期,由于上津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上津古城一時間商賈云集,成為鄂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隨著商業活動的興起,宗教活動也日益興盛。故而在上津古鎮周圍大興土木,建筑廟宇,佛爺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爺洞為金錢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處天然巖洞,整個建筑充分利用巖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爺洞主體結構。歷史上,佛爺洞屢毀屢建。建國前,佛爺洞僅存僧舍一間,時期,佛爺洞遭受滅頂之災,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毀?,F存佛爺洞建筑為2004重建,磚瓦結構。主要建筑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城隍殿、土地龕。主要供奉釋迦摩尼佛、觀音大士、城隍、土地、豬大王,具有民間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質文化遺產留存
(1)刺繡工藝
上津古鎮傳統刺繡工藝蘊含著獨特的審美價值。無論在造型、色彩、工藝還是圖案紋樣上都高度凝結著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結晶。上津刺繡的圖形紋樣,風格樸實而寓意深長,配色用線匠心獨具,既忠實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繡工制作針法多變,精巧高超。傳統刺繡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與地方特色,刺繡的主題和內容大多為鴛鴦、獅、虎、花卉等寄托著勞動人民美好希望的圖案。刺繡作品圖案沒有定式,大都通過創作者自己的主觀想象進行手工制作,而這些作品也有著民間傳統手工藝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為大膽和跳脫常理,也不失為是創作者情感的特殊表達方式。刺繡體現了深刻的社會內涵,各種吉祥的紋樣是許多普通的藝術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這也是刺繡藝術作為文化載體的一個更為重要的開發價值。
(2)竹編藝術
上津鎮竹編農具整體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點,主要器形有菜筐、籮筐、竹籃等。菜籃是上津最為常見的竹筐樣式,主要呈現上寬下窄的形態,筐口一般呈橢圓的形狀,且縱向直徑較長,較為粗糙簡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籃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擔式,因上津地處山地,多水路,為方便行走,大多數竹籃有肩帶可斜跨。有的菜籃口沿低,沿邊有雙耳,用寬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繩鉗制兩耳交匯處,用扁擔前后挑,既實用又省力?;j筐的容積大,多以竹和藤兩種材料混合編織,口型接近正圓,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籃的竹籃口為橢圓形,有的接近長方形,類似船狀,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鬧火龍
“鬧火龍”是上津古鎮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亦是當地居民迎慶新年最為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鎮上居民自發組織舞龍團隊,穿梭于古鎮的每一條主要干道,火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熱鬧非凡,用煙花對沖火龍,游行結束后火龍基本燒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鎮新年“鬧火龍”的傳統體現在“鬧”字,這是因為上津古鎮自古以來因水而生,因碼頭而興,有金錢河環繞,新年舞龍意在祈求河神、龍王庇佑,為鎮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鎮“鬧火龍”氣勢恢宏,舞龍隊伍繁復龐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藝十分復雜,逐漸由單純的祈?;顒友莼杉耖g工藝、民間美術和民俗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文化需要傳播,任何一項文化遺產不只是文化的承載之物,更是承載著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宣傳才能培養和吸引人們對文化遺產的興趣,才能將文化市場的消費觀念建立起來。更進一步說,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養文化消費觀念,使人們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買單,才能使社會走向一個消費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養人們認識文化、理解文化、延續文化的意識才能讓人們學會消費文化,從而化解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我們說商品是文化遺產的物質載體,商品的創新設計能夠更好地宣傳與發揚傳統文化。任何一個商品的開發應該基于當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內涵,從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價值,繼而對商品進行設計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結合,這對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上津古鎮將商鋪作為開發傳統文化的載體,上津有著約一里長的明清古街,是連通古城內外的一條古老街道。兩旁民居為四合院結構,和諧而溫馨。四合院內古色古香,飛檐斗拱,一進數重。然而,這樣古色古香的民居卻缺少了旅游觀光的氣息。商鋪的開發是以當地土特產招牌吸引觀光者,從而重現明清時期的繁華景象,這樣既能全面地展現上津以及我國的歷史古建筑風貌,同時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據上津土特產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紀念品做出的實地調查,在建筑風格上,對古鎮整體外觀及展示區,保留其原有風貌,同時將破壞部分進行修繕與復原,展示區和品嘗區與整體的古建筑風貌相協調,給人以古樸、自然之感,真實生動地再現明清時期的場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藝上,也進行優化,店鋪內部可以采用手繪的方式裝飾具有上津特色的符號或圖案,這種物化的形式可以成為當地民俗、地域文化傳播的載體,也可以成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時,根據上津古鎮的特色,將店鋪內商品包裝設計風格統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產的包裝以仿古防油紙作為材料,環保簡潔。以細麻繩簡單密封,古樸自然。在設計樣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樣配以地方特色濃郁的食物縮影,將古鎮美食與中國傳統美食融合,既凸顯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裝設計,以古樸設計風格為主,外部處理為精細的肌理效果,給人一種簡約而不簡單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裝上簡單的密封繩與古鎮的古樸自然之氣質不謀而合。而在酒的銷售與儲藏容器上選擇了陶壇,陶壇的特殊結構能使空氣中的氧進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應,而且,陶壇含有多種金屬離子,可以去雜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鎮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應著重思考的課題,做好上津古鎮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展示與商業旅游的結合是上津古鎮向外推介的重點。在保護上津古鎮原生態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游客參與其中,以旅游消費帶動文化發展。把上津古城規劃定位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業為其主要職能,以傳統商業服務和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的古鎮。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靜態保護”和“活態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人類行為活動的動態性和傳承性,是一種活態的文化形式。這樣一種以過程和活動為對象的客體可以從靜態的保護及活態的傳承兩個方面進行,從而實現其保護與發展。“靜態保護”主要以影像、錄音的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科技載體為物化形式,轉化為一種可見的和可再生資源,即通過科技產品的形式來表現和再現的過程。此技術是以生活化復原手法,將群眾的創作情境與自身情境相融合,身臨其境地感受創作中所散發出來的文化底蘊,以達到共鳴效果。可復制性是變相地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本,這樣不僅能保持文化的傳播功能,緩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的狀態。同時,讓受眾了解和認識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信息,形成一種平民化、大眾化傳播方式,有利于其保護和傳承。
例如,通過利用計算機制圖、人機交互、多媒體等數字技術手段將上津火龍工藝制作過程真實再現,通過視覺的展現和觀眾的交互,最終實現了解上津火龍工藝的目的,創造“上津火龍民俗博物館”文化機構,全面展示火龍歷史、制作工藝,并針對火龍燈會的表演進行數字化設計與創新,將其引進課堂,通過數字化技術交流互動,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遺產,達到推廣和普及的目的,這為傳承“非遺”打下堅實的基礎。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關鍵是保護傳承人。上津古鎮的“非遺”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絕不能脫離項目和傳承人這個傳承主體而獨立存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態傳承’的方式來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弊鳛槁摵蠂炭莆慕M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四項主要計劃之一的“活著的人類財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著極高造詣的一類人)”目的是鼓勵各成員國給予他們官方承認,創造有利于“非遺”傳承工作的環境,積極改善傳承主體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保護傳承人的積極性,將其所掌握的知識與記憶傳承后人,使得后繼有人。建立“上津非遺傳習所”等文化教育機構,這樣可以給上津人民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場所,同時也為鄂西北地區建設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為“老少邊窮”等欠發達地區打造一個社會實驗基地,樹立借鑒文化遺產資源改造環境、脫貧致富的樣板。設立地方民俗傳承中心、地方戲曲表演教育傳承中心和地方鄉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機構,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國歷史人文版圖上的特色,將上津古城打造成為一個出秦入楚的“休閑旅游古驛站”。
五、結論
文化景觀類文化遺產作為近年新型遺產類型,已被廣泛認知。由于其本身的特點,使其在保護工作上也具有與一般文化遺產不同的特點,其特殊性在鄉土文化景觀遺產上則更為突出。概括而言,鄉土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工作,應做到如下三點:
1. 尊重自然,整體協調。生產性保護的核心,是對文化遺產開展全面保護工作。因此,在鄉土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在全面保護其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環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觀特色,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適度發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產品開發。
2. 元素繼承和產業設計。生產性保護的特點在于將生產寓于保護當中,以活態保護替代靜態留存。因此,在鄉土文化景觀遺產的活態利用過程中,應對當地文化遺產進行甄選、提煉,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將其與現代設計產業相結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生產鏈條。
3. 概念推廣、綜合利用。在鄉土文化景觀的保護工作中,應結合具體的規劃和發展定位,綜合利用文化資源與自然景觀資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鄉土,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的鄉土文化景觀遺產發展模式。以自然景觀為表現,鄉土文化為內涵,發展成極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展示區,體現遺產地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傳統文化。
(作者單位:湖北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周益民、張昕:《文化遺產研究文集》, 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劉錫誠:《 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學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