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6: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網絡審計下的審計理論要素的重新思考
網絡審計是隨著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出現而產生的,是經濟活動網絡化、虛擬化的產物,也是現代審計發展的嶄新階段。面對網絡審計,原有的審計理論要素,如審計對象、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主體、審計技術、審計風險以及審計準則等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我們重新加以思考。
1.關于審計對象
審計對象是指審計所要考察的客體,即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和作為提供這些經濟活動信息載體的會計報表及其他有關資料。隨著電子商務的網絡化經營發展和虛擬公司的出現,使網上實體通過網絡將成百上千的人聯結在一起工作,他們可根據業務的需要自由重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可以是投資融資關系、技術協作關系和購銷關系等,即使這些企業間的關系是松散型的,也可以通過網絡在很短的時間內,以網上協議的形式整合成企業聯盟,當然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散聯盟。于是,會計客體就變得模糊,審計客體因之變得復雜,審計客體的外延需要重新界定。從交易費用理論看,審計對象(站在被審單位的立場上看,即為交易主體)的邊界不清,不僅增加交易主體的交易費用,也會增加審計風險和審計費用。所以,網絡審計的客體具有動態性和虛擬性,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充分地認識到,審計的客體具有適時改變性。
2.關于審計目標
審計目標是指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下,人們通過審計實踐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和要求。原有的審計目標僅局限于在裝訂的賬、表上,亦稱“有紙化”的信息載體上查錯防弊,對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對審計對象的真實性和公允性、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和評價,其目的是為審計委托人服務。然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通過互連網和通訊技術,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以及企業與政府間的聯系更加廣泛和深入,信息資源具有共享性和經濟活動具有開放性,網絡審計的目標將主要通過“無紙化”實現,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擴展,諸如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狀況的審計、人力資源利用狀況的審計、政府調控職能實現程度的審計、顧客對企業滿意程度的審計以及網絡技術本身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審計等也將成為審計目標。
3.關于審計范圍
審計范圍是指針對特定審計對象所開展的審計實踐活動在空間上所達到的廣度。在原有審計中,審計范圍要依據不同的審計對象和審計目標來確定,總的來看,審計范圍較狹窄、封閉。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一個寬闊開放的系統,會計信息處理處于一個開放的空間范圍,涉及到交易關聯方的各個方面;同時,由于其資源的共享性,能訪問會計信息以及接觸會計信息的人可能涉及到整個網絡用戶,當然,對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信息仍有所限制。網絡用戶,尤其是使用上市公司信息的用戶,出于不同的動機,可能采取惡意操作行為,增加了網上行為的控制難度。因此,承擔不真實以及非法數據的責任人就不能局限于被審單位,交易雙方以及相關的社會公眾都將被列入審計范圍??傊?,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任何一項審計業務,都是建立在互連網平臺之上的,審計活動面向網絡。可見,網絡審計的范圍已被大大拓寬。
4.關于審計主體
審計主體是指實施審計監督的執行者,也就是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網絡審計中,首先建立和完善能夠在網絡下實施對被審單位及其相關信息進行審查、監督和提供鑒證服務的審計機構;其次,必須構建完善的計算機系統和網絡系統。同時,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審計人員應該是一種復合型、全方位人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現代會計理論和審計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知識和現代商貿理論,并能熟練地從事計算機硬件、軟件的操作和維護。更為重要的是,由于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終生學習和不斷創新的能力,以適應網絡審計發展的需要。
5.關于審計技術方法
審計技術方法是為了實現審計目標,在對被審單位實施審計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手段,它是順利完成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企業在網絡化經營中,由于會計數據的極大電子化和會計控制的局部程序化,直接造成了審計線索的“不可見性”。因此,必須應用數據庫技術對會計數據進行可靠、完整地保存和管理,借助單機系統或工作站,對會計數據進行快速、準確地加工和處理,利用網絡和通訊技術對會計數據進行安全、有效地分配和傳輸。這樣,網絡審計必須完全依賴于計算機和交互網絡。在網絡審計中,審計人員利用審計接口軟件來獲取原始數據,利用審計抽樣軟件來進行樣本抽取,利用審計分析軟件進行各種數量關系的配比分析和數據查詢,利用數據倉庫技術來進行分析,利用審計專家系統進行審計推理與判斷,并通過數據挖掘、樣本抽取、異常項目調查、數據分析與處理等方法進行測試、檢查、分析與核對。由此可見,網絡審計下的技術方法已大大突破了原有方式下所運用的審計技術方法。
6.關于審計準則
審計準則是用來規范審計人員執行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形成審計結論,出具審計報告的專業標準。在網絡審計中,由于審計對象、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主體、審計技術方法等發生了重的變化,需要對現有的審計準則體系重新進行審視和思考。審計準則體系中的有關準則應該體現電子商務下網絡審計的特點,通過制定相應的、更切合實際的準則,更有利于規范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并規范網絡審計工作,從而提高審計質量、最終形成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
7.關于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指被審單位的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審計人員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一般認為審計風險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組成,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由于會計數據處理的電算化,在計算機輔助系統的控制下,其本身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得以基本保證。因此,固有風險基本上被控制,并呈降低的趨勢。但是,由于會計信息系統的開放性和網絡化,使得會計信息資源在極大的范圍內得以共享和交流,這無疑將審計工作置于一種被動的風險之中。例如,存放于主機內的會計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貝和篡改;會計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競爭對手截取和惡意修改;計算機病毒和網絡黑客的肆意侵襲,會威脅會計數據的安全,嚴重時可能導致會計信息系統的全線崩潰等??梢?,會計數據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難以得到保證,從而使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的水平呈上升趨勢。所以在網絡審計中,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控制的難度加大,實施的審計風險控制措施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二)網絡審計的風險與防范管理
隨著網絡審計的產生與發展,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新環境下的風險,與傳統審計風險相對應網絡審計風險指的是審計人員網絡技術對有關信息系統進行審計后發表不恰當的意見的可能性。
1.網絡審計的新型審計風險
(1)篡改數據,不留審計線索在網絡環境中,數據的電子化并以磁介質為主要存儲載體,這為舞弊者或攻擊者對原始數據進行非法修改和刪除,且不留篡改痕跡成為可能,這將無法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給審計監督帶來了風險。(2)信息丟失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運行間的斷電和死機等故障;二是計算機病毒破壞;三是人為的毀損。(3)黑客侵入和數據失竊計算機黑客為了獲取重要的商業秘密、數據資源,經常用IP地址欺騙攻擊網絡系統。黑客偽裝為源自內部主機的一個外部站點,利用一定的技術進入目標系統竊取或破壞數據。(4)職責分離不恰當引起內控失靈在網絡環境下,如果對數據維護、系統管理和數據輸入、數據核對確認等崗位不作適當的分離,就會有人利用網絡的弱點故意修改數據、舞弊或竊取秘密信息從中撈取利益。
2.網絡審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為了有效地降低網絡審計風險,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1)應用審計軟件,對相關網絡系統進行實時跟蹤
首先對被審計單位的網絡系統進行評價,并利用專用的審計對比軟件,將存放于數據庫不同地址的同一種數據進行自動比較,以形成相應的記錄文件,并對有差異的文件數據進行詳細審查;其次對被審計單位的自動檢測數據庫軟件和恢復軟件進行審查和評價;再次要對被審計單位的異常貿易,通過網絡進行預警提示,以降低審計風險。
(2)建立審計服務信息庫
審計人員可將被審計單位的有關信息,通過網絡建立一個完善的大容量的信息庫,這些信息包括被審計單位的背景資料,最新動態和一些以前審計的檔案信息,以便以后開展審計時查閱和運用,這樣將可大大減少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相應地降低了審計的風險。
(3)加強對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進行審計
在網絡中運行,信息的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構成了審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的重點。首先對網絡系統職責分離情況進行審查,遵循的原則仍為不相容職責必須分離,但側重對數據的輸入、輸出,軟件開發和維護及系統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間的關系處理進行審查;其次對被審計單位網絡結構進行分析與評價,以確認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再次對被審計單位的系統容錯處理機制,安全管理體制和安全保密技術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評價其系統安全性的等級,從而有效地控制審計風險。
(三)網絡審計的法律環境
由于網絡時代社會的信息化加大了社會的不確定性,著名的摩爾定律所蘊涵的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由于法律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共識,它在規范社會經濟的運作,控制社會的不確定性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功能優勢。因此,在網絡經濟中法律的重要性將更為凸現。作為一個經濟服務領域,審計首先要充分利用和維護已有的適應于自己的法律體系,作為維系共同利益的法律屏障,這些法律主要包括刑法、民法和商法等;其次,審計服務由于要處處體現其獨立性,從而存在其自身的特征,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法律來規范,這就需要建立起規范網絡審計的審計準則。就新的審計準則而言,必須做到既有獨創的一面,又有沿襲傳統的一面,說它獨創性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規范審計企業的網絡信息系統為中心的一整套制度以及電子版本的業務約定書、管理層說明書、審計報告等電子文件的合法化,這些制度具有濃厚的網絡特色,這與傳統審計準則具有明顯的區別;由于網絡審計在審計獨立性、客觀公正以及審計的職業道德等方面仍然類似于傳統審計,并且有時還離不開實地審計的參與,所以在規范類似審計方面可以適當的沿襲仍適用的傳統審計準則?;谏鲜鼍W絡審計法律環境的建立,網絡審計的運作將更加規范,更有保障。
總之,在企業網絡化經營的過程中,審計人員為了加強對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審查和監督,必須“上網”,利用互連網絡技術來建立審計專用網絡,實施在線式和連續審計,對企業所進行的業務是否真實、合法,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可靠,以及對網絡系統是否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等進行評價,并提供意見,從而實現網絡化會計信息處理、財務管理與網絡審計綜合運用。
會計審計畢業論文范文二:會計審計與質量審核分析
1.會計審計分類的差異分析
對會計審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從而作出不同的分類,這有利于加深對審計的認識,從而有效地組織各類審計活動,充分發揮審計的積極作用。對質量審核一般進行簡單的分類,對分類沒有什么目的性。分析:GB/T19011對質量審核的實施時間分類上有一定困難,因為質量管理在事前沒有可以操作的、詳細的審核辦法,而且風險分析目前使用還不廣泛,事前審核的效果沒有足夠的判定依據。在實踐中,組織可以對自身進行有意識的事前審核,以確定組織的風險并加以控制,使組織的流程更好地運行,提高組織的效率。
2.目標的差異分析
2.1審計目標
審計目標包括存在和發生(existenceandocc-urrence)、權利和義務(rightandobligation)、估價或分攤(valuationorallocation)、完整性(completen-ess)、表達和披露(presentationanddisclosure)等5個方面的認定。
2.1.1存在與發生認定是指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資產、負債、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中確實存在;損益表所列示的各項收入與費用在會計期間確實發生。
2.1.2權利和義務認定是指會計報表中記錄的各項資產確實屬于公司所有或被公司所控制;會計報表中記錄的各項負債確屬公司應履行的義務。
2.1.3估價或分攤認定是指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等要素均按適當的金額列入會計報表中。所謂“適當的金額”是指這一金額的確定不僅遵循了一般公認的會計準則,而且在數學上的處理也正確無誤。
2.1.4完整性認定是指所有應該在會計報表中列示的交易和項目都確實列入了。
2.1.5表達與披露認定是指會計報表中各項目分類正確、會計原則選用適當、信息披露充分。審計人員必須深入了解管理當局對財務報表的認定,因為這些認定是確定具體審計目標和制定審計程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審計人員的基本職責就是確定被審單位管理當局對其會計報表的認定是否有理由和根據。為獲得審計證據以證明被審單位管理當局對其會計報表的認定,審計人員必須針對每一項認定制定具體的審計目標。一旦為實現審計具體目標取得了足夠的證據,審計人員就有理由確認被審單位管理當局的認定是合理的。表2給出了每一項認定對應的具體目標,即實存性、權利和義務、準確性、分類、截止、詳細匹配、可變現價值、完整性、表達和披露九項。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當局的認定與具體審計目標之間并非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更詳細一些。
2.2質量審核目標
質量審核的目的是確定審核應完成什么,這些目的與受審核方密切相關,而與其他方面均無關系。分析:質量審核的目標較之會計審計目標有較大的不同,尤其在實存性和完整性方面的要求,在具體的實踐中應注意。質量審核本身要求所有證據的實存性,但不要求一定是客觀的證據。完整性要求在質量審核中基本上都會被忽視,這與質量管理要求一致,因為質量管理中要求識別過程,但沒有要求所有的已發生的過程均詳細記錄。經濟管理中為避免嚴肅的規則被踐踏,明確要求所有的已發生的交易過程均必須翔實記錄。由此,我們可以在質量審核中引入部分完整性的要求,如要求對一些過程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完整性記錄等。表達和披露在會計審計中是有相關要求的,在質量審核中要求比較含糊,不同的審核人員表達和披露的同一個實例將會出現較大的差別。各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明確質量審核表達和披露的標準和要求。其他的不同方面,由于經濟管理和質量管理的不同情況,無選取的必要。
3.審計工作底稿與質量審核記錄的差異分析
3.1審計工作底稿
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任務開始,到出具審計報告為止,對整個審計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都應做好記錄。這些記錄反映了審計人員所執行的具體程序、進行的分析判斷、收集到的審計證據,以及得出的審計結論和審計意見,構成了審計工作底稿。全部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各種資料,是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工作、完成審計任務的重要工具,也是形成審計結論、發表審計意見的直接依據。編制和獲取審計工作底稿是整個審計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審計程序的實施、證據的收集與分析過程其實就是審計工作底稿的形成過程。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要求:資料具體、詳略得當、結論明確、格式規范、標識一致、記錄清晰。
3.2質量審核記錄
質量審核記錄是闡明所取得結果或所完成活動的證據,根據這些證據審核人員進行評價,得到審核發現,結合審核目的后得出審核結論。審核記錄要求:完整、準確、簡明和清晰。分析:作為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查的重要手段。相關工作記錄在會計審計和質量審核中都有特別的作用。對審計和審核人員的能力、個人素質、業務技能、實踐經驗及水平都需要相關工作記錄來證實。由于質量審核沒有如會計審計一般需要更多的數據,因此,分析判斷就顯得不是很充分、明顯。會計審計的意義較廣泛,需要提出審計意見。而質量審核的意義僅針對被審核方,因而不一定有審核意見,而質量審核必需的審核發現也僅僅是可以識別改進的機會。在這方面,實踐中可以提出較多的具體要求,以充分顯示質量審核的強大作用。
每個組織的存在都有其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存在著影響目標實現的不確定性因素。企業管理層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風險管理體系,來識別、評價和控制風險,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就是監控、檢查、評估、報告管理層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進意見,幫助企業改進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從而為企業增加價值。
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簡介
要對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首先要對風險管理體系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根據美國COSO委員會《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要求,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包括相互關聯的八個風險管理要素,各要素貫穿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為實現企業目標提供保證。
第一是內控環境。主要是在企業中樹立風險管理理念,營造一種風險管理文化,為其他風險管理要素打下基礎。
第二是目標制定。管理者必須首先確定企業的目標,才能夠確定對目標的實現有潛在影響的事項。根據企業確定的任務或預期,管理者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選擇戰略并確定其他與之相關的目標并在企業內層層分解和落實。
第三是事項識別。下列事情可能給組織帶來風險:因使用不正確、不及時、不完整、不可靠的資料而導致決策錯誤;記錄有錯誤、會計核算資料不真實、不完整;資產保護不當;顧客不滿意,組織信譽受損;執行組織決策、計劃、程序不力,或有違法違規行為;不經濟地獲取或無效地利用資源;沒有完成組織的任務和目標。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對其進行識別、評估和反應。
第四是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潛在事項如何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管理者應從兩個方面對風險進行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對于風險的評估應從企業戰略和目標的角度進行。
第五是風險反應。風險反應可以分為規避風險、減少風險、共擔風險和接受風險四類。對于每一個重要的風險,企業都應考慮所有的風險反應方案。有效的風險管理要求管理者選擇可以使企業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都在風險容忍度之內的風險反應方案。
第六是控制活動??刂苹顒邮菐椭WC風險反應方案得到正確執行的相關政策和程序??刂苹顒哟嬖谟谄髽I的各個部分、各個層面和各個部門,通常包括兩個要素:確定應該做什么的政策和影響該政策的一系列程序。
第七是信息和溝通。來自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相關信息必須以一定的格式和時間間隔進行確認、捕捉和傳遞,以保證企業的員工能夠執行各自的職責。
第八是監控。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監控是指評估風險管理要素的內容和運行以及執行質量的一個過程。企業可以通過持續監控和個別評估兩種方式,來保證企業的風險管理在企業內務管理層面和各部門持續得到執行。
從以上八個風險管理要素可以看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由企業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共同參與的,應用于企業戰略制定和企業內部各個層次和部門的,用于識別可能對企業造成潛在影響的事項并在其風險偏好范圍內管理風險的,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根據《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對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活動,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估和改善,從而幫助機構實現其目標。所以在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要發揮兩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對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評價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是否是在分析組織和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趨勢、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的基礎上結合企業風險偏好來制訂;2.與相關管理層討論部門的目標,看分解到各部門的目標是否對戰略目標提供足夠的支持;3.評價管理層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是否準確;4.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可以使企業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都落在風險容忍度之內;5.風險監控是否持續得到執行,監控報告制度是否恰當,風險管理報告是否充分、及時。
第二是以咨詢顧問身份協助機構確定、評價并實施針對風險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內部審計在該方面的作用包括:1.進行控制和風險評估培訓。使風險意識貫穿于整個企業的各個層面,并且使每名員工能夠有效識別風險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實施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風險管理。2.召開控制和風險評估專題討論會。針對重大風險隱患,要集合企業內外部的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審計人員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學習者。3.開發自我評估工具。對風險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利用現代技術開發適合本企業的評估工具
將企業風險管理融入內部審計程序
在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部門主要是對風險管理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所進行的風險管理進行再監督。因此內部審計程序與機構的風險管理之間應該協調一致,使這兩項工作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
1.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應該在對可能影響機構的風險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計劃,確定審計項目。
2.確定審計范圍時,要考慮并反映整個公司的戰略性計劃目標,并每年對審計范圍進行一次評估,以反映機構的最新戰略和方針。
3.編制審計方案時,通過風險因素分析來確定審計業務工作重點;在審計實施過程中,通過評價內控制度,查找其中的疏漏和薄弱環節;在更新審計范圍與計劃的內容時,要反映管理層的方針、目標、工作重心出現的變化。在選擇檢測、證實風險的技術與方法時,應該能夠反映出風險的重大性與發生的可能性。
>> 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存在問題及其改革 獨立學院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多樣化改革探析 物理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實踐教學改革初探 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的行動研究 關于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的探討 新時期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校英語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試論如何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 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研究 淺談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認知情況調查 學以致用―淺談工科類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方法 關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實踐教學方法的比較與探討 論本科生考研與畢業論文/設計沖突及對策 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討 公安院校本科生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研究 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的改革與探索 本科生畢業論文存廢之爭與改革出路 智能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的一些設想 本科生畢業論文問題調查報告 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中的問題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4]張艷紅,鄭春風.對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問題的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
[5]王琪.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堅持之必要性及質量提高對策――以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6]柳巧玲,米天勝.高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3).
[7][9]鄧曉成.關于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思考[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2).
[8]張欣.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升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
[10]胡成.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悖論與改革[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3).
[11]吳益鋒,張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學提升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7).
[12]賈廷秀.思政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
[13]柯穎.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對策思考[J].學生論壇,2008,(10).
[14]喬軍,孟慶玲.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15]崔嶸,陳薇,劉為群.如何走出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的困境――國外本科生論文指導方式及其啟示[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1).
會計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目 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會計的差異及優勢互補
學 號
院、 系
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
財務管理
指導教師 xxxx
職稱/學歷 本科
2011年09月22日
填 表 說 明
1、指導教師意見由指導教師填寫;
2、開題小組意見由開題指導小組負責人填寫;
3、其余由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填寫.
4、此表供學院參考使用,各學院可根據各自學科專業的學術規范作適當調整.
論文(設計)題目 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會計的差異及優勢互補 學科分類(二級) 790.37
題目來源(a.教師擬題;b.學生自擬;c.教師科研課題;d.其他) c
本選題的依據:
1)說明本選題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2)簡述本選題的研究現狀和自己的見解
本選題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1、研究意義: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電算化會計逐步的將代替傳統手工會計,而手工會計的發展歷史悠久,有著較為成熟的思路與規范,而電算化會計則有許多的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該搞清楚電算化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優勢,差異,達到優勢互補.
2、應用價值:
網絡經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會計在網絡經濟時代面臨著更加巨大的責任,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這與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形成了尖銳矛盾.那么如何使電算化會計更好的運用,并逐步代替傳統會計,使得會計事業發展得更加簡潔,完善,快速,那就是會計的電算化.
主要內容:
一、傳統會計
(一) 傳統會計的含義
(二) 當前傳統會計的發展
1、發展速度慢
2、發展范圍廣
3、發展潛力小
二、電算化會計
(一) 電算化快的的含義
(二) 電算化會計對傳統會計的沖擊及影響
(三) 電算化會計的未來發展
三、電算化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差異
四、電算化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優缺點對比
五,電算化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優勢互補
主要研究方法:
社會調查,文獻資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實際操作法
研究進度計劃:
2011.10.01到2011.11.05 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
2011.11.06到2011.11.06開題報告答辯
2011.11.06到2011.12.30完成初稿
2012.01.01到2012.02完成修改初稿
2012.02到2012.03完成初稿
2012.03到2012.04定稿
2012.04到2012.05論文答辯
主要參考資料:
[1] 秦榮生,盧春泉.審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 于慶華.審計學與審計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會計實踐性教學是指通過會計模擬實驗或到單位實習等手段,將會計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教學形式。目標是使學生體驗會計工作環境,從中得到技能的培養和對理論的進一步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能動性,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服務。會計實踐性教學包括課內實驗教學、模擬綜合實訓、校外專業實習、撰寫論文等,教師應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我校會計系的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作者認為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設可從以下幾個實踐教學環節的完善著手。
一、課內實驗教學
課內實驗教學是指通過實驗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教師將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教與學過程,它融合在日常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其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并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素質。課內實驗教學是實踐和理論聯系最緊的交匯點,這一環節是實踐教學的開始,也是實踐教學的關鍵一環。
在課內實驗階段應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并通過課堂討論等學生主動參與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實際動手能力,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同時案例教學又能包含盡可能多的信息,激發學生發散式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案例教學應融入各專業課的學習中,一般在會計實務操作的有關理論、程序內容結束,都應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財務案例。例如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可結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紹,穿插企業的案例,使學生理解方法的實際運用,并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狀況。
二、模擬綜合實訓
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是讓學生在模擬的會計工作環境下,運用會計實務的操作方法對虛擬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將教與學、學與用緊密結合起來,學生不但能獲得對會計學的感性認識,還能從中掌握會計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的技巧。模擬綜合實訓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論方法之上的技能訓練,是通過較集中的訓練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模擬綜合實訓包括會計綜合業務實訓、會計軟件應用實訓、成本會計業務訓練、公司理財技能訓練、管理會計業務訓練、審計業務訓練等會計專業技能訓練。教師在此階段,主要起提示作用,向學生介紹模擬實習的目的、要求和任務,解說實習的操作過程。
為了較好的開展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應該在校內建立會計的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的硬件構建要盡量做到仿真,包括實驗室的布局、實驗數據貼近實際。應建立以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業務為基礎的核算體系,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會計實務處理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審計等實務流程。同時軟件建設要盡量做到突出會計流程中各崗位操作要領與技巧,而不是企業財務軟件的流程演示。使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達到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戰應用能力的目的。
三、校外專業實習
校外專業實習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企業單位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專業實習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等諸方面的業務,實習目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鍛煉和培養。具體做法是由學校統一制訂實綱和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持學校介紹信聯系實習單位,完成大綱要求的實習任務,回校后提交有關實習材料及實習報告,由學校組織統一考核確定成績。為了保證校外專業實習的質量,高校應挖掘潛力,廣泛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擔任實習導師,全程督導學生的實習過程,保障實習效果。
我校會計系安排了三次校外專業實習,分別在第一、二、三學年后的小學期進行,由于不同階段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程度不同,對各階段的實習要求也不一樣。例如第一階段學生剛初步接觸了基礎會計學知識,因此這一階段的實習目的是使學生在了解實習單位組織形式、經營特點、生產規模等內容的基礎上,側重了解會計主體各個職能部門與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第二階段的實習是學生在學習了相關會計理論及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了解會計理論與方法在實際工作單位的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第三階段的實習是在學生已經基本學完會計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要求學生通過實習對所學的專業課程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認識,在實踐中鍛煉會計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以及畢業論文寫作奠定實踐基礎。
四、撰寫論文
關鍵詞: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強化,融合
一、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概述
審計成果是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在依法獨立進行審計監督、充分履行審計職責的過程中取得的工作成績。審計成果可以存在于審計工作之中,也可以通過音像、書面等形式表現出來。畢業論文,融合。審計成果運用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被審計對象不是就問題改問題,而是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二是審計意見和建議被領導采納后,通過完善制度、修改政策,讓未審計對象對被查處的問題進行對照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要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發揮作用,就必須有審計成果利用途徑。根據審計結果的不同,審計成果利用的途徑通常有高層批示、職能部門采納、聯系會議采納、移送處理、公示或披露、提請責任追究。
二、推動內審成果運用面臨的困難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因宣傳力度跟不上,加之受傳統組織和管理模式的影響,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對審計成果運用重視不夠,從而造成屢審屢犯的問題?,F實生活中,不論是有關領導還是審計人員,往往認為審計工作就是查找問題,提出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決定便已經完成審計任務,運用、轉化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副產品”。直接表現為相關單位和人員存在重審計決定的落實,輕審計建議的采納;重查處問題,輕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章立制;重審中監督,輕審后督查整改,導致了審計年年搞,問題依然存在的情況。
(二)審計成果質量不高
內審工作涉及面廣,對內審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受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的限制,導致審計成果內容較貧乏、操作性不夠強,使內審工作質量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三)工作機制不夠健全
從目前內部審計成果利用的環境看,一是后續保障能力較差,二是成果利用缺乏連續性。
充分發揮審計成果的作用,應重點關注審計結論落實執行情況。目前,由于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在審計成果產生與利用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銜接過渡,在對違法違紀問題的處理時,與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部門之間沒有建立起順暢的協調配合關系,因此,審計執法往往是“只打雷不下雨”。
三、進一步擴大內審成果運用的措施
內部審計成果利用是需要領導的重視和廣大員工的理解和支持的。同時,還需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內審隊伍,才能從根本上予以改觀。
(一)強化后續審計,落實審計成果
后續審計是指內部審計部門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所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實施的審計。后續審計是完成前期審計工作后繼續進行的追蹤審計,是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落實審計成果,保證審計質量的重要步驟。因此,內部審計人員應加強后續審計,以促進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糾正措施,確保審計成果得到落實。
(二)提高認識,創造審計良好空間
良好的審計環境是審計成果運用轉化的沃土,內部審計成果是領導層全面、準確了解內部情況,掌握全局,制定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首先,領導重視是促進審計成果運用的推手,內審成果運用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領導有批示,各職能部門也就會遵照執行、認真整改;其次,職能部門理解是促進審計成果轉化的關鍵,內審部門要加強與審計對象的信息交流,充分向審計對象宣傳審計工作的性質、任務、要求,取得其對審計的認知、理解和支持;最后,內審部門轉變思想觀念,是提升審計成果運用水平的前提,內審人員一方面要樹立宏觀意識,將審計成果的運用看作是發揮審計監督建設性作用的一項大事來抓,另一方面要注重時效,充分運用各種載體,迅速快捷地轉化審計成果。
(三)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審計整改
通過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制度,打破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局限,將審計成果的運用擴大到決策層、其它部門和考核工作。
一是健全和完善審計整改報告制度。企業在收到內外部審計決定或審計處理意見后,組織有關部門認真進行研究,落實審計意見。在規定期限內編制審計整改工作方案,匯總審計整改結果,審計整改工作方案的內容包括整改責任部門、責任人、擬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完成時間等;審計整改結果的內容包括審計決定或處理意見的落實情況,審計建議和意見的采納情況及采取的改進措施,尚未整改到位的原因及限期整改計劃等。
二是健全和完善審計整改跟蹤檢查制度。為確保審計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公司健全和完善審計整改跟蹤檢查機制,強化審計回訪或后續審計。通過有效的跟蹤檢查,督促被審計單位全面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三是健全和完善審計整改考核制度。為保證審計整改效果,公司進一步加強對審計整改工作的考核,把審計整改情況列入評價領導班子履行經濟責任和考核單位年度經營業績的內容。對整改不及時、措施不得力、拒不整改、屢查屢犯的單位,與單位領導班子績效薪金掛鉤,并按照公司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畢業論文,融合。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企業主要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將審計整改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聽取審計整改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整改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督促落實審計處理意見和審計決定。健全完善審計整改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抓好責任落實,落實工作措施,形成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做到層層有責任,環環抓落實,確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完善內部控制,強化長效機制。針對反復出現、屢審屢犯的問題,充分吸取教訓,全面查找經營管理薄弱環節,深入研究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畢業論文,融合。完善規章制度,優化業務流程,切實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在涉及企業重大經營決策、重大經營風險、重要管理事項、重點控制環節和大額資金支出等方面,落實管理責任,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防范經營風險。畢業論文,融合。
(五)提高審計質量,擴大審計成果的運用份量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保證審計質量是促進審計成果運用的關鍵。
一是加強審計過程質量控制。畢業論文,融合。從審計項目立項和編制計劃、審前調查、審計方案的制定、審計實施過程,到審計報告的撰寫,應建立統一的客觀的可操作的內審評價系統。畢業論文,融合。該系統要突出“客觀性”原則,盡量使用量化標準,使審計成果更加規范、客觀。
二是提高內部審計的層次,實現內部審計從以合規審計為主,向效益審計、管理審計和風險性審計為主轉變,從促進加強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發,促進加強經營管理和服務宏觀調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提升審計成果的價值,擴大審計成果的運用分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筑牢“防火墻”,當好“保健醫”。
三是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審計成果的運用水平與審計人員的素質高低關系不言而喻,因此,各審計組織應建立嚴格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保證審計人員隨時掌握與更新履行其職責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并不斷提高熟練程度。
參考文獻
[1]貴州電網公司.電網企業內部審計管理[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陳新環.企業內部審計項目管理規范操作[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3]石貴泉.現代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關鍵詞:財務管理 本科教學 實踐性教學
目前,全國各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都把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作為突破口,以期培養出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備過硬實際操作能力的具有競爭力和獨特個性的高素質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和教學實踐中,根據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過程實踐、與主干課程相對應、全過程質量監控的原則,建立了“圍繞一個中心,建立五個系統,強化兩方監控”的創新運作模式,即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中心,建立課堂實踐教學子系統、實驗室實踐教學子系統、實習子系統、社會實踐子系統及畢業設計(論文)子系統等五個系統,對學生進行漸進的系列實踐培訓與鍛煉,通過強化教學管理部門和專家組對實踐教學的監控和指導,提高實踐性教學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堂實踐教學系統
課堂實踐教學子系統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根據課程特色和需要進行了“焦點式”教學、案例教學、“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原理講解+討論與案例分析+操作與見習”、課程論文與設計、模擬學術會議討論、辯論會等諸多教學方法的探索,并充分利用了電子課件、視頻材料等形式新穎的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等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的查閱、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縮小了課堂與實際工作的差距,提高學生的現實適應能力。
二、與主干課程相對應的實驗室模擬實踐教學子系統
財務管理本科專業開設了與主干課程相對應的模擬實踐課程如下:①會計手工和電算化“雙軌”模擬實習:會計手工模擬實習軟件是我校教師與專業計算機公司合作研發的成果,從原始單據的填制,到報表的編制的過程,完全模擬會計手工做賬流程;會計電算化實驗可運用金碟K/3企業管理軟件進行會計電算化模擬。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分別建立一整套憑證、賬簿、報表。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②財務管理模擬實踐:可運用金碟K/3企業管理軟件進行財務管理、運用EXCEL進行財務分析和預算管理等模擬實習。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財務分析報告、單項和綜合案例分析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財務管理、財務報告分析和預算表等。③項目評價模擬實踐:可運用項目評價專業軟件進行模擬實習。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技術經濟學、項目可行性分析等。④審計實務手工實驗: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實踐指導書和所給的審計實例在會計模擬實習室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審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等。⑤證券和期貨交易模擬實踐:證券與期貨信息通過衛星天線接收器接收深圳金中訊財經資訊公司證券和期貨的實時行情,推薦學生使用wind金融分析數據庫、天相證券投資分析系統等采集數據和進行分析,學生可以在機房進行與在證券交易所完全相同的各種操作與分析。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實驗報告,報告內容為證券、期貨投資的操作步驟、操作理由、事后反饋和投資總收益等。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證券投資學、期貨與期權市場等。⑥統計模擬實踐:運用SPSS或SA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和案例分析,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實驗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統計學。這些模擬實習課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實習子系統
實驗室模擬實習雖然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模擬的結果畢竟與現實的工作環境有一定差距。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以保證校外實踐能收到良好的實習效果:一是,建立大學本科階段全過程的實習子系統。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實習內容,建立金工實習、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完善的實習體系;二是,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維護。實踐基地是實踐教學的載體,是學校的“練兵場”,是學生的“習武地”。我院與衡陽探礦機械廠、水口山礦務局、株洲冶煉廠等企業、商業銀行等單位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條款的實習合同,明確職責,履行手續。每年按計劃、按比例、按照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實施實踐教學。這樣不僅給實習單位帶來了效益,也節約了教師聯系實習單位上的時間、精力和實習經費。在實習指導上,安排經驗豐富的學校教師及實習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負責學生實習,探索出課題式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并且聘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介紹該企業財務管理業務。
四、社會實踐子系統
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創新活動:①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和課外技術服務;②結合我院正在推行的本科生導師制工作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并公開發表的論文,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③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通過競賽不僅可以發現、選拔優秀人才,還可以鍛煉、培養優秀人才;④鼓勵學生在學好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同時,參加社會認可的資格考試,提高就業能力。實踐證明,這些科研和創新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競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個人才智有機會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得以充分發揮。
五、畢業設計(論文)子系統
畢業設計(論文)堅持學用結合,畢業論文教學要堅持將產學研相結合貫穿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全過程,論文題目要求來源于企事業、科研所,鼓勵學生直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參與企業或科研單位的實際工作。為保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建立了畢業論文的選題、申報、審核機制,成立畢業論文評審小組,具體過程如下:①選題。通過教師和學生雙向選擇選題、開題申報、下達任務書、兩次專家選題審查等環節,保證選題符合培養目標要求;②畢業設計(論文)形成過程中,建立有效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模式和監控制度,重視研究和解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配備專人監督和檢查論文質量,并及時反饋給指導老師和學生,同時采取延緩畢業設計(論文)時間、聘請專家實施論文抽檢和公開答辯等舉措,不斷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愛榮.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財會月刊(綜合),2005,(8)78-79.
[2]張功富.關于大學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教學體系的研究.會計之友.2004,(5):15-16.
[3]洪林,王愛軍.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9):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