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6: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危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金融危機的本質是倫理危機、文化危機。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對危機進行文化反思,同樣十分必要。我們應該看到,危機對國內企業文化建設帶來了深刻影響,既提出了嚴峻挑戰,也提供了難得機遇。危機檢驗企業文化建設成效。危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試金石。一個企業究竟重視不重視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如何,在危機時期體現得尤為明顯。面對危機,企業是持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還是暫時放到一邊,是一以貫之地踐行所倡導的價值理念還是說一套做一套,反映出企業是真正重視企業文化還是“葉公好龍”,將企業文化作為錦上添花的裝飾品。嚴峻形勢下,企業能不能保持強大的凝聚力、職工能不能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企業有沒有持續發展能力,則直觀地反映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效。危機凸顯企業文化的價值。一般來講,企業生存與三個要素緊密相關,即環境、資源和文化。企業適應環境,可以活的下;企業資源充沛,可以活的好;企業文化優秀,可以活的久。環境、資源是客觀的,文化則是主觀的,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企業文化是可以確定的,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外部環境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只有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有效整合資源,內聚人心,外樹形象,才能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危機“倒逼”企業文化創新提升。危機往往是催生優秀企業文化的契機。比如,海爾的質量文化,如果沒有產品質量危機,張瑞敏不砸冰箱,也就不會有這一企業文化的經典案例。從大的方面講,文化可以分為兩類:常態文化和危機文化。前者代表的是相對平穩發展、有規律性的文化;后者代表的是危機條件下,人們思維、生活方式突然改變后的文化??陀^講,這些年,國內企業特別是鋼鐵企業快速發展,對危機的認識和準備不足,對危機文化重視不夠、研究不深。面對危機,很多企業突然發現曾經津津樂道的企業理念、曾經“宏偉壯觀”的發展戰略,似乎一夜間便顯露出窘態,難以為繼。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認真反思自己的企業文化,及時調整,不斷完善,從而使企業文化得到豐富發展。
二、把握危機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以“文”化危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度過危機、成長壯大的根脈。危機時期,企業必須認真把握形勢對企業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圍繞企業文化作用的充分發揮,把握工作的著力點,創新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危,以“為”求機,為企業度過危機、持續發展提供文化支撐。著力建設危機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當前形勢下,企業必須注重建設完善危機文化,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危機時期的導向作用,引領職工共克時艱。危機文化應該至少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危機理念。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講,微軟離破產只有180天;海爾CEO張瑞敏講“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華為總裁任正非講“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都體現了較強的危機意識。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勢,萊鋼提出了以“化危為機,自救圖存,齊心扭虧,自我超越”為核心的危機理念,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其深入人心,凝聚克難制勝的正能量,引領干部職工把危機變為強身健體的機遇,牢固樹立“自救”意識,齊心戮力減虧扭虧,保生存圖做強,努力實現新的超越。二是危機管理。危機管理包含危機的辨識、預警、確認和處理,要求企業提高對危機的預見性,事先做好危機處理預案,當危機發生后,按照制定好的預案和計劃,迅速處理問題,縮短危機時間,減少損失。為了加強危機管理,萊鋼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模式,對全公司各業務流程中的主要風險因素進行梳理,確定了戰略、財務、市場、運營、法律五大類75種274條風險事件,研究制訂風險控制策略,以防范和化解企業內外部可能面臨的風險和危機,確保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著力建設創新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做動力,也是企業應對危機的活力之源。建設創新文化就是要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強化職工創新工作的動機,引導廣大職工發揮聰明才智應對危機。
一是培育創新精神。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寬容對待失敗,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創新活動,對員工總結的先進操作法、技術創新成果、合理化建議等進行表彰獎勵,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涌現出大量群眾性創新成果。2013年,全公司共表彰職工技術創新成果1512項,創造經濟效益2.15億元。二是建立激勵創新的機制。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把那些創新意識強、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放在重要崗位上。實施首席工程師負責制,實行“專家、學科帶頭人、優秀科技人才”三級評價獎勵政策。建立以成果為主的評價機制,打破學歷、身份限制,實行動態管理。三是推動各層面創新。激發各層面的創新積極性,將創新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召開科技大會,重獎科技成果。2013年累計開發新產品61項,新產品銷售比例達到30%。開展管理創新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成果評選表彰,給予相應的獎勵。今年以來,萊鋼實施了“保生存、求發展噸鋼增效400元”、“加快推進運營轉型、全面實施精益管理”等重大管理創新,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組織績效。2013年,萊鋼黨委召開第五屆萊鋼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大會,表彰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成果20項。著力建設和諧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越是困難,越要講和諧。和諧產生凝聚力,和諧產生戰斗力。危機時期,必須更加重視和諧建設,用和諧文化將職工凝聚起來,確保隊伍不亂、力量不散、干勁不減,眾志成城抗擊危機。在當前形勢下,對企業內部而言,和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對職工講“共贏”,另一方面職工對企業講“共擔”,也就說,企業與職工共享陽光,同擔風雨。面對困難形勢,萊鋼積極踐行“共創共進共贏”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大幫扶機制,建立五條保障線,設立職工服務中心,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困難幫扶等服務,落實人文關懷,讓職工感受到冬天里的溫暖。企業關愛職工,職工感恩企業。廣大職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將崗位視作抗擊嚴冬的戰場,以實際行動喊響“企業有困難,我們來承擔”的口號,積極為企業獻計獻策,眾志成城齊心扭虧,全力打好保生存圖做強攻堅戰。
三、加強和創新危機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1、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更加注重人文關懷。重視人的價值并努力創造條件促成人的價值的實現,以此達到企業價值的實現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也是企業文化的本質所在。職工不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而且也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是企業文化的承載者和實踐者。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落實人關懷,使企業文化真正得到廣大職工的廣泛認可,被廣大職工信奉和實踐,從而產生強大的物質力和推動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更加注重創新應變。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形成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企業文化也應該具有適應性,能夠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企業文化應該與時俱進,打破穩定性所導致的“習慣陷阱”或“路徑依賴”,以創新應對變化,以創新促進發展。否則,企業文化就成了一潭死水,沒有生命力。
目前,行政管理專業碩士論文選題還比較粗疏,影響論文質量提升。一些學者對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展開了研究。徐金平(2006)對當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一些碩士論文選題盲目求“大”、求“新”、求“異”,或者論文選題過于平淡,體現不出應有的開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原則,即根據研究目的、實力、條件、興趣和獨到見地,結合地方特色、社會實際、學術價值和科學發展趨勢選題,“小題大做”、揚長避短原則。[2]雷偉偉、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3]吳贊敏、梁旭?。?997)分析了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與論文質量的關系[4]。孫國強(2007)[5],李志義、刁玉瑋(1995)[6]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方法和技巧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學位論文選題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在選題時,研究生既要從不同來源確定選題,又要掌握正確的選題方法,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選題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學位論文選題作為一個抽象的一般概念進行研究,即不根據專業特征對一般學位論文共性進行分析,對某一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深入分析較少。隨著公共領域面臨問題的復雜性、多樣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碩士有更多“文章”可做,這些“文章”選題質量值得研究。本文運用內容分析法對“CNKI-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顯示被引用過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碩士(學術型,下同)學位論文樣本的選題質量進行實證研究。
1研究框架及假設
20世紀90年代,行政管理專業歸屬發生變化,即從政治學下的二級學科中脫離,成為獨立的學科,行政管理專業由原先的理論型向實務型轉變[7]。斯托克斯不贊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體系分別是,高基礎、低應用的波爾象限、高應用、低基礎的愛迪生象限、雙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雙低的以訓練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選題可能表現出顯著的解決問題導向,與此同時,社會對碩士研究生的理論水平有較高期望。解決問題導向的研究需要進行大量的經驗主義方法收集資料。按照行政學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將收集資料的方法分為非經驗主義方法和經驗主義方法,經驗主義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參與觀察、受控田野調查或實驗法。[9]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運用經驗主義方法會受到客觀條件限制,他們可能會轉而借助于非經驗主義方法,最常見的就是文獻法。雖然采取文獻法能夠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資料,但不利于碩士研究生創新,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可能成為一些人“加工論文”的工具。論文相互借鑒、模仿,大量選題重復。本文提出假設: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位于“高應用、低基礎”的愛迪生象限和“低應用、低基礎”的學生實驗象限。
2類目及樣本選取
根據研究目的,同時,在參考相關學者的研究基礎之上,設計分析類目,包括研究主題、研究層次。研究主題劃分為行政理論、城市治理、行政體制、公共財政、績效管理、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政社關系、公共危機、網絡輿情、政府規制、公共政策、電子政府、服務型政府、行政倫理、政府職能等子類。研究層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組織的三個分析層面,即社會心理層面、組織體層面和生態群層面[9]。其中,社會心理層面關注個體行為;組織體層面關注組織結構和過程;生態群層面關注環境中的組織群。本文的分析單元是文獻題名、年份、出版者等。在進行樣本分類時,不可避免的參雜了主觀判斷因素,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導師、同學中背對背進行相同數據分類。減少主觀判斷成分。
本文在“CNKI-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當中,分年度篩選出一級學科代碼為“120401”(即行政管理專業)的碩士論文,按照被引用次數進行排序。對其中被引用過的論文進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過的論文共495篇,全部抽樣。由于時間越長,被引用次數也隨之增加,如2011年當年知網平臺收錄的論文,當年被引用1次,在隨后的兩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論文總體規模大,為方便研究,采取系統抽樣方法,選取458個樣本。樣本容量為953個。
3結果與分析
3.1碩士研究生選題偏好分析
如圖1所示,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偏好比較明顯,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機與網絡輿情、政社關系、公共服務領域,其他領域的選題則比較分散,每一主題的樣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選題難以歸類。
①研究政府與社會關系問題。具體表現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門、社區等公民自組織之間的角色關系,以及公共服務外包、公民參與等問題。其中,研究社會組織的占35.03%,涉及政府對社會組織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會組織培育機制研究》、《我國基金會的資金管理研究》、《我國非營利組織稅收政策現狀及問題研究》等;社會組織作為多元主體參與治理過程,如《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互動關系研究》、《我國公共危機管理中的非營利組織參與研究》、《民間組織參與農村公共服務研究》等;以及準政府社會組織,如工會、婦聯等職能,如《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的工會職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區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區治理的樣本中51.52%對某個案例或多案例進行實證研究,如《我國城郊撤村建居社區治理研究——以青島市黃島區為例》、《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區文化建設研究——以麥子店社區為例》。此外,這一類的研究還包括研究事業單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醫院“管辦分離”;村民自治、公民參與等問題。
②研究公共危機以及網絡輿情。涉及的范圍包括公共危機的誘發機制,政府同其他主體對公共危機、網絡輿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機的研究以群體性事件為主。如《我國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機制研究》、《征地拆遷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及其對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發事件中的微博輿情應對》、《網絡輿論危機中的政府應對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產品、公共服務職能,以及區域、城鄉之間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以下簡稱為“公共服務”)。專門研究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樣本21個,占這公共服務樣本總數92個的22.83%。研究公共服務的樣本呈現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針對西部地區,或是針對某一特定地區進行研究,如《西部地區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研究》、《鄂爾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泰安市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投入問題研究》。有2個樣本介紹國外經驗,分別是英國公共服務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養老問題的研究較多,其次是就業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
從研究層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偏好生態群層面的研究。研究生態群層面的樣本數405個,占總數的42.50%;研究組織體層面的樣本數366個,占總數的38.41%;研究社會心理層面的樣本數126個,占總數的38.41%;其他樣本數56個,占總數的5.88%。由此可見,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偏好將政府置于外部環境當中,與外部環境、其他主題互動的外部視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內部視角占了較小份額。
不難看出,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題與研究層次與近五年熱點問題存在相關性。社會矛盾凸顯、社會群體利益訴求上升,公共部門對公平性、回應性賦予更高的價值,需要理清政府權力邊界,給社會更多的發展空間,但仍然強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責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行政管理領域的研究者一般將“治理”理解為一種角色關系,將好的治理理解為多元主題的共同治理,這一領域的研究增加。研究這類角色關系的論文占總體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論研究數量很少,只有三篇論文,分別是對新公共管理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進行描述。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一般會對相關理論進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與社會關系的論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論、政府失靈理論等,而文章主體部分脫離理論展開,理論游離于文章之外,“兩張皮”現象較多。行政管理專業更多體現為一種“工具”,而不是一門“科學”。
3.2碩士研究生選題重復現象分析
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選題較為集中。前已述及,選題偏好集中在三個研究主題,而其他研究主題樣本數量較少。以“公共財政”為例,每年“公共財政”的選題樣本數占當年樣本總數的比重都不超過5%。研究的具體內容也較為單一,缺乏非稅收入管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等內容,對公共預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預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預算透明保障機制構建研究》、《預算民主視角下我國公眾參與政府預算的研究》等。選題呈現出兩極化趨勢。此外,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選題重復現象也比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選題下存在多個樣本。
對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偏好、選題的集中重復情況的分析驗證了假設,即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位于“高應用、低基礎”的愛迪生象限和“低應用、低基礎”的學生實驗象限。
4選題質量提升對策
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緊趨政治熱點、社會問題,基礎性研究較弱,理論應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復的選題較多,選題結構失衡,多數停留在“低應用、低基礎”的“學生實驗”階段,研究價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碩士研究生原著閱讀量有限。碩士研究生對原著缺乏興趣,僅僅針對熱點問題提出研究問題,利用二手資料對理論進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論積淀,難以上升到一定層面。因而對理論的應用呈現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實證研究“短板”。習慣于采用非經驗主義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資料,在知網、萬方等平臺收集期刊、論文資料后,進行整理、修改。通過非經驗主義方式進行資料搜集,相比實證研究更加簡單便捷,但過多的依賴二手數據寫作論文,難免造成研究的重復,而且許多論文都僅僅是對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對現有成果的發展和創新??梢灶A見如果研究生沒有從意識上消除對二手數據的依賴,在研究中不愿意實踐和創新,行政管理專業未來的論文質量將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選題質量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強化碩士研究生經典閱讀意識。目前的激勵機制,易導致研究生過分關注、參加課題、學術會議數量,潛心鉆研原著的時間和興趣減少??梢钥紤]適當改進目前的評價機制和方法。二是倡導研究生實證和創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對二手資料的過度依賴,為碩士研究生創造多途徑開展問卷、訪談等經驗研究,增加用于課堂外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了解現實問題,同時,優化研究生課程設計,增加計量經濟、統計分析方法等課程,提升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數據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金平,韓延倫.當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原則及方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偉偉,袁占良.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與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08,15:56-57.
[4]吳贊敏,梁旭巍.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方法與論文質量的研究[J].天津紡織工學院學報,1997,03:29-32.
[5]孫國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來源、方法與技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義,刁玉瑋.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淺議[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艷玲.我們在做什么樣的研究:中國行政學研究評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爾德·F·戴維斯著.組織理論:理性、自然和開放系統[M].高俊山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項目:
本文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課題“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質量分析及提升對策研究”(項目號:2004JY0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中歐貿易摩擦解決機制研究 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浙江省外貿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中國企業國際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資在華并購的動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區利用外資效果評價和實證比較 中美紡織品服裝貿易摩擦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外資在華并購動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險在中國的發展應用分析 中美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TCL 跨國并購的問題研究 江浙滬制造業外商投資現狀比較研究 中國農產品貿易結構及競爭力:入世前后的比較分析 壟斷、安全威脅與反壟斷控制--外資并購中的問題和對策 中美產業內貿易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江浙滬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比較研究-以通信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例 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與管理模式研究 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風險因素分析 江浙滬 FDI 技術溢出效應比較分析 中日企業國際化模式的比較分析 外資并購中資銀行的影響及對策 外資在華并購績效分析 FDI 對我國通訊產業的壟斷分析 浙江化工產品的出口現狀和對策分析 外資在華并購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外資并購中反壟斷問題的經濟分析 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障礙分析:農產品貿易視角 歐盟 RoHS 對浙江省機電產業出口的影響分析 寧波服裝出口的品牌戰略:合創品牌研究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分析 長三角地區紡織品出口市場秩序研究 日本企業投資中國的區位選擇研究 溫州鞋業出口現狀及對策分析
新形勢下區域發展中招商引資的戰略思考 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入世后我國國際貿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淺析進口配額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綠色貿易壁壘對佛山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我國加工貿易政策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的對策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貿易技術壁壘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與對策研究
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問題研究 引進外國智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壟斷行業監管機制問題研究 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條件及路徑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對就業的影響 對外貿易與我國經濟發展 惠州對外貿易企業的變遷 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現狀、成因和對策 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轉基因農產品貿易政策的國際比較與啟示 中泰農產品貿易的互補性和競爭性研究 中國農業開放模式的選擇研究 中國農業補貼政策的選擇與完善研究 從輪胎特保案看我國的反傾銷 金融危機下廣東的雙轉移戰略 金融危機下貿易保護的新特點 廣東企業走出去研究 廣東外資的可持續利用研究 金融危機下廣東某產業發展對策探析 港口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性研究(具體哪個港可以自己定) 中國國際多式聯運問題研究 港口發展中的問題研究(具體哪個港可以自己定)
中國第三方物流中的問題研究 中國集裝箱運輸中的問題研究 提單的風險及防范研究 貿易救濟制度研究 對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型國際貿易交易結構的確定 歐盟優惠性原產地規則調整與中國出口戰略應對 我國紡織品出口的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 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以美國對中國輸美紡織品設限為例 后配額時代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的難題及對策 國際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趨勢與促進肉類產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或某省市)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分析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的技術提升研究 引進外資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或作用研究 FDI 技術溢出效應對我國企業創新影響的實證分析 對外貿易推動廣東產業結構升級研究 比較優勢理論與競爭優勢理論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國際商品流動與要素流動關系研究 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自主創新與增進我國出口商品比較利益研究 論技術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推動 加工貿易在我國外貿中的地位、利弊或轉型升級研究 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研究 社會責任對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影響的研究 國際勞工標準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研究 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國外貿的影響研究 標準化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效用研究 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國際經濟一體化與貿易相關問題研究 我國發展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戰略研究 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 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與我國商品出品對策
國際勞工標準下我國政府、企業對策 我國紡織業出品競爭力問題和對策研究 我國紡織業的貿易格局與市場策略 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世界 FTAS 發展態勢與中國策略分析 我國紡織業出口競爭秩序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 行業協會在規范出口競爭秩序中的作用探討 加入 WTO 后我國民族產業的保護 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模式選擇——以惠州經濟為例 古典比較利益論與中國制造業結構調整的思考 FDI 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從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對本國貿易的影響看我國開展海外投資 海外投資與出口貿易的相互關系 中國經濟反壟斷立法的探索 廣東區域聚集經濟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及風險研究 論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國內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 歐元匯率變動對惠州制鞋行業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內在機理及未來演變研究 中國國有經濟角色演進的反思與前瞻 我國產業結構調查研究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成因及解決思路 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思考 廣告語言與消費心理研究 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拓展研究 淺論我國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中小企業文化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論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和對策
中小企業品牌經營誤區及創名牌戰略研究 顧客忠誠研究述評 基于顧客感知價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淺析房地產市場營銷策略 客戶關系管理的探討——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模式 金融危機下的消費思考——中、美消費模式的比較與啟示
基于顧客關系投資的個性化價格促銷 中小企業出口及其社會責任研究 中小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廣東農產品出口跨越貿易壁壘的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對策研究 惠東鞋業出口的現狀、困境及對策分析 對外貿易對惠州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外商直接投資對惠州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全球知識網絡與跨國公司 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機制和對策 國際金融危機的跨國傳播機制研究 國際金融危機對廣東經濟的影響研究 知識的國際傳播機制研究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 雙邊 FTA 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對進出口的影響 FDI 對我國國際貿易影響的區域性差異分析 廣東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我國國際貿易波動的影響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傾銷問題 反傾銷背后的國家利益博弈 我國對外貿易戰略調整的原因及障礙分析 綠色國際貿易與綠色國際貿易壁壘 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如何跨越綠色貿易壁壘 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出口退稅率調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稅政策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國際市場水果檢疫準入與促進我國水果出口的對策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競爭法、產業法與反傾銷法的沖突與協調 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與政策變化 市場營銷視野下的大學生自主擇業策略分析 對中小企業國際市場營銷方式的分析 論國際市場營銷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礙和避免政治風險 國外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感知與評價及對中國企業的啟示與建議
開題報告舉例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 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 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結論 四、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綱 一、 開題報告封面:論文題目、系別、專業、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 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 題 五、預期的結果 六、進度安排
>>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危機傳播應對策略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校園危機傳播管理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危機管理初探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危機管理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危機傳播模式探析 試論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公共危機傳播策略 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危機公關的對策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策略初探 新媒體環境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初探 新媒體環境下的企業危機管理探析 新媒體環境下的企業危機管理溝通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書香校園建設初探 新媒體與危機傳播管理 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酒店業公關危機傳播策略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的公益傳播 新媒體環境下的品牌傳播 新媒體環境下的政府傳播 新媒體環境下的危機公關 傳播學視閾下新媒體環境中黨風廉政建設初探 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學生管理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人民網,2016-02-20.
[2]王遷. 微博:公共危機管理的新平臺[J].甘肅理論學刊,2012,(05).
[3]孟令俊.突發事件中的微博傳播與輿論引導[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4]王敬紅.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現代傳播,2012,(05) .
[5]邢華平.論微博對處理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03).
作者簡介:
關鍵詞:生態哲學;環境倫理學;自然價值;過程哲學;生態紀
中國的生態哲學從環境倫理學研究開始。環境倫理學概念首次出現在1980年《現代生態學中的方法論問題》譯文中。2 譯者余謀昌作為中國環境倫理學的首創者之一,于1991年6月出版《生態哲學》一書,提出了生態哲學的理念,填補了我國生態哲學研究的空白。生態哲學作為一種新的哲學轉向,讓人類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自然、如何行動。中國的生態哲學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正在走向成熟。它從生態倫理學的發展階段展開,歷經自然觀入手的自然哲學研究以及對技術異化的批判、在人類思維的歷史進程中的生態思想研究,直至今天生態哲學正在走向全面發展。
一、生態倫理發展階段
西方發起的環境保護運動和“”結束后,一些學者很快從“”中走出來,此時,中國的生態哲學研究也開始從環境倫理學涉及。在研究過程中它把握了西方環境倫理學理論及思想,闡釋了生態倫理內涵,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基礎,產生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從而形成了中國環境倫理學重要的認識內容。
中國的生態哲學與自然辯證法有著深刻的淵源,或者說中國的生態哲學就是從自然辯證法中發展出來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觀就是它的根。自然辯證法學科的奠基人于光遠于1958年《人在變革自然界中的能動作用》(《自然辯證法通訊》3期),這是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蹲匀晦q證法通訊》還在1964年第1期發表了惠伯納?魏漢藩的文章《什么是自然哲學?人們為什么要研究它?》,1981年第3期發表了唐以劍的論文《人類生態學――環境科學研究的核心》。于光遠在1991年7月發表的《自然》(《自然辯證法研究》)一文對自然做了深入的研究。這既是自然辯證法對自然的研究,也屬于哲學上的自然觀的研究,更是生態哲學的基礎,是關于自然的哲學。今天幾乎絕大多數研究生態哲學的學者都出身于自然辯證法。生態哲學的研究成果有相當多的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即原來的《科學技術辯證法》)這三大雜志。
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僅屬于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也是生態哲學貫穿始終的基本問題,中國的生態哲學也從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始。1980年,余謀昌把環境倫理概念介紹到國內, 1986年發表了《關于人地關系的討論》,認為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生產水平很低,對自然的控制能力弱,對自然只是一味的崇拜。第一次技術革命以后,機器技術體系裝備的生產力高速發展,人類憑借著這種力量控制一個又一個自然力,在征服自然的凱歌中開辟人類的新天地。1人類產生了自己是主人的思想,形成了控制自然、戰勝自然的觀念。1988年2月其發表的《生態學中的主體與客體》一文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和社會與自然的關系作為生態哲學中的主客體來研究,這是當代重要的全球性問題。2一方面人作用于環境,另一方面環境也作用與人,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辯證的關系。此時的學者們已經將目光集中在人與自然關系的討論中,這是評判問題的依據所在。正如余謀昌在《生態倫理學的基本原則》一文中所說,生態哲學以人與自然關系為基本問題,它區別于人與自然二元分離和對立的傳統哲學,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3
人與自然的關系延伸進入倫理學研究領域,生態哲學就從環境倫理學發展起來。源于20世紀末西方的環境保護運動使得環境倫理學很快成為一種世界潮流,這影響著中國的生態哲學,其發展主要集中在對西方環境倫理學的學習和跟蹤。中國生態哲學開始研究西方環境倫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倫理道德的層面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研究生態倫理學問題。1991年葉平發表了《人與自然:西方生態倫理研究評述》一文,文中提到西方的生態倫理學創立經過了孕育、創立和發展三個階段。41992年余謀昌撰文闡述了生態倫理學的基本原則,他認為生態倫理學把倫理學知識領域從人與人的關系擴大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道德對象的范圍從人類共同體擴大到“人―自然”共同體。5
在中國的生態哲學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著“人類中心主義”和“自然中心主義”在環境倫理上的激烈爭論。孫道進認為,人類中心主義對人的理性崇拜本身恰恰是非理性的1,為了人類的利益、為了經濟目的,人類掠奪自然從而產生環境問題,這促使環境倫理學重新思考自然的價值、自然權利等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真正本質。楊克儉在《生態環境危機與人類角色轉換》一文中指出,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問題,要想消除危機,必須改變把人看成是自然之主人的觀念,重新認識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實現人與自然共同體的和諧共存、共同發展。2隨后余謀昌于1994年發表《走出人類中心主義》一文,引發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爭論,提出人類應該走出人類中心主義。這是現實對我們提出的迫切需求。因為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貶低自然,雖然獲得了局部上的成功,但是危害了自然整體,也危及人類的根本利益,使得我們陷入困境。3因此,人類所面臨的抉擇是從舊意識向新意識過渡的過程。人不應該是世界的統治者,而應該是看護者。
對于這樣的批判和反駁,人類中心主義也在不斷擴展自己的理論內涵并為其尋求辯解。在《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發表后的第二年,《自然辯證法研究》發表了《天人和諧之道――兼評“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和《走進人類中心主義 ――兼向余謀昌先生請教》兩篇文章。文中提出人的利益與自然的利益相統一,自然的利益體現為人的利益時才有意義。要解決目前的環境危機問題,人類必須盡快超越目前的發展階段,使人類文明持續不斷地提高。4與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相反,潘玉君等認為人類中心主義非但不應該走出,而且應當走進和重建。困擾人類的一系列問題并不是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人類中心主義是人類主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使人類體現或實現了價值。51996年張理?!度祟愔行闹髁x:一種哲學觀念還是一種傳統文化精神?》并明確提出,現代人類中心主義應該能夠緩解人類與自然的沖突,可以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除了走進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別無選擇。6
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基于價值觀的不同所導致的爭論,使得自然價值問題成為環境倫理學的一個焦點。自然價值不僅關系到人如何看自然,更涉及自然的權利,與人的行動相關。自然價值、自然權利是生態哲學在環境倫理上不或可缺的內容。
首先討論的焦點集中在自然是否存在內在價值。環境倫理揭示,自然不僅能滿足人類的需要,自然對人有價值,更能滿足每一生命個體的需要,這是自然的生態價值。1995年葉平的《人與自然:生態倫理學的價值觀》一文首次將自然的價值問題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他認為自然界的價值具有多樣性,除了有工具價值以外還包含著內在價值、固有價值和生態系統的價值。人類應該針對自然事物本身去評價其價值,而不僅僅是從它的用途、功用來評價,自然事物有不依賴于人類評價和存在的價值。11996年佘正榮發表了論文《自然的自身價值及其對人類價值的承載》,他認為自然不僅有內在價值還具有創造性和維持性,不斷建造和優化自己生存及發展的條件,并維持著穩定的生態系統。2自然的內在價值不是人類賦予的,是其本身具有的,內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千百萬年發生、發展、進化的產物,人類的價值也只是自然所產生的千百萬種價值之一,服從于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價值。自然是內在價值、工具價值、系統價值的統一。3
其次,自然的內在價值是不依賴于人的評價而存在的,在億萬年前沒有人類的自然界就已經存在其自身的價值。《自然的價值與自然的本質》一文提出,將自然的價值成立條件歸于人的評價是有偏見的。在千百萬年的自然史中都有價值的產生,這并非什么人類心智中的、主觀的過程。4但是《論自然的價值及其主體》一文卻認為,所謂“價值”,實質上是指自然事物能滿足人類的所需,即對人是有用的。這里的自然價值是對人類需要的滿足,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意義。5這與自然主義不同的是明確否定了自然的內在價值,認為自然主義對于自然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解釋是矛盾的。而《自然價值的倫理精神》一文認為,自然不僅具有外在價值還具有內在價值。這種價值不必以人類作參考,是自然所固有的。自然的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都共處于地球生態系統之中,體現了它們的統一性。6自然擁有內在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沒有評價者就沒有價值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就如同一幅美麗畫卷,即使沒有欣賞他的人,也不影響它的客觀存在。就是說,沒有評價者當然也能有價值。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并不否認人的內在價值,在生態系統共同體內,人與自然既有相互依存的工具價值,又具有各自獨立的內在價值。7
然后,就是對于自然權利的研究,研究者在肯定自然價值的基礎上提出了自然權利。1999年納什的《大自然的權利》由青島出版社出版。其核心觀點認為自然是有權利的,并且作為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有必要尊重自然的權利,并且對它賦予道德關懷。大自然也必須擁有其自身的天賦權利。12001年《自然權利論――環境倫理學的理論基礎》發表,文章闡明自然的權利是將權利擴展到人以外的存在物,不僅包括動物、所有的有生命體還包括無生命的自然在內的整個自然界。人所具有的內在價值賦予人權利,同理,自然龐大內在價值也賦予自然相應的權利。2鄭慧子在1999年發表的《人對自然有必然的倫理關系》一文中認為,人首先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系統內的,人是生活在由自然共同體和社會共同體兩者構成的區域當中,人類應該承擔起責任和義務去維護共同體的秩序與和諧。3因此人對自然有必然的倫理關系是個不爭的事實。
二、從自然觀入手的自然哲學研究以及對技術異化的批判
2000年之前,中國的生態哲學主要從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研究自然觀,2000年之后轉向從技術異化的批判角度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自然觀。人與自然的關系貫穿于生態哲學研究始終,人通過技術與自然建立聯系,技術的不斷發展引起學者對人工自然的哲學研究。1993年發表的《由自然哲學到人工自然哲學》認為,自然哲學的研究需要從自然擴展到人,人的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及其過程、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人的活動及其產品對人類的反作用等等都應該擴展為研究內容,也就是說人工自然必須走入研究視野,自然哲學要走向人工自然。4林德宏在1993年《自然觀研究的新階段》,提出系統地開展人工自然觀的研究是自然觀研究的新階段。人工自然是人類行動產生的,人的行動溝通人類和社會并以人工自然呈現。對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揭示自然與社會的本質聯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實現生產模式的轉軌。51999年陳洪良《人工自然觀與現代社會發展》指出,人類社會在自然之中發展,自然的發展是其前提,人工自然觀首先必須體現生態文明,這是人類的精神對自然的生態把握,把人類意識融入宏大的自然生態系統中。6
從自然哲學維度入手研究生態哲學,是從生態自然觀研究開始的。生態自然觀更是中國生態哲學研究不可缺少的。肖玲在1997年發表的《從人工自然觀到生態自然觀》一文中指出,自然觀既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考量,也是人類自身成熟狀態的重要標志。自然發展過程與自然觀演變進程(天然自然觀――人工自然觀――生態自然觀)相吻合,生態自然觀產生具有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合理性。7自然觀就是如何看待自然?!冬F代自然觀與可持續發展》一文提出,自然界本身無所謂善惡,人不能等待自然“善待”自己,也不應該自認為是大自然的統治者。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為了生存人類需要利用自然。人類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利用、控制、改造自然。不應該因為科學技術的局限性對發展科學技術沒有信心,也不應該弱化甚至放棄科學技術,只靠倫理信念規范人的行為,利用自然、改變自然依靠科學技術,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也需要科學技術。1
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對象,針對科學技術所產生的問題,分析人類利用技術對自然產生的影響,是從技術哲學維度入手研究生態哲學中的自然觀問題。2001年發表的論文《自然中的技術異化》是從批判的角度分析技術對自然產生的危害。這篇論文是人工自然與天然自然研究的繼續。自然中的技術異化將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相互抽離,可是,自然界作為整體的生態系統,由于技術進步的控制和干預,其整體平衡受到干擾,阻斷了天然自然的自然進程。技術的進步在不斷地削弱自己和人類的存在基礎。技術越發展越顯現出技術異化現象。2《從哲學視角審視人工自然》一文指出,技術的進步促進人工自然的產生和發展,對人類的進步有積極意義。然而,人工自然作為人勞動的產物,從天然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與天然自然的對立中成為導致異化的因素。3
對技術異化的克服就是要把技術放置于生態之中,并以生態的形式展現出來,那么技術就可以是天使。論文《生態技術――技術可以是天使》(2005年)認為,生態紀的技術就意味著那些增強“生命之家”的創新。技術是天使,使人類的故事演繹出輝煌。技術也帶來危機,它產生了環境污染、生態災難、物種滅絕,以至于我們現在的新生代正在走向終結。然而,終結也是新生的契機,新生代的終結意味著生態紀元的開始。4也就是說先進技術必須與生態的技術相一致,這也是技術的天使本性決定的,技術可以是天使。
把技術放到生態之中克服技術異化,是建立在生態世界觀和價值觀基礎上的現實行動,隨著生態哲學的發展,中國學者把世界觀和價值觀聯系在一起。世界觀決定價值觀,決定我們的行為。郁樂和孫道進在《試論自然觀與自然的價值問題》中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他們認為回答自然價值問題的理論根據是自然觀。關于自然價值和自然權利的道德爭論的背后隱藏著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不同自然觀。無論是何種對自然權利的理解都取決于他們偏向于何種自然觀。要么將人融化于自然,要么從自然的利益出發批判人的所作所為。5薛勇民和路強在《自然價值論與生態整體主義》一文中提出了只有將自然價值論放置在生態整體主義的視野中,自然價值論的確立才能成立,才能以豐富多彩的自然價值批判只有人類才有價值的錯誤觀念,自然價值論本身蘊于生態整體思想之中。1可見,中國學者們不再糾結于人與自然的抽象對立,而是將視野擴大到更全面更廣泛的生態整體主義的視野下去理解自然的價值問題。
三、人類歷史思維進程中的生態思想研究
2010年以后,中國學者開始研究西方哲學歷史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再加上對中國傳統哲學生態思想所做的挖掘,中國的生態哲學在哲學的歷史思維中研究生態思想的歷程,從思維的層面豐富了生態哲學的研究。在人類的思維歷史中,生態思想的發展是持續的,期間有過反復、曲折。生態哲學有價值觀維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態倫理學或環境倫理學;有本體論維度的研究,也就是生態自然觀;在哲學思維歷史進程中研究生態思想,就是思維層面的生態哲學研究,這相當于認識論維度的生態哲學研究。
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蘊含的生態思想一直都是中國學者的研究內容?!蹲匀晦q證法通訊》在1989年第4期發表了李志超的《抱樸子的自然觀》一文,1993年第6期發表了周昌忠的論文《中國傳統哲學天人關系理論的環境哲學意義》,1997年第4期發表了胡化凱的論文《感應論──中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這些研究都闡述了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自然觀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1998年第5期的《自然辯證法通訊》發表了徐剛的《萊布尼茨與朱熹自然哲學》,把東西方思想家的觀點做了比較研究。
生態思想在西方哲學思維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曲折的道路。2010年發表的論文《哲學歷程中的生態思想軌跡――從古希臘到科學革命》,這是生態哲學研究深入人類思維領域,在哲學的歷史進程中研究生態思想。論文聚焦于每一時代哲學所關注的主題,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題,這體現為哲學的外在轉向。文章指出,哲學史是人類思維的代表,自古希臘以來就有了人和自然的生態性思想,但是對思維的抽象強調切斷人和自然的有機聯系,將哲學引向了中世紀的宗教。哲學背離自然、背離人,以神的唯一創造性代替自然的內在創造力,以上帝扼殺人性,割斷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科學革命之后,伴隨著牛頓力學而強大起來的科學,以機械自然觀解構了自然生態,終結了生態思想。文藝復興對人的理性與思維的張揚片面強調意識、思維、理性,徹底終結了哲學中生態思想發展之路。2
被機械自然觀終結的生態思想如何回歸人類思維歷程,中國學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11年《哲學歷程中的生態思想軌跡――從笛卡兒到懷特?!芬晃木褪菍ι鷳B思想重回人類思維的歷史過程的探索。文章指出,笛卡兒提出的心物兩分的二元論把生態性只給了人,人類思維從此空前提升,忽視了自然和世界;休謨和洛克對二元論的質疑和反思,使生態思想得以呈現,但又因社會與文化局限性而不能彰顯;到了康德的心靈體驗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再也看不到對自然的生態闡述,自然只有精神上的客觀存在,生態性的思想只屬于那個客觀的精神,一個完全沒有物質基礎的存在。 12012年羅久發表了論文《自然中的精神――謝林早期思想中的‘自然’觀念探析》,他指出,為了克服康德留下的精神與物質的二元論,謝林發展了一種有機自然的理論,認為自然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因果規律的客觀對象,其本質上并不是完全外在于自我意識的純粹客觀對象的總和,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
哲學所關注的主題體現為哲學的外在展現,哲學的發展還有其內在的邏輯,從哲學的內在邏輯入手研究生態哲學是純粹的思維向度的研究。2012年發表的《從達爾文到懷特海的本體論邏輯進程》一文,詳盡闡釋了生態思想如何從達爾文開始一直到懷特海,更徹底的生態哲學思想如何從達爾文的進化論經過創造進化論、突創進化論,最終到懷特海的有機體哲學這一發生、發展并形成的過程。32012年發表的論文《關系性―過程性原則的邏輯必然性》則闡述了在人類哲學思維的歷史中,從哲學的內在邏輯發展中揭示生態哲學的出現是哲學發展的歷史必然。探討哲學內在邏輯的演變歷程也是生態哲學的研究任務。古希臘哲學是哲學的邏輯起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同時肯定了“世界是真實存在的”的本體論原則以及“認識必然可能”認識論原則。從這兩個可以推出“關系是普遍存在的”關系原則和“世界是過程的”過程原則。本體論原則、認識論原則、理性原則可以推出關系性、過程性、有機性邏輯必然性。生態哲學提倡關系、過程,強調整體和有機。這是從哲學的內在邏輯來解析哲學的發展歷程,分析思維整體中的生態哲學思想,更是生態哲學得以完善的標志。4
四、生態共同體:生態哲學對走向生態紀元的追求
從中國學者對生態哲學在不同時代不同看法可以體會出生態哲學本身的發展?!蹲匀晦q證法研究》2000年第6期發表了《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進展》一文,從論文的題目可以看出,當時的生態哲學就被看作是環境倫理學。作者李壽德肯定了中國學者在環境倫理學領域所做出的成就。而佘正榮2006年認為,在生態倫理學這門重大新興學科的開創過程中,存在著多元競爭的理論是非常合理的5,這肯定了生態哲學發展的多元性。2007年張豈之《關于環境哲學的幾點思考》,他指出,環境哲學的目的是要探討伴隨環境危機而產生的哲學問題,它們主要涉及人和自然之間關系的各類問題。環境哲學必定需要研究環境倫理問題。當前最緊迫的是要解決人們該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問題。6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學者已經意識到生態哲學面對的問題就是哲學本身面對的問題,哲學的主題要轉向關注“如何做”。2012年劉福森發表的論文《生態哲學研究必須超越的幾個基本哲學觀念》指出,任何哲學都只屬于自己時代的“特殊哲學”,生態哲學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態文明,是按照生態文明的價值與邏輯所構思起來的新時代的哲學。12015年發表了論文《生態哲學之解讀》,作者直接闡明生態哲學就是哲學本身,是今天的時代哲學。如何行動成為哲學關注的主題。生態哲學就是哲學轉向行動,是行動的哲學。生態哲學就是哲學本身的發展,那么生態哲學的構成就要有生態本體論、生態認識論以及生態倫理學。2
由于全球生態危機的現實,生態哲學揭示其深層根源并批判現代性所存在的問題也是中國學者所研究的內容。2008年發表的論文《生態學批評中的理想人格――“生態人”之分析》指出,生態學的批評使人類中心主義思維破產,以具有關系性思維和博愛情懷的“生態人”批判獨斷的理性人。3盧風在《整體主義環境哲學對現代性的挑戰》一文中,以生態哲學的關系及整體理論分析批判了現代性哲學所存在的問題。他的研究解構了現代性的物理主義,消解了主客體的絕對二分,挑戰獨斷的理性主義。他提出,唯當徹底擯棄了獨斷理性主義的完全可知論和知識統一論時,我們才會敬畏自然、保護地球。4解決當前嚴重的環境危機要求的不只是改革個人和社會的行為,更要挑戰現代性哲學所存在的問題,研究人類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如何做,研究公平、正義倫理,研究生態文化,研究關愛生命、保護環境,研究生態智慧。
針對全球生態危機,尋求后現代的思想去解決,運用具有更徹底生態性的過程哲學去分析也是中國學者所做出的努力。2002年發表的《過程哲學與生態危機》一文明確指出,過程哲學被譽為當代新思想的來源,并用以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全球危機。過程哲學的空間不受限制,它涉及現實中的所有層次。不同層次的相互依賴,不同個體的相互依賴,特別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依賴。5《過程析學與時代的急難》一文中作者指出,過程哲學的精髓就在于使人們意識到“我們在世界中,世界在我們中”6。這是過程哲學有關現實的研究。過程哲學的產生與發展也伴隨著現代西方哲學的終結過程。7過程哲學由于對相互聯系的推崇,懷特海稱其為“有機體哲學”,以表明他對世界組成的理解。它是生態的,以生態學為基礎?!渡鷳B學:過程哲學的科學基礎》一文這樣闡述:生態學揭示了每一個體都體現了創造性的能量流動,支持了過程哲學所倡導的創造性、個體以生物多樣性、生態位創造構成了生態系統的有序結構,肯定了自然的內在價值由此支持了過程哲學的多元價值觀。1這是關于過程哲學本體論的研究。
論文摘 要:本文試圖由“學者散文”的兩個要素,以及當今籠罩“學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來談談“學者散文”所面臨的矛盾和危機。并基于當下關于學者散文的研究現狀,做出一點不成熟的想象。
散文作為文學品類之一種,文學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學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學者散文特別的創作主體與散文自身的文學性要求之間,存在著難解的矛盾。此外,隨著社會改革的深入,經濟發展的轉型,文學日益邊緣化、市場化的態勢愈發顯著,學者散文也同樣處在這一時代環境的籠罩之下,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考驗。本文試著對學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臨的危機,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學者與散文之間的天然矛盾
上世紀九十年代,“學者散文”的崛起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對“學者散文”的關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來也成為評論界的熱點之一。眾多學者對“學者散文”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最早的是臺灣散文家余光中,他從創作主體以及其文化素養、文體類型、讀者反映對“學者散文”進行了描述。后來有香港散文家梁錫華,大陸的學者鐘友循,范培松,袁良駿,吳俊,喻大翔,洪子誠,韓國學者金惠俊,他們或關注創作主體,或關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別對“學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認為:“所謂學者散文,主要指各門學科中專業學者創作的,具有現在思維特征、價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識理想、心理內容等質素的,各種類型與問題風格的散文作品?!?,這一概括從創作主體、文本、成就三個角度對學者散文進行了準確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論高度和深度。
有的學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輸出或者啟蒙、批判立場的表達,這樣往往沖淡藝術審美的經營而使其散文成為知識的堆積或一味的說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夢》等),充滿歷史資料、考證證據、說理議論,從而帶來其散文強烈的理性色彩。當然,這對表現作家文化選擇的自覺是有意義的,但是卻造成作品的過于沉重、呆板,缺乏作為文學作品應該具有的生動和柔軟性,也會給讀者一種好為人師的感覺。再比如余光中,他雖曾指出學者散文“當然也要經營知性與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間。……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謂的知性散文《書齋書災》、《和疝氣》、《梵高的向日葵》等中,絲毫也見不到精致的結構,生動的意象與和諧的韻律;從散文作為文學之一種的本質要求出發,很難肯定它們是美好的作品。還有研究者認為,“周濤散文有理性過強,思想太密集,而難免使得構架粗疏空泛,寄托、附麗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夠堅實有力?!边@一說法也是相當中肯的。這種矛盾在現代學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總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給予合適的消解。比如魯迅散文中赤誠的精神,林語堂散文中洋溢著的幽默,梁實秋散文優雅下面蘊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學者散文家則追求散文的個性化、生命化、清淡化,這又導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蘊。當然,這種結果可能是對于前一種情況的糾偏所導致的,卻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著名散文家柯靈這樣說:“寸楮片紙,卻是以熔冶感性的濃度,知性的密度,哲學的亮度,一卷在手,隨興瀏覽,如清風撲面,明月當頭,良朋在座,燈火照人”??梢娫谏⑽募夷抢?,好的散文也應該是融合了感性與知性的典范。然而,認識上的清醒和自覺與創作實踐仍有距離,如何將正確的認識落實到實踐中去,以實現學者散文文本的某種完滿,是當今學者散文家和學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臨的問題。
二、 大眾化、商業化文化背景下學者散文的危機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轉型,大眾文化和商業主義席卷而來。從而使文化、文學以及知識分子在精神領域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動搖。在嚴峻的形式下,長期回避的利益問題以及相關的價值取舍,導致學者、知識分子的分化。有的學者、知識分子選擇“下?!保械倪x擇趨時的亞文學寫作,比如,廣告文學,電影劇本,通俗小說等。有的人則表現出面對時代變遷的冷靜和自覺,表示堅守知識分子的理想陣地,他們面對壓力作出了相對的應對?!皼]有英雄、缺乏戲劇性、操正步、常規建設,這無疑都是散文時代的標志。在此背景下,學者散文當然地成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戲劇理論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學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筆記》(1998年)、《霜冷長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暢銷海內外。著名的學者季羨林,他的《虎年抒懷》、《清塘荷韻》、《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創作了《站在之墓前》。與季老相似的年長的學者散文家還有張中行、汪曾琪、董橋,畫家吳冠中、黃永玉、韓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領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學者散文成就了客觀的成績,卻也面臨著種種問題甚至危機。散文評論家韓小蕙曾撰文驚呼:“散文變成了什么?”,“散文怎么離文學越來越遠”,并指出當時散文存在的種種弊處:把散文寫成論說文;把隨筆寫成思想提綱;大文化散文變成了百寶箱;更有一類以功利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雷達也這樣說:“散文過多地承載文化,壓制了文學的靈性,使散文特性正在喪失,嚴格上說,有些學者散文不是散文?!边@一后果不能說和學者本身無關,更不能說和整個時代環境無關,它恰恰說明了學者在時代環境下的選擇以及堅持(操守)。
然而總有人面對文學、學術的商業化表示儼然新潮的肯定,他們認為學者以及學者散文無論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費中的因素,這好像是給學者和學者散文定命。豈不視這如今文化的嚴峻形式,以及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眾文化的商業性、消費性是指向利潤和官能享受的,學者散文必將在他們面前喪失掉最后一點可能。學者散文的讀者漸漸窄化,學者的審美能力漸漸退化,學者散文家漸漸分化,大部分人將舉著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經營了。
三、結語
相信不管是學者與散文的天然矛盾,還是當代文化背景下學者散文的危機性遭遇,學者散文的過去是輝煌的,未來是向前進的。我們關于學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設存在著無限的空間,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這樣講:“難道我們不該把學者散文當作一個獨立的散文品種來研究?難道我們不該有一部學者散文史?不該有一部或幾部學者散文選集?”,這個想像似的無疑而問,在今天得到了回應,學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經有不少可觀的成果。然而,散文領域的研究——也許是因為其體裁的特別——向來不是那么熱鬧,因此其建設的步伐依舊蹣跚。
當然學者散文的研究,不僅僅止于關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讀,生命的關照,更應該是一種踏踏實實的建設。從古到今,從大陸到港、澳、臺,從華文世界到整個地球,學者散文有它自己的歷史和國度,在巨大的時空下恢復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執著的建設者。
注釋:
① 董正宇:《也說“學者散文”》,《理論與創作》2003,1。
② 喻大翔:《現代中文散文十五講》,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3。
③ 余樹森,陳旭光:《中國當代散文報告文學發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④ 陳建暉:《論九十年代的中國散文現象》,《文藝評論》1985年第2期。
生態批評發展特點20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然而隨之而至的生態環境狀況的急劇惡化,也給中國帶來了難以扭轉的生態代價。有關學者認為,“如果生態危機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可預見的將來,全國15億人口將會淪為生態難民?!笨梢哉f,中國生態批評的直接動因是日益惡化的現實生態。生態批評作為一股興起于歐美的批評文論潮流,有其自身的產生背景及發展過程。
一、生態批評的興起及在中國的發展
生態批評的端倪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發源于美國。面對自20世紀以來愈演愈烈的環境危機,學者們陸續將批評視角投向這里。1978年,魯克爾特在《衣阿華評論》當年冬季號上發表題為《文學與生態學:一次生態批評實驗》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態批評”(ecocriticism)一詞,從而標志著生態批評這一文論的誕生。其思想發展過程經歷了“從人類中心主義到動物中心主義,再到生物中心主義,最后向生態中心主義過渡。”美國批評家斯萊梅克曾這樣驚嘆生態批評如此迅速地成為當今文學研究的顯學:“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環境文學和生態批評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學現象?!鷳B文’(ecolist)和‘生態批’(ecocrit)這兩個新詞根在期刊、學術出版物、學術會議、學術項目以及無數的專題研究、論文里大量出現,有如洪水泛濫?!?/p>
在中國,生態批評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學者最早以生態美學為題發表的專文是1994年李欣復的《論生態美學》與佘正榮的《關于生態美的哲學思考》。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主要呈現兩種理論形態,即“生態美學和生態文藝學,”“主要以生態中心主義為思想基礎,探討文學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屬于生態中心主義型生態批評?!逼駷橹?,國內已出版眾多生態批評專著,如曾永成的《文藝的綠色之思》(2000年),魯樞元的《生態文藝學》(2000年)等。另外,對西方生態文學、生態批評的引介與研究也構成了中國生態批評的重要內容,已出版的專著有王諾的《歐美生態文學》(2003年)和胡志紅的《西方生態批評研究》(2006年)。其次,還有一些博士論文題目也選定在生態批評及生態文學研究領域。
二、中國生態批評的特點
1.古老的生態文化背景
生態批評學者與宗教界人士大多贊成這樣的觀點,“沒有一種宗教傳統或哲學視野可以提供一種解決環境危機的理想辦法,生態批評強調觀點的多元性,這與生態的多元和宇宙觀的多元是一致的?!庇嘘P學者認為,在對生態批評做全球性的建構時,東方思想東方經驗的缺席是人類的敗筆,東方經驗的和諧性和東方話語的包容性,可以糾偏西方現代性的單邊主義和消費主義,平等地向全球播撒自己的有益經驗并造福人類。東方尤其是中國文化中思想精髓,如綠色和諧思想、辯證思想、綜合模糊思想、重視本源性和差異性的思想、強調“仁者愛人”等思想。這些思想是中國思想對西方的一種滋養或者互動。與現代性強調人對自然的征服和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價值的經濟學完全不同,在“后東方主義”時期,具有東方思想的生態美學和生態文化正在化解人和他人、人和自己、人和自然的沖突。
在當代社會,中國的生態批評家們研究西方的生態批評理論時發現,“發掘并引入古代東方文明的精神資源。這是當今生態批評的一個重要的發展傾向?!笔灞救A、史懷澤、池田大作、赫胥黎、卡普拉、羅爾斯頓等許多思想家和生態哲學家都強調了古代東方生態智慧的重要意義。哈佛大學出版社近年來連續出版了多部著作,深入探討古代東方生態思想對當今生態文化思潮的巨大價值,如《道家思想與生態學》(2001)、《儒家與生態》(1998)、《佛教思想與生態學》(1997)。越來越多的生態思想和生態文化研究者認識到,發掘和引入古代東方生態智慧,很可能為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生態文學和生態批評找到解決上述難題的思路。
2.多元的生態思想
中國地域廣袤民族眾多,包括漢族在內的五十多個民族。各少數民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他們通過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的交互影響、不斷抗爭和協調相處,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具有本地少數民族特色的生態倫理思想。這些生態倫理思想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蘊含著宇宙起源、萬物生成和人類來源的樸素認識和天才猜,而且孕育著極為豐富的自然哲學觀,并為本地少數民族生態倫理意識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哲學基礎,也比較集中地反映出了其中的生態倫理學本質。
“中國自古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歷史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以統一、和平、融合為主流的民族關系?!边@種民族關系不僅體現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而且也表現在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在構建多元生態理論體系方面,除了道家和儒家,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中也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顯示出極高的生態智慧。少數民族傳統生態倫理思想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它不僅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也是世界珍貴的文化資源。以此,應該對這些民族文化的生態智慧加以挖掘,讓他們也發出自己的聲音,從跨文化跨文明的視角,來建構真正的多元生態理論體系。
三、結論
開放政策使中國學術的落后面貌逐步得到改善,我們正日趨縮小與世界主流學術的差距。近年來在西方相繼興起的各種文學理論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分別介紹到了中國,而生態批評更是史無前例地為中國人文學科提供了一個與西方學術接軌的良好機遇。因為“在這一思潮中研究的客體是全人類需要共同應付的、決定全人類未來出路的問題?!眹谰沫h境問題壓迫著所有國家所有學科的學者,作為一個有蓬勃朝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學者因建立起獨具中國特色的生態批評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胡志紅.中國生態批評十五年:危機與轉機[J].比較文學視野.