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6: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按照傳統和現行的解釋,財務控制是指財務人員(部門)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或日常財務活動、現金流轉)進行指導、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計劃(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這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或基本職能,與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與評價一起成為財務管理的系統或全部職能。在財務管理作為價值增值的主要手段、財務狀況事關每個企業的生存壯大的命脈、財務技術倍受社會各界和每個企業關注的今天,需要我們這些專業人員在不斷創新的理念下,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財務控制的功能及其在整個財務管理系統中的地位。
一、財務控制的概念需要重新定義
之所以需要對財務控制進行重新定義,是因為財務管理的理論、環境以及人們對財務管理的預期都發生了變化。首先與傳統體制相比,財務管理已經游離于財政管理而獨立存在,就象在政企分開后企業以法人身份獨立于政府一樣,換言之,財務管理的微觀性是其基本屬性。討論財務控制必須在委托理論的指導下,立足于“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財務控制的主體首先是公司董事會。
根據理論,“關系存在于一切組織、一切合作性活動中,存在于企業內部的每一個管理層次上”。實證分析表明,關系產生的經濟基礎是公司股東向經營者授予經營管理權可降低公司的經營成本,因為由眾多的股東們直接參與公司決策、經營管理、生產控制的成本是驚人的。但是關系的確立又必然招致成本。這種成本不僅最終由股東承擔,而且它的存在會影響公司經營效率,甚至可能威脅公司的生存。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法人治理結構架構中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董事會對經營者(CEO)財務約束和控制的強化。根據我國《公司法》有關規定,董事會由創立大會或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從董事會的職權來看,我們很容易提出這樣的結論:公司治理結構以董事會為中心而構建,董事會對外代表公司進行各種主要活動,對內管理公司的財務和經營,只有董事會才能全方位負責財務決策與控制,從本質上決定公司的財務狀況。
本文強調董事會在現代企業財務控制中的主體地位,決不是否認CEO(首席執行官)與CFO在財務控制體系的一定地位,實際上由于企業多層關系的產生和運行,財務控制的主體也是分層次的和多層次的(在內部人控制嚴重的企業,總經理實際上在財務控制中占據“首席”)。同時董事會在現代企業財務決策和控制中的主體地位也不是否定CEO在企業價值創造中地位,在企業戰略決策和戰術執行這兩個領域里,既需要有務虛的戰略決策者,更需要執行的專家,即CEO。蓋茨就頗有感慨地說過:“當戰略大師不值得一提,當CEO方顯硬功夫。”
從機制的角度分析,財務控制首先決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也不是企業經營者的職責,而是出資人對企業財務進行的綜合的、全面的管理。一個健全的企業財務控制體系,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反過來,財務控制的創新和深化也將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2、財務控制的目標是企業財務價值最大化,是成本與財務收益的均衡,是企業現實的低成本和未來高收益的統一,而不僅僅是傳統控制財務活動的現實的合規性、有效性。財務控制的首要目標是董事會出于減低成本(指因經營者、雇員等人偷懶、不負責任、偏離股東目標和以種種手段從公司獲取財富等而發生的成本,這種成本最終由股東承擔)。成本的存在會影響公司經營效率,甚至可能威脅公司的生存。其次,財務控制目標促進企業戰備目標的實現,所以財務控制過程必須是圍繞著企業戰略的制定、實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過程。最后,財務控制致力于將企業資源加以整合優化,使資源消費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企業價值最大。
3、財務控制的客體首先是人(經營者、財務經理等管理者、員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內外部財務關系,其次才應該是各種不同的企業財務資源(資金、技術、人力、信息)或現金流轉。
4、財務控制的實現方式應該是一系列激勵措施與約束手段的統一。為了降低成本,實現財務目標,必須設計一套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種機制包括“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皟炔繖C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解雇或替換表現不佳的經營者;通過董事會下設的各類委員會完善公司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監控職能;清晰界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之間的決策權、控制權的界限;推行經營者、員工的報酬與經營業績掛鉤的“激勵制度”,包括年薪制、利潤分享制、認股權計劃等;實行預算管理;通過組織機構的設計與重整,完善內部組織控制和責任控制、業績評價制度。“外部機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經理人和勞動力市場的調節,一個理性的經營者、員工在人才市場的影響下,可能不會過度違背公司股東的利益;控制權市場上潛在購并者的威脅;政府的法律;資本市場上的監管者,如政府、中介機構、專業證券分析師等。
二、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我們知道,財務管理內容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達:從資金運動過程分析,財務管理包括了資金籌措、資金投放、資金營運、收入分配等;從管理環節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等;從財務要素分析,財務管理的的內容有資金、現金流量、證券、資本(產權)經營等的各種主張。在上述各種內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呢?理論上也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是籌資、投資與分配;也有人認為是財務決策(這種觀點可能深受著名管理學家H.西蒙的名言“管理就是決策”的影響);還有人認為是現金(資金)的循環和周轉。但是比較集中的觀點是在資金籌措過程中的資本結構決策、資金運用上的投資決策和資金分配上的股利決策,諸如:“財務管理正是通過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和股利決策來提高報酬率,降低風險實現其目標的?!保▍⒁娮詴嫀熤付ń滩摹敦攧粘杀竟芾怼返?頁,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財務決策是財務管理的核心的觀點,無疑會使財務管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財務人員不再僅屬于賬房先生之類的的管家。但是在理論上把財務決策擺放在財務管理體系、職能的首要地位,我認為可能違背了財務管理最本質的含義,不利于有效地實現財務目標,對財務管理的實踐難以發揮最有效的指導作用。原因有二:第一,財務決策特別是最有效的長期財務決策,屬于企業戰略規劃,這種決策規劃的權力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僅僅屬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包括年度財務預算的審批權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事前”財務管理權限基本上屬于出資者,決不屬于只是執行性的經營者和財務經理的層次上,后兩個層次的財務管理在內容上主要集中在“事中”階段。由于企業內部的多層關系使財務管理劃分為出資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財務經理財務多個層次。經營者和財務經理者的基本職責是落實戰略決策、實施公司預算,所以才稱其為執行型,而不是決策型。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分析,財務管理主要屬于經營者和財務經理層次,因為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具體經營管理問題主要涉及經營者(CEO),具體財務管理肯定與首席財務長(CFO)聯系在一起;第二、從決策的概念上分析,決策就是決斷,盡管任何決策也都是包含了一個復雜的分析比較、擇優的過程,但是,如果把財務管理的主要職責或職能規定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的話,作為財務管理核心人物的CFO功財務經理,核心部門的財務部門會經常處于“待業”或“關門”的狀態。因為一個企業的投資、融資和分配決策,尤其是長期投資決策、資本結構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在企業錯綜復雜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畢竟屬于偶于事件,更多屬于非程序化決策。從現實分析,CEO與CFO更多是借助于法人治理結構,通過細化了的管理制度、具體的管理手段,均衡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完成財務決策、財務預算事宜。比如以管理學的組織行為理論為基礎,解決企業內部各行為主體之間、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與協調問題,即解決不同管理主體或利益主體間的簽約關系,從而以管理制度方式來協調財務行為主體(如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者、財務經理、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集團)的責、權、利關系,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企業財務學主要屬于管理學的范疇,它以制度管理為主要特征,從財務制度上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各行為主體激勵與約束不對稱問題,協調并指導各部門、單位的財務活動去實現企業總體目標,財務控制的任務是就通過調節、溝通和合作使個別、分散的財務行動整合統一起來追求企業短期或長期的財務目標。
所以,財務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當然我們并非否定財務決策正確對財務目標實現的重要意義。
三、財務控制的實施方式需要創新與整合
從機制角度分析,財務控制要以致力于消除隱患、防范風險、規范經營、提高效率為宗旨和標志,建立全方位的財務控制體系、多元的財務監控措施和設立順序遞進的多道財務控制防線。所謂全方位的控制是指財務控制必須滲透到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與組織管理的各個層次、生產業務全過程、各個經營環節,覆蓋企業所有的部門、崗位和員工。所謂多元的財務監控措施是指既有事后的監控措施、更有事前、事中的監控手段、策略;既有約束手段,也有激勵的安排;既有財務上資金流量、存量預算指標的設定、會計報告反饋信息的跟蹤,也有采用人事委派、生產經營一體化、轉移價格、資金融通的策略;所謂順序遞進的多道財務保安陰謀詭計線,是指對企業采購、生產、營銷、融資、投資、成本費用的辦理與管理必須由兩個人、兩個系統或兩個職能部門共同執掌,如是單人單崗處理業務更需要相應的后續監控手續;這種對一線崗位雙人、雙職、雙責的制度可以成為第一道財務防線,能夠成為企業保安第二道防線的是在上述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相關的票據、合同等業務文件在相關部門和相關崗位之間傳遞的制度、預算和目標??梢猿蔀槠髽I保安第三道防線的是以財務、審計部門能夠獨立對各崗位、各部門各項活動尤其是財務活動全面實施監督、檢查、調節。這樣的財務控制手段、方式決不局限于財經制度、財務計劃、資金費用定額,它也需要創新,現實企業中創造的諸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財務控制方式都值得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包括:
1、以社會化、專業化為基本特征的董事會制度
如前所述,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是董事會這個中間地帶,它聯接所有者和經營者兩方利益,同時防止所有者的干預,監控著經營者的行為。而董事會的關鍵是董事會人員構成,從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的經驗看,只有社會化、專業化的董事會才能起到它應起的作用。社會化的標志是外部獨立董事的介入,專業化的象征是專業委員會的形成與運作。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組織管理其龐大機構的基本原則是政策制定與執行控制分開,分散經營與協調管理相結合。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只有最根本性的問題,如經營范圍、產品方向、生產規模、投資安排、資金籌集、計劃目標、重要職員任免等,方提交董事會及其所屬的委員會討論。董事會下設六個委員會:經營委員會、任免委員會、分紅和酬償委員會、關系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這些委員會人數不多,一般由董事組成,一個董事可參加若干個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執行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任務是負責公司經營活動的全面領導,掌握財務以外的各項決策和指揮。但它不從事日常業務經營活動方面的具體執行工作,而是由它責成企業有關部門去完成。財務委員會獨攬公司財務大權,批準一定限額以上的固定資本投資,規定公司的長期財務目標,決定公司高級職員的薪金,審查批準執行委員會提出的各種產品的價格方案,負責籌措資金,監督檢查公司各部門的經濟效果,年終對公司的決算進行審查,負責制定股利分配方案。經營委員會主要是代表董事了解和檢查公司的營業情況。任免委員會主要負責公司高級領導備用人員的提名。分紅和酬償委員會主要是決定高級職員的薪金及每年應得的酬償。關系委員會主要是負責公司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
2、授權書控制
這里指在某項財務活動發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其正確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準并確定是否讓其發生所進行的控制。這種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授權管理的方法是通過授權通知書來明確授權事項和使用資金的限額。授權管理的原則是對在授權范圍內的行為給予充分信任,但對授權之外的行為不予認可。授權通知書除授權人持有外,還下達公司相關的部門,這些部門一律按授權范圍嚴格執行。
從理論上分析,授權可以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一般授權是指企業內部較低層次的管理人員根據既定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標準,在其權限范圍之內對政黨的經濟行為進行的授權。一般授權在企業大量存在。特別授權是指對非經常經濟行為進行專門研究作出的授權。與一般授權不同,特別授權的對象是某些例外的經濟業務。這些例外的經濟業務往往是個別的、特殊的,一般沒有既定的預算、計劃等標準所依,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一研究。例如,授權購買一件重要設備、授權降價出售商品等都是特別授權的事例。
一個企業的授權控制應做到以下幾點:(1)企業所有人員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相應權力。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不經合法授權,任何人不能審批;有權授權的人則應在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事,不得越權授權。(2)企業的所有業務不經授權不能執行。(3)財務業務一經授權必須予以執行。
3、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在西方可以就是流行的財務管理方式。在工國以新興鑄管、寶鋼為代表的一批企業都實踐著以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一種新的控制機制。我認為,現代企業制度下規范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保障有三:一個是公司法,另一個是公司章程,再一個就是公司預算。其中公司預算正是以《公司法》、《公司章程》為依據,具體落實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者,各部門乃至每個員工的責、權、利關系,明晰它們各自的權限空間和責任區域??梢哉f,正是由于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預算管理的實施,才強化了預算的財務控制功能,使公司的財務目標和決策得以細化落實。
4、財務結算中心
財務結算中心是辦理內部各成員或分、子公司現金收付和往來結算業務的專門機構。它通常設立于財務部門內,是一個獨立運行的職能機構。其主要工作是:集中管理各單位或分、子公司的現金收入,統一現金收入;統一撥付(貸款)各成員或公司因業務需要所需要的貨幣資金,監控貨幣資金的使用方向;統一對外籌資,確保整個企業或集團的資金需要;辦理各分公司之間的往來結算;實施財務控制等。內部結算中心的這些職責對增強企業活力、強化資金管理、控制財務收支、正確處理業務管理與資金管理的關系、完善企業經營機制等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5、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過程的控制,只有預算或結算中心是殘缺的,比較虛幻的,這樣的財務控制是不健全的,因為沒有人的地位。而財務總監就是以出資者的身份來監督、控制經營者的財務活動和企業全部財務收支過程。
6、業績評價體系的建立
所謂企業業績評價,是指運用科學、規范的管理學、財務學、數理統計方法,對企業或其各分支機構一定經營期間內的生產經營狀況、資本運營效益、經營者業績等進行定量與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企業業績評價作為一個體系由評價目標、評價對象、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報告五個基本要素構成。在財務管理循環中,業績評價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在財務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財務活動、預算執行過程中,通過業績評價信息的反饋及相應的調控,隨時發現和糾正實際業績與預算的偏差,從而實現對財務經營活動過程的控制;另一方面,預算編制、執行、評價作為一個完善的系統,相互作用,周而復始的循環以實現對整個企業經營活動的最終控制。而業績評價既是本次財務管理循環的總結,又是對下一次財務管理循環的開始。業績評價包括動態評價和綜合評價兩個層次。動態評價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進行的、對有關部門或個人的工作業績狀況即時確認、處理,它屬于事中控制;綜合評價則是在期末對于各預算執行主體的預算完成情況進行的分析評價,其評價內容以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為主,綜合評價作為本期預算的起點和下期預算的終點,主要涉及企業整體效益的評價及獎懲分配的問題。
諸如此類各種實用性強財務控制模式的分析豐富了我們對財務控制的認識。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各種預算模式決不是相互排斥的,企業可以以一種模式為主,其他為輔,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企業組織特點選擇多種模式,形成綜合的、全面的、系統的財務控制體系。系統化的財務控制則各種方式整合的結果,這種整合應該充分體現下列原則要求:集權與分權體制的結合;財務管理與人本管理的滲透;關注結果與監控過程的統一;激勵與約束的交融;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的配套等。
互聯網技術對會計理論和實務的沖擊,促進會計軟件必須適應未來會計復雜化、多樣化以及網絡化的需求。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將推動企業經營走向電子商務,使電子商務成為網絡時代的商業方式和企業生存方式。Web技術使“大企業變小,小企業變大”,財務軟件必須適應新的網絡環境?;仡櫸覈攧哲浖陌l展,在技術上已經走過了PC單機、PC局域網、Windows平臺幾個階段,現在正在邁向互聯網階段。在上述背景之下,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對財務軟件的影響將是最深遠的,是財務軟件發展過程中最大的一次浪潮。它不同于以往的幾次變革,不僅影響軟件產品的形態,同時改變用戶的應用形態,更帶來廠商業務形態和方式的變革。
電子商務與網絡財務
電子商務將把人類更快地帶入信息社會,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在集成化應用、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從企業經營環境方面看,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將改變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企業商務電子化后,信息交流十分便捷,部門之間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溝通成本大為降低,企業管理的許多中間層次不再重要;經濟活動量大大增加,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不利于企業的快速反應,取而代之的將是扁平化、分布式的網絡結構。相應地,企業各部門的組織結構也要適應網絡環境進行重組,財會部門將與其它部門相互融合,出現模糊分工狀態,以往由會計部門處理的一些核算業務將按其業務發生地點劃歸到制造、營銷、供應等部門去處理。在線銷售商品和服務、在線采購、在線支付貨款等將迫使財會信息系統以原始憑證為起點,實時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分析和審計。
在空前加劇的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企業不僅需要合理規劃和運用自身各項資源,還需將經營環境的各方面,如客戶、供應商、分銷商和分支機構等的經營資源通過網絡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供應鏈,并準備及時地反映各方的動態信息,監控經營成本和資金流向,提高企業對市場反應的靈活性和財務效率。這就要求財務管理系統做到:快速反饋全球市場的信息;在降低各類經營成本和縮短產品進入市場的周期間尋求平衡;提高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外部組織財務管理水平;提供更豐富的戰略性財務信息、更強的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能力等。實際上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計算機管理,而不僅僅是計算機處理。因此,財務軟件向財務管理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
2.從財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方面看,他將會更關注財會信息的時效性。信息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能需要作出經濟決策,而傳統財會系統是按月按年定期提供財務會計報表的;另外,在網絡時代,競爭趨于激烈,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大大縮短,產品推向市場所需的時間也大為縮短,因此,及時獲取信息對信息使用者決策來講至關重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一方面,企業的制造、銷售、財務、人事等部門在網絡環境下協同工作,所產生的各類信息存儲于集成的數據庫中,授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在線訪問企業數據庫,獲取自己所需的實時數據;另一方面,企業財務系統也可主動通過Intranet/Internet把財務會計信息在企業的內部、外部網頁上,把財會資料以電子郵件方式傳至稅務、會計師事務所、證交所等機構,替代傳統的紙質或軟盤報送的方式。并且,財會信息使用者也會更關注財會信息的有用性。由于受傳統勞動分工、信息傳導機制及會計假設的限制,現行的企業財會系統難以滿足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面臨的機會和風險的需求。比如,很多企業有許多內部的財務分析,卻很少有企業外部的財務分析?;ヂ摼W提供了廣泛、低成本、及時的在線商業信息,財會部門可收集到足夠多的同行業其他企業財務指標等外部經營信息,并作出財務比較分析,以便正確預測企業發展趨勢。電子商務環境下,由于企業能夠實時得到企業外部市場的商品價格信息尤其是證券信息,以歷史成本為主的一維定式計量可能變為更有用的以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并重的二維乃至多維動態計量。歷史成本反映體現作為當期企業利潤分配主要依據的面向過去的信息;公允價值反映體現各個項目收益和風險情況的、作為信息使用者投資決策主要依據的面向未來的信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企業將能夠收集到關于業務活動的所有關鍵信息(而不僅僅是價值信息),會計要素的劃分將更加細密,對企業運營狀況的反映會更加精確和豐富,最終可以滿足財會信息使用者廣泛的需求。
電子商務不僅僅需要有互聯網作為物質基礎,而且還需要有適當的財務軟件來支持它的運作。這是因為電子商務主要涉及的是企業對外的經營業務部門,于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支付、清算和稅務等對外的財務往來業務。眾所周知,現有的財務軟件只限于地理上小范圍內的財務管理,甚至連公司內部的異地財務管理都不能支持,更談不上支持對外的財務往來業務,于是就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電子商務的實現勢必要求出現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之間能夠通過互聯網支持電子商務的新的財務軟件,我們可以稱之為“網絡財務軟件”。
網絡財務軟件是基于網絡計算技術,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會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它之所以能夠支持電子商務,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它能夠支持企業與其他組織的協同業務。我們知道,財務與業務的協同一直是企業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命題。但是在此之間,我們的財務軟件無法解決該問題。直到網絡財務軟件出現后,網絡財務作為企業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所支持的協同不僅包括內部的協同,還包括外部的協同。從內部的協同來看,網絡財務使得財務部門的預算控制、資金準備、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工作與業務部門的工作能夠協同進行。從外部的協同來看,網絡財務使得企業的網上詢價、網上催帳、網上保險、網上報稅等工作與其他企業和社會部門的工作能夠協同進行。正因為有了這種協同,各個企業以及各社會部門之間才能建立一種密切的合作關系,電子商務才能夠成為現實。
其次它能夠支持電子貨幣,這樣就為電子商務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電子貨幣將成為一件很普通的事物,它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的必要前提。眾所周知,支付過程是整個商貿交易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是雙方實現商貿交易的目的。目前普遍使用的“三票一卡”(即發票、本票、匯票和信用卡)方式雖然以票據交換取代了資金流動,給實際支付業務處理過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方式下的業務處理仍然存在著很多弊病,單就各種票據的處理來說,便是一個令財會工作人員頭痛的問題。如果有了電子貨幣,這一切就會變得簡單易行。貨幣的電子化不僅能夠提高結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降低企業資金成本。
為適應電子商務的要求,網絡財務軟件必須提供全新的特性。首先,從管理方式上,它必須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在工作方式上必須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同時能夠處理電子單據、電子貨幣、網頁數據等新的介質。其次,在軟件功能上,網絡財務軟件必須在現階段財務軟件的基礎上提供如遠程報表、遠程查帳、網上支付、網上財務信息查詢等功能,支持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網上服務、網上銀行等。第三,網絡財務軟件必須以網絡計算為技術核心,采用商務應用系統的主流開發和運行平臺開發和運行。正因為網絡財務軟件具有以上特性,所以說網絡財務軟件是財務軟件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將帶來財務軟件從技術、產品、服務到廠商組合的又一次變革浪潮。
網絡財務下衍生出的信息服務包括網絡財務軟件和網上理財兩種業務。其中,網上理財是以專營網站方式,具備數據安全保密機制,在網上提供的專業財務應用財務。這種網上理財的服務方式,正好能夠為那些缺乏會計主體特性或生存期短的虛擬企業或不愿購買財務軟件的小型企業提供數字化的財務會計服務。網上理財不僅會對企業的運作形態和方式起到引導作用,給他們帶來企業管理水平和運作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各企業采用同樣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公平競爭的透明度。
根據信息系統實施的經驗,凡是能與管理業務緊密結合,并對不合理業務流程加以改造的信息系統,就會取得成功,否則就會遇到挫折。包括財會軟件在內的企業信息系統只有以優化后的企業過程為核心來構造其體系結構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信息系統的潛在能量。因此,如果舊的管理組織、管理方式不改變,就會日益妨礙企業的發展與更新改造,就會阻礙信息系統的推進。只有整個企業轉向Internet平臺,只有各個環節都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財務管理軟件的功能才能得到徹底的變革,其管理功能和決策功能才真正為企業所用。一個好的軟件,不僅僅要有技術基礎支持,還要有管理基礎支持,二者缺一不可。而現在企業要用網絡財務軟件,就必須使財務業務與其他業務進行重新整合。
綜上所述,在某種意義上,對企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來說,網絡財務在電子商務時代是不可或缺的。
我國網絡財務的現狀與未來
綜觀現有的國產財務會計軟件,多立足于對手工會計職能的自動化,主要解決了財會人員工作量的問題。這表現在:一方面,它們大多以財會部門為核心,以替代手工核算為主,帳務系統以記帳憑證為起點,完成記帳、算帳、報帳等工作,基本上只能反映貨幣信息,很難反映非貨幣信息,主要完成事后的核算反映功能,缺乏對數據的深度綜合利用,難以進行事中控制與事前決策。另一方面,按傳統勞動分工模式設立了材料、銷售、工資、成本、固定資產等各個獨立的子系統,各子系統間通過轉帳憑證方式傳遞各種數據,基本上只局限于財務部門的單一應用,而不能與業務部門的管理相結合,這使得各部門數據不能共享,重復錄入量大,缺乏會計信息交換的實時性、一致性和系統性。
電子商務不僅是企業競爭的利器,也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生產力與貿易競爭力。正因如此,世界各國都爭先恐后的發展電子商務,研究相應的法規制度,研制各種先進的電子商務服務器、服務器集群系統和相關應用軟件。我國發展電子商務,關鍵是一靠發揮好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強對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確保國家的信息安全,為電子商務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二靠企業信息化,先在企業內部建設好生產自動化、信息管理等子系統并聯結起來,再外部通過Intranet、Extranet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網絡互聯。在企業信息化中,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是重點,因為財務管理以資金為對象,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整體及各個環節實施管理,其成效直接影響企業的整體資益;財務分析和財務預測得出的財務指標,能準確地度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并由此反映企業管理的整體水平。
為了促進中國企業的電子商務進程,中國財務軟件領導廠商用友集團率先提出“網絡財務”概念,并公開了“網絡財務”戰略。用友認為網絡財務下的IT服務包括:網絡財務軟件和網上理財服務兩種業務。網絡財務軟件是能夠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會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網上理財服務是在網上提供的專業財務應用服務。這樣一來,一些最終用戶將不用再購買軟件回去自行應用,而是購買財務處理服務,由服務提供意見直接在網上提供會計處理和財務管理服務。
互聯網的核心動力是網絡計算,這一核心動力的發展推動了財務管理從桌面走向網絡,這主要體現在:空間上,使財務管理更加從企業總部走向企業全部,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外部;時間上,使會計核算從事后達到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財務管理時空的改變,將帶來財會工作介質的改變,財務數據從傳統的紙質頁面數據、電算化初步的磁盤數據發展到網頁數據;也將帶來財會工作方式的改變,真正實現財務工作的移動和在線辦公,財務人員在授權情況下甚至可以實現家庭辦公。
【關鍵詞】財務預警預警系統
企業財務預警,就是從財務角度對企業進行預警,它是架構在企業預警理論之上,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財會資料為依據,利用財會、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理論,采用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及時捕捉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過程中的堵塞、浪費、過度滯留等影響財務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誤和管理波動信號,并在危機發生之前向企業經營者亮出黃牌、發出警報,督促企業管理當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潛在的危機演變成損失,起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并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始終處于安全、可靠的運行狀態。
一、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研究的現狀
企業財務預警研究初期的方法以趨勢分析為主,但其研究貢獻僅在于觀察公司的財務比率趨勢變化,以找出財務危機公司財務比率的特征與趨勢,并未發展出真正的財務預警模型;1966年Beaver以二分類檢驗法創造了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雛形,此后國外學者對于財務預警的相關研究一直不曾間斷,研究的范圍包括了對財務危機的定義、樣本的選取、自變量的選取與篩選、研究方法等,各自發展了不同的理論,可以歸納為統計類(二分類檢驗法、多變量分析法、回歸分析法、Cox法及CUSUM時間序列分析法)和非統計類(類神經網絡法、企業危機壓力表)研究方法。
Beave應用二分類檢驗法進行的單變量分析說明了可以應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獲得較高的預測力,而且也為后來的實證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不過,雖然Beave應用這種方法從30個財務比率中篩選出5個最能分開失敗企業和非失敗企業的比率,但是它畢竟是采用國外1954-1964年的數據和樣本得到的研究成果,其應用環境與我國的實際情況有很大差別,如果應用Beave研究所得的5個比率對我國的上市公司進行預測,不可能完全適用。
針對單變量模型的缺陷和局限,Altman的Z-Score模型模型能夠把若干個變量合并入一個方程式,使用一定的判別標準,估計出企業的財務狀況,這是非常可取的。但是他的Z-Score模型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Altman所選破產企業和非破產企業的數量是相同的,這就表明每組樣本有相同的先驗概率,即各自50%,而真正一個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或破產的概率是遠遠低于50%的。這種做法所造成的最嚴重影響是,常常會低估了將非破產企業誤歸入破產企業的誤分類錯誤。
類神經網絡模型雖然近幾年被很多學者所使用,但其運作過程尤如黑箱,對于各財務比率的權重無法獲悉,不同的樣本模型其隱藏要素的個數會有所不同,影響比較的客觀性,因此不適合作為比較不同樣本的模型。Cox由于主要是用來預測公司未來的存活期間的概率,并非用來判定公司是否失敗,因此也無法比較不同樣本;而CUSUM模型在計算上較繁復,較適合作為個案分析的模型,并且從國外實證研究結果來看其正確率也沒有明顯優于其他模型。
另外,上述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方法均過度依賴財務報表以及數學處理的機械形式,在實際中應用相當困難,因為,利用這些模式必須有相當的數理背景,對許多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苛刻的要求;財務危機往往是由企業的經營或管理上的失誤造成的,這些失誤要經過一定時期才能在會計報表中表現出來,所以通過財務數據預測財務危機是在引起危機事件之后進行的,不能從根源上防范危機的發生,并且無法挽回已經造成的損失。
二、建立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的基本前提
企業財務預警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種高級形式,因此,對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否則,企業的財務預警將成為空中樓閣。
1、領導素質是關鍵。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和團隊意識以及企業負責人的高度重視是企業預警管理的成功保障。
2、較為完備扎實的管理基礎是實施財務預警的基礎條件。企業預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礎和功底,僅靠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只是杯水車薪。因此,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管理基礎,特別是企業在實施ERP之后,財務預警應充分利用ERP的管理思想和基礎數據。
3、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活動的良好銜接和協調。企業是一個整體,任何一項活動都會影響客戶的滿意度,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保持與其他管理活動的良好溝通和銜接,財務預警系統應該與其他子系統保持協調一致,實現數據共享。
4、完善靈敏的信息系統。財務預警系統必須以大量的信息為基礎,這就要求強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預警系統提供全面的、準確的、實時的信息。
5、規范真實的財務會計信息。企業財務預警大量引用和分析企業的會計信息,因此,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規范性將直接影響到財務預警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效果。
6、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財務預警系統向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包括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組織建設權責分明、交易處理程序適當、披露及時等內容。
三、企業財務預警的程序
1、尋找警源。警源是警情產生的根源,是“火種”。從警源的生成機制來看,警源可以分為外生警源和內生警源;從警源的可控度來看,又可將其劃分為可控警源與不可控警源;從警源的性質來看,還可分為主觀警源和客觀警源。
2、分析警兆。警兆是預警的信號系統。一般地,當警源導致警情爆發之前,總有一定的先兆,這種先兆與警源可以由直接關系,也可有間接關系:可以有明顯關系,也可以有隱形的未知黑色關系。警兆的確定可以從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經驗分析。警兆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景氣警兆,一類是動向警兆。
日本經濟企劃廳在研究該國經濟的循環與波動時,把景氣指標分成了先行指標、一致指標和滯后指標三類。先行指標是在波動達到波峰或低谷之前提前出現的指標,一致指標是該指標出現的時間與波動達到高峰或低谷的時間基本相同,滯后指標是出現日期在波動基準轉折點之后的指標川。類似于經濟的循環與波動,財務出現風險或危機,必然會經歷一個時間順序相連的發展階段,是一個逐步顯現、不斷惡化的過程,財務預警的警兆隨之也應有不同的表現。
3、選取預警指標。在企業財務預警中,任何一個財務指標,都難以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要想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一個總的評價,就必須將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營運能力、現金能力等多方面的財務指標納入一個有機整體中,才能全面地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進行解剖和分析,從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優劣作出評價和判斷。
選擇預警指標一般要遵循五個原則:第一,所選用的指標必須在測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方面具有重要性,所選的多個指標的綜合必須能反映企業運行中的主要矛盾;第二,一致性或先行性,即指標特征量要與企業實際運作狀況大體一致或略有超前,能明顯地反映企業逆境現象的發生或發展動向;第三,靈敏性,即對企業的資金變動等情況反應靈敏,隨時都能表現出企業運營的方向和成果;第四,代表性,即能大體上反映某類能力(如盈利能力)的基本特性和變化趨勢;第五,在統計上要有迅速性和準確性。
4、防警排警。防警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防止警情的發生,而一旦發生了警情,則由防警變成了排警。事先準備好在各種警情下的應急對策或對策思路,一旦發出警報,則可根據預警信息的類型、性質和警報的程度調用相應的對策。一般地,預警對策大多是思路性和提示性的。
【參考文獻】
[1]葛和平:“Fisher判別在上市公司財務困境中的運用”,市場周刊財經論壇,2003.7
[2]姜秀華等:“上市公司危機預警模型研究”,預測,2002.3
[3]張勇等:“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綜合評價方法”,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8
論文摘要:財務風險作為一種經濟上的風險現象,已經成為現代財務理論的核心內容。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既有企業財務活動所處的環境等客觀原因,也有企業風險意識淡薄等主觀原因。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認識財務風險,采取各種措施來控制和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是事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財務風險作為一種經濟上的風險現象,已經成為現代財務理論的核心內容。對財務風險的理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通常被稱為舉債籌資風險,是指企業由于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企業利潤或股東收益)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尤其在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的條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認識財務風險,采取各種措施來控制和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是事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1.客觀原因
企業財務活動所處的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環境是企業財務決策難以改變的外部約束條件。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
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資金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金結構的核心問題是負債資金在企業全部資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債務安排和運作有利于降低企業資金成本,能給股東帶來超額利益。反之,當息稅前資金利潤率低于利息率時,企業負債越多,借入資金與自有資金比例越高,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就越低,嚴重時企業會發生虧損甚至破產。這時,負債規模越大,財務風險也越大。
利率、匯率變動的影響。由于企業負債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來利率呈下降趨勢,企業仍然要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高的利息,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未來利率呈現上升趨勢,企業盡管只需按原合同約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較低的利息,但隨著利率的持續上升,貨幣升值壓力增大,一旦貨幣升值,則企業還本負擔加重,從而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如果采用外幣融資,匯率的不斷變化也必然會產生財務風險。
2.主觀原因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不合理、經營狀況不佳、資金運用不當等導致財務風險。
風險意識淡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控制偏差和處理突發危機事件的經驗缺乏,企業風險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導致財務風險發生時束手無策。
財務決策缺乏嚴肅性、科學性。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進行深入市場調研和科學論證,盲目投資,形成不良資產或巨額損失,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財務風險的防范技術和措施
1.財務風險的防范技術
分散法。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及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企業可以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以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
回避法。企業在進行項目策劃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的財務風險,在保證預計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回避財務風險的目的。
轉移法。企業可根據不同的風險,采用不同的風險轉移方式,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一種風險預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風險事件的發生既有其客觀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時盡管采取了很多預防控制措施,但風險損失還是發生。因此,企業有必要合理安排資源,即便某一風險事件發生,也不至于對企業整體產生重大損失。
2.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企業的外部環境是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但對企業財務風險卻有重大影響,所以說環境的變化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機會也隱藏了危險。
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種。要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就應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管理措施失當會使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籌資風險。針對籌資風險的不同成因,防范與控制籌資風險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降低投資風險。二是注重籌資杠桿,適度舉債,優化資金結構,獲得財務杠桿利益。三是合理調度資金,維護資產的流動性。四是建立償債基金,增強風險自擔能力。償債基金是企業為了按計劃償還債務而事先提取的一種準備金。償債基金的強制性設立,增強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但它減少了企業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導致現金枯竭,也變相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成本。
企業財務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資金回收。預防和控制資金回收風險的措施有:一是根據客戶按約付款的可能性,選擇不同銷售方式。應收賬款是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重要方面。為控制資金回收風險,企業只能對信用狀況好、償債能力強,達到企業信用標準的客戶采取賒銷方式,并將累計賒銷金額控制在信用限額范圍之內。二是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對于盈利能力大、償債能力強、信用狀況好的客戶,可以選擇風險比較大的結算方式,這樣有利于購銷雙方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伙伴關系,擴大銷售網絡,同時發生壞帳損失的可能性也較少;反之,則應選擇風險比較小,約束能力強的結算方式,這樣有利于減少壞帳損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帳政策,及時催收貨款。應收貨款發生后,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盡量爭取按期收回款項,減少企業損失。
掌握風險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正確理解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關系。風險防范是企業在識別風險、估量風險和研究風險的基礎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風險導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為。企業各部門、各人員,特別是企業的決策管理部門必須增強風險防范意思,不論是對外投資還是對內融資,也不論是研制產品還是銷售產品,都應預測估計可能產生的風險以及企業的承受能力,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增強他們在認識風險、分析風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提高管理決策水平,以降低經營的盲目性和決策的隨意性。
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思,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企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各項基礎工作,使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思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引進科學的風險管理程序,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用活財務風險管理方法。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識別和評估風險、分析風險成因、預防和控制風險、處理風險損失的有機過程,在風險識別、評估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應付風險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業財務戰略和計劃,優化財務決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財務信息的控制系統,出現風險及時處理減少損失。加強制度建設首先建立客戶管理制度,加強對客戶信用的調整,形成一套適合本企業的風險預防制度,把財務風險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統計分析制度,應通過完善的統計分析,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學的內部決策制度。對風險較大的經營決策和財務活動,要在企業內部的各職能部門中進行嚴格的審查、評估、論證,通過集思廣益,盡量避免因個人決策失誤而造成的風險。
總之,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管理有足夠的重視,對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進行研究,有效開展對財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監測與預警,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蘇淑歡.企業財務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326—328.
一、資本預算方法
現代資本預算方法,主要有非貼現投資回收期法、貼現投資回收期法、凈現值法(NPV)、內部收益率法(IRR)、凈現值率法、獲利指數法等。調查結果表明:美國的大多數公司最常用的資本預算方法是NPV和IRR,74.9%的財務總監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NPV,75.7%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IRR。
其中,大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明顯地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NPV;負債率高(負債率大于30%)的公司比負債率低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而且更可能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和模擬分析法;成長型公司(市盈率大于或等于15)與非成長型公司所使用的資本預算方法沒有差異;具有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CEO(行政總監)比非MBA未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CEO更可能使用NPV;支付股利的公司比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公眾公司明顯地比私營公司更可能使用NPV和IRR。
除NPV和IRR外,非貼現投資回收期法也是最常用的資本預算方法之一。這一調查結果很讓人吃驚,因為幾十年來美國的財務教材一直在數落投資回收期法的缺點(如未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忽視了回收期以后的現金流量等),而一種通過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來消除投資回收期法缺點的貼現投資回收期法,則很少有公司使用。小公司使用投資回收期法幾乎與他們使用NPV或IRR一樣頻繁;在小公司中,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投資回收期法;無論是在小公司還是在大公司之中,成熟的CEO(年齡在59歲以上)或任期長的CEO(在職期限超過9年),都特別喜歡使用投資回收期法。這說明缺少高深的知識是投資回收期被普遍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資本成本
1.權益成本的確定。調查結果表明,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計算權益資本成本的最普遍的一種方法;735%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CAPM,列在第二、三位的方法分別是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多因素CAPM;很少公司從股利折規模型中倒推出權益成本。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而小公司更傾向于使用投資者所要求的資本成本;有MBA的CEO比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單因素CAPM;負債率低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CAPM;私營公司與公眾公司之間存在重大差異,公眾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有境外銷售收入的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
2.確定折現率時所考慮的風險因素。公司在計算折現率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風險、公司規模、通貨膨脹風險和匯率風險。計算現金流量時,許多公司考慮商品價格。GDP增長率、通貨膨脹和匯率風險的影響。有趣的是,很少公司根據財務括據風險調整折現率或現金流量。
這些風險因素的重要程度對于小公司和大公司而言各不相同。對于大公司,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市場風險除外)是:外匯風險、營業周期風險、商品價格風險和利率風險。外匯風險是最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對于小公司,這些風險因素的排序則不同,小公司受利率風險的影響比受外匯風險的影響更大;境外銷售收入大的公司對未意料到的匯率波動更敏感;負債率高的公司認為營業周期風險更重要;成長型公司比非成長型公司對外匯風險更敏感;制造型公司比非制造型公司對利率風險更敏感。
絕大多數公司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來評估項目。58.8%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5l%的公司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來評估項目。大公司比小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如《財富》500強公司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來評價國外項目,而較少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很少公司用不同的折現率評價同一項目的不同現金流量;成長型公司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評價項目嶺人吃驚的是,有外匯風險暴露的公司明顯地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來評價其海外項目;公眾公司比私營公司更可能使用與風險匹配的折現率;任期短的CEO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統一的折現率。
三、資本結構
l.資本結構理論。最佳資本結構理論認為,公司可以通過均衡負債的成本與收益來確定其最佳資本結構,負債的主要利益是利息抵稅的好處,主要成本是財務失敗成本和收到利息收入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
調查結果表明,負債的抵稅利益在資本結構決策中的重要程度為中等,對于大型的、規范的和支付股利的公司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公司的所得稅稅率高,因此存在使用債務的較大的抵稅動機。相反,我們發現公司在作出負債或權益決策時,很少直接考慮個人所得稅。財務拮據成本對負債決策的影響并不重要,可是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很關心其信用評級。
公司是否存在最佳資本結構是理論界與實務界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調查結果表明,19%的公司沒有目標負債率,另外37%的公司有一個靈活的目標,34%的公司有嚴格的目標或變動范圍,其余1O%的公司有非常嚴格的目標負債率。這說明公司為了獲得最佳資本結構而均衡負債的成本與收益。相對于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的目標負債率更嚴格;任期短或年輕的CEO更重視目標負債率的確定。
公司通過發行權益證券來保持目標負債率,尤其在公司負債率高、所有權分散或CEO年輕的情況下。
【論文關鍵詞】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資金管理財務公司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企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不斷發展的直接源動力。任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必須依賴于有效投入和合理運作,科學的資金管理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有利保證,這對目前我國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這種多元化的經濟聯合體尤其重要。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來自國內外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加強電力集團公司的資金集中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已成為促進電力集團公司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1.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所屬單位較多,分布在全國各地,長期以來企業資金帳戶分散,資金基本都沉淀在當地賬戶,使用效率差,集團公司可掌握、調度的資金量少,難以集中到足夠的資金來滿足生產、基建的需要,必要時還要依靠大量銀行貸款來解決投資和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使得資金成本居高不下,財務負擔沉重。通過資金集中管理,成立資金結算中心,以經濟獎罰措施及適當的行政手段,及時集中應上交的資金及部分閑散資金,可以使分散、閑置的資金形成龐大、雄厚的資金優勢,來保障重點項目的資金需要。
2.資金集中管理是強化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資金的不足是制約多元化經營的電力企業集團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司集團應把資金增值作為增加經濟效益的一大支柱來確立。同時,應針對基層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有自成體系、相互封閉、互不往來的弊端,通過結算中組織資金調度,來強化企業資金流量的控制管理,加強企業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3.資金集中管理,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可以通過結算中心對基層單位賬戶的監管,通過預算管理對資金收支性質的審核,降低企業非生產現金的支出,杜絕企業之間違規拆借,減少資金損失。
二、現有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不足
1.集權分權的程度掌握制度不合適。資金集中管理的總體原則“總體集中,適度分權”的度把握不好,在某些方面存在控制過細的問題,缺乏靈活性,造成基層單位自主積極性不高,過分依賴集團公司,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差。同時部分單位為逃避資金集中管理,利用一些不合規的手段套取資金,支付預算外項目,容易違反財務制度。
2.信息網絡支持手段滯后。目前只實現了資金預算管理系統和資金支付系統的對接,而資金預算系統只是一個單獨開發的小模塊,與公司全面預算管理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能勝任資金集中管理的需求。財務信息傳遞及分析功能不足,缺乏有力的信息溝通手段,容易造成母公司信息掌握不完全,在部分事情的處理上形成決策效率低甚至失誤的現象,不僅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而且容易給正常的基本建設和生產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3.環節增多,效率降低。由于管理系統和管理軟件不能全面滿足資金集中管理的需要,造成審批環節增多,而審批手段落后就造成財務人員工作負擔加重,時間效率下降,只注重細節和環節上的問題,而缺乏全局考慮。
4.預算管理手段落后。由于目前沒有真正做到以全面預算管理為目標的資金集中管理,只是達到了資金集中存放和相對的集中調配。資金管理沒有將資金的籌集、投放結合起來,資金的時間價值沒有充分得到利用。
三、完善對策
1.適當把握集權與分權的尺度。多元化經營的電力企業集團應按照“總體集中,適度分權”的管理原則,在充分肯定集權的基礎上,打破高度集權,吸收集權與分權的優點,適當在某些方面實行分權。在集權方面,母公司主要在方向性和戰略性的問題上進行領導管理:在分權方面,各基層單位主要對具體的、戰術性的問題,如成本管理、費用控制等自行運作管理,集團予以宏觀指導。這樣做,既不影響某些集團所屬單位的法人地位,有利于總部集中精力,做好市場和宏觀規劃,把握集團的總體發展方向,又可建立科學合理、分工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提高全員參與資金集中管理的主動性逐步規范資金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規避和化解財務風險,實現積極規避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的資金管理目標。
綜合考慮多元化經營的電力企業集團情況,以下幾方面的權力應集中到集團本部:(1)投資決策權:包括對各成員單位新建、擴建、改造、修繕投資和對外股權投資的決策權應該集中。(2)各成員單位接受外部投、融資的決策權。為了更好的控制整個集團的融資風險,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避免因融資不當而危及集團生存,公司應把握以下融資決策權:重大投資項目的融資、超過資產負債率按權限的舉債融資、導致股權比例變動的融資、增加注冊資本的融資、成員單位的并購融資與租賃融資、發行債券、發行股票以及成員單位改制中所涉及的融資問題。(3)成員單位資產重組的決策權。包括成員單位對外投資、合并、分立、轉讓、改制等資本運營活動的決策權應集中在集團。(4)重要財務政策的制定權不能分散到各成員單位。(5)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的貸款權、流動資金的貸款權、對外擔保以及企業所得稅的結算權應該由集團集中管理。
2.完善資金集中管理中財務公司的職能。資金管理貫穿多元化經營的電力集團經營全過程,只有前瞻性地看待資金管理的地位和發展方向,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使用資金,為集團企業的發展壯大添磚加瓦。超級秘書網
關鍵詞:財務報表;資產自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定性分析
一、財務分析的概念和意義
隨著商業社會對會計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財務報表也不斷發展的。主要有:資產負債表(balancesheet),損益表(incomestatement),現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是通過收集、整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并結合其他有關補充信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進行綜合比較和評價,為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管理決策和控制依據的一項管理工作。
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
二、財務報表的定性分析
(一)側面的整體評估。首先是公司的社會信譽度,企業信譽是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和進步的根本動力。員工和企業的關系是建立在誠信的紐帶之上,任意一個環節的誠信確實都會導致此紐帶的斷裂。企業對員工的充分信任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更好的為企業出謀劃策和服務;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可以促進企業招募到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并且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成長和穩定的信心。因此企業信譽度是企業自身和諧的根本體現,也是長期報表反映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依據。其次是部門和人員的客觀判斷,如果管理層的正確決策記錄保持良好,銷售統計部門人員變動越小,會計人員無不良記錄,則從側面反映出報表的基礎準確性。最后是對政策和市場及時把握,對企業重大事件重點關注,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跟蹤調查。億霖木業傳銷體系之所以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反映出了文字報表存在空洞和虛假,也反映出企業評估體系的漏洞和不足。
(二)財務報表中的具體分析。
1、利潤表(損益表)的定性分析
凈利潤的來去是否清晰是衡量利潤表準確性的客觀指標,綜合衡量企業贏利能力是對利潤表定性分析的重要標準。一看企業主營業務的利潤是不是它的總利潤。二看支撐主營利潤的項目規模是否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力;三看利潤的增長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利潤增幅的判斷有幾個重要依據,首先看企業所處的行業總體贏利率高不高、競爭大不大,其次看企業是否因經營方式產生了較高的毛利,最后看是否出現了銷售收入的增長或者企業內部成本的下降。
從利潤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個問題:(1)衡量企業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月度利潤和年度利潤。我們看利潤的時候還要衡量它的未來發展趨勢。不要用短期檢驗成績的方式來衡量一個長跑運動員的成績。(2)企業利潤的構成可借以評估其經營風險。企業利潤主要來源于營業利潤,其中,主營業務利潤最關鍵。企業對外投資風險較大,其收益的穩定性相對較差。營業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來增加利潤。如果企業的整體利潤主要來自于投資收益。由于投資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風險較大。(3)利潤表可以衡量企業是否依法納稅,這與企業的發展周期有一定的關系。(4)考察企業獲利能力的趨勢,當整個行業的毛利率開始下滑、整個凈利潤開始往下降的時候,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注意。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根據依據利潤表來及時判斷企業獲利的能力和未來的趨勢。
2、資產負債表的定性分析。
(1)分析企業壞帳和其他應收款的聯系。有些企業的產品銷售出去,但款項收不回來,資產負債表上,許多陳年老賬都放在里面,隱藏了注冊資本的真實性,應該注意資本金是不是未到位?!肮杀尽被颉皩嵤召Y本”是企業承擔有限責任的根本保證,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同時還應進一步注意“資本公積”項目的數額,如果該項目數額過大,應進一步了解“資本公積”項目的構成。因為有的企業不具備法定資產評借條件的情況下,通過虛假評估來虛增企業的凈資產,借此來調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蒙騙投資者或債權人,對此應引起投資者或債權人的高度重視。
(2)分析企業資產負債率和各項流動性比率,了解企業對各類債權人利益的保證程度。通過資產負債率,可以了解企業對長期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該比率越大,表明債權人的風險越大。而通過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可以了解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說,這兩個比率越大,短期債權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雖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也能反映資產的流動性或償債能力,但這種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因為真正能用干償還債務的是現金,現金流量和債務比較可以更好的反映償還債務的能力。應結合對企業流動資產流動質量的分析,對這兩個比率進一步修正。
(3)對各類資產性項目進行具體分析,借此對企業財務質量做出基本性判斷,可按照先明后暗,先易后難的順序展開。分析企業待處理性項目,對企業相關項目的可信性做出判斷。企業待處理性項目主要包括“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和“固定資產清理”三個項目。在會計報表日,這三個項目的數額通常為零。分析企業各類攤銷性資產的攤銷情況,對企業損益核算的可靠性做出推斷。攤銷性資產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待攤費用”,對此應根據企業制定的會計政策,并結合對“現金流量表”附注部分所披露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項目的數額,分別與上述四個項目的年初與年末的平均余額相比較,對企業攤銷性資產的攤銷情況做出具體的判斷,如果所計算出的各類攤銷性資產的攤銷率大低于會計政策所規定的攤銷率,則說明企業存在虛增資產和利潤之嫌。計算企業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率,判斷流動資產的流轉質量。應收賬款周轉率越大,表明企業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越強,應收賬款的質量越好。而存貨周轉率越大,表明企業的生產周期越短、產品越適銷對路。
3、現金流量表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